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考研

2024-09-29

设计艺术学考研(通用8篇)

设计艺术学考研 篇1

设计艺术学 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报考人数, 艺术学, 统招生, 考研复试, 先来

让我先寒暄几句,终于考上了~这绝对是肺腑之言,考研的艰辛只有自己心里清楚,对这次考试,真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合不拢眼。尤其对于考同济的同学来说,同济每年的报考人数占上海的1/4-1/3。

废话不多说,我先来报几个数字给大家参考一下,2009年有将近300人参加设计艺术学的初试(我是指4门全部考完的,有很多人考了3门就不考了,每个考场都会有),有39人参加复试(其中一人缺席),录取30人(我是指统招生)

2010年有将近370人参加设计艺术学的初试,有37人进复试(嘎嘎,也包括本人啦),录取30人

这个数字几乎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统招人数是不变的。

有疑问的等一下,我先说下初试,关于初试,一般分为2个部分:政治+英语(公共课);史论+快题(专业课)。复习公共课,公共课之类的就不多说了,基本每个人都能过(我是指认真复习过的同学),考设计艺术学,很多同学都是专业不过,或者就是专业刚刚过线(指的是快题设计)~我了解下来有很多总分很高,但是专业不过或者刚过线的,这总复试就很不占优势。

专业课,3个方向的考题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我打个比方:2010年考试题目就是以“和”为主题进行设计,这样的题目就比较大了,3个方向的同学可以自由发挥。2009年的考题就有3道,每个方向不同滴。产品的是做汶川地震的产品设计,环艺是做一个专卖店(有平立剖图的),平面貌似是做明信片之类的。不知道我这样写,大家明白吗?

还有就是设计史(设计史的卷子3个方向是一样的),这是必须抓高分的科目,考的好的130都不会有问题,关键就是看自己怎么复习了。建议在网上买几套历年的试卷感觉一下,每年的题目大同小异,但也有设计史不过线的(每年都有,绝对是个悲哀)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统招30人专业分配,很多人都认为,3个方向(产品、环艺、平面)各招10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了解下来是这样的环艺招4-5人,平面招2-3人,多余的都是产品方向的。很多导师都是可以带2个方向的,比如殷sang又可以带产品又可以带环艺。这个数字可能有浮动,但是差距不会很大的。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到,同济本校会有很多同学考研的,至少会有20个,他们是很强大的竞争对手。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嘛,专业课方面他们肯定是有优势的。进复试的估计会有10人左右。

说到这里,大家会问关于联系导师的问题,同济本科的同学基本不用很担心,因为导师可能就在带他们的毕业设计。外校地同学也不用担心。我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最后还是要看个人实力的。我认识的2个同学在今年的复试中被刷掉了,他们也都联系过导师但最后导师还是没有要他们。原因估计就是复试的快题画的不好。另外,如果提前联系导师,你的优点和缺点会同时暴露。我相信,只要好好发挥,问题就不大。导师的话,有机会就联系一下,实在没有机会也不用强求的。

接下来说一下复试,我是以总分最后一名进入复试的(幸运啊!),但是专业课考了110分,可能是沾快题的光,最后我被幸运的录取了。复试流程基本是这样的:早上8点到下午1点,是5小时的快题。这5小时过的很快(个人的感觉)。1点半到2点半是英语笔试,3点开始面试。期间基本没有休息时间滴。

今年的考题3个方向是分开的不像去年是“儿童”一个大题目。产品时画世博自行车,环艺是画一个世博的展厅,平面是做一套设计(包括4个杯垫,2张海报,门票之类的)。我是考产品的,考试前一天我买了一本大设计,结果上面就有世博自行车的WORKSHOP,我就临摹了上面20几辆自行车,考试一点问题没有(捡了大便宜),直接把方案抄上去。很多同学从来没有画过自行车,所以被无情淘汰了。环艺和平面的试题也出现在大设计上,英语的翻译也是大设计上的。所以,我建议同学们一定要买大设计看,绝对不吃亏。

面试,是最紧张的,因为我不认识导师。第一轮面试是分3个房间,每个房间面试10个同学,同时进行。我是最后一个,心跳估计超过200了,都不知道那段时间怎么过的。很多人说每年的最后一名都会被淘汰的(这不是在说我吗!我都快哭了)。言归正传,说说我面试的时候,我先是带了自己的手绘和作品集(嘎嘎,貌似每人都带的),老师看的貌似还比较满意。然后做自我介绍(这不需要英语的,你准备了英语他们也不会让你说的),再说说自己的设计,等下一个长的像哈利波特的老师就会问一个英语问题(是在没有准备的前提下),我当初就懵了,他问我这个房间的灯光应该如何设计如何调整,我是学产品的,而且用英语根本说不上来!就随便说了几句,就说这里的设计很好,我没有意见(这可能是最中性的回答了,我实在不知道,打错了就直接挂了)。

接着是第二轮面试,就是去自己导师那里面试,我报了殷老师的(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就问了名字什么的,然后就说他已经满了,不过争取可以再带我们(乖乖,我发现有4个同济本校的也报殷老师,他们看上去还蛮熟的),我想我这下死定了,我应该没戏了。面试都结束以后,就回到住的旅馆,找我同学吃饭。我们说了半天,估计就没戏了,等着调剂吧。后来手机响了,以前同事打电话给我(实习时候认识的,他已经同济研毕业了)说恭喜我考上了!我考上了?我都不相信啊,第二天去昨天面试的地方看白榜(未录取),没有我的名字。我都快疯了。总于考上了。

接着就是体检什么的,就都OK了。

正规过程我总结几点:

1.认真复习时必须的,我政治看了一周,考的很不理想,差点就不过线了。其他的也是,大家一定要认真。

2.初试复试的时候,最好找同济周边的旅馆住,调整好心态。

3.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这样,要相信自己。

4.别人的方法,自己是学不来的,这些只给大家做点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

--本文转自华中科技大学考研论坛

设计艺术学专业的备考经验及复试过程

我的专业课成绩还算不错,心得就是:多看历年真题,不管是本校的还是外校的,也不要管是否是自己的研究方向的。(当然,重点是在本研究方向,其他试题的主要作用是开阔

你的视野)。真题看得多了,可以查漏补缺,抓准重点,拓宽思路,我自己从这里面收益很大。凡是真题里出现过的知识点,我都会认真的看。以至于考试时的几道题我都在别校的真题上见过。因为重点就那么多,怎么考都脱离不了重点。

另外就是多看资料,比如论文,专著等,看这些的前提是要抓准出题方向,千万别你看的都没考,考的都是你没看的,这样就麻烦了。出题方向和出题重点,你多多看看历年真题

就可以把握住个大概了,那些重点就是重点,总是会考的。

在看资料的时候,不要害怕忘记。我当年就有这个困惑:看完之后脑袋好像什么都没装下似的,全忘了,继而就开始怀疑,我这样看是否是浪费时间。当时还是多亏了一位学长的提点。就这样,到考试前,理论书本我看了有十五本左右了,当然,并没逐字逐句的细读,只是看了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地方。像凌继尧的《艺术设计十五讲》,诸葛铠的《设计艺术学十讲》,杭间的《清华艺术大讲堂》,张夫也、孙建君的《传统工艺之旅》,杭间.靳埭强的《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海军的《视觉的诗学--平面设计的符号学向度》,吕品田的《必要的张力》,这些书我都看过,都是从图书室里找到的,可以说图书室里与我专业相关的书本我几乎都看过了。论文之类的更是看了不少,从网上下载了很多资料,从开始到复试结束,我打印的专业课资料大概就有300张左右,排版上还都是

六号字,密密麻麻,尽可能的少用纸张。

对于中国设计史,主要看田子炳老师编的那本《中国工艺美术史》就可以,那本书虽然有点老了,但却是经典,以后出版的很多《中国工艺美术史》都是已田老师的这本为原型。还有高丰编写的《中国设计史》也很不错,内容非常全面,而且通俗易懂,他编的这本书更偏重于对设计的研究,即,处在某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中国的劳动人民是如何匠心独运如何设计的。而像工艺美术史可能更多的是偏向对造型,工艺及装饰的描写和研究。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我建议大家多看几个不同的版本,这样有些模糊的不是很好理解的地方,看的多了便清楚明了,因为每一本书都有所不同,同样的一个问题,这本书从这个角度来写,而另一本书可能就是从另一角度来写,也或许是同一角度,但讲解肯定有所不同,这样看得多了,可以帮助理解,加深印象。特别是一些重点部分,比如陶瓷,青铜器,明式家具等,看得多了也都能记住个大概,这要比死记硬背好很多,毕竟考题是非常灵活的,很少有死记硬背的题,大多都需要自己的扩展,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思想。但有些要点还是要记清楚,有些题是踩点给分,这些题记清楚要点,然后围绕着要点再自己扩展就

行。

我考前还有一个困惑,就是一直害怕考试时遇到大题难题没话写,但考试时笔基本上就没停过。当时那监考老师看我这样她特诧异,老往我旁边转,后来忍不住问我,这些题你平时都背过了吗?我笑笑,说都没背过,这些都是按自己的理解写的。的确是这样子,当时答题发愁的只是该如何清晰明了的回答问题。所以,只要你视野够开阔思路够清晰,这点

你是不用发愁的。

我关于答题的经验:考试时,拿到试卷,先浏览全卷,趁着这会儿头脑清醒,在问题旁简单的写下提纲,然后再往答题纸上写,这样可以防止你回答的晕头转向,思维胡乱,防止

一些要点被遗漏。也不过我当时出了点别的小状况:那监考老师看了看我的答题纸,又看了看我的试卷,然后问我,你试卷上的那些字是谁写的?是出题学校的人写的吗?我纳闷,说,是我自己写的。那监考老师满脸的不信,说,那这字迹怎么一点都不像。我当时那个崩溃,不就是答题纸上的字工整了一点么。(某些学校可能要求不能在试卷上乱涂乱画,大家注意)

4月20号上午面试。我当时是二号。在一号还没出来的时候,别的考场已有考生考完出来了,大家蜂拥而上,得知英语口语上问的也就是为什么要报考本学校,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家乡是哪里,那里有什么旅游景点和特产,大学是哪个学校等等,都是一些我们很

常见的问题,没什么出格的。

但还是越等越紧张,后来甚至有点站不住,靠着墙蹲到了地上,旁边的一个考场的同学一把拉起了我,说,紧张啥,别怕。可我越看别人的自信反而越觉得自己心里没底。等听到我的名字的时候,反而平息了下来,大概是紧张到极致了。脑袋里一片空白。我觉得我当时在考场上的所有回答都是下意识的行为,有些回答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说的,只

知道自己极力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首先进入教室,鞠躬,向各位老师问好。由于老师太多,大概八九个老师,长长的一排。再加上紧张,我鞠躬时所站的位置并不在正中间。经过老师示意后,我先抽了一道题(一共只有两道题),然后坐到对面的凳子上。然后被要求读题,这时还有的老师在相互说话,大概是在讨论上个考生的情况吧,我读完了,可有老师没认真听,于是我被要求重读。那个题目很长,再加上紧张,读第二遍时还没顺过来,两遍都在同一个地方卡壳了。极度鄙

视自己。

读完之后脑袋就蒙了,因为那道题很难,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可这时也没有郁闷沮

丧紧张之类的情绪,一直保持着比较混沌的状态。

读完之后一位老师问了我的基本情况,大概就是在哪所大学上学,大学时的的专业是什么,家是哪里的等。这些都是用汉语问的。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居然也没有去思考

抽到的那道题,大概是太难了,反而不知道该怎么思考了。

然后此方向的导师开始考我的专业,首先让我回答抽到的那道题。那道题的大概意思就是:你看过哪本与专业有关的专著,里面是如何研究设计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给你了什么启发。我当时觉得自己一本专著也没看过(潜意识就觉得自己没看过什么专著,所看的书全是为了应付考试,像凌继尧的《艺术设计十五讲》,杭间的《清华艺术大讲堂》,张夫也、孙建君的《传统工艺之旅》,杭间.靳埭强的《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这些书都不属于专著)。出考场后我忽然想起来我也看过专著,像海军的《视觉的诗学--平面设计的符号学向度》,这本书应该算是专著吧。但当时根本没想起来。而且我对研究方法比较陌生,专著都是枯涩难懂的,我即使看了可能也没闹明白人家的研究方法是啥。所以当时卡壳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但也不能冷场,于是踌躇了一会,说,我看过凌继尧的《艺术设计十五讲》,那本书很浅显易懂,正费尽心思的编着往下说时,被老师给打断了“我问的是你看过什么专著!”当时也没办法了,便改变策略,紧接着老师的话说,我看过王受之老师写的一篇文章,上面写,设计的研究方法是,一是专门史的研究,像陶瓷,家具,漆器等,只研究一门,这样可以集中精力,研究的会更为透彻和深刻。二是进行断代史的研究,可以单独研究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时期,像先秦,隋唐,宋代,明清等,在各个分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这样不但可以认识到设计艺术的共性,也有助于对各设计类型本身特点的进一步深化。三是按历史时代进行研究,按照夏

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六朝唐宋元明清的顺序进行研究。

老师又问,那你觉得应该怎么研究,我回答,在研究的时候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若只知道理论而不能与实际相结合那么就是隔靴搔痒,起不到什么实际作用,而只会画,而不知道理论,那么终究会沦为匠人(其实这些都是王受之老先生说的,当时我忘了这一条,老师又问时,我忽然就想起来了,甚至还有点庆幸,幸亏刚才没说完,否则这会我就又该卡壳了),就这么絮絮叨叨的说着,目光一直在与对面的老师交流,以提问我的老师为中心,偶尔扫一眼旁边的老师。虽然思想不怎么在状态,但说话还是比平时慢很多,咬字特

别清楚。而且声音很大,相比起来老师们都很温柔。

说完这些时,老师又问,你刚说到专门史的研究,那你对那个门类比较感兴趣?我复习时因为觉得陶瓷和明式家具是重点,所以这些复习的很好,而如果我回答家具,除了明式家

具,我又对别的家具的了解都不够全面,所以就回答我对陶瓷比较感兴趣,而老师这会又问了一个让我十分崩溃的问题:那你都看过哪些与陶瓷有关的专著?这会真没辙了,只好说没看过啥专著,只看过一些论文,像一篇我忘记作者名字的论文里就写。陶瓷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的形变也是一个过程,后一形体绝对是在前一形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里省略N字)(话说我看的资料不是一般的多)

老师说,既然对这方面感兴趣,就应该多看点这方面的专著,我当时一急,居然说,我是对陶瓷感兴趣,而且也挺想看这方面的书,但我认为必须首先考上研,这样才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好好研究。我不记得自己的原话了,说的时候好象是颠三倒四,但老师们都听懂了,因为他们都笑了。我一看他们笑就心虚了,考前看的那些面试经都说考试时要诚实,不要找借口,而万一老师们认为我是在找借口怎么办。但也没法弥补了,只好不好意思的笑着说,我这样做可能太功利了一点。

接着就没了。专业面试结束,开始英语口语对话。

首先问我从哪个大学毕业,我回答,i am study in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老师疑惑重复shangqiu?我抓住机会赶紧回了一句我熟烂于心的话:the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is located in henan province老师点头,然后问大学时的专业是什么,这问题我也准备过,没问题。接着老师又问了一句话,就四个单词的样子,我没听懂,貌似也没说pardon,只是疑惑的看着老师,老师又重复了一遍,后三个单词我都听懂了,就第一个没听懂,以致于整句话不懂,还是卡壳,旁边的老师忍不住又替我重复了一句,我这会郁闷的是:明明看我听不懂,怎么也不换个问法,三次都是同一个问句,实在没办法,我觉得问的可能是我是否毕业了,于是猜测着回答,i an senior,老师抬头疑惑的看着我,于是我用汉语说,我大四了。老师点头。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回答的是否正确,而且现在也

忘了那后面几个单词具体是啥。接着老师又问我对什么课程感兴趣,喜欢什么课程。这些

问题我回答的也很流利。

整个面试就这样结束了。心里忐忑不安。

过了极为难熬的几天,复试成绩终于出来,还好。最终被录取为公费。(我的复试成绩挺

高。可能是不自信的缘故吧,复试时总觉得自己表现很差。。)

那一刻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我QQ:448409995,如果你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

设计艺术学考研 篇2

1.1 课题研究背景

现在社会进入了E时代, 移动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和舒适。其中, 以Apple公司为代表的i OS操作系统的用户体验更佳, 此课题所研究的软件应用就是基于i OS平台设计的, 能够实现考研资讯收集、考研能力评估、考研交流论坛、考研私人订制等功能;资源占用率小, 运行效率高, 操作简洁, 扩展能力强。软件界面简洁, 风格清新, 具有很好的用户体验。此款手机软件采用基于swift语言和parse云数据库的i OS编程开发。

1.2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市场在考研app方面鱼龙混杂, 各种考研类软件层出不穷。

据不完全统计, 每年考研人数占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的20%——30%。以下是近几年的数据:



可以说考研潮流愈发激烈。随着考研人群的不断壮大, 大量准备考研的学生对于考研信息的获取以及资源的渴求也越来越多。在智能移动设备占主导的时代, 考研类APP无疑占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通过考察手机软件市场发现,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不少关于考研类的APP应用, 常见的APP有考研帮、口袋题库、粉笔考研以及类似百词斩这种背英语的APP应用。但是, 这些APP的功能是否都能够被学生们接受并且经常使用?是否可以研发一种权威的考研类APP, 集合目前市场上这种考研类APP的特点功能, 还可以防范考研虚假信息等问题。

2 软件设计方案

2.1 需求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

在使用考研APP的频率中, 25%的被调查者经常使用考研APP, 55%的被调查者偶尔使用考研APP, 但还有22%的人没使用过考研APP。软件使用的男女比例相差还不大, 但总数上女性偏多, 由此可见考研APP目前还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2.2 功能设计

综合以上结论, 设计方案拟定以资讯传播为主、能力测试为辅;以分析探讨为主, 以刷题工具为辅, 并且引入大数据分析和学校入驻的一款新型考研APP——盐巴。其主要功能为资讯速递、能力雷达图、智能题库、考研工具箱、盐巴论坛、个人空间。

3 模型设计

3.1 设计思想

1) 将软件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模块。

2) 分层的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 整个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作为应用程序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扩展性。

3) 合理的数据流设计, 在应用软件设计中, 相对独立的模块间以数据流相互连接, 使各模块间的耦合性较低, 方便系统运行, 提高系统安全性。[1]

根据系统需求特点采用了MVC的设计模式。

MVC (Model-View-Controller) 设计模式被广泛应用于系统开发中。Model指的是模型层, View指的是视图层, Controller指的是控制层。MVC设计模式将模型层和视图层分开, 使得在软件设计过程中分工明确, 降低了各个模块之间的耦合度。控制层的主要作用是保证视图层与模型层之间的更新保持同步, 起到了领导作用。[2]MVC状态转换示意图如图3所示。

此软件的设计就是使用MVC的设计思想, MVC的设计思想在i OS软件设计中也是最实用的。

3.2 软件主要功能模块设计图

软件主要功能结构图:如图4所示。

3.3 软件特色

1) 考研资讯大数据挖掘

按科目类别分类、按关键词索引、按学校分类、按发布时间排列、按热度排序五个子功能键。可根据用户选定的专业和学校进行二次筛选。

2) 能力测试评估

通过对用户每一次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记录, 并且和历史记录相对比, 进行一个科学计算, 让每个用户的自身变化以曲线图方式呈现出来, 能够让用户更直观地了解到自身的优势科目和劣势科目, 让用户更有针对性的备考。测试的数据还会录入综合数据库进行对比, 呈现出所有使用盐巴APP进行测试的用户进行该科目测试的分值排名。

3) 智能题库

通过对用户的个人数据收集, 使用者不断在题库中答题, 产生的数据被后台进行整理和统计, 将易错题进行对比分析, 有针对性的刷新题库内容, 提高“盐巴”的个性化使用。

4) 软件可扩展性

在考研工具板块可以针对不同的使用者进行小功能的添加和修改, 让每个用户的“盐巴”都更符合自己下私人定制。

5) 盐巴论坛

提供一个专门讨论考研相关话题的平台。

3.4 开发工具和技术简介

3.4.1 i OS的系统架构

i OS的系统架构分为四个层次:核心操作系统层 (Core OS layer) 、核心服务层 (Core Services layer) 、媒体层 (Media layer) 和可触摸层 (Cocoa Touch layer) 。如图5是i OS系统结构图。[3]

3.4.2 Swift

盐巴APP的框架全部使用Apple公司推出的新型编程语言Swift进行编写。

Swift, 苹果于2014年WWDC (苹果开发者大会) 发布的新开发语言, 可与Objective-C共同运行于Mac OS和i OS平台, 用于搭建基于苹果平台的应用程序。

Swift是供i OS和OS X应用编程的新编程语言, 基于C和Objective-C, 而却没有C的一些兼容约束。Swift采用了安全的编程模式和添加现代的功能来使得编程更加简单、灵活和有趣。界面则基于广受人民群众爱戴的Cocoa和Cocoa Touch框架, 展示了软件开发的新方向。[4]

3.4.3 Xcode开发工具

Xcode是苹果应用程序开发的必备开发环境, 自从4.0开始, 苹果系统开发人员就利用Xcode开发基于i OS的i Pad、i Phone、i Pad touch设备应用程序。Xcode是运行在操作系统Mac OS X上的集成开发工具 (IDE) , 由苹果公司开发。Xcode是开发OS X和i OS应用程序的最快捷的方式。Xcode具有统一的用户界面设计, 编码、测试、调试都在一个简单的窗口内完成。[5]

3.4.4 软件框架基础界面

在盐巴APP的软件基础界面上, 我们采用Tab Bar的经典模式。Tab Bar是i OS上最经典的基础界面, 导航结构都进行了扁平化 (Flat) 处理, 用户可以在主界面底部通过不同的功能Tab来高效的选择他们需要的功能板块。[6]微信、QQ、淘宝以及i OS自带的音乐APP都采用了这种方式, 多个Tab在底部对功能进行了分割, 使用不同的icon表示不同的板块功能, 为了降低使用难度, 盐巴在每个icon下面用文字标注含义, 当然这种标注是可以用代码隐藏的。如图7。

4 软件模块设计

4.1 注册登录

为了简化注册步骤, 盐巴app设计的注册仅需两步, 第一步输入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第二步填写验证码和设置密码。

4.2 资讯板块

资讯板块为收集考研相关方面的资讯。旗下设立按科目类别分类、按关键词索引、按学校分类、按发布时间排列、按热度排序五个子功能键。

备考者往往要登陆各种网站查找一些信息, 比如各种考研网站, 在所报考院校bbs的考研版面及相关院系版面, 在精华区寻找一些与该学校该专业的考试有关的情况, 发文询问有关试题情况, 打电话, 托该校该专业的同学朋友以及考区的往届师兄师姐打听, 一般来说, 通过以上途径才能知道一个大概。但是, 只要用户在盐巴的“我的空间”里设置所需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以上的步骤统统交给盐巴来操作, 用户只要刷新一下资讯板块, 想要的资讯就将呈现在眼前。

此版块主要应用到的技术为UITable View和xib, 配合关键词索引UISearch Bar和云数据库Bmob, 后期还可以加入了授权学校的资讯接口, 方便授权学校进行资讯更新和数据处理。[7]

4.3测试板块

APP将通过每一次用户的测试结果进行采集, 从而得出一份能力指数图, 再次测试将与历史测试结果进行比对。此能力指数图是随着测试次数越来越精确的雷达指数图。该指数图可显示学生个人用户对研究生考试的外语、政治、专业课和综合课程的相关指数, 供用户进行参考。针对考研的多科目特性, 模型选用雷达图进行数值显示。雷达图常用于多项指标的全面分析, 具有完整、清晰和直观的优点。使用雷达图, 可对用数值无法表现的倾向性和印象性进行把握, 为拟定战术是的信息分析提供良好的协助。

用户在手机端可通过雷达图非常直观地了解到自己当前的科目长处和短板, 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 针对雷达图中数值较少的科目, 资讯版块和题库板块会着重推送相关考试的内容和试题, 达到更加到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用户体验。

采用数据—图标的方式进行直观展示, 针对考研的特性, 盐巴APP选用雷达图进行数值显示。雷达图为UIWeb View嵌入HTML雷达图, 因为目前我还是没有办法只是用swift编出雷达图, 所以用Web嵌入的方法来代替。点击测试出现的题库为本地数据库, swift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云数据库的连接问题。每一道题都是手动输入, 再加入switch语句进行判断。[7]

4.4扩展板块

此版块是一个可扩充板块, 目前有盐巴论坛、考试提醒功能。此版块可以添加类似考试倒计时提醒、究生考试报名时间提醒推送、考研工具书集锦等小功能, 后期预计加入更多功能。“扩展板块”的存在就是为了让盐巴有无限的可扩充性, 让用户只下载一款考研APP就可以享受到所有的考研APP优点。

4.5 题库板块

因为仍有60%的被调查者希望有题库功能, 所以盐巴APP将通过与专业的培训公司进行联合方式, 打通各高校数据接口。从而可以获取全国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考试历年真题及复习题库, 并对这些题目给出答案和相关思路解析。该功能的要点在于题目采集的广泛性和解题方案的专业性, 为考生节省了更多的时间, 并且针对不同大学不同专业有不同的侧重点, 通过学校下发的模拟试题, 更能确保刷题的准确和高效。

4.6 我的空间

此处为个人空间板块, 每一个用户都有一个独立的私人空间, 可以在这里修改个人信息, 子版块包括我的收藏、我的试题、我的消息、资料修改、系统设置。

5 总结

“盐巴”考研应用软件在设计上采用了苹果的sdk-api和i OS设备进行交互, 这样可以减少开发成本和时间。此软件是为了统合目前考研应用的优点, 并在其基础上创新出新概念的一款软件。“盐巴”严格按照软件工程流畅进行软件的开发, 首先对软件进行了严格准确的需求分析, 确定系统的基本模块和功能, 并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然后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 将软件大致分为资讯、能力测试、考研工具、个人空间等主要模块, 并确定了各个模块需要实现的功能, 设计出软件结构, 之后进行了软件的详细设计, 确定了软件使用的数据结构、算法以及各模块的处理流程, 并设计了简洁实用的用户界面。

具体完成的任务如下:

1) 完成了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文档。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 编写了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运行及测试文档。

2) 按照软件生命周期进行软件的开发, 并最终取得成功, 基础性能稳定, 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

3) 界面做到了简洁清晰、便于使用。

这次项目在暴露出我不足的同时也让我的技术有了很大提高, 让我加深了对i OS开发设计基础的理解, 强化了软件设计思想, 增强了自己的编程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个人的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会娥.面向对象中分层模块化设计的运用[J].软件, 2011, 32 (3) :37-39

[2]Boisy Pitre.Swift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

[3]田伟宇.iOS应用架构谈 (一) :架构设计的方法论[EB/OL].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ios-app-arch-part-01.

[4]Wired.Apple's Swift iOS Programming Language Could SoonBe in Data Centers[Z].2015.

[5]Piper I.Learn Xcode tools for MAC OS X and i Phone develop-ment[M].Apress, 2010.

[6]张媛园.浅谈扁平化界面设计之美[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2014 (2) .

设计艺术学考研 篇3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 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能力 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本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专项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16-02

一、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方向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一方面要适应设计行业的整体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深化素质教育,带动教育改革的整体进程。

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对情感和我们本质中不受约束部分的表现。”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提出设计创意作为一项产业,对于创意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很高,创意人才应具有多学科的综合素养。因为艺术设计涉及到人、社会、环境等诸多层面,对从业人员知识的广度和宽度要求较高。艺术设计师不仅要掌握艺术设计的原则与理论,还要掌握计算机技术、社会学、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以培养自己广阔的视野与灵活的思维,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从行业需求角度来看,很多设计机构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软件掌握技术要求较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设计软件运用与艺术设计行业的结合度日益提高。通过一些高端的软件能达到色彩处理、环境设置、材质安排的生动化与美感化的效果。但对照毕业生的水平,学生对设计软件的运用较为生疏,掌握的软件数量也极为有限。学校教授的设计软件陈旧,直接导致学生设计手段的落后,不能满足高水平设计的需要。为此,艺术设计教育要紧跟时代变化,注重对现代化设计技术的普及教育。

艺术设计是一门审美与应用交叉型的学科,所以艺术设计教育与其他专业的教学有着显著的不同。一方面它更注重发掘学习者的精神世界,激发学习者的创造灵感,以美学思维对这些环境进行再现与挖掘。另一方面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也包括就业教育与应用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应是能在生产设计服务、管理中发挥作用,动手能力强,实践水平高的实用型人才。

二、优化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方式

(一)优化课程设置。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为生活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的思想。将其用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设置上,就是课程设置要体现生活,紧跟生活的发展变化,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与行业的发展需要,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综合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这就需要校方要具备长远的目光,及时准确的把握市场与行业发展动态,按照用人要求来设置专业课程。在教学要求上,要与行业职业技能标准接轨。艺术设计专业的就业增长点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市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合理拓展教学内容。

(二)加强师资建设。

高素质的设计专业人才是绝对离不开优秀老师的指导的。在师资建设方面,必须内强素质,外抓能力。一方面吸引学识渊博,理论知识丰富的老师。另一方面加强校企互动,积极招募那些技术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优秀职工给学生做深入指导。只有深化双师性教学,才能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全面提高。

(三)促进学生的审美思维优化。

英国艺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在1937年着的《艺术与社会》一书中讲:“我们认为,某些天生素质对艺术家来说十分重要,只有拥有这种素质的儿童才有可能成为艺术家。”艺术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启迪诱发学生独有的设计灵感,才能帮助学生摆脱僵化的思维模式,进行大胆的设计创新实践,在现实生活的小事中感悟美,发现美,以独到的最具感染力的形式加以表现。

在教学中要拓展学生对美的认知感受能力,打造丰富多彩的室外教学活动,鼓励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以自然为舞台进行创作和设计活动,提升作品的感染力与生命力。要通过审美思维的优化,摆脱设计中的拼凑毛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很多学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是较弱的,并没有采用真正的实践教学与生活教学模式。部分学校由于资金,设施,实验基地的短缺,实践教学难以有效开展。这样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透彻。

教学做是不可分离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穿插一些实践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模块安排实习内容,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要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实用性。

學校要积极突出其社会联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组织学生去企业及时实践,建立较为广阔的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多层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弥补学校基础设施提供在实践操作中的不足。如在广告设计公司、装潢设计公司、陶艺厂、工艺美术厂等建立长期的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训地,也促使学生熟悉市场运作规律,提高动手能力。

积极探索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培养出高质量的艺术设计行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成瑜;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育策略分析[J];大家;2012年11期

设计艺术学考研 篇4

首先介绍一下北林的艺术设计研究生。学硕是艺术学,去年要了七个,录取六人。专硕是艺术设计研究与应用,去年要了20个,录取19人。学硕和专硕都下设三个方向,工业设计,视觉传达,环境艺术,每个方向不限制具体人数,好比今年的学硕,复试进了八个人,大概六个环境艺术方向的,所以不管你是什么方向的,只要你分数高,能进入复试就可以了。

北林的考试四个科目,政治,英语(学硕英语一,专硕英语二),史论(三个方向的参考书目都是中国美术简史,外国美术简史,现代设计史。),手绘(从去年开始三个方向的题目一样,结合自己的方向发挥,比如去年的题目是“城市之窗”)。

第一项是理论,指定书目是中国美术简史,外国美术简史,世界现代设计史。北林的考试比较中规中矩,一般很少出现超纲题目(去年出了一道激浪派的名词解释,但是不要慌,大家都没有复习到这个知识点,基础知识才是决胜法宝)。在我看来,这三本书内容较多,不适合大家总结重点,可以结合对应的疾风劲草背,(后期主要就是背疾风劲草了)。结合历年真题,自己押点重点。(去年我压中了设计史中的后现代主义和北欧风格。)去年的考题有些变化,20个选择变成15个。分值也有变化。但是终究还是考这些内容。背的时候大家也要自己注意总结。比如各个时代的美术发展概况,一般是从绘画,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建筑,书法和工艺美术四个方面回答的,再比如背阎立本和张萱的作品的时候,要记住人物画的计白当黑、记功录事以及“主大从小,尊大卑小”的人物画特点。综合起来,既省时间,对内容也把握得更透彻。

其次是手绘了,一方面积累,另一方面就是靠个人能力了,有时间以及经济能力的,建议大家报班学习下。手绘的基础是线条,线条要流畅,不能断断续续,还有就是对圆的把握。这两者的练习前者是排线,后者是不断的画同心圆和各种透视的圆(一个圆好画,难的是产品一般不会单纯的只有一个圆面,要把我互相之间的透视关系)。其次就是上色了,马克笔一般的就用法卡勒就好,贵一点的就是COPIC了(大概是二三十一支笔,可以灌水,法卡勒也可以,但是法卡勒用两三次笔头就糙了)。马克笔也讲究排线,每一笔都要恰到好处的衔接。有的人画法很跳,颜色对比和明暗关系都比较强烈,有的人画的比较柔和,讲究色彩过渡的柔和。这个就要自己慢慢探索自己的画风了。造型是基础,上色是丰富,主次关系一定要把握好。买笔的话COPIC 还好,法卡勒一定要仔细挑选配色,很多人觉得蓝色上手快,但是说实话,用蓝色的人太多了,不显眼,建议大家可以试试橙色。北林的手绘是三个小时,纸张自带,大小就是平常的素描纸(如果能找到大小相同,质量更好的纸最好)。从去年开始,北林的手绘考试开始统一命题,各个方向结合自己所学自由发挥,灵活性加大,难度降低,也就是说你多背一些造型和板式,总会有合适题目的。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然后说政治,个人认为政治九月分开始就可以了,很多同学在暑假报政治班,但是都是挤在一个教室里看视频,一看一天,我的很多同学都反应效果不好,我是在九月份报了新祥旭的冲刺班,总共大概十几个小时,都是押题的自己心里有谱就好。政治的难点马哲这个版块,注意复习时间分配。政治是选择题和问答题。问答题互相一般不会出现太大的分差,主要是选择题拉开差距,尤其是多选题。所以复习的时候一定边复习边做题。

最后是英语,个人自认为英语不错,一战英语一68,二战英语二78。英语单词是基础,没有单词的积累,看再多的语法都是空中楼阁,有很多同学花大量的时间看语法书,分析阅读的句子结构,却对单词的积累感到厌烦枯燥,不是很积极,在我看来有些舍本逐末了。阅读理解首先看单词积累,这样一半的文章可以读懂,其次看语法,一些长难句大多数都是包含多个定语从句或者宾语从句或者同位语从句,而难题多出自这些句子。作文可以多看多背,记住一些好的句子结构,一些英语的固定搭配,比如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这种句子在大多数作文中都是可以应用的。有些同学问我,说自己的英语底子不好,有些担心,考研英语和四六级不同,没有听力,所以侧重积累,只要努力,都可以拼一下。

考研拼的是个人的努力,有人总把资源看的特别重,在自习室呆一天,都在上网找资源,其实不然,北林考试的面不是很广,不像北理史论动辄十几本书,还会涉及热点,所以大家夯实基础才是关键。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一些小建议,仅供参考。高分辅导就找丽丽老师,wx:要散散六六六三三九零三

设计艺术学考研 篇5

研究方向与录取相关

以下资料由才思教育北京理工大学教学培训部整理,以下资料完全符合北京理工大学要求,对报考北京理工大学的考生极为重要,请考生仔细阅读。

才思教育作为北京理工大学考研考博最权威的辅导机构和领军机构,自开办北京理工大学培训以来,始终对北京理工大学有着独到的理解。

不仅如此,才思教育在全国首次推出研究生辅导中的“五指理念”(即指定院校、指定学院、指定专业、指定方向、指定教师)。并在“全心全意,因才思教”的理念下,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方法,让考生能够有着最为符合自己特点的作品和最为专注的教师进行24小时的督导,做到一切只为一人定制,你的作品,绝对不会和他人重复。同时,文化课的辅导也将全部按照北大清华的要求对考生进行一对一的定制。

目前,才思教育北京理工大学考研培训正在火热招生中,咨询电话:177-0125-5875、150-1035-0657(同微信)。咨询QQ:2057307705,2382595332。才思让你离北理工更近一步。

一、研究方向

130500 设计学

01 工业设计 02 视觉传达设计 03 环境艺术设计

04 文化遗产与传统工艺美术 05 实验艺术

085237 工业设计工程 135108 艺术设计硕士

二、录取相关

我校的招生信息实行网上发布,请考生注意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信息发布。2018年12月14日至12月25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http://yz.chsi.cn)下载打印《准考证》,我校不再给考生寄发《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的初试成绩单、报考登记表将由考生自行从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grd.bit.edu.cn)下载,我校将不再邮寄。

2.为保证录取通知书准确邮寄到考生,请报名时准确填写通讯地址及联系方式。如拟录取考生通讯地址或联系方式有变动时,应在2019年5月通过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个人信息修改系统进行更新,具体更新时间见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通知。如因考生地址或联系方式不详等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3.强军计划定向考生限报考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领域(不包括085237工业设计工程),报考此计划考生须在报名备用信息中注明考生单位所属大军区名称。

4.北京理工大学珠海研究生院招收光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计划已列入专业目录中,其他详细信息见珠海研究生院招生简章。报考该专业学位的考生须在报名时在备用信息中注明“北京理工大学珠海研究生院”。

设计艺术学考研 篇6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艺术概论》,陈岸瑛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艺术理论——从荷马到鲍德里亚》(第2版),[美]威廉姆斯著,许春阳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欧美现代艺术理论》,[美]Herschel Chipp编,余珊珊译,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年 《中国画论史》,葛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艺术史的历史》,[美]温尼?海德?米奈著,李建群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学习经验分享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新祥旭www.xxxedu.net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设计艺术学考研 篇7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知识情境,激活,磨炼,精纯

0 引言

当今艺术设计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于设计教育, 原有的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材形态、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体制以及教学管理均在发生一系列变革。体现高科技的数字化艺术手段, 将感性的认识理念, 以严密的教学方法组织起来并对艺术设计要素进行理性化控制的电脑美术教学必将给人们带来新的观念, 新的思维以及新的设计思想。笔者通过多媒体技术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运用, 就如何在设计教学中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如何将教学的方法联系起来, 建立新的教学模式, 进行了一些思考, 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艺术设计教学。

1 现代基本设计课程与传统教学艺术设计的区别

电脑艺术设计课程是现代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其教学内容包括编排设计原则、编排设计原理、编排的视觉流程、编排设计的形式法则、编排的基本类型、文字的编排构成、图形的编排构成及现代编排设计的发展趋势等。通过在版面上对空间层次、主从关系、视觉秩序及彼此间的逻辑条理性的把握与运用, 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 将理性思维个性化地表现出来, 使版面编排获得良好的诱导力, 更好地突出主题, 在传达信息的同时, 产生感官上的美感, 达成最佳的诉求效果。

1.1 教学内容外在形式的变化

传统编排设计教学的最大弊病在于信息传递媒体单一, 教师靠口述和板书的形式, 往往只能传授给学生知识的结论, 难以让学生直观感知、欣赏国内外众多的优秀设计作品, 更无法从多角度、多环境立体而全面地分析其创意形成的过程。学生经自己观察、思考、抽象后形成的知识少, 实际上不自觉地扼杀了学生全面探索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限制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技术的介入, 无疑为电脑艺术设计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 在同样的时间内, 课件以文字、图像、声音等有机结合的方式运用于教学, 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知识情境, 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归纳、总结知识的结论, 从而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整体和各个侧面, 增强了教学的系统性、深入性。

1.2 教学内容内在结构的变化

教学内容的内在结构就是学科知识结构的组织设计。知识结构是学科知识间的逻辑关系, 是学科内含智力因素的信息源。传统的编排设计教材都是以教为主, 以线性结构来组织学科知识结构, 学生利用它学习自由度不大, 灵活性不强, 而且难以促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向新知识结构的有效提升。多媒体是一种以接近人类认知特点的方式来组织、展示教学内容及构建知识结构, 它的信息组织方式是一种非线性结构———把信息的组织形式与信息内容呈现的多样性、复杂性结合起来, 为学生提供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结构化认知空间, 既注重学科的基本内容, 又包括学科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既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又注重知识的结构, 使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与灵活性得到了完善的结合。这种采用网络化结构来组织的教学内容, 把相互关联的知识点有层次的构成一种网络系统, 系统由节点和链组成, 节点表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 链是知识点之间的层级逻辑关系, 教学内容的结构变化使学习的知识着眼于不同的侧面, 使学生对知识形成了多角度的理解, 从而使他们在面对各种设计问题时, 能更容易地激活这种知识, 灵活地利用它们进行设计, 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 电脑艺术设计色彩构成教学

在电脑艺术设计色彩学习中, 对呈现知识的框面艺术设计尽可能追求新颖独特。色彩对于人们的重要性, 犹如阳光, 空气和水一样必不可少, 作为美术设计者, 更应该自觉地认识色彩、创造色彩, 一件设计作品的美感综合了形态、色彩、质感而产生的。然而, 看到作品的瞬间。首先诉诸于观者眼睛的是色彩的组合效果, 也就是色彩美的问题。在设计中, 不同的色彩搭配组合会给人的视觉和心理上形成诸如温暖、寒冷、华丽、朴素、强烈、柔弱、明亮、阴暗等不同的环境气氛, 表现各种不同的感情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讲授色彩原理时, 教师往往以字代色, 两种或多种色彩的对比及调和效果, 学生只能通过联想加以比较, 尤其对一些色彩感觉较弱, 对色彩知识了解较少的学生表现得尤为明显, 学生在后期的实际应用中, 很难把构成中的色彩知识自觉地应用于创作中, 有的学生甚至要求重新讲解相关的色彩知识, 这些都说明前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Adobe Photoshop软件作为影像处理软件, 在色彩的使用及调控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 快捷的填充, 灵活的色彩更换方式, 每一项都简便易学, 把Photoshop应用于色彩构成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屏幕对色彩间的复杂关系进行形象地讲解, 学生通过真实的色彩表现, 轻松掌握色彩搭配规律, 在作业的制作上, 免去了学生手工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涂色不均等问题, 并可衍生出多个方案, 便于比较, 扩大练习范围。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 除了教师的课堂讲授外, 更多的需要借助大量深入而又系统的色彩作业练习去理解色彩原理, 磨炼色彩感觉, 精纯表现技巧, 提高自身的色彩修养, 为以后与色彩相关的设计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 艺术设计过程的变化

我们曾以客观物质材料来塑模型, 逐渐步入虚拟实境的时代。计算机自身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系统, 同时它又与周围的环境、开发商及使用者构成另一个系统。在这样系统环境下工作, 带来设计者的思维及工作方法的一系列变化:传统的设计程序是被化分为几个阶段, 即分析—构思—制作—选择—评价—再修改制作—再选择定案的过程, 设计者必须亲历每个部分, 参与每个过程, 自身的角色也随之不断变化, 设计者不但要有良好的设计思维, 同时要具备过硬的多种制作方法与手段;在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时, 情形就大有改观:设计人员只需作好满意的一个或几个供选择的构思或创意, 剩下的工作就是运用适当的软件, 通过指尖点击鼠标传递设计人的意旨, 来获得形象色彩俱佳的设计稿。免去了作者许多亲身制作之苦, 也获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在平面设计中,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 作者可得到多种质感的表现效果。设计者运用计算机材质库中所提供的材料肌理, 使它与制作的图形或文字结合, 通过视觉产生软硬、粗细、明暗、透明模型等对比的变化效果, 来确定并有效地进行形体、模块的重组构造, 方便地改变开头色彩等, 还可利用计算机内多种摄影特技技巧, 造成特有的动感效果, 达到精细的设计作品, 使其层次感、丰富性多样化更为突出;而在立体的设计中, 设计者更能得心应手, 运用自如地表现出物体的各个侧面及细部, 计算机强大的计算机功能可以将每一条曲线、图形模数精确计算出并能虚拟实境表现出来, 显示出模型的最终效果。设计者亦可以加入动画设计, 使物体处于运动之中, 观察设计物体在运动中的各部分关系, 及时调整设计构思, 这样的设计过程生动而直观。无论是二维设计或是三维设计, 图像或图形通过数字化的高速传递, 变得轻松自如。在这当中设计者能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也享受到变化多端的设计手法。新的设计造型语言和思维理念, 更能贴近于生活, 融入于时代之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给设计者提供了另一种巨大的新鲜设计空间:设计者一方面, 既可以取材于身边的或其它地方的现成材料通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工具的输入加入设计, 也可加入音乐, 声响等情景资料丰富设计内容;另一方面, 在虚拟的实境中建立三维模型进行多媒体展示等等, 按自己意念显示出个性和多样化。此时设计者已将设计元素融入设计作品当中, 将传统设计作品的静态表述变成了动态空间的多维设计表述, 形成人机互动的局面。

4 电脑艺术设计教学构想

现代的教学方法由传统的课程讲授式变为启发引导式, 追求教与学的合作化, 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联网, 协作讨论成为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最有特点的教学方法———不但师生之间可以交流, 而且学生之间实现了交互协作———协作形式有可能是文件、数据、也有可能是语言、图形、图像, 为启发引导式教学创造了共同讨论交流的条件。我们把这一新的教学形式运用于教学活动中, 并作了一定尝试。针对电脑编排创意设计课程课题的提出, 首先让学生去思考宣传手册的整体形象设计, 要求每个学生拿出整体设计方案一套, 通过竞标, 点评学生的作品, 挑选出最佳设计方案, 经集体讨论评估使方案得以完善, 在此基础上进行自选课题的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设计总的学习问题, 而且要引导、帮助学生形象思考、分析问题的思路, 切忌直接命令学生去如何如何做, 而是引导学生去想;在教学的开始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能激发思考的问题, 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 而教师会耐心地聆听学生的发言, 洞察他们想法的由来, 看到其合理性和局限性, 再提供相应的引导, 引导学生看到与其设计相矛盾的观点和事实, 或者组织不同见解的学生进行讨论, 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更充分的沟通和合作。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 不断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 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 最终促成对某一主题产生共同理解。在此基础上, 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 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 教师可以再进行提炼和概括, 使学生的设计思路更明确、更系统。随着教学的进行, 教师要逐渐让学生更多地去管理自己的学习。为了促进学生的创意思维的培养, 教师要创造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生环境, 使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争辩和合作。

5 结语

我们不仅需要设计的专业人才, 更需要兼顾多学科专业的通才。学生只有把握更多的手工实践和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 才能运用计算机将自己的设计理念, 创作思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只有手工与机器的有机互补, 民族与时代的结合, 才会汲取广博营养, 设计出创意形象俱佳的作品来。

参考文献

[1]李新华.电脑图形设计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与对设计教育的影响[J].开封:河南大学学报, 2005 (2) .

[2]邓卫斌.CG技术再创动画新艺术[J].200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论文集, 2007.

设计艺术学考研 篇8

关键词:艺术学 学科共性 美术与设计学 个性

0 引言

目前我国学科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文科类(人文社科)和理工类(理工农医),那么根据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可以将其归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类。我国教育部学科目录明确说明,艺术类专业规范的称谓为“艺术学”,与其他文理学科研究相比,我国对艺术学研究起步较晚,以及艺术学本身内容的博大精深,无论是在深度与广度,还是在基础和前沿研究、技术方法研究方面等,艺术学研究都显得不太成熟。笔者就艺术学学科共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基于此对美术学和设计艺术学的个性进行了探讨,从而更好的区分情感表现和相互沟通存在的本质差别,使更多受众能更加充分的感受艺术的魅力与内涵。

1 艺术学学科共性分析

1.1 意识形态束缚与个性自由冲突

上世纪30年代的月份牌美女画、当代通过复制经典名画来获取“成功”的艺术形式,都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与制约。不管是上世纪50年代的手工业设计,还是现代视觉传达以及多媒体设计,在技术不断变化和革新的过程中,为艺术学的发展提供了智力和动力支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观念对推动美术与设计艺术面貌变化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正是由于艺术学特点较为特殊,使得其给艺术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但是也为艺术的进步保存了珍贵的文化依据。在政治、道德、社会心理等意识形态压力下,艺术史不断变化和动摇,我们会看见名画中古代帝王将相庄严神圣的形象,在京剧“样板戏”中判断正、反面角色的美丑立现,在庄严教堂中对比耶稣的崇高伟大与芸芸众生的渺小。

艺术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其具有个性的光芒却仍旧未泯灭。在特定的时代意识形态下,智慧与思想并列的优秀艺术人才,往往可以将自己独特的个性与天赋表现的淋漓尽致。如在中世纪西方严酷的宗教束缚中,大量的高手巨匠在教堂建筑设计上,演绎了一场场艺术的盛宴。我国革命美术在浓厚的意识形态下,其艺术的天赋并没有完全被束缚,相反涌现了一大批《血衣》、《收租院》等红色经典美术作品,为我国留下了更多的艺术瑰宝。因此艺术家应该善于将艺术和思想相结合,切不可刻意宣教,应先感动自我,其次才能感动受众,从而取得更大的突破。

1.2 主观体验和形象思维

目前我国相关学者对其他文理学科的研究较为成熟,是因为这些学科知识的积累主要依靠于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同学者对同一课题进行研究通常都会得出相同或者相似的结果。由于艺术学的特殊性,人的主观体验和形象思维直接决定了艺术的创作和发展。这是艺术学学科的本性所在,能使得持不同立场的观者对同一艺现象的研究分析,会得出不同或者相反的结论。

在西方现代派艺术中,通常传统艺术观念的学者与现代派艺术学者的看法存在较大的差异。如相关学者认为艺术不可能是再现性的,西方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也有学者认为以立体主义为代表的现代派艺术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很快被其他表现派、未来派等其他画派所接收。前者主要是对艺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艺术反映出社会现实的规律;后者是对艺术内部形式规律分析,暗示现代化艺术创造的价值。虽然这两类看法态度温和,但我们能轻易的感知字里行间的倾向性,这正是艺术学研究的特点。

1.3 技术积累和艺术天赋

目前在许多艺术院校中,时常会听见某人具有艺术天赋,或者某人在艺术领域勤学苦练,两者都能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在艺术史学上,吴道子能一日画尽三百里嘉陵江图,李思训却需要花费几个月时间。那么艺术创造需要的是更多的艺术天赋还是技巧训练呢?对探索艺术来讲,主要任务就是各自寻求不同的目标,它不像科研技术的研究,前后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关于前后代艺术的研究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和继承关系。部分学者更看重的是艺术创作的天赋,这主要体现在对色彩、线条以及韵律等艺术因素的敏感上,同时也是艺术天赋和灵感感动的表现。

在艺术的世界里,我们不能否认部分古代人以及现代人勤学苦练的重要性,这往往需要一定技术的积累。通过刻骨学习获得相应艺术创作能力与技巧,能使艺术家拥有最宝贵的财富,当然也可以陶冶和培养艺术家的胸襟学养。在学习艺术的初级阶段更多的依赖于艺术天赋和爱好,而在技术训练过程中,往往依赖于勤学苦练,技术积累。一旦进入最后的创造阶段,又需要更多的天赋和灵感。因此可以看出天赋灵感直接决定了艺术境界的高低,而技术积累决定了是否入门和实现一般水平的基础。如果单纯的重视天赋,会导致后天学习和训练放松,难以掌握熟练的艺术技能;片面的强调技术积累,又会忽略艺术传神写心、表情达意的宗旨,使艺术走向工具束缚。

2 美术与设计的个性探讨

2.1 美术学和设计艺术学都来源于基本物质形态审美研究,其造物和造型方面是一致的。比如东汉“马踏飞燕”青铜艺术、摩尔的空间穿插式雕塑等作品,既是一件美术作品,又是一件设计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数都是基于物质形态的感性所创造出来的。

2.2 美术和设计艺术在表现手段上具有一些共同的元素,如线条、色彩、形态、纹理、空间等,这些元素通过平衡与强调、统一与多样等相同原则进行连接。

2.3 在对美术和设计的感知方式认识中,往往都需要通过视觉感受,直观而形象的表现出来。直观形象整体被感知主要有两个基本特性,一是成分总和是不可能与整体相等的,就如对一个蛋糕的整体印象并不是香、甜、酥等感觉因素简单相加。二是“变调性”,一个格式塔的大小、位置、方向在改变情况下,格式塔仍然存在不变,比如一个正方形,不管用蓝色、黑色、黄色等色彩画出,它仍然是一个正方形。因此形态是视觉经验中一种组织建构,与视觉活动存在密切的联系,在构建组织过程中,往往会诱发紧张、愉悦、和谐等心理活动。受众在观看美术或者设计艺术作品时,视觉感知会自动增减相关部分,使其感受实现最完美状态。通过视觉方式和物质媒介展现造型,美术和设计作品能使受众在视觉上更好的形成直观整体感知状态,更加充分的感受美术和设计作品的魅力与内涵。

2.4 目前很多院校的设计专业多数都是依托美术专业发展起来的,其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以及学术背景等方面,两者关系十分密切。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美术和设计本质的区别,以两者活动的性质和目的为出发点,提高它们之间差异程度认识的准确性,美术活动是一种超于功与名的精神力量表现,具体表现为艺术家的兴趣、情感、形式探索、矛盾揭示、社会批判等;而设计活动更多的是满足受众功能性的需求,如使用需求、宜居需求、信息传输需求等,其性质是创造者在与受众交流、共谋基础上,选择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因此美术是一种表现,而设计是一种沟通,这是两者之间存在的最本质的区别。

3 总结

美术与设计艺术是艺术学中重要的部分,与一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比存在较多的特殊之处。笔者基于艺术学学科共性,对美术和设计艺术学的个性进行了分析,探求了两者存在的相同点以及最本质的区别,从而使艺术家能更加理性的进行创造,满足不同受众的要求,使其更加充分的感受艺术的魅力与内涵,放松身心,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D].中央美术学院,2013.

[2]黄会林.关于艺术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设置问题[J].艺术评论,2009,07:68-72+67.

上一篇:电务机车信号工下一篇:道德信仰危机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