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教学

2024-08-04

村居教学(精选8篇)

村居教学 篇1

《村居》教学反思

《村居》教学反思1

辛弃疾现存词有六百多首,是唐宋词作家中存词最多的一个。他的作品不只内容丰富,风格也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这首小词,便全然不同于他那些激昂慷慨的作品,出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示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我在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同学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同学感受美和发明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所以在设计教学设计和上课时,我都努力抓住古诗的几个特点来协助同学更好地学习。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同学结合拼音把这首词读正确,读流利,在此基础上,从整体上对诗词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结合注释,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每句诗词的意思,进而理解整首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诗词,背诵诗词。在同学对诗意有所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课后练习第3题,我又引导同学深入读悟,结合自身的感悟和课文中的插图,想象诗中出现的情景,体会诗中描述的小朋友们童年生活的有趣。在感受到趣的时候,鼓励同学把这首词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充沛调动了同学的经验积累,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象,揣测人物的心理,恰当地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从而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进而唤起同学丰富的联想,引导同学深入体会了古诗的意境之美。

在设计教学设计时我还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齐声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全诗后让同学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总之,要让同学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声情并茂,方肯罢休。

尽管整堂课我都努力地依照设计时的想法在做,但备课还是显得过于理想化了些,没有更多的考虑自身班级同学的整体水平(包括理解和朗读水平)!所以整篇课文在教学时间的布置上还是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前面松了些,后面有些赶。另外,在让同学朗读上也有“蜻蜓点水”之嫌。有些浮于外表,显得程式化了。假如时间布置更好的话,应该照顾到整个班级同学的朗读,并有针对性地指导,更好地来体现备课中的“由读引情”的理念。

《村居》教学反思2

古诗词教学,最难之处就是入情入境,有时候学生能把诗句倒背如流,却依然游荡在诗句之外,进入不了诗的意境之中。怎样让学生体会小儿的天真活泼、顽皮,进而像辛弃疾一样为之动情呢?

教学中,我依托想象,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品诗,品出意境,品出情趣。透过这个“卧”字,你眼前浮现的小儿剥莲蓬是怎样的情境?学生想象力很丰富,想象出了孩童不同的剥莲蓬的情境。当学生似乎“山穷水尽”之时,我又巧妙地出示课文插图——看看插图中小儿的两只小脚丫,它们动起来了吗?伸出你的小手,用两只小指头代表两只小脚丫,咱们也动起来吧!此刻,学生灵光乍现,纷纷伸出小手,比画着、回味着,似乎自己就是词中的小儿,尽情享受着童年的欢乐。一时间,课堂上童趣盎然,在学生动手动脚的过程中,小儿的顽皮可爱跃然“手上”。此时,再让学生朗读,学生就真正入情入境了。至此,学生的羡慕、向往之情溢于言表,自然地融入了诗中。

《村居》教学反思3

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我在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所以在设计教案及上课时,我都努力抓住古诗的几个特点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1)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所以我通过图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通过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

(2)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在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所描绘的景物之中,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教学时,我尝试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由曲引情”——诗与曲,自古以来就是相互依存的姊妹艺术。优美的歌曲,能创造特定的情境,能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从而为学生体会古诗的情感创造条件。我自始至终轻轻地播放着一段乐曲。该曲有着优美抒情的曲调,轻快舒展的节奏,诗一般的音乐语言。学生一听乐曲,仿佛置身之中,恬静、愉悦、向往的情绪便油然而生。这时,再学古诗,学生较快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学完全诗后,我再让学生一边聆听乐曲,一边展开想象。此刻,学生伴随着二胡、琵琶、提琴齐奏所发出的柔美的音响,浮想连翩……一幅悠闲自在的农家生活图,顿时呈现在学生眼前。

(3)帮助学生“由读引情”。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要通过反复朗读、吟唱才能入境、察情。因此,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齐声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总之,要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声情并茂,方肯罢休。

尽管整堂课我都努力地按照设计时的想法在做,但备课还是显得过于理想化了些,没有更多的考虑自己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所以整篇课文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还是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前面松了些,后面有些赶。另外,在让学生朗读上也有“蜻蜓点水”之嫌。有些浮于表面,显得程式化了。如果时间安排更好的话,应该照顾到整个班级学生的朗读,并有针对性地指导。更好地来体现备课中的“由读引情”的理念。最后,课件设计中也有小小的不足,安排教师范读是我设计了配乐录音。但教学后发现,教师范读部分始终还是自己来读比较适合!

《村居》教学反思4

《村居》展现的是在草长莺飞、杨柳依依的春光中,儿童放学归来,放飞风筝,自由自在的村居生活,这首古诗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本节课,我引领孩子三个阶段的朗读:一读,初读古诗,做到读准音、不丢字、添字把诗读正确、流利。这样做,有利于复习汉语拼音,也有利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朗读水平。自读后,指导个别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相互评议,让他们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二读,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在本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朗读,结合课文的插图展开想象,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读出感情,从中感受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慢慢进入意境。三读,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分男女读、小组读、全体读、轻声读等,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直至朗读成诵。这样,大多数学生能熟读成诵,当堂背诵已不成问题。就这样将朗读贯穿古诗教学过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进行朗读训练,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图文结合,随文识字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走近古诗,体验春天的美,感受村居生活的情趣。

《村居》教学反思5

弃疾现存词有六百多首,是唐宋词作家中存词最多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风格也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喜爱农村安静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教学时,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图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词中的画意;通过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中的意境之美。接着,帮助学生“由读引情”,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初读阶段齐声读,个别读,读出词的韵律和节奏,让他们感受词的韵律美和节奏美;细读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头脑中浮现出清新秀丽的江南农村景象,感受农家生活的祥和与宁静;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总之,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声情并茂。学生通过朗读和联想,感悟了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达到熟读成诵。

《村居》教学反思6

辛弃疾在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有许多人追随他,形成了文学史上著名的“辛派词人”。辛弃疾现存词有六百多首,是唐宋词作家中存词最多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风格也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这节课,我带领学生走近辛弃疾,走进宋词,感受这朵艺术奇葩的独特芬芳。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

一、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词”这种文体。词有词牌名,词的每行字数可以不等,词分为上阕和下阕。学生在自己观察后再来学习这些知识点,记忆就深刻了。

二、熟读成诵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教学中,我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初读阶段自由读,个别读,齐读,教师范读,全班读,填空式读,读出词的韵律和节奏,充分让他们感受词的韵律美和节奏美。细读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头脑中浮现出清新的农村景象,感受农家生活的祥和与宁静。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对不同的朗读任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讨论,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这样,我们的朗读指导更有针对性,进而提高了朗读的实效。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声情并茂,从而感悟了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目标。

三、体会意境之美

启发孩子们的联想和想象,是为了教会他们挖掘词的意境。引导学生从词到画,由抽象到形象,这样就可以栩栩如生地感受词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培养了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学时,我抓住“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特点,把“词”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我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在想象中朗读,朗读中想象,使文中之境成为学生心中之境,口中之言。先引导学生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想象描述出“一所矮小的茅屋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这样的画面,感受了农村的美丽景色,然后进行学法迁移,让学生用“当我读到‘XX’时,仿佛看到XX。”这样的句式进行小练笔,并进行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分享学习成果。通过语言训练,唤起了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中的意境之美。

这节课,我尽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带动学生,不失时机地赞赏,积极有效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成就感,感受到诗词的独特魅力。但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是有遗憾的地方,这节课也不例外。在指导直接描写时,再具体详细些更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村居》教学反思7

昨天与今天的语文课,我与一(1)班的孩子们共同走进了第一单元的第4课《古诗两首》,一首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另一首是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春晓》一诗孩子们似乎十分熟悉,朗读与背诵看上去朗朗上口,面对《村居》一诗,诗人是清代的高鼎,孩子们都瞪大眼睛问我:“老师,清代是什么代?”这个问题出自于一年级,把我问得很是搞笑与奇妙,突然间想到了孩子们可能爱看的影视剧中,会让他们想到清代的一些元素,我问学生:“还珠格格、甄环传的故事,就是发生在清代宫廷里面的事儿,大家喜欢小燕子吗?”如此一来,学生由电视剧情节想到了清代是什么概念。

语文课堂中面对同学们的困惑,老师们首先要做到不厌其烦,然后认真对待,拉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距离,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会让语文课更加有声有色。

《春晓》一诗,学生们可爱的动作表演读,如听到处处鸟鸣声,小手放在耳朵上,那情景依然浮现;可是谈到诗人为何对院子里的花与草那么心疼时,孩子们再次感到了不解。我趁机与学生联想到了孩子们心爱的玩具或图书,自己或是别人弄坏时,那算不算心疼,学生猛然间也明白了诗人的疼爱,同时我补充了一句:古代诗人多半都是奍花生情富有情趣的才人。

《村居》一诗,最让我感到难忘的情形是,孩子们读到诗句中儿童在春风中放飞风筝,那无比羡慕的眼神、快乐的神情,我趁机让孩子们展开联想,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口语交际,让学生都来说说自己与父母在春天放飞风筝的事儿,大家说得比较精彩,张书畅说:“老师,我放得风筝是燕子的,它飞得很高,最后都看不见了。”同学们围绕这个话题,还说了许多许多......

语文课堂中,文本单方面的素材实在少得可怜,要做好充分地备课,还要抓住有力的时机,让语文的内容真正有效地延伸拓展,既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还锻炼了他们乐于表达的信心与能力,这个平台,语文老师说了就算!

《村居》教学反思8

上周五,我教了《清平乐·村居》这一课。我在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所以在设计教案及上课时,我都努力抓住古诗词的几个特点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结合拼音把这首词读正确,读流利,在此基础上,从整体上对诗词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结合注释,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每句诗句的意思,进而理解整首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在学生对全词大意有所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课后练习第3题,我又引导学生深入读悟,结合自己的感悟和课文中的插图,想象词中呈现的情景,体会词中描述的孩子们童年生活的有趣。在感受到趣的时候,鼓励学生把这首词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经验积累,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恰当地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了这首词的意境之美。

在设计教案时我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齐声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全词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总之,要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声情并茂,方肯罢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古诗词教学中给学生适当地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能有助于学生对诗词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在教学每一首古诗词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让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诵读古诗词,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村居》教学反思9

《清平乐村居》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组以“永远的童年”为专题编排的单元教材中的第一篇课文《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三首词,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曾在三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以“多彩的生活”为主题编排了内容,令我们感受了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对描写童年生活的文章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本次再次将童年的主题编进教材,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眷念,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二是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三是丰富语言积累;四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媼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在描写手法上,这首小令,没有一句使用浓墨重彩,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能够将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是难能达到此等艺术境界的。

在写景方面,此人通过“茅檐”“小溪”“青草”这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副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农村景象,而在写人方面,则通过“醉”写出了“翁媼”生活的惬意与温馨,而一个“最”字则写出诗人对“小儿”的天真可爱的喜爱和对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童趣的赞赏。

备课时我就一直在想,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是会背吗?是理解词义吗?明显不对,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这首词的意思很简单,背诵更不是难事。那我要教的是什么?是意境,是用现代语言再现词文描绘的意境,这是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中,我以词语教学为抓手,通过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上下文,疏通理解词的表面意思,以小溪为线索,展现溪上、溪东和溪头的画面,引导学生走入词境,最后通过“醉里吴音相媚好”两位老人在说些什么,让学生想象、交流,感受老人醉心于田园美景、醉心于儿子的勤劳懂事,引导学生在理解与表达的训练中进入词境,感受词的意境美。这个教学过程既是理解训练,又是想象训练,更是表达训练。课程即将结束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时,我先由眼前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再补充出示作者更多的背景资料介绍,从而体会在那种环境下作者对这种宁静、恬淡生活的向往和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虽然基本上按照预设的教学流程走,但觉得在想象画面的这个环节留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少了,互动交流的时间也不够,如果时间安排更好的话,应该可以照顾到整个班级学生的朗读,并有针对性地指导。更好地来体现备课中的“由读引情”的理念。总之,一堂课下来,存在许多不足,希望各位专家同仁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村居》教学反思10

对正在经历童年的孩子来说,童年故事应该是不陌生的。但是,诗中展现的童年故事,是穿越千年时空的。所以,教学中我利用他们的阅读期待,调动起学习的兴趣。

自读自悟,感知诗的大意。

1.学生大声朗读。

2.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诗的意思及作者表达的情感。(借助工具书)

3.研读与赏析找同学上台给大家讲讲这首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

4.精读诗句,领略诗境诗情。

5.在演一演的环节,同学们热情高涨。有的把诗变成琅琅上口的歌曲、有的几个人分配角色表演……非常有趣。

收获:同学们在自读自悟中,理解了诗的意思。在形式多样的表演中,感受诗的意境。

不足:还要在表演中加强练习,有的同学比较拘谨。

《村居》教学反思11

对于学生来说,我今天的开场白无非是特别的,导入时我直接将手上那个红通通的苹果往桌上一放,让学生说说你所想,一番笑谈之后于课题《一个苹果》随即出现在黑板上。

这是北师大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文章记叙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中,尽管干渴得很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感人事情,歌颂了志愿军战士互相关怀体贴的阶级友情。课文的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着距离。但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独立预习能力,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查找资料的能力。因此,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及英雄事迹,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教师的任务不仅在于教授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激励、唤醒和鼓舞,让学生能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的主线,或内容主线,或情感主线,通过反复品味语言,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升华自己的情感,从而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而《一个苹果》正是一篇典型的情感型文章。因此,在《一个苹果》的教学中,我以先整体了解内容、感知情感,再走进文本,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挖掘情感并体验情感为教学思路,设计了情境教学、情感教学的模式。总体上看,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

1.把时间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在交流中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提升情感认识。

2.通过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课堂成为多元互动的过程。

3.教学引导中及时点拨学习方法,寓教于无意之中,让学生轻松掌握读书的方法。

尽管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着如下的不足

1、让文本说话做得还不是很好。其中文中对苹果的描写是引导学生理解连长需要也很想吃这个苹果的好机会,我没有抓住,而是突然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果能让学生通过文本来体会效果会更好。

2、时代背景的穿插不是很到位。因为这篇课文写的是抗美援朝的故事,学生对当时的环境可以说一无所知,上课伊始我就把自己掌握得上甘岭资料对学生全盘托出,虽然学生有所震撼,但效果不是很好。如果能把这些资料放在苹果在战士们手中转了一圈,又回到连长手中,再转了一圈还剩下大半个是出示效果会更好。

《村居》教学反思12

《村居》清代诗人高鼎写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我在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试图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设置什么样的问题,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来激发、支持和推动学习的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自己去钻研、领悟和感受。基于以上的想法,围绕教学目标,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是创设情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游戏导入、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教学策略,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诗是一幅有声的画。在学习古诗时,我首先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似乎听到了什么?学生就会大胆交流:看见莺在天上飞来飞去;小草长出来了,杨柳树也发芽了,长长的`枝条垂下来随着春风轻轻地摆动,轻抚着堤面;孩子们放学了,在放风筝;烟囱里冒出了缕缕炊烟;听到了莺的鸣叫声、孩子们的欢笑声……这样学生和诗人一起走进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一同欣赏那醉人的美景,从而使学生渐入古诗意境,达到人入画中、人融画中境界。

教学中也有许多遗憾和不足之处,首先是没能针对学生差异,创设问题情境。另外,没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精神,学生必须积极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且要有一定的参与面。我想这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落实到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精神、学习意识、学习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并且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我觉得应该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之积极、主动地学习,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多给学生创设质疑问难的环境和条件,鼓励学生勤思、多问。

《村居》教学反思13

问言谁“醉”,却道春光明媚诗中的一个“醉”字,真是令我深深地陶醉、沉醉!

一个“醉”字,让我有痛饮酒后的醉醺醺的感觉。

读诗的人醉在其中,试问,诗中谁醉?为何而醉?

一、杨柳醉,醉在春烟里。

二、堤岸醉,醉在柳枝的轻柔的抚摸里。

三、草儿醉,醉在痛痛快快地生长里。

四、黄莺醉,醉在清清脆脆的歌唱里。

五、儿童醉,醉在快快乐乐的放飞里。

六、诗人醉,醉在田园的春光里。

春光明媚,草自由地长,莺自由地飞,柳枝随意地拂动,儿童自由地放飞,诗人自由地散步,在自然的绿色怀抱里,春光明媚得叫人心醉!

《村居》教学反思14

《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笔下不多见的一首质朴、清新的田园词。茅檐、小溪、青草、翁媪、孩童共同构成了一幅恬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图景,表达了词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学这首词,我主要采用“诵读体悟”的方法,引领学生读出音律,读出画面,读出情韵。

一、在诵读中感受节奏读出音律。

课始,从背诵耳熟能详的古诗入手,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为学生首次接触“词”创造“古色古香”的文化氛围,也为初读“词”提供借鉴的经验。在和古诗的比较发现中认识“词”之后,要求学生初读课文,并提出要求: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尝试按照以往诵读古诗的经验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律。在学生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感觉”朗读之后,教师请同学交流朗读,“集思广益”,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本整体,抓住关键词句正音析义,让学生沉入言语,一遍一遍地与言语“亲密接触”。借助图画,初步理解“相媚好”“无赖”的意思,借助字典联系“剥香蕉”“剥花生”等生活用语辨别多音字“剥”的读音,通过朗读下阕发现“莲蓬”的“蓬”在词中不读轻声,是因为古词讲究押韵。在经历了互相间的交流互补中,学生不断改进和完善朗读,不仅读正确读流利,还读出了节奏、停顿和音律。

二、在诵读中展开联想读出画面。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词也是一样,“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这首词短短的46个字,却展现了一幅幅鲜活生动的乡村生活图画。教学中,帮助学生把文字转换成图画,使文字有声、有色、有形,从而初步而整体地把握词的主要内容。“读到‘村居’,你会想到那些农村生活的图景呢?”学生经验中的农村生活情景一下子被激活,通过交流,很快的,孩子们纷纷走近了乡村绿野,走近了农家小院,走近了牧童短笛……“辛弃疾笔下的‘村居’又向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呢?咱们反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的阅读期待被激发,在一遍一遍的诵读中,“村居”的图画由模糊到清晰,由单一到丰富,由无声到有声,由静止到灵动,不断地呈现、更迭、立体。学生显得有些按捺不住,情不自禁地纷纷表达在朗读“游历”中的“耳闻目睹”:“我仿佛看到了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地环绕着小村庄,小溪的两边,长满了青青的草,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大圆盘。”“我仿佛看到了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和老爷爷正在说着悄悄话,他们是那样亲热,那样恩爱。”“我仿佛看到了大儿子在小溪边的田间除草种豆,大儿子满脸汗水也顾不得擦一擦。”……读出画面的过程就是学生初步理解的过程,在师生对话交流中,教师适时点拨、讲解、指导、纠正、评价,学生不仅理解了这首词的基本意思,而且将辛弃疾笔下恬静、祥和的农村生活画卷勾勒出来。

三、在诵读中激荡心灵读出情韵。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辛弃疾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这首婉约风格的《清平乐村居》,是他被贬居江西上饶农村时写下的,抒发了他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如何让五年级的学生能够体察这份情感呢?教学时,紧紧围绕一个“醉”字,通过诵读品味,带领学生走进“村居”,融入农家生活,引导学生充分将词中图画通过体验、想象转化成语言文字,表“情”达“意”。

“刚才我们是远远地看,看到了很朴素、很简单、很清新的农家生活画面,其实每幅画里面都浓缩着丰富的内容,让我们走进‘村居’画卷,反复读用心品,你会体会到更多情趣,获得更多理解。”果然不出所料,学生经过琢磨“深”思,获得非常丰富而多元的理解,这些理解情意浓浓,是文本本身的,又是超越文本融入了更多的个人感受的,但却是越来越紧地贴近词作,贴近词人的。“夏日的午后,几杯酒下肚,老夫妻俩打开了话匣子,正在用吴侬软语说着悄悄话呢,你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学生联系词作的上下阕内容,讲到老夫妻亲热的互相打趣,互相夸奖,体会他们生活的快乐和自在;讲到三个儿子带给他们的满足和欣慰,学生从大儿子“锄‘豆’日当午”体会到他的勤劳和对老人的孝顺,从“中儿”编织鸡笼体会到他是那样能干,特别是从“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一句,学生通过联系生活,把静止的插图演绎成动画,小儿“无赖”立即跃然纸上,小儿生活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正是作者“最喜”的缘由。美好秀丽的村居环境,衣食无忧的农家生活,老夫妻满足而安逸,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使他们陶醉,这是“酒不醉人自醉”!

“‘醉’的仅仅是‘翁媪’吗?”教师的追问,使学生恍然大悟:‘醉’的还有辛弃疾!于是教师适时介绍辛弃疾的生活经历:“辛弃疾是一位伟大的词人,更是一位有谋略、有才华、有胆识的英雄豪杰!他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自己的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的整个生命的重心,是念念不忘的抗击金兵,收复自己的故国故土,让百姓能够过上安宁的生活。然而他却屡次遭受奸臣打击而被贬官,一贬就是近二十年。这首词是他被贬居住在远离战场的江西上饶写下的。”学生阅读了这段文字,感慨万分,辛弃疾之所以“沉醉不知归路”,就是因为他向往这种和平与安宁,他渴望结束战乱,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至此,学生的理解走向深刻,学生的情,文本的情和词人的情水到渠成地融为一体!

《村居》教学反思15

《村居》是高鼎写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我在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由于这首诗比较浅显易懂,所以学生记忆背诵很快.学生识字时方法很多样,这是我没有想到的.让学生用字卡做找字游戏时,学生兴趣非常浓.生字记忆很扎实.

但是.整节课下来,还有许多遗憾和不足之处,在这里我想谈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在课堂上虽然也有同学谈自己的看法、互相评价,但是所占比例太小。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精神,学生必须积极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且要有一定的参与面。我想这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落实到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精神、学习意识、学习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并且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村居教学 篇2

1、词语教学得“法”

词语是构成古诗词的基本单位, 学生要想走进古诗词描写的意境, 就必须“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因此, 在古诗词教学中, 词语教学就是一扇门, 就是一条引领孩子走进词作的通道。本节课的词语教学, 步步有理念, 招招有思想, 处处显智慧。

⑴观察部首, 理解“翁”和“媪”

片段一:

师:你觉得这首词中哪些字、词需要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

生:翁

师:“翁”是什么?请大家看这个字的上面, “翁”字上面是一个“公”字, 也就是说“翁”指的是——

生:老公公。

生:老爷爷

师:“媪”字左边一个“女”字, 它就是指——

生:老婆婆, 老奶奶

师:“翁媪”就是——

生 (齐) :白发苍苍的老年夫妇。

陈老师充分利用了汉字的表意功能, 让学生观察“翁”和“媪”的部首猜测其意思, 将原本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使抽象的词义形象化, 学生“猜”得兴趣盎然, 平凡的课堂上充分展现出师生不平凡的智慧。

⑵“请君入瓮”, 比较“剥”和“削”

用比较的方法理解词语意思比较常见, 而像陈老师这样比较“剥”和“削”却极不常见——

生 (质疑) :“剥”是什么意思?

师:谁知道?

生:剥就是把东西的皮去掉。

师:对了, 比如说去香蕉皮, 叫——

生:剥香蕉。

师:去花生的壳叫——

生:剥花生。

师:去桔子皮叫——

生:剥桔子。

师:去苹果皮叫——

生:剥苹果。 (众笑)

师: (对着一名学生) 苹果皮你会剥啊?应该怎样?

生:苹果皮要削。

师:你知道“剥”和“削”的区别吗?

生:削需要利用工具, 而剥不需要。

师:对啊, 你说得太好了!

对于“剥”字的理解, 当第一个学生说出“剥就是把东西的皮去掉”时, 陈老师并没有急于纠正学生理解上的偏差, 而是引领学生说出“去花生壳叫剥花生”, “去桔子皮叫剥桔子”, 从而引出“去苹果皮叫剥苹果”, 学生茅塞顿开——原来“剥不需要工具, 而削需要利用工具”。一切是那样清新流畅, 一切又是那样水到渠成,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可又出乎我们听课教师的预料之外, 于平淡之中显现出精彩。

⑶放飞想象, 解读“相媚好”

“相媚好”是《清平乐·村居》的传神之笔, 也是陈老师本节课教学的传神之笔。教学首先从“媚”字组词开始,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 陈老师又补充了“媚音”、“媚态”、“媚语”为学生想象“相媚好”做好了铺垫。“这里写两位老人‘醉里吴音相媚好’, 会有哪些‘媚音’‘媚态’‘媚语’呢?”将课堂推向了高潮。起初, 学生稍有些拘谨, 在陈老师的巧拨妙点下, 孩子们扮演老夫妇渐渐打开了话匣子——

生: (用低沉的声音说) 老伴啊, 我们以前吃了很多苦, 现在可以享享清福啦。

生:老伴啊, 看看我们三个儿子, 大儿子多勤劳, 二儿子多能干, 小儿子多可爱啊。

生:老伴啊, 我家二儿子这么会编织鸡笼, 可以拿到街市上去卖, 能改善家里的生活呢! (众笑)

师:你这个老翁很有经济头脑。“媪”也可以说说啊?

生:老头子啊, 当年我那么漂亮, 每个人看到我都夸。现在都老了, 不美了哦。 (众笑)

师:怀念美丽的青春, 真是一个宋丹丹啊。

生:我那时候也是一个帅哥, 现在头发也白了, 背也驼了。 (众笑)

师:又一个赵本山来了。

生:老头子, 我们的小儿子已经长大了, 该给他找个学校, 让他读读书了。

生:老太婆啊, 你看大儿子也不小了, 该给他找个老婆了。 (众大笑)

师:从他们的交流中, 你感受到这一家人生活得——

生:很幸福。

生:很甜美。

孩子们煞有介事地扮演着一对老夫妇, 坐在茅屋前, 带着酒意聊天, 此情此景, 让我们看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祥和。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对名利的淡薄, 对自然、恬静的生活之向往, 经学生动情的演绎, 洋溢于每一个人的心间。再加上陈老师恰如其分地点拨、评价和引领, 让课堂情趣盎然, 使得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切身体验到了作者思想情操之深邃, 仿佛沉浸其中, 接受心灵的洗涤。整个课堂都洋溢在乡村田园生活的静谧和美好之中, 令人流连忘返, 身心沉醉。

2、朗读指导得“效”

张天若先生说得好:“阅读教学第一是读, 第二是读, 第三还是读。”叶老也言:“教学语文课本, 几个重要项目里头有一个项目, 就是好好地读, 读得好, 就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 同时就是领会它的思想感情。”朗朗书声, 是本节课永恒的经典。教学中, 没有对词作进行无味的分析, 而是以“读”贯穿始终, 以读代问, 以读代答, 真正做到了以读促悟, 以悟促读, 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环境的优美, 品悟人物的幸福、勤劳和可爱, 感受田园生活的恬静与美好, 最终达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目的。

⑴词牌入手, 奠实朗读的基调

陈老师板书课题后, 没有直接让学生理解“清平乐”和“村居”的含义, 而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由“村居”想到了什么, 学生的心田里自然想到了碧绿的草地、清澈的小河、欢快流淌的小溪、袅袅的炊烟, 萌生了“凉爽”与“惬意”。而后, 陈老师告诉学生“‘清平乐’是词牌名, 这种词牌给人清新、平和、舒畅的感觉”, 然后让学生静下心轻轻地读这首词, 从而奠定了词句朗读的情感基础, 使得学生的朗读“未开言”而“先有情”。

在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之后, 陈老师又让学生谈谈对“清平乐”三个字的体会——

师:“清平乐”这个词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我仿佛听到一首音乐。

师:一首什么样的音乐呢?

生: (一时语塞)

师: (指着“清”左边) 这是——

生:水

师:有水的地方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清凉舒适。

生:这是一首清静平和的音乐, 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师:读一读这首“清平乐”

生: (读得很美, 很柔)

师 (小结) :看来, 有了丰富的想象, 一个普通的词也会变得有灵性, 有生命, 也变得就活起来了。

这里, 陈教师始终围绕着词牌名做文章, 让学生读懂词了牌名, 也读出了词作的韵味和意境, 学生的朗读渐渐入情入境, 课堂也渐渐步入了佳境。

⑵范读引路, 读出词作的韵律之美

古诗词, 不管是何种句式, 都平仄有序, 简短精炼, 风格明朗, 读来琅琅上口, 抑扬顿挫, 儿童都很喜欢。本课教学, 陈老师时刻关注学情, 在孩子们领悟深刻但却朗读不到位时, 教师及时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 把词的内在情境外化, 让学生感受到了《清平乐·村居》的意蕴, 接下来学生的朗读便饶有兴味, 词句独有的韵律之美, 在孩子们动情、有致的朗读声中静静流淌着。

⑶层层推进, 浸润学生的心灵

古诗词是整体的艺术, 是意向和氛围的精灵。很多精妙的意蕴, 只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的生活阅历与理解感悟能力都有限, 想要深层次地读懂古诗词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进一步引领学生感受乡村田园景色的静谧, 教师先引领学生抓住关键景物展开想象, 再借助音乐渲染促使学生入情入境, 然后通过描写“茅檐”的古诗句引入将学生的的身心浸润在美丽迷人的田园之中, 使得学生的朗读也如登山一般, 不断展现出异样的风景。最终, 孩子们那情意浓浓的读书声简直成了心与心的呼唤, 情与情的相牵, 思与思的碰撞, 神与神的交融, 每一颗心灵都完全敞开了温馨的怀抱去尽情地拥抱乡村田园。在这层层推进的过程中, 学生还词作以画面, 还词作以旋律, 还词作以意象, 享受到阅读的韵味和意境, 享受到阅读所带来的激情、酣畅和愉悦。

3、资源开发得“益”

时下, 所有的语文教师都注重教材资源的开发, 借以丰富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 促使学生走近文本, 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我们举首可见公开教学中课课有拓展、处处有资源, “一拓就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无法无天”。然而, 在陈老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这一课中, 我们看到教材资源的开发是理性的、是谨慎的, 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益的。

⑴专家评论, 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 是一种探求未知的渴望, 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 是阅读教学得以有效展开的前提。本课教学中, 陈老师巧妙地引用了历代词家对《清平乐·村居》的评价, 把课堂置于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 既传授了知识又传承了民族的文化。

词学家胡云翼的评价——“这首词环境和人物是一幅极匀称自然的图画, 老和小写得最生动。‘卧剥莲蓬’已是‘无赖’的形象化。”直观平白地把《清平乐村居》精妙之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再加上陈老师发人深思的导语“湖南才子胡云翼为什么这样说呢?俗话说, 好茶需要慢慢饮, 好词需要细细品。下面我们就细细评来, 用我们的想象去品出词中的意趣”, 有效地引发了学生对词作的环境和人物探究的欲望。

“中华书局”对词作的评点——“这首词可以说是一幅农村素描, 它写得清新活泼, 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溪流、茅舍、一家老小的生活情境, 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形象生动地把“白描”写作手法娓娓地向学生道来, 似有一语点醒“梦中人”之感, 有效地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探究“白描”手法的难度, 也为学生运用白描写法进行仿写做好了铺垫。

同时, 这两处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使得课堂教学起承转合显得那么流畅自然, 看似平平常常, 实则匠心独运。

⑵巧妙链接, 促进学生掌握词作的表达手法

《清平乐·村居》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 是一曲委婉动听的歌, 是一段绵长不绝的情。然而, 陈老师的教学并没有停留在让学生得此“意”的基础之上, 而是注重引领学生深入领会并运用诗词独到的“白描”方法, 让学生既得其“意”, 又得其“法”。“白描手法”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 理解有一定难度, 陈老师引入了《汉乐府·相逢行》一词——

大妇织绮罗, 中妇织流黄, 小妇无所为, 挟瑟上高堂。

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深入地领会了“白描”的写作方法, 然后再运用“白描”描述自己的生活, 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生1:《清平乐家居》生2:《清平乐家居》

窗明几净, 屋檐高大,

菊花隐隐馨。门口青青树。

秋日合家叙亲情, 生活过得很美满,

欢乐怎舍得停?看了谁不羡慕?

爸爸一脸得意, 妈妈厨房烧饭,

妈妈鼓嘴生气。爸爸在外上班。

最恼小儿顽皮, 就数我最安静,

搅乱一盘好棋。书房里面看书。

生3:……

学生的语言虽然是秩嫩的, 但这却是孩子们心田里流淌出来的天籁之音, 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动听的乐曲。这都是陈老师层层铺垫, 层层引导的结果。如此教学既活化了学生存储的语言, 又诗化了学生的心灵, 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了切实提升, 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统一。

⑶简介作者, 架起课内外联结的桥梁

辛弃疾戎马一生, 饱受刀兵之苦。《清平乐·村居》一方面传达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另一方面也寄托了他期盼消除战乱, 让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理想。但学生受到自身阅读和认识的限制, 对词作的解读难免会出现误差。课的结尾, 陈老师明知故问: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个普通农家人的生活, 作者辛弃疾为什么会如此向往呢?学生有的说是因为这家人生活很和睦, 有的说是因为这家人生活很幸福……很明显, 学生对作者的理解有些偏差, 此时陈老师及时“出手”, 通过课件出示关于作者辛弃疾的介绍——

课件出示:辛弃疾出生在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 那时南宋的大部分江山被金人占领, 因此辛弃疾从小就立志平定中原, 收复河山。正当辛弃疾雄心勃勃、壮志凌云的时候, 软弱无能的南宋小朝廷一味的向金人求和。主和派还排挤打击辛弃疾, 把他发配到江西上饶一个偏僻的小乡村。在这个小乡村, 辛弃疾一呆就是二十年。辛弃疾满腔热血, 一生却再也无法施展抱负,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一位六十七岁的老人僵卧病榻, 高呼:杀贼!杀贼!然后悄然离世。

学生自读资料后, 恍然大悟, 明白了诗人辛弃疾的内心世界——

生:因为辛弃疾向往这种幸福安宁的田园生活。

生:因为他希望当时所有的人都能过着幸福的生活。

生:辛弃疾不希望打仗, 希望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师: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 诗人多么向往这样居有定所, 安居乐业的生活啊!多么希望乡村人家的生活永远不被外界打扰。辛弃疾的心声从八百年前的宋代传来, 这声音是清平的, 让我们再次记住这首“清平乐”。

生: (齐读词, 缓缓的, 意味悠长的)

师:课后, 请同学们收集有关辛弃疾的资料, 相信大家对辛弃疾一定会有更深的认识。

《清平乐·村居》教学评析 篇3

1、词语教学得“法”

词语是构成古诗词的基本单位,学生要想走进古诗词描写的意境,就必须“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词语教学就是一扇门,就是一条引领孩子走进词作的通道。本节课的词语教学,步步有理念,招招有思想,处处显智慧。

⑴观察部首,理解“翁”和“媪”

片段一:

师:你觉得这首词中哪些字、词需要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

生:翁

师:“翁”是什么?请大家看这个字的上面,“翁”字上面是一个“公”字,也就是说“翁”指的是——

生:老公公。

生:老爷爷

师:“媪”字左边一个“女”字,它就是指——

生:老婆婆,老奶奶

师:“翁媪”就是——

生(齐):白发苍苍的老年夫妇。

陈老师充分利用了汉字的表意功能,让学生观察“翁”和“媪”的部首猜测其意思,将原本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抽象的词义形象化,学生“猜”得兴趣盎然,平凡的课堂上充分展现出师生不平凡的智慧。

⑵“请君入瓮”,比较“剥”和“削”

用比较的方法理解词语意思比较常见,而像陈老师这样比较“剥”和“削”却极不常见——

生(质疑):“剥”是什么意思?

师:谁知道?

生:剥就是把东西的皮去掉。

师:对了,比如说去香蕉皮,叫——

生:剥香蕉。

师:去花生的壳叫——

生:剥花生。

师:去桔子皮叫——

生:剥桔子。

师:去苹果皮叫——

生:剥苹果。(众笑)

师:(对着一名学生)苹果皮你会剥啊?应该怎样?

生:苹果皮要削。

师:你知道“剥”和“削”的区别吗?

生:削需要利用工具,而剥不需要。

师:对啊,你说得太好了!

对于“剥”字的理解,当第一个学生说出“剥就是把东西的皮去掉”时,陈老师并没有急于纠正学生理解上的偏差,而是引领学生说出“去花生壳叫剥花生”,“去桔子皮叫剥桔子”,从而引出“去苹果皮叫剥苹果”,学生茅塞顿开——原来“剥不需要工具,而削需要利用工具”。一切是那样清新流畅,一切又是那样水到渠成,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可又出乎我们听课教师的预料之外,于平淡之中显现出精彩。

⑶放飞想象,解读“相媚好”

“相媚好”是《清平乐·村居》的传神之笔,也是陈老师本节课教学的传神之笔。教学首先从“媚”字组词开始,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陈老师又补充了“媚音”、“媚态”、“媚语”为学生想象“相媚好”做好了铺垫。“这里写两位老人‘醉里吴音相媚好’,会有哪些‘媚音’‘媚态’‘媚语’呢?”将课堂推向了高潮。起初,学生稍有些拘谨,在陈老师的巧拨妙点下,孩子们扮演老夫妇渐渐打开了话匣子——

生:(用低沉的声音说)老伴啊,我们以前吃了很多苦,现在可以享享清福啦。

生:老伴啊,看看我们三个儿子,大儿子多勤劳,二儿子多能干,小儿子多可爱啊。

生:老伴啊,我家二儿子这么会编织鸡笼,可以拿到街市上去卖,能改善家里的生活呢!(众笑)

师:你这个老翁很有经济头脑。“媪”也可以说说啊?

生:老头子啊,当年我那么漂亮,每个人看到我都夸。现在都老了,不美了哦。(众笑)

师:怀念美丽的青春,真是一个宋丹丹啊。

生:我那时候也是一个帅哥,现在头发也白了,背也驼了。(众笑)

师:又一个赵本山来了。

生:老头子,我们的小儿子已经长大了,该给他找个学校,让他读读书了。

生:老太婆啊,你看大儿子也不小了,该给他找个老婆了。(众大笑)

师:从他们的交流中,你感受到这一家人生活得——

生:很幸福。

生:很甜美。

孩子们煞有介事地扮演着一对老夫妇,坐在茅屋前,带着酒意聊天,此情此景,让我们看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祥和。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对名利的淡薄,对自然、恬静的生活之向往,经学生动情的演绎,洋溢于每一个人的心间。再加上陈老师恰如其分地点拨、评价和引领,让课堂情趣盎然,使得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切身体验到了作者思想情操之深邃,仿佛沉浸其中,接受心灵的洗涤。整个课堂都洋溢在乡村田园生活的静谧和美好之中,令人流连忘返,身心沉醉。

2、朗读指导得“效”

张天若先生说得好:“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叶老也言:“教学语文课本,几个重要项目里头有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就是领会它的思想感情。”朗朗书声,是本节课永恒的经典。教学中,没有对词作进行无味的分析,而是以“读”贯穿始终,以读代问,以读代答,真正做到了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环境的优美,品悟人物的幸福、勤劳和可爱,感受田园生活的恬静与美好,最终达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目的。

⑴词牌入手,奠实朗读的基调

陈老师板书课题后,没有直接让学生理解“清平乐”和“村居”的含义,而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由“村居”想到了什么,学生的心田里自然想到了碧绿的草地、清澈的小河、欢快流淌的小溪、袅袅的炊烟,萌生了“凉爽”与“惬意”。而后,陈老师告诉学生“‘清平乐’是词牌名,这种词牌给人清新、平和、舒畅的感觉”,然后让学生静下心轻轻地读这首词,从而奠定了词句朗读的情感基础,使得学生的朗读“未开言”而“先有情”。

在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之后,陈老师又让学生谈谈对“清平乐”三个字的体会——

师:“清平乐”这个词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我仿佛听到一首音乐。

师:一首什么样的音乐呢?

生:(一时语塞)

师:(指着“清”左边)这是——

生:水

师:有水的地方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清凉舒适。

生:这是一首清静平和的音乐,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师:读一读这首“清平乐”

生:(读得很美,很柔)

师(小结):看来,有了丰富的想象,一个普通的词也会变得有灵性,有生命,也变得就活起来了。

这里,陈教师始终围绕着词牌名做文章,让学生读懂词了牌名,也读出了词作的韵味和意境,学生的朗读渐渐入情入境,课堂也渐渐步入了佳境。

⑵范读引路,读出词作的韵律之美

古诗词,不管是何种句式,都平仄有序,简短精炼,风格明朗,读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儿童都很喜欢。本课教学,陈老师时刻关注学情,在孩子们领悟深刻但却朗读不到位时,教师及时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把词的内在情境外化,让学生感受到了《清平乐·村居》的意蕴,接下来学生的朗读便饶有兴味,词句独有的韵律之美,在孩子们动情、有致的朗读声中静静流淌着。

⑶层层推进,浸润学生的心灵

古诗词是整体的艺术,是意向和氛围的精灵。很多精妙的意蕴,只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阅历与理解感悟能力都有限,想要深层次地读懂古诗词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进一步引领学生感受乡村田园景色的静谧,教师先引领学生抓住关键景物展开想象,再借助音乐渲染促使学生入情入境,然后通过描写“茅檐”的古诗句引入将学生的的身心浸润在美丽迷人的田园之中,使得学生的朗读也如登山一般,不断展现出异样的风景。最终,孩子们那情意浓浓的读书声简直成了心与心的呼唤,情与情的相牵,思与思的碰撞,神与神的交融,每一颗心灵都完全敞开了温馨的怀抱去尽情地拥抱乡村田园。在这层层推进的过程中,学生还词作以画面,还词作以旋律,还词作以意象,享受到阅读的韵味和意境,享受到阅读所带来的激情、酣畅和愉悦。

3、资源开发得“益”

时下,所有的语文教师都注重教材资源的开发,借以丰富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促使学生走近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我们举首可见公开教学中课课有拓展、处处有资源,“一拓就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无法无天”。然而,在陈老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这一课中,我们看到教材资源的开发是理性的、是谨慎的,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益的。

⑴专家评论,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求未知的渴望,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是阅读教学得以有效展开的前提。本课教学中,陈老师巧妙地引用了历代词家对《清平乐·村居》的评价,把课堂置于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既传授了知识又传承了民族的文化。

词学家胡云翼的评价——“这首词环境和人物是一幅极匀称自然的图画,老和小写得最生动。‘卧剥莲蓬’已是‘无赖’的形象化。”直观平白地把《清平乐 村居》精妙之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再加上陈老师发人深思的导语“湖南才子胡云翼为什么这样说呢?俗话说,好茶需要慢慢饮,好词需要细细品。下面我们就细细评来,用我们的想象去品出词中的意趣”,有效地引发了学生对词作的环境和人物探究的欲望。

“中华书局”对词作的评点——“这首词可以说是一幅农村素描,它写得清新活泼,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溪流、茅舍、一家老小的生活情境,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形象生动地把“白描”写作手法娓娓地向学生道来,似有一语点醒“梦中人”之感,有效地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探究“白描”手法的难度,也为学生运用白描写法进行仿写做好了铺垫。

同时,这两处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使得课堂教学起承转合显得那么流畅自然,看似平平常常,实则匠心独运。

⑵巧妙链接,促进学生掌握词作的表达手法

《清平乐·村居》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是一曲委婉动听的歌,是一段绵长不绝的情。然而,陈老师的教学并没有停留在让学生得此“意”的基础之上,而是注重引领学生深入领会并运用诗词独到的“白描”方法,让学生既得其“意”,又得其“法”。“白描手法”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难度,陈老师引入了《汉乐府·相逢行》一词——

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

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深入地领会了“白描”的写作方法,然后再运用“白描”描述自己的生活,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生1:《清平乐 家居》 生2:《清平乐 家居》

窗明几净,屋檐高大,

菊花隐隐馨。 门口青青树。

秋日合家叙亲情, 生活过得很美满,

欢乐怎舍得停?看了谁不羡慕?

爸爸一脸得意,妈妈厨房烧饭,

妈妈鼓嘴生气。爸爸在外上班。

最恼小儿顽皮,就数我最安静,

搅乱一盘好棋。书房里面看书。

生3:……

学生的语言虽然是秩嫩的,但这却是孩子们心田里流淌出来的天籁之音,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动听的乐曲。这都是陈老师层层铺垫,层层引导的结果。如此教学既活化了学生存储的语言,又诗化了学生的心灵,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了切实提升,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统一。

⑶简介作者,架起课内外联结的桥梁

辛弃疾戎马一生,饱受刀兵之苦。《清平乐·村居》一方面传达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寄托了他期盼消除战乱,让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理想。但学生受到自身阅读和认识的限制,对词作的解读难免会出现误差。课的结尾,陈老师明知故问: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个普通农家人的生活,作者辛弃疾为什么会如此向往呢?学生有的说是因为这家人生活很和睦,有的说是因为这家人生活很幸福……很明显,学生对作者的理解有些偏差,此时陈老师及时“出手”,通过课件出示关于作者辛弃疾的介绍——

课件出示:辛弃疾出生在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那时南宋的大部分江山被金人占领,因此辛弃疾从小就立志平定中原,收复河山。正当辛弃疾雄心勃勃、壮志凌云的时候,软弱无能的南宋小朝廷一味的向金人求和。主和派还排挤打击辛弃疾,把他发配到江西上饶一个偏僻的小乡村。在这个小乡村,辛弃疾一呆就是二十年。辛弃疾满腔热血,一生却再也无法施展抱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位六十七岁的老人僵卧病榻,高呼:杀贼!杀贼!然后悄然离世。

学生自读资料后,恍然大悟,明白了诗人辛弃疾的内心世界——

生:因为辛弃疾向往这种幸福安宁的田园生活。

生:因为他希望当时所有的人都能过着幸福的生活。

生:辛弃疾不希望打仗,希望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师: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诗人多么向往这样居有定所,安居乐业的生活啊!多么希望乡村人家的生活永远不被外界打扰。辛弃疾的心声从八百年前的宋代传来,这声音是清平的,让我们再次记住这首“清平乐”。

生:(齐读词,缓缓的,意味悠长的)

师: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有关辛弃疾的资料,相信大家对辛弃疾一定会有更深的认识。

陈老师的一段辛弃疾的介绍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个立体的、丰满的民族英雄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诗词、理解作者,同时也诱发了学生进一步走进辛弃疾、研究辛弃疾的欲望。学生带着学习的期盼走进教室,又带着学习的冲动走出教室,使得课堂不再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终点,而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驿站”。

《村居》教学设计 篇4

(一)、教材简析

《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课文,也是本册的最后一篇课文。它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恬淡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正确认读“翁媪”、“卧剥”、“莲蓬”等三个词语。

2、能根据课本插图和联系上下文理解“翁媪”、“无赖”、“相媚好”的意思。借助课本插图,把握词的大体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想象词描写的田园风光的情境,感受乡村生活的静谧美好。体会词人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

1、有感情诵读诗文,读出诗的韵味。

2、词画结合,通过想象等策略,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

(四)、教学难点

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等词语的意思,能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二、设计理念

1、诵读古诗词,让学生从中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

2、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3、实施多元评价,学生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

三、教学过程:

(一)、了解词人

板书:辛弃疾。了解辛弃疾吗?

(设计理念:课堂是向两头开放的,学生带着问题或者带着信息走进课堂,这既可以检测学生的预习,又可以为全词的教学提供必要的背景介绍。)

(二)、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2、简介词的标题,并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标题。

3、看到“村居”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4、过渡:那么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生自由读全词。

2、交流几个难读的词语的读音。读准词语读音后将词语带进句子读。翁媪重在读好后鼻音;卧剥重点读好多音字;莲蓬重在了解为押韵的需要而改变声调。)

3、指名学生读全词。

设计理念:把词的每个字的字音读正确,是诗词诵读的前提条件。字音教学要有所侧重,懂得因“字”施教。字音教学不是孤立的,要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

(四)、读好词的节奏

1、句子“醉里吴音相媚好”划分正确和错误的两种节奏,让学生在比较中初步了解诗词节奏划分的一把规律。

2、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词,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评价老师的朗读。

3、师生合作读。老师读标题,男生读一句,女生接读一句。

4、学生个别展示读。

(设计理念: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是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比较中鉴别从而初步掌握诗词节奏划分的技能。这一教学过程是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

(五)、读出感悟,体验词境

1、默读全词,圈画出能看出翁媪感情的字词。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词眼“醉”。

2、齐读带“醉”所在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翁媪的意思。

3、提出主问题:翁媪为什么会陶醉呢?

4、学生读、思、交流。

(1)、大儿子在小溪的东边除豆苗里的草,体会大儿子的勤劳。

(2)、二儿子在编织鸡笼,体会二儿子的能干。

(3)、引导学生看插图,想象小儿子剥莲蓬的样子,体会小儿子的可爱与顽皮。联系语境了解词语“无赖”的感***彩。

(4)、分角色扮演,翁媪对话,体会翁媪内心的快乐与幸福。

小结: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五口之家。(板书:一醉人和睦。)

(设计理念:诗词教学其实就是“还原“,将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形象,引导学生把文字还原为”画“,或者是“话”

(5)、品读因风景优美而陶醉。引导学生将写景的文字还原为画面,感悟村居的风景宁静而优美。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导读出风景的美。

(6)、给村居图取名字。

(7)、思考:作者作为一个曾经上马杀敌的将领,为什么不去描写抗金的将士,而要去描写这样一个静谧美好的村居生活呢?

(设计理念:诗歌重形象,没有形象就没有审美。诗歌重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沟通想象和情感的是想象,想象把把形象还原为画面,从而“入境”,入境才能体会诗歌蕴含的感情,所谓入境入情。

(六)、吟诵、背诵

1、过渡:看到这么美的村居图,陶醉的不仅是翁媪,是作者,还有我们,大家想不想把这首词读得更好?

2、回忆电视中吟诵的镜头,师生小结吟诵的特点:有节奏,有韵味,摇头晃脑。

3、学生吟诵展示并进行吟诵接力。

4、学生自由背诵。

5、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指名让学生看着插图,将插图还原为词。

6、全班一起背诵。

(设计理念:由于古诗词的语言非常讲究声音快慢缓急、抑扬顿挫,吟诵就是根据作品音节安排的特点来读,这种形式能充分显示出作品原有的音乐性特点。)

(七)、小结全文,拓展迁移

1、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个和谐幸福的五口之间,一道欣赏了一幅静谧美好的村居图。

2、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辛弃疾的词更是宋词中的精品,下课后我们要从网上找辛弃疾的词来读。

推荐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作业设计:(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选择)

(1)、改写《清平乐村居》,要求把词中所描绘的画面写具体,写出词的意境美,题目自拟。

《村居》教学反思 篇5

高鼎的《村居》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花草繁盛,千里莺啼,春风杨柳的美丽画面,配上儿童放学归来迎着东风放飞风筝的快乐生活,非常富有情趣。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虽然接触的古诗不多,但这首诗读起来琅琅上口,诗意也比较通俗易懂,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古诗的朗读上,以培养学生对的古诗的兴趣以及对诗意的领悟能力上。

首先我以猜谜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看图引入诗的意境。然后是通过各种方式来读准字音。古诗朗读对字音的要求很高,要把每个字的音读准,还要注意咬字吐字。因此我安排了自由读,读准字音;同桌互读,帮一帮,指出哪个字没读准;指名读,及时纠正字音;男女生读;齐读等方式来读准古诗。接着是图文对照,读中感悟。对于古诗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背诵,不要求对诗句作过多的分析,因此在诗意的掌握上只要求大致理解。所以我用猜一猜的方式来感悟这首诗的后面两句。如:你们知道诗中哪一句是写了小朋友们在放风筝?古时候的人把风筝叫什么?诗中的小朋友是在什么时候放风筝?小朋友们能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下理解两句诗的意思。前两句我是采用看图说一说的方法,“这幅图中,除了小朋友在放风筝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体会春天美丽的景色。然后再来美美的读,读出诗的韵味来。在小朋友朗读不到位的时候,我采用教师配乐朗读的方法请学生欣赏,来说一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再来学着读,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达到熟读成诵。最后是拓展,请小朋友来朗读收集到的有关春天的古诗,进行古诗的积累,同时体会春天的多姿多彩,是一个令人喜爱的季节,古人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的古诗。

自己的一点疑惑:关于题意的理解不知需不需要?原本打算通过给生字组词的方式,如:村(村子、山村、村庄)居(居住、居民、邻居)请小朋友理解诗意以后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但实际课堂里没有操作。这一点是原于对要求中提出的不要对古诗作过多的分析这个尺度把握不准。

古诗《村居》改写教学设想 篇6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要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古诗《村居》改写教学设想。

2、展开丰富的想像,扩充古诗的内容,并写成一篇记叙文。

教学过程:

一、交流生活,铺垫感情。

阳春三月,同学们到野外去游玩之后,有怎样的感受呢?(确定一个表达的中心)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选择材料)请你具体地说说有这种感受的经过。(练习表达)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课题,实际上意义并不大。)

二、复习《村居》,指导选材。

春天的景色是美丽迷人的,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历代的诗人、作家都用自己的笔赞颂春天,反映春天的特点。我们学过的一首古诗《村居》,诗人高鼎是怎么来反映春天,赞颂春天的特点的呢?

出示古诗,讨论要求学生说出两点:(1)作者选取一个典型的地方描写具体的事物,反映春天的美丽,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古诗《村居》改写教学设想》。(2)他具体描写春天一群孩子放纸鸢的情景,反映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

(这理解这首古诗的重点,也是改写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复习来解决它,是对的。)

三、指导改写,意译古诗。

1、确定改写的人称。

假如你看到了这美丽的景色和动人的情景,该怎么来告诉别人呢?(通过讨论,明确可以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来改写。)

2、想象经过,确定重点。

写这个故事时,想一想,作者在春天去游览,静静地欣赏美丽的景色。他仅仅只是看了一处吗?不是的。但他选取了一个典型的地方和事物来表现春天的特点。那么,我们在描写春天的时候该注意什么呢?(要求学生想像作者观赏的经过,提示突出写好诗中的两个情景。)

3、练习改写。

学生用十多分钟的.时间,自己动笔改写。

4、交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指导、表达、批改、评讲揉合在一起。不仅要评讲学生所选择的人称、文章重点、还要注意了基本的语言表达。)

四、欣赏例文,归纳方法。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篇7

1.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说一说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抓住“醉”字研读文本, 展开想象, 感悟田园生活的美好意境。

3.通过对词的朗读和感悟, 体会作者对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向往, 以及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朗读古诗, 导入新课

1.同学们,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化史上的艺术瑰宝, 闪耀着夺目的光彩。今天我们在学习新的课文之前, 先来读几首古诗。 (课件出示高鼎的《村居》、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袁枚的《所见》、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 学生齐读这几首古诗)

2.读了这些古诗, 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呢?

(都是关于乡村田园风光和儿童无忧无虑生活的诗。)

3.南宋词人辛弃疾有一次外出, 也看到了一处美丽的田园风景, 不禁感慨万千, 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词《清平乐村居》。 (出示词)

【设计意图:所选读的这几首古诗与所要学习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轻松地将学生带入了美丽的田园风光, 易于激发他们阅读古典诗词的兴趣, 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 把课文读正确。

(在学生自由朗读的基础上, 辨析“剥”的读音, 说一说“蓬”在这里为什么不读轻声, 知道这首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是哪几个字押韵的。)

2.古代的词都是可以用来合乐歌唱的, 因而在读的时候除了押韵之外, 还非常讲究节奏和谐。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词, 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 (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

3.课文读好了, 但是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意思吗?请同学们一边读课文, 一边结合自己的预习尝试着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

4.要能准确地说出词意, 必须先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 (师生共同讨论“吴音”、“媚好”、“翁媪”、“无赖”等词语的意思)

5.谁来说说这首词描写的情景?

【设计意图:学习古典诗词离不开一个“读”字, 学生只有读顺读通了词句, 才能披文入境, 进一步去领悟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才能与作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三、细读课文, 感悟内容

1.同学们, 读一首好词, 就像品一杯香茶, 只有用心品味, 才能品出其中的芳香。面对这迷人的田园风光, 面对这样的一家人, 你能用书中的一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吗? (板书:醉)

2.从低矮的茅屋, 我们知道这其实并不是一户物质富有的人家, 但是两位老人却能一边饮酒, 一边亲热地谈笑, 说明这里的“醉”不仅仅指两位老人因酒而醉, 肯定还有比物质生活更重要的东西使他们陶醉其中。想想看, 两位老人到底会陶醉于什么呢?

3.结合学生的回答展开相应的讨论。

(1) 为乡村美景所醉。

这里有什么样的美景?课文中用了“茅檐、溪上、青青草”三个词勾勒出了乡间的田园风光, 其实乡村的景色远远不止这些, 还有哪些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用自己的话具体地讲一讲。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2) 为夫妇恩爱所醉。

两位老人还会陶醉于什么呢?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两位老人有可能在亲热地交谈什么呢?

听了两位老人的谈笑, 老师不禁想到了《诗经》里的一句话“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用现在的流行歌曲来翻译, 就是“最浪漫的事, 是与你一起慢慢变老”。这对老夫妻相敬如宾, 相爱一生, 这样的情感怎能不让人陶醉呢?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3) 为儿子的勤劳孝敬而醉。

两位老人还会陶醉于什么呢?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两个儿子一边劳动一边在想些什么?

正是孩子的勤劳孝敬才使老人陶醉于这幸福之中啊!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4) 为小儿子的天真顽皮而醉。

两位老人还会陶醉于什么呢?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抓住“卧”字想象小孩子一会儿躺卧, 一会儿趴卧, 一会儿睡卧的姿势, 体会其天真顽皮的特点)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4.同学们, 现在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说说这是怎样的一家人吗?

(和和美美、天伦之乐、幸福安康、和睦温馨、其乐融融……)

5.这么美好的环境, 这么闲适的生活, 这么甜蜜的亲情, 即使不喝酒, 也肯定会被深深地陶醉的, 因为“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 和老人一起陶醉于眼前的一切。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整首词)

【设计意图:从词眼“醉”字入手, 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 体会思想感情, 享受审美乐趣, 使之领会抓词眼阅读的方法, 同时培养其个性化阅读的意识及能力。】

四、走近作者, 体会情感

1.此情此景, 使老人陶醉了, 更使在这里流连忘返的辛弃疾陶醉了, 于是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词。不过, 这首词仅仅是表达对农村平静安宁生活的赞美吗?让我们来走近辛弃疾。 (出示辛弃疾资料让学生阅读)

辛弃疾是我国宋朝的一位著名词人。他21岁就参加了抗击金人的义军, 参加过无数次战斗, 后来担任过很多军职。这期间他写出了大量的词作, 词中热情洋溢, 慷慨激昂, 富有爱国热情, 表现出了极高的文学成就。他极力主张南宋王朝抗金北伐, 并提出了很多的主张、政策, 可惜都没有被采纳。到了他42岁的时候, 却因为谗言陷害被解除了职务, 退居到现在的江西省上饶地区的农村。在这里, 辛弃疾度过了他人生最为艰辛的20年。《清平乐村居》就写于这一时期。

2.当时金兵南下, 黄河以北的大片国土陷于金兵的铁蹄蹂躏之下, 征战沙场二十多年的作者在前线看到的是百姓的流离失所, 看到的是百姓的生命朝不保夕, 看到的是百姓的血泪生活, 如今看到眼前的安静和谐的乡村生活, 他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展开讨论)

3.教师小结:

是啊, 要是没有战争, 祖国统一, 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过着这样安宁幸福的日子该有多好啊!这就是辛弃疾, 一个一生都在忧国忧民的辛弃疾。

让我们带着辛弃疾的美好愿望再来读一读这首词。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补充, 拓展文本资源,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生活及写作的背景, 使之更能深刻地理解这首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进一步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五、赏析辛词, 领略风格

1.辛弃疾的词以豪放著称, 与苏轼同为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并称为“苏辛”。这首词并不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 现在我们来读一首代表他豪放词风的词。 (师范读)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学生读译文 (略) 。

3.教师小结:

同学们, 让我们记住这一伟大的爱国词人, 课后既要去读他那温柔甜美的《清平乐村居》, 更要去聆听他那充满金戈铁马之声的词。

清平乐.村居 篇8

醉里吴音相媚好④,白发谁家翁媪⑤(ǎo)。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①清平乐·村居:清平乐,词牌名。村居,词的题目。

②茅檐:指茅草屋的屋檐。

③吴音: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东部的上饶,这一带古时是吴国的领土,所以称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④相媚好:相互说着柔媚好听的方言。

⑤翁媪:指老头与老太太。翁,老年男性。媪,老年女性。

⑥无赖:这里是顽皮、淘气的意思,并无贬意。

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其词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

译文:

房子是用茅草盖的,屋矮檐低;门前有一道溪流,岸边长满青草,绿水青草相映,更显得清碧可爱。不知是谁家的两位白发斑斑的老夫妻喝过几杯酒后,醉醺(x ū n)醺地用地道的吴语对话,互相取悦,语调柔媚亲昵。大儿子在河东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子,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躺着剥莲蓬玩。

赏析:

这首词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江南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画面。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座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景色勾画了出来。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作用。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白发老人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悠闲自得地聊天。

下阕四句直书其事,刻画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任。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些辅助工作,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这几句通俗易懂,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态,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这里“卧”字用得极妙,使得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跃然纸上。所谓一字千金,就是说使用一字,如果恰到好处,就能给全句或全词增辉。这里的“卧”字正是如此。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描绘出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客观上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憎恶。

上一篇:企业秘书的工作总结下一篇:妈妈的情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