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也要讲究艺术

2024-12-07

课堂提问也要讲究艺术(精选6篇)

课堂提问也要讲究艺术 篇1

批评也要讲究艺术

古人云:“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每每我们上课的时候就会遇到一些上课不听讲,爱说话、调皮的学生。一到这个时候就会犯难。说他们吧,说轻了听不进去,说重了又怕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那么,我们怎么运用适当的语言艺术使之顺耳、悦耳、入耳呢?

首先,批评学生要讲究方式:可以采用间接提醒式的批评,比如有的教师在劝告学生时也注意了表扬,但习惯在后面来一个明显的转折——“但是”。比如说,“你最近进步较快,但是,你上课不注意听讲,课后不认真复习”,结果,不仅劝告没有奏效,而且前面的表扬也被学生认为是虚情假意。如果教师以间接提醒代替直接批评,委婉表示对学生的要求,比如说:“你最近进步较快,如果你能进一步抓好课堂听讲和课后复习两个环节,相信你的学习成绩会提高更快”。这样,学生会更乐于接受。

可以采用先扬后抑式的批评,有经验的教师一般采取“赞赏——批评——激励”的方式来批评教育学生。首先肯定其优点,然后指出其不足,再进行激励,这样,不但学生容易接受,而且会增添前进的信心和勇气。有一次,一个学生在扫完地以后,垃圾没有倒而是放在墙角边,于是,老师这样批评他:第一步——赞扬:“今天的地面扫得很干净”,第二步——提醒(实为批评);“只是还有一个地方需要再完善一下”,第三步一激励:“这是个小问题,我相信,以后不会再有了”。听完老师的话,这个学生立即把垃圾扫起来倒掉了。

也可以采用巧下台阶式的批评,在大庭广众之下,不留情面的批评,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僵局。此时,教师最好是“放他一马”,给学生找个台阶,帮助学生下台,化解尴尬的局面。同时不忘提出暗示或事后进行批评教育。有一次,有个学生把一把木制米尺弄坏了,有学生报告到我那里。大家对我如何处理这件事拭目以待。我向大家解释,这把米尺原来就有一道小裂缝,只是大家没发现而已,我家里正好有一把米尺放着没用,拿来用就是了。事后,这个学生主动找到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自觉赔偿了一把新米尺,并逐渐改正了以前的许多缺点,从后进生转化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这种“巧下台阶,放他一马”,以退为进的方法,既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让他明白教师对他的爱、对他的希望。留一片空白,使学生清楚自己的错误,这对帮助他矫正自己的行为,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批评学生话不在多,关健是目的明确,简单明了。批评学生,要针对学生实际,或含蓄或直露,力求切中要点,以求醍醐灌顶之效。其的语言只有简明精到、有的放矢,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思索警惕。

最后,批评学生的话语要不搞定性不揭老底。我们老师在发表批评意见时,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学生的言行进行就事论事的评价,对个别犯有严重错误的学生作出处理决定时,也必须恰如其分,考虑实效。因此,在整个过程中,要避免使用绝对词语,如“你一点都不听话„„”,“你好可恶„„”“没有哪一个老师和同学会相信你„„”,“教上你这样的学生,我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等等。使用这一类不留余地的绝对语句。还有些老师批评学生喜欢“揭底”,喜欢老帐新帐一起算!这样爱对学生定性和揭底的教师最遭学生的反感。同时,会淡化学生对批评意见本身的思考,很可能还会使学生彻底失去自信心;当我们教师需要批评教育学生时,应想一想,该怎么做,效果会更好点。

课堂提问也要讲究艺术 篇2

一.注意提问层次性与全体性, 理解文本, 打造高效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需精设问题, 以提问来调动学生积极情感, 将学生逐步引入思维深处, 将课堂教学向高潮推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需要紧扣文本内容, 由整个文本、整节课出发, 设悬置疑, 逐步提问, 步步深入, 即把握提问的层次性, 逐步提高问题难度。通常在最初时提问不要太难, 以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使其积极思索。然后逐步增加问题难度, 诱导学生进入正题分析, 而后适当拓展延伸, 诱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如教学《我的五样》时, 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快速略读全文, 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理清哪些段落写“选”, 哪些段落写“弃”, 而后引导学生浏览全文, 基于整体感知上理清课义思路。接着精读文本, 品味心理描写, 领悟思想感情。这是文本解读自浅及深、从文入理的环节, 也是人文性与工具性逐步向统一的环节:1.认真阅读课后, 勾画自己最为感动、最为欣赏的心理描写句子。同时表述自己的理由, 相互交流。2.由这些心理描写, 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文本主旨或思想感情的?最后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思索人生, 升华主题: (1) 请在白纸上写出你们生命中的五样, 而后逐一舍弃其他四样, 留下一样。 (2) 结合自我生活体验与当时的心理, 说说自己选择与放弃的原因与感受。这样, 通过模仿文本形式, 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与放弃, 可增强学生活体验, 使其积极思考与讨论人生追求,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其次, 注意提问应顾及全体同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提问辐射面, 考虑全班学生, 而不是偏爱优生, 以促进学生整体进步, 共同发展。如在平时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先向全班学生提问, 要求学生自主思考, 然后依照问题难度, 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答问, 既可点名学生, 也可是学生举手答问。当某位学生答问时, 教师应引导其他学生注意认真聆听, 看其回答是否完整、正确, 予以评价与补充, 亦或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质疑, 然后交流讨论。这样, 可让每位学生都有答问与质疑的机会, 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二.注意提问时机性与激励性, 深化认知, 提高学习效果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若想有效提问,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则需注意到学生课堂中的学习情况与心理状态, 然后找出最佳提问契机, 以启发学生思维, 强化学习效果。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时, 笔者并不是先向学生讲解本文写作背景与作者情况, 而是引导学生梳理朱自清的情感变化,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一开篇就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当学生思考后仍难以准确回答时, 教师可分析本文的创作背景,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主旨。

其次, 注意提问的激励性与趣味性。在课堂教学中, 通过提问, 既可以启发学生思维, 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 也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因此, 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课堂提问的激励性, 鼓励学生多多思考, 自主质疑,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同时, 注意问题的趣味性, 以诱导学生纷纷发言, 主动探究。如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使其能够自主探究与学习。

另外, 教师还可通过想象法与对比法进行课堂提问。其中, 想象法即引导学生依照文本内容发挥想象, 以理解文本意境, 体会文本情感,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如教学《雨霖铃》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处在诗歌描绘的意境中, 自己会看到什么, 想到什么?而对比提问, 即把有着一定联系的知识进行对比而提出问题, 以帮助学生理解其异同点, 加深认知。如学习《声声慢》后, 可要求学生将其与《雨霖铃》加以对比, 分析两者表达主题与写作手法、意象等方面有何异同点?这样, 可拓宽学生思维, 深化认知, 提高学习效果。

课堂提问也要讲究艺术 篇3

在导入环节,高老师展示了两幅图片,一幅是新航路開辟之前,西方人眼里的世界;另一幅是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人眼里的世界。高老师先让学生观察两幅图片的不同,再结合课本的引言,然后提出问题:1.新航路开辟之前西方人眼里的世界是怎么样的?2.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人眼里的世界又是怎么样的?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问题的设计巧妙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几百年前伟大的开拓之举——开辟新航路,使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第三个问题的设计也为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作了铺垫,让学生从开始就带着问题去学习本课。

在讲到第一目“东方的诱惑”,对高老师首先提出问题:“西方人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然后展示几幅跟新航路开辟相关背景有关的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和课本相关内容展开讨论,从经济、社会、思想、宗教和商业几个方面得出结论:新航路的开辟是有必要的。高老师又提出:“要开辟新航路,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学生在短暂思考后,高老师开始提问,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回答,几个学生的回答都集中在面包和蔬菜,高老师表扬了几位学生,认为在大海上航行,以当时条件和对前途未知的情况下,带上充足的粮食和蔬菜是很有必要的。他同时提出:“除了日常必需品外,在大海上航行,在技术方面,还需要哪些条件?”学生把视角转移到大海上远洋航行上,有些学生认为需要大型船只和火炮,有些学生认为需要指南针,有些学生认为需要很多水手,新航路开辟所需要的条件在学生的讨论中逐渐形成了共识。高老师最后总结:要具备这些条件,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能得到政府和国家的支持。

在讲到第二目“新航路的开辟”,高老师首先提出几个问题:1.新航路开辟的代表人物有哪些?;2.他们的航行分别得到哪些国家王室的支持?;3.他们的航行路线是怎么样的?;4.航行的时间是哪几年?;5.他们的航行分别取得的成就是什么?他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内容和观察课本插图,然后归纳总结。在学生思考、归纳的同时,高老师在电子白板上列出了四位航海家航行的基本概况表格,在学生归纳完后,高老师针对表格空白的内容进行了提问,最后在师生合作中理清了新航路开辟中几位代表人物的航行活动。通过问题的设计和表格的填写,不仅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也锻炼了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讲到最后一目“走向会合的世界”,高老师提出了三个问题:1.新航路的开辟给欧洲带来了什么影响?2.新航路的开辟给亚、非、拉带来了什么影响?3.新航路的开辟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接着,在电子白板上列出了三段史料,第一段材料展示的是新航路开辟后,大量黄金、白银等贵重物品从亚、非、拉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使欧洲商人和王室变得很富裕;第二段材料展示的是欧洲人通过新航路到达亚、非、拉后,到处抢劫、杀人的情形;第三段材料展示的是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相互联系的加强,尤其是商业交往的加强。三个问题结合三段材料,学生很容易能够总结出新航路的开辟给欧洲、亚、非、拉和世界带来的不同影响,即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整个世界日益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听完高老师的课,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整个课堂气氛热烈,师生互动频繁,学生参与度明显,很多老师都很佩服。高老师的课之所以能得到大家的认同,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用设计的问题把整个课堂串联了起来,而这些问题之间又相互关联、层层递进,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讨论。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才能改变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授课方式,也才能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而在教学设计中问题的设计就至关重要。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既然是艺术,就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对于教师而言,要有渊博的知识,必须对教材内容非常熟悉、对学生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针对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学情设计出精妙的问题,才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才能上好一堂课。

参考文献:

建筑工地也要讲究环保作文 篇4

建筑工地也要讲究环保作文

建筑工地也要讲究环保放暑假了,妈妈带我到爸爸的工地去玩。爸爸在建筑工地当工程师,他管的工地可大了,有高高的桥梁,有长长的隧道,工人叔叔的工棚盖在山坡上。一次,爸爸带我到工棚去玩,我发现工棚四周倒了很多生活垃圾,天气一热臭烘烘的,苍蝇和蚊子在上面飞来飞去,房子前面的空地上还倒了一大片废弃的机油和柴油,被太阳一晒,那种气味使人晕眩。工人叔叔,你们住在这么肮脏的生活环境里难道不觉得难受吗?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希望你们建造一个垃圾池,把垃圾集中堆放在里面,废机油和废柴油装到一个大油桶里面,不要乱倒在地上。虽然你们生活条件很艰苦,但也要注意讲究卫生,保护生态环境。有了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才会有健康的身体和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工人叔叔,你们说我说的对吗?四(3)班 林翌阳建筑工地也要讲究环保作文300字

课堂提问也要讲究艺术 篇5

例如, 一位教师讲授《最后一课》, 板书标题后, 问:“同学们, 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呀?”学生齐答:“都德!”课堂气氛很活跃, 但是白纸黑字, 写得明明白白, 有问的必要吗?教师随心所欲地问, 学生漫不经心地答, 其结果只能是固化学生的惰性思维, 更谈何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呢?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 部分教师对提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提问, 是一门学问, 更是一门艺术。提问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 是师生交流最有效的手段。所提问题, 只有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和力度之后, 才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只有有效的提问, 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促进学生的学习。而这种深度和力度, 以其程度上的差异, 又构成不同档次的思维层级。就层次讲, 笔者认为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等级:导入型、消化型、探究型、创造型。因此, 要提问, 就必须对所提问题作出较为合理的层级定性分析。

在我校的“青年教师大比武”活动中, 孙爱军老师执教的《最后一课》脱颖而出, 深受大家好评, 尤其是在设计课堂提问方面。据不完全统计, 在这堂课中, 孙老师共提出21个问题。本文仅举数例, 引用“思维层级”的概念, 对体现四种不同思维层级的提问作分类概要说明。

第一层级:导入型

课前三分钟, 播放歌曲《长城谣》。上课了, 孙老师问:“同学们, 刚听的这首歌, 你们知道是什么时候、什么人唱的吗?”学生答道:“是日本侵略者侵占我国东北后, 东北人民唱的一首歌。”接着, 孙老师便用三言两语, 由我国东北的丢失谈到法国阿尔萨斯的沦陷, 再讲到不同民族对亡国所表现的共同感情——悲愤的情绪和爱国精神, 而后导入正文分析。

播歌曲, 提问题, 课堂气氛是严肃的、悲愤的, 而这些, 又与文中的基调和谐统一。其效果既有理智的增益, 又有道德的熏陶, 形成一种悲壮之美, 使学生的灵与感, 都得到升华。这种成功的“导入型”提问, 常常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情感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死海不死》一文的导入, 开篇就可让学生思考:文章题目中的两个“死”, 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是否自相矛盾?文尾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 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样的一番提问, 势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急切地研读课文, 以找寻答案。这样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 由于找准了突破口, 学生便学有兴趣、学有所得了。

导入型提问, 在思维的层次上, 不算高, 但对理解课文, 还是有价值的。在课堂教学中, 导入是一个重要环节, 导入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教学效果。问题导入设计得精当巧妙, 可以起到情感传导的作用, 会把学生引入无比瑰丽的知识世界, 从而迅速吸引学生,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开拓思维,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第二层级:消化型

在将课文分为“课前”“上课”“下课”三部分之后, 孙老师问道:“课前, 小弗郎士是个怎样的学生?”

这个问题, 须通过具体描述理解, 属于“消化型”。学生回答:“贪玩”“学习不好, 怕提问”“有自觉性, 能管住自己”……看来, 理解是表层的, 有深入挖掘的必要。

孙老师便进一步启发道:“小弗郎士认为, 普鲁士士兵的操练, 比学习‘有趣’, 仅仅说明他贪玩吗?”学生沉默。教者便采取换词比较法, 再次发问道:“将‘操练’一词换成‘锻炼’, 行不行?为什么?”学生顿时活跃起来了, 争着回答, 明白了“操练”是军队的训练, “锻炼”是大家都可进行的体育活动。孙老师于是趁热打铁说:“普鲁士军队跑到法国境内操练, 作为法国人的小弗郎士, 对此竟感到‘有趣’, 想一想, 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学生答道:“太幼稚了。人家侵略了自己的祖国, 他还当观众看热闹呢!”

消化型提问方式, 就思维层级看, 层次属于中等, 但对学生深化思维却是必要的。消化型提问往往要求环环相扣, 由浅入深, 由易至难, 这样更便于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触及文章内涵, 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

例如讲《变色龙》一文, 我们可以设计四个台阶式的问题: (1) 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 (2) 善变的明显特征有哪些? (3) 奥楚蔑洛夫善变, 但万变不离其宗, 始终不变的又是什么? (4) 是什么原因促使“变色龙”一变再变的?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个形象?一连串问题环环相扣, 层层推进, 由此及彼, 拓宽思路, 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天地, 对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问题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层级:探究型

在让学生细读“上课”部分, 自己动手圈出表现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关键词语“吃惊”“诧异”“难过”“懊悔”之后, 孙老师问:“‘我看见这些情形, 正在诧异’一句中, ‘这些’指哪些?‘这些’与下文有何关联?”

这两个问题, 有深度, 有力度。它要求学生必须横扫几个段落, 并且学会筛选文章信息, 抓住关键性词语, 进行归纳分析, 最后才能得出结论。通过讨论, 大家得出了问题的答案:“这些”指代的内容是气氛 (安安静静) 、态度 (很温和) 、服饰 (挺漂亮) 、人员 (好些镇上的人) , 以上四方面就是小弗郎士诧异的内容;而那天出现的“这些”不同于往日的情景, 把这“最后一课”庄严、悲愤的气氛烘托得越来越重, 越来越强烈, 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埋下了伏笔。总之, 在短时间内, 学生的思维要经历概括、归纳、判断、比较、选择等过程, 接受多方面的锻炼。通过引导启发, 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看书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在写作上的前后过渡和照应等方面的独到之处, 从而潜移默化地学习一些习作方法与技巧。

就思维的层级看, “探究型”提问击破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外壳, 让学生去深入探究课文的内涵, 其思维层级较高较深, 应是课堂提问的重点所在。探究型提问对学生来说是启发思维的出发点, 设计这类问题时, 要着眼于引导学生探究事物的根底, 要激起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 推动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 并最终转化为对文本理解的深度。

例如, 讲完《孔乙己》, 为了进一步突出文章主题, 我们可以先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学生开始自然会一愣, 但通过探讨, 很容易便会弄清孔乙己和阿Q一样——是没有姓名的。“那为什么一个人活在世上, 竟然连姓名都没有呢?”此时, 教师再因势利导, 进行追问,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 就很容易理解主人公悲剧人生的深刻含义。这种巧妙的设问能够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 使之积极思考, 与教师的“填鸭式”灌输相比, 效果要好得多。

在设计“探究型”问题时, 难度大小要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出发。难度太小, 学生会感到不满足;难度太大, 又会使学生摸不着头脑, 以致产生畏难情绪, 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另外, 还要注意正确的诱导, “思之不得, 即为讲明之”。这样, 学生不至于因为听不懂、答不出而心生反感。

第四层级:创造型

孙老师提问:“小弗郎士上完最后一课, 在回家的路上, 再次见到上学时所见的景物时, 又将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续写下去。”

这一问, 设计得好。好就好在它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从教学目的看, 注重由知识转化为智能;从思维训练看, 由消化、探究, 进入了创造领域, 属“创造型”。想象力可以激发学生写出声情并茂的文章。

这里限于篇幅, 附一名学生续写的片断:

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 普鲁士士兵已经收操了。嫩生生的小草被皮靴踩得七零八落。只有几个士兵在叽哩哇啦地大声讲话。

“这就是我要学的鬼话!不, 我不学!”小弗郎士差点喊出声来。他的眼前, 浮现出韩麦尔先生写的大字:“法兰西万岁!”他的耳边, 仿佛响起了法兰西人民渴望自由的呼喊声……

“创造型”提问是课堂提问的最高思维层级, 其关键在于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将学生的思维由书本引向生活和社会, 这样, 学生的思维广度拓宽了, 活力增强了, 创新能力便自然形成了。“创造型”提问主要包括“迁移式”“想象式”“求异式”“质疑式”等方式。孙老师的提问便属于其中的“想象式”提问。而特级教师程少堂在执教《斑羚飞渡》时, 则抓住学生热烈探讨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契机, 提出了一个“迁移式”问题:“同学们, 作为大自然的小卫士, 你是否有一肚子的话要对猎人言说?”接下来, 程老师便适时组织了最后一个教学活动——给猎人写一封信。学生由于热情正盛、思维活跃, 很快就写完了。几名学生读了自己的信, 那些真诚的建议、独到的认识, 让人刮目相看。此环节, 堪称整节课的高潮, 开放式的提问大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有效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 孙老师的课堂提问艺术, 给我们以较好的启发:以上四个层级就是提问的适度范围。当然, 重点应放在第二、第三思维层级上, 也就是放在探究、创造上, 让学生享受探究、创造的快乐, 这是最为可贵的。“学启于思, 思启于问”, 问题无疑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提问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 它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最广泛也最有效的一种基本方法。有智慧的提问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起点, 也是探求真理、创造发明的航标。它像是一颗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 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在设计教师课堂提问时要目标明确, 有的放矢;要收放自如, 面向全体;要及时追问, 恰当引导, 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数学作业批改也要讲究艺术 篇6

数学老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定习题对错,比较学习差别方面,全部的用“对”或“错”来评价学习思维,不仅索然无味,缺少鼓励性,乃至,影响师生间思想、感情的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感。怎样转变当前这类单一情况?我以为利用评语或许能填补这些短板。评语是批阅作业的一种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领会各自作业的优缺点,还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交流,增进学生各方面协调统一的前进。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修改中,批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

一、利用评语,指导方法

当学生作业中呈现运算、观察、理解的错误时,可以使用评语进行方式性指点,让学生正确理解的解题思路。特别是在解应用题及利用简便方法运算的时候,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不正确而发生的问题。这时候,老师在边上写上如“先找准数量关系式”“采取逆推方式思考”“第二步该干什么”“你的简便方法的根据是什么呢?”等评语,给学生指出思考的方向。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各自更正、找错,从而真正理解把握该案例的问题。此时,教师用几句话,就达到“四两拔千斤”的功能。

二、利用评语,激起兴趣

得当的评语,不但能给学生指点学习方法,并且还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意识。如,对一些作业完成较好的作业本,不妨写上“太好了,再仔细点!”“真聪明!你肯定另有高着儿,我为你感到自豪!”表扬优生但也不可以叱骂较差的学生,相反,应捉住其闪光点,及时给予勉励。如“好样的,有进步,继续努力!”“看到你在前进,老师真为你高兴,因为你付出了劳动”“你能行,老师相信你!”这样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到了老师对他的体贴,充满了希望,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评语,拓宽思路

数学老师在批改作业时,若是能在关注学生解题对错的同时,注重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及时地用精巧之语,给学生以点拔,更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浪花,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潜能。特别是“一题多解”的应用题,利用评语,“解法多,方式妙”肯定其看法的独特性,对“一题多解”有的同学只用一种方式的,则写上“有别的的解法吗?”“爱动脑子的你必定另有高着儿!”经过评语开导,学生思若泉涌,接踵列出不一样的解法。在这时候,老师再加上“你真棒,有创造性!”的话语,学生看了高兴,还对几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规律。这样,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了承认,真正激发创造性学习的内在力。

四、利用评语,严格要求

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不能只停留在判定对错上,还要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对作业的誊写、格式、算理及过程上,及时应用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让学生很快地加以更正。如,对誊写糊涂的作业本写上“你很聪明,如果字写得规矩一些,那就更厉害了!”对誊写格式不对的作业本写上“答案准确,但格式是这样吗?”等等。

对因为粗心而引发的毛病,首先要肯定其好的地方,加强自信,再提出要求,订正缺点。“和仔细交朋友”“搬走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你的字写得很漂亮,要是再提升正确率那就最好不过了!”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心,另一方面使其改掉不良倾向,培育严谨治学的立场。特别是一些本身检测的试卷,让学生各自给自己打分,对达到各自分数的学生,给红花以鼓勉,这样,培养他们仔细解题的良好习惯。

对作业做得准确,誊写又整洁的学生也不能够不睬,只打个“优”了事,还更应该使这些学生保持下去,不妨也写上一些“你真棒”、“真了不起,老师太喜欢你的了,继续保持!!”对这些评语,学生充满了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地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习数学的热情高涨。当然,写评语自己要简练、自然、准确、脚踏实地,充满希望富有启发性,这样才能够获得良好的结果。

数学评语是师生交流的好平台,有一名学生,在作业背面写了一段话,“老师,我的手痛,能不能不抄题目?”看到这,我有点心酸,就写了一段话,“抄题目有助于对题意的理解。慢没关系,老师等你的作业,你能克服困难吗?”后来他的作业做得更好了。这件事,班上的同学谁也不知道。

上一篇:合作商安全生产制度下一篇:无公害蔬菜质量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