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120急救站管理制度

2024-07-02

县120急救站管理制度(精选12篇)

县120急救站管理制度 篇1

120急救管理制度

为加强120急救管理,确保院前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及时、有效地抢救和转运急、危重患者,保障我旗人民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一、我院120急救由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调度,在院前急救各环节严格执行相应工作制度,确保院前急救工作顺利进行。

二、我院120急救实行24小时值班制。

三、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照操作规范和救治流程工作,认真完成急救任务。

四、医护人员必须符合准入标准,持有效证件上岗。医护人员必须服从120统一指挥调度。

五、出车人员必须履行工作职责,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对患者的救护。当现场救护需要增援时,应及时报告120指挥中心,直到增援的救护车到达现场后方可离开。

六、出诊医师将患者送达医院后,必须向接诊医师交代病情及诊疗情况。

七、为维护院前急救工作的正常秩序,树立良好的120形象,120急救所有院前急救人员应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的学习,不断规范急救服务行为,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行业风气。

八、院前急救人员应语言文明、态度端正、积极抢救患者,严禁对患者态度“生、冷、硬”及工作中玩忽职守。做到“让患者满意在救护车上”。

九、严禁院前急救人员私自与各医院及科室联系,谈取转送患者收受好处费的问题。出车人员将患者送到医院后,一律不许收取好处费。

十、院前急救人员不准以任何理由接受患者及其亲属的“红包”、物品和宴请。

县120急救站管理制度 篇2

1 临床资料

2002年2月至2006年5月我院共接诊治19712人次,由于采取传统的药品管理方法,护士出诊时因药品物品不到位发生纠纷3例,(1例未带氧气,2例未带担架),投诉5例(均为抢救时不熟习药品位置而取用药品时间长引起满)。

1.1 规范救护车药品物品

我院有4辆普通型救护车,按照《河南省卫生厅普通型救护车配置规定》执行。每辆救护车共有药品38种92支,物品58种94件。车内药品原则上按急救物品“五定”管理。

1.2 责任制管理

我科共有16名出诊护士,每辆车有1名责任护士负责,任期为3个月,16名护士每年都有机会当责任护士。主要负责每周对救护车的查对。其内容包括药品的种类,数量,剂量,有效期,备用状态以及仪器的充电,保养及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告知当班护士,同时以书面形式记录检查的问题,夹在救护车交接本中。但同时责任护士也要值出诊班。

1.3 严格交接班

救护车药品根据护士班次实行每日2次交接,由接班护士和交班护士共同查对。交班者读基数卡,接班者查对药品,物品。药品不挪用,外借。出诊后由当班护士立即补充,不可以任何原因拖延或等待下次出诊时再把药品拿上车。接班护士只负责查对药品的品种剂量数量及备用状态,不负责查对有效期(由责任护士负责)。查对结束后交接班护士双签字。

1.4 救护车药品物品实行统一管理

(1)品种数量统一,每辆车的药品品名数量品种都一样,严格按照省卫生规定配置。

(2)基数表统一,根据药品配置建立统一基数表。

(3)药品在救护箱内放置的位置统一,如盐酸肾上腺素5支放在急救箱第一层第一至五格内,那么4辆车都是这样放置。无论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更改。

(4)药品种类放置顺序统一,我科把救护车药品分为九大类,如强心药,呼吸兴奋剂,升压药,止血药,解毒药等,每类药有2种甚至多种,那么这类药必需放在一起,它们的位置始终不能改变。

(5)药品摆放方式统一,药品按有效期先后顺序从左至右放置,长效期放在左侧,短效期放在右侧[1]。

(6)取用药品方法统一,抢救病人时从左至右取用,先用短效期,后用右侧长效期[1]。

(7)每辆车毒麻及高危药品标志统一,如10%氯化钾注射液每辆车都用红色标帖,但必需与同剂量的针剂分开放置,以防混淆。

(8)每辆救护车药品在失效前3个月由责任护士统一到药房更换。

(9)为防批号在反复交接班查对时摩擦掉,药品在上车前统一用透明胶粘帖。

1.5 定期对出诊护士进行药品使用方面的测试

在采取上法管理的基础上,定期对16名护士测试救护车用药的熟练程度,随机抽取护士考核其对急救药品的查对时间及盲取时间及盲取准确率。同时据此作为护士工作质量考核的依据。

2 结果

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急诊共接诊23572次,药品物品完好率始终在100%,院前抢救病人用药方面未发生一例纠纷及投诉事件。护士在交接班及查对药品时明显时间宿短,盲取准确率高。

3 探讨

(1)传统的救护车药品管理虽然按“五定”(定专人管理,定点放置,定数量品种,定期检查维修,定期消毒灭菌)执行,但存在一定的蔽端,首先在专人管理方面,院内急救物品可派一名长白班护士专职管理,每日能够查对,严把急救药品质量关,保证急救药品的完好率。但院外急救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如救护车内药品有限,出车时间不固定,出诊率高,药品使用频繁,出诊护士到院后需及时补充药品,不可能固定一名白班护士专职补充药品,那样只能增加工作中的环节,易出现漏洞。实行责任制护士管理后平均每3个月由4名护士分别管理4辆救车,全科护士每年每人参与管理,对自已在院外急救工作中针对救护车药品管理方面也是一个提高,及时监管救护车,每周定时查对,能够发现救护车药品中存在的问题。引全科护士的注意,增强了工作责任意识。通过管理规范了救护车药品,杜绝了药品乱仍乱放私自挪用外借,药品过期变质浪费等现象,保证了药品的完好率,方便了了院外急诊抢救病人的用药。其次由于我院出诊率高,有时救护车刚返回医院需立即再次出诊,出诊护士无法对上车药品按有效期先后顺序放置。责任护士管理对车内备用药品物品的完整情况心中有数,在每周核对时可根据药品了解失效期,并据此放置。因此每日交接班或出诊后上车补药时护士不需要查对每支药上的生产日期[2]。责任护士的查对可以随时发现问题,确保药品基数齐全,明显提高工作效率。

(2)严格的交接班是救护车完好率的前提。院外急救药品的交接应等同于病房内重病人的床头交接班,院外急救工作的特殊性,急救药品的管理相对于院内急救要求更高,首先救护车参与的是院外抢救,急救药品物品数量有限,如果未处于备用状态,抢救病人时无任何补救措施。先前的救护车管理,仅仅是值出诊班护士接救护车,多数性情况下交班护士不参与当场交接,护士急救观念差,院外急救意识淡薄,责任心及主观意识差。救护车药品无人监管,多数情况下出诊后不及时补充药品,而是等待下次出诊时再拿药上车,结果出诊时丢三落四,应该上车的药品未上。之前的一例纠纷就是因为早晨交班时单人接班,而需马上出诊,结果出诊班护士忘记拿氧气袋,病人突发卒死而引起家属的不满。单人接班时间长,特别是在早交班时也是出诊的高峰,因此双人交接既节省时间也有利于出诊抢救。

(3)救护车药品物品的统一管理有许多好处。(1)首先有利于护士交接班,出诊班护士无论接任何一辆车都对车内药品物品品种数量位置十分熟习。即使特殊情况下换车修车护士也不用担心车内药品物品的备用状态。(2)使用方便,先前救护车药品未按上法统一管理,每辆车摆放都不一样,药品物品散在存放,杂乱无序,给使用时的查对工作增加了难度.统一管理后的分层分序按种类放置,使护理人员对车内一切药品物品一目了然,便于大家记忆,抢救病人时明显缩短了护理人员的取用时间。(3)救护车内统一的摆放及使用方法(按有效期从左至右放置,从右至左使用),保证了药品的有效期,杜绝了药品过期变质等现象,避免了药品浪费,保证了药品质量。

因此,“120”救护车药品物品的管理,不仅为护理人员抢救时带来方便,更为抢救病人生命争取了宝贵的时机,消除了护理安全隐患,杜绝了护理纠纷及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救抢成功率。

摘要:目的 探讨救护车管理方法。方法 实行救护车药品九统一,设立责任护士,按病区重病人床头交接方式实行救车药品物品双人交接。结果 保证救护车药品物品100%完好率,杜绝纠纷事故,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120”救护车,药品物品,管理,探讨

参考文献

[1]邵培双.急救车管理方法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08,15(8):71~72.

某县120院前急救工作管理办法 篇3

(试行)

为规范和加强院前急救医疗工作,提高对急、危、重伤病员的应急救治能力,保障人民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某省院前急救救护车管理办法》(某政办发„2011‟47号)、《某省院前急救医疗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某卫发„2002‟128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本规定所称院前急救指对急、危、重伤病员在事发现场及转运(送)医疗机构过程中的紧急医疗救护。

第二条院前急救遵循集中受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分散设站为目标,按“就近、就急、尊重患者意愿和医院救治能力相适应”的原则分流。

第三条某某县急救中心隶属县卫生局,依托县人民医院建设,统一调度指挥县内各院前急救网络医院,中心配置指挥调度系统(通讯系统、数字录音系统、电子地图、GPS卫星定位、大屏幕监控系统等),按规定承担下列任务:

㈠设立“120”急救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㈡收集、处理和储存、上报社会急救信息,按月向县卫生局报告院前急救工作情况,重大抢救信息第一时间报告县卫生局和通报相关医疗卫生单位;

㈢建立院前急救网络,划分安排院前急救网络医院区域、— 1 —

班次,制定急救预案和规章制度;

㈣组织、协调院前急救网络医院开展对急、危、重伤员的紧急医疗救治;

㈤开展医护人员及社会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宣传、技术培训和急救医疗科研工作;

㈥负责和公安“110”、消防“119”、交通事故“122”应急部门相关信息通报、协调。

㈦承担卫生行政部门指令的其他医疗急救、保障任务,接受上级院前急救中心业务指导。

第四条县卫生局、通信管理部门确立“120”急救电话为某某县唯一院前急救电话,其他短号及医疗机构电话一律不得冠以“急救”、“急诊”名义作院前急救电话宣传和使用。

第五条根据医疗急救服务半径和医疗机构布局现状,院前急救网络医院由以下医疗机构组成:

某某县人民医院、某某县中医院、某某县妇幼保健院、某某某某某医院、某某骨科医院、职工医院、某某地区医院、某某某地区医院、某某某某地区医院,该9家医院院前急救由县急救中心统一指挥调度,救护车统一标识,统一编号,统一装备。

第六条院前急救网络医院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㈠服从统一调度、指挥,按标准配备专用院前急救救护车、人员及专用通讯设备,实行24小时值班,承担轮值时段、区域内的院前急救任务;

㈡接受转送的急、危、重伤病员诊治,支持相邻地区的急—2 —

救;

㈢开展急救知识的宣传、急救技能的培训;

㈣按规定及时准确向120院前急救中心报告急救信息,做好急救医疗资料的登记、汇总等台帐保管工作。

第七条院前急救指挥调度程序:

㈠县急救中心接到紧急医疗呼救后,应当立即发出指令到轮值救护车,值班救护车和随车医生应在2—5分钟内出车,并和急救中心保持联系,接受动态指令,反馈现场急救情况。院前急救网络医院接到非急救中心急救呼救信息应当立即派出救护人员和救护车并同时报告县急救中心备案。其他部门或单位接到紧急医疗呼救应转接或指令县急救中心统一调度派车。

㈡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应当就近、就急、就专科对急、危、重伤病员进行救治,病员及近亲属已明确救治医院的,如病情许可,急救医护人员应将病员送到指定医院;

㈢接受院前急救救护车转送来的急、危、重伤病员的医院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并及时向县急救中心反馈病人基本情况。

第八条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原则:城区、近郊救护根据“就近、就急、尊重患者意愿和医院救治能力相适应”原则优先调度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某某某某某医院、某某骨科医院救护车;孕产妇、新生儿院前急救或转运优先调用妇保院救护车;远郊、外围区域按就近优先调度所在地区网络医院的救护车,特殊情况同时指派网络内其他医院救护车。遇特殊情况、重大抢救活动由卫生局统一调配,不受轮值秩序区域限制。

第九条县急救中心及网络医院建设、管理、运行、车辆装备、人员经费由政府资金、社会资金和医院自筹予以保障。因院前急救发生医疗纠纷由车辆所在单位负责解决,如发生赔付事后根据责任分摊。

第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卫生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责令有关医疗机构或责任人改正,情节严重予以行政处罚,或给予相关的行政处分,并取消网络医院资格;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㈠不执行首诊负责制和24小时值班制度的;

㈡未按规定配置、保养、维修和更新院前急救医疗器械、通讯设备;

㈢拒绝县急救中心调度或拒绝抢救和推诿急、危、重伤病员的;

㈣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派出救护车或拒绝出车出诊的;

㈤未及时准确向县急救中心报告急救信息,延误调度指挥的;

㈥调度指挥人员擅离职守延误接听急救电话或违规调度指挥造成不良后果的;

㈦其他延误急、危、重伤病员的抢救治疗,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第十一条本管理办法由某某县卫生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管理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2012年120急救站工作总结 篇4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之间,又到了2012年的年终岁尾。作为医院医疗服务的前沿阵地,我们肩负着院前急救、转运的任务,以快捷、高效、优质的急救医疗服务,充分保障了辖区内院前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了我院“绿色生命通道”的畅通。在院长的正确领导及具体指导下,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狠抓落实,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首位。把院前急救工作与“三好一满意”结合起来,全年累计接诊915人次、,圆满的完成了急救任务,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提高了医院的社会形象。

1.急救工作进一步得到重视与加强。在东营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的领导下,医院领导更加重视急救工作,急救工作更加规范,“120”绿色急救通道更加畅通。医院完善了120急救站点工作制度、值班人员职责、驾驶员3分钟内出车制度。重大事故报告制度,建立了规范化的抢救室,配备了呼吸机,除颤仪,洗胃机等设备,更新了监护型急救车,配备齐全急救设备,注重急救知识的更新与操作技术的培训;挑选业务骨干充实到急救工作中,并相对固定。全年“120”出车915次,接回1080人次,转诊102人次、就地医疗处理无须接院治疗65人次,抢救成功率99%,成功地为河口区人民群众提供了迅速、及时、有效的医疗急救服务。

2.加强急救管理,成立院前急救工作领导小组,每月举行例会,加强交流,总结教训,为提高急救工作效率出谋划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团结和谐氛围。在2012,120急救站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各种相关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教育修养,力争文明行车,优质服务,做到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务实、和谐相处、顺利圆满的完成各项工作。

3.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应急抢救能力。以医疗护理核心制度为重点,认真执行了各项操作规程和抢救工作流程,严防差错、医患纠纷等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按照医院及科室制度的培训和考核计划,定期对急救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及急救技术的培训,在科室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认真钻研业务,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从而使科室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如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急救人员的急救能力,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医疗行为规范开展急诊抢救工作,做到防医疗差错、防医疗事故于未然,杜绝急救行为过程中的麻痹大意思想。坚决服从指挥,做到随时出诊、迅速出车、准确及时到达急救现场。始终做到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率100%,抢救设备处于应急备用功能状态,在“120”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抢救过程每个环节都能做到无缝衔接,有力地保障了辖区人民的生命安全。

4.加强科室对外宣传,树立医院窗口形象。120急救站是医院面

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其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和反映出医院的精神面貌和社会形象。“120”是救死扶伤的生命救护者,是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绿色通道”,在院前急救的时候,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代表着医院的形象,我们时时刻刻注重树形象、抓内涵,为医院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奉献出了一份光和热。120急救通讯员及时报告医院急诊工作中的先进事迹,树立了医院的光辉形象。赢得全区人民的称赞。

5.加强急救知识培训,医院选派30余人派人参加市120指挥中心举行的”急救医师考核”,为迎接考核,医院购买3个模型人,组织全院医护人员练习急救操作,学习理论知识,更新了急救知识,通过了急救考核,取得急救医师护师证,并组织10余人参加创伤的初步救治培训,提高了急救水平,并参与全区重大公共卫生应急演练,提高了急救水平,定期到学校举行院前急救知识培训,普及急救知识。

实践与思考并重,2012工作反思。回顾2012年,我们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意识到在120急救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如何在工作中进一步改进,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小结如下:

(1)120急救站工作人员应急急救经验不足,急救技能有待提高,需要加强专科培训、进修学习,以提高整体急救水平。

(2)120急救工作中缺乏灵活性,院前急救签字制度落实的不全,要时刻注意和患者、家属进行医患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发病原因,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保障医疗安全,落实院前急救签字制度,今后需加强沟通交流技巧的培训。

(3)要熟练掌握急诊危重症的监护和抢救流程,如急腹症、昏迷、休克、中毒等,对昏迷患者,第一时间开放气道、吸氧,在实施紧急救护的同时,及时通知医生抢救,注意瞳孔及对光反射、是否颈项强直等,抓住重点,有的放矢,避免手忙脚乱。掌握常用急诊抢救药品的用法和用量,严格执行抢救过程中的口头医嘱制度,注意患者过敏史、血糖、心肺功能等,注意用药安全。注意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具备整体观和全局观。

(4)当遇到突发公共事件或接诊的患者较多时,切记及时向上级汇报,组织抢救,分解危难,做好分诊分流,保障医疗护理安全.(5)急救车缺乏担架员,准备加强培训,临时让司机担任担架员,后期准备招聘专职担架员。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医院领导在新的一年中考虑到120急救科医护人员数量不足,通过培训,组织考试,让更多人员具备院前急救资格,以促进120急救站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此我们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与时俱进,共创医院和谐美好明天。

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总结 篇5

月总结(9月)

9月29日,我中心工作人员彭毅、蒲蓉在向主任的带领下,对纳入120院前急救的2个医疗机构(XX中心医院,XX民族医院)进行了9月份院前急救的督导考核和满意度调查。

一、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工作统计情况 统计时间:9月12日至9月30日

中心电话接听总数:1616个,中心打出617个,打入中心989个。未查听(骚扰电话)1583个。

中心调度总次数:188次,有效派车:154次,无效派车:34次。

(1)XX中心医院,调度总次数:62次,有效派车:52次,无效派车:10次。

(2)XX民族医院,调度总次数:126次,有效派车:102次,无效派车:24次。

120车辆准备抽查情况:XXX卫生院,车辆维修(9月24日至30日);XXX卫生院,驾驶员事假(9月27日至29日);XXX卫生院,正常休假(9月29日至30日);XXX镇卫生院,9月26日车辆不能待命未上报中心。

二、督导考核内容及检查结果

(1)考核内容:主要从制度建设、应急准备、120值守和服务质量等4方面进行考核。

(2)检查结果:XX中心医院,考核得分:92分。优点,出诊速度快,急救药品、设备、器械耗材等准备充分、信息反馈较完整、无患者有效投诉。不足,救护车完成指令后未及时清理污物,缺派车登记表,驾驶员无工作牌,患者及家属对院前急救的满意度不高;XX民族医院,考核得分,95分。优点,出诊速度快,急救药品、设备、器械耗材等准备充分、信息反馈完整、无患者有效投诉,病人问卷满意度较高。不足,驾驶员无工作牌,急诊医护人员持证上岗率不高,急诊急救能力有待加强。

三、满意度调查内容及检查结果

(1)调查内容:主要从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医技水平、医院及车辆准备情况、是否签写院前急救知情告知书等10方面进行调查。

(2)检查结果:XX中心医院,有效问卷3份,合格率即患者满意度〉90% 1人。存在的主要问题:未签写院前急救告知书,救护车到达现场前未电话联系,医护人员医技操作不满意。XX民族医院,有效问卷5份,合格率即患者满意度〉90% 5人。存在的主要问题:救护车到达现场前未电话联系,医护人员医技操作水平有待提高。

120例产后大出血的急救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住院分娩的患者568例, 对其中120例产后出血达到500m以上的产妇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年龄21~35 (平均28.6) 岁, 其中表现为宫缩乏力的患者有60例, 占总人数的50%。因胎盘滞留以及胎盘残留导致产后出血的患者分别有21、19例, 分别占总数的17.5%、15.8%;因软产道损伤导致产后出血20例, 占总数的16.67%。

1.2 抢救方法

(1) 产妇出现产后出血时要注意进行及时准确诊断:胎儿分娩成功后, 要立即将计量聚血盆放置于产妇臀下, 以收集产妇的出血量。等待胎盘分娩出后, 对产妇的胎盘进行检查, 如果胎盘的胎膜完整, 则胎盘无软产道损伤的情况, 对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 主要是检查子宫的收缩情况, 并准确记录产妇的出血量, 及时对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作出诊断并根据原因进行相关处理。 (2) 产妇一旦出血, 要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抢救:可以注射宫缩剂、按摩子宫等方法来促进子宫收缩, 同时开通静脉通道;要注意产妇的心跳、血压、体温等变化情况, 并将观察到的情况及时报告给医生, 每隔15~30min测量一次患者的生命体征, 并观察患者的宫缩以及阴道流血的情况, 随时记录流血情况。在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同时要注意做好相关抢救工作, 检查患者发生出血的原因, 并根据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按照医嘱进行止血, 纠正患者的失血性休克。如果是因为宫缩不良引起的出血, 则患者表现为子宫较软, 轮廓表现不清, 会有血块或者暗红色的血液间接性流出。出血的特征表现为宫绾时出血较少、子宫松弛时较多, 因此在急救中要注意加强宫绾处理。 (3) 产后大量出血时容易发生休克, 医护人员要冷静处理:在进行保暖、吸氧的同时要注意积极促宫复。要及时报告, 保证抢救工作的有条不紊。立即进行血型检验, 建立静脉通道, 在短时间内补足失血量。严密检查产妇的脉搏以及血压情况, 精确测量出血, 做好特别护理记录。患者出现休克时, 要注意纠正酸中毒现象, 让患者平卧于病床, 根据患者的失血情况及时补充血液, 也可以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 进行快速静脉滴注, 根据酸中毒的情况适量进行碳酸氢钠的补充[2]。 (4) 在产妇进行分娩时, 要及时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告知产妇分娩是一个自然过程, 分娩的顺利取决于产力、产道以及胎儿状况、产妇精神状态4个方面, 产妇如果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精神紧张状况, 可能导致出血, 因此医护人员要及时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工作, 并做好家属的安慰及解释工作, 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保护产妇的精神安静, 促使产妇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2 结果

120例患者全部治愈, 治愈率达100%。

3 讨论

产妇产后出血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占产科出血情况的87.5%[3]。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时间是产后2h内, 因此, 在临床救治工作中要注意正确处理第三产程, 并及时予以诊断处理。医护人员处理产后出血时, 首先要有高度责任感, 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做好产妇出血情况的病情观察, 及时记录产妇的出血情况, 并及时进行情况汇报, 产妇一旦出血则要抓紧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加强产科医护人员的学习, 提高医护人员的助产技术, 及时筛选出高危孕妇, 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朝红.产后出血原因分析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04 (2) :35-36.

[2]杜光辉, 王逸.120例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 2011, 06 (04) :755-756

120急救中心工作职责 篇7

2、负责全县院前急救医疗的指挥和调度工作,做到以缩小急救辐射半径、加速急救反应为目标,以方便、快捷、有效、系统地救治患者为目的,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病人。

3、加强与院前急救人员联系和沟通,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4、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急救通讯网络,保障通讯网络畅通。

5、科学处理和储存院前急救信息。建立统计报告制度,及时向院主管领导报递院前急救动态资料。

6、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负责等原因造成不良后果者,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120急救工作细则

1、诊后中心工作人员按派诊原则立即调派车辆,保障电话畅通无阻。

2、急救中心派诊时使用专业术语,简明扼要,严谨准确,报清疾病种类和详细接车地点及病人联系电话。

3、急救中心受理电话者必须是本站的医务人员,并于通话完毕后主动报清自己的全名。

4、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必须做好详细的派诊内容和准确的出诊时间等记录及录音,保证120对社会承诺的5―10分钟急救反应时间(城区内),定期向主管院长反溃

120急救车司机工作制度

1、“120”救护车急救专用车辆,急救中心(站)统一指挥调配,严禁私自用车。未经批准擅自出车,发生医疗事故,一切经济责任自负。禁止司机开车上下班,出完车,车辆必须放在医院内。

2、驾驶员必须落实好车辆的“三检”“三勤”制度,使车辆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转状态。驾驶员必须遵守各项交通规则,严格遵守特种车辆行驶规定。

3、中心管理的救护车,要求急救驾驶员爱护车载通讯设备,做好日常维护,严格设备交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报修。要严格按使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120救护车长途及收费由主管院长签字、120主任及车方商定,但不得影响医院工作。120急救车必须无条件服从国家及区域性重大事件如地震、洪水、疫情、重大车祸等灾难性事件的处置要求。

5、救护车司机必须坚守工作岗位,脱岗或无故迟到,产生医疗纠纷责任自负。

出诊医护人员制度:

1、120,急救车去XX地址病人抢救无效死亡(病人已被送走空车、病人拒绝治疗已签字、现场治疗处理、转诊X医院等),现在开始返回。

2、120,急救车去XX地址接诊几位病人返回医院。

3、120,急救车去XX地址,现有困难(如:病人反锁家中,病人处在高空医务人员无法接近,现场失火等),请110或119、电力部门等协助。

4、120,急救车去 XX地址,现场病人较多或危重病人较多,请增派急救车。

120急救受理工作程序:

1、你好,120请讲;

2、 问清病人基本病情、年龄、性别、受伤人数等,并记录于受理单(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现场急救指导)。

3、 问清接车地址和联系电话并记录于受理单;

4、 按派诊原则GPS定位派车;

5、 与求救者联系,动态了解现场情况。根据病情再次行现场急救指导;

6、 与出诊急救车联系,实行动态指挥;

7、 运用GPS监控系统,指挥急救车辆;

8、 接受现场情况反馈,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指挥职能;

9、 急救车辆返站后,将此次受理记录填写完整,归档保存。

《春雨的色彩》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分析:

春天里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绿草如荫、一派迷人的景色。《春雨的色彩》意境优美,散文诗中绵绵的.春雨,屋檐下叽叽喳喳的小鸟,万紫千红的大地,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与此同时启发幼儿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以及相应的情景对话练习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启发幼儿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的意韵,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把春雨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幼儿情况分析:

中班下学期的幼儿探究、分析、观察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能主动地去探究周围和环境的变化,并且能根据变化运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将感知到的变化加以表现。同时这个时期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审美能力有一定的发展,孩子们在平时的活动中也积累了许多有关绘画方面的经验在活动展示出来。

三、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主导作用,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下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幼儿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2、能力目标: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3、认知目标:帮助幼儿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感受春天的生机,知道春雨对万物生长的作用。

四、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份角色朗诵小动物的对话,感受散文诗的优美,进而丰富词汇、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是:学习词语“淋、滴、洒、落”、学习春雨的对话、诗句“亲爱的小鸟们,你们说得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能给春天的大地带来万紫千红”。

五、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课前学会朗诵诗《春天》,并组织幼儿春游,根据天气情况实地观察春雨,让幼儿感受了解春天的有关知识经验。

2、物质准备:小动物头饰、 教学课件、幼儿绘画用纸笔

六、教法: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做去干”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力求对幼儿充分放手,对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感受,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法:

1、谈话法:在活动得导入环节我运用与幼儿进行有关春天主题的谈话,帮助幼儿积累整理自己积累的有关春天的知识经验。

2、演示法:在活动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 幼儿展示春天的勃勃生机,《春雨的色彩》散文诗的情景,也是通过课件中轻柔的配乐诗朗诵体现出来的。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他的作用,使幼儿对春天、春雨更加了解和熟悉。

3、情景演示法:将幼儿置身于《春雨的色彩》散文情景中,通过角色表演,强化幼儿对春雨的色彩的感受。

此外我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法、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和动静交替法加以整合,使幼儿从多方面获得探索过程的愉悦。

七、学法:

1、多种感官参与法:《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天的意韵,并尝试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把春雨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与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在活动中,让幼儿自己进行角色表演,说出小动物们之间的对话,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同伴之间合作表演的快乐,也将成为他们永远的回忆。

八、教学过程

活动流程我采用环环相扣来组织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谈春天-----看春雨-------欣赏散文诗------情景表演-------经验总结-------审美延(绘画形式)

1、激发兴趣谈春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我利用谈话形式引导幼儿将自己已有的关于春天的经验进行整理,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看春雨

观看课件《春雨的色彩》前半部分,到春雨姐姐欢迎的最热烈老师说:一天,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话题,你们知道他们在争论什么问题吗?(幼儿回答)对他们在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这样的设计自然合理,进而引出散文诗《春雨的色彩》

3、欣赏散文诗

(1)完整欣赏后请幼儿把不懂得地方提出来,由幼儿提出来,教师引导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2)寻找句子、加深印象

给幼儿提出要求,请幼儿找一找诗里描写春雨下到草地上、柳树上、桃树上、杏树上、有菜地里、蒲公英上各用那些词语,通过找,让幼儿学会“淋、滴、洒、落”并学会用小动物的话来朗诵、来回答,促进幼儿积极思维,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强调了重点,理解了难点。

4、情景表演:分角色进行朗诵表演。

5、经验总结:

将本家活动内容的前半部分进行总结,给幼儿一个春天的完整印象。

参观120急救中心作文300字 篇8

冷子铭

11月2日上午9点,我们来到晋江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了解120急救网络体系建设情况,学习急救知识。

简单介绍完晋江市120的发展历程后,讲解员带着我们参观救护车,并介绍了救护车里配置的专业急救设备。随后,我们进入指挥中心大厅,听讲解员介绍晋江市的急救体系建设情况,以及指挥调度系统的相关作用,还告诉我们如何正确拨打120,并强调不能随意拨打120。

在指挥中心调度室内,调度员通过模拟演示,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新调度系统的高效、便利和实用性。参观结束后,我们来到AHA急救培训中心,培训导师为我们悉心讲解心肺复苏术和海姆立克法,并耐心地为每一位学员矫正姿势。

短短几个小时,我们收获满满。

【不一样的科学领域】

杨梓楠

走进急救指挥中心,我立马被大厅墙面上写的各种医疗知识吸引了。老师先为我们介绍了晋江市120指挥中心的发展历程,之后带我们参观救护车,并介绍救护车里配置的专业急救设备用途,让我大开眼界。

接着,我们来到急救车调度中心。大屏幕上,一辆辆急救车正在指定地点待命,它们随时准备争分夺秒地抢救病人。别小看这一间工作室,这可是全晋江市120急救车的“大脑”,所有的命令都是从这发出的。通过调度员的模拟演示,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新调度系统的高效、便利和实用性。

最后,也是让我们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来到医院急救培训中心。在这里,我看到一个躺着的橡皮模拟人。“咦,急救中心怎么会有橡皮人?难道是用来模拟抢救用的吗?”正当我充满疑问时,一位医生老师走了进来,为我们讲解心肺复苏术和“剪刀石头布”法。大家个个情绪高涨,进入现场认真学习,并积极动手进行操作体验。

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的参观活动结束了。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受到了科技与科学的发达,也了解了许多急救方面的知识,体验到了生命是如此宝贵。许多人的生命在医生护士争分夺秒中被抢救过来,这是多么神圣的工作啊!

【一次有趣的活动】

冯艺岑

今天阳光明媚,我们在海都小记者团程老师的带领下,到晋江市120指挥中心参观。

讲解员带我们到救护车旁,为我们介绍救护车内的精密医学仪器;之后又把我们带到二楼培训室,由培训导师黄老师为我们悉心讲解,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法,还让我们亲自体验了一番,大家都跃跃欲试。

通过这次培训,我知道了,在做每个动作时,都要非常精确,否则患者有可能病情加重。

县120急救站管理制度 篇9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学体系中的首要环节, 院前急救的成败关系整个急救过程的成败。关系着伤病员的预后。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 院前急救的组织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步趋于完善[1]。作为武警部队的医院在保障好部队广大官兵卫生勤务的基础上, 如何更好发挥部队医院的优势, 积极融入到属地“120”急救系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就我院近5年来在属地院前急救方面一些管理实施体会进行介绍。

1建立专业化院前急救队伍

我院于2004年成立院前急救科, 隶属于急诊科。由急诊科副主任担任院前科负责人。配备有3名医生、3名护士、2名专职司机、2名担架员。指挥调度受命于属地“120”急救中心。以医院急诊科为主体的救治管理中心。实行24 h值班制。院前科的人员、车辆的管理、协调、调配均由急诊科负责。该规模的人员配备可以完成每月300~400人次的院前急救任务。

2采取军事化管理的工作模式

院前急救工作中的两个核心要素。一是快速反应, 以最快的速度, 最短的时间到达急救现场。二是现场救治采用最有效而又最简便的手段实施救治。作为部队医院是一支实施严格军事化管理的单位。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反应迅速、装备精良是它的特点和优势。最符合院前急救的要求, 把每一次出警作为一项任务来执行, 每一个人职责明确, 落实到位。所有值班人员及救护车辆全天保持戒备状态。目前院前科出诊院内反应时间能达到40 s以内。

3科学施训, 考核上岗

院前急救往往突然性强, 预知性差[2]。要做到有备而战, 提高应急能力就必须先将可能发生的各类急危重情况制定出抢救预案。我们参照属地卫生系统下发的“疾病诊疗指南”先后制定出20余种常见疾病和30余种危重病的急救方案。出诊的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其操作流程和规范要求。每个季度按照各项预案分别进行实地模拟演习考核。同时对群体伤、战伤、传染病实施重点考核内容。检验应急协同及整体实战能力。院前科医护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急救技术考核, 合格者方能上岗。

4优化装备, 平战结合

院前急救由于环境场地条件的限制和时间的要求, 不可能像院内急救做到设备、药品齐全。所以要结合院前急救的实际工作特点配置急救设备, 装备的原则是以挽救生命的设备药品为主。要求是方便携带、操作简便、快捷有效。我们在“120”急救中心规定的配置基础上还采用了部分野战卫生装备。院保证了野战设备始终处于应急状态同时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增强了处理突发事件的救治能力。

5加强军地合作, 取长补短

长期以来军队医院为部队服务的特殊性, 决定了部队医院的急救工作必须首先满足军队卫勤应急保障任务, 相对独立的工作, 减少了与地方卫生机构的联系, 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和部队医院加入属地化管理, 越来越需要相互沟通, 取长补短[3]。将地方的先进医疗技术引入, 部队特点优势服务于社会。我们成立院前科以来主动加强与市"120"急救中心的联系, 使得彼此相互了解, 相互信任, 相互支持。每年参加“120”急救中心调派的各类重大急救和保障任务10余次, 均圆满的完成, 受到“120”急救中心的认可和好评, 同时也锻炼了我们急救队伍和急救能力。

作为武警部队医院其急救的任务之一就是应付自然灾害, 突发事件。因此建立和发展一支拉的动、速度快、救治好的速度机动卫勤保障力量[4], 就要采用平战结合的办法, 部队医院的一部分急救工作纳入地方急救网进行统一指挥调度, 促使部队医疗应急能力保持在良好状态, 锻炼和发展了自身技术。同时也为属地医疗卫生工作和抢险救灾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会民, 郑文军, 赵劲民, 等.院前急救1241次分析.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7, 12 (6) :410-411.

[2]张军, 宋小玲, 黄先玉.院前急救指挥调度信息分析.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8, 13 (2) :123-124.

[3]段国方, 冯继贞, 韩西, 等.军队医院聘用人员准军事化训练的方法与实践.人民军医, 2010, 53 (3) :227-228.

县120急救站管理制度 篇10

2006年中心党支部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卫生局党委的工作要点和120的中心工作,加强“八个建设”,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为载体,坚持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原则,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领导班子、党员、职工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动中心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1、坚持理论学习。党支部要带头学习党章和科学发展观,率先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自学和集中学习制度,使理论学习成为实际工作的行动指南。

2、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党政班子一周一次碰头会、一月一次总结会的例会制度,有事集体研究决定,营造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的和谐氛围。

3、坚持走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发挥工会会员大会作用,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使领导便于帮助职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到干群心贴心。

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抓好党员的理论学习。继续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学好党章,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引导广大党员,对照党员标准和党员先进性要求,增强践行“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利用党课、专题讲座、座谈、讨论等形式,使学习教育活动开展得深入、扎实、有效。

2、抓好党员的责任教育。开展党群帮带活动,建立“党员责任区”。带领党员积极参加上级党委组织的各种党务与社会公益活动。

3、抓好党员的自我教育,定期与组织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利用“三会一课”的形式及党员民主评议等活动,加强党员教育,不断纯洁党员队伍,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

三、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中心干部职工的整体水平

1、抓好职工的政治学习。今年要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重点,深入学习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深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不断加强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

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严格按照《市120指挥中心2006年业务培训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调度指挥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共同营造学习型单位。

4、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增强支部凝聚力。组织庆“七·一”等活动,陶冶职工情操,净化中心环境,形成开拓进取、团结向上、勤奋好学、求实善思的良好氛围。

5、下半年进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干部职工工作效率。

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1、加强支部领导班子的组织建设。根据局党委要求,严格按程序完成支部委员会的组建健全工作。

2、认真贯彻落实《党员大会制度》、《支部委员会工作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党课制度》、《党内监督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制度》、《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等党支部工作制度。

3、做好培养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心发展党员制度等规定标准和程序发展党员,严把入口关。继续推行发展党员测评和公示制度,实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确保党员发展的质量。

4、认真落实党管干部、党管知识分子政策。抓好单位行政、群团干部培养、考核工作,落实知识分子待遇。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及纠风工作,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1、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及纠风工作部署和要求,严格按照《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开展中心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2、组织全体党员学习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一系列党风廉政建设法规,进行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

3、制定实施《市120指挥中心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及纠风工作计划》,全面加强行风形象建设。

4、认真落实《2006市直医疗卫生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口与计划生育、防范与处理邪教问题工作责任书》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创建单位和谐稳定的工作局面。

六、加强文明建设,推进中心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召开创建区文明单位动员大会,制定《创建区文明单位实施方案》,建立文明创建责任制,确保今年创建区文明单位,力争创建区最佳文明单位。

2、强化管理措施,完善管理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性化管理,进一步完善

各种规章制度,实施《职工考核管理奖惩办法》,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促进中心的精神文明建设。

七、加强群团建设,努力做好党支部的其他各项工作

1、抓好工会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新《工会法》,召开首届一次工会会员大会,充分调动职工投身中心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真正起到党组织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结合单位女同志比例比较大的实际,开展妇女工作。通过“三·八”国际妇女节,开展慰问活动。

3、做好统战、老干部和青年职工等方面工作,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全方位关心培养年轻一代。

4、关心职工身体健康,年底组织一次职工健康体检。

八、加强形象建设,内增凝聚力,外扩影响力

1、加强信息工作,及时上报××卫生信息,办好《××120简报》,强化××卫生界内部联系。

2、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及时提供新闻线索,刊发各类120医疗急救稿件。

3、创造条件,寻找结合点,开展120公益宣传活动。

4、进行医疗急救常识等健康教育工作。

5、建立××120网站,面向全国120医疗急救系统进行形象宣传,扩大××120影响力。

2006年中心党支部工作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与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克难奋进,把中心的各项工作做好,以崭新的面貌,优异的成绩,创新的氛围,开创××120医疗急救指挥工作新局面。

县120急救站管理制度 篇11

兴安盟120急救中心:

2012年上半,归流河卫生院120急救中心紧紧围绕“质量第一,患者至上”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更新服务观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卫生应急和院前急救管理。通过努力,上半年,归流河卫生院120急救中心共接到报警电话23个,出诊 23车次,急救25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7%,真正成为了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守护神,受到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下面将上半年归流河卫生院120急救中心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急救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急救工作整体水平。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做好急救工作的基础,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传染病暴发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救治都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120急救中心把队伍建设放在首位,从“急救组织建设、人员配置、业务培训”三个方面入手,不断提升急救队伍的业务素质及技能。

1.高度重视急救工作,不断健全组织建设。我院领导高度重视120急救工作,时时关注120急救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成立了急救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为工作小组第一负责人,各专业高年资医师为领导到小组成员,为急救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后备力量支撑。急诊科作为120急救工作的具体责任科室,积极从质量管理组织建设方面入手,提升急救工作能力与水平。

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急救队伍建设。为提高急救队伍的整体素质,医院统筹考虑,抽调精兵强将,建设成一支强有力的急救队伍。目前,120急救中心共9人,其中,主治医师2人,助理医师2人;护士3人,救护车司机2人。

3.强化业务培训与学习,提升队伍急救技能。120急救中心把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年初即制定了详细合理的培训计划。上半,共举行急救专业知识培训讲座2次,进行了1次“三基”理论考试,选拨了1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120急救中心专业队伍的急救技能不断提升,医疗急救服务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高度重视院前急救管理,努力实现“一缩二增三提高”目标.院前急救对于突发疾病或者遭遇意外创伤的病员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关系到病员的生命能否延续。120急救中心高度重视“院前急救”阶段的管理,为牢固树立“为生命赢取每一秒,为患者守护每一天”的服务理念和秉承“呼叫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的宗旨,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实现“一缩二增三提高”的目标.1.“一缩”就是要缩短医疗急救的平均反应时间。对于急救工作来说,时间就是生命。120急救中心千方百计的在缩短医疗急救的平均反应时间上下功夫,制定了“接到呼救后白天3分钟内、夜晚5分钟内出车”的目标,为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急救中心对各个环节耗时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对接线员、医生、护士及司机等各环节的专业

技术人员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及考核,要求人人达标,考核上岗。

2.“二增”就是要增强专业人员的医疗救护能力、增强应急能力。医疗救护能力对院前急救效果起着极大的影响,急救中心把增强专业人员的医疗救护能力当成中心任务,常抓不懈,通过开展“业务学习、培训考核、技能练兵”等各类活动,使急救中心的医疗救护能力大幅度提升,取得了上半内无急救事故发生的佳绩;120急救中心在重大自然灾害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往往是医疗救援的主力军,共举办了1次大型应急救援演练,极大的增强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应急能力。上半,共处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1起,归流河卫生院120急救中心的快速急救反应速度及反应能力,受到了旗委旗政府的认可。

2.“三提高”就是要提高现场处置率、提高CPR成功率、提高急救物品的使用率。为实现“三提高”的目标,急救中心通过规范院前急救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制订了《归流河卫生院120急救技术指南及操作规程》、《急救药品通用配置》、《120急救驾驶员车辆管理暂行规定》、《院前急救规范用语》等管理制度和规范性文件,使院前急救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上半,120急救中心现场处置率达100%,急救物品的使用率达95以上。

三、大力购置急救设备,严格做到“一畅通二良好三完备”的配置标准。

急救设备是急救工作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极大的影响着急救效果。上半,120急救中心积极筹措资金1余万元,大力更新购置

急救设备,确保急救设备性能良好,配置完好。

1.“一畅通”就是要做到急救通讯方式的畅通。上半,急救中心新添置了急救通讯电话机1部,从而做到了急救电话专机专用,通讯无阻。

2.“二良好”就是要确保急救车辆性能良好、警灯警报使用良好。急救中心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救护车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对救护车进行了彻底维修,1辆救护车处于性能良好、警灯警报使用正常状态。

3.“三完备”就是要抢救室设备完备、急救药品配置完备、车载急救设备完备。目前,急救中心抢救室拥有心电监护仪、洗胃机、多功能抢救床等设备;配置有完备的急救药品,并且对急救药品实现了“专柜、专人”管理;1辆救护车配置了完备的轮式担架、氧气袋、急救箱、夹板、等设备。

四、外树形象,不断提升120急救中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归流河卫生院120急救中心中心的宣传工作紧紧围绕医疗卫生改革的宣传导向,以病人为中心,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弘扬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爱岗敬业、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联合初高中学校,举办了1次预防中毒、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开展“急救知识进社区、下乡、进村”等活动,在全镇各社区、行政村卫生室悬挂宣传牌,宣传急救知识,公布120急救求援联系方式,累计发放宣传品300余份,免费培训群众达500多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2012年上半,归流河卫生院120急救中心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全体员工坚持不懈、艰苦奋斗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计划及任务。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发扬成绩,总结经验,争取开创新一急救工作的新局面。

县120急救站管理制度 篇12

关键词:院前猝死,心肺复苏

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我国猝死的发病率和发病人群已经有较大改变。然而, 猝死的流行病学、救治成功率、发病年龄高峰及死亡原因分布等情况, 国内尚未有统一和权威的数据报道, 国内关于院前猝死的流行病学数据, 仅零散分布在各个期刊上[1,2,3,4,5]。院前猝死救治成功率极低[2,3,4,5,6]。如何提高院前猝死的救治成功率?国内的观点集中在院前急救的专业化[7], 指南应用的本土化和大力普及CPR技术[8]上。笔者整理了南京市急救中心南京市中医院分站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接诊的院前猝死病例, 分析临床特点, 试图找出提高院前猝死抢救成功率的方法。

1 临床资料

笔者整理了南京市中医院120分站的出车记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医师判断死亡的患者74例, 其中有8例患者姓名、年龄均不详, 7例患者仅年龄不详, 9例患者仅性别不详。男43例, 女31例, 年龄最大为94岁, 年龄最小为20岁, 平均年龄为67.5岁。

2 病例临床特点

2.1 无名氏的问题

74例患者中, 有16例患者姓名、性别不详, 仅有发病地点, 占全部病例数的21.6%。

2.2 性别差异

男性患者中, 年龄最大92岁, 最小20岁, 平均年龄为63.6岁。划分年龄组, 其中20~40岁组10例, 40~60岁组13例, 60岁以上20例。女性患者中, 年龄最大94岁, 最小60岁, 平均年龄为80.0岁。划分年龄组, 其中20~40岁组4例, 41~60岁组10例, 60岁以上17例 (见表1) 。

从表1可以看到, 60岁以上年龄段猝死高发, 这与年龄较大, 机体衰老, 各种基础性疾病增多有关。男女比例有明显不同, 男性猝死发生高于女性, 且女性猝死多发于较高年龄段, 平均年龄为80岁, 而男性在中青年龄段也有分布, 或许与男性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易引发心脑血管方面疾病有关,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 讨论

3.1 无名氏的问题

我院120分站地处南京市城南繁华地带, 夫子庙、雨花台等景区和安德门民工市场, 通往江宁区的交通枢纽等均在我站急救半径内。因此, 呈现患者社会阶层多、意外多、无主患者多的特点。因此, 不少猝死患者的120呼叫由目击者和警察、交警等完成, 在呼叫时无法报出患者具体姓名、年龄等, 成为“无名氏”, 这些患者在猝死患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未及时送医院救治, 现场宣布死亡的患者中比例更大。在无名氏患者中, 有明确病因记载者仅6例, 死因多为坠楼、外伤等。因此, 120工作更多的呈现社会性的特点, 需要120医师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相关法律知识, 才能很好的与警察、交警和大量围观群众沟通, 并进行自我保护。

3.2 发病到心肺复苏开始的时间问题

绝大多数患者并没有准确的发病时间, 心肺复苏是否在6分钟之内开展, 并不能确定。大部分老年人的死亡是被家属和邻居发现而呼叫120, 呼叫时经常出现昏迷, 喊不醒, 甚至没有主诉, 仅有急症症状的描述, 也无法说清呼吸心跳骤停的时间。120医师抵达时才发现患者已经死亡。除外一些明显失去急救指证的情形出现 (例如体温下降、肌肉僵硬、尸斑出现等) , 很难判断具体死亡时间。有旁观者目击发病过程的也无法提供准确的时间, 因为人在慌乱紧张时, 存在感觉与具体不符合的情况, 往往觉得过了很长时间, 而实际仅有短短的几分钟。能够记得看时间的患者更少。

3.3 死亡原因的问题

绝大多数的目击者并不能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呼吸心跳骤停, 仅是发现患者无反应或嘴唇发紫等情形呼叫120。120医师抵达现场后, 忙于搬运和心肺复苏, 无暇判定死亡原因。部分患者抵达医院时, 体温下降, 血液抽不出, 更加无法判定死亡原因。因此, 很难在临床判定患者的真正死亡原因。从院内急救的反馈来看, 能够明确判定死亡原因的患者, 常常为气道异物、溺水、电击、外伤等。大部分死亡患者为老年人, 加上中国传统的丧葬观念, 能够接受尸检者极少。因此, 很难统计出准确的死亡原因分布。

3.4 搬运和转运过程中的问题

从既往的报道来看, 目击者到患者送往医院的过程是制约心肺复苏成功率的瓶颈, 很多专家也提出普及心肺复苏技术, 城市道路拥堵和急救资源调配等问题。然而, 罕见报道提出城市和小区建设规划中存在的困难。我站急救半径内居民区密集, 楼间距小, 小区大门和通路狭窄, 街巷多, 除了近年来新建的居民小区外, 没有专门的停车场, 小区居民的车辆停在小区道路内;很多旧小区没有电梯、楼道无灯、楼梯窄小;新建小区配备的电梯, 往往是客梯, 没有货梯, 无法将担架车放入电梯内。有些新近建设的城区, 夜间路灯稀少, 寻找街巷和门牌号码困难。江宁通往市区的主干道经常处于拥堵状态, 加上城市建设, 地铁开挖经常造成围挡, 降低了120运行速度。因此, 在行车、搬运和转运过程中, 均存在效率不高, 鸣笛示意依然无法通行的状况。

3.5 流行病学意识的缺失

我站成立至今运行已经10年, 人员变动频繁, 甚少重视数据的保存和研究。目前保存下来的仅有交接班记录本和部分急救病历, 诊断简略, 部分数据不全, 缺乏送往医院后诊治情况的记录。李春盛认为, 要重视流行病学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9], 目前120的数据还需要进一步整理和细化, 规范病历书写, 留存典型病例, 做大量的整理汇总和随访工作。市区内急救资源分布不均衡, 急救任务几乎全部由三甲医院承担。三甲医院集中于城区, 新城区急救资源少。因此, 三甲医院急诊科爆满, 门前道路及院内通向急诊科的道路拥挤。

3.6 急救知识仍需普及、宣传, 急救设施需要完善

有资料显示, 我国急救知识的普及率远不及国外。当发现猝死发生时, 公众采取的方式最主要是呼救120, 而不是实施CPR[10]。公众参与急救在提高猝死救治率上占有重要作用。猝死患者最佳抢救时间是4min以内 (《院前猝死321例临床分析》) , 若超过10min, 生存率几乎为零, 但120救护车到达事发地时间受抢救半径的限制, 不可能全部在所需的时间内到达, 即便半径较短, 也有可能因上所述道路、小区建设状况等影响使救护无法及时赶到, 这就使得公众参与急救尤为重要, 所以需要加大公众急救培训, 熟练掌握CPR。同时有必要在公共场所增加自动体外除颤器仪 (Ao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 , 同时普及AED的培训。目前AED培训是我国急救知识普及与国外相比最为薄弱的环节, 有必要引起重视。急救措施应该多样化, 我站的最终目的是抢救患者, 不论采取何种方式, 只要能尽快让患者苏醒, 恢复生命体征, 就值得借鉴使用, 所以不断地创新急救措施, 拓展多样的急救方法有重要意义。

3.7 道德宣扬和法律保护

除了急救知识普及,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道德宣扬和法律保护, 这是确保接受过急救知识培训的大众主动参与急救的保障和动力。如果没有这两点, 即便公众急救培训的水平再高也发挥不了应有的效果。有调查显示, 公众不愿实施CPR与缺少相关法律保护热心救助者有关。 (《我国大中城市院前死亡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接二连三出现的好心人反而遭诬陷事件, 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下降[11]。所以社会应该大力颂扬热心急救之人, 国家也应制定相关法律使救人之举得到保护, 这样热心的公众在面对猝死患者时的犹豫就很可能会消失。

上一篇:斑羚飞渡读后感小学400字下一篇:河马比美童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