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效益

2024-08-04

粮食生产效益(共8篇)

粮食生产效益 篇1

1 永嘉县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现状

浙江省永嘉县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进使用粮食烘干机, 当时永嘉县原瓯北镇涌现出2名全县知名的种粮大户, 同时也是全国劳动模范, 他们从附近农民那里转包经营粮田均在20 hm2以上。他们经营这么多粮田要雇不少劳动力来从事粮食生产, 包括稻谷收获后的翻晒, 特别是早稻收获期恰逢浙南地区台风高发季节, 而且晒谷场地有限;所以要解决以上困难, 必须引进粮食烘干机。永嘉县农机管理站组织科技人员从上海三久烘干机厂引进2台三久牌低温粮食烘干机, 县财政给予资金补贴。投入使用后切实解决了种粮大户翻晒稻谷难的问题。

到了2000年前后, 由于农民种植早稻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特别是高强度的劳动和高成本的支出引发了农民普遍不种植早稻现象, 这一时段也就没有引进和推广粮食烘干机。2005年5月1日, 《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条例》颁布实施, 当年7月15日原乌牛镇吴岙村种粮大户林崇波组建了首家“永嘉县山农水稻专业合作社”。到2013年, 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441个。这些种粮大户和农机大户组建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既转包经营粮田, 又为农民提供农机作业服务, 所以购置了各类农机具。永嘉县自2006年开始引进使用机动插秧机后, 机插早稻从不到6.7 hm2发展到超过666.7 hm2。2009年7月, 在农机管理站的帮助下, 永嘉县山农水稻专业合作社、友谊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达植保专业合作社引进了苏州山本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NCD ̄100BC烘干机共4台。到了2013年, 在永嘉县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及农机部门的技术引导下, 粮食烘干机械得到全面发展, 全年共引进粮食烘干机15台套。截至2013年12月底, 全县累计拥有粮食烘干机29台。2013年机械烘干粮食约12 325 t (包括为周边县市烘干的粮食) 。

2 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的制约因素

2013年早稻收获期间, 永嘉县遭遇长期阴雨灾害天气, 部分谷物得不到及时干燥, 给农民带来了较严重的损失, 仅乌牛镇就有66.7 hm2早稻倒伏, 30万kg早稻发芽, 损失高达60多万元。“丰产不丰收”的现象暴露了粮食机械化烘干环节的“短腿”。2009年之前, 永嘉县粮食收获后的处理主要采取以下3种方式:延迟收获, 以霜后自然降低谷物水分的方式, 达到干燥目的, 据调查, 部分种粮大户晚稻最迟要到12月才开始收获;占用道路或借用厂企场院等作为晒场, 在晴好天气翻晒谷物;收获后直接出售给粮贩或粮食加工企业。上述3种处理方式存在的不足是:延迟收获易造成倒伏、自然落粒等损失, 如遇到灾害天气, 则损失更大;以道路等为晒场不仅需天气帮忙, 还易受污染和夹带砂石等, 不仅影响粮食品质, 还严重影响道路交通;而粮贩或粮食加工企业直接收购达不到含水标准的谷物, 会不同程度造成谷物霉变。现有机械烘干能力尚不能满足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

目前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粮食烘干机一次性投资大, 收益较小。虽然中央和浙江省补贴资金对烘干机补贴比例提高到了60%以上, 但农民购置热情仍然不高, 主要是由于配置烘干机一次性投资较大, 配套投入成本高, 使用时间集中, 利用率较低。从以往投资情况分析, 开展粮食机械烘干经营, 配备1台烘干机, 除去国家补贴也需要近10万元的投资, 而年作业量在1 000 t以下, 如烘干每t粮食有20元利润, 年净收入仅2万元。

(2) 粮食烘干经营主体和场地难以落实。目前粮食烘干机械的经营主体主要是粮食储备企业和粮食加工企业 (或加工企业所创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 , 但粮食加工企业数量少。此外, 农机具的仓储问题和农机化经营用地难, 已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的问题。

(3) 土地流转承包期与面积不稳定。由于承包种粮的土地流转价格低, 农民不愿意签订较长时间的流转协议, 一般为一年一签, 指望来年能提高流转价格, 造成种粮大户承包面积的不稳定。

(4) 天气变化的不确定因素。如果在收割季节天气晴好, 种粮户适当延迟收割时间, 稻谷的含水率基本能达到收购标准, 烘干机作业量将大幅减少, 效益也明显下降。

3 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的主要政策措施

3.1 大力培育粮食烘干经营主体

以粮食加工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为主体, 鼓励和支持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根据粮食作物的分布和地理位置特性, 建立区域性粮食烘干中心, 实行粮食订单生产和订单收购, 切实解决种粮大户的后顾之忧;2009-2010年借助浙江省农机促进工程项目“永嘉县农机服务中心建设”, 引进、扶持、推广培育粮食烘干中心, 以点带面推动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

3.2 建立和完善粮食烘干政策保障体系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此, 积极争取政府部门推出以下措施。

(1) 加大烘干机械及其配套设施的补贴力度。目前,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尽管对烘干机的补贴额度已达到了60%, 但仅占整体投资的1/2。为此,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追加烘干机械购置补贴20%, 总计补贴额达80%。

(2) 切实解决农机经营用地问题。按照浙江省委办公厅与省政府办公厅有关精神, 切实把解决农机经营用地难的问题落到实处。2010年永嘉县农机站积极争取各部门支持, 协助制定了《永嘉县关于规范农业设施用地管理的若干意见》草案, 以解决农机经营用地难问题。

(3) 建立农机资金支持机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积极推进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金融单位出台农机贷款业务, 帮助农民解决购置农机多通过民间高息借款的问题, 并采取购置烘干机械经销商先行垫付的方式, 大大缓解了农户购置粮食烘干机械的资金压力。

(4) 解决烘干机用电问题。对粮食烘干机用电, 农机站与当地乡镇主管部门一起, 积极与供电部门沟通, 赢得支持, 电价按农业生产用电最低价收取。

3.3 加强农机农艺配合, 逐步调整粮食种植结构, 提高农机作业效率

推广应用不同成熟收获时间的粮食作物品种, 不仅是延长农机作业时间、提高农机使用率的有效手段, 也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促进粮食恢复性增长的重要措施。永嘉县农机部门积极寻求农艺部门协助, 引进推广应用粮食生产新技术、新品种, 延长农机作业有效时间, 通过时间差来提高烘干机的利用率, 促进烘干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4 粮食烘干机械化作业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4.1 烘干机的烘干能力与人工翻晒对比

根据对永嘉县引进的烘干机的粮食烘干记录分析, 1台烘干机每批次将稻谷从含水率29.00%烘干到13.5%, 出谷8.25 t, 共需9.96 h, 一般早稻每天可烘干1个批次;单季稻、晚稻实际每日可烘干2批次, 烘干稻谷16.5 t。1台烘干机每天烘干早稻谷是人工劳动力的33倍 (按晴天人工翻晒来比较, 同时要有固定的晒场) , 而1台烘干机每天烘干晚稻谷则是人工劳动力的50余倍。

4.2 烘干机的利用率

按全县3个种粮合作社实际烘干作业情况推算, 1台烘干机早稻烘干作业可达15 d, 单季稻、晚稻烘干30 d, 全年共45 d, 台均年作业量为631 t。如按全县早稻平均每667 m2产量396 kg, 单季稻、晚稻平均每667 m2产量442.5 kg计算, 1台烘干机可覆盖93.3 hm2 (其中早稻20 hm2, 单季稻、晚稻73.3hm2) 。同时烘干机作业不受天气制约。

4.3 烘干机库房的投资情况

1台NCD ̄100BC型烘干机购置费用14万元, 各级补贴60%, 县增补20%, 实际投资仅需2.8万元;房屋场地投资, 根据永嘉县实际使用烘干机情况, 配套1台烘干机建设烘干机机房、粮食储放库房、机器库房、管理用房、空地等实际需建筑面积300㎡, 建设库房费用共计5万元 (不包括土地使用费) ;烘干机需配备三相交流电, 用电材料费、安装费共计3 000元。以上3项共需8.1万元左右。

4.4 机械烘干与人工翻晒的成本支出对比

烘干机按烘干1批次8.5 t计算, 需电费29.6元、油费688元、人工搬运费200元, 共917.6元, 即成本为0.108元/kg;人工晾晒按每人2天可翻晒稻谷500 kg计算 (人工工资每日80元计) , 折合成本为0.32元/kg。二者对比, 1台烘干机每天烘干1个批次早稻谷8.5 t比人工翻晒稻谷可节省作业成本达1 800元左右。

4.5 机械烘干与人工翻晒的粮食损失对比

机械烘干粮食比人工翻晒粮食减少粮食损失2%左右, 所以1台烘干机每天烘干1个批次早稻谷8.5 t, 可减少粮食损失170 kg左右。

此外, 机械烘干可有效减少霉变发芽造成粮食损失, 大大提高粮食储藏的合格率;也不会因稻谷露天暴晒而造成碎裂, 可有效改善谷米品质, 提高口感等。

粮食生产效益 篇2

【关键词】东部山区粮食;生产安全;提高能力措施

1.东丰县粮食生产现状

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黄金玉米带、土质肥沃、适合发展粮食生产。全县耕地统计上报面积178万亩,近三年粮食平均年产量16.5亿斤,商品粮食贡献率达到了78%,平均单产达到528公斤/亩。我县农业发展目标是:在稳定土地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改善粮田的基础设施和土壤地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努力提高商品粮贡献率,在现有土地面积上使粮食总产量要保持在17亿斤,商品粮贡献率要达到85%。

2.影响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的因素

2.1耕地面积缩减、地力下降

土地承包以后,调动了农民极大的粮食生产积极性,播种面积有所增大,但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局地的水土流失、非农业用地(工矿、道路、建房)的增加等使耕地面积呈现缩减的趋势。粗放经营、只种不管、耕层变浅、地力下降。

2.2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持续生产能力下降

我县主要的农业基础设施都是60、70年代修建的,已落后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2.3农村劳动力素质下降

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民离开土地的人越来越多。一是无地可种、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不变,80后出生的没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无地可种。二是农村流入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而留守的多是素质较差的劳动力。称为“389961”部队,指妇女、老人和儿童。

2.4粮食生产环境趋向恶化

全球气候变暖、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土壤沙化、盐碱化加快、病、虫、草害发生频繁。

2.5科技力量薄弱,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缓慢

科技推广队伍力量薄弱,人员青黄不接,推广经费严重不足,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难以破解,科技成果入户、入田率不高,成果推广转化慢。

2.6粮食单产较高,土地边际效益递减

目前全县粮食单产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亩产已达到千斤,土地边际效益递减现象越来越明显,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的担子越来越重。

3.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的措施

3.1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

依法管理和使用耕地,加强对有利提高耕地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的投入和农田环境保护。

3.2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向科技要产量

一是加强重点农业科研队伍建设。增加农业科研资金投入。二是完善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管理、示范和应用。三是完善农科研推的合作的协作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贡献率。

3.3增强农业科技推广能力

现有农户的经营规模较小,农民的教育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也较差,因此,更需要农业推广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农业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使之成为向上连接各级科研机构,向下连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的纽带,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建立统一管理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是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技术到田率、入户率、保证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

3.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上地的抗灾能力和可持续生产能力

一是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提高水土保持和抗御水涝灾害的能力;二是加强标准粮田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三是加强小流域治理、土地整治、改善耕地条件。四是以培肥地力为中心,改善土壤耕作层,提高地力。五是集中力量,整合资金,加大投入,扩大田间工程的建设内容和范围,提高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加快基本农田建设步伐,提高土地可持续生产能力。

3.5采取综合措施,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建立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机制,把突发性自然灾害带给农业生产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加强农作物危害较大的病、虫、草、鼠害的预报预测和预防。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保护性栽培,增强对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大力推广种植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加强植物保护工作,提高农作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4.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

4.1培育高光效农作物品种

现在光能利用率只有0.4%,占太阳光能到达地球的三十分之一,如果能把太阳光能作用利用率提高到5%,则平均亩产可达到2500斤以上。

4.2增加绿叶面积系数

合理密植,适当增加株数,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绿素功能,靠增加绿色来提高产量提高作物群体光能利用率。

4.3延长光照时间

采取保护性栽培,立体栽培,提高复种指数,延长作物生育期等措施,尽量延长作物光照时间。

4.4提高光合效率

如补施二氧化碳肥料,人工补充光照;抑制光呼吸等,提高光合利用率。

4.5加强田间管理,正确运用肥、水、气、热,最大限度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对外界环境的要求

5.提高粮食产量的综合措施

(1)扩大高产作物播种面积。全县玉米播种面积要从67.5%增加到85%以上,水稻播种面积要保证17%以上。

(2)改造中低产田,提高中低产田生产能力。全县中、低产田面积93万亩,亩产分别比高产农田低100和200公斤,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使低产田变中产田,中产田变高产田。

(3)提高低产农户的生产能力。全县8.2万农户中,有1.7万户单产水平低于全县平均值100公斤左右,这些农户承包土地25万亩,通过土地流转承包,成立农业合作组织,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技人员包保等措施,提高低产农户的单产。

(4)大力培育、筛选和推广高光效、抗性好、品质优良、丰产性强的主导品种,发挥品种的增产优势。

推广应用粮食烘干机效益与对策 篇3

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粮食生产扶持力度的加大, 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幅提高, 种粮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粮食干燥环节, 广大农户还是采取自然干燥的方法, 干燥效率低, 效果差, 易污染, 损失大, 同时受天气、晒场和劳动力等因素的影响, 粮食干燥问题非常突出, 成为制约粮食增产的主要“瓶颈”。而粮食干燥机械化水平高的发达国家, 粮食收获后的损失很少。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实践证明, 发展粮食干燥机械是有效解决粮食损失问题的重要途径。

1 青田县稻麦生产概况

据2013年统计, 浙江省青田县水稻种植面积5 933.3 hm2, 小麦920 hm2, 总产量5.28万t。据统计, 青田县粮食收获后因天气原因而导致干燥不及、未达到安全储存水分, 在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发生霉变和发芽变质, 以及在晾晒过程中的抛洒损失, 合计可达粮食总产量的5%, 损失达0.26万t, 浪费非常严重。

2 粮食烘干机的推广

2012年, 青田县小舟山田鱼专业合作社引进该县首台粮食烘干机, 机型为浙江如雷5HRL-3.0, 创建了青田县首个粮食烘干中心, 占地面积786 m2, 年烘干能力210 t。经过试用, 效果很好。2013年青田县欧鹤藏红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再次引进一台浙江如雷5HRL-10.0型烘干机, 占地面积744㎡, 年烘干能力700 t。

3 粮食烘干机的效益分析

以浙江如雷5HRL-10.0型烘干机为例分析。

3.1 经济效益

采用传统人工翻晒, 在正常天气晴好的情况下, 翻晒1 t粮食一般需要3~4个工作日, 人工费用约需500元, 粮食干燥成本为0.5元/kg。

采用粮食烘干机, 烘干1 t粮食需要人工0.3工, 需45元;耗电12 k W·h, 需9元;燃油16 L, 需116元;折旧约需30元。粮食干燥成本为0.2元/kg。

机械烘干与传统人工翻晒相比, 可节省成本60﹪。

3.2 社会效益

(1) 机烘与人工翻晒相比, 所用人工减少约90%, 可降低劳动强度, 节省大量劳力, 增加农民创收时间。

(2) 有效避免连绵阴雨等灾害天气带来的产后粮食损失, 增强抗灾能力, 保障粮食安全。

(3) 防止人工翻晒混入细沙等杂质对粮食造成污染, 提高粮食品质, 同时提高粮食的耐贮性。

(4) 避免农民因晒场少而占用道路晾晒影响交通。

4 存在问题

(1) 机械价格昂贵。一台浙江如雷5HRL-10.0型烘干机价格达12.2万元, 现有政府补贴6.5万元, 农户自己还需出资5.8万元, 加上场地建设、配套机械等投入, 一般农户无力承受。

(2) 用地审批困难。5HRL-10.0型烘干机外形尺寸为3 920 mm×1 970 mm×7 510 mm, 占地约需400m2, 目前烘干机房的用地审批非常困难。

(3) 燃油消耗量大。一台5HRL-10.0型烘干机耗油率约10~12 L/h, 在烘干机的成本中, 燃油消耗成本最大, 占58%。

(4) 粮食烘干机的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烘干机用户只会简单操作, 当出现较大故障时, 没有能解决问题的技术人员, 只能等生产企业派员维修, 这过程时间长, 影响烘干机的正常作业。

5 对策及建议

5.1 加大政策扶持

政府部门在烘干机的推广使用上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方面在机库建设用地上给予政策倾斜, 解决农民建设烘干机房用地审批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应出台燃油优惠政策, 对农业生产用油给予适当补贴。

5.2 强化科研投入

科研部门及生产企业应联手投入开发研究, 降低烘干机的生产成本, 让农户更易接受。最好能生产出烘干量在1 t以内、省时省力、占地少、能源消耗少的小型烘干机。

5.3 加强售后服务

建议经销商和生产企业在一定区域内设立维修服务中心, 确保烘干机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得到维修;同时, 应联合当地农机站对烘干机操作人员开展技术培训, 以保证烘干机的正常运转。

6 结束语

粮食生产效益 篇4

近年来, 随着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大量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土地流转的速度逐步加快, 规模种粮越来越多。据统计, 目前全省规模种粮户已超过1.1万户, 规模种粮已成为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 其在稳定粮食生产, 提高农业经营效益, 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发展粮食规模种植, 是粮食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必然要求, 是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因此, 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 对新时期河南粮食不同规模种植效益小麦生产过程中进行的各种生产性投入和单位面积的产出及收益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并对影响种植效益的主要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 为更加合理有效地配置河南粮食合理种植规模, 更好地发挥规模经营的优势, 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灰色关联分析是根据各因素变化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 来判断因素之间关联程度的方法。此方法通过对动态过程发展态势的量化分析, 完成对系统内时间序列有关统计数据几何关系的比较, 求出参考数列与各比较数列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与参考数列关联度越大的比较数列, 其发展方向和速率与参考数列越接近, 与参考数列的关系越紧密。而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都是用来进行系统特征分析的方法。但数理统计中的分析方法往往需要大量数据样本, 且服从某个典型分布。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弥补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作系统分析所导致的缺憾。它对样本量的多少和样本有无规律都同样适用, 而且计算量小, 十分方便, 更不会出现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不符的情况。

关联度有绝对关联度和相对关联度之分, 绝对关联度采用初始点零化法进行初值化处理, 当分析的因素差异较大时, 由于变量间的量纲不一致, 往往影响分析, 难以得出合理的结果。而相对关联度用相对量进行分析, 计算结果仅与序列相对于初始点的变化速率有关, 与各观测数据大小无关, 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绝对关联度的缺陷。

灰色关联分析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分析数列。

确定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和影响系统行为的比较数列。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 称为参考数列。影响系统行为的因素组成的数据序列, 称比较数列。记

第二步:始点零像化。

由于系统中各因素列中的数据可能因量纲不同, 不便于比较或在比较时难以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进行灰色绝对 (或相对) 关联度分析时, 一般都要进行数据的零像化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均值法、初值法等。

其中i=0, 1, …, m;k=1, 2, …, n。

第三步:计算关联度。

第四步:计算综合关联度ρij。记

其中, εij, rij分别为长度相同的序列Xi、Xj的灰色绝对关联度和灰色相对关联度。

灰色综合关联度既体现了折线Xi, Xj的相似程度, 有反映了Xi, Xj相对于始点的变化速率的接近程度, 是较为全面地表征序列之间联系是否紧密的一个数量指标。一般地, 可取θ=0.5, 如果对绝对量之间的关系较为关系, θ可取大一些;如果对变化速率看得较重, θ可取小些。

第五步:关联度排序。

关联度按大小排序, 如果, 则表示因子x1对参考序列x0的灰色关联度大于x2, 即x1优于x2, 其余依次类推。关联度越大, 说明该组因素与母因素之间的紧密程度越强。

2 新时期河南粮食不同规模种植效益的灰色关联分析

表1所示为:在新时期河南粮食不同规模种植效益, 小麦生产过程中进行的各种生产性投入和单位面积的产出及收益情况的定性判断, 选择了6个影响种植效益的因素, 分别为种植小麦总收益、户均人口、家庭劳动力、平均种植小麦面积、每亩小麦投入的生产成本、平均亩产。

信息来源:河南省统计网.

通过对表1中统计数据经无量纲化预处理及计算分析, 各统计参数与综合分数的灰色关联度结论如表2所示。

3 结果分析

3.1 从表1可以看出, 平均种植小麦面积为68亩和171亩的前两组, 平均单产较高。

其它几组的平均单产都相对低些。这说明了规模适度才有较好的收成, 尤其是在非正常年景。而规模户种植的粮食实际出售价格虽然均高于国家最低保护收购价, 但他们之间的差距并不大。总体来说, 对于规模户来讲, 小麦的平均亩产更能影响每亩小麦的亩均产值。

3.2从种植小麦的亩均产值中, 扣除生产成本后, 可以得到亩均生产收益。从单位收益来看, 平均种植小麦面积68亩组和910亩组的单位收益较低, 平均种植小麦面积171亩组和381亩组单位收益较高, 平均种植小麦面积171亩组收益最高接近。

3.3从表1可以看出, 根据六个组别平均种植小麦的面积和亩均单位收益水平, 各组别种植小麦的总收益依次为2.78万元、7.61万元、16.86万元、25.86万元、37.72万元、44.11万元。如果把农民家庭年纯收入作为规模经营的最低利润目标值, 那么在全省经济发展水平的现阶段, 当粮食规模平均种植小麦面积低于68亩组时, 可以说是不适度的。

3.4从表2的关联度结果比较, 可以发现, 平均种植小麦面积和每亩小麦投入的生产成本对总收益的增长作用最为明显, 其它因素对总收益的增长作用依次为:每亩小麦投入的生产成本、户均人口、平均亩产、家庭平均劳动力, 这也是切合实际的。

由于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在一定规模下进行的, 因此合理的经营规模是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最佳规模是从节约资源和提高土地产出效率上来研究生产经营活动的, 它只是一个理论值, 现实中很难做到, 并且随着自然、经济、技术、社会等条件的变化, 各生产要素潜力的发挥也会不断地变化, 因此最佳规模还时常处于运动状态。

总之, 通过对新时期河南粮食不同规模种植效益与总收益之间的各影响因素的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研究, 本文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在此基础上, 将河南省和其他省市粮食不同规模种植效益进行比较分析, 为粮食生产持续发展、决策, 种植规模的结构优化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思峰, 党耀国, 方志耕, 谢乃明.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2]李懿洋.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企业经济, 2011, 369 (5) :20-23.

[3]李茂.河南省耕地和粮食灰色关联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 2002, 21 (02) :163-172.

[4]廉丽姝, 宋晓言, 王慧.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动态分析[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 2004, 30 (2) :103-108.

粮食生产效益 篇5

当前制约四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既有设施因素, 也有技术因素;既有政策因素, 也有市场因素。解除这些制约, 需要各级政府科学应对, 求实创新, 不断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一、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耕地是最基础的资源。一方面, 要加强耕地资源保护,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层层落实责任, 强化土地用途管制,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要落实责任追究和惩戒制度, 防止耕地撂荒。另一方面, 要集中项目, 整合投资, 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土, 加快标准农田建设。要实施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土改造项目、“金土地工程”和土地整理项目等, 提高耕地产出能力。“金土地工程”和土地整理项目要更加重视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工作。我省应尽快制定《四川省耕地保养管理办法》, 确定耕地质量建设、保护与管理的法律地位。

二、重视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是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要广辟筹资渠道, 加大资金投入, 真正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 广泛吸纳农民、集体、企业等民间资金, 形成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农田水利投入体系。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要建立农田水利建设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有关水利建设资金要捆绑使用, 整体推进, 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要将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结合起来, 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三、改革种粮补贴方式

建议合并管理粮补项目, 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3种资金科学测算后合并补贴标准向农民直接发放, 同时切实改变目前补贴“一刀切”的状况, 实行分类补贴, 对自产自给的农民按实际种粮面积给予补贴, 种粮的就补, 不种的不补, 多种多补, 少种少补, 按粮农的社会贡献即实际出售给国家的商品粮数量给予补贴。在实际操作中, 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市县, 利用粮食补贴资金增量部分进行试点;为确保农民将补贴资金真正用于粮食生产, 可尝试直接向种粮农民发放化肥、种子、农膜等生产资料的补贴办法。

四、规范土地有序流转

要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与服务, 促进依法、规范、有序、稳妥进行, 切实维护农民长远利益和受让方合法权益, 保障粮食生产的基本需要。设立农村土地流转扶持资金, 专项用于扶持具有一定规模、合法有序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村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 引导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 探索建立土地信用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组织, 通过村民自主管理, 切实解决粮食生产中的土地、资金、技术、信息、加工、贮藏、运输以及纠纷调处等问题, 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五、强化农技推广服务

加强科研基础设施、信息服务、网络科技环境等农业科研基础条件建设, 支持农业科研单位加强新品种选育和轻简栽培技术研究。增加对农技推广和服务工作的资金投入, 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民科技培训力度, 让农民掌握和应用粮食生产先进实用技术。

六、健全价格调控体系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实行1年一定, 并充分考虑当期粮食生产成本, 随着农资和工价的上涨及时予以调整;要切实强化对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管, 确保粮农的应得利益不受侵害。同时, 政府要合理制定和调整农资价格, 加强对农资价格的监测和调控, 维护农民利益;实施农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对销售价格实行提价申报、调价备案、限价、差率控制等干预措施, 控制市场价格过快过度上涨;建立农资产品淡季储备制度, 对农资生产企业按照政府限价销售本地市场的给予适当补贴, 对化肥生产企业减免政府性基金;加强农资市场监管, 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行为, 保护农民利益。

七、完善政策激励机制

要严格实行“米袋子”行政首长负责制, 切实把粮食工作“一把手”负责制落到实处, 有关部门要加强跟踪检查。切实加大对产粮大县、国有粮食企业和粮食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直接奖励到县、直接奖励财力和一定3年不变的产粮大县奖励长效机制, 使产粮大县真正享受到“以工补农”的政策实惠, 有效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

粮食生产效益 篇6

1 研究区域概况

内蒙古位于东经97°12′~126°04′, 北纬37°24′~53°23′之间, 土地总面积为118.3万km2, 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3%, 居全国第三位, 人均土地面积5.33hm2, 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0.85hm2) 。该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具降水量少而不匀、寒暑变化剧烈、春季多风沙、日照充足和气温日较差大等特点, 还带有季风气候, 受阴山、大兴安岭等山系影响, 东西部地区气候差异明显, 降水量从东北向西南减少。全区大部分属高原地貌, 根据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 可划分为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山地丘陵、阴山山地丘陵、鄂尔多斯高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6个区域, 其中山地、丘陵、高原、平原与滩地和沙地面积分别占内蒙古土地总面积的20.8%, 18.3%, 51.2%, 8.5%和0.6%, 东部草原辽阔, 西部沙漠广布。全区东西跨度大, 土地资源东西分异显著, 耕地资源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表现为:东部各盟市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 内蒙古的粮食产量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2000年内蒙古开始致力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随着退耕还林 (草) 政策的实施, 耕地面积呈逐渐减少趋势, 粮食安全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 分析区内粮食产量、种植结构的变化规律及粮食安全问题, 对内蒙古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2 内蒙古1951-2007年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分析

1951-2007年内蒙古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和播种面积均呈波动中上升的趋势[3]。

2.1 粮食播种面积的动态变化

内蒙古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出现四个波峰: (1) 1956年达到472.9万hm2; (2) 1961年达到503.1万hm2; (3) 1998年再一次达到503.1万hm2; (4) 2007年达到510.2万hm2。第一、二个波峰之间的时间特别短, 第二、三个波峰之间时间长, 经历27年, 呈先减后增态势, 1985年减到历史最低值。1951-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总体上呈增加趋势, 1951年为416.0万hm2, 2007年增加到510.2万hm2, 年均递增0.37%。“八.五”期间, 内蒙古粮食播种面积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占总播面积的相对比例都基本稳定。进入“九·五”以来, 特别是“十.五”期间, 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由1998年的503.1万hm2减少到2003年的405.1万hm2 (图1) 。其原因, 一是受粮食市场供大于求和种粮效益较低的影响, 对种植业结构进行了积极调整, 效益较低的粮食种植面积逐步减少;二是内蒙古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2000-2003年累计退耕还林还草63.6万hm2[4]。

2.2 粮食产量的动态变化

2.2.1 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分析

1951-2007年内蒙古粮食总产量呈波浪式变化, 但总体上呈增长趋势。1951年粮食总产量为176.8万t, 2007年增加到1811.1万t, 年均递增4.24%。这57年中, 增产年份32年, 减产年份24年, 增产时间不会连续超过5年, 减产时间一般是一年或连续两年, 时间最长的一次是1999-2001年连续三年共减产189.4万t, 主要影响因素是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退耕还林 (草) 政策的实施和自然灾害等。粮食总产量自1992年一直稳定在1000万t以上 (图2) , 内蒙古粮食产量的增减变化与全国粮食产量的增减变化呈现出基本相同的规律性波动, 主要取决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目前, 内蒙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本稳定在1500万t, 每年可向国家提供400—500万t商品粮, 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大省之一[4]。

2.2.2 粮食单产的变化分析

1951-2007年内蒙古粮食单产有所增加, 且变化趋势与总产量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 只有个别年份因多种复合因素影响呈现出不一致的变化趋势。1951年粮食单产为425.0kg/hm2, 2007年增加到3549.9kg/hm2, 年均递增3.86%。这57年中, 单产增加年份33年, 减少年份23年, 增加时间不会连续超过5年, 减少时间大多是一年或连续两年, 最长一次是连续4年 (1959-1962年) (图1) , 这与粮食总产量持续减少的时间略有差异。粮食单产增加的因素主要是农业投入的增加。但是粮食单产的增加潜力有限, 根据投入递减效应, 当粮食单产达到一定水平时, 依靠增加农业投入以提高粮食单产并保证粮食总产稳定的余地不大。近些年来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和有效灌溉面积的投入一直呈增加状态, 但粮食单产的增长趋势却越来越趋于缓和。

在粮食播种面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 内蒙古粮食总产量随着粮食单产的变化而变化, 在粮食播种面积波动较大的情况下, 粮食单产不断提高, 且其增长幅度大于播种面积的减少幅度, 粮食总产量受播种面积变化的影响不大。以1998-2003年为例, 内蒙古粮食播种面积在此期间持续减少, 从1998年的503.1万hm2减少到2003年的405.1万hm2, 年均减少4.24%, 但粮食单产除在1999、2000和2001年相对较低外, 其他年份都保持了较高的水平, 从1998年的3131.4 kg/hm2增加到2003年的3358.9kg/hm2, 年均增长1.41%, 因此抵消了粮食播种面积持续减少对粮食总产的影响 (图1、图2) 。

3 内蒙古1951-2007年粮食种植结构变化分析

3.1 主要粮食播种面积变化趋势

内蒙古的粮食作物主要包括玉米、小麦、薯类、高粱、谷子、莜麦、大豆和糜子等。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农业市场化的推进, 内蒙古粮食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图3) 。根据8种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 将内蒙古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趋势划分为5种类型:玉米的迅速增加型, 薯类和大豆的先缓慢增加后快速增加型, 小麦的先增加后减少、后又增加又减少的波动变化型, 谷子、莜麦和糜子的先增加后减少型, 高粱的先减少后增加然后又减少的波动变化型[5]。

3.2 主要粮食种植面积的比例变化

从图3可以看出各种粮食的种植面积变化:曲线的斜率大致可看作变化速率。

玉米既是人们重要的营养调剂食物, 今年来饲料玉米的需求量大幅攀升[6], 玉米的粮饲兼用性使其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 由1951年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4.59%增加到2007年的39.44%, 年均递增3.91%;小麦的种植比例呈先增后减趋势, 由1951年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8.15%增加到1992年的33.99%, 后又减少到2007年的11.13%;薯类的种植比例呈缓慢增长趋势, 由1951年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5.24%增加到2007年的12.20%, 年均增长1.52%;大豆的种植比例也呈缓慢增长趋势, 由1951年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2.67%增加到2006年的19.71%, 但2007年出现下降趋势;谷子的种植比例持续减少, 由1951年占粮食总播面积的17.67%, 减少到2007年的2.69%, 年均递减3.31%;莜麦的种植比例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 由1951年占粮食总播面积的12.67%, 增加到1963年的14.99%, 后又减少到2007年的1.26%;高粱的种植比例呈先减少后增加又减少的波动变化, 由1951年占粮食总播面积的11.20%, 减少到1966年的0, 又增加到1983年的5.92%, 后又减少到2007年的2.10%;糜子的种植比例呈缓慢减少趋势, 由1951年占粮食总播面积的13.58%, 减少到2007年的1.33%, 年均递减4.06%。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 近57年来内蒙古粮食的种植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具体表现在: (1) 粮食生产结构由多品种并重的格局逐步过渡为玉米单一型结构; (2) “玉米型”粮食生产结构中, 小麦的生产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薯类和大豆呈缓慢增长趋势, 高粱、谷子和莜麦等的生产则基本让位于玉米。

4 内蒙古的粮食安全变化分析

粮食安全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粮食短缺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早在1974年11月, 联合国在罗马召开了联合国世界粮食会议, 形成了最初的粮食安全概念。2002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在罗马又举办了世界粮食首脑会议, 并通过了《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五年之后的宣言》。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对粮食安全最终目标解释为: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世界观察研究所莱斯特·布朗认为中国未来将出现巨大的粮食缺口, 中国粮食短缺会造成全球粮食短缺, 使世界粮食价格上涨等。可见, 粮食安全问题是世界性的重大问题[7]。

4.2 内蒙古粮食安全值的变化

本文选粮食自给率对内蒙古粮食安全进行评价, 在粮食安全评价过程中必须考虑不同的消费水平, 人均粮食消费量也不同。据测算, 目前内蒙古粮食消费总量约为1110万t,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消费粮食总量年均以0.5%的速度递增[4]。

根据统计资料及相关研究结果[2,4], 并结合公式 (1) 和 (2) [8], 计算出内蒙古1951-2007年粮食需求总量和粮食自给率 (图4) 。从图4可以看出, 内蒙古粮食消费总量相对于总产量变化较为平缓, 且呈缓慢上升趋势, 粮食自给率的变化基本与粮食总产量的变化一致,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口总量、收入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等, 其中人口变化是最重要的因素。

粮食自给率 (或粮食贸易依存度) :国际上把一国的粮食自给率≥95% (粮食贸易依存度≤5%) 定为基本自给, 一个国家的粮食自给率≥90% (粮食贸易依存度≤10%) 认为是可以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一般认为, 我国粮食的自给率指标≥95%[9]。内蒙古1951-2007年粮食自给率超过95%的年份有30个, 在60、70和80年代, 粮食自给率相对较低;进入90年代, 粮食自给率保持稳定的上升态势;近年来, 在自然灾害和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下, 粮食生产规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 但现阶段粮食供求的基本特征依然是总量平衡有余, 供需结构差异较大[4]。

4.2 内蒙古粮食安全变化的区域差异

本文采用粮食安全相对变化率来反映内蒙古1988-2007年各个盟市粮食安全变化的差异。粮食安全相对变化率[8]指的是某地区一段时期内其粮食安全变化相对于整个区域的变化,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区域粮食安全相对变化率;

Pa、Pb—区域研究初期及研究末期的粮食安全值;

Qa、Qb—研究区域研究初期及研究末期的粮食安全值。

根据公式 (3) 计算出内蒙古1988-2007年各盟市的粮食安全相对于全区粮食安全的变化差异;1988-2007年内蒙古粮食安全相对变化最大的是阿拉善盟, 其次是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 锡林郭勒盟最小 (图5) 。

4.3 内蒙古2007年粮食安全空间差异

内蒙古的粮食安全总体上处于绝对安全状态, 但在空间上还存在一定差异, 为了能更好地区分粮食安全分布状况, 本文对该区各盟市2007年粮食产需进行定量计算, 得出各个盟市2007年的粮食自给率 (表1) 。

以95%的粮食自给率作为安全标准, 认为依据自然分类法内蒙古的粮食安全可以划分为5个等级:极不安全区, 较不安全区, 较安全区, 安全区和极安全区。

从图6可以看出, 乌海市和锡林郭勒盟为极不安全区, 粮食自给率低于50%, 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和呼和浩特市为较不安全区, 粮食自给率在50%—95%之间;阿拉善盟和赤峰市为较安全区, 粮食自给率在95%-150%之间;鄂尔多斯市为安全区, 粮食自给率在150%-200%之间;巴彦淖尔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和通辽市为极安全区, 粮食自给率高于200%。

乌海市的粮食自给率最低, 锡林郭勒盟的草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7.8%, 粮食播种面积少, 粮食自给率低, 这两个地区粮食供给主要依赖周边地区, 粮食安全问题非常严重;乌兰察布市的粮食播种面积较大, 但耕地质量不高, 粮食产量较低, 包头市和呼和浩特市的粮食自给率略低于95%, 是自治区的重工业基地, 其中呼和浩特市是自治区首府, 更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人口迅速增加, 粮食供给主要依靠周边地区, 这三个地区粮食自给率低, 粮食安全问题日趋严重;阿拉善盟的粮食播种面积少, 粮食总产量也不高, 但人口最少, 因此粮食可自给自足;鄂尔多斯市是自治区重要的工农业发展基地, 粮食大量供应其他地区;赤峰市、巴彦淖尔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和通辽市的耕地质量好, 受经济发展等人文因素影响小, 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粮食安全相对于2007年全区的粮食安全保障起着重要的作用。

5 结论

5.1 1951-2007年内蒙古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出现四个波峰, 分别为1956、1961、1998和2007年, 变化幅度虽不大, 但总体上仍呈增加趋势。粮食总产量、单产和播种面积均呈波动中上升的趋势.粮食总产量年均递增4.24%, 这57年中, 增产年份32年, 减产年份24年, 增产时间不会连续超过5年, 减产时间一般是一年或连续两年, 时间最长的一次是1999-2001年连续三年共减产189.4万t。粮食单产年均递增3.86%, 这57年中, 增加年份33年, 减少年份23年, 增加时间不会连续超过5年, 减少时间大多是一年或连续两年, 最长一次是连续四年 (1959-1962年) , 这与粮食总产量持续减少的时间略有差异。

5.2内蒙古的粮食安全总体上处于绝对安全状态, 但在空间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通过对该区各盟市2007年粮食产需进行定量计算, 并以95%的粮食自给率作为安全标准, 认为依据自然分类法内蒙古的粮食安全可以划分为5个等级:乌海市和锡林郭勒盟为极不安全区, 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和呼和浩特市为较不安全区, 阿拉善盟和赤峰市为较安全区, 鄂尔多斯市为安全区, 巴彦淖尔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和通辽市为极安全区。

摘要:本文根据内蒙古1951-2007年粮食生产统计资料及相关调查, 运用动态与静态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内蒙古粮食产量、种植结构变化、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粮食总产量呈明显的波浪式变化, 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 粮食单产也有所增加, 且单产的变化趋势与总产量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 但播种面积的变化不大。粮食安全总体上处于绝对安全状态, 但在空间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以95%的粮食自给率作为安全标准, 依据自然分类法, 内蒙古的粮食安全可以划分为5个等级:极不安全区, 较不安全区, 较安全区, 安全区和极安全区。

关键词:内蒙古,粮食产量,种植结构,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建平.山西省粮食产量及粮食结构变化趋势的相关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 (12) :516—520.

[2]张耀华, 赵先贵, 张素娟, 等.内蒙古粮食和耕地变化的动态分析及趋势预测[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 29 (4) :339—442.

[3]内蒙古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1989—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4]郑广成.内蒙古粮食中长期供求关系及对策选择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4.

[5]何艳芬, 张柏, 刘志明.吉林省近50年粮食产量及作物结构变化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4, 20 (2) :132—135.

[6]李粉婵.山西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产量趋势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 2005, 33 (1) :3—6.

[7]邵立民.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5, 26 (1) :23—26.

[8]杨勇.咸阳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07.

粮食生产效益 篇7

目前,我国农机户购买机具除了完成自己农田的作业外,更多是进行社会化服务作业,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1]。效益是农机发展的动力,而农机作业效益又与农机作业成本密切相关。通过分析农机作业成本,可以反映出购机户在机具使用和经营活动中的经济效果及管理水平[2],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农民合理进行农机作业服务。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曾经在作业成本方面进行了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农机作业成本构成的分析研究[3,4,5]、对农机作业成本分析模块的研究[6]以及收获机械作业效益的影响因素研究[7]等。上述研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农机作业成本状况,但从粮食作物各环节的角度展开农机作业成本定量研究的还很少。本文主要对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的各项农机作业成本进行专项调查分析。通过对不同作物不同环节的经济效益分析,来论述作业效益与作业量和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提出提高农机作业效益的途径。

1 调查对象及内容

目前,农机户主要从事农田作业服务,且一般仅在耕、播、收等3个劳动强度最大的环节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因此调查以三大粮食作物为对象,就上述3个农田作业环节的农机作业成本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内容:一是农机户拥有农机情况,二是2008年农机户进行粮食作物各环节农机作业的成本支出情况。

农机作业成本是指农业机械进行作业所支出的各项费用的总和,一般包括能源消耗费、维修费、大修提存费、更换轮胎或履带提存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劳动报酬、资金占用费和管理费等[8]。

考虑到农机户和作业服务组织的现实情况,调查中将维修费、大修提存费、更换轮胎或履带提存费统一为实际维修所支出费用,资金占用费仅考虑农机户贷款费用。近年来,各地已逐步减少或取消了农机管理费用,因此本文不涉及管理费用及成本。同时,由于保险管理制度的完善,农机作业费用中增加了保险费项目。

2 样本情况及计算方法

本次问卷通过两个渠道发放:一是利用学校大学生寒假返乡机会,招募上百名大学生,面对面走访家乡农机户,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二是以农业部100个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联系点为调查对象,下发和回收问卷。

调查共覆盖了全国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发放问卷1 330份,收回问卷896份,其中有效问卷843份,合格率为94.08%。

在数据计算中,各项成本由调查所得的各项支出数据平均到作业面积中得出,用公式可表示为C=F/Q。其中,C为农机作业的单位成本;F为支出费用;Q为计算期作业量。

另外,各分项成本可划分为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两类。折旧费、贷款费和保险费等与作业基本无关的固定费用Fr由各分项费用计算得出。其中,折旧率选择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根据经验,残值率取10%,银行贷款利率按2008年度中的最高利率计算。人工成本、燃油成本以及维修成本等与机器作业量成正比的可变成本Cv,由统计实际消耗Fv除以相应作业面积而得到。

3 结果分析

3.1 三大粮食作物各环节农机作业成本

通过计算,可得到小麦、玉米和水稻的各环节农机作业成本,如表1所示。

从作物来看,3种作物均是收获环节农机作业成本最高。

从各环节来看,在耕种环节中,3种作物农机作业成本均为300元/hm2多,差别不大,玉米稍高于其他两种作物;播种(栽插)环节中,水稻农机作业成本是其他两种作物的1倍多,这是因为水稻插秧环节的人力成本要远远高于其他两种作物,带动了整个成本的上升;收获环节中,玉米农机作业成本最高,主要是因为玉米收获机械的折旧成本较高,推测可能是玉米收获机械新机较多或是价格较高的原因。

从成本构成来看,除水稻插秧环节燃油成本所占比例较低以外,其他各环节的燃油成本均占到了总成本中的最大比例,在37.44%~67.42%之间。可见,燃油已经成为影响农机作业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

3.2 农机作业效益与作业量及成本的关系

对于从事农田作业服务的农机户来说,农机作业效益=作业收入-作业支出。又因为农机作业收入=平均作业价格×农机作业面积,农机作业支出=变动成本×农机作业面积+固定费用,因此可以得出

农机作业效益=(平均作业价格-变动成本)×农机作业面积-固定费用

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Y=(P-Cv)X-Fr (1)

式中 Y—农机作业效益(元);

X—农机作业面积(hm2);

P—平均作业价格(元/hm2);

Cv—变动成本(元/hm2);

Fr—固定费用(元)。

根据调查数据,可以计算得出粮食作物各环节农机作业价格及成本构成情况,即P值、Cv值和Fr值,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无论何种作物,收获环节的农机作业收费都要高于耕种和播种(栽插)两个环节;同时,对比之前的成本数据可以发现,成本高的环节农机作业收费价格也相对较高。

另外,从成本构成上来看,收获机械的折旧费、燃油成本和维修成本都相当高;而播种机由于价格相对便宜,年折旧费用较少,且燃油成本和维修成本也较小;人工成本以玉米播种环节最小,水稻插秧环节最大;年贷款费用以玉米收获机械最高。这一方面说明了玉米收获机械价格不菲,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农机户购置玉米收获机械的热情还是很高的。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农机作业中,还有很多此次调查并未涉及到的费用支出,如副油料(润滑油、机油等)的消耗、与作业有关的空程油耗、跨区作业时的机车运输费、作业中介费和作业期生活费等,固定资产占用也没有列入成本计算中。因此,此次调查所计算的农机作业成本事实上是偏小的。 另外,上述表中的各项成本与费用是由26个省的近千户农机户的调查数据平均得出的,平衡了地区差异性,仅反映这26个省的平均情况。

将表2中数据带入到式(1)中,就可大体得出3种粮食作物农机作业效益与作业量及成本之间的关系式,见表3所示。同样,表3中的函数关系式也不是绝对的数量关系表达,只反映不同作物不同环节之间的相对情况。

根据表3中的方程,可以做出耕、播、收各环节农机作业效益与作业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图,如图1~图3所示。从图1~图3可以看出,耕作环节中小麦的规模效益最明显,播种(栽插)环节水稻的规模效益最明显,收获环节玉米和水稻函数关系相似,小麦的规模效益相对较弱。

从图1~图3中可以发现,各条直线均与X轴交于一点,在这一点上农机作业效益为0,也就是盈亏平衡点。令Y=0,可计算出保本作业量X0,即作业收入和作业成本相等时的作业量,据此可以分析在既定的作业服务价格下应达到多少作业量才能不致亏损。这一分析的假定条件是:经营收入是价格和作业量的线性函数,总成本是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的线性函数[9]。

Y=0,那么

X0=Fr/(P-Cv) (2)

将式(2)带入式(1),可得到

Y=(P-Cv)·(X-X0) (3)

由此可以看出,农机作业效益是由作业价格、变动成本以及作业量决定的(在这里考虑到农机购置以及保险等费用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小,可看作是一个常量)。同时,通过调查数据可计算出3种粮食作物各环节的实际平均作业面积。将其与保本作业量进行对比,可以发现X均大于X0,见表4所示。这说明,3种作物2008年农机作业各环节盈利状况均良好。

4 结语

目前,我国农机作业市场尚属买方市场,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作业价格很难上调[10],而且提高作业服务价格等于将成本上涨的压力转嫁给了种粮农民,加重了农民负担,因此提高农机作业效益应从节约可变成本和提高工作量两方面进行管理。其中,提高农机作业效益的最有效措施是扩大农机作业量,农机户可以通过扩大作业项目和作业服务地域范围来充分发挥农机作业的规模效应。

可变成本中的燃油成本和维修成本则是受农机手的技术水平和农机具的状态决定的,因此若有效降低作业可变成本,则对农机服务作业人员的培训尤为必要,通过培训可提高服务组织从业人员的服务技术、作业质量和维修水平。同时,要妥善保管和正确使用机具,不断更新农机设备,建立定期的维修保养制度,降低机器的维修费和油料费。此外,在如今燃油价格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如果适时地开展农业生产作业燃油补贴,将对降低农机作业成本、减轻农民和农机户负担、调动广大农户用机和农机户购机的积极性起到重要作用。

另外,针对一些农机大户或者农机服务组织,可以开展成本核算和经济管理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促使他们建立成本效益核算体系,制定目标成本制度,并根据每项作业应达到的标准和自身拥有农机的情况,计划作业成本,制订农机作业量,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实行严格的成本控制,使其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熊波,董建军.农机社会化作业经济效益的分析[J].现代农业装备,2009(6):63-64.

[2]吴忠平.联合收割机作业成本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3(4):46-47.

[3]刘绍悦,王子孝,邵凤鸣.拖拉机田间作业成本的构成与分析[J].农机化研究,1987(2):64-66.

[4]魏宏安.庆阳地区农机作业收费标准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3,6(2):176-180.

[5]田文庆.对青海省农机化作业成本因素调查分析[J].青海农技推广,2003(4):50-51.

[6]李克明,王顺元.稻麦机械化收获技术经济分析[J].中国农机化,2001(6):35-38.

[7]朱亚东.农场农机管理系统农机作业成本分析模块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1999(4):31-33.

[8]农业部南方山地农机研究所,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四川省农机研究所.NY 170—89农业机械作业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89.

[9]杨秋林.农业项目投资评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14-221.

云南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 篇8

最近获悉, 云南在连续3年旱灾的不利条件下, 全省粮食生产实现了“十连增”, 再创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单产和人均有粮四个历史新高, 目前全省粮食自给率达到了90%左右, 粮食总产量列全国第14位, 粮食生产能力接近全国粮食主产省标准。

据了解, 2011年, 云南省粮食播种面积由2002年的6 240.9万亩增加到6 696万亩;粮食总产由1 424.7万吨增加到1 755.6万吨;粮食单产由228.3公斤增加到262.2公斤;人均有粮由328.8公斤增加到384.1公斤。2012年全省各地州 (市) 认真落实了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政策,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着力抓好了10大科技增粮措施的落实, 重点实施好800片高产创建示范区、4 000万亩配方施肥、2 500万亩农机耕播收作业和1.6亿亩次病虫害综合防治;启动实施100万亩“吨粮田”建设。各级干部和广大农科人员深入农村第一线, 把生产任务细化到村、科技措施细化到田、具体责任落实到人, 使粮食增产50万吨以上, 实现粮食生产“十连增”。

(来源:云南网)

上一篇:新生适应下一篇:新疆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