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初中作文教学(精选12篇)
新课标下的初中作文教学 篇1
新课标下的初中作文教学
【摘 要】新课标语文教学的策略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语文教师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更新教学理念,突破作文教学难点,探求新颖独到的作文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 作文教学 策略
作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瓶颈。学生作文难,作文模式千篇一律,作文内容大而空。建立在新课标基础上的初中语文教学,旨在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切实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就值得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语文教师好好思索,勤于探讨。下面谈谈本人在初中作文教学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一、强化积累,厚积薄发
1.语言材料的积累。语言是文章的建筑材料,要有意识地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阅读思考的好习惯。可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美词语、精彩句段,并反复阅读品析。每当教完一课后,不妨让学生写上一点感想或模仿写上一段习作片段。
2.生活感悟的积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生活永远是写作的源泉,走近生活,感悟生活,从而让自己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没有过在黑暗中苦苦挣扎,感受非常的生活,海伦怎能写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没有自身曲折生活感悟,奥斯特洛夫斯基怎能完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生活中的细节是写作素材的宝库,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感悟自然,用心去领悟社会,方能体悟人生,体会生活哲理。
二、多种途径,培养写作兴趣
语文教师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初中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追求独立,讲究自尊,喜好表现。语文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给他们以发挥、创造、发泄、表达的机会。这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良好基础。教师在作文课堂的激趣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要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调动和保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习作准备时,尽可能创造条件,创设情景,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习作指导时,用激励的话语去激发学生作文的欲望。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通过班上宣读、专栏展示优秀作文等方式让学生体验作文的快感,享受成功的乐趣。作文评语要用赏识性的语言,表达出教师的赞许、鼓励和期待。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乐于动笔的愿望。在这种愿望驱使下,他们乐意主动地、自由地写作,不把作文当成一种苦差事。只有学生爱学和乐写,他们的作文水平才能渐渐地得以提高。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逐渐走入教师的视线,教师可以在一地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精品课尽收眼底,作为借鉴,因此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三、拓展写作空间,激发写作欲望
写作空间拓展的关键是教师和学生对写作观念的认识问题,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写作其实就是像吃饭睡觉一样的常规成长或者生活行为。新课标中学生“自主写作”被作为一个核心概念提了出来。“自主写作”强调写作是学生自己的事,是生活学习的需要,是成长和发展的必需,是生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写作”把教师从越俎代庖的支配地位上请了下来,回到自己引导、指导、帮助的本来位置上。学生一旦形成了独立写作的意识与习惯之后,我们还愁学生的作文能力不会提高吗?为写作主体正名,恢复了新课标下的写作是开放性的,有话即长,无话则短。精彩的东西往往是灵感的瞬间闪现,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写观察日记或周记,写读书笔记等来加强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长期以来,由于命题作文的束缚,学生的创造力被扼杀了,学生写作文,其实是带着镣铐去跳舞。学生真实的兴趣、爱好与其笔下的作文可谓“咫尺天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向课余生活要空间,即在课内直接地进行文学社团性质的写作指导与创作实践,读写一体化,把阅读和写作都当成对话的一种最高层次的形式。这样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生活的体验,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
四、积极参与学生的写作活动,有效指导学生作文
在新课标中,语文教师在写作中应充当什么角色呢?我们的语文老师究竟应是“第一作者”,还是“第一读者”?作文是师生在对话的过程中产生的,作文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不仅仅是命题者,还应是参与者、试验者。教师只有参与到实践中,才知作文的甘苦。参与学生的写作活动主要是通过做“下水文”的方式,实现对作文的有效指导。不写作文的教师由于缺乏对写作心理的深刻体验和把握,往往更多的是居高临下的理论知识输灌,其结果往往是束缚了学生的写作灵感和创造才华。教师亲自参与,亲笔作文,才能将心比心知甘苦;并且“师生同下水,相与探浅深”的共同的写作活动也能建立友谊,使学生爱作文乐作文做好文。作文教学应该成为师生间的对话,以实现人格对等上的灵魂交融以及相互信赖氛围下的心智启迪,从而“创造让教师崇拜的学生”。
五、扩大阅读,丰富知识,让妙笔生花
让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扩大他们的视野。结合农村具体情况,可以读沈从文、贾平凹等作家的一些乡土气息浓厚的作品。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的,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知识。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教师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专题沙龙,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写出好的作文便是水到渠成。
总之,新课标下的写作教学应该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主动探索的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深刻体验到自己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和美境界。
新课标下的初中作文教学 篇2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准备心理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发现, 一些学生写作文时总是很吃力, 感觉对老师布置的作文题无从下手, 文思枯竭, 常常连写一篇普通的作文都感到很难。造成学生下笔如此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平时对生活、学习体验的过程中, 没有做好进入作文的心理准备。对身边的人、事、物缺少观察;感悟不到生活, 也体验不到生活;对作文毫无兴趣导致他们对社会现象置若罔闻;缺少真实的情感, 对自然、对生活、对精彩人生无动于衷。因此, 学生必须要在观察力、感受力以及习惯、兴趣上下功夫, 增强丰富的情感记忆。学生的作文资源是写作的基础, 在学期作文教学计划中, 关键要启发、诱导学生做好作文的心理准备。
其一, 要引导学生建立“作文心理准备”的思想意识, 使他们在思想上有一个“定式”———与我有关的人、事、物就是我要写作文的资料, 这些都是我接触过的, 亲身经历了的, 也是看到和听到了的, 把自己的体验写出来就行了。
其二, 要充分根据当代初中生好动、喜欢热闹和对信息知识接收较快的特点, 在行动上做好“作文心理准备”。有些初中生为什么惧怕作文, 就是在现代的环境下, 学生的生活贫乏单调, 学生的学习是家长和学校的唯一要求, 所以, 大脑空虚总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 无物可议, 更谈不上有感而发。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可以否定, 真正的问题在于学生缺少细致的观察造成了写作困难。因而, 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要用智慧的眼睛、敏锐的心, 用兴趣和情感, 从平凡中探寻不平凡, 从普通的事物中发现新奇。
二、做好学生作文素材的观察积累
作文素材是学生写作的源泉, 要靠学生平时对生活的观察。观察生活既是一个作文的心理准备, 也是一个作文素材的准备。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一般说来, 初中生的生活是单调的, 从家门到校门, 不是上课做作业, 就是吃饭睡觉, 每天重复着两点一线, 所以, 学生作文内容空洞与生活的单调有很大关系。因此, 平日里教师更应当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小事, 要能从小中见大, 从平凡中发掘人性的闪光点, 从简单中体味生活的多姿多彩。教材中《小巷深处》、《一厘米》等都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的极好范文。要使学生懂得, 只要注重观察生活, 细心体味, 注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就会发现平凡的小事中其实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鲁迅先生正是善于观察才能创作出《故乡》, “我吃了一吓, 赶忙抬起头, 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 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 两手搭在髀间, 没有系裙, 张着两脚, 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的杨二嫂形象跃然纸上。曹禺细心观察, 才能将周朴园描写得详细周全, 给人留下了他顽固、保守、自私、自负的深刻印象。许多成功的事例告诉我们, 解决学生作文资源不足的有效方法, 就是要学生学会做生活的主人, 积极主动地去关心社会, 思考人生, 留心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用满腔的热情去拥抱生活, 用细腻的心灵去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 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只有当某人某事从内心深处触动了他们, 他们才能敏锐地感受和概括这方面的人和事。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 积极思考生活, 用心感悟生活, 抓住人物的特点和事物的特征, 善于发现平常小事中隐含的意义, 才能真正将“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些新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
阅读在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学生在书中阅读到的内容是一种更广阔的生活, 可以纵观上下五千年。叶圣陶老先生有一段著名的话:“如果善读, 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章的影响, 不必有意摹仿, 而思绪和技巧自然渐有提高”。从书籍中汲取写作的材料和写作的技巧, 笔者是一条被事实证明的正确道路。
其一, 阅读过程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阅读习惯不良, 一定会影响到表达。阅读中做到先整体感知, 再细细品味, 根据提示要求提取有效信息。阅读中对于名篇佳句能够熟读成诵, 定能很好地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其二, 语文教学讲求读写结合, 应指导学生加强读与写的联系, 读中悟写, 读中学写, 把阅读和学习文章写法结合起来。教师应有意识地强调建立正确的阅读观, 注重读写结合是很有必要的, 必须明确读是为写服务的。建立正确的阅读观, 还要让学生多开展课外阅读。课外的阅读, 包括语文读本、报刊杂志甚至是优秀的武侠小说, 它们都应是语文课本的配套、延伸和拓展。只凭教科书培养语文能力是难以奏效的, 广泛阅读有助于扩大视野、增加积累, 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学习语文要两条腿走路, 既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又要引导学生课外学语文、用语文, 包括增强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的意识, 关注学生的课外语文学习, 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不断组织交流课外语文学习的经验, 让学生尽早、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也是为写作积累了素材。这样, 课内课外兼容, 古今中外并括, 吸收了丰富营养, 才能更好地为写作服务。
四、正确指导学生课外练笔
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首先是写日记和随笔。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可以以记叙、议论、抒情或说明等各种体裁写入日记和随笔, 篇幅长短不限, 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把思想认识表达清楚即可, 这是一种很有效的练笔方式。成功的经验证明, 只要坚持住, 对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很有益的。
其次, 读写结合。指导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做读书笔记, 可以更好地为写作服务。坚持做读书笔记, 借此记录下自己的思考, 真正把书读透。读书笔记中可以摘抄经典词句, 可以谈心得体会, 可以欣赏写作技巧, 也可以质疑辨析, 以上种种都有益于发散学生的思维, 在读中更好地悟写。
再次, 用循循善诱的评语保持学生对练笔的兴趣。课外练笔的文字都是小短文, 教师应组织学生定期上交, 及时批阅并定时讲评, 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评语要循循善诱, 要娓娓而谈, 让学生产生一种信任感、尊重感。师生彼此尊重了, 他们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强大的磁性十足的心理磁场, 为练笔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创造和谐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周传方.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33) .
[2]庞耀俊.新课标下初中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语文 (教学研究) , 2008, (9) .
[3]刘云超.初中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 (3) .
新课标下的初中作文教学 篇3
一、生活是写作之源,让学生学会搜集习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的写作理念就是以生活为本源的。令人遗憾的是,较多学生对周围的一切都无动于衷,认识肤浅,思想冷漠,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缺少发现的目光,认识生活的情意心智偏低。学生对人生的感悟如此苍白,生活的情感如此荒漠,行起文来怎么会有怦然心动、一吐为快的冲动呢?为此:
首先,教师要因地制宜,创设条件让学生走进社会,投入生活,拥抱自然,深入社区,走进工厂农村,参观学习,调查研究,收集材料,采访人物。学生面对沸腾的社会生活,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嬗变都有了直接的印象,深刻的体验。一旦对生活有了独到的发现,有了深刻的领悟,便能信手拈来,写出原汁原味的好文章来。
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们用正确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然后再引导他们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培养他们对真、善、美的爱,对假、恶、丑的恨。生活阅历丰富、体验深刻,再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作文时,文思便如江水出闸,一泻千里。真正让生活成为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第三,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使用一双敏锐的眼睛、一对灵巧的耳朵,从生活中,从社会中发掘新题材。教师要通过课内向课外开放,重视开拓学生的社会生活视野,培养他们勤于观察、善于思考、面向社会、接触实际的良好意识和能力,力求做到写作题材与学生的生活内容合拍,并且要求学生多注意观察和发现周围事物的变化,从而使作文内容生活化。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作文“无话可写”的问题,而且有助于写出内容充实、富有新意的好文章。
第四,教师要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教师要“逼”着学生注意留意生活,学会把生活中值得写的东西记下来。通过长时间的训练,不断的积累,学生的头脑中就会形成一个写作的素材库。
二、阅读是写作之本,让学生学习掌握写作技巧
凡事都是从学做开始的,最好的学做就是模仿着做。事实上,很多著名作家和诗人都曾有过模仿的阶段,名家尚且先仿后创,更何况“白纸一张”的学生呢?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苏教版教材就体现了这一思路。因此,我们必须很好地发挥教材、课外读物、名著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在阅读中研磨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第一,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教材中的课文是经过时间考验,被许多人公认的优秀作品,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语言的运用,写作技巧的娴熟,都是值得学生学习与模仿的。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通过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生活与三味书屋单调乏味的读书生活的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课文第二段运用准确的词语表现景物特点。写雪地捕鸟的一段,动词的运用也很准确、传神。
第二,有意识的补充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对学生的阅读的有机补充,在选择范文时,范文的主题可以与学生作文的要求相类似,也可以把学生的作文当作范文,还可以从身边的报纸杂志上挖掘--选用具有鲜明时代性、反映当代学生写作水平的作品。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試新题材、新手法、新构思。
第三,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名著阅读。针对不同作品作出相应的阅读建议,可规定学生在规定时间看完一部作品,做好读书笔记。在博览群书中,学生可以从中获取雅词丽句美文积累,为自己作文准备充分的“养分”;学生遨游在文学海洋,与文学大师对话,学生就有了更多的对“写”的感性认识,激起他们对生活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三、鉴赏是写作之道,让学生学会修改写作妙招
好文章,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让学生学会在修改中鉴赏自己的文章或别人的文章,在修改与鉴赏中摸索写作规律,提高写作水平。
第一,让学生学会自我鉴赏修改。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特别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可以让学生换个角度看加以修改,或过一段时间再改。反复修改,会越改越好。让学生在反复的自我鉴赏与修改中自觉感悟。
第二,让学生学会互相鉴赏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有时是限于个人水平,有时是“不识庐山真面目”。文章毛病自己看不出,学生共同磋商,师生共同研究、相互修改,就能解决问题。可以同桌同学修改;也可以在班里成立修改小组,找几个功底较扎实的学生,修改同学的作文;还可以让学生面对面互相修改。在具体修改活动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要求和修改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鉴赏别人的作品,修改他人的作文,本身就是向他人学习而共同提高的过程。
总之,我们只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让学生学会搜集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技巧,学会几招修改文章的妙招,初中作文教学一定会有显著效益的。学生一定会在初中阶段写出题材新,结构匀,技巧好,有着鲜活的时代感的佳作来。
在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教学 篇4
在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学生的学习应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而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导”。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观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会学”,在素质教育不断得到深化的今天,作为教改中重要的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有很多做法和创新。在中学生物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上讲台讲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评方式来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篇5
摘 要: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教学内容的层次化,关注课堂评价,创设思维,激发兴趣,营造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学手段
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达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因此,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开展实施了“自主管理”教学模式,从实施到现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注重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也一样,它是学习极为重要的阶段。
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即把课前通过自主学习能掌握的或能收集到相关的内容,如字、词的正音、释义,结构的梳理,内容的概括,相关的文学常识,课前把这些问题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工具书,利用课前时间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行消化,课上利用几分钟进行检测,小组长报告本组成员检测后情况,反馈后,教师及时给予纠正、评价,这样有助于上课时扫除部分知识障碍,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二、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按照好、中、差三类搭配的形式分成小组,并选出组长,要求他们一帮一、互助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质疑的共性问题和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放到小组当中,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研讨、交流,要求每个成员都要有话可说,各自阐述观点,发挥每个人的智慧,交流每个人的独特感受。
交流研讨后,每组指派一人汇报交流结果,其他小组如有异议,方可补充。教师再给予点拨性指导,直至对问题达成共识,既促使每个成员都主动参与其中,又对问题有了透彻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手段、内容层次化
农村学校学生基础程度良莠不齐,针对本校、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教学目标层次化,教学内容层次化,课堂检测层次化,课后练习层次化的方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别设置A、B、C三类不同的学习任务。使其有针对性地教学,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促使每一层次的学生在本节课中都能有所收获。教学内容层次化,主要采取设计的问题层次化,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难易适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研讨、思考、分析、发言的机会,对他们不同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树立其学习兴趣和信心。
四、注重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其目的在于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教师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对问题有独到见解的同学,教师要及时点评、肯定,对待差生教师要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表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催化剂。只有科学有效的评价,才能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全面发展创新能力。
新课标下的初中作文教学 篇6
一、明确新课程中作文教学的新理念
新课程要求作文教学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目标的培养, 鼓励个性化表达, 激发创新精神和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作文能力。因此,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和心路成长历程, 使其意识到日常生活本身蕴含着取之不尽的创作灵感。作文教学过程, 应该成为发展学生素质的过程, 学生是作文的主体, 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引导学生乐学、会学和善学, 才能让学生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首先, 语文教师首先要改变长期以来沿袭下来的传统的、陈旧的教学理念, 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为现代的“教学互动, 学生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语文教师应该实现学生在新课标要求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其次, 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作文能力。就教师而言, 必须多读、多思、多写, 特别是要通过作文、评语、教育反思或教育叙事等提高作文能力;就学校而言, 语文教师写示范作文可以尝试制度化, 通过创设良好的氛围, 鼓励教师作文, 使之成为语文教师的评价体系中的一部分。再次, 语文教师应该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探讨, 反思与借鉴, 应该认真学习、分析各地实验改革的成功经验, 明确改革的利弊, 进行有目的的取舍。我们可以成立“作文协会”定期研讨作文方法、交流作文经验;有时还聘请知名作家通过座谈会的形式以现身说法帮助教师解决作文中的困惑。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整合资源, 达到资源的最优化共享, 搭建交流平台, 定期到兄弟学校听作文示范课, 去粗取精, 第一时间掌握先进的作文教学方法, 从而达到改进自身作文教学的效果。
二、优化作文课堂教学设计, 创新作文教法
1. 为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而备课
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必须精心设计好每节作文课, 想方设法去激发他们作文的动机, 唤起他们的作文热情, 做到“有所为而做”。教师要设法让学生感到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 而是生活的必须, 出于需要, 发展为作文的内在动机。这时, 学生才会主动去写。要时常采用模拟生活情境的方法, 精心设计“有的放矢”的作文练习, “趁热打铁”, 学生写起来就会使文章内容充实, 中心突出。
2. 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积累
作文索质的高低, 与平时的积累有关。长期以来, 作文教学存在着重写轻读、重书面轻口头的弊端。其实, 听说读写是个整体, 听和读是从外到内的吸收, 说和写是从内到外的表达, 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相得益彰的互递过程。没有吸收, 也就没有表达。我们在进行作文训练时, 应坚持以课本为主体, 以读写为主线, 把听和说训练贯穿其中, 使听说读写自成体。特别是文章中好的段落, 要引导学生摘抄、剪贴下来, 有的甚至要背诵下来。平时在与人的交谈中听到的好词好句都要随时记在心里。每天遇到的难忘的有意义的事记在日记本上。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办手抄报, 既可增长学生的作文知识, 又能培养他们作文的综合能力。这样日积月累, 聚集起来就是部“百科全书”, 大大解决了文章内容的来源问题。
3. 到大自然中去寻求“自然”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生活中的人、物、景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培养学生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 这对学生的作文会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叫以时常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到大自然中去寻求“自然”, 走向社会, 到社会中去探索人生。比如:春天到了, 教师叫带学生起到田野中去感受春意, 去观察小草、麦田、梨园、花朵……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春”, 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去写“春”。这样, 就会使学生描绘出一幅幅春意盎然的“春景图”。观察景物不一定只限于外表事物, 要善于抓住事物的闪光点。如写《冬天的小草》, 你观察时看到的只是它那枯黄的、被风吹得杂乱的茎叶, 但可透过它并不美的外衣, 而想到它深埋在地下的根, 想到它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的生命力和默默的奉献精神。写人物也如此, 外表的平凡与丑陋, 更能衬托出人物美好的心灵, 残疾人做到的事, 更能表现出他的伟大与坚强。因此, 可常带学生去观察高大的厂房、繁华的街道……让他们在与人、物、景的接触中, 抓住其各自不同的特点, 随时做下记录, 回到教室再出题目, 学生就会说起来滔滔不绝, 写起来自然流畅。
4. 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鉴于学生作文的基础小同, 爱好各异, 教师应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其特长, 作文时可限定内容范围, 放宽体裁方式。命题作文也可用同文题、不同体裁去写。只要能达到“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的目的, 完成“观察———思维———表达”整个过程, 使学生产生生动活泼的个性语言, 写出有个性特征的人、物、景, 就是成功的作文教学。教师要有目的地精心设计些富有创造性和定难度的作文练习, 供作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去探索, 用“新、奇”来衡量其作文水平的高低。对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 要从基础入手, 发现优点多加鼓励, 给学生以信心和勇气, 引导他们对作文产生兴趣, 然后逐步发展其潜能, 使其作文水平螺旋上升。
5.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单一的教学法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去锻炼学生的参与能力、应变能力和思维能力, 使学生在娱乐中去提高自己的作文索质。比如:可以打破班级的界限, 依据学生的爱好, 自愿成立课外活动小组“作文兴趣小组”。可以利用每周五下午两节课的时间, 在起探讨作文中遇到的问题。不为应试而讲解, 只为兴趣而设置。每节课要有新的内容, 不断变换新的教学法, 去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活动课上, “说”占重要位置。针对每个题目, 或者每个事件, 让学生互相讨论, 踊跃发言, 从中取长补短。为了加强直观教学, 可利用电教设备放几幅图片或一部故事片, 说说情节, 谈谈感受。也可把学生写的优秀作文, 配上音乐录下来, 到活动课上去放。学生听着自己的声音, 欣赏着自己的“佳作”, 耳闻目睹的尽是“眼前之景, 身边之事”, 却这样生动, 真是百听小厌。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定会提高, 作文水平自然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毛月娥.想象模仿实用——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9, (2) .
新课标下的初中作文教学 篇7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作文;新理念
在新课标提出的新的要求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全球已经步入信息化的时代,语文作文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应该被摒弃掉。“应试作文”已经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怎样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以及怎样通过作文来表达情感成为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明确新理念,解放旧思想
新课标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是培养学生情感的抒发,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因此,教师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就应该被抛弃,避免“应试作文”和无病呻吟的情感空缺。
1.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以学生为根本,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内容。教课形式应由“填鸭式”改革为“互动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与学生更好的互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够让学生在面对写作时化被动为主动。
2.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
新课标不仅是对课堂提出了新的标准,对教师的素质也有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改革之余,也应该紧跟时代的进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关注时事,多感悟生活。这样才能避免在课堂中只传授了理论的写作知识,而忽视了写作的根本。
教师在改变教学理念的同时,更应该将目光放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重视在生活中得到的灵感,从而在写作的过程中更加自然地表达感情。
二、优化作文教学课堂
1.将激发学生兴趣作为备课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不仅能够化被动为主动,也能得到更多的感悟。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大多数学生对语文作文都有了枯燥乏味的基本判断。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课程改革首先要实施的内容。
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来进行备课。传统的作文教学传授的知识是千篇一律的,在这种教学下写出的作文也都是“应试作文”。而改革后的课堂,教师则要通过新颖的内容或者是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去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需要让学生从心底认为写作能够让自己的情感得到表达,思维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2.教学方法多样化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只有改变了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观念,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比如,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成立“作文兴趣小组”,让学生的思维在这样的兴趣小组碰撞中得到火花。学生可以在小组中交流在生活中得到的感悟,可以针对社会时事各抒己见,可以就写作中遇到的难题互补互助等等。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引导学生注意积累素材
很多学生所写的作文内容空洞、表达无力,都是因为素材积累的不够。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注重写作的模式,而正是这种模式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导致学生忽略了生活中的感悟。听、说、读、写是一个整体,写作是对所听所说所想的一个表达过程。如果本末倒置,不注重素材的积累,不重视听、说、读,对个人的写作能力和素质是没有帮助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注重素材的积累,平时看到好的段落语句,可以摘抄下来,以便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面。
三、去大自然和生活中寻找感悟
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情感的表达和交流,而大自然和生活都可以给予学生很多的感悟。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去自然和生活中发现闪光点。比如,写“诚信”的话题,可以让学生走上街头,去切身体会,去抓取素材。再比如,对春天的描述,可以让学生去感受自然。通过对万物的观察,从而写出自己所体会到的春天。
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忽视了因材施教,因此学生写出的作文也都大同小异。在新课标新的要求下,以学生情感抒发和交流为根本目的,教师就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除此之外,也可以鼓励学生多尝试新的体裁。通过不同的写作方式,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固定交流时间,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对于写作能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作文没有绝对的好坏,因此,也不能够用统一的标准去丈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的提升,才是教师应该长久关注的问题。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在新课标提出的高要求下面临着理念的改变和课堂的改革。不再以传统教学下的“应试作文”为根本目的,而是旨在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抒发。新的要求让课堂的教学质量更高,更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通过多方面的教学,让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让语文的作文教学更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薛燕.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0).
[2]胡云芳.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教育科研论坛,2009(10).
[3]张泽军.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浅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10).
新课标下的初中作文教学 篇8
大理州巍山县翠峰中学:凹鹏斌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此文着重谈了激活课堂教学的五大策略。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标准
激活
课堂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的课标,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中得到落实,获得体现。这就需要构建一个新课标指导下的新课堂。
一、广闻博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叶圣陶曾指出:教育的目标在于“造就善于处理生活的公民”,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引导学生由单一的语文教学步入广阔的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在长智力的同时养成习惯,在练就终身受用的语文本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作为现代人的社会交际素质,从而促进自我人格的全面完善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以语文能力训练为核心,广闻博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编课本剧、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会、读书汇报会、新闻发布会、办墙报、手抄报、搞社会调查、书法比赛、参观学习、歌咏比赛、作文大赛等,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七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我在所教班级开展了古诗背诵比赛、成语收集比赛、小楷展览比赛、优秀作文展览、周记评比等活动,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各种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我也更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优点与缺陷,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依据学生现状更好地因材施教。
二、精心设计、努力优化教学思想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力求拿出个人在处理教材和安排教学步骤上的最佳思路。
1、重视课堂导语、结束语的设计
如果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我们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弦律”引人入胜和“终曲”余味无穷。一堂课开头数分钟导语的作用不容忽视。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演示一个实验„„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认真求知、课堂引入就掀起一个小高潮起如爆竹,结如鸣钟。"教师可以尝试以点评课文、课文续写、排演课本剧等方法结课。比如点评课文,就是指导学生在充分品读作品的基础上,以片言只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只谈文中的某个细节、某件道具,但要从较新的角度切入、用语简洁悠美。
着,然后教师问“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本书的具体故事?”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那就请同学们到图书室借阅吧!”课后同学们纷纷主动到学校图书室借阅了这两本书,还主动与老师谈读后的体会。又如在教学程乃珊的《吾家有女初长成》一文时,课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她爱看《围城》,几乎背得出其中好多她认为的精彩之句;她也爱读《洗澡》,但她仍拒绝《安徒生童话》,也不喜欢我的偶像——张爱玲的小说。”教师抓住这个激发点进行点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作者的女儿为什么爱读《围城》和《洗澡》?这两本书到底写得怎样,你想不想知道?是不是《安徒生童话》和张爱玲的小说写得很遭糕呢?如果你想知道的话,请去阅读这几本书吧,用自己的眼光作个评判。”这样,学生的学习欲望被点燃了,他们在课后纷纷想办法借阅这几本书,并被这几本书深深吸引住了,许多同学还从书中摘录了好多好词好句和精彩的段落。
四、启发想象,开拓创新之路
想像力是人类所独有的思维能力,它能够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发散正是创新的基础,也是一切发现和发明的基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机会,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如对有些充满活力诗情画意的正诗文,就可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画一幅能够表达出诗意的图画。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然而,从文字到图象,需要殉思维的加工过程。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
时,大家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让我们都来学学作者,把心里的话写成一首送别诗,赠给自已最不舍的人。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纷纷模仿古诗书写出自已的诗篇。我们不强求学生的诗作是否工整漂亮,但是,这样的学习过程,正是他们一个自超越、自我创新的过程。
五、利用多媒体,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学改革的不断更新,过去语文教师那种“夹着课本和粉笔进教室,一支粉笔一张嘴讲话”的形象有所改变,电子设备将取代纸和粉笔成为语文教师的备课工具,多媒体已经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以及网络更加直接更加快捷地去了解语文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因而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提高。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教朱自清的《春》时,我精心选择了几幅图片,《春花图》、《荷塘景色》、《夕阳无限好》、《好大一场雪》,要求学生在总结文章写景特色的基础上用一段话描述图片的景色,并且请其他同学评价。学生们激情难抑,纷纷举手,展示自己的描写才能。又如在做《说话训练》时,我选取了希望工程的宣传画《大眼睛》,春城的一场春雪的图片以及环境污染的录象片,使学生在图声景的感染中,有感而发,即兴发言,侃侃而谈。小记者采访的形式更是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如此说来,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了口才,并且节省了板书的时间,教学更为直观,可谓一箭三雕。
新课标下农村初中教学策略初探 篇9
从事新课程的教学已经好几年。在这几年中,我所面对的大都是农村初中学生。教学过程中发现至少有以下几类学生是我从来没有教过的:
一、公务员的子女,二、教师的子女,三、有钱人的子女,四、老板的子女,五、当地政府领导的子女。因为他们都城里较好的学校去了。班上常见的是以下几类学生:一是留守儿童,二是单亲子女,三是生活比较困难的学生,四是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五是大学校不要开除回来的学生等。面对此种情况,许多老师都感头痛,教学不知道从何入手,讲难的,学生听不懂;讲简单的,无法应对考试,特别是教新教材后,发现大量的探索与研究问题让许多老师无从下手,学校的硬软件又不能与时俱进,怎么办呢? 经过几年的学习和教学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由于教材中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体现了螺旋上升的原则,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之间相互帮助进行图形的展开);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益。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策略。
(一)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注意力
一个数学教师,课堂上怎样吸引学生,怎样启发学生,怎样提问学生,怎样管理学生,怎样导入,怎样探究,怎样巩固,怎样总结,都是非常基本的常用的课堂教学需用的技能。教与学是师生心灵的交往,成功的教学不是靠教师单方面的传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认为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可以通过联系、挑战、变化、魅力的方式。所谓联系就是要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实际和数学本身的实际,使教学的内容不是空洞无物的,而是对自己有意义的,是与自己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联系的。所谓挑战就是指设制的教学任务对学生要有挑战性,要经过学生自己的深入思考才会有正确的结果,要让学生感到学习充实,收获大。如一道题解答完毕,接着便问,谁还有其它创新解法?这便能激发学生继续思考。所谓变化就是说,当学生的注意力涣散时,当学生的情绪低落时,当学生过度兴备时,教师要能及时改变教学的形式,让学生或猜想,或观察,或听讲,或思考,或操作,或自学,或讨论,或演算,或小组竞赛„„从而将学生拉回到正常的教学中来。最后,增加教师自身的魅力,也 能吸引学生专注地学习。比如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光等都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要是还能想办法调动他们的情感和意志需要,效果会更加持久而巨大。
(二)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积极进行愉快的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农村中学,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何谓愉快教学呢?愉快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愉快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好,学生爱老师,就会“爱屋及乌”,爱其所教的学科。特别是对那些留守学生,还会让他们对其产生信任感。二是精心选择,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一些生动有趣的与本堂教学有关的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习内容讲述诸如数学发展简史,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的成长过程和有关成绩。还可以讲述一些趣味性强,容易使学生产生强烈好奇心和丰富想象力的数学典故。这样不仅活跃了气氛,还使学生产生了愉快的学习心理,自然其乐无穷。例如讲“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时,学生普遍感到内容简单,但很难灵活运用,于是,我先介绍中国古代著名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关于勾股定理内容的著名解说,即“勾
三、股
四、弦五”,接着又列举并解答了《九章算术》中记载的一个关于勾股定理应用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钦佩古人数学钻研精神的同时,对中国古代数学成就倍感自豪,继而克服因“畏难”而造成的学习困难。,三是注重知识的学以致用。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本在于应用。只有通过应用,学生才能体会到其重要性,从而使其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鼓励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9章中《简单的轴对称图形(1)》的教学中,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做一做:
在纸上画出线段AB及它的中点O,再过O点画出与AB垂直的直线CD,沿直线CD将纸对折。看看线段OA和线段OB是否重合?要求分组讨论,哪组得到的结论多,又科学,就给予操行加分:
探索发现问题:
各小组经过讨论后,得到了用直尺度量线段的长度可以找到线段的中点,然后再过中点 作出垂线。但是有的同学却用圆规同样取到了相同的效果,并在画的过程中发现,在中垂线上任取一点,连结两个端点得到的两条线段长度相等,由此得出性质,对折过程中还发现他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也找到了。推翻了我想让同学们用度量法平分线段,再引导学生去发现他的性质和定理的想法。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在此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验证后得出的的结论,是他们切身体验的结果,对于他们来说,记忆深刻,也不容易忘记。而我们则应该及时给予充分肯定,激励他们敢于探索的精神,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四)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
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及地区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错误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因为情趣原因而影响学习的学生,我们还要了解具体情况,及时给予开导,引导他们走出低谷。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让他们不断地学习和总结,才能真正使他们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新课标下的初中作文教学 篇10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5-046-2
引言
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新课标的推出,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面又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建立和完善有关语言文字的法规体系,使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得到全面推进[1]。作为一种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作文成为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我、开展创造性表达的重要过程,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表现[2]。在新课标的视野下,探讨改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是贯彻新课标精神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初中作文教学教法存在的误区
1.评讲和训练不协调
由于中考中作文所占的分数比例较大,老师为了提高学生作文成绩,往往在作文训练上做足了工夫,而在作文的评讲方面却相对比较欠缺。在作文训练方面,采取一周写一次大作文,一周写一次小作文的方式,此外,还敦促学生每日摘抄优美词句和坚持写日记等,来加强学生的作文训练,而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往往只是凑字数,有时候甚至采取抄袭的方式来完成训练任务。在作文评讲方面,教师往往较为忽视,或有评讲,但评讲方式往往只是选取两篇好作文和两篇较差作文,之后读一读,指出相应优缺点,评讲未深入实质,评讲效果不佳[3]。
2.技巧重视和过程重视不协调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作文有技有法,通过对写作技巧的运用,能使作文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分重视作文技巧,而对学生作文过程较为忽视。其实对学生写作过程的重视,能使学生在写作中达到自省、自悟,从而实现作文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对学生写作过程的忽视,就造成对学生深入观察、感悟、探究生活等方面的引导缺乏,从而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难以挖掘出好的作文素材,无法准确归纳突出作文中心主旨。这种重视技巧而忽视过程的现象普遍存在,是初中作文教学的重要误区。
3.写作和修改不相协调
好文章是经过多次修改而产生的,通过对文章的修改,能使学生记住语感和语法方面的知识,使文章文从字顺,而且在修改的过程中,学生还能获得新的体悟,对学生作文能力提升大有裨益。但是,在当前的初中作文教学中,往往重视让学生多写,而忽视了对文章的修改。这就使作文修改成为初中作文教学缺失的重要部分。而新课程标准对教师引导学生修改作文提出新要求,要使学生养成对自己作文修改的习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过分重视写作训练,往往使学生养成只写不改的习惯,许多学生作文写好以后,不再对其进行修改,导致作文里面错别字、语句不通、逻辑结构混乱等现象严重,这与新课标要求严重背离。
二、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
1.加强作文教学教法的创新
从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学方法较为陈旧,教学方法呈现出单一化的特点,往往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作文的教学往往也只是局限于课堂的教学。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使作文教学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往往表现出较低的写作兴趣。在新课标的视野下,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领悟新课标精神内涵,使作文教学不断得到创新,使作文教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比如,在就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彩的四季,写一篇文章,可以让学生围绕多彩的四季进行多角度思考,进行多角度写作,可以从多种四季景色来写作,也可以从单一某一事物的变化来展现四季变化的多彩性,还可以让学生看画作文;可以让学生课堂限时写;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写作等。通过这样富于变化的作文教学方法和途径,将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从而使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大大提高[4]。
2.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
写作需要写作素材,丰富的素材积累是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的重要基础。在作文素材的积累上,可以通过直接的经验来获取,也可以通过间接的经验获取。由于初中生的社会阅历相对不足,更多的素材是通过间接的经验来获取,而阅读是间接经验获取的最佳方式。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使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有了素材,学生写作就不会出现“挤牙膏”等畏难情绪。比如,让学生就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俗风情写一篇文章,就可以指导学生加强对这方面文章的阅读,通过阅读,积累民俗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下笔时游刃有余。
3.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寻求创新
好的作文往往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新课标中也指出写作教学贴近学生的实践生活,使学生能够基于自身实践生活,乐于表达,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单纯的文本教学转向对学生生活实践的关注,注重对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的引导,并记录下自己的切身感受,让学生学会表达对自然、生活、社会的真情实感,使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5]。如就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彩的四季,写一篇文章,可以带学生去野外体验季节的色彩,让学生记录下自己切身的感受和体验,通过这种方式扩充学生的眼
界,丰富自身阅历,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4.加强作文赏析教学
在对学生写好的作文进行评讲的时候,要一改以往的评讲模式,让单纯的作文评讲转为作文赏析,通过对学生作文真诚的欣赏,使学生体验写作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写作信心,同时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欣赏文章中的优点;而对于作文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要中肯地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耐心的引导,使学生写作能够切实得到提高。在写评语的时候,教师要多用激励式的评语,从而使学生建立写好作文的信心和积极性。如对学生习作中有较多错别字、语句不通的现象,教师可以用委婉的话感染学生,使学生意识到错误并积极改正。
nlc202309011305
5.多渠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学生作文的过程,是学生进行精神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大脑就好比一个加工厂,没有原料是无法进行生产的,因此说写作没有素材也是难以高水平开展的。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多渠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具体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生活是作文素材最好、最广泛的来源。所以在写作中想要获得充足的素材,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深入生活,使学生见闻广博。比如说,我们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可以将作文中的事物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时刻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的习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积累。
其次,让学生养成阅读和记笔记的习惯,提高他们的知识储备量。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学生在大脑中储存大量的信息,到实施写作的时候才有充分发挥的余地。比如说,我们可以在班级内举办学生日记评比大赛、文章的读后感评比以及电影的观后感征集等活动,以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记录的积极性。
最后,在作文教学中通过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讨论式教学是老师在提出问题之后,由学生们分组或者整体在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就问题展开一系列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各抒己见,将不同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呈现出来,这对于学生们通过自我学习和相互学习从而学会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以及反思自身思维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之处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比如说,我们让学生写一篇以“水”为话题的作文,先让学生就“水”展开探讨。学生们根据水的性质、寓意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主要有:一滴水很容易蒸发,只有放在大海里才能永不干涸;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任何一个朝代、企业,只有得到人民和员工的拥护才能长治久安;景美在于水清,人美在于廉洁等等,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的思路开阔了,题材丰富了,写作的灵感也随之而生了。
结语
初中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以新课标为指导,避免在作文教学中产生误区,采用新的教学教法,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红梅.巧注“活水”,渠内清水常流——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思想深度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4).
[2]王凤清.集腋成裘 聚沙成塔——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J].学苑教育,2011(04).
[3]陈国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提高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9).
[4]谢活.作文教学过于拔高目标要求,妨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11).
[5]陈丽君.用“发现”编织作文的彩锦——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J].新课程(上),2011(05).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的探讨 篇11
新课程标准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的核心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应用英语能力。在教学中,教者牢固地树立以贯彻素质教育为己任,就会自觉地转化教学观念,在英语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目前,英语课堂教学虽然课程标准变了,教材变了,但教师的教学方法却不变,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是广大教师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教学上一直以教师为中心, 以知识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所以要彻底改变目前的状况首先应从教师做起,教师要更新观念。教师要勤奋学习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树立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转变角色,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新课改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全方位提高个人素质
英语新课改体现了英语学科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课程内容强调与学习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中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因此,作为英语专业教师,需要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只熟悉英语学科的单一型教师已不能胜任新的课改教学要求。另外,英语教师也必须具有教学创新素质,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合作成为教师的一种能力或基本功,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就是教师走下讲台,置身于学生中间,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教师也应善于了解其他学科,关注其发展,积极寻求学科之间的融合。教师不要把自己任教的学科看作孤立的整体,而要把它作为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改变传统教师角色,以学生自主学习为重心
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新教材正是突出了以语言使用为教学目标的特点. 无论是课文编排结构,还是句型、语法练习,都注重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能进行多层次的运用。多年来,英语教学总是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总是以应试为前提。为了适应新教材、应对新课改,教师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为主体,注重学习水平层次和个性差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学习活动至关重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按照教材体系和学生认识水平,使学生养成如下几方面的学习习惯: 语音为首的听说习惯、按时预习新课习惯、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习惯、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习惯、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习惯、及时复习所学知识习惯等。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有效的主动学习
要想学生有高效学习,靠“灌”或“磨”是不行的,而应该使学生自觉地产生学习的内动力,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兴趣越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高,掌握知识就越快。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英语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学生乐意学了,对英语的学习态度也自然提高,学习效率也就高了。因此,我们首先从学生学习兴趣着手,努力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我们尝试在课堂上运用直观教具、游戏、歌谣、 谜语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提高课堂的提问艺术,注重问题的实效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的效率,所以,教师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质量,要问在质疑之处,一个高质量的问题应该要有典型性、趣味性、层次性和启发性等几个特点; 教师要抓住提问的时机,选择在导入和过渡时、学生听和读后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和课堂检测时提问; 教师提问还要注意:
( 1) 要多一些个别提问,少一些集体回答。( 2) 提问时要注意顺序且要留学生思考的空间。( 3) 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的评价。( 4) 要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 教师还应注意课堂上问题的预设预生成,适时地调整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六、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队成绩为评价标准,利用教学间动态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期达到较好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要想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师要合理地建立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灵活的担当好角色、恰当地使用好评价、合理地设计好小组活动、先让学生自主学习; 还要注意给予小组活动充足的时间、指令要清楚,要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活动制定规则,让学生明确操作流程,形成习惯; 要把竞争机制引入活动中来,让小组活动时时有竞争,处处有竞争,有效的激励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七、课前精心准备,设计教学活动,保障课堂活动高效进行
为了保障课堂活动高效进行,教师课前要精心备好课,明确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对学生学情进行分析,并注意目标的三维度。教师备课时所设计课堂活动时要围绕着某个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生活实际,并考虑所设计的课堂活动是否生动、富有情趣和吸引力。另外,还要避免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在突出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趣味活动和有效的语言时间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效果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优化。教师既要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也要突破现行教材的局限性,在重点语法项目上有系统的强化训练。在句法上不能拘泥于传统的语法层面,要搜集材料,适当拓宽。教师还要精选练习,保证作业的有效性。
新课标下的初中作文教学 篇12
摘要:
数学以其深刻的抽象性、逻辑性而得以广泛传播。在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手段来进行数学教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明确化,同时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科学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为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深化,随着经济不断地快速发展,高中数学教学从枯燥的静态课堂开始走向生动的动态数字化教学。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数学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运用多媒体教学会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其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信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把学生从封闭的课堂和枯燥的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再现知识发现过程,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上,猜想结论,从而提高创新能力。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毅力。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能提高学习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要引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的需求。计算机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满足学生各种感官的享受,充分体现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二.突出学习重点,减轻教师工作量 数学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再加上教学手段的不适当,所以某些内容对于学生比较难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弥补了传统数学教学动态立体感方面的不足,并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的印象。这就为教师解决学习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教师的备课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无尽的教学资源,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在练习巩固知识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省去板书擦拭的时间,能在短时间内增加练习容量。教师可以将时间专注于引导学生的兴趣,培养能力方面,而不是过多的耗费在资料的搜寻中,因此可以大大的提高课堂质量和教学效率。三.明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获取技能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着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经验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动性。最重要的是在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有关资料的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网络互动交流式的学习环境,开阔视野,提高眼界。同时通过网络交流,教师可以学习到各地各级优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创建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完善教学方式,明确教学目标。远程教育的建立,教学方法总是走在时代的最前列。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就要求教师具有相当的计算机使用技能。结合时代的大背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每个人提出新的要求,更应该积极地推动计算机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四.将多媒体信息教学模式带入课堂的反思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教育也要走在时代发展的前端。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转变教学观念,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导工具,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过程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良好的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数学是抽象的自然科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数学中抽象的概念、几何图形的变换展现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用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努力做到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受多媒体技术媒体的影响和限制,而妨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教学思路;也不能因为信息技术教学而取代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过程。切忌只重视演示现象,忽视揭示过程,从而没有贯穿学生思想,导致学生只会模仿做题,完全不能提升数学思想和方法。
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进入数学课堂是一次深刻而又漫长的变革,我们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工具真正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贯穿新的教学思想,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新时代新教育,必然有新的教学手段方式,只有充分把握其优势和教育主旨才能扬长补短,促进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新课标下的初中作文教学】推荐阅读: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09-04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09-06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教学12-26
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10-03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08-04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养成06-18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课教学论文07-01
新课标下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初探11-24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12-17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验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