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创作是什么职务(精选7篇)
美术创作是什么职务 篇1
什么是美术创作
美术创作是人的审美创造活动。它是一种复杂的审美认识活动和审美表现活动,同时也是一个从审美认识到审美表现、从艺术构思到艺术传达的过程。美术创作的最终成果是美术作品。所以,通俗地说,美术创作就是从酝酿、构图到制作完成美术作品的一系列活动及其过程。
完整的美术创作过程,一般包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两个方面和两个阶段:一是美术家的审美认识活动方面,也即创作构思阶段。通常是以美术家对生活丰富的观察、感受、体验为起点,经由融入审美理想、精神情感的把握、分析、提炼,形成基本的艺术构思,这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美术家的审美表现活动方面,也即艺术传达阶段。美术家运用一定的材料媒介、技艺手段和美术语言,将在艺术构思阶段形成的审美认识和审美意象表现出来,物化为美术作品。一般说,美术构思是美术传达的前提和内容,美术传达是美术构思的深化和实现。但在实际的美术创作中,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相互影响的。美术创作常常是多次的构思—传达、再构思—再传达的反复过程,美术作品常常是这种反复过程的最终结晶。
美术创作在表现对象和表现形式上,有着较为广阔的天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中,美术创作的题材、种类和媒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亦形成了无数的创作思想、创作流派、创作方法以及经典作品。可以说,美术创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富有魅力的美术世界。
另需指出的是,在实际的美术活动中,对“美术创作”还有较为狭义的理解。即与美术习作、美术训练相对应,仅理解为美术家根据明确的审美认识和构思,运用一定的媒材、技艺和语言创制美术作品的活动及其作品。
美术创作是什么职务 篇2
我们的儿童美术教育现状是:先灌输,后启发;先规矩,后放松;先有法,后无法;先要像,后要想;先理性,后感性;先逻辑思维,后形象思维;先应试教育,后素质教育。
有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画画儿很慢,或者看到孩子画的形体不写实,孩子的作品中会有很明显地看到有家长帮助的迹象。这样的画面是经常可以看到的,无疑这是对孩子绘画能力的扼杀。其实,孩子画得慢或像与不像并不是缺点,看一个孩子的画好不好,关键是看孩子有没有想象力和创造精神,不是看画得像与不像。
在孩子学画时,由简单创造出复杂,或在复杂中创造出简练,可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和取舍能力,但也不是越变化越好,如果连形体的基本牲都丢掉了,这个变化就不能说是成功的。把握好这个度是很重要的。
要相信儿童的能力,他们的观察及表现力有时让老师也为之惊叹。实践表明:越是结构复杂的东西,越是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由简单到复杂的成人思维方式是不适合儿童的。
一、直觉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地位
直觉是一种为感性活动所专有的认识能力,儿童的认识主要靠直觉发展,尤其在艺术活动中,感性的智慧占主导地位。儿童依靠直觉作画有以下特点:
1、儿童依靠直觉把握物象基本特征
儿童观察物象时眼睛最先接触到的并不是可度量的现象,他们把吸引了他们注意力的东西加以选择和强调,从而表现出对象的特征,尽管有时他们在一个方形下面画许多圆,但仍能看出这些圆是代表滚动的车轮;儿童画鸟时画一个椭圆代表身体,在圆的一端有时用三角形,有时用线代表喙,在圆的上下两侧画两条线或画两个三角形代表翅膀。可见,儿童年龄越小造型越抽象、概括。随着儿童年龄增加,他们的观察记忆力增强了,所表现的物象也越复杂,越接近真实。直观感受是儿童认识发展的重要方面。艺术要求儿童注意世界的具体特征,不仅表现共性,更重要的是表现个性。艺术表现要求不是画物象的概念,而是个体的有个性特征的物象,是这个物象和那个物象的区别。因此,在艺术教育中不断启发和引导儿童去注意观察和区别各种物象的具体特征,通过直观感受发展认识,提高艺术表达能力,把儿童从具像中解放出来。
2、绘画过程中高度的概括了物体的形态
他们的心灵视觉的表达是非常单纯的,一个三周岁的小朋友,他在画面的表达就是线条,密集或者是稀疏的,在他的画面里可以看到的是一堆的线条而没有具体的形态。当线条密集并且速度很快的时候,说明他画得极度兴奋。问他画的是什么的时候,他会回答你是在战争。很形象,不是吗?专家曾经观察过,孩子在两岁以前是不会画闭合的线条的,而到了4岁左右,他们已经可以画闭合的线条。其实,儿童与成人的艺术概括相反,是非理智的思维活动。概括在所有的知觉中都会自动发生,因为简化的形象是被记住的形象,儿童所表现的视觉意象,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主观的需要上。如,儿童画一个人在洗头发,他把伸进盆里的头和地面用俯视表现,以便让人看清洗头发的情景,把人的身体用平视表现,以表示人站立的动态。所以,儿童在表现世界的根本性结构特征方面,具有非同寻常的创造力。
3、儿童依靠直觉能体现美的自然法则
在儿童的绘画中,均能得到自然显现。如儿童在线画中能自由运用各种形态的线,通过疏密、繁简变化表现节奏和韵律,他们用直线、曲线、圆形、方形、三角形在人物、动物、植物上自由组合装饰,做到繁而不乱,繁简有序;在线描写生画中,能把复杂的景物组织得井井有条。儿童在色彩画中,常用补色对比表现强烈而和谐的色彩关系,依靠直觉他们能感觉出一块红背景前的人脸是绿色的,在黄色背景前却是紫色的。他们还可以根据物象受光的影响所产生的明暗变化,用不同纯度的色块进行表现,这些并不是在理性知识指导下的艺术表达,而是靠直觉感受,靠主观感情支配所作的自然表达。
直觉是人所共有的天赋,依靠直觉进行的美术教育活动,可以开启人的智慧,促进人的直觉发展。
二、挖掘孩子们奇思妙想的方法原则
1、依靠直觉进行造型原则训练
依靠直观知觉,发展儿童感官,培养美学意识,利用多种手段扩大生活视野,激发创作兴趣,培养儿童视觉造型反应和创造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通过观察、记忆、体验、欣赏等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尽量不做技法示范。教会学生运用各种绘画工具、材料的方法,以及运用造型元素、造型规律的方法,不限制只用一种表现方法,为儿童创造自由表达、自由探索、自由创作的机会。
2、运用直觉进行造型方法训练
首先,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习惯画记住的形象,常常认为摆在面前的实物与自己画画无关,不认真观察,只画记住的概念形象。通过观察就可以帮助儿童克服造型的概念化。
其次,要教儿童如何观察、如何记忆形象。如物象的形状特征、与其它物象的区别、物体形象的具体内容和细节、物体之间的关系、物体空间距离、色彩的感受与变化等。
再者,教材系列化。通过多种媒体,如通过实物、录像、图片、幻灯等观察,形成有相互联系的教材内容,一环接一环地扩大知识面,进行感官刺激,激发儿童创作热情。作业内容要密切贴近儿童生活,以提高他们的绘画兴趣和创作热情。
尊重儿童的视觉表达,把儿童从再现和复制自然中解救出来,创造性的表达。儿童绘画的意图并不着眼于画得与真实的一模一样,所以儿童画与技巧并没有太大关系,我们也没有必要过早、过多灌输那些不可能被他们接受的技法知识。只有在他们心理发育可接受的范围内通过引导把必要的知识渗透给他们,培养起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美感意识自然产生后,才能通过图画表现出来。
创作的法则是什么 篇3
在欣赏著名京剧艺术家于兰老师在2012年制片并导演了《兰梅记》后,从未对京剧感兴趣的我却喜欢上了这部京剧电影,看后感觉颇有些意趣,不由得想为这出新编戏叫个“好儿”!也许有人会问,难道你对今天很多专业京剧院团排演的各式具有“尝试”和“探索”意义的新编戏,虽层出不穷却“不叫座”、“不流传”的现实视而不见吗?干嘛还要为这出即使是在新编戏的圈子里也没有叫得很響的戏叫好呢?我想就是它不同于传统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而吸引了我。
《兰梅记》是一个以“婆媳关系”为题材创作的古代故事,于兰老师以喜剧的形式和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却能发人深省的手法,制成了一面可供今人照出自己容貌及心理的镜子,从而正人正己。通过这一思想的指导告诉给了今人“百姓家常事,悲欢在人为”这样一个道理。并发挥其“寓教于乐”的职能和作用。作为电影版的《兰梅记》,也恰好在娱乐职能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适当地给予了观众于思想观念的引导、教育和启迪。于兰老师将《兰梅记》在舞台的基础上,融合了电影艺术语言,重新塑造了一部韵味十足的民族艺术作品。本着将中国戏曲贴近群众视野的想法,对《兰梅记》做了精心创作,其创作手法不同于传统的表现方法手段,比一般的戏曲电影多了份勇气和新意。电影版的《兰梅记》使京剧更加接地气,更通俗易懂。于兰老师说:“在河南做点映的时候,观众的配合度特别高,他们会根据剧情的走向在台下交流;在哈尔滨点映的时候,散场后,很多年轻观众围着我说,他们从不知道京剧原来这么好看。”于兰老师在尊重传统艺术、弘扬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发挥了京剧艺术的本体之美。心中有物才能表演有物、素养内涵有多少,你给观众呈现的就有多少。
通过电影,我们看到了于兰老师的独特创作手法,首先是戏曲与电影的碰撞:景别的错落有致,通过正反打加快节奏,运用闪回、慢镜头等电影语言交代剧情。值得注意的是片中出现了实景,比如洗脸水用的是真水,照镜子的动作也是实的;其次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富有对比性的表演和剧情的结构很有新意,在镜头语言上做了努力,拉近了戏曲与观众的距离,抓住了年轻观众的兴趣点。
另一部颇受影响的电影就是方刚亮导演的一部关于艾斯伯格综合征患儿为题材的电影《我的影子在奔跑》。多年前曾在电影频道上观看过由方刚亮导演的《上学路上》和《情不自禁》都留给我深深的记忆,在当时这类电影非常超前、吸引眼球、有趣有意思。那个时候只知道电影好看,但不知道是谁的作品。而在今天,却在课堂上见到了这几部作品的导演方刚亮,心里很是激动。课堂上的方导演与我们交流了很多关于电影、关于艺术、关于市场艺术等种种话题。并且也就他本人对未来电影的追求与大家共享了一番。大家也深深受教。
一直追求做职业导演的方导在影视道路上从未停止过。2013年上映的《我的影子在奔跑》却是一部非常有特点的文艺片。方导:《我的影子在奔跑》从头到尾都完全靠生活的点点滴滴累积起来,用情感穿起来很多珍珠。这些“珍珠“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它真实。这是它跟一般电影都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我才觉得它能拍成一个非常有特点的文艺片。没有贯穿的故事情节线,作为导演我还是要想方设法抓住观众,我的任务就是要把每颗“珍珠”都弄得特别地道。这部电影看上去没什么,可其实是我拍过的电影里面最花心思的一个。这个戏把我以前很多惯用的导演手段都推翻了,拿到本子的时候特别伤脑筋,都是些太细碎的生活的东西,理论上观众是看不下去的。电影是梦幻,总要和生活有点距离。所以我必须调动一切可能的影像的创作手段,把这个拉向生活,要想尽一切办法让这个事好像是发生在你身边一样,让你感觉故事里的人和事就像你的邻居。
方导将故事逼真的呈现在观众眼帘中,让我们感动于电影,觉得它是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当中的。这些真实性在影片中以很多表现手法体现出来。例如所有演员都是“真人”,包括电影中的主角直修从小演员到青年演员都是非职业演员,意思就是非职业演员的概念,“真人”是指所有演员都是从场景里“取来”的。电影里的学校老师就是学校老师扮演的,机场办票的就是机场办票的扮演的。为了让演员适应,他们的戏都不化妆、不打光。电影中唯一一位职业演员就是饰演直修妈妈的张静初,方导演说邀请她也是出于商业考量的关系。当然在电影市场里面,这是市场的需求也是为了电影更好的卖座。
泛泛之谈了众多,其实个人认为每门艺术,每个艺术创作家都有他自己的创作法则,只要合乎于当今社会的需求,有属于自己的价值观,能够给予社会正能量的等各方面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艺术作品,有市场即有影响的作品,带给人们欢乐、感动、反思的作品都是好的。
美术创作是什么职务 篇4
今天的幼儿应该是21世纪的建设者和创造者,需要学会创造性的学习,有迅速掌握科学技术,革新、创造的本领,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的确,动手动脑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有利于萌发幼儿的创造性。在当前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背景条件下,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进行美术教育活动的革新是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在我们积极挖掘乡土教材和重视园本课程的今天更值得我们去探讨适合我们农村孩子的美术活动的指导方法,只有我们的活动深入到孩子的心灵世界,方法适合当前的孩子,我们教育的内在发展力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生活在农村,我们身边有许多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自然材料给了幼儿充足的创造空间,是一把开启幼儿美术创作的金钥匙,让幼儿在来自生活源泉的美术活动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一、充分挖掘乡土资源,丰富幼儿美术创作活动
1、利用自然资源,引发幼儿的美术创作活动
大自然是孕育智慧的源泉,自然景色时时变化处处不同,是孩子们用来创作的最好的艺术表现对象,也是引发孩子们创作激情和热爱自然的好途径!土生土长的孩子们在土里滚打跌爬,泥巴是陪伴他们的最好游戏材料。孩子们在玩玩、捏捏、做做的过程中,把泥巴变成了各种自己喜欢的物体。如用泥球串成糖葫芦、葡萄、太阳花、用泥条做成桌子、凳子,用泥球和泥条组成螃蟹、小鸟、蝴蝶、花朵,还制作了各种糕点、糖果、面条、水饺等等,指导幼儿用泥塑作品来玩“过家家”、“黄鼠狼赶鸡”的游戏。孩子们在玩中做、做中玩,大胆创新,自由想像。
每当春夏秋冬田野里有不同的景色变化时常带孩子们一起去观赏,如 金秋十月带孩子们去秋游,孩子们在野花飘香,绿草如茵中,沐浴着大自然的雨露阳光。他们争先恐后地把自己观察到的,寻找到的告诉老师,有的说:“老师我发现小草变黄了,野菊花盛开了;田野里的水稻金灿灿的;我还看到小树叶在跳舞呢;……孩子们秋游回来把采集的各种树叶、花瓣,画一画、贴一贴,把摘回的野花野草插在牛奶瓶里,看到孩子们兴致很浓时让他们讨论“怎样把树叶贴得生动美观、怎样把花、草、叶子插得漂亮?”通过讨论,孩子们从无目的地贴画到有目的地贴,从乱插到懂得怎样配色,怎样布局才漂亮、有层次感。活动结束后,把幼儿的作品布置在自然角、午睡室,这一幅幅作品正是孩子们所要表达的心声,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心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2、利用好家长资源,共同支撑孩子们的美术创作空间
我发现农村孩子的家庭资源十分丰富,他们那种富有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的创作可以利用到我们的艺术活动中,许多家长经常搓草绳,编草苫,做麦杆篮等等。我请家长把搓好的草绳拿到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给草绳染上颜色然后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手工创作,有的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用彩绳编成了草盘,有的编成了草鞋,有的做了稻草窝,有的编成了“蜗牛”,有的编成了“蝴蝶”,孩子们跟着家长一起进行这样的创作学会了“选”、“搓”、“编”、“绕”……同时他们惊喜地发现原来美术活动这样充满乐趣,形式这样多而且好玩,还可以和家长一起进行活动由此对美术活动的观念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想法。
二、合理、灵活地创设环境,激活幼儿的美术活动
环境是儿童发展的重要资源,创设适宜幼儿活动的环境,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素质,促进幼儿的发展。对幼儿来说,能动的、富有变化的环境最具有挑战性,能使孩子始终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幼儿期是想象力、创造力最活跃最丰富的阶段,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我们必须为他们创设一个能动的、富有变化的环境,让他们敢想、敢说、敢做,解放他们的眼睛、嘴巴和双手,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建立起大胆创造的信心,体会无穷的乐趣。
首先是自然角的利用,如:我让孩子们带来各种种子:鸡毛菜籽、毛豆、黄豆、扁豆、蚕豆、青豆、白云豆、、红豆、荠菜籽、、葫芦籽、玉米、花生、高粱等等。面对这么多的种子,孩子们可兴奋了,他们相互交流、相互介绍,嘴里还不时发出一声声赞叹:“原来青菜籽这么小,豆类的种子这么多,好漂亮!丝瓜子怎么扁扁的和西瓜子有点差不多,赤豆是深红的,可以补血的,玉米种子藏在玉米棒上,棉花种子藏在花朵里等。确实从孩子的交流、介绍中,可以看出,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已被激发,同时还产生了创作的欲望,我鼓励他们在晨间活动、午间、游戏时间玩一玩、贴一贴,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种子贴画展现在幼儿面前,其次是活动区角的创设,我们紧紧追随孩子发展的步伐,在材料的提供上注重了材料的原始性、体现内容的挑战性,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尽情的表现表达,大胆的想象创造。蔬菜是农村一年四季都有的农作物,有紫色的茄子、红色与青色的辣椒、红色的番茄、青色的蚕豆与毛豆、玫红的番薯、白色的萝卜、弯弯的黄瓜等等,都是孩子区角活动的好材料。我让孩子们观察,想象,在他们眼中,这些五颜六色的蔬菜便是一件件生动活泼的物体。如孩子想象出青椒像青蛙、白萝卜像小老鼠、小猪、毛豆夹、扁豆夹像小船等,同时在孩子想象的基础上,我又为孩子提供了一些辅助材料,让他们与材料互动。如:橡皮泥、火柴、牙签、珠光片、各式蜡光纸幼儿自由探索如何使用工具与辅助材料将蔬菜制成各种有趣的造型,如蚕豆,在孩子的手中稍稍添加了一些辅助材料便制成蚕豆刺猬、蚕豆长颈鹿、蚕豆孔雀、蚕豆小鸡等一系列富有童趣的蚕豆制品。再如白萝卜再孩子的操作想象中在尖头出装上胡须,粘上眼睛,圆头处装上一个小尾巴,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鼠便展现在眼前。同时孩子们还做了小胖猪、小白兔、小山羊、小蜗牛等一些栩栩如生的小动物。确实在区角活动中孩子将自己的想象通过自己的创作,表现了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物体造型,大大的增强了孩子对区角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孩子的审美能力,同时还注重了班级墙饰的丰富,让孩子在与墙饰的对话过程中产生创作的灵感,孩子们感受到了农村资源的无穷魅力,在创造的天地间自由飞翔。
三、适时适度地指导,激发幼儿美术创作中的求异思维
1、需要时给予帮助,尽可能减少干扰
创造力通常来自于一种直觉和灵感,幼儿的艺术思维更容易受他人暗示,如果老师不断问他在画什么、想什么,他很可能因此放弃自己正在创作的主题。所以,一般在孩子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不去打扰他们,除非他们自己想要和你说什么。即使在有必要告诉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我们也要让幼儿知道这只是一种方法,鼓励他们想出更好的方法,或者提出建议,让他们自己决定是否接受。
2、鼓励孩子探求新发现,尊重幼儿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力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真正发挥了求异思维的作用,才能使创造力达到更高的境界。如:中秋节快到了,孩子们带来了很多芋艿,对同一个灰色芋艿,有的孩子会说像刺猬、有的说像小鸟、小鸡、兔子……,在教育过程中,我根据幼儿个性和教育内容灵活地设计教育方案,最大限度地给予孩子表现创造力的机会。我经常设计一些“变”的美工活动,从简单的图形到复杂的物体,由易到难,让幼儿进行发散思维,大胆地变。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欣喜的发现孩子们的探索,创造能力出乎我的意料。在一次美工活动中,我请孩子们用西瓜来变各种东西。在成人的眼中,西瓜无非是圆圆的,还会有什么变化呢?可在我们孩子的眼中,西瓜却有着神奇的本领。有的孩子用一个西瓜变了皮球,有的在西瓜上挖洞开窗变了一间西瓜房,有的干脆把西瓜一切二,变出了更多的物体:有鸟窝,小船,翘翘板,汽车……对于这些物体作为老师的我,心中自然十分清楚,可有一个孩子的变法却使我感到惊奇。她把二个半圆形的西瓜竖起来,下面的角碰在一起,上面分开,中间画上一只毛绒绒的小鸡,一幅小鸡出壳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求异思维的培养,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工艺美术是什么 篇5
蕴涵艺术价值的日用品。
适用原则?
除少数属于玩赏之外,工艺美术最关心适用,造型和装饰往往体现着功能的需要。工艺美术的历史还是技术的历史
从构成角度看,可以吧工艺美术分解为造型和装饰两部分
从生产的角度看,阶级社会的工艺美术不外官府和民间两类
工艺美术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属性
作品是工艺美术的当然核心
人之所以区别于猿,是因为石质工具的出现
原始工艺美术虽然展示着先民对美的追求和理解,但其创造却往往有直接的功利目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中鱼纹地位突出,庙底沟类型彩陶上鸟纹一再出现,许多专家指出,他们就是图腾
按胚体呈色,原始陶器大体有红、灰、黑、白之分,著名的彩陶往往属于泥质红陶。按出现的先后,陶器的制胚方法大体有捏塑、泥条盘筑、轮制三种。
彩陶即在胚体上以矿物质颜料绘画图案,然后配烧的陶器。多属于泥质红陶
黄河流域是中国彩陶最发达的地区,其中游分布着著名的仰韶文化,上游分布着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下游则有大汶口文化。
仰韶文化的陶器以砂质和泥质的红陶为主,彩陶是仰韶文化陶器的主流,图案常绘画在细泥陶衣上,色彩以红、黑、白为主,装饰纹样繁多,主要为抽象的几何纹也有少量的写实动物等
大班美术教案 猜猜是什么 篇6
知识目标:学习儿童漫画这一特殊绘画语言的基础知识和最基本思考方法,学会全面整体去观察对象,并启发他们用这种方法去解决数学.作文.为人处事等各种问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激发小朋友思维的发展。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德。
情感目标: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尝试用各种笔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体验 作画的乐趣。
三、准备情况:
1、漫画图片
2、黑板、电脑 视频仪 罐子
四、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触摸罐子。师:谁来告诉大家,这里面放的是什么?看看,阿童木举手了----师拿出画并送给举手 的小朋友。
(孩子们,都兴奋的叫起来,羡慕获赠的小朋友,孩子们的情绪马上被调动起来,为后面活动的开展奠定的 良好的基础。)
2、欣赏并感受范画的美。师:老师还从网上找到了许多漂亮的漫画,想看吗? 谁来告诉大家,你喜欢哪一幅画?美在哪里?
(多媒体的运用,使孩子们的视线立即集中到画面,一幅幅美丽的漫画映入他们的眼帘,孩子们不约而
同的发出赞叹声,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观察兴趣。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着自己喜欢的画。如:有的说罐的花纹做的很细,象真的一样;有小树、有蓝天,象拍得一张照片;这是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孩子 大胆地发表了自己对艺术品的欣赏观点和对艺术的独特理解)
3、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
师:漫画真美,你们想不想也来尝试一下呢?那你打算把刚才摸到的东西画成什么呢?
交代要求:请你想好了再做,有问题可以向老师提问哦。画的时候,将剥下来的废纸等放在筐子里。使用小刀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4、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作画。
放着优美音乐,让幼儿在老师为他们准备好的纸画,营造意境。(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扮演的是配
角,适当的给予帮助,如在孩子画花瓶画面上,引导他添加一些花纹之类的简单事物等。使画面更丰 富。时常提问:你画的是什么?并加以引导。)
5、讲评。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你画了什么?(赠已画好的漫画给第一个拿画上来的小朋友、将小朋友的 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在介绍自己或是他 人作品的过程,也是小朋友的作品都很棒,想不想和你的作品合影留念呀?小朋友合影。
美术创作是什么职务 篇7
传统工艺美术主要以家族、师徒“口传心授”的形式进行教育,这种较单一的教育模式固然在—方面可以较完整地保存某一特殊工艺“1脉相承”的正宗;但同时也带来了弊端,由于它带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传袭性,当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极易受到冲击。同时由于主要依赖少量工艺传人的个人智慧来完成,容易导致传统工艺美术同质化、设计思路单一、缺乏地方特色、艺术性不强、制作工艺水平低下等问题。
建国伊始,部分高校及行业、社会机构率先开展了工艺美术专业或相关行业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探索,同时随着国内对传统工艺美术的逐步重视,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展现—片蓬勃生机。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首先从硬件中试图找寻在工艺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然而,快速的人员、空间、设备配置,优化的学科设置,拓展性的对外交流等等,似乎并未从根本上加快工艺美术教育发展的步伐,工艺美术教育仍然是单一而片面的。工艺美术教育从今天看来,它不应单单从外部条件,亦或是之前早期工艺美术要素范畴:造型、色彩、材料、工艺来考虑,更应从自身内部寻找原因,来弥补工艺美术思考中的不足。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不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一种精神层面上的活动,工艺美术是对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最有效的教育学科之一。英国著名美术教育家摩伊•凯特莉曾说:艺术教育并非仅仅造就专门的艺术家或进行一种职业训练,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各方面发展他的认识与智力,特别是每个人都具有的独创能力。工艺美术教育从属于艺术教育,它能够激发独特而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和表现能力,对于促进创新能力的开发、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不仅仅停留在传授技艺的层面,还应当担负起提高艺术修养以及鉴赏、评价、创造能力等多种社会责任。如何把工艺美术与创新思维教育密切融合,使得开拓和创新成为工艺美术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兴趣是工艺美术创新思维教育的基础
工艺美术最初的发展来源于原始社会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需求,一件摆放在博物馆的工艺美术品——彩啕,人们在欣赏它的同时,不能只看到其表面,还可以培养日常对工艺美术的广泛兴趣,拓展知识量以便深入了解到它是古代人为了盛放功能而制作的。特定的功能决定了特定的造型,碗型外轮廓富有变化的曲线正是与人们双手捧碗时的手势相吻合。对工艺美术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够有目的地去掌握其背后丰富的知识。兴趣是工艺美术学习者最好的教师,是推动持续学习的动力。它不但直接影响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到学习者在后续潜在发展中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发挥。工艺美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激发兴趣,培养强烈的求知欲,以推动学习者在工艺美术探索道路上的广度与深度。同时,诱导其对工艺美术的了解由被动变为主动,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积极投入地去探求事物的真实面目。
二、想象力是工艺美术创新思维教育的关键
人们通过工艺美术的模糊性、多解性、不确定性,展开想象的巨大空间,将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常规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等进行综合考虑,根据工艺美术已有信息量,打破程式化、标准化思维模式,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和不同角度辐射开去,从多方面进行整合并综合考量。思维能够在较短时间顺利而不受阻碍地表达出不同寻常的观念和见解,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从而产生新观念、新构想。工艺美术需要充分发挥当代设计师及所有参与者的想象力,创造出崭新的观念、样式、功能。例如,趣味可玩性设计反映当代年轻1代乐观、轻松的生活态度,这种设计方向已经蔓延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三、生活是工艺美术创新思维教育的来源
工艺美术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研究人们的需求,合理利用工艺美术特性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啕瓷易于制作各类造型,造价低,生产周期快速,易于复制。草编是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工艺美术形式,是利用各地所产的草,就地取材,编成各种生活用品,如提篮、果盒、杯套、盆垫、帽子、拖鞋等,具有保温、天然、造价低及编制延展特性。是否能够根据啕瓷与草编特性,开发出更多与人们生活需求息息相关的工艺美术品呢?带着崭新的开发课题,徐行草编与设计师利用特有的黄草,巧妙地结合啕瓷造型,弥补了啕瓷茶壶散热性过快的缺憾。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与之相匹配的工艺美术发展脚步也是动态的,工艺美术的范畴也应是不断延展的。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工艺美术主要以封建社会封闭式的宫廷工艺或与农业相匹配的民间工艺作为存在形式,作品主要以手工为主的加工方式来完成。而今工艺美术步入新时代,不少工艺美术逐步采用大工业生产模式,建立生产流水线,部分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生产的形式,如何将新技术较好地结合在工艺美术当中,并尽可能保留其工艺感是目前比较热议的课题。是否能够使用新工艺、新技术与工艺美术相结合?怎样结合?结合的尺度在哪里?没有固定的答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它的不同形式能够得到不同受众的接纳,能够经受时间的检验,那么它的存在就是值得的。应用丝网印、数码雕刻在印制、刻制上的高质、高效及可复制性,探索这些技术对漆艺的辅助作用,根据不同项目,可以扩充丝网印、数码雕刻技术结合漆艺,用于商务、办公礼品开发,室内软装中的漆画、漆壁画、室内陈设,可以有效地节约手工印制、刻制时间以及人力、物力,在一定范围内推进漆艺在实用领域的推广,探索传统文化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可能性。四、个性发展是工艺美术创新思维教育的方向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身的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形成每个个体鲜明的个性。人们获得工艺美术前辈实践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通过自我认识与悉心领悟,加以消化吸收,与自身修养及追求相结合,不断探索,形成自己独特的超越工艺技法范畴的鲜明个性作品。例如:元代著名漆工张成,在前人雕漆基础上,刀法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端庄大气,作品自成一派。
工艺美术创造着人类需要的各种生活用品和具体生活方式,经过数千年的沉淀积累,衍生出了种类繁多的工艺美术品种,凡此种种都离不开人们对前人经验的继承与自身创新。工艺美术的存在与变化,它离不开每个时代不同经济结构、社会形态、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审美以及特定时代人们对旧有工艺技术水平、认知能力所作出每一次突破与重建的努力。
工艺美术与创新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工艺美术的创新思维需要将自身内部改变与外部时间、空间、受众群体、市场等环境因素综合考虑,它的创新必须是得到大众认可,贴合时代的创新。工艺美术的创新需要教育者打破现有工艺美术以标准化、程式化训练为主,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教育现状;打破对教育权威的顺从性;弱化对竞赛性工艺美术教育活动的依赖;改变一味强调技艺性的传授,而忽略教育带给受教者内在品格与外在能力全面提升的价值的现状;建立非单一注重成绩的综合教育评价体系;增加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克服工艺美术狭窄的专业划分,从人文性、主体性、创造性、地域性等艺术特征角度进行培养,从而达到工艺美术积极应对时代挑战的教学效果。工艺美术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给受教育者一种技艺,而是教他一种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会自然、真实地去感受所见、所想和所知,把工艺美术教育中所形成的能力延伸到其他领域。
【美术创作是什么职务】推荐阅读:
美术油画类创作07-08
小学美术绘画创作07-12
美术家创作心理07-17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 浅谈“绘画创作”05-29
中师美术创作与校园文化论文10-14
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作能力10-18
非职务创作作品保证书09-20
什么是美术作品课件05-16
什么是有效的美术评价10-10
生活是摄影创作的源泉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