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选择

2024-12-11

金融选择(共12篇)

金融选择 篇1

我国正加快融入金融一体化和全球化, 传统的金融监管模式已不能适应中国加入世贸后的新形势。在很大程度上, 世界金融管制体系的强度由其最薄弱的环节所决定。目前, 这种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过程在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一系列后果, 这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还没有完全消散的这场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体制机制没有及时跟进, 监管缺位或监管不当, 是导致这场全球性危机的重要因素。面对金融危机, 各国都认识到缺乏监管的金融会把经济发展建立在泡沫之上, 没有监管的创新是危险的创新。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有许多共性, 当前英美等国所采取的统一监管的取向的改革措施, 对中国有很大借鉴意义, 我国商业银行与投行、保险基金、私募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关联度确实在不断地加深, 金融体系内部的风险传染性在不断增强。如何借鉴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 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既避免监管缺位, 又避免监管重复;提高监管效率, 既鼓励适度金融创新, 又规避金融风险。这是我们在金融监管体制研究中的现实课题, 为此需要我们在监管理念、监管机构设置、监管微观层面的改进及配套政策的跟进方面进行全面的提升。

一、金融监管理念的转变

金融监管理念的转变是指导金融监管正确改革、良性发展的基石。也是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一) 注意把握监管的“度”

在监管过程中, 既要注意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鼓励金融创新, 又要有效控制风险, 即做到全面统筹, 审慎监管。同时也要注意政策的灵活性。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仍然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如果过分强调连续性和稳定性, 给市场传达出扩张的政策在很长时期内不会改变的信号, 这就可能加剧通胀预期。

(二) 充分发挥金融活动的根本职能

资本市场有三大功能:优化资源配置;转移财富;满足投机需求。而为实体经济服务, 优化资源配置是其最重要的目的。不能为了发展金融而发展金融, 而应该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发展金融。

(三) 资产价格应更多地被纳入货币政策参考

反思这次金融危机, 过度忽视资产价格也是造成这次经济危机主要的原因之一。对CPI和失业率控制的重要性当然是毋庸置疑的, 但也不能因此而忽略了资产价格。货币政策目标应当纳入包括资产价格在内的更广泛意义上的整体价格稳定。

(四) 加强对于经济结构的考察

在经济总体调控过程中, 结构分析有时比总量分析更有用, 比如对于信贷问题, 要弄清楚在银行放出的信贷资金中有多少真正进入到了实体经济领域, 又有多少停留在虚拟经济领域, 如果本来应当进入实体经济领域, 但却进入了虚拟经济领域资金, 就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使其及早转入实体经济领域, 否则只会使股市、楼市产生泡沫, 在这种情况下, 单纯产生货币政策总量调控, 仅仅货币流量, 是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五) 加强同世界各国及国际金融部门的交流, 积极参加国际金融秩序建立, 致力于建立公平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

积极参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建设, 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 并抓住机遇进行汇率改革, 努力推进人民币地区化乃至国际化。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 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金融监管机构设置的完善

我国目前实行“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这种金融宏观调控职能与银行监管职能分立体制, 适应了当前中国经济和金融业发展的现状,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证明目前还是符合中国的发展实际。但是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 尤其是在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 这种分业监管可能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实的需要, 这就需要在监管意识和监管机构的设置上做出一些调整与改进。

(一) 健全金融监管主体系统, 形成监管合力, 避免出现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

建立以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为主、金融行业组织自律、金融机构内控和社会监督相配合的立体式的、多元化的金融监管组织网络体系。督促金融机构随着金融业务种类的增加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结合自身业务发展实际, 不断完善规章制度, 加强内控建设。充分发挥银行业协会、保险业协会、证券业协会等自律组织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功能, 弥补金融监管部门监管力量的不足。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建立举报制度, 通过完善各种激励机制, 引导和鼓励全社会都来关心和协助监督主体, 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威慑力, 督促各金融机构依法经营。

(二) 建立由财政部和一行三会派出代表共同参与的金融监管委员会

从当今世界各国金融业发展的经验来看, 金融业呈现先分业经营、后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相应的金融市场风险也在增加, 因此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各国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克服金融风险的选择。从目前看来, 分业监管和综合监管各有利弊。不妨将二者结合起来, 建立由财政部和一行三会派出代表共同参与的金融监管委员会。既能发挥分业监管的针对性, 又能全面防范金融风险。

三、金融监管微观层面的改善及配套政策的跟进

由于金融市场失灵和缺陷、道德风险、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 迫切需要金融监管。防止监管部门以管制代替市场, 以主管代替监管。并且, 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也需要了相关部门相关政策的支持。

(一) 通过强化对杠杆率指标的运用, 以市场及国情为导向制定确定合理的杠杆率

加快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通过发展金融衍生品, 可以提供风险对冲和价格发现机制;提高金融市场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需要。尤其要注重加强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监管, 因为无论在立法上还是监管实践中, 场外衍生品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规范, 而场外衍生品的交易规模却是不容小觑的, 可以说, 场外衍生品蕴藏着难以预料的危机, 对于金融系统的安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 最大型的金融企业需要进行单独监管

由于大型金融机构关系着金融系统的命脉和社会稳定, 大型金融机构的倒闭往往会带来经济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对国民经济的破化是难以预料的。但是, 大型金融机构的运作失败由国家来负责的话又是有违社会公平的, 故而对其监管就变得尤为重要。

(三)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征信系统的建立, 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信用评估制度;加强金融信息化步伐、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增强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与真实度。

(四) 尽快建立起存款保险机制

西方国家的实践证明, 存款保险制度在金融市场出现突发性的系统性风险时,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危机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 对于阻断危机的传导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 就是要通过成立存款保险公司, 以立法形式强制开办储蓄业务的金融机构入保, 并依法对其监管。

(五) 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 并建立起有市场经验和市场感觉的人才队伍

目前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体制还不够健全, 重理论轻实践。随着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 实践性金融人才会越来越缺乏, 发展金融市场, 理论与实践俱佳的人才是其中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全先银, 闫小娜《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J]北京:中国金融2009 (17)

[2]牛永涛《适应全球金融一体化趋势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J]北京:金融与保险2001 (8)

[3]徐洪才《大国金融方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金融选择 篇2

融学

http://.cn2011年07月20日 15:34跨考教育

金融学(Finance)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理财和投资理财的观念也在不断加强。投资理财的需求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复杂,从简单到专业,因而对高素质的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另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对我国金融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尤其是国内金融行业。据分析,在广州、上海、北京等经济发展比较快速的前沿城市,随着越来越多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市场,金融行业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同时外资银行不断进入,合资基金公司逐渐增加,银行和基金对人才的需求增长加快,金融行业对人才的争夺十分激烈。

所以,在经济学考研中金融学是非常热门的,具体有以下几个研究方向:

◎货币银行学

该专业方向主要研究跟银行及国家货币政策相关的问题,这里的银行包括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等。

热门分析:如今,许多银行都推出自己的理财产品,原本就倍受关注的银行业持续加温,成为热门的报考专业方向。

人才培养:货币银行学培养能在银行系统及其他金融机构、学校和研究单位从事金融经济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等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该专业方向主要在银行系统、学校和科研单位从事金融业务和管理工作,以及金融教学、研究领域就业。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工商企业和上市公司也需要大批专业人才,这些也是理想的就业方向。

推荐院校: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学

◎金融经济(含国际金融、金融理论)

热门分析: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9460.30亿美元,全年增加4178亿美元,增长27.34%。许多新兴的名词如外汇储备增速、开放资本项目管制、国有银行股改、股票印花税都涉及到重要的金融经济理论问题。

人才培养:该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需要的具有较宽厚的经济理论知识、扎实的金融学专业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国际金融理论知识和国际结算、外汇交易、国际金融投融资等业务技能,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外资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投融资部门工作的应用型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就业方向:该方向就业范围比较广泛,与其他各个方向都有交叉的地方。毕业生主要去向是外向型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商业银行等外资金融机构,以及中资金融机构的涉外部门、跨国公司投融资部门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等。

推荐院校: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投资学

热门分析:中国股市经历牛市后,人们对投资学的兴趣也随之高涨,其实投资不仅仅是证券投资,范围极其广泛。国家发展、企业赢利、个人获利也都离不开投资。近年来家庭理财及投资已经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人才培养:该专业培养具有金融、证券、期货、保险、营销、企业管理等领域的必备基础知识和专门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就业方向:一般来说,投资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去向:第一,到证券、信托投资公司和投资银行从事证券投资;第二,到企业的投资部门从事企业投资工作;第三,到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有关投资的政策制定和政策管理;第四,到高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应届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一般都是一线的操作员,因为没有任何单位会让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进入管理层,即使是基层管理岗位。

推荐院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保险学

该专业方向主要研究保险法学与保险数学,保险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安全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与运行规律,保险业与银行、证券业的关系等全方位的保险理论与实务。保监会对于保险专业的教学模式分为“西南模式”、“武汉模式”和“南开模式”,其对应的大学分别是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南开大学。

热门分析:在我国,保险业被誉为2l世纪的朝阳产业。首先,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以及人口的老龄化有利于保险业市场的扩张;其次,我国目前的保险深度及保险密度都很低,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再次,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为保险业市场扩大规模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人才培养:保险学专业主要是为适应我国保险业的需求而开设的,大多数学校都要求学习金融、会计、投资等经济课程,构架一个宽泛的经济知识背景。有的学校还补充市场营销、法律知识等相关知识,诸如保险营销、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与国际商法等。

就业方向:许多人误以为保险专业的就业去向就是卖保险,实际上保险营销只是保险业中一部分工作,其他工作诸如组训、培训讲师、核赔核保人员和资金运作人员、精算人员。毕业生主要到保险公司、金融机构、社会保险部门及保险监管机构从事保险实务工作,也可到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此外,中介企业、社会保障机构、政府监管机构、银行和证券投资机构、大型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等也需要该方向的毕业生。比较热门的职业有保险代理人、保险核保、保险理赔、保险精算师等。

推荐院校: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公司理财(公司金融)

又称公司财务管理、公司理财等,是金融学的分支学科,用于考察公司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融资渠道,获得最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并形成合适的资本结构;还包括企业投资、利润分配、运营资金管理及财务分析等方面,也涉及到现代公司制度中一些诸如“委托-代理”结构的金融安排等深层次的问题。

人才培养:该专业毕业生在掌握现代公司金融理论知识和实务后,可为企业进行金融市场的融资、投资与风险管理服务。具备创新、管理和应用能力后,可努力成为现代公司金融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就业方向:毕业生可选择各类公司从事融资、投资工作,也可到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实务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这里值得一提的还有金融工程专业。在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类别里,金融学和金融工程是两个不同的专业。但是有些院校由于专业设置并不齐全,金融工程下属于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的一个小方向,如山东财政学院。金融工程学与金融学研究的内容大体是一致的,只是研究方法不同,因此各自的侧重点也就有所不同。金融工程更大意义上是金融创新的产物,更重视数理技术,是属于能学到很多东西的实力型学科;而金融学则注重经济知识。国内金融工程学是最近兴起的,实力强劲的院校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工科强校。此外,报考金融工程学对数学的要求比较高,一般理科生报考更为适合。

既然同学们准备在这个行业发展,那么选择什么专业方向更符合你的发展目标呢?从当前的金融学科专业分布来看,比较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方向有: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金融工程、金融市场、保险精算、证券投资等。目前基金市场最为活跃,而熟练的基金经理人只有 3000 人左右,人才缺口过万; 2009 年以来考研金融学复习指导及辅导书推荐金融学是近年来排名前五的热门专业之一,对于热门专业来说,考研战场上的激烈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专业的角逐。跨考教育提醒同学们在看书时一定要注意调控自己的读书注意力,把注意力集中在考试的侧重点上,尽管这些地方有可能很枯燥,也要耐着性子啃下去。对于一些虽然有趣但考试考到的可能性比较小的知识点应该一带而过。一定要记住:你的时间约束永远是硬的,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金融学毕业去向

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商业性质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在内的国有四大银行以及招商银行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常有涉猎,而且往往是广大考生的最佳选择。

稳定的收入、不大的压力、较高的福利水平,银行的工作经常给人很大的吸引力。考研教育网专家建议:商业银行的进入相对来说比较低,有的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就业环境也比较民主,建议广大考生要在这方面发展的话,考研金融学方向最好选择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货币政策等上,会对以后的工作更加有利!

二、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或者保险经纪公司,如中国人寿保险、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等也是考生的常去之处。

考研教育网专家建议:要在保险方面就业的考生可以考虑保险精算专业,现在是非常热门和吃香的。另外社保中心以及财政审计部门这些单位福利也非常好,但是稳定的同时缺少灵活性,不安于现状的考生最好避开这些就业方向。

三、金融业相关委员会

如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

进入监管部门做政府官员一般是广大金融学专业考生的理想,但是要进这些部门是比较困难的,需要广大考生有一定的经济理论支撑以及专业的经济管理水平。

考研教育网专家建议:考研学子在读研期间可以兼顾自己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广泛进入金融部门进行实习,给自己日后踏上这条道路做好铺垫。

四、政策性银行

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

政策性银行相比商业银行,工作的性质更加接近公务员,因此其没有很大的灵活性。考研教育网专家建议:要想在金融行业有所作为、感触自己的天地的考生早期最好不要选择政策性银行。

五、证券公司

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等。

六、投资公司

如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公司等。

七、基金公司

如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等。

以上证券、投资、基金公司都是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因此他们的人才选拔起点相对比较高,通常情况下最低就是硕士研究生,但是百万年薪同样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力。

考研教育网专家建议:如果要在这几个领域有所发展,那么可以适当提高自己的学历,同时加强自己在个人投资管理、金融运营能力上的知识、经验积累,在专业方向的选择上可以考虑证券投资、金融市场、金融工程专业方向。

八、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及财务部

考研教育网专家建议:这样的职业对考生的财务管理知识要求比较高,有志于证券、财务的考生可以把学习重点适当向财务倾斜一下。

九、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出版传播机构等

这些专业在金融学就业的边缘,是一种综合的职业。

金融危机下的最佳选择 篇3

外观设计:紧凑实用

事实上,富士在长焦市场上的表现一直都是比较不错的,相当专业的外观设计也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赞誉。不过近年来,受到便携风潮的影响,富士在长焦机型的工业设计方面也逐渐像紧凑小巧的风格转变,无论是之前的S1000fd,还是我们曾经测评过的S8100fd(详情请参阅2008年10月20日刊),都在像最轻巧的数码长焦相机方向努力。S2000HD也不例外,相比S1000fd在长宽高上均有5mm的增加,机身重量也由原来的325g升级为386g,但整个机身设计依然相对较为精巧,机身上多处的蒙皮设计也让S2000HD在保持了舒适的握持手感的同时,更加具有单反味道。具有典型富士长焦机型特征的手柄位上,S2000HD的线条更加硬朗,按键布局也作了较大的改动,让使用者更加得心应手。但是比较遗憾的是,S2000HD缺少A档光圈优先拍摄模式,并且M档下光圈的选择也仅为最大和最小两档。此外在电池方面,S2000HD也延续了富士长焦惯常的4节碱性电池设计,这样的好处是便于使用者随时随地更换而不需要再充电。

S2000HD背面采用一块约23万超像素的23英寸LCD显示屏,并在外表面覆盖了强化保护屏,与过去裸露相比更加耐用和省心。背部按键的布局基本属于众风格,五维导航键四周伴着四个功能按钮。值得一提的是,S2000HD的光圈、快门参数设定是要按下右下角的曝光补偿按钮才开启的,设定完如果想进入菜单等又要按下曝光补偿按钮先退出来,有点不方便。另外一点就是回放照片结束后按下回放按钮是不会返回拍摄状态的,必须半按下快门。

功能设置:千万像素+动态高清录像

S2000HD装载了一枚功能强悍的高精度富士龙镜头,拥有15倍的超大光学变焦,更为难得的是该镜头还具有27.6mm的大广角,焦段范围为27.6-414mm(相当于35mm相机)。CCD位移光学防抖和超高感光度结合所带来的多重防抖功能可以让S2000HD高效的防止手抖及被拍摄物体运动所带来的图像模糊,为使用者拍摄锐利、清晰的照片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当然,在功能方面S2000HD的最大卖点在其“HD”上,也就是高清的意思。换言之,S2000HD是富士首台支持720p高清摄像的长焦数码相机,能够支持拍摄分辨率达1280×720的高清录像以及3648×2056/1920×1080像素(16:9格式)的静态图像,而高清输出数字接口则保证使用者能够在高清数字电视上尽情享受所拍摄的高清电影和图片的乐趣。可选购的遥控器则将让播放更为简单、舒适而富有娱乐性。

样张欣赏:来自新春佳节的那一片绚烂

S2000HD的样机试用期间,正好是传统的新春佳节,于是年三十儿晚上炫目的烟火和庙会门上火红的灯笼也就成了最好的样张范本。下面就让我们随着拍摄样张来看一看S2000HD的实际画质效果如何。

首先来看风景样张,2008年的北京冬天似乎异常温暖,春节以后六九未到便急急的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气象。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想要树木呈现出冰挂,就只有指望“DIY”——自己动手了。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冷水冲刷以后,小区花园里一棵枯黄的灌木终于结成了些许冰挂,于是赶紧端起相机拍下这难得一见的人工景致。从样张中可以看到,尽管并不十分明显,但还是可以清楚看到冰挂的存在。此而由于S2000HD具有富士擅长的反转片色彩选项,因而照片的色彩十分鲜艳。再加上背景的楼字与蔚蓝蔚蓝的天空的陪衬,也使整张图片的成像效果带有很强的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

接下来是取自于庙会上的静物样张,需要说明的是,S2000HD拥有两种微距模式,尤其是超级微距模式下最近对焦距离为1cm,可以非常贴近拍摄物,得到较大的放大比率和极浅的景深。但由于拍摄距离较远,因而采用了长焦端+防抖开启模式,而并没有使用三脚架。尽管拍摄时只采用了普通色彩模式,而没有使用能让色彩更加艳丽的反转片模式,但S2000HD仍然拍摄出了浓郁并且鲜艳的图像,大红灯笼那种特有的中国红被原汁原味的呈现了出来,背景也得到了很好的虚化效果。

再来看夜景的烟火拍摄效果,S2000HD拥有最高IS06400的感光度,但我们知道,这样的参数实用性不大。一般来说,当ISO达到400时画面的噪点就开始比较明显。不过,幸好我们拍摄的是烟火,其绽放的一瞬间所产生的感光点要远远好过在非正常光线条件下的夜晚景色,因而即使没有使用三脚架以及增加曝光补偿,也让我们得到了较为艺术化的拍摄样张。

最后是人像样张,在这类样张的选取上,我们以刚出生只有12天的婴儿作为拍摄主体。我们知道,对于既不能排列辅助灯又不能直视阳光的婴儿而言,基本等于是在逆光拍摄。因此,适当增加曝光度有助于最后的成像效果。事实上,S2000HD并没有让人失望,从样张中可以看到,尽管婴儿面部的光线并不充足,阳光透射处也有些曝光过度。但有了面部识别功能的帮助,婴儿的面部还是非常清晰细致的,表情自然安详,就连一些微小的细节也没有丢失。

结语

我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 篇4

国内目前在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问题的研究有很多。其中, 郭亮 (2013) 在对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模式进行探究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金融监管的实践, 研究混业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制度。曹凤岐 (2009) 在改革和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中提出改革目标是建立一个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 也提出分三个阶段进行改革的建议。吴利军、方庆 (2012) 指出我国现行监管体系的弊端, 并据此提出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变革的改进型路径。高田甜、陈晨 (2013) 对危机过后的英美两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作出介绍和评价, 提出应妥善处理监管和消费者保护之间的冲突, 加强宏观微观审慎监管之间的协调配合。

二、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

(一) 目前监管现状和国际主流监管模式。在金融混业经营下, 混业监管本就应该是常态之事。但是, 由于受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所影响, 中国目前金融体制改革大幕刚刚拉开, 在金融监管领域上, 分业监管仍然是目前的监管模式, 我国现行监管体制中存在的监管漏洞、重复监管、监管资源浪费、监管机构间协调性欠缺等问题逐渐的暴露客观上要求我国对既有监管模式进行调整和转换。最近几年的事例有以下几个:2011 年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使得90 多家中小企业倒闭, 其中监管上有一个原因就是央行和银监会不协调。2013 年6 月货币市场“钱荒”, 也是由于央行和银监会同业业务存在不协调。最为严重的2015 年6 月股灾, 更是集中暴露了现行监管体制的显著弊端, 分业监管体制开始备受诟病。6 月中旬, A股大幅下跌, 上证指数跌幅超过30%, 直到7 月9 日在救市政策出炉后不久才企稳。然而, 8 月18 日之后, A股再次下跌, 沪指一路跌到了8 月26 日的2, 850 点, 两个多月时间沪指近乎腰斩, 逼迫国家动用超过万亿资金救市。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快速大跌中, 众多个股一度连续无量跌停, 市场流动性缺失。业内人士认为, 股灾背后反映了银行、证券乃至其他金融主体之间无法割裂的联系, 即彼此通过各种通道实现资金流动以及通过创新处于监管灰色地带, 从而带来金融风险。由此看来, 混业经营不再是争论焦点所在, 混业监管模式的选择才是目前重中之重。面对我国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 与之相适应的监管体制才能更好地为金融市场保驾护航。

我国在这方面也做过不少有益的探索。2013 年8 月初, 国务院正式确立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并强调这一制度“不改变现行金融监管体制, 不替代、不削弱有关部门现行职责分工, 不替代国务院决策。”联席会议不刻制印章, 不正式行文。前述银行人士认为, 这种淡化行政色彩的做法, 其目的也是为了减少改革阻力。但是, 联席会议制度并没有实质权利, 对事实上的监管改革没有太多的帮助。

目前, 全球金融监管模式有四种:机构监管、功能监管、综合监管、双峰监管, 在这里美国是一个例外, 不属于这四种的任何一种, 但是又兼具了四种的一些特征。机构监管也称分业监管, 是指将金融机构类型作为划分监管权限的依据。我国就是典型的机构监管国家, 但事实证明在混业经营下, 机构监管是不可取的一种模式。功能监管依据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设计金融监管体系, 就是规定某一类金融业务由某个监管者进行监管, 而不论这种业务是由何种性质来从事的。这比较能够有效地解决机构监管下的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漏洞, 当然成本增加, 机构之间过度竞争导致的倾向性监管也是弊端。综合监管是指金融系统中所有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的活动都由同一个监管机构负责监管, 这一监管者既负责所有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 也负责所有金融服务的行为监管。其能有效地解决由于监管不确定性形成的监管重复或真空问题, 但是效率难以保证。双峰监管又叫目标监管, 是以监管目标为基础通过设立两个监管机构分别负责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审慎监管机构旨在维护金融机构的安全和稳健, 行为监管机构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双峰监管能够保证各自监管领域内监管的一致性而避免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 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监管机构之间的竞争和制约关系。但是, 一个金融机构会受好几个监管机构监管, 从而出现管理成本上升, 监管效率低下等问题, 在这一点上与功能性监管相似。从以上综合比较来看, 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完美的监管模式, 各种模式有利有弊, 不可一概论之。在中国目前“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的现状下, 当务之急应该是打通各监管部门之间的渠道, 尽早形成一个统一的协调的监管框架。

在监管模式的设计中, 风险与效率的权衡是关键, 而风险与效率的权衡又往往取决于一个国家发展所处的阶段以及金融业在这个阶段中所起的作用。中国金融市场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在此过程中, 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至关重要。在监管模式上, 笔者认为可以选择功能监管, 借鉴双峰监管的一些优点。

(二) 微观领域的金融监管。笔者认为应该在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之上设立一个金融监督管理局, 将三家纳入其中, 该局直接隶属国务院, 负责金融领域微观审慎监管。这样可以建立一定的协调机制, 加大配合力度。在信息交流和信息协作上, 可以建立一个广泛的信息交流机制, 从而实际上减少信息缺失和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决策失误。对于当前热门的金融控股公司等新型的金融集团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联合机构独立于“三会”之外, 更好地对交叉领域或空白领域进行监管。另外, 在法律法规方面要制定相关监管细则和操作流程。例如, 《金融控股公司法》应该被首先制定, 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以及监管主体, 界定金融控股公司的权利与义务, 为金融控股公司的规范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宏观审慎监管上我们应该明确央行的地位, 进一步加强央行的独立性。

(三) 宏观领域的金融监管。在宏观背景下, 央行仍然要发挥其作为唯一货币机构的宏观调控能力。在货币政策制定时还要注意到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在改革进程中, 要把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作为货币政策考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另一方面, 央行要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 可以根据个别银行的流动性问题是否引发系统性危机来选择用何种金融工具对其进行援助。这也为具体监管机构找出具体成因, 采取相关措施提供了必要的解决时间。

摘要:伴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进程, 金融业竞争尤为激烈, 混业经营已经是国际大趋势,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与此同时, 尚未完善的金融监管领域问题频发, 金融监管模式的不确定性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本文提出当下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和具体做法, 为我国金融监管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混业经营,监管模式

参考文献

[1]郭亮.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监管制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13.

[2]高田甜, 陈晨.金融监管体制:国际比较、发展趋势与中国选择[J].上海金融, 2013.10.

[3]曹凤岐.改革和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4.

投资者选择与金融系统演变 篇5

中国的金融制度改革在走过20多年的历程之后,现在无疑处于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金融系统最终将显现出是在向何种模式演变,是继续沿着目前这种自成一体的模式演进,还是向美国英国模式或是德国日本模式演变。最终的演变结果其实不是人们事先设计的产物,必定是各种力量相互冲突协调的结果。现在断定中国金融系统将演变为何种模式?选择何种模式来演变中国的金融系统是最佳选择?都不可能有确定的答案。但是,我们显然需要了解不同金融系统的演变过程及其特征,需要对金融系统为什么会这样演变有一个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当我们注意到现有研究不同金融系统模式及其演变的理论主要是针对美英、德日模式、从而对中国金融系统模式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时,我们就更需要对金融系统及其演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期待找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不同金融系统的更具一般适用性的要素。

按照目前通行的划分不同国家金融系统模式的标准,一般是依据金融中介机构(主要是指银行)和金融市场在其金融系统中各自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区分为银行主导型的和市场主导型的。但实际上中国的金融系统并不属于这两种模式中的任何一种。中国的银行虽然在金融系统中处于重要的甚至可以说主导的位置,但中国的银行其业务被严格地限制在银行业,没有投资银行业的功能。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形,因而,有学者首先把不同国家的金融系统划分为发达的与落后的,然后再根据其机构与市场的不同作用,划分为发达的银行主导型或落后的银行主导型,或是发达的市场主导型或落后的市场主导型。

对不同国家的金融系统模式进行区分是不可避免的,以上的划分自然是一种办法,但这一划分的牵强性是显然的,很大程度上只是注意到了金融系统的外在形式,只是关注通过市场直接融资与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融资的不同比重,关注金融监管中的不同监管模式(是分业的还是混业的)。这样的划分还不能揭示决定不同金融系统模式存在的内在因素。因此,无疑需要进一步地探讨影响并决定金融系统存在及其演变的力量。只有对影响并决定金融系统形成与演变的根本力量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我们才可能进一步地理解中国金融系统演变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减少中国金融系统演变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冲突。

为了推进中国金融理论界对于金融系统形成与演变的研究,我们试图提出一个初步的解 释金融系统的框架,我们首先简单评述目前这一领域的理论进展,指出其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我们的解释;最后以中国金融系统演变的具体情形进一步说明这一解释框架。

一、对现有理论的评述

现有的研究金融系统的文献基本上是从金融市场的基本假设出发,放松Arrow-Debreu-Mackenzie(ADM)模型的基本假设,来研究金融系统在克服这些假设方面的作用。在ADM 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中,金融中介没有存在的必要,中介的存在只是因为存在交易成本,中介便成为减少交易成本的手段;而另一方面,如果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金融中介可能会优于金融市场,因为金融中介可以“复制”市场的某些功能,同时还能签定长期激励合约,减少代理成本。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作用的各种组合与比较构成了Allen和Gale(2000,2001)所说的比较金融系统的主要内容。

美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德国

金融市场:

最重要

最重要

发达

相对不重要

不重要

银行:

竞争性的集中度

外部公司治理: 敌意接管

敌意接管

主银行系统

主银行系统

1、金融系统概览(Allen和Gale,2000)

图1显示了分析金融系统的基本框架。不同国家的不同金融系统在不同环境下,在资源配置方式、企业融资的手段、信息处理、风险分担和参与公司治理等方面起到了不同的作用,这些方面构成了比较金融系统的分析内容,也是思考金融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Thakor,1996)。这两者的研究可以视为Merton(1995)从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功能角度思考金融系统的具体化。

金融中介功能观的分析主要依赖于两个基本前提:1)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稳定,即金融功能在不同时期和跨地域政治上变化较小;2)竞争将导致机构结构的变化,并向更有效运行的金融系统演进。由于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远比机构要稳定,因此功能很少随时间和地域的变化而变化;机构的变化是由功能决定的,机构之间的竞争与创新最终使得金融功能更有效率。因此,依据金融系统的功能来设计金融系统便成为逻辑的起点。

问题是,人们如何利用金融系统的这些功能呢?这就需要探究履行这些功能的相应制度安排。对这些相应制度安排的探讨构成了人们研究金融系统设计的具体内容。

1.金融系统、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

在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忽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如J.Robinson(1952)认为,是经济发展带动了对金融服务的需要;Lucas(1988)认为,“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被过分夸大了”。另一种不同的观点认为,金融系统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早在20世纪初,A.Shumpeter(1911)就认为银行体系促进了产业投资,因而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Gruley and Shaw(1955)曾提出金融结构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他们强调金融中介在提供信用方面的作用,因而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Goldsmith(1969)则首次利用大量的跨国数据来说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McKinnon(1973)、Shaw(1973)发现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有很强的正向关系;此外,最近几年以来的研究基本上都认金融市场与机构的发展能够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King and Levine,1993;Levine,1997;Levine and Zervos,1996;Rajan and Zingales,1998)。

研究金融系统的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际上已经放松了ADM模型的一些基本假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ADM模型中,没有信息和交易成本,也就无需金融中介,即金融中介的发展通过减少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促进了经济交易的绩效;(2)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上,受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影响,认为金融制度的安排改变了资本的生产率、金融体系的效率(如信息传递)、储蓄率而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Pagano,1993)。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采用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以及博 弈论的新进展和分析工具运用于金融领域问题的讨论,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被Fry(1995)通称为第二代金融发展理论。

2.金融系统、企业融资方式与公司治理结构

由于市场是不完美的,依据ADM模型,中介在克服不对称信息、参与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就具有优势。金融中介的存在增加了企业的融资制度安排:企业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融资,也可以依赖中介间接融资。Mayer(1988,1990)的两篇论文首次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各国企业的融资制度为什么存在差异?其结论是可能存在一个融资顺序(Pecking order):在主要发达国家的企业资金来源结构中,企业内部资金是最重要的,在外部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是最重要的,而股权融资的比重通常较小。企业融资结构不同的另一含义可能是,投资者希望通过中介来克服不对称信息、减少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Diamond(1984)在一个高成本的由国家来验证借款人资信的框架下,论证了监控借款人现金流的各种银行存在的合理性,提出了中介是“被委托的监督人”的思路。Stiglitz(1985)指出机构的作用在于减少信息不对称。Boyd、Puri和Prescott(1986)则指出,利用银行的审查功能,这些机构使用能够减少在劣质项目上投资的信号,并由此说明银行是如何能够增加在有社会效益的项目上的总投资的。而青木昌彦(1994)对日本主银行制度的研究表明,日本的主银行系统对公司的控制及其在相机治理机制中的作用,主银行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在对企业监控的三阶段中解决不利选择和协调失败、道德风险以及承诺问题。并且,全能银行系统具有私有信息,因而在降低信息成本和对非所有者的管理者的监督上,全能银行系统具有优势(Benston,1994;Saunders and Walter,1994,1996;等等)。

这些研究使人们确信在银行主导型的经济中,长期银企关系的作用比银行发挥较小作用经济中的银企关系(市场主导型经济中的银企关系)的作用更加明显,这些关系有助于减轻道德风险,并鼓励更多地利用债务。在Boot和Thakor(1996)建立的一个银行业无期限的(Infinite-horizon)模型中,银行和企业之间的长期合约降低了依靠抵押来解决逃避努力工作的道德风险,从而提高了公司治理结构的效率。

上述研究侧重于探讨市场或中介(银行)一方在企业融资和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但 在现实世界中,以全能银行制度为特征的德国金融系统正在加快其金融市场发展的步伐,Ulrich Schr*der Alexander Schrader(1998)在“德国银行正在变化的角色和公司治理:向市场演进吗?”一文中指出,人们似乎可以期望德国的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尤其是在银行持股和银行在监事会中的代表权方面,并认为,德国的金融系统中的资本市场将缓慢地从几个方面向英美国家的方向发展。Claudia Dziobek and John R.Garrett(1998)在“金融系统的趋同及其对欧洲和美国监管政策的挑战”一文中则指出,自由全能银行的支持者所宣称的,自由全能银行可以解决由所有权分离、信息以及控制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冲突的论据是不够充分的,并认为,仔细权衡委托代理的冲突,最好是假设银行最大化其自身的收益,而不是假设拥有信息优势的银行会用它去最大化公司股东的收益。这实际上对中介(银行)通过监督企业来更好地服务于投资者的论断提出了质疑。为消除全能银行的信息租金,德国的金融系统需要法律上的修改,以划清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的界限,并需要广泛的结构改革,来促进银行间的竞争。而J.A.C.Santos(1998)在“商业银行的证券业务:一个回顾”一文则得出了中庸的结论。他认为,应该允许银行根据资本化状况来选择它们自己公司的结构,因为这种政策给了银行利用各种组织结构优势的机会。在美国,1999年的GLS法案则废除了1933年GS法案限制银行投资企业股权的权力,允许银行参与公司治理。可见,对金融系统应该向什么方向演变存在争议,因而对不同的金融系统为什么会发生不同的演变也没有一致的解释,而且这样的变化对机构投资福利的影响是难以计量的(Allen and Gale,1995;Berger,et.al1999)。

3.金融系统的风险管理和风险分担

金融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管理风险(Merton,1995)。传统的金融中介理论一直强调了中介的风险管理功能,但主要是从套利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Franklin Allen,Anthony M.Santomero(1998)认为这些传统的中介理论一直没有提及成本,包括直接交易成本和确保经营者合理处理交易的成本。于是,他们从参与成本角度来认识金融中介的风险管理功能,认为金融中介通过大规模从事风险业务而减少了投资者直接参与金融市场的成本。尽管这些分析的角度有所差异,但在金融中介的重要功能——风险管理的认识上是一致的。

从横向和时间序列上,人们把金融系统的风险管理功能分为横向风险分担(Cross-Sectional Risk Sharing)和跨期风险分担(Intertemporal risk sharing)。这两种管理风险的方式分别与金融市场和中介相联系。金融市场允许个人分散投资组合,对冲异质风险(hedge idiosyncratic risks),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调整资产组合的风险。这种在既定的时点上,不同的投资者可以进行风险互换的做法称为横向风险分担。在这里金融市场实际上表达了不同投资者在某一个既定时点上对风险的不同感受,因而金融市场也就扮演了表达不同投资者的不同意见的机制(Allen,1993)。

与金融市场相比,金融中介则能够提供跨期风险分担。金融中介机构可以通过在不同时期中均衡得失来防止资产价格的过分波动,从而在不同的期限内平滑了投资收益,而市场不能提供这种保证,因为不同的“代际”是在不同的时点上参与市场的。Allen和Gale(1995,2000,2001)的研究中分别指出了这一点。

联系到现实中的金融系统,在德国、日本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系统中,风险管理可以借助跨期平滑来实现,金融中介可以通过积累风险低、流动性强的资产来减少跨期风险。另一方面,在英、美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系统中,借助金融中介实现跨期分散风险的功能受到市场的抑制,这种体制下,金融市场承担的横向风险分担的功能则至关重要。所以在依赖市场进行横向风险管理的金融系统中,需要一个发达的衍生工具市场来对冲风险。

4.金融系统与政治法律

Asli Demirguc-Kunt and Ross Levine(1999)在“以银行为基础的和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系统:跨国比较”一文中,把全球金融系统划分为市场主导型的和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系统,试图进一步从实证角度来区分金融系统的差异。但LLSV(1999)则认为以银行为中心和以市场为中心来区别金融系统的差异不是特别有用,认为从投资者保护角度来解释金融系统差异更为有用。这实际上涉及到从法律的角度来研究金融系统的现存差异和演变。

M.J.Roe(1997)研究了美国公司财务的政治根源,明确提出了政治因素是美国公司财务结构的重要决定因素,从法律角度研究了美国的金融系统在公司融资和企业治理结构中的特征。近些年来,法律与企业融资方式之间的关系成为研究金融系统演变的热点。Benston(1996)对美国1933年的GS法案通过的原因也作了类似的研究,认为政治(法律)对公司财务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力。La Porta(1997),LLSV(1997,1998),Levine(1997)的大样本研究表明,法律特征对各国金融市场的差异,即是选择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系统、还是选择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系统的原因,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习惯法起源的国家更注重对小股东的保护,因而有利于股票市场的发展,而民法起源的国家更注重对信贷者的保护,因而有利于以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系统的发展。Bernard Shull(1999)在“美国银行业与商业的分离——对关键问题的审视”一文中认为,美国银行与企业的分离可以追溯到一项英国传统——将范围有限的垄断特权授予某些服务于公用事业的私人团体,因而从美国法律起源的角度论证了美国金融系统的演变。Vladimir Popov(1999)在“俄罗斯与其他转轨经济中金融系统的比较:英美和德日—两种模式的对照”一文中指出,俄罗斯私有化的方式适于证券市场发展的性质(将所有权分给企业职工并发放凭证)、银行系统的极端分散性、1992—1995年削弱了银行的融资能力而且实际上破坏了长期银行信贷的高通货膨胀经历,俄罗斯似乎正在趋向于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系统。这实际上指出了俄罗斯金融系统的演变是俄罗斯政治改革的结果。Pistor,et.al(2000)也研究了转轨经济中的法律与融资的关系,认为在转轨经济中,法律执行与法律特征本身相比对融资的影响更大。

R.Rajan and L.Zingales(2000)从政治学角度研究20世纪的金融发展,认为尽管金融市场与机构的发展能够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King and Levine,1993;Levine,1997;Levine and Zervos,1996;Rajan and Zingales,1998),但为什么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有一个发达的市场和竞争性的机构呢?他们认为并不是所有国家在赞同金融发展问题上能够取得政治上的一致性,危机往往是政治上采取反市场力量的根源,从而使金融系统倒退,依此从政治学的角度论述了金融系统的差异。

现有解释不同金融系统的理论其主要问题在于,第一,提出这些理论的学者都置身于市场经济国家的背景之下,因此,他们把市场作为一个前提性预设而不再进入其讨论之中。实际上,在这些学者的理论之中,即使是银行主导型的,其制度背景也是市场制度,而决不是一个与市场相对立的非市场系统。因此,这些学者作出的银行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的区分,是局限于对市场制度背景下的不同金融系统的区分,而不是着眼于全球不同金融系统的区分。或者更进一步的说,他们实际隐含着把基于市场制度背景而进行的不同金融系统的区分,转换为可适用于其他制度背景的不同金融系统的区分。他们没有意识到其区分本身的局限性。这样的局限性其实影响着他们进一步地探究决定金融系统存在与演变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这些理论大都只是说明了不同系统各自所具有的优势,在公司治理、风险处理、信息传递等方面,不同系统都显示了各自的长处,正因为如此,不同国家之所以存在不同的金融系统模式,似乎并没有内在的决定性因素,我们通过这些理论,仍然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存在不同的金融系统模式?理解为什么存在不同模式金融系统这一问题之所以重要,就在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将使我们触及决定金融系统形成与演变的决定性要素。在这方面,Rafael La Porta等人提出从投资者保护这一角度来理解不同金融系统的存在,应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推进。但是,他们的讨论更多的局限在法律的范围内,而缺乏对于投资者本身的进一步研究。

于是,就有了第三个问题,即这些理论普遍不是从投资者出发来讨论不同金融系统的存在。因此,对金融系统功能的讨论并不是基于投资者的需要来展开。如果基于投资者管理风险的需要来理解不同金融系统,那么,我们甚至可以说,并不存在发达的金融系统与落后的金融系统的区分,重要的是特定的金融系统模式要与特定国家投资者风险管理的需求相对应。二、一个初步的解释框架

1.金融系统及其功能

一般认为,金融系统的最基本功能是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对金融系统功能的这一理解是以存在着一个客观效率标准为前提的。这似乎只是注意到了金融系统活动的表面。我们把金融系统看作是全体投资者参与并作出投资决策的决策系统,那么,这一系统功能的体现,就要依据其符合全体投资者意愿的程度来说明,而不能仅仅依据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情况来说明。这里强调的是主观方面。至少存在着这样两种情形使我们强调从投资者意愿的角度来讨论金融系统功能。一是全体投资者作出不投资的决策,这也是一种决策,在这里,就不发生储蓄,这样一种情形并不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设想,不能因为在这样一种情形中没有发生现代 意义上的金融活动,而把这样一种情形排除在金融系统的模式之外;二是少数投资者操纵决策,作出不符合大多数投资者意愿的投资决策,这时,仅仅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角度来看,可能是高效率的,但却是违背大多数投资者的意愿的。反过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是符合全体投资者意愿的,那么储蓄向投资转化也将是高效率的。

把金融系统看作是全体投资者参与并作出投资决策的决策系统,这样,投资者的选择、投资者利益群体的组合及不同投资者利益群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实际上决定着这一决策系统的形状。而要理解投资者的选择、理解不同投资者所形成的组合,需要进一步地认识投资者的主观风险感受,正是投资者的主观感受决定着其选择,并由相似的主观风险感受而形成投资者群体,这些,决定金融系统模式的形成与演变。

2.投资者及其风险感受

投资者必定是通过某种中介机构参与金融活动的。难以想象资金需求者与资金供给者之间的直接交易,因为金融总是与时间联系在一起的,金融的交易活动总是要持续一段时间,这决定着金融交易活动不能类似有形商品那样是一次性的交易,这里总是需要有某种的信用,而信用需要某种形式的中介才可能建立。不排除亲朋好友之间的借贷,但与其说亲朋好友之间发生的是借贷,倒不如说是一种相互帮助,他们之间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借贷关系,这里的借出方一般都具有一旦收不回就不要的心理准备。如果他们之间是真正的借贷关系,那么他们之间至少会订立契约,而契约就意味着某种形式中介的介入。实际上各种形式的交易所也是一种中介。因此,在这里我们排除投资者直接进行交易的情形,投资者总是要通过某种中介参与金融活动,这里存在的只是投资者选择什么类型中介参与金融活动的问题。

不同的投资者具有不同的风险感受。这一点正是存在不同种类金融产品、不同风格类型的金融中介,从而存在不同的金融系统模式的基础。首先可以把投资者划分为感受到风险的投资者与没有感受到风险的投资者。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可以说投资者(在这一体制下行为主体并不独立作出投资决策,但可以认为这里的投资决策是由全体成员共同作出的,因而这一体制下的行为主体仍可称为投资者)没有感受到风险,因为单个投资者在这里并不承受风险所可能带来的结果,在这里风险的影响是由全体成员共同承担的。也许人们可以说,只是 因为有了这样的计划体制、这样的金融系统,才决定了投资者具有这样的无风险感受。应该说体制、金融系统本身是人们选择的结果,这一结果本身自然会影响人们的主观心理感受,但终归是人们的选择决定着体制、金融系统的模式,也正是投资者的选择决定着金融系统的不断演变。只有这样,才能够理解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所发生的市场化改革。

具有风险感受的投资者有着对风险的不同感受。有些投资者是风险规避型的,有些投资者是愿意冒风险的。不同类型的投资者选择不同种类的金融产品,从而选择着不同风格的中介,最终决定着金融系统的模式。

3.风格、产品与中介

我们认为,在投资者没有风险感受情形下,也存在相应的金融系统,但这时的金融系统侧重于通过政府行政性的安排来管理整体的风险,没有给金融产品、金融中介的发展留下空间,我们在这里不准备对这一金融系统作更进一步的讨论。我们要着重讨论投资者感受到风险的情形。

在投资者感受到风险的情形下,投资者对于风险有着不同的感受。简单地可以把不同风险感受的投资者划分为风险规避型的和风险偏好型的。风险规避型的投资者选择银行存款、国债等提供固定收益的金融产品;而风险偏好型的投资者选择股票、企业债券等收益不确定性的金融产品。总之,不同风险感受的投资者选择不同种类的金融产品,而提供不同种类金融产品的金融中介机构则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大体说来,可以把提供固定收益金融产品的中介机构视为具有保守风格的中介,而把提供波动性收益金融产品的中介机构视为具有自由风格的中介。传统的商业银行属于保守型的中介,而投资银行则属于自由型的中介。

不能把中介仅仅理解为某个或某种机构,在这里需要对金融中介作广泛的理解。中介首先是投资者的自组织,金融中介功能的核心在于组织投资者参与,减少投资者的参与成本。中介并不限定为某种类型的机构,中介其实是一个体系,除了银行、投资银行等机构之外,为投资者提供服务的各类组织、机构都是中介。中介其实就构成了市民社会。

本文着重在于讨论为什么存在不同模式的金融系统,因此不准备讨论不同模式金融系统在风险管理方面各自的特点与具体过程,不讨论不同风格的金融中介在管理风险方面的具体内容,这些内容包括Allen 和Gale所指出的公司治理、信息传递等方面。实际上,公司治理可以被包括在金融中介的风险管理内,不同金融系统模式所体现的不同公司治理结构,是对应于不同投资者的风险主观感受,对应于不同投资者管理风险的不同需要。

1.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金融风险的变化

市场化意味着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主体将在一个相互独立的但又是不确定的关系平台中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易,行为主体由此要自己承受收益的波动,即行为主体在市场化过程中一方面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另一方面则相应地面临着风险。金融及金融业的的核心,是风险的管理,包括风险的交易、配置、转移和化解。所以,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风险与金融业的发展,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经济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从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意味着原本由政府调控的资源要转为由市场来配置,原本由由政府管理的风险,要转为由各经济单位和个人来承担。在集中的计划体制下,由国家统一安排经济活动,这时,对于各类经济单位及个人来说,是无所谓风险的。因此,中国的经济改革,实际上是一个风险不断释放的过程,即由国家统一承担、统一处理的风险,转变为由各类独立的经济主体自主承担、自主处理风险的过程。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类经济主体必然逐步地感受到自身所承受的风险正在不断加强。

对于个人、家庭来说,经济市场化改革以来,首先是就业制度的改革,接着是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和住房制度的改革,使个人与家庭的收入和支出都变得不确定或不确定性程度大大增加。因此,储蓄-投资并由此而形成的家庭金融资产,成为个人和家庭减少其风险的基本手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人与家庭对自己储蓄的如何运用及如何被运用,对于其金融资产的管理,自然有着不断提高的要求。当然不会仅仅满足于获取银行存款的利息,或者说,不会 满足于其投资选择被局限在银行储蓄和国债这两种渠道上。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改革的推进,个人和家庭出现了分化,不同类型的个人与家庭对自己的未来有不同的预期,对于不确定性也有不同的感受。因而,就个人与家庭这一层面而言,存在着对于风险的不同感受,形成不同的风险意识,也有着对于风险管理的不同要求,于是对投资选择、对于金融产品,也就存在着不同的需求。原先计划体制下的金融系统及其所提供的金融服务,自然不能满足个人与家庭日益分化的投资需求。

从个人与家庭所提出的风险管理要求来说,一方面投资者希望有多种风险-收益组合的金融产品可供选择,并进行自身的金融资产组合;另一方面,个人与家庭已不再是只能持有金融资产而不能有负债了,而是要进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了。这也提出了对于面向个人与家庭的信贷的要求。

市场对于企业来说,并不仅仅意味着要求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符合各类消费者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作为企业首先要获得投资者的承认。也就是说,市场化的企业,不仅面对着产品市场上的竞争,更重要的是要面对来自资本的约束。与传统计划型企业没有面对不确定性的情况相比,改革中的企业一开始面对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随着改革的推进,特别是随着金融制度的市场化倾向改革的展开,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在面对着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的同时,又开始面对着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

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的约束,使得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要求大大提高了,风险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了。企业面对着不同的融资选择,要比较不同的资本成本、现金流的安排。

同时,企业之间购并的展开,意味着不同投资者力量之间的整合,这也是管理企业风险的一个重要方式和手段,提高了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的要求。

2.中国各类投资者风险特征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并不 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向市场化模式转轨的过程,它更大程度上是一个基于自身的制度背景而发生的自我改造过程。与此同时,在这一市场化过程中形成的市场,其基本功能及功能的发挥必定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某种特色。表现在金融领域里的情形是,尽管各类行为主体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开始感受并需要处理风险,但实际上人们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期待政府发挥风险管理的职能。因此,在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市场所发挥的处置风险的功能,是受到一定的约束与限制的。

A.各类经济主体的风险管理选择受到约束

庞大的个人金融资产主要以银行储蓄存款的形式存在,这表明个人与家庭的投资选择还受到相当大的限制,个人与家庭的理财能力、管理风险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

应该说,个人与家庭收入随着经济改革的展开而不断提高、从而导致个人的金融资产数量不断增加,占整个金融资产的比重也不断提高。如果在个人金融资产迅速增加的同时,能够相应地增加个人的投资渠道,提高个人管理风险的水平,那么,国家通过改革所释放的风险就能够真正地得到个人和家庭的承接。但中国的实际情形是,这两个过程并没有衔接好,个人与家庭并没有获得与其金融资产相对应的风险管理选择权利与手段。

最重要的是,机构投资者的建设远远不能适应个人与家庭风险管理的需求。对于单个的个人与家庭来说,要求其具备风险管理能力,是一种过份的要求,个人与家庭的风险管理能力,总是要体现在其能够委托的机构投资者上面。如果机构投资者的产生与建设不能体现不同个人投资者的需要,那么,最终结果就是个人与家庭的风险管理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没有金融中介,个人投资者在金融活动中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

产权改革与建立公司治理机制进展缓慢,这与各类机构投资者未能迅速形成并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各类机构投资者形成并得到确实的发展,各类利益相关者就会对企业形成真正的约束。由于各种类型中介的发育迟缓,因此中国的投资者(包括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还没有形成真正发挥作用的差异结构,造成中国公司单一化地追求短期收益,助长了资本市场的燥动。这是从企业制度这一方面而言的。

另一方面,从企业所面临的外部融资环境来说,企业的融资选择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资金供给上过多的政府色彩,也扭曲了企业的信用与融资行为。也就是说,拖欠、逃废政府或政府色彩机构(金融机构或企业)的债务,成为一种理性的行为。据统计,截至2000年末,在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开户的改制企业62656户,贷款本息5792亿元,经过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的逃废债改制企业32140户,占改制企业的51.29%,逃废银行贷款本息1815亿元,占改制企业贷款本息的31.96%.B.政府承担风险管理的操作职能

当市场的处置风险功能受到一定的约束后,在金融风险的处理上必然留下较多政府的痕迹。目前中国对于金融风险的管理,更多的是采取行政性的办法。政府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作为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者。具体表现在,第一,作为管理金融风险手段的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工具组合,主要是以政府信用为支撑的,民间信用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不发展;第二,管理风险的中介机构没有摆脱政府的色彩;第三,市场的波动受到政府的控制。

3.中国金融系统的特征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演变,突出地表现为投资者开始感受到风险,但其风险管理上的选择是不充分的,因而中国的投资者并不完全地承受其本来应该自主承受的风险,政府仍然主导着风险管理的具体操作。

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尽管随着各类经济主体的风险意识及对管理风险的要求日益加强、随着个人、家庭及企业对于管理风险要求的提高,以管理、处理风险为核心业务的中国金融系统,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政府主导型的。金融业的准入受到严格的控制。金融中介的经营也受到严格管制,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各类金融机构实际上都或多或少带有某种行政性的隶属关系,这种行政性的隶属关系使得金融机构总是要或多或少地承担某种政策性的业务,因而,所进行的风险管理主要是从政府的角度来考虑的。第二,由于金融机构的严格的市场准入或者说行政性的准入,及其所 带有的某种行政隶属关系,因此,金融机构本身的产权改革和治理机制的建立,比起非金融性的机构,更为迟缓;第三,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是有限的,因为实行分业经营,而且不存在一个金融机构之间借以互相争夺的市场,因而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受到很大的局限。

这些因素决定了金融中介的市场化程度受到限制,金融产品的创新受到很大的约束,处理、管理风险的功能与能力十分簿弱。这一点更为突出地表现在原有的金融机构,或者说,更为严重地体现在原有的国有商业银行。

中介并不仅仅指金融中介机构。信用评级、会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研究咨询机构等各类市场中介机构,是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市场秩序不断演进的重要力量。但我国这些市场中介机构没有得到良好的发育,这里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些机构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和重视,没有被当作市场运行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相当长一段时间被当作可有可无的,因而,这些的机构的业务量就很小,甚至极不稳定。也难以发展出若干个成规模、成品牌的机构,构不成一股影响市场运行的重要力量。因此,管理各类风险所需要的信息,要么是难以获取,要么是可信度低,管理风险所需要的成本变得很高。更为重要的是,在中介力量没有得到较好发展的情况下,市场活动中的自律就难以建立并得到发展。而在自律难以发挥作用、政府监管起主要作用的背景下,市场的扩展必然受到较大的限制。

行政边界

市场边界

图4

政府-中介主导型金融系统

金融风暴后的经济选择 篇6

华尔街金融风暴的深层原因

记者:次级贷款、债务担保证券、信用违约掉期和金融衍生这一大堆金融概念,在近期关于华尔街金融风暴的新闻传播中反复出现,一般读者也很难理解,您能不能用简单的经济学原理给我们介绍一下您对这次金融风暴成因的认识?

杨万东:香港电影《无间道》中有句台词:“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简单的说,这次金融风暴就是美国对其在近10年全球化经济环境中不当经济行为的一次集中偿还。在近10年的全球化环境经济发展中,美国和中国被认为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其中美国的“贡献”在于金融创新和需求拉动,中国的贡献在于世界工厂和廉价产品的提供。

美国经济被称为“资产依赖型经济体”,美国人的资产构成是以股票和房地产增值为基础的,尽管个人收入增长一般,但美国的资产价格和房地产价格这些年却大幅度增长。美国私人消费在2007年增至国内生产总值的75%,美国市场整体消费是中国市场的4倍,而中国人口是美国人口的4倍,也就是说一个美国人的平均消费是中国人的16倍。美国的平均家庭债务达到可支配家庭收入的133%,简单地说就是他们花的钱要比他们挣的还多。

记者:这些钱是怎么来的呢?

杨万东:美国经常性项目逆差吸收了约75%的世界剩余储蓄,2006年数额就达到8110亿美元,2007年更高。说白了就是,美国依靠他们在全球化经济环境中的地位,特别是美元作为国际通用支付货币和华尔街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通过一系列纷繁复杂的金融工具和会计准则的设计,描述了一种资金只有在美国才能更快升值的神话故事,吸引全世界的资金都来玩金融游戏,金融游戏的过程表现就是美国房地产价格和资产价格的持续走高,持续走高的价格又吸引来更多的资金投入游戏。

货币本质上是一种通用等价交换物,金融本质上是经济资源调控手段。金融活动所创造的价值本质上在于金融活动对经济发展资源优化配置所带来的经济效率和效益提升的分成,不与实体经济活动交互的金融活动,本身并不创造真正的财富。而华尔街这些年,实质上就是以“假设”和“如果”为前提,设计了一大堆“金融创新产品”,并以令人眼花缭乱的传播手段,将这些“金融创新产品”卖给了全世界,制造出大量的金融泡沫,然后用以支撑高于“世界工厂”人均16倍的消费。传统的金融中,你花的是你已经拥有的钱;现代的金融中,如果你现在能挣钱,你就可以现在花将来“能”挣的钱;在华尔街的金融中,美国人还可以花“假设”将来可能有的钱。

记者:这个“假设”就是美国的房地产和资产价格会一直持续走高吗?

杨万东:是的,这个“假设”就是美国的房地产和资产价格会一直会波动性地持续走高。因为是假设,所以就可以无限放大,其中一种叫“信用违约掉期(CDS)”的“假设”,从2000年的8000亿美元膨胀到了2008年的60多万亿美元,比整个美国股市总市值的2倍还多。其他类似衍生金融产品的数量,到现在还无法得到一个确切的数据。

当这个“假设”被现实证明只是“假设”的时候,相信这个“假设”并购买了这个“假设”的资金,就成为了牺牲品,而整个华尔街也就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风暴,这次金融风暴的影响范围、深度和强度,都类似于1929~1933年全球经济金融危机。

这次危机从实质上来说是自由放任经济理论的一次挫败,表明单纯依靠市场自我医治机制,实际上是一次成本高昂的社会性试错,必须有一种理性的力量不断对市场创新进行监督和完善,这种力量可以来自于知识界和媒体界,但其执行必须通过能及时反应的政府组织。

世界经济的走向会发生什么变化?

记者:这次华尔街金融风暴对全球经济将会产生一些什么影响呢?杨万东;一觉醒来,发现脚下站立的不再是大地而是浮冰。做什么事都需要一个稳定衡量的尺度,美元至今仍被大多数人当作经济活动的稳定衡量尺度,今天石油价格变了,明天粮食价格变了。金融风暴后大家才明白,变的不是石油,也不是粮食,变的是美元。货币本质是一种等价交换物,当这种“物”变来变去的时候,特别是当有人可以任意让它变来变去,通过变让你的钱不断变少的时候,你还会用“它”当等价交换物吗?

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华尔街金融创新,在布雷登森林体系解体之后,重新确立了美元作为国际主要交换货币以及美国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这次金融风暴使得金融资产证券化,特别是衍生化广受置疑,美元和美国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岌岌可危。

全球化经济活动中,如何确定稳定的交换衡量尺度,以及这种尺度如何规范使用又一次成为了需要讨论的问题。在这种能够稳定衡量的交换尺度确定之前,全球范围内经济交换活动都将受到影响,各国经济发展都将受到拖累,世界经济增速将放缓。

记者:具体到国家地区会是怎样的呢?

杨万东:这与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分工有关,如同历史上任何一次大的自然灾害过后一样,经过华尔街金融风暴的荡涤,国际经济次序中那些人为的、浮华的、虚拟的价值都将被荡涤,而那些关乎人类基本生存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矿藏、粮食等农产品价值将真实显现,具体表现就是其价格上升,拉美、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资源富集国家会受益,但日本、欧盟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等,因其以制造业为核心竞争力,在全球产品贸易中其利益将会受损。

中国经济走向何处?

记者:中国经济的走向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杨万东:中国金融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在这场波及全球的华尔街金融风暴中,受影响和伤害相对来说是可能是较小的,这得益于前两年我们已经完成的金融体制改革和我国金融界对1997年亚洲金融风波教训的借鉴,我国的银行和金融监管体制对金融风险的警惕性要比美国等发达国家高得多。但受伤害较小不等于说中国金融和经济体系不需要变化,幸运的是我们现在可以主动选择变化。

记者:您是说中国金融体制的变化吗?

杨万东:是,但不仅仅是金融体制。华尔街金融风暴后,国际经济金融秩序势必面临一场大的调整,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国际主要交换货币的形成机制和管理规范调整,像美元这样不受限制的国际主要交换货币机制必须也必然得到改造,相对应的是我们国内的金融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导向都需要做出调整。

我们以往都认为美国的金融体制是最有活力最有创新性的,我国的金融体

制改革基本上也是以美国金融体制为蓝本来设计的。这次以“次贷危机”为先导的华尔街金融风暴提醒我们,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金融创新”必须考虑中国国情,金融企业必须设立“防火墙”,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应急处理机制,充分认识金融体系所具有的脆弱性和风险危害性,努力控制风险,应该构建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目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体制。

而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导向也必须进行调整。我国近20年的经济发展战略实际上学习日本和韩国经济起飞时采用的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依靠极低劳动力成本和以环境、资源的牺牲为代价,依靠我们民族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取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但随着全球金融环境的改变以及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我们已不能,也不应该继续这种经济发展战略导向了。

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华尔街金融风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美国人“资产”的大幅度缩水,其购买力和市场需求将大幅度萎缩,欧盟和日本执行的是内部相对平衡的经济战略,它们不可能接受中国“强大”的产品生产能力对它们市场体系的冲击。而我们改革开放30年,随着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中国人民也应该享受一些经济发展的“红利”了,低劳动力成本也已经成为难以忍受的事情。同时,在不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下,你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轻而易举地就会化为乌有。我们前10年拥有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的时候,石油是不到30美元一桶,我们可以买70亿桶石油,我们干了30年拥有接近20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时候,石油变成了大约130美元一桶,我们只可以买大约140亿桶。

美元大幅度贬值,并将持续贬值的趋势使得中国用于购买美元资产的巨额外汇储备处于不断缩水的状态,相当于我们后15年的累积价值以实物计算还不如前15年累积的价值,我们辛辛苦苦积累的庞大外汇储备,转眼之间成为了国外金融资本的红利。所以我们必须,也只能调整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导向,从出口导向转向扩大内需导向,为满足全国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而生产。其中的关键是启动和激发国民的资产和创业需求,彻底理顺市场经济所需资源的法律关系,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落实物权法和进行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这是一个非常大也非常关键的问题。

记者:具体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会有哪些变化呢?

杨万东:具体到老百姓的生活可能会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物价,另一个方面是理财。美元贬值、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外热钱的“避风”涌入,加大了国内的流动性,将拉动了国内的物价上涨,加上国家为了控制通货膨胀而实行的价格管制,成品油、电力、生活用水及其他管制品会保持持续的上涨压力,可能会使通胀长期化。在理财方面,购买了外汇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损失,应该尽早考虑避免风险的方法。

记者:中国经济前景会一片黯淡吗?

杨万东:不会,如果处理得当,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反而会成为中国经济又一次腾飞的机遇。

对内,我国改革30年,农村改革基本上是只限定在土地承包责任制范围内,融入全球经济循环圈的基本上是沿海和城市经济,广大中西部地区和农村还处在经济发展的前期,如果我们这次能主动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变,及时调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导向,配合理顺市场经济所需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法律关系,将极大地激发国民的资产和创业需求,将城乡及沿海内地经济发展联结起来,创造出很大的内需空间,使中国经济体的规模大幅度增长。

对外,结合华尔街金融风暴后国际支付货币机制的调整,依靠强大的中国实体经济支撑和这些年形成良好的信誉,可以将人民币纳入国际支付货币形成机制,彻底改善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位置,提高话语权,为中国经济的更好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空间。

我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研究 篇7

关键词:金融监管模式,模式选择

一、金融监管模式

(一) 种类

1、分业监管。

分业监管是分别在证券、银行、保险、信托这四大金融业设置专门的监管机构, 共同对金融业实施监管。由于各个监管机构监管的领域不同使得监管更加高效。但对不同监管机构的管理难以协调容易导致套利行为和高监管成本。

2、统一监管。

统一监管是只设立一家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业实施监管。该种模式对于同类金融产品的监管方法和手段是相同的, 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套利行为。由于监管结构简单, 提高了信息收集和利用的效率, 有效地降低了监管的成本。

3、部分统一监管。

部分统一监管介于分业监管与统一监管之间。由于其监管机构设置复杂和协调性差易导致高成本。

(二) 我国现行金融监管模式的主要问题

自从我国实行分业监管, 金融业能够更加稳定地运行。由于不断开放的金融市场、日益交叉的金融业务, 使分业监管模式的问题日益凸显, 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1、证券、银行、保险间的业务融合, 使分业监管模式的业务基础被削弱, 从而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

我国证券、银行、保险间的业务合作逐渐加强, 业务交叉也日益常见。就银行和保险机构签订的协议看, 保单质押贷款、代收保险金、代销保险产品等都在其合作范围之内, 使分业监管模式的难度不断增加。

2、金融监管的成本较高, 对金融创新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由于分业监管自身的特点, 使监管的重复与交叉问题频繁出现, 不断增大监管成本。通过我国分业监管的实践, 使监管法律不完善及其出台跟不上金融的发展需要以及部分法律法规缺乏实际操作性的问题凸显出来。另外, 由于分业监管对银行经营业务的严格规定, 限制了金融创新。

二、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

(一) 影响因素

1、政治因素。

主要从法律法规、政治稳定性、言论权、腐败控制、管制质量、政府效率等方面进行考虑, 政治环境的好坏会对金融监管的模式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

2、经济因素。

主要考虑经济规模 (即GDP) 的影响。经济的发展规模越大, 就会为金融业的繁荣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 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会使金融市场对监管的要求更高。

3、法律因素。

主要有单一的英美法系与单一的大陆法系。一国采用不同的法系, 代表着政府权利的集中与分散程度的不同, 从而金融监管的程度也不同。

(二) 模式选择的探讨

1、方案的探讨。

针对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运行情况及其问题, 我国金融专家对监管模式在进行不断的探讨, 并提出了以下三个方案:

方案一, 基于目前的分业监管模式, 成立金融监管委员会, 负责金融监管的协调, 对金融体系的重大问题进行探讨, 对监管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共享, 使金融监管成本最小化。同时, “三会”的管理体制不变。总体来说, 是从分业监管到统一监管的过渡模式。

方案二, 打破目前的分业监管, 引进管理“三会”的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监管总局下设证券局、银行局、保险局、信托局、法律局、统计局等, 基于金融业务的不同性质进行监管。

方案三, 将对证券、银行、保险业的监管重新划回到央行的职能范围之内, 集中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 实现金融监管的单一全能性。

2、方案的分析。

方案一:结构模式没有太大变化, 不会产生太高的分设成本, 改革阻力较小。在协调性方面较分业监管有所提高, 但是分业监管模式的一些弊端仍存在。

方案二:有效地对金融监管机构进行整合, 达到提高监管效率、精简监管人员、实现监管目标以及统一制定和执行金融监管政策的目的。可以防止分业监所带来的“各自为政”的现象, 能够消除重复监管的情况。但是, 其结构变动太大, 会增大改革成本。若改革时间过长, 较易出现监管人员的短期行为和等待心理, 可能导致金融监管缺位的现象。

方案三, 更适合经济结构单一、金融制度结构简单和需要通过央行进行干预的金融市场的国家。在我国, 这种方案在理论与时间上均行不通。

3、结论。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采用统一监管的可能性逐渐增大。总体上, 在金融监管模式改革的过程中, 在把握好全球金融发展动向的基础上找出问题的关键, 一定不要死搬硬套, 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来进行改革。

因为制度的调整永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所以改革后的金融监管模式或许还有问题。只要在成本最小化的基础上解决监管中的主要问题, 就说明该种模式是合理和有效的。

三、金融监管模式选择的建议

基于金融监管模式的积极作用和其本身的弊端, 对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提出以下建议:

1、不断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体制和法律法规体系。随着金融业的飞速发展, 现有的监管体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问题。由于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完善, 极易造成监管的灰色地带。因此, 需要完善我国监管体制体制和法律法规体系来发现并严惩金融业中出现的违规现象、协调和磋商金融监管中的重大问题以及。

2、积极参与金融监管方面的国际协作。金融的全球化发展, 使金融危机极易在国家间蔓延。07年发生的金融危机, 迅速席卷全球, 促进了金融跨国集团的快速发展, 同时, 也将中国金融监管的漏洞暴露了出来。因此, 要通过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 以提高金融危机的防范能力。

3、逐渐建立统一监管的模式。混业经营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而对应的统一监管模式则成为金融监管的潮流。从长期来看, 统一监管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要循序渐进, 并加强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恕.分析我国新形势下金融监管模式选择[J].中国外资, 2013 (4) :35..

[2]刘晓星, 卢菲.金融监管模式选择:从牵头模式向统一监管模式的过渡[J].现代财经, 2012 (10) :33-43.

[3]郭晋荣.浅析我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4) :93-96.

金融选择 篇8

随着我国政府相关政策出台, 加大力度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因而在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 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多元化趋势明显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上的需求者主要有农户、乡镇企业及各级政府。其中农户根据其收入水平的不同, 可分为:富裕型农户、一般型农户和贫困型农户;乡镇企业根据其经营内容和生产规模的不同, 可分为中小企业和龙头企业;各级农村政府可分为乡镇政府和村集体两部分。

(二) 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

农村金融需求分为资金的融入需求与融出需求。从资金融入规模看, 既有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 也有农村龙头企业的大额资金需求;从融出资金的角度看, 农户融出资金的主要方式是储蓄且这一金融需求基本得到满足[1]。

(三) 融资规模急剧扩大

依据朱守银等 (2003) [2]的调查显示, 1999—2001年, 样本农户每笔借贷数额平均为3 019.6元, 其中1999年为2 644.8元, 2000年为3 945.3元, 2001年为2 630.2元, 均在5 000元以下。农户单笔借贷的资金量普遍较小,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户的单笔贷款需求呈现出金额扩大化的趋势。

二、农村金融服务组织的供给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已初步建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即包含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多种类型机构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下面简要介绍重要的金融机构。

(一) 正规金融机构

1.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于1979年重建, 是涉农最多的商业银行。但是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 农行对农户的直接贷款仍只占小部分。

2.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截至2009年末, 有农村商业银行43家, 农村合作银行196家, 农村信用社3 056家。

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它是一种特殊的农村金融组织, 为排除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服务。截至2011年6月, 全国共设立村镇银行400余家, 小额贷款公司3 366家。

(二) 非正规金融机构

非正规金融组织是指组织或活动处于央行和金融监管当局之外从事金融活动的农村金融机构。在中国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合会是一种小组金融, 它是由群众自发组成的带有互动合作性的民间金融组织。 (2) 临时借贷, 主要是指亲友之间, 农户与企业之间直接发生的有息或无息借贷活动。 (3) 专职放贷, 主要包括私人钱庄、钱背、高利贷等, 是一种间接借贷活动形式。

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行为选择

通过分析, 现有的农村正规金融组织在面对不同类型的金融需求时, 又会作出何种行为选择呢?为了分析这一现象, 构建了以供给方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函数, 在对供给方规定相应假设条件的基础上, 对农村金融组织客户类型倾向作出说明。

(一) 基本分析模型

1. 模型基本假设条件

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借贷利率为i (不存在利率上限) ;贷款者需要付出相应的金融交易费用, 其付出的金融交易费用为d[3]将d单位化, 使得d∈ (0, 1) ;贷款者将资金投入农村借贷市场的机会成本为d1;借款人取得借款后从事投资或生产, 获得收益为R, 付出成本为u, 其还款概率u取决于i和d;借款人运用贷款从事投资或生产的机会成本d0 (R>d0≥0) ;借款人与贷款人都是风险中立者, 当生产或投资项目失败时, 借款人将不履行贷款合约, 反之若成功, 则会偿还全部的贷款。

2. 基本模型

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的期望收益为:

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期望收益为:

本文以贷款者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目标函数, 而需求方只要满足基本的约束条件即可。因此, 基本模型可简化为:

对于任意一个金融组织而言, 若存在均衡的i*n, dn*则必然要求满足:

即可得:d*≤u (i, d) -m-d0+d1

从公式3和4可知, 要使公式5成立, 则要求金融交易费用d*、机会成本d1、机会成本d0以及付出的成本m必须较小, 而还款概率u跟收益R必须足够大。

(二) 农村非正式金融组织对不同类型客户的选择

非正规金融具有一定的信息优势。通过长期的生活互动, 放贷人对借款人有着充分的了解, 他们依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决定是否放贷。同时, 非正规金融只要付出少量的辨别成本, 就可以对潜在的借款人类型进行区分, 对他们实行不同借贷利率。

1. 富裕型农户与一般型农户的比较

富裕型农户, 在非正规金融组织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情况下, 其供求约束条件为:

一般型农户, 在非正规金融组织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情况下, 其供求约束条件为:

假设非正规金融机构对三种类型农户所付出的交易费用相同, 农户还款概率u除取决于i和d外, 还取决于农户的经济状况, 那么在相同的情况下, 富裕型农户偿还贷款的能力高于其他两类农户, 即uaubuc;同时, 我们还假定富裕型农户借款的机会成本要高于其他两类农户, 因此, 非正规金融组织在面对富裕型农户与一般型农户时, 会对前者提供较低水平利率的贷款。

2. 一般型农户与贫困型农户的比较

贫困型农户, 他们几乎没有生产能力, 融入资金主要用于生活性需求, 而这些用途是没有明确还款来源的[4], 即uc0。对于贫困型农户而言, 他们基本没有能力从事其他经济活动, 其贷款所付出的机会成本。因此非正规金融机构在面对贫困型农户时, 就有:

同时满足条件:

由上分析可知, 对于非正规金融机构而言, 向富裕型农户与一般型农户提供不同利率的贷款是最好的选择, 不会向贫困型农户发放贷款。

(三) 农村正式金融组织的客户类型倾向

农村正式金融组织不具有信息方面的优势, 若要对不同类型的农户进行筛选, 要付出高昂的辨别成本。因此受成本的限制, 正规金融机构出于安全性的考虑, 往往会要求农户提供相应合格的抵押品M。

1. 富裕型农户与一般型农户比较

由于uaubuc, 因此对于正规金融机构而言, 放贷给富裕型农户会带来更大的收益。但是对于富裕型农户而言, 在统一贷款利率的情况下, 它所获得的效用跟其它两类农户相比是最低的。因为富裕型农户的还款概率高于一般农户型农户, 双方要获得相同的效用水平, 则富裕型农户就应支付较少的利率。由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受成本的限制, 只能以相同的利率水平向不同类型的农户提供贷款。

由模型分析可知富裕型农户、贫困型农户可接受的最高利率水平分别为:

与。由于富裕型农户具有较高的还款率, 因此, 两种农户之间所能接受的利率上限具有以下关系:。因此, 若正规金融组织向所有贷款者提供的利率水平为i, 当时, 所有的借款人都会申请贷款;当时, 一般农户会申请贷款而富裕型农户将会退出正规金融借贷市场;当时, 一般农户和富裕型农户就会退出正规金融借贷市场。

2. 一般型农户与贫困型农户比较

正规金融组织在面对一般型农户与贫困型农户时, 作出的行为选择与前一种情况的分析是相同的。贫困型农户接受的利率上限为:。由于贫困农户的, 因而贫困型农户具有很高的利率忍耐能力, 但是由于贫困型农户没有任何合格抵押品, 因此, 他们往往被排斥在正规金融借贷市场之外。

从以上分析看出, 正规金融部门偏好具有较高还款概率的富裕型农户;在存在较高的利率下限的情况下, 三类农户就会退出正规的农村借贷市场, 这使得贷款合约达成的空间大大地缩小;抵押品的存在减少了正规金融部门的不确定性风险, 但是这会使得大部分的一般型农户跟全部贫困型农户退出正规的农村借贷市场。

结语

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供需主体分析, 认识到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并不能满足不同类型的农村金融需求者的贷款要求。基于此, 国家应该大力发展除正规金融机构之外的农村金融机构, 这对满足不同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农户借贷情况问卷调查分析小组.农户借贷情况问卷调查分析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2009.

[2]朱守银, 张照新, 等.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与需求——以传统农区为例[J].管理世界, 2003, (3) :88-95.

供应链金融模式比较选择 篇9

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financial supply chain),是指金融机构对一个产业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促进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一供一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畅顺,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协作,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良性发展。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有如下意义:

(1)核心企业资质高、规模大、具有一定采购和销售能力,但在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由于上下游企业资金短缺造成的自身发展限制。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可以帮助上下游企业实现有效的资本运转,从而保证供应链的稳定。

(2)有利于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一方面物流企业的信息收集成本往往低于银行等金融机构,降低了银行的交易成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企业的逆向选择风险,使其更容易对信贷风险进行预测。

(3)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有利于弱化银行对中小企业本身的限制。在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下,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价是基于对整个供应链评估结果,而不是过去对上下游中小企业的静态分析。

(4)有助于物流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高。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使得物流企业能在更高层次上了解、参与,并优化和控制供应链,对物流企业吸引和稳定客户群、创造增值空间、提升综合价值有积极作用。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供应链金融

2.1.第三方物流金融模式

第三方物流(TPL)金融一般涉及三个主体: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和客户,包括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是物流与金融相结合的复合业务概念,其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2.1.1.代收货款模式

物流公司为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同时,帮助发货方向买方收取现款,然后与发货企业结清货款,同时物流企业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在这种模式中,第三方物流企业需与发货方签订合同,定期与发货方结清货款。对一般收货方,在货物送达时收货人向物流企业支付货款;对收货量大、频率高的收货方,亦可签订合同,与收货方定期结清货款。

2.1.2.融资中介模式

融资中介模式由传统仓单质押业务和保兑仓业务发展而来,指在供应链中,融资方以存放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库中的将交易货物为质押,金融机构依据由物流企业出具的凭证和核心企业的信用记录向融资方提供此次交易的专项款额的短期融资业务。包括供应商融资和分销商融资两类。

供应商融资操作步骤如下:①供应商的交易货物存于TPL仓库,凭应收账款提出融资申请;②TPL企业向金融机构开具存货及账款等证明;③金融机构向供应商贷款;④TPL仓库中交易货物转入核心企业账户;⑤核心企业向金融机构还款。

分销商融资操作方式如下:①分销商凭合同提出融资申请;②TPL企业向金融机构开具存货及账款等证明;③金融机构向核心企业预付货款;④存货由核心企业账户转出,作为分销商获得融资的质押;⑤分销商分期或一次性还款,以获得货物所有权。

2.1.3.统一授信模式

统一授信模式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按照银行关于信用担保的规定提供信用担保,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据此把一定的货款额度授给物流企业,物流企业可以利用这些货款向客户提供融资服务的模式。其操作方式为:金融机构根据物流企业的规模、经营业绩、运营现状、资产负债比例以及信用程度等要素,确定授信额度;融资人向物流企业申请融资业务;物流企业对融资人和申请业务进行审核;物流企业对审核通过的融资申请人提供贷款,款额来源于物流企业通过银行授信获得的贷款;融资人向物流企业还款。金融机构基本不参与贷款和结算项目的具体运作。

2.1.4.完全自营模式

对于实力雄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开创物流金融的自营模式。它是物流金融高层次的运作模式,其对物流金融提供商有较高要求。一般操作方式为:发货方向TPL企业交货;TPL企业垫付部分或全部货款;收货方分批或一次结清货款;TPL企业向收货方分批或一次发货;TPL企业与发货方结清剩余货款。

此外,自营金融业务的物流企业也可逐步发展保险、融资咨询等金融服务,发展自己全资、控股或参股的金融机构。

2.2.业务模式比较与选择

对以上四种业务模式比较如下:

根据各种业务模式的特点和业务开展基础,可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管理能力与客户集中程度两个维度,选择适合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其中,客户管理能力指企业理解并影响客户行为,最终实现提高客户获得、客户保留、客户忠诚和客户创利的目的,以及对客户进行有效的信用评价和融资风险管理的能力。客户集中程度用来衡量物流企业主要客户的数量和范围,客户数量越大、分布越广,其客户集中度越低。

客户管理能力和客户集中度都比较低的TPL企业适宜开展融资中介模式;两者都高的TPL企业适合统一授信模式;客户集中度高而客户管理能力不足的TPL企业应选择代收货款模式;客户集中度低且客户管理能力高的TPL企业可以开展完全自营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三.第四方物流金融

3.1.第四方物流金融及其特点

第四方物流(FPL)金融,是第四方物流企业站在供应链全局的角度,依靠TPL企业、金融机构、咨询顾问和其他相关服务商整合社会资源,为用户提供独特的和广泛的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它与客户共同管理资产资源,为客户设计供应链资金方案;同时,也与各服务商协调完成物流和融资活动。与TPL注重实际操作相比,FPL更多地关注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活动。

开展第四方物流金融服务也有一定的条件,如,能够制定供应链策略、设计业务流程再造,具备资本集成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在集成供应链技术和外包能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具有雄厚的专业人才储备;能够管理多个不同客户和金融机构并具有良好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等。

第四方物流金融的发展必须依托TPL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FPL企业为金融机构、TPL企业及供应链中的企业提供信息交换平台,通过整合和调整各个企业及三个主体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以实现供应链全局、直至整个社会的资源最优化。其供应链融资业务由两个环节构成:第四方物流整合环节和供应链融资实务环节。

3.2.金融整合环节

FPL企业可根据自身营运情况分别采用以下三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信息和资源整合,其主要差异在于业务动力来源和资金流向的不同。

1、协助提高模式。FPL企业帮助TPL企业提高供应链金融业务能力、为其提供来自供应链企业的需求信息、帮助其选择合适的金融机构开展合作。TPL企业向FPL企业支付佣金或咨询费用等,金融机构及供应链企业免费使用该信息平台。

2、方案提供模式。FPL企业主要服务对象为供应链中的企业,帮助他们制定供应链优化方案、选择合适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为其提供来TPL企业的服务供应信息。由供应链中的融资企业向FPL企业支付佣金或咨询费用等,金融机构及TPL企业无需付费。

3、产业革新模式。FPL企业主要服务对象定位于为众多的产业成员运作供应链,以达到整体最优。收入来源于这三类主体共同或分别支付的佣金与咨询费用。是第四方物流金融发展的较成熟模式。

3.3.供应链融资实务环节

经过第四方物流企业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参与企业、服务方式等的整合与优化之后,第四方物流企业并不实际参与供应链金融的实际运作。而是由第三方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及供应链企业之间按照约定完成融资实务,其业务模式与上文所列举的第三方物流金融的四种模式相同。

四.结语

文中对供应链金融概念及业务模式进行了简单介绍,着重阐述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四种模式及其选择,以及第四方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三种模式。

综合以上可知,供应链金融模式发展关系如下图:

即由代收货款模式向完全自营模式发展,由协助提高者和方案提供商向产业革新者发展,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向第四方物流企业开展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发展。

摘要: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服务有助于核心企业稳定供销渠道,有利于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并弱化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限制,也有助于物流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本文从物流企业的角度出发,在简要介绍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述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四种模式及其选择标准,提出了第四方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三种途径和各种供应链金融模式间的发展关系。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物流企业,业务模式,比较,选择

参考文献

[1]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供应链金融》.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2]李雪辉.《基于物流企业的物流金融业务主要模式分析》.《管理观察》.2009.(16)

[3]彭飞,潘海兰.《基于供应链的第四方物流》.《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3)

[4]夏露,宗建新,蔡琳,袁蓉霞.《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发展与创新》.《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3)

[5]李建军.《基于物流金融的第三方物流融资模式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3)

[6]谭敏.《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新发展——供应链融资》.《经济研究导刊》.2008(9)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路径选择研究 篇10

(一)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规模

当前我国的民间金融发展比较迅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村民间的数量十分庞大,2014年全国地下信贷规模就达到11550亿元,而且从2003年至今一直保持增长的发展趋势,这也是居民存款增长不断放慢的重要原因。在20世纪90年代,农户的贷款大部分都是从农业银行等一些正规的金融机构获得的,但是之后从正规机构获得贷款的金额开始下降,非正式借款逐渐成为农户借贷的主要来源。其中非正式借款主要包括基金会借款和私人借款者良好总,而私人借款中将近一半以上都是无息借款。但是,由于私人借款市场机制不完善,加上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还没有真正建立以利益机制和信用机制为基础的农村信贷市场。

(二)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主要运行形式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主要运行形式为民间借贷、合会、私人钱庄、典当行、民间集资、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小额信贷。民间借贷就是指民间个体之间发生的各种行为及其活动,根据利息的不同,可以分为无息、低息和高息三种,根据履约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口头约定和书面约定型;合会是基于血缘、地缘或者业缘形成的具有互助和合作性质的各种金融会的统称;私人钱庄指的是与银行相似但是没有经过审批就设立的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吸收存款来发放贷款;典当是指将个人物品作为抵押,从当铺能够获得一定数额的资金,并在约定时期能够降本带息赎回的融资方式。如果在制定的时期内没有赎回,物品的原有持有者就会丧失所有权;民间集资主要有以劳带资、入股投资和专项投资等多种形式;农村合作基金会是一种内部资金融通的过程,这种方式能够保障集体资金的保值和增值,拓宽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使资源能够得到优化配置;小额信贷指的是通过向一定的收入群体提供持续的小额度生产性贷款来提供综合性技术服务的这样一种信用形式。这些民间金融形式各自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缺陷,对于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三)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基本特点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从规模上看,存量非常大;从形式上看,民间金融包括民间借贷、民间集资等多种形式;从运作上看,我国农村的民间金融具有盲目性和不规范性的特点;从地域上看,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借贷对象大有不同,因此具有区域性的特点。

二、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高的利率制约着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

我国的民间金融由于利率远比银行的贷款利率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间金融的发展。首先,这是由于民间金融会面对更多的风险,为了获得补偿而提高利率;其次,对于借款人的个别风险,由于贷款人想要获得比较高的违约风险补偿率,因此补偿率就会提高,利率就会提高;再次,由于民间资本具有稀缺性,因此投资利润率就比较高。

(二)民间金融发展没有公正的法律地位

由于民间金融组织和融资活动具有规模小和隐匿分散的特点,它的运行就会依赖于一些非正式或者是非规范的制度安排,这样就使得政府很难对其进行低成本的规范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就制约了民间金融的发展。

三、村民间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不断规范民间的各种金融活动

民间金融中分散的民间金融活动占有很大比重,这些活动主要是为公开的经济服务的,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也叫做正常民间金融活动。正常的民间活动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当进行鼓励和保护,不断使其合法化。政府要对这些正常的民间活动不断进行规范,尤其是在签订合约和建立管理制度与运营规则中,使其不断在公平的平台上进行竞争。

(二)对违法违规的民间金融活动要严厉打击

民间金融的发展具有一定风险性,尤其容易滋生个人非法金融的现象。在农村一些人通过民间借贷尝到了甜头,进行非法吸收存款,而高利率进行发放贷款,就能够获得高额利润,但是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金融秩序。因此,对于违法违规的行为一定要严厉打击,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来抓好防范工作,不断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

(三)民间金融机构的规模化

在今后发展中,民间金融会成为合规和透明的金融机构,能够实现规模化发展,不仅能够堵塞一些非法牟利的通道;还使民间融资体系整合的速度不断加快,更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促进民间金融活动向正规化和合法化的方向发展。

(四)民间资本入股正规农村金融机构

为了促进农村民间金融的更好发展,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将民间资本入股正规农村金融机构,有利于将闲散资金引入到合法的投资轨道,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最终为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减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逐渐呈现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近些年,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始使用民间金融来有效缓解农村相对匮乏的金融资源,同时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导致民间融资在发展中遇到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农村民间金融发展路径的选择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这三个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农村,民间金融,发展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李伟.农村民间金融发展路径选择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

[2]杜伟.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3]邹维.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

[4]李树生.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及路径选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

金融选择 篇11

[关键词] 分业监管统一监管

一、我国现行金融监管模式面临的问题

1.我国现行的金融分业监管模式不符合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从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方向来看,随着混业经营趋势的增强,金融业统一监管是基本的趋势。英国在1986年通过了《1986年金融服务法》,开始进行全面的金融改革,允许银行兼营证券业务,形成多元化综合金融企业集团。日本在1998年通过了《金融体系改革一揽子法》,允许各金融机构跨行业经营各种金融业务。美国在1999年通过了《1999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该法废止了已实行了60多年之久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允许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以控股公司的方式相互渗透,废除了金融业分业经营制度。与混业经营的趋势相适应,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转向了统一监管模式,1996年以后,澳大利亚、冰岛、韩国、英国、日本都开始实行统一监管模式。美国《1999年金融现代化法案》赋予了美联储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权力,使美联储成了能同时监管银行、证券和保险行业的惟一一家联邦机构,金融统一监管己若隐若现。

2.国内混业经营趋势的加强使分业监管的业务基础发生变化

目前,我国己形成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现代化金融体系,金融结构也趋于复杂,金融机构的业务边界逐渐模糊,分业监管模式的有效性受到严重挑战。混业经营在增强各金融机构竞争力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风险。在分业监管体制下,多头监管往往不能及时发现风险和有效控制风险,容易导致监管疏漏和监管缺位同时并存。

3.分业监管无法适应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非银行金融机构控股模式,比较典型的有光大集团和中信集团等。二是产业资本控股模式,比较典型的有山东电力集团、海尔集团等。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淡化了金融业各类业务的严格界限,推动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渗透和融合,在分业监管体制下,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增加了监管的成本。管制是有成本的,直接成本包括维持监管活动的费用,间接成本是被监管行为的执行成本。在目前的分业监管体制下,各监管机构对该公司各金融机构存在重复检查和报告要求,加大了监管活动的成本,也加重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执行成本。监管队伍庞大,监管成本高,监管效率低。

(2)各监管机构信息不能共享,难以沟通和协调。各监管机构直属国务院,在法律上是独立的平级主体,不存在上下级关系,各监管机构之间彼此独立行动,信息不能共享,不能综合评估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国务院实际上成了监管部门的信息汇总处理中心,高层决策部门获得的是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分业信息,难以获得各监管机构对该公司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综合评估和总体判断。

(3)监管真空。由于各监管机构实行垂直管理,条块分割,加之监管目标不完全一样,金融控股公司不同的业务主体在业务交叉中钻分业监管的空子,导致监管疏漏。随着控股公司各金融机构的业务交叉渗透和相互融合,分业监管机构已不能完全覆盖一些新型的金融机构,一些金融机构还逃避监管,产生“监管套利”行为,游离于法律和监管之外。

4.分业监管模式不利于监管业务多元化的外资金融机构

当前,外资金融机构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资金融机构实行混业经营,一些银行集团的商业银行业务、证券业务虽然是两块牌子或两家机构,但同属一个集团,可以互通信息、人员、调拨资金,我国分业监管模式难以对其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和逆向操作进行有效监管。

二、统一金融监管的优势

1.统一金融监管模式顺应了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需要

金融控股公司是指至少参与银行、证券和保险中两个以上业务的机构,而且其业务往往跨国经营,这就促使监管当局寻找更有效的途径有对其进行监管。如果对其采用分业监管,让入怀疑不能从总体上衡量整个集团的风险;不能确保各分业监管之间没有缝隙或漏洞;不能根除一些集团内的风险 ;也难于防止集团内某个机构危机和风险的扩散。当然,多个分业监管机构协调工作对金融集团进行监管也是可能的,但统一监管将能通过强制性,更好地保证监管工作的协调和信息共享,更容易堵塞监管漏洞和消除重复监管,也有助于国际监管的合作,因为各国之间只有一个监管联系,省去了很多麻烦。

2.统一金融监管模式能较好地解决金融机构套利行为

随着金融混业的发展,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之间的界线日渐模糊,出现了提供类似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却归口完全不同的部门监管。由于不同监管部门监管要求的差异,会导致某些被监管者在提供特定服务或产品时具有竞争优势,从而引发监管套利行为。 如果监管套利行为很普遍的话,各独立监管机构为避免监管客户的转移和流失就会竞相减轻监管负担,从某些方面看这种竞争是有利的,但如果造成原有审慎性监管被削弱的话,却不容忽视。而统一监管模式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当然,从金融创新的角度看,适当的监管套利行为应该鼓励,但应最大限度地降低出现系统性危机的风险。

3.统一金融监管模式更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

监管效率是指由规模经济带来监管成本的降低而引发的效率提高。尽管一个监管组织的规模经济很难以测量,但一般说来,较大规模的组织更有利于劳动力的专业化分工和投入品的集约化应用等。表现在统一监管模式中,就是可以从共享基础設施、管理,以及辅助设施等方面节约成本,克服分业监管模式中相关的重复建设。另外,对于混业经营的被监管金融机构而言,其面临单一监管机构,可以节约被重复监管的成本。Hawkeby (2000)认为,将多个分离的监管机构合并为一个机构获得的规模报酬将会使得执行监管的成本下降成为可能。据Briault (1999, 2001)研究表明,1998年~2002年的四年间FSA每年的预算都在减少。对于社会公众而言,单一的组织结构简单的监管机构,更有利他们对监管机构的识别,降低社会公众识别、求诉的成本。

4.统一金融监管模式增强了监管弹性

从监管法令的角度来看,统一监管模式更具弹性。在分业监管模式下,为明确各方的责任,就需要对各机构的监管权限和责任进行清晰的、详尽的界定,但又不可能事先对市场发展做出准确的预期。所以各个独立的法定监管机构所依据的法令会在其处理特殊问题时留下管理权的不确定性,尤其当新的金融产品或机构出现而最初并没有在法律中规定时。而在统一监管模式下,只需作原则性和概念性的规定,可以为监管制度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灵活性。法令的灵活性使监管当局能够及时、准确地对市场发展或创新做出反应,并有效防范市场风险。此外,法令的不完备使得分业监管机构的监管领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交叉和漏洞,这样各自的监管目标和责任不明确或不一致会造成各监管机构间的冲突。不过,即使各监管机构能有效的承担各自的监管责任,但汇总起来未必能达到和谐一致的监管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统一监管模式就有明显的优势。

5.统一金融监管模式能较好的改善职责

分业监管模式下,在职责和权限上各监管机构可能存在重叠,因此,监管者之间有可能相互推诿责任,很难让其中一个机构对出现的问题负责。而统一监管由于其管理结构单一,对于政府官员、产业界和公众来说,除了这个监管机构外,没有其他机构对金融监管事务负责了。

三、金融监管模式变革的路径选择

统一监管的最终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根据国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程度分两个阶段最终实施。

第一阶段,即现阶段。目前由于我国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基本上处于合作阶段,跨行业的金融产品比较少,因此,跨行业的监管问题较少且相对简单。当前的任务主要是对国内日益发展的金融控股公司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体系。据此,构建我国双层的金融监管体系(见图1)。建立国务院直属的国家金融监管局,由其负责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实施整体的综合监管。国家金融监管局有其独立的组织体系与行政设置,其功能主要在于加强统一监管,增进信息沟通,提高综合监管能力,防止监管漏洞。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依旧按照分业监管的原则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及金融控股公司各相关子公司业务实施专业化监管。国家金融监管局有权对上述分业监管机构的职责和争议予以界定和仲裁。通过建立这种双层的金融监管模式,一方面可以确保在现行分业监管体制下对金融控股公司各子公司实施有效的分业监管,另一方面在明确了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监管职能部门后,不仅能够使银行、證券、保险三个监管部门在协调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上形成制度化,而且又有利于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总部的监管,尤其是对其各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以及财务状况实施重点监管,将金融控股公司蕴藏的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限度。 通过上述组织设计,应可有效解决我国在向混业经营转变过程中混业和分业经营行为并存而引发的监管难题。

第二个阶段,如果金融控股公司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机构主要的组织形式时,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大监管机构成为国家金融监管局的内部分支部门,由此,国家金融监管局将成为我国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国家金融监管局负责对金融控股集团公司进行监控,其下设置的各个金融行业的监管部门负责对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旗下各分业经营公司的监控,这样,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成本和协调成本都大大降低,提高了对金融业的监管效率。 (见图2)

依据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程度,按“二步走”设想对金融监管组织结构加以变革,最终实现统一金融监管。

参考文献:

[1]丁俊:混业经营浪潮下金融监管模式的比较:兼论我国金融监管组织结构的改革思路.亚太经济,2001(3)

[2]张双智张双勇:加快立法,构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 上海证券报,2006(7,5)

[3]黄福建:统一金融监管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央财经大学,2003(5)

[4]宋利格:混业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模式与对策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中央财经大学,2004(4)

[5]虞群娥:论全球金融监管模式变革与我国监管模式选择.财贸经济,2002(6)

[6]周恒山:浅析全球金融监管模式变革与我国监管模式选择.湖北社会科学,2004(9)

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选择分析 篇12

20世纪80年代后, 随着金融业同业竞争加剧, 适应市场需求的金融创新进步以及监管体系的逐步完善, 以美国为首发达国家均通过各项改革逐步实现由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过渡。在国际金融业浪潮的影响与我国金融业实施改革的双重作用下, 混业经营成为我国金融业融入世界开放金融体系, 增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在经营模式转变的后续协调上, 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现状还面临重大挑战。因此, 对我国金融业经营的选择模式探讨, 是一个很有必要的研究工作。

我国关于金融业经营模式研究起步较晚, 但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客观需求与金融改革的整体完善, 对于金融业经营模式的选择探讨渐趋丰富。多数学者以实证分析为依据, 可将目前研究内容按金融业主要业务划分为三类:以姚凯 (1) 为代表对商业银行银行进行DEA效率分析, 通过效率值的回归分析检验银行混业经营协同效应从而选择金融控股集团作为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最佳模式。姜顺安以中国再保险集团为研究对象, 剖析保险业单一模式经营弊端, 通过组织结构与销售平台建设、风险控制进行分析, 致力于打造金融控股集团的核心竞争力。谢俊平 (2) 以当前全球市场化信息化为大环境, 考察当下银行证券混业经营困境, 提出创新混业合作模式, 力求完控市场、规避风险, 提升整体效率。以上专家学者均在不同业务领域阐明现有金融业经营方式所存在的风险问题, 对我国金融业选择模式探讨与未来金融体制全面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

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外混业经营模式的对比, 结合我国现阶段金融业发展状况, 以PEST分析法对其外部原因进行逐项分析, 并按成本—效益分析法, 得出混业经营更为符合现状且更具优势的结论。通过分析混业经营趋势的必然原因, 结合国内外金融业现状提出发展建议, 为金融改革发展与政策规划提供可行性思路。

二、金融业经营模式演化发展

(一)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分业经营是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实施某种程度上的分别管制。目前, 分业经营主要有以下三个层次:金融业与非金融业间的分离;金融业中银行、保险、证券等子行业之间的分离;金融业子行业内部业务之间的分离。混业经营则是金融行业间存在交叉多元化的经营关系, 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都可以进入金融或非金融领域参与经营。

由表1, 西方金融业均经历了由分业到混业的演化过程, 但其所采用的混业经营模式并不相同。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前处于天然混业经营模式, 经济危机后出台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隔绝银行、证券等金融业务联系, 但银行控股公司不在此限制范围内。《银行控股公司法》进一步促进单一银行控股公司的活跃发展。直至1999年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合法化金融控股公司的业务交叉, 为美国混业经营模式做出最终选择。与美国相比, 德国工业化进程起步晚致使金融市场发展不充分, 导致财阀控制下银行扮演的特殊角色在企业融资中至关重要, 并由此形成全能银行的雏形。而英国的专业化银行制度历史悠久, 金融工具层次多样。1971年实行的“竞争与信用控制政策”使商业银行开始打破金融业务界限。此举也在20世纪8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中得以提倡, 金融业务之间相互融合与金融集团间收购兼并, 促使英国银行母公司模式日趋完善。由此, 各国确立了符合自身特点的混业经营模式。

(二) 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发展与选择。

我国金融业经历了由开始的银行独揽到混业经营, 再到分业经营, 最后形成目前所处分业经营模式下的混业趋势的复杂过程。其中, 首次出现的自然混业是由于当期金融机构出于垄断意志, 规避金融管制所作出的模式选择。而当今在分业经营形式下形成的混业模式, 则是市场供求与政策引导的双重结果。随着金融业日趋发展成熟, 监管体制日益完善, 分业经营在市场竞争中较难占据有利地位, 因此, 我国出现了一些具有混业尝试意义的金融控股公司。根据我国金融业发展实际情况, 可将目前存在金融控股公司划分为三大类:即非银行金融机构控股类金融控股公司, 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外或在国内与外资合资设立投资银行, 第实业公司控股金融机构。如今我国多家金融控股公司在多个金融领域共同开展业务 (见表2) 。根据现有的混业尝试, 以中信、光大、平安为先驱的大型综合金融集团为先行试点, 以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为范本为我国金融业混业发展构建整体框架。

以平安集团为例 (见表3) , 平安集团2015年全年净利润651.78亿元, 同比增长36.0%。其寿险、产险、银行业务净利润增长率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 实现了业务规模的稳健增长,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资产管理业务再创新高, 平安信托实现29.12亿元净利润与31.6%的同比增长率, 平安证券本年度净利润达24.78亿元, 同比增长168.2%, 第三方业务取得快速发展。相比保险而言银行、证券与信托业务实现总利润在目前占比不占绝对金额优势, 但具有良好增长势头和发展潜力。银行业务受降息影响导致利差幅缩小, 投入增加致使盈利状况并不理想。与此同时证券与投资业务受运行周期影响业绩向好。混业经营的此种尝试在一定程度上能规避分散经济运行动态风险, 降低波动进而维护集团整体稳定性。

三、我国目前混业经营原因及趋势分析

(一) 外原因分析—PEST分析

PEST分析是对宏观环境的分析, 不同行业根据自身经营特点, 对其分析内容稍有差异, 但主要对政治 (Political) 、经济 (Economic) 、社会 (Social) 和技术 (Technological) 四大类对行业和企业的外部环境的影响要素进行综合分析。

1.政治。2003年12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进行修订, 为商业银行综合化以及未来可能的混业经营预留空间。国内政治环境稳定, 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为金融创新提供良好机遇。此外国内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大力助推金融改革。目前保险、基金、信托、金融租赁等牌照都已向银行放开。15年3月, 证监会方面证实正在研究向银行发证券牌照。银行业牌照“拼图”日益完善, 全牌照金融运营资质成为金融业新趋势, 混业经营的发展方向日益明朗。

2.经济。15年6月交通银行深化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同意, 以此为首的国家国有制银行纷纷加紧混改步伐。对于国有制银行架构的深入改革为混业经营做好了充分铺垫。同时, 我国利率市场化已进入后期, 存款利率完全放开的市场化改革完成, 必然挑战商业银行依赖传统放贷业务的盈利模式;加之非国有银行在市场化下全面介入竞争, 共同造成商业银行内外部重大挑战。当前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持续减弱, 商业银行积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利率市场化进程倒逼金融业提升竞争力, 引导金融业与国际市场接轨转向混业经营。此举也符合商业银行发挥规模优势和协同效应, 实现稳健经营, 有力抵御周期性风险。

近年全球经济增速趋缓, 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期。截至目前以五大银行为首的多家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盈利有所下降, 但非息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呈总体增长趋势 (见图1) 。与此同时16家上市银行非息收入持续增长。2016上半年招商银行发布的业绩公告显示其非利息净收入占比达40.49%同比增长4.25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与城商行表现更为突出: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华夏银行非息收入同比增速分别高达140%、118%、104%。尽管目前利息收入仍为银行主要盈利增长来源, 但在目前央行不断降息的前提下, 银行除稳定利息收入增长外, 必须充分重视风险防控, 促进非息业务结构合理优化, 深度挖掘投资业务潜力, 加强与外部金融机构的密切合作, 才能在市场化竞争中稳中求进。除此之外, 客户为趋利选择的理财产品多元化也起到使银行向混业经营过渡的促进作用。全方位金融产品的提供使客户具有更强“粘性”, 进而提升银行等金融机构稳定的盈利能力。

3.社会。自我国加入世以来, 金融业分业经营在实际操作中略有放宽, 五大银行创建认股基金资产管理公司。以2009年6月平安收购深发展为代表, 国内银行首次在中国金融史上完成了最大规模的混业经营尝试。非国有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陆续进行一系列混业经营试水。此外, 企业融资需求日益扩大, 居民投资需求呈现多元化;公众对金融机构“一站式、综合化”的服务需求呈持续增长态势。实现混业经营也是公共政策效率提高和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改善的需要。

4.技术。其一, 金融产品间的同质性有利于金融业务的交叉开展。我国目前银保混业基本实现。尽管银证混业暂未放行, 但我国目前资产证券化率已达60%左右, 接近美国20世纪90年代逐步开放混业经营同期水平, 具备逐步过渡至混业经营的条件。其二, 金融行业人才的通用性使混业经营具有稳定的人才储备优势。同时, 国家对金融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海外人才流动性的增强间接促使金融业人员素质稳步提升。其三, 金融创新使混业经营带来新的机遇与可能。以目前P2P、众筹模式等互联网金融应用的持续发展态势推测, 互联网与金融深度结合很可能将成混业下的新趋势甚至未来金融经济新增长点。

(二) 我国混业经营趋势发展分析

1.前景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于1940年, 由美国两位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卡尔德和约翰·希克斯共同提炼而成。此分析以卡尔德—希克斯准则为理论依据, 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与效益用以评估项目价值, 以实现在决策上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效益的最终目的。

2.成本分析。

(1) 制度成本。制度成本主要包括市场交易中所需实际支付的成本与制度受限所要放弃的市场交易带来的机会成本。混业经营产生的机会成本, 即为在一定时期内打破目前业内较为稳定的分业经营金融格局, 转向混业经营的成本。对于政府而言, 混业经营作为新制度的确立需要经过一定的实验调整甚至动荡期;制度变迁与其设计、维护、运行的成本, 相关利益的博弈也应在决策考虑范围之内。其中以监管成本作为制度成本中的核心内容, 其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具有同等重要性。直接成本主要为执行金融监管的自身成本, 以各级行政机构机关设置与相应人员配备为主要支出。间接成本主要要为设计、管理、维护制度运行的所设的其他新增机构。对于企业而言, 还应负担由于遵循新制度所应负担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包括各项税款及融资成本等。

(2) 风险成本。实现混业经营产生的风险可能, 主要来自于信用、市场、利率与流动性风险、道德与制度风险。而这些风险之间又具有紧密联系:混业经营下, 金融衍生品在市场上不容忽视的交易量显著扩大了现存信用风险边界, 其中道德风险又间接控制了信用风险变化状况;由于利率与市场联系紧密, 影响金融资产的要素 (如利率) 一经变动, 则会使金融资产价值具有跌落可能性。相比于分业经营下的金融监管, 目前现行的法律规制并不完善, 制度与操作风险交织并存, 混业经营在现行法规不足的条件下更需谨慎行之。而随着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应用拓展也大大提高金融资产流动性, 使流动性风险也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3) 行业退出成本。混业经营模式下, 金融业各业务范围交织紧密, 对某种业务的战略放弃很可能影响整体经营布局甚至行业信誉。由于混业使各行业的业务区分度减弱, 加之多元化业务经营存在风险, 如德隆在鼎盛时期收购的金融机构约20家, 以控股的金融机构作为自身的融资平台, 借助银行信贷理财筹资, 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一旦资金链断裂将会影响整个集团资本, 行业退出成本也不可小觑。如果行业内部接连破产则会使全行业乃至金融业整体遭受巨大成本损失。

3.效益分析。

(1) 经济效益。混业经营有利于发挥范围经济优势, 整合资源开展业务, 降低管理维护成本。以银保混业为例, 保费通过与银行信贷支持达到资金盘活, 达到高效融资与规避风险的双重作用。金融产品同质性与人才的通用性, 降低单位成本。同时混业经营也能够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合理分摊客户成本, 利用内部网络打造金融产品一站式服务。由于项目种类丰富, 企业自身可以吸引银保资金混入发挥协同效应, 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对改善社会资本结构具有意义。

此外, 混业经营将有效降低融资成本。目前银行业资产回报率低、不良贷款与限制资本数额大、证券市场资金相对匮乏, 传统分业模式融资难度大。以银证混业为例, 银行与券商形成子母公司模式, 将有利于竞争转化为协同, 灵活融资渠道, 满足各方融资需求, 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发展。

(2) 社会效益。能够较大程度地满足新常态下公众对金融理财产品的多项需求。以银行为例, 全能银行所提供的多种金融产品业务有利于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适应当前银行买方市场环境。混业经营所引发的行业竞争与兼并, 为各界投资者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同时鼓励全方位金融创新, 为传统金融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4.小结。从金融业结构设计角度而言, 只有当实行混业经营的收益大于成本时, 才具有实行混业经营模式的必要, 以期获取更大利润空间。为此, 在较全面地考虑混业经营所面临的制度、风险与行业退出成本时, 与其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进行比较权衡, 通过制度建设, 风险防控与谨慎选择, 缩小模式变更成本;发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优势, 对现有金融资源整合创新, 致力于谋求混业经营的效益最大化。

四、混业经营的建议措施

混业经营虽为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但受制于分业经营传统下的金融环境。在宏观层面, 市场机制尚未全面完善, 金融监管风险控制能力不强, 手段方式单一化, 金融法律体制尚未健全;在微观层面, 传统金融业务面临新挑战, 经营行为有待规范, 金融产品具有局限性。针对制约混业经营的多项因素,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全面均衡发展。

目前我国金融业机构仍处于银行一家独大的局面, 2015年年末, 银行总资产达199.3万亿元, 而证券、保险业总资产仅分别为6.4, 12.4万亿元, 尽管总资产与净资产同比增长率高于银行同期, 但在绝对数字上差异巨大。以目前行业格局来看, 银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将占据金融业界的绝对优势, 不利于其他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在混业道路上的健康发展。在金融改革中有针对性地降低银行在金融中所占比重, 改变企业、金融控股公司等资本集团对银行的依赖现状, 提高其他金融资本所占比重, 促进金融业全面均衡发展, 为金融业混业经营奠定良好基础。

(二) 完善法律监管。

根据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经验, 以试点性的银行混业经营为先例观察分析、再修订完善法律是被广泛采取的选择。建立新的法律防范体系, 及时应变疏导风险;制定完善行业信息披露准则, 着力维护好投资人正当利益, 以此维护金融业发展安全稳定, 为混业经营奠定制度基础与体制保障。“一行三会”应有效完善监管协作, 以电子化、信息化为媒介畅通信息渠道, 尽快形成一体化监管。

(三) 谨慎选择模式。

在混业经营牌照逐步开放的前提下, 股份制中小银行较之大型国有银行, 在人才储备与系统建设上优势欠缺。自“十一五”以来提出的“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改革经营试点”在五大银行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以目前已形成金融控股公司的企业为例参考学习, 采取合理选择的方式进行行业试点, 逐步推广从而带动全局。以商业银行为例, 在国内可积极拓展商业银行法允许的部分投资银行和保险业务;海外成立全能银行或参股海外投资银行, 在寻求新利润点的有序探索中为混业经营积累实践经验。在此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资源整合以期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 兼顾传统业务能力提升以提高核心竞争力, 建立与混业大势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四) 多角度创新。

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凭其发展经验与雄厚资金支持在重要业务领域市场占据有利地位。而随着传统业务盈利空间缩小, 利率市场化与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 中小型金融机构面临更多挑战。以中小券商为例, 在稳定固收业务同时, 势必要发展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收入、扩大资管规模。增加金融专业化人才投入以借力资本市场获取低成本资金, 进而满足融资需求, 顺利完成差异化经营转型。遵循市场化竞争的客观要求, 以客户为中心点开展金融业务以适应混业时代的来临。在金融自由化浪潮中抓住机遇, 实现长远发展。

五、结束语

2015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 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 稳步推进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风险隔离基础上申请证券业务牌照。我国金融领域开展“混业经营”, 已从银行业延伸到证券业甚至整个金融体系。“十三五”金融改革已步入“深混期”。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模式实为大势所趋, 并呈逐渐加速趋势。实行混业经营已成为提高我国金融竞争力, 顺应开放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

文章通过对分业与混业经营的国内外发展历程进行概述, 多角度对比两种经营模式, 根据我国金融业发展基础与国际环境现状, 利用PEST分析法与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内外因综合分析, 得出混业经营模式对我国当前金融业发展更为有利的结论, 并针对市场导向, 行业体系监管, 创新机制构建等方向进行合理化建议, 把握机遇, 助力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大雁, 彭永贵.现代金融实务与案例 (2007年08月第1版) [M], 经济科学出版社:292

[2].苏惠琳.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选择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年.

[3].张威.银行有望获得券商牌照混业大势渐成[J], 每日经济新闻, 2015年.

[4].蔡浩.中国金融混业经营是福是[Z], 凤凰财经综合, 2015年6月

上一篇:教育措施研究下一篇:历史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