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功能区

2024-09-17

粮食生产功能区(精选9篇)

粮食生产功能区 篇1

浙江省绍兴县齐贤镇地处宁绍平原, 是绍兴县产粮重镇和绍兴市粮食生产先进镇, 建有全省水稻新品种示范基地。2009年开始, 面对粮田资源紧缺、粮食供需缺口日益加大的现状, 齐贤镇紧紧围绕浙江省委、省政府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的指示精神, 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 以科技兴粮为支撑, 以项目实施为抓手, 建良田、播良种、用良法、配良机、推良制, 大力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 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1年10月, 全镇已建成粮食功能区总面积397.7 hm2, 覆盖4个行政村, 辐射带动1 196户种粮农户。功能区业已成为粮食稳产高产高效模式示范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区、消除季节性抛荒的带动区、社会化服务的先行区, 为稳定粮食生产、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夯实了基础。

笔者回顾、总结了齐贤镇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一系列工作措施, 认真分析、思考了功能区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 对乡镇政府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 政策调动粮食生产能动力

粮食是特殊的战略物资, 粮食稳则天下安。在耕地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 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 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无疑是提高本省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的有效手段。在新形势下, 乡镇政府应在省、市、县下达的粮食生产功能区补助资金的基础上, 每年投入财政资金调动粮食生产能动力, 大力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

(1) 大力扶持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乡镇财政应每年拨出专项资金, 用于功能区各基地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基地农田节水、田面平整、排灌、保护性耕作设施的新建改造和农业器械、设备的购置使用给予补助, 帮助各基地不断完善设施建设, 改进生产条件, 提高生产能力, 提升生产效益。在此基础上, 整合各类粮食生产扶持资金, 引导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等项目优先在粮食功能区实施, 帮助各基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形成功能区建设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

(2) 大力扶持新特品种的引进、推广。对功能区农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种粮大户研究、引进、试验、培育、示范、推广粮食新特品种和生态优势强、市场销路宽、延伸领域广、关联程度高的因种栽培技术, 乡镇财政每年都要给予补助、奖励。积极引导、鼓励各单位加强对粮食需求动态和消费总量的调查研究, 在技术部门的帮助指导下, 种植优质品种, 优化品种布局。

(3) 大力扶持粮食基地扩大规模。乡镇农技部门要结合实际, 始终坚持以基地规模支撑粮食产业的发展思路, 大力倡导粮食的规模种植, 将功能区建设规划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推动粮食生产可用耕地的合理流转和粮食规模化生产格局的形成。激励粮食合作社、种粮大户以优势资源为依托, 综合考虑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和市场动态等因素, 科学选址, 加强规划, 大力新建和扩建粮食基地, 努力扩大粮食的生产与经营规模, 以规模的扩大来实现增产、增收。

2. 科技推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

农产品的竞争、农业的竞争, 核心是农业科技的竞争。在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过程中, 乡镇政府应坚持科技先导、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发展战略, 坚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与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并重的原则, 不断用高新技术提高粮食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竞争力, 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和效益。

(1) 全力引进、研发粮食新品种和种植、加工新优技术。今后几年, 乡镇农技部门应以提高粮食产品生产水平为目标, 以良种选育、节本增效、生态种养等技术为主攻方向, 全力引进粮食新品种, 引进、研发、示范、推广、应用生态防治病虫草害、“双百工程”、免耕直播、稻鸭共育、多样化增效、测土配方施肥、单季晚稻“五改”等粮食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力争让这些先进、适用技术贯串于粮食生产的全过程, 有效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

(2) 因地制宜集成、配套、创新高产栽培模式。制订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推进标准化生产, 在每个功能区建立一个中心高产示范方, 由专职农技人员负责指导, 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的种粮大户和其他粮食生产业主进行培训, 创新既能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又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粮食生产模式, 通过对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3) 全力开展粮农科普教育。今后几年, 乡镇政府应增加人力资本投入, 连年实施粮农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和科技提升示范行动,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粮食种植、加工知识技能培训会和科技下乡、“联农户、联基地、增效益、增感情”、赴外地考察学习等农民乐意参加的活动, 定期、不定期在农民信息网、报刊、电视等传媒刊发技术资料、播放电视专题节目, 大力推广、应用新优品种和节本增效、生态化种植技术, 加快粮食生产先进适用新技术的集成、组合、配套、推广、转化、应用, 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3. 市场驱动产品质量的改善

应纠正过去“重生产轻流通”、“重田头轻市场”的观念, 始终以市场为导向, 科学选择地方特色鲜明、市场需求大的粮食品种实施规模化、生态化生产, 兴建流通市场, 扩大销售, 加强质量监管, 促进良性发展。

(1) 生产吻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依照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消费需求, 努力扩大吻合市场需求、本地特有品种粮食的种植与加工, 并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均衡上市”的原则, 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确保产品比同一时期上市的外地产品具备更优的商品性、更高的质量和更强的竞争力。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 逐步形成优质粮食品种规模化生产的格局。

(2) 扩大产品外销量。粮食种植、加工企业应立足本地市场、开拓外地市场, 努力拓展优质粮食品种的外销。各企业、合作组织主动寻求与外地企业组织建立产销直挂的合作关系, 到县外、省外兴建产品直销点、连锁店;充分利用本地临近上海的区位优势, 以粮食进入上海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切入点, 不断提高品质, 积极开拓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都市圈县外市场。

(3) 加强流通领域质量监管。在强化粮食产品产地质量监测的基础上, 乡镇政府应同农业、工商、商贸、质监、公安、卫生、城管等部门密切配合, 加强粮食流通领域的质量监管。对进入粮食交易市场、超市等场所销售的粮食一律实行以农药残留检测为主要内容的强制性检测, 检测合格后方可凭证进场交易, 逐步实行市场安全准入制度。对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的产品, 工商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确保市民消费安全。粮食交易市场应将粮食质量安全列入与经营业主的租赁承包协议, 对不服从市场质量安全管理、违反规定经营有毒有害食品和假冒伪劣农产品的经营业主要依法处理。在此基础上, 对粮食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制订审定、“三品”品牌申报认定、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农业环境监测与农产品质量监控、市场准入与市场监测等方面给予补助、奖励。

4. 体制带动社会化服务的创新

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是提高绍兴县粮食生产水平的重要力量。在推广粮食新优品种、应用先进技术的过程中, 应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机制, 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纽带和龙头带动作用, 推广新模式和新优品种、技术。

(1) 倾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要借鉴工业系统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的做法, 制订优惠政策, 鼓励创办各种类型的粮食加工企业;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途径扩大规模, 增加加工量;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创立品牌, 带动千家万户开展优质新品种粮食的种植。要倾力培植技术水平高、与农户联系紧密的粮食加工企业, 建立加工、销售与种植联结机制, 联结千家万户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 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 倾力开展综合服务。按照“坚持条件、遵循原则、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方针, 围绕粮食生产布局, 以专业大户联合种粮农户的形式, 倾力组建新型粮食合作社, 全面提升粮食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以提高竞争力、带动力、凝聚力为目标, 引导经济合作组织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提供统一育秧、机耕机插 (播) 机收、统防统治、烘干、加工等服务, 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有效推进粮食生产“租赁经营”、“全程托管”、“菜单式服务”等服务模式的发展。定期、不定期组织农技人员下镇、到村、访户、入田, 对功能区内的散户、小户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一系列作业服务, 确保功能区的粮食生产达到品种、栽培、管理、经营“四统一”要求, 实现粮食的有序种植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粮食生产功能区 篇2

待建的粮食功能区原有基础条件较差,机耕路、灌排和电力设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标准农田等级低、坡度大,农机进出田难,因此沟渠路等修复、新建成本高,加大了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难度。

2.2地方财政支持薄弱,功能区建设投入相对不足

缙云县是浙江省欠发达的山区,功能区建设主体(乡镇)和县财政都很难安排足额资金用于功能区建设,功能区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水利、农发、农业厅等项目资金扶持投入,建设项目资金来源变化大、不稳定,需求缺口很大。

2.3功能区社会化服务组织基础差,建设难度大

缙云山区人多田少,平均每人不到0.03hm2,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为主,社会化服务总体水平低,除机耕比较普遍外,其他服务如育供秧、机械化插秧、全程病虫害统防统治、机械化收割等都还没有普及,主要原因一是田块分散,二是田块不规则,三是田块间落差大,农机进出难,成本高,利润少。

2.4功能区非粮化严重,粮食生产规模化程度低

粮食生产功能区 篇3

1 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情况

衢州市2010~2012年共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7375hm2。其中2010年建设5499hm2, 2011年建设5949hm2, 2012年建设5927hm2。

2 粮食生产功能区农作物种植情况

据各县 (市、区) 统计, 全市2012年在17375hm2粮食生产功能区内, 粮食种植面积20353hm2, 粮食复种指数为117.14%;农作物种植面积29699hm2, 农作物复种指数为170.93%;多年生经济作物面积580hm2, 占粮食生产功能区总面积的比例为3.34%;花卉苗木240hm2, 占比为1.38%;鱼塘133hm2, 占比为0.77%, 其他面积120hm2, 占0.69%。多年生经济作物、花卉苗木、鱼塘、其他面积累计为1073hm2, 占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的比例为6.18%。

3 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主要原因

3.1 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时, 就已经存在多年生经济作物

由于建设资金短缺, 没有将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多年生经济作物迁移。

3.2 种粮比较效益低下, 政府要粮与农民要钱矛盾比较突出

与种植瓜果蔬菜、花卉苗木相比, 粮食生产效益相对较低,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据调查, 2012年种植早稻利润234元/666.7m2, 种植单季晚稻利润243元/666.7m2, 种植连作晚稻利润80元/666.7m2, 效益低下。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加大了粮食生产补贴力度, 但种粮效益仍然偏低。目前, 农户种植粮食利润仅为200元/666.7m2~300元/666.7m2, 远不及种植经济作物的效益, 加上近年来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上涨, 土地租金、劳动力价格大幅提高, 农民种粮积极性总体不高, 政府要粮与农民要钱的矛盾比较突出。

3.3 土地流转对种粮没有特殊的优惠政策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 对种粮没有特殊的优惠政策, 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唯一标准是租金的高低, 由于种粮效益的制约, 土地租金招投标过程中, 种粮大户在与其它种植高效经济作物的大户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

3.4 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农户众多, 种植选择权在农户

部分粮食生产功能区散户占绝大多数, 田间种植及管理各自为政, 农民种粮只为能解决口粮就行。农户在选择作物时, 会根据自身情况, 选择每一年度种植的作物。功能区内要整齐划一的全部种植粮食作物, 部分农户不愿接受。

3.5 利益驱动, 效益诱因

生产主体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

4 减少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的对策措施

4.1 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提高种粮比较效益

完善粮食价格机制, 根据当前种粮比较效益明显偏低的实际, 可通过价格杠杆作用, 进一步上调粮价, 让粮食价格上调到合理的范围, 确保种粮效益, 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4.2 加大种粮补贴力度, 使之制度化和长期化

2011年该市对156户种粮农户进行问卷调查, 平均每户家庭人口3.9人、劳动力2.4个、在外打工1.1人, 平均每户耕地面积2433m2, 2010年家庭收入3.77万元, 其中粮食生产收入0.61万元, 仅占当年家庭收入的16.2%。当问及对政府出台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的看法时, 很满意的占32.3%, 还可以的占62.6%, 不满意的占9.2%。问及当前政府按每666.7m2补贴多少钱愿意种水稻时, 认为每666.7m2补贴200~300元的占13.8%, 认为每666.7m2补贴300元以上的占72.4%。可见大多数农户认为政府对农民每666.7m2补贴300元以上, 农民愿意种植水稻。要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的补助和奖励力度, 继续完善和提高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种粮大户补贴等政策, 加大对粮食生产的奖励力度, 使之制度化和长期化。

4.3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促进种粮大户向粮食生产功能区集聚发展

种粮大户是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主力军, 可加大对种粮大户的培育力度, 鼓励种粮大户扩大经营规模, 由种粮大户向家庭农场主发展, 转变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发展模式。一是建立土地流转推进机制。根据粮食生产实际, 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探索土地流转利益联结机制,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进土地流转, 推动耕地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适度集中, 实现粮食连片规模经营。二是注重培育青年种粮大户示范队伍。可通过定期组织青年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到农业大专院校进行培训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投身农业生产等途径, 打造一批有学识、懂技能、会管理、善经营的青年种粮大户示范队伍。三是加强粮食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引导种粮大户牵头组建粮食专业合作社, 加强粮食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推进统一供种、统一机插、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收等专业化服务, 提高粮食生产集约化经营水平。

4.4 推广先进科学技术, 提高种粮效益

加大科技推广经费的投入, 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 推广省工节本高效的轻型栽培技术, 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 推广粮食作物病虫统防统治技术,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千方百计提高种粮效益。

4.5 建立功能区建设专项资金, 完善功能区建设管护制度

鉴于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 涉及部门多, 这就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切实加强领导, 提高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认识, 密切配合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要建立功能区建设专项资金, 确保建设资金“来于土地, 用于土地”。要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与保护工作, 加强政策扶持, 保障资金投入, 建立健全协调机制, 落实建设与保护责任。粮食生产功能区要明确管护责任人, 落实具体管护人员、管护措施、管护经费, 加强对路、渠、泵站、防护林、电网等管护, 基础设施破损、缺失的要及时修复。

参考文献

[1]王岳钧, 王月星, 吴早贵.浙江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浙江农业科学, 2013 (1) :1-4.

粮食生产功能区 篇4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两区”精细化管理为手段,科学合理划定“两区”,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推进我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力争在2018年底前完成16000亩水稻生产功能区和6800亩油菜将生产保护区(含水稻和油菜将复种区5200亩)的划定任务,做到全部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

(三)工作要求

1.把握“两区”划定标准。“两区”划定要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划优保优,划入地块要符合以下条件:水土资源条件较好,坡度在15度以下的永久基本农田;相对集中连片,原则上平原地区连片面积不低于500宙,山区、丘陵地区连片面积不低于50亩;农田灌排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生态环境良好,未列入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湿、耕地休耕试点等范围具有水稻和油菜籽种植传统,近三年播种面积基本稳定。优先选择已建成或规划建设的高标准农田进行“两区”划定。

2.“两区”划定精准落地。根据省、市、区下达我区的划定总任务,镇政府根据各村现有耕地面积(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国土2016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015年油菜种植

补贴面积等因素,确定各地“两区”划定任务。各村要综合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发展潜力、种植习惯等情况,及时将划定任务细化分解到村小组。

3.建立“两区”数字化地图和数据库。根据土地利用、农业发展、城乡建设等相关规划,按照“两区”划定技术规程和分解下达的“两区”划定任务,以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

査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图件、数据为基础,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明确“两区”具体地块并统一编号,标明“四至”及拐点坐标、地块面积以及灌排工程条件作物类型、承包经营主体、土地流转情况等信息。依托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立电子地图和数据库,建档立卡、登记造册,确保每一地块都能在图上找到图斑,每一个图斑都能找到对应的地块。

二、工作流程

“两区”划定包括准备工作、图件测制、公告公示、数据建库、检査验收、成果管理六个关键环节

(一)准备工作

收集全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基本农田划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等成果或资料。

(二)图件测制

以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为基础,叠加相关规划成果,通过人工判读和综合分析,初步确定“两区”片块和地块边界,制成“两区”划定工作底图

经重点核查,确保“两区”图、数、实地一致的基础上,编制“两区”空间分布。

(三)公告公示

以乡镇(场)为单位输出“两区”空间分布图纸质图件,交乡镇(场)、村(分场)审核后,在“两区”划定涉及的集体经济组织内张榜公示。公示过程中存在异议的,作业队伍应及时进行踏勘、测量、核实、修正,并再次进行公告公示。无异议后,由集体经济组织在公告公示图件上进行签章确认。

(四)数据建库

“两区”划定的基础资料、图件、表册和文本成果,经质量检查合格后整合入库,建立“两区”数据库。“两区”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土地信息要素与“两区”要素。

(五)检查验收

采取内业审核、内业检测和实地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两区划定成果进行检査验收。在自检自验的基础上,区级农业部门牵头组织本区域的成果检査验收并逐级上报。省级农业部门牵头组织划定成果抽查核实。检查验收按照划入“两区”农田总面积50%的比例进行;抽査核实按照划入“两区”农田总面积5%的比例进行。

(六)成果管理

“两区”划定成果经检查验收合格后,由区农业部门备案,并进行整理归档、统计和逐级汇交等管理工作,推进成果共享利用。成果内容包括,“两区”图、表、册、相关工作报告等纸质材料,电子地图和数据库等电子信息。

三、工作安排

2018年6月开展“两区”划定工作;2018年12月底完成“两区”划定及验收工作。

2018年12月底前,完成“两区”划定成果整理归档、统计和逐级汇交,全面完成“两区”划定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XX镇“两区”划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两区”划定工作的指导、协调、组织和审核等工作。

组长:XX

镇政府镇长

副组长:XX

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XX

镇人大副主席

成员:XX

镇派出所所长

XX

镇国土中心所所长

XX

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XX分局

XX

镇纪委副书记

XX

镇党政办副主任

XX

镇组织干事

XX

镇新村办主任

XX

镇妇联专职副主席

XX

镇经管站站长

XX

镇农技站站长

XX

镇财政所所长

XX

镇人社所所长

XX

镇公共资源交易站站长

XX

XX村村主任

XX

XX村村主任

XX

XX村村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农业综合服务站,负责“两区”定的日常具体工作,办公室主任由XX同志兼任。其他有关部门配合做好资料收集、检査验收等工作。

(二)强化技术支持

“两区”划定专业性强,为做好相关成果的有效衔接,建议由参与过本镇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技术服务的单位承办。

(三)强化经费保障

两区”划定工作任务量大、涉及面广,省级财政补助经费外,区财政将单列专项经费予以保障,经费主要用于“两区”划定技术指导、技术服务、资料收集、图件测制、公告公示

数据建库、标志牌设立、检查验收、成果审验、成果管理等方面支出。

(四)强化督导考评

为加强工作调度,自本方案下达之日起,由镇农业综合站牵头每季度末20日前,通过系统上报“两区”划定完成情况信息。“两区”划定工作进展情况纳入各村绩效考评。

(五)强化宣传引导

粮食生产功能区 篇5

1 林业生态功能事关粮食生产能力

林业有巨大的生态功能, 在实现生态良好、维护生态安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林业生态状况影响粮食产量和质量。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具有防风固沙、抗御灾害、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改善气候等生态功能, 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生态屏障。

平原林业的发展增强了森林生态系统对农业的保护功能, 改变了农田生态环境, 提高了农作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保障了农业稳产高产。据科技人员观测, 农田林网能够降低风速35%~40%, 减少蒸发量10%。研究证明, 平原绿化对农作物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原中国林科院鄢陵科技服务组研究表明, 当地农田林网可使小麦增产6.2%~14%;原河南农学院在睢县的研究表明农桐间作可使小麦增产4%~5%, 玉米增产9.6%。宁陵县是豫东黄河故道沙区县, 过去这里是“大风一起, 刮到犁底;大风一停, 沟满壕平”, 加上严重的干热风危害, 多灾低产[1], 小麦单产900 kg/hm2。通过营造农田防护林, 如今这里已是“田成方、林成网、村镇犹如小林场”的粮食主产区, 2012年全县粮食生产再创新高, 总产量达4.45亿公斤, 单产突破7125 kg hm2。河南省农科院近20年研究观测表明, 与相同条件的农田相比, 林网内小麦可增产6.8%~17.6%, 玉米可增产5.5%~13.1%。实践证明, 河南省凡是平原绿化搞得好的地方, 均出现了林茂粮丰的新景象。

2 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生态状况

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涉及郑州、开封等15个省辖市的95个县 (市、区) , 多为平原区。通过农林间作、农田林网、高标准平原绿化以及淮河防护林等林业工程建设, 初步形成了点、带、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但是, 由于地方财力不足, 近年来政府投资标准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营造林需求, 省级对林业生态工程造林补助投资80~180元/亩, 市县配套资金到位不够, 影响了农民群众营造林积极性, 造成个别地方造林地落实难、生态林管护难[2]、工程质量达标难等问题。目前, 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区森林覆盖率11.5%, 林网控制率86%, 生态环境仍然较为脆弱, 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2013年5月11日、12日、13日, 河南省气象台连续三天发布了“干热风”灾害预警, 提醒职能部门和农民群众, 如不采取措施将对小麦后期生长带来不利影响[3]。上述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也说明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林业建设、提升林业生态功能的必要性。

3 粮食生产核心区林业生态功能提升的主要途径

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需要适时提升林业生态功能, 以发挥其在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保障作用。

3.1 更新改造农田防护林

现有农田防护林树种结构不合理, 功能不理想。要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标准粮田的指导意见》提出的集中打造“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完善、技术集成到位、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要求, 建设高标准农田防护林, 提升农田防护林工程的质量效益。实行林业建设与农田、村镇、河流沟渠、道路统筹规划, 风沙、旱涝、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优化林种树种结构, 扩大优良乡土树种比例;改善沿乡道、村道和三级支流的林带树种结构, 两侧各栽植两行以上乔木, 提高绿化层次;加大乔灌混交的林带面积, 增加常绿树种配置率。稳妥地推进现有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 搞好社区造林绿化美化, 逐步建立起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农田综合防护林生态体系。

3.2 完善骨干生态林带

根据《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河南省林业发展区划》, 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 适地适树、集约用地的原则, 推进平原绿化三期工程、长江淮河流域防护林体系三期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森林抚育和改造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等建设, 做好各工程之间的衔接;落实《中原经济区规划》, 建设沿黄生态涵养带、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和沿淮淮河生态保育带。在全面调查豫北、豫东黄河故道骨干防护林带和宛东防护林带功能状况的基础上, 抓紧研究编制这三大生态工程的完善提升方案, 以更好地发挥其在改善粮食生产核心区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3.3 搞好高速公路两侧绿化

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5830公里, 部分穿过粮食生产核心区, 尽管高速公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其给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样存在, 如空气污染等。汽车尾气污染导致的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不容忽视[4]。河南省林科院李良厚课题组研究表明, 小麦麦粒中重金属的含量总体上随距路距离的增大而呈逐渐降低的趋势[5]。公路防护林则能有效阻滞和吸附汽车尾气排放中的重金属, 通过林带减少高速公路对沿线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共识。据专家监测, 20米宽的防护林带以外农田土壤中, 重金属镉、铅、锌、锰、镍含量的平均值, 分别比无林带防护的低30%、12%、22%、13%和8%[6]。为改善粮食生产核心区生态环境, 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应把握生态优先、集约用地、绿美结合、兼顾效益的原则, 乔灌结合, 努力实现高速公路两侧造林绿化彩化, 打造“一年四季景不同”的景观走廊, 建设车在绿中行的生态、文明、景观大通道。

3.4 强化措施提高林分质量

坚持科教兴林, 加快速生、优质、高抗性良种繁育和技术培训、推广, 提高林木良种使用率。按照《森林抚育规程》, 搞好中幼林抚育和经营管理, 提高林分质量。发挥政府投资主导作用, 构建多元化投资机制, 增加对林业的投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严格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 建立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林地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节约集约、占补平衡的管理机制;完善管护制度, 依法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加强对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 改变“夏树冬景”状况。完善政策措施, 增强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形成粮食生产核心区林茂粮丰的和谐局面。

摘要:河南省是中国粮食生产大省, 其粮食生产核心区是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林业生态功能对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质量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客观分析林业生态功能事关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 针对目前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生态状况, 研究提出了提升林业生态功能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河南省,粮食生产,林业,生态功能,探讨

参考文献

[1]张敬增.河南平原绿化理论与技术[M].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2.10

[2]杨朝兴.切实提高平原农区生态屏障支撑能力[J].中国国情国力, 2013 (02)

[3]王永庆、周爱春.河南连续三天“拉响”干热风红色预警[N].中国气象报, 2013-05-13

[4]闫伊默.高速公路两侧缘何“夏树冬景”[N].河南日报, 2012-09-19

[5]王晶, 苏万祥.河南高速沿线土壤和小麦中重金属污染情况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 2012 (23)

粮食生产功能区 篇6

当前制约四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既有设施因素, 也有技术因素;既有政策因素, 也有市场因素。解除这些制约, 需要各级政府科学应对, 求实创新, 不断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一、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耕地是最基础的资源。一方面, 要加强耕地资源保护,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层层落实责任, 强化土地用途管制,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要落实责任追究和惩戒制度, 防止耕地撂荒。另一方面, 要集中项目, 整合投资, 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土, 加快标准农田建设。要实施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土改造项目、“金土地工程”和土地整理项目等, 提高耕地产出能力。“金土地工程”和土地整理项目要更加重视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工作。我省应尽快制定《四川省耕地保养管理办法》, 确定耕地质量建设、保护与管理的法律地位。

二、重视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是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要广辟筹资渠道, 加大资金投入, 真正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 广泛吸纳农民、集体、企业等民间资金, 形成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农田水利投入体系。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要建立农田水利建设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有关水利建设资金要捆绑使用, 整体推进, 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要将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结合起来, 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三、改革种粮补贴方式

建议合并管理粮补项目, 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3种资金科学测算后合并补贴标准向农民直接发放, 同时切实改变目前补贴“一刀切”的状况, 实行分类补贴, 对自产自给的农民按实际种粮面积给予补贴, 种粮的就补, 不种的不补, 多种多补, 少种少补, 按粮农的社会贡献即实际出售给国家的商品粮数量给予补贴。在实际操作中, 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市县, 利用粮食补贴资金增量部分进行试点;为确保农民将补贴资金真正用于粮食生产, 可尝试直接向种粮农民发放化肥、种子、农膜等生产资料的补贴办法。

四、规范土地有序流转

要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与服务, 促进依法、规范、有序、稳妥进行, 切实维护农民长远利益和受让方合法权益, 保障粮食生产的基本需要。设立农村土地流转扶持资金, 专项用于扶持具有一定规模、合法有序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村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 引导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 探索建立土地信用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组织, 通过村民自主管理, 切实解决粮食生产中的土地、资金、技术、信息、加工、贮藏、运输以及纠纷调处等问题, 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五、强化农技推广服务

加强科研基础设施、信息服务、网络科技环境等农业科研基础条件建设, 支持农业科研单位加强新品种选育和轻简栽培技术研究。增加对农技推广和服务工作的资金投入, 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民科技培训力度, 让农民掌握和应用粮食生产先进实用技术。

六、健全价格调控体系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实行1年一定, 并充分考虑当期粮食生产成本, 随着农资和工价的上涨及时予以调整;要切实强化对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管, 确保粮农的应得利益不受侵害。同时, 政府要合理制定和调整农资价格, 加强对农资价格的监测和调控, 维护农民利益;实施农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对销售价格实行提价申报、调价备案、限价、差率控制等干预措施, 控制市场价格过快过度上涨;建立农资产品淡季储备制度, 对农资生产企业按照政府限价销售本地市场的给予适当补贴, 对化肥生产企业减免政府性基金;加强农资市场监管, 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行为, 保护农民利益。

七、完善政策激励机制

要严格实行“米袋子”行政首长负责制, 切实把粮食工作“一把手”负责制落到实处, 有关部门要加强跟踪检查。切实加大对产粮大县、国有粮食企业和粮食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直接奖励到县、直接奖励财力和一定3年不变的产粮大县奖励长效机制, 使产粮大县真正享受到“以工补农”的政策实惠, 有效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

粮食生产功能区 篇7

一、立足产粮大省实际,积极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

从2004年至2008年,我省粮食产量由627亿斤增加到845亿斤,粮豆商品量由406亿斤增加到635亿斤。为适应新增粮食生产能力需求,解决我省粮食流通基础设施落后、粮食流通总体能力不强和粮食流通产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等问题,2006年我们就确定了以搞活粮食综合流通能力为核心的推进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总体工作思路。我们规划,从2006年开始,由开好头、起好步,到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下一步是全面优化粮食流通产业结构、提升粮食综合能力、推动粮食流通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几年来,我们立足黑龙江省实际,通过创机制、培主体、强作用、推改革、壮龙头、建市场,把搞活粮食流通、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实到推进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上来。创机制,一是创建了农民余粮购销服务机制。通过建立、落实全省粮食部门上下协调统一、规范、细致、实用并进村、入户到企业的信息引导、技术支持、储粮设施、质量检测、政策协调落实等各项服务措施,促进农民余粮实现了适时适价顺畅销售,增加了农民卖粮收入。据初步测算,仅粮价提高因素,2005~2007年度全省农民出售粮豆收入, 分别比上年度增加15.7亿元、22.9亿元和56.33亿元,实现了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二是创建了粮食产销合作机制。从2000年开始,我省努力推进与主销区的粮食产销合作,每年通过产销合作向省外销售粮食200多亿斤。合作区域范围不断扩大,产销合作省份达到12个。吸引销区在我省建立了一批粮食生产、储存、收购、加工等基地。销区省市委托我省储存的地方储备粮数量已增加到19万吨。与京、津、沪、苏、浙、闽、滇等七省市粮食局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了“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合作洽谈会”,前四届交易会粮食交易量共506亿斤、实际履约率都在60%以上。第五届交易会达成粮食购销合同及意向性协议433项、交易量177.7亿斤。培主体,就是积极培育和发展多元粮食市场主体。目前,全省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粮食经营者达到5869户,其中多元市场主体5153户,占87.8%,粮食收购量已达到社会粮食收购量40%左右,活跃了粮食购销市场,拓宽了农民余粮销售渠道。强作用,就是组织指导国有粮食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2005年至2008年11月份,全省国有粮食企业粮食收购、销售量分别占全社会收购、销售总量的60%和67%左右,较好地发挥了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推改革,就是积极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目前, 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基本完成产权改革。2008年11月末,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亏损1591万元,比上年同期减亏23647万元,减亏幅度93.7%。壮龙头,就是培育壮大了一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截至2008年11月末,全省粮食行业完成培育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117户,完成销售额392亿元。建市场,就是建设粮食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了以哈尔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为龙头,以区域性、有特色的粮食批发市场和大中城市成品粮批发市场为骨干,以遍布城乡的集贸和零售市场(超市)为基础的三级粮食市场体系。农垦北大荒商贸集团率先建立全省首家“粮食银行”,开设网上电子交易平台、期货贸易、现货交易三种方式进行粮食销售,预计年粮食物流总量将超过100亿斤,可实现销售收入100多亿元,实现利润1.2亿元以上。

二、适应新增生产能力要求,规划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新格局

为配合实施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和构建新型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我们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制定了《黑龙江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战略工程规划》,核心是全面提升粮食综合流通能力,推动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一)确定一个目标。

规划从2008年开始到2012年,把粮食综合流通能力提升到新水平,构筑起与我省产粮大省粮食资源状况和在全国粮食安全中的战略地位相适应的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新格局。努力做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让农民余粮销售更顺畅、各类企业粮食经营更活跃,居民粮食消费更安全;粮食经济增长方式得到切实转变,粮食资源整体效益明确提高,粮食产业市场竞争力、抗御风险的能力有效提升;国有粮食企业产权改革、资源优化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国有经济在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中的带动力、控制力明显提升;政府粮食宏观调控更有力,粮食安全更有保障;政府粮食流通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粮食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二)构建五个体系。

加快构建以农民余粮购销服务体系为基础,以产业结构体系为支撑,以产业组织体系为牵动,以产业安全调控体系为保障,以粮食市场信息、粮食质量监测等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综合服务体系为配套的千亿斤粮食现代流通产业框架体系。

(三)规划实施五项重点工程。

一是实施“12415”重点粮食龙头企业牵动工程。即组建1户年销售额30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集团;培育两户年销售额100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加工企业集团;培育4户年销售额50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培育15户年销售额20亿元左右的中型龙头企业。二是实施粮食物流工程。建设由22条区域性次级通道和130个重点物流节点、10个左右大型粮食物流运转中心构成的东、中、西三条粮食物流主干通道,形成覆盖全省粮食主产区、连接全国重点主销区的粮食物流网络体系,粮食流出能力达到508亿斤以上。三是实施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工程。规划到2012年,累计新增加仓容110亿斤,改造仓容50亿斤,新增烘干能力180亿斤。四是粮食市场建设工程。建设粮食信息公用数据库和市场信息、交易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哈尔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龙头市场服务功能,改造提升农垦和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大庆等重点区域性骨干批发市场,规范提升大中城市成品粮油市场。五是实施农民粮食产后减损工程。推广普及科学实用方法、技术和设施、设备,到2012年农户粮食损失降低两个百分点,玉米、水稻两个品种可减少粮食损失量达到15.8亿斤以上。

(四)提升五种能力。

一是提升粮食流通总体能力。全省各类粮食经营企业年粮食收购、销售量(含转化)达到750亿斤以上。二是提升粮食安全贡献能力。年均为国家和省外销区提供商品粮源达到500亿斤以上。三是提升粮食龙头企业牵动能力。重点培育22户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年销售额达1000亿元以上,年粮食销售达到480亿斤以上,粮食精深加工业比重由15%提高到50%左右。四是提升粮食收储、运输能力。粮食收储有效仓容由324亿斤增加到434亿斤,粮食干燥能力由379亿斤增加到559亿斤,年均粮食铁路发运能力达到500亿斤以上。五是提升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地方粮食储备吞吐调节机制更健全,粮食市场监测预警和粮食安全调控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云南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 篇8

最近获悉, 云南在连续3年旱灾的不利条件下, 全省粮食生产实现了“十连增”, 再创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单产和人均有粮四个历史新高, 目前全省粮食自给率达到了90%左右, 粮食总产量列全国第14位, 粮食生产能力接近全国粮食主产省标准。

据了解, 2011年, 云南省粮食播种面积由2002年的6 240.9万亩增加到6 696万亩;粮食总产由1 424.7万吨增加到1 755.6万吨;粮食单产由228.3公斤增加到262.2公斤;人均有粮由328.8公斤增加到384.1公斤。2012年全省各地州 (市) 认真落实了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政策,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着力抓好了10大科技增粮措施的落实, 重点实施好800片高产创建示范区、4 000万亩配方施肥、2 500万亩农机耕播收作业和1.6亿亩次病虫害综合防治;启动实施100万亩“吨粮田”建设。各级干部和广大农科人员深入农村第一线, 把生产任务细化到村、科技措施细化到田、具体责任落实到人, 使粮食增产50万吨以上, 实现粮食生产“十连增”。

(来源:云南网)

“十二五”发展粮食生产基本思考 篇9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是各国面临的重要任务, 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 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对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关键要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 粮食是安天下的产业, 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 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1%的人口, 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但要看到,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 随着人口总量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工业用途拓展, 我国对粮食的需求呈刚性增长, 对粮食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结构提出了新要求。与此同时, 我国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等资源约束日益趋紧, 气候不确定因素逐年增加, 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我国13亿人口的饭碗还不是“铁饭碗”。在粮食连年增产的高基础上继续前行, 难度越来越大。从长远看,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压力非常大。对此, 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增强忧患意识。

另一方面,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的方针, 中国人的饭碗不能端在别人手里。从世界粮食供给形势看, 依靠国际贸易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是靠不住的。一是世界粮食供给仍然偏紧。二是国际市场调节空间有限。国际粮食市场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三是我国的大国效应明显。中国买什么什么贵, 卖什么什么贱, 已成为国际粮食贸易中值得重视的一个现象。一旦国际粮价上升, 我们进口成本就会加大。而且我们国家地域广阔, 即使在国际市场上能够买到粮食, 由于运距远、成本高, 也不划算。

有同志认为, 进口粮食等于进口土地和水, 确实有一定道理。但从中国国情出发, 我们只能择机适当以进口进行品种调剂, 不能依赖进口。我们要努力保持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自给率在95%左右, 保持国内供需基本平衡。这是我们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的基本方略。

“十二五”时期, 我国发展粮食生产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四稳定、四提高”:

第一, 稳定总量, 优化结构, 以优化结构促总量提高。稳定总量就是保持粮食年产量在1万亿斤以上并逐步增加。在主要粮食品种中, 我国基本情况是小麦略余, 玉米平衡, 稻米偏紧, 粳米短缺。我国人口的65%以上以大米为主食, 稻谷基本上用作口粮, 目前对稻米需求还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对粳米的需求增速更快。因此, 要扩大粳稻生产, 支持东北地区“旱改水”、江淮适宜区“籼改粳”;要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玉米要着力提高单产, 发展专用品种;大豆要重点发展高油大豆, 稳定东北优势产区, 发展黄淮海大豆产区, 扩种南方间套种大豆, 使我国粮食生产总量与结构双提高。

第二, 稳定面积, 提高单产, 以主要提高单产促总量提高。面积是产量的基础。稳定面积就是要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和粮食播种面积16亿亩以上的底线。提高单产, 就是要坚持依靠科技进步, 加快新品种繁育, 改造中低产田, 集成综合技术, 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 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大幅提高单产水平。2010年粮食丰收, 单产增幅较大, 比上年提高6.9公斤, 对增产贡献率达到70%, 今后我国通过提高单产增产的潜力仍很大。

第三, 稳定南方, 提高北方, 以主要提高北方促总量提高。南方是我国传统粮仓, 素有“湖广熟, 天下足”之说。现在形势有所变化, 过去是“南粮北运”, 现在是“北粮南运”。稳定南方, 就是江南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要稳定耕地数量,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稳定提高产量。提高北方, 就是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等要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改善水利和土地生产条件, 发展节水灌溉, 着力提高单产, 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和商品率。

第四, 稳定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产量, 提高主产区产量, 以主要提高主产区产量促总量提高。从粮食供求状况看, 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 有13个粮食主产区、7个主销区、11个产销平衡区。主产区在满足区域内自给的基础上, 每年需要调出大量商品粮补充主销区的消费需求, 目前全国80%以上的商品粮、90%以上的调出量来自13个主产省区。稳定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 就意味着这两个区不能放松粮食生产, 要稳定粮食面积和产量, 稳定自给率, 不能再减少粮食生产, 不能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都交给主产区。主产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主产区产量, 重点是打造粮食核心产区, 重点支持和抓好13个粮食大省、一批产量超百亿斤的大市、一大批超10亿斤的产粮大县的粮食生产。要充分利用适宜区已有基础, 挖掘潜力, 形成一批优势突出、布局合理、产能稳固的优势粮食产业带。同时, 要重视建设好粮食生产重点后备区。

我国要大力实施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重大工程:一是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二是做大做强现代种业;三是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四是大规模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五是大力开展农民职业培训和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六是大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同时要继续强化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要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强化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四补贴”政策;实施重大技术推广补助;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节选自《求是》)

上一篇: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下一篇:色彩 美丽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