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功能区方案(共9篇)
粮食生产功能区方案 篇1
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根据《XX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实施意见》(X府发[2017]X号)和《XX省农业厅、XX省国土资源厅、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XX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X农计字[2017]X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全镇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划定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两区”精细化管理为手段,科学合理划定“两区”,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推进我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力争在2018年底前完成16000亩水稻生产功能区和6800亩油菜将生产保护区(含水稻和油菜将复种区5200亩)的划定任务,做到全部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
(三)工作要求
1.把握“两区”划定标准。“两区”划定要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划优保优,划入地块要符合以下条件:水土资源条件较好,坡度在15度以下的永久基本农田;相对集中连片,原则上平原地区连片面积不低于500宙,山区、丘陵地区连片面积不低于50亩;农田灌排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生态环境良好,未列入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湿、耕地休耕试点等范围具有水稻和油菜籽种植传统,近三年播种面积基本稳定。优先选择已建成或规划建设的高标准农田进行“两区”划定。
2.“两区”划定精准落地。根据省、市、区下达我区的划定总任务,镇政府根据各村现有耕地面积(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国土2016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015年油菜种植
补贴面积等因素,确定各地“两区”划定任务。各村要综合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发展潜力、种植习惯等情况,及时将划定任务细化分解到村小组。
3.建立“两区”数字化地图和数据库。根据土地利用、农业发展、城乡建设等相关规划,按照“两区”划定技术规程和分解下达的“两区”划定任务,以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
査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图件、数据为基础,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明确“两区”具体地块并统一编号,标明“四至”及拐点坐标、地块面积以及灌排工程条件作物类型、承包经营主体、土地流转情况等信息。依托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立电子地图和数据库,建档立卡、登记造册,确保每一地块都能在图上找到图斑,每一个图斑都能找到对应的地块。
二、工作流程
“两区”划定包括准备工作、图件测制、公告公示、数据建库、检査验收、成果管理六个关键环节
(一)准备工作
收集全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基本农田划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等成果或资料。
(二)图件测制
以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为基础,叠加相关规划成果,通过人工判读和综合分析,初步确定“两区”片块和地块边界,制成“两区”划定工作底图
经重点核查,确保“两区”图、数、实地一致的基础上,编制“两区”空间分布。
(三)公告公示
以乡镇(场)为单位输出“两区”空间分布图纸质图件,交乡镇(场)、村(分场)审核后,在“两区”划定涉及的集体经济组织内张榜公示。公示过程中存在异议的,作业队伍应及时进行踏勘、测量、核实、修正,并再次进行公告公示。无异议后,由集体经济组织在公告公示图件上进行签章确认。
(四)数据建库
“两区”划定的基础资料、图件、表册和文本成果,经质量检查合格后整合入库,建立“两区”数据库。“两区”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土地信息要素与“两区”要素。
(五)检查验收
采取内业审核、内业检测和实地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两区划定成果进行检査验收。在自检自验的基础上,区级农业部门牵头组织本区域的成果检査验收并逐级上报。省级农业部门牵头组织划定成果抽查核实。检查验收按照划入“两区”农田总面积50%的比例进行;抽査核实按照划入“两区”农田总面积5%的比例进行。
(六)成果管理
“两区”划定成果经检查验收合格后,由区农业部门备案,并进行整理归档、统计和逐级汇交等管理工作,推进成果共享利用。成果内容包括,“两区”图、表、册、相关工作报告等纸质材料,电子地图和数据库等电子信息。
三、工作安排
2018年6月开展“两区”划定工作;2018年12月底完成“两区”划定及验收工作。
2018年12月底前,完成“两区”划定成果整理归档、统计和逐级汇交,全面完成“两区”划定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XX镇“两区”划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两区”划定工作的指导、协调、组织和审核等工作。
组长:XX
镇政府镇长
副组长:XX
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XX
镇人大副主席
成员:XX
镇派出所所长
XX
镇国土中心所所长
XX
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XX分局
XX
镇纪委副书记
XX
镇党政办副主任
XX
镇组织干事
XX
镇新村办主任
XX
镇妇联专职副主席
XX
镇经管站站长
XX
镇农技站站长
XX
镇财政所所长
XX
镇人社所所长
XX
镇公共资源交易站站长
XX
XX村村主任
XX
XX村村主任
XX
XX村村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农业综合服务站,负责“两区”定的日常具体工作,办公室主任由XX同志兼任。其他有关部门配合做好资料收集、检査验收等工作。
(二)强化技术支持
“两区”划定专业性强,为做好相关成果的有效衔接,建议由参与过本镇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技术服务的单位承办。
(三)强化经费保障
两区”划定工作任务量大、涉及面广,省级财政补助经费外,区财政将单列专项经费予以保障,经费主要用于“两区”划定技术指导、技术服务、资料收集、图件测制、公告公示
数据建库、标志牌设立、检查验收、成果审验、成果管理等方面支出。
(四)强化督导考评
为加强工作调度,自本方案下达之日起,由镇农业综合站牵头每季度末20日前,通过系统上报“两区”划定完成情况信息。“两区”划定工作进展情况纳入各村绩效考评。
(五)强化宣传引导
各村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宣传两区”划定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工作环境,推动“两区”划定工作顺利开展,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粮食生产功能区方案 篇2
笔者回顾、总结了齐贤镇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一系列工作措施, 认真分析、思考了功能区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 对乡镇政府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 政策调动粮食生产能动力
粮食是特殊的战略物资, 粮食稳则天下安。在耕地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 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 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无疑是提高本省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的有效手段。在新形势下, 乡镇政府应在省、市、县下达的粮食生产功能区补助资金的基础上, 每年投入财政资金调动粮食生产能动力, 大力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
(1) 大力扶持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乡镇财政应每年拨出专项资金, 用于功能区各基地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基地农田节水、田面平整、排灌、保护性耕作设施的新建改造和农业器械、设备的购置使用给予补助, 帮助各基地不断完善设施建设, 改进生产条件, 提高生产能力, 提升生产效益。在此基础上, 整合各类粮食生产扶持资金, 引导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等项目优先在粮食功能区实施, 帮助各基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形成功能区建设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
(2) 大力扶持新特品种的引进、推广。对功能区农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种粮大户研究、引进、试验、培育、示范、推广粮食新特品种和生态优势强、市场销路宽、延伸领域广、关联程度高的因种栽培技术, 乡镇财政每年都要给予补助、奖励。积极引导、鼓励各单位加强对粮食需求动态和消费总量的调查研究, 在技术部门的帮助指导下, 种植优质品种, 优化品种布局。
(3) 大力扶持粮食基地扩大规模。乡镇农技部门要结合实际, 始终坚持以基地规模支撑粮食产业的发展思路, 大力倡导粮食的规模种植, 将功能区建设规划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推动粮食生产可用耕地的合理流转和粮食规模化生产格局的形成。激励粮食合作社、种粮大户以优势资源为依托, 综合考虑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和市场动态等因素, 科学选址, 加强规划, 大力新建和扩建粮食基地, 努力扩大粮食的生产与经营规模, 以规模的扩大来实现增产、增收。
2. 科技推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
农产品的竞争、农业的竞争, 核心是农业科技的竞争。在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过程中, 乡镇政府应坚持科技先导、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发展战略, 坚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与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并重的原则, 不断用高新技术提高粮食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竞争力, 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和效益。
(1) 全力引进、研发粮食新品种和种植、加工新优技术。今后几年, 乡镇农技部门应以提高粮食产品生产水平为目标, 以良种选育、节本增效、生态种养等技术为主攻方向, 全力引进粮食新品种, 引进、研发、示范、推广、应用生态防治病虫草害、“双百工程”、免耕直播、稻鸭共育、多样化增效、测土配方施肥、单季晚稻“五改”等粮食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力争让这些先进、适用技术贯串于粮食生产的全过程, 有效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
(2) 因地制宜集成、配套、创新高产栽培模式。制订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推进标准化生产, 在每个功能区建立一个中心高产示范方, 由专职农技人员负责指导, 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的种粮大户和其他粮食生产业主进行培训, 创新既能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又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粮食生产模式, 通过对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3) 全力开展粮农科普教育。今后几年, 乡镇政府应增加人力资本投入, 连年实施粮农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和科技提升示范行动,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粮食种植、加工知识技能培训会和科技下乡、“联农户、联基地、增效益、增感情”、赴外地考察学习等农民乐意参加的活动, 定期、不定期在农民信息网、报刊、电视等传媒刊发技术资料、播放电视专题节目, 大力推广、应用新优品种和节本增效、生态化种植技术, 加快粮食生产先进适用新技术的集成、组合、配套、推广、转化、应用, 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3. 市场驱动产品质量的改善
应纠正过去“重生产轻流通”、“重田头轻市场”的观念, 始终以市场为导向, 科学选择地方特色鲜明、市场需求大的粮食品种实施规模化、生态化生产, 兴建流通市场, 扩大销售, 加强质量监管, 促进良性发展。
(1) 生产吻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依照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消费需求, 努力扩大吻合市场需求、本地特有品种粮食的种植与加工, 并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均衡上市”的原则, 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确保产品比同一时期上市的外地产品具备更优的商品性、更高的质量和更强的竞争力。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 逐步形成优质粮食品种规模化生产的格局。
(2) 扩大产品外销量。粮食种植、加工企业应立足本地市场、开拓外地市场, 努力拓展优质粮食品种的外销。各企业、合作组织主动寻求与外地企业组织建立产销直挂的合作关系, 到县外、省外兴建产品直销点、连锁店;充分利用本地临近上海的区位优势, 以粮食进入上海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切入点, 不断提高品质, 积极开拓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都市圈县外市场。
(3) 加强流通领域质量监管。在强化粮食产品产地质量监测的基础上, 乡镇政府应同农业、工商、商贸、质监、公安、卫生、城管等部门密切配合, 加强粮食流通领域的质量监管。对进入粮食交易市场、超市等场所销售的粮食一律实行以农药残留检测为主要内容的强制性检测, 检测合格后方可凭证进场交易, 逐步实行市场安全准入制度。对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的产品, 工商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确保市民消费安全。粮食交易市场应将粮食质量安全列入与经营业主的租赁承包协议, 对不服从市场质量安全管理、违反规定经营有毒有害食品和假冒伪劣农产品的经营业主要依法处理。在此基础上, 对粮食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制订审定、“三品”品牌申报认定、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农业环境监测与农产品质量监控、市场准入与市场监测等方面给予补助、奖励。
4. 体制带动社会化服务的创新
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是提高绍兴县粮食生产水平的重要力量。在推广粮食新优品种、应用先进技术的过程中, 应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机制, 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纽带和龙头带动作用, 推广新模式和新优品种、技术。
(1) 倾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要借鉴工业系统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的做法, 制订优惠政策, 鼓励创办各种类型的粮食加工企业;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途径扩大规模, 增加加工量;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创立品牌, 带动千家万户开展优质新品种粮食的种植。要倾力培植技术水平高、与农户联系紧密的粮食加工企业, 建立加工、销售与种植联结机制, 联结千家万户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 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粮食生产功能区方案 篇3
摘 要:文章介绍了河上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典型做法,并对其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简要总结,为各地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河上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做法;成效
粮食是国家的战略物资,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为保持粮食安全所必需的生产能力,充分发挥粮食生产所无法替代的社会、生态效益,河上镇着力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工作。根据《关于切实抓好2014年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与保护工作的通知》(杭农作〔2014〕106号)文件,在市、区农业局精心指导下,河上镇高度重视粮食功能区建设工作,不仅成立了粮食功能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功能区项目的实施方案,而且对粮食功能区建设在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目前,项目已建设完成,现将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情况作以下分析。
一、粮食生产功能区基本情况
河上镇梧桐畈市级粮食生产功能区位于河上镇东部,紫东村与璇山下村交接处,东至阮家坞山,南至五岭林场,西至塘村畈,北至凤山,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功能区面积980亩,由部分梯田和标准农田组成,自然条件好,土壤肥沃,田块成片,水源充足,无污染,参加农户为347户。其中,紫东村梯田部分土地198亩集中流转给种粮大户1户,璇山下村189亩土地集中流转大户1户,夏、秋季分别种植主导品种晚粳稻“浙粳88”及杂交晚粳“春优84”,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效果。余下部分田块前作种植西瓜,目前由紫东村种粮大户积极进行流转种植小麦、油菜等作物。
二、实施计划及完成情况
1.实施计划。梧桐畈粮食生产功能区2014年计划新建排渠570米、疏浚清淤243米,新建灌渠1016米,新建机耕路803米,修复机耕路1016米,新建农用桥6座,完成后基础设施配套率达到90%。一年种植两季作物,农田空闲时间控制在三个月以内,农作物复种指数达到200%,冬种覆盖率达到100%。功能区建设投入资金2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62.3167万元。
2.完成情况。项目由河上镇人民政府作为实施单位,工程统一通过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根据招投标结果,该工程中标价为162.3167万元(预算审核价优惠15%),具体工程为新建排渠580米,疏浚清淤223米,新建灌渠1016米,新建机耕路803米,修复机耕路1016米,新建农用桥6座,于2015年3月初完成工程建设。
三、建设情况
1.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田成方,路成网、排灌分系,达到旱涝保收的要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排渠580米,疏浚清淤223米,新建灌渠1016米,新建机耕路803米,修复机耕路1016米,新建农用桥6座,使得基础设施配套率达到90%。
2.土壤肥力情况。功能区内土地有较高的肥力水平,冬季种植小麦等作物,冬季作物覆盖率100%,对稻麦全面实行秸秆还田,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行水旱轮作,粮经轮作,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等。
3.推广三新技术。(1)提升科技应用率。功能区内全面推广“三新”技术,以测土配方施肥、精确定量栽培、主推品种全覆盖、土壤肥力提升等为抓手提升科技应用率。(2)创新粮田种植模式。2014年功能区内种植小麦374.3亩、黑麦草70亩、晚稻474.3亩、西瓜430.7亩、其他60亩,农作物复种指数达到200%。(3)示范高产高效。开展示范方攻关田建设,在粮食功能区的核心区块,设置了1块198亩的示范方,示范方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节约种植成本,提高粮食产量,平均亩产约580公斤/亩。设1块1.66亩的攻关田,品种为浙粳88,经测产验收亩产达到603.4公斤/亩。
4.创新工作机制。(1)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河上镇土地流转受历史习惯制约,仍以大户直接向散户流转为主,常导致田块不能合理连片整合,不利于大户管理种植的情况。目前,功能区内土地经由镇农办积极引导,由村集中流转散户土地统一发包给大户。现紫东村梯田部分土地198亩集中流转给种粮大户1户,璇山下村189亩土地集中流转大户1户。同时,镇农办正积极与紫东村对接,引导组织散户集中流转剩余部分土地,统一发包给1-2户大户种植粮食作物。(2)加大扶农力度。根据省、市、区文件精神,河上镇针对粮食生产出台了《河上镇关于扶持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鼓励联片种植,联片种植早、晚稻面积在20亩以上的,补贴30元/亩,对粮食功能区内联片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规模户,给予20元/亩的补贴;对引进水稻新品种种植20亩以上的,给予20元/亩的补贴;对种植区农业局主推杂交品种的,联片面积50以上,给予20元/亩的补贴;冬季联片种植大麦、绿肥、油菜在20亩以上且长势良好的,给予50元/亩的补贴;联片种植小麦20亩以上的,按粮食订单数对完成订单任务的种植户每公斤奖励0.4元,同时对冬季种植大户实行小麦种子补贴等;开展大面积水稻机械化插秧的,按实施面积奖励具体实施单位20元/亩;实行早、晚稻粮食订单奖励,对完成国家早晚稻订单任务的售粮户每公斤奖励0.22元;对新创建省、市、区级粮食功能区的村,补助5万元。
5.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1)成立专业合作社。鼓励功能区内土地集中流转,成立专业合作社,今年来,功能区内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家。(2)开展社会化服务。在功能区内进一步开展统一机械化育插秧,统一机耕机收,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等“六统一”服务工作,节本增效,成果显著。
四、工作措施及建后管护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河上镇为响应市、区的粮食功能区建设规划,成立了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农业副镇长为组长,农办主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为副组长,对功能区的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由镇农技员、水利员、村农业负责人和村农技员等技术人员为组员,负责对功能区内的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规划修整,对粮食生产进行技术指导,推广新的种子品种、新的高产节本技术,对农户进行培训等。
2.落实专人管护。成立管护小组,落实紫东村书记为功能区基础设施管护人。紫东村为梧桐畈粮食生产功能区管护主体单位,管护单位对功能区内的农田水利、粮食生产设施工程的运行情况负责。
五、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通过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梧桐畈内路、渠配套建设,达到了旱涝保收的基本条件。梧桐畈内今年冬种预计种植小麦600余亩,剩余田地种植油菜、绿肥、蔬菜等,基本可实现绿色过冬。
XX镇粮食生产工作方案 篇4
为做好我镇2020年粮食生产工作,确保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根据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抓好农业粮食生产,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2020年确保辖区范围内粮食种植面积2.2万亩以上,培育种粮大户17户以上;确保全镇各村(社区)无耕地抛荒现象。
三、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4月底之前全面完成早稻种植;
第二阶段:5月15日之前开始一季中稻播种,红薯、玉米等经济作物移栽;
第三阶段:5月20日之前完成油菜犁田、翻耙及播种等工作;
第四阶段:5月底之前完成一季晚稻种植;
第五阶段:6月20日前全面完成双季晚稻种植。
四、工作措施
(一)抓好宣传教育培训。
宣传贯彻好上级关于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抓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宣传落实,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改变农业生产方式,着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各村(社区)要通过召开村组会议、发放宣传资料、播放村村响、悬挂横幅等形式,广泛宣传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和各项惠农政策;要组织开展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二)全面摸清耕地底数。
各村(社区)要全面摸清耕地底数,含耕地总面积、水田总面积、旱地总面积、土地流转总面积;耕地征收面积,可种植农作物面积,退耕还林面积等;全面摸清耕地抛荒面积数及抛荒原因,做到底数清、数据明。(三)抢抓农时落实任务。
各村(社区)要再发动、再安排,抢抓农时,压实早稻生产任务,要确保2020年全镇早稻面积完成4500亩以上。当前,正值粮食种植的关键时期,各村(社区)要全面落实粮食种植面积目标任务(见附件),要将种植面积具体细化到农户到田地;要及时将早稻生产化肥等农资准备到位。(四)打造水稻示范片区。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集中连片、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强的示范区。计划创建示范面积2000亩,其中红星片区1000亩,岳东片区1000亩。通过示范区的辐射,实现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全覆盖。示范区大力推进“党支部+合作社+种植大户+创建示范区”经营模式,打造“全链条”产业融合模式。(五)坚决遏制耕地抛荒。
坚决贯彻落实“种地得补贴、不种地不得补贴”的精神,各村(社区)要认真核查种植面积,按政策规定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对已作为畜牧水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以及长年抛荒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一律不再发放补贴。(六)大力发展农业产业。
全面深化“土地流转+”模式,推进土地流转给专业农业合作社、企业等,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实现农产品统一化种植、集约化管理、规模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七)多样种植粮食作物。
根据土地属性,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种植,走粮食结构多样化发展道路。基本农田种植水稻、油菜等经济作物;旱地可采取种植玉米、红薯、大豆等特色旱杂粮经济作物;冷浸田等低产水稻田可采取稻田养鱼、养虾、养螺等“稻田+”模式,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升粮食种植效益。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XX镇粮食生产领导小组,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XX任组长,党委副书记XX任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党委委员、武装部长XX任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各党政成员、各村(社区)书记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XX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村(社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所辖范围内的粮食生产工作。(二)压实工作责任。
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粮食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各党政成员、联村干部要深入田间生产第一线,切实了解粮食生产情况、耕地抛荒情况,切实为农民做好各项服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为各村(社区)粮食生产工作提供业务指导,要加强粮食工作的督查督办,要按照“谁种粮、谁受益”的原则,将耕地地力补贴核实并发放到位;各村(社区)书记为粮食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各村(社区)按照时间节点挂图作战,按节点完成模范作用,积极组织、广泛动员村(居)民,投身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功能区方案 篇5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切实推动粮食生产由单纯的数量增长向数量、质量、效益、绿色并重转变,确保全镇粮食生产播种面积12.2万亩(其中早稻面积6万亩),总产量5.14万吨,实现粮食生产绿色高质高效。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稳定种粮面积
采用“稻—稻—肥”种植模式,摸清农户种植意向,引导农户扩种双季稻,转变农业种植结构,重点发展优质高效粮食作物,旱地优先种植玉米、大豆、马铃薯等本地适宜种植的旱杂粮。改善高岸田、天水田等耕地基本条件发展旱杂粮生产。引导村场和种田能手开展土地流转,发展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对种植双季稻的规模经营者适当给予扶持。全镇创建万亩高标准大规模以双季稻生产为主的粮食生产示范片,进一步稳定双季稻种植面积。在粮经兼作区因地制宜实施旱改水工程,选用“稻+”模式种植水稻。
二、大力发展优质稻,支持早稻集中育秧
认真落实上级精神,通过政府推动,切实搞好粮食供给侧改革,实施优质强农战略,全面落实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积极培育扶持粮食加工农头企业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发展订单生产,实行优质优价,大力提升优质稻种植比例。支持规模经营主体开展专业化、规模化集中育秧,支持农业经营服务主体开展社会化集中育秧服务,为周边散户、小农户提供秧苗。各村、社区要组织育好备用秧。
1.面积。全镇发展优质稻面积5万亩以上,其中创建绿色高质高效示范板块种植面积2000亩(见附件)。
2.品种。2017-2018年XX省农业委发布点的玉针香、湘晚籼13号、湘晚籼17号、玉晶91、农香32、农香24、星2号、华润2号等8个常规稻品种和兆优5455、兆优5431、晶两优534、晶两优1468、泰优390、桃优香占、盛泰优018、隆晶优1号、隆晶优2号、隆晶优1212、泰优98、领优华占、鹏优6377、和丰优6377等14个杂交稻品种和岳优系列优质杂交稻品种,以及稻米加工企业优价订单指定合法品种。双季稻区早、晚稻品种适宜“中配中”,确保晩稻安全齐穗,早稻选用湘早籼45号、中早25、岳早籼6号等中熟品种,晚稻选配中熟高档优质稻品种,中稻或一季晚稻则选择生育期较长的高档优质稻品种,且实行“一片一种”。
三、严格治理耕地抛荒
坚决杜绝违法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的行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对抛荒一年以上的耕地,在保持原有承包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由村集体组织协调流转发展粮食生产;对弃耕抛荒连续两年以上,发包方有权要求终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坚决防止耕地抛荒,对乡村出现集中连片抛荒5亩以上的,村分管负责人就地免职,党总支书记一并追责。建立实贴发放方式与耕地保护挂钩机制,按照“种地得补贴、不种地不得补贴”的原则,对抛荒的耕地停发惠农补贴。
四、切实搞好机制创新
通过创新机制转方式,主攻质量效益,推动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
1.培育规模经营主体。发展和扶持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职业农民等新型种粮经营主体,促进粮食生产转型升级,促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生产。重点扶持种粮规模200亩左右的家庭农场和3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鼓励有基础、有志向的青年积极参与,不断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2.壮大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继续支持农业机械和病虫害防治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形成农资供应、代育秧、代耕种收、绿色防控等每个生产环节专业化服务组织全程参与,提供点餐式或全套服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3.有效推进土地流转。中共十九大决定再次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为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有效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现代化增加了活力。各村要积极鼓励土地流转,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严格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加强土地流转用途管制,消除土地分散经营制约,为粮食生产规模效益经营铺平道路,2021年年末土地流转面积增加5%以上,全镇流转面积比例达到50%.4.完善粮食补贴制度。进一步落实“谁种粮、谁受益”的原则,完善惠农补贴制度,惠农补贴重点向粮食种植大户倾斜。建立金融部门与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的对接渠道,从贷款贴息、降低担保费用等方面支持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对农业保险工作的协调和管理,充分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扩大粮食生产农业保险覆盖面。
五、强化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制,实行粮食生产党政首长负责制,成立XX镇粮食生产指挥部,由镇党委书记任政委,镇长任指挥长,分管农业负责人任副指挥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财政所、自然资源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等单位为成员单位。各村要成立相应机构,村支两委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强化管理考核,将粮食生产纳入全镇绩效考核。
粮食生产功能区方案 篇6
关键词:进气歧管,塑料,发动机,防错,堵塞
1 塑料进气歧管接口功能概述
塑料进气歧管内壁光滑,可改善气体流动性,提高进气效率、发动机性能和燃料利用率,而且工艺性好,质量轻,隔热、降噪效果好。因其轻量化、经济性和排放性等方面的优势,进气歧管塑料化已成为全球化趋势。
进气歧管除了能保证各缸进气均匀和提高进气效率外,还集成了多种功能性接口,包括刹车助力管、PCV管、EGR管、碳罐电磁阀管、进气压力传感器安装孔、喷油器安装孔等。
刹车助力系统是在人力制动的基础上增设一套由其他能源提供制动力的助力装置,兼用人力和动力作为制动能源的制动系统。对于汽油发动机,进气歧管内可产生较高的真空作为刹车助力的动力源。刹车助力器通过与进气歧管上设置的刹车助力管嘴连接获取真空动力源。正常情况下,制动力主要由真空助力系统产生;真空助力系统失效时,仍可由人力产生制动力。若进气歧管上的刹车助力管嘴出现堵塞,将导致真空刹车助力系统失效,需要完全依靠人力产生制动力,此时刹车踏板发硬,制动距离增加,但不会导致刹车失效。
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PCV)的作用是减少曲轴箱窜气对引擎造成的伤害,同时避免其排入大气污染环境。PCV系统的正常工作过程是经空气滤清器过滤的新鲜空气进入曲轴箱内,与窜气混合后,由PCV阀控制,再经进气歧管进入气缸与可燃混合气一起燃烧。若进气歧管上的PCV管嘴堵塞,将导致曲轴箱窜气,无法通过进气歧管支路进入气缸,曲轴箱压力升高,废气经空气软管进入空气滤清器,再随新鲜空气一起流入气缸。在此情况下,活塞背压增加,发动机功率、扭矩减小。同时,不能快速排出的废气会冲淡、劣化机油,并且腐蚀引擎机件,严重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废气再循环(EGR)系统用于降低废气中氧化氮的排出量。氮和氧只有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才会发生化学反应,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温度和压力满足了上述条件,在强制加速期间更是如此。发动机怠速时EGR阀关闭,几乎没有废气再循环至发动机。当发动机在负荷下运转时,EGR阀开启,使少量的废气进入进气歧管,与可燃混合气一起进入燃烧室。汽车废气是一种不可燃气体(不含燃料和氧化剂),在燃烧室内不参与燃烧。它通过吸收燃烧产生的部分热量来降低燃烧温度和压力,以减少氧化氮的生成量。进入燃烧室的废气量随着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因此,若进气歧管上的EGR孔堵塞将导致废气无法流回气缸,发动机负荷下运转时缸内的高温、高压环境将产生大量氧化氮并排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大气。
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作用是防止汽车油箱内蒸发的汽油蒸气排入大气。它由蒸气回收罐(亦称活性炭罐)、控制电磁阀、蒸气分离阀及相应的蒸气管道与进气歧管连接组成。在发动机停机或怠速运转时,电磁阀关闭,从油箱中逸出的燃油蒸气会被蒸气回收罐中的活性炭吸收。当发动机以中、高速运转时,电磁阀开启,储存在蒸气回收罐内的汽油蒸气在进气歧管真空压力的作用下被吸入发动机。进气歧管上的碳罐电磁阀管嘴堵塞,将导致汽油蒸气无法进入发动机,短期内蒸气回收罐中的活性炭将达到饱和状态,汽油蒸气从回收罐的空气孔逸出,污染大气。
进气压力传感器通过检测进气歧管内的绝对压力,转换成电压信号,供电子控制器(ECU)修正喷油量和点火正时角度。进气歧管上的进气压力传感器安装孔堵塞,将导致无法真实检测进气歧管内的压力,喷油量和点火正时角度与设定值不符,油气混合浓度出现偏差,燃油燃烧不完全或提速无力,最终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以电子控制装置(ECU)为控制中心,利用安装在发动机和车辆不同部位上的各种传感器,测得发动机的各种工作参数,通过已设定的控制程序和数据,精确控制喷油器的喷油量和喷油时刻,使发动机在各种工作情况下都能获得精确的喷油量和最佳的喷油时刻,满足输出扭矩、低油耗和安全排放的要求。进气歧管上的喷油器安装孔堵塞将导致燃油无法喷入气缸,发动机缺缸运行会导致抖动严重。
这些功能性接口的生产工艺为直接注塑成型或分零件注塑后焊接。直接注塑成型法主要适用于直通管的成型,“L”形管一般采用分零件注塑后焊接的工艺。相应的,注塑工艺存在飞边堵塞的风险,焊接工艺存在溢料堵塞的风险。
2 通孔堵塞防错方式
如前文所述,进气歧管上的功能性接口堵塞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排放、发动机性能等。因此,进气歧管的生产过程需要对通孔堵塞进行防错,防止出现通孔堵塞情况或当出现堵塞时设备能100%自动识别。通孔堵塞防错分为柱销检测和气体流量检测2种方式。
柱销检测防错方式主要适用于直通孔或直通管嘴的防错,可分为固定销和活动插销2种方式。固定销方式是把柱销直接固定在零件定位工装上,即在将进气歧管放入定位工装时把通孔套在柱销上,放置到位后柱销高度应高出通孔注塑分型线位置3 mm以上(如图1所示)。当出现通孔堵塞时,柱销将进气歧管顶起,零件无法进行定位,本工序生产无法正常进行,从而保证堵塞被100%识别。固定销方式与放置到位传感器联合使用可实现零件未放置到位时设备自动停机,进一步防止人员误操作。固定销方式的优势是制造成本低,但因零件放入工装过程需人员把通孔套在柱销上,影响生产节拍,同时存在柱销碰伤通孔的风险。
固定柱销方式特别适用于管嘴焊接过程中的溢料堵塞防错。将柱销固定在焊接工装上,零件的通孔套在柱销上,柱销高度高出焊接面3 mm以上,当管嘴焊接过程中出现溢料时,因孔内柱销的存在,溢出的胶料沿通孔内壁轴向生长,焊接完成后可保证最小与柱销等径的通孔直径,从而在制造上避免堵孔缺陷(如图2所示)。
活动插销方式是在零件放到工装上定位后,柱销由气缸推动插入通孔中,当通孔存在堵塞情况时柱销无法插入,位置传感器感应到气缸行程不足而报警。位置传感器可设置与设备关联,报警的同时设备自动停机,进一步防止人员误操作(如图3所示)。活动插销方式简单可靠,成本较低,且不影响正常生产进度,无碰伤通孔的风险。
对于“L”形管嘴,柱销检测防错方式不适用,可选用气体流量检测防错方式。气体流量检测方式是将通孔一端与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源连接,流量计显示通过通孔的空气流量,当通孔中存在堵塞、飞边、异物等情况时,流量降低,流量计显示偏差并自动报警,设置报警的同时设备自动停机,进一步防止人员误操作(如图4所示)。采用气体流量检测方式需要特别注意以下2点:①压缩空气源压力要稳定,且压力不宜过大。压力不稳定或压力过大都将降低探测精度甚至导致防错失效。②整个空气流通通道中,任意部位的等效通孔直径不小于被检测通孔直径,需特别关注接头、阀门、流量计内部等部位。通道中某个部位的通孔直径小于被检测通孔直径将导致防错失效。气体流量检测方式较柱销检测方式要求高、制造成本高、探测精度也较低,一般是在柱销检测方式无法适用时才选用气体流量检测方式。
注:1——管嘴;2——零件本体。
参考文献
粮食生产功能区方案 篇7
“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夯实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全面提升粮食行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水平,全力促进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有效防范和坚决遏止重特大事故,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2”10号)以及‚全国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国家粮食局决定在全行业安全生产领域开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以下简称‚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专项行动活动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粮食行业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12”14号)、†国家粮食局关于落实„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国粮展“2011”173号)和全国粮食局长会议精神,普遍提高广大粮食干部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坚决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及时发现和整
改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止非法违法行为导致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粮食行业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专项行动的重点内容
粮食行业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重点内容:
1.待报废、需大修等病险仓房(油罐)仍在存储粮油的行为;
2.擅自改变粮仓建筑结构以及立筒仓、浅圆仓进出仓工艺的行为;
3.直接利用包装仓储存散粮或超设计标高、超设计仓(罐)容存储粮油的行为;
4.未执行储粮化学药剂专仓储存,双人、双锁管理规定的行为;
5.未执行粉尘爆炸作业环境有关机电设备配备和操作规定的行为;
6.未执行粮油进出仓作业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
7.未执行烘干机等大型机电设备操作规程的行为;
8.未执行熏蒸作业、登高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危险作业操作规程的行为;
9.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指令、抗拒安全执法的行为;
10.未执行安全生产相关资质和持证上岗规定以及用工未经安全培训的行为;
11.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操作规程不完善,现场管理混乱、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安全生产劳动纪律的行为:
12.未给职工配备符合规定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的行为;
13.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行为;
14.应急预案制定修订演练不及时、应急装备不落实的行为;
15.瞒报谎报事故,以及重大隐患隐瞒不报或不按规定期限予以整治的行为。
另外,高度关注露天储粮设施、简易粮仓、油脂浸出车间的安全生产情况,要把上述设施和环节作为重大危险源管理,切实做到整改方案、责任、时限、措施和资金‚五落实‛,防止发生安全生产以及储粮安全事故。
三、方法步骤
各省(区、市)粮食局,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中国中纺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四大公司)要加强‚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宣传工作,利用会议、杂志、网络、板报、宣传画、知识竞赛等渠道和形式,结合‚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年‛等活动,广泛宣传‚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意义、目的、要求和做法,引导粮食企业正确把握‚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重点内容、关键环节和方法措施。要切实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引导地方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积极参与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的各项活动,发挥粮食部门与企业联系紧密,熟悉粮食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的优势,保证专项行动质量。要坚持属地为主与行业督导相结合,企业自查自纠与政府督查相结合,全面 3
排查与重点整治相结合,监督检查与联合执法相结合,确保专项行动的各项安排落到实处。
专项行动从2012年4月下旬开始,到9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制定方案,自查自纠阶段(4月下旬-5月)
各省(区、市)粮食局,四大公司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制定实施方案,于5月5日前将实施方案报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各地区各单位要迅速动员部署,督促基层企业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及时治理纠正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消除安全隐患。对于本次排查出来的问题要逐一登记,建档立案,挂牌督办。要按照属地原则将自查自纠情况上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其中四大公司还应将下属企业自查自纠情况汇总后报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相关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做好全社会粮食企业自查自纠阶段发现问题的督促整改工作。在自查自纠阶段,各地区要对本地区‚危仓险库‛情况进行一次专项调查,具体调查方案另行通知。
(二)联合执法、集中整治阶段(6月-7月)
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单位要按照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在第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安全生产年活动‛,积极参与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切实做到‚四个一律‛,即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处罚;对存在非法生产经营建设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
格落实监管责任;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其中:对于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且短时间内无法消除的粮油仓储企业,有关单位不得安排其承担政策性粮食收购、储存和加工任务,已经安排的,要立即停止并调出库存政策性粮油。对于2011年以来发生的‚重大事故‛及以上级别事故和反复发生进出仓作业、登高作业事故并且整改工作不到位的企业,要严格追究企业负责人责任,并逐级上报国家粮食局备案。
(三)全面检查、重点抽查阶段(8月)
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单位要根据地方人民政府的总体部署,通过交叉检查、跟踪检查等方式,对粮食企业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堵塞漏洞,推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国家粮食局将对重点地区、大型企业开展抽查工作,确保粮食行业‚打非治违‛工作取得实效。
(四)督查总结,巩固提高阶段(9月)
各省(区、市)粮食局和四大公司要总结本地区本单位专项行动开展情况,9月15日前将总结报告上报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在督察总结、巩固提高阶段,各地区各单位要注意发现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提出建立‚打非治违‛长效机制的工作建议和意见。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切实把专项行动的各项安排落实下去
国家粮食局决定成立‚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由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子丹同志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流通与科技发展司。请各地区各单位要加强对专项行动的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切实把专项行动的各项安排部署到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落实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地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通报情况,积极参与联合执法行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近期我局还将召开‚粮食行业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动员会议‛,具体部署相关工作。
(二)夯实基础,着力抓好源头治理工作
首先,各地区要做好‚危仓险库‛专项调查工作,加大仓储设施建设和维修改造力度,逐步淘汰待报废、需大修等病险仓房,逐步消除露天储粮、简易仓储设施储粮等安全隐患。其次,要深入分析粮食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原因,总结事故规律,加强标准制度建设,堵塞漏洞。第三,要严格粮油仓储单位备案制度,切实把好粮油仓储企业‚入口关‛,禁止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企业(包括业务外包企业)进入粮油仓储市场。第四,要进一步强化对粮食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员、粮油保管员和业务外包企业作业人员的培训,落实岗前安全培训制度,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
(三)突出重点,做好重点企业和关键环节专项行动的督导工作
各地区要把大型粮油仓储加工企业作为专项行动的重点,实行专门督导、专项统计。要把危仓险库、储粮化学药剂储存与使用、进出仓作业、登高作业、烘干作业、油脂浸出车间等作为专项行动的关键环节,全面清查、重点督导。四大公司要加强与地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指导下属企业全面参与‚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四)精心组织,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粮食生产功能区方案 篇8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的`粮食生产历史与现状及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确保甘肃粮食安全的措施与建议是:控制人口、保护耕地;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基础条件建设;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落实政策、增加投入;因地制宜地处理好优质与丰产的关系.
作 者:冯应新 陈炳东 作者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刊 名:甘肃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GANSU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1 “”(8) 分类号:F307.11 关键词:甘肃 粮食生产 形势 粮食安全 措施与建议★ 粮食安全宣传周
★ 乡镇粮食生产工作计划
★ 确保如何造句
★ 粮食安全活动总结
★ 航天 确保成功 范文
★ 搞好卫生标语
★ 技术行业看法范文
★ 个人计算机如何确保网络安全性
★ 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心得感悟
粮食生产总结 篇9
道县人民政府 2014年3月12日
道县被评为2013年度“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今年县委、县政府发展粮食生产思路更清,措施更硬,投入更大,并出台《道县2014年发展粮食生产实施意见》。目前,全县上下狠抓粮食生产任务落实、春耕农资准备、办点示范,我县粮食生产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完成春播粮食54万亩,其中早稻37.5万亩,来势较好。
一、当前粮食生产进展情况
1、粮食任务落实实。2014年全县粮食播种计划面积113.2万亩,总产42万吨以上。其中:水稻播种面积80.2万亩,总产34.5万吨。早稻39.3万亩,晚稻39万亩,中稻1.9万亩。旱粮播面33万亩,总产7.5万吨,突出以玉米、大豆生产为主,播面分别为12万亩、7.3万亩。县里相继召开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粮食生产会议,把粮食种植任务层层落实到乡镇、村组,确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农业部门加大春耕备耕服务力度,备足种子、化肥、农药、秧盘、农膜等农资21100余吨,满足春耕需求。目前,全县完成早稻栽插37.5万亩,完成95.4%;春播玉米9万亩、大豆7.5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7万亩、0.2万亩。
2、早稻集中育秧效果好。县里投入财政资金400余万 元,落实早稻集中育秧17.6万亩,比去年增加2.6万亩,落实秧田0.84万亩,落实育秧点950个,育秧主体396个,新建育秧大棚30个、新增大棚面积6000平方米,落实“一点两人”数280个,举办培训班25期,印发资料2.5万份。提供优质种子10万公斤、秧盘800万片、壮秧剂30吨、催芽器160台。早稻集中育秧的推广改变了我县部分地方迟播、迟插的习惯,促进了合理密植,为早、晚稻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3、高产创建早到位。今年我县高产创建工作早开展,生产早落实,按照“办好点、抓好线、带好面”的原则,多方推进,以点带面,创建了万家庄、营江、祥霖铺、梅花等4个早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和蚣坝镇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乡镇,万亩示范片内都落实好了1000亩以上的机插秧示范方。各乡镇、村组也按照县里发展粮食生产的要求分别落实好了千亩示范片、百亩示范方。目前,各高产创建示范片、点早稻来势很好。
4、夏收粮油喜获丰收。去年,我县大力秋冬农业生产,全省秋冬农业生产流动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全县秋冬种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据测算,预计2014年夏收油菜面积12.3万亩,比上年增加3万亩,预计产量11088吨,面积、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32.26%、54.83%。今年全县夏收粮食播种面积3.6万亩,比去年增加0.045万亩,预计产量5189.4吨,比上年增加135.4吨,增长2.68%。其中,马铃薯种植 面积0.83万亩,比去年增加0.005万亩,预计产量1311.4吨;蚕豌豆2.73万亩,较去年增加0.04万亩,预计产量3878吨。今年夏收粮油作物在种植面积、产量都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
二、我县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做法
1、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增强产业竞争力。
通过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可以集中优势资源,突出功能建设,挖掘生产潜力,达到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目的。一是调优结构。适当调整粮食与经作的比例,严格控制烤烟种植面积,减少与粮争田的矛盾,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减少烤烟种植面积,种植烤烟后必须种上晚稻。二是扩大面积。在潇水、濂溪、伏水、泡水、永明、九疑河等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的沿河流域,选择品质好、抗性强、产量高的高档优质稻品种,实行一片一种,发展高档优质稻35万亩,比去年增加2万亩,并与金穗粮油等龙头企业开展合作,抓好20万亩标准化优质稻订单生产基地建设,外销广东市场。同时,加强河流环境保护,确保“米袋子”安全。三是改革耕制。因地制宜推广“油-稻-稻”、“肥-稻-稻”新耕制,在万家庄、营江、梅花、新车等乡镇发展“油-稻-稻”12万亩,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双季稻面积。在蚣坝、白马渡等乡镇推广绿肥种植18.5万亩,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四是发展旱粮。在桥头、仙子脚、洪塘营、横岭等高海拔山区旱地和高岸田发展优质玉米,同时减少大豆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增加 种植效益,今年计划玉米种植面积12万亩,比去年增加2.7万亩,春播玉米已完成9万亩,目前长势好。
2、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增强行政推动力。由于粮食生产经济效益低,社会效益高,是战略性基础产业,政府必须加强支持引导,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一是严格落实责任。我县继续实行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高位推动,把粮食生产任务层层落实到乡镇、村组、田块,同时,建好台账。县、乡、村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末位淘汰。二是切实保障投入。2013年我县产粮大县奖励资金是2161万元,比去年增加329万元,今年全部用于集中育秧、高产创建、农机推广等。年初,县财政投入400万元对水稻集中育秧种子、秧盘、农膜等进行补贴。同时,建立粮食发展基金,对发展粮食生产成效好的乡镇实行扶持、奖励,经过县粮食生产领导小组考核,每个乡镇奖励3-8万元,进一步调动乡镇的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三是大力培育农业新型主体。按照自愿、有偿、合理、有序的原则,大力引导、支持对外出打工的土地、抛荒的耕地进行流转,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解决想种没得种和耕地抛荒的难题。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主体,目前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40余家。实行集中育秧等农业项目向新型农业主体倾斜,并对种植100亩以上的大户进行6000-10000元的补贴,提高大户的种粮积极性。
3、筑实高产创建平台,增强示范带动力。通过“办点、抓线、促面”的原则,示范带动全县粮食生产均衡发展。一是抓好办点示范。突出抓好万家庄、营江、祥霖铺、梅花等9个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蚣坝镇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乡镇及23个千亩片,112个重点村100亩示范点,整合高产创建、水稻集中育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项目资金、技术,实行资金向示范区倾斜、项目向示范区集中、技术配套向示范区聚集,树立示范样板。二是抓好“七线六走廊”双季稻生产。“七线”是道贺高速、厦蓉高速、国道207、省道
323、洛湛铁路及道清、道滴等县乡道,“六走廊”即潇水、濂溪、伏水、泡水、永明、九疑河沿河流域,也是道县的粮仓,通过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及先进配套技术,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目前县“两办”及农业局已开展了一次调查摸底,对“双改单”、耕地抛荒现象进行全县通报,被通报的乡镇负责人须向县长具体说明原因。
4、推广集成配套技术,增强科技支撑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强化科技支撑,减少种粮风险,提高粮食单产,提升粮食品质,增加种粮效益。一是突出抓水稻集中育秧。进一步推广水稻集中育秧、合理密植、安全齐穗等三项关键增产技术,引导支持集中育秧专业户、合作组织、种粮大户开展集中育秧示范,解决我县部分地区迟播、迟插及种植密度稀的问题,确保晚稻安全齐穗,增加产量。全县完成早稻集中育秧示范17.6万亩,较去年增加2.6万亩,辐射带动全县软盘盖膜育秧10万亩。二是推广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目前全县已成立6个专业合作组织,防治队伍80余个,队员900余名,落实专业化统防统治20万亩。三是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140万亩,其中粮食79万亩以上,为粮食增产奠定坚实基础。四是重点突破机插秧。进一步推进农机农艺的融合,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购置农机,大力推广机耕、机播、机插,重点推广机械插秧,全县补贴购置插秧机200余台,落实早稻机插秧育秧1300余亩,完成早稻机插8万亩,比去年增加2万亩。
5、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增强发展保障力。加强农资安全,保证粮油产品质量量安全是发展粮食生产、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一项很重要保障。一是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从2月下旬开始,县农业局大力开展放心农资宣传下乡赶集、宣传进村入户活动,出动人员120余次,出动宣传车30台次,悬挂横幅45条,张贴宣传单2300张,发放各类资料1.6万份,营造了良好氛围。二是加大源头治治理。我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大力开展农资打假护春耕活动,强化源头治理。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出动执法人员220人次,在县内检查种子总代理商9家,经营摊点120余家,查获不合格种子1000公斤、肥料25000公斤、农药1000公斤,价值7.8万元。我县打击假冒伪劣,护航放心农资进入农村市场,确保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开展农资经营示范店建设。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向农资经营户宣传相关开展农业 法律法规。同时,在乡镇创建“放心农资经营示范店”20余家,规范经营行为,倡导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杜绝购进、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农资产品经营企业配送优质放心农资产品5000余吨,让农民放心购买“信得过”农资。
三、存在问题
一是受气候影响较大。近来我县春季低温阴雨,对春播、早稻栽插有一定影响。二是土地流转有难度。由于一家一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实行土地承包长期不变,农户对土地私有化倾向,土地流转慢、规模不大,且不规范,家庭农场、种粮大户不仅没有得到种粮补贴,还要出土地租金,制约了土地流转。三是农业基础设施滞后。部分地方农田基础设施差,没有水源灌溉,因旱不能种双季稻,有些地方由于交通不便,不利于推广机械化生产,不利于挖掘生产潜力。四是种粮效益较低。尽管今年农资价格与去年相比,稳中有降,但是由于劳动力成本增加,外出打工更划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过国家出台了提高了粮食最低保护价3-5元的政策,随着粮食价格有所回升,对粮食生产是一种利好。
四、下阶段重点工作
1、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由农业局牵头,联合工商、质监、物价、公安等部门继续深入到全县各农资生产企业、农资批发市场、农资经销点等全面开展农资打假护春耕行动,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及乱涨价、哄抬物价的行为,切实 维护农民的利益,保障粮食生产顺利进行。
2、进一步强化技术服务。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服务,扎实抓好早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田间管理等工作,并抓好农资供应等服务,做好抗旱防汛准备工作,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3、进一步抓好高产创建工作。重点抓好4个部级早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及蚣坝镇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工作,积极抓好田间管理技术措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