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创新心得体会

2024-07-08

金融改革创新心得体会(通用8篇)

金融改革创新心得体会 篇1

《金融创新以及金融改革》热点主观试题

1..(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能不能突围,能不能闯关?事关社会各界对未来中国经济和改革的信心。马云这些天就有点像被摸成惊弓之鸟,他前阵在一个论坛吐槽说,“有时候,打败你的不是技术,可能只是一份文件。”李克强总理2014年3月28日在沈阳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谈到:“要相信市场,相信老百姓有无穷的创造力”,“新兴业态我们没有经验,你别上来一棒子给它打死”,“有时候它们是惊弓之鸟”,“不要让人家说,政府的手闲不住。只要哪儿出现个新东西,你都要去摸摸它”。政府压根就无权摸!必须明确告诉官员,他想摸也无权摸,把官员的弓收了,老百姓才不会老像惊弓之鸟!也就是说,对市场主体,是“法无禁止即可为”;而对政府,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

材料二:

注:2013年我国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0%、43.9%、46.1%,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 2013年我国万元GDP能耗比去年下降3.7%。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体现的政治学道理。(12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并针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14分)

26分)

(1)(12分)

①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1分)政府要适应新情况,正确履行职能,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建设服务型政府。(2分)材料中政府相信市场,不随意干涉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对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体现了这点。(1分)

②政府的权力是由法律授予的,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2分)政府要依法行政,合法行政。(1分)材料中强调政府“政府压根就无权摸”、“法无授权不可为”体现了这点。(1分)

③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政府的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2分)要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1分)材料中政府“想摸也无权摸,把官员的弓收了”体现了这点。(1分)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最多不超过本题总分)

(2)(14分)

信息:材料反映了我国2013年GDP、投资、出口和消费总额都在稳步增长。(1分)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万元GDP能耗下降,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1分)2013年经济增速放缓,稳增长的压力较大。(1分)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外贸中所占比重偏低,外贸结构有待优化。(1分)

措施:①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1分)实现经济发展方式(1分)和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1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分)

②通过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2分)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1分)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来促进经济增长。(1分)

③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2分)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最多不超过本题总分)2.(26分)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长远大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稳步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及融资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制度。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材料二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使中国改革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规划要求,该试验区的任务措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按照国际化、法治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完善法制保障。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各项举措的依据。(14分)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就如何转变政府管理方式以促进自贸区的发展提出建议。(12分)

2.【命题立意】本题以改革为背景,利用金融机构改革和上海自贸区改革试点的两则资料,考查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究与论证问题的能力。

【答案解析】本题设置了两个小问题,第一问从金融体制改革切入,考查了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非公有制、商业保险等相关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考生需要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作答。第二问从自贸区改革切入,考查了政府、人大等一系列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参考答案】(1)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4分)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机构,有利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3分)(若考生答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可给2分)发展农业保险、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有利于规避风险,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分)市场调节具有局限性,应加强宏观调控。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4分)

(2)政府积极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公共服务。坚持依法行政,按照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的具体要求,推进法治化管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立法机关完善立法,为自贸区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为政府管理提供法律依据。(每点3分,共12分)

3.(32分)我国新的金融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近年来,名为“宝”、“通”、“赚”等的各种互联网理财产品不断涌现,并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利用这些“宝宝”理财产品,用户可以享受到比银行存款高的利率。

(1)结合材料,说明大量资金涌入互联网理财领域,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7分)互联网理财产品引起很大争议。

反对声音“XX宝”(图15)把公众的钱从银

行吸出来,拉高存款利率,然后再以某种存款

方式把钱存回银行,推升了社会融资成本,应

当取缔。

支持声音“XX宝”让民众体验到了便捷的网上理财服务。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宝宝”们的冲击,可视为对商业银行发起的一种挑战。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面对这种争议时,应该怎么办。(12分)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很多是国有控股银行;民间资本独立创办商业银行,准入审批相当困难。国有控股银行往往青睐于大型企业,而急需信贷资金支持的中小微企业却难得贷款甘露。2013年我国允许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包括经营“宝宝”产品的一些民营企业,也排在申请银行牌照的队伍中。

(3)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允许民间资本创办银行有什么经济意义。(13分)

(1)价值规律可以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由于互联网理财产品利

率比银行存款利率高,投资者购买收益增加,会吸引社会资金流入互联网理财领域。(7分)

(2)①政府应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求真务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

法,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进行调研。(6分)

②政府应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监管,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6分)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3)①这有利于中小微企业融资,解决银行业信贷资源配置的不公和失衡。(4分)

②有利于银行业打破垄断,激活市场竞争,促使国有商业银行提高服务水平。(3分)③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分)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4)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有人认为:“国外的成功经验,是我国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的现成良方。”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12分)

要求:理论运用得当,逻辑清晰,论述合理。(4)①对该观点应辩证认识。(2分)

②矛盾有普遍性。国外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难题的一般做法,可以为我国借鉴。(2分)③矛盾又有特殊性。我国各地条件与国外资源枯竭型城市不尽相同,不能盲目照搬他们的做法。(3分)

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我国应在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普遍经验的指导下,结合当地情况进行具体分析。(3分)

水平分:

表述完整,条理清晰,逻辑性强。(2分)

表述完整,有条理。(1分)

4.(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

材料一:创新无处不在,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均有创新空间。某机床集团成功研发智能化运动控制系统,给数控机床装上了“国产大脑”,站在了世界机床行业的技术制高点,去年销售额达到180亿元,成为行业世界第一。某公司通过对汽车外形、系统等工业设计的改造,使旧车摇身一变有了时尚造型,为国内外200多家客户提供创新增值服务,其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近30%,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设计产业化集团。某手机生产企业首创了“互联网手机品牌”模式,用互联网模式研发、营销、销售,颠覆了手机行业的传统做法,企业高速成长,市场份额迅速提高。

材料二: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2008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8年6月,历时3年制定而成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以来,全社会知识产权总体水平取得长足进步。2013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首位。

(1)结合材料一,概括我国企业创新所呈现出的特点,并用经济生活知识阐述创新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意义。(14分)

(2)结合材料二,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我国是如何推动创新的?(12分)

4.(26分)(1)特点:企业创新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1分)企业创新的方式有科技创新、设计创新、盈利模式创新,创新方式多样化;(2分)创新体现在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1分)(或企业创新与企业成长有机结合,可给1分)

意义: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1分)通过创新促进技术进步,企业掌握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技术优势。(3分)通过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完善产品的外观设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形成品牌优势。(3分)通过创新,提高企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形成独特的盈利模式,形成竞争优势。(3分)

(2)党通过会议,提出战略和作出部署,来加强对创新的领导。(3分)党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根据我国经济实际,通过科学执政,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3分)

国务院履行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推动创新。(3分)在党的领导下,政府科学决策,制定促进创新的政策。(3分)

5.(26分)2013年被认为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元年,而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一经推出更是以凌厉之势搅动着传统的金融业,同时也引发社会各界普遍争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2014年3月10日几款投资理财产品收益与风险情况对比表

分地区将定期存款的主要品种利率上调了10%,推出利率上浮到顶活动。

表二:余额宝自上市以来用户数量、资金规模增长示意图

材料一:类余额宝产品实质上是一种货币基金产品。余额宝们受到追捧,除了互联网营销的巨大效应、方便灵活的存取方式和便捷舒适的使用体验等优势外,最根本的还在于目前我国的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倒挂,使得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高于银行长期存款利率成为可能。余额宝们的“屌丝逆袭”,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必将加速我国利率的市场化进程。

(1)分析表一和表二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认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14分)

材料二: 余额宝自上市开始起就伴随着巨大争议,而2月21日央视评论员钮文新发文呼吁取缔余额宝则引爆了新一轮关于余额宝所代表的互联网创新金融产品的讨论,并且延续至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呼吁国家在完善金融业政策时应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适应市场发展趋势,鼓励科技创新,坚持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而央行行长周小川3月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态不会取缔余额宝,但他认为过去没有严密的监管政策,未来相

关政策会更完善一些,这意味着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无疑将加码。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政府在面对围绕余额宝们的争议时应有的作为。(12分)

金融改革创新心得体会 篇2

一“、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 加强组织领导

试点县成立了以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组长, 财政、国土、住建、农业、林业、人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负责人为成员的“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了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墨江县设立了金融办, 宁洱县、景东县由财政局代履行金融办职责, 具体负责对“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

(二) 深入调查研究

为扎实推进“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 试点县组织有关部门深入开展调研。墨江县多次组织涉及部门和金融机构深入乡镇调研, 促进金融机构与基层、与群众直接交流, 了解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以及群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掌握“三农”金融服务的第一手资料, 并形成调研报告报县委县政府, 为制定“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政策提供依据。

(三) 推进“三权三证”工作

试点县探索开展林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宁洱县集体林确权185.4万亩, 确权率99.8%, 核发林权证33360本;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1179宗, 核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 (宅基地) 11000本;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36257户, 承包面积28.9万亩;受理登记农村房屋产权证155宗2万平方米。墨江县完成5个乡 (镇) 、8个村、18903宗农村宅基地、299宗集体建设用地调查工作, 去年底建立数据库, 达到发证条件。景东县作为首批全省30个林权抵押贷款改革创新重点推进县, 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一直走在前列, 为抵押贷款提供了基础依据。

(四) 认真制定实施方案

试点县根据省、市方案, 结合各自实际, 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宁洱县制定《推进“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方案》, 明确目标任务, 细化职责分工, 逐步建立支持“三农”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墨江县制定《农村集体房屋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 撰写《银行业关于配合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及土地要素市场建设的金融情况分析》和《对墨江县“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的调查报告》, 着手起草《墨江县推进“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方案》, 目前已完成第四稿。景东县实施方案及工作制度也即将出台。

(五) 加大金融支持“三农”力度

金融机构推广金碧农卡、金穗惠农卡, 发放农户联保、农户小额信用、林权抵押贷款等, 加大对种养殖业、特色农业及其他农林牧副业的信贷扶持力度, 逐步缓解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截至2013年10月末, 宁洱县涉农贷款余额12.8亿元, 占贷款总额的54.7%;墨江县涉农贷款余额15.1亿元, 占贷款总额的59.2%, 其中“三权三证”贷款余额4393.8万元;景东县涉农贷款余额23.5亿元, 占贷款总额的83.3%, 其中林权抵押贷款余额7807万元;小额担保贷款余额4.15亿元, 贷款总量保持全市第一, 在全省也位居前列。

(六) 加强服务体系及信用体系建设

试点县成立支付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以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信用档案建设为重点, 扎实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 (镇) ”建设。宁洱县设立“惠农支付服务点”124户, 受理终端数75个, 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墨江县15个乡 (镇) 均设立金融固定网点, 累计布放POS机882台、ATM机 (含CR S) 63台, 设立自助银行7个, 设立“惠农支付服务点”233个, 实现乡村全覆盖;累计发放金碧惠农卡2万张, 金穗惠农卡1.6万张;建立农户资信档案5.7户, 评定信用村48个, 信用户5.5户。景东县设立“惠农支付点”170个, 实现县域全覆盖;累计发放金穗惠农卡2.1万张;建立农户资信档案7.1万户, 评定信用户6.9万户、信用乡 (镇) 1个、信用村59个、信用组736个。

(七)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

试点县加大信贷、结算等新业务、新品种的开发和运用, 巩固提升网点优势, 增强服务功能。宁洱县创新信贷品种13个, 其中农村创新金融产品6个;受理政策性玉米保险承保1万亩, 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承保5万头。墨江县积极做好森林火灾保险、种植业保险 (水稻、玉米保险) 、养殖业保险等三类四项涉农保险, 到位资金267.1万元。景东县开展能繁母猪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 2012年兑现补贴资金496.8万元, 补贴5万头, 全部实行一折通打入养殖户账户;2013年落实能繁母猪保险5万头。

(八) 发展民间金融机构支持“三农”

试点县挖掘民间资本力量, 加快发展社区金融机构, 成为支持“三农”发展的新生力量。墨江县组建了恒丰小额贷款公司、双龙小额贷款公司、钡星小额贷款公司, 注册资本分别为1000万元、1000万元和500万元;2013年新成立金弋小额贷款公司, 注册资本3000万元。景东县设立民营融资性担保公司1家, 注册资本1000万元;小额贷款公司2家, 注册资本分别为1000万元和2000万元。宁洱县新设立奕通小额贷款公司, 注册资本4000万元。

(九)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试点县创新建立“财政资金+银行贷款”的捆绑式投入机制, 通过设立“三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 加大贴息力度等方式, 构建财政支持、银行放贷、风险担保相结合的新型支农金融发展新模式。墨江县协调回归兴昱投资公司向县信用社贷款2060万元, 由财政贴息用于弥补小额担保贴息贷款担保资金, 全县担保资金3619万元。同时, 积极参与普洱市绿色经济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筹建工作, 在财政特别困难的情况下, 县政府预算安排绿色担保基金400万元。

(十) 加强舆论宣传

试点县多渠道、多形式宣传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相关政策, 使各级各部门了解“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 县、乡金融部门广泛宣传“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举措, 确保家喻户晓, 取得预期效果。

二“、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当前, 我市“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 成为我市深化农村改革的一大亮点, 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矛盾和问题, 迫切需要在改革创新试点工作中加以解决。

(一) 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

一是缺乏明确的金融管理专门机构, 试点县都把金融办内设在财政局, 无单独的机构和编制。二是服务“三农”、投放涉农贷款的金融机构偏少, 景东县无建行营业点, 各试点县均无工行、中行网点, 也没有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三是现有涉农贷款担保公司规模小、实力弱, 作用十分有限, 景东县仅有一家贷款担保公司, 注册资本金仅1000万元;墨江全县担保资金仅3619万元。四是涉农保险规模有限, 支农力度低, 墨江县森林火灾保险、种植业保险 (水稻、玉米保险) 、养殖业保险等三类四项最主要的涉农保险, 到位资金仅267.1万元。五是无任何一支向社会公开发行或私募方式设立的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或私募股权基金。种种因素导致现行农村金融服务难以覆盖更多的贫困群体, 尚未形成分工协作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小额信贷、保险、担保、产业发展基金等多层次、多形式金融体系。

(二) “三权三证”抵押贷款缺乏明确的法律政策支撑, 确权颁证工作滞后

一是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但目前仍未出台相关抵押办法和具体实施细则, 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无据可依。二是农房产权抵押与《物权法》相关规定存在冲突, 影响了农房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为扩大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权能, 《决定》刚刚指出, “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 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选择若干试点, 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目前该项工作在我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中同样缺乏明确依据。三是国家政策对农村宅基地等集体非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流转仍未放开, 中央一号文明确规定“不得进入市场”。由于缺乏政策法律支撑, 目前除集体林权确权颁证工作全面开展并基本完成外, 其他工作均进展缓慢。农房产权办证普及率低, 墨江仅办理20余户, 宁洱155户;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尚处在建立数据库等前期阶段;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尚未开展。

(三)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与农村实际需求融合不紧密, 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一是农村金融创新能力差, 金融产品不丰富。宁洱县仅推出6个农村金融创新产品, 景东县开发的支农金融产品多局限于贴息贷款项目, 难以满足群众资金需求。二是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差。目前参与开展“三权”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以农村信用社为主, 其他商业银行仅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工作。金融机构网点基础建设薄弱, 难以延伸到边远山区, 大部分乡镇仅有农村信用社, 支付结算水平和效率不高, 给农户贷款带来不便, 有效供给不足。三是涉农贷款资金分布严重不均衡。从全市来看, 截至2013年6月末, 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余额达111.7亿元, 占全市的63.4%, 农行为24.5亿元, 占全市的13.9%, 农发行为22.6亿元, 占全市的12.8%, 余下所有机构占比仅为9.9%, 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四) 相关配套政策机制不到位

“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试点县的《实施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存在金融机构因贷款门槛过高而“放贷难”, 农户因贷款条件不符或觉得信用贷款利率偏高而“借贷难”的矛盾, 放贷和借贷陷入两难境地。仍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风险补偿政策, 完善相关机制, 以降低金融机构参与的风险, 打破农民“贷款难”与银行“难贷款”之间的障碍。

(五) 金融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县级财政比较困难, 难以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县级金融机构发展缓慢, 民间金融资本不活跃, 民间金融机构支持“三农”能力较弱;县级普遍缺乏金融专业人才, 各项工作难以开展。

三、“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的政策建议

(一) 各尽其职, 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按照《推进“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 不断健全完善“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联席会议制度。二是赋予县级政府更多金融调控权和监管权, 明确县级金融办对“三农”金融服务的管理权, 没有成立独立建制县级金融办的, 尽快成立, 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对接联系, 统筹推进“三农”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 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

(二) 多管齐下, 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应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性金融相结合, 通过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紧密合作, 形成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多层次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一是引入和培育多元化金融市场主体, 适度增强金融市场竞争, 使政府资本、银行资本、民营资本、外资等都能投入到“三农”中来。二是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 适当降低农村金融机构准入门槛, 促使地下金融浮出水面, 从根本上激发出民间金融的爆发力, 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 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三是设立政府农业引导基金, 向社会公开发行或私募方式设立各类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或私募股权基金, 推动涉农企业直接融资工作发展。

(三) 多策并举, 强化金融惠农政策机制体系

积极研究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涉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问题, 切实推进促进农村重点资产、权益确权和流转的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一是积极推进信用担保制度改革, 重点在农户宅基地和房屋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使用权、农户或集体林权、矿权、土地流转等方面做文章, 以解决农村抵押物的范围太窄、价值太小的问题。二是尽快出台《“三农”金融服务创新试点实施方案》, 方案要包括“三权三证”确权颁证、抵押贷款等政策意见及配套措施。在此基础上加快“三权三证”确权颁证工作。三是适当调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的激励政策, 鼓励金融机构在位置偏远农村落户或设立分支机构, 将涉农贷款情况纳入评价考核奖励, 对各类金融机构面向农村、服务“三农”的信贷投向, 执行贴息、保费补贴, 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措施, 在税负公平的基础上加速促进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形成。四是通过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外部担保的经济补偿机制、农业保险的经济补偿机制、巨灾保险的经济补偿机制、农村金融的政策性经济补偿, 对“三农”贷款不良贷款或损失进行适当补偿。

(四) 鼓励金融创新, 丰富农村金融产品体系

一是积极引导各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利用现有政策, 不断创新信贷模式, 开发出更灵活, 更适应农民需要的贷款品种。如为加快培养新型农民, 可拓展教育类、培训类、创业类贷款, 帮助农民自主创业;对资金需求比较大的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户, 可尝试推出大额联保农业贷款, 以支持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培植优秀农村民营企业;同时积极探索实践农副产品储备、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抵质押等多种担保模式, 满足“三农”金融需求。二是采取财政保费补贴等多种形式鼓励各涉农保险机构在巩固能繁母猪、水稻、玉米政策性保险的基础上, 探索开发茶叶、甘蔗、橡胶、咖啡等地方特色农险产品, 推动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在做好农村财产保险的同时, 推动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小额人身险和扶贫险发展, 为农民提供多重风险保障。

(五) 加强政银结合,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政府主导的城市金融帮扶农村金融的机制, 在信贷资金上、人员素质培训上进行支持, 在乡镇行政村设立“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站, 作为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触角的延伸, 协助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服务。二是引导金融机构转换经营机制, 简化信贷审批流程, 鼓励各金融机构优化网点布局, 在巩固 (乡) 镇已有服务网点的基础上, 继续加大银行、保险服务空白乡镇的网点设置工作, 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多层次、多结构需求。三是积极探索“六位一体” (农村信用社+担保机构+保险机构+财政+农业龙头企业+农户) 的支农信贷服务模式, 形成金融机构联动机制。四是多途径支持农村建立小额贷款公司, 确立其服务“三农”的主体地位, 鼓励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五是建立多主体、多形式的担保机构, 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 实施多种担保方法, 切实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努力形成以农村信用社为主, 村镇银行、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和保险公司为辅的农村金融横向互助联动、纵向充分竞争的立体服务格局。

(六) 财政金融联动,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体系

温州启动地方金融改革创新 篇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公布

工信部11月7日正式公布《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形成比较合理的生产力布局,资源保障程度显著提高,部分企业具备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初步实现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规划提出,通过兼并重组大幅度减少钢铁企业数量,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由48.6%提高到60%左右。

事件

浙江织里镇征税风波

10月26日上午,浙江织里镇在推行童装加工企业税收“社会化征管”过程中,上门征收的代征人员因工作方法简单,引起一外地业主不满,双方发生纠纷。当事业主事后纠集百余人聚集镇政府上访,要求解决纠纷问题,引发群众围观。

观察人士认为,这起看似偶然的事件,其实暴露的是外来人口管理、产业转型等相互交织的社会矛盾。

区域

温州启动地方金融改革创新

11月8日,温州市开始全面实施“1+8”地方金融改革创新战略,以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解决当地中小企业的资金债务危机问题。

据介绍,温州全面实施的地方金融业创新总方案是《关于进一步加快温州地方金融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其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改革,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利率市场化。

人物

金融监管层密集换帅

中国金融业三大监管机构——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的高层人事变动已经正式开始。

原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接任现年65岁的刘明康,担任中国银监会主席一职;原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接任尚福林担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原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项俊波,接任现年65岁的吴定富,担任中国保监会主席。

金融改革创新心得体会 篇4

3.1更新经济管理理念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正确的企业理念进行方向性指导,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首先应当更新自身对于经济管理的认识,能够立足于现实,根据企业在市场中的实际运行状况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做出判断。企业的领导层级应当率先打破固有观念的束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创造性地引入企业战略发展意识、危机管理意识等与市场竞争密切相关的重要观念,这些创新性理念可以帮助企业领导在进行管理工作、完善企业发展计划之时,能够具有大局意识,站在一定高度发展地看待企业,具体来说,企业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企业应当对管理人员与员工进行专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培训,企业可以请专业经济学家举办讲座,也可以与其他企业进行交流,吸取先进经验。领导人员在接受培训后可以对企业发展做出正确决策,引导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少走弯路,尽快驶向正轨;工作人员在接受培训后能够树立正确的经济管理观念,更好地配合部门进行人员调动,是企业内部形成和谐氛围的运行模式。第二,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加剧的今天工作系统复杂,所涉及的工作面较广,因此,企业应当在更新自身经济管理理念之后,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管理模式,通过实践与企业发展磨合,逐步总结出符合企业发展特点的管理模式,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3.2协调发展企业经营策略

企业经营策略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应当加强对其掌控,不断更新企业的经营策略,重建组织结构,增强企业在管理层面的弹性与建设幅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实现企业经营上的联盟合作。企业通过与同类型企业进行技术、资源等方面的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经营联盟,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实现优势资源互补,通过合作使企业以更强的姿态在市场中立足。第二,不断创新发展品牌理念。企业应当在市场竞争中树立起自身品牌,改变以往依托第三方实现产品加工的低层次生产模式,以自身品牌在市场中发展,以此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改变企业的不利局面。

3.3优化财务管理

第一,财务管理手段的多元化。后金融危机时代,信息科技突飞猛进,这对于企业发展是一个有利的信号,企业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起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效率。首先,企业应当利用计算机与网络系统,实现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远程操控,包括审计工作、查账保障工作、数据表格的传输工作等,让财务工作更加系统科学,在第一时间内发挥其应有功效,与此同时,对财务管理采取信息化管理还能够帮助企业领导人对下属各机构进行财务监管,让财务工作更加严谨透明。其次,企业应当利用网络通讯技术建立财务管理数据库,实现集中管理。一方面,财务数据库能够让财务管理更加严谨,排除过多人为干扰;另一方面,财务数据库在进行财务处理时运用先进技术,不仅会使得数据更加精确,能够为企业及时提供最新数据,先进的软件还可以为企业财务提供分析报告和发展趋势,对企业经营进行评析与预测,大大增强企业运作效率。最后,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切实解放人力,帮助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更深层次的工作,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第二,加强财务支出的管理。企业应当规范对于财务支出的管理制度,让企业的各项费用支出,如差旅费、办公费、办公用品费在支出与报销时有章可循,企业通过具体的规章制度可以限制资金流向,保证每一项费用的合理使用,帮助企业做好预算工作,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支出。除此之外,企业也应当对固定资产实现盘存登记,对固定资产耗损进行统计。

3.4加强财务预算

首先,企业应当重视财务预算工作,正确认识财务预算工作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企业应当基于国家当前对于财政工作的政策,建立起科学的财务预算体系,让企业能够在大环境中运行地更加平稳。最后,企业通过财务预算体系,帮助企业评估风险,做好预防措施,更好地适应外部市场环境。

4协同企业管理,形成发展合力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企业在市场环境中不再是孤军奋战,更不能一味“闭门造车”,各个产业集群与产业链的出现让企业形成发展合力,这就要求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能够实现有效协同。首先,企业同外部业务工作的协同发展,即与经销商、供应商的业务协同,帮助企业在外部业务中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其次,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形成协同发展,各个部门不能单独割裂开来进行工作,企业应当实现统筹规划,合理地分配财务、人力资源。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只有通过对经济管理创新发展,才能够在严峻的发展环境中占得先机,取得领先优势,更加平稳地度过缓冲阶段,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继续保持健康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李巍.浅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改革[J].品牌:理论月刊,(25).

[2]彭龙.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J].中国商贸,(05).

[3]周家华,张立金,吴玲.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并购整合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辨证关系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3).

[4]陈星榕,谢赤,赵亦军.金融危机背景下基金家族绩效与风险关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02).

金融改革创新心得体会 篇5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依靠需求侧的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三驾马车奔腾向前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问题,如落后过剩产能,无效低端的供给,监管制度的滞后等。随着三期叠加的影响,经济增速不断收窄,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面对经济新常态,习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 次会议上提出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为当前的经济低迷注入持续增长动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浪潮中,银行业作为资本要素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创新力如何提升,创新路径如何开辟成为银行业内与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业经营困境凸显

改革开放30 多年以来,国有五大行及股份制银行完成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程,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2015 年工、农、中、建四大行纷纷跻入《财富》世界100 强榜单。这与实体工

商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密不可分。然而当实体经济遭遇寒流、增长乏力、发展面临瓶颈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淘汰落后过剩产能,成为实体经济面对困境的主动选择。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银行业高利润也难以持续,净利润增幅不断放缓,2015 年年报显示,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首次降到个位数,平均增速从2014年的12%降至5.8%,部分银行如建设银行净利润甚至接近零增长。

(一)三期叠加对银行业利润的侵蚀

2008 年美国爆发金融次贷危机蔓延至全球后,我国政府为应对危机、平稳经济,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使得本应在此次危机中淘汰的落后企业、过剩产能躲过了清算一劫。此后几年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三期叠加”阶段,“三期叠加”意指我国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2010 年中国GDP 增长10.6%,经济总量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 年GDP 增长速度为9.5%,2012 与2013 年GDP 增速均为7.7%,2014年降至7.4%,经济增长速度步入换挡期。在2008 年四万亿国家刺激经济政策推出之后,银行业受益于此政策,信贷投放规模不断增加,2009年16 家上市银行平均净利润增速高达58.3%,此后5 年时间里都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发展。但随着发展速度和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后,增长空间有限,产业经济转型尚未完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银行业净利润增幅不断放缓。2015 年业绩报告中,上市银

行合计净利润1.27 万亿,净利润平均增速从2014 年的12%降至5.8%,为2008年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除两家城商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和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平安银行)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外,其余13 家银行净利润增速降至个位数,国有五大银行,工农中建业绩增幅不足1%,交通银行净利同比增长最高,但仅为1.03%,建设银行垫底,净利增长只有0.28%,利润增长乏力,详见图1 所示。净利润增速降低的同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2015 年年报显示,16 家上市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达到1.67%,较2014 年上升了42 个BP。不良贷款率最高为农业银行,高达2.39%,国有五大行平均不良率高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近五年来不良贷款率不断攀升,意味着实体经济层面出现了经营困难,还贷压力增大。2015 年以来,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银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已悄然离去。

(二)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收入的分流

随着移动互联的不断创新,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成为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是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产品,因其便捷性、实时性和低成本等特点,得到迅速发展。2013 年6 月,阿里巴巴与天弘基金推出的余额宝扛起了互联网金融大旗,不到半年时间便成为国内市场上规模最大的货币基

金。随后,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涉足金融领域,分食金融蛋糕,国有五大银行除建行外,工行、农行、中行和交行存款总额均下降,这是自1999 年以来的首个季度下降。数据显示,存款中流失比例最高的部分是活期存款,在很大程度上被互联网金融产品吸走。以余额宝、财付通为首的互联网金融一方面分流原先银行存款客户,截流低成本资金源,从而提高了银行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分流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如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企业逐步将业务类型由线上走向线下,目前诸多商户开始采用互联网第三方支付进行结算,长此以往,将影响银行的POS 刷卡手续费收入。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银行业务的蚕食,已经触碰到银行的痛点,传统银行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在创造了过去10 年超高速增长的神话之后,中国的银行业正进入第二次改革的深水区。

(三)利率市场化与降准降息对银行业的双重冲击

2013 年7 月,央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标志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启动。2015 年8 月央行宣布放开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不断提高至基础利率的1.5 倍。央行进一步放开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的举措,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时代到来。商业银行对利率敏感性增强,利率波动对银行的净利差产生影响,净利差下降,银行业经营风险与压力不断加剧。2015 年央行五次降息,其中首次降息贷款端降幅超

存款端,后四次为对称式降息。在利率市场化和降准降息对银行业双重冲击下,息差收窄,由于实体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即使存准率下调释放流动性约7400 亿人民币,但由于经济疲软下的贷款需求也不高,银行较难把央行提供的资金转换为贷款和投资。降准带来的流动性实际所受的正向影响微弱,而降息和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负向影响显著,因此,在利率市场化与降准降息双重作用下的银行业发展面临极大挑战。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加快推进银行业金融改革创新的步伐

银行业在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积极探索改革创新路径,扩展增加非息收入途径。但由于实体经济改革尚不到位,经济面临着比以往更加复杂的局面。随着政府对经济改革重新诊断把脉,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出发,对供给侧资源要素重配,从产能过剩行业流动到有高需求的新兴行业中去。实体产业领域的结构性改革,对金融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本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银行业金融改革创新也将加快步伐。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顶层设计的战略高度,对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提出新的要求。强调从银行业供给端出发,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快对民营银行的准入放行,增强现有银行自身竞争和创新意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用市场化的方式解决经济发展瓶颈问题,提高供给的效率,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我国经济目前处于三期叠加的复杂时期,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放缓,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制造供给匮乏。根据银监会统计数据,截止2015 年底,商业银行发展速度迅猛(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总资产超150 万亿元,规模达到上千家。近几年来,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高科技迅速渗入金融领域的过程中,以腾讯、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刮起的互联网金融风暴使传统银行在这场竞争中变得非常被动,商业银行的反应速度、创新能力明显欠缺。2014 年底银监会首次批复了5 家民营银行,12 月腾讯公司旗下民营银行———微众银行正式获准开业,成为中国首家落地的互联网民营银行。随后阿里巴巴旗下的网商银行也紧跟潮流诞生了。2015 年11 月,中信银行与百度合作成立直销银行,双方举行战略合作发布会,宣布共同发起成立百信银行。至此,BAT 三巨头都已涉入银行业,民营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大幕下步入台前。民营银行的诞生加速了传统商业银行在产品、渠道和服务上的创新力度,加强了银行业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推动银行业提高服务水平。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顶层设计的战略高度,对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提出新的要求。强调从银行业供给端出发,建立起能进能

出的优胜劣汰机制,对于经营失败的金融机构,建立有序的处置和退出框架,允许金融机构有序破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依法实现市场出清,促进行业内部和产业结构调整,让经济富有活力。淘汰过剩产能和落后产业才能更好地鼓励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引导社会资源流入高新技术产业。全国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众多,各银行的分支机构、网点分布广阔,但同质化程度较高,没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依靠以往银行的粗放式扩张方式获得的边际收益越来越低。随着金融市场化推进,金融业的竞争加剧,以及实体经济结构性调整,银行业的不良率上升,银行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失败的可能性加大,建立专门的金融机构破产清算管理办法,依法实施市场退出,这样有助于提高银行业经营效率,有利于银行业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顶层设计的战略高度,对我国银行业金融监管提出新的要求。在当前混业经营趋势下,现有的一行三会模式存在交叉业务重复监管,而新兴业务监管真空的问题,需要构建宏观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使得监管追上业务发展。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需与时俱进。面对互联网金融崛起和混业经营浪潮下的监管重构,如何全方位加强监管,建立更加有机融合和有效协作的监管体系,既是“监管追上业务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银行业得以健康持续稳定大发展的前提。否

则,各子行业监管机构之间的灰色地带将越来越大,权利真空、监管空白等易滋生监管套利行为。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银行业金融创新路径选择

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为核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思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银行业作为资本要素配置中的重要一环,其自身的改革创新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在五大任务的总布局下对金融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将催生金融业态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实现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任务目标。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用“去产能”对产能过剩、资不抵债的“僵尸企业”进行出清。在去产能过程中,银行业的不良率必然上升,要探索不良资产证券化,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发展银行内部大资产管理业务。

中央经济改革领导小组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市场化的方式解决经济发展瓶颈问题,提高供给的效率,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调整。地方政府简政放权,对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产能过剩、污染严重的企业关停并转,对僵而不死的“僵尸企业”进行市场出清。如果“僵尸企业”不能市场出清,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不能执行,对经济重塑将产生极大障碍,也是对市场资源极大的浪费。在供给侧改革推动下,对严重产能过剩和“僵尸企业”的出清会导致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上升,这是改革必经的阵痛,银行业应积极配合对不良贷款进行整理清肃,加快对“僵尸企业”的清理。银行应积极探索不良资产证券化道路,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利用集团银行拥有投行、基金、保险、信托多牌照的优势,以及多元互通的大资管格局,提高银行大资管业务的管理水平。通过私募发行方式,把不良资产进行证券化,销售给合格机构投资者,提升不良资产价值,提高处理不良贷款业务的能力水平,在去产能过程中实现供给侧结构优化目标。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用“去库存”旨在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去库存”一方面要求银行金融创新,发展住房金融,帮助农民获得住房贷款额度;另一方面要严把征信体系建设,防范出现类似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风险。

房地产“去库存”的过程实质上是将开发商的地产开发贷通过房产销售转移给个人,形成住房按揭贷。政府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鼓励农民进城买房,施行契税优惠等政策帮助解决房地产库存严重问题。从目前去库存的执行情况看,银行信贷政策要有所区分: 对于三、四线库存压力大的城市来说,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满足农民购房贷款需求。他们没有稳定的现金流入,按现行审批政策无法放贷,需推出更适用于农民自身情况的信贷产品或更有效的解决办法。如试点推出包括宅基地抵押贷款在内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业务。对于国内一、二线无库存压力的城市,在政策利好的刺激下,房地产价格暴涨,银行信贷金额激增。在房价上涨的预期下,各路投资资金涌入一、二线热点城市。有相当一部分购房者采用信用贷、消费贷来支付首付款,一旦房价下跌,无法变现,高杠杆购房者只能断供,将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其影响程度不亚于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因此,银行业对热点城市的房贷需求要严把审核关,规范征信体系,严把风控管理,将金融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房地产的信贷政策也应根据各地市场形势的差异设计,坚持“一城一策”。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用“去杠杆”办法着力解决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高杠杆问题。在必要条件下,银行业可采取“债转股”方式降低企业杠杆。这需要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对债转股设置转换前提、条件、方式等条款,通过“债转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发挥银行对上下游企业的整合作用。

截至2015 年底,我国债务总额为168.48 万亿元,全社会杠杆率为249%。在结构上,政府部门的负债率为41.5% 左右,加上部分融资平台及或有债务,政府部门债务率将提高到56.8%。非金融

企业部门债务率为131%,加上部分融资平台债务,非金融企业的债务率高达156%,其中65%来自国企。政府和非金融企业的高杠杆已成为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掣肘,需要采取适当措施去杠杆。对于产能过剩落后产业的企业,需要依靠市场化原则,依法处置信用违约,打破债务软约束,降低金融风险。对于新兴行业及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可采用“债转股”方式帮助企业降低杠杆率,化解实体企业与银行间债务链的紧张度,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商业银行有效切入“债转股”业务后,需要大力提升投资银行部的操作管理水平,研究一系列配套的制度设计和技术准备,同时在债转股的企业中发挥银行自身的产业整合作用,帮助企业走出经营困境。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用“降成本”办法提升实体企业竞争力,采取措施切实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税负成本、财务成本、电力成本、物流成本。降低企业财务成本要求银行开源与节流并重,发展“轻型银行”、拓展非息收入途径,最大程度为实体经济提供让利空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需打组合拳,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打造公平的税负环境;降低电力价格和物流成本。降低企业财务成本主要是融资费率的降低。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有企业反映其综合融资成本接近年

息20%,利率按基准利率上浮30%以上。银行在降成本任务的要求下,开源与节流并重,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发挥互联网金融优势,发展轻型银行,轻型银行是指资产轻和组织架构轻,可极大降低银行运营成本,提供为实体经济让利的空间。另一方面降低对存贷利差的依赖度,拓展增加非息收入渠道,利用银行的规模优势,实现交叉销售,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开发利润增长新渠道,这样才能为企业降息让利提供更大空间。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补短板”是补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创新的短板,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金融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应提升对中小微企业、科创企业贷款精准性和有效性,推行“投贷联动”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补短板”就是要大力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以及全社会自主创新的动力不足问题,激发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及个人自主创新意识。目前来看,存在金融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企业融资成本过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研发投入偏低等问题。银行业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助推放贷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优化信贷结构,将资金从产能过剩行业抽离到中小微企业、科创企业,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资金不足,融资难等问题。推行“投贷联动”银行成立类似风险投资公司的方式,对科创企业给予创始资金的支持,并建立在严格的风险隔离基础上,通过信贷投放给企业提供双重资金支持。投贷联动既考虑了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又考虑了我国中小企业以银行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特点,将充分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客户资源、资金资源方面的优势,有效增加科创企业的金融供给。继续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为个体创业者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政策,对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也将实现自身的金融创新发展。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浪潮下银行业的监管体系重构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金融业务层面的创新不断发展,混业经营步伐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需与时俱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的金融监管如何追上业务发展步伐,如何打破银、证、保三大子行业的监管藩篱,建立起更加有机融合和有效协作的监管体系,是金融监管重构的内在要求。

现阶段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采取“一行三会”的模式,该模式在金融创新大发展时期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是监管缺失,金融创新业务如互联网金融、P2P 金融出现监管真空;另一方面是监管重复,由于各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难以共享,交叉业务容易出现重复监管,导致业务交叉环节的信息流、监管流与决策流脱节。应借鉴美国2008 年次贷危机教训,强化宏观审慎监管理念,加强金融监管与宏观政策的协调,进一步完善审慎监管政策框架,增强银行业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和结构性调整的能力。同时,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银监、保监、证监交叉业务的监管。特别是对互

组工干部改革创新心得体会 篇6

组工干部改革创新心得体会

“中国梦”是强国之梦,也是复兴之梦,一经提出便举国共鸣,我们理解一个久经磨难又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大国对富强复兴的期盼与追求,也理解十三万万国民为了共同愿景的努力奋斗与望眼欲穿。“中国梦”归根结底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有梦的人有梦的国家才有希望。在国民争相为“中国梦”凝心聚力的大环境下,我们组工人更应当完成自己的使命将自己的力量汇聚到圆梦的大潮中!

组工人做为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管人才的公仆,身负重任,并且我们向来以讲大局守规矩着称,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重任背后是群众的信任,优点背后的保守也成为了阻碍我们工作飞跃的.缺点。当前正是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只有加快改革创新才能让我们的工作对得起群众的信任,托举起我们的“中国梦”。

古语有云:“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小平同志在92年南巡时也讲到“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干不出新的事业”。组工人做为干部群众的“指导员”和“排头兵”除了自身素质过硬外还应当率先垂范,做好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积极引进人才,撕掉保守的标签。

改革创新工作首先应当敢想敢干,突破思想的藩篱,增强改革的胆识。我们尊重经验但不应当局限于经验,改革虽有风险,但须知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我们组工人率先的解放思想去尝试、去摸索、才会带动广大的干部群众,只有我们组工人在改革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才会带动起一股敢想敢干的风气。

改革创新工作要实干巧干,务求工作实效,提高创新本领。组工人要有求真务实的态度,须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多下基层,多与群众接触,文山会海出不了创新成果,(www.fwsIr.com)只有迈开脚、弯下腰才会有沉甸甸的收获。当然提倡实干并非迷失在繁杂的事物中,我们还应当学会深入思考,围绕着平常的“难点”“重点”“热点”着力,在这些工作中大胆改革出“亮点”,推进组织工作思路、格局、方法、机制的创新。

改革创新工作要忌瞎干乱干,不哗众取宠亦不画蛇添足。推进改革不是小孩过家家,它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群众的福祉、民族的复兴。如果只求装门面攒政绩,极左的瞎干乱干只会让国家和人民为这所谓的改革所累,这种情况史书不绝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在改革的进程中,组工人应当有胆有识了解实际情况再做判断,瞻前顾后左思右想以求达到解决实际问题而副作用最低。

“反哺”渗透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 篇7

在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中国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 三农发展面临巨大的资金需求, 但农村金融产品不足, 金融知识薄弱, 惯有“两高一低” (交易成本高、风险高、回报率低) 的突出问题, 农村金融覆盖面很低, 大量的农户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贷款资金得不到保障, 无论从信贷约束还是总市场的角度来看, 农村金融存在的缺口问题相当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其重要原因是农村地区在资金上的严重“贫血”。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概括成“钱、粮、人、地、权”五个字, 但解决这五个方面的矛盾依赖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而资金又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 农村资金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农业税收、农村存款上存等形式大量投入城市, 为中国工业化初期的建设输送了宝贵“血液”, 同时绝大部分农民工投身于城市建设和发展, 商业银行又相继收缩在农村的网点和业务。近年来, 国家度重视三农问题, 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反哺要求, 加大了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引导金融资金用于农村, 金融部门努力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 加快涉农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发展, 比如邮政储蓄银行的设立则旨在改变其作为农村资金外流“抽水机”的角色。尽管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一点成效, 但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近期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设立, 为建立多种形式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进行了有益探索。对于城市、工业和商业银行的反哺责任和农村金融改革创新都成为当下的热点和焦点。

一、当前农村金融的现状和主要特征

从1979年2月, 农业银行成为从事农村金融业务的国家专业银行, 标志着农村金融体制的初步成立, 1984年后, 农村信用社建立了县级信用联社, 调整农业银行与信用合作社的关系;同时多种农村金融组织、金融形式应运而生。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1997年11月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确定了“各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 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 自此农村金融陷入一个僵局, 出现存款难、贷款难、支现难、转账难的局面, 形成了农村信用社“独户挑重担”、垄断农村金融市场的局面, 但农村信用社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

当前农村金融需求的主要特征: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研发、农产品流通渠道及设施投入的季节化。根据数据统计, 目前在部分地区新建立起来的村镇银行, 全国2 860个县, 3万多个镇, 仅有150余家村镇银行, 而且基本锁定县域资金, 存在明显的“汤水效应”。村镇银行在绩效方面表现为:总体盈利水平偏低, 经营风险状况良好, 资产规模对绩效有积极作用;绩效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而且地区金融市场化程度对村镇银行盈利能力有负面影响, 而对经营风险影响并不明显;发起机构对村镇银行盈利也有影响, 有其他法人参股的更利于提高盈利能力和降低风险。

但是村镇银行目前处于一系列的两难境况:服务三农, 还是放弃三农 (仅有47%的贷款涉农林渔牧) ;定位为政策性银行, 还是商业银行 (目前无法建立两者的通道) ;是独立机构还是分支机构;股权分散还是一股独上;是村镇银行或是县域银行等。

二、农村金融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农村金融改革存在主要的问题可概括为几个不平衡:其一, 改革进度不平衡,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农村后于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是农村先于城市;其二, 服务网点覆盖不平衡, 全国银行业机构网点约17.2万个, 平均每万人1.3个, 而农村银行网点约2.7万个, 平均每万人0.35个, 而且农村人口分散;其三, 资金投入不平衡, 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比为46%, 而全国平均存贷款比约为60%;农村人均贷款余额不足城市人均贷款余额的十分之一;其四, 业务发展不平衡, 城市金融创新快, 品种丰富;农村金融创新不足, 品种少, 服务方式单一, 结算手段落后。

造成当前局面的原因为:首先, 改革仅偏重于机构调整, 忽略了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和金融机构网点分布, 近年来各大金融机构为了集约化经营出现撤销农村网点、现金库和工作人员, 使农村出现存款难、贷款难、支现难、转账难的局面;其次,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和经营策略导致农村信贷供需矛盾日益激化, 商业银行远离反哺责任;再次, 金融机构的贷款方式和审批程序与农村借款主体的现实状况不相适应;最后, 农村的信用担保能力低, 方式少, 农村保险公司发展落后。

三、农村金融改革方向与银行业反哺

当前中国农村金融属于供给抑制型, 体系为选择合作制与商业化共存模式。农村金融改革首要问题是确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制度、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和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控、激活三农金融业。

目前金融改革的几个重点方向:一是由城市金融改革向农村金融改革推进;二是弥补农村金融监督机构的空白;三是由大型企业金融向微小企业金融;四是利率和汇率的价格机制深化改革;五是强化反哺责任。农村金融改革应是一种新型的“普惠型”的模式, 满足农村多元化、多层次、大覆盖面的和可持续化的农村金融体系。这些具体措施落实包括:强调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反哺责任, 由商业银行发起或控股成立村镇银行;建立和规范新型的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多元化的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建立良好的金融环境和信征体系, 规范的安全运营环境和监管措施。

四、农村金融改革的建议

1. 加强有效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

为建立多样化、有序分层的农村金融体系, 创新监管模式, 实施中央和地方的分级监管, 赋予地方政府部分监管权, 适当放松金融市场准入,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通过立法使民间借贷法制化, 并将其置于政府的监管之下。

2. 积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首先是金融服务创新, 积极探索完善金融服务三农的区域合作模式;拓展服务手段, 推广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咨询等业务。其次是金融产品创新, 设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贷款、农田水利改造专项贷款、大型农业机械按揭贷款及租赁业务;探索发展订单农业, 农业生产资料购买贷款、科技兴农推广贷款等品种;开发农产品专业市场和电子化信息网络市场的贷款, 以仓储、配送、分销等为内容的物流服务贷款品种。最后是推广农户联保, 达到信用增级和风险控制的目的, 完善担保机制、拓宽质押范围, 加强农村金融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3. 进一步理清农村金融格局。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分期分批逐步建成产权明晰、经营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机构, 向农户提供小额农户贷款、种养业贷款等形式的农业产业化贷款, 增加农村助学和消费信贷的投入;加快政策性银行改革, 完善政策性银行运行机制, 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 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专项贷款职能。改造农发行, 突出政策性金融业务, 增加财政投入, 处理农发行的不良资产;实行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集中, 实行独立核算和分账管理。

4. 发挥货币政策作用。

对农村金融机构, 尤其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继续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 增加可运用资金, 提高信贷支农投放力度;改善支农再贷款政策, 发挥支农再贷款作用, 同时择机改革农村利率价格机制。

5. 发挥财税政策作用。

鉴于农业贷款的“两高一低”特点, 通过对发放农业贷款、农村保险的机构或贷款 (投保) 对象, 提供财政贴息、保费补贴等方式合理补偿, 调整部分税收起征点;提高风险覆盖能力, 逐步使农村成为商业可持续领域。充分运用农村金融机构优惠税收政策消化历史包袱, 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存能力。

6. 发挥监管政策作用, 完善保险体制。

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 适时适度放宽资金、机构和业务准入门槛, 吸引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 构筑城市资金流向农村的渠道。建立信用保障体系和政策性农村保险体系, 实行多户联保机制和信用积分机制, 建立合理的信用积分与授信度、利率价格挂钩机制, 实行相互担保, 风险分担。

参考文献

[1]吕秀萍, 杨兆廷.农村保险拓展农村信贷抵押物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 2009, (6) .

[2]潘林.村镇银行发展的九个两难选择[J].农村金融研究, 2011, (11) .

[3]孙旸旸.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缺陷分布与优化方法[J].统计与决策, 2009, (12) .

[4]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研究进展[J].浙江社会科学, 2005, (4) .

[5]周健.保险市场与农村信贷市场的对接模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09, (5) .

新时期下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 篇8

【关键词】农村金融;创新;改革

金融一直以来是我们现代经济的核心所在,农村金融已融入到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是农村资金融通,即农村内以信用为手段,筹集、调配以及管理资金的基本方法。是我们国家总体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在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1.在金融市场中农村家庭的参与率低、贷款意识不足

根据2015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发现,2015年我们国家农村只有45%的家庭有存款的账户活动,这数据和前几年相比,未有明显变化。有定期存款的家庭只有11%,相比2014年下降了两个百分点。参加股票的有1%,这一比例有所上升,可能是受到全民参股的影响。在金融资产配置方面金融资产占到农村家庭总资产的比例的5%,与城镇家庭相比低了3个百分点。而且农村金融资产一般是以定期存在为主,占到金融资产总净额的56%。我们国家的农村家庭金融知识非常不足,且金融知识指数与城镇家庭的51相比,低了19个点,只有30左右。

同时,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有63.4%的农村家庭未向银行申请信贷,一般情况下他们的贷款需求是通过民间借贷来实现的。事实上,向银行提供贷款需求的家庭当中,至少有10%的家庭会被拒绝。所以我们国家向银行的贷款意识不足,还是以自筹资金为主来解决问题。

2.农村信贷与三农问题有所偏离

发展农村信贷的目标就是为了解决农村、农民、农业的三农问题。根据调查,我们国家的贷款内容如下 :

从2010年到2015年,农村的贷款增长速度有所加快,五年内增长了近3倍,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20%,农户的贷款余额增长3倍,年均增长率超21%。但是,涉及到农贷款在农村的贷款占比例仍低于50%以下。从这里可以看出,不管是农户贷款或是农业贷款其占比均不高。

所以我们国家大部分农村信贷都转向了非农业人员以及非农民产业。根据相关统计显示,2014年的农户贷款占比为27.3%,农业贷款占27%。与前一年的数据相比,2015年的农户、农业贷款数据比例有上升但比较仍不足。所以我们国家金融机构的信贷有一大部分投入了非农产业或是非农民的贷款人的手中。

二、新时代下农村金融改革的创新策略

1.大胆创新贷款担保新方法

信贷在创新方面需要跟上新时期的不乏,在产品、业务方式方面要不断创新。加大信贷产品的开发勇,一步一步构建起包含城乡、优惠大众的信贷产品的机制,积极、创新开发“适合型”的新型品种以及有关服务。重点开展服务方式的创新、抵押担保制度等等。探究开展林权、农户宅基地、仓储等使用权,农民土地、养殖户水域等等以抵押贷款有效法。同时,也可以适当开办留守妇女、农村青年、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创业贷款以及受到表彰的先进人物、信用示范户等信誉担保贷款直通服务,推出联合贷款、社团贷款、农民专业的合作社侍、专业大户贷款、农场贷款、林业贷款、渔业贷款、茶叶种植贷款等等特色的支农产品。同时,还要拓展代理保险、代收、理财咨询等中间业务,最大限度帮助农民优化理财观念,同时还要更新他们的消费观念。

2.创新优化三农生态环境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市场可以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所以需要构建起完善的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政府要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的立法同时出台保护农村金融有关法律以及法规,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的执法力。

对于涉及到企业以及农民要进行金融知识的灌输,让他们可以学习到更多有关知识,用法律的方法来处理信誉不良的用房,进一步维护金融的债权,为金融服务的三农构建起良好的法律环境。同时,还要开展有关农村企业、农户信息的评级活动,广泛开展构建信用企业、信用村、乡镇、农户的活动。让“诚信”二字深入每一个人的心中,在人们的内心里都种下诚信之种,同时让诚信的企业、农民可以获得更多的信贷支持,并且还可以获得更多具有创新意义的金融服务,形成正向的、积极的激励制度。并且还要注意将失信者列入到无信用名单内,对所谓的“老赖”实行联合的信用惩罚,例如可以借用媒体的力量来进行曝光,让这些不讲信用之人无处遁形。

三、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新时期下的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其现实意义是非常巨大的。但这一项工作并不轻松,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我们也希望以《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发布为契机,促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得到全体社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江春,周宁东.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反思与实证检验—基于企业家精神的视角[J]. 财贸经济,2012(1).

[2]姚敏.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反思与展望[J].现代经济探讨,2011 (1).

上一篇:理想是什么下一篇:和闺蜜吵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