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特征(通用12篇)
语言学特征 篇1
1学术界对网络谣言的研究成果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学术界开始关注谣言。来自传播学、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的数百篇论文,绝大部分都是在判定谣言为“有害信息”的基础上,或考察其传播规律,或讨论其社会影响,终极目标都是为了防控谣言。网络谣言是依托网络进行传播和扩散的谣言,中国学术界对网络谣言的研究也大体遵循谣言研究的路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分为三个大类:
1)网络谣言的传播途径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的网络谣言研究》以个案研究和模拟实验为主导研究框架,考察了当代中国社会网络谣言发生、发展和覆灭的过程,多维度地呈现了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传播模式和社会影响。《网络谣言的传播学分析》则以“日本地震”和“温州动车事故”为例,对突发事件后的网络谣言进行解读,分析了网络谣言的主要传播途径和媒介在传播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呈现了网络谣言“萌生—高潮—衰落—拖尾”的传播进程。
2)网络谣言的社会影响研究。《网络谣言对社会稳定的危害及其治理》认为网络谣言影响政治安全、破坏社会安定、危害经济安全和扰乱社会秩序。《认清网络谣言的巨大危害》提出网络谣言加剧社会恐慌、引发社会信任危机和损害国家形象。《认清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则从地震谣言和艾滋谣言等具体事例出发,阐述了网络谣言对社会稳定、国民生活和国家形象的危害。
3)网络谣言的控制策略研究。《借鉴国外经验整治网络谣言》主张借鉴美国、英国和印度等国家的做法,通过完善法律惩戒机制、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实行网络实名制等举措制止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我国网络谣言防治对策探讨》提倡通过网络技术创新,提升技术监管能力以及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培养网民的理性精神和道德自律意识来达到控制网络谣言的目的。《网络谣言的治理困境与应对策略》则提出通过提升社会公信力、构建网络主导价值观和改变政府谣言治理方式的网络管控策略。
2网络谣言的语言学特征
网络谣言是指以网络为载体的广泛传播的未经证实的特定信息。网络谣言一经发布,往往引来社会公众的大量关注和转载,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公众的恐慌心理。只要把握网络谣言的语言学特征,就可以帮助社会公众提高谣言鉴别能力。网络谣言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语言学特征:
1)网络谣言中的数字特征。网络谣言中出现的数字大多是概数,如上万人,数万元,100多,300多等。人民网对温州动车事故进行辟谣的八大谣言中,就有“死亡100多人”“300多尸体藏卡车”“早签理赔协议可获数万元奖励”等概数。关于日本震后的谣言中,也有“多位知名漫画家葬身火海”这样的概数表达。最近,浙江余姚水灾中有一则关于陆埠水库倒塌引起村民死亡的谣言,死亡的村民人数就是“40多人”的概数。
2)网络谣言的词汇特征。网络谣言一方面经常出现“据说”“尚未证实的消息”“据可靠消息”这样表示消息来源不清的词汇;另一方面,也会出现“消息来源于日本广播协会NHK”“据BBC报道”等这样表示消息来源于其他渠道的词汇。使用这样的词汇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推卸责任,二是故意增加信息的模糊性。此外,网络谣言中还经常会出现“只有”“多达”“高达” “竟然”等副词,以表示该信息已经突破了人们所能接受的极限,刻意制造爆炸性效果。
3)网络谣言的句式特征。谣言毕竟是谣言,透露的信息越详细,破绽会越多,越会被公众所识破。因此,网络谣言的句子长度都很短,每个句子的字数一般都不会超过20个字。整个谣言的字数也很短,一般不会超过200字。此外,谣言最常使用的标点符号是感叹号,以达到激起社会公众激愤或悲伤情绪的目的。人民网辟谣的温州动车事故第八大谣言的原文为: “一个没有流传开来的现场视频!明显看到10秒是有活人掉下来的!还伴随尖叫声。很明显!50秒和2分56秒都有尸体掉出来!这是谋杀!”这个谣言中只有六个句子,却使用了五个感叹号。
4)网络谣言的文本特征。网络谣言如果只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引起的社会关注度就会低很多。不幸的是,网络谣言也信奉“有图有真相”的教条,多采用“文字+图片”“文字+图片+超级链接”“文字+视频”的形式进行传播。谣言的这一文本特征使它看起来可信度更高了。但也正是由于它的这一文本特征使我们有了更多识别它的机会。我们会因图片模糊,文字描述与图片不一致,链接打不开,广告太假等对谣言本身产生怀疑。
3结束语
如何治理网络谣言是网络谣言研究的重要内容。学者从传播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角度提出了不少治理措施,有些措施也被采用并付诸实践,但是网络谣言的传播之势却没有消退。究其原因,我们对网络谣言本身的语言特征没有进行探究,没有揭示网络谣言的语言特征,给普通网民以“智慧之眼”。谣言止于智者,如何让普通网民成为智者,就需要对网络谣言的数字特征、词汇特征、句式特征和文本特征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这样,网络谣言的传播就得以从源头上遏制。
参考文献
[1]李若建.虚实之间: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谣言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姜胜洪.网络谣言应对与舆情引导[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徐锦江.流言导读[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4]周裕琼.当代中国社会的网络谣言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语言学特征 篇2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
例: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王昌龄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周邦彦 ..以上各句中的“咽”、“冷”、“悦”、“空”、“淡”、“绿”、“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2)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1.主语后置。
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析: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
2.宾语前置。
例①: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析: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例②: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辛弃疾《贺新郎》
析: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原来作者是把他们二人都用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臵上。
例③: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析: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3.主、宾换位。
例①: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叶梦得《贺新郎》
析: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
例②: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 析:是“门户生光彩”。
例③: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析:是“林暗风惊草”。
4、定语的位置。
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下面分别举例说明。a.定语挪前。
例①: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析: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
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应为“青海长云雪山暗,遥望孤城玉门关”。例②: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刘叉《从军行》 析:应为“闻横笛声不见人”。
例③: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陆游《昼卧》 析:应为“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 b.定语挪后。
例①: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析:即“一月夜飞渡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
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
例②: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花重)。5.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
例①: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析: “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秋风”、“春风”都不受“动”、“笑”的支配,而是分别表示“在秋风中动”、“在春风中笑”的意思。
例②: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杜甫《秋兴》八首之二 析:应为“朝晖中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
例③: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李商隐《安定城楼》 析:应为“永忆江湖白发时归”。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声律的要求。初盛唐成熟的“近体诗”和后来的词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为了符合声律的要求,诗人便不得不在词序安排上作些变通。上举晁无咎《临江仙》词“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二句,本是套用王维《终南别业》诗的成句。王诗正作“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第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王维《山居秋暝》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联,按客观环境中的动作顺序,原是“浣女”之归造成“竹喧”;渔舟之下导致“莲动”。但如果就这样呆板地铺叙直陈为‘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那么画面中心就归结于被动因素‘竹’和‘莲’——这是动作过程的终点。由于动作至此终结,画面也便归于静止。现按诗中顺序的安排,“竹喧”、“莲动”便成为“浣女”、“渔舟”入画的引子。于是画面中心移到了动作的主动因素“浣女”、“渔舟”上。“浣女”、“渔舟”之动,不仅远比“竹”、“莲”之动鲜明可见,而且它们作为动作的起点和动力,使过程得以不断持续。这就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
其实,诗词曲中特殊词序的出现,声律的要求和修辞的需要往往是兼而有之的。如王昌龄《从军行》一例,定语“孤城”挪前,除了为符合七绝的平仄格式外,目的还在于突出和强调玉门关所处孤立突兀的地势。
(3)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金开诚先生指出: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吴世昌先生也说,读词须有想象。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诗词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所以要求利用想象填充省略的部分,也是可能考到的一种题目。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其实,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例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桃李春
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诗人摆脱常境,不用“我们两人当年相会”之类的一般说法,却拈出“一杯酒”三字。“一杯酒”,这太常见了!但惟其常见,正可给人以丰富的暗示。沈约《别范安成》云:“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杜甫《春日忆李白》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故人相见,或谈心,或论文,总是要吃酒的。仅用“一杯酒”,就写出了两人相会的情景。诗人还选了“桃李”、“春风”两个词。这两个词,也很陈熟,但正因为熟,能够把阳春烟景一下子唤到读者面前,用这两个词给“一杯酒”以良辰美景的烘托,就把朋友相会之乐表现出来了。
再试想,要用七个字写出两人离别和别后思念之殷,也不那么容易。诗人却选了“江湖”、“夜雨”、“十年灯”,作了动人的抒写。“江湖”一词,能使人想到流转和飘泊,杜甫《梦李白》云:“江湖多**,舟楫恐失坠。”“夜雨”,能引起怀人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在“江湖”而听“夜雨”,就更增加萧索之感。“夜雨”之时,需要点灯,所以接着选了“灯”字。“灯”,这是一个常用词,而“十年灯”,则是作者的首创,用以和“江湖夜雨”相联缀,就能激发读者的一连串想象: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之久!陆游的《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又如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部是名词的连缀,“象”的方面看好像是孤立的,“意”的方面却有一种内在的深沉的联系,似离实合,似断实连,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和再创造的可能。杜牧《过华清宫》后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词,直接拼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一骑红尘”逗得“妃子笑”了;也可以说是妃子在“一骑红尘”之中露出了笑脸,好像两个镜头的叠印。两种理解似乎都可以,但又都不太确切。诗人只是把两个具有对比性的意象摆在读者面前,意象之间的联系既要你去想象、补充,又不许将它凝固起来。一旦凝固下来,就失去了诗味;而诗歌的魅力,正在诗的多义。再如欧阳修的《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门掩”和“黄昏”之间省去了联系词,可以理解为黄昏时分将门掩上,也可以理解为将黄昏掩于门外,又可以理解为,在此黄昏时分,将春光掩于门外,或许三方面的意思都有。反正少妇有一个关门的动作,时间又是黄昏,这个动作就表现了他的寂寞、失望和惆怅。(4)、值得注意的字词
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王驾写《晴景》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这些是诗人的独特感受,写出了这种独特感受,不论是情景交融,诗人把他的感情色彩着到景物上去也好,诗人写出了景物本身所具有的情态也好,都是有意境的。杜甫诗句:“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明”字是形容词用如动词,使画面富有动态,更妙的是“吐”字。虚词用得好,也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的美学效果。杜甫有诗云:“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叶梦得评道:“远近数百里,上下数千年,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吞纳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
①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
析: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例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析:“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析:“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析:“蒸”、“撼”具有夸张色彩,增添了气势。
例5: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
析:看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析: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析:曰“细”,脉脉绵绵,写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
析: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
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③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a.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b.拟声词: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c.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析: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 例: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析: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 例: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语言学特征 篇3
关键词:英语文学;俚语;社会语言学;特征
在汉语中,俚语(slang)被认为是粗俗的或是通行面极为狭窄的方言词,而在英语中,俚语则被认为是在非正式场合中常用的,通常被认为不属于标准英语部分常被故意使用,使之达到形象、生动或者新颖等效果的词或短语,或者是为表达某些词或短语的某些特定的意义。英语文学以及影视作品中,俚语被广泛应用。在表达意义以及对作品主题的揭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由此,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俚语的社会语言学特征的分析和研究,能有效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俚语,提高学生驾驭英语的能力。俚语的社会语言学特征主要表述如下:
一、以说话者为中心
1.群组限定特征
也就是指将说话者描述为社会上某一群体人的特征,由此,语言学家顺理成章地将俚语中的群组特征作为了最为常用的特征,对于某个特定的群体而言,俚语是其语言的变体,在这个群体中,俚语作为联系彼此的纽带,同时也隔绝了该群体的“外部入侵”。
2.口语化
俚语的基本特征在于口语话的特点,通常被当做口语使用,在被作为口语使用时,俚语尝尝用来打破说话氛围中的拘谨气氛,从而有效拉近说话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
3.时间限制
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俚语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某一时代或是某一阶段盛行的俚语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结束,由此,当前盛行的俚语,在将来的时间阶段上也将遭到质疑。
4.话题限制
英语文学中,俚语被作为是某一社会群体的专用语言,甚至是社会中某一阶级、职业或是某种活动中的专门用语,从而导致俚语被用于使用某些专门术语的一部分社会成员中,从而俚语也有了话题的限制。
5.淫秽和粗俗性
俚语是低于标准层面的语言,甚至可被作为口头语言、粗俗的语言以及淫秽下流的语言来使用。由此可知,俚语中包括了脏词,以及较多的在常人的认识中应避免使用的“禁忌”语言,这些“禁忌”语言的使用对听者而言是冒犯的。
6.非常规性
俚语的使用中,往往使用于说话者或是写作者想打破已经建立好的语言学常规场合中,由此,俚语在这个层面上具有社会反抗或是社会挑衅等的特征。
7.地方主义
俚语将随着地域的变化而变化。由此,英式英语中的俚语在美式英语或是其他英语语言国家不一定是俚语。由此,可通过对说话者俚语的判断,明确知道他所说的是英式英语还是美式英语。
8.私隐性
私隐性的俚语也可称为“行话”。是指在一种不让外人听明白的信息传达的手段,具有私隐性的俚语多在反社会或是反文化的团体或者群体中盛行,例如:黑社会组织等。
二、以听者为目的
1.娱乐性
俚语的重要特征在于娱乐性,这也是俚语使用者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为了达到娱乐的目的,使用者常使用比喻或者修饰的手法,或者通过对常规规范语言的变化来达到有趣和好玩的氛围。
2.时效性和新颖性
俚语是使用是以语言的丰富以及对造词能力的过度使用为背景,从而容易吸引听众,并且在最大程度上展现俚语的魅力。
3.夸张
夸张是使用夸大事实的方式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夸张的手法在俚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戏谑幽默性
俚语的应用中,幽默元素十分丰富,由此俚语的应用也被称为是幽默式的夸张。在一定程度上,俚语的应用较为明显,通常以暗示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产生的效果十分明显,并且能营造轻松的氛围。
5.深刻印象
俚语在一定程度上是说话者有意使用俚语引起听者的注意,引人发笑,使人震撼或者震惊,从而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特定的语义环境下,某些俚语的使用可解释为讽刺而具有挑衅的,甚至是带有恶意的。
6.富于韵律
俚语的功能之一在于其能使说话者语言生动、形象以及有趣。俚语往往通过两个含义相同或相近的词重叠产生较强的声韵效果以表达赞许、责备、幽默和强调等。好懂易记,读起来朗朗上口,从而大大丰富和加强了俚语的表现能力。
三、俚语的内在特征
俚语中还具有两个内在特征。其一,俚语不是常规的语法构词特征,在该特征下将产生新词,从而丰富语言的表达;其二,俚语的语义表达并不明确,从而将给现有的词汇带来某种新的语义,俚语的内在特征展示出了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表明了词汇变革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窦晶.浅析英语文学和影视作品中俚语的社会语言学特征[J].教育探索,2011.
[2]杨祖华.英语俚语的风格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2006.
(作者单位 重庆市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西方语言学流派特征与发展浅析 篇4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历史语言学产生以前, 语言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学, 一般称之为语文学。语文学时期的学者, 对语言的研究多是主观的规定和臆测, 缺少客观的描述和检验, 研究对象往往仅限于书面语, 更不理解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社会功能。历史语言学建立了比较的方法, 既注意语言古今的对比, 又注意现代不同语言的对比, 重视当代活的语言的研究, 考察语言的历史来源和亲属关系, 为语言建立了谱系, 对各种语言做出了谱系分类。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 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 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初始阶段。
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格里姆和葆扑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初期的比较语言学者已经认识到历史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共同原始母语是一种不再存在的语言。
2.第二阶段。
19世纪中期, 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到第二阶段, 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尔, 施莱歇尔开始具体“构拟”这种原始母语的形式, 并用星号来标示构拟的形式, 其代表作是《印度日耳曼语系语言比较语法纲要》。
3.第三阶段。
19世纪后25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语法学派”时期。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奥斯特霍夫和布鲁克曼, 他们在自己创办的刊物《形态学研究》上正式宣布:语音演变规律不允许任何例外。
到19世纪后期, 德国莱比锡大学出现了“新语法学派”。新语法学派在历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他们总结了19世纪比较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成果, 同时预示了20世纪初结构主义语法的诞生。他们关于语言的客观性和独立性的论述, 关于材料第一, 理论第二的主张, 以及重视考察当代语言和方言的做法, 都在结构主义语法中反映了出来。
二、索绪尔语言学
瑞士语言学家费迪南.德.索绪尔 (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 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活跃在语言学界的一位伟大的语言学家, 他揭开了现代语言学的开端。索绪尔试图建立一门作为科学的语言学, 并预言了一门研究各种符号的科学—符号学的出现。他反对传统语言学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因为传统语言学将语言看作是指代客观现实的工具, 这样, 语言学就沦为社会学和历史学的附庸, 而索绪尔是把语言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为了实现语言的独立, 索绪尔做了四个著名的区分, 即四组二元对立概念。索绪尔进一步认为, 产生意义关系有两种基本情况: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句段关系 (syntagmatic) , 是一种组合关系, 指在既定的序列中受规则制约的符号组合。联想关系 (paradigmatic) 指有着某些共同点的符号在人们记忆里构成的集合。前者又称为横组合, 后者称为纵聚合。
三、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 基本理论源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结构主义语言学是语言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流派之一, 它不仅对语言学各个流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对其他各个人文学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构语言学的主要论点有两个方面:第一, 每个语言都有一套独特的关系结构;第二, 每种语言的个别单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结构语言学内部又分为三大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 (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 。
1.布拉格学派。
布拉格学派创始于1926年,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特鲁别茨柯依和法国著名语言学家马丁内。布拉格学派的突出贡献是创建了音位学 (phonology) , 由于他们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成分的区分功能, 又常被称为功能主义者或功能语法学派。这一学派对语言的基本看法是将语言的研究视为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结合, 可称作结构—功能语言观, 而这种观点是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基础上, 与新语法学派的对立中发展起来的。
2.哥本哈根学派。
哥本哈根学派, 又称丹麦学派。代表人物有叶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等。1931年, 叶姆斯列夫和布龙达尔共同创建了“哥本哈根语言学会”, 该学会成为当时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中心。1938年创办会刊《语言学学报》, 1939年的创刊号布龙达尔发表了他的论文《结构语言学》, 遂成为这个学派的纲领。哥本哈根学派总结了前人对语言的观察, 全面地阐述了语言的性质。因此, 这一理论又称为语符学和新索绪尔学。
3.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上个世纪50年代,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进入“后布龙菲尔德时期”, 哈里斯和霍盖特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霍盖特1958年出版的《现代语言学教程》是美国结构语言学集大成的理论著作, 对美国结构语言学的发展进行了一次科学的总结。1951年, 哈里斯的《结构语言学的方法》出版, 被人视为后布龙菲尔德时期的象征和转折点。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语言学家相信语言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如:语言是刺激反应的过程;语言是口语, 不是文字;语言是一种习惯;语言是各不相同的, 这些语言理论对当时语法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转换生成语言学
作为美国结构主义语法的代表, 50年代的乔姆斯基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 1957年他的第一部专著《句法结构》出版, 标志着这种学说的诞生, 被称作“乔姆斯基革命”。运用转换生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语言, 转换生成学派以语法为研究目的, 同时对各自领域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 因而, 转换生成语法研究的对象是语法而不是语言。转换生成学派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语言学方面, 在其它学科都产生了一定的反响。乔姆斯基认为, 转换生成语法将促进认知科学的发展, 并把语言学的研究和神经科学、心理学以及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 共同为探索人脑的奥秘作出贡献。
五、伦敦学派
伦敦语言学派创造了新的理论, 提出“结构”和“系统”的概念。尤其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 既探讨了语言的形式, 又研究了语言的意义和功能, 并且分析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使语言学在英国成为一门公认科学的是约翰·鲁珀特·弗斯。弗斯从1938年开始在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教语音学和语言学, 以弗斯为首的语言学派被称为“伦敦学派”。他们创造了韵律分析和新的语法理论, 并提出了“结构”和“系统”的概念。
通过对以上主要西方各语言学派的介绍, 我们认识到应从整体去把握、学习和研究西方语言学流派特征与发展。在上述的各种语言学流派当中, 索绪尔语言学对现代语言学起到奠基的作用, 欧洲语言学派注重语言的功能和符号性研究, 美国结构主义注重形式分析和客观分析, 转换生成语法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 而英国的语言学家则注重语言出现的情境, 并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语言。由此可见, 对于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的工作者而言, 掌握西方语言学派的历史演变对我们把握语言的整体性及其功能是有益的和具有启发性的。
摘要:语言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着的学科。要研究语言学, 就应该知道这门学科发展的来龙去脉。本文通过浅析西方主要的语言学流派的社会背景、代表人物、主要著作、基本的语言观点等, 以期理解当代语言学界所关心的各类具体问题和各种理论观点, 并对这门学科的继承性和前瞻性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同时, 对于语言学各个流派之间的关系做了简要的概述, 明确语言学各流派在研究方法、范围和内容上具有互补性。
关键词:西方语言学流派,语言学理论,结构主义学派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2]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3]R.H罗宾斯.简明语言学史[M].许德宝,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4]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英语广告语言特征分析 篇5
英语广告是一种常见的商务交际形式.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分析和研究英语广告语言特征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鉴赏能力,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将来在各自的工作中有效地宣传自己的.产品,服务或理念,提高其知名度,占领国际市场.本文主要从词汇、修辞、跨文化交际及社会语用预设等方面分析英语广告语言的特征.
作 者:叶少敏 刘利平 作者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科技工程学院,北京,100029 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 年,卷(期): “”(17)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广告 词汇 修辞 跨文化交际 社会语用预设
语言学视角下的电视节目命名特征 篇6
内容摘要:电视节目名称是媒体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高度概括了电视节目的内容和特点,还折射出不同的社会因素、审美倾向对语言的影响。通过对国内各类电视节目进行样本统计,分析电视节目命名在语音规律、语法结构、词汇选择等语言方面的特征,探讨电视节目名称在多元化社会背景下的特点,有利于启发对当前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发展创新的思考。
关键词:电视节目名称 语音特征 语法特征 词汇特征
一.引言
电视节目的命名是一门集语言学、传播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综合艺术。作为节目的标识符号,电视节目名称是对节目内容的高度浓缩,发挥着传达节目信息的作用;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电视节目名称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的特点。我们从语言学的不同视角出发,结合传播学等相关理论,选取国内34个电视台的300个电视节目名称,采用定量统计与定性描写的研究方法,分析电视节目的命名特征,使人们感受电视节目名称的语言魅力,同时为电视节目研究提供新的语言材料。
二.电视节目命名的语音特征
电视节目名称在准确表达节目性质和内容的基础上,要求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称呼和记忆,易于电视节目的推广。通过对300个电视节目的分类统计,电视节目命名的语音特点主要表现在音节数量、声韵调搭配、节奏规律等方面。
1.音节数量
电视节目的命名从双音节到八音节不等,其中四音节最多,五音节次之,八音节最少。汉语的声调特色和双音节词化特点使“2+2”的四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不仅符合汉民族的审美和认知习惯,而且便于平仄搭配,使之富有韵律感;五音节更多地出现在娱乐综艺节目中;三音节多由单音节语素和双音节词构成。双音节是目前最简短的形式,主要为名词或动词;六、七、八音节则突破了简明原则,力求丰富新颖。
2.声韵调搭配
在声韵调上,电视节目命名追求平仄相间,声韵和谐,形成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具体表现为双声叠韵、叠音、谐音、平仄。双声叠韵可以营造连绵回环的音响效果,如《健康密码》的“密码”、《可凡倾听》的“倾听”。叠音的使用既能起到强调的作用,又增添了名称的音乐美,如《天天向上》。谐音常“谐”人们熟悉的“音”,使节目名称更好地为观众所理解。如《一站到底》的“站”既体现了选手的比赛姿态,又谐“战”音,表明了节目的挑战性质。大部分节目名称都体现了平仄相间的特点,如《星光大道》。有时为了意义的完整表述也会产生全平或全仄的表达,如《动物世界》、《真心英雄》。
3.节奏规律
汉语是一种节奏分明的语言,往往两个字为一个音步,这在四音节中表现为“2+2”的节奏特点。除去双音节词外,各音节都具有丰富的节奏变化形式,如三音节的《大|风车》、《忏悔|录》、《谁|在|说》;四音节的《黄金|线路》、《人|与|自然》、《偶像|来|了》、《大|生活家》;五音节的《真正|男子汉》、《挑战者|联盟》、《爸爸|去|哪儿》、《女婿|上门|了》、《向|幸福|出发》、《我|是|演说家》;六音节的《海峡|艺术|名家》、《了不起|的|挑战》、《谁|能|百里|挑一》;七音节的《前往|世界|的|尽头》、《男生|女生|向前|冲》;八音节的《今晚|80后|脱口秀》、《一声|所爱|大地|飞歌》。
三.电视节目命名的语法特征
1.词
双音节词充分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而词所能表达的信息有限,以此命名的电视节目不多,常为严肃庄重的节目所采用,既显得浑厚大气,又留下想象空间。在结构上,它们多为合成词,以联合式和偏正式居多,如《人物》、《发现》、《乡土》、《选择》、《真相》,少数为动宾式,如《寻宝》。
2.短语
短语较词而言不具有凝固性,给电视节目名称提供了创造的可能性,因而电视节目名称多以短语为主。电视节目名称既谓之“名称”,则更多地表现符号的指称性,体现为结构上偏正短语占优势,功能上体词性短语占多数。具体而言,偏正短语的修饰语体现节目的内容和定位,中心语反映节目的属性,相比于其他结构能更精准地传达节目信息,有利于提高节目的知名度,如《最强大脑》、《中国好声音》。主谓短语的主语点明与节目相关的人或事,谓语发挥着潜在的陈述功能,如《偶像来了》、《咱们穿越吧》。联合短语一般由连词联结或使用间隔号,如《花儿与少年》、《大王·小王》。此外,动宾短语《交换空间》,正补短语《精彩一刻》,同位短语《我们15个》,连动短语《跟着贝尔去冒险》,兼语短语《我看你有戏》等也占据一定的比例。
3.超常搭配
电视节目命名还出现了一些不太符合语言常规表达的超常搭配,如副词修饰名词的《非常静距离》、主谓倒置的《奔跑吧兄弟》、状语后置的《调解面对面》,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信息焦点。这种表达并不影响观众的理解,相反,在电视节目命名中使用超常搭配体现了语言的多样性,表现出节目的独特和新意。
四.电视节目命名的词汇特征
1.时空词
电视节目名称使用表示时间、空间的词语,体现了电视媒体的时空特点,并营造出强烈的时空动感。如表时间的《津晨播报》、《新闻早汇萃》、《经济半小时》;表抽象空间的《唱游天下》、《人间真情》、《世界青年说》;表具体地域的《华豫之门》、《大戏看北京》、《高原新闻眼》,表现了强烈的地域文化色彩。
2.字符
电视节目名称加入数字、标点符号,丰富了电视节目命名的内涵和形式,也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如带数字的《黄金100秒》、《十二道锋味》;带标点的《民歌·中国》、《探索·发现》。字符的表达突破了纯文字的传统形式,使人眼前一亮,但要在保证语义明确的原则下使用,以免产生歧义。
3.成语熟语
电视节目命名还会化用成语熟语,唤起观众的熟悉和认可感。有的直接引用成语熟语,如《开门大吉》、《藏龙卧虎》、《百里挑一》;有的巧妙利用谐音来达到一语双关的效果,如《职来职往》,是对成语“直来直往”的仿拟,不仅表明这是一个求“职”节目,而且求职过程很爽快,体现“直”的特点。
4.行业语
套用行业语也是电视节目的命名方式之一。新闻节目常以“新闻”作为节目的性质词,如《新闻联播》、《新闻当事人》;也会选用新闻用语,如《午间道》、《直播港澳台》。法律节目常用含“法”的词,如《今日说法》、《法制进行时》。财经节目常用与经济相关的词,如《致富经》、《财经郎眼》。体育节目常以“体育”或具体运动项目命名,如《体育世界》、《篮球公园》。饮食节目常带“健康、饮食”等字眼,如《健康之路》、《食尚玩家》。歌舞节目常用“歌、舞”等标志词,如《我是歌手》、《与星共舞》。戏曲节目常以“戏”或演出地为名,如《好戏登场》、《梨园春》。有些电视节目名称不仅套用行业语,还改变其使用领域。如把表示交通工具的词用到新闻节目中的《新闻夜班车》;把地理术语用到饮食节目中的《美食地图》;把网络语言“在线”用到法律节目中的《法治在线》。这种用法新颖别致,避免了名称的单调同质。
5.人名
访谈类节目常以节目主持人的名字命名,凭其号召力和影响力来吸引观众,提升节目的知名度,也突出了主持人的主体地位。如《康熙来了》是从主持人蔡康永、徐熙娣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并谐用“康熙”的名号;《鲁豫有约》、《金星脱口秀》、《华少爱读书》、《撒贝宁时间》等都以主持人的全名命名。
6.借词
引自国外版权的电视节目在命名时多沿用原版名称,即采用音译或意译的方法对其进行汉语的转写。如《喜乐街》是对《席勒街》的音译、《奔跑吧兄弟》是对《Running Man》的意译、《极速前进》是对《The Amazing Race》的意译;再如“秀”是英语Show的音译兼意译词,有“表现”之意,常被用到选秀节目中,如《中国达人秀》、《中国梦想秀》。
五.结语
电视节目命名具有丰富的语言艺术和文化内涵,追求发音美、形式美、意义美。语音上以四、五音节为主,平仄相间,音韵和谐;语法上以偏正短语、体词性短语为主;词汇上,时空词、行业语、人名等都可以成为电视节目名称的组成部分,充分展现了语言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当然,电视节目名称作为正式的媒体语言,还应当注意文明规范用语。在保证语言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发挥语言的能动性,也是当前电视节目命名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陈旭阳.认知语言学视野下的电视栏目命名分析——以央视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6
[2]蒋成峰.电视栏目名称的语言学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3]刘超莹.电视栏目名称的社会语言学考察[J].现代交际.2015.7
[4]粟龙梅.电视栏目名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5]信倩倩.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当代电视综艺节目的命名[J].学理论.2013.18
[6]邢欣.都市语言研究新视角[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语言学特征 篇7
关键词:语言学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名词化
0引言
摘要是对研究者的学术研究过程及成果的高度概括, 能直接反映论文质量高低, 影响论文的传播和影响力。目前, 对英文论文摘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下方面:对英语摘要从学术规范的角度 (例如, 在时态、语态、句式等方面应该遵循的规范) 进行研究;从跨文化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中西方学者英文摘要差异, 或是研究不同语种英文摘要差异;对某一学术领域论文 (如财经类、医学类等) 摘要的结构进行研究。 学术论文摘要需要具备特有的客观、严谨、学术的特点, 朱永生、董宏乐曾指出, 在正式的语体中使用名词化结构可以增加语篇的理性、技术性和客观性[1], 这无疑与英文摘要的要求不谋而合。因而近年来有学者开始从语法隐喻的角度对论文摘要进行研究, 以期更好地为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和翻译服务。本文将聚焦于语言学类学术论文英文摘要, 试图为语言学类学术论文英语文摘要写作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路。
1名词化概念隐喻
语法隐喻理论认为隐喻除词汇层面外还发生在语法层面, 即语言意义未发生变化, 只是在隐喻化过程中发生了语法性状的变化, 可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两种形式。韩礼德曾明确指出概念语法隐喻主要表现为名词化, 即本应由动词和形容词体现的过程 (一致式) 和特征由名词或名词词组 (隐喻式) 来体现[2]。很多学者指出语法层面上的隐喻度越高, 语言正式化程度也越高。由此可见, 名词化隐喻式常见于相对正式的书面语中。
摘要是对学术论文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 其语言需要符合简练、客观、逻辑性强, 而名词化是将复杂的小句成分“浓缩”为名词或名词词组, 使得语言结构更加凝练、紧凑。由此可见, 名词化语法隐喻恰恰迎合了英文摘要写作的要求。聚焦于学术论文摘要中名词化语法隐喻特征对摘要的英译与写作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语言学论文摘要中名词化现象总体情况
有些学者曾从实证的角度对其他类学术论文英文摘要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学术论文英文摘要中名词化现象非常普遍。杨信彰[3]指出, 以名词化为特征的语法隐喻的出现是为了满足科学方法、科学论证和科学理论的需要。语言学类学术论文摘要同样存在大量的语法隐喻, 陈兰[4]选取从国内外的核心期刊上随意挑选了20篇字数上较为接近的语言学论文的英语摘要, 发现以英语为母语的语言学论文摘要的名词化频率平均值为10.6%, 就说明每100个单词中出现10.6个名词化结构;而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学论文摘要的名词化频率为9.13%, 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本文按照“-ion等名词后缀及其变体的相应名词进行检索统计发现中国作者的使用频率 (33.7%) 比英语为母语的作者 (19%) 高得多, 可以看出这方面中国学者存在一定的过度使用的问题。 以上两点值得研究者加以重视, 以期在语言类学术论文摘要的书写中提升名词化语法隐喻意识, 同时尽量纠正不良倾向。
3名词化隐喻在语言学论文摘要中的构建功能
名词化语法隐喻对于语言学类论文摘要的构建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实现摘要简洁凝练的文体特征
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力求以最短的篇幅, 用最凝练的语言传递最丰富的信息量, 向其他研究者介绍其研究的背景、内容、方法等。表示过程的“动词”和“形容词” (即“一致式“) 经过名词化 (即”隐喻式“) 后, 信息打包重组, 在表述相同的内容时, 可以有效地提高语篇的信息密度, 真正实现了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的简洁性和概括性。
3.2实现论文摘要术语化、客观化的文体特征
术语的大量使用是论文摘要的一个显著特征, 可以增强摘要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语言学类学术论文摘要可以通过语法隐喻把信息量繁多的小句凝练为名词或名词词组, 从而实现摘要术语化的文体特征。 同时, 语言学论文的英文摘要应该客观表述研究内容, 尽量避免出现显示出主观臆断色彩的表达方式。在名词化隐喻式中, 名词化的使用使得动作的参与者信息得以淡化或是隐藏, 从实体概念向抽象概念转换, 可以脱离时态和情态的限定。因此, 名词化结构可以避免行文的主观色彩, 增强摘要的客观性。
3.3提高摘要语篇的连贯性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句子有主位和述位两部分构成。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 表现已知信息。述位是主位之外的成分, 传递新信息。如果将前句述位部分隐喻化, 作为后句的主位。通过“主位—述位”的承接可以加强语篇的连贯性。
4本研究教学启示
理解语言学类学术论文英语摘要的名词化特征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更重要的意义是可以更好地为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和翻译服务。基于以上研究, 笔者提出以下可供借鉴的训练方法:
4.1 “以阅读带动写作”提升学生名词化语法隐喻意识
首先要培养学术具有名词化语法隐喻意识, 阅读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在英语专业精读教材, 特别是高级阶段的教材中, 政论性的问题和演讲文体占有很大的比重, 在这样的文体中, 语篇中大量的名词化隐喻是一种典型的“动因的突出”, 是作者为顺应某种交际目的而使用的一种语言策略。教师可从体裁分析的角度分析大量的典型范文让学生了解名词化隐喻与文体正式程度的相关性。
4.2提供一定量的范例语料加以分析与模仿
教师可从体裁分析的角度分析大量的典型范文让学生了解语言学类论文摘要的语言特征, 教师也可提供国内外不同学术杂志进行英语本族语学者与非本族语学者英文摘要的主要差异。然后学生通过模仿所分析的范文提高英文论文摘要的写作能力。主要模仿对象为常用名词化句式, 使得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模式化的可供直接借鉴的语料在学术论文摘要翻译和写作过程中直接使用。
总之, 学术论文英文摘要通过使用名词或名词词组等名词化隐喻手段, 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和概括性。语言学类学术论文摘要语言要求简洁凝练, 具有正式性、客观性, 同时语篇需要具有衔接性和连贯性。 研究语言学论文的英文摘要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摘要这一特殊语体的理解, 从而撰写出更具学术性, 语言规范、得体的英文摘要。
参考文献
[1]朱永生, 董宏乐.科技语篇中的词汇隐喻、语法隐喻及其互补性[J].山东外语教学, 2001 (4) :5-8.
[2]吴启雨.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及其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 :89-91.
[3]杨信彰.名词化在语体中的作用——基于小型语料库的一项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 2006 (4) :3-7.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微博语言特征 篇8
1 微博
微博, 即微博客 (Micro Blog) 的简称, 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 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 并实现即时分享。[1]简单来说, 微博就是迷你博客。微博使用者通过电脑、手机等媒介连接到互联网, 利用微博的基本功能, 如发布、转发、关注、评论、回复以及私信等功能, 在相应的微博网上用140字以内的内容发表言论 (目前, 腾讯微博的单条微博发表字数增加到163字) , 同时可通过配图, 来对身边的各种事情行进现场记录。在这里有“鸡毛蒜皮”的生活细节, 有快速的新闻资讯, 有个人的心情思想感悟等等。所用的语言诙谐幽默且碎片化, 只需要把你当时的状态表述出来, 然后有人跟贴回复就达到了目的。微博正是因其使用的简易, 迅速, 传播性快, 互动性强, 且老少皆宜的特点, 在网民中迅速扩散开来, 其使用者的数量也是急速增长, 影响力甚是巨大。
2 微博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是社会之境, 而社会是语言之根。以语言和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语言学探讨的是语言和社会的关系, 语言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 以及社会中的人群怎样发挥语言功能来进行交际活动。微博中的语言从本质上体现为一种间接言语行为, 其核心在于促进交际的成功, 在这一过程中, 微博语言体现了语言的四种社会功能。
2.1 表达功能
在微博中, 博主通过描述生活点滴及个人心情感悟来实现语言的表达功能。如名为“作业本”的名博主发的一条评论性微博:自广电总局禁止在电视剧里插播广告后, 我觉得以后的电视剧可能都是五分钟一集了。[2]此处, 作者通过模糊争议话题, 不直接对广电总局的这一硬性规定进行批判, 却通过“电视剧可能都是五分钟一集”这一夸张说法, 来暗讽广电总局及当前电视剧频繁插播长时段广告的恶性竞争体制。由此可见, 微博给予博主一种畅所欲言的表达权利。
2.2 识别功能
社会语言学家罗宾·莱考夫 (Robin Lakoff 1991) 曾做过这样一个语言学论断:“言为身份” (You are what you say) [3], 即语言可以反映出说话者的相关社会信息, 如说话者的社会地位, 地域, 性别, 年龄和教育背景等诸多社会因素。受使用者不同的社会地位、地域、性别、年龄和教育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微博语言中出现了属于特定群体的行话, 由于外行极少接触, 使得这种语言具有特定的识别功能。
2.3 交际功能
社会距离以及交际者双方之间的身份阶层差异向来被认为是影响交际策略的一个重要因素。交际双方的社会距离越大, 阶层相差越悬殊, 交际实现障碍则越大。而在微博中, 博主可以根据不同语境, 选择不同语言策略, 来顺应交际的完成。
2.4 亲近功能
通过微博语言的识别功能, 我们能清楚的识别某一特定群体内与该群体外的言语差别。同时也拉近了同一群体中交际双方之间的亲近感, 实现语言之于社会中的亲近功能。在微博中出现的众多言说风格中, 如淘宝体微博, TVB体微博, 咆哮体微博等, 就在微博使用者的各自所属的群体中广为流传。像“亲”, “给你煮碗面?”, “有木有”等一系列词组、短语更是改变了职场原本冰冷生硬的官方话话语体系, 让人们在当前人际关系脆弱, 社会整体诚信度缺乏的情况下, 体验到了些许温暖, 并对处于同一群体中的使用者更易产生信任感。
3 微博语言的特征
特定社会集团在一定语境下使用的行话, 虽然是有声语言, 但是同全民语言完全不同。因此行话虽是语言, 其实却等于非语言符号。[4]微博语言也是如此, 它从网络语言中衍生而来, 具备了网络语言的一些特征, 但并不等同于网络语言和日常社会语言, 它是社会语言的一种变体, 有着其独特的特征。
3.1 语言简洁化、概括化
与传统博客不同, 微博的编辑发表字数有着严格的限制, 仅为140字 (腾讯微博字数控制在163字) 。如果想要表达的内容文本较为复杂和冗长, 就要求微博作者有着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概括能力, 做到主题明确, 言简意赅。而对作者的文字优美与否, 思想深刻与否并无太多要求, 因而语言便具有高度的简洁性和概括性。
@潘石屹:早上我与一住宅开发商老板通电话。我:“你们
降价吧, 给大家一个台阶下。我给你们背黑锅, 潘都成计量单位了。”他:“不敢降, 降了客户就来砸售楼处了。”
这是房地产商潘石屹针对一则“买房不到半年降两千江苏上百业主围堵开发商”的新闻而发表的一则评论性微博。短短的70个字, 仅仅是讲述了现实生活中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则小故事, 没有华丽的辞藻, 精美的文字, 浅显易懂, 却表明了潘石屹对如今居高不下的房价所持的立场, 且让读者领会到其保持房价不降的一丝无奈, 可谓妙哉。
3.2 语言碎片化、个性化
当今世界, 物欲横流。在这个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 人人都想当主角, 个个都爱表现自己, 在微博的世界亦是如此。较之传统的互动方式, 网络互动使网民能够将相关意义的构建和呈现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无形中增大了网民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话语权。[6]在微博上, 博主们畅所欲言, 展示个性与自我, 其语言特点也相应的具有个性化, 在此过程中, 博主们为了表明自己“不入流”, 往往生造词句, 使得其语言生僻怪异, 个性十足。如:
@veggieg:莫名我就洗翻你奇妙滴爱桑你~你知道我在瞪你骂?你如果真的在唬我~~
这是歌手王菲的一条微博。对于微博新手来说, 这段文字就犹如火星文一般晦涩难懂。而对于在微博中关注过王菲的网友来说, 该微博就显得幽默风趣。这条微博是仿造歌词而来, 原词为:莫名我就喜欢你, 深深地爱上你;你知道我在等你吗?你如果真的在乎我。此处, 博主用“洗翻”、“滴”、“爱桑”、“瞪”和“在唬”五组非常规词组分别代替“喜欢”、“地”、“爱上”、“等”和“在乎”。五组音近词, 生动且深刻, 使得对熟悉博主的粉丝来说很容易了解其中的含义。同时, 在这一碎片化的语句中, 每句的句末均带有一个“~”符号, 仿佛唱歌中的尾音一般, 刻画出了一个正在歌唱的女子可爱、撒娇的形象, 彰显其幽默的个性。
4 结论
虽然微博作为网络新兴产品进入人们的视野和生活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 但其影响不容小觑, 它正改变这人们的生活, 逐渐发展成为人们交流和互动的主要工具和媒介之一。在这一环境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微博语言, 虽然因其混用语法, 歪用词义而常遭到各方语言学家的争议, 但就其凸显出的语用功能和社会价值来看, 它也必将对人们的说话和交流方式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微薄[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567099.htm.
[2]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3]该文中所有语料均引用自新浪微博.
[4]陈原.语言与社会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
[5]许国璋.论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6]樊慧.虚拟与现实——论网络语言变异[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1, 13 (2) .
[7]姜珍婷.从微博看现代汉语新变化[J].江西科技示范学院学报, 2010.
[8]康忠德.网络语言的社会语言学考察[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1, 13 (2) .
浅论英语广告语的语言学特征 篇9
首先, 我们要明白, 语言学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 探究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的发展过程, 并建立人类语言规律的一门理论。英语语言学则是阐述英语这一特定语言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包括音、形、义三个方面。音是指语音学、音位学;形包括词汇、句法;义指语义学。
由以上英语语言学的界定, 英语广告语的语言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英语语言学的词汇特征
为了使广告信息能更容易, 更有效地被消费者接受, 英语广告语在选词方面往往是很谨慎而又有技巧性的。既要考虑到广告语言上的特点, 又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心理特征。慨括说来, 英语广告语在词汇方面有以下共同特点:
1) 大量使用英语口语。
在英语广告中, 特别是在食品和日用品的广告中, 常使用浅显易懂的口头英语来作为广告词,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常使用英语缩写;例如:You'll, I'm等等;常常使用短语:在英语广告语中还经常会使用一些短语, 尤其是常用一些动词短语来替代单个的动词, 这也是英语的非正式语言的形式之一。
2) 有意制造错误的拼写形式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在英语广告制作中, 广告策划者常有意的错误的来拼写一些词语, 或者在某些词上增加前缀或后缀, 这样使广告中的词语保留原有的意思, 但在拼写上却不完全相同, 其目的是为了使广告更加有趣而又具有吸引力。
3) 词的内部结构比较简单, 积极肯定、褒义词占绝对优势。名词词组中所有格's的出现频率很高, 比用of更为精炼。例如:It's the taste!味道好极了! (瑞士雀巢咖啡广告)
4) 褒义评价形容词使用频率高。英语广告中, 形容词的使用很广泛, 尤其是褒义评价形容词使用频率更高。还需要注意, 在英语广告语里, 复合形容词的使用也非常重要。广告写作中, 常根据需要巧妙地构思出各种各样的复合形容词。由连字符号连接的这些复合词言简意赅, 灵活方便。例如有以下几类:形容词+名词;名词+形容词;副词+动名词;名词+动名词等等。
2 英语语言学的句法特征
广告英语的句式往往比较简单, 不特别注重语法, 却又精炼简洁, 读起来琅琅上口。概括的说, 英语广告语的句法特征主要表现在:多用简单句;好用祈使句疑问句;常用一般现在时和主动语态。
1) 多用简单句, 广告就是将信息广而告之。要吸引受众, 就要有高度的可视性, 尽可能一目了然。而英语简单句口语特色浓厚, 贴近日常生活, 能使受众产生亲切感, 从而促使广告效果能够更好。而复合句一般较长, 不太有利于广告信息的传递。例如:Coke adds life. (可口可乐广告词) 。
2) 好用疑问句和祈使句, 祈使句和疑问句在广告中是很常见的。如果广告中全用陈述句, 那么手中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 而祈使句和疑问句却能调动受众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以促使受众随之思考和探索答案, 这就加深了受众之于广告的印象。例如:Catch that Pepsi spirit.Drink it in.喝百事可乐, 振百事精神。
具体的从这两种句型的特点和作用来说, 祈使句是一种简短有力且能鼓舞人心的句型, 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说服力, 因此在广告中频繁出现。它在广告语中能起到激起观众对某一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欲望并将之付诸行动的作用。
而疑问句能频繁出现在英语广告语中的原因, 首先, 无论是一般疑问句, 特殊疑问句, 反意疑问句等等, 都会使人们想要探寻问题的答案, 因而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与好奇心。从语言学角度来看, 使用疑问句能大大减少句子语法难点。因为广告语中的疑问句总是较短的。
3) 常用一般现在时和主动语态, 在时态上, 广告语常使用一般现在时, 因为一般现在时给人一种无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感觉。在语态上, 由于被动语态常给人一种不直接, 不自然的感觉, 广告语中通常忌讳用被动语态。在日常英语交际中很少使用被动语态, 同样是这个道理。
3 英语广告语的修辞特征
1) 广告语言要求富有较强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这就需要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 以使广告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在英语广告语中, 修辞手法也会被广泛运用, 而且手法多样化, 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几种。以下对比喻和拟人这两种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作一说明:
比喻是根据事物某个特征, 将一事物比作其他事物的修辞手法, 包括明喻 (Simile) 和暗喻 (Metaphor) 两种。明喻用“as”或“like”连接, 暗喻却不用。例如:Now renting a car is as easy as signing your name. (租车广告) , 这则租车广告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 把租车比作同签自己的名字一样容易。
英语广告中的拟人修辞手法, 是将宣传的事物比拟为人, 将人的行为特征赋予一般事物的修辞方式, 使之人格化和情感化。例如:Flowers by Emma speak from the heart. (花店广告这则Emma花店的广告把鲜花拟人化为能表达真情的使者。
2) 同时, 还要注意到, 广告与演讲及诗的语言有许多相似之处。常见的有并列结构、词句重复、排比结构等等。例如:Hifi Hi-fun, Hi-fashion, only for Sony.高保真, 高乐趣, 高时尚, 来自索尼。
4 英语广告语的语音特征
语言的发音能引起不同的听觉效果, 从而在心理上激发不同的反应, 或柔和、或清脆、或凝重。在英语广告语言中, 经常运用拟声构成、声音象征、和回音词等方法来引起受众的听觉美感, 在广告词中, 经常采用头韵、元韵、押韵、假韵等增加广告词的音韵美。但由于中西语音、拟声或用韵的不同风格和特点, 要在汉语译文中保留这种音乐美则很难做到。这也是英语广告语的独特之处。
总之, 英语广告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 它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信息量, 也给予受众丰富的感觉的和体验。广告英语是英语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鲜明的特色。本文中通过分析英语广告语在词汇、句法、修辞、语音等英语语言学方面的特征, 探讨了英语广告语独特的语言魅力, 这对英语学习者做好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丽君.英语广告语的语言特色[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7) .
[2]邹欣欣.英语广告语的语言特征[J].云梦学刊, 2003 (6) .
语言学特征 篇10
一、社会语言学概述
社会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 自1964年以后, 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64年5月, 第一届社会语言学会议在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召开。在这次会议上, “社会语言学”这个术语得到了普遍接受。因此, 普遍认为, 这次会议标志着社会语言学的诞生。
社会语言学, 从字面上来看, 就是既与“社会”相关, 又与“语言”相关的一门学科。事实也的确如此。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是一门特别强调语言与社会共变的学科, 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语言学”, 是一门独特的现代语言学分支学科。[2]社会语言学主要是从社会的视角来研究语言, 研究社会对语言所产生的影响, 以及语言在社会中的运用。
众所周知, 语言不是一个固定的、封闭的、静态的系统。社会语言学在研究语言时, 会把语言看作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系统, 因为它通常会考虑人和社会环境的具体情况对语言所产生的影响。语言本来就是在社会中应用的, 是人们日常使用着的东西, 语言学研究离不开使用者和使用环境。[2]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离开社会现实来研究语言是不全面的, 也是行不通的, 只有把社会和语言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才是语言学发展的真谛。语言作为人类交流沟通的工具, 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而文学同样如此。因此, 要对语言与文学进行研究时, 需要考虑一定的社会因素。
二、民粹派文学
说到民粹派文学, 就不得不提民粹派。民粹派是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俄国形成的小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民粹主义者称自己为人民的精英, 因此, 他们所形成的派别被称作“民粹派”。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之后, 农民与地主的矛盾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此时, 一些代表农民切身利益的俄国平民知识分子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并逐渐形成了俄国的民粹派。由于受空想社会主义的巨大影响, 该派别普遍认为, 村社是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基础。此外, 该派别极力肯定农民的力量, 把俄国农民理想化, 并且认为俄国农民是俄国革命的推动力量, 过度肯定农民的作用。这些平民知识分子最初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活动, 通过向农民印刷和散发传单, 进而希望俄国的广大农民可以站起来谋取自身的合法利益。此外, 为了号召农民起来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 民粹派在1873—1874年间大张旗鼓的发动了俄国历史上著名的“到民间去”运动。
民粹派文学可以说是随着民粹派而产生和发展的。而“到民间去”运动更是促进了民粹派文学的发展。民粹派文学是民粹派——平民知识分子作品的统称。作为民粹派的创作成果, 民粹派文学是民粹主义者宣传其主张和立场的主要手段。因此, 在这些作品中, 作家集中反映了当时俄国农村的社会状况, 并且对当时的农民和农村村社进行了美化, 借此提高农民的形象, 放大农民的作用。民粹派作家非常注重文学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而70年代, 民粹派文学的主要代表有:尼·伊·纳乌莫夫、费·季·涅菲奥多夫、巴·符·扎索季姆斯基、格·伊·乌斯宾斯基等。这些作家写了大量的中篇小说以及特写, 主要围绕两个题材:人民 (特别是改革后的农民) 的生活和俄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命运。[3]
三、民粹派文学的语言特征
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材料, 是文学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 它不仅能够体现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审美价值, 而且能够影响接受者的文学阅读与欣赏。[4]在上文中, 我们已经提到过, 民粹派认为俄国革命的力量蕴藏在俄国农民身上。因此, 在民粹派作家的作品中, 农民往往会独挑大梁, 成为作品的主人公, 而当时的农民村社往往会成为故事发生的大背景。民粹派作家创作的出发点是“以民为主”。因此, 为了更加真实地还原农民的生活, 民粹派作家深入农村, 身着农民的服饰, 与农民同吃同住。而在语言方面, 民粹派作家广泛使用了农民喜闻乐见的话语、俗语。
虽然在俄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作家, 如果戈里、契诃夫等都写过农民题材的小说。但是, 由于这些作家并不能真正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去描写农村问题, 而只是以贵族地主的角度对农村的生活加以叙述, 因此, 这些作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于农民生活的作品。与之前的作家不同的是, 民粹派作家把自己的创作锁定为农村题材, 并将农村作为专门的题材进行创作。在俄国文学史上, 民粹派文学第一次把农民看作是一个真正独立的, 并具有自我意识的群体来描写, 而在其之前的文学作品中, 农民一直没有自我独立的意识, 只是被地主牵着鼻子行走的“工具”。例如, 在小说《农民的选举》中, 纳乌莫夫塑造了一个具有反抗意识的新型的农民形象——贝奇科夫。他带领农民同欺压百姓的富农斗争。虽然在最后贝奇科夫被赶出了村子, 但是他的行为是农民自我意识逐渐觉醒的反映。此外, 扎索季姆斯基的小说《斯摩林村的编年史》中, 主人公季米特里·克利亚瑞夫相信民粹主义, 并率领群众与富农作斗争。他办过学校, 开过商店, 组织过信贷合作……虽然他遭到了失败, 但是他的行为却鼓舞了人民。
毋庸置疑的是, 民粹派作家作品中所描写的农民和农村村社并不是俄国现实生活中的农民和村社。他们将农民和村社理想化和美化的目的是为了鼓舞农民认识到其自身的力量。此外, 在创作过程中他们还会广泛使用农民习惯并且喜欢的语言。这些都是民粹派文学农民本位意识的体现。
众所周知,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除了它的符号系统之外, 还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属性, 即社会性。语言是社会的语言, 语言同时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5]语言是社会历史文化的载体, 是一个时期历史的讲述者。在民粹派活跃期间, 由于该派别认为革命的重担应该由生活在俄国传统村社的农民挑起, 所以, 为了让当时农民的意识觉醒, 民粹派作家希冀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唤起农民的意识。但由于旧俄时期的农民没有接受过教育, 所以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大量使用了农村和农民特有的方言以及口语色彩浓重的词汇和表达等。例如, 在描写民间特色事物时, 民粹派作家会直接使用农民惯用的词汇, 如азям (旧时农民穿的大褂) , лапоток (лапоть的指小表爱, 指用树皮、草绳编的鞋) , шугай (妇女穿的旧式短上衣) 等;此外, 民粹派作家还运用了农民所熟悉的谚语、俗语。在作品中, 民粹派作家还广泛使用了一些口语词汇, 例如, 表达在“在农村”时, 民粹派作家通常会使用农民习惯使用的надеревне, 而不是标准语中的вдеревне;在作品中还会出现一些农民习惯使用但不符合标准语的词汇, 如ноне (ныне现在) 、особливо (особенно特别, 尤其) 、сколь (сколько多少) 、ничаво (ничего没什么) 、братан (брат兄弟) 、робят (ребята小孩子们, 伙计们) 、середь (среди在……中间) 等。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说,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民粹派作家在文学作品中使用农民语言是当时社会状况的必然要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要依靠农民的力量, 首先必须让农民的意识觉醒, 要有自己的诉求和立场。而为了达到这些目的, 就不得不借助语言这个人类交流沟通的工具。因此, 我们应该把语言放在社会中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曹靖华.俄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436.
[2]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3]曹靖华.俄国文学史 (上卷)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270.
[4]许传华.俄国民粹派文学的语言诉求——以民粹派作家扎索季姆斯基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 (10) :71-75.
新闻标题的语言特征 篇11
【关键词】文体学;标题;修辞学
1.文体学的定义
下面是不同角度的三种文体学定义
文体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如李龙植的《文体学与语言实践》:“文体就是在特定的交际领域。通过有目的地选择所产生的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的总体。它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同时被整个社会所接受的完整体系。文体学就是研究和探讨这些体系的科学。它是为了更加有效地表达思想,对选择和运用语言材料的原则进行研究的语言学的一独立分科。”
文体学主要描述在创作一篇写作,一则音乐或艺术时与之相关的方法和技巧。
(Collins Cobuild Essential English Dictionary, Sep.1989)
文體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把理论和现代语言学方法论应用于文体的研究。
(Stylistics: A Course book For Chinese EFL Students QianYuan 1991: p4 )
从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文体学研究语言在特定情境下的使用,并且试图解释标志语言变体的语言使用特征。文体学是关于各种各样文本的分析和语言学的使用。
2.标题
2.1标题的定义
在本论文中,标题是首要意义上的“标题”。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它被定义为:。“印刷在页面顶端的一行大字,特别是在新闻中”。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英语词典把它定义为:“在新闻文体中,大字印刷在新闻内容上方的文字”。把这些所有定义考虑在内,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标题即是在新闻内容上方的一行字,其字体通常印刷的大而粗并且能给出后面文章或内容的主旨。
2.2 标题的功能
标题在新闻吸引读者眼球方面,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正是标题帮助读者决定是否要读该则新闻。下面是一些标题的主要功能:
A.总结故事大意
在上面的2.1小结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标题即是在新闻内容上方的一行字,其字体通常印刷的大而粗并且能给出后面文章或内容的主旨。因此我们可以说标题的基本功能就是总结故事大意。有了标题,匆忙的读者可以迅速瞄一下该故事的大意。
B.吸引读者
如今,有不同媒体之间的激烈的竞争,而这种竞争也存在于不同的报纸之间。因此,为了赢得更多的读者,编者尽力使自己的报纸更具吸引力。标题作为页面的眼球,给予了特别关注。编辑者会通过在语音、图形逻辑、词汇、语法和修辞水平方面使用各种方式,使标题更具有吸引力来吸引读者。
C.美化新闻页面
编辑者在编辑标题时使用大写、不同形式、不同字体和不同尺寸字体等方式使页面更加清晰、生动并且夺人眼球。
D.暗示重要新闻
新闻标题以不同形式、不同字体、不同尺寸编辑。一般来说,横幅或者流光头条显示更重大新闻,因此新闻标题也一样。
E.设置故事情绪
情绪可能是正式、非正式、严肃、轻浮或者对话性的。记者会运用各种不同词汇或者修辞方式来获得预期效果。
3.从修辞层面分析英语新闻的文体学特征
报纸的新闻标题分析可以从五个层面---音韵,图形逻辑,词汇,语法和修辞水平。每个层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并具对读者有很大的影响。修辞包含各种各样偏离语言习惯的语言使用,从而达到特殊的效果或含义。传统修辞学被分为两部分:结构修辞或比喻。结构修辞格是使用句子的特殊结构来加强语言效果的修辞手段,它包含押韵和排比。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比喻的含义是: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这种打比方的修辞手法,就叫比喻,也叫譬喻。运用它可以把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它包含:比喻、矛盾、夸张和讽刺等手法。在本文章,作者仅仅涉及古典比喻修辞手法。
3.1双关
双关就是在一定的语言条件下,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语意,言在此而意在彼(黄, 1998: p235)。在新柯林斯简明英汉词典中,双关被定义为:“使用含糊或含沙映射的语言达到幽默效果。”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双关是一种文字游戏,或者说形式或文字意义的文字游戏。请看下面的例子:
Palace shot down by Gunners
-- The Mirror, Feb.2 6 1998
这是一则体育新闻的标题。这里的‘palace指代英国足球队名:水晶宫,然而‘gunners是另一个足球队—阿森纳的昵称。用‘palace和 ‘gunners分别取代‘Crystal Palace和 ‘Arsenal,记者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幽默效果,从而唤起了读者的兴趣:宫殿是如何被击倒的,谁是英雄,分数是什么。记者都钟爱在头条里喜欢诙谐幽默的双关语,以获得它们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3.2 隐喻
隐喻被解释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不像但有一个共同点之间的隐式比较”(黄,1998:P233)。当谈到隐喻时,我们必须注意到一个事实,即:很多隐喻手法已经变得固定。比如说:我辛勤劳动的成果、麻烦的根源、伸手不见五指或对他痛定思痛的恨等。这些表达都是一些陈词滥调而且不涉及原有的比较。
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的作者)说:“一个新发明的隐喻可以通过换气视觉形象来帮助思考,而在另一方面作为在技术上已枯竭的隐喻对于回复一个正常词汇的意义还是有作用的,并且在不失生动性的前提下可以使用。下面的例子展示了隐喻在新闻标题中的作用:
Thunder in Paradise: A Resilient Bali Prepares f or a Storm
-- The NewYork Times, Oet.2 1,2 002
在这则新闻中,记者运用三个隐喻: ‘thunder 指代10月12号莎莉俱乐部的动荡, ‘paradise指代印尼的巴厘岛, ‘storm指代巴厘岛居民对灾害展示出的回复。通过运用上面三个隐喻,记者成功地描述了巴厘岛所经历的动荡和巴厘岛居民为了重建家园的改革决心。
记者喜欢在标题中运用英语,主要是因为他们可以激活新闻标题,从而使信息更加有趣和更具吸引力。在隐喻的帮助下,记者可以把抽象的东西转变成具体的形象,从而使新闻标题更容易被接受,以飨读者。
3.3转喻
转喻是指当甲事物同乙事物不相類似,但有密切关系时,可以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的名称来取代甲事物,这样的一种修辞手段。转喻的重点不是在“相似”;而是在“联想”。转喻又称换喻,借喻或借代 (冯 1995:p1 82)。
在转喻中,一个词或词组被另一个与之有紧密联系的词或词组替换。如用华盛顿代替美政府或用剑代替军事力量。在政治新闻中,隐喻被广泛使用,比如省会城市或者更窄的指代,被用于国家政府的代替。请看下面的例子:
White House Welcomes Teddy's Medal of Honor
-News day,Se p1 7,20 02
由于它把一个冗长的句子压缩成一个单词或名词短语,转喻就可以简单而有效的表达所需的内容。简洁是它的主要特点,其次是简单,由于简单,隐喻被广泛创作并流行。再者,“隐喻还可以帮助增强图像感”(G alperin1 981:p146)。出于这些优势,记者和新闻报道者频繁使用隐喻并且不断创造新的替换。这里是一个例子:
C.I.A. Puts Risk of Terror Strike at 9/11 Levels
-- TheNewYorkTimes, Oct.18 ,2 002
当我们说到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时,每个人都可以想象危险的程度。在这里,使用‘9/11 Levels画面让读者可以马上联想到新恐怖袭击的危害。
3.4典故
典故都是用来指示名人,名事或重大事件。作者一般假设是基于读者与他们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或文学遗产,使读者识别典故并理解他们的意义。当你读到这样的标题 ‘Gone with the Cash,你并不能理解其意义,除非你知道美国的著作“飘”。事实上,其他国家的知识也可以运用在标题上。"Great Leap Poolward'”也是新闻标题,告知读者中国游泳运动员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的收获。读者如果不了解中国在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是不可能理解其标题的意义。典故通常是明确的也是含糊的。明确的典故其来源甚至意义有时都会给出。含糊的典故期待读者能够了解它的所指。由于篇幅所限,新闻中的典故基本是明确的。
4.结论
新闻英语是语言变体的一种。随着过去100多年的发展,新闻标题已经在不同语言层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因为标题在新闻报纸中起着重要作用,读者有必要正确理解它们。因此,从文体学角度分析其独特特征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Crystal, David & Derek Davy: Investigating English Style, London: Longman Group Ltd. 1969.
[2]H.G Widdowson: Practical Stylistic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Galperin, I. R ., Stylistics, Moscow: Vyssaja Skola, 19 81.
[4]Joanna Thomborrow, Shan Wareing Patterns in Language: Stylistics for Students ofLanguage and Literatur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Routledge,August, 2000.
[5]Andrew Radford/ Martin Atkinson/ David Britain/ Harald Clahsen/ Andrew Spencer: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ugust, 20 00.
[6]钱缓.实用英语文体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4.
[7]黄伟新,PaulLi vesey.英语文体与修辞概论[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11.
[8]徐有志.现代英语文体学[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9]张健.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M].上海外国语出版社,1993.
[10]李自强,吴世志,王铁民,朱伟荣.报刊英语一一如何读英语报刊.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2.
[11]苗普敬,董西明,盛兴庆.报刊英语[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9.
[12]梁洪浩,伍于诚.怎样阅读英文报纸[M].知识出版社,1982.
[13]李中行,张健.新闻英语[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6.
[14]张健,衰宙.当代英语报刊阅读全景指南[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10.
[15]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12.
川北民歌语言特征分析 篇12
一、川北民歌词汇特点
川北民歌语言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联系、息息相关,他们只有以此来表达,也唯有如此来表达。这恰恰成就了川北民歌质朴、单纯、原生态、通俗易懂的语言特色。这种语言在词汇上主要表现在:
(一)大量的基本词汇来自于生产生活
“苞谷”、“馍馍”、“茅草棚棚”、“哑巴亏”、“冤家”、“贤妹儿”、“奴家”、“嫩韭菜”、“扁担”、“盐巴”等等,这些词是川北人几乎天天用到的词,而这些词恰恰是川北民歌歌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川北民歌《尖尖山》:1.尖尖山,莲花坪,包谷馍馍胀死人。弯弯路,密密林,茅草棚棚笆笆门。要想吃干饭啥!万不能,万不能。2.风里滚,雨里淋,一年到头累死人。年年苦,辈辈穷,老天整我一家人。吃人的老天啥!不公平,不公平。3.老封建,铁锁链,锁了穷人几千年。金四川,银四川,老财一手遮了天。四川的干人啥!太伤残,太伤残。4.盼星星,盼月亮,盼着救星共产党。云要散,天要亮,总有有一天见太阳。苦难的日子啥!不久长,不久长。
漫长的封建社会,川北劳动人民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世代含辛茹苦,当牛作马,为了述出内心难言的苦衷,他们采用巴山特有的高腔山歌形式,用质朴、单纯、原生态、通俗易懂、形象准确生动的语言唱出了他们的心声。这首民歌中的“包谷馍馍”、“茅草棚棚”、“笆笆门”、“吃干饭”等词没有哪一个不是川北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的词汇。
(二)方言词汇的大量使用
普通话虽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但在川北地区乃至整个四川,方言仍是人们最主要的交流工具。这些不识字的或是文化程度不高的民间“诗人”大部分只能讲当地方言,所以,川北民歌的创作离不开方言。流传在川北地区的民歌中,方言词汇特别丰富。如:“妹娃子”、“锅盔”、“睡瞌睡”、“油馍馍”、“幺妹”、“粑粑”、“笆笆”、“不得干”、“走不得”、“巴巴适适”、“去耍”、“爪子”(干什么)、“紧到说”(一直在说)、“老汉儿”(爸爸)、“摆龙门阵”(拉家常)、“爪瞌睡(打瞌睡)”、“雀雀儿(小鸟)”等。如:1.《十写》:……伸手一把摸,心里一盆火,姐儿呀得病为啥子(为什么),何处捡个药(抓药)……2.《嘉陵江船工号子》:顺庆府又有这么远,穿草鞋还要吃点水烟;码头上幺蓬就出纤,号子喊的是幺二三;起早摸黑都在干,脚蹬手拉背朝天……3.《滑竿号子》:天上明晃晃,地上水凼凼[dàng](表示地面有水坑);天上乌鸦飞,地上黑一堆(是说路上有牛粪);天钉对地钉,各人长眼睛(是说路面凹凸不平,要看清路况,踩稳脚步)。
(三)叠字词汇的大量使用
川北民歌中存在大量的叠字形式,既是川北民歌词语运用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民歌的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如:1.《盼红军》:正月里采花无花朵,采花人盼着红军来。三月里桃花红似海,四月间红军就要来。七月里谷米黄金金,造好了米酒等红军。九月里菊花艳在怀,红军回来就给他戴。青枝枝绿叶迎风摆,红军回来鲜花就开,红军哟回来鲜花就开。2.《南瓜花花朵朵黄》:南瓜花花朵朵黄,翻身农民喜洋洋。今年分得瓦房住,屋又宽敞亮堂堂。表达贫苦民众翻身得解放的快乐心情。3.《家在山间》:我的家乡在山间,山路弯弯听杜鹃,粉墙碧瓦四合院,清风袅袅看炊烟。4.《天下第一鼓》:黑黑的牛皮鼓吆,拿去驱逐猎物啰。红红的中国鼓吆,拿去伴奏歌舞啰。绿绿的一对天鼓噻,天人合一的神鼓噻。留在这人间仙境噻,鼓城山啰。5.《五月嫩苞谷》:金黄粑粑咪咪甜,啃了半边留半边;妈问剩下为啥子,我说饿了来打尖。土巴路黑月亮弯,心口粑粑有点暖,跨过沟来跳过坎,妹说粑粑甜不甜。
(四)衬字词汇的大量使用
川北民歌中运用了大量的衬字。使用频率较高的有:“嘛”、“喂”、“啊”、“哟”、“呀”、“这个”等,这些衬字的使用一方面反映了川北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地域特点,另一方面这种衬字的运用对曲调的表达、音乐感情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1.《打菜苔》:姐在后院打菜苔(以喋呀),隔墙打个石头来,打在奴的怀(哎呀以碟呀),打在奴的怀。这个石头打的呀的怪(以碟呀),那是隔壁子王秀才(哎呀以碟呀),一脸好人才(哎呀以碟呀),一脸好人才呀……2.《十二月叹郎》:正月(的)探郎是新(啦)春,我探(的)我郎当红(啦)军,送郎送到大门外(嘛),(小郎哥儿啊),你去当红军(啦哈呃)……3.《十把扇儿》:一把扇儿(连连),朵朵起哟(溜溜),这把扇儿嘛(哎哟),郎买的哟(干哥儿嘞)。川北民歌中衬字词汇的大量使用,其目的或达到字正腔圆或增其咏叹意韵。
二、川北民歌语法特点
川北民歌的的语法经常偏离普通的逻辑语法,用超常组合、超常搭配来夸张表现。
(一)夸张比兴手法的运用
川北民歌语法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夸张、比兴的表现手法。它通过词语的超常规组合、超常规搭配,更真切、更形象地反映出演唱者的情感体验和真实感受。如:1.郎是蜜蜂飞上天,姐是蛛丝网屋檐,蜜蜂扑在蛛丝上,郎要高飞姐要缠。郎比蜜蜂,姐比蛛丝,夸张地说就是飞上天,也要把你缠。使用夸张比兴手法将川北民歌抒发情感大胆直接、热烈奔放、淳朴自然的特点一览无余,这是其他民歌中少见的。2.山歌不唱冷秋秋,唱支山歌解忧愁,解得忧来解得愁,唱得河水倒转流。用“唱得河水倒转流”这样的语句夸张地强调民歌的作用。3.太阳出来一盆火,晒得贤妹无处躲,情歌问我哪里去,我去西天拴太阳。用“西天拴太阳”,这样的夸张比兴手法,道出真情实意。4.想郎想得血喷心,手拿剪刀剪人人,人人搁在被窝里,夜夜把他贴在心。5.太阳落坡四山黄,犀牛望月姐望郎,犀牛望月归四海,姐望情郎转绣房。以犀牛望月起兴,拿犀牛望月与姐望情郎作比。通过事物来寄托作者的情感,而达到兴托起情,渲染气氛等。6.藤缠树来树缠藤,知心不过我二人,活着同睡鸳鸯枕,死后葬个合墓坟。用藤缠树,树缠藤来比喻自己忠贞不渝的爱情,展现了生死不离的爱情观,既形象又直白。
(二)歌词工整对仗
川北民歌歌词以规整的七言格律诗为主,五言也有,但都讲究工整对仗。如:1.贤妹长得白漂漂,好像豆腐才开包;才开包的嫩豆腐,轻轻一压水长滮。规整的七言格律诗的歌词形式,采用传统的赋、比、兴手法,选用生活中最典型的事物,加以艺术化的高度概括和描写,朴实自然,毫不雕琢,浅显易懂。2.妹是鲜花香千里,哥是蜜蜂万里来,蜜蜂见花团团转,花见蜜蜂朵朵开。用鲜花和蜜蜂这一特殊关系来比喻爱情是相互平等的,七言格律诗的歌词形式显得十分切贴、生动、押韵而又十分准确。3.西湖街、两头长,中间一个少尼堂;少尼堂、八个字,过去就是大佛寺;大佛寺、想洗脚,对直走拢西桥河;西桥河、石乌龟,背上驮个将军碑;将军碑、一堆苕,转身就是会仙桥;会仙桥、在卖饭,岩上有座睡佛殿;睡佛殿、点盏灯(儿),上坡就是檬子桠(儿)……虽并非七言格律诗的形式,但句句工整对仗,朗朗上口。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