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论文(通用7篇)
高职院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论文 篇1
高职院校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中,建立健全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和监督控制等五个系统,引导全校树立创新发展责任意识和现代质量文化理念,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多元诊断、重在改进,完善常态化、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不可或缺,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的基本内涵
高职院校全面预算管理是预算管理全员参与、业务范围全面覆盖、管理流程全程跟踪的综合管理系统,不仅包含与资金收支、财务状况等有关的财务预算,还包含一些重大、不经常发生的,需要根据特定决策编制的项目预算,以及与日常业务直接相关的人力资源、招生规模、学科建设等业务预算。全面预算管理在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可协调战略规划、年度行动计划、长短期目标,同时可全面融合战略目标、业务活动及预算指标,能充分发挥整体资源效用,对改善高职院校精细化管理、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和财务管理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全面预算绩效评价是以绩效为核心对高职院校预算进行考核评价,并通过建立一系列的绩效指标来对预算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综合评价。高职院校应将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相结合,推进财务管理中的诊断与改进。全面预算如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在预算管理过程中未能有效结合绩效考核,将大大影响预算实施效果和决策科学性。
二、高职院校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1.全面预算管理的存在问题
目前,由于高职院校的预算管理工作多数仍采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预算信息的采集、传输等未实现信息化管理,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相脱节,在预算编制时未能做到新《预算法》要求的全口径预算管理。在编制预算时,高职院校往往因为财政专项资金、科研经费、下属企业经营收入等存在不确定性,无法准确地进行收支预算,造成预算内容不完整、预决算收支差异大等问题。在工作中,高职院校财务部门大多是根据部门预算编制规定来编制学校预算,在信息化水平限制下基本采用传统的基础+增长预算编制方式,虽然操作简单并省时省力,但却过于依赖上年度收支基数,缺少对基数合理性分析及绩效评价,容易固化资金分配格局,使得每年度预算规模逐步增大,造成预算松弛及资源浪费。对滚动预算法、弹性预算法、项目预算法、作业预算法等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高职院校使用较少,导致难以明确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
2.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多数高职院校尚未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考核制度,绩效考核意识不强,对经费需求未能及时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及评价,对预算执行进度、执行效果、预决算差异等不能及时分析偏差原因,削弱了预算控制职能及激励职能。由于缺少独立的预算绩效评价系统,高职院校在设定考核指标时往往只注重财务指标的考核,而忽视了非财务指标的考核;在考评时,仅是依靠人工简单地对预算执行率进行统计及分析,不能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对预算进行绩效评价,使得预算绩效评价缺乏广度及深度。
三、高职院校全面预算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1.明确战略导向,完善激励机制
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高职院校可优化经费与资源配置效率,引导校内各预算责任主体聚焦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推进年度计划、业务计划和预算计划有序执行,达成工作绩效与预算绩效。通过量化的关键业绩指标与一些定性指标,对各执行部门及员工进行考核评价与奖惩,以提高教职工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与积极性。
2.改进业绩评价,提升管理水平
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绩效评价,高职院校可将预算目标层层分解与落实,让预算管理嵌入管理的各领域、层级及环节,对各部门及每岗位教职工的实际工作绩效与预算目标进行考核评价及奖惩,有利于完善高职院校的业绩评价系统。通过考核各预算执行部门的预算完成情况,可检验各项预算是否科学合理、监督与控制整体运行,可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与风险、调整工作重心与修正预算,也可为下期预算编制和规划修编提供参考及依据,有利于院校提升管理水平、实现战略目标。
四、高职院校推进全面预算绩效评价的对策措施
高职院校绩效管理的核心是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主要是基于财务指标构建,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使全面预算管理实现常态化诊断与持续改进。
1.合理界定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主体和对象
高职院校办学的利益相关者涉及政府部门、教职工、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与社会等多方面,其资金来源主体是政府拨款。因此,政府部门是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主要监督者,高职院校必须接受政府部门对部门预算执行的绩效评价。对外,高职院校绩效评价的主体应为政府主管部门。对内,高职院校可通过预算管理委员会,对作为预算责任主体的各部门以及处于各岗位工作的教职工个人,开展财务预算及非财务预算的绩效评价。在工作中,可通过有效途径听取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及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的意见与建议。
2.科学设计全面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如何选取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评价指标,是高职院校构建全面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点及难点。作为战略管理的有效工具,高职院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与战略目标紧密结合,不能局限于被评价对象的全部内容。指标体系应反映高职院校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成功因素,具体指标应含义明确、可度量。高职院校可单独或综合运用关键绩效指标法、平衡计分卡等工具方法构建指标体系,综合运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基本指标与修正指标等常见绩效评价指标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合理设置指标权重及绩效目标值
评价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反映了高职院校的绩效考核导向。合理的指标权重应根据指标的重要性,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科学的设置。指标权重的设置可以运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或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主观赋权法是利用专家或个人的知识与经验来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如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客观赋权法是从指标的统计性质入手,由调查数据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如主成分分析法等。高职院校可通过参考预算标准、历史标准、行业标准等进行绩效目标值的确定,通过实际绩效结果与目标值的比较进行差异分析,针对差异及时调整目标或实施改进措施。
4.选择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绩效评价方法
当前,对于全面预算绩效评价,学术界比较推崇的方法主要有关键绩效指标法及平衡计分卡法。高职院校利用平衡计分卡可将总体战略目标或职能属性划分为若干层次构建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有限的指标进行评价时则需要运用关键绩效指标法。因此,高职院校在构建全面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时应考虑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关键绩效指标法是指基于战略目标,通过建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将价值创造活动与战略目标有效联系。关键绩效指标应与高职院校的战略目标高度相关、含义明确、可度量,且指标的数量不宜过多。一般关键绩效指标分为结果类与动因类两类指标,结果类指标反映绩效的.价值指标,主要有投资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自由现金流等;动因类指标反映价值关键驱动因素的指标,主要有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等。平衡计分卡是企业基于战略,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将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转化为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指标体系。高职院校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可以借鉴企业如何利用平衡计分卡采用多重指标,从多个角度或层面对评价对象进行绩效评价。平衡计分卡从四个维度确定绩效指标,使绩效评价更为全面完整,有利于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5.按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进行全面预算绩效考核
高职院校应将全面预算考核的程序、标准、奖惩办法、考核结果等及时公开,考核结果应客观公正。考核的结果应与各执行部门及教职工的职位、薪酬挂钩,通进实施货币与非货币激励,增强教职工的主动性及责任感,以维护全面预算管理的严肃性。高职院校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升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管理质量及持续发展能力。绩效评价的过程是诊断问题、寻找差距的过程,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案。绩效评价既是对过往全面预算管理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通过分析、评价绩效,有利于高职院校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目标、工作与投入的重点,不断提升投入产出的效率与效能。
参考文献
1.陈菁.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初探.财会学习,(3).
2.李洋,盛惠良,沈军.高校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商业会计,(11).
3.任文颖.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改进建议.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11).
4.周频律.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财会学习,2017(9).
5.史淑霞.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会计师,2018(3).
6.陈莹.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分析.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4).
高职院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论文 篇2
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 其中重要的部分是进行绩效预算管理, 企业绩效预算是将目标视为导向、用项目成本去衡量、把业绩作为评估核心的一种全新预算体制, 是一个把增加资源分配和提高绩效相结合的全新预算系统。其所具有的特征有:1、战略性, 也就是说绩效预算必须以企业战略为出发点, 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服务。2、资源优化配置性, 即是一种对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进行控制的体系, 从而便于进行更好的系统的综合的协调, 缓解资源闲置。3、系统管理性, 绩效预算管理本身就是一个机制化的系统控制过程, 需立项、编制、审批、执行、监督、差异分析和考评等, 达到降低预算风险的目的。4、“标杆”性, 即为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业务和财务收支提供有效地控制尺度和衡量标准。
现代企业实行绩效预算管理的目的就是要真正发挥评价与激励机制的作用, 实现成果和效率的双提高, 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另外还要实现社会效益, 完成企业所要承担的社会使命。所以现代企业实行绩效预算管理, 不但能够对各部门及其部门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有效的正确的考核与评价;还能充分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减少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管理模型, 定义是建立评价和激励机制, 并且强化责任机制, 将高职院校以往实行的那种部门经费预算包干和以基数加增长的分配方式进行彻底的改革, 把院校内各部门的经费预算跟它们的工作任务以及完成的绩效紧密联系起来, 实行一种以工作绩效来决定部门经费预算的全新的绩效预算管理模式。这是一种把目标作为导向、把部门作为基础、把绩效考核为作为核心、把企业预算作为主线的绩效预算管理模型。所以高职院校要制定好本院校的战略目标, 把安排预算转变为绩效预算, 把注重资金投入转变为注重资金支出效果。在高职院校推广和实行这一新的绩效预算管理模式, 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资金的使用效益, 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 有利于预算管理模型的转型和进步。
二、高职院校内部构建合理有效的绩效预算管理模型
(一) 构建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模型必须以绩效管理为核心
高职院校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 这也是实现绩效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而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的两大基本工具就是平衡积分卡和关键绩效指标, 其中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是以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为中心, 科学地将组织的整体战略目标划分为若干具有关联性的任务;而关键绩效指标是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 并以此为基础, 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他们对高职院校绩效指标体系的制定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一般高职院校的绩效预算管理模型都是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 既包含了绩效层次划分, 又包含了关键绩效指标两部分, 只有建立这样的模型才能够明确的反映出高职院校的管理目标层次和关键绩效指标定位的预算导向;通过预算能够实现绩效目标的资源配置, 判断绩效指标是否达到绩效目标, 最后绩效目标通过绩效指标对预算方案的执行结果进行反馈, 这一连锁反应真正诠释了内部绩效预算模型的有效性。
(二) 构建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模型必须以部门预算为基础
高职院校的部门预算是指高职院校的下属的院 (系、处、室) 的所有经费收入和支出由本部门或本单位负责进行编制, 其次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预算建议方案, 然后向本高职院校的预算管理办公室递送预算报告, 经审核通过后, 再次交由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审议, 最后在此基础上汇总和编制全校的总预算。高职院校绩效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是部门预算, 其对绩效管理的具体落实、绩效评估和绩效反馈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实行部门预算是经过上一级层层审批核算通过的, 一旦审核通过各个部门必须按照部门预算去执行并且不得随意进行调整, 这就体现了部门预算的强制性和约束性, 提高了预算的作用, 使得各个高职院校的透明度大大增强, 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在预算分配和执行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
(三) 构建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管理模型要用绩效预算控制作为保证
预算过程控制是指通过各部门的目标和具体的指标体系的对比和评价, 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和产生的效果进行全程控制的一种控制方式, 在高职院校的绩效预算管理过程中, 必须要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全程的控制, 以此来保证绩效预算发挥的作用是正常有效的。一般是采取分离预算执行和预算控制的方式来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系统,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有效地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全程控制;才能更清楚地全面的了解到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偏离了本高职院校的战略目标;才能更好地利用绩效指标来判断预算是否合理;才能为下一年度的预算资金分配调整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才能实现绩效预算循环的优化管理, 并着实提高绩效预算管理的效率。
三、对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管理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一) 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基本模型的实证研究
我们首先根据高职院校的长远规划目标及其战略目标来决定高职院校本年度的预算管理总体目标, 当预算管理委员会把这一总体目标分析并确定下来后, 接着我们就对总体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 分配到下面的各个部门, 把他们的部门目标具体化, 只有当部门目标确定了才能较准确地推算出部门的预算, 一般是采用滚动预算的方法进行, 即按阶段定目标并落实, 然后在运行过程中再根据前阶段的预算完成情况来调整后阶段的预算额度, 进而调整和优化整个阶段的预算, 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为实现高职院校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这一部门预算的编制不仅仅放映本部门的目标, 也是支撑学校目标的中坚力量。最后就是到了编制预算的重要也是关键环节了, 即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目标, 建立完善的绩效指标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预算的价值, 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联系预算与绩效目标之间的桥梁就是绩效指标, 他们的关系表现为预算要通过衡量绩效指标来判断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 而绩效目标就需要通过绩效指标对预算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解和信息反馈, 及时了解预算执行是否偏离了目标, 对下一年度预算资金的调整具有参考价值 (模型如下图所示) 。
(二) 高职院校部门绩效预算模型的实证研究
要建立好高职院校的部门绩效预算模型, 首先要做好部门预算的编制, 也就是个高职院校确定好本院校的战略目标后, 各个部门根据这一目标制订本部门目标, 并指定相应的部门预算规划;然后各个部门将部门预算草案上交财务处进行审批;最后本院校财务处根据各个部门的绩效评估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和反馈, 确定各个部门的贡献情况。随后财务处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对下一年度的部门预算进行科学性的调整。这一模型的实施从根本上优化了高职院校预算资金, 提高了资金以及材料的利用率, 缓解了高职院校发展经费需求紧张以及教育资源供给不平衡的情况, 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益, 实现各个高职院校的战略目标 (模型如下图) 。
四、结束语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范围内的预算改革焦点是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高政府行政绩效, 所以高职院校如果推广和实行绩效预算管理模式, 有利于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 改进学校部门的绩效, 提高支出效益、防止浪费等等, 所以我们需要积极倡导实施, 为高职院校的快速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我国财政部门以保证社会公共的利益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着力推行绩效预算管理这一财政管理模式, 也就是在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上充分考虑绩效这一原则,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办事效率。本文主要利用平衡积分卡和关键绩效指标这两大绩效管理方法和部门预算管理理论对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管理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首先简介绩效预算管理以及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管理, 接下来就详细阐述高职院校如何构建合理有效的内部绩效预算管理模型, 进而对这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 为提高综合效益, 实现高职院校的战略目标而努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绩效预算管理,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黄晓征.构建高效绩效管理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8
高职院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绩效预算管理 控制 实证研究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以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随着我国最近几年来我国生源的不断减少,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的教育资金供求矛盾和内部管理失调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在高职院校内部建立完善的绩效预算管理控制体系,不仅可以促进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更可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与质量。
一、建立健全绩效预算的标准制度和考核制度
绩效预算的标准有二层涵义,第一,什么是绩效标准,绩效标准是在完成教学等工作任务的效果上制定的标准,第二,再根据绩效的效果制定预算标准,通过绩效来制定的预算标准,不仅可以使预算指标成为推动高职院校各项工作完成的动力,更可以提高高职院校有限资金的利用率,使高职院校有限的资金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用。同时,考核也有二层涵义,第一,是对绩效的考核,第二,是对预算的考核。随着我国高校发展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和资金使用的多元化,高职院校原有的绩效预算管理控制制度已经不在适合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因此,如何建立完善有效的绩效预算管理制度是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就简单探讨如何建立完善而又有效的绩效预算管理控制制度。
(一)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预算编制工作对建立完善有效的绩效预算管理控制制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高职院校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把高职院校的部门预算与校内综合预算合二为一,以免日后重复计算,给预算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第二,完善高职院校各个部门预算的调整制度,这方面,我国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可以在调整时间、方法、程序等方面作相应的规定;第三,推行校级预算和所属各级预算。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的克服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和预算执行不了等情况的发生;第四,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以及评价制度。高职院校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以及评价制度,主要是为了保证院校有限的资金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用,从而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率。
(二)加强对高职院校的绩效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评估
加强对高职院校的绩效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评估,主要是为了对绩效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估与考核。如何没有绩效预算考核,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和预算执行不了等情况就会发生,这会给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加强对高职院校的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评估,一方面,可以考察院校各个部门的工作业绩,保证院校的资金真正的用到了实处,而不是贪污浪费了。另一方面,可以不断的改进和完善预算管理,及时发现预算工作中的各种失误,并且可以及时采取工作措施来解决问题,保证预算工作可以正常开展和进行。总之,加强对高职院校的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评估要力保预算工作做到位,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完善绩效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成立合理、有效的预算编制、执行机构
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及其运行机制是加强高职院校预算管理的组织保障。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应与学校内部的财务管理体制相适应。在目前高职院校推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校、院(系)二级管理的前提下,根据我国《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要求,高职院校应根据其规模和内部管理需要,建立“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执行责任制度。高职院校不管采用“统一领导,集中管理”还是采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要想取得良好的管理成效,必须成立、有效的预算编制、执行机构,只有这样绩效预算才能落到实处。在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由于机构设置的原因,预算编制、执行机构主要有以下几个,每个机构由于职能不同,负责的事务也不尽相同。第一层次是学校党委会或校长办公会,是学校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预算编制的大体方针与原则;审查、批准关于预算的规章制度;审议、批准预算方案。第二层次是学校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拟订预算目标和预算政策;制订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监督预算实施,考核预算执行情况等。第三层次是财务处,它主要负责预算的日常事务,对预算的执行与实施有著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第四层次为预算责任中心,这是具体预算执行部门,一般以处(室)或院(系)为单位划分,处长或院长(系主任)为预算责任中心负责人,其主要职责是对于项目预算,可设置单独、临时的预算责任中心,具体实施预算各项工作。总之,绩效预算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不仅要完善绩效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为预算实施与执行提高组织保障,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高效、合理的预算执行机构,保障绩效预算可以真正的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不然预算管理就不能起到其应起到的各种作用。
三、完善绩效制度,实行目标管理,使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有机结合
(一)积极实行校、院(系)二级管理的预算管理制度
要把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有机的结合起来,就应该按照 “财力集中,财权下放”的原则, 学校领导与管理者在要求下级落实预算目标与责任时,也要下放相应的权利,保证权利与责任的统一,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院、系一级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高职院校的领导或者管理者要根据学校各个部门的职责内容、工作性质等,将学校各个部门划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并给每个责任中心赋予一定的权利与职责,对不同的责任中心,实施与执行不同的考核指标,严格考核其可控成本,并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校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减少预算与考核实施与执行所遇到的阻力。
(二)根据预算指标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控制方式
我国高职院校多为公办学校,其院校的费用支出一般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种费用,一种是固定费用,如教师工资、课时津贴、学生活动费等;另一种是变动费用,如业务招待费、招生费、水电费等。对于不同的费用支出,院校根据实际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控制方式。对于固定费用,如果变动情况不大,可以不列入绩效考核的范围,但对于变动费用,就必须要严格控制了,并以绩效考核的结果作为变动费用支出的依据,以体现财权与事权的统一,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促进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的有机结合。
(三)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院校领导或者管理者对各个责任中心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后,可以根据考核的结果与情况进行相应的奖惩,从而可以促进学校各个责任中心可以认真执行预算。对于预算执行情况较好的部门,在考核时按《绩效管理办法》加分,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这样就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那些执行预算不力的部门,领导可以给予一定的处分,如通报批评等,这样就可以监督与警示有关部门认真执行预算,从而不断提高预算支出绩效。
四、建立健全绩效预算的检查落实制度
高职院校的绩效预算管理控制工作如果要落到实处,取得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健全绩效预算的检查落实制度。一方面,在绩效预算控制管理工作中,也许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个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对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会带来严重的影响,这时就需要高职院校的领导或者管理者对绩效预算管理控制工作进行相應的检查与监督,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各种措施解决问题,以免产生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有些部门或者个人由于自己的利益原因,对院校的绩效预算管理控制工作落实的不到位,认为这些危害了自己的利益,这就需要加强对绩效预算工作的检查与落实,保证资金可以落到实处,而不是某些个人或者领导应付上级检查的工具,只有这样,绩效预算工作才能真正的取得实效。
五、总结
高职院校绩效预算管理控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国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要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绩效预算管理控制工作的水平与质量,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更会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叶珍,沈威.加强高职院校预算管理的探讨[J].中国市场,2006,(19)
[2]马宏丽,关于高职院校预算编制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增刊),2005
高职院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论文 篇4
一、我国部门预算改革及其绩效管理制度创新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政府预算管理制度也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改革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尽快实现政府预算管理活动的科学化,提高预算管理的绩效。主要的改革内容包括:部门预算改革、复式预算改革、预算收支改革以及公共支出管理改革等。其中,部门预算改革作为其他预算管理改革的具体制度载体及其追求绩效的改革方向与创新理念逐渐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并已不同程度地付诸实践。
1.我国部门预算改革进程
2000年是我国部门预算改革的起始之年,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前编制预算,延长预算编制时间,按照法定时间批复预算;将以往自上而下的代编方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汇总方式,从基层预算单位开始编制预算;采取综合预算编制方法,要求部门将所有收支统一纳入部门预算;实现“一个部门一本预算”的统筹安排,将一个部门所有的收支都按照统一的编报内容和形式在一本预算中反映;开始向全国人大报送部门预算等。之后,我国部门预算改革逐步深入。2002年,正式按照新的方法编制部门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按照新的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细化部门预算编制;正式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加大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力度,试行“收支两条线”管理。2005年,部门基本支出预算定员定额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并扩大管理范围;加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研究制定部门预算绩效考评管理办法。2007年,全面实施政府收支改革,积极进行项目支出经济试点。[1]此外,项目支出预算滚动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金财工程”、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加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等改革内容都在不断完善和推进之中。
然而,我国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尚处于初始阶段,目前的改革仍只是主要以对预算资金投入的控制为导向。随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推进,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滞后必将制约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总体效能的发挥。因此,作为部门预算改革的延续、提升,乃至制度变革,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构建已经成为确保我国政府预算制度适应社会发展与财政体制制度改革新形势并高效科学运行的重要管理措施。
2.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探索孙克竞: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评价与深化思路
目前,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相关探索主要表现在以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为代表的改革实践。[2][3]同时,将绩效管理与部门预算改革相结合的理论研究与国外借鉴也正逐步深入。
我国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后不久,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实践探索也随之展开。从2003年起,财政部就开始制定部分行业的绩效考评管理办法,组织部分中央部门开展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试点工作。这些实践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部门预算支出效果的管理,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了绩效管理理念的普及。2005年,财政部研究制定了《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2006年,财政部选定了农业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等4个项目进行绩效考评试点;2007年,财政部选择了教育部“高校建设节约型社会”等6个项目继续进行绩效考评试点。此外,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与部门预算单位也制定了一系列绩效考评工作规范,并逐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2][3]同时,近年来,无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无论财政部门还是各部门预算单位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和学者,都对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制度创新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各自深入的理论研究。
二、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总体评价
通过近几年中央预算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围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展开试点工作,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践已经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仍然任重而道远。
1.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首先,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已经得到各级财政和公共部门的广泛认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此体系的建立可使公共财政框架下的预算支出范围更加具体化、准确化,有利于我国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提高我国政府决策水平、转变政府治理模式和建立高效廉洁政府的客观需要。经过近几年的理论研究、经验学习和改革试点,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无论是出自部门自身利益考虑,还是遵循统一的改革安排,都对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有了必要的认识,并取得了广泛的改革共识,这为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其次,建立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有关制度。开展改革试点工作以来,许多试点部门和地方相继制定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或支出绩效评价实施办法、专家咨询组工作规则、中介机构参与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或支出评价工作管理办法、自评报告撰写规则与上报复核程序以及评价结果审核标准等一系列工作规范。同时,初步形成了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的试点工作组织体系,加强了财政部门、试点部门、中介机构及有关专家的协调配合,目前,基本形成了财政部门统一领导、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的改革分工体系。以上工作成果,为规范今后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行为和程序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和框架基础。
再次,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初步建立,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所提高。当前,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是以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现已摸索出一套较为合理的工作流程,并初步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和绩效评价方法。指标评价体系主要分为共性评价指标和个性评价指标,共性指标又可分为绩效目标完成程度、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管理状况、经济和社会效益、资产配置和使用情况等。同时,采用长期效益评价和短期效益评价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统一指标和专门指标相结合的评价办法。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对提高部门预算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试点部门增强“成本—效益”观念、及时发现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为今后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奠定了技术基础。
最后,部门预算监督得到加强,透明度有所提高。通过改革试点,部门加强了对预算资金落实情况、实际支出情况、财务信息质量、财务管理状况等的绩效管理与考评,更加清楚地掌握了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流向,加强了对项目资金使用环节的监督。同时,一些部门在试点中将考评结果在部门内部公开,增强了部门预算管理的透明度。
2.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目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部门预算管理中引入了绩效理念,但由于将绩效管理与部门预算相融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论在中央层面还是地方层面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总结实践成效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在理论研究、制度建设、基础条件、组织实施、技术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改革的理论研究亟待加强。目前,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理论研究以借鉴国外经验居多,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创新较少,特别是与我国现行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紧密结合的预算绩效管理理论研究不够。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绩效考评的认识仍存在不足之处,这就急需用有中国特色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理论指导我国的改革实践,让改革者客观理性地认识到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改革目标与内容;同时,指导制定出现实可行的改革规划,不但要避免人们对改革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更应坚定信心,在改革困难面前消除悲观情绪。
第二,当前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探索与创新,仍未实现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的根本变革,仍是传统预算管理制度本身的调整与转换,是形式与细节方面的变化,而并没有改变或是脱离投入控制型的预算管理模式。一方面,部门预算的编制至今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财政部门与经费申请部门之间的讨价还价,预算编制带有较重的经验决策色彩,部门预算编制与部门事业发展目标之间缺乏直接的联系,即没有明确的部门预算产出和结果的要求。另一方面,部门预算管理重视对预算资金投入的控制,而对预算支出效果的评价与考核则较为薄弱,结果往往是只管投放进度、不问投入效果,只管使用合规、不问效益大小,只强调支出的财务责任、不考核项目的执行效率与质量,从而造成部门预算资金浪费和效益较低等问题。这样的预算管理水平显然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成为公共财政框架建立中的重要制约因素。
第三,改革的基础条件尚不健全,制约因素较多。[4]一是仍需进一步树立科学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观念,转变一些人内心深处认为部门预算资金和公共资源是“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以及支出编制与耗费使用只要合乎规定而不必考虑结果的错误观念。二是财政体制改革还不到位,公共部门事权划分仍不明确,制约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选择与考核体系的建立。三是部门预算编制更多的是依据政策法规、会议决定和党政领导的批示,而不是部门的绩效战略目标和项目及资金运行的绩效,预算编制的自主性和可预见性较差。四是在部门预算执行与监督上,真正追求和尊重预算产出与结果的制度、机制仍未建立起来,部门预算“只能做加法,不能做减法”,预算结余的绩效概念未被理性认识。同时,预算监督体系不健全,缺乏绩效追踪问责,重投入、轻绩效的监督手段还未根本改变。五是技术基础与管理手段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以部门预算产出和结果为标准的数据信息收集系统还未建立,具体的绩效指标和标准仍较难确定。同时,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仍未在我国全面展开,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会计基础并未建立。
第四,改革的组织保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受传统“重投入、轻产出”观念的影响,一些政府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不足,政府行政管理水平不高,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改革尚未形成合力。当前,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财政部门提出来的,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发达国家的经验,愿意在预算改革之路上走得快些。但由于传统控制型政府治理理念的惯性,政府系统整体的改革动作相对财政部门的改革愿望则存在一定差距。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需要政府行政体系、制度建设的整体推进和思想改造,仅靠财政部门是无法完成的。
第五,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考核体系建设仍有待完善。现行的绩效考评实施程序同规范的程序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使得绩效考评很可能成为事后预算执行情况的总结或项目竣工验收。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中依然存在定性考评指标较多而定量考评指标较少、投入考评指标较多而产出考评指标较少、合规性指标较多而结果性指标较少等问题。同时,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绩效考评结果的真实性也有待提高。
三、未来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
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是我国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转变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重要制度创新,也是提高我国预算管理水平的关键步骤。通过推动试点,不断总结经验,未来我国此项改革的基本思路可以阐述为:按照建设公共财政的总体步骤和要求,把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部门预算管理,依据“客观真实、内容多样、透明公开、广泛参与、渐进推动、富有前瞻性”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以预算产出与结果为核心,以部门预算及其项目支出为切入点,包括部门预算编制、支出评价、组织监督等内容在内的,全面系统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同时,要结合我国预算管理改革实际,分步实施,并为远期绩效预算探索道路。
1.基本原则
一是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无论是绩效目标的设定,还是产出结果的核实都必须满足规划客观、数据真实可靠的要求。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则,避免跟风式的改革作秀,弄虚作假,改革才有现实意义,这还需要不断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予以保障。
二是由于政府部门职能分工的不同,各公共部门所要实现的绩效目标与内容也就存在显著区别,改革中应注意处理好改革基本要求与部门特点相融合的问题,鼓励内容多样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设计,充分发挥部门改革的积极性。
三是改革要坚持透明公开、广泛参与的原则。政府部门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其绩效责任与目标的制定、结果的考核需要得到广大公众的认同,过程也需要民众、媒体、政府、中介机构、监察部门的广泛参与,只有真正做到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公开透明、广泛参与,改革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也才能更有实效。
四是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在我国还是一项全新的改革事业,需要稳步推进、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应以部门预算改革为依托,项目支出为重点,统筹安排预算绩效编制、支出评价、结果运用等改革步骤,注重试点改革的重要性,充分尊重我国预算管理改革的现实基础,坚持渐进的改革方式。
五是此项改革应坚持前瞻性的原则。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体现了我国预算管理改革追求公平、效率,特别是效率的基本内涵,毋庸置疑,预算效率与效益的改进是建设公共财政必须要做,也是一定要做好的核心内容之一。虽然,当前改革刚刚起步,但改革的艰巨性和重要意义要求改革者具备广阔的视野、创新的精神,对改革进行不断的前瞻性思考,这样才能使改革永远充满活力与生机。
2.范围与内容界定
目前,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范围与内容可界定为:以部门预算为基础,以项目支出为重点,以产出绩效为核心,兼顾结果绩效。
从部门预算的具体结构来看,其编制主要是根据支出功能,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其中基本支出由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组成。目前的人员经费是“养人”支出,与部门绩效关系不大,所以,这部分支出可不作为绩效管理的对象。公用支出是用来维持一个部门的正常工作和运转的需要,和部门提供的一些公共服务密切相关,目前这部分支出编制主要采用定员定额的方法。从理论上讲,这部分经费由财政部门根据多重综合的指标来核定,并且这部分经费的核算考虑了部门的工作性质和业务量,或者说公用经费与部门的产出或提供的服务相关。但是从实践上看,公用经费包罗万象,部门间也存在很大差异,对公用经费的绩效管理很难大范围开展。[5]首先,由于公用经费的复杂多样,对每一项公用支出都作绩效分析是不可能的,只会为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推行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而且在目前部门抱怨公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对这部分支出做过细的评价只会招来部门的反感。其次,有些公用支出和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或者说很难确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对部门的会议经费,有两个建议:一是采用产出分析法,可用次数考察,不必一定要测量这些会议产生的成果;二是采用定性的方法,只需说明会议的召开有利于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和人员、公用经费相比,项目预算具有较为明确的支出目的和标准要求,是目前推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最佳选择。目前,我国部门对中长期和短期目标缺少明确的绩效规划,可能是没有制度要求和操作习惯,更可能是没有把握规划实现的能力。部门只能对现实的产出负责,而对于结果绩效应该由政策的制定者负责。而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从选民到被选举的人大代表和官员,到公共政策的制定,再到预算的决策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政策制定者和预算决策人被淹没在长而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链条中,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很难用预算绩效管理来评判和约束。所以,建议改革初期还是侧重于对部门预算产出的评价,部门预算绩效报告中必须明确产出,对支出结果,只要说明目标的产出有助于产生特定的结果就可以了,待改革进一步深入再研究部门对预算结果的责任问题。
3.改革步骤设想
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从时间上可区分为近期改革与远景规划。目前,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是改革探索的主要体现,应该明确其只是部门预算管理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探路先锋。在逐渐完善此项实践工作的同时,要努力尝试在部门预算绩效规划编制、产出与结果数据审计监督、绩效报告撰写、绩效结果公示与运用等方面健全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内容,并建立合理的管理程序。此外,还要尽快夯实改革的技术基础。一是部门要提高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和短期计划的能力,加强对部门和项目产出、结果的定义;二是预算会计制度的转变和预算账户的调整,将改革重点放在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建立和调整上;三是培养部门领导和财务人员的绩效概念,从技术层面培训基层绩效分析人员;四是要不断完善绩效管理的方法、指标与标准体系。最终,在近期内建立起包括以上内容的公共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
在远景规划方面,要彻底实现预算管理模式从投入控制型向产出结果型的转变以及各预算管理参与者权利与义务的转换,强调管理权利的灵活性对应的是更多的产出义务与效益责任。要进一步研究绩效文化的形成问题,如果真能使预算绩效管理对预算资源分配产生有效影响,可能最终是一种缓慢的、持续的文化变革的结果,要将绩效文化渗透到政策制定过程中。同时,应注意各项配套措施的完善。一是建立健全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加强部门运用预算绩效管理的能力建设,包括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执行能力等。最终,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并通过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现中国式的“政府治理”模式创新。
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报告 篇5
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报告1
一、目标任务
预期完成——所标准化卫生所建设;定期安排进修培训——人;全面完成医疗卫生各项指标。
二、工作思路
1、进一步加强村所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我镇村级卫生所建设还比较薄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特别是部分村所极其简陋以及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较为严重,因此我们要以“新农合”为契机,大力破解资金难题,积极争取国家投入,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镇卫生院为骨干,以村卫生所为基点的卫生服务网络,20xx年力争——%的村实现标准化卫生所。另外,要采取例会、培训、督查等多种形式强化对村卫生所和村医生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提高村医的业务水平。
2、进一步加强人才兴院战略,不断提高卫技人员素质能力。20xx年,我院一方面制订完善进修深造制度,加强与牵手医院的技术,有计划的定期公派进修,鼓励开展适宜新技术,拓宽医疗领域,增加公益效益;另一方面要加强院内业务学习质量管理,深入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提升职工技能水平;第三是积极探索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吸引市属医院退休专家来社区坐诊,提高卫生服务质量。
3、进一步加强医疗、护理和医技质量治理。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打造一流卫生团队,狠抓医疗质量和公共卫生核心制度落实,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效能建设,深入开展医疗安全质量管理。二是进一步强化护理队伍建设,规范各种护理文书,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严惩护理差错,竭力避免因护理失误引起的医疗纠纷。三是加强医技质量治理建设,提高医院整体诊疗水平,树立医院良好形象;利用现有设备,充分发挥使用价值。四是建立健全质控职能,不但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细化质量控制方案与质量考核标准,实行质量与效益挂钩的治理模式,达到基本诊疗更加完善;急救转诊能力更加明显;人员素质显著提高;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医德医风不断改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学高效,基本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4、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服务质量。一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转变服务模式,由以往坐诊服务变深入村屯、家庭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使农村居民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得到就近治疗,有效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努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二是严格执行基本用药目录和诊疗目录,不得使用目录外药品和诊疗项目,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三是进一步加强市、镇两级畅通、高效的急诊救治“绿色通道”,及时救治病人,适时转诊急危重症患者,增强孕产妇难产应急处理和紧急转送能力。
总之,我们决心在市卫生局、市中医院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明确工作目标,扎扎实实工作,把我镇卫生工作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报告2
一、整体情况
1、主要职能:围绕“三农”工作大局,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强化基层社和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的方向,因地制宜推进我市供销合作社的服务体系、组织体系、经营体系、管理体系创新,把我市供销合作社真正建成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努力开创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为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脱贫奔康提供有力保障。
2、机构情况:市供销社属于独立核算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预算级次为一级预算单位。单位内设5个职能科(室)。
3、人员情况:本单位现有事业编制(参公)19人,截止XX年XX月XX日共有在职人员18人,离休人员1名,退休人员23名。XX年我单位资产总额3210788.42元,其中,流动资产2363204.79元;固定资产857308.63元,其中,一般公务用车2辆,原值616920.63元(其中:XX车辆在XX年XX月已申请报废,财政未批复,固定资产原值80000.00元;XX车辆是我单位保留的公务用车,固定资产原值536920.63);其他固定资产240388.00元。
二、部门资金基本情况
(一)部门预算安排及支出情况
XX年市财政下达我单位预算指标582.4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1.08万元,全年实际支出数582.38万元,年末结余项目经费0.08万元。XX年财政补助收入582.45万元,其中人员经费416.74万元,占总收入的71.55%,日常公用经费75.22万元,占总收入的12.91%,项目经费90.5万元,占总收入的15.54%。XX年支出决算数582.38万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决算数416.74万元,占总支出的71.56%,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决算数75.22万元,占总支出的12.92%,项目经费决算数90.42万元,占总收入的15.52%。
(二)专项资金安排及支出情况
XX年年初项目支出年初预算21.00万元,调整预算增加69.5万元;项目支出年末决算90.42万元,其中:社员股金还本付息21万元,供销社综合改革经费38万元,关工委经费0.5万元,芒果深加工产业发展暨项目对接会经费30.92元。
(三)其他资金收支及结余情况
在XX年财政拨款的项目经费中芒果深加工产业发展暨项目对接会经费310000.00元,实际支出309234.00元,结余766.00元,按XX文件要求进行结余清理,报请财政收回,XX年XX月财政按XX文收回结余资金。
三、项目完成情况
(一)市级主要项目完成情况
1。社员股金还付付息21万元,在XX年XX月份按XX文件要求及时归还。
2。供销社综合改革项目资金38万元,在XX年XX月份以股本金的形式入股XX公司。
3。芒果深加工产业发展暨项目接会经费309234.00元,主要用于住宿、伙食、会场租赁、租车费、客商的往返机票等费用,确保该会议的圆满召开。
四、评价结论及建议
(一)部门职能履行情况
从整体情况来看,市供销社度重视财政资金的支出绩效,
在资的从预算、执行、验收、资金支付等流程层层把关,严格按照部门预算进行部门整体支出,涉及“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经过主任办公会,“三公经费”逐年下降。所有项目资金严格按照项目申报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并责成项目实施科室加强日常监督,依据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切实做到项目资金专项专用,无截留、无挪用等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建议
1。县区供销社、基层供销社及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重视不够。注重项目资金的争取、项目建设工作,轻视项目资金的后续绩效评价工作,对XX市财政局关于印发XX文件学习不深入,贯彻落实不到位。
2。财政应加强部门预算整体绩效评价报告编写工作的培训。
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报告3
20xx年初,在姚总经理的任命下,公司成立了绩效考核小组,任命魏礼凯为副组长,卢宏奎、朱牧、刘鹏为组员,负责绩效考核工作。
公司本绩效考核工作的主要对象是职能部门,分管副总。绩效考核工作的目标是督促部门开展好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体现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绩效考核就是对考核对象做出的工作成绩,取得的经济效益及工作能力,态度,责任心的考核评价。
一、上半年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
绩效考核小组从2月份开始对职能部门进行了4次绩效考核,2次员工访谈工作,围绕“加强沟通,狠抓落实”这个主题开展绩效考核工作。
年初各职能部门制订了各自的内部考核办法,初始部门负责人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未能主动与上级领导沟通,并通过考核、座谈、评价等一系列针对性工作,来对员工、干部进行综合性的考评,从而达到预定目标---完善公司考核体系。有些部门在考核初期,工作主动性不够,在内部考核工作的开展上不能积极与部门员工进行沟通,导致员工有意见,部门的内部凝聚力下降,不能达到和谐向上,共同发展的目的。无论在什么样的企事业单位,团队的合作能力是开展好工作的首要前提,大家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大的难题也能迎刃而解。
考核中也存在提出问题,解决、落实问题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在某些问题多次提出后,部门能够及时去落实解决问题,但是由于一些思想性的因素还没有得到解决,导致在问题的落实上效果还有所欠缺。如何督促并协助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是下半年工作的重点,绩效考核小组是考核部门工作的成绩好坏,但也同时担负着协助部门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责。
多数部门能在绩效考核中坚持考核原则,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目标考核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坚持客观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改进和完善奖惩激励机制。但有些部门在绩效考核的定量考核上还有所欠缺,导致部门员工与部门经理的思想不能统一,考核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上半年绩效考核工作较之去年还是对部门的工作有较大的促动,在内部员工量化考核,部门内部会议召开,针对考核中提出问题的整改,工作主动性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尤其是经营开发部和行政人事部做的比较好,但也有些部门,思想根源没有解决,没有清晰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部门工作的开展仍没有大的改观,没有真正发挥部门的管理职能,这也是绩效小组下半年的工作重点目标。
经过半年的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通过与部门的沟通交流,通过与员工的访谈中发现:公司在人才的培养,引进方式方法和程序上还存一定的问题;管理团队的凝聚力,执行力还需很大的提高,很多管理干部甚至高层领导没有把“勇于负责,勇于任事,勇于创新,敢于胜利”企业精神作为开展工作的指南;一些制度的制定和出台缺乏严谨性,周密性,绩效工资翻番,职岗津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绩效考核小组上半年工作的不足。
上半年绩效考核小组认真、尽职的对职能部门开展了绩效考核工作,但由于绩效考核小组成员均为兼职人员,考核的沟通工作只能做到每月开展一次。考核小组成员上半年在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有过退缩,有过彷徨,这样的想法和现象会造成了考核工作的不顺畅,考核的结果更多的是对各部门工作的陈述和平铺,没有达到考核的激励效果。这就要求考核小组成员在遇到困难时要积极的想出对策,不能退缩,这个方面的工作将在下半年力争做好做顺。
上半年考核小组成员对四个工作小组的工作关注度不够高,还有待加强,要切实了解四个工作小组的工作状态,及时将沟通情况向领导汇报。
三、20xx年下半年工作的想法和目标。
下半年绩效考核小组将加强执行力的考核力度,将继续发扬敢于说话,敢于指出问题,敢于评价的作风,加大对关键事件的关注力度,跟踪,督促,检查公司各项制度,决策的落实,具体目标如下:
1、在每月的考核中继续加强与各部门负责人的沟通与交流工作,对重点问题要咬住不放,直至部门解决问题为止,对于总是不能有效解决问题的部门要加强沟通,督促部门做好部门工作。
2、加强四个工作小组的工作关注度,真正的让四个工作小组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协调好需各部门能力合作的各项工作,真正成为各职能部门、项目部之间的纽带。
3、进一步从基层获取对于部门管理、公司发展有用的信息,加强与一线员工的交流工作,让他们能够充分了解公司的动态,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把基层的心声带到公司层面上来,想员工之所想,让他们切实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做出贡献。
4、进一步加强绩效考核的宣传工作,让部门(或项目)负责人充分认识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将之作为提高部门管理的一种有力手段,同时绩效考核的工作还要加大推广范围,逐步辐射到所有在建工程项目部,所有分公司,让绩效考核真正起到加强管理、创造效益的作用。
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报告4
按照《县政府绩效管理评估指标》,根据部门职责,县卫生局负责健康档案建档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工作,以及政务协同、行政审批、廉政建设、信访稳定、应急处突等共性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建设工作
(一)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继20xx年筹资1250多万元对全县七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标准化、规范化创建后,20xx年我县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5万元的东张孟乡卫生院病房楼建设竣工并投入使用,投资297万元的南韩村乡卫生院病房楼建设主体一层已完工,投资95万元的镇卫生院和投资60万元的十里铺乡卫生院污水处理项目已完成可研报告和环评工作,将进入招投标。
(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基层建设年18个重点村投资217万元的卫生室建设项目高标准完成并投入使用,县、乡、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变化天翻地覆。截至目前,我县169个行政村累计建成标准化卫生室55所,按一村一个标准化卫生室计算,标准化率为32.5%。帮扶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受到市、县领导肯定和赞扬,在全市卫生系统名列前茅,经验在全市推广,被县委授予第三季度“十件实事”落实先锋旗,镇单庄村卫生室被市局评为村卫生室建设十大样板工程之一。投资100多万元,联系点东张孟村“十件实事”全部高标准完成,驻村工作组作为全县六个代表之一在全县基层建设年活动大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并被评为市先进工作组。
二、健康档案建档工作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实施。我县总人口数为282289人,20xx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立纸质档案数为196990人,建档率69.78%;规范化电子建档数为196678人,电子建档率69.67%。其中:农村居民人口数为266596人,建档人数186635人,建档率70%,电子建档率69.89%;城镇居民人口数为15693人,建档人数10355人,建档率65.99%,电子建档率65.99%。
三、行政审批工作
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人性高效。紧紧围绕“人员素质大提高、服务水平大提高”目标,坚持“公开、规范、高效、便民”的原则,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建立党员示范岗,8小时坚守工作岗位,简化审批环节,实行合并审批,办结制度、一次性告知等效能制度,缩短审批时限,增加人性化服务,全面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水平。创新了大量惠弱便民措施,全面提升了卫生行政服务审批整体效能,受到县有关领导、县行政服务中心以及各界群众的一致肯定,达到了违规收费、效能投诉0事件。被市卫生局评为全市卫生系统群众满意服务窗口。截至20xx年底,共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和公共场所卫生许可31个,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校验和变更517个,办理执业医师注册和变更111人,护士首次执业注册与变更注册初审92人,受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报名216人,特殊病门诊审批272人次,新农合转诊转院手续3286人次,接待参合农民报销20xx人次。
四、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一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转变作风,大力开展党风党纪方面的警示教育,做到了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二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履行岗位职责,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正确决策。三是加强理论学习,抓好了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积极创建学习性机关、学习型医院,打造学习型干部、学习型员工,同时,加强《纪律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以及各项法规、规定的学习,通过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政策研讨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格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四是认真贯彻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格财务管理,严格控制行政开支,严格执行两条禁令,党政纪处、行政问责均为零统计。
五、信访稳定工作情况
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稳妥解决了系统内部存在的.信访苗头问题,快速、高效地化解了7起医患纠纷,全年没有出现重大信访事件,群众满意度100%,尤其在xx大期间,研究制定了维稳方案,通过专项会议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高标准、高站位处理好了稳定工作,被县评为xx大维稳工作先进单位。
六、卫生应急工作
确定卫生应急办事机构和人员,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作为卫生应急办公室的领导机构,每年召开2次卫生应急工作的办公会议。制定、完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和卫生应急单项预案,每季度开展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应急演练,以机动队处置包装备、物质准备、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治措施等内容作为演练考核范畴,及时发现了机动队存在的不足及问题,针对存在的不足及问题,召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培训工作培训,提高卫生应急人员的预防、处置能力,无发生一件突发事件处置不力情况。
七、政务协同工作
县委、县政府总结、报告材料、督查会签文件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等政务工作做到了严格把关,逐级审批,按时递交,及时办理,短限报送,无发现一例迟办、未办事件,受到领导好评。高标准完成了12个政协提案,4个人大建议案的办理工作,受到了县法制办肯定。
存在问题:
一是医改任务还很重,少数村存在电子档案填写不规范、不完善、不真实现象,仍需继续努力;二是医疗技术人才断层、缺乏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三是医疗机构管理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四是在改善民生方面还需作更大努力;五是民营及部分全民医疗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六标准化规范化村卫生室没有达到全覆盖,部分村存在村卫生室不规范。
下一步打算:
20xx年是全民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年,县卫生局将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突出创建“民本卫生、文明卫生、和谐卫生”这条主线,逐步实现人员素质大提高、服务水平大提升两大目标,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卫生保障水平,抓实抓好医疗机构内涵建设、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医德医风建设、“健康”建设、卫生项目建设五项重点工作,逐步完善卫生管理体制与机制,增强卫生事业发展活力,保障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我县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报告5
20xx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开慧乡有幸成为长沙市城乡一体化示范乡镇,乡镇绩效考核工作汇报。开慧乡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积极抓好板仓小镇建设的良好机遇,力争打造“经贸重镇、旅游强镇、文化名镇、生态美镇”,扎实开展两帮两促和创业富民活动,积极应对挑战、开拓创新,全乡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较好的完成了各项考核任务。
(一)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1、工业发展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们在全力推动项目建设的同时,努力帮助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将两帮两促和创业富民活动结合起来,作为一项总的工作来抓。为促进企业发展,形成规模,乡党委、政府制定了扶持私营企业发展的规划和激励措施,对全乡13家企业实行党政领导联系企业制度,组织对每个企业的经济形势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对目前存在困难的企业,乡政府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热情服务,主动协调各方关系。至6月底,全乡规模工业企业共完成11576万元(任务11000万元),全乡工业共完成产值21632万元。其中产值最高的是金山粮油,已完成7826万元,效益最好的李氏家具,完成税收近32万元。
2、财政建设
上半年,我乡共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03万元,地方性收入151万元。坚持通过深化改革、科学决策、规范管理,实现财政资金、预算支出程序的审批规范化,确保财政经济的稳健运行。致力于建设有开创性的构建涵盖农村低保、农村合作医疗、贫居工程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公平发展体系。
3、招商引资
以板仓小镇建设为重点,突出形象设计、项目包装,制定优惠政策,营造优良投资环境。我乡在京珠高速联络线沿线设立“板仓小镇”建设宣传牌,在开慧乡政府的网站上建立“板仓小镇”的专题,并安排专人积极更新。同时树立全民招商意识,结合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走“以资源引资,以资源利商”的路子,牢固树立“项目是投资的载体和支撑,抓经济就是抓投资,抓投资就是抓项目”的思想,积极主动出击,狠抓跟踪落实。另外,组织招商小分队走出去宣传开慧,争取每年引进1-2个企业和项目,增加全乡经济总量。全乡招商引资共引进项目75个,实际到位资金35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3%,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
4、商贸流通
重点以板仓小镇建设为契机,启动相关商贸流通基础建设。依托京港澳高速和107国道交通优势,以开慧红色故里板仓小镇为核心,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主动承接长株潭和武汉辐射,在湘北建立一个带动和服务长平汨三县的现代化商贸旅游精品小镇,探索“农民集中居注市民下乡”两条新路,摸索三种发展模式即“远离城市低成本实现城乡一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济模式、靠生态提升品质用品质提升价值的生态模式、以红色旅游,都市休闲,文化教育为产业方向的低碳模式”。目前,总体规划已经出台,土地利用规划已经上报,各项基础工作正抓紧推进。现在,斯洛特小镇正在建设之中,相关招商活动也已经有序启动:由城建公司对斯洛特水街进行大型超市的招商,与专业公司合作成立物业公司、家政服务公司。
(二)公共管理到位
1、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乡政府牵头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化,日常化。我乡以“优化农村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结合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督查内容,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洁运动,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通过这半年来的环境整治工作,开慧乡农村环境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变。
我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制定了详细的环境整洁实施方案,多次带领党政干部、村支两委下村督查、多次召开环境整洁专题会议,全力开展“四洁”运动,实行三天一督查、四天一总结、五天一通报、一周一讲评。并且在平时逢会必讲环境卫生,使爱护环境、爱我家园的呼声深入千家万户,工作汇报《乡镇绩效考核工作汇报》。我乡按照“六个不一样”的标准,即“领导抓与不抓不一样,目标明不明确不一样,方法恰不恰当不一样,政策配不配套不一样,主体摆不摆正不一样,定位准不准确不一样”,把环境治理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建立一级抓一级的监督、督查机制,要求每位干部都要树立“没有环保意识的干部是不称职的干部,不抓环境治理的干部是不负责任的干部”的思想。另外,从“四治、四洁”入手,抓重点整治到位。我乡的环境整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针对集镇街道开展的“四治”运动,治污、治脏、治乱、治差;另外一部分是针对农村环境开展的“四洁”运动,即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
其次,积极争取多方投入,抓基础设施建设到位。针对我乡经济薄弱、环境设施缺乏,全乡大小垃圾池仅有500多个,无清洁队伍、无环保机制的现状,我乡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项目,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对现有垃圾中转站进行维修、维护、新安装了卷门,并承包给环保合作社安排专人负责管理、维护和清运垃圾;二是由环保合作社添置了3台垃圾运输车、1台洒水车、12台垃圾废品回收车,均有专人负责管理和使用,并且依靠环保合作社、长沙县再生物资有限公司,对大部分可回收废品进行处理,大大减少了垃圾集中处理量。三是在5月份我乡建设了800个高品质的分类垃圾池,采用独户一个垃圾池,集居共用1个垃圾池的方式,在全乡实现了垃圾处理、清运全覆盖的目标、四是在改水改厕方面,我乡积极向卫生局争取指标1200个,预计在今年使全乡改水改厕率达到80%以上,五是在沼气池建设方面,我乡积极向市农办、县农办争取指标200个。六是针对养殖污染是农村主要污染源这一问题,我乡积极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衔接,依靠他们的技术优势,在我乡启动3户零排放养殖示范户改造、下一期完成20户示范户改造,积极为长沙县在养殖治理方面带好头、作出典范,同时积极争取日本国驻华大使馆的支持,初步计划无偿支持我乡环境治理资金80万元,中国农业科学院无偿支持资金20万元,前期已经到位10多万元。另外我乡还得到市县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多方筹资,预计今年给予各村投入环境治理资金超过50万元,有效的保障了环保工作的长效运行。
最后是从政府引导到村民自觉,抓运行机制到位。环境治理村、组、户是治理主体,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依靠农民的自身力量,政府加强宣传、引导、指导,并配套相关鼓励政策和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就会立竿见影。
2、城乡一体化建设管理
一是板仓小镇的总体规划基本确定。板仓小镇总体规划已于3月底评审,整个规划以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为主题,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为重点,以鼓励集中居住为核心,以吸纳城市资本为动力,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为手段,以转移农民、致富农民为目标。镇区布局结构为开慧故里、斯洛特小镇、竹山新区三个中心。二是基础工作逐步开展。饮水工程、农电改造工程和乡域内路网工程取得一定的成效。另外,新建了可容纳100人的开慧敬老院。劳务培训工作也有序展开,免费培训农民,提高劳务输出能力。三是项目建设相继启动。科学立项,严格监管,有序开发。
3、项目审批和管理
今年建设的开慧敬老院和飘峰山引水工程以即将建设的项目:葛家山河道治理工程等等都是严格按照项目审批制度,政府严格把关中进行的。
4、社会事务管理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紧紧围绕创建“平安开慧”为主题,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着重抓好综治维稳工作。领导重视,责任落实,目标明确,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认真排查各类问题。采取认真摸查,取缔邪教组织和认真抓好流动人口工作等措施,全力维持稳定。还通过采劝严打”和整体联动防范和平安创建工作,进一步维持稳定。
(2)突然事件应急处理。乡政府成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应应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
(3)明确信访工作责任,预防为主。改善工作作风,将矛盾和问题化解在村组,消除在萌芽状态。
(4)安全生产工作。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始终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重点监管对象。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结合的方式,对全乡安全生产进行大检查,彻底消除安全生产隐患。
(5)计划生育工作。落实国家政策,深入群众,切实加强优质服务,创新工作方法,很好的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乡计生工作基础牢固,计划生育生育率97.4%,三查一治率98%。
(6)统计工作开展顺利。各相关统计和乡综合统计工作开展得力,及时准确提供和上报相关数据。积极做好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前期准备。
(三)公共服务优良
1、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
按照国家相应政策与规定,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落实“阳光工程”。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对农民免费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输出能力。目前已经免费培训500多人,举办了三次招聘会。
2、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着力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成立了公共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和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在常见的传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乡村清洁卫生,农村改厕改水工作进展顺利,垃圾分类处理有序进行,今年五月份我乡建设了800个高品质的分类垃圾池。沼气池建设也取得突破,我乡向市农办、县农办争取指标200个。针对养殖污染问题,我乡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积极探索养殖零排放之路。
3、社会事务服务。
(1)教育工作。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积极抓好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规划布局工作,全面完成中小学的建设任务,加大了教育资金投入,完成了中心小学新教学楼建设和开慧中学礼堂改造以及葛佳小学提质改造等相关工作。进一步完善文化站的建设,修建了门球场,组织举办了“板仓小镇”杯篮球赛和爬山比赛。
(2)公路建设。骄阳路绿化工程基本完成,乡域内路网全部拉通,实现了水泥道路硬化到组。步行街道路规划正在设计,本月底可出施工图,开慧达到和飘峰山道路正在出施工图和完善毛路基工作。
(3)水利建设。引水工程建设自来水管道已经在集镇铺设完毕,支管网铺设正在进行,个别据点已投入使用。飘峰山引水工程已完成规划设计。葛家山河道治理正在规划设计中。
(4)农电改造工作。6个村完成了农电改造,板仓小镇用电计划已报市电业局,11万伏安变电站已初步纳入十二五发展计划。
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报告6
为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公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办事效率和行政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组部、人事部《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中组发2号)和《新平县机关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办法(试行)》(新发24号)文件精神,xx乡结合实际,全面组织实施绩效考核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一季度以来绩效考核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绩效考核的基本情况
(一)开展前期调研
为确保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实施,20xx年8月至11月,乡党委、政府组织相关人员深入站所、村组开展调研,就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方式方法进行详细调查了解,通过调研,为制定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成立领导小组
为加强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20xx年11月底,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和党务副书记任副组长,涉及的站所长、纪检专干、工会主席、一般职工代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乡组织办,明确乡组织人事专干全权负责处理绩效考核工作的日常事务,确保了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制定考核方案
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乡党委、政府明确岗位分配和岗位职责,细化岗位指标,20xx年12月10日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全面部署绩效改革目的、意义和改革对象、改革内容。
20xx年12月15日制定了《xx乡绩效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12月15日至20日,通过召开群众会、职工大会、党政班子会、党委会等形式,充分征求意见和建议,认真借鉴和采纳群众和职工所提的意见和建议,最后经全体干部职工三分之二以上人员同意后,自20xx年1月1日起实施。
xx乡绩效考核方案明确规定:考核范围和对象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参公管理人员(共26人),不含乡党委、人大、政府主要领导;事业单位人员暂不列入考核范围。考核资金来源为乡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参公管理人员(乡党委、人大、政府主要领导除外)在职在编干部职工随工资发放的工作性津贴按人均500元/月纳入考核资金;考核方式为按季度考核;考核方法以百分制考核(加分另计),按岗位职责划分为公共职责和具体岗位职责,并结合出勤和领导交办的工作完成情况,由乡考核组负责组织考核、兑薪,考核分每分值为15元,考核分低于80分以下视为不合格,不得领取考核资金。
(四)全面组织实施
20xx年1月起,乡党委、政府按照职工通过的《xx乡绩效考核方案》,首先明确岗位及岗位职责,由职工自愿报名、组织考察、群众评议的方式来决定各自的岗位,当同一岗位出现3人以上来报名,采取竞争上岗位,对没有人报名的岗位由组织研究决定,对个别的岗位实现轮岗交流任职,全乡16个股级岗位全部调整充实了人员,做到人人有岗位、人人有职责。
二、20xx年一季度绩效考核工资分配情况
20xx年4月1日至5日,乡领导小组对照实施方案逐人逐条进行了检查考核,并按照考核分值计算出个人的一季度绩效工资,通过公示后报县财政局发放绩效工资,一季度共兑现绩效工资420xx元,平均人均兑现1500元,最高绩效工资1700元,最低1200元,绩效工资差距不大,主要原因是一季度很多指标的数据难于计算,扣分和加分难度都很大。
三、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考核指标难于细化量化,特别是工青妇等群团组织
二是我乡在职大部分职工年龄大、文化偏低,加之空编较多,现有的人员满足不了岗位的职责要求;
三是部分职工对用扣他本人津贴来考核有意见。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和意见建议
一是完善绩效考核工作日常监督检查;
二是全面细化、量化指标,根据指标定分值、定工资;
高职院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论文 篇6
伴随我国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 它鲜明的人民性、社会性、职业性的战略地位得到了明确, 并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的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一方面, 职业学校的发展增加了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和关注度, 另一方面, 职业学校也出现了经费不足的问题, 这对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制约作用。再加上在教育投入有限的情况下, 由于学院没有建立起教育成本的核算机制, 使得经费的应用和管理没有计划、调度不灵, 这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在此状况之下, 通常可以采取两种办法来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一是, 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 扩大财政来源;二是, 提高教育资源使用的效率, 改善资源配置。出于当前经费短缺的现实状况, 唯有选择第二种解决办法, 即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这一举措的实行需要学院合理的配置校内资源, 使资源的效益得到最大的发挥, 并树立投入产出的分析观, 建立起绩效预算的评价体系, 使教育成本的核算得以加强, 使资金的投资效率和使用效率得到提升, 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绩效预算的内容
高职院校的绩效预算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一) 以预算绩效作为核心的考核、评价、衡量
高职院校的绩效预算评价体系包括如下几要素:投入强调支出横向配置和纵向配置的效率、经济性;效率是指教育服务以及产品的合格率和产出率, 它强调高职教育的服务行为表现、服务供给能力、服务效率;成果指的是满足宏观战略需求和公众需求的教育服务和产品, 它强调所提供的产出产生的实际效果;潜力强调的是高职院校各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品质和能力。
(二) 绩效预算是“三相结合”的监督评价
监督评价包括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决策评价以及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过程评价和决算过程中的结果评价, 它们分别为预算的编制与审查、预算的执行与调整、决算的审查提供了操作平台和信息支持。
(三) 绩效预算评价需要通过制定绩效指标, 并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察来实现
它包括:用来确定项目计划先后顺序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用来监控项目计划执行的业绩表现衡量指标体系;用来评价项目计划完成情况的绩效测评指标体系。
三、绩效预算评价体系在示范校建设中的运用
(一) 决策评价指标
这一过程评价的实质就是通过绩效评价, 对资金分配决策进行模拟。评价目的在于通过绩效评价, 掌握各项计划的优次顺序和轻重缓急。评价结果会用来作为预算确定和项目成立的重要依据, 它包含的关键指标和核心因素如下:考虑投入因素的指标, 它的关键指标包含生均基础教育的支出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的速度、总资产的增长率、财政拨款的增长率等;考虑效率因素的指标, 它的关键指标包括追加的专项指出比率、追加预算所占年初指出的预算比率、追加预算所占总支出的比率、批复预算中没明确到的项目比率等;考虑效果因素的指标, 它的关键指标包括人力资源的利用率、生均图书资料费、教师的人均教学资源、生均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增长率和利用率、国库集中支付的比率和增长率等。
(二) 过程评价指标
过程预算作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它的评价实质是通过业绩指标, 来对项目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跟踪和监控, 它的具体业务表现在资源的匹配情况上。评价的目的是确保预算支出能够严格的按照规定程序来运行, 并及时找出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从而加以改正。它的评价结果将会作为预算调整和优化执行的重要依据, 它包括如下的关键指标和核心因素:考虑投入因素的指标, 它的关键指标包括项目投入的完成率、项目事业的完成率、项目预算的使用率;考虑效率因素的指标, 它的关键指标包括生均培养成本、预算支出的执行率、预算收入的执行率;考虑效果因素的指标, 它的关键指标包括贡献差异率、部门贡献率。
(三) 结果评价指标
此过程评价的实质就是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绩效测评指标, 来分析资金的使用效益和预算的执行结果。评价的目的在于找出影响支出效益的各种因素, 使支出效益得到切实的提高。它的评价结果会作为下年度预算安排和本年度决算总结的重要依据, 它包含如下的关键指标和核心因素:财务绩效效率、教学绩效效率、科研绩效效率、剩余绩效效率、效果评价。
四、评价高职院校绩效指标的方式
为了确保评价工作能够顺利的完成, 一定要选择适合示范校建设的需求, 按照示范校建设特点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专家评议法:最主要是聘请相关专家采取“面对面”或“背靠背”的议论方式, 根据有关资料就客体的某一方面进行判断和评价。
比较法:对比分析指标的历史数据, 对历史上的波动情况和变化有个大致的了解, 从而看出发展的趋势, 接着再把本校和其他同类学校的数据做个比较, 从而分析自身的差异与改进的方向。
综合评分法:根据计算出来的相对权重和实际比率, 计算出加权平均指标。
五、结语
绩效预算评价能够为预算决策带去经济价值, 是一种建立在信息基础之上的资源分配管理, 通过权限下放以及其他的激励, 来对良好绩效予以奖励。采纳绩效预算是一个渐进过程, 它需要参与预算制定的各方就绩效预算的众多问题进行洽谈协商, 如此才能使高职学校的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升。
摘要:伴随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张, 高职院校教育资金利用率低、经费欠缺等状况也变得愈发突出。传统的高校预算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了, 怎样解决好这个矛盾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就高职院校绩效预算评价体系在示范校建设中的意义和运用作了大致的论述, 以期对各大高校的经费预算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绩效预算评价体系,示范校
参考文献
[1]许云川.论高职院校绩效预算评价体系在示范校建设中的意义及运用[J].财经界 (学术) , 2010, (20)
[2]崔恺平.高等院校绩效预算评价体系研究[D].2010.
高职院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论文 篇7
关键词:质量工程;绩效评价;管理
教育部于2007年开始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是教育部和财政部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是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质量工程”实施以来,各类高校均开展了各类教学建设项目,形成校级、省级、国家级等完备的“质量工程”建设体系,完善了各类项目的管理办法,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包括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课程和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等各方面建设。
一、“质量工程”开展情况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质量工程不仅在本科院校实施,同样也惠及到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同时,各省级教育部门也相应地根据本省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开展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各类学校也开展相应类别的校级项目建设,为高级别项目申报做好培育工作。
“十一五”期间,质量工程各类项目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此基础上,进入“十二五”,“质量工程”项目继续实施并有所调整和提升。以江苏省为例,“十二五”期间又启动质量提升工程,并对项目的类别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质量工程”的开展,有效推动了各地方、各高校对于教学质量的高度重视,对于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多年执行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如“重申报、轻建设”“重书面材料、轻实际成果”等这些不容忽视的客观问题。因此,如何有效提升项目建设质量,科学有效地评价项目建设的实效,实现项目的示范、辐射效应,成为教学管理所面临的新课题。
二、“质量工程”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所谓绩效评价,是指“组织依照预先确定的标准和一定的评价程序,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按照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对评价对象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和评价”。
在制订评价体系时,一方面,要制订出各类项目可以通用的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中包括项目投入、过程管理、项目产出等三个大的方面,是各类项目均具备的内容。其中,又包括项目立项、资金落实、业务管理、财务管理、项目产出、取得效果、满意情况等7个二级指标;再根据二级指标中所包含的工作内容继续细化到16个三级指标。并为每一个三级指标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和评分办法。另一方面,在“取得效果”这个指标中,评分标准在总的评价体系中虽未进行细化,但需要结合不同项目验收标准和实际项目验收时的达标情况进行确定和打分。
项目组在项目开展的这些阶段均需要对所负责的项目进行绩效自评,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一方面对项目的开展起到督促的作用,另一方面以供项目验收和绩效综合评价时进行参考。
三、绩效考核仍面临的困难
绩效评价对促进各类项目建设水平,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尚需要不断探索。
各学校的质量工程项目一般有专门的教学管理人员负责,但是质量工程项目类别较多,涉及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管理人员囿于专业知识的不对称,只能从形式上间接地揣度项目建设的过程、进度及结果。而无法从各类项目所涉及专业的角度,对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系统的了解和评价。而如果聘请专家对各类项目的阶段性开展绩效评价,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精力。因此,过程监控往往容易流于形式。
囿于上述绩效评价操作上存在的困难,还需要各类学校不断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构建起更加完善的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以进一步提升“质量工程”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促进各类“质量工程”的项目建设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锡远.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质量工程建设绩效评价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
[2]梁明霞.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之问题与对策[J].中国冶金教育,2010(05).
依托课题: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构建》(课题编号:JX-G-2012-08)。
【高职院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高职院校绩效07-29
高职院校危机管理研究07-02
高职院校考务管理论文08-14
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模式论文10-11
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08-28
我国高职院校评价历程07-26
试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体系方法研究11-18
高职院校推行院系二级管理改革问题研究10-22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论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