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药品管理

2024-11-02

高职院校药品管理(精选12篇)

高职院校药品管理 篇1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医疗门诊的诊断、治疗和药品发放,各类传染病的防疫防治,组织师生定期体检,对医务所药品库进行管理,审核教师需报销的医药费。日常工作基本以手工完成为主,在这种工作方式中,计算机只起到辅助办公的作用,没有实现对数据有效管理和减轻医务所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的目的。因此,建立一个相对功能完善的药品管理系统有助于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供对药品的有效管理、杜绝浪费,提高为师生卫生服务的水平。系统分析通过对医务所日常工作的充分调查研究,建立校医务所药品管理系统,实现医务所工作的计算机管理。通过建立一个功能相对完善的医务所管理系统减轻卫生所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开发的药品系统,是一个用于药品管理系统,可适用于高职院校和大中型药店。用软件操作解决了人工操作中存在的速度慢、效率低的缺点。从采购到售出的整个过程,药品信息都保存在数据库中,确保了数据的安全,又有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让使用者能及时了解市场需求。

1 药品管理系统分析

1.1 需求状况

开发的药品管理系统,是一个用于高职院校医务所的药品管理系统,具备了药品管理方面的功能,也具备了数据分析功能,后期还会加上联网功能,实现校园数字化系统之一。开发的目标是方便药品管理、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应用型软件,同时也能监控到我校的医疗卫生状况,为我校师生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做保障。为了更好的开发该系统,到医务所详尽的了解的各个环节,从进货、库存、销售、药品统计等。

1.2 药品管理系统流程

药品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如图1所示。

1.3 药品管理系统结构

药品管理系统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

该软件主要具有四大功能:信息录入、业务处理、统计分析及系统维护。

1.3.1 信息录入

主要功能是由四个模块组成的,药品信息、操作用户信息、生产商资料及供应商资料组成的。

药品信息:编号、药品名称、名称拼音简码、简称、性状、规格、包装、剂型、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条形码、生产厂家、厂家信息等,还可以自主添加各个选项,这些信息可以从其它资料库导入。

操作用户信息:姓名、登录名、密码。

生产商资料:编号、生产商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等。

供应商资料:编号、供应商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各项中都有详细参数,也可自定义项目上去,更加方便信息的管理。操作用户信息中,设置了不同的权限,对不同人员实行不同的权限,方便对药品的跟踪。

1.3.2 业务处理

主要有入库记录和销售记录两个模块。在药品管理系统中,采购记录中含有入库数量、时间、有效期、采购人、价格、录入员等。出库记录有,购买人、数量、价格、报销额度、时间、录入员和数据统计等。

进销功能是该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它可以使用户清楚的看到每次入库和出库明细,药品的情况,并仔细的记录了各项参数,包括购买数量、时间、批号,有效期,药品信息、操作人等,使各项药品信息直观明了。

1.3.3 查询统计

查询统计中有,库存查询、信息统计、销售汇总、缺货提示和过期报警五大类。在对医务所进行了实地调研中发现,清点库存是一件劳时又劳力的工作,又不能及时掌握药品的有效期,不能有效的对药品进行管理。药品数据统计也是一项繁锁而枯燥的工作,但对了解我校师生的健康状况统计是一件必要的工作。在设计该系统时,库存查询和数据统计功能是主要的组成部分。

销售汇总中有最热销药品品、最近热销药品、销售金额、报销金额等,全面的介绍了医务所现在的药品情况。缺货提示可以自定义一条警戒线,当超过时就会自动提示,避免了药品出现缺货的情况发生。过期警报同样可以自定义警戒线,当药品的有效期超过这条警戒线时就会自动报警提醒,使医务人员能及时对这批药品进行处理。这样就能更好的对药品的情况进行掌握,避免不必的浪费和滥用。

1.3.4 系统维护

主要是由参数设置、用户管理、数据处理三个模块组成。参数设置可以设置系统的一些参数,如单位维护、剂型维护、包装维护等。用户管理中有,添加新用户、删除用户、用户权限设置、用户资料设置等。数据处理中有,数据恢复、数据备份等,可帮助用户完成某个时间段内数据的恢复和备份;所有的参数设置都尽量的详细,也有自定义项,让用户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更好的进行选择。

1.4 系统性能分析

该系统有以下特点:1)运行稳定,软件支持win98以上系统运行环境;2)操作简便,故有人性化的设计,让用户轻易的找到所需;3)功能强大,不仅可以药品进行进销存管理,还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具备药品字典管理、药品拼音简码查询、药品基本信息管理功能,可完成药品的采购、入库、出库、销售、核算、查询、多种报表输出等各种事务,以达到更好的为用户服务的目的。

2 系统数据库设计

2.1 数据库

药品管理系统,是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医务所药品管理质量、弥补人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而开发的。需要存放大量的药品信息,人员信息,历史记录,信息的操作频度相对较高。对存放大量的个人信息,故对安全性要求也比较高,Access数据库虽安全性不是最高的,但其性能已经足够满足系统的需求,故选择了Access数据库,Access的优点有:1)存储方式简单,易于维护管理;2)面向对象;3)界面友好、易操作;4)集成环境、处理多种数据信息;5)Access支持ODBC;6)支持广泛,易于扩展,弹性较大。

总之,Access是一个既可以只用来存放数据的数据库,也可以作为一个客户端开发工具来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即可以开发方便易用的小型软件,也可以用来开发大型的应用系统。Access还可以将程序应用于网络,并与网络上的动态数据相联接。利用数据库访问页对象生成HTML文件,轻松构建Internet/Intranet的应用。

2.2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数据库中存放的是需要及时更新的信息,设计软件时分别建立了不同的表,在这里只将部分数据库表的逻辑结构列举如图3。

3 结束语

使用基Delphi 2010为开发平台开发的药品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我校医务所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本系统成功解决了医务所中存在的采购、库存和销售中存在的问题,也为我校医疗信息统计奠定了基础,为建设数字化校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该系统经测试和医务人员使用后,一致认为使用该系统比起以前的手工操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强度,极大方便了学校的医疗卫生统计工作,使医务所为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师生。

摘要:该系统是实现高职院校药品销售管理系统,该系统以Delphi 2010为开发平台,支持Access数据库,功能有:药品维护、销售管理、库存管理、数据统计/报表、系统初始化、系统维护六大模块。该系统特色有:操作简单,界面整洁,功能强大,人性化设计,故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解决了高职院校医务所中目前存在的药品管理和医疗卫生数据统计难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药品管理,Delphi2010

参考文献

[1]郭庚麒.软件工程基础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杨学全.Delphi7.0程序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毕安利.医院药品管理系统软件的应用[J].吉林医学,2008,29(2).

高职院校药品管理 篇2

高职院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其内容是高职院校中的管理人员依照所设定的德育目标,而采取计划、组织以及指导与管控的手段,对于德育中不同要素加以充分的利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具备优良品德的一项综合管理行为。德育管理的主要内涵是:1.高职院校的德育管理工作是其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内容,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2.高职院校的德育管理属于较为特别的教育活动,其将所设定的德育目标作为教育活动的指导。3.高职院校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不仅仅包含有德育管理的相关承受者,例如,学生、财务事件以及信息等,同时也包含有德育管理活动相关对象,例如,对人的组织以及管理人员所存在的关系等。

二、高职院校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措施

通过开展德育管理活动,可以让德育工作人员拥有更为良好的状态,可以进一步的协调好德育管理工作中组织和组织之间以及组织和工作人员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使高职院校的德育组织能够一直处于较好的机能状态之下,以进一步的改善德育管理的效果。

1.要充分调动德育工作人员的能动性

高职院校的德育管理工作,是依靠德育管理工作人员来完成的,同时德育工作人员也是改善德育效果的根本保障,所设定的德育目标也要由德育工作人员来达成。所以,在进行德育管理工作时,最为重要的是怎样充分的发挥德育工作人员能动性,让德育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要使高职院校的德育管理工作更为科学化,应当让德育工作人员及时、全面的了解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目标和具有较高可行性的实施方案,让德育工作人员可以认识到自身德育管理工作的具体任务以及应采取的方法,要确保德育工作人员学习以及工作的欲望得以激发。在德育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更加主动的去关心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指导,并在整个过程中保持拥有良好的工作心态。要对德育工作人员定期的审查,增强不同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更好的提升德育管理工作的水平。

2.要充分的利用德育组织的作用

高职院校的德育组织指的是为了可以达到所设定的德育目标,而通过特定的形式组织在一起的人员集体。例如,高职院校中的学生会、社团等各种的组织形式。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德育组织是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开展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时,正因为借助了不同的德育组织所发挥的作用,才可以保证德育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德育计划的执行阶段,德育组织是最为基础的保障。如果想提升德育管理工作的效果,要求要做好相关的德育组织工作,以充分的发挥出德育组织所具有的作用。在高职院校中,处于各个层次的德育组织间存在的紧密的联系,同时又是相互的制约。若要想更好的利用德育组织所具有的作用,第一,应当对高职院校中的不同德育组织所存在的关联性加以梳理,让不同的德育组织可以更加的一致,确保组织可以维持一种良好的状态。例如,要对校级德育组织和下级的德育组织所存在的一些差距进行改进,确保不同层次的德育组织保持较高的一致性,推行不同组织间的横向合作,以对高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共同管理。另外,也应当对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和社会以及家庭之间的关系加以调适,让社会以及家庭对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给予更大的支持,让学校内部以及学校外部可以产生出更大的德育合力。第二,应当构建科学、适宜的德育组织,让不同的组织可以更加的明确自身职责,同时也更有利于德育组织对各种问题的处理,使德育组织成员的积极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

3.要建立优良的学校风气

学校风气是高职院校的所有人员在思想上、学习上以及工作上体现出的一种个人态度以及个人行为的总和,其涉及到领导的作风问题、教师教学的作风问题以及学生学习的风气问题等多方面的内容。学校的风气其实是无形的校规,学校有良好的校园风气,可以带给学生更大的感召力以及约束力,使学生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对于自身的行为、思想上的一些违背学校风气情况加以改进。所以,形成良好的学校风气,是达到高职院校德育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学校风气不仅是高职院校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目的,同时又是学校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一种结果,是学校难得的一种精神力量。

4.要发挥出德育管理工作的综合效益

高职院校开展的德育管理工作属于系统性的一项管理工作。首先,应当确定德育管理的具体目标、相关对象以及涉及的内容,并形成具有较高可行性的德育管理方案。其次,由于高职院校的德育管理工作人员涉及范围较广,不仅包括学校的内部人员,也包括学校的外部人员,不同的人员之间通过紧密的合作与配合,才组成了完整的德育管理体系。在德育管理工作中,不同的人员具有的特定工作内容与职责,不过,不同的人员也要进行统一的管理。若使管理工作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则可以使不同人员的自主性被激发出来,才更易使系统所拥有的整体功能得以高效发挥。

我们不仅要对德育管理所发挥的作用有所了解,同时还应当掌握德育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关要求,通过采用高效的德育管理手段,对德育管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以提升高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林志达.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1).

高职院校药品管理 篇3

关键词: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基础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091-02

基础化学是我国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由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组成,是学习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剂学等后续专业课程不可缺少的基础。目前我国的药品从开发研制、合成筛选到临床试验、中试生产,再到最后申报上市,直至市场销售,整个流程的每个环节,都需要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一名高技能的药学专业工作者,其化学基础的厚薄,将直接影响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适应能力、职业能力、创造能力和发展前途。

基础化学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掌握、运用。目前,高职院校药品经营与管理的基础化学课程存在着内容繁多与课时数不断压缩的矛盾、教师难教与学生难学的问题,如何营造有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基础化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成为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学习与教学经验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吃透教学大纲,精选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培养计划,基础化学部分教学内容涵盖无机、分析和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目前可供选择的教材很多存在内容拼凑明显,知识体系过于强调系统性、完整性和逻辑性,化学理论内容庞杂过深,实验实训等配套资源缺乏的现象。在实际教学中,又面临课时数不断压缩、教师备课量大的情况,所以,必须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将来工作岗位的技术需求,突出高职教育“实用”与“够用”的原则,使用教材时多研读和比较,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考虑自编教材。

二、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的生源存在文科和理科学生并存的局面,文科学生的化学基础比较薄弱,一般越到后面学习就越感到吃力,极易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必须考虑到文理科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同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实际教学效果。可采取文理分班教学的模式,对文科生加强基础部分教学,对高中阶段的必须的基础知识进行补习,加强其计算能力的训练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实验实训从基础的操作抓起,循序渐进,注重实效,力争在基础化学课程结束时,文理科学生能达到具有基本一致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近年来,高职教学基本上都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蕴含大量形象生动的素材,能将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实验现象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可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快速建立起空间模型,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增加信息容量,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但是,由于多媒体课件是预先由教师制作好的,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可预见,实际教学活动中容易造成教师课堂节奏控制不当、课件播放速度过快、学生的理解不能与教学同步等状况。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展示分子立体结构和化学反应,让课件代替了学生的讨论和思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没有预留提问、启发和解释,减少了学生的思考时间,造成师生的教学互动减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疲于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常常会因为跟不上进度而失去学习兴趣,或者只是单纯地看“图文电视”。这样的课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也不利于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

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反馈有针对性地设计改进课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加强实验实训,体现高职教育特点

现有的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基础化学教学很多都是简单模仿理科化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属于“本科压缩型”,注重理论性,实验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实验课的内容设置多数为验证性实验,与学生将来的岗位需求联系不紧,难以调动学生进行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设计基础化学实验的实验项目时,必须结合专业特点和职业需求,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导向,适量增加综合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将实验分为三个模块开展教学。

1.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训练

主要训练内容以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为主的定性和定量实验技术训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物质的溶解、蒸发、过滤、浓缩、结晶的操作和验证性的定性、定量滴定测定以及电光分析天平等常见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

2.以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和有机化学物鉴定分析的训练。

主要包含萃取、蒸馏等基本操作和常见有机化学物的制备,有机实验室常见的阿贝折射仪、旋光仪等操作训练。

3.综合实验技能训练和综合实验。

主要注重对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些药物鉴定、药物质量检测和药物含量测定等内容等相关的小课题,供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将学生的观察力、好奇心、想象力都充分调动起来。

如笔者将医用硼砂的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等实验纳入到综合试验中,实践证明学生在从事这些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实验内容时,能强烈激发求知欲,在练习操作中学生的动手参与热情明显提高,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实验教学效果显著改善。

四、量化考核标准,多元化评价体系

考试在教学的诸多环节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具有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等多方面的功能。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对于基础化学的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传统的以单一笔试为唯一评价方式,只注重知识的考查,忽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显然已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

为客观、公正地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克服传统考试模式带来的弊端,在“化整为零,重在平时,全面考核”的原则下,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学,建立一套科学的有效的评估体系。笔者将学生最终成绩分为卷面考试、实验操作与方案设计和课堂考核三部分。

1.卷面考试的成绩由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决定。

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化学中的基础概念记忆与理解、掌握基本计算的能力,以并能运用化学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2.实验操作与方案设计部分。

包含针对每一项实验的操作的规范、熟练程度的基本实验考核,又包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小课题,设计自主实验的考核,考查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3.课堂考核部分

包括学生平时考勤、课堂提问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等内容,以督促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避免考前突击复习。

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实现基础化学的最终考核从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做到不但对学生的掌握的知识进行考查,而且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综上所述,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的基础化学的教学要从培养高等职业应用型、技能型技术人才目标出发,突出专业特色,处理好化学知识技能与职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学生重点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和重要实验技能,兼具初步解决生产经营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使他们都成长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高职院校药品管理 篇4

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事关人民生活、社会稳定的大事,责任重于泰山。习总书记指出,要用4个最严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

2015年,围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2015年第117号)的系列新闻报道在制药界引起很大反响。截止2015年12月31日,企业主动撤回药品注册申请和因实验数据不真实等原因未批准的药品注册占63%,说明目前药物临床试验数据造假现象严重。这既给药品生产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又严重影响了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给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药品制造类专业与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极高。因此,加强药品制造类专业学生的诚信、责任、敬业、忠诚等职业精神培养是一个重要课题。药品制造业从业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还要有严谨的职业精神、从业态度。如果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注重培养职业技能,忽视了职业精神的培养,上述临床实验数据造假、漠视生命的行为还会不断出现。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指出:要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培育学生诚实守信、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1]本文以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为例,探讨药品制造类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途径。

1 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清晰的人生奋斗目标,学院根据学生性格特点、爱好及所在专业的核心岗位群,指导学生选定将来的就业岗位和方向。同时,指导教师根据不同专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需求,将最终目标以任务方式分解到每个学期,学生通过三年不懈地努力,一步步实现自己的预设目标。

我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职场体验。从入学教育开始,学生每人一本导学手册,手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每学期的课程安排、每门课程的作用、学习内容和要求,学生将来的实习、就业岗位、企业用人标准等内容。同时,在入学教育阶段,教师带领学生到专业实训车间、学院大药房、学院安全用药宣传基地等进行职场体验,让学生对将来从事的工作有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兴趣。第二阶段为任务实施。通过企业家进校园,让学生了解最新医药行业发展情况和企业文化,了解新工艺、新设备、高科技成果。通过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形式,让学生感觉榜样就在身边,只要努力就有成功的希望,激发学生树立职业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并补齐短板,为就业做好准备。第三阶段为就业面试。通过就业政策解读、就业创业案例分析等模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通过制作应聘简历、面试技巧训练等,让学生充满自信地迈向崭新的职场生活。

当学生对职业有了高度的认同感、热爱感、责任感,其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不再被某一岗位限定的技能知识所束缚,其蕴藏的生命潜能将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职业将成为其获取人生幸福的动力。[2]

2 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药学人文精神

药学人文精神,其本质就是“以人为本”的药学服务观念。《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的论述,阐述了我国古代医药工作者“贵人”的职业精神。

药学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作为社会属性的“人”。教师应引领学生畅游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领略人文精神情怀。[3]如授课过程中可以介绍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事迹,为了确定青蒿素治疗疟疾在人身上是否安全有效,屠呦呦和同事们勇敢地充当了首批志愿者,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屠呦呦因亲自服药实验,曾导致肝中毒。假如没有高尚的职业精神,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总之,教师要在授课活动中通过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而后才能谈得上以科学精神为手段,不断研究战胜疾病、救死扶危的新药,不断探索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药物治疗方法。

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让学生关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随时了解最新药物安全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通报,以人们用生命换来的血淋淋的教训,教育学生敬畏生命,坚守职业操守。

3 营造逼真的职场环境,在实践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

在校内实训教学中,学生感受到的是贴近职业岗位的教学环境,使用的是与生产一线相接轨的实训设备。这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会对学生人生观、职业观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并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全面提高。[4]

学院重视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的建设,如学院建有药品检测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这里可以按照中国药典要求,完成取样、样品前处理、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一系列实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批检验记录书写要求,如实记录每一项实验数据,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可验证、可溯源。

在药剂实训车间,片剂各关键生产岗位包括粉碎、配料、制粒、压片、包衣、包装等岗位的标准操作规程都制成展板上墙,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进行生产前准备,检查水、电、设备运行情况,严格按照岗位标准操作规程SOP进行操作,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和遵章守纪的意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正确填写批生产记录,并对关键生产环节进行物料衡算,学会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偏差,对出现的偏差能够按照偏差处理程序及时上报。

通过以上训练,培养学生诚信、责任、规范、安全意识,在药品生产、检验的真实环境中体验药学工作者的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体验药品质量至上、对人民群众健康负责的使命感,同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职业精神

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和学生社团活动,如各类技能大赛,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社区、农村、中小学,开展安全用药宣传和咨询活动;深入敬老院、儿童福利院慰问演出,体验付出、被需要也是一种更高精神层面的幸福,培养学生专业自豪感和奉献精神。同时,学生在解答用药咨询时深感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必须更加刻苦努力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才能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另外,学生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如铁人三项赛志愿者,学习心肺复苏、现场包扎等急救知识,既丰富了专业知识,又体验了志愿者的奉献精神。总之,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加深了对专业的认识,更加热爱所学专业,体验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深刻内涵。

5 通过毕业生宣誓渗透职业精神

学院每年为毕业生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2000多名毕业生庄严宣誓:献身于崇高的药品食品事业,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维护母校的声誉,恪守法规,不生产、不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损害人民的利益,坚持“为药品食品事业服务,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为了人类的健康奋斗终生!毕业宣誓是对学生心灵的一次洗礼和震撼,学生们表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牢记母校毕业誓言,为母校增光,绝不违背毕业誓言,否则会被列入母校黑名单,成为永远不受欢迎的人。

6 在优秀企业文化熏陶中融入职业精神

通过顶岗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企业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企业文化,认识到一名合格的职业人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领悟优秀员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团队合作等高尚职业品质的真正内涵,培养学生可贵的职业精神。

如某某制药有限公司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是:“大医精诚,家国天下,有国有厂才有我们幸福的家”;企业的使命是“造最好的药,表达该药业人的爱”;国家兴盛,企业才能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在该制药公司,每个员工都时刻把这个使命放在自己的肩上,实习生很快也融入到其优秀的企业文化中,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岗敬业、质量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有这样一段学生的实习总结令人感动:“工作一定要勤奋!这个勤奋不是做给领导看,是让自己更快地成长,获得更多的自信。必须把工作当成是自己的事,认真努力主动去做,每天做自我检讨并反思,找出今天的进步与不足,做到扬长补短。”这是学生提高敬业精神最好的证明。

7 结语

高职院校药品制造类专业应当加强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系统完整地构建职业精神培育体系,将诚信意识、责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唤醒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意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在思考、明辨、探究、践行中对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有更加全面的理性了解,更好地内化职业的规范与要求,深刻理解职业精神的内涵。高职药品制造类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所从事职业的技术应用能力,还必须具有所从事职业特有的职业精神,更好地发挥人才在药品研发和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工作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9号).

[2]郝永贞.职校生职业精神培育的生命意蕴及模式建构[J].职教论坛,2015.20:19-22.

[3]高恩泽,李化玲,张文龙.构建药学本科生人文精神的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5):580-582.

高职院校资产管理思考论文 篇5

高职院校的资金一部分用于人员、日常办公消耗支出,一部分形成资产,包括基建投资形成的教学楼、实训楼等房屋建筑物及批量购入的课桌椅、计算机等日常教学设施,还包括专项资金形成的专业实训室仪器设备、软件系统等高端设备和校企合作单位赞助的设备设施等,这些资产一般以固定资产的形式存在。高职院校的一系列教科研活动、日常管理活动都离不开这些资产,只有通过对资产的有效使用和运行,才能保障学院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高职院校对资产的调配和管理,有利于推动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高职院校的资产数量大、种类多、使用周期不等,这些特点给资产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通过规范和加强资产管理,根据国家规定的资产配置标准,严格配置资产,统筹安排资产,可以提高资产使用率,有效避免资产闲置、损坏、浪费等现象的发生。

(三)高职院校对资产的监督和控制,有利于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增值

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履行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通过制订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从购置、使用、保管、投资、处置等每一个环节都加以控制,可以有效防止违规采购、随意处置国有资产等不合法、不合规现象的发生,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未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资产管理体系不完整

很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投入,轻管理”的现象,随着学校对教学教研活动的不断重视,在安排资金时,首先考虑的是满足教学方面的要求,为确保正常的教学活动开展,不惜成本,购入大批资产。但是由于很多学校在资产管理方面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符合学校自身情况的资产管理制度,导致其在资产采购、使用、处置等环节中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存在各种不合规的现象,比如缺乏资产购置审批制度,采购随意,没有经过采购部门的审核批准,自行采购;或缺乏资产登记入库管理制度,存在购入后直接由使用部门领取,未通过资产管理部门的出入库登记手续等问题;或缺乏严格的验收管理制度,在支付全部款项前,未按规定要求对货物进行验收,事后才发现单据不全、货物短缺等现象;或缺乏资产绩效考核制度,在出现资产浪费、丢失现象时,未严格追究相应的保管及管理责任。没有制度的约束,资产管理难以有效实施。

(二)资产管理理念传统,造成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脱离、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脱离

预算管理是资产管理的前提,资产管理是预算管理的延伸。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实现资产的购置和日常维护,另一方面现有的资产存量也是安排财政预算的基础。但是很多学校为了扩大学校规模,在未充分考虑资产存量及自身发展的情况下,为了争取更多的资源,而加大了资产的投入规模,造成了资产的重复购置或利用率不高。同时,传统的资产管理理念认为资产管理的重点仅在于保护好资产,确定资产实物的存在,避免实物的毁损或丢失。但是当今社会是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很多资产由于过时或不符合学校的实际使用要求,一旦闲置,不仅其使用价值未得到实现,资产的自身价值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出现减值的现象。

(三)部分资产权属不清,无人监管

部分高职院校为了扩大学校规模,通过资源整合、相互合作等多种方式,与其他关联单位合署办公,共同使用资产,部分资产交叉使用。一旦结束合作关系,由于某些历史原因或合作双方在资产分割上存在分歧,使资产的权利归属问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答案,使这部分资产一直未办理相应的转移手续,最终导致这些资产无人监管,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和浪费。

(四)资产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全员管理意识薄弱

由于学校领导对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在人员配置上未充分考虑资产管理岗位所需的专业化知识,导致出现资产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甚至有些管理人员认为资产管理只需做好资产登记、汇总工作,没有维护和管理意识。另外,高职院校的全体教职工普遍认为资产管理责任归属于资产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无关,没有形成全员管理意识。

三、完善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资产管理体系

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全面的、切实可行的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规定资产在购置、使用、保管、处置等各个环节的要求和管理办法,做到有章要循,使每个环节都按规定的程序严格执行,加强资产采购和出入库管理,确定资产使用人和责任人,同时建立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内部管理体系,设置以校级领导为负责人的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资产管理工作,建立资产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齐抓共管的机制,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体制,做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二)形成现代的资产管理理念,充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使用价值

作为现代的高职院校,必须与时共进,开拓创新,形成新型的现停留在资产保全上。当然,在资产管理上也要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资产管理为预算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在编制预算时要充分考虑资产的现有存量和未来需求,不仅有利于预算编制的严谨性和准确性,也有利于提高资产配置的合理性,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水平的共同提高。

(三)指导和监督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资产优化配置、共享共用

随着政府对国有资产管理重视程度的提高,高职院校资产数量渐多、品种日趋复杂,因此有必要开展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化手段,将资产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相结合,一方面从静态的财务角度出发,关注资产的数量、金额、折旧的账务信息,另一方面从动态的资产角度出发,关注资产的使用过程和状态,做到相辅相成,相互监督。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及时对资产进行优化配置、共享共用,避免由于人工操作,出现程序繁琐、审批难等现象,使资产不能及时得到调配、使用。

(四)提高资产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充分认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全员参与资产管理

作为高职院校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建立一支具有专业化水平、责任心强的管理队伍,以院领导为中心,以资产管理部门为核心,以其他部门为分散点,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另外,可通过校内积极宣传、传达上级单位下达的有关资产管理的文件,使院校全体员工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资产管理中,使资产管理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当前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客观评价资产管理现状,从院校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资产管理问题,不断的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办法,进一步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自我管理和政府监督相结合,实现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药品管理 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教育衔接

【中图分类号】G40;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021-01

中职教育需要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学年制度、课程安排等方面与高职教育保持一致性,其主要目的是构建连贯性职业教育体系。因此,文章主要针对中高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与融合展开分布,报道如下。

一、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原则

1.凸显终身教育的原则

中高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需要改变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思维,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并为其终生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终身教育的思想不仅对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动力,对于未来工作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因此,中高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要重视终身教育原则的贯彻。

2.培养职业素养的原则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要求职业教育需要面向社会发展需求,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创新能力以及职业道德。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中高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必须彻底改变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模式,增加实践教学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3.实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确定中高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教学目标,科学规划中高职阶段的教学内容,避免专业教学知识的简单叠加。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高职学生的年龄跨度大,中职学生多为初中毕业,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中高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要考虑中高职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同时也要考虑职业教育以及职业能力形成的特点,与教学目标向适应。

二、中高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滞后与实践

在现代中高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使用的教材,其中许多理论与实践活动有很大的差异,存在一定的偏差,且时效性较低。例如对于食品药品管理政策方面的更新较慢。这些问题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中是比较突出的[1]。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同时缺乏创业实践经验,许多教师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教学,缺乏实践活动经验,甚至部分教师由于科研工作繁忙很少进行专业进修,导致教学技能贫乏。部分中高职学校通过邀请一部分食品药品监督局工作人员进行授课,讲述工作内容和要点,但是由于这种方法缺乏系统性,再加上食品药品监督局工作人员缺乏教育经验,教学效果容易受到影响。

2.教学模式落后

许多中高职院校仍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学感到厌倦。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能够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转变为生产力,在食品、药品监管的时候,能够通过自身的知识保护大众的权益[2]。

3.缺乏实践平台

欧美等国对于大学生没有进行集中管理,其能够直接与社会接触,所以能够参与社会实践。而中国的中高职教育对于高职学生的管理比较封闭,在简单的校园生活之中,对实际工作的接触较少,缺乏实践经验和相关实践活动。导致学生不清楚工作内容和要求,其独立工作能力较弱。

三、中高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与融合

1.完善中高职教学制度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全面了解,同时又要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高职学校教师多为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没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经验,这使得教师自身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认识受到一定的限制[3]。因此,可以通过让教师进行职业教育,或者通过邀请专业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人员到学校进行授课或者通过校政合作等方式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学校可以通过模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活动,提高教育的效率。学校可以通过加强与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建立完善的教育制度。

2.轉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良好的教学模式是食品药品监督专业教育有效开展的基本前提,为中高职院校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提高食品药品监督专业教育的效率,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确保专业教育的开展能够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我国中高职专业教育本身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完善相关制度来提高教学效率,才能够促使专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例如在食品监管方面,需要加强《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添加剂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针对食品监管工作的各环节进行详细的解说,让学生对于食品监管工作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3.加强实践教学活动

学校可以逐渐增加对实践教学活动,中职教育以专业知识教育为主,实践教学为辅;而高职教学则可以增加实践教学活动的比重,从而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此外,鼓励学生在假期兼职,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工作,或者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开展市场调研,在调研的过程中,能够直接了解食品管理,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实践活动也能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社会实践能够主要是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的认知,深化教育效果。

四、结束语

文章首先介绍了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原则,然后分析了中高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积极措施,旨在提高中高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

参考文献:

[1]李春雷.食药安全“两法衔接”若干重点问题探究[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5,27(1):5-19.

[2]江才妹,陆国民,丁勇等.中高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贯通课程体系的一体化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4,33(26):18-20.

高职院校药品管理 篇7

1 人才需求与专业定位分析

1.1 人才需求状况

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特殊行业。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8%, 一直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2008年以来, 尽管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但我国医药产业仍然保持稳定增长, 这不仅源于人类对药品的需求, 也由于医药产业在新医改牵引下进入了新一轮有序发展期。

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医药专业知识丰富、工作技能和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尤其是沟通药品生产与流通两大领域的药品经营管理人才需求更为迫切。我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2006~2009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情况也正说明了

图1显示:医院、制药企业作为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的趋势已逐渐削弱, 药品流通领域和社区卫生服务岗位已逐渐成为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

1.2 职业面向

通过对医药人才市场需求的初步分析, 明确了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 (1) 在医药物流行业从事医药物流、药品营销与管理等工作; (2) 在制药企业从事市场开发与销售或市场分析、营销策划等工作; (3) 在药学服务行业从事处方调配、销售服务工作。

1.3 岗位要求

1.3.1 知识要求

掌握必需的药学、医学和经营管理等基础知识;掌握医药市场营销、药品经营与管理、医药物流管理、财会管理、药学服务、药事管理与法规、药理学、药剂学、中医药学和心理学基本知识;掌握公共基础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1.3.2 能力要求

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 指导医药流通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能力;具有在药品市场开发、医药物流管理、药品经营与管理等岗位工作的综合能力;具有在医院药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会药房开展药学服务的能力。

1.3.3 素质要求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强烈的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诚信品质和敬业精神, 实事求是的作风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药品安全意识,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1.4 职业资格准入情况

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定, 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具有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卫生部颁布实施的《处方管理办法》中规定, 只有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才可从事处方调剂工作。因此, 毕业生只有取得药师 (士) 资格证或医药商品购销员资格证才可从事相关工作。

1.5 专业定位

在充分调研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确立了本专业培养目标: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原则, 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 面向医药卫生行业, 从事医药市场开发、药品零售、医药物流、药学服务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 课程体系的构建

2.1 基本框架

通过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 就业岗位及岗位职业能力、素质结构的调研,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 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我院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包含由公共文化课程、医药课程、经管课程、岗位课程、拓展课程和顶岗实习六大模块的课程体系。公共文化课程模块包括德育、军事理论、体育、英语、信息技术等课程;医药课程模块包括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药剂学、药理学等课程;经管课程模块包括管理学基础、经济学概论、医药市场营销、药事管理与法规、实用财会管理等课程;岗位课程模块包括医药物流管理、医药电子商务、医药代表实务、药学服务、GSP实务等课程;拓展课程模块包括人际沟通、商务礼仪与谈判、药学文献检索、医学心理学、健康教育等课程。

2.2 突出特点

2.2.1 以工作体系为基础, 以工作结构为逻辑,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为使毕业生胜任一线工作, 我院开设了GSP实务、药学服务、医药物流管理、医药代表实务等相关岗位课程;为满足“双证书”制度要求, 我院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 开设了医药市场营销、实用财会管理等课程;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提升其药学专业素养, 我院将执业资格考试、职称考试 (执业药师、药师) 科目如药理学、药剂学等课程定为专业核心课程;为满足药学服务岗位要求, 我院适当增大了临床医学概论、药学服务等课程课时比例;为避免课程间的交叉、重复, 我院打破了传统学科教育体系, 整合原有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学和中医基础等课程, 形成新的综合课程———中医药学概论;为适应商品销售新模式, 我院增设了医药电子商务课程;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开设了人际沟通、商务礼仪与谈判、药学文献检索、医学心理学、健康教育与促进等专业拓展类课程, 供学生自主选择;为保证课程间的逻辑性, 我院坚持前期课程为后续课程服务, 后续课程为职业岗位服务原则。

2.2.2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强化实践技能训练, 构建“三阶梯、递进式”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由实验、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3部分组成, 我院按照认知实践—岗位综合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的阶梯式实践教学思路进行设计, 构建“三阶梯、递进式”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一阶梯———基本技能训练, 如在人际沟通、管理学基础、实用财会管理等课程教学中, 紧密结合药品经营与管理岗位实际开展基本技能训练。二阶梯———开展医药市场开发、药品经营、药学服务等岗位群综合实训。如医药市场开发岗位实训, 包括商务礼仪、药品市场调查与预测、药品营销策划、促销实训;药品经营岗位实训, 包括店面布置、药品陈列、药品保管养护、药品经济核算实训;药学服务岗位综合实训, 包括药学服务礼仪、问病给药、用药咨询、处方调配实训。通过综合实训, 使学生熟悉医药市场开发、药品经营、药学服务等岗位工作过程、操作规范和基本程序, 掌握从事药品经营与管理工作的实际操作技能, 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三阶梯———实施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应覆盖药品经营与管理的主要岗位群。

2.2.3 以德育课为基础, 强化素质教育, 构建文理交叉的复合型课程体系

药品经营与管理属于特殊行业, 其特殊性体现在经营的商品 (药品) 为特殊商品, 直接关系人的生命和健康。因此, 药品经营与管理从业者既要精通专业知识, 具备专业技能, 还应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基于此, 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医药课程、经管课程和人文社会课程之间的关系, 适当增大人文课程课时比例。如增加药事管理与法规课时数, 并将其定为专业核心课程。在选修课中, 设置多门人文课程供学生选择, 如人际沟通、商务礼仪与谈判、大学语文、医学心理学、健康教育与促进等课程。在医药课程和经管课程教学中充分挖掘其蕴含的人文思想, 在理论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2.2.4 以学历教育为主线, 兼顾职业资格考试, 构建与“双证书”衔接的课程体系

《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指出, 高职院校要把相关专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 在颁发专业学历证书前, 努力使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因此, 课程设置要与职业资格认定要求对接。我院参照职业资格标准, 以学历教育为主线, 将职业资格考试 (医药商品购销员、药师、执业药师) 涉及到的实用财会管理、药理学、药剂学、药事管理与法规等课程定为主干课程, 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相衔接, 为学生取得“双证书”奠定坚实基础。

课程体系构建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院根据教学情况和人才需求变化,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和完善, 使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以满足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

高职院校药品管理 篇8

1 药剂学课程的特点

药剂学是以药物剂型为中心, 研究其制备理论、处方设计、生产工艺与设备、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的一门多学科渗透的综合性技术学科[1]。其内容涉及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其他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 是药品从实验室研究走向临床的关键环节, 知识点零散、繁多, 理论知识抽象, 又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通过学习, 能够掌握从事药品经营、调剂和药品管理等工作所必需的药剂学基本知识;能够具备药品剂型特点介绍、药品分类的能力;能够具备一定的药品质量控制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药品经营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能力;能够指导患者用药, 即具备一定的药品调剂和药学服务的基本素质。

2 药剂学的教学改革

2.1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因其特殊的专业特点, 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药学的基本知识, 还要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等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学内容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 以“必需、够用”为度, 突出基本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在传统的药剂学教学中, 一般都是以制剂成型理论、生产工艺流程、设备操作维护和成品质量控制作为重点内容, 但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定位不是从事药品生产。其教学内容应以临床常用剂型概念、特点、分类, 药品质量要求, 药品包装和储存条件以及药品调剂和药学服务为重点。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 我国众多的药品生产企业、零售药店、药品批发企业对执业药师的需求增加, 我国执业药师缺口巨大[3]。获取执业药师资格, 将会是许多学生的目标。药剂学是执业药师考试的四大专业课之一, 因此, 教学内容应与执业药师考试对接。教学中还应注意知识的更新, 以保证教授给学生的都是最新的内容, 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2.2 注重改革教学方法

药剂学内容涉及药学诸多专业课程, 并与食品、化妆品、保健品行业有一定联系, 部分内容抽象、难懂。而学生又缺乏生产、生活经验, 对很多内容难以理解, 因此, 上好第一节课,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 在第一节课中, 教师拿出奶片和药片、乳膏和护手霜来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区别。通过讨论, 使学生对制剂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告知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 教师将教会你们如何制备护手霜, 以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对于药品制备工艺和生产设备方面的内容, 主要采用图片加视频的方式, 将生产一线的影像资料配以教师自己的课堂讲解, 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目前这种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 根据教学需要合理搭配, 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4]。对于各剂型概述部分的内容,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都采用“填鸭式”教学法, 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被动接受。而现在, 我们让学生查阅资料, 进行课前准备, 在课堂上以某种具体药品为例, 如板蓝根颗粒或小儿感冒颗粒, 由学生自己讲述剂型的沿革、特征、临床应用。学生之间再加以讨论, 最终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 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3 改革实验课教学

药剂学是一门技术性学科, 实践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实验课有利于学生巩固理论知识, 启发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重新思考。实验的过程中, 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做, 还要教会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能做得更好并有一定的创新。在以前的教学中, 一般是先进行理论讲解, 然后再做实验, 甚至是在理论讲授后很长一段时间才开始实验, 导致学生在实验时, 理论知识已相当模糊。对于药剂学部分实验, 我们采用理论与实验同步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实验课中, 教师先简单介绍乳剂的概念、临床应用的品种, 然后让学生进行液体石蜡乳的制备, 学生完成实验后, 在教师的带领下, 边回顾制备过程, 边讨论乳剂的性质、类型、组成成分以及制备方法。在充分准备实验的情况下, 整个课堂的教学组织井然有序。这样的实验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 加深了学生对实验的理解,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4 建立合理的考评方法

合理的考评方法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考评方法评价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不只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获得。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社会需要的第一线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质”的课程教学目标, 应取消单一的理论知识评价标准, 实施“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5]。因此, 对于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全面而综合的。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 我们对学生的考评方法进行了改革。考评分为期中和期末两个阶段。考评内容既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 又包括平时的测评。平时的测评由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组成。让学生在学期结束之前, 写一篇学习体会, 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由学生互评打分, 并纳入到最终的考核成绩。

3 不断加强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高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 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提高自身人文素质, 注重知识更新, 不断完善知识体系, 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 积极参加科研活动, 提高外语水平, 才能使自身业务素质得到提高, 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6]。药剂学作为一门综合性技术学科, 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笔者有曾经在药物研究所工作的经历, 这为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笔者后来也多次进入生产、销售企业实践学习, 及时补充和更新知识。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日益丰富, 对教师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比如做一些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栩栩如生的Flash动画, 都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当然, 教师也应该在生活中处处留心, 因为生活中的很多事例就是我们上课的良好素材, 如在讲粉碎时, 提到豆浆机;讲混合时, 提到马路上经常可见的混凝土搅拌车;讲各类剂型时, 列举一些当前电视广告中销售业绩非常好的品牌药品进行讲解。贴近生活的事例能让学生印象深刻, 容易理解。作为高职院校的药剂学教师最好能参加一些职业资格考试, 如卫生系统的职称考试、药监系统的药品销售人员从业资格考试以及国家执业药师考试。通过亲身示范以及在考试中积累的经验, 帮助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参考文献

[1]崔福德.药剂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2]刘国章, 杨凤琼, 兰小群, 等.以职业导向为原则, 改革高职医药营销专业课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 :87-89.

[3]丁晋垣.我国执业药师需求缺口巨大[N].中国医药报, 2011-07-04.

[4]刘艳松.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现代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药导报, 2005, 11 (5) :93-94.

[5]万进军.高职医学院校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 2010 (19) :3037-3038.

高职院校药品管理 篇9

1 结合专业特点, 精选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大幅缩减, 但是教学内容没有相应减少, 这就要求教师精选教学内容,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工作效率, 增强教学效果。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由于对解剖学内容以了解为主, 而生理学则与专业联系密切, 所以, 要精简解剖学部分, 精选与专业密切相关的生理学内容。另外, 结合药品经营与管理特点, 增加一些与药物学相关的临床应用解剖生理学内容。如口服药物如何吸收, 肌注药物如何到达肝脏等。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后, 重点突出, 学生感到清楚明了, 同时也缓解了教学时数减少与教学内容繁多的矛盾。

2 采用五步教学法,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面对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内容多、学时少的现状, 我们摒弃了“填鸭式”“先讲后实”的传统教学模式, 尝试采用五步教学法[1]。在教授运动系统“骨”内容时, 改变以往先讲授理论知识, 后集中进行实验的教学模式, 组织学生在实验室上课。将5~6名学生分成一组, 每组分配一套散装骨头。第一步讲解概念;第二步边讲解边在骨架或散骨上示教, 然后让学生自行观察标本或模型;第三步在活体上进行结构定位和骨性标志的触摸;第四步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机能和临床应用知识理解结构, 辅以必要讲解;第五步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部分问题当堂课讨论解决, 部分问题课后讨论解决。采用五步教学法,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有问题可当堂提出、当堂解决, 教学效果良好, 受到学生好评。

3 用自制人体解剖彩色图谱教学软件进行教学

2004年我们设计制作了一套方便快捷, 可任意缩放, 有动态效果的“人体解剖彩色图谱教学软件”[2] (该软件获2004年第三届浙江省高校教师自制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二等奖) 。人体解剖彩色图谱教学软件由我院解剖学教师与计算机教师共同制作, 2004年5月完成。人体解剖彩色图谱教学软件克服了印刷图谱将器官及部位名称直接标在图中, 影响图像整体效果的弊端;且调用图谱方便, 图像清晰逼真;教学演示时, 可放大图片, 清楚地显示局部图像。理论课利用该软件教学, 结合Power Point讲解, 优化了教学方法, 增强了教学效果;可从各个角度展示器官的形态结构, 增强直观性、生动性;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心脏瓣膜的形态和作用是教学难点, 若利用软件模拟瓣膜形态, 并展示瓣膜活动, 学生就可清晰地看到瓣膜是如何关闭房室口和动脉口, 从而防止血液逆流。利用自制人体解剖彩色图谱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可达到如下效果: (1) 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 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化抽象为具体, 提高教学效率; (3) 解决了解剖学教学时数少与教学信息量大的矛盾, 保证了教学质量。

4 课堂总结

每章节教学结束后, 教师要运用精练的语言对所授内容进行概括, 突出重点,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 方便记忆[3]。如在总结心的形态时, 用“一尖一底两面三缘”概括;总结子宫分部时用“底、体、颈”概括;总结右主支气管时用“粗、短、直”概括;食管和输尿管有“三部三狭”;男性尿道有“三部三狭三大两弯”;右半身有三个三, 即右肺分三叶, 右房室口有三尖瓣, 右肾上腺呈三角形。

通过以上教学改革, 不仅解决了教材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 而且也使教师在教学中更新知识, 学生在观看“人体展览”的同时学习了知识, 激发了兴趣。

关键词:药品经营与管理,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应志国, 徐银峰.对“人体解剖学”教学五步法的研究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 2001, 19 (11) :119~120.

[2]王真富, 余文富.基于F的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的设计制作[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5, (5) :301~304.

高职院校药品管理 篇10

关键词:柔性管理,高职院校,班级管理

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 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工作不仅影响着高职院校的校园风气、办学质量和发展前途, 而且直接决定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决定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因此, 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班级管理工作, 力求通过有效的班级管理来提高教学质量。柔性管理是现代行政管理中“人性化”管理原则的具体体现, 符合“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1], 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 同样可以在教育管理领域进行推广和应用。笔者在本地一所高职院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已有多年, 本文就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班级管理工作的独特性, 分析柔性管理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策略。

1 案例调研

笔者所在地的这所高职院校是一所新建公办高职院校, 其前身为两所中专学校, 2010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高等职业学院, 并于2012年开始普通高考招生, 现有在校生近九千人 (含中职) , 在校班级126个。近几年,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从近几年该院校高职生的招生情况来看, 入学分数普遍较低,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如2013年共招收普通专科生560名, 其中文史类最低分182分, 最高分385分, 理工类最低分236分, 最高分401分;2014年共招收普通专科生962名, 其中文史类最低分169分, 最高分386分, 理工类最低分245分, 最高分426分;2015年共招收普通专科生1 459名, 其中文史类最低分176分, 最高分439分, 理工类最低分248分, 最高分487分。另外, 该院校还招收部分五年制高职学生, 但存在的问题是, 各专业录取人数差距较大, 其中卫生类专业生源相对充足, 但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旅游类和农学类专业生源严重不足, 并且录取分数都较低。

面对全国高校整体格局的新变化, 对于高职院校尤其是新建高职院校, 形势会更加严峻。面对新形势, 高职院校必须创新管理理念, 开拓管理思路, 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出发, 推行和实施柔性管理, 从而开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2]。

2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独特性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 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要求, 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 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以实现教学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首先取决于管理客体即学生。通过这几年对该院校高职生的调查和了解发现, 相对于本科生而言, 高职学生有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2.1 理想信念更缺失

通过对该院校高职学生的调查发现, 大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 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自我要求不严, 不良习气较重, 没有责任感, 得过且过。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学生的增加, 有的学生怕吃苦, 表现懒散, 缺乏集体意识, 追求享乐主义。相反, 他们的知识观念、艰苦奋斗观念淡化, 对未来普遍感到茫然, 无所适从。

2.2 学习意识更淡薄

由于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入高职院校后, 学习意识普遍淡薄, 没有学习兴趣, 缺乏学习热情, 学习上不刻苦, 学习方法不科学, 不求上进。许多高职学生的学习根本没有计划性, 学习能力较差。由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 学生的成绩普遍不理想, 甚至有部分高职生产生厌学情绪, 上课看小说、玩手机、睡觉、聊天。

2.3 行为失范更严重

从该院校近三年入学的高职学生来看, 问题学生越来越多, 他们普遍纪律性差, 自由散漫, 不服从班级管理, 不愿意被管束, 对辅导员的管理表露出抵触情绪, 管理越严, 逆反心理越严重, 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对抗。他们多以自我为中心, 追求享受, 吃喝玩乐, 并时常做出一些不良行为, 如上网、早恋、迟到、早退、旷课、吸烟、打架斗殴等, 直接影响到教学的秩序和校园的稳定, 班级管理工作越来越难。

2.4 心理问题更明显

大部分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差, 学习困难, 加之有的因生活和感情上的波折等原因, 个别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通过该院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了解发现, 大部分学生经常会表现出迷茫、苦闷、烦躁、焦虑等种种消极心理。面对困难, 许多学生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从而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

3 柔性管理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柔性管理是现代经济管理学范畴的一个概念, 与刚性管理相对。所谓柔性管理, 是一种依据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而进行的人性化管理。它要求管理者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 采用人性化方式, 在被管理者心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 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刚性管理则是以规章制度为中心, 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等手段对被管理者进行管理。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本”, 注重发挥人的潜能, 与刚性管理有着根本不同的价值追求和积极作用。通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可以看出, 柔性管理理念更加适合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工作。笔者认为柔性管理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柔性管理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由于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主要在于不是依靠外在的强制力, 而是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名学生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管理的本质就是“以学生为本”, 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 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 最终实现全面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更需要由内而外的管理模式, 相对于本科生, 他们更加排斥外在的强制力量, 如果单纯依靠严厉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 往往收效甚微, 甚至会激化矛盾, 增强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抵抗情绪。

3.2 柔性管理对学生的影响更持久

柔性管理的目标是将外在的各种管理规定转变为学生内心的自愿承诺, 并最终将这种内心承诺转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虽然这一转变过程需要辅导员进行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然而一旦实现这种转变, 便会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上获得相对独立性, 它将对学生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力。柔性管理是持久稳定的, 刚性管理是暂时不稳定的。所以, 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 柔性管理更容易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更能体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特征。

3.3 柔性管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柔性管理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提倡人的自主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 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个性充分发展的人, 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而柔性管理主要就是通过满足学生的高层次需要, 来调动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高度热情, 因而柔性管理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创造性, 具有更有效的激励作用。所以, 柔性管理更加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3.4 柔性管理方式更加灵活

柔性管理能够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作为高职生这一群体, 因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他们在行为、学习态度、心理意愿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班级管理极其复杂。如果仅仅依靠规章制度难以有效地管理该类组织, 而只有通过柔性管理, 才能提供“人尽其才”的机制和环境, 才能迅速准确地做出决策, 从而实现管理目标。

总之, 柔性管理的特征可以系统概括为:内在重于外在, 心理重于生理, 肯定重于否定, 激励重于控制。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推行柔性管理, 更能体现柔性管理的价值追求, 相对于刚性管理, 更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4 柔性管理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 就不能完全照搬中学生或本科生的班级管理经验和方法, 必须适应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新形势,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实施柔性管理。具体应用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4.1 转变传统班级管理模式, 建立柔性管理目标

4.1.1 制订柔性规范, 塑造班级精神

柔性规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柔性规范有利于形成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班级精神, 从而用班级精神来沟通学生的思想和情感,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集体意识, 让学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与班级结合起来, 自觉地为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而努力奋斗[3]。

以该院护理专业某班级为例, 辅导员从入学开始就开展班训征集活动, 学生的积极性较高, 设计出很多班训, 最后在辅导员的指导下由学生进行遴选, 最终形成班训:立志立德、求真求精, 并张贴在教室前面的墙壁上。后来该班班委会又集思广益, 设计出班级座右铭: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并贴在教室后墙上。有了班训, 就有了班级文化, 就能凝聚班级精神, 形成大家共同的价值目标。后来这个班级在学院脱颖而出, 形成了良好的班风与学风, 学生学习成绩优秀, 多次被评为市级和院级优秀班集体。

4.1.2 设立柔性目标, 实现自我管理

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 柔性目标是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教育的心理动力, 其中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能使他们产生成就感, 促使他们朝更高的目标前进。对学生来说, 设立柔性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实现“自我管理”。辅导员要经常引导学生体验战胜自我的快乐, 同时帮助学生制订具体有效的自我管理目标, 从而不断地完善自我。

笔者在该院校曾担任过辅导员工作, 对学生管理工作有很深的感触, 现在的高职学生自尊心强, 心理较脆弱, 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也容易自暴自弃。所以在班级管理中要经常开展一些激励性的小活动, 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增强学生的自信, 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比如针对经常旷课的学生, 坚持用鼓励代替批评, 用奖励代替惩罚, 效果也许更好。

4.1.3 实施柔性决策, 鼓励学生参与

柔性决策是一种“人人参与”的众人决策, 是班级管理中有效的方法, 它超越了辅导员的个人智慧。通过共同参与, 可以适当把管理权分散给学生, 如班级的考勤、纪律、卫生、文体活动以及班规的制定等都可以交给学生, 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班风、学风建设的积极性。

以该院校学生管理为例, 如果过分强调刚性管理, 单纯依赖严格的校纪校规和班规, 通过批评、惩罚、通知家长甚至开除等手段进行班级管理, 就会陷入教育的尴尬境地, 就如同该校某领导所说的, 如果这样做的话, 学院将会有一半左右的学生会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 高职教育会更加举步维艰。因此, 针对高职教育的特殊性, 不能照搬本科生的管理模式, 要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实施班级管理, 既要坚持原则性, 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在教育管理中实施柔性管理。

4.1.4 运用柔性策略, 做到因材施教

高职院校学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 个体差异较大, 所以要管好学生就要求班级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 相应地调整管理策略,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比如表扬, 它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柔性策略, 对学生要善于表扬, 只要表现良好, 不论事情大小, 都要加以鼓励[4]。

运用柔性策略, 需要辅导员做一个有心人, 要细心观察学生, 了解学生, 做学生的贴心人。比如该院校的高职学生虽然入学分数低, 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较差, 但他们也具有自身的优点, 如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强等。所以, 在高职生管理中运用柔性策略, 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从而促进其在学习、纪律和行为方面的改善。

4.2 转变班级管理理念, 具备柔性管理特质

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实施柔性管理, 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就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柔性管理的终极目标是营造一种充满信任、理解、关爱、宽容和自由等的班级氛围[5]。这种班级氛围形成的决定因素在于辅导员对学生的一些态度特质以及这些态度能否在班级管理中得到有效表达。笔者认为, 柔性管理取决于管理者的如下4种基本特质。

4.2.1 平等

平等态度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也是其他态度得到充分表达的前提条件。众所周知, 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普遍较低, 被称为“差生”、“低等生”甚至是“问题生”, 他们以“失败者”自居。在对该院校新生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发现, 当被问及“你是否觉得别人都看不起你”时, 有64%的学生回答“是”, 有23%的学生回答“不知道”, 只有13%的学生回答“否”。由此可见, 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认同感较低, 学生普遍容易感到自卑。所以, 辅导员的平等特质在高职生的管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4.2.2 同感

同感就是辅导员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要去了解学生, 不仅注意学生的外在表现, 而且还要体会学生的内心感受, 让学生体会到辅导员的理解和关爱。

4.2.3 真诚

真诚是所有心理学家都极为强调的一种品质, 辅导员的真诚能够触及学生的心灵, 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目前, 该院校共有126个在校班级, 各个班级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高职生对简单的说教和粗暴的批评、处罚已无动于衷, 但唯一能打动他的, 也许就是真诚, 哪怕是真诚的批评和处罚。

4.2.4 接纳

接纳是对一个人的整体性接纳, 也有人称这种态度为“无条件积极关注”, 其本质就是真正地爱学生。高职院校的学生尤其需要这种“爱”。因此, 辅导员在对高职生的管理中, 要表现出宽容、理解, 而不能表现出厌恶、拒绝和批判。以该学院为例, 那些优秀的班级无一不是源于爱的教育, 反之, 那些冰冷的教育只能带来混乱。

5 结语

人性化的柔性管理比刚性管理表现出了更大的优越性, 将柔性管理理念融入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中, 更符合现代社会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主流文化。强调柔性管理并不是全盘否定刚性管理, 其实, 两种管理模式在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本质上是一致的。柔性管理是对刚性管理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是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升华。

参考文献

[1]稻香.柔性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

[2]杨建伟.论柔性化高校管理模式的构建[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5) :86-87.

[3]李伟胜.班级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4]韩大勇.柔性管理智慧[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2.

高职院校新生管理探析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生;管理

学生教育、管理是一门原则性、艺术性很强的学问,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学生管理者大部分时间是直接与学生打交道,在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切忌摆出一副管理人的样子,无论对什么样的学生,聪明还是反应相对迟钝,外向活泼还内向害羞、家庭富裕还是贫困,都要一视同仁,坦诚、真挚地进行交流和沟通。本文结合多年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经验,探讨新时期高职院校新生管理的主要策略。

一、高职院校新生特点分析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高技能的操作型和应用型人才,因此不但要强化基础、拓宽专业,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这与中学或大学教育截然不同,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一是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学习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同。尤其是刚刚入学的新生控能力相对较差,往往使学生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更是如此,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二是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有所差异。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成绩相对较低,可能存在某些自卑心理,因此要调适学生的心理,转变其观念,树立信心。三是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但是耐挫能力较低。特别是部分独生子女的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盲目自信,自我关注对、他人关注少,这与学校生活中独立自主和公平竞。

这些差异性存在,决定在进行新生管理方面的不同,要结合高职院校新生的特点去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促进新生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稳定发展,引领学生顺利度过大学生涯的开始时光,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新生管理的主要策略

(一)施行精细化管理新生

一是精心安排好迎新接待。树立服务也是一种有效管理的观念,安排思想端正、态度热情的在校生去接待新生,带领新生去完成入学报到,向新生正面介绍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给新生大学生涯留下美好的记忆;二是耐心解决学生事情。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耐心、细致,切忌简单粗暴,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就是最好的教育和管理方法。三是细心感动新生。新生管理要注重细节,从细处感动学生,提高学生的信任度。

(二)关注新生的心理状况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来说,就读高职院校的新生,相对于本科院校的新生,他们整体素质要低一些,包括心理素质方面。许多新生是第一次远离家庭,到陌生的城市学习,要独自一个人去适应新的环境,有时心理上会感觉到压力增加,产生一些孤独感、恐惧感。加上,目前新生中一些特殊群体的学生也在增多,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独生子女学生、单亲学生、孤儿学生等,这些学生上更容易受新环境的影响,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因此,要从关爱学生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的角度,加强对新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一是要了解新生的心理状况。对有严重心理不稳定倾向的新生,要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及时采取有效的途径对其进行心理干预;二是多与新生沟通。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多与新生沟通,稳定学生的思想,从与新生谈话中捕获学生的心理信息,引导其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三)開展新生专业情感教育

一方面,要做好校内专业情况介绍。在入学教育时,高职院校的二级学院都会安排专业教师对新生进行专业介绍,让学生了解专业的整体情况,明确自己专业努力方向,减少学生进来高职院校不知学什么的茫然感。另一方面,要开展校内专业实训介绍。对新生进行传统的专业情况介绍外,高职院校还要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特点,要安排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或与专业相关的单位开展专业参观活动。这样,通过参观学习,潜移默化熏陶新生的专业思想,让新生更直观了解所学专业的前沿发展,增加专业的自豪感、专业学习兴趣与信心。

(四)做好信息掌控工作

掌控信息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新生管理第一线的辅导员,如果单先靠自己一个人去管理新生,往往很难有充够的时间与精力与时间去了解新生,掌握新生的动态信息。因此,要重视构建学生信息员队伍,通过学生信息员反馈的信息来处理各种学生问题。如新生当中发生什么不稳定情况时,让信息员在第一时间内与辅导员单线联系。每个新生宿舍可选择一个学生信息员,这样有利于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避免工作的被动与滞后,能及时处理新生的不稳定情况。

(五)精心设计好新生班会

班会是辅导员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引导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辅导员的教育、管理理念都是通过班会去贯彻,一点一滴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学习态度。因此,辅导员要利用新生乐于参加班会的积极性,精心设计好内容积极向上、形式丰富多彩的班会。一是重视第一次班会。有助于新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与辅导员相互熟悉,为开展下一步的管理工作开好头;二是重视第一次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的召开,在学生心里留下积极的影响,鞭策学生自我进步。并详细记录着每个学生的发言,对学生说今后毕业后对照同学们所言,看看大家是否言行一致,是否真的按自己想的去奋斗了。这样会让争强好胜的学生铭记在心,用一种无言的力量推着年轻人前进。

总的来说,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有效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个性、优秀品格、进取精神、创新意识的重要保证。因此,学生工作者要时刻关心和爱护新生,严格要求新生,帮助新生解决各种困难,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思想教育要耐心,工作方法要细心,克服急躁和畏难情绪,加强自身的修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确保迎新工作顺利完成,新生管理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徐艺凌.《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新生管理工作》,群文天地,2012年第9期

[2]马立明.《如何加强大学新生管理工作探析》,科技风,2012年第16期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探究 篇12

1 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

高职学生已步入成年人行列, 老师的一言一行给学生起着垂范的作用。《论语·子路》中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简单来说, 就是领导者要以自己的行动作为榜样。辅导员虽不算官, 但他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是任何一个领导都无法媲美的。辅导员不仅是班级的领导者, 更是劳动者;不仅是指挥员, 更是战斗员。辅导员要求别人做的事情, 自己首先要带头做、做得好, 这样才有影响力和号召力。你说别人, 人家才会听。开国上将许世友讲过, “有带头冲的官, 就有不怕死的兵。”所以, 学生表现不积极, 作为辅导员不能一味地责罚, 也应自省反思。辅导员要想管好学生必须以身作则。示范的力量是惊人的。一旦通过表率树立起在学生中的威望, 将会上下同心, 大大提高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得人心者得天下, 做学生敬佩的领导将使管理事半功倍。

1.1 不贪小便宜

高职学生刚刚步入成年人行列, 他能接受这个社会带来的一切。我们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 当你遇到学生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处理事情时, 你首先要考虑你在学生时代老师接受学生的小恩小惠你对老师的看法和评价, 你会立即悬崖勒马。我们应牢记祖训:吃人嘴软, 拿人家手短。所以, 我们无论受到怎样的诱惑, 都必须要克制与管住自己, 那就是不要贪图小利益, 要望得更远, 看得更清, 才是人的基本。

1.2 君子不言利

面对高职学生结构的复杂化、层次的差距化、思维的多样化, 必给我们管理工作带来难度。因此, 我们辅导员在管理班集体时要有充分的爱心、持之以恒的耐心、不折不扣的责任心, 方可使这个集体有一个良好的发展。这样会造成我们的付出和回报严重失衡, 这时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地观点, 也许今天的付出短期内看不到效果, 甚至在校期间也见不到成效, 但学生立足社会哪怕是只有小小成就, 甚至没有成就但必然改变了他们生存的环境, 你将会感到非常欣慰。

1.3 以德服人

《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 非心服也, 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 中心悦诚服也。”大意是:以武力征服人, 人不是真正心服, 而是力量不足, 抵抗不住;以恩德服人, 人的心中高兴, 是真心实意的服从。处理学生的一切事务, 切记以权压人, 更不能以武力解决问题, 一定要有耐心, 要以理服人。

2 勤于分析, 有的放矢

辅导员除要具有良好的优良品德, 在学生中还要有亲和力, 而且在班级管理中要树立自身的威信, 这是作辅导员工作的自身基本条件。只有良好的自身条件, 要搞好班级管理还远远不够, 在管理工作要勤于分析, 对问题要有预见性、分析性和总结性。要提升对学生的管理, 我们不能停留在粗放经营的状态, 要学会节约经营。要勤于分析, 挖掘问题。

2.1 摸清情况, 有的放矢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这种军事思想, 用在学生管理上非常有用, 我作辅导员在学生入校时都会找每位同学谈, 通过面对面的交流, 会真实的了解学生情况, 这些年通过与学生谈话, 总结出现有高职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管理措施。

2.1.1 缺乏自我约束力

由于父母在外打工, 不少学生从小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 想追求其所谓的“自由”和自认为的“个性”, 表现在不按时起床、不出早操、上课迟到等。有的缺乏持久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 还有的容易冲动和感情用事, 甚至出现酗酒滋事、打架斗殴、破坏公物等严重的违纪行为。

2.1.2 缺乏主见, 易受他人思想的影响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没有了亲人在身边的管束, 学生更感到久违的自由。各种社团活动、学生干部工作、社会兼职、网络、游戏、恋爱等, 这些丰富的生活让一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无法正确处理学习与其他生活活动的关系。也有不少新生入学以后听学长、老乡的一些不负责任、不正确的言论, 最后导致学习动机不明, 学习兴趣降低, 把学习作为了副业, 从而使学生一进校门面对学校的管理方式以及学业要求不适应, 造成一定的心理反差。

2.1.3 有自卑感

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也是当今的大学生, 但由于社会对高职认识模糊, 加之高职生源主要是高考失利者, 他们对能在高职院校获取文化知识未寄很大的希望, 只是由于当今社会对文凭的需求, 不得不读, 因此有些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 情绪波动大, 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 加上高职院校办学历史不是很长, 办学条件不是很好, 与学生想象中的学校差距甚远, 因此部分学生思想上信心不足, 精神萎靡不振, 学习缺乏动力, 对个人前途信心不足, 缺乏奋斗目标, 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自卑感。

2.1.4 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要求, 摆脱自卑的心理

除我们要在学生管理上下更多的功夫, 要求更严格外, 更应让学生认识到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灵活, 针对性强, 能够根据现实社会对大专生的需求, 而做相应的课程更改。高职学生因考试失利, 往往容易产生自卑, 因而对自身的要求也相应的降低, 目的只是为了一个专科毕业证, 要摆脱这种因自卑造成的不良后果, 就应该让他们了解高职院校存在的优势, 使他们树立对自己对学校的信心, 甚至为能来到这里而自豪, 通过大学三年的学习能有与本科学生进行抗衡的能力。

2.1.5 从根本上解决学风问题

高职学生普遍对理论知识缺乏与认识, 他们认为理论知识远不如实践重要, 与理论相对比更愿意参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各项活动, 一味缺乏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 并认为大部分的理论课程缺乏实用性, 导致班级学风建设困难, 由此可见我们应从学生爱动、多动、喜欢接触外界新鲜事物的实际出发, 把理论置于专业实践活动之中, 不能以单纯的理论授课形式为主, 在活动或者游戏中通过自我的参与与认识, 并通过老师利用理论知识的引导, 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

2.2 分层管理, 挖掘潜力

现有班级学生的构成, 基本上是三种层次:普招生、对口高职、自主招生, 普招生相对来说在学习和纪律方面都是班级的引领者, 由于高考的失利, 他们有一定的自卑感。要充分挖掘这部分学生的潜力, 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竞赛来了解自己的不足和优势, 以产生一个良性的循环, 并在班会时间对在外参加比赛获得优秀成绩的同学进行全方位的宣传, 以鼓动更多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自己的优势获得自我肯定, 并挖掘出学生的各种潜力, 在消除自卑心理的同时, 把学校具备的优势以一种更直接, 更信服的方式展现出来, 让学生从内心来肯定所处的学习环境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与成长。对口高职和自主招生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家境较好的家庭, 父母过分溺爱, 从小娇生惯养, 使他们养成任性、占有欲强、自私自利等坏习气;缺乏同龄群体的环境, 导致他们集体观念淡薄, 缺乏集体主义荣誉感, 喜欢独来独往, 我行我素。家庭过多的照顾使他们怕苦怕累, 在独立生活能力、自主性、判断力、适应力等方面显得相对薄弱, 部分学生的想法都只是打算来混张毕业证。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要多费心思, 要多与他们交流, 要多给他们引导, 更多的要让他们与普招生交朋友, 在潜移默化中来感召他们。

2.3 充分发挥班团干部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自教自律”意识的形成, 最终要依靠学生自己, 一味通过辅导员的威逼利诱以及思想教育无法对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起到绝对性的作用, 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综合素质测评”来对学生产生自律, 让学生随时对照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 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最终将“自律”内化成一种习惯。另一方面, 通过加强班干部队伍的建设, 达到班干部内部管理的效果。再一方面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班干部必须要学会正确的处理好与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在展现自己独特的思想的同时, 也意识到自身的薄弱力量, 而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将各种谋略汇集在一起, 团结协作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成绩。还要让他们养成勇于负责的习惯, 意识到自己的特殊角色, 敢于坚守责任, 承担责任, 把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的意识化为实际行动, 为班干部树立自己的形象以及统筹规划班级一切事物, 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3 三年管理思路的形成

高职院校的教育是就业前的教育, 学生经过在校三年的学习, 毕业后基本是走向就业岗位, 所以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形成就显得非常重要。由此我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思路:一紧、二松、三放。所谓的“一紧”, 就是在第一学年, 针对学生的特点, 强管理、严要求, 这一阶段辅导员唱主角, 并培养一支能打硬仗的班团干部队伍;所谓的“二松”, 就是在第二学年, 让班团干部队伍唱主角, 辅导员起辅助作用,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要初步形成;所谓的“三放”, 就是在第三学年, 辅导员和班团干部队伍只起引领作用, 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真正形成, 为就业作好充分准备。

上一篇:饱和变压器下一篇:“三实”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