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智的奔奔小学生作文

2024-10-13

机智的奔奔小学生作文(共4篇)

机智的奔奔小学生作文 篇1

狗儿奔奔小学生作文

北方农村都养狗,这是众所周知的,我家也不例外。

那天,我们家从别家捉来两条狗:一条灵蹄,一条皮特。对于他们的到来,我感到异常欣喜。

每当放学,他们就会冲到我的身边,蹭着,叫着,只有当我喊道“好了,安静”并用手抚摸过他们的背脊后,他们才能舔舔我的手心,欢呼着向家中冲去。日子久了,他们的名字也便定了下来:黑白花的奔奔,黄白花的皮皮。虽然我口头上说着对他们的喜爱相等,但我的心里明白:我喜爱奔奔更甚于皮皮。

从此,遛狗成了我放学后最喜爱的休闲方式。

一望空阔的麦田——这是狗的乐园。每当我带领奔奔、皮皮踏入麦田时,他们的热血就似乎被点燃了,他们的天性就似乎被激发了,他们的狂野就爆发了。他们的心中一定在会高呼:“这是奔跑的地方!”于是他们就化作两阵风,席卷着冲过麦田,背后扬起一阵“黄烟”。他们一前一后,追逐着,打闹着,嬉戏着,尽情地享受着奔跑的乐趣。时而奔奔在前,皮皮追赶;时而皮皮在前,奔奔追逐。奔奔和皮皮奔跑时,总会以我为圆心,进行圆周运动,似乎他们从不想远离我。有时皮皮超过奔奔很长距离了,奔奔就会慢下来,然后——他竟然会抄近路。每当这时,我就会忍不住冲上前去,口中喊道:“奔奔,你太卑鄙了!”他们俩是理解不了我的意思的,但他们知道主人也加入了他们的游戏。于是,追逐赛取消了,他们转身向我冲来,争先恐后,到达我身边后,就会像人那样立起来,一狗给我一脚。我的衣服便光荣地印上了四朵梅花印。他们并不担心我会生气,而是摇着尾巴,身体紧绷着,眼睛紧紧地盯着我,作待势欲扑状。似乎只要我心理有不服,便会再次得到他们的脚印的“奖赏”。我只得败下阵来:双手抱头,然后蹲下,口中还得说着“大哥,小弟知错”。这样过后,他们会欢快地走上前来,舔舔我,似乎在说:“刚才是开玩笑的,不要生气哦”。嬉闹声便会重新洒满原野。

夕阳西下,我们慢慢地走回家。一人两狗,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快乐是不会永存的。

皮皮死了,死于和奔奔的打斗中——仅仅是为了一块骨头。我的内心因为这个讽刺的现实充满了怒火。我追赶着奔奔,蹄它,打它,骂它。奔奔逃窜着,哭嚎着,哀叫着。它整个身体,那个长有一米三,高有零点七五米的庞大身躯,颤抖地挤进了床下。它的脑袋下意识地向旁边看去——在它的意识中,皮皮此时,应该在它的身边。皮皮在哪里?我的心因为这个而怒火更甚,发誓再也不原谅奔奔。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再也没有理会奔奔。而奔奔也变了,不再活泼,下学也不再欢迎我,只是盲目地,伤心地寻找消失得皮皮。皮皮——他没有想到皮皮竟然会在和他的.那次打斗中死亡。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便会痛苦地低嚎,声音凄惨,让我也不禁想要落泪了。

奔奔不再吃饭,他一天天地瘦削了下来,两眼变得暗淡无光。正处壮年的他的身上竟然弥漫一股迟暮老人才有的死气。我突然悲哀地意识到,奔奔的大限大概也快到了吧。

奔奔死了,它死的那一刻,我就站在他的身边,在他的眼中,我看到一丝留恋,只有一种解脱,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一个月的所作所为是多么愚蠢。我不敢再看奔奔,发了疯般跑到屋里。

家里人挖了个坑将它埋了起来——就在皮皮旁边。我仍然站在屋里,难过地想要狠狠地抽自己一巴掌。我还想到外面去看看奔奔,但我的双脚似乎被胶水黏住了,一步也迈不开。

我终究没有出去。

时光飞逝,转眼又是一个夏天。早上起来,我惊喜地发现家里多了两条小狗——一只灵蹄,一只皮特。它们长得和皮皮奔奔几乎一样。我问父亲:它们叫什么?父亲高兴地说:那个黄白花的叫毛毛,那个黑白花的叫奔奔。

听到奔奔两个字,我沉默了一会。在我的心中,奔奔永远只能是他,而它只能是它罢了。

机智的奔奔小学生作文 篇2

理解学生, 遇事冷静

“老师有不对的地方, 请多包涵!”我举着酒杯面对这几个年年都过来拜年的学生, 终于说出了这句话, 搁在心里几年了, 这是说给其中一个叫林敬堂的学生, 他们都是我刚毕业时一所农村中学的学生, 当时被“赶鸭子上架”接手他们这个非常棘手的班, 也许因为我是生手和我姓黄名志荣的原因, 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敬, 背后叫我“猪肉荣、鸡蛋黄”, 一天中午, 我巡查午休纪律经过我班教室的时候, 里面传来“猪肉荣来了!”这样的话, 接下来是一阵哄笑, 我当时是火气一涌, 撞门而入, 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黑板竟然还画着煎鸡蛋的画, 实在是孰不可忍, 气愤非常, 这时看见黑板前面拿黑板刷的林同学捂嘴在笑, “你画的!还笑?”话音刚落我一巴掌刮得他一个趔趄……到了办公室, 他的拳头紧握, 当时我的语言很苍白……当时的我实在是不够冷静、理智, 还好事情没有很坏, 他没有和我对打起来, 但这却成为我的一块心病, 到现在终于能够稍微得以宽解。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毕业十年做了九年班主任, 想来还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很值得我们品味, 他说:“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 应使自己胸怀宽广”, 反观我们所看到的日常中的许多师生矛盾, 不少就缘于我们没能很好地利用教育机智, 不够冷静, 经验告诉我, 人在激动的时候, 很难理智地思考问题, 我们出于自尊或者面子, 就可能怒火三丈, 不顾一切, 结果我们没能冷静地调查问题和分析问题, 转移了注意力, 气头上也会说过头话, 做过头事, 有失教师的身份, 其实对于学生犯的错误, 大都不适合“热”处理, 要先放一放, 等大家冷静下来, 再处理不迟。

尊重学生, 平等待人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中最深刻的冲动。”我认为这是作为教师应该认真领悟的一句话。

毕业多年了,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大学时读过的《平凡的世界》, 那些平凡的而又不平凡的人物让我的心灵久久不能平静, 其中孙少安的妹妹兰香是名如其人, 懂事的她读高三时候为了减轻家里负担, 于课余时候到工地做零工, 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出现在一群做工男人中间, 当然会受到一些粗言俗语的伤害, 但兰香一开始就对所有做活的人尊敬地称他们为“叔叔”和“大哥”, 结果使那些男人羞愧不已, 她这个细节, 这个镜头, 这句话, 都值得我去细细地品味, 她正像兰花之香, 隐而不显, 于无意中闻到, 却是世界上最高雅的香, 让我深受感触, 也许是因为这样, 尊重学生成为我在教学实践中的最本原的准则。

2001年9月, 我接手的一个合并班, 班里除了“八大金刚”外还有一位“超级女生”阿琳, 说她“超级”是来源于她原来的老师的介绍:品德有问题, 经常夜不归宿, 属于那种随便的女孩子。原来的老师提醒我要高度警惕。果然, 开学第三天她就做了一件荒唐的事:课间时间在众目睽睽下用某种激将法把本班的一个男生诱引入女洗手间, 全校师生是一片哗然, 面对这样的事, 我要求政教处不出面, 我也没有立刻停课找她, 而是下午放学的时候, 我故意碰巧和她相遇, 没有什么特别眼神, 而是平和地跟她打招呼后问起将要举行的文艺汇演的事, 让她想想点子, 出校门分开的时候顺便提到上午发生的事情, 说她开的玩笑不适合, 特别是作为一个女孩子, 这样会影响自己的形象的。我为什么这样淡化这件事情?因为直觉告诉我:如果对她一一盘查, 肯定会把她的自尊心击得粉碎, 再上纲上线的话, 说不定会让她最终会自暴自弃, 我相信她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在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 尤其是教师的评价, 谈话在平淡中结束, 两个月后文艺汇演中, 我们班的节目最为抢眼, 这忙前忙后的不是我, 而是阿琳……她妈妈说自从来到这个学校读书, 她真的乖了好多。

我至今非常庆幸我那次的谈话, 那样的做法, 既委婉地让她认识到错误, 又维护了她的尊严, 还燃起了她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 所以我现在坚信这样的一句话:“没有尊重, 就没有教育。”

宽容学生, 给他台阶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为强烈。”我的理解是:只要不是人本质有问题而犯了错误的学生, 老师的宽容能使学生心灵受到触动, 领悟到自身的错误, 并尽最大努力地去改正自己的过错。

今年刚毕业的04级机电班, 是男生班, 我的印象特别深。一次在他们班上《丑石》的公开课, 当时课堂很活跃, 一名叫赵叶发的学生说老师就像丑石, 惊诧之余他继续说, 平时他们对我有不好或者冒犯的地方, 但我都能够很好地容纳他们, 然后说他们最喜欢的就是黄老师, 随即所有的同学对我热烈地鼓起掌来, 当时的气氛让我和所有听课的老师都感动不已。我在他们班做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小事。例如梁有强, 前几天上课时睡觉了, 我搞笑地把他弄醒时, 他气愤地几句大声粗口问候了我, 同学看着我又看着他, 对他“哦……死啦!”起来, 我也随即笑着“哦……死啦!”起来, 继续讲课。日常教学中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 他说的应该就是这样吧, 平时他们都不叫我老师, 而叫荣哥、荣少的, 也许就是因为这样吧。

我是这样想的:学生难免有过错 (特别是现在的职校生) , 我们不必大惊小怪, 也不必“斤斤计较”, 更不必小题大做, 上纲上线, 不管他个头如何, 学生还是成长中的尚不成熟的生命个体, 犯了错他们肯定心虚、敏感, 特别需要得到老师的耐心呵护和引导, 恰到好处的宽容不仅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也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

赏识学生, 挖掘亮点

我国的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个“四块糖果”的故事, 那高超的教育方式在教育界传为佳话, 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他告诉我们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激发了他们积极的情感, 使他们认识到错误, 并且乐于改正, 鼓励学生改正错误。

在前文提到的“八大金刚”经常犯错误扣班级目标分, 训斥、写检查, 甚至请家长, 想来他们是久经沙场, 收效不大, 我被他们弄得很烦恼很疲倦很郁闷, 特别是阿彬, 经常在课堂捣乱, 有时弄得科任老师没有办法上课, 怎么办呢?思考了一个星期, 还好, 天赐良机啊, 一天他找到我借电话, 话还没有说完就哭起来了, 细问之下他说想妈妈了 (学校是全寄宿学校) , 这事让我在内心惊喜不已, 我在接下来家访的不是告他的状, 而是普访, 其中特别说他很关心人, 并且在周一的班会上以“家———责任”为主题, 提到阿彬在家很孝顺。打那过后, 他好像换了一个人, 喜欢帮老师、帮同学干这干那。有了这样的体验, 剩下的几个“金刚”也就好办了, 接下来的日常教学中我不断地找到教育的契机, 那几个“金刚”都是马岗人, 全部喜欢打篮球, 而且技术都挺好的, 这个也是我的爱好, 在期中举行的篮球赛上, 全班同学都在加油呐喊, 取得冠军的那晚, 当他们走入教室的时候, 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经过我和体育科组商量, 他们全部进入学校的篮球队……初中毕业了, 我们班无论从哪方面说, 都是六个班里面第二, 而当初是倒数第一, 来之不易啊!现在那个班每年都聚会一次, 试想, 要是我对他们那几个老是训斥、写检查、罚站、罚跑、请家长等等诸如此类, 后面又怎么会有这一幕幕呢?

古人说:数子十过, 不如奖子一长。每一个闪光点对于经常犯错的学生而言, 都是确立自信的支柱, 催人进步、发展的原动力, 要尽可能地抓住一些可以教育的契机, 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积极引导学生向好的方面去努力。

惩罚过错, 讲究方法

这里说的善待学生的错误并不是所谓的“赏识”教育、“激励”教育, 认为处罚只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 少用惩罚性处罚手段, 要是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教育一番, 那么这种过轻的惩罚只会纵容学生继续犯错。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作为教师, 对于学生的缺点或错误如何进行批评、教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含有技巧的问题。有效的、成功的、具有激励性质的批评, 可以改变一个人, 使他一生受益, 将一个人引向成功;反之, 则会伤人自尊心、令人消沉, 误人子弟。

在英国有一个善待学生错误的经典故事, 一名学生偷偷地打死了校长家里的爱犬, 校长知道后, 没有动怒, 得知原因后, 做出了这样的惩罚决定:要他画两幅画:一幅是狗的骨骼图, 一幅是狗的血液循环图, 这就迫使那个小学生认真地研究狗的内部结构, 校长的一个具有激励性质的惩罚举措, 激励这个小学生奋发向上, 立志成才, 终于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 并获得了诺贝尔奖。

幸运的是, 我也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 2005年接手做04级旅游1班的班主任, 该班虽说是女生班, 但学生纪律散漫得全校出名。在我积极引导她们的时候, 第二周, 阿欣和阿丽就叫人把班里的单车锁砸了, 此时正是整顿重建班风之时, 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但在我批评她们的时候, 她们不仅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还反客为主, 以退学相威胁, 还搬出一个难以沟通的家长出来纠缠, 事情很简单却被她们搞得很复杂, 拉拉扯扯一个星期, 后面事情好像是按她们的意思平息了, 但她们的做法却引起班里学生的不满, 这个时候我再找她俩谈话, 耐心诚恳地指出她们这样做对她们自己、对班级、对我产生的负面影响, 让她们说怎么办, 让她们解决, 后面的结果是全校学生看到了她们的别具特色的魔术表演, 那是在班里已有一个高水准节目的情况下她们主动请缨的, 我知道她们的意思, 两个节目在当时各领风骚, 这对班级形象改善和班级凝聚力的加强是难以估量的。

在处理她们这件事情的过程中, 我做到了既严肃批评, 又热情帮助、关心鼓励, 努力做到了以情感人、刚柔相济, 结果可谓是一举多得!马卡连柯说:“批评不仅是一种手段, 更应是一种艺术, 一种智慧。”所言极是。

机智小学作文 篇3

就在这危急的时候,鸭妈妈看见在不远处有个巡警在巡逻,它飞奔过去,像一团旋风。到了巡警跟前,它用钳子似的嘴,一口咬住了巡警的裤脚,拼命扇动着翅膀,扯着巡警。巡警也被吓了一跳,但他好像明白了,鸭妈妈要带他去一个地方。他一路小跑着跟着鸭妈妈。

鸭妈妈把他带到了下水道旁,他才明白,原来是小鸭子掉水里了。他把手伸下去试了试,发现够不着小鸭子,于是他去借了一个渔网,把渔网放下下水道,想让小鸭子跳进来,再把它们拉上来。可没想到的是,小鸭子们根本不领情,不断的躲着渔网。就在小鸭子快被冲走的时候,鸭妈妈把头伸进下水道里,大叫了几声“嘎——嘎——”听到母亲的叫声后,小鸭子一个接着一个,乖乖地跳进了渔网。最后巡警把它们救上来了。把小鸭子救上来后,鸭妈妈十分感激地把头在巡警的裤脚上蹭了蹭,并叫了几声。

教育机智:让学生爱上语文 篇4

教育机智涉及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 只有对其有充分的、正确的认识, 才能很好地发挥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下面就如何合理地运用教育机智, 浅谈几点看法:

一、课堂外的机智:爱和尊重

我们不能把教育机智狭隘地定义为课堂内对学生各种活动所做出的反应, 而是应该明确, 教育机智的发生是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为前提的。

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 他数学、科学、英语等各科成绩都特别好, 而且学习能力也比较强, 但语文成绩总是不好, 语文考试不及格也是家常便饭, 我对此感到特别不理解, 就多次找他谈心, 几次交流下来, 他居然风趣地说自己是患上了“语文恐惧症”。原来小学上语文课时, 老师让他们造句, 而他的一个自以为很有创意的造句被老师无情地否定了, 老师还当着其他同学的面对他给予了略带嘲讽的批评, 他觉得自己颜面无存, 自尊心严重受挫, 从此就非常不喜欢这个语文老师, 不喜欢上语文课, 也拒绝在语文课上回答问题, 久而久之就放弃了语文的学习。知道了这个学生的经历后, 我感触很深, 教师不经意的一个否定, 竟会有如此大的杀伤力, 或许还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古语说 “亲其师, 信其道”, 可是“亲其师”的前提又是什么呢?我想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尊重。近年来, 随着师德学习的逐渐深入, 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师爱的重要性, 但大多停留在理论的阶段。可以说, 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就像一桶没有装满的水, 由于学校、升学等各方面的压力, 通常我们都只看到“一半是空的”, 却没有发现“一半是满的”, 所以我们对学生否定得多、肯定得少, 批评得多、赞扬得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生如果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 他学习的热情就会消失。”可见, 让孩子们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至关重要, 学生的热情源于欣赏和肯定, 源于教师对他们学习成果的尊重。

对于学生不够完美的答案, 教师如果能多用欣赏与尊重的眼光去审视, 学生是不是会表现得日趋完美呢?适当的时候, 教师可以试着反省自己, 努力接受新事物, 因为问题不一定仅仅出现在孩子身上。戴尔·卡耐基说:“人性最本质的愿望, 就是希望得到赞赏。”那么, 我们为何不做一个慷慨大方的施予者, 把欣赏与尊重给予这些翘首以盼的孩子们, 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爱上我们的语文课呢?

二、课堂内的机智: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掌握分寸

当然, 作为教师, 课堂才是我们一展所长的地方。所以, 用我们的教育机智去创设一个充满魅力的、对学生极具吸引力的课堂, 才是一个教师应该追求的。

语文教育的情境是不断变化的, 教师不断面临挑战。这些挑战可能来自外部, 也可能来自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可能是好奇却远离目的的提问, 也可能是非善意的挑剔, 或是中断教育活动的纪律事件等。总之, 这些挑战造成的干扰往往会形成尴尬局面, 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若能用一两句话、一两个动作或活动排解开, 就会变不利为有利, 取得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正是这种在普通事件中捕捉教育契机的能力, 以及将看似不重要的事情转换成有教育意义的事情的能力, 才能使教育机智得以实现。

1.随机应变:及时调整课堂气氛, 不拘泥于教案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 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提高教学质量, 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是写给老师看的, 里面的很多问题也是在老师一厢情愿的情况下设置的, 学生能不能适应要到上课时才知道。所以, 有时课堂上就会出现因为学生无法理解老师提问的目的而冷场的情况, 这时, 教师的教育机智是至关重要的。

在教授《背影》一文时, 根据文中第6自然段一句对父亲外貌描写的句子, 我向学生提问:“谁知道他为什么要在这里强调父亲的外貌呢?”教室里一下子就安静了。于是, 我把问题进行了分解:“同学们, 请你们看一看这句话中作者对父亲的外貌描写主要写了哪个方面呀?”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衣服。”“那么他着重强调的是衣服的什么呢?”我接着问。“颜色和质地。”有部分学生回答。“很好, 那么我们在哪篇课文中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呀?”“我知道, 是《蜡烛》。”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说。通过把问题细分, 学生对文中为什么强调父亲衣服的颜色和质地有了自己的理解, 根据他们先前的学习经验, 颜色是为了说明当时家中有丧事, 为了表达一种哀悼;而质地是为了和下文中我的“皮大衣”进行对比, 从而突出父亲对我的爱。如此一来, 学生们用自己的知识积累解决了课本中的问题, 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更强烈。

2.因势利导:学生之间有分歧, 或许是课堂教学的转机

任何课堂都是一个需要互动的课堂, 但是我们不能控制学生的思维, 有时候他们给出的答案不是我们想要的, 但同时又是合情合理的, 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机智, 把问题顺利过渡到对教学有利的一面。

在教授《信客》这篇文章时, 在分析课文前, 我要求学生经过预习后, 用自己的话描述信客的形象, 并且让其他同学对他的描述进行评议。一开始, 学生A站起来回答:“我认为信客都具有诚实守信、任劳任怨、善良正直的特点。”我正准备加以肯定, 没想到学生B立刻站起来否定了A的观点:“我认为他说的不准确, 因为现实生活中也有很懒惰很狡猾的信客, 他们并不诚实善良。”学生B话音一落, 学生立刻讨论起来, 我也为之一怔, 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转念一想, 既然问题出现了, 我必须马上想到解决的办法。于是, 我微笑着让大家安静下来, 并用缓和的语气解释道:“A说信客是一个诚实守信、任劳任怨、善良正直的形象, 这是信客必须具备的特点, 应该给予肯定, 当然B说的现象也存在, 因为我们的生活中确实有不负责任的人存在。针对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 大家来综合补充一下, 给信客加上一个恰当的修饰语怎么样?”我的话说完, 学生们开始思考。很快有学生回答, 应该在“信客”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称职的”。于是, 这个问题得到了一个圆满的答案:“一个称职的信客是一个诚实守信、任劳任怨、善良正直的人。”这样一来, 学生们不仅在讨论的过程中寻求到了正确的答案,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掌握分寸:课堂之中, 教学才是真正的目的

在课堂上,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认真地听完45分钟, 所以, 经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教学和教育的关系, 因此浪费了很多时间。

很多教师在上课时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讲空话、甚至课堂氛围不好等, 这是日常教学工作中难免的。学生也有疲倦和想要放松的时候。但有的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到这一点, 想保证每一个孩子都学到知识, 所以一旦上课发生违纪情况, 就开始进行喋喋不休的教育, 甚至开始从一个学生延伸到所有的学生。可是他却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一点——课堂的重点是教学而不是教育。

上一篇: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实施办法下一篇:《暗香》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