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2024-06-29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论文(精选8篇)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篇1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析论文

作为高职院校中操作性与实践性要求很高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在其教学环节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也已加入WTO,产业结构持续调整,高新技术不断改进,作为技术应用型的工商管理人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随着市场对高职工商管理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过去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合时宜,为了提升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

1.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体现。我国经济当前正处在由高速发展向稳定发展的转型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转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新经济形势下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应该结合市场的需求,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

2.是追求院校差异化发展的优势体现。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一直存在的问题,就是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教学。虽然考虑市场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很多院校已经做出改革,但大多都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到本质。如何对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改革,这就需要准确把握实践教学的规律,有效推动实践教学的实施,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的活动,从而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满足市场对工商管理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就是追求差异化的`发展。只有差异化发展,各高职院校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占得先机,获得优势。

3.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理论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这些能力都需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得到历练。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将书本上的理论运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投身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丰富对专业的认知,从而提升自身的应用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二、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问题

1.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思想出现偏差。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部分院校尤其是民办院校受制于教育科研经费较少,多安排理论教学少安排实践教学,即使在为数不多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的质量也很有问题。而且,实践教学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只停留在表面环节,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是理论素养还是实践技能都达不到市场要求。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思想出现的问题是所有问题中最根本的问题。

2.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要求注重实践性与导向性,然而传统的教育现状是教材不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也不能紧跟潮流,不具有实际操作性。此外,专业课程的设计也缺乏科学性,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教学,实践课程少且起不到很好的作用。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导致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差,创新思维少,解决问题难,难以满足市场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

3.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导致教学质星难以保证。专业投入不足、实训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足是实践教学资源匮乏最主要的三个表现。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院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投入由于受资金所限,实训室、实训设备、实训软件等都比较匮乏,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实训资源包括校内实训资源和校外实训资源:有的院校处于发展初期,侧重校内实训资源的开发,有的院校发展较为成熟,转向校外实训资源的合作,不论哪种方式,实训资源都是实践教学的根源所在,是制约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必须是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既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技能,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师资引进时重学历轻技能,导致符合实践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较少,企业兼职教师受时间限制无法持续教学,这些师资方面的问题都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室。

4.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方法与创新能力培养缺失。与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相反,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的灌输与程序的教化,不能体现出学生的特点,也不利于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学习方法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缺失,导致工商管理毕业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不强,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无法满足市场对工商管理毕业生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一系列综合能力的要求。学习方法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缺失,是缺乏有效实践教学的直接后果。

三、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1.建立高效的实践性教学机制。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明确教学目标,按照市场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合理安排理论教学的同时,增加相应的实践教学比例,不断完善教学与科研等考核制度;同时在专业建设中,务必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来设计,建立健全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管理、教学实施等考核机制;此外在专业建设中还需注意,应事先进行市场调研,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准确把握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从而使工商管理在专业建设中体现出前瞻性与目的性。

2.加大专业软件硬件建设投入。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需要软件与硬件的双重投入,相比于工科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对硬件的建设投入要求较少,然而对软件的建设投入要求较高。当前高职院校大都侧重于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与实训室等硬件建设,而忽视政策引导扶持与师资队伍等软件建设,这也正是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的瓶颈所在。所以,要想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必须加大专业软件硬件建设投入,两种建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提升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水平。双师素质教师指的是既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在注重实践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中,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水平是决定高职教育是否具有特色的重要因素。如何建立双师素质教师用人机制,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积极寻找社会资源,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合作,引进一批双师型教师,同时聘用实践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作为学院的兼职老师;其次,让学校的专职老师走进企业,通过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到校企合作的企业中进行挂职锻炼、培养深造等一系列再培训的工作,使教师不仅能增强实践技能,同时也可以了解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最新需求,以便明确实践教学目标,改进实践教学方式。

4.努力拓展校内校外实训资源。目前高职院校大都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开发竞争曰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应转化工作思维,以创新的视角来挖掘校内实训资源,积极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应因地制宜,可以是超市、书报亭、物流站、淘宝屋,甚至是网上店铺。学校每学期还可举办一次校园的模拟展销会,让学生作为展销会的主体,将所学工商管理知识运用到实训活动中,锻炼提升实践操作技能。此外,学校的政策扶持也很重要,校内实训基地中的实习场所(如商业街、实体店等)需要学校的投入、建设与维护。校企合作作为校外实训资源开发的主要形式,可以实行企业办学校,学校办企业这种联合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训中边定岗边培训,学习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吃苦耐劳精神,提升综合职业素质。

开展实践大赛促进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应用性是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主要特点,如何通过学生活动平台,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比赛,将实践成果应用于企业、服务于社会,是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实践比赛的项目可以形式多样,如EPR大赛、营销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计算机应用大赛、广告创意大赛等,如何有效地开展这些实践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以赛促教,通过比赛强化实践技能,提升操作水平,将是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需要思考的课题。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篇2

(1)以教材、教师、考试为本

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刚入学便是如此。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一步步走过来的,多年的习惯让我们的大学教师对此习惯也难以“释怀”,对于这种已成固定格式的“教学三部曲”在教学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就显示出来。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教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正因如此,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依附于教材,对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照本宣科,致使整个课堂的氛围缺乏活力、生气。教师在课堂中也是以自我为中心,滔滔不绝于耳,两节课下来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睡意朦胧。殊不知,在课堂中学生才是主角,老师就像是乐队的指挥家,表演的精彩与否关键是看乐队成员的配合。期末考试悄然来临,自习室只见学生们带着教材使劲猛啃,对着老师划过的重点更是死记硬背,这种传统的考试形式怎能使学生的专业素质有所提高,靠临时突击“背出来”的高分怎能代表学生的真实能力?

(2)专业师资及实践教学缺乏

师资方面: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基于对高校从事物流教育的教师调查得知,“科班”出身教师不足整个物流管理教师队伍的一半,大多都是相关专业在后期进行短期培训改行的。虽经过培训,但没有进过系统化的专业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明显有些力不从心。其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应该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从业经验,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但是,大多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育工作,从业经验基本没有,对于学校提出的假期顶岗实习而言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根本起不到多大作用。

(3)实践教学基地极为缺乏

先进的物流管理设施价格相当昂贵,以大型的自动化立体仓库为例,只有在规模、资金都较为雄厚的专业物流公司才会购买,这也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兴起的原因之一。学校要想使毕业生能为企业创造收益,在实践教学设施的引进上受资金的限制很难做到与现代专业物流公司同步。这种滞后的物流实训设施使学生无法接触最前沿的物流管理技术。

除此之外,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缺乏职业教学的特色、学生参与企业锻炼机会较少、课程开发工作力度不够等都影响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2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1)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确定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不仅可以进入专业物流公司就业,在生产制造业中需求也很大。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第三利润源”在降低成本方面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根据职业教育的特色,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切实面向企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开拓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职业岗位分析详见表1)。鉴于此,相比传统的考核模式,可根据课程内容分为考察课及考试课,以多样化的考核形式代替单一的试卷考试,特别应加大实践操作能力考核的力度。

(2)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经过对河南省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调查,多数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为“2+1”教学模式,即前2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在校学习,第3年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此种模式虽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企业积累工作经验,但当学生看到专业的不足时已来不及再进行学习。繁重的工作让他们毕业后没有充足的时间再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这就是“2+1”模式的最大不足。众所周知,物流人才的职业发展轨迹基本为:一线操作人员—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级管理人才。根据毕业生的不同阶段的发展路径,参照“2+1”教学模式,可以对学生在校期间的6个学期配合职业轨迹进行不同阶段的能力培养。例如在毕业生职业生涯的初始阶段知识的培养可以集中在第1年的基础知识学习上,进入基层管理阶段学生应具备最基本的管理经验,这个阶段能力的培养可以在第3学习进行,采用校内教学与校外顶岗锻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企业遇到的问题可以在实践操作中寻求解决方案,如果是基础理论知识欠缺,回到学校后学生可以进行及时的补充,以此类推。总之,让老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向职业技能的慢慢过渡。

(3)根据专业的发展积极开发新课程

根据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我们已经看到未来外贸和国际货运代理相关岗位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根据表1的显示,在核心课程的设置上,相关《国际物流》及《物流专业英语》的课程相对较少。同时,根据企业对毕业生物流成本控制方面的要求,高职院校开设《运筹学》、《人机工程学》也是必不可少的。本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也可以考虑开设先关通识课程,例如,《职业沟通技巧》、《职业礼仪》、《职业道德修养》等[1]。

(4)教师应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提起教学方法的创新,很多老师首先想到的就是案例教学法。此种教学方法基本上也是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进行案例分析及总结,学生参与度不高。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1]。情景教学法在物流管理教学中被广泛的使用。著名的“啤酒游戏”就是代表。采购管理课程中的招标采购也是成功进行情景教学的典范。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大家模拟招标现场进行招标,并设立专门的评审小组对招标文件进行审核。此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提前感受到应承担的企业职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反串教学法:此种教学法是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与教研室老师探讨得来的。90后、00后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比较懒散,刻意地给学生施加学习任务可以迫使学生主动学习。课前将学生分组,并将下节课学习的内容分块指派给不同的小组,课后经过小组的讨论派出代表在下堂课中给大家讲解学习心得。此种学习方法可以直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给学生提供当一名老师的感受。此种方法虽有些幼稚,但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书面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入理解知识的内涵。

(5)加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培训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过硬全凭教师的引导。所以,教师能力的提高势在必行。专业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同行之间的交流以及定期的培训进行;职业能力的提高一则可以通过鼓励老师参加企业顶岗锻炼获得,二则可以通过鼓励教师取得物流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学习取得[2]。。

(6)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学校实践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此处所强调的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要将企业的作用更加重视起来,校企之间的合作不仅是需要企业提供给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更需要企业定期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可以将企业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聘请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定期为学生上课,并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考核[3]。

3总结

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毕业生,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施迫在眉睫。这需要学校、企业、老师三方的共同努力。学校应加大在实训室建设方面资金的投入,对实践教学环节所需条件给予大力支持;企业应该将自身资源与学校共享,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老师则应该承担起应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能力。

摘要:随着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多,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也逐渐增多。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远远达不到企业对人才的需要。鉴于此,以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现状调查结果为基础,以用人单位对物流专业学生的工作评价为依据,结合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的实际情况,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有效改革措施,切实改善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状况,力争培养出能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

关键词:物流管理,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曾祁,袁航.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88-91.

[2]许敏.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9):111-112.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篇3

【摘 要】针对高职院物流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分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物流教学改革三途径:问答式教学、仿真式教学、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主张高职院物流教学改革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物流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仿真式教学;问答式教学;实践教学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Academy logistic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necessity of teaching reform,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ogistics three ways: question-and-answer teaching, simulation teaching, based on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mode, advocate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ogistics based on the market as the guidanc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ogistics Talented person training.

【Key words】Simulation teaching;Question-and-answer teaching;The practice teaching

1.高职院校物流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模式不能适合高职院校教学要求

老师依教案和大纲的要求,采用满堂灌输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老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老师讲授的知识点没有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的需要,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老师的讲得的津津有味,但学生听得头昏脑涨,平时不听课,考试突击背,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1.2教学手段和模式单一

一块黑暗板一支粉笔,这就是老师的教具,从小学到中学再大学,教学手段和模式没有改变,高职院校的大部分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都集中在课堂进行,教学手段非常有限,少数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在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也仅限少数几个教室。物流模拟实训室虽有但由于设备设施有限或不合理,不能完全模拟现场实景,使用效率不高[1]。

1.3教材过时,知识陈旧

教材和大纲是老师上课的依据,教材选用是否合理、教材编写的内容是否与时俱进,直接关系到学生掌握的知识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物流行业的发展,教材内容和教材的选用,没有进行社会调研、分析和研判,没有遵循与时俱进导向原则[2]。由于我国的物流发展较迟,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很多的教材都是照搬国外的教材,没有多少内容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没有好的教材可选。

2.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2.1旧的教学体制已不适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高职院校物流教学工作突出理论教学为主,综观高职院校学生在校生活和学习情况,我们发现大一和大二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大三的后半学期才会有一学期的实习或实践的时间,有的同学干脆就找工作了,几乎没有多少时间留给学校用于实践教学,没有体现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更没有按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要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一方面高职院校必须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不受企业青睐,就业压力大,学校也没有树立职业领先思想,没有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和可执行的方案。国家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各方的权利与义务,特别是要规定企业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的权和利。

2.2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的各方认识不到位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中提到:“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目标定的非常明确,但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没有很好的让企业和学校在高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达成共识。企业作为用人单位,人才如何培养企业更有发言权,但企业往往受利益驱使,看重是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不愿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条件和经费问题,不可能独立解决所有学生的实践和实习难题,不仅没有足够的人员和经费而且也不可能去配置所有实习和实践所需的设施和设备,必须借助企业的力量来完成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工作。

2.3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快速稳健的发展物流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物流人才缺乏的严峻挑战,物流管理人才的缺乏制约物流行业的发展,因此培养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技能型人才,就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来说,加强理论教学改革,不断探索理论教学创新,对原有的理论教学方法结合时代和物流行业发展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不仅非常有必要,而且还非常迫切。

3.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途径分析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受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影响,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在理论教学中,又重“讲”轻“研”,“讲”是老师满堂灌输,学生负责听的模式,老师讲的口若悬河,學生听的昏昏欲睡,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研”这里是指研究、讨论。在理论课讲解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理论教学水平和质量。

3.1问答式教学模式

问答式教学是指讲解理论课时,适时向学生提问,让学生思考然后随机提问并对回答内容进行评分,计作平时成绩,老师最后总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避免了满堂灌输的弊端,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例如:讲解《第三方物流》时,我们可以问学生,为什么称“第三方物流”?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又分别是谁?让学生带者问题去听课。又如在讲“仓储管理”的“仓储的基本原则”时按条讲解枯燥乏味,学生听起来比较烦,那么可以多向学生提问题,如为什么要“先出后进”?这样做有什么优势?让学生自己思考回答。问答式教学模式把学生平时不爱学习,考试临时突击的被动学习心态,转变为课堂勤动脑、勤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学习心态[3]。

3.2仿真式教学模式

仿真式教学是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模仿物流过程中是某環节,把书本中干瘪的文字通过仿真技术,让它立体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4]。例如在讲解什么是“对流运输”时,我们可以让二位同学分别模仿运输设备承担A与B地之间的物资运输任务。假设A地需从B地运大米50吨,100台洗衣机。B地需从A地运大米100吨,洗衣机50台,按正常的物流途径应该怎么运输?这种运输方式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应该如何改进?并让学生实际运输(大米和洗衣机分别用道具代替)以后,学生才能感受到“对流运输”的不合理,仿真教学模式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处于仿真系统中,切身体会才能印象深刻。

3.3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

物流管理的理论知识有很多内容是比较抽象的,要讲的通俗易懂很不容易,学生听起来也很费劲,效果不理想,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动画视频的形式,描述物流工作的全过程。还可以用PPT、图片、视频的形式讲解专业知识,例如讲解“连续运输设备”时,口头讲解无法具体阐述设备各部分的构造和形态,以及工作原理,我们可以利用摄像设备把物流工作流程拍摄成视频资料,也可以把需要讲解的内容制作成动画视频教学资料,全方位、立体展示设备是构造、功能、形态和工作原理,易懂易理解,学生乐于接受。 [科]

【参考文献】

[1]邓慧娴,郝世绵.应用型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现代教育,2011(07下):153.

[2]史晓原.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研究[J].学理论,2010(09):272.

[3]高艳.基于多元教学法的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物流科技,2009,(6):123-124.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篇4

—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为例

谢青玉(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 中牟 451450)

摘要: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占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其中有82%的学校设立了旅游管理类相关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对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现阶段旅游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实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 旅游管理 实践教学 构建

本文在总结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作用的基础上,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可知,目前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问题存在于教学内容、形式、条件、考核和管理等几个方面。基于此分析及对我国旅游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的典型模式进行梳理,主要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条件体系、管理体系及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构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实践教学作用 1.1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能够适应旅游服务业第一线需要的,掌握现阶段国际上有关旅游、外事、金融等知识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事实上整个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注重强化个体的旅游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而“第一线”的实现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使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学习与工作充分结合;最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人才规格相对接,人才培养过程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相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实训条件和环境与企业实际条件和环境相对接。

1.2 实践教学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旅游及延伸产业的发展,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要求其既要有丰富的理论又要懂得实践操作。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既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运用,又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服务意识与技巧、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旅游实践教学本身可以起到调动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形成职业兴趣,也可以提高职业能力,实践过程中的有效管理对于学生形成一定的职业道德、增加实践经验都有很大的作用。这样就不难看出,实践教学对于实现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满足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提高相关专业大学生就业起到很好的效果。

2、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由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成的,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时间更晚,是在旅游业逐渐兴旺的近几年才陆续开设相关的专业,直到2011年才从经济贸易系分离出来,师资和办学能力都有待提高,造成目前旅游实践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实践教学的内容陈旧过时,以景区看一看,旅行社走一走为主,缺乏适应现阶段旅游需求的茶艺,调酒,才艺展示等求知性内容。第二、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旅游教研室的六位老师只有酒店实践教学经验,没有旅行社和景区的实践和顶岗经历,要上好相关课程很难。第三、实践教学的实训室及设施设备落后,客房和餐饮实训室无法满足正常的实践教学的需求。旅游景区和旅行社实践教学基地几乎没有。第四、实践教学管理不规范性,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监督和考核机制。对学生的考核标准不统一,无法真正体现学生的实践效果。

3、我国旅游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的典型模式

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典型模式主要有: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全面落实“合作办学”的模式,体现以能力为中心的“旅游能人模式”,面向市场,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杭州职技院旅管专业“面向就业”模式,他们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计划, 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旅游管理系推出了面向就业的学生自主管理,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参加专业实践锻炼,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主动性和自学性,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等。

从总体上分析,这两所学校在办学方面最值得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旅游专业办学借鉴和学习的是:

1、在办学理念上充分考虑到旅游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

2、加强校内外的合作办学,发挥社会多方面的办学优势。

3、办学的一切出发点是面向社会市场需求,积极创造成办学条件。

4、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4、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分析 4.1结合学院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现状设置合适的实践教学目标

现阶段旅游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是不仅要有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更要具备实践能力和经验,因此,学院在制定实践教学目标时应以根据旅游业发展和企业的需要,也可以和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课程,并进及时修改和调整,每学期根据教学进度,安排1—2科核心实践课程,多方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能和素质。增加《旅游线路设计》、《野外生存技巧》、《导游业务》、《旅行社计调服务》等课程的实践教学。

受学院招收的生源条件限制,大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文化课素质比较薄弱,英语基础更低。虽然平时这些学生不爱学习,但他们的动手能力比较强,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可以要求更高些,必要时我们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采用“订单”培养方式,学院老师负责理论课程讲授,企业老师负责实践课程讲授,也可以选择或组织自己老师编写实训教材,保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前沿性和科学性。

4.2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要目前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旅游人才所需的能力和知识结构相吻合。结合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入学教育和组织学生考察本地旅游线路的组合及线路上的景区(景点)、饭店等,使学生对本专业达到基本认知的目的;通过导游、旅行社管理和饭店管理实践模块对学生的专业基本操作技能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通过旅游礼仪与形体训练、市场营销和旅游资源调研使学生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扩展,提高其职业素质;最后通过专业顶岗和毕业设计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4.3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条件体系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高素质的师资结构是培养合格的旅游管理应用性技术人才的必备条件。结合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我们不仅要加强校内实训室的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提高相关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可以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去旅游企业或行业管理部门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操作规程和服务标准,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可以聘请旅游行业管理人员和企业管理人才等经验丰富的一线服务人员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另一方面是现阶段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顶岗实践多以旅游饭店为主,旅游景区和旅行社较少,几乎没有,这就成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最大“瓶颈”,我们必须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多与知名景区和旅行社沟通交流,建立产学研教育模式,形成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比较稳定和规范的校外实习基地。

4.4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为了更好的开展实践教学,就必须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这是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的前提。如前所述,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没有相应的《实习管理制度》、《实习教学规范》和《实习大纲》等,每学年初安排本学期的实习科目,而且只有任课教师参与,缺少相关专业老师的参与和协调,使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现有的管理制度基础上修订和完善包括旅游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实训室管理办法、旅游实训考核办法等相关规定。

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管理更重要的是校外顶岗实习过程的管理。学校一般不会派老师全程监控校外顶岗实践,这就造成许多问题无法及时妥善的处理。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采取的“6+6”模式虽然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和学生就业,但有一部分学生为了“完成”第一个“6”的集中顶岗实习,在校外实习过程中多次出现工作失误,这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形象,不利于学校和实习单位的长期合作。学院应当选派专业实践辅导老师在各实习单位进行顶岗锻炼,一方面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实习状况,做好及时协调,保证顶岗实习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旅游行业的变化和人才需求,提高教学实践水平。4.5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具有激励功能,导向功能,改进功能、决策功能,而且也是考察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成果最有效的方法,并为实践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现有的校内实训的考核方式仅局限于专业辅导教师的笔试和实践考核,其他专业和实训老师并不参与,因为受到教师个人偏好和经历的影响,考核效果并不理想。如果能够让专业和实训老师、学生代表、企业代表参与到考核中,采取统一标准,集中考核,也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技能比赛代替考核,不仅让学生更加重视教学实践的操作训练,也让考核更加公正合理,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校外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要改变以往的以实习报告为主的终结性考评方式,让企业参与进来,校企共管教学过程,共监教学质量。

5、结语

实践教学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立足旅游行业的特点和本专业的性质,不断进行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构建以能力本位教育为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够推动旅游管理专业和旅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 苏小燕,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 贾晓龙、蔡红胜,浅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0(5)下.[3] 唐烨、覃勤、黄娟, 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浅析[J], 科协论坛,2009(9)下.[4] 喻琍贞,高校旅游专业实践性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探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10).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Tourism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Vocational Colleges — Taking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Xie Qingyu(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Zhongmu, Henan 451450)Abstract: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focus on cultivating technical talents take up 60% of the n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And specialties related to tourism management are set up in 82% of those vocational colleges.Tourism Management is a specialty that puts much emphasis on practice, thereby, to consummat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tourism management specialty is of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s’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so as to meet the demand of talents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vocational colleges.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tourism management;practical teaching;construction 作者个人信息:

谢青玉,男,籍贯河南省内乡县,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乡村旅游及农业经济、高职教育教学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篇5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 案例教学 必要性 注意点

论文摘 要:我国旅游业的深入发展,对旅游管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行业一线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十分必要。本文从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实施的必要性入手,对案例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问题进行探讨。

案例教学源于医学和法学专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处方、手术或辩护、断案能力。哈佛大学商学院首先把案例教学引入管理学课堂,并发挥到“极至”,把课堂时间全部用于学生对案例的讨论,课堂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而是师生互动的开放式教学。

目前旅游业发展呈现大众化、科学化,旅游消费方式改变,我国的旅游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国际市场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就必须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行业一线操作型、复合型人才的主要阵地,需要适应旅游业不断发展的需要。然而,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显得尤为必要。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一)有效避免学生“高分低能”。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或是一些简单陈旧的流于形式的案例教学活动,都很难达到预定的目标。试想,毕业生进入旅行社工作,不会开发设计新的旅游线路,或是在带团中无法解决突发问题,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失败的教学。所以不能单纯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要与实践中的案例教相结合,给学生营造“实战”氛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学生的能力还体现于在案例讨论中表达自己、说服他人,倾听意见、修正自己。

(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方法大体分为讲授法、讨论法、辩论式教学法、角色互换法、综合法和案例分析法。不同教学法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不相同,有调查研究表明: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相比,对激发学习热情的作用是最大的。因为案例教学法完全摈弃了教师、黑板、讲台这样传统的授课形式,教室不再是教师一人的表演舞台,而是上演一场以学生为中心,案例为桥梁,教师学生一同上演的集体秀。学生不再是观众,而是课堂主角。学生以自由讨论的方式来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能充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热情。

(三)有利于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丰富见闻。

在案例教学中,先由教师讲述案例,再由学生自由讨论。同一个案例,因为个人经验和认识的不同,学生会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讨论结束的时候,大家会从众多答案中挑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教学摆脱了标准答案的束缚,有助于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并使学生记忆深刻。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注意点

(一)案例的选择要做到“精、实、新、深”。

案例要“精”,指的是课堂时间十分有限,加之同一原理必有诸多案例可用,所以选择案例不可能面面俱到。应选择具有典型性、针对性的案例,也就是说选用那些实际操作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能体现同类事物共同特性的案例,这样的案例有助于学生在工作中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示范作用。

案例要“实”。就是案例应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只有真实的事例才事实清楚,有血有肉,使学生觉得事件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起学习、讨论的兴趣。如果带有主观臆造的痕迹,学生将不以为然,或以假对假,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案例要“新”,讲的是教学案例要与时俱进。旅游者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为适应这样变化,旅游业不断推陈出新,更新商品,加强服务。一些情节过时的案例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起不到帮助作用,应舍弃不用。要选择旅游业发展深化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再进行提炼和升华,使案例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案例要“深”。高职院校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知识,因此选编的案例要有一定的深度。如果案例内容肤浅,学生套用课本基本原理即可得出结论,这种案例的教学缺乏吸引力,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会敷衍了事,得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的讨论结果,教师应求同存异。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应该学会多样性和创造性地包容与欣赏,包括不同的观点、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不同的理解水平,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当然,学生在发言过程中如果偏离主题或出现错误,教师不能放任自流,应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去伪存真”的提炼,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并将讨论引向纵深。

(三)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要灵活。

不容置疑,案例教学法比较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符合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的需求。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可完全套用哈佛大学案例教学的模式,因为案例教学法只适合技能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并非旅游专业开设的所有课程都适用。所以,教师不应摒弃传统教学方法,根据所受课程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另外,案例教学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在很多高职院校,从教学硬件设施配备到课程学时安排都很难满足案例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对案例的选择、理论知识点的教授及信息的反馈都要在时间上进行很好的处理,才能保证在采用案例教学时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丽梅.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与应用[J].黑龙江商教研究,2007,(1).

[2]任明川.哈佛案例教学的“形”与“神”[J].中国大学教学,2008,(4).

[3]石海波.浅论案例教学的两个基本环节[J].成人教育,2004,(4).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篇6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有工学结合和订单培养两种模式,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团队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缺乏特色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既要考虑自身的特点和实力水平,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旅游市场的需求。目前,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两种错误的目标模式:一种是片面强调人才的高层次,以理论教育为主,培养理论研究人才;一种是以业务技能培养为主,培养服务操作型人才。前者往往按综合性大学模式办学,以培养高学历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较高,但动手能力较差;后者则主要按职业技术学院的模式办学,面向旅游企业,培养适用性的人才,学生有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但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既要考虑到旅游行业的综合性特点,又要针对旅游行业不同的方向有所细化和区分,使学生既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的综合知识平台,又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而不是简单地对各个方向知识课程进行累加,否则会使人才培养的目标含混不清,对人才的定位也失去方向。

(二)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学不致用

目前许多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把握不准,开设的课程与旅游管理业务的需要联系性不强,导致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严重脱节,“学不致用”成为相当一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面对市场就业时面临的最大困难。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旅游专业尚处于初创和发育阶段,我国旅游院校或旅游专业大多数是由其它专业、学科转轨而来,如历史专业、地理专业、管理专业等,其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带有依附专业、学科的诸多痕迹。此外,旅游业是迅猛崛起的朝阳产业,日新月异的旅游宏观环境变化及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促使知识的更新,使得旧的知识体系不断面临修改和扩充,也给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与专业的结合增加了难度。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着知识的使用性不强、理论落后实际的现象,远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的特点。

(三)师资队伍缺乏实践

大多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有学历,有一定理论知识,但缺乏行业的实践工作,缺乏过硬的行业岗位技能,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少,行业的影响力也无从谈起。而旅游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它的实践性、经验性的特点特别突出,不了解旅游业发展的新情况、新理论和新的科技成果,不能及时汲取新的知识并应用于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不足,制约着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二、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确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高职教育特点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地处长江三角经济发展带,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以服务连云港以及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以该区域旅游业发展为契机,以校企合作为主线,深化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学生与员工的角色、教师与行家的身份、课堂与岗位的标准、教学与生产环境的融通。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结构

重视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总体素质和能力。可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参加高层次的专业培训和学习考察,到具有不同学科优势的高等院校进行访问、进修,鼓励教师继续深造,提高学历层次和实践技能。鼓励优秀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旅游学术交流,与旅游界利用多种渠道接触,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师能及时掌握旅游管理的最新动态。

(三)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学手段创新。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对现代化教学要求较高,课程教学应该尽可能引入一切先进的现代教学设施和设备,如投影仪、多媒体、外购与自制的CAI课件、电教片等。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突破传统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限制,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信息。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法创新。

为培养旅游应用型人才,应改变传统的讲演式、注入式教学,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场景教学、课堂讨论、演示教学等,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处理好灌输和引导、讲授与讨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向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内容创新。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篇7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高校普遍开设的专业, 主要学习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选拔、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企业文化建设以及劳动关系协调等方面的知识。高职院校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为突出特征, 将职业技能培养作为办学指导思想, 所以高职院校应尤为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加深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获得实践技能, 从而提高职业能力和素养。实践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就业状况。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许多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必要的调研, 大多是对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删改。教学安排上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 实践教学为辅, 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方式, 针对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不能形成与学校自身定位相符的实践教学体系, 不能满足培养学生职业胜任能力的要求, 从而导致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

2.2 教师缺乏实践能力

培养高素质高职能人才, 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而且要求其具备企业管理的实践经历。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是高校研究生毕业, 从学校毕业就走进学校进行知识的传授, 缺乏在企业工作和锻炼的实践经验, 课堂上只能进行枯燥的理论教学, 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不能指导学生开展岗位技能训练, 造成教学与实践脱节, 在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培养的学生知识的掌握局限于书本, 难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无法在毕业之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2.3 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缺乏

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可以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 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很多学校由于资金投入有限以及对于文科专业不够忽视, 无法配备专业实验实训条件, 致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不能在学校里学习到未来工作所必须使用的专业软件, 以致学生毕业后难以快速进入实际工作状态。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能够让学生深入经营管理实际, 切身体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践,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然而很多学校和校外实习基地由于缺乏共同的利益点或者合作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原因, 不能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实践机会, 合作仅仅停留在表层, 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3 改革思路

3.1 构建全面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上应该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因此构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当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从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需求出发, 构建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课内实验教学, 主要针对专业课程的具体项目, 安排不同的实践教学课时, 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实践教学形式的运用, 达到基本技能提高的目的。二是课外实习, 主要指的是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合作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对于巩固学生课堂所学、增强实际工作能力、缩短岗位适应期、提升职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由此更好地实现与工作岗位的衔接, 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

3.2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技能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对于专业实践教学来说是前提条件, 也是重要保证, 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的问题必然影响高校实践教学水平。一方面要多渠道培养现有教师的实践能力, 专业教师应关注专业发展动态, 加强专业实务训练, 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 以提高综合实践的能力。通过鼓励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顶岗锻炼来了解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任职要求, 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确保自己所教内容与社会需求同步, 同时专业教师应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积极地与企业开展横向课题合作研究, 强化自身专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聘请有丰富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企业专家作为课内实验、校外实习的指导教师, 提升实践教学的整体师资实力。

3.3 加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 也是拓展学生专业技能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平台, 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校内实验室建设, 及时进行专业软件和设备采购,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确保各项实践教学措施顺利实施。加强校企之间、校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推进利益共同体建设, 形成企业和学校互惠互利的良好合作关系,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有效地补充课堂教学, 拓展学生实习渠道, 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摘要: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既有理论素养, 又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对于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而言, 实践教学非常重要。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提出了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军.地方性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 2013 (2) .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篇8

[关键词]茶艺师茶艺基础课程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

一、引言

茶发源于中国,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掀起了学习和研究茶文化的热潮,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的专家开始研究茶文化这一主题,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茶叶行业中具有茶叶专业知识和茶艺表演,服务,管理技能等综合素质的专职人员即茶艺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应运而生,走在时代前沿的教育行业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茶艺基础”课程在各高职院校遍地开花,甚至很多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等专业更是将“茶艺基础”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开设。

““茶艺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职业能力课程。根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该课程旨在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要求学生掌握茶文化基础知识、茶叶基础知识、茶与健康、茶具知识、茶艺馆、常见茶叶的沏泡方法等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中国茶发展史、茶的健美功效、中国茶分类及中国名茶、茶叶的生产制作、茶的冲泡和品鉴、茶具鉴赏、茶叶的选购和保存、茶艺表演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以茶修心,以茶养心的方法,并能正確的传承中国的茶文化。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2012年9月开设“茶艺基础”课程,2012年9月作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而开设,2014年9月开始改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2015年9月还作为全院学生公共选修课开设。本课程既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技能,同时又可以提高全院学生的综合素养。2012年学院国家骨干院校建设第一阶段完成后,商贸旅游系建成茶艺实训室,为本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相应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我院开设“茶艺基础”课程时间较晚,硬件、软件条件目前都处于完善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以下一系列问题。

二、“茶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1.校内实训课时不够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茶艺基础”课程在大二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共51课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基础与校内实训操作。学生刚刚步入大学,没有相关农林专业学习背景,与茶相关的理论基础薄弱。如何在51课时内,是学生对各类茶的相关基础知识有熟练的掌握,并能进行相应茶艺表演与创新茶艺表演?这是很大的挑战。

2.实训室条件局限性

实训室设施目前有待完善,主要表现在:实训室面积过小,无法满足公共选修课学生的教学要求;实训室内茶具存在丢失破损为及时补充现象,使个别茶具无法成套使用;同时存在玻璃材质的茶具数量不够,陶瓷材质的茶具数量需要增添等现象,茶艺实训室设施条件需要进一步完善。

3. 校外实训教学欠缺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其课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校企合作”既是实现高职课程设计的重要途径,又是指导高职课程设计的教育理念。“茶艺基础”课程自身的特色决定了其理论与校内外实训实践必须紧密结合。目前我院酒店管理专业“茶艺基础”可以达到课程理论教学与校内实训教学的无缝衔接,现有的校外实训基地数量虽众多,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未建立与“茶艺基础”课程相关的校外实训基地,因此很难组织学生到校外茶园、茶馆等地参观实践。

4. 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未完全纳入课程教学。

国家职业标准是国家对相关职业的基本要求,职业岗位能力课程的教学必须结合相应职业岗位的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由于我院“茶艺基础”课程起步较晚,现在还未完全实现将国家标准纳入课程教学中,如现在我院还未成为茶艺师职业技能鉴定基地。

5.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我院茶艺基础课程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目前从事茶艺基础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只有2人,讲师1人,助教1人,其中1人具备高级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缺乏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团队。无法达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要求,亟需对教师队伍进行扩充和培训。

三、对“茶艺基础”课程教学的意见

1.加强师资力量

要对现有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通过老带新、专业带非专业、师傅带徒弟及进茶厂和进茶叶公司等多种培训形式,使现有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水平都有一个较大提高;学校除了可以聘用学术能力高的的专业教师外,还可聘用一些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的人才补充到教师队伍中,建立起既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又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才能使茶艺教学更符合市场需要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2.茶艺教学突出酒店专业背景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茶艺基础”课程的开设特点是总课时量较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校内实训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茶叶基础知识、茶文化知识、茶艺服务礼仪等内容融入其中,而并不单独的安排时间去讲授这部分内容。这样就要求在茶艺课程的安排上要主次分明,理论和实践兼顾。例如:在讲解茶艺服务内容时,可以结合酒店管理专业大堂吧的实践内容,将茶的知识与酒店服务知识联系起来,便于掌握和应用。

3.注重实训教学

3.1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

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酒店方面的专业人才,从实训教学上来说主要是以酒店方面的实训教学为主。茶艺实训课程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茶文化,掌握初、中级的茶艺技能即可。切忌以茶艺或茶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设计课程,无限扩大教学内容。在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时,适当的加入茶艺实训课的内容,不但扩展学生在茶艺方面的技能,而且使本专业的学生走入社会在工作中更具竞争力,也使茶艺课程成为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一大特色和亮点。endprint

3.2开展校外实训教学

“茶艺基础”课程本身的实践性很强,除了在校内茶艺实训室开展校内实训教学以外,我院还应该努力开展校外实训教学活动,而参观考察将是我院下一步开展校外实训教学的重点,“茶艺基础”课程有许多环节是需要学生亲身地观察茶叶后再进行实际操作的项目。因学生对茶叶的了解和认识水平不一,外出考察带领学生去茶园、茶城、茶馆等专业性的场所去实地考察,是让学生最直观接触和了解茶叶的有效途径。

3.3鼓励开展学生第二课堂。

酒店管理专业自2014年成立茶艺表演队, 该表演队积极参加学院举办的各种活动的文艺演出、技能展示以及政府接待等活动。主题茶艺表演、各类茶的茶艺技能训练等内容活动的组织,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情趣。

3.4灵活的考评机制 ,突出茶艺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性

茶艺基础课程实训部分的最后考核也应具有实践性。我院茶艺基础课程实训部分的考核增加实训操作考核的分值,取消笔试的分值。使学生不得不主动重视茶艺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在学好茶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重茶艺技能的锻炼。

4.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要求

茶艺师是国家37个特有工种职业资格培训鉴定的一种,被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我院茶艺基础课程在教学开展中,正逐步的努力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2015年上半年开始进行考试改革,是否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也作为考核标准之一,同时我院我院正向九江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申请批准我校为九江市茶艺师技能鉴定站。

5. 不断完善茶艺实训室的教学条件

实训教学应根据目前现有的实训条件合理安排,使教学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我院茶艺实训室现有的紫砂材质类茶具损耗比较严重,破损后没能及时补充,需要马上更新,教学设备的不齐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为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也要适时不断地增添茶具,茶具购买与添置规格应参照全国职业院校中华茶艺技能大赛比赛用具列表。

四、结束语

在酒店管理专业中增加茶艺基础教学内容,是江西财经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特色内容之一。如何对现有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条件进行充分利用,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每一位茶艺课程的教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艳.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8)

[2]李靓青.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茶艺课程的设置与教学[J].学园,2013(24)

[3]付帅.旅游管理专业茶艺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0(9)

[4]陈静.高职旅游类专业“茶艺基础”课程内容建设探讨 [J]. 教育与职业 2013(12)

[5]卢常艳;宗桂琴.《茶艺》课程教学初探——以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价值工程》[J].2015(16)

[6]王晓洋,卜燕紅.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改革——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为例 [J].《职教通讯》,2012(8)

上一篇:纯水设备维护保养记录下一篇:把师德挺在前面 讲稿(师德师风建设培训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