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信仰危机消解

2024-09-29

道德信仰危机消解(共8篇)

道德信仰危机消解 篇1

社会道德信仰危机与重构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道德信仰在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出现了道德滑坡、信仰多元等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方面的缺失中,阻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影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鞍山作为全国的老工业基地,不乏社会道德典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但是在社会转型期也经历着道德失范的困扰,因此,研究社会道德信仰失范及其相关问题,探索道德信仰构建的路径选择,是现阶段加强社会道德仰信建设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道德信仰 危机重构 [中图分类号]B01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08-0012-02 中国随着社会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目前正经历着重要的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这个变革时期发生着剧变,道德观念在价值观多元的社会中出现了矛盾和混乱,人们的言行也出现了与道德的断层,在道德信仰方面,很多人迷失了自我,找不到方向。道德信仰问题是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道德信仰的培养和构建,凝聚民族的精神力量,从而创建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道德体系。 一、我国社会市民道德现状――以鞍山为例 在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办好全运会的大背景下,鞍山要挖掘这座老工业城市所积攒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弘扬雷锋精神,学习践行郭明义事迹中,打造鞍山人的精神家园,以“爱国创新务实敬业”的鞍山精神为指引,建设美丽鞍山、爱心鞍山、文明鞍山、诚信鞍山,为全面提升鞍山市民的道德信仰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鞍山市公民道德建设取得的成绩 鞍山市现在全力为全运会的成功举办而开展各行业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大力弘扬鞍山精神,树立鞍山新形象。最近几年,鞍山在公民道德方面取得的成就斐然。 1.鞍山市英雄模范辈出 鞍山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吸引了大批青年到鞍山来为祖国建设做贡献,尤其是以鞍钢为首的国有企业,不仅为国家的生产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批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模范人物,截止3月5日,鞍山市政府网站统计的新中国成立以来,鞍山市各级劳动模范10007人,其中全国劳动模范207人,省部级劳动模范2783人,获省级以上“五一劳动奖章”光荣称号的546人。其中以孟泰、王崇伦、雷锋、白雪洁、冯志国、郭明义等为代表的全国著名的英模人物群体,更是为鞍山注入了强大的精神活力,鞍山市民在这些英雄模范的道德感召下,在见义勇为、救死扶伤、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使鞍山整体的道德水平走在全国的前列。 2.开展中国梦主题活动,为鞍山发展凝聚正能量 鞍山市的“中国梦”宣讲活动为凝聚鞍山市民的精神力量,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传递正能量发挥着作用。从4月17日开始,鞍山市各界开展“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的百姓宣讲活动,在全市各行业范围内深入开展“身边人讲身边故事”活动,激励人们的创业热情,大力宣传“鞍山精神”。本次活动通过开展“四个五”工程,即建设500个文化广场、开展5000场演出、选出50个文化领军人物、打造5个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全面提升鞍山市民的文化素质。在高校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广大青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向雷锋同志学习,奉献自身,帮扶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中小学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引导青少年为中国梦的实现,传递青春正能量,立足自身岗位,通过努力学习来践行中国梦。 3.以创建文明城市,办好全运会为契机,促进鞍山市民公民道德健康发展 一是以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载体,发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二是大力弘扬模范精神。三是开展“迎全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四是在全市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五是开展各种主题文化活动。六是以创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市为重点,大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七是促进农村道德文明发展,继续深化实施“农村道德信贷”“企村共建”工程,推进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八是以“学知做雷锋传人――郭明义”为重点,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实践活动。九是开展和谐文明社区创建亮工作。十是打造精神文明创建精品工程。 (二)鞍山市公民道德信仰存在的问题 鞍山市通过大力宣传郭明义精神,发掘老工业基地的文化底蕴,不断助推鞍山向着文明、美丽、素质、诚信之城迈进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社会公德意识薄弱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应该自觉遵守的公共道德,它事关社会的和谐,文明的程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道德水准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在某些方面不断下降。公共场所的吸烟现象、随地吐痰现象、坐车不排队现象、乱扔垃圾现象、不文明交往现象十分普遍。人们的友爱之风、团结之风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成为越来越稀缺的精神需求。 2.职业道德中的诚信建设有待加强 诚信是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诚信,人们无法正常交往,社会机器也无法正常运转。诚信的缺失导致市场上的假货成灾,教育体系中的舞弊考试和虚假文凭事件不断,医疗体系中的收受红包之风、政府事业单位中的走关系办事之风泛滥,人们正在遭受着食品安全、药品安全、质量安全的各方面毒害。百姓经历着对政府的不信任,对医生、教师、官员的怀疑,对社会充满了复杂的不平衡心理,这一切都源自诚信的缺失。鞍山市虽然总体上诚信体系建设越来越完善,但是也经受着社会发展过程中诚信缺失的影响和考验。 3.家庭美德和邻里和谐需要加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家庭美德注重对老人的赡养,对孩子的照顾,对妻子的疼爱,对丈夫的包容,对亲友的帮扶,注重整个家庭和家族的血肉联系,让亲情在交往中深化。但是,今天的社会,父母得不到赡养而对簿公堂的事件时有发生,因为夫妻不忠而造成的婚姻破裂现象仿佛是一种时尚,青年人的闪婚闪离现象比较普遍,对孩子的培养普遍存在溺爱和娇惯现象,亲友走动次数越来越少。讲家庭美德也就是讲邻居之间的`友善,互相谅解,但是在城镇化发展的今天,人们即使住在一栋楼里很多年,也不能相互了解,导致邻里关系越来越疏远。 二、构建适合现阶段发展的公民道德信仰的途径 (一)发掘文化在德育教育上的作用 首先,深度发掘鞍山的历史文化财富,通过宣传千山的宗教文化,汤岗子温泉的养生文化,牛庄的爱国主义教育文化,台安的张学良爱国将领文化,海城的高跷民俗文化,南台、西柳的改革创业文化,岫岩的岫玉文化,鞍山的书场文化等,编写通俗读本,配以精美插图,通过网站、报刊、杂志等媒体的广泛宣传,让鞍山市民感受文化鞍山,从而激发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其次,以重塑鞍山精神为契机,宣传鞍钢在历史和现代化建设中的老工业文化内涵,尤其要大力宣扬郭明义精神。要发掘鞍山的精神财富,弘扬郭明义事迹,让鞍山市民在奉献精神给养下,不断提升道德水平,不断提升精神境界,让人人都能学习郭明义的助人为乐精神,让鞍山市充满团结友善之风。 (二)营造有利于德育发展的社会氛围 首先,要引导人们反思经济发展中的道德失范现象,通过网络、微博等新媒体,来科学指导人们表达对现状的诉求。很多网民和市民只是对现在道德失范产生的恶果表达愤慨和不满,至于如何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来科学分析道德失范的原因,如何根据鞍山的实际来构建道德建设的途径却很少论及。因此,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要让一些境遇不佳的网民明白,满腹的牢骚和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也换不来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知识改变命运,劳动创造幸福,现在的社会需要人们脚踏实地地去干,刻苦努力地去拼搏,否则,害人害己,没有任何收获。 其次,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鞍山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在传统道德方面,要弘扬民族大义、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号召人们肩负起推动社会、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历史责任,培养奉献意识;要推崇人们之间仁爱的和谐关系,弘扬民族平等和团结,倡导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推崇勤俭和礼仪,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劝学、孝道、忠诚、勇敢等民族精神。在具体操作层面,政府可以通过车载公交媒体、公共场所、报纸、杂志等手段,弘扬本地区的历史风俗,弘扬好人好事,传播红色歌曲,传扬励志故事,让人们在不经意间就能获得心灵上的感动,唤起历史的记忆,营造浓厚的道德建设氛围。 第三,积极营造和宣传道德评判标准,让人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衡量自身行为。道德评价的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现阶段,很多人可能把拥有巨额的财产视为人生的最大成功,有的人把当官作为自身的价值信条,这些都是非科学的道德判断标准,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坚持共产主义信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道德信仰危机消解 篇2

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心理发展、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针对青少年诸多道德失范现象与问题, 深入分析网络道德危机的表现与成因, 积极探索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消解路径与策略, 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一、网络道德的概念界定与构成要素

( 一) 网络道德的概念与内涵

网络道德, 是指以善恶为标准, 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与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 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2]其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人类社会所表现出的新型道德关系, 以及对人和各种组织提出的新型伦理要求、伦理规范、伦理规约。[3]网络道德是从传统道德中延伸出来的, 是在网络社会中用以规范人们对网络的道德认知和行为的标准准则, 涉及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双向关系与道德问题。

( 二) 网络道德的构成与特点

网络道德的主体呈现出异化趋势。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 生理心理发展又具有特殊性, 容易引发一系列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作为网络道德主体的青少年的理性、情感、信仰在虚拟世界被严重剥离, 导致道德失范、道德冷漠、道德随意、道德相对主义等盛行。青少年道德责任感弱化、价值观模糊、诚信缺失、性格随性, 出现了现实与虚拟混淆、社会角色混乱等种种主体异化现象。

网络道德的客体呈现出智能化趋势。网络将现实社会的人- 人交往模式转化为网络社会的人- 机- 人交往模式, 这种间接性造成了网络交流的广泛性。互联网所具有的自由性、开放性、即时性等特点, 使得网络交往超越了年龄、性别、身份、地域、时空等诸多限制, 人际交往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社会关系向着多元化复杂化发展。因而, 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相比而言, 也表现出更多的独立自律性、自主自觉性、开放多元性等特征。

二、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主要表现与内因分析

( 一) 网络隐私窃取引发信任危机, 导致青少年社会责任淡化和诚信意识缺失

网络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得青少年在网络社会中可以随意使用新的身份、性别、角色, 可以远离现实社会中的道德束缚和责任担当。他们在网络中任意猖狂, 胆大妄为, 加之青少年心智发育尚未成熟, 猎奇心和窥私欲远超其他人群, 使得其在虚拟世界中带着游戏心态、欺骗心理与人交往, 甚至产生窃取他人资料信息、财产、知识产权和偷窥他人隐私等不当行为, 以致他们社会责任感淡薄, 诚信意识缺失。

( 二) 网络黑色污染引发价值危机, 导致青少年分辨能力减弱和价值观念扭曲

网络上信息庞杂多样, 如同一座信息迷宫, 既有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信息, 同时也充斥着色情、暴力、反动等黑色信息, 畅意遨游网络世界的青少年由于认知的不成熟, 对性需要较为强烈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 容易藏污纳垢, 受到这些有害信息的污染和侵害, 从而产生网络情感欺骗、网络色情聊天、网络暴力推崇、网络病毒传播、网络反动言论散布等行为, 以致他们道德意识弱化, 价值观念扭曲, 身心发展畸形。

( 三) 网络成瘾引发心理危机, 导致青少年人际交往淡漠和人格发展障碍

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等特点使得青少年沉迷其中, 改变了他们的传统生存方式和日常生活形式。青少年长期处于封闭、被动的环境中, 容易被网络世界所提供的宽松、自由、随意平台所吸引, 再加上其普遍自制力较差, 从而出现了沉迷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色情等网络成瘾现象。过度的沉溺网络除了损害青少年的身体之外, 还容易引发焦虑、孤独、抑郁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造成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缺失。

( 四) 网络犯罪引发安全危机, 导致青少年利己主义滋生和犯罪行为产生

网络的隐蔽性和无序性等特点使得青少年的网络活动带有随意性和自私性, 再加之其身心发展的不成熟, 侥幸心理和冒险精神的作祟, 导致他们盲目追求个人自由和解放, 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快速高度膨胀, 甚至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做出种种违法犯罪行为。青少年除了利用网络实施盗窃、诈骗、强奸、绑架等传统犯罪外, 还与网络结合形成诸如网络私彩赌博、制造传播网络病毒、黑客破坏活动等新型网络犯罪。

三、消解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现实意蕴

( 一) 有助于青少年责任诚信意识的确立与提升

当前青少年在网络空间中任性、放纵、撒谎、欺骗、敲诈等道德败坏现象比比皆是, 甚至把这种不良习惯带到了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社会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缺失, 道德观念普遍弱化, 不道德行为日益增多。因此, 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有利于扭转青少年在网络世界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 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有利于增强青少年自我责任感、家庭责任感、集体责任感等社会责任感, 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诚实品质和守信品格。

( 二) 有助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与加强

网络上的内容丰富、信息庞杂, 各种思想和观念在此汇聚交融、冲击碰撞。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 再加之辨别和选择能力相对缺乏, 容易受到网上黑色信息的影响, 跟风盲从西方思想文化。青少年频繁接触网上有害信息, 导致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滋生。消除网络道德失范现象, 有利于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健康发展, 有利于青少年正确意识形态的形成, 也必将为国家的稳定和谐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带来正向积极作用。

( 三) 有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青少年沉溺网络世界, 在现实世界中迷失自我, 导致现实交往能力下降, 人际关系淡漠, 诱发心理危机和人格障碍, 阻碍了自身人格社会化的发展。在虚拟社会中, 青少年在思想和行为上产生了严重分离, 导致人格异化和多重人格现象的出现。网络成瘾症、网络自闭症、网络散漫症、网络孤独症等心理疾病不可避免地发生,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猝死或自杀。[4]网络道德危机的消除, 有利于青少年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有利于青少年积极健康人格的形成, 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 四) 有助于青少年犯罪现象的防止与削减

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给青少年犯罪提供了更多可能, 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念淡薄、自控能力较差, 容易受网络黄色、暴力、变态、反动等垃圾信息的影响和侵害, 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网络犯罪不断增多, 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窃取信息、欺骗感情、诈骗钱财等。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有利于青少年绿色成长环境的构建, 有利于青少年网络犯罪心理的消除, 有利于青少年网络犯罪行为的防范, 有利于青少年网络新型犯罪形态的消解。

四、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消解路径

推进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除了增强家庭预防教育、完善社会管理职能、强化政府监管之外, 还需充分发挥学校作为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的主要阵地作用, 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和建构工作。

( 一) 加强网络主体的道德建构, 提升青少年网络道德素质

青少年作为网络行为主体, 是网络活动的主要人群。因此, 要消解网络道德失范现象, 必须加强网络行为主体的道德建构, 提升青少年自身道德修养。学校应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学生自觉提高网络道德意识, 端正上网态度; 丰富网络道德情感, 减轻网络依赖心理; 增强网络道德意志, 克服意志薄弱; 强化网络道德责任, 提高社会责任感; 规范网络道德行为, 加强道德自律性。

( 二) 发挥教育者主导示范作用, 加强教师网络道德素养建设

教师应关注网络热点, 学习网络知识, 掌握网络技术, 遵守网络道德, 规范网络行为, 努力提高网络媒介应对能力, 不断提升自身网络道德修养, 以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带头表率作用。在鼓励教师自学的基础上, 学校可通过加强校内培训、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网络分享平台等来推广教师媒介素养教育, 扩大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围和效果, 实现教师媒介素养的提升。

( 三) 强化网络教育服务功能, 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手段, 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与新方法, 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作用。深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 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发挥网络积极正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提高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同时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丰富教育的内容形式, 开发网络服务平台, 关注学生网络动态。

( 四) 增强网络道德引导教育, 推进网络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德育应注入网络道德教育的新内容, 加强对网络伦理、网络道德的研究, 可开展基础道德教育、网络道德规范教育、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等相关内容的教育引导工作, 以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和网络道德素质。学校应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信息网络课程, 并通过开设网络伦理课、网络道德课等必修课程, 加强网络道德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R].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5.[EB/OL].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5/201601/t20160122_53283.htm.

[2]朱银端.网络道德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3]黄寰.网络伦理危机及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拯救信仰迷失和公共道德危机 篇3

第一则是《公羊传》中的《宋人及楚人平》。故事背景是春秋时楚宋两国交兵,楚军围困宋国都城,宋国已快要支撑不住,而楚军也只剩下够7天吃的粮食,粮尽就必须撤军回国。但双方都不了解对方的底细。而宋国大夫华元与楚国大夫司马子反会面时,华元首先告知对方,城中已经穷困到极点,乃至“易子而食,析骸而炊”。子反问华元,为何要把实情透露出来,华元回答“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相信子反是君子,不会乘人之危。子反随即也告诉华元,7天之后楚兵粮食将尽,如果还没攻下城池,就将撤兵。子反回营后,将对话告诉楚王,楚王大怒,责备他为何要透露实情,子反回答道:“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后来楚王与子反一起撤围归国。

第二则是《吕氏春秋》中的记载。齐国和晋国交战,一位齐国士兵在战斗中失了自己的戟,但获得对方的长矛,在离开战场的路上心不自安。问一位路人,对方说,失兵器得兵器,没有遗憾,可以堂堂正正地走了。后来又遇到高唐的大夫叔无孙。叔无孙说,两种兵器不同,岂能相抵?于是士兵回到沙场战死。叔无孙说,“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也纵马追随士兵进入战场,“死而不反”。

无论在何时读这两则故事,都让我觉得非常震撼。它们显然经过了一定的艺术加工处理,但无论如何,它们反映了当时的中国人对高尚道德的认知。第一个故事的关键词是“诚信”,第二个的关键词是“责任”。诚信很简单,就是无论何时都要告知真实的情况,“不欺人”、不隐瞒或者编造事实来牟取利益。责任意味着对自己应负责的事要恪尽职守,也意味着当别人因自己的原因而处于某种不利境地时,要分担其损失,甚至一起牺牲。两个故事所蕴含的更高意义是对道德准则的遵守。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春秋时代的贵族,“即在战争中,犹能不失他们重人道、讲礼貌、守信义之素养,而有时则成为一种当时独有的幽默。道义礼信,在当时的地位,显见超出于富强攻取之上……他们识解之渊博,人格之完备,嘉言懿行,可资后代敬慕者,到处可见。”如果用古希腊神話中黄金、白银、黄铜、黑铁时代的划分,可以说那是中国文化与道德上的“黄金时代”,至今引人遐想。

这些故事在今天也许看起来有点“迂腐”和“傻”,但只要看看我们身边的“世风日下”的种种表现,公共伦理与社会风气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甚至陷入某种危机:欺诈盛行、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知识产权和创新缺乏保护;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充满戒备,陌生人之间很容易因小事发生冲突,人际关系冷漠,人们普遍不愿帮助他人;严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基本的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在很多地方,对生态和环境的漠视令人触目惊心,污染已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家庭变得脆弱不堪,离婚率上升,许多老人和儿童得不到照顾;人们对政府机构和专家学者的信任度降到最低点,民众对公共问题的讨论常常变得只有嘲讽而无建树;对物质享受的追求达到极致,金钱与地位变为唯一的评价标准,精神生活被彻底遗忘……凡此种种,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人们心中道德律的坍塌,传统的那些对上天、对习俗、对舆论的敬畏丧失,人心中归信仰力量统摄的那块领域,始终处于空白。

我们今天追慕古风,无非是因为对现实的失望。梁启超曾撰写过一篇《中国历代民德升降原因表》,在他看来,春秋时期中国民风“淳朴忠实”,其后的历史上有恶化时期也有好转时期,到了清朝,部分因为专制统治的强化,国民性格变得“庸懦、卑怯、狡诈”,而到了他生活的年代,即清末和民国初年,社会情况是“旧学渐灭,新学未成,青黄不接,谬想重叠”,民德方面则“恶浊达于极点,诸恶俱备”。不知梁启超如生活在当代,又将做出怎样的评论。

对所谓“国民性”的批判是“五四运动”之后知识界讨论的主题之一,但任何文化背后都有其政治、经济与社会组织结构的原因。中国自古以来环境恶劣、资源贫乏而又人口稠密,又有漫长的政治专制史,既欠缺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也没有强有力的社会中间组织,底层人民生活困苦,只能靠自己和家族的力量求生存,也就表现为自私自利,有时为了生存下去不择手段。改革开放以来,过度强调对经济和财富的追求,加上“信仰真空”的出现,都促成了当今的“世风日下”。

信仰迷失和公共道德危机也是全世界的难题。西方社会学把这样的情况理解为“社会资本”的衰减。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帕特南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人们之间的联系,包括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及由此产生的信任。社会资本降低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信任的降低、经济交易成本的提高,损害民主制度的健康。帕特南也对过去30多年里美国社会资本的下降感到忧心忡忡。

许多人都会说,解决这些问题要靠市场和法治,但法律是明确的,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外来的强制,而道德是模糊的,只能依靠人们内心的自律。也有一种趋势是大家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为“体制”。但是人性造就了体制还是体制造就了人性,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把责任归给“体制”是一种推卸和偷懒。如果我们人人都不改变,“体制”即使有所改变,也会走向劣化。

浅谈当代青年的信仰危机 篇4

一. 摘要:当代青年信仰缺失,信仰低俗的现象,让我们震惊,焦虑的同时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反思,积极探索信仰危机的原因及解决之道,方能真正的使信仰产生正能量。

二.

三. 关键词:信仰危机,当代青年,原因,对策 引言:信仰是人类精神的动力和支柱,信仰问题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随着改革开放,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各种新观念,新事物的不断呈现,信仰出现日渐多元化的趋势。一批成长在当代的青年人在纷繁杂多的选择中迷失了,有些离社会主义道路越来越远,有人惊呼信仰危机时代已经到来。

四. 正文:当代青年信仰危机的表现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当代青年信仰结构严重失衡的现象,即只相信物质价值不相信精神价值,只相信个人价值,不相信群体价值;只相信当下价值,不相信远大价值。形成了重功利,重个人价值,重现实用的观念,从而导致部分青年人的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虚无迷信,不科学的价值观念甚至一度有成为主流思想的趋势,电视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曾引起收视狂潮,让人们津津乐道的不是这种新奇的相亲方式。更是女嘉宾们“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赤裸裸的拜金主义,曾几何时,这种被人鄙视的拜金主义已经成了一种口号登上了大雅之堂。如果这只是个别现象,那么资料显示有42%的学生入党动机并非共产主义信仰,而是为了有更好的发展前程的消息则让人心寒。其次是青年人信仰易动摇和崩溃的现象,也就是当代青年信仰具有多变性。有一部分青年人认识信仰是虚幻的,脱离现实的难以达到的精神寄托,更有一部分当代青年人认为信仰就是自我安慰。因此,出现了当代青年人频繁的变换信仰,以至最后毫无信仰的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仰危机。当代青年信仰危机的成因:

当代青年人自小就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熏陶下成长,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趋势。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变化和转换带来了各种各样新的社会现象,各种价值,观念发生了剧烈动荡,再加上受到一些消极社会现象和西方思想因素的侵蚀,使得一些青年出现了信仰迷茫和信仰缺失的状况。

当代青年信仰危机的解决之道:

不可否认,当代青年的信仰教育并不缺少,但是都缺乏深入。马列主义,共产主义这些曾经让一代人为之奋斗终生的信仰在书本上并不少见,但是大多数是口号式的带过,缺乏深度介绍和生动性,让没有生活在当代的青年人难以接受。当前的信仰危机已充分说明信仰教育模式个改变已迫在眉睫。只有信仰本身熠熠生辉,让当代青年自由选择信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信仰危机。

五. 结论:信仰是人前进的根本动力,是不可或缺的。信仰危机并不可怕,冷静的分析原因和寻找解决之道才是根本。

当代宗教信仰与自身道德素质 篇5

数千年来,宗教对人类的生活一直有着牢固的影响。在所有已知的人类社会当中,宗教都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出现过。最早期的有记录的社会我们只能通过考古遗迹证实,但已经显露出宗教符号和宗教意识存在的鲜明痕迹。而在随后的历史中,宗教一直作为人类经验的一个核心部分,影响着我们对于自己生活环境的感知和反应。

但是,就当今社会的寺庙佛教而言,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确实很多。

首先我们先看一则网友写的报道:

1、离寺庙一公里处的“收费站”:20元人民币(买路钱,太不合理了)

2、寺庙门口:20人民币

3、请一柱香:10~30人民币

4、山下旅店:30元人民币(原因是寺庙不给提供免费住处)

5、伙食:20元人民币(寺庙同样不给提供免费素食)离寺庙不到200米的地方,一家羊肉面馆…

旅游游得是名山大川,是名山大川就大都有寺庙,有寺庙导游就忽悠咱拜佛,拜佛就要烧香,烧香就要出钱。烧香拜佛简直就是一个旅游陷阱。作为游客大都经历过:旅途中,导游会告诉你哪里有寺庙,那里的××多么灵验,为寺庙里下手“掏包”作铺垫。走进寺庙,导游就会劝人们上高香,三炷为谁,六炷为谁,九炷又为谁地滔滔不绝。尽管游客步步设防,可人家导游步步紧逼——不烧香的话,求财财不到,升官官不成。

这对有些升官发财无望的平民百姓来说也就罢了,问题是导游话里话外的还要涉及到孩子会如何、妻子会怎样、老人会咋的,你绝对架不住导游十分专业的忽悠和诅咒,于是,原本只有几十元的一炷香,我们得拿几百元去“请”。进寺庙容易出寺庙难。接下来,功德箱里得投钱,请护身符得交钱,“开光”得付钱,抽签得花钱,解签得甩钱,如果那签抽得不好,让人化解还得给钱……

钱、钱、钱,本来是自愿烧香,光天化日之下竟被导游哄得、骗得、逼得、吓得掏尽了腰包——游客被导游掏包,这是咱走出寺庙大门后才悟出来的。回头看着导游拿回扣时那满脸的兴奋,更是让咱大彻大悟了。

旅游在享受山川之美、人文之胜的同时,无疑应是一种深度体验和文化享受,它能引发人生感悟,能对咱的身心来一次洗礼。如果真的把旅游变成了拜佛,把游客变成了香客的话,恐怕是旧尘未去,新灰又添了。这是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初衷吗?烧香拜佛,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格格不入。但愿能像将“勿忘国耻”的地方变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样,也能把寺庙变成唯物主义的教育基地;但愿游客在游览寺庙时,再听不到迷信色彩的胡言,碰不到鼓动咱烧香拜佛的乱语,而多一些历史和文化知识的介绍。

寺庙作为让参拜佛像菩萨的圣地,却因为社会的改变而充满了铜臭味,本是远离世俗,没有功名利禄,宁静安详的地方,都因为所谓的各种收费而变得势利。寺庙不为信徒提供食宿,让一心向佛的信徒何去何从?

虽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一说,但现代社会的寺庙,也不能如此张扬的将酒肉拉的如此之近。一直以为,寺庙是一个让人心灵净化的地方,在钢筋混凝土扎堆的现代化大都市里,唯一可以让世俗的心找个家安顿的地方;可是,现实还是那么真切,没有钱财,无法维持寺庙的日常开支,无奈的,只能沾染上利益。

2007年,出售参观门票近三十年的九华山寺庙终于决定,自9月1日起停止销售门票了。九华山这个动作其实早就有了,2006年年底,其重点寺庙旃檀林率先停售门票。如今九华山百岁宫、衹园寺等寺庙也将停止销售门票。这对九华山来说是个重大损失,因为每年将减少近千万元的收入。不过,对于善男信女来说却是件好事。

寺庙收门票,大概也是中国特色。寺庙是个什么地方呢?它本是宗教之地,是给人精神寄托的地方。中国人历来都将寺庙称为“佛门净土”,这块净土做的是“普渡众生”的善事。善男信女到寺庙为的是寻求精神寄托,他们也会对寺庙有所“供奉”,这些供奉就是寺庙的经济来源。自古以来,尚没有寺庙收门票的规矩。

那为何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寺庙却堂而皇之的收起了门票呢?这是因为,中国的寺庙变成了旅游景点,旅游局等机构在神圣的佛教寺院门口站岗收费,这个门票钱不仅是旅游局与寺庙的经济来源,也是当地财政的一部分。

这里就有一个矛盾:寺庙是不是旅游景点。不论是从实质还是从功能上来说,寺庙都只是佛门圣地。每个寺庙在创建之初,社会都会为其圈一份寺产,这份寺产就是寺庙安身立命之所。此外,民众还会为寺庙供奉香火,这些香火钱就是寺庙的经济来源。这些,都是民众为了追求精神信仰的付出,寺庙的回报就是和尚念好经、打好坐。这是一个基本的平衡。

但是,在民众增加了一项“巨额”的门票费之后,寺庙的僧人在干什么呢?有多少僧人八小时之内着袈裟,八小时之外酒肉穿肠过?连娶妻生子的都大有人在,出家人的行为规范早就被破坏无遗。这一佛门,还是净土吗?如果不是,那就拆了庙,驱了和尚,干干净净立个牌子做旅游景点。干嘛还要挂着羊头卖狗肉,让善男信女去掏了门票钱去拜那假和尚,这和欺诈有什么区别!而且,还挂寺庙之名,大肆收钱,美其名曰:经济创收,这创收是只见庙里收钱,却连税都不用交。世上哪有这样合算的无本买卖?

中国的各大名胜是景点,民众去观观景,交点门票钱理所应当。但寺庙不是景点,而是宗教活动场所,就应该让它恢复宗教本质,好好去受人香火、普渡众生。

记得不久前去某寺参加启天仪式,半夜发车,将近凌晨2点到达寺庙,一行人在寺中僧人的带领下前往临时住处。4点寺院敲钟,大家匆忙打点下,就纷纷拿着朝贡的物品赶往大殿。5点仪式正式开始,在僧人的诵经下,信徒和前来参加仪式的人们都虔诚的下跪叩首。整个一是持续了将近三小时,作为参与者本人,我足足跪拜了两个多小时。

听着僧人们嘴里喃喃有词,却发现现代汉语的运用多过佛语,所谓于天上菩萨交谈,祈求庇护,竟是人人听得懂的普通话。料想是现代化进入了佛教,改变了天地间的交流模式?

最混乱的是启天结束后,大家争先恐后的取回自己的贡品,但事实是,有人拿了别人的贡品。原本不应该有喧哗的大雄宝殿,瞬间变得和菜市场一样喧闹,那些信徒,本该心境平和的信徒,却会因为贡品而争抢。如此一幕,出现在殿堂之中,实属扎眼。

现在佛教界强调提高僧尼素质的较多,僧尼的培训工作也开展了不少,而强调在家教徒素质的却较少,而对在家教徒的宣传培训工作就更少。提高僧尼素质,这是明智的做法,而且还要大力提倡,但我认为佛教界在提高僧尼素质的同时,还要狠抓提高占教徒总人数中大多数的在家教徒素质的工作。(所谓在家教徒,就是那些男男女女,相信佛教却不出家剃度,在家诵经念佛,每月去寺庙小住的。)

在家教徒是佛教的基础。综观古今,在佛教徒中,在家信徒总是占大多数的,大大超过出家信徒的数量,因此没有理由不去重视占大多数的在家信徒的素质问题。同时,佛教僧尼来源多数来自在家信徒,在家信徒素质的提高,也会给出家僧尼的培训工作带来方便。另外,出家僧尼需要在家教徒的护持,而且佛教徒在社会中牵涉面广,影响力较大,如果注重在家信徒的素质提高,必将对佛教的发展和佛教社会地位的提高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们现在在家教徒的佛学水平很差,有的连基本常识都不懂,有的缺乏正信,有的因缺乏佛教理论的指导而瞎修持,走了很多的弯路,有的信仰虔诚者,往往又是迷信活动的积极参与者,难怪使一些教外人士把佛教与迷信划上等号。总之,整个在家教徒的素质是很低的。这种情况主要的责任在于佛教并没有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即使说有些居士皈依一位法师,但好多法师也没有对皈依者做系统的培训工作,有的虽然是加入了佛教的队伍,但连佛教的常识都不懂;有的在家信徒也去听讲经说法(其实除个别大寺院一年办几次讲经法会外,其余中、小寺院讲经说法基本绝迹),但对一个连基本常识都不懂的教徒来说,讲经说法往往是曲高和寡了。另一方面,在家教徒的组织是涣散的,也没一个固定经常性听讲经说法的时间。没有一个固定的、经常性的听讲教义的时间,在家教徒素质当然是可想而知了。千百年来,佛教在家信徒一直处在这种状况之中,有的以至造成恶性循环。可以说,在家教徒素质的低下,是中国佛教衰落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佛教宣传工作做得很差,而基督教宣传工作做得较好。基督教的每座教堂至少每周举行一次讲道活动,规定所有信徒皆得参加,有的教堂还举办读经活动,提高教徒的理论水平,所以基督教发展较快,也是与他们重视对一般信徒的宣传培训的努力分不开的,所以佛教应效法基督教注重一般信徒的宣传工作,在积极培养僧尼的同时,提高在家教徒的佛学水平。

综上所述,佛教在家信徒素质的提高是刻不容缓的,我们应积极参与这项具有积极意义的工作。

提高在家信徒素质的具体形式有很多种。1。开办星期佛学讲座、念佛会。各寺院、居士林组织应积极开办星期佛学讲座和念佛会活动。在国外,斯里兰卡、泰国、新加坡为了复兴佛教,都积极开办星期日佛教学校。城镇的寺院和居士林以及城镇附近的寺院都要充分利用每星期休息时间,积极开展提高信徒素质的工作;农村中的寺院,对在家信众也可安排农历的初一、十五举办佛学讲座和念佛会活动。

根据中国佛教的历史和现状,宜开办佛学讲座、念佛会,内容既有佛学讲座,又有信徒乐于修持的念佛会。星期日上午可安排初级佛学讲座、念佛会,下午安排中级佛学讲座、念佛会,星期六下午或晚上安排高级佛学讲座、念佛会,让信徒根据自己的水平有所选择。佛学讲座应安排在中间,约一个半小时,讲座中应安排一定时间供信徒提疑难问题。讲座前后可各安排三十分钟的念佛活动,这样可以使一些家务忙的人迟些参加念佛活动和提早些回家,自己安排空余时间进行念佛。念佛活动时可利用录音机的念佛声来统一大家念佛的速度和节奏。佛学讲座除了系统讲授佛学知识外,还可讲一些佛教故事、修持体会、往生事迹、佛菩萨感应和因果报应故事等,使讲座内容丰富多彩。

2。开办佛学研究班。寺院和居士林应积极组织佛学研究班,培养包括在家教徒在内的比较高水平的佛学人才,人数可多可少。佛学研究班可利用星期天和晚上的时间来学习,学习形式也可采用面授与自学结合的形式,这样既可减轻寺院的负担,又可照顾到在家教徒的工作时间。

3。开办佛学图书馆(图书室)和阅览室。寺院、居士林和佛教团体应积极开办佛学图书馆(图书室)和阅览室,规模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图书馆或图书室可参照社会图书馆的外借方式(押金方式),为教徒学习研究佛学提供良好的条件。

4。经常举办夏令营、佛学座谈讨论会、禅

七、讲经等活动,提高四众弟子的学修水平。

随着现代性的深化,理性主义的视角折服了我们的存在的许多方面;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它的影响力似乎也不太可能被削弱。不过,对于科学和理性主义的思维,史中还会出现一些反抗,因为在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这样的根本问题上,它们未置一词。而这些问题一直是宗教关注的核心,它们激发人产生信仰的观念,即一次升华到坚定信念的情感跃迁。改进佛教的工作刻不容缓,不仅是净化,更是还原圣地的本来面貌。

法律信仰是法律职业道德的基础 篇6

我国法律职业者中因各种功利而弃道德甚至法律于不顾的根源在于缺乏对法律的精神信仰,建立法律职业者对法律的精神信仰是法律职业道德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法律职业道德;精神信仰;法律信仰

一、我国法律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发展状况

法律职业道德是指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称。

从法律职业的主体构成我们可以看出,法律职业者是法律的直接实施者,其与社会生活关系的紧密程度不仅说明了法律职业者的作为关系到民众的切身利益,而且还充当着在建设法治社会进程中法治思想的传播者角色。

鉴于法律职业者在建设法治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重要作用,我国对法律职业道德建设非常重视。

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对法律职业者的道德和行为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已经成为了我国法官职业道德的基本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试行)》等对检察官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违反这些规范的纪律责任作了具体规定。

而《律师法》、《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等法律、法规对律师的职业道德问题也进行了规范。

以上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给我国的法律职业的道德行为进行了有效约束,在促进我国法律职业更加秩序化、正规化的同时也表明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巨大进步。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司法案件不时呈现,冤假错案也时有发生,律师行业之中的各种“潜规则”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甚至有人将之称为一种“行规”,说律师不是打赢官司,而是打通关系。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表明了我国在完善相关法律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法律职业道德本身却难以深入人心。

对于很多法律职业者来说,法律职业道德只是相关强制性规定在法律职业者心中形成的威慑、约束作用表现,而不能成为法律职业者所具有的个人思想,他们大多是“怕而不做,而不是自己不能做”。

这种法律职业道德是十分脆弱的,因为它没有信仰支撑,形同虚设,可有可无。

二、法律信仰是法律职业道德的基础(一)西方法律信仰起源概述

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法律信仰的概念就已出现,其在后来西方历史各种法的精神文化建设中初步成型,如十二世纪中叶的罗马法复兴运动以及后来的人文主义者、自然法学派和启蒙思想家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罗马法基本精神的运动。

在这些运动中,法学家和思想家们提出“提倡个性自由和解放、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反对和废除封建等级和特权”等观念,这些都为后来的资产阶级法治观念奠定了基础。

在后来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发起的以“信仰得救”信条的宗教改革运动中,马克斯韦伯称之为“资本主义精神”的新教伦理精神高扬了“信仰”的权威和价值。

这一信仰理念,使广大教徒从等级森严的教会制度中解脱出来,并自愿在当时已成为社会权威的象征―法律的支配下,投身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中,这促成了西方国家法律信仰理念的形成,进一步为近现代的资本主义法治理念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纵观西方法律精神信仰的形成历史,可以看出西方民众对法律的信仰与宗教息息相关。

西方唯心主义世界观认为世界分为现实世界和真理世界,人则是二者的结合体,人就是为了追求精神的高度发展而回归真理世界。

西方的宗教信仰乃至法律信仰大都以此为基。

“人不是物质的创造者,却是思想的创造者。”笔者认为唯心主义断不可取,但是客观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人类,人类的特别之处就是具有智慧,那么,人的这种智慧意识的存在意义及追求人的精神智慧的升华应该就是人类的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

物质文明的发展当然需要,但是人类自身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十分必要,这早已被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所证明。

一个国家只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没有社会大众对法律的信仰,法治是难以实现的。

(二)我国的法律信仰建设浅谈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建国几十年来的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被证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然而,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中的唯物主义理论有重大误解,说唯物就是物质利益至上,这当然是不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早已提出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兼顾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部分法律职业者在错误的价值观引导下,无法抗拒在社会工作中面对的种种诱惑,背弃法律职业道德的现象多有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强对他们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笔者认为,建立法律职业者乃至整个社会对法律的精神信仰,解决我国的法律信仰危机,为法律职业道德找到支撑基础,要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入手。

首先,法律信仰属于精神文化的方面,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和国家领导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依法治国方略、树立法律权威和宪法至上等思想无不是先进的精神文明成果。

让整个社会接受这种思想,必须建立相应的宣传、教育制度,最好由各地方司法机关和基层群众组织等定期进行民众化的.普法活动,这不仅能让普通民众了解法律的作用、价值,而且会让法律成为人人皆备的救济手段,长此以往,整个社会将逐渐呈现出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局面。

其次,建立法律信仰必须靠制度建设。

这种制度建设不仅是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建设,还包括整个法治社会的建设,这就对整个社会的法制发展提出了要求。

要加强对法律职业者的惩处立法,不论是国家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还是私人性质的律师,只要违反相关职业道德规范,一定要从严、从重惩处,因为法律职业者不仅是知法犯法,还是执法者犯法。

同时,要更加全面和认真地审查立法工作,兴良法,禁恶法,树立法律权威。

这些措施一方面会使法律职业者不敢随便践踏法律和违背道德,另一方面,通过对法律职业者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可以更好地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属性,使整个社会更加信服法律。

最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建立对法律的精神信仰与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崇高的社会理想追求相一致。

建立更加强盛繁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本身就是对人类精神和真理的最高追求表现。

实现这样的目标,基本要求是物质极大丰富,精神极大提高。

而法律是人类最重要的精神文明成果之一,信仰并遵守法律及伴随法律产生的法律文化和人性精神(当然包括法律职业道德)不仅是对人类最高理想的追求,更是对人之为人的完善。

法律职业者在违反法律职业道德或法律、法规的时候不仅仅是对法律权威的亵渎,也说明了法律职业者本身“人性精神”的丧失!这种法律精神的丧失是与人类社会及自身思想的发展趋势相背离的。

当然,对于思想层次的改造向来是循序渐进的,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潜移默化下,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法律信仰必将逐渐成型。

参考文献:

[1]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M].,高鸿钧,夏勇,张志铭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3]谢晶晶.法律信仰浅析[J].重庆科学院学报,.09.

消解当代的认同危机 篇7

关键词:认同危机,当代,消解

当下社会情境, 因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以及全球化的不断扩展, 使个体遭遇到各种复杂的选择, 个体力图保持连贯一致的经历正遭遇威胁。尤其是商品化直接影响到消费过程, 以及媒体日益主导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个人的独立性及自主意识被逐渐剥夺, 认同危机愈演愈烈。

一、认同危机的涵义及其当代表现

所谓认同 (Identity) , 是指现代人在当今社会中塑造成的, 以人的自我为轴心展开和运转的、对自我身份的确认, 它围绕着各种差异轴 (如年龄、民族) 展开, 其中每个差异轴都有一个力量的向度, 人们通过彼此间的力量差异而获得自我的社会差异, 从而对自我身份进行识别。它强调的是在人类总体生存状态中构成的整体的人的自我身份感, 是自然、社会和人自己对自身的影像在人的认知中的反映。同时, 认同事实上是一个现代性现象。现代生活的社会力量往往是一种导致不稳定的力量和从根本上进行摧毁的力量, 它摧毁了人们从以前生活中获得的意义感。现实生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田园诗画般的宁静生活在今天已成为人们永恒的回忆和憧憬。认同问题逐渐显化, 并愈发强烈。认同意味着一个思考着的主体寻求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续性, 也蕴含了一个思考着的主体寻求一种历史在场性的证明, 而且这种在场性的感受是持续的。

而现代社会个体的认同危机实质是自我—我们认同的失衡。自文艺复兴以来, 人的认同不断被弱化, 以至于人之于自身越来越表现为一个无我们的我。以前, 人一出生或者从其生命的某一时刻起, 便终生都归属一定的社群, 其结果是他们的自我—我们认同随即与他们的我们—认同拴在一起, 并为后者所掩盖;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平衡的钟摆却以一种极端的形式摆向另一端”。此时, 个人的我们—认同虽然仍然在场, 但他在人的意识中却常常由于现在的那种自我—认同, 而被遮蔽或者完全被湮没。

而现代社会中人的认同危机表现为:

1、个人语言的丧失

语言是思想的工具, 是人际交往的载体。语言的核心不是对以前的某些东西的表达, 更不是对以前的思想的表达, 而是交际, 是在一种活动中建立的合作。对处在认同危机中的个人来说, 语言日趋贫乏, 人们谈论的对象一旦进入人的生活与意义的论域, 就变得枯燥无味。同时, 语言的感染力缺失。深邃的感情与语言相互剥离, 使之更加空虚、孤独。

2、方向的迷失

人们既失去了定向的需要, 也忘却了献身的对象。人似乎变成了迷途的羔羊, 忘却了脚下的位置, 也失去了继续前进的需要, 以至于无法始终如一和有目的的奋斗。

3、焦虑感的加剧

现代焦虑既是人的一般生存状况的反映, 亦是人的心理体验。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被不由自主地抛到这个意义上来, 人总是处于一种不安的状态中, 表现为烦躁不安、极度苦恼。其实际上是人的生存受到威胁的基本反应。

4、道德的分裂

在现代化的境遇中, 个人是无意义感的。个人的反思规划创造了自我实现和自我把握的方案。但只要这些可能性被理解为主要是自我的现代性控制体系的拓展, 是他们缺乏道德意味。人们常用不知他们是谁来表达它, 但也可被看做是对他们站在何处的极端的不确定性。他们缺乏是框架来区分不辨别。

二、消解当代认同危机的途径

现代性是一种全球现象, 它所造成的危机无法在一个孤立的语境中加以克服。笔者就生活中消解当代认同危机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想法。

1、在交往中重塑认同

当代认同的过程是必须置于一定的社会中, 是不能撇开他人而孤立存在的, 是在交往的基础上获得的。否则, 认同便无法实现。吉登斯认为, 人的认同虽不是在行为中发现的, 也不是在他人的反映中发现的, 而是在保持特定的叙事进程中被开拓出来的。个体的这种叙事进程必须建立在现实的与他人的规则互动的基础之上。因此要保护语言交往结构中的交往合理性, 以保持一种健康的均衡关系来重构认同。正如哈贝马斯所言, “我们同时赋予主体法人一种主体间的认同, 才能避免 (泰勒) 这种或然性的解释所造成的盲目性。个人、包括法人, 只有经过社会化, 才能充分地个体化, 因而一种得到正确领会的权力理论所要求的承认政治应当维护个体在建构其认同的生活语境中的完整性。”[1]最终实现自我与他人的平衡。

2、在社区中深化认同

公共领域是为个性而保留的, 使人们展示其真我风采的唯一不可替代的地方。在现代社会如何重建公共领域呢?现代社区的建设和完善是其复活的一种方式。它就是以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为基础, 形成了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 在情感上和心理上有地方观念的社会单元。社区是磨练认同、增加民族认同凝聚力、培养公共理性的基本场所。在认识自我的同时, 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 有助于消解当代的认同危机。

3、用信任机制来增进认同

对于个体来说, 基本信任以一种命定的方式把认同与他人的评价联结在一起。“基本信任的建立是认同的精致化, 同样也是与他人客体认同的精致化之条件。”因此为完善信任机制, 首先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 为普通信任的建立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其次建立一整套的信任纪录。最后, 高度关注转型期人格失范的问题。对于个人而言, 其人格信任系统之所以存在失范的倾向, 主要在于其目标的确定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 对转型期个体的价值观的重塑与评估就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道德信仰危机消解 篇8

对职业道德信仰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江苏为例的抽样调查

职业道德是具有典型社会意义的成人道德,是反映社会道德风尚的`主要窗口.调查表明:不爱岗敬业者虽然是少数,但超过半数的人职业情感不强;人们对他人的诚信度与怀疑度相当,但对自己的诚信度远高于对他人;人们不主张将无私奉献与为个人利益奋斗相对立,而是倾向于将二者有机结合.

作 者:黄明理 吴丹 HUANG Ming-li WU Dan  作者单位:黄明理,HUANG Ming-li(淮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江苏,淮安,223001)

吴丹,WU Dan(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刊 名: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ITON) 年,卷(期):2007 29(5) 分类号:B822.9 关键词:职业道德   道德   信仰   调查  

上一篇:设计艺术学考研下一篇:写字指导课金木水火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