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集团企业文化参考(精选6篇)
知名集团企业文化参考 篇1
知名集团企业文化参考
中粮集团企业文化 【企业背景】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在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贸易、生物质能源开发、食品生产加工、地产、物业、酒店经营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成绩卓著。1994年以来,中粮集团一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中粮集团成立于1949年,成立之初是内外贸兼营的贸易公司,后专营粮食进出口业务。从1992年到2004年,中粮集团进入了全面改革、多样化发展阶段,由单一外贸公司向产业化转型,在管理上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1992年以来,中粮加快食用油、葡萄酒、麦芽、面粉、大米、饮料、巧克力、金属包装等生产加工业务以及地产开发、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逐步由传统外贸代理公司向以实业为基础、综合化经营的跨国公司转型。1999年上半年开始,中粮对企业进行重组、改制并在香港整体上市,拓宽融资渠道,推进中粮的全球化经营。通过全面的产业整合、架构调整和价值重塑。2005年以来,集团资产规模成倍增长,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速路。2009年,面对国内外新的市场环境和经营形势,中粮集团秉承企业社会责任,开启打造“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的新篇章。中粮历史沿革:
1952年,中粮集团的前身——中国粮谷出口公司、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和中国食品出口公司组建。1953年,中国粮谷出口公司和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合并为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1961年,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和中国食品出口公司合并成立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
1965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
1998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2004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更名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
1958年生于山东滨州,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经济系,1987年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1987年加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曾任华 润创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华润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华润北京置地有限公司主席;2004年12月起任中国粮油食品(集团)公司董事长。他是用金融资本整合产业资本的探索者。他不断引导公司中高层干部从“国有企业干部”向国际型“职业经理人”转变,认为只有保持优质、高效、稳定的职业化人才链,才有可能打造基业长青的企业。
【中粮文化体系的特点】
1、中粮集团的企业文化与时俱进,随着市场战略的转型与调整不断转换思维模式,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导其健康发展;
2、以“忠良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系要求中粮的经理人和员工做到又“忠”又“良”,即“高境界做人,专业化做事”,既体现了市场导向的制度化需求,也凸显了鲜明的人性化特征;
3、身为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影响渗透到中粮的各个角落。中粮充分利用党建这一特有的宝贵资源,把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有机结合起来。党建借助企业文化的新理念,更贴近企业和员工,增强党建的活力和亲和力;企业文化依托党建成熟的工作体系和党工团丰富的组织资源,更快地落地生根。中粮集团党组把企业文化明确定位为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是中粮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运用“体验营销”的手段巩固和传播集团新文化。
【中粮集团的品牌文化】
中粮集团的品牌文化体系,包括精神、行为和物质三个层面的内容。
一、精神层面
主要体现为中粮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即集团统一的价值观,包括使命、愿景、战略、企业精神、品牌信仰等。
集团使命:我们奉献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及生活服务,使客户、股东、员工价值最大化。其中,“奉献”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境界;“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及生活服务”是中粮需要奉献的具体内容,是各方对中粮的要求,是中粮必须要实践的经营任务;“实现价值最大化”体现了中粮运作的效率、目的性,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国有企业的必然要求;“员工价值最大化”使员工与企业的命运紧紧相连,通过企业的发展,使员工过上“体面的生活”,包括收入增长、良好的工作环境、个人的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集团愿景:建立主营行业领导地位。这意味着中粮要在所进入的主营行业具有竞争力、影响力、控制力和市场占有率。中粮的每一个业务单元、每一项业务,通过寻求有效的商业模式不断成长,达到行业领导地位。集团战略:集团有限相关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集团企业精神:诚信,团队,专业,创新。
集团品牌理念:自然之源,重塑你我。自然是人类的源泉,自然资源是中粮生存和生长的根基。回归自然,回归到自然的环境、自然的成长、自然的能源、自然的再生之妙,中粮才会更具生命力和影响力。中粮尊重自然规律,善用自然的力量,致力于创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自然之源,重新塑造我们每一个人,塑造更美好的生活。
集团文化:诚信、业绩、专业、团队、学习、创新、公开、公正、透明、简单、处以公心、与人为善。
二、行为层面
行为层面的企业文化,是价值观在经理人和员工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上的表现,包括“五步组合论”、“6S管理体系”、“企业管理逻辑系统”、“行动学习法”、“高境界”、“团队工作法”、“战略思维”、“职业经理人”、“大中粮,无边界”等。
中粮集团在对经理人的管理上提出了“两高”的要求,“一高”即高境界,是宁高宁董事长给经理人提出的八点要求,给中粮经理人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另一高”是对经理人的“高压线”,即经理人廉洁自律十四条,是对经理人的基本要求,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中粮集团倡导“大中粮,无边界”,意指全体员工都是中粮人。过去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公司内部存在着两支队伍,一支是档案关系在公司的正式职工,另一支是市场化招聘的员工。2007年集团借《劳动合同法》出台之机,很好地推行了劳动合同改革,将两支队伍变成一支队伍,打破了原来国企按照档案而不按照劳动合同来管理员工的做法。无论档案在哪里,每名员工都与其所工作的独立法人实体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关系成为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依据。中粮集团讲求 “感恩”、“欣赏”和“信仰”。
三、物质层面
物质层面的企业文化,即价值观外化为的各种具体形式,包括中粮视觉形象 识别系统、办公环境与宣传物品、群体性活动、仪式和内部流行语等。出色的内刊——《企业忠良》;
建立中粮集团企业大学---忠良书院,培养优秀人才,传播企业文化理念;
中粮司徽的设计,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包含四种颜色,梦想蓝、喜悦橙、青春绿、承诺棕。橙色代表土地,蓝色代表天空和阳光,中间的绿色代表生命,也像一个”人”字,寓意着中粮能够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纽带和桥梁,体现了”自然之源,重塑你我”的理念;
新标识由扬特品牌识别咨询公司设计,为立体六角形,取自太阳耀光的形状。图标主体由天、地、生命三部分组成,充分表达了中粮“尊重自然规律,善用自然的力量,致力于创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自然之源,塑造自己,塑造生活,塑造人类社会”的品牌理念。
中粮司歌的名字叫《阳光》,由宁高宁董事长作词、高晓松作曲。这首歌是中粮集团正在积极建设和推广“阳光下的企业文化”一个方面的反映。【启示】
1、企业文化需要与时俱进,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战略的转型与调整不断转换思维模式,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保持企业持久的竞争力,引导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
2、国有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优势,把党的先进文化融入到企业自身文化之中;
3、企业品牌文化的创造要从精神、制度、物质各个层面着手,精神是基础,制度是约束力,物质是保障;
4、优秀的企业文化应具有人性化特征,充分考量来自不同人群的需求和价值观,最大限度协调好顾客,员工,管理层的关系;
5、企业文化不仅是外在的规范和准则,而是发自经理人和员工内心的一种“态度”。新的企业文化从诞生到被广泛接受认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采取适当手段,推行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和活动,巩固和传播集团新文化,使其深入人心;
6、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形象的标志之一,应充分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展现企业积极向上负责任的一面,对树立企业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有重要意义。中粮集团的品牌家族图谱,来看看这家世界500强企业阵线是多么庞大!
万达企业文化体系
一、思想体系
1、核心理念
万达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国际万达,百年企业”。“国际万达”就是企业规模、管理、文化达到国际级,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百年企业”是指企业要追求基业长青,追求长远利益。
2、企业使命
“共创财富,公益社会”。
3、核心价值观
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企业价值高于员工个人价值,社会价值高于企业价值。
二、制度体系
万达集团为了保证企业文化的传承、传播、贯彻、执行,专门成立了企业文化中心,基层公司配备专门企业文化专员,形成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制度,保证做到:年初有计划,年底有总结;经费有预算,培训有考核。
三、主要特点
1、敢于创新
敢于创新是万达文化的首要特点,就是敢闯敢试、敢想敢干。
万达是全国首家进行城市旧区改造的企业;万达也是全国第一家跨区域发展的房地产企业;万达是全国房地产企业中第一个转型商业地产的企业;万达更是全国首家大规模投资文化产业的企业,万达文化产业集团一成立便成为全国最大。
2、坚守诚信
坚守诚信是万达文化的核心特点。
1990年,万达集团开发的大连民政街小区成为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个工程质量全优住宅小区;1996年,万达在全国房地产企业中率先推出保护消费者利益 的“三项承诺”;2002年,万达在沈阳开发太原街万达广场,由于出售的部分商铺经营效益不好,万达从保护消费者利益出发,决定回购沈阳太原街万达广场所有已售商铺,除退回购房款外还补偿相应利息。万达沈阳退铺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全国诚信文化建设的标志性事件。
3、带头环保
万达集团是全国最早推行节能建筑的企业之一。
万达集团所有万达广场和五星级酒店都达到国家星级节能标准,自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年颁布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和运行标识以来,全国获得这两项认证的商业项目绝大多数是万达广场和五星级酒店,遥遥领先其他企业。
4、关爱员工
万达视员工为企业的核心资本,发展成果首先惠及员工,使员工在万达长本事、涨工资、长幸福指数。万达每年投入上亿元用于员工培训,并在廊坊投资7亿元建立了国内一流的万达学院。万达要求所有基层公司自办员工食堂,免费向员工提供一日三餐。万达实行优秀员工度假制度,每年评出的集团优秀员工,给予报销两人往返机票,免费入住各地万达酒店度假。
5、注重慈善
万达成立至今,慈善捐助现金超过37亿元人民币,是中国慈善公益捐助额最多的企业之一。也是唯一七获“中华慈善奖”的企业。
万达集团还倡导人人公益的理念,集团所有员工都成为义工,每人每年至少做一次义工。
6、做到最好
万达有远大愿景,对工作标准要求极高,追求“让一切工作成为精品”。万达只要进入的产业,至少做到中国行业第一,追求世界行业第一。万达是全球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全球排名第二的不动产企业、全球最大的五星级酒店业主。
7、执行力强
执行力强是万达企业文化的突出特点。一是说到做到。二是算到拿到。万达 做项目先算后干,先做规划设计、测算成本后再决定是否投资。项目开发过程实行计划模块化管控,保证项目全程的成本、现金流都在计划管控的范围之内。三是奖罚分明。万达制度奖罚分明,该奖就奖,该罚就罚。
8、弘扬传统
2005年集团推荐学《论语》,全集团开展一年的学习、讨论和演讲。万达多次聘请著名礼仪专家到企业讲文明礼仪,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万达集团王健林董事长很早就开始进行中国字画收藏,每年举办画展,支持优秀画家发展。
四、万达文化的丰富载体
万达文化主要有十个载体,称为“十个一”工程。
1、一个全媒体宣传平台。包括集团官网、月刊杂志、手机报、电梯视频、移动客户端等,已经形成覆盖全面、及时有效的企业文化传播体系。
2、每年一套内部出版物。包括万达集团画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万达故事、演讲集等。
3、每年一本董事长推荐图书。先后已推荐读《论语》、《执行一定有方法》、《追求卓越》、《责任胜于能力》、《把工作做到极致》、《史上最简单的解决问题手册》。
4、每年一次演讲比赛。围绕董事长推荐书目,开展演讲比赛,每年从600多基层公司、业务系统层层选拔,最后参加总部决赛。
5、每年一届员工才艺大赛。包括书法、绘画、篆刻、演唱、乐器、舞蹈等丰富门类,极大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6、每年至少做一次义工。集团所有公司都成立义工站,所有员工成为义工,每个员工每年做一次义工。
7、每年一系列员工运动会。包括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拔河、趣味运动会等丰富的体育比赛活动。
8、每年一次心灵之旅。访贫问苦,扶危济困,让心灵受到一次洗礼。
9、每年一次幸福假期。给予优秀员工及其家人报销两人往返机票,任意选择全国万达酒店免费度假。
10、每年举行一次集团年会。万达企业文化第一品牌,万达人的“春晚”,每年从全集团员工中挑选400位演员参加年会演出。海尔企业文化
海尔的核心价值观
海尔创业于1984年,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30年来,海尔始终以创造用户价值为目标,一路创业创新,历经名牌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国际化战略、全球化品牌战略四个发展阶段,2012年进入第五个发展阶段——网络化战略阶段,海尔目前已发展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
海尔的愿景和使命是致力于成为行业主导,用户首选的第一竞争力的美好住居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海尔通过建立人单合一双赢的自主经营体模式,对内,打造节点闭环的动态网状组织,对外,构筑开放的平台,成为全球白电行业领先者和规则制定者,全流程用户体验驱动的虚实网融合领先者,创造互联网时代的世界级品牌。
“海尔之道”即创新之道,其内涵是:打造产生一流人才的机制和平台,由此持续不断地为客户创造价值,进而形成人单合一的双赢文化。同时,海尔以“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的观念,致力于打造基业长青的百年企业,一个企业能走多远,取决于适合企业自己的价值观,这是企业战略落地,抵御诱惑的基石。
海尔的核心价值观是:
是非观——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 发展观——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 利益观——人单合一双赢
“永远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的是非观是海尔创造用户的动力。
海尔人永远以用户为是,不但要满足用户需求,还要创造用户需求;海尔人永远自以为非,只有自以为非才能不断否定自我,挑战自我,重塑自我——实现以变制变、变中求胜。
这两者形成海尔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基因特征:不因世界改变而改变,顺应时代发展而发展。
这一基因加上每个海尔人的“两创”(创业和创新)精神,形成海尔在永远变化的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特征:世界变化愈烈,用户变化愈快,传承愈久。
创业创新的两创精神是海尔文化不变的基因。
海尔不变的观念基因既是对员工个人发展观的指引,也是对员工价值观的约束。“永远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的观念基因要求员工个人具备两创精神。
创业精神即企业家精神,海尔鼓励每个员工都应具有企业家精神,从被经营变为自主经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成为自己的CEO;
创新精神的本质是创造差异化的价值。差异化价值的创造来源于创造新的用户资源。
两创精神的核心是强调锁定第一竞争力目标。目标坚持不变,但为实现目标应该以开放的视野,有效整合、运用各方资源。
人单合一双赢的利益观是海尔永续经营的保障。
海尔是所有利益相关方的海尔,主要包括员工、用户、股东。网络化时代,海尔和分供方、合作方共同组成网络化的组织,形成一个个利益共同体,共赢共享共创价值。只有所有利益相关方持续共赢,海尔才有可能实现永续经营。为实现这一目标,海尔不断进行商业模式创新,逐渐形成和完善具有海尔特色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人”即具有两创精神的员工;“单”即用户价值。每个员工都在不同的自主经营体中为用户创造价值,从而实现自身价值,企业价值和股东价值自然得到体现。
每个员工通过加入自主经营体与用户建立契约,从被管理到自主管理,从被经营到自主经营,实现“自主,自治,自推动”,这是对人性的充分释放。
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为员工提供机会公平、结果公平的机制平台,为每个员工发挥两创精神提供资源和机制的保障,使每个员工都能以自组织的形式主动创新,以变制变,变中求胜。
茅台集团
文化理念
一、使 命: 弘扬国酒文化 追求创新卓越
释义:我们致力于将千百年来积淀的国酒文化要素和精神,向公司各业务领域和全社会传播,使我们的各利益相关方感受并认同我们的价值理念。我们依靠持续创新谋求企业长期发展,通过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不断推动企业从优秀走向卓越。
二、愿 景: 享 誉 全 球
释义:我们致力于成为中国酒业的持续领先者,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建立广泛的国际影响力,立志成为世界一流的以酒为主,多种经营的企业集团。
三、核心价值观: 天贵人和 厚德致远
释义:“天贵”是“天赐之贵”、“贵天所赐”、“敬天所赐”的综合表达,意为大自然赐予茅台得天独厚的酿造环境;茅台人珍惜和利用这方天赐环境以及我们常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谋求科学创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和”即指“人心所向,目标一致,团结和谐”。
茅台集团在发展生产、追求成长过程中,始终秉承以德为先,对国家、对社会、对伙伴至诚至信。“致远”即茅台人志存高远,着力实现国酒茅台的基业长青。
四、企业精神: 爱我茅台 为国争光
释义:“爱我茅台、为国争光”是从爱国主义的高度,将个人利益、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爱我茅台”意味着员工要以“忠诚”、“敬业”、“奉献”、“卓越”来要求自己。“为国争光”则要求将茅台事业做大、做强、做久、做美,为国家、为社会创造价值。
五、经营理念: 理性扩张 统筹发展
释义: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借助内部和外部各种智力资源,科学分析,理性论证;必须统筹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共同发展;统筹酱香型白酒与其他香型白酒、茅台酒与系列酒的平衡发展;追求低投入高产出,确保可持续发展;必须统筹企业 与利益相关方的和谐发展,实现共赢。
六、决策理念: 谋则科学民主 定则果断执行
释义:坚持实行民主决策,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严格依照程序进行决策;决策要大胆假设、谨慎求证;以事实为依据,尊重科学,尊重规律。日常决策要讲求速度,适当授权,明确决策范围和决策责任。决策一旦确定,均应步调一致,果断执行。
七、人才理念: 以才兴企 人企共进
释义:人才是茅台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企业有发展,个人有前途,茅台与员工的进步互为动力。
八、领导理念: 务本兴业 正德树人
释义:茅台领导者的“务本”,就是致力于实现茅台使命和愿景,坚守茅台核心价值理念,坚守领导者肩负的责任。“兴业”就是“振兴茅台事业,创造最佳业绩”。
“正德”就是端正自己和他人的德行。领导者的权威源于人格魅力。领导者必须谦虚、谨慎,清正廉洁,公平公正,在团队、企业及公众中建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在制度和规则面前率先垂范,并带动员工共同执行。“树人”就是培育人才。发现、培育和推荐优秀人才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是“责任”和“卓越”,即要以“正身之德”而“厚民之生”,做兼济天下、善尽责任、不断进步的优秀企业公民。
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企业价值观: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 企业使命: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 中国移动的愿景: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
一、序
中国移动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自我超越的历程。回首过去,我们踏着快速、坚实的步伐,坚持“服务与业务领先”,以“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为目标,创造了移动通信事业大发展的辉煌;展望未来,中国移动将以“做世界一流企业”为己任,努力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
卓越的企业建筑于卓越的企业文化。纵观中外企业的发展史,成功的企业大都拥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根基,建立并贯彻一套清晰的价值理念,是企业基业常青的灵魂。2005年中国移动提出“培育先进企业文化、锤炼持久核心能力、塑造卓越企业形象”三大措施作为“从优秀到卓越”战略的重要举措,就是要使企业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动力源泉,凝聚企业的精神力量,建立具有中国移动特色的文化理念体系,明确中国移动人的价值观。
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建设,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进步、提升的过程。2005年,中国移动对企业成立以来的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深刻总结了企业发展实践中凝聚并凸显出来的文化品质和文化内涵,以继承和创新为方针,经过全集团上下反复酝酿和讨论,最终整合、提炼成中国移动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由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三部分构成。
核心价值观阐述了“我们是谁,我们的信仰是什么”,反映了企业及其每一个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评价标准和所崇尚的精神;使命表达了“我们的事业”是什么,其内涵表达了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原因;愿景说明了“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是企业在一定阶段内期望达到战略目标和发展蓝图;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核心,是形成使命、愿景的根本动力和精神源泉,是选择使命、愿景的决定因素;而使命、愿景是核心价值观在企业发展领域的价值追求的具体体 现,是核心价值观在企业活动中的承载和表现。
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核心内涵是“责任”和“卓越”,体现了中国移动作为企业、中国移动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将以成为“负责任”和“最优秀”的企业和个人作为自己的追求。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立足于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凝结了中国移动人缔造辉煌历史的精神精髓,表达了中国移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事业的坚定信念。这一理念体系的提出,必将凝聚和激励全集团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共同实现中国移动新的跨越!
二、核心价值观
二、中国移动的核心价值观 “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
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持久和最根本的信仰,是企业及其每一个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评价标准和所崇尚的精神。无论对于企业整体还是员工个体,价值观作为一把标尺,时刻衡量着我们自身的存在意义和行为方式。
中国移动的核心价值观是“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
(一)缘起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坤厚载物”的责任感,“健行不息”的自强心,一直是浸染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最深层的人文精神,并成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源泉和强劲动力。
从中国移动人迈出勇敢而坚实的第一步开始,踏实勤勉地承担责任、矢志不渝地追求卓越,就成为我们永恒不移的两条精神主线,它贯穿于我们每一步脚踏实地的行迹——搭建无数基站、建成数万公里传输、打造精品网络、提供一流服务、塑造优质品牌……在中国移动点点滴滴的成长、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打下深刻的烙印。透过历史的沉淀,珍惜并传承担当责任的胸怀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是我们对过往岁月的致礼和历经光荣的继承。
在当今这个日行千里的世界,经济与技术的发展、社会结构与文化的嬗变,使得电信行业面临着竞争日益全球化、技术不断更新、消费市场需求日趋复杂等诸多挑战。拥有承担责任的胸襟和追求卓越的勇气,是时代对中国移动的要求,更是中国移动把握当前机遇,发挥竞争优势,持续保持领先的自主选择。这也同时意味着,在竞争更加激烈和多元的未来,中国移动必将一如既往地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坤厚无私为舵,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进取为桨,去承载并实现中国移动基业长青、奉献社会、助力人类文明进步的梦想。从这种意义上说,“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正是中国移动内在信仰与精神的最佳体现。
“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的价值理念成于千年、相辅相生。“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表达言简而意赅,寓意深远而旷达,既传承了中华悠久历史当中“身、国、天下”的深厚文化底蕴,凝聚着中华民族沉积的文明,又彰显了中国移动追求卓越、勇担责任的社会时代精神;既体现了中国移动的独有特质,反映了文化体系的特色核心内涵,又阐释了中国移动的远大信仰,表达了中国移动人的理想和胸襟,融合了中国移动人的现代发展理念,是我们胸中神圣责任感的承载和我们追求卓越情结的传述。
(二)内涵
“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既体现了中国移动独有的特质,又阐释了中国移动历来的信仰。“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就是要求我们以人为本打造以“正身之德”承担责任的团队,就是要求我们成为以“厚民之生”兼济天下、承担社会责任的优秀企业公民,就是要求我们培养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气质,锻造勇于挑战自我,敢于超越自我的精神。
正德厚生
“正德厚生”语出《尚书?大禹谟》:“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维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是一种在中华大地上传承千年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以“责任”为核心要义的道德情操。
“德”指对个体品性、修养、行为的要求和标准,“正德”是谓“正身之德”,指人们的行为要符合道德要求,承担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表达了个体对自我的最高要求,充盈着人对自身严格的责任意识。
“生”指社会民生,甚至一切生命,“厚生”则谓“厚民之生”,指要尊重、关爱、厚待社会民生及一切生命体,体现的是一种关爱民生、兼及天下的济世情怀。
“正德”强调个体责任和对自我的约束,“厚生”强调社会责任和对社会的奉献。“正德厚生”集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移动现代的企业精神,从精神层面上体现了中国移动人渴望担负重任的自我定位和选择。
“正德厚生”是中国移动的行为责任规范。中国移动的员工要以“责任”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国移动在全集团倡导承担责任的自觉意识,鼓励承担责任的自觉行为。中国移动将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处理好自身与用户、政府、合作伙伴、竞争对手、供应商和员工等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这是中国移动作为一个企业通过承担责任对自身价值的彰显。
“正德厚生”是中国移动的社会责任宣言。中国移动事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社会总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移动将以高度社会责任感,关怀社会民生,关注民众福祉,做一个优秀企业公民,通过各种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中国移动将关注并尽力满足人与社会的合理愿望和切实需求,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分享通信给人类带来的更为丰富便捷的高品质生活,使不断创新的科技成果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快速发展提供助力,展现了中国移动长远的眼光和笃实的志向。
臻于至善
“臻于至善”源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一种古已有之,奉行者甚众的事业理念,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境界追求。
“止”是“到达”的意思。“臻”也是“到达”的意思,同时“臻”还有“不断趋向、不断接近”的意思,用“臻”取代“止”表达了一种不断进取,不断超越,永不停息的精神。“至善”,即最完善、完美的“理想境界”。“臻于至善”昭示的是一种永不止息、创新超越的“进取”心态,是一种对完善、完美的境界孜孜不倦追求的崇高精神,宣示了中国移动争取成为公认成功典范的自我定位。
“臻于至善”是一种状态,是一种不断完善、不断超越的状态。中国移动“臻于至善”的进程,是一个不断进取、上下求索、开拓创新、自我超越的持续提升过程,最终将引领中国移动成为其他企业学习和追赶的标杆。
“臻于至善”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按照事物内在的标准力求达到极致的境界。追求至善至美是中国移动不断提升、不断发展、从做大走向做强的内在驱动。意味着中国移动将以无畏的精神追求完美和极致,不留恋于历史的辉煌,敢于直面未来的竞争,在更大的地域范畴,在无限的技术领域,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不断创造历史的辉煌和高度。
“臻于至善”是一种位势,是一种站位领先的气势。它宣示了中国移动在未来通信行业乃至全球产业界的自我定位,那就是要力争在全球企业中站位领先。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同业乃至所有企业所公认的典范。
“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是在中国移动企业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特色文化的核心,是我们的灵魂,它体现了中国移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阔胸襟和责任意识,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斗志和卓越精神。
(三)承诺
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信仰,中国移动以承担责任的胸怀、追求卓越的精神,通过实际行动向客户、股东、员工、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社会公众郑重承诺:
对客户的承诺:做为客户提供卓越品质的移动信息专家。中国移动以创造卓越品质的产品与服务为永恒目标,以客户导向为经营原则。未来用户需求的重心将由“通信产品”延伸到“信息服务”,这不仅意味着需求的领域得到拓展,更意味 着需求的层次得到深化。中国移动将主动适应新需求、新竞争、新环境,以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高效的流程,去开发更具吸引力的产品、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及时、充分、持续地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信息化的需求,以“专家”的精神开创品质卓越的移动信息服务,为人类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助力添彩。
对投资者的承诺:做最具价值的创造者。中国移动自创始之日起,就坚持以诚信为本,高度尊重所有投资人的权益,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投资人的委托,信息公正透明,遵纪守法,建立并遵循有效的治理结构。中国移动将努力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创造和保持优良业绩,始终处于行业发展的领先地位,确保企业的保值、增值,回报投资者长远利益,通过增强股东的信心,赢得股东的信任。
对员工的承诺:成为员工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舞台。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客户;没有人心的凝聚,就没有企业的发展。中国移动始终坚持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眼光,充分关注人的价值与差异,以尊重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点和核心,最大限度地理解、关爱、信任和提升员工,营造员工合适的发展空间,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促进其发挥所长,为企业发展、为社会进步创造更大价值。
对合作伙伴的承诺:成为引领产业和谐发展的核心力量。现代产业竞争已经由企业之间的个体竞争转变为价值链之间的整体竞争,产业价值链的综合实力对企业的竞争优势起着关键的作用。中国移动将建立互惠共赢的商务机制,与价值链各环节的广泛合作,建立紧密互动的沟通机制,巩固和发展产业共同体间健康和谐的伙伴关系,组建业界最为强大、牢固的产业联盟,以卓越的领导力和强烈的责任感推动“无限通信世界”的形成,引领、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对同业者的承诺:成为促进良性竞争、推动共同发展的主导运营商。中国移动充分尊重业内同行,遵守竞争规则。中国移动将同业者视为相互促进的产业伙伴,始终本着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电信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框架之下,与之展开积极、富有建设性的竞争。我们承诺,通过公平合理的竞争手段及公开透明的沟通解决机制,与同业者共同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促进市场规范,建立一个公正有序的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提升行业整体价值,实现同行间的相互促 进与和谐发展。
对社会的承诺:做优秀企业公民。“企业公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必要条件。在寻求自我超越、获得辉煌成就的过程中,中国移动始终从全局着想,以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为企业行为的依据和目标。中国移动承诺始终争做品格健全、受人尊敬的优秀企业公民,在承担好基本商业责任、确保通信畅通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环保、教育等公益事业,以永不停息的事业追求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科技进步与文化繁荣,服务和谐社会。
三、企业使命
三、中国移动的企业使命“创无限通信世界 做信息社会栋梁”
使命是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与反映,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理由,是企业一种根本的、最有价值的、崇高的责任和任务,它回答的是“我们要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的现实问题。使命体现了企业全体员工的行为共识,是引导和激发全体员工持之以恒,为企业不断实现新的发展和超越而努力奋斗的动力之源;使命不仅包括目前面临的任务,更涵盖中国移动人对过去的认识、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判断,揭示了企业成长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创无限通信世界”体现了中国移动通过追求卓越,争做行业先锋的强烈使命感;“做信息社会栋梁”则体现了中国移动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将承担发挥行业优势、勇为社会发展中流砥柱的任务。创无限通信世界
及时、充分而有效的沟通是人类实现资源共享、社会实现集约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通信业的发展,帮助人类逐渐打破沟通的时空障碍,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为快捷有效。“无限通信”的世界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乐园,在没有任何沟通限制和障碍的世界,在能够“随时”、“随地”、“随意”、“沟通无极限”的世界,人类能够自由共享所有知识,自由传达所有情感。中国移动凭借卓越的技术和才能,把创造和实现人类共同的梦想“创无限通信世界”作为自己无上的企业使命。
“无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随着人类生活形态的变化,人们对通信的需求以及对“无限通信”的理解也正在不断地演进。未来世界中人-人通信、人-机通信、机-机通信的发展必然会超乎我们现在的想象,“人类沟通的理想境界”必然会因此而不断提升。然而无论世界怎样变化,未来的通信一定更便利、更灵活、更经济、更时尚和更个性,更多地让人类享受通信带来的乐趣。中国移动将矢志不移、竭尽全力地推动和实现这种趋势。
“无限通信”的目标要求中国移动实现“应需而动”,将通信主体从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中解放出来。这就意味着必须具备以客户为中心进行无缝连接、随时通达、智能终端支持的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无约束、端到端的通信服务。
“无限通信”的目标要求中国移动实现“因需而变”,将通信主体从形式和媒介的约束中解放出来。这就意味着必须拥有提供音视频多媒体信息服务的能力,为各种形式的信息沟通提供基础性的保障,确保信息交流的实时性、保真性、安全性。
中国移动带着“创无限通信世界”的魄力和勇气,担当着引领“无限通信”新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先锋。中国移动将始终站位于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前沿,将变幻风云尽收胸中,前瞻性地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和解决方案,在技术进步、运营模式演变、市场消费演进等方面发挥创造性的引导作用,成为行业和市场发展过程中当之无愧的牵引力。
中国移动带着“创无限通信世界”的才能与锐气,担当着主导“无限通信”理想境界和谐发展的中坚。在未来个人通信新世界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移动不仅要保持自身优良的业绩,还将力促行业的健康和谐发展。中国移动不寻求对产业价值链的独家寡占,而是追求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通过高效的组织掌控,协调研发、制造、应用、消费、服务支撑等各方力量,共同推进行业进步。中国移动将以开放的姿态,凝聚全行业的力量,去将开创新世界的梦想变成现实。
“创造无限通信世界”,开创崭新生活方式,提供丰富生活内容,提升人类生活质量,让繁忙疲惫的现代人能够享受到随时、随地、随意、沟通永无极限的快乐,是中国移动孜孜不懈的永恒追求。做信息社会栋梁
信息化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它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尺度。这证明,世界已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从宏观上看,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将提高人类所支配的资源的质量,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从微观上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减少了时间和空间给社会发展带来的限制,将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创造了知识广泛共享的基础,使人类文明的大规模共享成为可能。由当前信息技术令人震惊的发展速度,我们可以预见,信息化将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世界发展的主旋律,信息产业将始终具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力。
“做信息社会栋梁”,这是自信的中国移动人自主的选择,也是人类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文明这一伟大历史转折赋予中国移动的艰巨责任。
信息社会的特征在于通过信息的高效传递和应用来创造财富,而中国移动所运营的物理网络资源正是信息传递的基础设施,所提供的通信服务也正是使信息资源变成财富的媒介和手段。其完美的契合度决定了中国移动所处的价值链核心定位,也决定了中国移动必将在走向信息社会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信息社会的栋梁,作为行业的引领者而不是跟从者,不断进行业务和体制创新对中国移动来说是必须的,如此才能牵引和带动社会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成为推进信息社会前进的先锋和主导力量。中国移动的技术、业务创新和运营模式创新,将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形成强烈的示范效应。我们将通过开放的网络平台,吸引信息资源提供者创造更多更好的信息资源;通过多样化业务的引导和推广,促使消费者使用更高效的信息交流方式,更便利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以更高的效率使信息转化为财富。
作为信息社会的栋梁,作为专业技术的首倡者而不是后觉者,中国移动将不断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和网络的综合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成为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桥梁。我们将以高效的运营保证信息沟通与交流的及时通畅,通过运营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将消费层面的需求发展传递给技术层面,将技术层面的进步传递到消费层面,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通过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带动和推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断推动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迈进。
大市场孕育大企业,大使命成就大事业。中国移动注定要承担起 “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的历史使命,这是中国移动责无旁贷的历史选择。
我们的使命就是让所有人都能享受随时、随地、随意沟通的快乐;让所有人享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由自在的生活;让我们人类的胸怀变得日益广博开阔;让日益庞大的世界更加容易把握;让我们这片土地变成更美好的家国!
四、愿景
四、中国移动的愿景“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
愿景是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理想,是企业在实践核心价值观、使命过程中的一种体现,是企业期望达到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与实现的发展蓝图。愿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的变化和企业战略的调整而改变,当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则需要设定新的愿景,以新的目标来引导企业向新的成功迈进。
(一)必然
“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是中国移动内生企业品性的自在要求。中国移动选择了“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信仰,注定了我们不仅要追求数量的超越,更必须成就品质的铸炼。关注品质、追求品质是我们对社会负责、追求卓越的最佳体现方式,中国移动只有通过为社会创造卓越品质而践行自己的价值观。中国 移动肩负着“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的使命,意味着我们必将永恒保持对网络、服务、业务的高品质追求,这是“无限通信”的基础,也是“无限通信”固有的内涵;同时唯有以追求高品质的信念和实践,引领行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信息社会的蓬勃繁荣,才能无愧为整个信息社会中坚力量和榜样,无愧为“社会栋梁”。
“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是对多年来倾力打造的“移动通信专家”形象的传承和升华。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中国移动拥有了全球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无线通信网络,拥有了全球第一的客户群体,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员工队伍,成就了“移动通信专家”的能力和形象,奠定了中国移动创造卓越品质的基石。我们已铸就的一切成果,以及正在进行的努力让我们坚信,中国移动完全有能力成为全球最佳通信服务和业务的提供者,成为全球品质最佳的企业。
“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是中国移动在新环境下,适应市场需求、保持价值增长,实现新跨越的着力点。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未来的通信消费需求将逐步由单纯的产品需求向复杂的品质需求转变,运营商只有在产品的功能性、服务的系统性、体验的崇尚性、内容的时尚性等诸多方面不断创新才能形成长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将2G优势延续到3G时代,最终实现新的发展跨越。
(二)驱动
卓越品质的实现必须依靠所有内外因素的卓越品性。卓越的运营体系、卓越的组织和卓越的人,是中国移动打造卓越品质不可或缺的驱动元素。卓越的运营体系是“卓越”的外在体现,中国移动所创造的卓越品质正是通过卓越的运营体系得以产生和传递给利益相关者,为提高社会信息化程度和人们生活品质做出贡献;卓越的组织和人是缔造卓越的基石,由组织和人形成的整体能力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组织和人的行为风范产生影响力,只有卓越的组织和卓越的人才会具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打造卓越的运营体系”,意味着中国将努力建成一流的通信网络、一流的运营支撑系统、一流的服务体系、一流的营销体系、一流的业务开发体系和一流的企业IT系统。
“建设卓越的组织”,意味着中国移动不断实现组织的自我超越与完善,努力形成创新、高效、和谐的学习型组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成为社会有机体中的优秀组成部分。
“培育卓越的人才”,意味着中国移动将致力于培养富于远见、充满激情、意志坚定、勤奋务实、诚实守信、认真负责、尊重他人、乐于分享、职业化的人才队伍。
卓越的运营体系、卓越的组织管理、卓越的员工队伍,将铸造中国移动卓越的企业品质;而这种企业品质,正是创造出无可挑剔的服务品质和业务品质的源泉。
(三)内涵
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其核心就在于,以客户需求的洞察、挖掘和满足为目标,以企业价值链各环节的持续改善为策略,以人、组织、运营体系的系统结合为基点,从领先的网络质量、精准的计费系统、深入的客户理解、满意的客户服务、创新的业务产品、值得信赖的品牌等多个方面塑造中国移动服务的卓越品质。
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意味着中国移动要在网络质量方面做到持续领先。这里的“领先”有静态和动态两层含义,即既是“现在”的领先,也要做到“未来”的领先。静态来看,要做到广泛严密的地域覆盖,迅捷清晰的信息传送,稳定安全的支撑系统,确保客户实现“随时、随地、随心”的无障碍沟通以及“无论在何方,中国移动始终在身边”的服务宣言。动态来看,要做到以市场为导向,对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判断和先机性把握,适时引入新型技术,不断提升网络集中化管理水平,全力打造领先竞争对手的技术先进型网络,以先进的网络带动领先的业务与服务,以巩固长期竞争优势。
“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意味着中国移动要以精准的计费系统来实现 尊重客户价值的承诺。计费系统要能够与公司长期的业务发展相适应,要能够满足复杂业务多样化计费的实际需求,要能够体现中国移动长期以来一贯的对客户价值的尊重以及客户承诺的遵守。
“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意味着中国移动要深入的理解客户需求并针对性、高质量的予以满足。这里的客户需求,不仅指现实的需求,还包括潜在的需求;不仅指群体性的需求,也指向个性化的需求;不仅指简单的通信需求,更涵盖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沟通需求。中国移动将通过遍布全国的客户反馈网络和客户需求理解机制,确保对客户生活形态的全方位敏锐把握,在未来无线世界,通过卓识的努力,促进通信与生活的融合。
“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意味着中国移动要不断对现有产品和服务进行价值抽象与提炼,锻造出值得客户永久信赖的经典品牌。在体系上锻造相互区隔又密切互补的品牌组合,并在深入客户理解与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品牌整体规划;在定位上针对不同目标客户群赋予不同品牌差异化的内在特性,丰富品牌的文化内涵;在策略上以品牌为主线,整合服务、业务、定价、宣传各个营销环节。
中国移动将致力于以我们高品质的创造与奉献,消除人类沟通的障碍、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促进人类生活和社会文明的提升,促使人们充分享有一个自由沟通、自在生活的新世界。
五、跋
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发扬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需要各部门的紧密配合,需要长期的沉淀和艰苦卓绝的努力。
以铸就卓越为奋斗目标的中国移动人坚信,生命的光华只有在不断的升腾中才能得到最佳的呈现,生命的精彩只有在超越巅峰的时刻才能拥有完美的体验。
树立一套正确的理念、制定一个有生命力的发展战略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坚持自己的理念、实施既定的战略更需要付出卓绝的努力。曾经创造了无数光荣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将铭记自己历史的使命,带着我们深沉博大的责任心和永不满足的卓越心,继续前行!
让我们紧紧携手!
让我们共同努力!
保利集团
企业形象
保利集团公司形象标识如下:
标识意义:1983年,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公司)联合组建一家对外贸易公司,时任中信公司总经理徐兆龙为公司起名“保利”,取保卫胜利之意。英文前缀词POLY恰与中文“保利”一词发音相同,故取之。王军、贺平等公司创始人都是这一历史的见证者。保利公司的司徽P,取英文“PLA”(中国人民解放军缩写)、“POLY”、“POWER”等含义,变形的英文字母P,由赖维武、王小朝于1987年设计,象征拳头,代表信心和力量。P中心的空间,喻意把握现在,放眼未来。
1993年保利公司成立十周年庆典之际,贺平总经理邀请书法家启功先生书“中国保利集团公司”,有简体和繁体两个版本。1994年11月,保利公司正式注册“P”和“保利”两个商标,并取得国家工商局颁发的商标证书。
企业价值观
务实、创新、规范、卓越
务实:立足之本。以人为本,以客为先,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在市场竞争中寻求企业发展与业务经营的适宜之路,以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创新:发展之源。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唯有创新,才能保持企业旺盛的生命力,在创新与研发中,始终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
规范:经营之道。规范管理,诚信经营,循法尚德,回馈社会。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运行机制与业务流程,秉持专业的精神和敬业的作风,认真履行一个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赢得市场的肯定。
卓越:追求之境。志向远大,目标明确,追求卓越,永无止境。“超越自我,永争第一”是保利孜孜以求的目标,更是公司赢得竞争优势的精神动力。
企业愿景及使命
致力于将集团打造成为在各主业领域具有行业领导地位、管控能力强、国际化程度高、公司治理优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入世界500强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经营理念
保利集团公司传承了人民军队服从命令、听党指挥、英勇善战、服务人民、勇争第一的优良传统,锻造了保利集团公司“忠诚可靠、纪律严明、执行力强”的独特企业文化。这种一往无前的企业精神和过硬顽强的作风,使集团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彰显了强大的生命力。在长期实践中,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创新,文化内涵得到丰富和发展。
1、国际贸易:通过全球化的通商与合作,实现互惠之利
2、房地产开发:通过高品质的住宅与物业,创造幸福空间
3、文化艺术经营: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分享生活之美
4、矿产资源投资开发:通过绿色开发与高校利用,促进现代文明
5、民爆业务:通过安全环保的爆破技术,开启革新之路 阿里巴巴集团文化与价值观
阿里巴巴集团的文化关乎维护小企业的利益。
我们经营的商业生态系统,让包括消费者、商家、第三方服务供应商和其他人士在内的所有参与者,都享有成长或获益的机会。
我们的业务成功和快速增长有赖于我们尊崇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并且始终如一地关注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我们相信,无论公司成长到哪个阶段,强大的共同价值观都可以让我们维持一贯的企业文化以及我们的公司的凝聚力。
我们的价值观
阿里巴巴集团的六个价值观对于我们如何经营业务、招揽人才、考核员工以及决定员工报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六个价值观为: 客户第一:客户是衣食父母
团队合作:共享共担,平凡人做非凡事 拥抱变化:迎接变化,勇于创新 诚信:诚实正直,言行坦荡 激情:乐观向上,永不言弃 敬业:专业执着,精益求精
Google的十大信条
我们首次拟就这“十大信条”还是在Google刚刚成立没几年的时候。此后,我们时常重新审视这份清单,看看它是否依然适用。我们希望这些信条永不过时,而您也可以监督我们是否遵守了这些信条。
1、以用户为中心,其他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自创建伊始,Google就一直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为宗旨。无论是设计全新的网络浏览器,还是更换首页外观,我们都非常用心地确保最终的结果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而不是为了实现公司自身的目标和经济利益。我们的首页界面简单明了,网页加载速度非常快。我们从不对外出售搜索结果中的展示位置。对 于广告,我们不仅清楚地将它们标记出来,而且广告内容也会与搜索相关,从而确保广告不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在开发新的工具和应用时,我们秉承这样一种理念:设计出来的产品应该非常出色,而不会让用户产生“这个产品应该这样或者那样设计”的想法。
2、专心将一件事做到极致。
Google以搜索起家,而搜索也一直是我们的核心业务。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研究队伍之一,可以心无旁骛地攻克搜索方面的难题,我们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也知道如何可以做得更好。由于要不断应对各种棘手状况,Google已深谙复杂难题的解决之道。我们的服务已让上百万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信息,但我们不断探索、追求更高境界的脚步不会停歇。我们为不断地改进搜索服务所做的投入,也有助于我们将掌握到的知识和技术应用于Gmail和Google地图等新产品。我们希望将搜索所蕴含的无限力量应用于未曾探索过的领域,并帮助用户在生活中更多地获取和使用越来越丰富的信息。
3、越快越好。
我们很清楚,您的时间非常宝贵,因此,当在网络上寻找某个问题的答案时,您一定希望瞬间就能找到,而我们的目标就是满足您的这些需求。我们的目标是让用户尽快离开我们的网站-世界上大概只有Google能这么说。我们不断精简网页并提高服务环境的效率,一次次地打破自己创造的速度纪录,现在的搜索结果响应时间平均只有几分之一秒。我们推出的每款新产品都非常注重速度,无论是移动应用还是Google Chrome(一种足以跟上现代网络速度的高速浏览器)都是如此。我们将继续努力提高所有产品的运行速度。
4、网络上也讲民主。
Google搜索之所以能快速找到相关信息,是因为它依赖于上百万在网站上发布链接的用户,是他们帮助我们判断有哪些其他网站提供了有价值的内容。在评估每个网页的重要性时,我们采用了200多种指标以及大量的技术,其中包 括我们的专利算法PageRank™,它可以分析出哪些网站被网络中的其他网页“票选”为最佳信息来源。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这种方法也会越来越完善,因为每个新网站在提供信息的同时,也是另一张待统计的“选票”。秉承同样的民主精神,我们积极从事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开发,集众多编程人员的努力和创意,不断推出各种创新产品。
5、信息随时随地可得。
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移动设备,因为他们希望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信息。我们不断开发新的移动服务技术,推出新的移动服务解决方案,希望帮助全球用户在自己的手机上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从查看电子邮件和日历活动到观看视频,不一而足,更不用说在手机上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使用Google搜索功能了。此外,我们希望通过Android激发更强的创新意识,为全球移动用户谋福利。Android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移动平台,它将开放性这一让互联网大获成功的因素带入了移动世界。Android不仅能使消费者受益,让他们拥有更多选择余地并享受更富创意的移动体验,也为运营商、制造商和开发者创造了营收机会。
6、赚钱不必作恶。
作为一家公司,Google有两个收入来源:一是向其他公司提供搜索技术,另一个则是向广告客户提供在我们的网站上和网络中的其他网站上投放广告的服务。在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广告客户使用AdWords推广他们的产品;无数发布商通过AdSense计划投放与自己网站内容相关的广告。为了确保最终能够服务所有用户(无论他们是否属于广告客户),我们针对我们的广告计划和实际做法制定了一系列指导原则:
除非广告内容与搜索结果页的内容相关,否则,就不能出现在我们的搜索结果页上。我们坚信,只有广告与您要查找的内容相关时,它提供的信息对您来说才算有用。因此,您可能会发现,执行某些搜索后看不到任何广告。
我们相信,广告即使不“喧哗夺宠”也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所以,我们拒绝弹出式 广告,因为这种广告会妨碍用户浏览所请求的内容。我们还发现,如果文字广告与受众高度相关,则点击率就会远远高于随机显示的广告。任何广告客户(无论规模大小)都可以从这种针对性极强的广告媒介中受益。
在Google上投放的广告总是明确地标记为“赞助商链接”,因此,这些广告不会影响搜索结果的真实性。我们绝对不会通过操纵排名的方式,将我们的合作伙伴放在搜索结果中排名靠前的位置,另外,也没有任何人可以购买到更高的PageRank。我们的用户信任Google的客观性,我们绝不会为任何短期利益去破坏这份信任。
7、信息无极限。
当Google索引中的互联网HTML网页数量超过其他任何搜索服务时,我们的工程师便会将精力转到那些不那么唾手可得的信息上。有时我们只需将新的数据库集成到搜索中即可(例如添加电话号码和地址查询、添加商家目录),但有时还需要付出更多富于创造性的努力(例如增加更多的搜索功能,包括新闻存档搜索、专利搜索、学术期刊搜索以及对数十亿张图片和数百万种图书的搜索)。我们的研究人员会继续研究如何将世界上所有的信息提供给有需要的人们。
8、信息需求无国界。
我们的公司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成立的,但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全世界使用各种语言的人获取信息。为此,我们在60多个国家/地区设立了办事处,拥有180多个互联网域名,我们为生活在美国境外的用户提供的搜索结果量占总搜索结果量的一半还多。我们提供130多种语言的Google搜索界面,能让用户将搜索结果限制为以他们自己的语言撰写的内容;对于Google的其他应用和产品,我们也希望推出尽可能多的语言版本和可使用的形式。有了我们的翻译工具,哪怕内容是用地球另一端您完全不懂的语言所撰写的,您也可以浏览和探索。在这些工具和志愿译者的帮助下,我们甚至能够大幅改进向世界上最偏远地区的用户提供的服务的种类和质量。
9、认真不在着装。
我们的创始人秉承着“工作要有挑战,挑战带来快乐”的理念创立了Google。我们相信,恰当的企业文化更容易孵化出绝妙的、富有创意的产品。这样的企业文化绝不是熔岩灯和橡胶球就能营造出来的。我们重视团队成绩,也推崇个人成就,因为这都是公司全面成功的基础。员工是企业的宝贵资产,我们极为重视。他们背景不同,但都活力四射、热情洋溢。无论是工作、娱乐还是生活,他们总是充满创意。我们的工作氛围可能非常随意,但就是在排队等咖啡的过程中、在小组会议上或在健身房中,新的想法不断涌现,并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在彼此之间交流、经过测试,然后投入实际应用。这些新想法往往会催生出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新项目。
10、追求无止境。
我们始终将自己在某方面的优势视为继续发展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我们为自己设定目前还达不到的目标,因为我们知道,通过不断朝着这些目标努力,我们可以做得比预期更好。Google的目标就是通过创新和反复探索,打造出优秀的产品并以异乎寻常的方式对其加以改进。例如,我们的一位工程师发现,用拼写正确的字词进行搜索时会得到很好的效果,于是他就开始思考应当如何处理错别字。正是这种思考促使他开发了一种直观且更加实用的拼写检查工具。
即使您也不太清楚自己要查找的确切内容,在网络上寻找答案也不是您的问题,而是要由我们来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尽力预测全球用户尚未明朗的需求走势,并开发各种可能会成为日后新标准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这些需求。以我们发布Gmail时的情况为例,与当时的其他电子邮件服务相比,Gmail拥有的存储空间最大。但现在看来,提供如此大的存储空间似乎是理所应当的,这是因为我们如今对电子邮件的存储空间有了新的标准。这些都是我们所追求的改变,我们会一直探索能够推动改变的新领域。归根结底,我们所做的一切正是源于永不满足于现状的态度。
知名集团企业文化参考 篇2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 现有中小企业逾14万家, 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7000多家, 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600多家。经过十几年的市场磨练, 许多温州民营企业已经从成长、发展阶段转向成熟阶段, 即“二次创业”阶段。如果说前一阶段不少民营企业是靠企业家的“机会+激情”、“勇气+能力”而成功的, 那么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化, 民营企业的管理需要不断提升, 那些思维不能与时俱进, 延用旧的管理模式, 或者小富既安、不思进取的企业必将被市场淘汰。逐步走向成熟的民营企业则清醒地意识到, 企业要继续发展壮大必须实现由粗放式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 改良和变革需要不断深入。而企业变革需要文化变革的有力支撑, 企业内部管理的提升, 必然要求企业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人的建设上, 因此属于对人的精神管理的企业文化就自然成为企业的重要工作。
一、温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对企业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和理解。
“义利并举”、“农商并重”的永嘉文化对温州人影响深远, 它成为了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文化精髓, 同时这种文化也孕育了温州民营企业的唯功利性特征。企业文化建设不会直接为企业创造利润, 许多民营企业老板认为企业文化“中看未必中用”、“只花钱不赚钱”。因此, 尽管温州民营企业众多, 但是能自觉坚持长期推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却为数不多, 大多数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仍然处在自发阶段。其所谓的企业文化, 基本上是在长期经营中自发地无意识积累形成的, 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 零碎而不稳定。有的企业虽然提出了文字性的经营理念、经营使命、经营价值观等, 但往往带有一般性、模仿性, 缺乏个性和适应性, 很难付诸实践或者不打算下大功夫去实行。而真正实行的则是老板个人长期自发形成的观念。而有些企业则对企业文化建设不甚理解, 盲目模仿、照搬其他企业的一些形式, 热衷于喊口号、写标语、搞活动、打广告等, 以为这样就是塑造企业文化, 忽略了在这些形式下面企业文化的基础和内涵, 脱离了企业经营管理实际, 造成企业文化建设中“老板热、员工冷”、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实践“两张皮”的现象。
2、家族文化特征明显。
温州民营企业文化大多根植于家族血缘文化。温州民营企业基本起源于家庭作坊, 家庭成员均独挡一面。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 作坊式的经济实体扩张成为公司, 家庭成员和家族中的亲戚随之自然担任了企业中几乎所有的重要职位, 并以家族利益为首, 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血缘文化。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企业对人员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出于对家族人员的信任, 与家族有关的人员也得以陆续加入公司, 这样在家族文化之外又形成了泛家族文化。而发展至今, 市场的变化、管理模式的变革等因素, 使得越来越多的温州民营企业充分认识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于是开始广泛地聘请职业经理人, 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开来。职业经理人作为公司的新鲜血液, 为温州民营企业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活力, 但同时如何融入家族与泛家族文化却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3、企业家精神与职业化文化之间需进一步“融合”。
民营企业作为一个“人治”的典型, 创业之初大多是企业家一个人说了算。其文化起源, 与创业者的创业意识、经营思想、管理风格以及其胆量品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 民营企业的文化可以说是企业家个人魅力的化身。企业家个人扮演了企业文化的倡导者、示范者、推动者、变革者等多重角色, 主导着一个企业文化的主要性格:其价值观决定企业文化的基调;其个人风格影响整个企业的作风;其观念创新带动企业文化的革新;其素质提升促进企业文化的完善。因此,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对民营企业家自身的素质和文化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另一方面, 企业家精神不能简单等同于企业文化, 毕竟企业文化是一个群体概念, 而企业家精神是一个个体概念。随着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 企业从一个人管理或者家庭式管理向职业化团队管理是大势所趋。职业经理人所带来的新理念、新管理模式, 也为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加入了更多新的因素。在此过程中, 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如果能够很好地“融合”起来, 那么企业文化变革与建设就更容易取得成功, 否则将会使企业进退失据, 文化建设将难以深入, 甚至造成对企业的伤害。
二、康奈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做法
1、以企业家精神引领企业文化。
民营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塑造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定意义上讲, 民营企业的文化几乎就是老板的文化, 康奈集团 (以下简称康奈) 也不例外。当然, 优秀的老板不一定能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但是优秀的企业文化一定需要一个优秀的老板。郑秀康无疑是一位优秀的老板, 同时也是康奈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推广者和实践者。使康奈“成为世界知名品牌, 成就康奈百年基业”是他的梦想,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 他寄厚望于企业文化。从康奈里众多的类似“只有通过企业文化理念的传播, 才能使员工对公司提出的战略目标予以认可, 从而成为凝聚企业全体员工的一种力量”的语录可以看出康奈老板对于企业文化的重视, 而康奈专门成立的企业文化中心则清楚体现了康奈打造一流企业文化的决心。康奈老板亲民、诚信的个人形象在康奈深入人心。在康奈制订的奖罚制度里有一个大奖——无论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要是听到老总郑秀康称自己员工为“打工仔”, 就可当场得到1万元奖励。不过这个奖设立至今, 还没有人有机会领到。另外, 康奈高层带头弘扬“终身学习”, 老总郑秀康虽然工作很忙, 还挤出时间学习MBA课程和专业管理书籍, 出国考察回来都会撰写一份心得体会和企业各项工作的整改意见, 并下发给中层干部讨论实施。再就是, 康奈积极发动每一位员工出谋献策、参与到企业的文化建设中来, 使员工切身感受到企业文化的魅力和从中的收益。简言之, 康奈的领导人有强烈推广自己或别人头脑中萌发的他非常欣赏的价值观念、精神境界、理想追求的愿望;其次, 企业文化的种子深深根植于康奈高层的心中, 领导者带头实行, 对员工坚持不懈地灌输和熏陶。因此, 康奈的老板文化引领了康奈的企业文化, 同时企业家文化与家族文化、职业文化能够充分地融合在一起。
2、讲好康奈的故事。
谈到企业文化传播时, 美国著名作家和企业顾问汤姆·彼得斯认为:“一个公司的故事和传奇性人物最能体现它的价值观。要想知道一个公司最优先考虑的是什么, 以及谁是代表性人物, 那么倾听公司的故事是最可靠的一条途径。”简言之, 提炼并讲好企业故事, 是企业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在康奈的每一个角落里, 都流传着老总郑秀康传奇的创业史故事和他亲民、诚信的个人魅力故事, 这些故事里包含了康奈的价值观念、精神境界、理想追求, 孕育和发展着康奈企业文化的种子因素。而老总郑秀康本人也十分擅长用讲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愿望, 比如在康奈成立25周年之际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茶话会上, 他就结合亲身经历讲了“摘不摘果是素质问题”等三个经典故事。这些故事经过康奈企业文化中心的整理和传播, 成为传播康奈企业精神和理念的良好载体。其实, 翻阅康奈集团的《企业文化手册》, 细心的人一眼就可以发现, 组成康奈企业文化理念的各个部分, 如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精神、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人才理念、质量方针等, 无不流传着康奈人脍炙人口的故事。而在康奈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发现、收集康奈人的故事也是企业文化中心工作的一部分, 通过举办“我和康奈”、“走进康奈”、“企业文化你我他”等活动, 通过《康奈报》、康奈内部的网络等各种平台, 提炼的故事可以迅速传播开来, 康奈精神就这样看似悄无声息却坚实地在每个康奈人心中发芽、生根。
3、推出“企业文化传播年”。
2006年1月8日, 25周年庆典刚过, 康奈立即明确宣布:2006年将定位为“康奈企业文化传播年”, 将企业文化传播作为企业2006年全年的工作主题, 从而把企业文化提高到了企业历史上新的高度。康奈集团从为何要传播企业文化、特色内涵何在、如何展开传播、想要实现什么目的等四个方面考虑和部署了全年的工作, 制定了16字的总体工作思路: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实地传播, 遍地开花。同时, 集团企业文化中心还提出了“12345”的企业文化推进策略。 (1) 快速组建一支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传播队伍。即快速组建起一支以企业文化中心为牵头和具体执行单位、以集团公司各部门、各子公司相关领导和部门人员共同参与的强有力的文化传播队伍。 (2) 精心组织好两个大型特色企业文化项目。即搞好“康奈文化节”和“康奈之光”大型电视晚会这两大特色性企业文化项目, 并着重搞好文艺节目的创新。 (3) 重点做好三个终端的企业文化培训和传播。即集团各层面紧密联系, 重点做好行政干部员工、生产干部员工、营销干部员工这三个终端的企业文化培训和传播工作。 (4) 充分经营和利用四大文化载体进行文化渗透。即经营好温州民企首家业余艺术团体———康奈职工艺术团, 使之成康奈企业文化金名片;办好《走进康奈》杂志, 力创中国鞋企第一营销内刊;借助《康奈企业文化手册》, 面向广大员工、代理商、消费者和社会大众, 进行广泛传播;整理编辑《2005康奈新闻汇编》, 见证2005年康奈的辉煌发展。 (5) 推出5个创新型的企业文化主题活动。即开展“康奈真情伴我行”大型有奖征文活动;举办“才艺康奈人”书画、摄影、征联比赛;组织“企业文化你我他”企业有奖知识竞赛;举行“文化力·市场力·竞争力”全国市场考察活动;举行“亮·丽———2006康奈风采大型图文展”。
4、立足“四个结合”。
康奈的成长与发展, 靠的是全体员工的勤奋敬业, 靠的是康奈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康奈企业文化与康奈各阶段的战略需求高度吻合, 其企业文化积淀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四个结合”:一是质量文化与制度文化相互促进。“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贯穿于康奈的整个历程, “用户是上帝”的大幅标语挂在工厂最显眼的地方。公司不断加强企业制度建设, 使企业的质量文化与制度文化在企业中得到重视和完善, 成为康奈企业文化最初形成的内容。1991年, 康奈提出“创全国同行第一流质量、第一流款式、第一流服务”;1993年, 康奈率先在同行业中导入全面质量管理;1996年, 导入ISO9001标准;2000年公司导入ISO14001标准;2001年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2006年, 康奈荣获年度全国质量管理鼓励奖。二是商标文化与品牌文化相映生辉。康奈商标已在海外50多个国家注册。广告语“穿康奈, 好气派”和“拥有康奈, 舒适自在”脍炙人口, 深入人心。至今康奈已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出口名牌、国家免检产品等400多项殊荣, 康奈的商标文化与品牌文化协同发展、相映生辉。三是文化载体与文化活动相得益彰。康奈文化载体丰富, 公司专门成立了企业文化中心, 创办了《康奈报》、《走进康奈》杂志, 建立了康奈网、康奈新温州人广播站、宣传橱窗、食堂电子宣传牌、车间看板等, 还精心制作各种介绍企业、产品的画册和光盘。同时公司举办主题文化活动, 每年固定的大型文化活动有两次:员工文化节, 节目都取材于一线生活, 由康奈人演康奈事, 康奈还于2005年成立了温州市首个职工艺术团;“康奈之光·电视文艺晚会”, 与温州电视台合作, 由康奈员工与专业演员同台演出。四是亲情文化与教育文化相融合。公司注重对员工进行亲情文化与教育文化的熏陶与感化, 注重学习型企业建设, 制定了全员培训计划。亲情文化的打造与教育文化的开展相融相生, 高度体现了以人为本、团队为先的经营观念, 也真正实现了理念落地、文化生根。
三、康奈企业文化的特点
康奈经营成功的重要一部分, 是其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细细揣摩, 康奈的企业文化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目光远大, 目标清楚。
康奈的创始人郑秀康在企业成立之初就清楚地意识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巨大作用, 并把成就康奈百年基业的梦想寄托于此, 并且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其企业家精神充分引领了公司的家族文化和职业文化, 因此康奈的企业文化超越了一般民营企业文化的功利性, 立足长远、目标清楚。
2、体系完备。
企业文化由外至内可以划分为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四个层次。康奈从厂区建设、产品、服务、企业形象、员工行为、公司制度设计与运行到企业的价值观、理念等, 其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层次分明却又系统推进, 企业精神深深地根植于每个康奈人的心中, 形成了巨大的文化推力。
3、企业文化建设的连续性。
不少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常常冷一阵、热一阵, 过程不够紧凑连续。而康奈的企业文化建设始终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传承与腾飞。正如老总郑秀康所言:“传承”就是要求每一位康奈人传承康奈的优良传统, 继续发扬“稳健务实, 步步精彩”的企业精神, 始终牢记“质量”是康奈发展的生命与准则, “诚信”是康奈始终坚守的灵魂与理念;“腾飞”是对未来发展的总体期望。腾飞需要力量, 力量源自广大康奈员工, 力量源自科技进步, 力量源自自主创新、自主创牌, 力量源自社会各界继续给予的大力支持。
4、务实创新。
从企业发展历程来看, 康奈的企业文化建设脉络清晰, 步伐稳健, 依次主要经历了质量文化、制度文化、亲情和教育文化、品牌文化的阶段。始终以质量为根本, 辅以技术升级、管理革新, 紧紧围绕着如何帮助每个阶段的企业战略落地, “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先进的文化理念, 渗透到每一个员工”, 从而不断完善企业文化管理。同时, 康奈在整个企业建设过程中结合实际不断创新, 如举办“康奈员工文化节”、员工短信大赛、将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等。
四、康奈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1、民营企业应正确、长远地看待企业文化建设。
康奈从企业创建之初就一直认真扎实地打造企业文化, 通过企业文化起到了激发生产力、强化执行力、增进凝聚力、提升战斗力并且帮助企业战略得到更好的实现的作用。不少民营企业认为每一分钱都应用在刀刃上, 尤其创业之初“百废待兴”, 哪有时间和精力兼顾企业文化建设, 这其实是个误解。创业之初的质量文化和制度文化同样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而且影响深远, 堪称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而企业发展的每个阶段, 其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也应有所侧重, 比如创业时重点抓质量文化, 做大做强时侧重品牌文化等, 这样才能更好地契合企业的阶段性战略。企业文化建设是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民营企业应该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把企业文化建设当作一个系统工程循序渐进地推进。
2、提升企业家素养, 打造雇主品牌, 促进企业家文化和职业文化相融合。
康奈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成功, 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家以自身魄力、魅力引领、推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结果。民营企业家是民营企业文化的创立者、实践者、推动者和传播者。企业家的改变也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变革与发展, 当企业家持续进行价值观念更新时, 企业家精神作用就会不断增强, 企业文化也会随之扩展;当企业家的价值观念趋于停滞和保守时, 企业文化也会随之日趋保守, 直至消逝。康奈向我们完整地诠释了企业家精神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温州毕竟是以中小企业为主, 很多民营企业家是“白手起家”, 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 他们个人素质、管理水平的提高已经成为影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建议针对我市企业家素质较低的现状, 通过组织企业家出国考察、参加各项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 开设企业家高等教育培训班等方式, 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 使他们具有现代企业家素质, 打造温州民营企业的雇主品牌, 促进企业家文化和职业文化的融合。
3、坚持“以人为本”, 突出文化个性。
康奈的企业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公司对员工的利益予以关注, 在工作中让员工“共同参与”, 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关心照顾, 建立“员工俱乐部”等非正式组织活动, 关注员工的个性张扬和能量释放, 重视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全面发展, 努力实现员工职业生涯目标与企业目标的整合。简言之, 康奈营造了浓厚的“亲情”氛围, “家文化”是其与众不同的文化个性。温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应重视企业员工的作用, 要突破温州民营企业对人“重使用, 轻培养”的误区, 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培养人, 把人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同时, 在借鉴其他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先进做法和宝贵经验时, 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企业战略出发, 取长补短, 打造有自己个性的企业文化。
4、温州民营企业文化向着品牌文化和开放性文化发展。
康奈在2001年开始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迄今为止在海外已经开设了200多家专卖店。其企业文化建设的侧重点随之发生改变, 即更注重品牌文化和开放性文化的建设。随着越来越多的温州民营企业从“温州制造”转向“温州创造”, 从温州走向国际, 温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侧重点将向着品牌文化和开放性文化发展。品牌上在努力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同时将进一步挖掘品牌的民族文化内涵, 因为“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开放性文化方面将更注重企业的诚信、内部的和谐、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适应等。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力。本文概括了温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和困难, 并以温州知名企业康奈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为例, 阐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以期为其他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企业文化,康奈集团
参考文献
[1]朱清香、史卫华:对当前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经济论坛, 2008 (16) .
[2]王宜萍:对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思考[J].商业研究, 2008 (6) .
[3]王孝津:也谈企业文化建设[J].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3) .
[4]吴云贝:温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理性对策[J].经济师, 2006 (1) .
以企业文化创知名品牌 篇3
“山宝”名牌的成长过程,就是“建设人”用先进企业文化打造品牌的过程。“山宝”名牌是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的成功力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又一结晶。离开了先进的企业文化,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山宝”名牌。
用企业价值观造化品牌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整个企业经营运作、调节、控制与实施日常操作的文化内核,也是品牌的灵魂。品牌体现着企业的价值观、营销理念。上世纪50年代,公司的前身上海建设机器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小机器加工大部件创造了奇迹,为国家的钢铁事业作出了大贡献,以陈毅副总理赞誉的“蚂蚁啃骨头”精神闻名遐迩。从这种以小攻大的加工办法折射出不畏艰难、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克难制胜的企业文化。近50年来,“蚂蚁”精神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建设人”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对其不断充实富有时代特征的新内涵。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用和谐发展的理念奠定企业价值观。 我们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概括提炼,确立公司的价值观——成就你的成就。其诠释:体现公司与员工、顾客、供方和社会公众的亲密、和谐关系,突出公司为之忠诚服务、热忱满足需求的宗旨。显示公司的实力,表现出在公司的平台上,无论是员工还是顾客、供方等,都能在竞争中更胜人一筹的特点,体现出“山宝”品牌的附加值;反映出公司关注每一个渴望成就的攀登者,公司关注每一个成就顶峰的胜利者。公司价值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三条原则,即: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在企业内部,形成员工之间顾全大局、平等礼待、互敬互助、团结协作的和谐融洽的大家庭风气;企业与员工之间,员工不断满足公司日益增长的科学发展需求,公司不断满足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并与员工共享发展成果。在企业外部,积极为用户创造价值,关注顾客、供方赢利,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承担社会责任、乐于奉献、回报社会。用和谐发展的理念强化企业价值观,统一员工的思想、言行,统领企业的一切工作,处理好内外上下、方方面面的关系,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从一个实力不强的中小型企业,发展到如今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机械500强企业,并向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企业努力。
用技术创新理念开发新品激活品牌
不断拥有被市场认可的新产品是企业品牌的成功之作。企业只有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才能真正掌握自身发展的命运,才能从根本上掌握技术发展主动权,才有持续发展的后劲和市场的竞争力,否则企业品牌就没有旺盛的生命力,只能成为市场匆匆的“过客”。公司贯彻落实“科教兴司”战略,以市场为导向,聚焦用户需求点,捕捉需求动态信息,研究市场发展趋势,坚持产品的成套化、大型化、机电一体化、国际化、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产学研相结合,通过引进、合作、自研等多种形式,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标准、新材料,在提高传统装备类产品的技术能级的同时,积极开发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成为行业的排头兵,公司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技术知识双密集型企业”。公司在新产品开发中坚持“以人为本”方针,着力于产品人性化、环保型的技术创新,深受市场欢迎。为保护江沙、河沙不被滥采而开发机制砂设备——立式冲击破碎机、立轴冲击式制砂机、双光辊破碎机,被中国砂石行业协会列入砂石行业重点推荐产品;为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而开发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机被评为第五届国家科技成果进步奖一等奖;为节约能源而开发的单段锤式破碎机、烘干锤式破碎机、可逆无篦条锤式破碎机等被评为上海市节能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十分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在自主创新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积极申报专利近140项,其中有机废弃物处理机荣获第5届国家专利技术“发明奖”、锤式破碎机荣获上海市发明创造专利奖实用新型专利奖,公司是全国第三批企事业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单位和首批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公司积极开发综合技术性强、知识密集、市场前景好的新产品,使破磨机械设备能站在该领域的技术前沿,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35个中有5个被列入国家级新产品,新产品年销售额占公司年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现在破碎机的品种已从合资前单一颚式破碎机发展到50多个品种500多种规格,体现了多品种、多款式、多功能、高档次、高水准的优势,形成了产品从单机向成套设备、单机系列向多机系列、简单生产向交钥匙工程转变的多元化格局,产品涉及矿山、建材、冶金、环保、能源、化工、水利等行业,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
用自主创新理念夯实基础提升品牌
品牌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从以往的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发展到现在的品牌竞争。品牌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名牌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简洁的外在表现,它体现了企业素质、产品质量及对消费者的责任和信誉度,是体现企业价值的无形资产之一。企业长期以来对“山宝”牌商标十分重视,珍惜自主的、民族的品牌,企业合资前就积极培植“山宝”品牌,不仅从无到有,而且把“山宝”品牌培育到国家质量银质奖的高度。企业合资后不但保留民族品牌,而且进一步提升品牌,在抓有形资产增值的同时抓好无形资产的增值,以高质量、高技术、高市场占有率支撑起“山宝”品牌。公司贯彻“不断满足顾客需求是‘山宝’的唯一追求”的质量方针,将质量控制覆盖到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全过程;在取得ISO9000质量认证证书的基础上推行卓越绩效管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细的作风加强生产经营过程的管理活动,更全面地保证产品质量,公司荣获“上海市质量管理奖”和“上海市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先进企业”称号。公司应用先进技术、先进标准创“山宝”品牌,围绕确保顾客满意的目标,不断提高原有产品的技术能级,不断开发综合技术强、性价比高、市场前景好的新产品,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居行业之首,其中70%以上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标准达到国际水平。公司贯彻“订单唯一、质量第一、用户至上、服务领先”的营销理念,外抓市场承接订单和售前、售中、售后的优质服务,内抓现场保质保量按时交货;设点布网构建覆盖全国各地的“山宝”营销大网络,拓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公司产销两旺,年销售从合资前的2 677万元发展到现在突破10个亿,出口创汇2 000万美元,是中国最大的破碎机生产和出口基地。“山宝”从“上海市名牌产品”到“中国机械工业名牌产品”,再到“中国名牌产品”;从“上海市著名商标”到“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再到“中国驰名商标”。“山宝”集“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于一身,是“山宝”企业文化史上又一个闪亮的里程碑,它将激励我们向世界级品牌奋进。
用“学习型团队”的理念提高队伍素质支撑品牌
员工是企业品牌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重在建设、重在实践,员工的素质和实践程度关系到能否构建发展型企业和谐型企业,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面对经济的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机遇和挑战,公司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型团队活动,群众性的新时期企业理念大讨论、司务公开、艺术会展、文体活动、研讨交流等,以多条途径搭建全员参与的平台,以多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吸引全员参与,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调动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遵纪守法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岗位行为,养成良好的岗位习惯和文明习惯。针对员工知识技能、本职岗位和企业发展的需求,虚实结合、近远兼顾,按不同层次规划培训重点,按不同基础设置相应课程,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开展创学习型团队活动。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每年举办约30期培训班,保证每个员工每年培训一次,以提高各类员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岗位技能和创新能力。按科研开发目标,设立科技项目,建立项目带头人制度,组织项目研发团队,带教新人、互帮互学、取长补短,让人才在科技项目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让新手在研发中开眼界、长学识,锻炼成长,使项目研发团队在出项目成果的同时出人才。鼓励员工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结合企业的中心工作和中心任务,广泛开展主题竞赛活动,组织和动员员工瞄准市场开拓、改革攻坚、新品开发、生产攻关、降本增效、管理攻难等重点难点,群策群力,弘扬“蚂蚁”精神攻难关、打硬仗、创效益、夺胜利,在风口浪尖中经受锻炼,不断提高员工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同心协力、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在创建知名品牌、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
国内知名企业文化对比 篇4
海尔文化是海尔人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的核心是创新。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基础、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
联想集团:
联想使命概括为四为,即,为客户:联想将提供信息技术、工具和服务,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简便、高效、丰富多彩; 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提升员工价值,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为股东:回报股东长远利益;为社会:服务社会文明进步。
未来的联想将是“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海信集团:
未来的竞争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核心理念: 创造完美,服务社会
同仁堂:
企业目标: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
管理信念:同心同德,仁术仁风。
同仁堂国药 生产现场标语:质量即生命,责任重泰山。一百道工序,一百个放心。
生产一流品质,同仁堂永恒的信条; 创造国际名牌,同仁堂不懈的追求。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格兰仕:
格兰仕的宗旨——努力,让顾客感动
格兰仕的人格——诚信,自强到永远
达尔曼公司:
企业文化核心特征“以人为本”具体来说就是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在企业发展中,逐步形成具有明显特征的、区别于其它企业的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
鄂尔多斯集团:
核心经营理念:“鄂尔多斯 温暖全世界”
天铁冶金集团:
天铁精神“艰苦创业,团结进取,创新发展”
华药集团:
企业精神“人类健康至上,质量永远第一”
奥康集团:
经营方针“以质优取信于顾客,以服务竞争于对手”奋斗目标“振兴民族工业,争创世界名牌”
服务理念“服务无止境”
彩虹集团:
彩虹精神:“敬人敬业,追求卓越!”
彩虹理念:“人类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客户文化理念“超越客户期望”
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经营理念“开拓求实、科技创新、真诚服务、乐送万家”企业目标“一流管理水平、一流员工素质、一流产品质量、一流经济效益”
森工集团:
企业精神“创业、创效、创牌、创新”
天津电力建设公司:
经营宗旨“缔造精品 以义求利”
企业精神“奋起 争先 严谨 实干”
核心价值观“人才为根 诚信为本 客户为尊 拚搏为魂”公司形象目标“有能力 可信赖”
奥斯曼实业:
公司理念“诚信为本,精益求精”
小天鹅公司:
营销管理方针“服务第一、销售第二”
北汽福田:
福田精神“创新思维,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青岛啤酒:
全球知名酒店管理集团 篇5
洲际酒店集团是亚太地区及全球最大并拥有最多酒店品牌的酒店管理公司。在100多个国家里拥有、运营及管理的酒店有3,500多家,酒店客房超过54.5万间。其旗下的主要酒店品牌包括:洲际酒店及度假村,皇冠假日酒店及度假村,假日酒店及度假村,快捷假日酒店。在亚太地区,洲际酒店集团在23个国家经营160多家酒店。洲际酒店集团是一家英国公司,每年接待超过一亿五千万客人。是为旅客提供客房为主的,并拥有有限的餐饮设施。旗下主要品牌:
洲际酒店及度假村(Intercontinental Hotels and Resorts)
皇冠假日酒店及度假村(Crown Plaza Hotels and Resorts)
假日酒店及度假村(Holiday Inn)
智选假日酒店(Express by Holiday Inn)
英迪格酒店(Indigo Hotel)
Candlewood Suites
Rewards Priority Club
Staybridge Suites
温德姆酒店集团(Wyndham Hotel Group):
集团简介:
温德姆酒店集团是温德姆环球公司(Wyndham Worldwide Corporation)(纽约证券交易所:WYN)旗下的三大子公司之一,在全球66个国家经营着约7000家酒店,共拥有588500间客房。温德姆酒店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酒店集团。
旗下主要品牌:
戴斯大酒店(DaysHotel&Suites)
戴斯酒店(Days Hotel)
戴斯酒店(Days Inn)
戴斯商务酒店(Days Inn Business Place)
戴斯公寓酒店(Days Suites)
华美达酒店(Ramada)
豪生大酒店(Howard Johnson Plaza)
豪生商务会所酒店(Howard Johnson Business Club)
豪生全套房酒店(Howard Johnson All Suites)
豪生酒店(Howard Johnson Hotel)
豪生度假村(Howard Johnson Resort)
希尔顿酒店集团公司(Hilton Hotels Corporation):集团简介:
希尔顿国际酒店集团(HI),为总部设于英国的希尔顿集团公司旗下分支,拥有除美国外全球范围内“希尔顿”商标的使用权。美国境内的希尔顿酒店则由希尔顿酒店管理公司(HHC)拥有并管理。希尔顿国际酒店集团经营管理着403间酒店,包括261间希尔顿酒店,142间面向中端市场的“斯堪的克”酒店,以及与总部设在北美的希尔顿酒店管理公司合资经营的、分布
在12个国家中的18间“康拉德”(亦称“港丽”)酒店。它与希尔顿酒店管理公司组合的全球营销联盟,令世界范围内双方旗下酒店总数超过了2700间,其中500多间酒店共同使用希尔顿的品牌。
旗下主要品牌:
已登录中国的品牌
希尔顿酒店(Hilton Hotels)
康莱德酒店(香港称港丽酒店,Conrad Hotels)
华尔道夫酒店(Waldorf Astoria Hotels)
希尔顿逸林酒店(Double Tree Hotels)
未登录中国的品牌
大使套房酒店(Embassy Suite)
霍姆伍德套房酒店(Homewood Suite)
花园旅馆(Garden Inn)
第二家(Home 2 Suites)
汉普顿酒店(Hampton Hotels)
希尔顿度假俱乐部(Hilton Grand Vacations Club)
哈里逊会议中心(HARRISON CONFERENCE CENTER),斯堪的克(SCANDIC)等
万豪国际酒店集团公司(Marriott International, Inc.Hotels): 酒店简介:
万豪国际集团(纽约证券交易所代号:MAR)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国际酒店管理公司,万豪在美国和其它69个国家及地区拥有2,800多个业务单位。万豪国际集团的总部设于美国首都华盛顿,雇用约128,000名员工。
旗下主要品牌:
丽思卡尔顿(Ritz-Carlton)
万豪(Marriott Hotels & Resorts)
J.W万豪(JW Marriott Hotels & Resorts)
万丽(Renaissance Hotels & Resorts)
万怡(Courtyard)
万豪居家(Residence Inn)
万豪费尔菲得(Fairfield Inn)
万豪唐普雷斯(TownePlace Suites)
万豪春丘(SpringHill Suites)
万豪渡假俱乐部(Marriott Vacation Club)
雅高酒店集团(ACCOR):
集团简介:
雅高是欧洲第一大酒店集团,雅高酒店集团在全世界拥有4000家酒店和17万员工,遍布五大洲的90个国家,约500,000个房间。雅高集团总部设在巴黎,成立于1967年,是欧洲饭店、餐饮行业的领导企业,也是世界大的饭店和服务集团之一。从经济型到豪华饭店,雅高提供了全系列不同档次的饭店服务,满足了不同需求层次顾客的需要。
旗下主要品牌:
索菲特(Sofitel)
铂尔曼(Pullman)
美爵(GrandMercure)
诺富特(Novotel)
美居(Mercure)
宜必思(Ibis)
美憬阁(Mgallery)
精品国际饭店公司(Choice Hotels International):
集团简介:
精品国际饭店公司,是世界排名第二的饭店特许经营公司。精品最早起源于信誉良好的品质客栈(Quality Inn)连锁集团,这是一家以中等价格一贯的高质量服务的饭店业先驱。1981年,随着舒适客栈(comfort Inns)的开设和发展,精品开始快速发展。在相继收购了Clarion、Rodeway Inn 和Econo Lodge 之后,精品又对Sleep Inn 和MainStay Suites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使自身的业务范围得到全面拓展,从经济型消费到高消费,从基本服务到高档次的娱乐享受,各种服务无所不包,能够满足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需求。
旗下主要品牌:
凯富(Comfort)
优质(Quality)
号角(Clarion)
斯里普(Sleep Inn)
罗德维(Rodeway Inn)
依可洛奇(Econo Lodge)
门斯特(Mainstay Suites)
最佳西方国际集团(Best Western International):
集团简介:
1946年,拥有23年管理经验的旅馆业主GUERTIN建立了最佳西方汽车旅馆。该旅馆最初是作为饭店向旅游者推荐住宿设施的联系渠道,主要通过前台接线员间的电话联系。集团经营特色及现状: 单个品牌来说是世界第一大的酒店集团。
特色才能出新,特色才能发展。在当今世界饭店业处于激烈竞争的同时,最佳西方国际饭店集团在50多年的时期里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一大的饭店品牌,是因为它具有其他饭店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
旗下主要品牌:
最佳西方(Best Western)
喜达屋环球酒店集团(Starwood Hotels&Resorts Worldwide):集团简介:
喜达屋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饭店及娱乐休闲集团之一。1998年,喜达屋收购了威斯汀饭店度假村国际集团(Westin Hotels&Resorts Worldwide,Inc)和它的几个分公司(包括威斯汀和威斯
汀联合公司),还收购了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并取名为Sheraton Holding Corporation;1999年10月,收购了维斯塔那(Vistana)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喜达屋度假所有权股份有限公司),这一切使得喜达屋集团在众多饭店及娱乐休闲集团中处于领先地位。喜达屋集团运用直接或间接由其子公司管理的方法来经营饭店和娱乐休闲业务。
旗下主要品牌:
瑞吉(St.Regis)
豪华精选(The luxury Collection)
W酒店(W Hotels)
艾美(Le Méridien)
威斯汀(Westin)
喜来登(Sheraton)
福朋(Four Points by Sheraton)
雅乐轩(Aloft)
卡尔森环球酒店集团(Carlson Hotels Worldwide):
集团简介:
卡尔森环球酒店公司在82个国家拥有逾1700家酒店、度假村、餐厅及游轮业务,为美国最大的私营公司之一。
旗下主要品牌:
丽晶(Regent)
丽笙(Radisson)
丽亭(Park Plaza)
丽怡(Country Inns & Suites)
丽柏(Park Inn)
凯悦国际酒店集团(Global Hyatt Corp.):
集团简介:
世界知名跨国酒店集团,在世界各国管理数百间酒店。现在全世界43个国家,共有213间凯悦酒店3及度假酒店,共提供超过9万房间,另有29座凯悦酒店正在兴建,其中10座位于中国。集团总部设在美国芝加哥,集团旗下君悦及柏悦全部属五星级酒店,以豪华驰名。旗下主要品牌:
柏悦(Park Hyatt)
安达仕(Andaz)
君悦(Grand Hyatt)
凯悦(Hyatt Regency)
Hyatt Place
Hyatt House
山姆菲尔德(Hyatt Summerfield Suites)
凯悦度假村(Hyatt Resorts)
凯悦假日俱乐部(Hyatt Vacation Club).凯宾斯基国际酒店集团:
集团简介:
凯宾斯基集团始建于德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传统的欧式风格饭店的典型代表。凯宾斯基集团饭店大多坐落于风景优美,令人向住的城市。在经营上,凯宾斯基的理念是:充分满足客人,为了充分满足客人的需要,凯宾斯基推出了“金钥匙”全能服务项目。旗下主要品牌:
凯宾斯基酒店(Kempinski Hotel)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Shangri-la Hotels & Resorts): 集团简介:
香格里拉酒店以香港为大本营,今日已是亚洲区最大的豪华酒店集团,且被视为为世界最佳的酒店管理集团之一。集团的47家酒店遍布在亚洲和中东地区的主要城市以及大部分度假胜地。其中7家为商贸饭店,它是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的另一酒店品牌。
旗下主要品牌:
香格里拉酒店(Shangri-la)
半岛酒店集团(The Peninsula):
集团简介:
素以拥有并管理高档饭店、商用或民用住宅著称的半岛集团是以于1928年的香港半岛酒店为核心发展起来的一个饭店集团,而它的上级公司HSH则是从1922年开始在上海管理第一家饭店的。1972年成立半岛集团的目的是将管理与营销这两部分的运作单列开来.在1982年以香港半岛酒店为核心发展起来的集团.现今拥有八个酒店和一个渡假村的集团.在经过香港数十年的发展变迁下,「半岛」却依然屹立不摇,并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旗下主要品牌:
餐饮企业文化参考 篇6
第一章
企业理念 我们的发展理念:
我们用创新超出专业,用专业提高品质,用品质发展品牌,我们深信并承诺,在5年内做到全市30家,20年内做到全国300家,50年内做到全球3000家
十荣十耻
以积极向上为荣,以消极颓废为耻 以创建一流为荣、以满足现状为耻 以顾全大局为荣、以损害整体为耻 以勤奋敬业为荣、以消极懒惰为耻 以技术创新为荣 以因循守旧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珍惜光阴为荣,以浪费时间为耻 以勇于承担为荣,以逃避责任为耻 以热爱企业为荣、以危害企业为耻 以降低成本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
我们对员工的承诺: 我们会给所有员工一个工号,我们感谢每一个员工为餐厅所做出的每一秒奉献,我们承诺,餐厅的未来,就是员工的未来,你们今天为餐厅做出的所有的付出,都将有一个最终的回报.我们对伙伴的承诺:
相互信任:我们相互信任,相信所有的人都出于好的动机 2 肯定鼓励:我们为身边同事的优秀而发自内心的认同 3 相互扶持:我们坚信1+1=3的团队精神 4 承担责任:敢说敢做,敢做敢为 我们的人才观: 以发展来吸引人,以事业来凝聚人,以工作来培养人,以结果来考核人
我们的用人原则: 1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2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3 从基层做起,步步高升 4 逐级管理,越级检查 5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第一节 企业宗旨:
第二节 企业精神:诚信务实、灵活创新、和谐共生
我们把诚信务实放在企业精神的首位,足以可见我们诚实、守信、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诚实、守信在当今这个商业社会越来越显得弥足珍贵。虽然任何企业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企业盈利,但我们反对一切为达到这一目的而不择手段,视消费者权益于不顾的不诚信行为。
我们对待消费者就象对朋友一样敞开心扉、以诚相待,因为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我们就是彻底失败的。寻客能走到今天,“融合、创新”的思想起到了关键作用。产品只有得到市场的认可才能实现价值,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我们的一切核心都要围绕如何让产品更加有市场来做,‘创新”的思想正是我们最佳的手段。顾客的口味、需求经常都变化,没有突破和创新,就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就走不了多远。因此,我们围绕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发扬优势但不固守优势,不断改革完善,不断强化特色,不断拿出新产品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之路。
“和谐”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也逐渐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主题。和谐是文明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发展的一种健康状态。搞企业也是这样,不和谐的企业是不可能做到优秀的。追求和谐就是追求一种平衡,企业要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淡化内部和外部矛盾,使企业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下发展。如果在企业中人人勾心斗角,事事处心积虑,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便走入一种恶性循环,更谈不上良好的发展了。我们企业在盈利之外,一直也在努力追求股东、经营者、员工、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平衡。只有达到这种平衡状态,整个企业才会拧成一股绳,紧密团结在一起,企业的氛围才会更加和谐,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给各创造更多的利益。
第三节 企业目标:成为现代快餐行业的主流企业之一
现代快餐行业可谓百花齐放,各领风骚,而且随着时间、季节的不断交替,也应运而生了很多风格迥异的餐饮企业。但纵观整个现代快餐行业的发展趋势,大多数企业不是经营
一、两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便雄风不再,就是昙花一现,几个月内匆匆死亡的现象非常普遍。寻客要想生存和发展,就需要不断总结自身的优势劣势,吸取新鲜养分,给快餐行业“各领风骚三、五年”的传统篇章添加了一个精彩的续写。我们追求快餐企业的地位就是想把企业多发展几年,让企业收益稳定增长,经得起市场的考验。现在我们的知名度在北京乃至海淀甚至都很小,没有人关注;这些都现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有做大的勇气;和信心,争取用5-8年的时间成为现代快餐行业的主流企业之一。
第四节 企业作风:严谨认真 迅速果断
寻客工作作风是由管理层制定的一系列行为标准,它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共同工作去达到目标。企业的强大不是靠某个人,而是靠一个层面的强大,靠一个集体的整体行为。因此我们强调团队的重要性,像团队那样一起工作,可以使我们超过现有成绩,达到更高标准。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严谨认真是我们对待一切工作的基本态度。我们不但用这种态度去解决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用这种态度面对我们的顾客。我们对工作和顾客的任何细小问题都认真对待,一丝不苟,力求达到最令人满意的效果。
餐饮企业是服务行业,是一种即时消费。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要用迅速果断的工作作风来进行我们的服务,让顾客消费得满意,称心,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内解决。如果办事效率低,处理事情拖泥带水,那就会直接影响我们企业的对外形象,久而久之,这种负面的形象就会影响企业的口碑,直接使企业的利益蒙受损失。
企业作风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它体现在人的精神面貌、办事效率、组织纪律各方面,培养扎实的工作作风是寻客长期追求的行为准则。
第五节 企业价值观:以人为本,建立利益共同体
在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中,队伍是本线,员工是灵魂。寻客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本理念,把员工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坚信寻客的成功是我们所有员工辛勤努力的结果。我们倡导“员工的事无小事”,把员工当作顾客看,建立了一套以人为本的管理激励机制,在充分考虑员工利益的同时也重视员工的培养,把员工的成功当作企业成功的标志,把企业的理念变成员工的自觉行为,让企业的荣誉与员工共享。我们重视“人本理念”,把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妥善平衡了员工、顾客和股东三者的关系,注重大局,注意平衡,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大家在情感上有了归宿感和自豪感。
我们办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股东获取利益,因此,股东、员工、顾客三者的利益息息相关。通过员工的满意工作而实现顾客的满意,也正是有了顾客和员工的满意才能最终实现股东的满意。寻客将竭力实现股东利益的长期化和最大化。
第六节 企业襟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海因其阔大,方凭鱼跃;天因其高阔,才任鸟飞。胸襟之大小,往往决定境界之高低,一个人是这样,一个企业更是这样。
任何一个企业,无论是知名的还无名的,它终究只是一个企业,一个处于瞬息万变社会之中、处于缤纷五彩世界之中的企业。企业再大,亦不会无所不有,将优势产品一网打尽;个人再强,也不会雄视天下,将优点特色悉数占尽。这便要求企业保持开放理念,倾听不同声音,敢于走出去,看不同的世界;敢于请进来,纳不同的思想。企业要敞开胸怀,要取长补短。户枢不蠹,流水不腐。闭塞,唯有死水一潭,沉沉寂寂;开放,得以纳得百川,海阔天空。开放,让我们企业享有更多资源与机会,吸纳来自其他企业、来自社会各界的精英、不拘一格降人才,打破技术上的近亲繁殖,加快企业新陈代谢,从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海纳百川”是一种襟怀,“有容乃大”则是一种气度。包容、从容、宽容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它教会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用一种包容的心态去面对问题,要辨证地去看、历史地去看,不要一棍子打死。对一个企业而方言,就是要学会包容员工,哪怕他们犯了错误;学会包容顾客,哪怕有时候被他们误解;学会包容竞争对手,哪怕他们有时候不顾及我们的感受。惟有包容,才让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解决矛盾;也惟有包容,才令我们更加积极地为人处世,朋友遍天下。纵观社会发展的历史,凡是包容性强的地区或者城市,发展的速度越快;相反,凡是排外思想严重的地方,发展就越缓慢。因此,我们要用包容的心态对待员工,从容的心态对待困难,宽容的心态对待错误,这样才是我们企业所应该有的气度。
我们企业意识到:不为开放而开放,而为发展来开放。海之纳百川,在为其大,为其壮,为其波澜壮阔。将开放纳入变革与发展中,将开放带来的机遇把握,借思想的冲击革新自我,这才是重要的。小至每位员工,开放在于日新月异;在至整个企业,开放在于精益求精。让合作交流成为一种习惯,将兼容并包化为一种理念,革新而不失自我,开放而不失独立,自强不息,奋进不止。
第七节 企业口号:团结、务实、创新、求精
每一位员工都有着强大的能量,但并不因此而成为孤独的斗士他们相互帮助、彼此协作,成为一个更为强大、更为有力的群体。团队作战、群体奋斗是寻客人的处事态度。在充分发挥员工个人才能基础上,强调沟通与协作,提倡个人智慧服务集体目标、局部发展服从整个体规划。
实事求是,一切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来判断、分析、解决问题,不追求“花拳绣腿”的虚架子,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
创新是寻客成长发展的根本特色。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是寻客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靠创新形成的竞争力使我们的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站稳了脚跟,没有创新就没有寻客,没有创新就没有寻客近两年的发展史。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顾客和市场的需求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谁能洞悉这些变化,把握这些动态,不断迎合这些需求,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东西,谁就能占领市场先机,获得市场的青睐。
创新出来的东西不一定很成熟,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改、雕琢,使之更加完美,成为一个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产品。如果产品做不够精,创新就会流于形式和数量;只有把产品做精了,创新才有了实质的内容,从而达到形式与内容的辨证统一。精益求精不但是顺应市场的需求,也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考验与提升。求精难在坚持,贵在普及。一道菜做精或者一个员工求精都容易做到,难的是所有产品都做精和所有员工都求精。这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相关连。只有大家都有了求精的意识,形成求精的风气,我们才能充分发扬我们创新的特色,做更多更好的产品去回报消费者对我们长久以来的支持和厚爱。
第二章
核心理念
第一节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厨师跟着老板走,老板跟着市场走
“厨师跟着老板走,老板跟着市场走”是市场中心论的根本原则,是大蓉和最核心的经营理念。这个理念的提出改变了餐饮行业过去以“厨师为中心”进行管理的传统思维方式,转而以市场、以顾客需求为中心进行管理,引起了餐饮行业理念性的革命。餐饮业处于市场竞争最敏感的地带,价值规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产品的市场价值不是由厨师决定的,而是由顾客、由市场决定的。开餐厅就是卖产品,后厨虽然是餐厅最核心的部门,但是却不能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必须牢牢遵循企业制定的方向,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企业的属性决定了我们的产品属性,大蓉和的产品是根据市场需求、信息、资源等多渠道融合、创新而来的,因此企业怎么定位,做什么、卖什么、形成什么样的价格特色,责任在老板;而产品能否做出来责任就在厨师,一句话“产品卖不卖得出去是老板的事情,做不做得出来是厨师的事”。只有厨师跟着老板的方向走,老板跟着市场的需求走,生产出来的产品才不会脱离市场大方向,才会是老百姓真正需要和喜欢的产品。而大蓉和也正是靠着这样的理念走到了今天,成就了主流餐饮的地位。
2、与其让别踩扁,不如自己先踩扁自己
培养企业的创新能力,自我否定能力和再创造能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是
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餐饮是市场变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变革时刻都在发生,餐饮业之间实力的竞争也体
现为创新能力和创新速度的较量。餐饮业有句话“各领风骚三、五年”,一种餐饮文化
不可能永远成为主流文化,它会随时间的推移或环境的变迁被另一种文化所代替。前几年,我们主要是在学习别人的东西,在总结别人经验的基础上“融合、创新”生产出别具特色的“融合菜”。这种“混血儿”式的产品有极强的生命力,深受顾客好评,并打下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因此,创新要着眼于市场需求,尤其是潜在的需求,消费者的愿望就是为创新所出的最好课题,也是企业获取创新灵感的源泉。
改革和创新是我们不竭的力量的源泉,克敌制胜的关键在于“人无我有”、“出奇制胜”。但是,成功都只是相对的,优势不可能永远成为优势,只有不断地创造出更多的新产品求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形成产品的多个支撑点,特色多样化,才能保持住自己的优势,否则优势就会转换成劣势,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那么,与其让别人在竞争中把我们打败,不如先自我否定,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寻找新的突破,制造出更多的优势,不断地重新稳定和获取新的市场份额,从而强化我产的竞争力,走在同行业前面。
第四节 用人理念:低引高用,用年轻人,用自己培养的人
寻客坚持“低引高用,用年轻人,用自己培养的人”的用人理念。自己培养的人优缺点都清楚,关键是懂得企业运作,懂企业人情世故,因为只有懂企业才能根据企业的需要为管理企业。但外部引进的门永远不关,最好是低职位引,较高职位用。如果我们缺一个大堂经理,就用比这个低的职位先引进来,再通过我们的培养,把他培养成了解我们企业的人,因为只有适用的才是我们需要的。
我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营企业,机构和用人不论资排辈,一切以市场配置来决定,完成任务是硬指标、硬条件,行就上,不行就下。我们大量起用年轻人,因为年轻人干部有激情有、有闯劲,是我们当前企业发展阶段所迫切需要的。
第五节 核心竞争力:以融合、创新的思想,做卖得出去的产品
“以融合、创新的思想,做卖得出去的产品”是大蓉和的核心竞争力。大蓉和搞了六年,我们用“融合、创新”的思想生产出了极具大蓉和特色的“融合菜”,它兼顾了川菜、湘菜、粤菜、杭帮菜等菜系之所长,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得到了市场的青睐与认可,这样的经营思路是大蓉和的精髓,必须贯彻始终。而“卖得出去的产品”就必须放到市场中去检验,这样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只有把顾客需求做到位,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才能实现产品的市场价值,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因此,我们工作的一切核心都要围绕“卖得出去”来做需求,融合、创新正是我们最佳的手段。
第六节 质量理念:质量是核心,是灵魂
质量不仅是企业的生命,几乎成了企业的代名词。没有质量,企业就难以生存,就这是深信不疑的。产品质量没做好,就会被消费者拒绝、被市场淘汰。所以,质量的好、坏事关企业生死存亡,是企业的生命。
在现代餐饮的竞争中,质量的中心地位不能变,任何搞得好的企业其菜品质量绝对是一流的。没有一流的质量,市场就没有你的位置,尤其是品牌企业之间的对话,更需要用质量来证明自己。大蓉和一直强调“创新求精”,质量始终放在首位,把工作中的每一道工序都做得最好就是特色,做“精”就是创新,就能带来持续的发展和持续的需求。客人来消费买的是价值,产品的含金量越高,服务越周到,环境越好就越能得到顾客的认同。我们把餐饮当作事业来做,谋求的是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不论是产品质量还是服务的质量,乃至管理的质量我们都期望能做到最好,因为质量是大蓉和的“核心”和“灵魂”,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关键。
第七节 服务理念:尽美口味,尽心服务
“尽美口味,尽心服务”不仅是大蓉和的服务理念也是我们对生存极限和服务极限的挑战。产品是核心,这两者是大蓉和长久发展的保障。消费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为他们提供最尽美的产品和最尽心的服务,使他们满意是我们工作的唯一目的。大蓉和六年来的持续火爆是对我们“以客为尊”最好褒奖。“尽”是倾其所有的体现,是我们对市场的一种态度。尽美口味是我们对菜品的承诺,尽心服务是我们对产品附加值的承诺,我们用极限能力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在大蓉和,每一次对极限的挑战都是一种进步和领先,这种进步与领先在一定程度上将使我们走在同行业的前列,只有不断地自我否定才能实现最终的飞跃。
第三章
经营理念
第一节 精中求新,新中求精
“精”和“新”主要针对菜品而言,是我们企业长抓不懈的两个经营重点,两者是辨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我们的产品经过六年的市场考验,证明了有一定的实力。我们虽然做是的大众化产品,但大众化不是简单化,我们同样要求把产品做精、做细。任何事物出现久了,人们都会有一种“认知疲劳”,要想保持市场份额就必须不断用新产品刺激顾客的消费欲望。因此,我们就要不断地拓展视野,吸取养分,创新出更多的新产品。
另一方面,产品创新快是大蓉和和企业区别于其它餐饮企业的显著特点,也是我们的独特优势。但我们不能一味追求“新”数量而忽略了“新”的质量。新产品创作出来后,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地加工和完善。我们通过搜集顾客及各方面对新产品的意见、建议,对原材料、辅料做了精挑细选的工作,在新产品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升华,使其做到最大化的粗致与细腻,从而经受住市场的考验。
第二节 先发展后规范,先做强后做大
企业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做起来一切才好说。刚开始一切都只能搞实用,越实用越好,只有生存下来了才谈得规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多大的经济基础、多大的营业能力,就要有多大的管理关系与之匹配。如果一开始生意还没做起来,就健全所有的管理体制,就可能把经营压得喘不过气。管理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越实用越好。经营决定管理,盈利能力决定管理文化。但在企业做起来之后再按照老办法去管理就行不通了,不同的发展时期要有不同的管理来促进经营。
任何企业都是由弱到强,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只有先把企业品牌做强、内在做强,企业才有了做强的基础,才有壮大的可能。根基都不牢固,怎么可能枝繁叶茂呢?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揠苗助长。“大”不是光靠数量和规模的堆积,而是发自内在的真正强大。发展不是盲目扩张,我们在发展的思路上,还是要先做强,再做大,必须要先解决内部力量的积蓄这个矛盾,再造壮大的理想。尤其是民营餐饮企业,夹缝中求生存,市场的检验通常是九死一生,究其竟,就是不能克服状态好的扩张欲望,盲目上马,匆匆死亡。因此,我们更要珍惜我们辛苦打来的江山,挣得的美誉,这样才能让企业具备长久的竞争力,不仅要做强,做大,还要做得久。
第三节 不但要把蛋糕做大,还要把蛋糕切好
随着“大蓉和”品牌影响力的逐渐扩大,我们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蛋糕”也越做越大。但是企业这么大,这么多员工要以此为生,股东也要通过盈利才能继续支持企业,大家都要依靠这块“蛋糕”。因些,如何把“蛋糕”切好就成了关系企业发展的大问题。我们的企业在平衡利益的问题上花了很大的功夫。每年都要花一两百万来加强和改革企业的管理,目的就是让企业活得更久一些。股东要分红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风险过后,要做得长久还要靠我们的前厅、后厨、管理人员和所有员工,靠经营都挣钱。经营者们想的不一样,员工想的又不一样,每一个人利益驱动不一样,动机目标不一样。股东想多分点、经营者想多挣点,员工想多得点,这些矛盾不得不去平衡,每平衡一次,企业就前进一步。企业必须把资金进行合理调配,哪些用来做固定资产、哪些用来做内功、哪些拿来激励员工、硬制度,最好的管理是不要制度的管理,每个员工都能各司其责,发挥作用。
第四节 建立利益共同体是企业与员工长期发展的根本出路
建立利益共同体,是随着企业的发展,投资者和经营者共同谋利的分配机制,是企业长期发展所必须的。企业的兴衰存亡与投资者的关系固然很密切,同时与经营者、员工也是休戚相关的。投资者不光是在资金上支持企业,更要拿出一份热忱多关心企业,多为企业出谋划策;经营者和员工是企业运作的直接操作者,只有每一位员工尽心尽力地去奉献,企业才会实现更多的利益,从而也使每位员工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我们的企业不是国营企业的“大锅饭”,只有企业这个“锅”里有了,员工的“碗”里才能有。因此只有大家共同努力,企业才能充满蓬勃生机。
我们一直把大蓉和当作一项长期的事业在做,因此我们做任何事都必须围绕“长期发展”这个宗旨来展开,仅仅为了眼前的利益去做事情不是我们的出发点,只有用共同的奋斗目标把企业和员工紧密地团结起来,使员工和企业融为一体,互相关心、互相体谅,才能化解发展过程中大大小上的矛盾,使员工和企业各自都得到自己所期望的。企业依靠员工,员工依附企业,企业与员工同在。只有员工和企业的期望值都得以实现,企业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实现企业长期发展这一最终目标。
第六节 先做市场份额,后做市场利润
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首先表现在对市场份额的占有能力。只有占据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才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没有市场份额就没有盈利的机会,只有份额大了,机会多了,才能给利润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我们的营销策略就是要为企业盈利创造更多的机会。在开发、培育市场需求方面,企业一直把“留住客人”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顾客的“口碑效应”达到竞争市场份额的目的。各店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推了各种有效的营销方案,不但满足了固有消费群的需求,也创造了潜在需求空间,无形中扩大了我们的市场份额,增强了企业美誉度。有了这样的美誉和市场份额,我们就在市场站稳了脚跟,再去追求市场利润就是比较容易的事了。如果没有市场份额作保障,片面地追求利润,那么我们的利润也不可能是长久的利润,可能会随着市场份额的丢失而很快消失,到时候想要再重新获得市场份额就困难得多了。
因此我们的很多营销策略都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市场份额为目标,比如“人气指标是第一指标”,“单子越小越好,人越多越好”等等。这样的定位最终给我们带来的是稳定的市场份额和稳定的市场利润。
第七节 特色强,创新快
对餐饮企业而言,特色是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关键所在没有特色是企业最大的风险。特色是企业的个性,不管什么竞争,企业要想做得久,一定要有自己的产品、看家菜,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但是特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被模仿、取代甚至被淘汰,因此在我们强调特色的同时,创新更加必不可少。大蓉和企业发展到现在,老百姓最认可我们的就是我们的特色和创新的速度。我们一直倡导“融合”之道,对所有的竞争对手都要充分了解,并学习、借鉴它们的先进之处。所谓存在就是合理的,不管别人的经营状态如何,既然他能生存下来必然有他的独道之处,就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价值。另一方面,创新不但是质量的提高,也是速度的提升。搞餐饮、搞创新,被别人模仿是最快的,但是被模仿并不可怕,因为我们也可以模仿别人,更重要的是学习、改造,把对立的东西统一起来就是创新。只要有变化,相互有了影响和作用,创新的目的就达到了。这种文化的传承、推陈出新就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辨证统一。互取有无、互相配合,新事物、新资源的产生就预示着新智慧的诞生,也是开拓性和继承性的相对体现。所谓大同小不同,要战胜别人的关键还是要有属于自己的东西,适应变化而生存,能活下来的是最能适应变化的。
第八节 求精、求新;厨德、厨艺双进步
大蓉和六年来的发展是以产品发展为支柱的,产品的改革和进步促进了企业的成长,我们要“融合、创新”的思想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蓉和厨师在企业赋予的独特精神的感悟下,充分发挥了兼容并蓄,善调味的特长,做出了与众不同,生命力极强的融合菜品。这些产品一改过去的程式和套路,显现出创新才艺,一般入市场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经过几年的市场建扬,证明了我们企业的厨师队伍是思想和业务素质都过硬的队伍。但是,光有技术而没有良好的厨道和个人思想修养是不行的,这样的队伍也不足以使我们的企业稳步发展到今天。做大蓉和厨师要具备抵抗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不能为了短暂的眼前利益,就放弃在企业的大好发展前程。另外,厨师队伍要发扬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的精神,首先要把我们传统的优势菜品做到位。其次,传统的产品仍然需要不断进步,要把成熟的产品不断改造,不断精要,使其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第九节 前厅是主体,后厨是核心
餐饮消费具有产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双重性质,这样决定了前厅和后厨这两个生产过程是密不可分,是“做出来”与“卖出去”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辨证统一。
我们餐饮企业是用产品来占领市场,产品的稳定所就是企业的稳定,企业效益好,分配合理,人心就稳定。厨政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餐饮企业的兴衰存亡。没有好的产品,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后厨的工作是我们企业的核心。厨政人员要紧密与经营营销人员团结,厨师要善于倾听消费者的声音,不能“闭门造车”,这样做出来的产品才是符合市场需要的。
【知名集团企业文化参考】推荐阅读:
知名品牌企业09-20
知名企业公司介绍07-10
知名企业形象广告词08-03
世界知名的食品企业,有中国业务的10-21
企业提高市场知名度的方法和技巧09-04
融合创新集团企业文化05-29
某集团企业文化纲领05-24
京博集团企业文化05-29
广电集团企业文化06-01
亚宝集团企业文化问卷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