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音乐史课程

2024-09-14

欧洲音乐史课程(共8篇)

欧洲音乐史课程 篇1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学号:20110873班级:工商管理3班姓名:梁婷婷

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以及世界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1840年5月7日,柴科夫斯基出生在维亚特卡省卡姆斯克-沃特金斯克附近的村庄,1848年迁家至圣彼得堡。1850年,柴科夫斯基入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并选修音乐课,1859年从法律学校毕业,进入司法部任职,同时钻研音乐。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的音乐班学习。1862年在音乐学习班的基础上成立了俄国第1所高等音乐学校--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柴科夫斯基成为该校第1批学生,在扎连芭指导下学习和声与复调,在鲁宾斯坦的指导下学习配器和作曲。由于司法部的职务与学习音乐之间的矛盾,柴科夫斯基几经考虑,于1863年毅然辞去司法部的工作而完全献身于音乐事业。1865年,柴科夫斯基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作品为康塔塔《欢乐颂》,获得银牌奖。同年应鲁宾斯坦之邀,柴科夫斯基来到莫斯科,任教于新成立的莫斯科音乐学院,并开始了紧张的创作活动。约10年时间,柴科夫斯基写下了许多早期名作,其中包括3部交响曲钢琴协奏曲、歌剧、舞剧、管弦乐序曲、室内重奏等。1876年,柴科夫斯基与梅克夫人建立了通讯友谊,梅克夫人是一位颇有文化教养的富孀,非常喜爱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两人在频繁的通信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梅克夫人从1877年开始,每年给予柴科夫斯基以优厚的经济资助,使柴科夫斯基有可能辞去音乐学院的教职,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创作。从1877年到他去世的10多年间,是柴科夫斯基在创作上获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他的第4、第5、第6交响曲以及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玛捷帕》、《黑桃皇后》、《伊奥兰特》,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以及《小提琴协奏曲》、《意大利随想曲》、《1812序曲》以及许多浪漫曲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名作。

柴科夫斯基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沙皇专制制度腐朽没落的时期。他热爱祖国,关心俄国人民的命运,但他又看不到俄国社会的出路。他从生活中深深感受到俄国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但他的政治态度却又是保守的王朝拥护者。这种无法克服的矛盾不断促使柴科夫斯基对祖国的前途、社会的出路、人生的意义进行深刻的思考,并把这种生活感受融化到他的创作中去。这可以说是柴科夫斯基创作上的基本思想倾向。柴科夫斯基虽不直接选取现实的政治生活、社会冲突等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但却通过自己对于时代悲剧性的感受,深刻揭示了对光明理想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理解。柴可夫斯基的旋律纯属俄罗斯风格,凄绝美艳,虽然难免与人以窠臼的感觉,但是却带著一抹悲伤的感情,就好像寡妇夜半的哀哀啼泣。从创作基本面貌上看,柴科夫斯基的前期创作比较倾向于表现对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而后期则更倾向于表现深到的悲剧性。他在交响曲、歌剧、芭蕾舞剧、协奏曲、音乐会序曲、室内乐以及声乐浪漫曲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名作。

柴可夫斯基是在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高涨时期走上创作道路的,从创作基本面貌上看,柴科夫斯基的前期创作比较倾向于表现对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而后期则更倾向于表现深到的悲剧性。他在70年代末所写的《第四交响曲》和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则属于他在前后两个时期交界时的作品。交响曲在柴科夫斯基作品中占突出地位。柴科夫斯基一生共写过6部交响曲和1部标题交响曲。他的第1、第2、第3、交响曲写于70年代中期以前,均属于前期创作。这3部交响曲体现了柴可夫斯基与М.N.格林卡以来俄罗斯交响音乐传统的联系。这3部交响曲都属于生活风俗性和抒情性作品,在主题上往往采用民歌素材。柴可夫斯基的后3部交响曲以及《曼弗雷德》交响曲。属于后期创作,风格上转向深刻的心理刻划,它们的主题思想都属于表现主人公对幸福的渴望和阻挠幸福的“厄运”之间的矛盾冲突。f小调《第四交响曲》写于1877~1878年,作者把此曲献给梅克夫人,但在总谱手稿上只写“献给我的挚友”。柴科夫斯基赋予这部交响曲的序奏主题以极重要的意义,让它贯穿整个交响曲的4个乐章,称它为整个作品的核心,是“厄运”的象征。虽然在第1乐章中个人和厄运间发生了悲剧性的激烈冲突,但在末乐章中则体现了力图摆脱苦闷,走向人民,从人民的欢乐中获得对生活的信心的乐观结局。e小调《第五交响曲》写于1888年。在这部交响曲中也有一个代表“厄运”形象的序奏主题贯穿全曲,并且全曲的最后也是在凯旋式的尾声中结束。b小调《第六交响曲》写于1893年,此

曲完成后,柴科夫斯基接受其弟莫杰斯特的建议,题名为《悲怆》。此曲是柴科夫斯基悲剧性交响曲创作的高峰。全曲在经过激烈的戏剧性冲突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之后,达到的是悲剧结局。末乐章一反交响曲的传统布局,用非常近似追思曲气氛的慢板代替了热烈的终曲。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写于1885年,这是根据G.G.拜伦的同名诗剧而写的交响曲,抑郁寡欢的主人公的最后命运是充满悲剧性的。柴科夫斯基交响曲中所蕴含的感情十分丰富,复杂,深刻,感人。正是因为他在创作过程中内心不断涌动的情感使他经常打破传统交响曲的模式,将自己的感情完全表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柴科夫斯基的交响曲是最感人至深的。

歌剧是柴科夫斯基创作中另一重要领域。柴可夫斯基一生共写过11部歌剧,其中最卓越的作品是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这两部歌剧的脚本都是根据A.C.普希金的同名作品改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写于1877~1878年。歌剧表现了塔吉雅娜、奥涅金、连斯基等几个贵族青年由于厌倦了本阶级的生活方式,在朦胧地追求理想的生活道路上所经历的悲剧,表现了历史的趋向。音乐以悠长、抒情的旋律,细致表现人物心理为特征。《黑桃皇后》写于1890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也是幸福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所粉碎的悲剧。音乐在刻划人物性格、表达戏剧冲突上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柴科夫斯基在舞剧音乐创作上也取得了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他一生写了3部舞剧音乐:《天鹅湖》(1875~1876)、《睡美人》(1888~1889)和《胡桃夹子》(1891~1892),都已成为世界舞剧艺术中影响巨大的作品,广泛流传在各国的芭蕾舞台上。柴可夫斯基对舞剧音乐进行了许多革新,他克服了过去舞剧音乐的公式化弊病,赋予舞剧音乐以交响性的发展,使之更富于戏剧性,大大提高了舞剧音乐的表现力。在器乐协奏曲方面柴科夫斯基比较突出的作品是他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874~1875)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前者是一部明朗乐观的作品,第1乐章热情洋溢,第2乐章优美抒情,末乐章粗犷豪迈,并在壮丽的凯歌般的音乐中结束了全曲。后者也是一部充满欢乐情绪的作品,主题音调和俄罗斯民间音乐有着内在的联系,整个作品在质朴的风格中富于青春的朝气和亲切的抒情,并以热烈的具有民间歌舞特点的终乐章结束全曲。

柴可夫斯基一生重要的作品在交响曲方面有《G小调第一交响曲》(1866年)──第一号交响曲是受到俄罗斯冬季景象启发写成,所以又名「冬之梦」,虽然柴科夫斯基自认有点瑕疵,但它无疑包藏了美好青年时期的梦与情怀。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作品中夹杂着他的心理情感元素。《C小调第二交响曲》(1872年)《D大调第三交响曲》(1875年)《F小调第四交响曲》(1878年)《E小调第五交响曲》(1888年)《B小调第六交响曲》(1893年)--这部交响曲又称为《悲怆交响曲》,音乐具有忧郁的抒情性,可以说是作曲家最著名的一部交响曲,完成于他逝世前两个月,并完整的体现了柴科夫斯基的美学观。《曼弗雷德交响曲》(1885年)《g小调第一交响曲》(1866年)《c小调第二交响曲》(1872年)《D大调第三交响曲》(1875年)《f小调第四交响曲》(1878年)《e小调第五交响曲》(1888年)《降e大调第七交响曲》(这部所谓第七交响乐一般叫降E大调交响乐,是柴可夫斯基其中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在1891年4月的美国之旅中,柴可夫斯基开始构思一部名为“生命”的交响乐,并且记下了一些主题。后来他转向创作其他作品,而这部交响乐一直未构思完,可能他已经放弃了这部作品。但“生命”的一些主题被用来创作他的降E大调交响乐,有时又叫第七交响乐。)b小调《第六交响曲》写于1893年,此曲完成后,柴科夫斯基接受其弟莫杰斯特的建议,题名为《悲怆》。此曲是柴科夫斯基悲剧性交响曲创作的高峰。全曲在经过激烈的戏剧性冲突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之后,达到的是悲剧结局。末乐章一反交响曲的传统布局,用非常近似追思曲气氛的慢板代替了热烈的终曲。芭蕾舞剧有《天鹅湖》(1876年)《睡美人》(1889年)《胡桃夹子》(1892年)如今都已成为世界舞剧艺术中影响巨大的作品,广泛流传在各国的芭蕾舞台上。柴科夫斯基对舞剧音乐进行了许多革新,他克服了过去舞剧音乐的公式化弊病,赋予舞剧音乐以交响性的发展,使之更富于戏剧性,大大提高了舞剧音乐的表现力。歌剧有《叶甫盖尼·奥涅金》(1879年)《黑桃皇后》(1891年)。《叶甫盖尼·奥涅金》写于1877~1878年。歌剧表现了塔吉雅娜、奥涅金、连斯基等几个贵族青年由于厌倦了本阶级的生活方式,在朦胧地追求理想的生活道路上所经历的悲剧,表现了历史的趋向。音乐以悠长、抒情的旋律,细致表现人物心理为特征。《黑桃皇后》写于1890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也是幸福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所粉碎的悲剧。音乐在刻划人

物性格、表达戏剧冲突上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管弦乐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874年)《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年)《1812序曲》《弦乐小夜曲》(1880年)《意大利随想曲》《哈姆雷特幻想序曲》(1888年)《第三钢琴协奏曲》。其它作品钢琴曲《四季》。

柴科夫斯基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处在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下,俄国知识分子对光明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苦闷压抑的感受。他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捕捉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体验。他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国音乐发展的成就;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重视向民间音乐学习,他把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他把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富于独创性地有机地融合在他的作品中,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他在作品中流淌出的情感时而热情奔放,时而细腻婉转。他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充满激情,乐章抒情又华丽,并带有强烈的管弦乐风格。这些都反映了作曲家极端情绪化、忧郁敏感的性格特征——会突然萎靡不振,又会在突然之间充满了乐观精神。柴科夫斯基对过上“正常”家庭生活的渴望,与他的同性恋天性的矛盾,使他一 生都充满了痛苦的挣扎,这亦反映在他的音乐里,尤其是晚期的交响乐作品中。在柴科夫斯基的大部分音乐里,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他将民族文化与西方交响乐传统成功地融合在一起。尽管柴科夫斯基结识了“强力集团”,但是他始终没有加入任何一个民族主义团体。柴科夫斯基曾写道:“至于我对音乐里俄罗斯元素的关注,是由于我常年生活在异国。在我年幼的时候,俄罗斯民族音乐无法描述的美丽就已经充满了我的生命。”

欧洲音乐史课程 篇2

启蒙思想家认为人是万物之本, 反对神主宰一切的观念。人是一个自由的生命体, 应通过自己的思考, 运用自己的力量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对于受到启蒙思想影响的人来说, 诸如“原罪”这样的观念再也没有立足之地了, 这体现了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特征。因此启蒙文学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内容较之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具有更强烈的政治性和革命性。作家们以自然神论甚至无神论为武器, 对传统教会的批判达到空前激烈的程度, 从理论深度上根本动摇了封建教会存在的合理性。如孟德斯鸠的理论著作《论法的精神》把法制提高到国家政治生活的首位, 并详细论证三权分立学说。歌德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成为狂飙突进运动中最具价值的作品, 对后世的德国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 专业音乐家同样已开始挣脱封建宫廷和教会的束缚, 走向市民阶层。如莫扎特就是冲破音乐家受教会宫廷束缚的传统, 实现了自身价值的变化, 成为自由音乐家。社会音乐生活空前活跃, 城市中兴起各种类型的剧院, 音乐厅, 建立起各种业余音乐社团, 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音乐会的听众也由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由宫廷贵族为主转而成了以市民大众为主, 音乐成了大众化的艺术, 这一切都成就音乐家的写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 因此整个音乐创作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 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全新变化。

由于启蒙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较之以往的文学, 启蒙文学的主人公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启蒙文学把资产阶级和其他平民当作主人公甚至英雄人物进行描写, 成功地塑造了如鲁宾逊、汤姆·琼斯、费加罗、维特、浮士德等一系列不朽的艺术典型, 许多人物既闪耀着富有时代特色的理性光芒, 也呈现出人的灵魂的多重矛盾, 揭示出更为丰富复杂的人性内涵。在文学体裁上, 启蒙作家为了宣传启蒙思想, 逐渐扬弃古典主义关于体裁高低之分的清规戒律, 广泛采用小说、诗歌、戏剧和文艺性的政论等各种文体, 打破了自古以来诗体文学独尊的局面, 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戏剧方面也随之创新突出地表现在市民剧的形成上, 它表现市民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打破悲剧和喜剧的严格界限, 不遵守“三一律”, 运用散文语言创作, 开创了后来长足发展的话剧的先河。音乐创作在文学的影响下, 诞生了喜歌剧这一新的歌剧题材。它标志着歌剧的题材内容和风格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普通人、平民的生活成了主要的描写对象。佩格莱西的《管家女仆》、卢梭的《乡村卜师》以及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等歌剧都较为明显地反映了平民的思想感情和他们的生活。音乐风格上, 也力求朴实、自然、清新, 没有人为造作的痕迹, 生气勃勃, 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它在歌剧的发展史上, 第一次鲜明地突出了歌剧音乐中自然美的特征, 对于音乐在歌剧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确立, 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启蒙作家的理性崇拜和渴望参加现实斗争的倾向, 使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有的作品以一定的哲学论点作为组织材料、结构情节的中心, 集中讨论哲学、政治、宗教、教育、道德等问题;有的作品通过具有作者代言人性质的主人公, 发表深刻的理论见解;有的着力塑造富于哲理意蕴的艺术典型, 以人物性格的丰富内涵具体显现某种哲理。启蒙文学这种哲理性、政论性见长的特点在哲理小说方面体现得最明显。卢梭的教育名著《爱弥儿》站在“自然崇拜”哲学的角度, 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 批判旧世界, 主张用启蒙思想塑造新人。歌德在这一时期完成了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作品之一的诗体小说《浮士德》, 反映了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 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生活的精神世界。这些蕴含哲理的思想同样直接影响了音乐艺术的创作和发展, 这一点最为明显地表现在卢梭、莫扎特、贝多芬的思想和创作中, 使这时期的音乐文化显示出丰富的多样性。卢梭不但是一个思想家, 也是一个文学家和音乐家。卢梭在音乐美学领域, 既是继承者, 又是创新者。他认为音乐的本质是对情感的模仿, 而音乐和语言共同源自人类表达激情的需要这一观点, 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他对后来的音乐思想发生巨大影响的原因。卢梭在音乐美学领域, 既是继承者, 又是创新者。和同时代的许多思想家比较, 他的美学思想有其自身的特点, 而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他对后来的音乐思想发生巨大影响的原因。在莫扎特的歌剧《唐·璜》《费加罗的婚礼》和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等众多名作中, 对信仰、正义、道德的颂扬, 人的尊严的主题, 在他们的作品中占主要地位。启蒙主义时代的音乐有一个共同的特色, 即思想深刻, 结构严谨, 逻辑性强, 音乐语言新颖, 有较强的戏剧冲突, 能启迪人的智慧, 触动人的心弦。音乐家们的作品大多具有社会意义, 为维也纳的音乐增添了不朽的光彩, 使维也纳成为后世音乐家膜拜的圣地。在情感表达的作用上, 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也是历代作曲家所无法替代的, 几百年来, 仍保持着它动人的魅力, 这正是他们审美观、艺术观的深刻之处, 对同时代欧洲及后世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 18世纪的欧洲, 无论从音乐的发展和特点来看, 还是从音乐家的选材、创作过程、创作风格来看, 都与启蒙运动文学思潮、创作方法、文学作品有密切的联系。文学创作引导着音乐家丰富想象力、大胆创新、开拓新的领域。音乐家通过文学艺术了解人类、认识社会, 掌握先进的思想与广博的知识, 使音乐创作具有高瞻远瞩的气势与深入灵魂的深度。当今艺术发展的潮流向着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各种艺术种类相互融合与渗透将形成新的热潮, 而文学与音乐这两个缪斯神殿中最动人心弦的艺术, 也将在相互渗透中不断繁荣, 在相互促进中蓬勃发展。

摘要:音乐的创作与文学思潮的变化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8世纪的欧洲文学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发生了本质的转变, 整体思想体现出强烈的反宗教倾向, 弘扬人的价值和个性解放与自由, 宣传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因此, 受文学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也大胆突破了原有的陈规。戏剧、交响乐、歌剧等由颂扬宗教神性转向了真实的社会生活, 作品取材多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 表达普通民众的情感。其他音乐体裁在创作手法上也逐步自由化、情感化。本文主要探讨了该时期文学思潮变化与音乐创作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文学,思潮,音乐创作,宗教,社会性

参考文献

[1][德]保罗贝克.西方音乐的历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叶松荣.欧洲音乐文化史论稿.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1.

走过欧洲合唱音乐 篇3

现在就我所学习和理解的欧洲合唱音乐与我们当前合唱训练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和问题,作一个比较,可能是不全面的,但我希望其中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能对广大的合唱音乐爱好者有所帮助。

一、对欧洲合唱音乐和合唱音乐整体认识上的误区

欧洲合唱艺术起源于宗教(教堂)音乐,按时间先后顺序可分为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以及现代时期,各个时期均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作品和作曲家。而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欧洲合唱音乐作品多数是浪漫派前后的,并且以歌剧合唱作品居多,对宗教(或是宗教风格)合唱作品不了解。事实上,在欧洲人看来,歌剧合唱不能算是专门的合唱音乐。现在的欧洲,搞合唱的人和搞歌剧的人是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互相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系。另外,我们所知道的、熟悉的欧洲大音乐家不一定是合唱音乐的大家。我们的许多合唱团喜欢提出这样的口号:要为我们的“合唱事业”做出贡献,合唱团排练的结果多数是为了参加各种比赛,合唱变成了一种功利的需要,这就违背了合唱的初衷。欧洲人由于受宗教(天主教或基督教)的影响,从小就养成了唱合唱的习惯,他们是把合唱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完全是人精神上的需要,我想这才是合唱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吧!

二、对合唱演唱方法以及声音上误区

我们的一些指挥和合唱团员认为合唱的演唱方法,就是意大利的美声(歌剧)唱法,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合唱的演唱方法可以多样性的,但有一点必须要说明的是,不管用什么唱法,都应该用“直声”的方法来唱合唱。

我们的一些合唱团在声音上最大的问题是喉部用的力量太大和颤音太多(抖、晃)。为什么会有颤音的问题?因为我们的合唱团员大多是学过声乐(独唱)的,所以养成了使用颤音的习惯,而正是这个颤音的习惯掩盖了音准,造成了整个合唱团的音准出现问题,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在合唱训练中要坚决杜绝颤音的出现!在嗓音方面,我们对美声、欧洲音乐也有误解,认为美声、欧洲音乐就是意大利歌剧。歌剧演员的训练是把人当成一件乐器,要把人的潜力发挥到极致,歌剧的演出一般是在剧场、歌剧院,而不是在音乐厅,并且由双管编制的交响乐队伴奏,在这种情况下对歌剧演员要求就非常高,需要特殊的演唱人才,不是谁都能胜任的。合唱却不是这样,合唱不要求每个合唱团员的嗓音都要像歌唱家一样,这也是不可能的。合唱的演出应该是在音乐厅,不需要任何的扩音设备,都可以让每个观众听到台上的演唱,这与歌剧演员是完全不同的。合唱对每个合唱团员声音要求是“我”唱也要听到别人唱,而我们的一些合唱团员更多的是注重自己唱得好不好,别人怎么评价,嗓子怎么样,却很不注重“听”,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合唱是特别注重“听”的艺术!不注意听,会影响合唱的环境。

三、关于指挥和作品的问题

我们的指挥一般唱得比较少,或不能唱,这不利于与合唱团团员完全沟通,而欧洲恰恰相反。我们的指挥经常“处理”合唱作品,包括擅自改动作品的力度、速度和结构等方面,这些都是不尊重作品和作曲家的表现,指挥的责任应该是在忠实于作品的基础上理解、演绎和诠释作品。指挥的手势固然重要,但占的比重不大,真正重要的是好的头脑、心灵、想法、善良和理解力等方面,因为大多数的合唱作品都是作曲家心灵的写照,合唱作品唱好了,合唱团员的感觉是与作曲家的心灵相通的,是同高度的。作为指挥不能太功利,这样会限制自身和合唱团的发展。同时,合唱应该尽量用带钢琴伴奏的五线谱排练,这样可以使合唱团员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更准确和严谨。

四、关于音准的问题

我们的合唱团一般比较怕唱带变化音、转调以及无伴奏的合唱作品,这里面最根本问题就是一个音准。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我们从小唱歌多数是唱do re mi fa sol la si七个自然音,很少或者基本不唱变化音,我们大多数的合唱团都只能用简谱唱歌,而简谱采用的是首调唱名法,这样在音准上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另外我们也不太重视听音的训练。欧洲人唱合唱用的是五线谱,五线谱一般采用固定唱名法,这样就可以把合唱团员训练出绝对的音高概念(也叫固定音高),对掌握音准大有帮助。其次就是前面提到过的颤音问题,这是最影响音准的问题之一。另外,合唱团员的演唱方法、情绪和气息等方面的问题也会影响音准。

五、其它

合唱是室内艺术,是“安静”的艺术,应该在音乐厅演出。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的合唱多数是在剧场、电影院、体育馆,甚至是广场演出,大多数城市没有音乐厅,这就直接影响了合唱的演出效果,不利于合唱水平的提高。还有就是在我们的一些合唱比赛中,评委方面也有问题,比如评委不专业,不懂合唱,甚至是外行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样就会造成比赛评分的不准确和不公正,同时也会影响一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合唱团的积极性,这些都不利于合唱的健康发展。

六、结语

欧洲经典音乐赏析 篇4

论 文

题目: 欧洲经典音乐作品赏析——柴可夫斯基

《天鹅湖》的创作背景学号: 20110304310016姓名: 年级: 2011级学院: 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2年11月28日专业: 植物保护(农药方向)一班

欧洲经典音乐作品赏析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的创作背景摘要:《天鹅湖》的音乐象一首首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诗篇,每一场音乐乐都极出色地完成了对场景的抒写和对戏剧矛盾的推动以及对各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划,具有深刻的交响性。这些充满诗情画意和戏剧力量,并有高度交响性发展原则的舞剧音乐,是作者对芭蕾音乐进行重大改革的结果,从而成为舞剧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其中许多音乐都是流芳百世佳作。

关键词:背景、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一、舞剧 《天鹅湖》:作者简介 1840年5月7日柴可夫斯基生于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家庭。1850年他的父亲被任命为圣彼德堡国立大学校长。于是年轻的柴可夫斯基接受了非常好的基础教育,并且在音乐系主任的指导下,继续学习钢琴。

1858年离开学校然后进入司法部做部长秘书,不久他就加入了司法部的合唱团。后辞职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

1859年毕业于彼得堡法律学校,在司法部任职。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次年改建为彼得堡音乐学院)。

1863年辞去司法部职务,献身音乐事业。

1865年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同时积极创作,第一批作品问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资助。

1869年在巴拉基列夫建议之后,便写了有名的管弦乐序曲《罗蜜欧与茱丽叶幻想序曲》。但于此后柴可夫斯基的作曲风格越来越偏向西欧风,而逐渐与强调民族素材及风格的国民乐派渐行渐远。

1875年,柴可夫斯基的精神出了问题,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疗养才算康复,但病根未断。

1877年7月,柴可夫斯基与米廖科娃的婚姻出现了危机,这次危机几乎把他送上自杀的绝路。在一片吵吵闹闹之中柴可夫斯基逃离了莫斯科,而他妻子在1878年5月同意分居(他们一直没有离婚),但柴可夫斯基在这之前仍完成了3部杰作—《第四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以及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危机期间,他大病一场,幸亏梅克夫人每年向柴可夫斯基提供6000卢布(直至1890年),使他在1878年辞去教职后得以生活无虞。

1878-1885年间曾多次去西欧各国及美国旅行、演出。

1888年沙皇亚力山大三世授予他年俸。柴可夫斯基多次出访外国,使他名闻遐迩,圈内外人士都知道他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家和作曲家。

1891年柴可夫斯基受邀至美国指挥自己的作品,当年的5月5日,他在卡内基大厅的开幕仪式中指挥纽约音乐协会交响乐团演出。美国一行中,他也演出著名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以及弦乐小乐曲。这首堪称柴可夫斯基最有名的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

1893年,在首演第六号交响曲《悲怆》九天后,柴可夫斯基死于圣彼得堡的家中。有些音乐学家(如Milton Cross及David Ewen)认为,柴可夫斯基对

2于死亡早有觉悟,而第六号交响曲正是他写给自己的安魂曲。第一主题之后紧接着快速的弦乐变化旋律以及强而有力的和声,随后出现的常号旋律和前后的旋律都没有关连,此种突兀插入的乐段,一般认为是俄罗斯东正教死者弥撒典型的曲式。

1893年6月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1893年11月6日感染了霍乱在圣彼得堡逝世。

二、舞剧《天鹅湖》:时代背景:

1、家庭背景: 柴可夫斯基出生于沃特金斯克 Votkinsk 一个贵族家庭,一个现在乌德穆尔特共和国的小镇子。他的父亲是Ilya Petrovich Tchaikovsky,一位官办矿厂的采矿工程师,母亲是父亲的3任妻子的第二任,叫Alexandra Andreyevna Assier,一位法裔俄罗斯人,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由于父亲的反对,进入法学院学习,毕业以后在法院工作。柴可夫斯基性格内向而且脆弱,感情丰富,他被认为有同性恋倾向,并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一直试图压制,因此有意见认为这是婚姻破裂的原因。

1877年7月,柴可夫斯基与米廖科娃的婚姻出现了危机,这次危机几乎把他送上自杀的绝路。在一片吵吵闹闹之中柴可夫斯基逃离了莫斯科,他妻子在1878年5月同意分居(他们一直没有离婚)

离了莫斯科,他妻子在1878年5月同意分居(他们一直没有离婚),但柴可夫斯基在这之前仍完成了3部杰作—《第四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以及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危机期间,他大病一场,幸亏梅克夫人每年向柴可夫斯基提供6000卢布(直至1890年),使他在1878年辞去教职后得以生活无虞。

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之间的友情被后人传为佳话,据说他俩几乎从来没有见过面,却是书信不断,而且持续了13年之久。梅克夫人的丈夫给她留下了一大笔遗产,她本人酷爱音乐,喜欢弹钢琴。在一次听了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乐曲之后,她不禁心醉神迷,对作曲家本人也心驰神往。但他俩却约定“永不见面”,而且确实从未违反。不过,梅克夫人每年提供的那笔钱对柴可夫斯基意义重大,使可以不必为生活担心操劳而专心至志地从事音乐创作。

当他们十四年的书信往来因为梅克夫人宣布公司破产而终止时,柴可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独自度过忧郁的三年后于莫斯科去世。

2、创作背景:

1871年夏天,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去乌克兰卡明加渡假,拜访了居住在那里的妹妹。做为舅舅,他根据德国作家莫采伊斯的妖精故事《天鹅池》,为可爱的外甥们谱写了一部家庭用的独幕芭蕾曲。1875年8月,莫斯科帝国剧院总裁格里

3采尔与剧作家皮盖切夫合作编写了大型舞剧《天鹅湖》的台本,并以八百卢布的报酬委托柴可夫斯基为之作曲。早就希望能在舞剧领域里进行尝试的柴可夫斯基,就以四年前所写的这部短篇芭蕾音乐为基础,又融合进1869年所创作的歌剧《女水神》的音乐,于次年4月完成了全部谱曲工作,全剧共分四幕二十九曲。不久,《天鹅湖》由德国人列津格尔编导,在莫斯科正式公演,略波夫担任乐队指挥。遗憾的是他们对于柴可夫斯基的创新感到无所适从,在演出中不按原谱,任意加进普尼等其他作曲家的音乐。特别是因为编导的平庸,竟然给扮演天鹅的女演员双臂绑上细木棍,让他们仿效飞禽翅膀,终于导致首演的全面失败,只演了几场就中止了。性格内向的柴可夫斯基,把演出的失败归结于自己的音乐,一直打算重新修改《天鹅湖》音乐,但未及动手就与世知辞了。

1894年,彼德堡马林斯基剧院首席编导马留斯•彼季帕在其助手列弗•伊万诺夫的协同下,为柴可夫斯基逝世一周年举行纪念公演时,首先把《天鹅湖》二幕重新搬上了舞台。然后又由彼季帕编导一、三幕,伊万诺夫编导二、四幕,于1895年1月27日在彼德堡上演全剧。他们在指挥德里果的协助下,对舞剧谱进行了必要的增删和次序上的调整。在编舞上进行了种种革新,为突出奥杰塔与奥吉丽雅善与恶的鲜明对比,赋予了他们不同的性格和节奏。当时担任女主角的演员皮埃丽娜•莱格那妮,以细腻的感觉,轻盈的舞姿、完备的技巧创造性的体现了编导的意图,据说在第三幕里天鹅独舞中,一口气做了三十二个Fouette(单腿旋转),首次完成了这一芭蕾舞演员的绝技。《天鹅湖》的重演获得了巨大成功,达到了古典浪漫主义舞剧的光辉顶点。进入二十世纪,随着芭蕾艺术在全世界的推广,《天鹅湖》已成为各国芭蕾舞团演出最多的古典芭蕾舞剧,并出现了不同的版本,中国现有的五个专业芭蕾舞团都将《天鹅湖》作为经常演出的保留剧目,成为中国人民最熟知的、也是最喜爱的芭蕾舞剧。芭蕾舞爱好者大多数都是从《天鹅湖》开始感受芭蕾的魅力的舞剧《天鹅湖》。

三、舞剧《天鹅湖》:剧情梗概:

第一幕,城堡的庭院

老国王去世,齐格弗里德王子不久即要继承王位,因此必须要举行大婚。王子深恐失去自由,更不愿娶一位不为自己所爱的人为妻。在王子21岁生日之际,他和朋友们在城堡的庭院中聚会,王子得到了一张弩。王子的仆人班诺安排了宴会想尽力让王子快乐,不料王后突然驾到,她对这种大肆喧闹的宴会大为吃惊,提醒王子王宫还处于国丧期,不日就要迎娶新娘。王后说完离去,留下了沮丧的齐格弗里德。班诺让两名交际花跳舞去取悦王子,乐起舞兴时,班诺也热情地起舞向未来的国王祝酒。舞终人散,一行天鹅结对从王子的头顶飞过,班诺建议王子试试新弩。他们朝天鹅飞去的方向猎捕追去。

第二幕,月光下的湖畔

齐格弗里德和班诺来到了湖边,王子遣班诺去寻找天鹅。独自留下的他引起了恶魔罗斯巴特的注意。突然一只天鹅靠近,齐格弗里德惊奇地看到一只端庄高贵的天鹅慢慢变成了娇美的婷婷少女。美丽的少女向英俊的王子讲述了自己悲惨的身世。原来,她是一位名叫奥杰塔的公主,可恶的魔王将她和伙伴变成了天鹅,只有在深夜才能恢复人形。惟有坚贞的爱情才能破除邪恶的魔法。王子坚信公主就是他朝思暮想的心上人。魔王在一边偷听被发现,齐格弗里德欲射杀他,奥杰

4塔向王子求情不要杀死魔王,否则符咒将永不能破除。奥杰塔警告王子如果他违背了爱的誓言,她将会永远做一只天鹅。黎明破晓,王子发誓要将她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发誓对这永恒的爱永远真心。奥杰塔和她的同伴变回天鹅回到了湖里。

第三幕,城堡内的舞厅

各国佳丽云集,齐格弗里德王子必须从三位公主中挑选出一位未婚妻。她们为王子献舞以讨欢心,可是他的思绪不在她们身上,拒绝做出选择。响亮的号声响起,宣告来了两位没有受到邀请的客人。他们是恶魔罗斯巴特伪装的使臣和他的女儿奥吉莉娅。罗斯巴特把奥吉莉娅变成和奥杰塔相似的样子,王子被貌似奥杰塔的不知身份的来访者迷住了,他深信舞池中的就是他那位天鹅公主。

正当王子和奥吉莉娅共舞时,奥杰塔在窗口出现,她祈求王子记起对她的誓言,但此时的王子已被魔王的符咒迷惑分神。王子在魔王的要求下举手对奥吉莉娅许下爱的誓言——魔王的阴谋得逞了,奥杰塔绝望地呼喊离去。顿时电闪雷鸣,舞厅里一片混乱不堪,王子绝望地醒悟过来,但为时已晚,他已对别人再次承诺了爱的誓言。受到欺骗的王子冲出去寻找真正的奥杰塔。

第四幕,湖畔

伤心的公主回到天鹅湖畔伤心欲绝。魔王则制造了一场暴风雪阻止王子前去寻找奥杰塔。齐格弗里德最终找到了奥杰塔,并得到了公主的原谅。然而,天快亮了,王子和公主就要天各一方,再也不会有破解符咒的可能。奥杰塔和王子决定不能同生,但求同死。魔王现出了狰狞的面目,将公主和姑娘们变成了天鹅漂流在湖面上。悲愤的王子和公主跃入天鹅湖中,顿时,魔王的魔力消失了——正义战胜了邪恶,坚贞的爱情战胜了万恶的妖魔,魔王也最终死去。天亮了,王子和公主在另一个世界相依相偎,沐浴在旭日的霞光中。

第九交响曲末乐章合唱部分是引用了德国人诗人席勒的《欢乐颂》。青年时期的贝多芬在波恩就曾想过为《欢乐颂》的8节诗全部谱曲。他在1789和1812年,都曾为《欢乐颂》起过稿。贝多芬在1795年用德国诗人毕尔格的诗作曲的歌曲《同情互爱》,其曲调与第九交响曲末乐章的《欢乐颂》主题骨架上有近似之处,可以说是《欢乐颂》主题的前身。

四、总结:

特定

五、上课心得:

早就听说这门课了,这个学期很荣幸能够选上这门课,经过了半个学期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很多。首先就是老师幽默的上课方式给了我很多快乐,这是其他很多老师不具有的上课风格,其他老师上课死气沉沉的。接着就是我学到了一些

5关于欧洲经典音乐的知识,了解了欧洲音乐的发展历程,各个作品的时代背景。再者就是欣赏了很多欧洲著名的经典音乐,要是没有上课也不可能特意去听这些歌曲,慢慢的发现经典音乐能够净化心灵,让自己的心跟着音乐转动,心灵就能够得到升华。音乐净化心灵,在闲暇之时听听音乐而不是在电脑屏幕前玩游戏,于是在我的大学生活里又多了一件有趣的事。最后感谢老师给我们传授了那么多的知识,老师的幽默感、责任感是现在很多老师不具有的上课品质。

参考文献:

①:百度百科——柴可夫斯基简介。

②:百度百科——舞剧《天鹅湖》 内容梗概。

欧洲维纳斯交响乐团音乐会介绍 篇5

欧洲“维纳斯女神”交响乐团奏响创新交响音乐会,为当地民众带来一场全球唯一一台集声光电、唱跳乐、古典与幽默、歌剧与芭蕾、伦巴与踢踏集于一身的“五味俱全”视听交响音乐盛宴。

本台音乐会曲目编排不仅有勃拉姆斯、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有芭蕾《天鹅湖》、歌剧《卡门》中的选段,还有《春节序曲》、《茉莉花》等中国经典作品。此外,还为孩子们选择了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安德森的《小猫圆舞曲》等。

欧洲音乐史课程 篇6

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总目标解读

一、音乐课程总目标的提出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目标是首要问题,它是引领课程实施的方向,是实施课程理念的前提与关键。2001版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仅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维目标,在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中新增了音乐课程总目标,总目标是三维目标的核心,三维目标是总目标的体现。虽然,2001版音乐课程标准对于总目标没有具体的表述,但是,在课标前言、课程理念、课程价值等方面都有具体的阐述。2011版音乐新课标对于课程目标的阐述表达地更加具体,它使老师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音乐课程在德育、智育,体育、包括美育方面所应达到的程度,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等都应紧紧围绕总目标展开。

课程目标的实施过程应是逐步分解--最终完成的过程。总目标不单指教师的教学任务目标,它是音乐课程所应达到的标准,即学生标准。2011版音乐课程总目标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教学大纲的编写方式是对学习内容的确定,是把要教的内容确定在文本上,让所有老师知道所要教学的内容,它是按照一个学科体系的要求来设计的;而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不是按照学习内容来确定的,而是按照学生所应该达到的程度来确定的。因此,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于“目标”的表述有明显的不同,教学大纲以教学目的为表述,主要指教师所应达到的教学任务,课程标准则以课程目标为表述,是对学生所应达到程度的要求(包括知识、技能、文化等方面所应达到的要求),它是建立在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从学生的成长、学习角度去考虑,而不是以学科体系的建立为基础。音乐课程标准,是指学生在审美、兴趣、文化、知识与技能、情感等方面所应达到的程度,它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成长规律,按照中国公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达到的标准去制定的。可以说,它给老师们提供了很大的教学空间。

二、音乐课程总目标的要求

在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有这样一句话:“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一)培养学生持久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既是手段,也是理念,同时又是目标。与2001版音乐课程标准相比,2011版新课标对于“兴趣”的表述新增了“持久”二字,看似简单的“持久兴趣”,却是音乐课程的终极目标,它体现着人和音乐的本能关系,以及音乐对于人的价值功能体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是音乐课程的终极目标,体现着音乐学科的重要特点。“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都是围绕这一终极目标所展开。

(二)涵养美感和谐身心

与语文、数学等学科不同,涵养美感在音乐学科中体现着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可以说,“让阳光散满每一个角落,用音乐滋养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与音乐学科所明确提出的“涵养”非常贴近。“涵养美感”目标的实现不能急功近利,它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长期熏陶和陶冶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第一增长能力和可培养能力就是音乐。胎儿在母体16周时,胎心所体现的固定实质持续运动就是音乐的节奏,它是所有音乐的基础。当婴儿呱呱坠地,听觉是他与生俱来的能力,这与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密切联系。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音乐都伴随我们的一生,例如,摇篮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应该说,音乐与人的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对于涵养美感,滋养人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老师们要培养学生对音乐兴趣的持久性,使学生发自内心地终身热爱音乐。

(三)形成基本音乐素养

“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必要的”这一限定词。在人一生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大众教育,教予必要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既能满足终身学习音乐的需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公民教育、全民教育、大众教育,就这一阶段的音乐学习来说,音乐教师要充分考虑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授,教材编写者要特别注意必要知识技能的编写。现阶段,很多教材在这必要知识技能的编写上把握不够,编者可能是专家、学者、专业人士,但他们忽视了教材所面向的普通大众,是为普通公民提供学习音乐的精神食粮。于润洋先生给予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的前任院长,无论从学问还是人品上都是人口皆碑的。人民音乐出版社曾经聘请他作为人民音乐出版社版高中音乐鉴赏的主编。他从专业角度出发,对教材中所编写的西方古典音乐的定位是以点带面。他认为,一,大众需要知道贝多芬,二,古典主义音乐只有贝多芬。西方古典时期有许多作曲家,但这一时期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典型代表人物就是贝多芬,学生们只要了解了贝多芬,也就了解了西方古典音乐,这就是体现。因此,这样单元的主题就是古典主义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是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更加明确了总目标对于学生所应达到的程度和要求。“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与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相互呼应。其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第一次明确了音乐基本素养的内涵,即音乐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明确了学生所应达到的三种能力。听觉能力是核心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和欣赏能力都应紧紧围绕着听力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在2011版音乐课标的总目标中,知识技能的相关问题,被梳理成一个非常具体的目标,即双基加三种能力,这无论对规范教材编写,还是规范教学、引领教学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努力追求终极目标

“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是2011版音乐课标总目标的又一主要内容。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一个人生的终极目标;培养审美情趣就是为了培养人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能促使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是音乐学科最高层次的目标,同时也是音乐教育的功能与作用,最后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教育。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在实验稿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提升,它更加关注孩子的可持续发展与成长,让孩子们在音乐的学习中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健康发展和人生质量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今天。音乐学科本身的价值特点决定着音乐课程总目标的提出。音乐教师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这个职业可以使你快乐工作,并在上课的同时与学生一起分享教学的快乐,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用音乐去感化人生。音乐的“乐”是个多音字,“乐”即“乐”,音乐就是快乐,教师的乐教能促使课程目标得以完美地实现。在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里,现人的一种高质量的生存,艺术化的生存是最终极的目标。例如,许多科学家、管理者,他们虽然不从事音乐工作,但他们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位艺术家曾说,最终解决我们人类问题的是艺术,其中音乐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作为新时期与新课程的音乐教师,这份太阳底下最伟大、最快乐的职业,它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非常大的贡献与作用。作为一个音乐老师,我们应该说;“我快乐,我要带给大家更多的快乐,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三、对于“知识技能”的理解

十年课改中,教师们对于“淡化知识技能”仍存在误区。其实,实验稿中从来没有淡化知识技能,而是没有把知识技能作为独立的学习内容来确定,它把知识技能贯穿到艺术实践活动中。“淡化”这个词是指淡化具有专业倾向的大众教育中不必备的知识技能,而不是知识技能本身就像于润洋先生所说的,讲贝多芬,就是必要的知识技能。音乐教师们必须知道,普通音乐教育所培养的是公民,培养的是听众,培养的是素养。

实践哲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通过艺术实践活动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但是许多音乐教师在教授知识技能时面临着巨大的障碍。因此,新课程教材的最难点部分就是帮助老师在教材中发现学习知识与技能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从“双基”的角度来理解双基的“基础”与“基本”。例如,于先生认为,古典主义讲贝多芬就可以了。这说明音乐老师们应该注意,并不是所有古典时期的作曲家都是学生所应该了解的,有代表性的音乐家才是学生们所必须掌握的必要的知识。再如,在介绍巴赫时期的作曲家时,于先生认为只需讲一课:巴赫。因为巴赫是那个时期最伟大的贡献者,他创作的宗教音乐奠定了西方多声部音乐的基础,同时,他把宗教和浮雕推到了顶风。这就是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家。对于教材编写者来说显得非常重要。

2011版音乐新课标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提知识技能、编写音乐教材。作为教学执行者,音乐教师们应该从大众教育的角度出发,了解“代表性音乐”的重要性,比如为什么只讲贝多芬、巴赫、德彪西,而不讲拉威尔。有时,淡化知识技能只是老师的一种感觉,往往有的教师,对于兴趣、审美的教学涉及了许多,对于知识技能的教学则很少涉及,认为只要有代表性的知识点提及了,就是淡化了知识技能。其实,以点辐射,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主要知识技能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老师们也应该多为教材编写者提意见,在促进教材编写者修改的同时,也对自身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知识技能,还必须强调,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是乐理知识和歌唱技巧、读谱能力,2011版的音乐新课标对于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概述则包括音乐要素和对音乐要素的感受能力、识谱能力、演奏能力、演唱能力、感知能力等表现音乐时所需要的能力。比如过去,作为基础知识来说,四三拍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而新课标中,通过聆听、实践感受音乐中的“强弱弱”规律进行显得更为重要,更加丰富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涵,更加体现音乐的音乐性特点,而不是单纯知识概念的记忆。

欧洲音乐史课程 篇7

一、课程内容的开发

“欧洲文化游”课程内容着眼于“文化”,涉及美术、文学、历史、哲学和地理等诸多方面,既有万花筒般的绚丽多彩,又有望远镜般的细致,一共18课时,具体如下:

第一课:从维纳斯说起——简介西方美术史

第二课:法国巴黎印象

第三课:法国卢浮宫名作欣赏

第四课:观看电影《巴黎圣母院》

第五课:与莫奈一起品画

第六课:观看电影《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法国西蒙·波伏娃传记电影)

第七课:德国法兰克福和慕尼黑印象

第八课:观看电影《罗丹的情人》

第九课:荷兰阿姆斯特丹印象

第十课:观看电影《文森特·梵高》

第十一课:介绍荷兰画家伦勃朗的作品

第十二课:介绍荷兰画家鲁本斯的作品

第十三课:世界上最“色”的城市——丹麦的哥本哈根

第十四课:罗马印象

第十五课:西班牙建筑师高迪

第十六课:西班牙毕加索博物馆游览

第十七课:西班牙画家达利作品欣赏

第十八课:写一篇有关你所喜爱的人物或者地方的艺术评论

在这18课时的内容中,第一课是总领性的。因为东西方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异,而文化的内涵太广,就我们美术课程来说,总是很自然地会从美术史着手。笔者首先从一个点(即维纳斯)说起,使学生对西方美术的发展(即自然主义—古典主义—纵欲主义—禁欲主义—人文主义—写实主义—现代主义这样一个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接着分三个专题。第一个专题采用播放DVD的形式,向学生展现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历史名城的人文景观、异域风情等,把他们从枯燥的题海、压抑的考试中拽出来,为他们打开一扇窗,使他们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第二个专题,向学生介绍西方美术史上最耀眼的几位明星画家,如伦勃朗、达利和梵高等,挑选一些他们的经典之作,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详细地向学生介绍,使学生窥一斑而知全豹。如欣赏荷兰画家伦勃朗的《夜巡》:“全画的色调是典型的伦勃朗风格,在黯淡的背景中,因光的照射而呈现出生命的色彩。画面中的人物都如真人般大小,虽人物众多但主次分明,除了两个队长和一个小女孩之外,其他人物都被安排在暗色调的中后景中,并有一种向中心汇聚的动感……”第三个专题,采用播放电影的形式来向学生介绍几位画家、哲学家或作家的生平轶事或者代表作品。有些教师觉得在美术课上放电影有忽悠学生的嫌疑,殊不知在美术课上放电影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其实,电影是继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戏剧、建筑、摄影之后的第九类艺术,也可以说电影包含了前面的八类艺术。如根据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改编的电影,对圣母院这座建筑进行了全方位的欣赏——它被称为“巨大的石头组成的交响乐”,它是早期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宗教主义和美学观念紧密结合是风格成熟的基督教堂共有的特征。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可与巴黎圣母院相互辉映。雨果以巴黎圣母院为背景,为世人塑造了格雷佛广场上美丽、热情又心地善良纯洁的吉普赛女郎爱丝梅拉达,外貌丑陋但心灵纯洁敢同邪恶斗争的敲钟人卡西莫多;看似道貌岸然、博学而又卑鄙无耻的副红衣主教克洛德。雨果通过这些独具魅力的艺术形象,揭示了中世纪黑暗的教会,男主人公卡西莫多最后怀着难以抑制的悲愤心情,敲响了法国封建势力的丧钟。

二、课程实施案例:《从维纳斯说起》的教学

(一)自然主义——《维林多夫的裸女》

教师首先呈现《维林多夫的裸女》图片(如图1),让学生描述“看到了什么”以及“是否觉得美”。然后讲解:“最早的维纳斯——维林多夫的裸女,它很小,脸部和四肢都极简化、淡化,而与生殖相关的部位却被极度夸大、强化了。她其实代表了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需要:生存需要和生殖需要。”

(二)古典主义——《米洛的维纳斯》

教师首先呈现《米洛的维纳斯》图片(如图2),让学生描述“看到了怎样的维纳斯”。

然后向学生介绍主要的几个古希腊神祗,讲解“金苹果”的故事(在美的角逐中,维纳斯挫败了智慧女神雅典娜和天后赫拉,赢得了金苹果)。

接着介绍希腊人的“裸体风格的形成”:“希腊人的体育竞赛本来并不是裸体的,只是到了公元前720年的第15届奥运会(古代奥运会)上,一位名叫奥耳士波斯的运动员在激烈的运动中,腰下吊着的那块遮羞布意外脱落,他当时无暇顾及,继续奔跑,结果收到了意外的效果:在场的观众都被他那发达的肌肉、灵活的关节、矫健的姿态在激烈的运动中所呈现的美惊呆了。从此,奥运会开启了裸体竞技的风尚,也为当时的艺术家研究人体、表现人体提供了条件。”

最后,介绍米洛的维纳斯之美:“她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她的长裙欲褪未褪,只裸露出上半身,更在于她的面部表情实际上是没有表情,而没有表情又恰恰正好是她的表情。这种既没有丝毫的欢乐也没有丝毫的悲哀,仿佛像清泉一般纯净、像寒星一般冷漠、像梦幻一般飘忽的表情,颇有些‘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至乐无乐’的意味,这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温克尔曼语),也正是希腊古典艺术所特有的美学风格。”

(三)纵欲主义——《诱拐欧罗巴》

教师呈现《诱拐欧罗巴》图片(如图3),并结合当时背景讲解其中的故事:“希腊化时期的人性泛滥决开了‘神明’的大堤。罗马帝国时代的人欲横流更是使‘静穆’的天平彻底倾倒,失去了神明的女性美,从此不再是一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式的独立自主的存在,而成了悦人媚人娱人的工具,成了满足男性官能享受的器物,女神沉沦了。”

(四)禁欲主义——《巴黎圣母院》

教师结合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相关章节的内容讲述:“在中世纪,教会把古代流传下来的女巫巫术行为泛化、妖化、恐怖化。女神被迫害成所谓的‘女巫’‘女妖’。”

(五)人文主义——《维纳斯的诞生》

教师呈现《维纳斯的诞生》图片(如图4),先让学生描述“这是怎样的维纳斯”。然后进行讲述:“波提切利的维纳斯在复兴希腊艺术的姿态美、肉体美的同时,也汲取了宗教艺术的营养,即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精神面貌的刻画与揭示,古典主义的优美静穆,中世纪基督教主义的深刻内省,就这样交织在人文主义这个初生的婴儿身上,从而使得整个画面在洋溢着女性美的温柔和青春气息的同时,又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感伤情调,弥漫着一种扑朔迷离的神秘氛围,历史的真实正是这样。就在《维纳斯的诞生》之后的9年,一场扑灭新文化的‘澄清风俗’运动,便随着极端敌视异教文化的僧侣萨伏那罗拉掌握了政权,而在佛罗伦萨发生了。”

(六)写实主义——《裸体的玛哈》《着衣的玛哈》

教师呈现《裸体的玛哈》《着衣的玛哈》图片(如图5、图6),让学生欣赏并“比较哪幅画更美”。明显是《裸体的玛哈》。当时的西班牙以天主教势力猖獗、宗教裁判所严厉而著称于世,不但裸体画绝对禁止,就是无袖上衣也会被拒之于教堂大门之外,戈雅是敢于以自己的作品向宗教裁判所抗争的最突出的一位画家。唯其如此,他才被誉为“近代现实主义艺术的伟大奠基人之一”。美术史家认为:“近代欧洲的绘画史从戈雅开始的。”

(七)现代主义——《带抽屉的维纳斯》

欧洲人的东方音乐情结 篇8

民乐在诺贝尔奖故乡奏响

来自遥远东方的中国浙江民族乐团,第一次在白雪皑皑的北欧名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蓝色音乐大厅亮相。随着一曲欢快热烈、洋溢着浓郁昆曲韵味的《将军得胜令》奏响,中国式的喜庆音乐就在这拥有1300座的豪华音乐厅里弥漫开来。接着上演的是《江南好》《水乡小唱》《西湖梦寻》以及流传甚广的江南丝竹名曲《三六》等动听音符。也许上半场演奏的曲目显得舒缓、写意,观众还能很绅士地聆听,然而到了笛子独奏《鹧鸪飞》时,许多观众便显露出陶醉之状,特别是该曲经著名笛子演奏家蒋国基演绎,尾部笛音转低八度打叠,犹如鹧鸪飞入云天渐行渐远之韵味,让在场观众得到了感官和听觉上的美妙享受,顿时掌声响成一片。

下半场极具特色的“彩蝶女乐”丝弦五重奏《跃龙》、侯彦秋双管葫芦丝独奏《田歌》和于红梅领衔取材于越剧唱腔的二胡协奏《穆桂英》等,更引起了北欧观众极大兴趣,台上台下互动渐入佳境,特别是鼓声激越、热情奔涌的《龙腾虎跃》,仿佛传递了一个正在崛起的东方文明古国友好、和谐、同乐的心声,当终场曲《拉德斯基进行曲》奏响时,全场观众掌声如雷,经久不息,全体演奏员谢了三次幕观众还不肯离去。观众科历斯汀兴奋地说:“我听到了中国民乐的斯特劳斯!在音乐里,我们看到了明媚秀丽的水乡景色和江南少女的青春靓丽。”我惊异于异国观众对中国民乐的理解,深感音乐无国界,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

不仅是斯德哥尔摩这样的大都市观众能尽情欣赏异国民乐,就连瑞典偏僻的维拉小城,观众对东方音乐也是那么虔诚,每曲奏罢掌声四起,即便曲终人也不散,观众全体起立长时间地为浙江民乐团鼓掌。

政府公平配置文化资源

北欧寒冷的气候以及小城镇对东方文化的不熟悉,因而民乐团在韦克舍、林雪平等小城的演出,上座率不及哥德堡和斯德哥尔摩。

我不知道瑞典的经纪人为何要组织我们来这边远小城赔本演出。瑞典的资深演出经纪人布鲁斯·托姆先生说,在瑞典、挪威等国不允许纯粹以赢利为目的的演出,加之在瑞典演出政府会出资助,而资助的前提是这个演出项目除了去大城市演出之外,还必须到边远小城镇去演,这样政府会补贴演出的一半成本。如果你只在大城市演出,这个演出就不会被批准,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公平配置文化资源,使人人公平享有文化权益。

在瑞典,不论大城市或是中小城镇,人们经常参加各类艺术欣赏活动,政府除了对演出补贴之外,也有平抑票价的措施,比如中国民乐这次演出的最高票价,不能超过320瑞典克朗,这对于最低月薪一般在2万瑞典克朗左右的当地人来说,是负担得起的。布鲁斯·托姆开心地说,我很高兴看到浙江民族乐团的演出受到北欧观众的认可和欣赏,尤其是“彩蝶女乐”组合,那是典型的东方风情加上现代气息,很能激起观众的情绪。他认为东方艺术进入西方市场,本次演出成功是个良好的开始。

音乐传统是这样铸造的

浙江民族乐团从瑞典哥德堡前往韦克舍的行车途中,笔者与奥地利电视台记者诺曼进行了交流。

诺曼是一位文艺专题片制作人,此行他一路跟随乐团,记录着浙江民族乐团在北欧掀起的热潮。我问诺曼,这么一路跟随,看了这么多场浙江民乐团的演出,你喜欢中国的民族音乐吗?

这位来自音乐之都维也纳的电视人说:中国民乐团到维也纳演出,我每次都去听,庞大的中国乐队用西方人从未见过的民族乐器奏出美妙的音乐,太迷人了!特别是听新年音乐会,那是奥地利人的习惯。

“那么你们听音乐有什么特别的喜好和取舍吗?”我问。他笑说应该没有,只要是优美、和谐的音乐,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也无论是古典还是现代的,我们都欣赏。比如中国民族音乐,我以前不熟悉,现在有了一定了解,就很喜欢,特别是用那些本民族乐器演奏的很中国、很艺术的曲目。

诺曼告诉我,在欧洲很多人从小就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比如他的五个孩子都在学习各种乐器,开始也许需要大人强制,但时间长了孩子们就产生兴趣了。

我对西方观众的高度文明和音乐素养感到好奇,诺曼说,经过这些年的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明白,人生不是只有挣钱这一件事情,脑子里应该装进更多好的东西。学习音乐可以提高素养和沟通能力,这大概也是许多人喜欢听音乐、能安静欣赏各种音乐会的原因吧。

他的话让我联想到一路来看到的欧洲所有大中小城镇,都有一流的音乐厅、完备的文化设施和收费低廉的儿童艺术教育学校,这一切的背后掩映着的,是国家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和文化推广的政策导向。

My Experience of European Complex with Oriental Music

Su Weiqian

In the capacity of a journalist, I covered the European tour taken by the Zhejiang Chinese Folk Music Troupe in the spring of 2007. I saw how the European audiences were excited by the Chinese music, and how they applauded and presented flowers. The most intriguing thing for me, however, is their attitude toward culture and their endeavors toward cultural progress.

The troupe made its premier this year at the Blue Concert Hall in Stockholm.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ompositions were sensational. There was a long standing ovation and three curtain calls at the end of the debut.

I was deeply impressed with the way the Sweden government distributed the musical resources evenly across the country. The troupe was arranged to stage performances in some remote cities such as Vaxjo and Linkoping. I wondered why and asked our Sweden manager. His explanation was eye-opening. He said, Sweden and Norway do not allow profit-oriented musical performances. The government subsidizes musical performances on the conditions that they are also held in remote areas. Performances for audiences in big cities will not be approved by the government. The purpose of the measure is to share cultural resources equally and fairly. The Sweden government takes measures to make sure that a ticket for our performance should be no more than 320 crowns, which was acceptable to the Sweden citizens whose lowest monthly income was 20,000 crowns. The manager commented that he was glad that the Nordic people enjoyed and appreciated the oriental music. Some Chinese musical pieces were highly appreciated for their perfect combination of oriental grace and modernity. The manager noted that this tour by Zhejiang troupe marked a good introduction of oriental arts to the West.

On our way from Goteborg to Vaxjo, I chatted with Norman, a journalist of an Australian television station. A producer of documentaries on cultural events, he followed around to document the Zhejiang Folk Music Troupe’s shows in northern European countries.

I asked Norman if he really liked Chinese music. He said that he had attended all the performances in Vienna staged by Chinese folk music orchestras. He said it was really exciting to hear an orchestra using never-seen-before musical instruments play such wonderful music. The New Year Concert, often staged by a Chinese folk orchestra now, is a must for Austrians.

I asked if Austrians had preferences for music appreciation. Smiling and shaking his head, he said no. “We enjoy beautiful and harmonious music no matter where it comes from and no matter whether it is classical or modern.?He said he had not been familiar with Chinese music before, but now he had an adequate knowledge. He had a special liking to compositions that were typical of China and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s.

Norman told me that many Europeans receive a good music education in childhood years. His five children were learning how to play an instrument. At first the parents needed to be a little bit high handed. Now the children took interest.

I told Norman that I was highly impressed of the western audience’s civility and their passionate appreciation of music. Norman replied that more and more people now realize that making money should not be the only object of one’s life and that they want more for their lives. He said that ample exposure to music would enhance one’s life quality and improve one’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better with other people. That is why so many people like music and like to enjoy a concert, he confirmed.

His comment reminded me of all the cities and towns I had visited on the trip. They all have first-class concert halls and complete cultural facilities and art education schools for children that charge only low fees. Behind the phenomenon are the government’s pro-culture policies and a complete set of mechanisms for cultural services for the public.

【欧洲音乐史课程】推荐阅读:

欧洲音乐07-26

欧洲模式05-30

欧洲(欧盟)07-27

欧洲大学07-29

欧洲考察08-03

欧洲绘画09-17

留学欧洲08-08

孔子在欧洲07-16

欧洲城市公园05-16

欧洲足球06-05

上一篇:ERP系统财务模块需要改进的问题下一篇:婚礼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