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该面向未来

2024-09-19

教育应该面向未来(精选7篇)

教育应该面向未来 篇1

我们正处在一场教育变革的过程之中,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开创了一个分享、合作、创造、创新的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教育适应于一种全新的社会生态, 由此给教育改革带来了新契机, 开放、人本、服务、体验等富有时代气息的教育特征将更加凸显。这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于通过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创新教学模式, 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均衡和公平, 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要的呼声。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之路, 教育信息化能否有效破解中国教育的难题?我们希望通过“破解教育难题的战略选择”和“来自实践的报告”两个系列专题策划, 与教育同仁和社会各界共同寻找答案。

“钱学森之问”:一个亟待求解的课题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面对这样一个亟待求解的中国教育的难题, 需要我们对教育进行系统思考。南京大学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桑新民教授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学术交流暨技术发展展示大会”上发言指出, 当前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 一是缺灵魂, 二是缺智慧。应对挑战, 教育信息化必须面对和解决当今中国教育的难题。

站在时代发展新的起点上, 国家对教育信息化进行了新的顶层设计, 空前提高了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在《破解教育难题的战略选择1——聚焦“三通两平台”建设》中, 中央电化教育馆王珠珠馆长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 到2015年, “三通两平台”基本实现, 将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全面互动, 真正把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落实到每位教师与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的主阵地之中。

信息化环境下, 教育的生态发生了变化, 人才的培养方式随之发生变化。在《破解教育难题的战略选择2——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中,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刘雍潜秘书长指出,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型的教育, 创新型人才的产生必定是创新型教育的结果……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育教学, 将能够破解“钱学森之问”……创新型的学习会产生创新型的人才。

传统的教育, 禁锢了孩子的创造性, 使得孩子的天性得不到释放。时代已经发展到后工业时代, 人的培养也需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社会需要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需要有梦想并敢于筑梦的人。面向未来的教育, 需要解放每个人天性, 给孩子更多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让孩子在思考和创造中快乐地学习。

网络生态——“正能量”正在积聚、生长

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 而且是无比庞大的生态系统。毫无疑问, 青少年作为互联网的生力军, 已然生活在了这样一个生态系统之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互联网这个生态环境, 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一边为孩子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披荆斩棘, 一边又把部分孩子拖向堕落的深渊, 使青少年价值观备受挑战。在《来自实践的报告7——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中小学网络德育生态》中,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秘书长、中国青年网总编金锐描述:网络色情、暴力对青少年造成精神污染;“拜金族”、“啃老族”、“伪娘族”、“炫父族”等现象充斥网络, 不少年轻人就此沉沦, 丧失梦想和斗志。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齐立旺更加深入地探讨了“社会虚拟化与道德榜样的污名化危机”“网络恶搞与德育经典的侵蚀危机”“读 图时代与德育介质的文字边缘化危机”。这一些列的问题令人痛惜, 发人深思。由于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 给孩子什么样的环境, 他就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因此, 我们要特别关注互联网这把“双刃剑”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巨大影响。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 营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的青少年网络德育环境。

网络生态与社会生态越来越趋向统一, 人们在网络生态环境中的感受与现实社会中的感受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换句话说, 互联网越来越真实。“在互联网上, 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的时代正逐渐离我们远去。互联网从来就不是法外之地, 中国是这样, 美国也是这样。在《来自实践的报告6——家校合力构筑健康网络生态培养未来数字公民》中, 来自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的王丹迪介绍了作为科技大国——美国的国际教育科技协会在全美教育科技标准中着重定义的数字公民素养。数字公民素养由九个部分组成:数字连接、网络消费、数字交流、数字读写能力、网络行为礼仪、网络法律规范、数字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网络健康以及网络安全和自我保护。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教授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就强调, “网络对德育既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然而正面影响往往被人忽视。”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时代, 不仅仅是要进行数字公民素养教育, 更要营造好的互联网生态环境, 传递符合网络时代特征和青少年年龄特点的“正能量”。

教育形态——拥抱在线教育

从社会教育, 到家庭教育, 再到学校教育, 教育形态始终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伴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未来教室、云教育、慕课等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并迅速走红。慕课更是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影响程度之深。正如一位校长所说:慕课从草根开始, 从细微的教育技术开始, 引起教学模式、学校形态、教育形态的连锁反应, 进而倒逼传统教育进行改革。改变一种已经存在很久的交互技术, 相当于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在《来自实践的报告2——中小学, 慕课来了》中, 北京教科院北京数字学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詹伟华说, 在马云豪言“银行不改变, 我们改变银行”, 要改变金融业的时候, 你是否感到了教育改革的紧迫感?在社会资本对在线教育爆发式投资, 用互联网包围基础教育的时候, 你是否有兵临城下的感觉?在《来自实践的报告10——在线教育:学校“围墙”内外的突围》中, 河北唐山市荆各庄小学马永纪说, 在线教育孕育了人们对教育最美好的愿望, 寄托了人们无限的期望, 它的成长步履蹒跚, 但我们所有人都感受到它的脚步越来越坚实, 越来越有力, 跨越道道沟坎, 执著前行。

当前, 在线教育如火如荼, 内容的互联网化、流程的互联网化、思维的互联网化, 让人们看到了拥抱在线教育的理由。在《破解教育难题的战略选择5——挖掘大数据时代的教育金矿》专题中, 上海海事大学魏忠老师对未来学校的教育形态做了这样的描述:大数据时代, 互联网教育与学校教育将逐渐分离, 正如电影院和电视机在初期竞争的时候水火不相容, 而成熟以后会各得其所。翻转课堂提供了一种学校教育与互联网教育共存的新模式。

如果说翻转课堂是未来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发展的趋势, 那么, 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实践又如何呢?在《来自实践的报告9——翻转课堂真的“落地难”吗》中, 江苏常熟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室韩建光老师分析了国内课堂教学改革后, 这样认为:虽然每一所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都有着自己的一些独特的理念和操作方法, 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 那就是翻转了“教”与“学”的关系。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解读翻转课堂, 无疑它踏在了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上。

面向未来, 不管是线上, 还是线下, 亦或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2O模式, 信息技术将以越来越自然和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到教育当中, 为教育创新提供技术支持。相信未来教育线上、线下教育的边界也将更加模糊, 更加智慧, 且更具创新性。

教育理想国——发现创造之美

在教育形态演进过程中, 大数据将使教育更加接近于“理想国”。在《破解教育难题的战略选择5——挖掘大数据时代的教育金矿》中,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张杰夫老师开篇这样描述:大数据颠覆了人类探索和认知世界的方式, 为教育打开了一扇大门。大数据技术可以“数据化”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表现, 深入挖掘学生成长规律, 让学生思维“透明”。由此, 教育将会发生巨大变革, 并在21世纪脱下“准科学”的外衣, 全面迈入科学的殿堂。

大数据时代, 我们重新认识教育变革的价值与意义, 通过对教育数据的分析, 挖掘教育数据隐含的价值, 探寻教育的发展方向。中央电化教育馆王晓芜副馆长认为, “教育正在走向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改变了人类认识和探索世界的方式, 我们将更加易于认识教育规律, 接近教育本真, 教育将迎来新的时代。

大数据使人们更加接近教育“理想国”, 然而技术并没有止步于此。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 个性化生产、个性化服务成为现实, 物联网和3D打印使得所思即所得已不是难事。每个人生来都是独一无二的思想者、创造者, 互联网是开放的, 为每个人都提供了公平的环境, 人们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想和创造, 而不仅仅是躲进学校学习。这样的时代为创客提供了生存的空间, 创客正在用自己的行动掀起一场教育的“边缘革命”。在《来自实践的报告4——创客教育与教育创新》中, 北京景山学校的吴俊杰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教育是烧水的炉子, 学校则是一个暂时的容器, 我们欢欣地看到, 率先破水而出的孩子, 给社会的空气带来了清新、湿润的味道。这段话让人记忆犹新, 创客不仅仅是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通过思考、创造、体验来学习, 更解放了教育思想。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 “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互联网突破既是科技革命, 又是保障公平的社会变革。”随着时代的进步, 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再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要, 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创造性的思维推动教育改革, 认清教育本质, 搞懂教育规律, 解放教育思想。在互联网时代, 重构教育形态,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挖掘广大青少年强大的潜力, 保护每个孩子的梦想, 并能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不是用互联网技术把应试教育做到极致。

“新时代已经来临, 我们每个人都身在其中。”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之路, 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们将在“破解教育难题的战略选择”的宏观视野下, 立足“来自实践的报告”实践研究, 继续为破解中国教育改革难题贡献智慧和力量。

教育应该面向未来 篇2

未来人类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人类驾驭自己命运的希望在于当今的教育。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面向未来,学前教育应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真正为人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每个人都必须以自己的方式去适应变化莫测的世界。知识性质的变化使教育的价值不再体现在知识的传递和积累上,而是体现在知识的共同建构和创造以及入文精神的加强上。换言之,教育要让儿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教育不仅要将人培养成为成功的人,而且要将人培养成为幸福的人。

强调在背景中学习,在关系中创新,从学前阶段就应该开始。由于重视关系和交往,面向未来的学前教育势必产生一种“聆听的教育”――聆听儿童的观点,努力理解儿童的语言,摈弃相去除那些所谓合乎“标准”的价值判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其关键期在儿童早期。面向未来的学前教育应着眼于将儿童培养成有良好人格品质和有发展潜能的人。具体地说,学前教育应为儿童人格的建构播下种子,使之今后逐渐发展成为对世界充满爱心和具有自我认同感的人,成为既有独立自主性又有合作精神的人,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教育应该面向未来 篇3

首先想与大家交流的是关于工艺美术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

世界历史上有不少工艺美术发达的地区,例如古代的埃及、希腊、罗马、波斯、印度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的工艺美术反映了特定时间、特定地域人们的生活需求和文化背景。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给后人提供借鉴与参照方面,都充满了生命力。中国也曾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工艺美术传统的发祥地之一,然而,中国工艺美术当前生存发展的状况却并不乐观。

我在国外经常能看到被介绍给世界的所谓的“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看了以后总是很难过。我们不要以为外国人不懂得欣赏中国的文化与艺术,因此就可以随便拿一点东西按上一个大师的名号去糊弄人,事实上作品的好坏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外国人同样看得懂,研究得甚至于比我们自己还要深入,如果我们自己老是将粗制滥造的东西与“中国工艺美术水准”联系起来,就会影响中国工艺美术在世界上的声誉,甚至于未来的发展前景。

工艺美术的发生和发展与其生存的生态环境有密切的联系。一个国家的工艺美术令世界瞩目,不仅是工艺特殊、风格各异,根本在于其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所产生的影响。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之所以辉煌,与其自然和人文的生态环境有关系,中国工艺美术的成长发展有着其自身非常良好的生长土壤。

从文化背景上来讲,西方文化的核心是宗教,对艺术的发展产生最大影响的也是宗教。而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世俗化的国家,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宗教的影响始终是非常有限的。中国的艺术、中国的美学完全产生于生活的智慧之中,它们是中国人对生活的理解,对生活及生活品质追求的结果。我们中国人与意大利人很谈得来,是因为意大利人对生活品质有追求,他们懂得享受真正的生活,也就是有审美情趣的生活,我们也一样。

我不是研究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问题的专家,仅从中国文化背景的角度来看,我觉得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从功能需求上,或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属于宫廷的工艺美术,还有一类是属于民间的工艺美术。例如,中国的陶瓷工艺就有官窑和民窑之分。民间艺术部分其实还可以细分,一部分是属于真正民间的东西,还有一部分是属于文人士大夫的东西。无论属于哪一个阶层的东西,工艺美术都是生活在这个阶层区间的人群对其生活品质追求的结果。它们决定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基本走向。

我们在博物馆里可以看到的古代工艺品大部分都是当时的日用品,而在今天,它们中的每一件都被认为是精美的艺术品,然而,正是在今天,中国工艺美术赖以生存的原始的生态环境已不复存在了,人们对生活品质及美感的追求和愿望似乎失去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在中国,曾经有一度认为吃饱肚子就好;现在肚子吃饱了,就追求奢侈,这种生活观和价值观常常需要用钱来体现,钱越贵的越好,但生活的智慧没有了。相对来说,在中国今天的饮食文化中还保存有生活的智慧。遍布各地的农家乐的东西最好吃。所以说,美食在人间。事实上,今天中国最美的工艺美术作品也依然在民间,也只有在民间,中国工艺美术依然保持着生活的智慧和自然的审美情趣。

今天我们对于当代工艺美术的认识似乎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把中国的工艺美术等同于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这个问题事实上涉及到中国的工艺美术如何应对今天的时代以及如何应对世界发展的步伐。这个问题同样涉及到影响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深层次的民族性问题。关于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我记得最早好像是梁启超提出来的,他提出这样的一个概念,或许是预感到中国这个地域辽阔。拥有众多民族的国家,将来在民族及民族融合的问题上会出现一些问题。与此同时,面对激烈竞争的世界,中国的梁启超们考虑的是,中国应该以一个怎样的整体的民族力量与形象去面对世界,并在全球的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中华民族本身就来源于多民族的融合,所以从本质上看,中华民族本身就流淌着开放和融合的血液。

凡是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工艺美术最发达的时候,恰恰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最开放、国际交流最通畅的时候。例如,汉唐时代的中国便是如此。各方的好东西都向你这里聚集,事实上这就是所谓的国际化。今天世界上最国际化的城市或许应该是巴黎,因为全世界最优秀的艺术和文化都几乎在第一时间聚集到那里。与之相比,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它的国际化的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衡量一个地区和城市国家化的程度,并不是看有多少外来的东西聚集于此,而是要看,有多少外来的好东西聚集到这里来。因此,以开放的心态吸纳世界各国优秀的工艺美术,是发展我们自己工艺美术非常重要的方面。与此同时,还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来回应我们当今的时代对中国工艺美术的现实需求。任何传统的元素,如果不以今天的生活价值为起点,而仅仅是为仿古而仿古,就无法拥有工艺美术发展自身的生命力。

人才培育问题是决定中国工艺美术未来发展最关键的问题。任何一个行业,将来的前途都取决于它是否拥有一批有理想、有抱负,并且有能力的人才。在我们传统的工艺美术教学中,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课程编排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比较注重功能与造型方面的训练,这个并没有什么错,工艺美术的创作,需要功能和造型基础的支持。但是我觉得还有几个值得关注的内容被忽视,那就是材料、工艺、结构以及制造成本等问题。

在工艺美术的创作中,功能、造型、材料、工艺、结构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在这方面,工艺美校做的比我们大多数大学都要好一点,我们一定要设法弥补这个薄弱环节,要像重视功能和造型一样的来重视材料、工艺与结构的教学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样东西被长期忽视,这就是对工艺品制造成本的考虑。要让学生们懂得,不考虑成本的设计不是完整的设计。同时,对于工艺美术产品的市场营销方面的问题,也应该让学生有一个比较基础的了解。在解决了这些基础的问题之后,就要来解决一些更高层次的问题。例如,情感需求与情感设计,也是今天设计教育中被忽视的东西。它体现了设计者对作为个体的人的尊重、以及对人的情感的尊重。在这里,又引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那就是,所谓的服务设计。在我们今天所讨论的产学研结合的课题中,对产与学结合提的比较多,而对研以及产学如何与研的结合,考虑的比较少。事实上,无论是工艺美术教育还是设计教育,都存在着一个科研之后的问题。对于我们的学科基础、学科前沿和交叉学科、应用学科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是明显不足的,缺少“研”的产学研是没有根基的。

今天会议的主旨是讨论产学研如何更好的结合问题,我在不同的学校工作过,也一直着力于推动产学研的工作,但成效并不是很大。我觉得产学研结合的工作,以“学”为核心是很难真正推进的,而必须换位以“产”为核心,才能推得动。但如此操作跟现行的学校体制又会产生根本性的冲突。怎么办?要智慧地寻求解决办法,这不是一两个人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大家共同关心,共同讨论,共同探索。因此,我们今天能够聚集在这里共同探讨长三角16+N城市工艺美术产学研的推进工作对探讨中国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问题及促进这一地区工艺美术的发展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祝愿本次研讨会获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面向未来的教育评价改革 篇4

我们关注教育评价改革,是因为“教育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2013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中指出:“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是推动中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引导社会和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迫切需要,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强和改进教育宏观管理的必然要求。”教育评价要转变当前在评价内容上重考试分数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在评价方式上重最终结果忽视学校进步和努力程度,在评价结果使用上重甄别证明忽视诊断和改进的现状。由此,我们要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健全评价标准、改进评价方式方法、科学运用评价结果,这是面向未来的教育评价改革的题中之意。

本期,我们邀请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张生副教授就教育评价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他指出,教育评价要从“经验主义”走向“数据主义”,从“宏观群体”评价走向“微观个体”评价,从“单一评价”走向“综合评价”。北京教育考试院丁秀涛处长就如何构建与个性化教育相适应的学生评价体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督导评价部魏宁老师为我们描述了他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观。在教育评价改革的实践探索方面,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学校发起了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探索多元的教育评价方式。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刘红云教授以PISA为例,为我们带来了国际大规模教育评价的经验与趋势解读。

教育应该面向未来 篇5

教育不能停留在过去,要面向未来。这应当成为所有教育者牢记的信条。然而,当今中国基础教育的主要弊端之一就是我们的整个体系并不指向未来,而是停留在过去。教科书是一个侧面,有人戏称我们的教科书是“用过去的知识教学生的未来”。评价才是核心问题,为了所谓的“公平”,我们不得不着眼于过去和当下,用学生已经取得的并且能够马上见效的、可以量化的成绩作为其升学的指标,而放弃对其发展潜能的评估。当我们的一届又一届毕业生顺利通过应试的关卡,却成为在未来迷失的一代人,我们的教育者情何以堪?

北大教授郑也夫说,在中国受过12年中小学教育的人,即使进入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也不会获诺贝尔奖,因为12年的中小学教育已经把人修理成一个考试机器。郑也夫所言或许有点偏激,但着实对我们基础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提出了疑问,值得引起我们思考。

未来需要什么样的学生?学校教育能够为此做些什么?我时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在多年的实践中,在不断的思考中,我大致形成了一些思路,同时也在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与探索。我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对孩子的素质培养。

一、工具与技能

学校教育必须给孩子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工具,毕业之后能够有基本的维持生存的能力,这应当没有疑问。这也是数学、语文等核心学科的任务。中国过去30年的基础教育为提高全民族人口的基本素质做出了很大贡献,与印度等人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年轻劳动力具备了相对更高的素质,成为改革开放之后各行各业大发展的重要建设者。因此,客观地说,中国基础教育的“工厂化”、“流水线化”虽然对高端创新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抑制,但为中低端劳动力的基本素质提升还是做出了很大贡献。

西方的基础教育与我们相反,他们在精英教育方面做得十分出色,但是更多的孩子从学校毕业后,学术水准不高。以数学为例,PISA测试表明,英、美等国的15岁学生比中国的同龄人平均水平低三个年级。英国有一半成年人的数学水平仅相当于我国7岁儿童的水平,这也是英国决心向上海学习数学教育的根本原因。

当今天国际化成为一股潮流,国际课程愈来愈受家长追捧的时候,我们要认识到中国基础教育坚持较高期望与标准的优势,看到中国基础教育将学术水平放到一个重要的地位。古往今来,国内外任何好的教育都是建立在学科教学高学术标准基础上的。

二、兴趣与特长

除了工具与技能,学校教育的另一大主要功能就是要保持孩子的兴趣。真正持久的动力一定源自于内心的兴趣,最佳的生活状态必然是兴趣与职业的统一。创新的必备条件有两个,一是兴趣,二是闲暇。当孩子们有自己的兴趣和选择,同时又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便一定能在相应领域得到充分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形成自己的特长。而未来的个体,一定要依靠自身的特长方能立足于社会。

我们今天的教育恰恰在这一点上十分欠缺,学生的特长不但得不到发展,还受到极大的抑制。这些年来笔者常常有机会面试应聘者,总要问一问他们的兴趣、爱好及特长。但最让我头疼的就是看着那些茫然的面孔,听他们怯怯地问:听歌、看电影算吗?

学校教育应该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笔者理想中的教育应当是这样的:学生并不是根据学校提供的课程来进行选择,而是根据自身兴趣提出发展方向,学校则创造条件满足其需要。正所谓“因材施教,各求所需,各得其所,人尽其才”。

三、文化与传承

教育的另一大功能就是文化的传承。学校教育为民族的未来培养人才,而承担伟大民族复兴重任的年轻人必须深谙民族精神的精髓。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崇。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到底是什么?学校教育该如何通过课程和教学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给下一代?

钱穆先生说,中国传统教育的理想与精神,乃是教人如何为人。尤其是儒家教义,更是承担了一种类似于宗教的责任。儒家教义有一种人品观,将人分为君子与小人两类。两者的根本不同在于:君子不会专顾一己之私,而兼顾大群之公;小人则正相反。余秋雨先生更是将中华文化概括为君子之道,在行为层面表现为礼仪之道,在精神层面则表现为中庸之道。

今天我们反思学校德育工作的低效乃至无效,深层根源也在于此。西方德育的至高点在宗教,中国德育的至高点在于优秀传统文化。过去的几十年,我们不明智地摒弃了自身的文化,以至于国学成为一种奢侈的课程。愈是开放,愈是全球化,我们愈是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与精华。要知道,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来源。

四、视野与境界

强调文化传统并不是主张封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与融合。类似于不丹的唐卡画这样的文化遗产,如果要真正保护它,最好的态度不是模仿,而是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因此,年轻人需要有宽广的视野,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知道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明白其他国家同龄人的思维方式。今天社会上有一些类似于私塾、学堂之类的机构,提倡复古,强调囫囵吞枣式的读经与背经,拒绝现代文明成果,这十分可笑,注定要失败。

我在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时,一直想弄清楚邓小平力排众议、坚持改革开放的力量来源,后来终于发现邓小平的留洋经历至关重要。邓小平在说服别人时,常常会说“我在巴黎的时候……”,因为这一段经历,让邓小平具备了全球视野,并清醒地意识到当时中国的长处与短处,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哪里,从而能够说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如果不能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就要被开出球籍”等朴实而深刻的话语。

视野开阔了,境界自然就会提升。笔者在学校里大力提倡和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并尽己所能给予支持。一大批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脱颖而出,不仅领导力出众,公益心与全球视野也得以显现,很多学生在其发起和组织的活动中所展现出的能力在世界各国的同龄人中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民族的希望与未来。

五、挑战与勇气

国外的教育十分重视体育。体育是对人的体能的挑战,培养的是团队精神以及克服自身能力缺陷的勇气与意志。体育不仅是一种精神,还是一种文化,这种精神与文化在学生离开校园之后,将伴随着他们,与他们一起走完一生。未来的社会将遇到更多的挑战,人的一生也注定困难重重,让孩子在体育活动中学会挑战自己、战胜自己,这也是学校教育必须关注的重要话题。

我们看到当今中国有越来越多的类似王石这样的精英人群将极限运动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我所在的平和学校同处一个社区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就有一个传统的戈壁徒步的暑期项目,参与者甚众。从今年开始,我们学校也尝试将“铁人三项”作为初中学生的毕业标准,也算是在体育的教育主题中迈出了小小的一步。

教育应该面向未来 篇6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育,文科生现象,完整性

多年来, 文科生因缺乏应有的基本物理知识而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时只是闹出了笑话, 比如不知道电池正负极装反会导致电器开不了机; 而有的却给生命带来危险, 如冬天不知道让室内通风导致煤气中毒, 等等。笔者在此把文科生严重缺乏基本物理知识的现象称为“文科生现象”。面对此“现象”, 作为物理老师, 我不禁感到愧疚, 这种物理知识的缺乏, 是我们没有尽到应尽责任, 物理教学没有面向他们的未来, 是物理教育不完整的结果。

一、从高考模式看高中物理教育现状及成因

多年来, 我国一直采取文、理高考分科选拔的模式。这样一来, 各高中为了追求高考升学率, 在高二甚至高一就开始文、理分科, 以减少文科生对物理、化学、生物学习的投入, 从而达到提高高考成绩的目的。

学校超前分科的做法, 表面上看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然而, 实际上导致了学生对高中物理学习的不完整性, 也给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埋下问题的种子。

二、从调查分析看高中物理教育的不完整性所带来的问题

当前, 高中生接受的是不完整的物理教育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不仅表现在文科生身上, 理科生同样接受了不完整的物理教育。笔者利用课余时间对我校及本地区兄弟高中600多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并对高中毕业升入大学的300多名理工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1.文、理分科后你是否觉得学习变得更加轻松自如了?

2.作为文科生, 你是否认为应该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 你是否在生活中遇到过因物理知识的缺乏给你带来的麻烦等?

3.作为已经升入大学的理科生 , 你是否觉得有必要在高中接受完整的物理教育? 为什么?

调查结果如下表:

分析调查结果发现:

(1) 文理分科并没有从根本上减负;

(2) 文科生从主观上愿意学习更多物理知识, 迫于高考压力, 只好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高考科目上;

(3) 理科生对接受“完整的高中物理教育”有很高的呼声, 因为他们感受到由于高考范围划定后, 不在考查范围内的知识点及物理分支学科几乎都没有学习, 而物理作为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影响大学生对各个学科的学习与发展。

这些问题的出现由高中物理教育的不完整性直接导致。而这些问题将不仅影响学生本身未来的生活、学习与发展, 最终将延缓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 影响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进展。因此, 对高中生进行“完整的高中物理教育”已凸显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解决减负与教学完整性之间的矛盾的建议

鉴于当前高中物理教育不完整的现状及其带来的诸多问题, 我们必须思考怎样做到真正有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实现高中生物理教育的完整性, 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

1.推迟高中文理分科时间或不分文理科。

在我国, 高中生在高二年级开始文理分班, 个别地方学校为了“提前”给学生减负, 还出现了提前分文理科的现象。这种过早分文、理科的模式不利于高中生接受完整的高中物理教 育, 也是对学生的未来不负责任的做法。因此, 应推迟高中文、理分科或不分文理科。近期, 我国部分省市率先推行改革。如: 北京市提出的高考方案是, 高考只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科目不再高考, 而是进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这意味着取消文、理分科, 还高中生“完整的高中物理教育”。

2.有效降低高中物理教学及考查的难度, 扩大考查范围。

据我校文理分科统计显示, 有超过50%的学生选择文、理科时是出于成绩的考虑, 而不是喜欢。可见高难度的考查已毁掉了许多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与兴趣。而信心和兴趣正是每 个人学习的最关键因素。因此, 有效降低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和考查的难度, 消除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恐惧心理是关键, 恢复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在文、理分科中让“兴趣”去选择比让“分数”去选择更重要。

高中物理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 学生能多做几道难题并不代表具备了较高的能力, 因而降低考查的难度也不代表降低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对科学的兴趣才是基础教育的重点所在。 而扩大考查范围可以引导学生重视高中物理的各个部分知识, 可以领略到不同分支学科的研究方法, 有利于解决高中物理教育的完整性问题。

3.增添教学实用性 , 让学生感到 “学有所用”, 提高学习物理的热情。

除了要消除高中生对高中物理的恐惧感之外, 我们还应在教学内容上下工夫, 增强教学的实用性, 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 时时感受到“我”在物理中。这样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热情是进行完整高 中物理教育的重要因素。

如学习机械运动时, 我们可以举出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机械的例子, 而要了解这些机械工作的运行原理, 就需要物理知识。例如工业生产机械运作;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电饭煲、微波炉等厨房电器;办公室工作人员使用的电脑、打印机等办公器材;常见的交通工具等无不闪烁着物理的光芒。

高中物理教育做到以上几点, 可有效解决“减负”与“教育完整性”之间的矛盾, 进而有利于高中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 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教育应该面向未来 篇7

1. CAP的由来

多年前,“钱学森之问”拷问着许多教育人。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思考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症结在哪里。我们认为,这可能与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的层次性、丰富性不够有关。我国高中课程设置存在课程体系缺乏层次性,无法满足优秀学生的需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存在“吃不饱”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许多富有天赋和潜质的学生的培养和发展。另外,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脱节,也让很多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严重影响了后续的发展。

一个好的高中课程体系,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各种潜能层次的孩子把能力释放出来。同时,还能促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放眼国外,美国的大学先修课程(Advanced Placement ,简称AP),其设计思路值得我们借鉴。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为了解决大学与中学教育间断层的问题,并让学有余力的高中生的潜能得到开发,创建了AP。AP后来由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负责,在高中阶段开设达到大学学术标准与学业水平的课程,供高中生选修。经过60多年的发展,AP现已获得了各国的广泛认可。

“中国大学先修课”这一名词是在2011年3月我们组建“中国大学先修课(Chinese Advanced Placement,简称CAP)研究团队”时正式提出的。希望借鉴美国AP培养精英人才的理念、管理模式、经验和思路,基于中国大(学)中(学)衔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国情,发展出符合中国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的中国大学先修课课程体系,以丰富现有高中课程体系,丰富人才选拔标准,推进大学、中学的衔接。

2014年4月,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正式批准《中国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为2014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委托项目(项目编号为14JF002)。

2. CAP的发展

(1)课程建设

课程研发是中国大学先修课的核心内容。CAP课程研发中心先后组织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教授以及清华附中的一线教师共同研发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物理(力学)、文学写作、通用学术英语八门课程。团队中既有站在学科前沿的大学教授,又有一线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学老师,充分体现了大学先修课程注重大学与中学衔接性的特点。中学教师更了解中学生,其参与使得大学先修课课程知识实现了与大学知识的无缝衔接。这与直接照搬大学教材简单下放到中学的做法有着天壤之别。

2014年3月18日,教材研发工作全面启动。前期,每科定期(每隔一周)召开教研会。半年时间,就研发出了微积分(上)、线性代数和通用学术英语三门课程教材。2015年1月,文学写作、物理(力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开始试行。微观经济学教材则于2015年6月研发成功。

中学没有开设过与主流经济理论相关的课程,遑论微观经济学,因此,为了充分了解情况,收集数据,为教材的编写准备材料,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CAP课程研发中心组织了微观经济学听课培训。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等学校的6名教师及30名在校高中生共同参加了培训。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史带(C.V. Starr)经济学讲席教授李宏彬、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周黎安教授应邀授课。在此教学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微观经济学教材,其衔接性、针对性都是可圈可点的。

教材研发出来后即投入试用。在试用过程中,多次向教师和学生征求意见并进行修订,以更切合中学的CAP教学。如线性代数教材,半年内便研发出来了,但根据中学反馈结果,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内容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在修订版中增加了具体实例和与中学联系较为密切的情景,并于2015年7月完成了修订工作,修订篇幅超过1/3。

(2)CAP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保证大学先修课的教学质量,前后共举办了三次教师培训,共有约八百名一线教师参加。具体培训科目根据教材研发的进度各不相同,但都会加入研讨和考核环节的设置,让参训教师不是浮光掠影,而是深度参与其中,使其学科知识得到一定保证。又因参训教师多为年轻教师,且多有研究生学历,完全能胜任大学先修课的教学工作,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先修课程的师资队伍也是项目顺利推进的又一重要保障。

(3)国际交流

2014年9月,我们团队专门去美国大学理事会拜访了相关专家,希望汲取美国AP的成功经验。我们就中国大学先修课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沟通交流。美国大学理事会对我们CAP自主研发教材表示赞赏。

2014年9月,日本京都大学教育学部高见茂教授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田辉副教授等一行人来到清华附中,调研CAP试点项目进展情况。来宾对CAP试点项目夸赞有佳,惊叹其发展之迅速,称其不仅为中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创举,也是引领高中评价制度体系形成的先行军,对国际教育界具有借鉴意义。

2014年10月,我们团队参加了2014年AP中国教育峰会,与美国大学理事会的相关负责人就AP及CAP在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再交流。

(4)其他

2014年9月,微积分、线性代数、通用学术英语3门课程在全国64所优质高中正式进行线下教学试点,而后发展到有约100所学校开课,近两年有超过1万名学生参加了线下学习。

2014年11月30日,CAP项目试点校负责人研讨会在北京二中举行。会上有四所中学的校长对各校开设CAP课程现状做了发言,肯定了CAP课程的意义,同时也对项目本身的发展建言献策。

2015年4月,我们组织了首次线下考试,微积分、线性代数和通用学术英语三科共计约1500人次参加。

MOOCAP的实施情况

1. MOOCAP的由来

MOOCAP是“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的英文缩写。“MOOC”为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首字母缩写,中文一般叫做“慕课”。慕课作为在线教育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紧密融合,使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得到延伸。基于慕课开发大学先修课,便有了MOOC与CAP的融合,我们称之为MOOCAP,即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MOOCAP是在信息化时代探索中国特色大学先修课的实践成果。

MOOCAP理事会由教育部有关部门、近20所大学及近30所中学共同发起成立,并于2015年11月28日在清华大学举行了启动仪式。

MOOCAP的建设把“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力图改变过于依赖知识考试的单一化的人才考评模式,注重考查学生的志趣和能力,加强过程评价,以探索建立多样化的人才考评机制。

MOOCAP将建设学术志趣类、素质拓展类和专业导论类共三类课程。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旨在帮助中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提前了解大学的教育理念及专业设置,更好地完成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衔接过渡。

当前,共有6门课程在官方网站上线,分别是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和普通生物学。其中大学物理含力学和电磁学两部分,普通生物学含细胞和分子、植物和动物两部分。

2. 实施情况

CAP课程借助MOOC平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突破了时空和师资的限制,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一步。目前,申请成为MOOCAP理事会中学会员单位的中学有近300所。其中部分来自西部边远或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也加入了MOOCAP理事会。他们将与发达地区的中学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

有了慕课,MOOCAP的教学变得更加灵活。既可采取完全线上或完全线下的教学模式,也可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而为了配合开课,让更多教师了解混合式教学这一新型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MOOCAP理事会举办了教师工作坊学习活动,同样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两部分。于2015年寒假举办的线上教师工作坊活动,有近100所中学的1100多名一线教师参加。3月初在清华附中举行的线下教师工作坊活动,则通过开展“MOOCAP课堂观摩及交流”“基于MOOCAP的教与学专题讲座”“MOOC环境下教学方式的探讨”等环节,保证教师们全方面了解基于MOOCAP的课程教学技巧与学习思路。

3. 困境

在MOOCAP的推进上,许多学生关心考试成绩能否在高校自主招生中获得优惠,或者进入大学后能否直接换学分。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便放弃学习。实际上,与美国AP比起来,MOOCAP的发展时间非常短,正处在“重在探索,潜心建设”的初始阶段。它就像一棵幼苗,需要精心呵护,慢慢培养,大树长了很多年才变得茁壮,我们的MOOCAP不要赋予它更多的价值,给它挂太多外在的东西以致压垮它。现今,它内部的课程建设、外部的衔接政策等各方面条件还不够成熟,因此可以说,MOOCAP直接服务于大学人才选拔的时机还未到,距离MOOCAP成绩直接转化成大学学分,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我们会坚定地走下去。

对中国教育评价改革的探索意义

在中学开设大学先修课,不仅改变了以往相对单一、统一的课程体系,让学生课程变得多元化,满足了学有余力学生的需求与选择,为学生全面发展、人才综合培养提供了多种路径, 此外,对我国的教育评价改革也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这给高校的招生培养带来了挑战: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高考区分度不足,高分考生越来越多。如何让真正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个难题。另外,理化生等科目被削弱,甚至出现断档期,造成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难以衔接,入校学生的物理、化学、生物科目的基础整体下降,选同一专业的学生选考科目不一,理化生等科目的基础不一等问题。

可见, 高考这一选拔性评价在筛选真正优秀学生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我们何不尝试加入MOOCAP这一评价维度?

MOOCAP对教育评价改革的探索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MOOCAP所考查的内容与应试的不一样,它需要去挖掘学生真正的潜力。高考重刷题,是重复套路工作的积累,高考分数高,不能绝对地说该学生学习能力强,而MOOCAP学得好,则可以说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能达到高等教育所要求的水平,是会学习、懂学习的学生。又因为MOOCAP学习时间较之一年高考总复习的时间短,这样的能力尤为凸显。

(2)MOOCAP线下考试,在题目设置上含有主观题。学生无法像客观题一样可心存侥幸,主观题的作答注重学生对课程内容真正理解的程度,是考查其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

(3)MOOCAP线下考试,采用全国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形式进行。在保证实施过程中的严密性和公信力的基础上,全国一张试卷,统一衡量,具有横向比较的价值。这无疑会大大提高选拔人才的效率。

(4)MOOCAP线下考试,会针对考生的情况出具报告,含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内容。学生各知识点、能力的掌握情况在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后一目了然。

(5)MOOCAP线上学习,包含一份在线学习绩效评价单。它是一份注重学习行为本身的过程性评价报告,补全了以往过程性评价的缺失。它运用了心理学的知识,力求还原真实的网络学习行为及其背后的意义。这份报告具有真实、客观的特点,弥补了真实环境中无法数字化记录学生学习行为的缺陷,能更立体、直观、深刻地了解一个学生。

高考这一选拔性评价体系, 无法对某位学生的能力进行挖掘, 甚至真实反映; 而MOOCAP,其线下考试,同样具有选拔性评价的功能,但能比高考体现出更多的能力。此外,MOOCAP的线上学习还能提供过程性评价,数字化记录学习过程,这对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方法或习惯,是大有裨益的。

结语

教育改革是要让受教育者享受更加平等、高效、科学、符合其个人特点的教育。中国大学先修课就是一场配合新高考改革方案,衔接中学与大学,坚持服务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以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为己任的教育改革。我们会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坚韧的行动,去完成这一积极变革。

上一篇:南方谈话论文下一篇:十八连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