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激励艺术的应用(精选8篇)
浅谈体育教学中激励艺术的应用 篇1
浅谈体育教学中激励艺术
命令的口气向学生布置要求完成的任务,必然会伤害学生的进取心,或使学生产生误解甚至反感,使学生的心境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因而学得吃力、乏味。采用强制的手段,显然剥夺了学生主动学习与创造的机会,降你了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热情。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或许能勉强完成学习任务,但内心深处是极其不平衡的。教师采用激励的方法布置任务,就可以在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荣誉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在进行“跳山羊分腿腾越”教学时,笔者试图对两个班级进行比较教学,在一个班讲解示范后硬性规定学生必须腾越山羊,而在另一个班级教学时,在布置任务的过程中,激励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争做班级的佼佼者,并询问学生完成学习内容是否有较大困难,结果表明,此举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学和不但乐意完成教学任务,学习也表现得特别的积极主动,个别完成技术动作有困难的学生也在积极主动地请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并大胆地进行练习,力争达到教师提出的要求。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布置任务的方式方法选择和语言运用。
2.3因材施教和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激励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国内外教育界日益重视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经济发达的国家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体育教学的最重要任务之一。体育教学在强调增强体质的同时,要使学生爱好体育,尝到参加体育的乐趣,使学生又受老师支配的状态变为主动参与体育锻炼,这就需要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因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当一种需求得到满足以后,才会有另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的出现。上一层次是新的层次的激励起点。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帮助每个学生顺利实现新的激励起点。教师越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就越能调动学生的内部驱动力,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的提高,而不是与其他同学盲目攀比。比方如在进行中长跑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起点各不相同,教师更注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时步,注重形成性评价,哪怕学生进步了1秒,哪怕学生进步了10秒但远远不及第一的学生刚开始的水平,都要不失时机地激励鼓舞学生。
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内容,是激励他们主动能动性的具体措施,也是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舞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通过他们的自主选择,加深了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运动美学知觉能力,在运动中经历完整的身心同意,发扬良好的体育风尚和互爱精神,树立完成任务的信心,因此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跳远练习的复习课中,根据课的任务和学生掌握接纳感的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设置多个不同要求的“练习点”,在每个练习点上安排了不同形式的练习,在完成练习的基础上又设计了“破层次记录”的比赛游戏,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技术、技能,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练习数量和练习强度,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练习之中。2.4沟通心灵的融通激励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分组练习的时候,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同学与同事之间隔,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会有矛盾发生。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采用“大事讲原则、小事件风格”的态度,要有容人之短、不计恩怨的胸怀,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运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要做到“理中有情”,相互沟通。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研究的“皮格尔马利翁”效应证明一个人在受到别人的语言评价时,这种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被评价者对自己的看法,并因此改变自己的行为。如果不了解学生的特点,不能区别对待学生,不研究语言的艺术,就会导致负面效应的发生。如果这种融通和理解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他们就会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并且这种效应会长期持续下去,能有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幽默感是判断一个民族智慧和气质的尺度。幽默的语言具有逾越、美感和批评的作用。列宁曾经说过“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与此同时,有不少国家将“幽默感”作为评价大学教师教学的重要标准,可见幽默语言的作用非同一般。
体育教学过程更加需要体育教师的幽默,既包含有声语言的幽默,又有对无形身体语言的幽默要求。比方说在进行足球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表现好了,射门质量较高,教师可用“鲁尼式的射门、齐达内式的射门”来评价学生,表现不好,可用“李铁式的射门”来评价学生,既幽默风趣,又不失对学生或赞扬或鼓励的效果。如果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教师的一个大力抽射的假动作也能收到既幽默又教育了学生的教学效果,而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情绪高昂、热情,回答问题积极,观察示范认真,动作技术掌握效果较好。学生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乐于参加练习,对教师的讲解示范满意,理智反应增多,动作准确率高。并且,教师可以作对学生的控制有度,宽松与严谨有机协调,课堂有机教学时间比值很高。
诚然,体育教师要想使自己的语言和动作具有幽默感,深得学生喜欢,并非易事。但只要有意识地加强语言修养,尽可能将更多类知识融会贯通,掌握语言技巧,就一定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幽默感。
3、结束语
通过对体育教学中的激励艺术的研究,使我们明白了在基层体育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实行教学导语激励、布置任务激励、因材施教和让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激励、沟通心灵融通激励、幽默激励。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教师必须获得大量的信息,包括课前、课后、课中学习的各种信息,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在教学中顺利地沟通思想和交流感情,形成共鸣性情感反应,更深入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在提高自身素质水平的同时完成教学任务。
浅谈体育教学中激励艺术的应用 篇2
一、激励教学法的内涵
首先, 这种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强化理论, 其宗旨是以“情”为主体, 以此来感化、促进、提高客体, 变被动为主动, 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次是C型激励理论, 这是我国行为科学研究者冬青吸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的一种探索性理论, 这种理论一方面是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 尽量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 另一方面是通过教育和启发, 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加速形成高层次需要, 两者的结合就是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的最佳模型。
二、激励教学法的应用
1.运用格言的激励作用来促进教学
每一节课前学习一则名言或警句, 运用格言的激励作用来促进教学。我校利用校训、班训来激励学生, 例如“新学期我能行”“给自己一点强迫力, 塑造一个完整的你”“宁愿做个不合格的学生, 也不做不合格的人”等, 帮助学生领悟这些格言的内涵, 并内化为动力。
2.运用优秀的文章熏陶学生的思想
作为语文教师, 我特别注重水滴石穿潜移默化式的作用, 在平时做记叙文和议论文练习时, 挑选富有思想激励作用的文章来练习, 实践证明, 学生不但赏析文段的能力提高了, 而且思想也受到了不小的激励。此外, 我坚持上阅读课, 从图书馆借来《读者》《青年文摘》《演讲与口才》《读书文摘》《美文》等供学生阅读, 以此来启发、激励、熏陶他们的思想。
三、使用激励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1.注重激励教学的暗示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 学生在教学中常常会受到某种暗示, 这种暗示会不知不觉地进入学生的意识中, 并对意识产生影响。暗示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而激励教学就是积极的暗示, 这种暗示的信息带有隐蔽性, 使教师传达的信息带有鲜明的意会性, 它比赤裸裸的激励效果更好。因此, 教师要使暗示尽可能地朝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转化, 让学生时时都能感受到教师在关心、帮助、支持他。曾经有一位前辈告诉我, 上课时眼睛要与每一位学生至少对视一次,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真诚的关怀, 我坚持每节课都这样做, 后来, 我发现我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 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了。
2.激励教学要保护学生的自尊
自尊心是学生对获得信心、能力、成就等方面愿望的心理体验, 马斯洛关于需要的金字塔形象地表明只有实现了“尊重的需要”, 才有可能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最高境界。一个学生如果失去了自尊心, 也就丧失了自信力这个成功的第一要素, 其能力的提高只能是一句空话, 更不用说有什么成就了。其实, 刚开始教学时, 我在这方面没有经验, 面对那些不爱学习的学生, 我常常批评甚至讽刺他们, 目的是想用激将法刺激他们好好学习, 结果却事与愿违, 受批评的学生不但不学习还对我产生了敌意, 之后, 我反思并改变了教育方式, 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 用平等的态度与他们沟通交流, 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3.激励教育讲求目标性原则
我对每节课都设定具体的目标, 并对每个目标都限定时间, 这就使课堂紧凑而有序。反馈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在于目标是否能高效完成, 因此, 我利用每节课的最后5分钟来检查学生的目标完成情况, 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点评。这样一来, 高效课堂就自然而然地达成了。
激励艺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激励;体育教学;应用
在体育教学中,激励的方法有很多种,作为学校教师,学会运用激励艺术对于教学来说事半功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探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也是增强我国国民素质的重要措施。
一、目标激励
教学目标的设计也能对学生产生很强的激励作用。学习目标明确了,学生才有努力的方向,而且符合学生实际的目标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向着目标努力奋进。比如掷铅球,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来有针对性设计详细目标,激励学生朝着最高目标奋斗:在铅球投掷的场地上插上小彩旗作为优秀、良好及合格的标志,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将其他同学的成绩与自己的进行直观的比较,或者将自身的多次成绩进行比较,从而在练习过程中努力朝着优秀的目标奋进。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愉快竞争的良好学习氛围,这对于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大有裨益。
二、情态激励
体育教师经常表现的情态有手势、身体动作、脸部表情、眼神等。例如,在分腿腾越山羊、跨栏教学时,对学生(特别是女生)来讲有一定困难,这往往是心理压力造成的。这时教师以关切的目光、温和的微笑对待他们,使学生从教师的面部表情中受到感染,得到安慰和鼓励,从而减轻了心理负担,容易产生“老师相信我,我能跨过去”的自信心理。又如,当某个学生顺利完成动作时,教师当即向他伸出拇指表示赞扬;当某个学生或一组学生经过辛勤努力取得了胜利,教师面带微笑向他们鼓掌,表示对学生的祝贺;当某学生在篮球教学比赛中表现积极,连连得分,教师面带笑容点头致意,表明了教师对他场上行为的肯定和赞许。这一切的情态激励,会使学生更加兴奋和努力,从而不知疲倦地去争取下一个目标的胜利。体育教师的情态激励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有着直接和巨大的鼓励作用。
三、刺激激励
刺激激励分为良性刺激和劣性刺激。在体育教学中一般要以良性刺激为主,但有时候以反面语言和行为刺激学生的自尊心、荣誉感,效果会更好,这就是所谓的劣性刺激。比如有的学生对完成动作有决心但信心不足,硬说他没有决心,而激发他必胜的信心;有的学生有能力但自信不够,硬说他没有能力,从而激发起他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这种“激将法”古来有之。
刺激激励运用得当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有一体育教师在执教某班级接力赛中,其中两个接力组因信心不足而接连失败,表现出不愿参加的念头。这时体育教师把他们集合起来当众“训斥”说:“你们不要参加比赛了,在比赛面前,懦夫和强者只有一点差别,是后退还是前进。你们是什么?”这一招,使那些学生羞愧难当,坚决要求教师对他们的勇气再给一次机会。教师答应了他们的要求,结果他们在接下来的几次接力赛中连战皆捷,洗刷了耻辱,争得了荣誉。此举激发了学生奋发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
四、行为激励
“行为是一面镜子。”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一言一行从我做起,要学生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不论是严寒的冬季还是酷热的夏天,都是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情态,提前到达运动场,安排好场地器材,等待着学生的到来。在练习过程中,又是教师率先垂范,始终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建立了理解、沟通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当学生练习疲劳和遇到困难时又是老师大喊一声:“跟我来!”于是身先士卒地迎难而上,让自己的行为去引导学生,给学生以激情和力量。可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导向,对学生的信心和勇气予以鼓舞,将使之意志更加坚强。
五、榜样激励
就高中生来说,他们的思想日趋成熟,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对教师更是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教师的言行对他们的影响极大。由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就显得至关重要。所谓行为就如一面镜子,教师的言行举止都被学生看在眼底,因此教师务必做到以身作则,当好学生的楷模,作好学生的表率,无论在何种条件下,都保持积极奋进的心态进行教学,并与学生积极沟通,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自己的激情及良好行为来成为对学生最有效、最有影响力的激励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的行为,激励学生增强学习信心及勇气,最终促进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通过榜样效益进行激励,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对于学生在情感上具有极强的激励作用。如课堂教学中教师极为懒散,那么学生也会自由散漫;而如果教师以身作则,严于律己,那么学生也会以教师为榜样,积极效仿教师,也对自己要求严格。
六、嘉奖激励
体育教学中嘉奖激励是通过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来进行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效果更佳,但应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用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感。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表扬、情态上的赞许等皆可属于精神鼓励之列,而物质鼓励可寻求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上的奖励来变相地弥补和替代。如在篮球教学一攻一防的投篮练习中,投中者可奖励一次进攻机会。再如,在分组练习中,让积极努力、技术完成好的组(或个人)为大家做一次表演,获得一次优胜者表演的机会,而失败或比较差的组(或个人)可罚其做身体素质的练习(如俯卧撑、多级跳)。这就体现了教学中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这样的“物质奖励”形式在体育教学中要大力提倡。
嘉奖奖励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有的要从精神激励上着眼,有的要从物质奖励上入手。这些激励方法从总体上看具有较稳定的、持久的作用,但作用到一个人身上,必须根据不同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激励方式,并掌握适当的度和一定的“火候”,否则激励方式与学生的需求“风马牛不相及”,激励的方式超过学生的实际承受力,就会变成“对牛弹琴”,甚至适得其反。
七、多种奖励方式相结合
通过多种奖励来对学生进行激励也是高中体育教学中极为有效的激励手段之一。因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积极采用多种奖励进行激励的方式来激励学生。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所说的奖励既包括精神上的奖励,也包括物质上的奖励,笔者认为将两种奖励进行有机的结合是最为有效的激励方法。而且在激励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物质奖励。如喜欢篮球运动的,教师可以奖励其篮球;喜欢足球运动的奖励其足球等等。但是教师应该明确,奖励应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否则容易导致学生过早注重追求物质的东西,与奖励的本意相悖。毕竟奖励只是帮助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手段,使用过度,反而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对于学生的评价,教师还是应该掌握一定的技巧。对于应该得到表扬的学生,教师切不可吝于表扬,并向其提出更高要求;对于相反的情况,教师也不应该讽刺挖苦,而是积极帮助学生找出不足点并引导其改正,力求使其有所发展。
八、结语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是一种推动学生积极向学的外在动力,是通过教师的语言艺术地影响和促使学生达到学习的主动化、自觉化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促进学生心理,生理的健康、正常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善用、多用、巧用激励艺术。
参考文献
[1]王国中.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激励艺术[J].教育界,2013(4).
体育教学中的激励艺术刘宇伟 篇4
激励,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加强这门教学艺术的修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实效。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激励方式有以下六种:
一、融通式激励
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体育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这种情感建立在师生情感交融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融通包括情感和信息两个方面,感情和信息融通了,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感和了解的程度。
二、勉励式激励
这是体育教师经常运用的教育手段之一。现代管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以勉励的口气布置任务,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誊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硬的命令,一开始就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了他们的活动热情。如教师布置学生跳高:“你们必须给我跳过去,跳不过去的要受罚!”学生听了心里不舒服,带着顾虑练习,效果肯定不会好。如果换成勉励式布置:“同学们要大胆地练习,跳不过去没关系,我再继续辅导你们。”同学了不但乐意去练习,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练习效果肯定比前者要好。
三、参与式激励
行为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参与管理、参与决策,是人的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精神方面的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精神方面的一种高层次的需求。从这一原理出发,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要求,收集学生的建议,让学生献计献策,让学生参与备课。这样备出来的课,肯定是从实际出发,集思广益,教师教得自在,学生学得称心。
四、期望式激励
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特别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有某些过失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就要们听 :该表扬约,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有过失的,论过要适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其补缺改过的动机和行为。
五、宽容式激励
课堂上,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是常有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教师要容人之短,不怀成见。教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是妥善解决矛盾、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其次,教师对学生要热情教诲,以情感人。若采取“以牙还牙”的办法,必然激化矛盾,破坏师生关系,严重影响教学。
六、影响式激励
浅谈激励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篇5
保山曙光学校刘春杉
【摘要】学校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机构,是教育人、培养人的摇篮,其宗旨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而服务的执行者是教师,因此管理和激励教师,使得每一位教师得其位,位适其人,最终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是学校服务到位的关键所在。然而我们的教育崇尚倒下,我们的学校管理更是缺乏服务的意识和服务的观点,总是以一种高高再上的“姿态”领导和指导教师工作,也就造就了今天所谓的“师道尊严”。因此提倡学校管理中的“人本位”,也就成为学校管理中重中之重。
【关键词】激励理论学校管理
一、激励理论概述
学校管理者要组织和激励教职员工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和教育目的,就必须了解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教职工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掌握一些学校管理心理学只是。激励理论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在学校管理中,采取各种形式的激励手段,可以调动学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因此理解掌握并能自觉运用激励理论是学校管理工作极为重要的一环。
管理心理学所说的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可表示为:需要引起人的动机,动机又引起行为,行为又指向一定的目标。所以激励过程其实质就是要使刺激变量(即对有机体的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如环境刺激、目标反馈等)产生持续不断的兴奋,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反应,即反应变量。当目标达到后,经反馈又强化了刺激,呈现出循环往复,延续不断的过程。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适当的运用激励机制并据此进一步研究改进工作环境、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和谐调人际的关系,可以缓和劳资矛盾,形成“同舟共济”意识,齐心协力共创佳绩。从精神上、物质上引导教职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劳动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激励是以教职员工的需要为基础的心理学研究表面:人的动机是由于他所体验的某种为满足的需要或为达到的目标所引起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激励理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它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各层次的需要可以相互转换。人们各式各样的需求正是激励的基础,只有需要达到满足,人才会有较高的积极性。激励手段必须针对教职员工的需要,才会产生几级的效果,并且还应该引导教职员工的需要向高层次发展,总之,只有让教职员工满意的激励措施才是有效的,要建立使教职员工满意的激励措施,就要立足于教职员工的需要。
而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其工作具有创造性,它不同于体力劳动,也不同于行政性和操作性的工作,而是依靠自己的知识禀赋和灵感,因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其工作过程具有个性化,工作成果难以测量,并不是通过简单的考试成绩就能决定教师的业绩。教师的工作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自身的智力投入,学生的发展往往是多个教师集体智慧和努力的结晶,难以分割,这给衡量个人绩效带来了困难。
教师作为“人”,其自身也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的价值观。教师的心目中有非常明确的奋斗目标,他们工作,并不仅仅为了征得工资,而是有着发挥自己专长、成就事业的追求,他们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教师从事的教育事业实际上是一种教师自我的实现方式。
三、激励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
任何理论只有运用到实际中才有意义。激励也是如此。现在,大多数企业已经引入了激励,而学校的激励才开始形成,还在探索阶段。要管理好有用之才,并让其尽心尽力地为学校服务,学校内部顺畅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管理思想是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不能一味的采用之前的“控制”来管理教师,我认为引领是一种更好的管理。那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如何更好的管理学校,靠什么来实现引领呢?
首先要营造相互尊重及和谐的工作环境,实行弹性工作制。
工作场所中的快乐,是提供优越服务的关键。教师更多地从事思维性工作,僵硬的工作规则对他们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组织中的工作设计应注意考虑体现教师的价值,尽可能地创造一个舒畅的工作环境。建立以团队友谊为重的学校风格和学校文化,使教师觉得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能在教学工作中大
显身手,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然,学校管理也应避免过分强调自主带来的负面效应,不能一味地放任自流,而应对教师工作的质量进行控制。
其次,是改革管理制度,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即通过对教师的内在控制来激发其工作热情。长期以来,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把“控制”看作是管理的基本只能,教师只有听从安排,服从需要。对于教师而言,单纯依靠严格的管理达不到预期效果,因为即使你采用强制手段,限制了人,但你无法控制其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其产出质量和数量必然受到影响。因此,应抛弃传统刻板的管理方式,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和动作方式,使管理方式更为多元化、人性化、柔性化,以激励其主动献身与创新的精神。我以为,学校应做到一下几点:(1)在组织内部建立公平、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让所有教师在既定的、大家认同的规则面前,公平、公开地竞争;(2)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人际沟通的制度,提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双向沟通,靠理解和尊重,靠高尚的人格和互动的心灵建立管理者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并通关这种心灵沟通和感情认可的方式,使教师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主动发挥其潜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愿意为之付出,尽心尽力为学校工作,为学生服务,古语云“士为知己者死”便是这样的道理。
第三,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现激励体系的多维化发展,以满足人们随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出现多种需求的需要,从而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当然物质利益是发挥积极性的基本因素,但精神需求也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是较物质需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可以持久地起作用。因此,在提高教师的综合待遇时,要侧重工作满足感,包括工作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允许创造性和实现个人满足,成绩认同等方面。
第四,为教师提供学习、培训机会。
重视教师的个体成长和事业发展无庸讳言。人最关心自己的利益和价值,教师的薪酬和生活是有保障的,他们来到组织中的目的,是在争取劳动报酬的同时,寻求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因此,学校除了为教师提供一份与贡献相称的报酬外,还应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教师提供收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使其具备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
第五,为教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有关调查显示,求职者尤其是高学历的求职者,选择工作时最看重的就是发展前途。对于我们民办学校而言,发展需要稳定,稳定更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持久地为学校努力。为了能更好地让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为学校工作、为学生服务,与其能力相匹配的薪酬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还要提供清晰的职业定位,重视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充分了解教师的个人需要和职业发展意愿,结合学校实际,为教师提供适合其要求的升迁道路,使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最佳结合。教师才有动力为学校贡献自己的力量。教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一种长期激励措施,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激励手段。
浅谈体育教学中激励艺术的应用 篇6
城西小学 朱勤峰
【内容摘要】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而他们感情丰富,有很强的自尊心,还有一部分不愿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运用鼓励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借鉴这些常用语时,应该针对不同问题、不同情况、不同对象和不同风格,抓住时机启发、赏识、激励和反思。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语言的积极评价功能。【关键词】体育教学 激励性 语言 运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水准将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来说,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它的激励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句激励性语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迈步。同时,它还能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偏差,使其调整学习的方法,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有效运用激励性语言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我就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激励性语言运用的一些体会。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要“适当”运用激励性语言。
“适当”就是准确无误,“适当”就是变化多样,“适当”还是恰如气氛。“你非常聪明!”“你一定能成功!”“你是最棒的!”等类似的激励并不能让学生明白他哪里聪明,为何能成功,怎样才是棒。这类模糊的激励性语言如果经常出现,还很容易让学生觉得不真实。所以,激励性语言一方面一定要具有真情实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之乐。另一方面,避免模糊,应当让学生明白他究竟哪个地方受到了激励。如当学生完成了教学内容,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说“你真棒”,而是指出棒在哪个方面——“你的动作真标准”、“你的模仿能力真强”等,明确的激励性语言,才能发挥效用。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要“适量”运用激励性语言。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激励性的语言一般会偏少,而在上公开课时,教师一般都比较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时在运用上会偏多,少数教师会“滥用”。我认为,只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使用,只要激励性语言在使用之后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那么这就是学生真正需要的激励性语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教学评价时善于使用激励性语言,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比如:“做得好极了!因为你们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肢体去模仿”,这就是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表达了教学的目标,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乐趣中,明确了努力的方向;“XX同学能第一个尝试,真勇敢!”,这是激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的学习态度;“你能自己找出问题、进行改进,真了不起!”,这是在鼓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这样,在激励性评价中,使学生及时感受到学习群体的认同和鼓舞,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按照课程目标的方向展现自我,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要“适时”运用激励性语言。
教师要把握激励的时机,及时恰当地表扬学生,让他们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从而在愉悦的体育学习中体验、享受学习的成功。
(一)在学生闪现智慧的火花时激励。“哇!某某同学做的真好,大家怎么还不鼓掌!” “大家鼓励鼓励他(她),给他(她)些掌声!” “你又想出了新动作,真会动脑筋!”
“你的进步给老师和同学带来多大的惊喜呀!我真为你感到高兴!” “你真聪明,一下子就看出了老师心中的想法„„”
每当学生有一点进步时,教师就必须对他(她)的行为给予恰当的肯定、表扬和鼓励,从而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要及时抓住学生一、二人闪光点,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二)在学生质疑时激励。
“你的问题难住老师了,希望大家帮助老师,我们回去一起查资料,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把你的好方法(好主意)告诉大家,让你做一次小老师好不好?”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也!”给学生创设发挥“为师”潜能的环境,使他们由一贯当学生的角色转化为教师的角色,这会使学生大受鼓励,促成利于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发现学习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同时创设出轻松愉快的学习班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热情。
(三)在学生思维多样时激励
依赖性较强的小学生一般不善于动手或动脑,当教师提出问题或做完示范后,他们总习惯性地问别人。针对此情况,教师应故意在教学中设疑,用疑问式和反问式激励性语言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如作示范时可先不讲述要领,而是先让学生看,然后再请学生提问,说说有什么不懂、需要注意哪些,再请学生边看边听,再提出既看不懂也听不懂的问题。这其中教师可适时地提问,但提的问题一定要有多个答案,因为多个答案有利于依赖性学生展开丰富联想。当教师看到依赖性幼儿开始思考了,应立刻运用反问式激励性语言:“老师看得出你正在积极思考,错了也没关系,能大胆示范(或回答)就是一大进步,你说是吗?”当学生示范(或讲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则可运用疑问式激励性语言;“你发现老师欣赏你的目光吗?”当看到学生充满自信的目光时,教师再次运用反问式的疑问句:“看到你流畅的示范(听你那流畅的发言),老师好欣慰,如果再主动些,你一定会成为同伴的榜样、老师的骄傲!你说是吗?”
(四)在学生出现困难时激励。
“别人能做到的,老师相信你一定也能做到!”
“别急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到做到的,并且会做的最好!” “你大胆说,说错了没关系,老师小时候也有过回答错问题的时候。” 采用对话形式,运用商量、肯定或鼓励的语气,传达出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以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这会使学生觉得老师理解和尊重自己,无形中密切了关系,从而建立起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友爱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
(五)在学生合作时激励。“比一比,看哪一个同学最守纪律?”
“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个同学做得最好?” “谁愿意来给大家做个示范,表演一下本领!” “某某同学做的真好,有谁比他(她)做的更好?” “可不要骄傲啊!别的小组快超过你们了。”
通过个人竞争、小组竞争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勇气,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本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上进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超越他人、战胜他人的过程中享受到达到目的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小学体育教学中要“个性化”地运用激励性语言。
《体育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且还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励性评价也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找准每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个性化地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作出积极的评价。比如对于平时作业不认真完成的学生,在他上黑板扮演非常认真时,教师就可以赞赏他这次写字时认真的态度。然后,他便会带着这种积极认真的态度去面对他的下一次作业。
事实证明,除非经常给小学生以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否则他们只为最终的奖励而长期努力是不现实的,小的但又经常的表扬,比大的但极少的奖励更具诱因价值。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在课堂上运用激励性语言。
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掌握一些简单运动的技能的过程,其本质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适时、恰当、有针对性的使用激励性语言,对教学目标的完成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了解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有技巧地使用激励性语言是小学体育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李治安《小学教学设计》2006年14期 51 2.徐艳玲《体育教学》2003年2期
3.刘海慧《新课程与学校发展》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 2002年 4.董海莹《新课程与学校发展》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 2002年
浅谈体育教学中激励艺术的应用 篇7
激励教学法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与赞美,渴望自我的人生价值能够得到实现。托尔斯泰也曾就此形象地说过:“激励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促使他人创造奇迹的催化剂和导火线。”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虽然性格处于敏感的叛逆期,但他们同样也渴望着得到老师对自我的认可与赏识,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因此,从人本关怀的角度讲,在教学中多采取激励的方法,是符合人的心理特点的,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运用激励教学法,也是增强农村中学数学课吸引力的一种有效方式。不容否认的是,农村中学数学教育目前面临着一种困境。即大部分学生对这门功课感觉学习困难,缺乏起码的学习兴趣。但是,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数学教育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要促使学生重视数学课的学习,教条的说教或冰冷的批评,事实已证明难以奏效。相反,通过不断地激励,潜移默化地引导其喜欢数学课,却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激励:少批评,多肯定,培养其学习的兴趣与激情;多当众表扬,满足其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激励其开动脑筋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创新能力。这些激励方式的实行,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少批评,多肯定,培养其学习的兴趣与激情。学生都是朝着教师激励的方向发展的,而批评则有损学生自信心的树立,进而缺乏学习的兴趣。数学课程由于其独特的知识体系,又稍显枯燥,多数学生普遍感到数学课不好学,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甚至失去学习信心,考试成绩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我很少去批评学生做得不好,而是尽可能地肯定他们已取得的成绩,挖掘他们在学习中的“闪光点”,表扬其与以往相比有进步的地方(哪怕是不起眼的一点小进步)。通过抓“闪光点”,暗示他们都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学好数学课,从而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克服畏难情绪,培养学习的乐趣与激情。
一位男生原来数学成绩很差,我担任该班的数学教学,第一次数学检测是全班最后一名。我平时上课看见该同学上课很认真,就叫他起来回答问题,在我的不断鼓励下,他逐渐对数学课有了兴趣,学习数学认真、努力。两个月后,他的数学考试检测居然及格了,在全班属于中等成绩。这个学生高兴地跳了起来:“原来我也可以学好数学课,真是太棒了!”这就是教师激励的魅力所在,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消极学习转变为积极学习。这种学习观念的转变,也将对学生一生的学习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多当众表扬,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为了给学生创造一种自我实现的环境,在教学实践中我非常注意利用课堂提问的机会,当众表扬学生。具体的做法是根据学生成绩优异的差别,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回答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比如一节数学课上一些基本概念,直接运用本节课知识这类比较简单的问题,我会选择学习基础较差一些的学生回答;而数学知识综合应用这类较难的问题,则会让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回答正确的,我毫不吝啬地予以当堂表扬;回答不正确的,也不批评,而是引导其认真分析错误出现的原因,并对其勇于回答问题的表现进行表扬。在提问时,我还注意语气亲切,表扬诚恳,发自内心,使学生感到教师是真诚地关心他们的。提问的难度也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以学生通过思考能回答为宜。使他们既不觉得老师是特意挑选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又使他们通过回答提问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使他们更进一步地爱上数学课。
激励学生开动脑筋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还注意激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向教师提问、假设和陈述。对于某一数学问题的讨论,激励全体学生都参与活动,要求大家都开动脑筋,各抒己见。虽然学生的发言或观点不尽成熟,却也会出现一些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火花的一家之言。其中有不少后面要学习的知识,通过讨论发散,学生已经掌握。
浅谈数学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应用 篇8
新课程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励和需求、动机有密切的关系。当人产生某种需要而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不安的紧张心理。不得不指出的是,这也是一种激励的起点。如在课堂中,看到有些学生想举手,但又不安时,对学生微微一笑,说:“试一试,老师相信你能行!”“勇敢点,你一定能回答上来的”采用这种实质的方法,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进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可达到的目标,让目标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其经过一定的思考后能够实现目标,这也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因为目标是刺激学生引起需要的一种诱因,它能给人带来希望,使人产生争取达到目标的强烈愿望,促使学生为之不断去努力,通过努力以实现目标,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天长日久,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越来越大。
课后也可用激励性语言激发他們的兴趣。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具有示范性、鲜明性,有了榜样,不仅有方向,而且学起来看得见、摸得着,说服力大,号召力强。有时我们为了保存学生的面子和自尊心,可利用每天的家庭作业,在作业上面悄悄地写一两句话,鼓励他们如:“这段时间老师看出来了。你在追赶第几名了。相信你!”或画一个笑脸,表示对他们成绩的肯定等。这对他们来说都是激励的方法。当学生有一点滴的进步时,就要及时肯定、表扬或奖励,从而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激励性语言如果应用不当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进而学生会厌倦老师,厌倦数学,要“适当”运用激励性语言。何谓“适当”?“适当”就是准确无误,“适当”就是变化多样,“适当”还是恰如其分。试想假如一位教师不能用变化多样的语言激励学生,学生自然会产生日久生“厌”的消极情绪,教师语言的激励作用也就要大打折扣。比如一位学生回答问题明明很一般,教师却用非常夸张的语言说:“你真是了不起,这个问题都能回答出来了。”学生听后不仅没有被表扬的感觉,反而心里直犯嘀咕……可见激励性的语言也不能滥用,否则,会起到反面的效果。
(作者单位 河南省清丰县城关镇中学)
【浅谈体育教学中激励艺术的应用】推荐阅读:
体育教学中的激励艺术10-15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游戏的应用07-13
浅谈顺口溜在农村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09-24
作文教学中的激励艺术10-24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构建09-21
体育教学中的教学艺术07-21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分层教学11-04
体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06-05
体育教学中的管理艺术11-28
体育教学中的语言应用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