学习小组互助措施

2024-07-17

学习小组互助措施(共12篇)

学习小组互助措施 篇1

“学习互助小组”总结

为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增强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以及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故在全班开展本次”学习小组”互助活动.在开展本次活动之前,班里的学风很差,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时有旷课逃课之事发生,上课不认真听课者之数居高不下,经了解发现,其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有;对自我的放松;对大学目标的懈怠;受不良学风的影响;对大学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如此诸多原因导致学风日下,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走向颓废与迷茫,违背了自己当初进大学时所立下的誓言与目标,与其父母所期望的路线背道而驰,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故班委决定在班里开展“学习小组”互助活动,在活动开展之中受到同学们的好评,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了本次活动,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更是积极、热情地帮助其他同学解决疑问,耐心地给他们讲解知识点,所有同学都乐在其中,生怕懈怠同学或者是怕错过这样好的机会,拼命地学习,经过为期一个月的互助学习,同学们的积极性日渐高涨,也开始逐渐地习惯老师的教学方式,并学会了如何利用资源去解决学习上问题,这正是开展本次活动的目的之所在,其意义也正好体现于此.更可喜的是经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彼此间的友谊增进了不少,对于团结也有了更深的体会,所以鉴于此次“学习小组”互助活动所取得的良好效果,我们会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多进行这样的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但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也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使得整个班级具有不竭的活力,对于今后将要开展的各种活动而言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一个班的发展潜力并非取决于一两个同学,而是取决于整个班级学习成绩与其浓厚的学习氛围,所以强调的是一个整体,而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上的创新,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小组互助措施 篇2

一、注意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我们应该看到现在的思想品德教学也存在许多的问题, 教师如果仅仅看到学生的考试分数, 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小组合作往往流于形式, 合作学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 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具体表现在:

1.分组的随意性比较大。教师大多根据学生的座位就近分组, 座位变了, 小组也就变了, 既不考虑学生的搭配, 又不考虑组内的分工。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问题的设置, 考虑到每个小组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 能够让小组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充分地展开学习, 能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2.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意义, 根据目标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讨论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独立思考基础之上, 否则讨论就可能停留在表面或不能深入。

3.我们思想品德教师要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和评价, 我们思想品德学科与时政联系非常密切, 我们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能够正确运用知识去分析当今社会现象, 能够让学生分辨善恶丑, 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观点能够有效整合, 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 使学生逐步形成一种习惯。同时, 通过评价, 有效地促进合作向正常的轨道发展。

二、注意当好教师的角色

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应该明确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是,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往往不能把握自己的角色。在学生讨论时, 教师要么站在讲台前, 要么轮流转几圈, 看看这组, 瞧瞧那组, 不能把自己融入学生的学习中, 也就不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归根到底还是教师的角色没有发生转变。因此, 要使教师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必须从转变教师的观念开始, 必须在平常的教学中去体现, 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应该真正融入学生的群体, 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心声, 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教师对学生言谈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反馈, 正确引导学生认识道理, 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三、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应该相对固定

我们思想品德学科的小组学习人员在分配时, 应该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合理的搭配, 保证每个小组都能有合作学习的组织者, 能够让学生有学习的对象, 从而形成“兵教兵”的局面。每个小组的合作学习的成员是相对固定的, 同时每个小组之间可以形成有效的竞争模式, 在班级的思想品德学习中形成比、赶、超的现象, 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调动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

四、要求学生合作, 首先教师应该学会合作

应该承认, 对教师来说, 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 因为我们的教师大多也是在缺乏合作的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所以, 在工作中, 教师间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有经过合作才能从中感受到合作的要义, 才能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收获, 才能有效地去指导学生的合作。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都是训练教师合作态度、合作精神的有效策略。

五、加强教学效果的评价交流

课堂教学中, 我们思想品德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必须创设情境, 全面客观、适时、及时地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交流,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项学习活动中。我们思想品德教师要鼓励学生贵在参与, 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说出自己的所感所想, 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认识, 从而培养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

应该看到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 我们作为思想品德教师首先应该加强自我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 我们教师必须去研究, 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 合作学习这朵课改之花会越开越盛,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也会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加强小组互助学习的策略 篇3

优化组合,构建合理结构

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实施小组互动学习是一大创举,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有很多教师还没有重视到这一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实施。所以,要想更好地将这一教学模式发展起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则教师自身首先要认识这一模式存在的意义以及这一模式实施的必要性。课堂上,在教师指导、调控下,小组成员之间展开互相配合、互相帮助的学习。

例如,曾经就有老师随意地将四位同学划分为一组,然而教师没有注意到这几位同学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都较弱。所以,在口语对话环节往往他们都无法快速进入状态。而那些需要训练的内容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例如:what is your name?How about the weather?What is the price?这也导致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没有发挥应有的功效。有的教师对“小组互动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并不十分重视,而有些则是对这一模式的实施并没有形成很好的认识和了解。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引导着学生开展不尽规范的教学实施。

创设小组互助的生动情境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开展课堂授课和互动性的学习,那么就一定要注意切实地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特别要注意融洽好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具体言之,笔者认为主要是要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参与其中的热情,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意愿来做好小组划分。在分组中充分兼顾到小组内的成员可以较为和谐地相处,更好地为小组互动学习奠定关系基础。

例如,A、B、C、D四位同学被划分在一组,其特点为:A英语学习积极、成绩优秀,B、C英语学习良好,D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那么,在这个小组内,A、B、C的学习热情就可以感染D。好比在九年级的学习过程中就会遇到“宁愿/宁可……”这个语法句式,那么,借助小组内的互动,就可以很好地将would rather (not) do something. “宁愿(不)做某事”、prefer (not) to do something.“宁愿(不)做某事”、prefer to do A rather than do B“宁愿做事情A,而不愿做事情B”、prefer A to B “与B相比,更喜欢A”等进行一个自主的归纳和梳理,同时A还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热心,帮助D来做好这个语法知识点的巩固性学习。

选择寓教于乐的方式

小组游戏无疑是最受同学们喜欢的活动,主要是寓教于乐。小组成员根据所学内容开展轻松有趣的活动,在良好的言语交际氛围中,加强记忆与理解。游戏融入到教学之中其实就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实施,借助游戏的方式来开展教学使小组互动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提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小组游戏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能力。例如,在九年级上册unit7《films》这个部分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以“film”为主题来开展游戏性的教学实施。如教师可以设置“模仿”主题,这样有些小组可能就会选择模仿《泰坦尼克号》中的一些经典话语,如“All life is a game of luck”“To make each day count”“You jump,I jump”等。而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语气特别是对“You jump,I jump”的模仿总是能够很好地引起大家的共鸣和交流互动,从而更好地学习好英语。此外,在这个部分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还可以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在观看完某一部电影后,分别以小组为单位以英文为支撑来交流观后感受。

学会反思,完善实施流程

小组互助教学模式作为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策略和实施必然直接影响着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在这一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完全可以在这一教学模式实施一段时间后,开展一些完善性的教学实施流程。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然后再一起讨论具体的解决方式。最终,在教师、全体同学的讨论下,促进师生的情感交往与沟通。

例如,uni7《films》在游戏融入教学实施这个部分中,就有学生就观后感发表感想的步骤提出了意见,认为这一方式难度太大,而且很多时候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加以表述。但是也有同学十分喜欢这一方式。如有同学指出“我参加了模仿的整个过程,我喜欢这样的方式但是我不知道怎么用英语来表达我的喜欢之情,我只知道可以用like,但是那样会显得我的词汇很贫乏。而且,除此以外,‘在我看来‘感触深刻这样的一些话语如何用英语表达。”最终,在教师、全体同学的讨论下得出解决的方式。小组互助学习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学习策略,通过合作学习,在互动过程中,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和谐、平等的合作交流中,使得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以萌发,有效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这一模式之下,很好地吸引了更多的学生融入到课堂之中。

学习小组互助措施 篇4

现在各学校都在推行自助互助小组合作学习,了解的不了解的都在实行,在实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在课堂讨论及复习预习的时候培养学科主持人(即学科主持人)就是个重要的问题之一。“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要想培养一个优秀的学科主持人来带动整个班级确实困难。况且我们学校各班学生数都在45人左右,在自主互助学习时我们感到很困惑,因为他(她)要代表学科老师的身份去和大家交流互动,完成学习任务。

学科主持人不仅作为课代表是教师的助手,而且多了“小教师”这么一重身份,领导学生,为学生们服务。培养和使用好这个“小老师”,不仅能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对培养主持人的工作能力,提高主持人乃至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对学科主持人的培养和使用。

一、慧眼识才:

教师在首次选学科主持人时当然要从课代表考虑,并采取同学自荐与教师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每班每科可选出1-2名本学科主持人。课学科主持人应具备的品质是:

1、集体荣誉感强,热情为同学服务,乐于奉献,朴实厚道;

2、对本学科有浓厚兴趣,成绩较好,踏实好学,能起模范作用;

3、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配合教师搞好教学和管理工作。学科主持人的主要职责有:

1、教师的得力助手;

2、学生的“小教员”;

3、反馈信息的窗口;

4、联系学生的纽带。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科主持人不要长期不变。试用两个月后,如不能胜任,就应更换。通过一学期使用培养,即使工作较好而且成绩提高并稳定的,也应在新学期更换一名,这样有利于帮助和培养更多的学生提高成绩和能力。当然,要做好被换下学科主持人的思想工作,以避免形成心理障碍。

二、增长才干:

在锻炼中充分发挥学科主持人的作用,尽力提供发展能力的时机,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科主持人出面积极组织活动,协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帮助制定活动计划,并真正地完成他们在计划中提到的内容和目标的愿望,把学科主持人逐渐培养成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管理者”。要培养学科主持人观察能力,使他能及时发现其他学生不同的心理变化以及操作欠佳的情况,反馈给教师以保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理化生学科主持人可根据教学实施计划,利用课余时间或自习课,带领部分同学配合老师,参与实验课的准备。这不仅减轻了老师或实验管理员的工作强度,也提高了学生动手的能力和管理实验室的能力。

学科主持人是学科学习的引导者。我们常利用自习或课外时间, 指导学科主持人拓展思维与学科知识,培养胆识,提高技能,将其培训成“小教员”,使学科主持人在帮助其他学生时,能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兴趣和能力,有的放矢,帮助教师组织课堂纪律和准备教学器材。在课堂学习中,可让“小教员”们表演或现身说法,开展“兵教兵”活动,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热潮。学科主持人是学科学习的“催化剂”、“导火索”,课余时间学科主持人就同学们感兴趣的学科内容引出话题,促使同学们去搜集学习资料、方法、技巧等。

三、严慈相济 :

爱惜人才。教师要有爱才之心,这样才能调动这些学科主持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力,随时让他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充分发挥能力,有助于在学生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进步的局面。要大力支持学科主持人的工作。经常了解他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并及时帮助解决,使他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力求均衡全面发展。对工作中的成绩应给予肯定,并在班上表扬,以树立他的威信;对工作中的不足,要及时帮助他纠正。

信任和保护。学科主持人穿梭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与学生和教师有更多的接触机会,教师应充分信任、尊重学科主持人,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们可通过学科主持人牵线搭桥,和学生们促膝谈心,沟通交流思想,从课堂上的师生变成课下的朋友,解决了许多在课堂不易解决的问题,融洽了师生关系。

严格要求。重视和发挥学科主持人的作用,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能“宠”他,应对他做到一视同仁、严于律己,正确的鼓励、支持,错误的就进行批评指正,使他明白教师对他既充分信任又严格要求,这样才能成为广大学生的榜样。

学科主持人的培养和使用是相辅相成的,而在这两者关系中,应侧重于培养。

爱心互助小组迎新总结 篇5

为了迎接12级新同学,为了让他们适应贸易经济系的学习生活,也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到贵州商专这个集体中,由贸易经济系学生会主办的以“点燃梦想,扬帆起航”为主题的12级迎新晚会于11月7日晚17:00准时在贵州商专大礼堂成功举办,为新生们提供了展示自我,沟通交流的平台。

我贸易经济系爱心互助小组为了扬长避短,不断完善,现对此次晚会的全部流程及内容总结如下:

一、前期准备

(一)宣传与报名

1、前期宣传

本次迎新晚会宣传仍采用办公室下发通知到各班的方式,对迎新晚会进行宣传和介绍,鼓励同学们报名参加,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艺。

2、节目报名

我们规定每个班至少出一个以上的节目,大二的除外(自愿)

3、主持人筛选

本次晚会主持人表现非常出色,这不得不说是在筛选的过程做得相当好,我们选用之前有学习部主办的“普通话大赛”产生的冠亚军、上一届迎新晚会的两位老主持,所以质量比较高,所以为文艺部节省了许多挑选和选拔的精力,主持人自身也积极背稿,为迎新晚会的出色演出打下了基础。

二、节目审查

本次晚会一共开展了三次节目的正式审查,不仅如此,我们还确保每个节目都有人员监督和督促节目的进程。每个节目也都有安排相关人员负责,所以节目的整体进步效果较为明显。但由于文艺部成员工作分配不够细致,且还有演员的时间不能统一,每次审查节目的时间不充沛,以后应该争取抽出时间来审查节目,指导节目进程,这样效果应该会更好。

1、一审 由于干事通知到位,演员也比较积极,所以现场效果还不错。但是由于有些节目变动频繁,也给审查工作带来困难。希望以后的正式审查时,通知演员都要按时到场,不能因为其他活动而耽误同学的集体活动,给别人带来不便。

2、二审

虽然一些节目排练不到位,但其他节目都已成型,审查现场也商量安排了大部分节目的服装问题,与宣传部协商了背景音乐及音效的播放问题,所有工作都已基本安排到位。

3、三审

此次审查,让大家对迎新晚会的成功举办抱有了坚定的信心,所有演员的表演都非常出色,服装音乐等问题也都得到了解决。

三、后勤工作

1、经费申请

批预算时需要向老师说明每项物品的用途及它的必需性,预算内容要尽量细化。

2、用品采购

晚会所需的物品主要由后勤部采购,总体来说完成情况较好。在采购前就要寻找购买物品可以开具发票的商店,最好在正规的大型超市进行采购。

3、演员服装

这次晚会并没有在服装店购买服装,节目中的服装都是演员自己寻找,或是由文艺部干事帮助借到的。以后如需向外界租借服装,要早做准备,避免意外状况的发生。

四、晚会演出

此次晚会突发状况相对较少,而且都容易解决,而且组织部和文艺部成员反应灵敏,迅速排除困难,晚会还是顺利举行,并达到预期了效果。

1、话筒:

话筒是晚会最重要的道具之一,是晚会顺利进行的基础,话筒的正常传递直接决定着演出的效果。在晚会开始的前五天,话筒方案就已完成,但由于有些节目的变动和一些节目演员人数太多,导致话筒方案不能准确的实施,经过了许多次修改。今后在遇到此类问题时,要尽量避免话筒方案写得太过复杂,不实用,增加话筒方案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并且在方案确定之前要实际试验过,可行后再打印。

2、视频和ppt

不管什么活动前,都要确定现场的各种设备,如音响、灯光、投影仪,能正常运行,如有问题,要提前解决或通知到相关责任人,提早保修。

3、晚会当天的工作分配

在当天有的同学安排不恰当,比如安排女同学当道具组,导致晚会当天,大型道具需要另行安排人去做,有些工作没有人做,而有些人身兼多项工作。我们爱心互助小组就有这样的现象。下次这种活动前,要细分每个人的工作,包括工作的内容、时间、地点、要注意的事项等。如果谁负责的工作出现问题,直接找相关责任人,追究其责任。而且每项工作的负责人要一直待在他的岗位,直到工作完成或者上级指派其他工作,在此之前不准随意离开。

4、善后工作

晚会结束后,学生会大多数部门成员和演员都能留下帮忙。

学习小组互助措施 篇6

有的老师认为, 凭我个人的力量, 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几十个小毛孩组织在一起。可能有一些班主任做到了, 但这是劳心劳力的方法, 是一种效率较低的做法。仅凭班主任个人的力量建立起来的班级是很难经得起考验的。作为一个班级的重要支柱, 班主任应该依靠班级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 建立起一个团结互助、有着共同目标的班集体。

在探索班集体建设中, 我发现了一条比较切实可行而且又比较容易操作的方法, 那就是通过自主互助学习小组的形式, 构建和谐班集体, 提升班级凝聚力。我将它分成了四个步骤:

第一步, 分组

根据学生数量、特点和兴趣等将班级分成各学习小组———可以自由组合, 班主任给予适当的指导 (这个组合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相对稳定,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整合后, 可适当调整) 。小组的每个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提醒、互相激励、互相评价。这样, 变孤立的学习为合作的学习, 变个人行为为集体行为, 既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弘扬了友爱互助的精神, 同时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我运用这种方法, 将班级学生分成了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学习主动性较好者两名, 为“召集者”;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较差者两名, 为“督导”;其余为一般同学。在两名“督导”的监督下, 在专业和文化课方面的一些学习举措, 比如专业技能的训练, 文化理论的读、背、默都得到了极好的落实。而学习中的难点、重点, 在两位“召集者”的带领下, 也逐步得到解决。班主任只须每周招集六个小组的负责人一次, 给予学习上、管理上的辅导, 最后由他们落实到位。通过一段时间实践, 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 学习习惯, 甚至连行为习惯都得到了改善。不仅如此, 每个小组在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展开了良性竞争,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不再仅仅是为了一己之利而闹得不可开交。他们互相鼓励, 互相监督, 逐步走出个人狭小的圈子, 融入到小组中来。

第二步, 重组

为了避免出现学生过多的强调“小圈子”, 每过一个月, 可允许每组两位同学跳出“圈子”, 重新组合。这两位同学要在对方的邀请下, 并经本人同意, 才可交换。这种交换, 可能是交换方法, 可能是交换经验, 也可能是交换成果, 有时还可能是教训。但也可能是同学逃离矛盾, 这时, 就需要班主任做好协调工作, 班主任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比较妥当的方法解决矛盾, 树立威信。我把这种交换称之为“挂职锻炼”, 但这两位同学最终是去是留, 由他们自己商量决定。

这样一来, 早读课、自习课, 午间休息、晚上就寝, 甚至其他老师的课堂上都有人在尽班主任应尽的义务。魏书生说过江苏无锡●张克伟

这样的一句话:凡是学生能做的事, 教师绝不参与。放手让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才能发挥主人翁的精神, 将各项工作做得更好。班级才更具有凝聚力, 更具有班级的特点, 班主任也就更具魅力, 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学生才会慢慢地走进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来。

第三步, 推广

和任课老师协作, 将“小组学习法”推广到各门功课中去。这时的工作对于学生来说, 已经驾轻就熟, 学生很快适应了角色的转变, 课堂效率得到提高。将“学习小组”推广后, 我发现又解决了其他一些潜在的问题, 有的同学在这门功课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到了另一门课上, 他有可能成为佼佼者, 这就意味着, 学生在这门学科中是“督导”, 到另一门学科中就有可能变成了“召集者”。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就有了一定程度的弥补, 就更愿意学习了。

第四步, 拓展

定期开展活动, 如餐饮、导游技能竞赛, 朗诵比赛, 外语话剧演出, 征文比赛, 书法比赛等, 各组同学互帮互助, 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事实证明, 学生尽管知识水平有相当局限性, 但是当其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时, 便会产生极大动力。学生头脑灵活, 很少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在自主与互助学习中, 常常颇有创意, 颇为前卫的思想带入课堂。有时还会突发奇想, 对同一问题从不同方面去思考, 这正应了辐散型思维方式。在自主与互助学习中, 学生提出的问题, 也往往是自己最想解决的难点, 容易引起同龄人的共鸣。学生找到了自信, 自然将主要精力都放到学习中去, 其他方面的“坏”事情也就自然减少了。这给班主任管理班级带来极大的帮助, 实际上把班主任从繁重的班级事务中解放出来了。不仅如此, 在每周一次的师生“见面会”上, 学生和老师互通有无, 畅所欲言, 学生和任课老师的关系进一步和谐, 距离进一步拉近, 课堂氛围也就更好了。

通过一年尝试性活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不仅如此, 班级的凝聚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在学习中, 学生更愿意自己去发现问题, 去解决问题;在生活中, 学生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学间的协作去解决遇到的困难。这样, 班级就慢慢变成了学生们自己的天地, 它不再是班主任的“一言堂”, 学生不再是客人, 不再是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他们更愿意自己去“装扮”这个美丽的地方。良好的班集体已经养成, 班主任再也用不着事事亲力亲为。

班主任的责任就是为学生创造互相帮助的环境, 毋须越俎代庖, 只需加以协调。通过自主互助学习小组的形式, 学生不仅可以从老师身上, 还可以从同学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 得到更多的帮助, 然后再去帮助其他更多的学生。这样, 在班级中, 就不再是班主任一个教师管理班级, 而是一大群“教师”在打理这个大家庭。

在阅读课中应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 篇7

一、研究背景

目前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是最广泛的教学方式之一。在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发展方面有显著的效果,所以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收到广泛的关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教学研究已经拓展到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多个国家。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在当下学习英语不仅仅局限于单词,词组,句型和语法规则,更提倡学生对于英语的应用能力。这就涉及到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我们现在的教学往往过分重视知识点的传授而轻视了能力培养,所以我们要转变观念摆脱束缚,将重点逐渐放到提升学生能力上来。创建与合作学习理论相结合的英语阅读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动机,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我们的研究目的。

三、在阅读课上如何开展自主互助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20世纪七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七十年代初,欧美国家的教育专家们将合作学习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并发现了合作學习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学生之间或小组之间的交往更重要。因为同一班级的学生具有相近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学习经验和思想情感因素,易于相互传递和接受信息,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增加用外语交往的机会,从而加速学生掌握外语进行交往的进程。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策略,学生之间平等、协作、交流、讨论,每个学生都有发言、表现和成功的机会,都力争为自己的小组做贡献,以体现自身的价值。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极大地保护和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与学习习惯,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智力、提高能力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在合作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着眼点,积极创设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差异参与的学习氛围,构建现代教学理念下的合作学习模式,其基本结构 . 1.确定目标,明确任务。合理的目标、具体的任务是保证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英语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要求学生在预定的时间内运用正确的阅读策略快速、准确地筛选有效信息,为达此目标,英语教学任务必须具体,教师所给阅读材料必须难易适中,能调动全员参与的兴趣,以保证合作学习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2.优化组合,自主学习。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分组原则,好、中、差学生相互搭配,组建科学合理、分工明确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究,这是英语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健康推进,教师对学生的基础要做到心中有数,积极发挥好学生的引领作用,鼓励基础差的学生克服自卑心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和必要的准备,使其能知晓文章的大意,对问题能提出富有个性的见解。

3.小组反思,集中点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反思、评价是合作学习的一个必要环节,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失进行重新认识、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在英语阅读的合作学习中,必须让学生进行多方比较,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分析出错的原因、采取补救的措施。然后,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评价,从而有力推动合作学习向前迈进。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评价的积极作用,抑制负面影响,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并防止简单化、形式化。

4.把握角色,强化主导。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始终作为指导者、参与者、调控者的角色走到学生中去,而不应是无所作为的旁观者,更不应是另一种形式的包办者。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性格各异,总有偷懒、冷场以及争论不休的现象,教师要适时给予点拨与调控,让他们分享彼此的学习收获,最终达到共同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

当下英语是世界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语言之一,英语阅读能力就凸显的极其重要。而在中考与高考中英语阅读的分值也越来越大,所以让学生有超强的阅读能力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自主互助合作的教学模式下我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有所飞跃。

参考文献: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曾琦.学会合作——青少年合作学习指南[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学习小组互助措施 篇8

为认真贯彻全省行业2012年工作会议精神,有效落实省公司关于进一步提升客户赢利水平的工作要求,切实增强卷烟零售户诚信经营意识,提高守法经营自律能力,有效稳定卷烟市场价格,规范和净化卷烟市场,切实维护零售户合法经营利益,根据市公司组建互助合作小组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11158”发展思路为指导,按照“发展同向、工作同心、服务同步、利益同体”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现代卷烟零售终端建设,提升零售终端赢利水平,以利益“双赢”为依托,建立平等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客我关系,有效发挥工商双方和行业内外多方力量,以零售客户互助合作小组的形式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营造诚信经营、放心消费、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成熟、完善的市场价格体系。

二、工作目标

本着就近和自愿原则,每10-20名零售户组建一个互助合作小组,小组成员相互管理、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形成终端客户之间“互信、互助、共生、共赢”的管理机制。做到守法经营、文明经营、诚信经营,切实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卷烟零售经营秩序,营造良好的卷烟销售环境。同时,利用互助合作小组的形式,推进“全员服务”理念向客户的有效延伸,拓宽客户与工商双方的沟通渠道,丰富服务客户的手段与方式,提升服务客户的能力和

1水平。

三、组织机构

成立互助合作小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推进步骤和具体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16日-4月15日)

1、召开专题会议(3月16日-3月22日)

召开中层会与全体职工会,传达市公司相关会议精神,宣传互助合作小组建设的目的、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职工在互助合作小组建设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2、建立规章制度(3月23日-3月31日)

借鉴其他县市先进经验,初步建立互助合作小组章程、公约等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小组成员加入的条件、具备的权利与义务等内容,印制宣传材料,为下一步大力宣传做好准备。

3、进行大力宣传(4月1日-4月15日)

在全县范围内大力营造舆论氛围,向零售户发放宣传资料,搞好宣传发动,客户经理、专卖人员在宣传时,要让零售户认识到成立零

售户互助合作小组是维护广大卷烟零售户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在宣传的同时,要了解辖区客户意愿,挖掘热衷于此项活动且在当地有号召力的客户,统计好辖区客户支持率,为推选小组负责人做好准备。

(二)具体实施阶段(4月16日-7月15日)

1、成立互助合作小组。根据区域、人口数量以及交通状况等实际,合理设置互助合作小组数量和成员数量,按照每个小组10-20户的要求,成立互助合作小组,造册登记,指派客户经理抓好管理,同时在小组内确定一名号召力广、责任心强的零售户作为召集人,配合客户经理做好小组工作。

2、做好互助合作小组制度建设。在严格执行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由工作小组和零售户互助合作小组代表共同商讨,对前期制定的制度做进一步修改与完善,并在互助合作小组成立大会上公布,促进互助合作小组的制度化、规范化、自律化。

3、做好互助合作小组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客户经理培训,不断强化客户经理对互助合作小组的组织指导职能,激发客户经理工作热情,全面促进客户经理对互助合作小组组织指导职能的充分发挥。二是做好小组召集人培训,增强其理论知识,在小组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以便更好地带动互助合作小组建设。

4、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提高零售户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开展终端陈列评比、品牌培育比赛,功能店建设等活动,开展组与组之间、零售户与零售户之间的比赛,组织小组成员到功能店参观,激发零售户

积极性,促进互助合作小组的建设。

5、做好发展新零售户加入互助合作小组工作。要积极做好未参与互助合作小组的零售户的思想工作,解释活动的意义,鼓励其加入到小组中来,不断完善零售户的经营管理。

6、借助外力,做好价格监管工作。一是通过公布举报投诉电话,让消费者来监督零售户的经营,发挥最大的公众监督作用。二是聘请若干名消费者作为明码实价义务监督员,通过他们的消费来检验明码实价工作的落实情况。三是通过物价部门对零售客户明码实价的监督,与我们形成监管合力,切实维护好市场经营秩序。

(三)整改提高阶段(7月16日-7月31日)

根据市公司与领导小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县营销部在互助合作小组建设工作中发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小组成员提出的各种意见、建议,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切实做好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水平。

(四)总结推广阶段(8月1日-8月31日)

对互助合作小组建设工作认真总结,相关的痕迹化资料及时汇总、整理、归档,做好保管,并结合实际,逐步扩大互助合作小组数量,完成互助合作小组建设目标任务。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互助合作小组建设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督导的职能,要深入一线,做好调研,切实掌握互助合作小组建设开展情况,防止形式主义,工作小组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各阶段工作的开展,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统筹兼顾,明确责任

今年工作项目多、任务重,一定要统筹协调,合理安排,要把握好工作进度和工作节奏,严格按照工作计划,细化工作目标,抓住重点环节,明确人员职责,妥善处理互助合作小组建设工作与其他工作间的关系,确保此项工作按时按质完成。

(三)积极协调,密切配合零售户互助合作小组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艰巨。单靠几个人或

一、两个部门难以完成,在建设过程中,各科室要大力支持,相互间要密切配合,同时做好与市公司的协调,避免绕圈子,走弯路。

(四)认真梳理,科学总结

师友互助学习心得 篇9

俞竹兰

10月6号和7号,青岛即墨28中的宋丽丽老师一行7人,不远万里,不辞辛苦,放弃国庆休息,来到我校为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耐心细致的指导工作,让我们受益非浅,大开眼界,见证了师友“和谐互助”的真实、高效。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直以来是教育的目标,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也不断在探索、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对知识的保持率,用耳朵听教授,知识保留5%,用眼去阅读;知识保留10%;视听结合,知识保留20%;用演示的方法,知识保留30%;分组讨论法,知识保留50%;练习操作实践,知识保留75%;向别人讲授相互教,快速使用,知识保留90%。”“讲”比“听”效果要好的多,但是,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对于未知的知识,好学生还没有学会,怎么去教别人?他们会不会借口合作在那里说废话?……总之,我一直存在很多顾虑,不敢大胆放手给学生,所以,我的课堂常常不自觉的变成老师的独角戏,一节课下来,老师累的口干舌燥,嗓子沙哑,但学生只有中游以上的的学生能基本消化老师所讲的知识,结果是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重,学生的积极性越来越低。

即墨二十八中的“和谐互助”学习模式克服了以上的种种弊端,是一种简单、易行、可操作,效果好的学习方式,值得推广与学习。两天的亲历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和谐互助”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讲的轻松,学生学得投入,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才是老师和学生想要的课堂。在课堂上,小师傅耐心的讲解,负责提问、检查,中肯的鼓励性的评价。学友在师傅的帮助、督促下,努力地学习,师友共同收获着知识、同时思维能力、合作意识,竞争意识都不同程度得到了提高。真是“和而共谐,助而共进”。

听了五节课,其中一节课是即墨二十八种的宋老师讲的,另外两节课由我校的老师讲解,不论是谁,课堂上没有花哨的课件,只是知识线索的梳理归纳和练习题以及对学生的提示、要求。凸显五步十环节,教师没有表演的痕迹,实实在在的常态课。但是每一节课都见师友互帮互助,你问我答,你讲我听的热闹场面,老师只是引领,指导、评价。一节课下来,老师讲的轻轻松松,学生学的兴趣盎然,收获知识的同时,各种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到极致,这样的课堂只要亲历就知道一定高效。

一、人人都可竭尽所能的广泛参与度。课堂上广泛参与度使得课堂极少有旁观者,这是再细心的教师或者四人小组无可比拟,这种二人师友互助捆绑式的荣辱与共的方式,可以短时促进二者戮力同心,寻求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的巩固,较之多人组合,也是比较稳定的捆绑组合方式。

当然,任何一种方式都不可能成为灵丹妙药,让每个孩子每节课都真诚地参与,这是提高的开始,寻求合作效果最优化,这就是进步!

二、预习的充分性决定了课堂的进度。比较忐忑的是每节课预习任务的落实力度,或者预习的导学案如何有效监测落实。而教师备课重点除了需要解决的知识、训练学生熟悉这种师友互助的课堂模式,还应有深度解读文本的资料储备,耐心细致的设置问题把课件做好。

三、教师的适时、适度激励和指导很重要。

四、归根结底,只要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好,学生愿意学就是一堂好课!

学习小组互助措施 篇10

关键词:小组学习;互助模式;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

G424.4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供应链管理课程现状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1]。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国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条件下产生的,它注重的是跨企业的(企业与企业上下游之间)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协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因此,《供应链管理》课程作为一门站在现代管理理论前沿,其内容涉及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市场营销和运筹学等多门学科,其知识面广、学科交叉、综合性知识强、时间和空间跨长,学实际运用少,学生普遍觉得该门课程知识抽象、复杂、不容学,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较弱。

1.教育对象对课程认知有限,学习动力不足

教学对象对《供应链管理》课程认识不足。相对于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和采购管理等其它课程而言,学生认为《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相对较“虚”,实操性较弱,无法与真实岗位进行对接。同时,该门课程实际授课的部分内容已经在其它课程中有所涉及,具有一定重复性,因而会觉得学与不学无所谓,从而缺乏真正的学习动力。

2.现行主流课程教学模式不利于高职学生学习

就目前而言,《供应链管理》课程偏重于理论教学,策略和模型等抽象性知识偏多,同时受校内、校外实训条件限制,实践性教学活动偏少。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很难适应现有高职类学生形象思维较强而逻辑思维能力偏弱的特点,因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供应链课程内容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和抽象的,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供应链管理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供应链管理》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在物流管理专业大三第一学期开设。该课程目前学时64课时,其中理论学时32学时,实践学时32学时。课程主要参考供应链环节中的采购、生产、库存管理等环节进行设置,对学生供应链管理理念以及适岗能力进行培养。旨在培养能够掌握供应链管理基本知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在实施过程中具体问题如下:

1.内容选取重理论,轻实践,无法体现高职课程的适岗性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即目标是实用化,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目前《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组建多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环节,无法体现高职课程的适岗性。

2.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课程理论性太强,教学过程不够生动,学起来枯燥乏味,兴趣不浓。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传统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中心,进行的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2],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主动思考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都遭到压制。同时由于实验教学设施和手段的限制,教师在授课中偏重于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存在着教学脱离实际的现象,学生不能真正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和理论精髓。

3.考核模式以集中性理论考试为主,缺乏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把控

由于《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因而该门课程考试常常沿袭传统方式,主要以期末闭卷考试评定学生的优劣,有的学校适当加上平时考勤和作业。考试时主要以理论考核为主,考前突击一下,就能应付。难于有效地对学生能力进行考核。不仅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的全貌,而且严重影响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课程教学效果。

4.教学条件及教学资源不足,缺乏与时代对接

虽然《供应链管理》课程有了一些多媒体课件,但大多数情况下仅是对学生视觉上的改进,未能充分引起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教学案例准备不够充分,成功典型案例较为陈旧,缺乏失败案例以及国内供应链管理案例,而且对仅有的成功案例剖析多数停留在表面,缺乏案例的背景资料、发展过程和因果关系等的深入分析。此外,缺乏与现代教学资源、条件的对接,也是该门有待解决的问题。

三、基于小组互动学习模式提出与实现

“小组互动学习课程”模式是以小组自我学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以及动手能力。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1.以企业案例为背景,多种教学手段、资源并重开展教学。理论学习最终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3]。因而本课程以企业真实案例为课程载体开展教学模块和教学方案设计,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教学模式,并充分利用学校用友ERP实训室,提高学生物流软件实际操作能力。

2.以个人激励与团体激励为综合考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本课程通过设立个人激励与小组激励双轨并行的机制,通过引入团体竞争的理念,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其中,个人激励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参与课堂提问或组织并形成分数奖励制度。团体激励则是在个人激励以及分组规则的基础上,通过定期以及期末核算小组内成员的累积分数,对小组进行排名,从而进行分数奖励,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以及团体协作意识。

3.以过程化考核主导考核方式,强调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本课程根据课堂内容划分过程得分板块。同时将参与课堂以及相关职务分数、团体奖励分数为纳入考核范围,提高学生参与度。

4.多样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本课程根据课程内容设置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并行的方式,引入现代化元素,组织课堂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更大程度吸引学生注意力。其中包括:案例分析、游戏、软件教学、微信教学等方式。

四、小结

通过小组学习互助模式可增强学生对于类似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降低了教师理论授课的难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掌握程度。但小组互助学习模式仍存在一定的实施难度。诸如,如何科学合理的集成适用于自学模式的教学内容。如何有效进行课前小组划分以及如何考评小组学习效果。这些问题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贡文伟,施国洪,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

[2]王叶枫,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

[3]王新宇,基于“认证式”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32)

学习小组互助措施 篇11

大学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 发挥学习主动性, 从而更好得提高学习效果及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本研究旨在利用互助小组的建立进行学生间的互相督促, 同时加强教师的指导及其监控与监督, 以期提高学生整体英语自主学习的效果。

二、文献回顾

自主学习主要基于元认知理论。“国外对于自主学习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70年代, Holee (1981) 最早将‘自主性’ (autonomy) 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 认为自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并能对自身学习方面的重要问题作出决策, 包括确立学习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 (张庆云, 2012) 国内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同时兼顾学习者本身与教师本身的自主研究。例如马武林等 (2010) 调查了“我国西部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发现“被调查学生英语学习的整体状况不好, 被调查学生学习英语时很少利用网络资源…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积极采用已经被证明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陈冬纯 (2011) 提出了“构建立体化英语自主学习导学和监控体系”;覃黎洋 (2012) “设计了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提高自身策略意识, 从而引导学习者以合作的方式进行策略训练的方法。”张庆云 (2012) 调查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观念”, 发现受试学生“部分学生策略性知识明显不足, 而且自我效能感观念较低。”陈颖 (2011) 进行了“教师自主与学习者自主的相关性研究”, 认为“教师对学习者情感因素的积极调动、对学习者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灵活设计与开展等自主教学行为正是“教学主导”教学思想的落实与体现”。从以上研究可以发现, 同行研究者已经从学生整体学习现状、自主学习观念、网络环境下导学和监控、教师自主及对学生的策略训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是, 网络环境只是自主学习的一部分, 而课堂、课堂中的教师、学生才是主体。所以本文提出充分利用课堂做好先导与后续的检查, 基于互助小组充分发挥同学间的互补与合作优势, 并兼顾网络自主学习, 共同帮助学生提高课外自主学习效果。

三、建立以互助小组为基础的自主学习模式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学生互助小组的建立。

本研究设想通过基于学生英语成绩、充分考虑双方个性特质的基础上, 根据自愿的原则, 建立两名同学为一组的英语互助学习小组进行互相督促与学习。之所以选取两名同学为一组, 是因为在较小范围内, 两个人更易于督促。具体为课堂小组的讨论与课堂任务的互助完成。课外的互助学习尤为重要。首先互助小组对课堂未解决的问题进行互助讨论;其次双方督促进行网上自主学习;最重要的是进行口语与写作的互助练习, 例如双方约定时间每天就某一话题练习口语半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一周进行至少一篇的写作练习进行互评, 并对疑难点咨询老师。互助小组的作用在于互相监督及进行知识的共享与共同的练习与提高。

自主学习虽然名为学生的自主, 但是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策略如听力、阅读、口语、写作、翻译等策略的培养、并要求学生进行目标的制定、实施与时间的安排。其次教师要进行合理的任务布置、及时的检查与督促。第三, 教师要对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掌握, 根据每个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的学习建议。第四, 教师可以利用社交平台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生活与心情分享 (至少一周一篇) 、以小组为单位建立英语角或社交平台群等就某一话题每周进行至少半个小时的讨论, 并针对学生的写作与讨论情况进行提醒与建议。最后, 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在平时成绩中得到准确体现, 从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督促。

四、总结

本研究只是提出了基于互助小组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建立, 具体效果如何, 还有待于选取实验组进行效果确认以及更进一步的研究;其次, 网络平台自主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补充, 如何更好地完善网络平台以更好地提高自主学习效果也是本研究将要继续深入的方向。

摘要:在大学英语教育中,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通过建立互助学习小组, 加强教师的监控, 从而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整体自主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自主学习,互助小组,监控

参考文献

[1]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Oxford:Pergamon Press, 1981.

[2]陈冬纯, 构建立体化英语自主学习导学和监控体系—基于英语网络辅助课程的实践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11 (7) .

[3]陈颖, 教师自主与学习者自主的相关性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11 (4) .

[4]马武林, 王露, 蒋艳, 信息技术环境下西部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个案研究—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J].中国外语教育, 2010 (5) .

[5]覃黎洋, 基于合作学习的大学英语学习策略训练设计[J].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0) .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篇12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是一种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它主要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它由自学课、展示讨论课、反馈课、习题课、复习课、讲评课等课型组成,自学课要求教师发放自学提纲,学生在提纲的引领下进行自主学习,自学中可与组内同伴交流,对交流中的重点、难点、疑惑点、方法和规律性问题可进行全班展示与讨论,我们的口号是“自学不充分不交流,交流不充分不展示讨论”。在自学课上,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指导者;在讨论课上,教师是点拨者、激发者、欣赏者、调控者、评价者;在反馈课上教师是总结者、发掘者、提升者、探索者、反思者。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基本摸式 对于相对完整的一个知识模块来说,学习的模式流程如下:

认定目标,独立自学――小组交流,互助落实――课堂讨论,质疑释疑――回扣目标,训练巩固――反馈矫正,反思升华

其中:

学生的独立自学是学生整个学习活动的基础性工程,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强调独立自学。

我们认为:“一对一”互助模式是效率最高的学习方式之一,因此80%以上的问题应该由“一对一”形式解决。

我们强调学生自主互助为主,但从来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在“展示讨论、质疑释疑”环节,教师的点拨提升水平关系着整个学习过程的质量和水平,因此我们强调教师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教师的讲解要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即:讲易混、易错、易漏点;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般来讲,一个完整的知识模块需要自学课、课堂讨论课两节课完成,但并不绝对化,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我们对自学课和课堂讨论课的本质认识是:

自学课:要侧重知识的内化,即基础知识的落实,要通过小组内的结对学习、互助检查、组内交流等形式达成基础目标,不能仅是写在自学提纲上就完事,师生均要有强烈的落实意识。

课堂讨论课(这里指全班课堂讨论,是不同于小组交流的一种讨论方式):要实现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设法激起讨论、质疑的局面,不能出现简单的一人说完另一人接着说的“生灌生”现象;课堂讨论的问题不要贪多,要立足精、透,使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就重点问题抓住新的生长点,进行拓宽、延伸和提高等。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规范

自学课的程序及要求

自学课就是学生在自学提纲的引领下,自主、有序地进行自主学习。自学课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自学、“一对一”互助落实、组内交流等措施落实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知识巩固了,才能进行拓展训练和能力提升。所以,如果自学课落实不到位,学生的学习就成了空中楼阁,既影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影响课堂讨论课的效果。为保证自学课的效果,我们制定了自学课的程序和要求。

1.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无论什么形式的课堂教学都应重视一节课的导人环节:可以“旧”引新,以“奇,引新,以“惑”引新„„语言要具有生动性、煽动性和激励性。通过这一环节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景。

2.认定目标

认定目标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可以由学生齐读,也可由老师结合引人概括说出等,但勿走形式。

3.自主学习

(1)在学习目标的引领下,以课本、学习提纲为蓝本进行自主学习,对自己的疑难和困惑进行标注,作为小组交流的重点内容。

(2)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3)学习环境要安静,强调此过程的独立自学、独立思考。

自学过程中,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自学状态,对个性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对共性问题给予及时点拨,以确保高质高效进行自学。

4.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是在学生独立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基础知识梳理、基本事实认定和成员间进行互助落实的一个环节,对于确认、升华学生个体的自学成果,落实基础知识,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也要高度重视此环节的组织。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如下习惯:

(1)小组内进行交流学习,妥做到”息回箱甘一即间早!曰咫以川仃米目”刀的胜行,对标注出的疑难问题重点交流。小组交流环节要完成基础目标。

(2)强调小组长的统领作用,调控交流时间、进程、方向和内容,督促组员落实。

(3)“一帮一”在此环节中要得到最大程度的落实—确保基础目标达成。(4)各小组上报自己组内不能解决和解决不到位的问题,作为下一环节要展示讨论的重点内容之一。

5.小结与检测

作为一个重要环节的结束,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发挥到位。如:

(1)老师对本节课的自学从学习、纪律、小组合作等方面进行总结、评价,逐渐规芭学习程序。

(2)对一些基础目标(如字词读写、课文、公式、定理等知识点的记忆或背诵等)可在本节课的最后进行检测。

(3)要求学生对完成不充分的内容课后进行补充、完善,布置拓展类作业(如查河资料、课外阅读、探究实验等)或巩固类作业,作为链接课堂内外的过渡。

(4)如下一节有展示讨论任务,要特别跟学生交代明白,以此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的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

6.自学课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要教会学生进行自学(特别是刚开始时,要教给学生一些自学的方法)。同时,教师要对自学要求、达到的目标有明确的规定,例如要求学生用多长时间、达到什络程度,要求自学环境要安静、要求对自学中的疑难和困惑进行标注等。自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动向,把握学生自学中表现出的重点、难点,帮助组织不够严少的学习小组加强管理,指导督促学习效率不高的学生等,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效益。

课堂讨论课的程序及要求

课堂讨论课是在自学课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拓宽、延伸和提高,可以说课堂讨论课是自学课的升华。它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全班展示讨论解决小组内的疑难和困惑;二是通过展示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鼓励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搜集更多的资料走进课内;三是分享全班同学的学习成果。

一、具体程序和要求 1.课堂导入

与自学课相比,课堂导人同样非常重要,方法也同样提倡多元。如可以对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做简单回顾,也可以对上节课的基础知识进行2^-3分钟的卷面小测验,还可以小组内互测上节课学的基础知识等,之后要进一步认定学习目标。

2.课堂讨论准备

这一环节做好了,有利于高质高效的课堂讨论,教师要舍得在此花点时间,下点功夫,同时注意以下问题:

(1)课堂讨论的问题应是有一定难度、共性的问题,课堂讨论前要提前3-5分钟分工,让学生充分准备自己要讨论的题目,以保证课堂讨论的充分、高效。

(2)强调讨论不能停留在表面(只对答案),要透过“问题”看“本质”,即要理清题目的解题思路、应注意的问题、解题方法及规律、前后知识联系、收获感悟等。

(3)对重、难点问题要重点展示和讨论,要通过质疑答辩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3.课堂讨论

这是所有学习环节中最容易出彩的环节,是最能激发孩子们创造活力、学习热情因而也是深受学生们喜爱的环节,当然也是对教师挑战最大的一个环节。作为教师要高度重视这一环节的组织,通过这一环节把学生自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困惑消除掉,通过激烈的思维碰撞让学生拓展思维、升华认知、学到方法、提高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行为习惯。

(1)要求学生展示时声音清晰洪亮,粉笔字的大小适宜、笔画清晰,注意站立姿势和方位,不挡同学们的视线。

(2)强调使用各种规范的展示用语,限时展示。

(3)此过程致力于学生倾听、笔记、补充和质疑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耐心、包容、尊重、礼貌等品格的形成。

(4)学生课堂讨论的问题讲解不深不透时,教师可启发引导分解问题的难度,引导学生把问题讲透。

(5)一般情况下,教师要视情况对展示内容进行点拨提升。要“高屋建瓶”地总结所学内容,“深人浅出”地提炼方法规律,以“发展为本”评价合作与纪律,达“画龙点睛”之功效。

4.达标巩固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落实,达标巩固环节是以落实为主要目的的环节,抓实是关键。(1)给学生留出一定时间对学习提纲进行整理、补充,并由小组长负责检查落实,进行交叉巩固。

(2)回扣目标,回顾小结。

(3)进行达标测试或进行相应练习,进一步落实。

(4)要求学生对学习不到位的内容课后进行及时巩固或布置作业。

二、课堂讨论课需要注意的问题 1.交流时教师要注意调控交流时间、进程及方向。小组长注意把握交流内容,做到点面结合”,做到交流高效有序地进行。

2.学生能通过小组解决的问题不展示讨论,学生展示讨论后也不会的题目不展示讨论。

3.课堂讨论中控制优势学生的发言,以便给其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4.课堂讨论过程中要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倾听、笔记,对游离学生给予及时制止。

5.课堂讨论过程中要注意随时进行变式练习,加强落实。

6.课堂讨论中教师要有目的性地指导学生注意展示题目的方法、思想,而不是读解题过程,不是为做题而做题。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上一篇:节肢动物门教学设计下一篇: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