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

2024-08-19

设计艺术(精选12篇)

设计艺术 篇1

本文以唐宋设计艺术的风格为主线, 从造型、唐代重“情”宋代重“理”的艺术风格来阐述唐宋设计艺术的区别和联系, 宋代是一个瓷的时代, 所以本文以瓷为主, 丝织、绘画、建筑等为辅来写唐宋的设计艺术。

一、从唐宋设计艺术的造型来看两代之间的区别。

唐代是一个自信、开放、统一强大的封建帝国, 也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 由于对本国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核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 它在设计艺术品造型上多丰润、圆润、大气, 运用较大弧度的外向曲线, 如在1936年浙江绍兴唐墓地出土的越窑壶, 六变形短流, 曲柄、口部略向外翻, 腹部丰硕, 为唐壶的造型的一大代表, 人物造型也属胖型, 在龙门、莫高窟、天龙山、四川巴中等石窟中的盛唐造像, 造型都丰满圆润, 神情庄重、雍容大度, 菩萨面容丰腴如满月, 神态温雅妩媚, 装饰精致华丽, 处处表达着唐朝的庄严宏丽、华丽壮观。而到了宋代, 由于经济文化的影响, 设计艺术造型简洁、精练、修长、优美, 特别在陶瓷艺术上表现突出, 与唐相比, 宋壶的腹部拉长并加高了, 壶多长流, 流与柄和壶叽成平行, 壶身往往作成瓜菱形, 有梅瓶、玉壶春等式样, 如定窑烧制的碗、盘、杯、盒等造型工整, 大多采用直线处理, 器型转折处棱角分明, 挺拔秀美, 体现了定窑陶瓷艺术在造型方面的高超技艺。器皿的比例和尺度恰如其分, 几乎使人感到减一分则短, 增一分则长的境地, 达到了十分完美的地步。

宋代在雕塑艺术上, 人物造型普遍清瘦细长、质朴秀丽, 建于宋代的晋祠, 在圣母殿中圣母及42个侍从像中可以看出手持日常生活用品的使女们, 各守职事, 她们瘦细的腰枝和轻盈的体态呈现在我们面前, 与唐代丰满圆润的脸庞和身材形成对比。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出土的宋塑菩萨及供养人也很明显的看出人物细长的身材, 仿佛被拉长的感觉, 但形象质朴自然、优美, 宋代的简洁、修长、优美不仅仅体现在陶瓷艺术和雕塑艺术中, 还表现在爱绘画方面。

二、从艺术格调角度看宋代与唐代的设计艺术

宋代国力懦弱, 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 文化艺术有较大发展, 设计艺术在不断发展和提高, 文人雅士的趣味格调使得宋代的工艺美术具有较高的艺术格调。宋代设计艺术重“理”严谨含蓄而幽雅清瘦, 表现在色彩上多用偏冷色调, 如青绿、褐、黑等沉着、宁静、典雅, 以冷色取胜。唐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国力强盛、国家统一、国民自信、思想开放, 为设计艺术的创造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和土壤, 与宋代相比, 搪带设计艺术重“情”开廓恢宏而华丽丰满。

(一) 宋代工艺美术的色彩多用偏冷的色调, 如青、绿、

褐、黑等具有沉着、宁静、典雅、朴质自然的艺术气息, 而唐代多艳丽色彩, 给人一种雍容华贵的富丽之感。

宋代定窑烧制的瓷器呈乳白色, 非常柔和莹润, 并常留有不施釉的里边, 用铜或金银镶口, 使器物表现出高贵典雅的艺术效果, 宋代另一名窑汝窑的释色成葱绿色全身釉水白净, 颜色优雅而有特色;具有神秘感的钧窑是宋代北方的青瓷, 它的釉口是很独特的蓝色乳浊釉, 以天蓝、月白为主, 因釉中有氧化铜和铁的成分, 经过三次烧制呈现出绚丽多彩的“窑变”现象, 如雨过天晴的彩霞一般海棠红和灿烂艳丽的玫瑰紫斑块, 使在青釉上打破了一色釉的单调, 形成了对比研丽的艺术风格。由于釉色乳浊现象的产生, 在天然而成的釉色下, 隐约覆上一层牛乳状的请纱, 如云如雾, 有一种朦胧的美感, 这更增加了宋瓷的神秘性和价值, 宋瓷不仅在艺术上取得突破, 而且在技术上比唐代有可更大提高, 钧窑出现神秘朦胧效果受矿物质影响, 但也靠陶瓷匠经过三次烧制才能形成。而在唐代一般瓷器只是一次烧制成功, 作为唐瓷中奇琶的有着丰富绚丽颜色的唐三彩也只是二次烧制而成, 可见宋代钧窑的成熟技艺, 还有磁州窑的白瓷、龙泉窑等都是偏于沉静、淡雅的冷色调, 给人一种含蓄、冷静的“理”性美。而唐代的设计艺术的色彩多运用暖色调和褪晕的方法表现深浅层次的色阶, 有富丽华美的艺术效果。放映了唐代人多彩的生活情调和热烈奔放的心境, 似乎一切偏冷和偏暗的色调都不足以反映太平盛世时期人们的欢喜、炽烈的心情。

(二) 宋代工艺美术装饰纹样多用理性的几何纹, 小夺花和梅兰竹菊等题材, 朴素无华, 疏朗别致, 以素纹著称。

当时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出现宋代锦, 由于受到工笔写生花鸟画的影响和织造技术的提高, 宋锦出现大量的介于写实和图案之间的新纹样, 多采用理性冷静的小朵花、规矩纹, 以四方连续形式为主, 组织严谨, 色调沉静典雅, 具有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 与唐代设计艺术的富丽鲜明形成强烈对比。

宋代刺绣也很发达, 并且出现单纯供欣赏的绣品, 由于受绘画的影响, 除作一般实用的服饰品外, 也逐渐向欣赏品方向发展。与宋代相比, 唐代织品多用做实用和装饰, 由于唐代国力强盛, 思想开放, 唐代工艺品的装饰纹样也以植物为主题, 但多以牡丹为主题, 组成S形波状的卷草, 层次丰富、线条流畅、体态舒展, 表现出生机勃勃、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唐代人们追求圆满、团圆、完美无缺的心理需求, 表现在纹样方面由联珠构成的纹样规整、连续、对称, 以四方连续的组织向四周连续, 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 形式自由自在, 内容丰富多彩, 散花形式的出现和流行, 反映了唐代工艺家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和包罗万象的社会宽容度, 折射出唐代艺术家创作空间的舒展和宽广, 与宋代的“理”形成鲜明对比。

宋代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使得设计艺术得到较大发展, 一方面文人雅士的趣味格调和平民百姓的审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使宋代的设计艺术表现出一种平民化和商业化趋势, 而在唐朝设计艺术主要的作用还是在与它的实用性。宋代在染织工艺、漆器工艺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形成了宋代所特有的理性风格, 所以, 宋代和唐代设计各有所长、各有特色。

参考文献

[1]《黄土上下—美术考古文萃》.张朋川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6.7版.

[2]《中国工艺美术史》陈鸿俊编著.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4.8版.

[3]《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5版.

[4]《中国绘画通论》阮荣春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7版.

设计艺术 篇2

思涵高中毕业后,一直在街头以给人画像为生。一个偶然的机会,思涵看到一张卡片上的艺术签名很有意思,她灵机一动,如果将这玩艺加以开发,一旦成功,肯定比给人画像更有市场。

说做就做,当天,恩涵的“广告牌”刚竖起,一位女士就饶有兴致地要她帮设计一款艺术签名。她问了该女士擅长哪种字体,从事何种职业等情况后,仅一刻钟便设计出三款艺术签名,让女士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款。女士很满意,高兴地付了30元钱后,就将三款签名都塞进了口袋……

从此,思涵就一头钻进了这个艺术字设计的工作中。很快,她就能根据顾客不同的爱好,设计出“夸张型”、“音符型”、“英文型”、“卡通型”等8种不同风格的艺术签名。这样一来,思涵的收入也在与日俱增,并创下一天突破300元的纪录。不经意中,她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份有“味道”的职业。

后来,她借助电脑设计手段,加上天赐的悟性与执着,居然设计出一种“防伪体”艺术签名。这种签名的独到之处就是从正面根本看不出姓名的笔划,但从纸的背面看,姓甚名谁一目了然十分清晰。“防伪体”签名推出后,立即受到一些从事金融工作和特殊职业人士的青睐,生意更是络绎不绝。

设计艺术 篇3

艺术设计是文化职业。艺术设计事业的发展,导致个人生存空间的拓展。同时,由于人生觉悟、社会经验、历史情怀的融合,个人的艺术表现,进入到一种文化创造空间之中,从而形成持久的精神影响力。

水墨元素的文化艺术风格

陈绍华,是当代中国最有个性、最有成就的设计大师之一,代表作是“申奥标志”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充分的表现,现从张扬、眩目以及传统纹样新表达的风格转向含蓄、单纯而洗练的黑白风格,中国传统书法风格汇聚在它的整个设计作品之中,他独爱中国传统元素,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从而有利于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的传播,而且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他一直强调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他把中国精神通过设计中的色彩、图形等任何可以表达的元素体现出来。艺术设计家的创造意识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转化为一种自觉地文化追求,并且在艺术设计中,不断地因地制宜地变化着风格与手法,以满足社会大众的物质需求。因此艺术设计家获得和提高创造力,是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体现。

民族化艺术特色艺术设计风格

日本平面设计家福田繁雄被誉为“五位一体的视觉设计创意大师”福田繁雄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大师一,对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大量招贴设计响誉世界,是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设计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在不断地探索之中的,从而来尝试不同的方法结晶,他总是弃旧图新, 他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福田深悉人本民族传统文化色彩,有掌握现代的心理学,他的作品紧扣主题、富有幻想和令人着迷,同时有极其简洁,具有一种的幽默感,在他的招贴创意中,重视对人性的刻画,表达出个人的文化观念,对现实的思考与理解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寓意图案的“本土化”艺术表现形式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改革的进步,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传统的回顾与眷恋。平面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的“乡土风”。都有意地选择了传统文化的素材,来形成新的设计流行风格,以以区别于西方设计所带来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国际流行样式。因此平面设计中开始出现大量的以 “本土化”的文化元素。日本设计师田中一光,通过他的作品感受最强烈的是他大胆的想象和表现技法地简练性。细看他的作品可以感受到大和民族单纯的简练性,没有那种罗可可式的繁琐和纤巧,更具有一种原始的生命力,那种貌似不经意的随意性,那种去掉了雕饰的淳朴,那种追求线与色面本身的量感和张力,那种超乎西方传统的透视和素描意识,那种举重若轻地寓对比色于平和,在田中一光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因此“本土化”的流行虽然可以强化艺术设计的原创性,并有着温故知新的社会作用,甚至引发着重新解读民族艺术传统传统的现实意义。

民族化艺术情感的设计风格

一些欧美等国家的艺术设计家,喜欢以饥饿、干旱、贫穷的非洲景观为题材,展示出个人的人文精神,在对人类社会话题的强烈关注中,形成自己特殊的艺术设计语言。而在其他的招贴设计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通过荒诞、尴尬的美学启示,所形成的强烈的反差对比,揭示生活中合理和不合理的现象,运用讽刺尖锐批评,引发人们重视,抒发着艺术设计家的个人情怀。德国设计师冈特·兰堡,设计了几千副招贴,兰堡力图通过设计表现个人的艺术思想在基于视觉传达功能的基础之上,把设计高度地个人化、自由化。他更加强调自我意识和对生活的领悟,在视觉效果上追求视觉冲击力,强调平面效果的突破。兰堡发现了很多艺术来源于生活,他把生活中常见的主题作为创作的元素,加以艺术的处理,而土豆系列是洋溢着德国民族化的气息,他的土豆本身并不是让人所称赞的,而是奇特的创意和视觉效应魅力,体现了兰堡对土豆的钟情,也反映了兰堡对同一种设计主题的执着。

每个画面都以土豆为主题,不同的是对土豆的处理,他把土豆与色彩的结合在一起,不同的土豆色块与招贴的黑色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奇特魅力,这些作品都天除了兰堡独特的奇思妙想,可以在平面上展示空间效果是的平凡的土豆获得了超凡脱俗的艺术气息,观赏者往往会倾向于感知简洁化的视觉。

因此一个中国当代的艺术设计家,更需要积极的汲取外来文化的营养,不同文化风格的艺术创造背景,会给招贴设计增添很多的艺术魅力,,在转化人类共有的文化资源时,建构一种现代设计艺术体系,即将西方人文主义和科学技术的成果,化作人类的共同财富,这种化西为中、化古为今,以及个人的积极努力,才是中华民族现代化进步中的文化基础。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课件设计艺术 篇4

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 应始终围绕教学主题, 为教学服务。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同样课件的设计和使用也是一门艺术。恰当地利用课件资源可使教学效率大幅提高。相反, 如果使用不当, 则影响教学效果。

为了更好地发挥课件辅助教学的作用, 笔者认为设计课件前首先应该树立以下两个基本观点。

(一) 课件设计应符合现代教育思想

现代教育思想要求课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发展, 要努力创设学习者可参与的环境, 使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有些教师虽然使用了多媒体课件, 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 但是仍在进行着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 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 灌输、填鸭之风依然我行我素。有些老师制作的教学课件, 其实就是课本例题, 或是教案的翻版, 只起到板书或发言稿的作用。

课件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接受新信息并最终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工具, 成为学生学习的帮手。

(二) 课件使用并不能取代传统教学

多媒体教学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点, 如:形象生动, 交互性强等。但是这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 有些好的做法要保留和继承。

比如板书, 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书写, 如春蚕吐丝般, 一边讲解, 一边书写, 慢慢分析, 慢慢展示, 再加上有些老师的板书非常漂亮, 完全给人以美的享受。尽管这种方式显得费时费力, 但对于学生来说印象要非常深刻, 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相反如果没有板书, 只用鼠标点击显示解答过程, 则是另一番感觉。

再比如课堂小结, 很多老师都有临下课前试着让学生总结归纳的习惯。有的老师一节课下来, 全部用的是多媒体展示, 黑板上几乎没有写任何东西。等到总结时, 学生要么重新翻阅课本, 要么凭空回忆。我想, 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黑板上应该留有本节课的提纲。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有一个清晰的、整体的把握, 课堂小结时, 才能更好地归纳。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关于有些理科实验, 是不能用课件来代替演示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人们的各种创意, 也能模拟很多实验的效果。但是科学规律来自于真正的实验。不要图省事, 用展示一些课件来取代课堂上的实验, 这样有违探索科学的精神。

比如物理上的牛顿管实验。这个实验是通过观察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管中, 羽毛, 小金属片都是进行的自由落体运动, 也就是它们以相同的速度、相同的加速度落下。这个实验是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的微缩。它打破了人们长久以来认为轻物体落得慢, 重物体落得快这一错误的传统观念。如果只是观看课件演示而不在课堂上动手操作个实验, 这样做虽然省时省事, 形象直观, 但是没有说服力, 远远达不到教学的效果。

二、精心设计、体现艺术

对课件有了正确的认识后, 要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还应在上课前注意考虑什么样的课程或知识点该用课件, 设计什么样的形式表现知识内容, 以及课堂上以何种方式来展示自己的课件。

(一) 巧妙构思——选择适宜的课件内容

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适时恰当地使用课件, 这对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突破难点, 提高课堂效率, 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1. 形象展示, 直观认识。

课件中, 展示图片, 动画等, 能让学生对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有形象、清晰的认识。

如对于《显微镜使用》的实验教学中, 由于显微镜结构复杂, 有些部分无法展示, 有的老师设计了相关课件。通过大屏幕投影, 把遮光器、光圈、载物台等结构的图示, 清晰地展示出来。学生对显微镜工作原理有了直观的理解, 对于使用方法也能较好的掌握, 这样也能更好的教会学生在以后的实验中正确使用显微镜。

对于上面提到的一些理科实验也并不是排斥课件演示, 关键看你如何来用。还是以牛顿管实验为例, 可以在课堂上用牛顿管实物演示完后, 学生形成了对实验的初步认识, 再通过课件演示, 重现实验过程。同时在操作课件时, 老师进行分析讲解。这对于学生加深认识, 理解本质, 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有些实验, 或者因为微观不易观察, 或者因为反应时间太长, 或是因为太复杂等等, 不具备在课堂上实验的条件。如物理上的卢瑟福实验, 化学中的裂解石油, 生物学中的光合作用, 地理上的大气运动等等。它们更需要借助于课件演示。正是这些演示, 让枯燥的学习生动起来, 让抽象的理论形象起来, 正是这些课件传授着人类的文明, 引导着学生探索发现着这个美妙的世界。

2. 突破难点, 反映本质。

课件演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用来描述把不可见的具体化, 把抽象的形象化。

如我校物理老师孙凤武制作了关于波尔理论电子跃迁的课件, 把抽象的量子力学的知识以动画的方式展示出来,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还有数学上的例子:

在学习立体几何一章时, 学生们们刚开始接触空间几何体, 空间想象能力还很差, 很多几何体还想象不出来。我校李怀奎老师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课件《抽象简单组合体的形象认识》。用Flash动态地演示了球, 半球, 正方体, 长方体之间的相接相切问题, 对于学生们培养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起了很好的作用。

这个课件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的优点。

选题从学生实际出发, 降低了学习难度。

简洁大方, 直观形象,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动态直观所以学生便于理解切割面分割的过程, 抓住知识点本质。

交互性强老师控制每一步, 容易把握教学进度, 该快时, 只看演示, 该慢时, 一步一停, 便于讲解。

正是凭借上述优点, 该课件获得了省课件大赛第四名的好成绩。

3. 要会选择性地使用而不要限制学生想象力。

课件带来的好处虽然很多, 但是也并不是多多益善。当用则用, 用的过多, 或是依赖, 则会限制学生相像力。

听过一节语文公开课《江南的冬景》, 是我校杨方老师讲的。通过她的讲解, 让我们感受到郁达夫所描绘的江南冬景的几个场景, 如同一幅幅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迷人图画。课堂上杨老师所使用课件主要是起到扩展字词、引用诗句的作用, 却没有用任何一张的图片。课下交流时杨老师说:使用任何一个直观的现成的图片, 都只能会限制学生对雪景的想象。文中所描述的江南冬景, 是只能存在于想象中, 甚至超出你的想象。文字需要揣摩品味, 阅读需要联想想象, 这样学生才会有独特的美的感受和印象。

又好比《琵琶行》等, 这些文学类注重内心感悟的, 就不宜用过多的直观的课件。要让学生放飞想象。

(二) 精心设计——选择适宜的课件形式

接下来就需要精心设计课件了, 这是你课堂教学思路的展示。是技术问题, 更是艺术问题。关于技术方面的教程比比。笔者认为, 不管你设计的课件多复杂, 或是多简单。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 简洁明了, 重点突出。

有的老师设计的课件过于花哨, 同一界面使用了好几种字体, 五六种颜色, 还插入如不少特效。这样淹没了主题,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听过我校杨丽老师的一节化学课, 讲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在反应中电子是如何进行转移的这一知识点, 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杨老师在她使用的课件中, 幻灯片主体就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上面标注着电子转移的箭头, 并没有其他太多的东西。在讲课中她就以这个方程式为例详细的讲解了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转移的条件, 转移的原因, 转移的过程。看似简单的课件, 却能让学生清晰抓住本节课的重点。

2. 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

有些章节知识点非常多, 而且凌乱。受课件本身限制, 当出现下一个幻灯片或是界面时, 上面一个就消失了, 这使得学生难以对所学内容有整体的把握。看到有些老师在设计时, 首先设计一个类似目录的页面, 当讲到具体的每个分解知识点时, 新知识占据屏幕的主体, 那些目录还保留着, 只是缩小到一侧或边角位置。这样的好处是, 既能突出新知识点, 又能把握课堂整体。

3. 风格统一, 错落有致。在设计课件时应该注意不同界面保持统一。

统一布局, 不同界面采用相似的布局, 或都是左右结构或是上下结构。统一的色调搭配:不同页面的标题采用相同颜色字体, 不同页面的主体内容采用相同颜色字体。这样给人和谐的感觉, 而不是拼凑的感觉。

统一并不代表完全相同, 还应注意主体陪衬错落有致。原则是主体实陪衬虚, 主体动陪衬静, 主体明陪衬暗, 主体清晰陪衬模糊, 主体鲜艳陪衬淡化。陪衬不能喧宾夺主。

(三) 灵活引导——选择适宜的展示方式

一个好的课件设计出来以后, 还应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注意细节, 体会课件中所包含的知识。

又如我校薛静老师, 在讲解《细胞的物质交换》一节中制作了相关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描述细胞物质间的主动交换, 被动交换等过程。薛老师让学生自己观察被动交换, 主动交换在位置上的细微差别。学生感受了发现的乐趣, 教学的难点也在探索中轻松完成。

还有些课件在使用中可以先设疑让学生猜想, 然后再给出展示作对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想象力。

对于有些简单课件, 则可以现场制作。

自己在讲《算法初步》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计算机是如何实现算法过程的, 使用了多媒体。在这节课上, 我并没有给学生们展示设计好的课件, 而仅仅是打开了空白的basic程序设计界面。上课时一边引导学生回顾基础知识, 一边自己现场输入语句, 编制小程序, 来实现一些运算功能, 运行后让学生观察运行结果。因为所选的都是赋值、比较大小、取绝对值等简单功能的小程序, 所以每个只有短短几行, 并不花费太多时间, 而对学生却知道了算法是如何实现的, 对本节知识的印象也是深刻的。

总而言之采用灵活的展示方式, 能使课件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结束语

多媒体课件, 以其独有的魅力, 在教学的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她深刻地改变了教育形式, 也更新了教学观念。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用好课件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为学生的成长, 教育的进步, 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设计艺术 篇5

《艺术设计毕业实习(课程代码10417)》是艺术设计专业(专科段)的实践考核环节,为确保该环节的效果,特制定方案如下:

艺术考察实践是各类艺术院校重要的基础训练课程,通过考察可以使学生认识社会,了解艺术与自然环境、与生活的关系。通过考察对民居建筑、装饰形式、装饰手法及至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形成都有较深入的理解和体验,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和情操。在专业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手绘水平,扩大视野,为作品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些都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另外,作品设计也是对学生两年来专业学习的最好检验。

因此,该环节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实习考察,二是作品设计。具体安排如下:

一、时间安排

1、实习考察时间:第四学期,时间约为两周。

2、作品设计时间:第四学期,5月1日前提交设计作品。

二、课程开设方式

1、实习方式有两种可供学生选择,一是由计算机系统一组织学生外出实习考察,二是由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外出考察采风方案由计算机系在考察前制定并报学院审批,并安排专业老师及领队全程参与;选择自主实习的学生按学院自主实习管理办法执行。

2、设计作品提交方式由任课教师确定,提交电子文稿或书面文稿。

三、实习考察地点及主题

由教研室根据专业方向及作品设计要求在每次的具体考察方案中确定。

四、成绩评定

根据课程内容,成绩包括两部分,满分100分。一是设计作品成绩,占50%,二是实习及该门课程当学期课堂出勤占50%;在第二部分成绩中,实习占60%,该门课程当学期课堂出勤占40%。

五、其他事项

外出考察期间不再安排本班级校内教学。

公开学院计算机系

高中语文问题设计艺术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19

2011年,我国进入第八次课程改革,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新课改”,这次课程改革对于传统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颠覆作用。一时间,全国掀起了“课改热”。课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留下了发人深思的很多问题,比如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是一门艺术。灵活多样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在设计上有偏差,有些问题过于简单,让学生失去

探索的

兴趣;有些问题天马行空,让学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太深一些的问题,让学生不知道如何思考;一些与文本无关的问题,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等。这样的问题不仅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笔者深记曾经的一段听课经历,教师讲的是斯蒂芬·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上课伊始,教师先请几个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接下来便进入问答阶段,教师开始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托尔斯泰的墓什么样的?”“长方形的土堆写出了什么?”“便到了灌木丛写出了什么?”“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写出了托尔斯泰的什么?”“再找出关于墓地的描写。”“托尔斯泰墓给你的整体印象是什么?”“作者如何评价墓?”“为什么说其墓宏伟?”“为什么感人?”“为什么说它是世间最美的?”“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文章写作手法是什么?用什么表达崇敬之情?”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问题琐碎、重复,有些根本就没有提问的价值。整个语文课堂死气沉沉,学生个个无精打采,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学生所做的不是去思考,而是一味地翻书找答案,没有自己的总结与思考,只是照念书本。

在曾经听过的众多课中,孙立权老师的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孙老师提出的问题总是很有魅力,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在他的课堂上似乎很少有让人感到枯燥的时候,这当然与孙老师深厚的才学密不可分,但他设计问题的角度是很值得每位教师学习借鉴的。例如,他在讲《氓》这一课时,只向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向所有女生提问,男生禁止作答,“一个90后女孩从两千多年前一个女子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第二个问题只要求男生作答,“有人说,氓应该被送上道德法庭,那么他犯了什么道德罪?”在教师提出问題后,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考都有了自己的答案,开始举手要求回答自己的理解。在要求女生作答的问题中,女生的回答也引起了男生回答的欲望,但教师仍坚持不让男生发表意见。

二、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问题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问题的设计,首先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能力及知识结构有大致的了解,设计的问题要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但又必须经过学生的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即要在心理学上所说的“最近发展区”内。其次,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去思考。

1.从内容上看,问题要经过精心思考概括,是可以引起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非“是否”来简单回答。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是一门重感悟的学科。语文学科的特点就注定了语文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要有所不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从整体把握,既概括又能突出教学重点,同时在讲文章时千万不可以把文章肢解,为了解决问题而教文章。高中生正处在人生的转折阶段,他们相比初中时有所成熟但还未达到真正的成熟,还有很强的叛逆心理。因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本班学生的特点,设计的问题应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切不可从教学参考书或是练习册上随意抄写几道题用来提问。

2.从时机上看,问题是有意安排的具有一定思维科学顺序的问题,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而非随意的一时兴起。在设计问题时教师一定要考虑此问题的必要性,不要随意发问,每一个问题都应是精心设计的,而且问题之间要有逻辑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层层递进,形成教学波澜,制造教学高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从效果上看,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有内在的牵引力,并能形成教学活动板块,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而非转瞬即逝。这样的问题会带动整体的学习,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既能解决一些小细节上的疑问,又能凝聚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深化学习活动。

问题的设计是一门很高深的艺术,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效课堂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来设计,来优化,来生成。为此,教师必须转换角色,由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设计艺术 篇7

一、以辩证思维廓清迷茫与困惑

现代设计的种种弊病带给我们现代生活的不良影响是随处可见的, 面对设计带来的众多“副作用”, 置之不理或是找个应急之策草率处之, 显然都不是解决问题的理想态度。面对形形色色的设计弊端及其恶果, 我们一定要勇于直视, 积极应对, 以避免盲目、肤浅、滞后等问题越演越烈。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后》著对现代社会发展中设计艺术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条分缕析的剖析, 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性”繁华背景下隐藏的巨大危机, 揭示了后现代设计与生态设计内在的耦合关系, 指出后现代主义理论与后现代设计之于新时期生态设计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后》著从现代性的双面性开始分析, 客观公正, 不偏不倚, 没有因为写作意图而故意贬低或者故意端捧, 无论利弊, 都是摆事实讲道理。作者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分析了“人与自然伦理关系对立”的现代自然观与“人与自然关系走向和谐”的后现代自然观, 人类设计究竟何去何从也就成为再清晰不过的事情了。设计, 作为艺术与科学的共同载体, 也是艺术与科学的统一体, 秉持正确的科技观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它决定着设计艺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后》著站在后现代倡导绿色生态技术的立足点上, 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探讨“后现代科技观”的生态转向问题。

诚然, 后现代主义设计有很多优势, 但是, 它同样也有着一些局限甚至存在着一些悖论值得我我们反思, 这也正是《后》著所极力探求以正视听的。后现代主义反对社会秩序与规范, 它对现代设计标准化、单调化特质的解构, 极大地丰富了产品设计的形式, 但是, 它所追求的创新是繁复的, 它对技术工艺的要求是很高的, 对材料和资金的使用量也是很大的, 这样盲目主张新奇、故弄噱头的设计, 如果大行其道必然会让我们陷入到过度设计的漩涡中, 这样的设计存在于当下这个全球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的社会, 它所招致的质疑之声自然是免不了的。《后》著就是这样以全面的思维方式, 辩证分析了当前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现象, 从而体现出高度的严谨性和说服力。

二、问题意识引领下的对策探求

后现代主义文化博大精深, 虽然也有良莠不齐的一面, 但后现代主义给予生态设计的精神养分与操作规范都还是非常有价值的。以后现代主义思想及后现代设计为观照, 《后》著探讨了当前生态设计所面临的四大困惑:一是“绿色”观念的片面化。很多所谓“绿色”设计的背后非但没有体现其“绿色”“环保”, 反而与其背道而驰, “伪绿色”设计企图扰乱视听、蒙混过关;二是“人本”理解的狭隘化。一些设计师误以为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个人利益为本, 将“人性化设计”进行狭隘化处理;三是环境意识的短视化。很多“绿色设计”虽然也着眼于保护环境, 但更多的是考虑眼前的环境利益, 而不愿意从长远的角度落实生态效益;四是多元文化的浅薄化。尊重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本身就是“生态”的重要体现, 也是后现代设计的要求, 但不加分析不加选择地滥用文化则是一种“反生态”的行为。可以说, 《后》著成功的一个关键秘诀就在于它敢于正视问题, 善于发现问题, 尤其是善于从众星捧月式的欢呼中去冷静地思考问题。

当然, 《后》著最大的成功还在于它乐于解决问题。《后》著没有满足于“参透”以上几个方面的困惑, 更没有将这些难题抛给他人, 而是一鼓作气地深入探讨走出困惑的应对策略。分别从“善待资源, 倡导简约:生态设计的绿色底线”“瞻前顾后, 强化可持续:生态设计的根本之道”“拒斥媚俗, 注重人性内涵:生态设计的文化调控”“崇尚自然, 提倡多元共存:生态设计的本真追求”等几个方面为生态设计寻求突破发展瓶颈的解决之道。的确, 生态设计不是一句口号, 它应该在现实生活中生根发芽, 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校正自己前进的方向。生态设计也不仅仅只是一种节约资源的减量化设计, 不只是一种保护环境的低碳化设计, 生态设计的内涵非常丰富, 我们只有多视角考察, 多层面思考, 才可能避免“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偏颇, 也才可能避免犯下“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错误。

三、宏阔学术视野下的精深考量

扎实的学术研究, 既需要有宏阔的学术视野, 也需要有中观的思量揣度, 更需要有微观的潜心钻研, 如此紧密结合方能将问题研究得准、深、透。这从《后》著中同样可以得到很好的印证。不仅是从宏观上论述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生态设计的正确走向, 《后》著更是分别从包装设计、室内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新农村景观设计以及服装设计这五个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设计领域, 结合活生生的设计案例, 进一步具体论析生态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与方法。

当前生态包装设计的误区主要体现为绿色观念狭隘化、绿色内涵浅薄化、绿色设计盲目化以及包装形式媚俗化等, 如何走出这些误区?《后》著对此进行了严密论述, 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典型案例, 提出了一系列应对之策, 诸如复兴原生态包装, 诸如借传统文化丰富简约包装的深层底蕴以实现其“简单而不单调”的效果, 等等。尤其让人耳目一新的是, 作者提出, 比较受人追捧的“无障碍设计”是一种极具人性化的生态设计, 但有时候, 有意的“障碍设计”却可能是更高层次的人性化设计, 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生态设计。作者以药品包装设计为例, 深入论述了基于保护“儿童安全”的“适度障碍设计”的意义、策略与设计方法, 指出可以通过“感官设障法”“技能设障法”以及“行为设障法”等方式, 在药品包装设计上设置一定的障碍, 以防止儿童轻易打开包装“偷食”药品而导致中毒。

设计艺术 篇8

一、民间传统艺术是现代设计艺术的根基

在特定的时代与地域, 民间传统艺术的造型符号有着特定性的象征寓意。传统的象征性寓意对民间传统造型手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它是民间传统艺术在造型上具有规律性的原因之一。民间传统惯用象征寓意手法表现喜庆、吉利的含义, 将自然美的事物和吉语相结合, 赋予迎祥纳福、吉利喜庆的意义, 这在民间传统木版年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民间传统年画通过象征、借代、寓意、谐音等手段, 借用具体可感的形体、符号、声音把神秘、虚幻、朦胧的观念付诸意象表现出来, 谐音取意, 用视觉形象和听觉发音来体现美好的主题, 其谐音构成的象征寓意对象, 如鱼—余、瓶鞍—平安、鹿鹤—六合、鸡—吉、猴—侯等。

另外, 民间传统艺术中许多具有精神性的使用意义的创造,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支撑形式的观念和目的渐趋衰退或转化, 致使形式和目的的日益分化。春节张贴的年画, 最初是以祭祀祈禳的巫术性的功利意义为目的, 最早的年画———门神画、神荼、郁垒是驱邪避凶的保护神, 后来又演化出文门神、武门神、父子门神、夫妻门神等多种形式, 以及象征吉祥如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多子多福和愉悦性的各种体裁形式的年画。剪纸也有招魂、扫晴娘、扫天婆等形式, 有些仍然以表达向往美好生活的祈愿和理想为目的, 这种精神和观念上的功利追求也恰恰是通过带有审美色彩的装饰环境和烘托节日气氛来实现的。也就是说, 民间传统艺术的精神性功能常常是通过审美功能的实现来实现的。

二、民间传统艺术是现代艺术的升华

民间传统艺术的工艺造物活动渗透了强烈的民间传统审美意识, 使审美创造活动和审美功能成为民间传统艺术工艺造物的一个重要特征, 但民间环境和民间人文观念又深刻影响了民间传统审美意识的存在和发展, 决定了民间传统艺术审美意识发展的特殊性, 就像镌刻进老树的年轮, 我们可以在这些作品中见到古老的文化遗风。原始艺术和民间传统艺术自由的时空造型、奇幻的美学意象、鲜明热烈的色彩, 构成民间传统艺术独立的艺术体系, 民间传统艺术作为原始文化的嫡系传承, 通过集体无意识或集体意识的集体表象传承, 观念成为民间传统艺术的深层文化内涵, 使得民间传统艺术显示出浩然博大的民族群体精神, 生发着特异的凝聚力和深厚的审美魅力, 民间传统艺术有浓厚的天趣, 他们从理性的观念出发, 将民间传统艺术中的独立符号系统, 运用意象造型手段 (夸张、变形等) 来进行创作, 这使作品在色彩、时空、解剖、透视等方面展现出童心般的情趣来, 并从民间传统艺术中获得质朴的美感, 因而民间传统艺术具有非常重大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民间传统艺术真正达到了心与物的高度统一。

现代设计艺术的创造活动与民间传统艺术存在相似之处, 现代设计艺术的创造心态虽然是实用与审美共存的, 但民间传统艺术的审美功能和审美意识有着其突出的特征。首先民间传统艺术不断地向人们显示了庶民百姓完善地协调审美与实用的功能, 大多实用特质与审美特质能表现出完美的协调。即便是一些纯粹实用的劳动工具、生活用品等在满足实用功能造型的前提上, 某些特有的视觉形式美感在它们身上也能得到演绎。这种状态是民众将实用与审美因素逐渐融合起来, 使器具在发挥实用功能的同时获得了富有美感的形式。

从总体状态来看, 民间传统艺术的审美创造意识和审美功能不仅是一直存在的, 而且是民间传统艺术功能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审美形态常常不是民间传统艺术存在的主要形态, 审美功能常常依存于民间传统艺术的其他功能之中, 这也是民间传统艺术长期处在艺术与生活的交界处, 具有强烈的生活特征, 而较少具备纯粹艺术的性质、特征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民间传统艺术是现代设计艺术的延续

有人说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就艺术的民族性而言, 其中涵括了人的气质、艺术形式的出现、民族精神的重新解释与认识等因素, 民族性的再现, 通过独特的造型构成与表现手段将作者的气质以及所理解的民族精神蕴蓄在作品中。对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体验, 只是构成对各种艺术形式体验的一个方面, 那么, 如何对待传统, 保持传统与设计的民族性?所谓传统就是被历史所选择, 确认的文化活动方式过程、产品及客观价值的现实存在, 是被认可的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把握和对主观关系的处理, 它表现的是既定的物质存在、精神存在以及物质精神因素交融的艺术形式存在。在文化历史进程中, 偶然的、特殊的、个别的, 经过筛选、浓缩、凝聚、沉积所得到而传之于后世的必然的、普遍的、一般的部分, 变化层下相对恒常的不变层, 便是传统。传统是一个复杂的文化概念, 同时又是一种具有渗透力的历史精神。中国的传统正是一个历史交织非常强烈的传统, 它生生不息的继承, 正是一种生命永恒的表现。

就设计与传统这对关系而言, 现代设计是否可以摆脱传统, 这些也是设计理论界涉及的问题。固然, 民间传统艺术可贵的是艺术的自然属性, 它反映劳动者特定文化环境的审美心理和精神需求。而脱离了这种文化环境, 是否能够重新理解这种艺术形式, 是否可以运用其形式, 完成表现时代的使命?怎样继承?民间传统艺术的审美价值重要的是独特的艺术形式, 那么, 继承就是延续它原本的外在形式吗?如果形式存在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千变万化的内容, 那么, 当它限制了我们的审美表现时, “旧瓶子”也就装不下“新酒”了。怎样创新?时代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刮目相看, 当然不能否定现代审美意识对古老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和选择。在人类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下, 中西文化的撞击有可能加速各自的变异, 但中国仍然是中国, 中国的民间传统艺术也不应当失去自己的特质。

德国历史学家伯伦哈姆曾对遗物与传统做了区别, 指出传统不同于遗物, 它是至今还具有生命力的东西。有的设计学者清楚地表明自己对传统的看法:“继承发展一切优秀的传统, 不是溶于在古物之中, 在于继承保全作为传统精神的创作者的理念, 即创造。”传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传统是发展的, 具有其动态本质。包豪斯大师格罗皮厄斯说过:“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 它的本质是运动的, 不是静止的, 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他认为“现代建筑是从根本上长出来的新株”。这是一位面向未来的现代建筑家冷静而比较全面的看法。设计师所需要的这种自觉的继承是建立在对传统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的, 也就是说首先得理解传统。现代西方哲学释义学代表人物、德国学者伽达默尔告诉我们:“不应该把理解设想为好像是人的主观性行动, 理解是将自己置身于传统的一个过程中, 在这过程中过去和现在不断融合。”传统和经验图式都不是应该简单的加以消除的因素, 也不是能够摆脱的东西, 而是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之一。在传统中理解传统, 在理解和设计创造中发展传统, 这是一个现代设计师应持有的态度。传统因素在设计活动中有着以下多方面的功能表现:传统参与构成设计创作动因;传统参与构成设计原则;传统参与构成设计师和受众的思维方式;传统参与构成被借鉴形式体系;传统参与构成评价标准系统。这些功能在设计及其接受的整个过程中是互相交叉、整体统一的。

任何时代的纯艺术或设计的创新都只是相对于历史传统才有意义的, 而且又都可能构成相对于后一历史时代的传统。发展着的艺术和设计传统便是艺术和设计活动本质上固有的历史延续性, 是文化积淀的内在联系性, 或者叫文脉。与其他文化门类的传统一样, 从个体、现象来看, 设计传统是一时的, 有其形成、发展、消亡的历史, 而从总体本质上看, 设计传统又是永恒的, 它与人类设计文化活动同在。

四、设计与文化传统

毕加索、高更、马蒂斯、卢梭等艺术大师受东方艺术和非洲艺术的启迪, 创造出透射着西方心理意识的艺术。而我们基于民族的“本土”, 找寻的则应该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内质。设计也一定在文化的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和完成。如果忽视文化及其传统与设计的重要性, 那么, 这种设计意识就不能说是完整的。一部设计史贯穿着一根根传统的经络, 每一件设计几乎都可以用来作为传统那无形的力量存在的证明, 从印度菩提伽耶的佛祖塔到美国沃思堡的金贝尔美术馆, 从中国魏晋六朝安置在床第上的多页折叠屏风到欧美波晋设计师设计的仿真人形茶几、衣架, 可以说概莫能外。还有字体设计, 这恐怕是最离不开传统的设计之一了, 没有传统的甲骨文, 就不会有后来的金文、大篆、小篆、秦隶、汉隶、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的历史变革, 毋庸置疑, 每一个后来者皆源于传统的前者。

在现代设计运动中, 2008北京奥运会的开幕, 从徽标设计到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场景设计等无一不是在传统上的创新, 传达出的不仅是现代设计观念, 更是一种传统与现代设计精神完美融合的载体, 它的惊现不仅撼动了中国, 而且撼动了世界。

如此看来, “国际文化”同样与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衣食住行当中的服装顺应、发展了西欧服装文化传统, 适合西方, 具体地说, 适合西欧文化生态环境的西服越来越成为世界许多文化圈的人们共同的服装, 值得一提的是, 各民族的传统服装并没有从此消失。事实上, 文化的力量, 传统的力量, 使得民族传统服装以各种方式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力, 并且生发出新的枝叶。打破民族文化界限的设计, 也总是顺应某种文化的发展脉络, 与此相类似的, 吸收其他民族传统文化因素的情况也发生在今天的室内设计等领域。设计师汉普顿在对美国纽约州长岛1983年修复一座维多利亚房屋时所作的走廊设计中, 也不乏对传统因素的考究。印度尼西亚室内设计师普图·苏阿苏1986年完成的巴厘岛上带竹制家具的厅堂设计, 也保留了该地区建筑传统风格的不少成分。

回眸设计发展的历史长河, 放眼当代设计的灿烂景观, 可以发现, 文化的影子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设计的动力和构想是人经由文化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本设计史浓缩了人类的文化发展历史过程, 正如设计师切尔马耶夫所说的:“历史的设计是设计的历史。”

五、现代设计艺术的未来延续

面对新世纪, 面对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的未来, 用具有现代意识、民族精神的现代设计艺术作品来构建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的体系, 这是历史的需要, 更是时代的需要。

当一个民族缺乏最具凝聚力的民族精神特征时, 这个民族将从颓废走向消亡, 当一个民族缺乏现代意识时, 这个民族会因精神滞后而被世人遗忘。人类社会如此, 现代设计艺术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

没有民族性, 何谈世界性;没有现代意识, 何谈现代艺术。同样, 只有民族精神才有现代意识, 既不能食古不化, 又能大胆创新。在世界艺术的发展规律过程中, 新事物的出现, 必定会使旧事物受到一定的冲击, 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的灭亡。

设计离不开文化, 设计也离不开传统。任何艺术都离不开本土民族文化的精神铺垫。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 其传统及文化模式的独特性, 决定了民族传统艺术的独特性, 我们不能泯灭传统的精华, 应该不断以新的视角发现和挖掘传统艺术的精华, 找到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的未来之路, 从而创造出基于传统又高于传统的现代设计艺术。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摘要:设计离不开文化, 设计也离不开传统。任何艺术都离不开本土民族文化的精神铺垫。文中列举了民间传统艺术是现代设计艺术的根基, 概述了民间传统艺术是现代设计艺术的升华, 论述了民间传统艺术是现代设计艺术的延续, 阐述了设计与文化传统及现代设计艺术的未来延续。

关键词:民间,传统艺术,现代设计艺术,设计延续

参考文献

[1]吕胜中.学步三题.美术研究, 1987.

[2]左汉中编著.民间木版年画图形.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0.

[3]唐家路.论民间美术的审美功能.原载.美苑, 1996.

[4]大智浩, 佐口七朗合编.设计概论.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1.

[5]全面建筑观.转引自同济大学等《外国近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2.

[6]转引自梅格斯.20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湖北美术出版社, 1989.

[7]德卢西奥—迈耶.视觉美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0.

课堂提问设计艺术管窥 篇9

一、课堂提问的作用

作为“深入的阶梯, 长进的桥梁, 触发的引信, 觉悟的契机”, 课堂提问有着多方面的作用。

1.激发作用

提问能极大地触动学生的心理, 激起相应的思想浪涛, 从而调动学生探讨的兴趣, 引发其学习的动机。

2.导向作用

提问能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导向被问的认知对象, 这就将学生的思维活动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促使其更多地去注意教材的重点、难点。

3.评价作用

提问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 掌握当下的教学效果, 同时通过对评价材料的收集, 检查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

4.管理作用

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可以帮助维持课堂秩序, 使教学环节得以顺利实施。例如, 当课堂上出现与教学目标相冲突的喧哗、走神等现象时, 通过提问可以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内容上来。

5.反馈作用

提问不仅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回答以获得来自教师的相应的反馈, 从而强化所学的知识, 更快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而且能帮助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 使教与学最大限度地趋向同一频率。

二、课堂提问的关键

提问的作用既然如此之大, 那么, 怎样才能设计出精当的问题来呢?关键还在于能否认真地钻研教材, 能否真正地把握学情, 能否积极地开动脑筋。抛开这一点, 纵然了解了这个“法”那个“式”, 恐怕也难以问得到位;而抓住这一点, 所设计的问题自会日趋成熟、深刻、睿智。

对于教材的挖掘, 最好要深要透。首先, 需秉持一种虔诚的学习态度, 去了解作者, 明晓背景, 品味语言, 领会旨趣, 体悟特色。即使是像《春》那样较为浅易的散文, 如果能以一种谦虚地学习态度, 想想如果自己来写这一篇礼赞春天的文章, 会怎样选材, 怎样构思, 怎样表达;朱自清先生的写法和自己的思路有何不同, 好在哪里。这样的揣摩必将获得更多更深刻地体会。在此基础上, 再想一想提问该提什么, 怎样提, 或许众多精妙的问题会不请自来, 如泉涌至。

把握学生的情况, 也是提问设计的基础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就要多关心、了解学生, 了解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深度、能力基准、长处与短处, 以及对某篇课文的理解程度。根据了解的学情设计问题, 自会有更强的艺术性。例如, 有学生学习《阿房宫赋》对其主旨不太明白。了解这一点后, 通过分析, 教师应当清楚, 这是此类学生不善于温故知新的原因。学生此前已经学了《过秦论》, 两文有类似之处。上课之前, 只需以一个复习性的问题导入, “阿房宫赋”的主旨也就会变得较为透明。

总之, 只要努力去吃透教材, 真正地把握学情, 积极地开动脑筋, 三思而后行, 所提问题自会切中肯綮, 精彩绝伦。

三、课堂提问的原则

1.核心性

所谓核心性, 就是课堂提问目的要明确, 直指核心———课文的重难点。对此, 叶圣陶先生深有体会:“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 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 即于其处提出问题, 令学生思之, 思之而不得, 则为讲明之。”可见, 好的课堂提问绝非随意提出, 而是教师紧扣教学目标, 围绕课文的重点、学生的难点精心设计的结晶。

2.启发性

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 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那些不经思索即可回答的问题, 或者虽经思索仍无法回答的问题, 都是不具备启发性的。例如, “刘兰芝和焦仲卿是不是夫妻关系?”“是的。”“屈原痛不痛苦?”“痛苦!”“朱自清爱不爱自己的父亲?”“爱!”这一类的问题显然都没有多少启发的基因。什么样的问题才具有启发性呢?维果茨基认为:“只有设在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由潜在水平转化到新的现有水平。”这告诉我们, 课堂提问必须尽可能地促进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与创造能力, 只有激发学生强烈地求知欲望, 才能起到启发思维、发展能力、培养智力的目的。

例如,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晳发言之后, 孔子不禁感慨:“吾与点也。”笔者执教此文时, 在设计“一问夫子:何哂由也?”的问题之后, 又于此处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二问夫子:何与点也?”学生要想顺利地回答出这个问题就要动动脑筋, 要想到为何孔子“哂由”而“与点”;想到曾点所言实则是太平盛世的缩影, 体现了儒家礼乐治国的理想;想到孔子虽有救世之心, 终究怀抱不展、志向难伸的处境。学生只有经历一番思索与判断, 才能对问题做出较好的回答。这样的问题无疑闪现了较多启发的光芒。

3.具体性

课堂提问一定要具体明确, 要让学生明白问题的性质与要求, 学生才能紧扣要求来回答。要做到这一点, 设问不宜含糊, 宜明确;不宜过大, 宜具体。有时, 从一个虽小却鲜明的角度发问远比那些大而无当的问题效果要好。

例如, 讲《荷花淀》时, 为了让学生把握水生嫂这一人物形象, 可引导学生从小处 (如对话) 入手:“在‘嘱托’一节中, 水生嫂没有什么豪言壮语, 对于丈夫的嘱托只有两个‘嗯’字回应。这两个‘嗯’字的作用是什么?”角度虽小, 但学生通过分析, 仍然能体会到“嗯”字不仅说明了水生嫂把丈夫的嘱托和深情都牢记在心, 同时也说明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 又有勇敢顽强的精神风貌。这比“水生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实在要高明许多。

4.适中性

赞科夫认为, 对学生而言, 教学内容应具有适中的复杂程度和难度。此语点破了一个奥秘:提问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心理、年龄、知识与能力, 既不可过高, 也不可过低。过高, 因其难度甚大, 超出了学生的能力, 往往令其望而却步, 启而不发;过低, 因其难度太小, 学生无须思考, 往往令其漠然处之, 未启即发。只有与学生个人努力契合无间的设问, 才是值得称道的。这就譬如树上的果子, 既不可让学生跳而难获, 也不可让学生伸手即得。最好的局面应当是“跳一跳, 摘果子”。

请看《边城》教学的一段问答:“翠翠是什么地方的人?”“湘西人。”“她有多大了?”“十五岁。”“她和爷爷的感情深吗?”“深。”上述问题, 学生不假思索即可脱口而出。这种过于“弱智”的问题常常会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懈怠, 形成浮华不实的恶劣学风。但是, 假若在学生刚刚疏通了一遍生字词, 尚未真正走进文本的情况下, 教师就急切地发出“翠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之类的问题, 则又往往会造成学生的张口结舌, 垂头丧气。因此, 优化课堂设问, 必须由简到繁, 由浅入深, 以旧入新, 从易到难。

5.新颖性

要想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就必须千方百计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人是好奇求新的动物”, 同样一个问题, 老是用同样的字眼, 同样的句式, 同样的问法, 只会令学生索然寡味。如能变换一下角度, 追新求奇, 往往令学生兴趣盎然。

例如, 不管是讲哪一篇课文, 教师总是祭出如下法宝:这篇课文分几段, 每段的段落大意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千篇一问, 周而复始, 久而久之, 学生会了无兴趣。相反, 教师若能根据教学目的, 设计出一些新颖而饶有趣味的问题, 或迁移, 或探究, 或悟理, 或激趣, 或选择, 或判断, 或填空, 或简答……内容新鲜, 问法多样, 学生怎能不眼前为之一亮并兴趣倍增呢!

四、课堂提问的技法

“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 诗歌如是, 设问亦然。一个能够点燃学生智慧之火的问题, 常常饱蘸着教师辛勤的汗水和才情的汁液。课堂提问设计的成功与否与教学的成败, 往往如影随形, 密不可分。那么, 怎样的设问才是富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呢?笔者曾从以下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1.打靶法

打蛇要打七寸, 打靶要打靶心, 设问亦当如此。只有根据教学目的, 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这一“靶心”来设问, 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关键。

教《边城》一文, 欣赏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与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体会沈从文小说的风格, 进而体会人性之美是本文的学习重点。教师在简介作者作品、组织学生欣赏电影片段之后, 不妨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小说中有哪些细腻而生动的心理描写?它们在文中有何作用?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 想想作者运用如此之多的环境描写有什么好处?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可以较好地体会到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的妙处, 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组织讨论人物间的亲情与爱情, 湘西民间所独具的质朴清醇的风俗之美与人情之美便会有如一幅五彩的画卷, 徐徐展开在学生眼前, 学生也会对作品寄寓的民族与个人的隐痛以及沈氏“爱与美”的理想拥有更深刻地理解。

学习《米洛斯的维纳斯》, 重在切实弄明白为什么米洛斯的维纳斯双臂残缺, 却是“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是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的道理。可是, 此文较难理解的不仅是上述问题, 它给学生的感觉是难点俯拾皆是, 但只要抓住文中的基本观点来设问, 学生就会明白, 文章翻来覆去所表述的主要就是一个观点:维纳斯双臂残缺, 反倒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产生无穷无尽的美的感受。明确这一点, 种种疑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2.串珠法

所谓串珠法, 就是将所设计的几个具体问题, 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 以其内在的逻辑联系组成一个系列, 并指向某一共同的教学目标。前贤说得好:“善问者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 及其久也, 相说以解”。

可从整体来串。教《桃花源记》, 不妨将以下珠子一线贯穿:作者用哪些句子反映桃花源环境优美、繁荣兴旺?从“往来种作……并怡然自乐”等语句, 可看出桃花源中人与人是怎样相处的?还有哪些句子可以证明桃花源中人比外人幸福?如果作者对社会很满意, 会不会这样赞美桃源生活?作者的社会理想是什么?联系“卖炭翁”想一想, 在封建社会中能否实现这样的社会理想?我们对这种理想该如何评价?

可从局部来串。《氓》的决绝部分, 在朗读之后, 可设计以下“珠玉”:女主人公通过上文的回忆、反省, 在这一章她做出了什么选择?这反映了她怎样的性格特征?这一章用了什么写法?这种写法在诗中还有哪些?作用何在?

上述发问层层递进, 步步深入, 不仅遵循了学生的认知顺序, 而且体现了教学的内在逻辑。

3.迂回法

又称“曲问”。此法有点类似绕弯弯, 或问虚答实, 或问误答正, 或跨前设问, 富有启发性。对此, 钱梦龙先生有着精彩的论述:“同样一个问题, 就有‘直问’和‘曲问’之分。‘直问’者, 死问也。问得过于老实, 直来直去, 启发性不强;‘曲问’者, 活问也。问题多拐个弯, 学生也要多动一下脑筋才能作答, 因而较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我喜‘曲问’, 力避‘直问’。”

请看钱梦龙先生教《愚公移山》, 讲到“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始龀, 跳往助之”一句时的一段问答:“那个遗男有几岁了?”“七八岁。”“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从‘龀’字知道。”“哦, ‘龀’这个字很难写。你上黑板写写看 (学生板书) , 写得很对。‘龀’是什么意思?”“换牙。换牙时七八岁。”“对, 换牙。你看是什么偏旁?孩子七八岁时开始换牙, 那么, 这个小小年纪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 他爸爸肯让他去吗?”“ (生一时不能答, 稍一思索) 他没有爸爸!”“你怎么知道?”“他是寡妇的儿子, 孀妻就是寡妇, 这个孩子死了爸爸, 只有妈妈。”这个片段中, 有两处曲问。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也很好地巩固了对“孀”“龀”这两个字的理解。

又如, 教王愿坚的《七根火柴》时, 关于这篇小说的主人公, 教师可发问:“有人认为‘七根火柴’的主人公是卢进勇, 因为他自始至终贯穿全文, 并且花在他身上的笔墨也最多。你同意吗?为什么?”学生经过辨析、比较, 不但会否定这种错误的说法, 而且会明白一个知识:小说的主人公并非就是用笔最多的那个人, 而要看谁最能表现文章的主旨。

4.比较法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乌申斯基一语道破了比较的天机。比较方式多样, 或正比, 或反比, 或实例作比, 或假设作比, 或课内作比, 或课外作比, 只要有益于知识的把握、能力的培养、素养的提高, 大可不拘一格, 灵活比较。

《荷花淀》中有两处写水声, 前一处为“哗, 哗, 哗”, 后一处为“哗哗, 哗哗, 哗哗哗”。可将两者作比:同样是写水声, 为何不同?

教《故乡》, 可将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作比:闰土前后的变化, 说明了什么?

教《祝福》, 可将祥林嫂与“荷花淀”中的水生嫂作比, 辨析其形象的异同。

教《伶官传序》, 可将其与《六国论》进行比较:两者均属借古讽今, 在论证方法上有无区别?

教《石头城》, 可将其与《越中览古》作比, 辨析两诗在内容及表现形式上的差异……

5.刺猬法

所谓刺猬法, 是指将某一个问题作为轴心, 然后围绕这一轴心多角度多侧面地设计出与其息息相关的众多小问题。因其类似刺猬御敌的情形, 是以名之。

教 《再别康桥》, 为了让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意象之美”这一轴心, 可设计如下小问题:诗中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人离别康桥时眼中所见定不止此, 为何偏要选择这些景物?七节诗中你最喜欢哪一节, 为什么?诗人将“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 试分析这个比喻的精妙之处?如何理解“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作一条水草”?能否将“招摇”改为“轻摇”?“彩虹似的梦”是什么?用“沉淀”这个词来说梦是否合适?诗人在寻梦过程中为什么想放歌却终不能放歌?为什么说“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诗人眷恋康桥, 为什么临别却“不带走一片云彩”?

由上述例子可看出, 刺猬法通过紧扣中心问题进行的众多设问, 以大领小, 有如众星拱月, 只要学生擦亮了周边的小星星, 中心区的朗月必将皎洁无比, 光彩照人。

6.飞翔法

就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张开想象的翅膀, 如矫健的雄鹰在学习的蓝天自由地翱翔, 似轻灵的蝴蝶在知识的花丛自在地飞舞。或续写, 或插叙, 或改编;紧扣文本, 源于生活, 不拘一格;天马行空, 重在想象, 着眼创造。“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或许, 哲人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是对飞翔法最好的注解。

教《祝福》, 不妨设问:当祥林嫂一路乞讨, 最终走进了孙犁笔下的“荷花淀”时, 她的命运又当如何?是生存, 还是毁灭?

教《孔雀东南飞》, 不妨设问:假如刘兰芝没有“举身赴清池”, 而是嫁到了太守府, 那么, 焦仲卿是否会“自挂东南枝”?他是否会依母亲之言娶下那个“可怜体无比”的邻家女孩?

教《米洛斯的维纳斯》, 不妨设问:假如维纳斯的双臂被考古学家挖掘了出来, 并最终成功地装了上去, 观赏者的态度又将如何?

教《孔乙己》, 不妨设问:请以“孔乙己之死”为题, 发挥想象, 写一篇关于法庭为此展开审判的文章……

语文课堂导语的设计艺术 篇10

一、导语设计要有启发性

导语的设计要有启发性, 是指教师的导语要对学生富有启迪作用, 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要采取可行的措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达到高昂的状态, 如果急于传授知识, 而学生的学习情绪还不够活跃, 学生就会对知识产生冷漠的态度, 继而会产生脑力劳动的疲劳。实践也证明, 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上课之初用富有启发性的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产生深入了解知识的兴趣。例如, 教师在执教《山中访友》一文时, 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 大家能说说你是怎样探访朋友的吗?”, 在学生自由发言之后, 教师乘机导入新课:“今天, 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李叔荣是如何探访朋友的, 他到山中探访了一些什么样的朋友”。这种富有启发性的导语, 往往会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促使学生迫不及待想通过阅读, 了解文本内涵。

二、导语设计要有探究性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使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 展开对课文的阅读, 进入文本内里, 达到深层次理解文本内容的目的。因此, 教师要通过设计具有探究性的导语, 引领学生质疑与探索。例如, 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 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导语:课文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 小说的主人翁是于勒吗?小说的标题与内容是不是相符?教师的设疑性导入, 不但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探究, 还展示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 更加容易把握小说的写作意图, 理解小说写作的艺术手法。

三、导语设计要有情境性

初中学生热爱音乐, 并且还会唱一些耳熟能详的通俗歌曲, 教师在教学中将导语的设计融于音乐, 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课堂富有情趣, 能使学生精准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例如, 在学习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时, 教师以《母亲》这首歌曲作为课堂教学的导语。教师亲自吟唱《母亲》这首歌曲, 学生们深受感动, 有的学生眼中噙满泪花。唱过之后, 教师满含深情地说:以前, 我们学过很多有关母亲的文章。今天, 让我们再一次走近一位伟大的母亲。让我们深情地阅读课文, 再一次体验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吧!这种融音乐于导语当中的开场白, 能够有效触动学生的感情脉波, 促使学生与文本、与人物近距离对话, 并与作者的情感达成共鸣。

四、导语的设计要有背景性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本, 都是具有一定的写作背景的, 学生只有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因此, 教师要设计具有背景性的导语, 促进学生对文本深入理解。例如, 在学习《陈涉世家》时, 教师用背景性的导语导入新课:“秦始皇在位时, 对人民进行残暴的统治, 大兴土木, 修长城, 建陵墓, 施用严刑酷法, 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秦二世继位后, 统治更加残暴, 人民不堪忍受残酷的统治, 便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陈胜、吴广起义”。这种背景性的导语, 引发了学生深入阅读的兴趣。

五、导语设计要具有趣味性

初中学生的学习是靠兴趣支持的。在导语设计时,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 使导语富有趣味性, 有效激发学生探究能力。例如, 在学习鲁迅的《雪》时, 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以前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们对雪天捕鸟的情节记忆犹新, 今天, 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雪》, 你觉得鲁迅先生笔下的雪写得仅仅是有趣吗?鲁迅先生寄予了雪怎样的寓意?这样的导语设计, 可以引发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的兴趣, 激发学生探究的能力。

浅谈设计艺术与生活 篇11

一、设计艺术的历史溯源

雨果说过:“没有艺术,人类的生活便会黯然失色,而艺术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延续的”。设计作为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产物,它是在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其价值在于它的社会性和服务性,因此它不同于艺术的个人行为。

设计艺术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的器物体现了装饰性与实用性的统一。然而,正是由于实用性与装饰性的统一这一特性,该时期的设计对象和题材并不广泛,因此,一般只把生产对象或生产工具作为表现题材。如:我国新石器时代的红陶、灰陶、白陶,多用折线纹、波浪纹等装饰图案。它们反映了该时期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认识,以及设计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设计艺术的发展

我们会发现在人类造物的早期,很难区分其物质的工艺形态和艺术形态。后来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以及对行业专业性的要求越来越强,才使得艺术从实用技术中慢慢地脱离开来。纯艺术与设计艺术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注重的是审美性,强调个性的自我表达,而后者注重是的是实用性和功能性,立足于解决问题。简明的说:艺术是我,设计是他。虽然如此,设计与艺术二者之间关系既是历史的,也是密不可分的。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匠人不仅要对产品的形态进行深入的思考,同时还要将其完整的制造出来,直到19世纪,伴随工业革命的发生,机械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工艺模式,机械制造代替了手工制造,设计艺术开始从纯艺术中慢慢地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这时的设计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比先前的任何时代都显得更加紧密,因此人们对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更迫切的期待。

但是由于当时的工业机械制造水平的低下,工业产品显得粗制滥造、美学标准失落,于是引发了1880—1910年间以英国为中心的设计运动“工艺美术运动”。由英国人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所倡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师承自然”,鼓励“服务大众”,同时推崇“东方艺术”,才使得产品的功能性越来越突出。

一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逐步回升和社会环境的相对稳定,为“新建筑运动”的发展带来了一次新的机遇。在这个时期各种设计思潮纷纷涌现,体现了战后人们对人的价值的重新的认识与思考。如: 美国“芝加哥学派”的路易斯-沙利文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口号。随后他的学生弗兰克-赖特进一步提出“有机建筑论”。与此同时在欧洲,位于德国魏玛的一所设计艺术学校“包豪斯”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形成與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提出了:“标准化”、“功能主义”、“理性主义”的原则。因此该学院被称为“现代主义设计的摇篮”。

但由于“现代主义”过多的强调“功能主义和理性思考”而忽视了人们的心理需要,所以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设计开始从严肃的、冷漠的功能主义转变到更为人性化和更加色彩斑斓的设计风格,开始注重思考设计与环境的关系。

伴随着20世纪末信息革命和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设计的人性化和个性化,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人们对产品的追求已不再是满足一种对物的欲望,而是一种对高品质精神生活的渴望,因此新的时代赋予了设计师新的课题。设计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能凸显生命力,人们可以不知道“荷兰风格派”或者“俄国构成主义”,可以不了解格罗佩斯,可以对“后现代主义”一知半解,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开着BMW,穿着NIKE,玩着ipod,。原因设计艺术早已进入你的生活。

三、设计艺术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设计也从不例外,它在给我们带来安逸生活的同时,也在消耗着日益短缺的资源,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得设计成为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的重要介质。例如:由通用公司总裁斯隆提出的“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度”就是这种现象的极端表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不仅需要得到产品和服务,满足自身,更需要在人—社会—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发展的机制。

简而言之,设计艺术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有以下三点:

① 设计的功能性是设计的基础。我们可以发现我们身边各式各样的包装最基本的功能都是保护物品的完整性;环境设计中导向指示的作用在于正确的传达信息、引导受众辨别方位、从而提高人们生活、工作、交通等方面的效率。

② 设计的安全性、无障碍性则是功能的延伸。在一些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我们不只是为平常百姓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我们更要为一些弱势群体提供无微不至的便利。

③ 设计的人文性。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除了物质和生理的需求,还有精神的包括认知和审美的需要。因此,设计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还体现着精神寄托,和一定时期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观念。

当下设计对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已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高低。因此设计本身必须屹立于生活,必须以生活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研究人在生活中的行为,进行可用性测试,承担起创造更合理的生活形态的责任。对于设计师而言,我们必须关注现代设计与生活方式的关系,设计不仅是为了人类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人类更合理地生活。

“我设计”:设计教学设计自我 篇12

1.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的无设计意识与无设计教学。

许多教师尽管从事语文教学许多年, 可是在每一轮六年的教学过程中, 多数时候是拿着教参备课, 照抄教案, 根本没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师经常是走一步看一步, 今天发现哪里有不足, 今天就去补救, 明天发现哪里还该改进, 明天就去落实。学生六年以后, 应该有什么收获, 达到一个什么目标状态, 心里没有底;而对这六年中, 每一个阶段该达到什么目标, 每个阶段该做什么, 为下一个目标该做什么铺垫工作, 心里是模糊的。

2.课程设计的“他设计”。

国家颁布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没有内化为教师自己的“设计”, 这只是“他设计”, 而非“真实我设计”;教师没有根据自己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做出针对“我”和“我班学生”的设计, 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没有连续性的工作措施, 这种带有随意性、自然性的工作, 不是“真实我设计”;教师没有对学生发展的远景规划实施自己的构想, 最多只是按部就班地实施课程标准, 这也还是“他设计”, 而非“真实我设计”。

3.教学设计的“小设计”。

许多教师虽然也进行教学设计, 但只是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设计, 是一种“小设计”, 在教学实施中临时遇到问题, 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来补救。比如, 低年级写话练习, 该进行多少次练习, 每次练习什么内容, 每次练习要达到什么目的, 每次练习之间有没有能力递增等, 教师没有进行系统化的设计, 没有完整的“大设计”, 这样教学就只会事倍功半。

教学实施“我设计”的缺失必将导致以下问题:

1.没有真实并自我化的目标预设, 没有目标达成度的控制评价, 使实施随意而低效。

2.语文教学、教育的自然性, 使学生语文素养乃至生命发展不能达到课程标准所期待的程度。

3.没有个性化的设计与没有思考的教学, 不能提速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小学语文教学“我设计”的内涵

1.“我设计”以“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指导思想, 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关注, 是对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的关注, 是对其发展现实状况和发展可能的关注。

2.“我设计”遵循小学生发展目标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学的全部运作, 都是为了学生的生命发展:展示学生生命的活力, 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 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同时, 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要求, 是“我设计”的目标定位, 其各领域、各年段的要求是设计所必须遵循的准则, 但遵循并不囿于, 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适当“弹离”, 这样才能体现教学的自主与个性。

3.“我设计”的个性化。教学是艺术, 艺术就要有个性。育人目标总的来说是一致的, 但“条条大路通罗马”, 每个人的具体操作应该是富有个性特色的。因而, 隐藏在操作背后的理念也应该是千差万别的。教师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 这“自己的教育理念”从整个育人的意义上讲是十分宽泛而丰富的, 各自的信奉点与表述方式也允许丰富多样, 只是根本点与关注学生生命发展是一致的;而从学科教育的角度看, 自己的理念必须要把学科教学基本理念作为自己的思想内核。作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要有强烈的“确立自己的理念”意识, 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归纳、提炼, 形成科学的观念, 甚至观念系统;同时, “自己的理念”不要只是一些书语, 一些概念, 而应是一种思想体系, 要有具体的理论要义, 用方式、方法甚至模式来支撑。

4.“我设计”是“大设计”, 是系统设计。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 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教学设计是一种策划, 它要求教师跳出传统的“做教学计划”和“备课”的思维和视野。

5.“我设计”的教学实施是有指导有预设的实施。在这个实施过程中, 教师不断地反思, 把自己的教学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做“行动的研究”, 注重教学过程性经验材料的搜集、整理, 注重教学经验的总结, 注重写作和发表 (行动研究说的“公开”) , 要求累积成果, 用成果积淀自身生命的“厚度”。

三、怎样进行“我设计”教学

按照小学语文“我设计”教学的观点, 一个经过了新课程理念洗礼的教师, 他的教学设计, 不应该只是随意的一个学期计划, 他也不只会盯着某一篇课文、某一个知识点去预设教学步骤。这样的教师的“我设计”教学, 落实到课程实施的预设上是三级预设。

(一) 战略性构想:六年预设

与新课程同行的教师, 应该致力于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以“我设计”教学为载体, 提高自己的成长速度。这样的教师, 要将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纳入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将教学预设融入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设计之中。

教学预设的第一级是较为宏大的战略性构想。教师每接手一个新班级, 特别是接手一年级教学工作, 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 把学生未来几年 (或整个小学六年) 的学习与发展都预设在自己的规划里, 来一个大的教学设计。这样, 他心中时刻有一个学生发展目标的预测、设想, 每一个阶段班集体建设该达到什么目标, 学生发展该达到怎样的状态, 教师心中昭然而行动的目的性强、自觉化程度高。俗话说,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工匠类的教师与智慧类的教师的差别即在于此。

[案例一]

四川的吴晓兰老师在新一轮六年教学前, 首先进行了教育教学工作的系统设计。这个系统包含:

总的特色主题 (教学品牌) :“学生自主成长”。

(一) 教育教学的理念:1.基本理念;2.学科教育理念。

(二) 班级自主化管理:实现人人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

(三) 学科学习自主化:1.教学方法的选择;2.学习方法的选择;3.评价方式的变革。

(四) 六年级与一年级学生发展状态勾勒。

下面, 我们来“点击”其中的一点“学科教育理念”看看:

1.教学与生活建立联系, 让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

2.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采取多种游戏活动, 培养竞争意识, 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

3.以多种读的方式, 促进理解和感悟, 避免枯燥乏味的分析说教。

4.以情感育人, 以情换心,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5.扩大学生的学习资源, 树立大语文观,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

6.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7.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这样的“蓝图”勾勒, 导引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施行为, 使语文课程实施达到较好的效果。

[案例二]

刘诗珍老师的“六年教育理想远景”是这样描述的:

六年后的这批孩子, 身体健康, 他们面色红润, 目光清澈, 挺直着脊梁;他们情感丰富, 心地善良, 乐观向上;他们写得一手好字, 行款整齐, 字体漂亮;他们会说一口标准、流畅的普通话, 与人交往言语得体, 不失文明与大方;他们热爱语文, 对语文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对美文佳句能自觉地积累与欣赏, 并受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 知道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去听, 去想, 去问, 去讨论, 去上网;他们为人随和却不压抑个性的张扬, 表达出自己鲜明的主张;他们思维灵活, 常有奇思妙想, 每人至少有一项自己的特长。

这样诗化般的远景描述, 展现着教师的教育憧憬, 贯注着对学生的殷殷期盼, 它将导引着教师有理想、有激情地进行语文课程的实施。

(二) 战役性构想:学期预设

有了大的教学构想, 还应该对每一年每一学期的学科教学和班级工作做一个预设, 这是阶段性的预设。新一学期的规划, 是在前一段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生成的, 是对六年预设中相关阶段设计的修正、补充、完善。因为事物总在变化, 大的教学构想也不是一成不变, 每年的寒假和暑假应该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尽量全面、仔细地反思, 从而做出下一学年、下一学期的预设。接下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按照“预设”有序实施, 同时又不被“预设”捆住手脚, 这样, 学生每一个阶段的生命发展才会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理想状态。

语文课程实施的学期预设, 也应该是个性化的。但也有些基本的内容应该写清楚。我们将学期预设设计成了一种表格模式, 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做好学期课程实施计划。

(三) 战斗性构想:单元与课的预设

有了六年预设和学期预设, 当我们面对一本语文书, 心中是居高临下和豁然开朗的。现行教材, 内容都是分组、分单元呈现, 是不是就只管照此备课教学呢?怎样让学生在单元学习中得到最大收获?这些问题的答案便会因宏观、中观的教学设计已成竹在胸而心中昭然。

单元预设实际上是对教材单元学习的补充、拓展, 同时又是对六年预设、学期预设鸟瞰的回馈、照应和实施。

至于课的预设, 那是对学期教学预设和单元预设的兑现、生成。有了以上各个层次的预设, 进入到课的预设的层面, 在上述教学预设理论、方法的指导下, 语文教学将会变得得心应手。

综上所述, “‘我设计’教学”, 承载着教师的学习、实践与研究, 是教师在充分学习基础上的规划和再学习, 探索创新和反思研究, 是将学习、实践与研究融会于自主建构的过程中。这其中的关键点就是教师“有规划地教学”, 教师在发觉自己已有一定的学识积淀和经验累积后, 就不能再满足于一般意义的教学, 而是精心设计自己的教育教学品牌、理念、教学 (教育) 远景、操作模式与方法, 甚至提炼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上一篇:监控范围下一篇:风险投资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