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总结(精选13篇)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总结 篇1
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工作总结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项减少婴幼儿死亡和儿童残疾,提高人口素质的公共卫生举措,对提高人口素质、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生儿遗传疾病筛查以及听力筛查作为了解新生儿的两项重要筛查项目,在产科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现将我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落实以及进展情况做如下总结:
1、2019年完成目标:本院从一月份至十月份分娩人数269人,活产数269人,实筛查人数为266人,除3人新生儿转院外,其余筛查率为100%.2、疾病筛查工作的学习情况
我院妇幼相关人员参加了由上级医院组织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认真学习,仔细做笔记,回来后与全科同事共同学习,分享经验,研究重点,让相关岗位人员对于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并能够进行实际的操作,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随着理论知识的学习,技术规范的操作以及熟练进行信息录入,每一位产科人员从思想上更加重视该项工作,争取做到百分百合格。
我院根据市妇幼惠民工程项目疾病筛查(2016年)7号和听力筛查(2016年)47号文件以及要求。我院高度重视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项目方案要求,认真谋划,细化措施,抓好项目,工作落实到位。加强项目的宣传,让患者家属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儿童听力障碍筛查治疗康复相关知识的理解和配合。
2019年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总结
从一月份至十月份我院已筛查新生儿新生儿听力筛查266人,其中没通过过42人(其中1人,住院号:15420,姓名李艳红之子,出生后左耳畸形,外耳道闭锁,右耳通过。后到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同期转院未做筛查3人以外,其余100%。
总之这个项目工作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和好评。对此我院就此项工作发展提出三级预防方案即在重点怀疑和高危人群中,大力开展普及遗传性耳聋知识科普教育的一级预防,主要实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减少出生听力障碍胎儿出生的二级预防。同时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听力障碍的第三级预防工作,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高有听力残疾儿童康复率,减少残疾发生而努力。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总结 篇2
1 存在问题
1.1 健康教育不够, 基层医务人员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宣传不到位。
导致群众对新生儿疾病筛查意识不强。不能主动了解医疗保健知识, 认为发病率低, 自己小孩可以幸免, 不愿配合医院筛查。
1.2 新生儿疾病筛查实行收费, 部分群众经济困难, 不愿意接受, 拒做新生儿疾病筛查。
医务人员存在畏难情绪, 不愿积极动员。
1.3 领导重视不够, 部分医疗机构院长认为没有工作经费的支持, 对此项工作认识不够, 导致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开展迟缓。
1.4 筛查网络不健全, 筛查原始资料未能实行微机网络化管理, 筛查
结果反馈迟, 新生儿出院时家长见不到筛查结果, 影响了新生儿家长配合筛查的积极性。
1.5 业务培训少, 服务质量不高。
采血人员不够稳定, 不能严格执行新生儿疾病筛查操作规范, 导致标本采集不合要求。
1.6 血片质量较差, 不合格血片返回重采不及时。
主要原因 (1) 每个血斑直径小于8mm; (2) 滤纸两面未完全渗透; (3) 分别在滤纸两面采血或一面重复采血, 造成血液分布不均、重叠; (4) 血样受潮污染; (5) 过分挤压, 造成血清外渗。
2 对策
2.1 加大宣传力度,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一切内容都要围绕人的行为问题[1]。所以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和帮助人们建立健康行为是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2]。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项群众性和社会性工作, 要求全社会参与、重视和支持。我们采用电视、报刊、标语、墙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 提高群众知晓率。并将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纳入孕妇学校、新婚学校健教内容, 达到群众"知"、"信"、"行"的目的, 避免危险因素, 在孕产期建立健康的行为, 减少出生缺陷, 提高人口素质。
2.2 加强业务培训, 建立健全网络建设, 提高筛查技术水平。
我们成立了各医疗单位分管院长为责任人, 妇产科主任、护士长、保健员共同参与的"新筛"网络。明确责任人、采血员的职责。每年举行1~2次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 掌握正确采集血片和保存血片的方法。定期、不定期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对此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2.3 积极争取卫生行政部门大力支持, 加大监管力度, 从而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区卫生局明确分管局长具体抓此项工作, 保健院为业务指导单位。区卫生行政部门把新生儿疾病工作纳入各医疗机构年度考核目标, 实行单项表彰。要求各单位按月报表、定期通报进度。按时递送血片, 边远乡镇通过班车及时递送到县妇幼保健院。目前, 全区20个医疗保健机构 (3个乡镇卫生院不具备助产资格) , 机构覆盖率达100%。
2.4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我院严格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和省市相关文件, 制定了《茅箭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规定》、《茅箭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疾病筛查考核标准》、《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操作规范》等规范性文件, 对新筛各个环节的操作进行严格规范。加强质量控制, 提高筛查质量。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项严肃的工作, 标本采集、登记、送检、可疑阳性召回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 都会造成误诊, 给患儿造成终身遗憾, 导致医疗纠纷。因此, 每个程序、每个环节都应严格质控, 规范各种登记和记录。
3 讨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作为预防保健的重要内容, 已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 并形成较快的发展趋势[3]。新生儿疾病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由政府"埋单"。我国的浙江全省普及筛查项目, 政府出钱。经济发展慢, 卫生经费地方财政投入不足。筛查经费由省、市政府出资, 让群众得到实惠, 减轻负担。随着流动人口增多,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 流动人员也由政府"埋单", 这样才能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 从而提高人口素质。
由于患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笨丙酮尿症的小孩治疗费用, 对一般家庭来说, 是沉重的经济负担, 特别是治疗笨丙酮尿症的费用更高。因此, 如何保证经过筛查而确诊的小孩能够长期、连续地接受治疗, 保证治疗效果倍受全社会关注。
参考文献
[1]田本淳.健康教育概论 (二) [J].中国健康教育, 2003, 19 (3) :166.
[2]洛包名.孕期健康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 2001, 18 (6) :351.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体会点滴 篇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21-01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人生的第一道健康防线。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对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进行专项检查,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母婴保健技术。通过筛查早期发现患儿,早期确诊和治疗,避免患儿体格和智力发育障碍。按卫生部规定,目前我院保健部负责全县各助产技术服务单位所有出生新生儿的疾病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两种疾病的筛查。
在出生72h后、充分哺乳的新生儿足跟部采三滴血,吸在特殊的滤纸上,在清洁空气中自然晾干后,各助产技术服务单位每周收集,递送到我院保健部,保健部将全县的新筛血样统一(每周1次)寄到荆州市妇幼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检测。2007年累计采血 2230例,筛查率达到34.82%;2008年累计采血3574例,筛查率达到56.43%;2009年累计采血5283例,筛查率达到79.04%;2010年累计采血6373例,筛查率达到86.65%。筛查中共计确诊7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阳性新生儿,确诊1例苯丙酮尿症(PKU)阳性新生儿;通过反复采血,发现血斑为洗肉水样1例,该幼儿经过诊断为脑瘤。通过4 年的新筛管理实践,就新筛工作的重要性、健康宣传、采血技巧、血片传递、阳性结果的访视、召回等工作体会如下。
1 保健管理者的重视是开展新筛工作的奠基石
保健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新筛查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掌握新筛工作的采血技巧及工作流程。应国家卫生部号召,我县从2007年开始要求所有助产技术服务单位常规开展新筛工作并组织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学习培训。作为一个保健管理者,通过培训学习,必须深知新筛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高度重视,从而带领自己的团队认真开展此项工作。其次是组织全县各助产技术服务单位检验科、保健员学习培训。不但要对新筛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进行反复强调,而且更要对采血技巧、血片的制作及储存、血片的传递、阳性结果的访视、血片的复采等工作进行培训,使人人过关。最后根据各助产技术服务单位情况对新筛工作的所有项目制定工作流程并督促检查,为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新筛工作与保健人员的绩效考核挂钩。
2健康教育是新筛工作开展的动力
2.1 各助产技术服务单位每月的孕妇学校设置相应课程,讲解新筛的相关知识及重要性,让各位准妈妈和准爸爸对新筛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
2.2各助产技术服务单位在产科病区走廊及病室内张贴新筛宣传栏,使患者及家属对新筛工作给予了解和认识。
2.3各助产技术服务单位助产士及产科医生向每一个分娩后的产妇或家属宣教新筛内容并签署新筛知情同意书。
3 熟练的采血技术、规范的制作血片是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关键
3.1 各助产技术服务单位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每位工作人员都有强烈的责任心,采血技术娴熟。
3.2 规范采血及制作血片流程图。采血前充分揉搓足跟部或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选择踝部与足跟倒八字交界处,因该处毛细血管丰富,快速进采血针2/3即可,让穿刺点处于新生儿最低点并挤压,均可获取足够大的血滴并制作合格血片。3.3 确保血片在清洁空气中自然晾干后密封冷藏。3.4 保健部有专人核对血片相关信息并及时送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检查。
4 电话访视及家访是确保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有效手段
4.1 由相对固定的采血人员及时清理因病情需转儿科治疗未采血人员,并每日下午电话回访患儿情况并督促及时采血,避免漏诊,必要时上门进行访视。
4.2 电话访视召回阳性患儿来院采血送检复查,避免误诊。
5 信息化管理使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有效运行
5.1 注重信息管理,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进行计算机管理。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按时将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反馈给保健部。
5.2保健部负责收取筛查结果并对阳性者实行电话召回复查并追踪结果。因阳性召回,确诊治疗是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目的。凡是需进一步复查确诊者均由保健部亲自电话通知各助产技术服务单位,各助产技术服务单位将病人并召回采血送检复查,并及时关注复查结果做好记录。
6积极发现问题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6.1保健部在收集血样时,在递送的过程中发现一助产技术服务单位递送的血样,由于血样初采、复采三次均为洗肉水样,导致无法检测、发放报告单。该助产技术服务单位经过跟踪服务及4-2-1体检,建议婴幼儿转上级单位检查,最后婴幼儿确诊患有脑瘤。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俗称“呆小症”[1],是儿科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因先天因素使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分泌减少,导致患儿生长障碍、智能落后。宝宝出生时无异常表现,新生儿期可出现黄疸时间延长、脐疝、便秘等情况,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就会发现宝宝生长缓慢、智能发育落后,1岁后出现明显智力低下。只有通过筛查,才能早期发现,早期确诊,确诊后及时治疗(口服药物)并定期复查,宝宝会跟正常孩子一样生长和发育,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患儿从父母各得到一个致病基因,引起患儿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使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化,导致代謝产物在体内蓄积,严重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导致智力低下。患儿刚出生时与普通宝宝没有区别,如果未经治疗到小儿3~4个月毛发逐渐变黄,皮肤变白,尿液有难闻的臭味,反应迟钝,逐渐加重,部分出现抽筋,最后发展为“痴呆儿”。通过筛查,可早期诊断,采用饮食治疗,并定期复查可以使孩子体格和智力发育达到正常孩子的水平,能正常生活、学习、工作并可以结婚生子。这两种疾病如不经过新筛很难及早发现。一旦错过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时期,患儿将导致终身残疾和呆傻。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项神圣而严肃的执法工作[2],作为医务工作者,依法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应抓好每一个环节,避免患儿的漏诊、误诊。拥有一个健康、聪明、活泼的宝宝是每个家庭的希望,作为家长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内容,并通过筛查尽早发现隐藏在宝宝体内的先天性疾病是每个家长的义务;每个刚出生的宝宝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应该享有的健康保障权利。让我们广泛宣传和积极呼吁全社会参与,为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而努力,给孩子健康快乐的一生,带给一个家庭幸福。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2-433.
[2]顾学范.新生儿疾病筛查.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29-138.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总结 篇4
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是预防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之一,为了提高人口素质,及早发现先天遗传代谢疾病患者,促进及保证我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根据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积极实施工作措施,开展遗传代 谢疾病筛查及听力筛查工作,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发生。
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技术培训,要求从事新生儿疾病筛查血 片采集人员必须经过上级医院组织的岗位专项技术培训,并取得技术合格证书,不断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水平。发挥疾病筛查管理小组的职能作用,专人管理,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监督管理,规范技术服务。
三、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宣传工作,重点在孕妇学校、产科门诊、病 房发放宣传资料,加强目标人群对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的了解和认识,做好咨询和指导工作。
四、新生儿出生后,及时向家长进行宣导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要求签署率达到100%。
五、负责对全年在本院出生的所有活产新生儿,按照《新生儿疾病 筛查技术》进行采集血片,对提前出院、转院者及时预约及追踪血片信息,要求筛查率达到98%。
六、加强质量监控,保障血片的采集、储藏、运送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总结 篇5
卫 生 局 文 件
宾卫字(2010] 206号
县卫生局关于印发20I0年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补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卫生院、县直各医疗卫生单位:
为落实自治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母婴安康“一免二补”幸福工程,做好2010年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补助试点项目,进一步降低我县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根据《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2010年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补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桂卫妇社(2010)22号),结合我县实际,县卫生局制定了《2010年宾阳县产前筛查补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和《2010年宾阳县新生儿疾病筛查补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宾阳县卫生局
二0一0年十一月一日
2010年宾阳县产前筛查 补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我区是出生缺陷形势高发区,2009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0.64‰,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和《两纲》2010年13.4‰的指标要求,每年新增先天残疾儿2万多名,严重影响了出生人口素质,对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沉重负担。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分别是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之一。为有效减少出生缺陷和先天性残疾儿发生,完成《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规定的社会发展指标。2010年由自治区、市、县、个人支付用于产前筛查专项资金1387.2万元,在全区14个市的23个县(市、区)开展补助试点项目活动。我县是试点项目县,自治区对我县5400名孕妇产前筛查给予补助,促进产前筛查率的提高,有效控制先天愚型和神经管缺陷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二、项目名称
2010年宾阳县产前筛查补助试点项目。
三、项目时间 2010年7~12月底。
四、项目总目标
1.2010年产前筛查率达到50%以上,助产机构院内产前筛查率完成60%以上。
2.住院分娩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明显下降。
五、项目实施部门
宾阳县卫生局、宾阳县财政局。
六、项目主管部门
宾阳县卫生局。
七、项目实施单位 全县各医疗保健机构
八、项目活动
(一)项目组织领导
1.成立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协调作用(政府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相关部门领导组成)。具体负责落实项目承诺,安排配套经费,全面监督、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和做好各有关项目单位间的协调与合作问题。成立产前筛查补助试点项目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妇幼保健院,配备项目办领导和固定项目工作人员,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和联络工作。
卫生主管部门是执行项目的主要力量,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切实做好人员培训、健康教育、监督指导、社会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2.成立项目技术指导小组。项目技术指导小组组长由县妇幼保健院领导担任,成员由县级医疗保健机构领导及有关业务骨干组成。
(二)制定当地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工作计划。制定宾阳县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年度工作计划,实行分级要求和指导,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项目顺利进展。
(三)补助对象和产前筛查补助项目 补助对象:宾阳县农村孕妇。产前筛查补助项目:包括21-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两种疾病的筛查。
其它项目检查,由受检对象根据自身情况和医师的建议自主进行选择,费用自理。
(四)产前筛查机构
1、产前筛查机构:县卫生局指定宾阳县妇幼保健院为产前筛查定点机构。
2、采血机构: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医疗保健机构。
(五)工作流程
开展21-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筛查流程。
(1)标本采集:符合产前筛查补助对象的孕妇于孕15~20周期间凭本人身份证、《广西孕产妇保健手册》和“户口本”到当地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采血,采血机构要做好采血登记工作。
(2)标本递送:采血机构将标本递送到县妇幼保健院,每周一由采血单位派人送达。县妇幼保健院在收取标本时应进行质量验收。
(3)产前筛查和结果反馈:县妇幼保健院收到标本后在3天内进行集中检测,并做好产前筛查结果登记;在检测后2个工作日内将筛查结果反馈到递送标本的采血机构,由采血机构在2个工作日内反馈到孕妇。
(4)产前筛查阳性的孕妇由采血机构建议到有资质的产前诊断机构进行产前诊断,费用自理。产前诊断检查结果由负责产前诊断的机构通知孕妇,同时报辖区妇幼保健院备案。
(六)质量管理
1、县妇幼保健院要不定期对采血机构进行有关产前筛查的业务指导及动态质量控制。
2、采血机构要严格按照“产前筛查血清样本采集、保存及递送常规”的要求操作。
3、采血、筛查、诊断机构要严格遵守知情选择原则,每一例孕妇均要签署知情同意书。
4、产前筛查和诊断机构及人员应严格执行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要求。
(七)信息管理
1.制定项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质控、反馈等管理制度。随时掌握项目进展和上报。
2.落实1名有信息管理能力的人专门负责,报自治区项目办备案。
3.建立项目信息管理网络。产前筛查服务机构利用《广西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及时把产前筛查的相关信息录入、上报,以保证信息交流的通畅及数据时效性,善于利用信息指导工作,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
4.建立《产前筛查补助试点项目月报表》月报上报制度。由定点筛查机构负责填报,每月5日前报上月的报表。县妇幼保健院负责收集并上报自治区项目办。
5.产前筛查申请单和知情同意书及登记本的保管期限为三年。
《产前筛查申请单》、《产前筛查知情同意书》、《产前筛查采血登记本》由采血单位负责保管;《产前筛查结果登记本》由产前筛查机构负责保管;《产前诊断结果登记本》等由产前诊断机构保管。
九、产前筛查补助经费和资金结算
(一)产前筛查补助经费 产前筛查总补助经费86.4万元,筛查总人数5400人,标准160元/人(自治区、市、县、个人支付按20:5:1:9的比例支付);其中自治区财政补助100元/人;市财政补助10元/人;县(市、区)财政补助5元/人;个人承担45元/人。
(二)资金结算
产前筛查机构每月5日前对上月产前筛查人数进行统计汇总,由县妇幼保健院凭《产前筛查补助申请表》、《孕妇产前筛查补助经费四联单》以及产前筛查花名册进行核对结算,按实际筛查人数拨付补助金额。
十、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孕妇产前筛查是保证出生人口质量,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防线,也是国家体现关心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各医疗保健机构要高度重视,扎实做好产前筛查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对怀孕妇女进行产前筛查知识宣传,特别是对建卡孕妇进行一对一宣传,让她们懂得产前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接受产前筛查。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成立县产前筛查工作领导小组。各医疗保健机构要成立产前筛查管理小组,全面负责本单位的产前筛查工作。
(三)明确责任,严格考核
1、县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产前筛查工作管理和产前筛查技术应用工作的领导、组织、监督检查,并将产前筛查工作纳入年度计划和年终目标考核,确保产前筛查率的完成。
2、各级采血与筛查机构:负责宣传普及产前筛查知识;做好基层培训工作,积极推广产前筛查新技术和适宜技术;负责递送检查标本,并对产前筛查结果负责解释及处理,对可疑病例进行追踪管理;负责收集、汇总分析辖区内产前筛查信息,并定期向县卫生行政部门和县妇幼保健院报告。
2010年宾阳县新生儿疾病筛查 补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我区是出生缺陷形势高发区,2009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0.64‰,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和《两纲》2010年13.4‰的指标要求,每年新增先天残疾儿2万多名,严重影响了出生人口素质,对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沉重负担。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分别是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之一。为有效减少出生缺陷和先天性残疾儿发生,完成《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规定的社会发展指标。2010年由自治区、市、县、个人支付用于新生儿疾病筛查专项资金603万元;在全区14个市的23个县(市、区)开展试点项目活动。我县是试点项目县,自治区对我县对6000名新生儿疾病筛查给予补助,促进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的提高,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发生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二、项目名称
2010年宾阳县新生儿疾病筛查试点项目。
三、项目时间 2010年7~12月底。
四、项目总目标
2010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到50%,各采血机构的筛查率达70%。
五、项目实施部门
宾阳县卫生局、宾阳县财政局。
六、项目主管部门 宾阳县卫生局
七、项目实施单位 全县各医疗保健机构
八、项目活动
(一)项目组织领导
1.成立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协调作用(政府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相关部门领导组成)。具体负责落实项目承诺,安排配套经费,全面监督、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和做好各有关项目单位间的协调与合作问题。县卫生主管部门是执行项目的主要力量,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切实做好人员培训、健康教育、监督指导、社会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要配备固定项目工作人员,负责项目日常管理、信息上报和联络工作,并将人员信息报自治区项目办备案。
2、县卫生局负责项目工作的管理,组织监督检查指导,市级妇幼保健院负责所辖项目县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参与项目监督评估指导。
3、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提供病例信息,协助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做好前款工作。
4、成立县项目技术指导小组。由妇幼保健院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县级医疗保健机构领导及有关业务骨干组成。主要职责是在项目实施中对各级卫生机构提供有关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指导,承担项目培训任务,参与项目实施活动和监督评估。
5、建立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 一级网络——各级助产机构。二级网络——县、市级妇幼保健院。
三级网络——卫生厅规划的已许可或已报批的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二)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工作计划
按照自治区项目实施方案,制定宾阳县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年度工作计划,实行分级要求和指导,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项目顺利进展。
(三)筛查对象:宾阳县农村产妇住院分娩的新生儿。
(四)筛查补助项目: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农村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两种疾病的筛查给予补助,其他项目由受检对象根据自身情况和医师的建议自主进行选择,费用自理。对每个新生儿只可享受一次补助筛查(复检或诊断者自费)。
(五)工作流程
开展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流程。1.标本采集:筛查对象新生儿出生72小时后,在分娩机构进行采血。采血机构要做好采血登记工作,并在新生儿疾病筛查申请单上加盖“新生儿疾病筛查补助专用章”。
2.标本递送:采血机构于每周一前将血清标本、新生儿筛查申请单和筛查登记表核对无误后递送到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办公室。由县妇幼保健院统一在周二将血清标本、新生儿疾病筛查申请单和筛查登记表递送到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机构。
3.检查和结果反馈:新生儿疾病筛查机构收到标本后于每周四、六集中进行检测,同时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登记,并在检测后2个工作日内将筛查结果反馈到递送标本的妇幼保健院,由妇幼保健院在2个工作日内反馈到采血机构。采血机构要在2个工作日内反馈到新生儿监护人。
4.阳性新生儿由采血机构建议到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进一步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检查结果由本机构负责通知县级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中心,同时报告自治区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备案。
(七)质量管理
1.协议筛查机构要不定期对采血机构进行有关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业务指导及动态质量控制。
2.采血单位要严格按照“产前筛查血清样本采集、保存及递送常规”的要求操作。
新生儿疾病筛查机构要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进行设置,经自治区卫生厅审核同意后,方可开展检测工作。3.采血、筛查、诊断机构要严格遵守知情选择原则,每一例孕妇均要签署知情同意书。
4.新生儿疾病筛查机构应严格执行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技术规范》及相关配套文件要求。
5.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医疗保健机构要按照本方案开展筛查工作,人员要接受统一培训,筛查室环境、设备、操作规程、人员须符合筛查技术要求。
6.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资料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机构负责筛查资料的登记、统计、上报;县级妇幼保健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数据的收集汇总、统计分析,按妇幼卫生报表上报的时间和渠道逐级上报。
7.加强质量控制。各筛查机构每季度要做好质量检查,县筛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每年要对辖区助产机构进行一次质量检查,对质控结果进行通报,并与年度目标考核挂勾。筛查质量指标要求:
1.采血卡登记完整率100% 2.标本及时送检率100% 3.血片合格率>98% 4.阳性病例和可疑阳性病例召回率100% 5.筛查报表资料及时、准确、完整上报率100%
(八)新生儿疾病筛查申请单、知情同意书及登记本的保管期限为三年。
《新生儿疾病筛查知情同意书》、《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登记本》由采血单位负责保管;《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登记本》由新生儿疾病筛查机构负责保管;《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登记本》等由新生儿疾病筛查机构保管。
九、新生儿疾病筛查费用和结算
(一)、新生儿疾病筛查总补助经费40.2万元,筛查总人数6000人,标准67元/人。其中自治区财政补助37元/人;市财政补助10元/人;县(市、区)财政补助5元/人;个人承担15元/人。
十、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宣传。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保证出生人口质量,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防线,也是国家体现关心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各医疗保健机构要高度重视,扎实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对怀孕妇女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知识宣讲,特别是对建卡孕妇进行一对一宣传,让她们懂得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接受筛查。
(二)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各有关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和本实施方案的要求,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筛查服务。各助产机构要以新生儿疾病筛查补助工作为抓手,做好宣传告知、名册登记、报表报送等工作,配合筛查中心落实追踪随访工作,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与安全。
(三)开展监管力度,确保工作实效。卫生和财政部门要定期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工作进行考核检查和绩效评估,不断提高有关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筛查工作的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
(四)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母婴保健管理办法》和《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管理办法》,普及母婴保健、优生优育科学知识,提高全社会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主动支持、配合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和防治工作。
(五)明确责任,严格考核
1、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本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领导,负责组织建立筛查工作网络,确保筛查工作正常运行和经费合理周转。将新筛工作纳入年度计划和年终目标考核,确保新筛率的完成。助产机构院内新筛率完成80%以上。
2、设立“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中心”,设在县妇幼保健院内,负责辖区内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管理。
3、各级采血与筛查机构:负责宣传普及新筛知识;做好基层培训工作,积极推广新筛新技术和适宜技术;负责递送检查标本,并对新筛结果负责解释及处理,对可疑病例进行追踪管理;负责收集、汇总分析辖区内新筛信息,并定期向县卫生行政部门和县妇幼保健院报告。
4、各级设产科且达到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负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具体实施,广泛宣传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意义和相关知识,对本院及本辖区内出生的新生儿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执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知情选择制度,并及时将筛查情况进行登记归档,定期县妇幼保健院报告,对重点筛查对象和阳性患儿定期随访。
新生儿两病筛查工作常规 篇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为使我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确保儿童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常规。
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为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对象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出生的新生儿。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常规具体如下:
一、血片的接收、验收
1、单位疾病筛查工作负责人接收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发放的采血卡片,由单位采血人员按照血片采集操作常规采集血样。
2、负责采血卡片的检验,检验内容包括:采血卡片信息,采血时间,血斑大小等。
①合格血片要求:每个血斑直径大于8毫米血滴自然渗透,滤纸正反面血斑均匀一致血斑无污染。
②一般要求新生儿出生72小时后采血,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提前出院等情况,最迟不能超过生后20天采血。
③采血卡片内容填写完整,字迹清楚,不能漏项,错项。④检验不合格的血片,退回给采血人员,通知重新采集血样。⑥负责督促重采工作进行,重采时间不超过3天,家长拒绝第二次采血的,按照卡片上记录的通讯方法联系家长,告知筛查的重要性,劝说家长采血,经劝说无效,告知后果,请家长在空白血片上签字。
二、血片的登记、保存
1、将检验合格的血片登记到新生儿两疾病筛查登记本上。新生儿疾病筛查登记本编号用四位数字编写,从“0001”开始,登记号按照采集血样标本的先后顺序进行登记。记录、核对血片信息,登记编号,避免丢号,重号,错号。重新采集的血片要在登记本上注明。
2、将登记好的血片按编号顺序排放,装入干燥塑料袋密封,保 存在2-8℃的冰箱内,防止水浸,污染,不能与任何无关的物品混放。新生儿母亲有传染性疾病的,血样标本要单独包装保存,并与包装显著部位注明。
三、血片的递送
1、负责将收集来的采血卡片在7日内递送到新生儿疾病筛查中 心,血片从冰箱取出后应在当日递送到新筛中心,气温较高时,如夏季或车内温度较高,应用冰块保持低温。
2、每次递送血片时要填写血片递送卡,标明日期,数量,编号,并执行双签字手续。
3、对新筛中心验收不合格的血样标本,在重采登记本上登记完毕(编号继续使用原号),于3日内重新采集,并于下次递送。
四、确诊病例的随访
1、对于筛查中心监测确诊的新生儿,要做好随访工作,有专门 的信息及回访记录,定期体格检查及病情回访。
2、对由于产妇休养地变更或通讯号码与原来不符的,负责与医生一起协助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查找、联系。
3、对于不愿接受治疗、复查或有顾虑的新生儿家长,应与医生一起做好动员,说服,解释工作,对于坚决拒绝复查的家长,告知后果,按要求履行签字手续。
五、资料的统计、保管
1、负责将登记的血片数量、编号、递送新筛中心的时间、次数,进行统计。
2、每月向单位财务科上报新筛出生、收费、采血报表,做好 统计。
3、负责血片登统,资料的整理、存档及保管工作,以备查。资 料保存时间不少于10年。
六、新筛费用的结算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集标本的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们共计筛查采血标本143例, 其中男性81例, 女性62例, 平均日龄3.5d, 平均体重3.5kg。采集合格标本共141例, 一次性采集成功率为99.31%。
1.2 方法
1.2.1 采血前的护理
治疗室每天应常规清洁消毒1次以上, 室内保持恒温度28℃-30℃。准备采血卡、信息卡、一次性使用已消毒采血针、75%酒精、消毒棉签、棉球。按表格要求详细填写母亲姓名、新生儿姓名、出生日期、体重、性别、喂奶情况、标本采集日期、提供血样单位地址、家长地址、联系电话、采样者, 并将采血滤片用别针别好。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 详细讲解早期筛查的目的, 介绍操作程序, 解除顾虑并取得同意, 有效地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 使之能积极配合。
1.2.2 采血时的护理
(1) 采血时尽量避免让新生儿家属在场, 以免因新生儿的哭闹引起家属紧张不安, 再次给家属必要的解释, 劝其不必紧张。 (2) 采血操作者必须带口罩、帽子, 按规范化洗手, 采用一人一针, 同时要严格三查七对防止差错发生。 (3) 采血步骤与部位。严格按照规定采集标本, 新生儿均于出生后满72h, 喂哺奶乳6次以上, 否则无蛋白负荷, 血中苯丙酸不会上升, 易出现假阴性造成漏诊, 吃奶2h后, 在室温28℃-30℃, 水温40℃-42℃下沐浴, 新生儿沐浴后即放在预先加热好的操作平台上 (电台毯) [1], 常规脐部护理穿衣后, 任意取一足轻柔地按摩足跟或热敷局部, 使其全身循环改善, 局部充血, 是充分保证采血质量和一针穿刺成功的关键。采血部位选择足跟外侧小隐静脉的分支或足跟内侧的足底内侧静脉为穿刺点, 新生儿因皮肤较薄, 体表可清楚辨明投影位置。穿刺前一手握紧婴儿待穿刺侧小腿, 以阻断静脉回流。用2%盐酸利多卡因涂擦针刺部位, 它有解痉、镇痛、扩张血管的药理作用[2], 极大的提高了采血成功率同时有效减轻了痛觉反应。5min后取75%酒精常规消毒足跟采血点, 待酒精干燥后, 用无菌三棱采血针对准细小静脉快速进行斜刺, 穿刺时要固定好新生儿的肢体, 动作轻、稳、准, 以减轻疼痛。刺入深度为不少于3mm, 拭去最初少许血滴, 待片刻后用拇指食指和手掌握持足跟部, 适当轻轻挤压取血, 待血滴溢出后用采血卡血滤纸轻吮血滴, 一次性形成直径为8mm左右的血斑, 待其渗透至采血卡滤纸背面, 一次取足3个血斑。进行采血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和血源性污染。
1.2.3 采血后护理
采血后用消毒棉球压迫止血5-8min, 必要时用胶布加压止血。帮新生儿穿好鞋袜、保暖。血样标本采集后平放置于治疗台上, 室温维持在22℃-24℃, 相对湿度50%-70%的环境下, 充分晾干3-6h, 不能相互重叠或竖立放置, 避免标本堆积引起交叉污染。避免日晒紫外线照射和污染, 保存于密闭胶袋内并放置在4~8℃的冰箱内。定期送往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检验。告知家属如有异常检测中心会立即通知复查, 若已确诊也不必担心, 只要及时治疗, 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如结果正常我们会通知产妇产后42d返院做健康体检时取报告单。
2 结果
2.1 PKU可疑
发现1例PKU可疑, 由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电话直接通知新生儿父母并建议尽快复查。一次性采血成功率99.31%, 不及格2例, 重采率0.52%。
2.2 影响采血质量常见因素
采血卡污染损坏、量不足、血斑不够大、血样不均匀、未透过滤纸背面、标本晾干不充分、血样堆积交叉污染、未放冰箱保存、未及时收集, 造成过度干燥, 消毒酒精过多、皮肤未干取血或过度挤压, 重复滴血或滤纸两面滴血等不良影响。
3 讨论
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项群体性工作, 系统质量管理要求很高, 必须对包括新生儿准备、血卡、采集、处理、运送相关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 实验室空间质评效果等几个环节点做好质量保证、使结果更准确地反映筛查对象的实际情况。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防治先天性代谢及内分泌疾病造成的儿童智力低下最有效的方法。许多新生儿在出生后均没有异常的表现, 因此很多父母出于不懂或者心存侥幸拒绝筛查。我们采取与家属沟通, 耐心讲解我国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的发生率为万分之一, 患儿如果在出生一个月内服用一种低或无苯丙氨酸的特殊奶粉, 一般不会出现智力损害, 但是如果未经治疗, 95%的患儿智力会重度或极重度受损。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发生率为万分之五, 患儿在新生儿期没有特殊的表现, 一旦出现了眼距宽、塌鼻梁、躯干长四肢短等临床症状后, 再治疗也无法挽救智力低下的事实, 而如果及时服用甲状腺激素, 就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要让家长们明白在新生儿期可做出早诊断、早治疗, 把握时机很重要。
参考文献
[1]陈玉娣.两种采血方法在新生儿筛查中的效能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21 (1A) :34~35.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体会 篇8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我院自2005年10月~2006年11月共采样的新生儿440例,其中采血失败64例。标准以不能1次成功采集标准血样为失败,采集者为同一组护士。
方法:根据失败的可能原因设计调查表,以打钩形式选项,可单选或多选,最后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 果
64例采血失败者中采血部位不当的有44例(68.7%),手法不当有37例(57.8%),进针深浅不妥的20例(31.2%),婴儿足底太凉的12例(18.7%),哺乳不足的6例,婴儿采血体位不佳的6例(9.3%)。
讨 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通过对新生儿足跟部采血,进行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的筛查,筛查工作是防治儿童智力低下或疾病伤残的一項重要措施[1],筛查包括血样的采集、递送、实验室的检测,资料的储存等环节,其中血样的采集是最基础最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分析,通过临床观察我们体会是:
采血部位:选择正确的采血部位是预防失败的第一步,可以用目测或划痕确定婴儿的足跟内、外侧缘,取其末梢血,如果采血时部位不准确,偏离婴儿足跟内、外侧缘易造成采样失败。
采血方法:正确手法是大拇指于其他四指分开,合谷穴对应婴儿足跟。
示指于其他三指夹住踝关节压足跟部,范围不可过小,有节律的挤压,放松,1次挤压3~5秒,勿超过8秒,如果持续挤压,手势过重,时间过长会造成局部瘀血或软组织挫伤,如果用血卡抵触血滴,可造成血样不够或影响血样质量,可见正确采血手法的重要性。
进针深浅:采血时进针过深对婴儿足跟部损伤大,进针过浅不能采到足够的血样,实践告知我们一般以进针2~3mm为宜,即相当于一次性采血针,针头的全部刺入,手法轻而快。
婴儿足底温度:采血前最好按摩婴儿足底或用温水浸泡5~10分钟,使其血管扩张,以手摸足底有温暖感或脚面毛细血管充盈时采血为宜,如果脚底温度过低会导致末梢毛细血管充盈差,造成采血失败。
婴儿哺乳及采血时间:采血时间应严格控制在出生72小时后,必须哺足6次饱乳后进行,婴儿在哺乳不足的情况下采血会影响检验的结果,同时在婴儿洗澡后应哺乳20分钟再行采血。
体位:采血时最好让婴儿半坐位姿势。
综上所述,婴儿正确采集血样的操作方法能确定采集部位,使用正确手法,按摩足底或温水预热以下部位,然后用75%的酒精棉签消毒选定位置区域的局部皮肤,待干后,用一次性采血针刺入足跟皮肤2~3mm,让血自行流出,用干棉球拭去第1滴血,在滤纸片上滴3个白斑,每个血斑直径达6~10mm,只有这样采集的血样成功率高,避免反复采样给婴儿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以上体会仅请同行借鉴。
参考文献
新生儿听力筛查报告单 篇9
检查单位: 编号: 家长姓名: 新生儿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初筛日期: 年 月 日 时 复查日期: 年 月 日 检查方法:耳声发射(DPOAE)
检查结果:右耳:通过();未通过()
左耳:通过();未通过()
检查者签名: 报告时间: 年 月 日
新生儿(儿童)听力初筛报告单
检查单位: 编号: 家长姓名: 新生儿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初筛日期: 年 月 日 时 复查日期: 年 月 日 检查方法:耳声发射(DPOAE)
检查结果:右耳:通过();未通过()
左耳:通过();未通过()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总结 篇10
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8月至8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分娩的新生儿共2916例,其中男婴1486例,女婴1430例。
1.2方法采用丹麦公司生产的手持式耳声发射仪,对我院出生三天后的新生儿均进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的检测(初筛),未通过者在出生后42天进行第2次teoae检查(复筛),仍未通过者在3个月再进行复查,可疑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的检查,以进一步确诊,并进行随访和康复训练,同时对每一位新生儿的检查结果均进行登记,记录联系电话、地址。
2结果
2916例新生儿经过入院时对孕产妇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均参加听力筛查,依从率为100%,其中初筛“通过”者为2521例,“未通过”者438例,出生后42天能自动回院复筛者为321例,未参加复筛117例,依从率为73.29%,再经过一系列健康教育活动进行干预,最终参加复筛为423例,依从率为96.58%,(其中15例未参加复筛者均为外地打工回老家了)复筛结果“通过”者为406例,“未通过”者17例,未通过者三个月后再复筛,到了约定日期均全部自动参加检查,可疑者同时进行abr检查,依从率为100%,最终确诊为听力异常儿6例。
3讨论
3.1健康教育与依从性的关系
健康教育使新生儿家长获得健康知识且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2]。筛查的依从性即对象参加筛查、复查的比例[3]。在临床工作中要使听力筛查顺利开展与新生儿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分不开的。临床实践及本统计显示健康教育越早,内容越丰富、越生动,其对筛查的依从性越好,复查率就高,漏筛率就低。反之依从性就差。
3.2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20世纪90年代首先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的一项医学实用技术[4]。我国起步稍晚,但目前根据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表明:我国0-6岁听力障碍儿有74万,而且每年以2--4万的数量递增[5]。听力障碍的后果是严重的,听觉神经中枢的正常发育,取决于1岁以内这段敏感时期声音的足够刺激(足够的强度和时间),如果生后1年内由于听力障碍而中枢听觉系统得不到应有的刺激,就会影响其发育,以致发生语言障碍甚至聋哑[6]。一项回顾性研究也发现:影响最终语言能力的相关因素是听力障碍发现时间的早晚而不是听力损害的程度[7]。因此新生儿听力筛查对于听力损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3.3健康教育的内容
3.3.1在产妇入院时首先告知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强调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母婴保健法中规定的内容,接受筛查是每个家长应尽的职责,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为了促进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康复,现在的筛查技术已被证明对新生儿没有任何损害。从而提高产妇认识,消除产妇疑义及顾虑,提高筛查的依从性。
3.3.2住院时给每一位产妇发放知情同意书并要求其签字。如拒绝筛查也需要请产妇在病情记录上签字,并通知上级机关备案。本研究因健康教育到位,与产妇沟通充分,在初筛时无一例拒绝。
3.3.3为新生儿家长提供听力筛查的相关知识,包括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目的、筛查的步骤以及听力障碍的后果,出院后如需复筛的时间、地点、复筛的必要性。如初筛未通过应耐心告知家长可能引起的原因,如有些新生儿外耳道深部及鼓室内胎儿皮脂和羊水残留以及检查时活动过多,这些都会影响检测的结果,以免增加产妇不必要的焦虑和担心,同时要反复强调复查的意义及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筛查的目的,避免不必要的漏诊,否则很容易造成家长的误解而漏诊,那么,此时筛查的依从性就会降低。
3.3.4筛查过程中,告知家长孩子在不同发育阶段对外界声音刺激的正常反应,还应向家长提供常见的易引起听力障碍的某些相关因素,如病毒、细菌的感染以及氨基糖甙类药物的应用和某些疾病均会引起听力损害,在婴儿的成长过程中尽量避免。如发现孩子听力异常及时检查及时治疗。
4健康教育的方式
4.1入院时对每一位孕产妇都进行详细的口头及书面材料告知,并建立联络卡。
4.2住院期间开展专题讲座,利用每天下午的孕婴课堂为产妇讲解并观看录像,同时积极鼓励
提问或讨论以提高产妇兴趣,让产妇掌握更多的知识。
4.3利用病房的走廊悬挂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健康教育内容,使每个产妇以及家人、朋友对听力筛查都能有广泛的了解。
4.4在筛查中让家长抱着婴儿检查,这样可以直视整个筛查过程,并不失时机地进行有关知识的讲解,以提高复筛率。
5再教育的必要性
有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总结 篇11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沐浴后采集新生儿足跟血的方法,并与不沐浴直接按摩足部采血法比较。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0年12月在产科足月分娩的100例新生儿,观察组50例为沐浴后采血,对照组为不沐浴但进行足部按摩采血。结果:观察组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新生儿沐浴可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快,末梢血管扩张,四肢温暖,新生儿沐浴后采血效果优于单纯足部按摩后采血,提高了一次采血成功率,减少了新生儿痛苦。
【关键词】疾病筛查;沐浴;血样采集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对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施行专项检查,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母婴保健技术,根据我国《母婴保健法》要求至少开展先天性甲低(简称CH)和苯丙酮尿症(简称PKU)两项筛查。新生儿筛查标本的采集非常关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筛查的结果。临床上常因采血量不足或采血困难而反复针刺,既增加了新生儿的皮肤损伤,也增加了医院财力及人力的消耗。我院自开展此项工作以来,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将我院妇产科2010年9月至2010年10月母婴同室、体重≥2.5㎏的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为不沐浴直接按摩足部采血。我院妇产科2010年11月至2010年12月母婴同室、体重≥2.5㎏的新生儿5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为沐浴后按摩足底采血。采血时间:要求新生儿出生72h后,充分哺乳8~10次,以避免在哺乳前无蛋白质负荷情况下采血出现PKU筛查的假阴性及CH筛查前采血出现假阳性。
1.2 方法:选择室温在26°~28°的治疗室,分别为两组新生儿采血。采血部位多选择婴儿足跟内侧缘或外侧缘[1]。其方法是:将新生儿平放在操作台上,按摩婴儿足跟,使其充血,酒精消毒后用一次性采血针穿刺,深约3mm,弃去第一滴血后将自然滴出或轻轻挤出的血液滴在特定的滤纸上,使其充分渗透至滤纸背面,形成直径8~10mm的圆形血斑。采血完毕将新生儿足部抬高,然后用无菌棉球轻轻按压针眼处,直至出血被止住,同时要做好安抚新生儿的工作。操作完毕将新生儿送回母亲身边喂养,并向家长交待注意事项。采血成功率判断:一次需采足3个血斑,且每个血斑直径约为8~10 mm否则为一次不成功。
2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一次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一次采血成功率(见表)
3讨论
3.1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种简易、快速和廉价的血斑试验,是通过实验室的方法,早期发现一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遗传性、内分泌及代谢缺陷性疾病,并给予及时治疗,防止痴呆等严重后果的发生。血片采集是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采血质量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因此,必须按规范要求完成血片采集工作。我院采用在新生儿沐浴后采血,理由是新生儿血液多集中于躯干和内脏,而四肢少,一旦足跟温度偏低则血管收缩,往往不易采到足够血量[2];而沐浴后足部血液循环明显改善,因而采血成功率大大提高,确保了采血质量,同时也减轻了新生儿的痛苦。
3.2对新生儿及家属的影响:新生儿沐浴后采血只需轻轻挤压,血斑标本即可合格,有效地降低了因血量少而反复用力挤压所致新生儿长时间哭闹及家属紧张心理,同时穿刺后止血时间并不延长,降低了新生儿痛苦,家属易于接受 。现在大部分父母只生一个孩子,如果一次采血不成功,父母会觉的很心疼,采用新生儿沐浴后采血法,一针采血成功率高,标本的合格率高,增加了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家长对护士的信任度。增强了护士的成就感。
3.3操作简便易行,效率高,避免了反复穿刺,大大缩短了采血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新生儿沐浴是儿童保健工作的一部分,进行采血的新生儿,沐浴时集中采血,既不耗费过多的时间,又不考虑过多的干扰因素影响实际采血过程。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项有创操作,反复用力挤压不仅造成局部水肿及瘀斑且易发生溶血而影响实验结果[3]。因此要不断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质量,以预防和降低痴呆儿的发生。
3.4CH和PKU患儿在出生后往往缺乏疾病的特异表现,一般要到6月龄才逐渐出现固有的临床症状,并日趋加重,然而,一旦出现了疾病的临床症状,表明疾病已进入了晚期。即使治疗,治疗低下也难以恢复;相反,若能在出生不久发现疾病,确诊治疗,那么极大多数患儿的身心将得到正常的发育,其智力亦可达到正常人的水平。新生儿疾病筛查,就是用一种尽可能简单的方法,对全部的新生婴儿进行普查,以期及早发现CH和PKU患儿,确诊后给予有效的治疗,从而保证了患儿的健康成长。疾病的疗效和预后如何,完全取决于确诊和治疗的早晚。据报道,CH患儿如能在出生3个月内得到确诊和治疗,80%以上的患儿智力发育正常或接近正常。如果PKU患儿未经治疗,95%的智力呈重度或极重度损害,而这种脑损害又是不可逆的。由此可见,新生儿疾病筛查对出生人口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3.5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特别是孕、产妇对新生儿疾病筛查重要性的认识,消除因无知而产生的心理顾虑。如有的人对采集血标本感到害怕;有的人认为父母无病,孩子就不会有问题;有的人由于新生儿疾病筛查检出的患儿外表正常,常无临床表现,对召回复查不予理解,甚至拒绝治疗或擅自中断治疗等。为保证不漏查一个患者,必须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加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目的和意义的宣传力度,使产妇及家属能得到有关新生儿筛查的知识,积极配合做好筛查工作。
参靠文献
[1]司丽霞,张颖,蔡建霞.温水浴足在新生儿足跟采血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1):47
[2]宋碧云.1600例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体会[J].现代护理,2006,21(12):1
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采血方法和体会 篇12
新生儿两病筛查主要是指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酸酮尿症进行筛查。筛查的办法是在足跟部采血3滴, 然后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 采血时间应选择在新生儿出生3d后进行, 新生儿需正常哺乳5~8次以上, 采集血斑直径应>5~8mm[1]。采血量对化验结果影响很大, 新生儿足跟部血容量相对于躯干部要少很多, 这增加了获取足够标本血量的难度, 使我们的筛查工作常常不能顺利进行, 后经过我们的不断研究探讨,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1476例新生儿足跟采血方法从健康教育、人员管理, 采血时间、部位、进针深度和角度等进行总结、改进, 并对采血环境、血片质量等方面进行科学系统管理, 使采血成功率、合格率明显提高, 现已几乎达100%, 这减轻了新生儿的痛苦, 减少了新生儿家长的精神负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476例新生儿均为2010年01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我院出生, 其中754例男婴, 女婴为722例, 早产儿21例, 1476例新生儿均按相关标准要求给予足跟采血。
1.2 采血时间
应选择新生儿出生3d后进行, 并要求新生儿充分哺乳5~8次左右。特殊情况下, 如早产儿、低体质量儿及提前出院者, 采血时间可适当推迟, 但最迟不应超过出生后1个月。
1.3 采血方法
于新生儿喂奶1~1.5h, 41~45度热毛巾敷足跟8~10min后, 足部由苍白转红晕时进行, 有条件者抱到31度的辐射台上, 然后用75%乙醇消毒足跟外侧缘, 待干后操作者左手绷紧新生儿足跟皮肤, 右手持三棱针在距足跟中线0.8~1.2cm足外侧缘处与皮肤成35~45度角进针, 深度<3mm。针刺取血, 待血液自行滴出, 用干棉球擦去第1滴血, 然后一手握住足部, 另一手握住踝部上方, 同时向足跟部针刺处适当用力挤压, 等到第2滴血滴出时, 及时用滤纸片与血滴接触, 使血滴在滤纸片上渗开, 渗透至背面, 要求其直径>5~8mm, 总计采集3个血斑。
2 结果
复查9例, 阳性3例, 其中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 PKU2例, 全部患儿均得到了早期诊断并进行了相关治疗
3 讨论
我们基层医院大多面向农村患者, 对于新生儿两病筛查许多家属不能真正理解, 亦担心一次采血不成功会造成婴儿痛苦, 拒绝参加筛查者时有发生, 为此我们急需提高采血成功率, 保证筛查率。
3.1 不断进行健康教育, 做好相关解释工作
新生儿疾病筛查属于新开展的检查项目, 许多家长对此了解不多, 他们担心这么小的孩子采血会很痛, 且大部分家长对先天性疾病的危害也认识不足,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多些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及解释工作, 让大众对采血的目的、意义及采血方法有充分的了解, 以便配合我们的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3.2 严格把握采血时间
采血应在新生儿出生3d后, 并至少吃足6次母乳后进行, 否则, 未哺乳无蛋白负荷的情况下容易出现PKU筛查假阴性, 此外在婴儿出生3d后采血, 可以避免生理性TSH上升时期, 减少了CH筛查的假阳性机会, 并可防止TSH上升延迟的患者产生假阴性[2], 对于出院前不能采血者, 应做好健康宣教, 交代好采血时间, 最佳时间6~10d, 最迟不超过1个月。
3.3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新生儿准备:采血前沐浴、并足跟部局部热敷或足跟部按摩;相关操作:严格无菌操作, 避免标本污染;采集标本:充分晾干, 避免污染, 妥善保存, 1周内送至新生儿疾病普查中心。
3.4 标本质量控制
采血深度不超过3mm, 滤纸同一部位血斑上不能再次滴入血滴;挤压超过3次穿刺点仍未有血滴时, 应再次重新选择穿刺部位, 以免影响采血效果和质量。
3.5 采血标本管理
严格管理, 保证质量, 详细登记筛查信息, 专人负责采血。进行采血操作时, 查对要严格, 杜绝差错发生。标本采集后, 必须待血斑充分晾干后, 方可将卡片妥善放置于相关容器中, 要充分保证诊断结果的精确性。对于不合格标本, 必须进行重新采集。标本采集后要在规定时间内送达相关筛查部门。采集时一般不需家属在场, 以免新生儿哭闹引起家长紧张不安, 但应当做好相关解释工作, 劝其不必担心、紧张, 采血一般不会对新生儿造成身体伤害, 采血前必须带好口罩、帽子, 按正规化洗手、消毒, 采用一人一针, 操作前后室内要进行充分空气消毒, 一般要在30min后方可操作,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3.6 环境温度控制
调节室温, 以28~30℃为宜。室温过低, 新生儿会因四肢寒冷而血流缓慢不畅, 导致局部 (尤其是足跟部) 血流量不足, 这会增加采血失败概率。室温过高, 则新生儿将会大量出汗, 导致体内水含量较正常减少, 血液黏稠度相应增高, 血流量不足, 会使外周血阻力增大, 在这种状态下采集到的血斑常因过小且渗透缓慢使标本质量受到影响, 有的甚至因为不能合格而需重新采血。
我院最近几年对新生儿足跟采血方法以系统化管理, 其所采集标本成功率、合格率均明显提高, 获得了满意效果。所做得这一切既体现了科学性, 又体现了人文性, 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使他们能做到一次采血成功, 这充分减轻了新生儿的痛苦, 减少了家长担心、紧张心理, 得到了家长们对护理工作的更多支持, 使得这项利国利民的疾病普查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所做的这些工作十分具有临床意义, 值得加以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两病筛查足跟采血方法, 提高采血成功率、合格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01月至2011年12月间1476例新生儿足跟采血方法, 主要对采血时间、部位、进针深度和角度等加以统计分析, 兼顾采血环境、血片质量等方面。结果 经过对采血方法不断改进, 人员技术培训不断加强, 我院在提高新生儿足跟采血成功率、合格率方面获得满意效果, 其采血合格率几乎达100%。讨论新生儿足跟采血成功率、合格率的提高, 保证了新生儿两病筛查的顺利进行, 减轻了新生儿的痛苦, 减少了新生儿家长的精神负担。
关键词:新生儿,筛查,足跟采血
参考文献
[1]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S].2004-12.
新生儿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篇13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心脏病护理常规 新生儿呕吐护理常规 新生儿出血症的护理常规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常规 新生儿破伤风护理常规 蓝光治疗及护理常规 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常规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护理常规 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新生儿低血糖护理常规
新生儿高血糖症的护理常规 早产儿
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到生后28天的小儿。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热情接待家属及病儿,更衣、洗澡、剪指甲、测体温、磅体重,并在患儿的手腕上戴上明显的标记,写上床号、姓名、性别,由责任护土向家属做好人院宜教及探视制度,介绍主管医生。
3、保暖: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温度55%—65%,使病儿核心温度维持在36.5—37.5℃。
4、做好皮肤、粘膜、脐带、口腔护理,每日沐浴一次,每1.5—3小时更换尿布一次,并更换体位,大便后,随时更换尿布,用温水从前向后擦洗臀部并涂紫草油或达克宁霜,脐带未脱者,注意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5、注意喂养,新生儿尽快开奶,按需哺乳,如病情需要可照医嘱定时喂养。喂奶时头偏向一侧,若病儿饥饿,随时哺喂,喂奶后竖抱排气右侧卧位半小时。必要时抬高上身15—30°。
6、预防感染:
(1)医护人员人室应更换鞋子,穿清洁工作假,操作时戴口罩、帽子、接触病儿前后应洗手,若有腹泻、皮肤化脓性感染疾病,病儿应立即进行相应的隔离(或进行床旁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病室每日用紫外线或三氧灭菌机消毒1—2次,每日定时通风换气十五分钟,出院病儿的床单位,暖箱须进行终末消毒。
8、病儿出院时,由责任护士向家属介绍喂养知识和疾病恢复期的护理知识等出院宣教。
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循环中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感染。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入院后按医嘱立即抽血作培养加药敏,严格无菌操作。
3、保证足够水份,营养及热卡,不能进食可给胃肠外营养,静脉补液。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T.P.R神志、眼神及有无并发症,注意脐部和皮肤护理,尤其要要警惕脑部并发症。
5、注意保暖,纠正缺氧,黄疸较重者应按医嘱及时光疗,并按蓝光箱治疗护理常规。
6、按医嘱保证抗生素的正确应用,注意药物的浓度,时间、静脉输液时注意速度,必要时用输液泵。
7、一般护理:包括皮肤、口腔清洁及感染病灶的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围生期新生儿常见的脑损伤,主要由于围生期缺氧及数量所致的脑室周围一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实质出血等。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保持安静、减少头部搬动,一切治疗护理操作须集中、有序、轻柔进行。
3、抬高上半身15-30t,采取右侧卧位。
4、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各项记录。
(1)生命体征:T.P.R.面色和出血情况。
(2)神志、前囱、眼神、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四肢肌张力、有无抽搐、惊厥、脑性尖叫及呕吐等。
(3)观察局部输液情况,防止药液外渗。
5、保证液量及热卡供给,对吸吮困难者,可行鼻饲喂养,呕吐者,可予生理盐水液洗胃或暂者给予禁食并保持呼吸通畅,防止窒息。
6、加强基础护理,防止红臀等。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炎分宫内感染性肺炎及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1)宫内感染肺炎是发生在宫内和分娩过程中胎儿吸入羊水、胎粪及致污染的阴道分泌物所致。
(2)出生后感染性肺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卧位:必要时半卧位,应以常更换体位,拍背,吃奶呛咳者应给予鼻饲、防窒息。
3、给氧pm;根据病情选择头罩或鼻导管,给氧保持患儿口鼻腔清洁,保证氧气的供给,同时严密监测血气变化,缺氧好转后即应停止给氧,FiO20.3—0.5并湿化。
4、吸痰pm,保持呼吸道通畅。
5、超声雾化pm,痰液粘稠者应雾化后及时拍背,吸痰。
6、保证静脉输液通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最好采用微量泵控制。
7、严密观察病情:神态、面色、呼吸快慢,深浅及节律、缺氧情况,如有呼衰、心衰、休克等征象时即刻报告医生,并采取积极的急救措施。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以腹胀,呕吐及便血为主要表现,病理以小肠、结肠广泛或局限性坏死为特点,多见于早产儿,尤其出生体重低于1500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病多在出生2周之内。
l、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采取半卧位。
3、遵医嘱禁食:腹胀伴呕吐者给予胃肠减压,负压应保持在40mmHg,保持引流管通物,注意观察引流物的性状、颜色、量、腹胀重者必要时加肛管排气,每天更换消毒引流瓶,每周更换胃管二次。
4、在禁食,胃肠减压阶段,遵医嘱静脉补液,输血浆或输血等肠道外营养,保证热卡供给,注意输液及输血速度,观察有无输液反应,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5、密切观察病情的进展:
(1)一般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精神状态、四肢温度、皮肤弹性、眼、前囱是否凹陷,有无脱水及酸中毒征象,黄疸情况。
(2)密切观察腹胀情况:注意有无肠穿孔、腹膜炎、休克等临床表现和体征,有呕吐者应注意呕吐物的次数、颜色、性状及量,同时应注意大便次数、量及性状(有无粘液及
脓血)有异常时及时通知医生,并留取标本。
6、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以防发生鹅口疮,有禁食时,应每天用3%苏打水清洗口腔粘膜,有鹅口疮者应先给3%苏打水清洗后再涂以制霉菌素液,有溃疡者可局部涂药,口唇干裂者可涂以石蜡油或甘油。
7、加强皮肤护理:保持耳后、颈部、腋下、胸腹沟、臀部等皮肤皱折处清洁,干燥、便后应及时更换尿布裤,呕吐后及时更换衣服,病情许可时应每日沐浴一次。
8、停禁食者,根据病情需要应先试喂5%糖水数次,无呕吐及腹胀再喂少量稀释的乳汁,若能耐受逐渐增加摄入量,量应由少到多,由稀到浓逐渐增加。
新生儿心脏病护理常规
新生儿心脏病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是由于胚胎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形成的畸形疾病,常分青紫型和非青紫型,其次又因缺血缺氧性疾病,感染等多种原因而造成的心肌损害和心力衰竭,以病毒感染和缺血缺氧为多见。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一般护理。
a、保持安静,各种治疗护理集中进行,减少哭闹和不良刺激,必要时用镇静剂,病室温度保持在24—25℃,相对温度55%—65%,防止过度变化。
b、喂养;以少量多次缓慢喂养,奶孔不宜过小过大,以少力而不以引起呛咳为度。c、氧气吸人:呼吸困难及青紫时及时供氧,并取半卧位,使隔降低和减少回心血量。d、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遵医嘱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
3、切观察病情:注意面色、呼吸、心率、心律(特别在用洋地黄类药物前后心率的变化)肝脏、尿量及病儿的一般情况,应准确记录出入量。
4、预防并发症:
(1)预防感染:病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日行口腔、脐部、臀部护理,注意皮肤护理,防止交叉感染。
(2)防止血栓形成,特别是脑栓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由于血粘稠度高,高烧或低温可引起脱水,易致血栓形成,需及时补充液体。
新生儿呕吐护理常规
新生儿呕吐原因众多:
1、喂养不当;
2、胃粘膜受羊水或药物刺激;
3、各种感染;
4、颅内压升高;
5、胃肠功能失调等,由于新生儿对呕吐协调不佳,呕吐前亦无恶心反射,故常从鼻腔和口腔同时喷出呕吐物,有时则进入气管导致窒息。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卧位:头高足低,右侧卧位,避免因呕吐物吸入而引起窒息.3、喂养:采用正确的喂奶方法,少量多次,喂奶后将婴儿竖抱,轻拍背部待气体排出后轻放于床上。有中度以上脱水者应禁食。
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呕吐次数、量、性质、呕吐物的气味、颜色、皮肤弹性、前囟、眼眶有无凹陷、大小便的次数、量、腹部情况四肢循环。发现异常者报告医师,尽早明确诊断。
5、呕吐严重者要及时遵医嘱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
新生儿出血症的护理常规
新生儿出血症又名新生儿自然出血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K依赖因子所致的出血症.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绝对卧床休息: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尽可能集中进行,减少搬动,以便加重出血,局部出血者注意压迫止血,可置冰袋冷敷使血管收缩以助止血(但需要注意保持正常体温)脐带出血者,重新消毒,包扎。
3、喂养:有消化道出血者,轻者低温牛奶,重者遵医嘱禁食,或遵医嘱从胃管内注入止血药。
4、观察病情变化。
(1)注意T.P.R.BP.精神状态及神经体征,反应力,末梢循环,面色、呕吐物中有无出血,次数、量、大小便的颜色、量等。
(2)重点观察;出血部位,性状、次数、量、色等变化,并通知医师,如需输血,做好血型、血交叉准备及抢救工作。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感染、寒冷、早产、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组织硬化,水肿为特征,同时伴有体温不升,反应低下,拒乳,以及全身各系统功能低下或受到损害的临床综合症。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平卧,头偏向一侧,每2小时翻身一次。
3、复温:是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低体温的重要措施。(1)轻症者可用缓慢复温法,温水浴后将新生儿用预暖衣包裹,置于24—25℃室温中,同时加热水袋(水温从40℃逐渐至60℃),促使体温上升,待体温上升到35℃时,移进预热至28℃的暖箱内,以后每小时提高箱温1℃,视情况调至30—32~C,以便患儿体温在12—24小时内恢复至36.5—37℃。
(2)重度硬肿,体温在30℃以下者,缓慢复温效果差,现多主张快速复温。
可将病儿送人预热至27℃以上的暖箱中,每小时升高1℃箱温,直到体温恢复亦可配合热输液,加温供氧等措施,在快速复温的同时必须供氧,做好呼吸管理及供氧,监测有无酸中毒,低血糖和凝血等。
4、供给足够热卡,可先用静脉高营养,待消化道机能正常后再喂奶。
5、密切观察病情:
(1)一般状态,皮肤颜色、硬肿程度、T.P.R记录出入量,观察有无肺出血等出血倾问。
(2)若有呼吸困难及发绀者,应间歇供氧,必要时报告医生进行及时处理。
(3)若发现有肺出血及其他出血倾向,立即将头偏向一侧,保持气道通畅,并做好抢救及输血准备。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常规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寸感染、寒冷、早产、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组织硬化,水肿为特征,同时伴有体温不升,反应低下,拒乳,以及全身各系统功能低下或受到损害的临床综合症。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平卧,头偏向一侧,每2小时翻身一次。
3、复温:是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低体温的重要措施。(1)轻症者可用缓慢复温法,温水浴后将新生儿用预暖衣包裹,置于24—25%室温中,同时加热水袋(水温从40℃逐渐至60℃,促使体温上升,待体温上升到35℃时,移进预热至28℃的暖箱内,以后每小时提高箱温1℃,视情况调至30—32℃,以便患儿体温在12—24小时内恢复至36.5—37%。
(2)重度硬肿,体温在30℃以下者,缓慢复温效果差,现多主张快速复温。
可将病儿送人预热至27℃以上的暖箱中,每小时升高1℃箱温,直到体温恢复亦可配合热输液,加温供氧等措施,在快速复温的同时必须供氧.做好呼吸管理及供氧,监测有尤酸中毒,低血糖和凝血等。
4、供给足够热卡可用静脉高营养,待消化道机能正常后喂奶。
5、密切观察病情:
(1)一般状态,皮肤颜色、硬肿程度、T.P.R记录出人量.观察有无肺出血等出血倾问。
(2)若有呼吸困难及发绀者,应间歇供氧,必要时报告医生进行及时处理。
(3)若发现有肺出血及其他出血倾向,立即将头偏向一侧,保持气道通畅,并做好抢救及输血准备。
新生儿破伤风护理常规
是由破伤风杆菌由脐部侵入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以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为特征。
1、实行保护性隔离,保持安静,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有条件最好单独房间隔离,双眼用避光遮盖。
2、做好口腔护理,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密切观察痉挛次数,持续时间、呼吸、用镇静剂的疗效及副作用。
4、用氧化消毒剂(3%过氧化氢或l:4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脐部,再涂以碘酒以消灭残余破伤风杆菌,换下的敷料应焚烧。
5、禁食者从静脉供给营养,置胃管者每次喂奶应先用空针回抽残余奶,复注并在鼻饲奶量中减去残余量,恢复期喂奶窒息,胃管每周更换二次。
6、剪短指甲做好皮肤护理,勤翻身,防止褥疮和堕积性肺炎的发生。
蓝光治疗及护理常规
蓝光治疗可使血清间接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胆红素而易于从胆汁和尿排出,从而减轻皮肤黄染,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照光前的护理。
(1)检查蓝光箱电源及灯管是否完好。不亮应及时调换,有灰尘先擦净。
(2)室温低要预热,待箱温或到30℃左右方将病儿抱人内,湿度保持55%—65%。(3)天热可将光疗装置放在通风处,如走、门口、窗旁等。
(4)照光前,一般先洗澡,清洁皮肤,减少感染,洗操后不应扑粉,以免防碍光线照射皮肤。
(5)剪短指甲,用黑色不透光纸遮盖双眼(注意眼部护理)保护会阴及足跟等骨突处。
3、光照射的护理:
(1)病儿以裸体置于箱内中央,若因烦燥、移动体位后应予纠正。
(2)保持玻璃床板的透明度,如患儿呕吐,泪水出汗,大小便等污染应及时消除。(3)注意病情观察:如黄疸消退情况,并发症(如青铜症、核黄疽等)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39℃作物理降温,每2小时测T.P.R一次,做好病情记录。(4)由于光疗时不显失水增加,要注意补液和喂水。(5)对于特别瘦小的病儿,骶尾部可因长时间压迫或而引起皮损,每2小时翻身一次。
4、照光后的护理:
(1)光疗结束后应现再次进行全身沐浴或擦身,并检查全身有无皮损等。
(2)继续观察皮肤黄疽反跳现象
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1、密切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颜色、范围及程度等、判断其发展情况。通常先在面部、然后躯干、到四肢。
2、监测生命体征、体温、哭声、吸吮力和肌张力的变化,及时判断有无核黄疸的发生。
3、去除其他诱因,避免使用引起新生儿用溶血或抑制肝酶的药物,如维生素K、磺胺等。
4、健康教育,帮助家长了解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原因和患儿病情,取得合作。
5、保暖、合理喂养。体温维持在36~37度之间,患儿黄疸期间食欲差、吸吮无力,应耐心喂养,必要时静脉点滴10%葡萄糖,防止发生低血糖。
6、降低胆红素浓度,予蓝光疗法、换血疗法、输血浆或白蛋白。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应注意如下7点:
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2)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3)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4)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5)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6)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2.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患儿意识、肌张力、原始反射和呼吸情况,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3、按治疗原则给与相应的支持和对症治疗:根据病情进行氧疗、输入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碱性药物或葡萄糖等,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遵医嘱用鲁米那、速尿、甘露醇、纳洛酮或氨茶碱等药物,对症治疗,以达到镇静解痉的目的。
4、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加强喂养,保证营养的供给。
5、保持呼吸道通畅。
6、做好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干预治疗。
7、健康教育:加强与家属的沟通,以获得其支持理解,为足够疗程、及早治疗、综合治疗而建立信心和理解;做好出院宣教,争取早期干预、定期随访,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护理常规
先天性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胎盘进入胎儿循环所致的感染。主要病理改变为脏器纤维化,多见于早产儿。临床多表现为营养障碍,皮肤黏膜损害,骨损害,肝脾淋巴结肿大,严重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皮肤黏膜出现圆形、卵圆形或虹彩状皮疹、斑块,多见于口周,手脚出现大泡饭或大片脱皮。其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护理常规:
1.执行新生儿或早产儿一般护理常规。2.按传染病护理常规,严格执行床旁隔离。
(1)治疗和护理操作放最后集中进行。护理前后严格洗手,戴手套,贴醒目标识,加强自我防护,防止交叉感染。
(2)床旁放置专用收纳桶,患儿衣物单独用 1:80 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在送洗浆房清洗,医疗废物单独放置,并标明传染性废物。
(3)患儿用物专用,出院后床单元及所有用物进行彻底消毒。3.皮肤护理
(1)皮损明显者如暖箱暴露皮肤。
(2)斑丘疹处涂红霉素软膏或百多邦,无菌纱布覆盖,每日换药一次。(3)保持患儿安静,保护四肢防止皮肤抓伤
(4)加强臀部及皮肤皱褶处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继发感染。4.梅毒假性麻痹护理
(1)90%患儿有股损害,严重时出现梅毒假性麻痹,表现为四肢弯曲状态,张力大,不能自然放松伸直,牵拉时剧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2)治疗护理时动作轻柔,避免强行体位,尽量减少患儿的疼痛和不必要的刺激。(3)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哭闹时,仔细检查患儿全身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理。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1)加强全身检查,及时发现皮疹、红斑、大疱及脱皮部位变化,观察甲床,角膜及口腔黏膜有无炎症表现。
(2)梅毒性鼻炎可有鼻塞、张口呼吸、脓血样分泌物及鼻前庭湿疹样溃疡。
(3)观察患儿精神,肝脾及黄疸情况,有无发热,前囟膨隆,惊厥,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6.健康教育:
(1)做好心理护理。
(2)治疗好后出院后第1、2、3、6、12月应随访RPR滴度,若1岁未减低或升高应再次治疗。
(3)神经梅毒患儿每6个月进行脑脊液检查,直至细胞数正常、VDRL阴性。
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
【定 义】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含脂肪或带脓血,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之一。
【观察要点】大便次数、性状、量,是否有腹胀,饮食情况,有无脱水和酸中毒等情况。【护理常规】
1、入院后立即进行床边隔离,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注意保暖,体温过高时,给予物理降温。
3、腹泻病儿急性期暂禁食,轻度腹泻只需减少奶量,呕吐腹泻严重者暂时禁奶,进奶时间不宜过长,一般8-12小时,然后开始喂奶。
4、加强巡视,注意大便次数、性质、量及腹部症状,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5、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6、禁食期间每日测体重一次,口腔护理两次。
7、如有肛周糜烂时,进行TDP照射。严重者给予入温箱暴露疗法。
8、失水明显时易有露眼现象,易至角膜干燥二发生角膜炎,应滴氯霉素眼药水及金霉素眼膏进行预防。
【安全提示】
1、有脱水者,眼眶和前囟凹陷,皮肤弹性差,尿少等。
2、有酸中毒者,多数表现精神极差、反应差,口鼻周发绀,面
色苍白或发灰,皮肤花斑等,少数可表现为典型的呼吸深 长、口唇樱红。
【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向家长介绍食具消毒的方法,喂养卫生知识及臀部护理知识。
2、出院指导:1)注意室内温湿度及通风。
2)注意奶具消毒,哺乳前清洁乳头,防止肠道感染。3)避免着凉,引起腹泻。
4)坚持新生儿抚触,增加免疫力,促进消化吸收。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定
义】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
环障碍。
【观察要点】
1、早期预测,做好充分准备。
2、复苏后处理 评估和检测呼吸、心率、血压、尿量、肤色、经皮氧饱和度及窒息所致的神经系统症状等,控制惊厥,治疗脑水肿。
【护理常规】
1、保暖,减少散热,患儿仰卧,肩部垫高2-3cm,使颈部稍后伸至中枕位,立即清除口、鼻、咽及气道分泌物。
2、触觉刺激:拍打或弹足底和摩擦患儿背部促使呼吸出现;无自主呼吸和心率小于100次/分,立即用复苏器加压给氧。面罩应密闭口、鼻,通气频率为30-40次/分,手指压与放的时间比为1:1.5,氧气流量应大于5升/分。胸廓起伏时证明通气有效。
3、胸外按压心脏:如心率小于80次/分,需胸外心脏按压,频率为120次/分,按压深度为胸廓压下约1-2cm。
4、药物治疗
5、患儿取侧卧位,床边配吸引器等物品,观察患儿神志、肌张力、体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尿量和窒息所致的各系统症状。
6、维持患儿肛温36.5℃-37℃.7、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注意颈项、腋下、腹股沟等部位的皮肤护理。每2-3小时翻身一次,加强口腔护理和脐部护理。
【安全提示】 大多数窒息患儿经抢救能够恢复呼吸,肤色转红,哭声响亮,少数患儿病情继续发展并反映到脏器病变,进入危重状态。
【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1)安慰家长,减轻家长的恐惧心理,取得配合。
2)复苏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多陪伴、接触患儿,给与安
慰。
2、出院指导 :1)细心喂养,正确添加辅食。
2)注意温湿度和保暖。
3)预防感染。
4)病情有变化随时到医院就诊。
新生儿低血糖护理常规
新生儿低血糖指全血血糖<2.6mmol/L,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应差、阵发性紫绀、震颤、惊厥、呼吸暂停、肌张力低、激惹、多汗、苍白等。
一、病情评估 1.评估血糖
2.评估呼吸、神经系统症状等
二、护理常规
1.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补充葡萄糖,控制输液速度。2.喂养:生后能进食者尽早喂养。3.监测血糖:遵医嘱按时监测血糖。
4.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患儿有无震颤、多汗、呼吸暂停等,并给予相应处理。
新生儿高血糖症的护理常规
新生儿高血糖症指全血血糖>7.0mmol/L,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口渴、烦躁、多尿、体重下降、惊厥等。
一、病情评估 1.评估血糖
2.评估呼吸、神经系统症状等 3.评估尿量、体重
二、护理常规
1.维持血糖稳定:严格控制输注葡萄糖的量及速度,监测血糖变化。溶血症患儿换血后容易出现高血糖症,换血操作时要注意换血速度,静脉推注药物尽量用生理盐水配药,不用含糖液稀释药物,换血结束后改用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2.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患儿体重和尿量的变化,遵医嘱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3.做好臀部护理:勤换尿布,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早产儿
症状护理:
1.保暖
⑴早产儿室内温度应保持温湿度适宜,对体温较低、体重较轻的早产儿则给予暖箱保暖。
⑵暖箱保暖:体重越轻箱温要求越高,体重在1501-2000克者,暖箱温度在30-32℃;体重1001-1500克者,暖箱温度在32-34℃,一般每4-6小时测体温一次,随着日龄增加而相应调整暖箱温度。
2.喂养:喂养以母乳为最优,若无母乳,可用配方奶粉。⑴吸吮及吞咽反射良好者,可直接喂母乳。⑵有吞咽能力,但吸吮力弱可用滴管喂奶。
⑶吸吮及吞咽反射能力差者,但胃肠功能尚可,可采用鼻饲喂养,注奶前须回抽胃内容物,了解
胃排空情况,遵医嘱调整注奶量。
3.密切观察病情
⑴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采取侧卧位,定时更换体位,并轻拍背部。⑵供氧,发生青紫及呼吸困难时遵医嘱给予吸氧。
⑶呼吸暂停时给弹足底拍背等刺激使其恢复自主呼吸,或用面罩接呼吸囊做加压呼吸,咽喉部有分泌物者应及时吸出,并报告医师。
⑷遵医嘱按时完成补液量,必要时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一般护理:
1.预防感染,早产儿室内必须空气新鲜,每日上、下午各通风一次,地板、工作台、床架等均要湿擦,每周用消毒液消毒。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工作人员护理前须洗手,每日更换氧气湿化瓶及吸引器瓶内水。3.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更换体位,病情允许可每日行温水浴。注意观察有无眼分泌物、鹅口疮、皮疹、脐炎及黄疸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健康指导:
1.注意保暖,热水袋水温低于50℃,防止烫伤,随天气变化添减衣服。
2.减少探视,避免与感冒者接触,防止呼吸道感染。
3.提倡母乳喂养,注意乳房的护理,勤换内衣,保持皮肤乳头的清洁,每次喂奶前用温开水清洗乳头。
4.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原则是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新生儿疾病筛查09-26
新生儿疾病筛查率06-13
河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10-15
新生儿筛查率06-11
新生儿听力筛查制度07-04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体会08-20
新生儿筛查的分析结果01-04
新生儿听力筛查护理论文08-23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