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择业人员(精选3篇)
新择业人员 篇1
21世纪是个竞争激烈的年代, 对于刚从学校毕业的莘莘学子而言, 就业是个至关重要的话题, 其中, 其心理准备的程度水平直接影响到其就业的成功率。因此, 要能谋好职, 就必须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本文就该话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新择业人员的就业心理
新择业人员一般是指顺利完成学业、刚跨出学校迈入社会的人群。从年龄结构而言, 应属于青年期的前、中阶段;从其心理特征而言, 应体现青年期前、中期人群的共有的年龄特征。仔细分析其就业心理特点, 可归纳以下几种:
1. 不可一世的心理
这类人大多属于学生人群中的所谓“佼佼者”。学业成绩的优秀、社会工作的出色、师长的厚爱、荣誉光环的“十足”让这些人觉得“飘飘然”, 似乎日后的人生路途“太平”, 一切的一切无须个人考虑过多;似乎觉得社会一定会体恤他们积攒知识本领的“艰辛”、会予以双倍的回报、会给予他们心中所要的职位……如此过于自信、乐观, 可谓是“自负与自傲”, 这只会让他们心理“大意”, 也就不能在心理上自觉堆砌起就业的一切准备。这种盲目的“不可一世”的心理, 让这些人在就业的旅途中往往屡屡受挫。
2. 谦逊谨慎的心理
这种人大多是属于学生人群中较为聪明、执著, 性格开朗活泼, 遇事冷静沉着的人。聪慧的头脑让其对于任何事情都能做到认真思索, 把问题的种种根源都逐一进行排解, 生怕事情没有做好会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不必要的“遗憾”。因此, 这种人往往在就业这个问题的思索中难免持有非常谨慎的心态, 不轻易作出毅然的、大胆的选择, 也就必然会错失就业的好时机、好机会。
3. 黯然失色的心理
这种人大多应属于在学校里“默默无闻、无所作为”的学生。缘于学业成绩的一般、性格的特殊、人缘的“缺失”、同学与师长的“冷眼”, 他们的生活往往“暗淡失色”, 似乎在心理上就“堆砌”起一切都与其无缘的感觉:任凭你努力, 美好的事物它也从不会“光顾”自己的;纵使你“昂首挺胸”, 到头来也只能“收效甚微”……如此的行为“归因”, 促使他们对于任何事情的看法总抱着“悲观、消极”的心态, 包括就业。
4. 玩世不恭的心理
这种人大多属于性格较为偏激、思想过于极端的学生。受制约于其对生活及社会过于片面的理解, 让他们觉得事事都要顺利, 就必然攀谈“金钱、关系、人情”, 因为社会是复杂的。这势必也造成了他们对就业的消极看法, 认为要找到好职业, 靠的不是自己的真才实学, 而更多凭借的是社会关系等因素, 所以, 他们对就业不屑一顾、满腹牢骚。
5. 再三衰竭的心理
这种人大多属于性格较为忧郁、情感带有优柔寡断、较不自信的学生。在其长期的学习与生活中, 养成了一种做事往往更多关注的是结果的习惯, 这在其心理上必然会堆砌起心理学上所谓的“多伦多”现象。“多伦多”的心态从心理机制而言, 是指个体往往注重于对事情结果的看法, 会以“图像”方式呈现在头脑中, 并指引着个体努力作出与这“图像”相对应的行为, 这必然会给个体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与负担。试想, 如此的心理, 怎能有事情圆满的结果?面对屡屡失败的结果, 其心情也难免会“郁郁寡欢”“远愁近虑”。这种情绪上的“恶性循环”, 最终的结果是导致他们害怕面对就业。
二、心理不良的原因剖析
新择业人员的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主要的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学校是个教书育人的场所,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既要给予学生富有的知识、技能, 同时更要给予学生智慧开发、心灵陶冶、人格的培植等;学校是个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地方, 这必然要求学校不但要能培养出合格人才, 同时也应能把培养的合格人才“送”到社会。但许多学校也仅是考虑如何培养出合格人才这一问题, 而对于如何把人才“送”出去往往考虑得不周全或忽略, 导致的结果是“人才辈出, 但供社会选择的不多”, 这应成为新时期学校培养人才一个重要的议题。其次, 在于学生自己的原因。之所以能称为人才, 应是全面发展、能积极适应社会、个性乐观。而当今许多学生, 仅是注重学业知识的建构, 忽略的是其他素质的培养甚至是健全个性的培植。作为一个社会人, 未能真正认清社会, 在就业的心理准备上存在严重的“缺失”。
三、应对方法、建议
1.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就业心理的有效指导
学校的主要任务应放在既要培养出合格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又要能把培养的人才推向社会, 这才是学校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签于此种考虑, 学校在“育人”上不但要关注学生就业知识与技能的建构, 而且也要从制度上、思想上重视塑造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比如成立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通过有效的就业指导, 提供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培养健全的就业心理品质, 帮助不同个性的学生自觉澄清思想认识, 端正就业态度, 摆正就业心态, 让学生能用积极、乐观、自信的价值取向去对待即将谋求的职位。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积极的校内外活动, 寓性情陶冶、人格重塑、生活态度教育于活动过程之中, 以求学生都能拥有充满自信、豁达、热情、理性的处事态度, 积极面对就业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
2. 新择业人员应重视自身健康心理“储蓄”
心理素养的积累靠的是社会个体的积极努力, 这对于处于当今复杂社会中的个体而言尤为重要, 个体的“作为”程度水平也就直接影响到其心理面貌。因此, 对于新择业人员来说, 要积极磨炼自己。面对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境”, 不妥协、不退让, 要敢于迎难而上, 在不依赖他人的前提下学会通过自我思考, 学会换角度看问题, 找出摆脱困境的方法, 以此增强自己的受挫能力水平, 形成积极而健康的心理品质。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 作为自己应能积极地去适应社会, 不逃避、不消极, 应在正确估算自身能力水平的基础上, 持合理化的就业期望水平, 认真挑选适合自己的岗位, 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挑战自我, 为能赢取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而不懈努力与奋斗。
3. 善于合理归因, 调节失衡的心理
归因指的是个体对自己作出行为的结果进行原因的推及。教育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 归因的不同会直接影响着个体日后行为的积极与否。因此, 对于个性不同、就业心理动力不同的新择业人员, 面对就业的成功与失败, 自己要能善于进行合理化归因, 以防备自己的心理消极, 为日后再次挑战自我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比如, “不可一世”就业心理不良的新择业人员, 往往在谋求职位中难免由于“优越感”而“痛失”就业机会, 可能有的人在失败面前就会看轻自己、否定自己, 甚至把自己评价得“一无是处”……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 对于其日后重新就业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因此, 善于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进行正确的“努力归因”, 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保持心理平衡, 赢取就业成功的重要途径。
总之, 对于新择业人员而言, 要让自己真正立足于社会, 找到属于自己的就业天地, 需要的不仅是从事某种职业的真正本领,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取决于其心理素质的储备。所以, 除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之外, 还要有一个较为健全的就业心理准备。
摘要:就业始终是个永恒的社会主题。要能找好属于自己的职位, 需要基于个人广博的学识、扎实的能力基础、较好的心理素养等。其中, 就业的心理准备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年代中, 乃是重要而又不可忽视的因素。
关键词:新择业人员,不良心理,应对方法
新择业人员 篇2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突出问题
如今,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旧十分严峻。刚刚走入社会的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与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有密切联系。大学生不恰当的择业观会给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带来诸多困扰, 让大学生感到迷茫无措。
1. 注重物质利益, 功利色彩浓重
从择业意向上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压力的加大, 人们在选择职业时更加注重物质利益, 金钱意识不断增强、功利色彩浓重。有的大学生在经济利益、物质财富的驱使下, 人生价值观发生了倾斜。在择业地域方面--“就大不就小、就东不就西”, 主要考虑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入高的东南沿海发达地区, 较少考虑经济落后、环境恶劣的中西部偏远地区;在择业领域方面--“就高不就低、就热不就冷”。在择业领域的选择上, 事业单位、外企、国企等是绝大多数大学生的首要选择, 而那些民企、私企等相对来说比较冷落,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向公务员、教师、医生、金融、计算机等热门职业, 而那些农业、林业以及体力付出的工作往往存在招工荒。加之大学生比较倾向于管理层的工作, 排斥基层工作、体力劳动。从择业意向上看, 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重视物质需要、追求个人享受的思想倾向。此外, 部分大学生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的不是与自己专业的相关度、自己的兴趣爱好, 他们感兴趣的是职业的附属物, 诸如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社会地位等。由此可以看出, 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不再是以社会价值为主, 他们更加注重经济价值, 把追求经济利益放到了首要位置。
2. 以自我为中心, 个人主义倾向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社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大幅度改善。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多样化,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在悄然发生改变。部分大学生重视个人发展、轻视国家需要、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倾向比较明显。党和人民培养一个大学生是花费很多心血的, 但是有部分大学生却从不考虑对社会的回报, 在择业时不考虑国家的利益与要求, 把薪金待遇、兴趣爱好以及个人发展空间等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上, 把是否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特长、实现自我、获得发展作为择业的唯一标准。如果有的单位待遇高、条件好, 甚至可以放弃户口、制作假档案, 放弃所学的专业, 坦然的奔“钱”程。[1]此外, 我们必须肯定的是大学生个体意识觉醒、注重实现自我价值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但是如果大学生过分强调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价值观, 容易不切实际的高估自己的能力与长处。抱着这样的态度与别人交往,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甚至出现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异常形态。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倾向会导致个人欲望膨胀, 过度高估自己会使许多大学生失去适合自己发展的就业机会。
3. 择业态度不端正, 盲目就业
首先, 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大多能在“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的就业氛围下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但也存在部分学生不能积极面对它, 在择业过程中产生各种不恰当的心理 (盲目求高、攀比、自负、不平衡、自卑、依赖等) , 消极对待就业;其次, 不少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缺乏竞争意识、停滞不前, 为减轻就业压力, 一些人把择业机会寄托在社会关系上, 认为“拉关系、走后门”是找工作的最佳捷径抑或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 只要有足够的“活动经费”就能找到一个好工作;最后, 毕业后在一个好公司上班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但不现实, 因此很多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后择业, 但有些学生不能正确看待先就业后择业, 往往随随便便找一份工作、不认真对待, 盲目就业或者在工作过程中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总想跳槽, 如果发现更好的单位, 大多数人倾向于毁约以求得更好的工作岗位, 再加上心理素质差, 在单位碰到一点困难、挫折就想辞职, 严重破坏了大学生的择业诚信。没有职业理想、职业目标的先就业后择业只能是“瞎就业”、“错误就业”;没有人一辈子只从事一个职业, 但仍有不少人期盼着在毕业后一次性就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 实现就业。不得不说, 这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
4. 诚信意识弱化、创业意识不强
当前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不少大学生丧失了基本的诚信, 以欺骗的手段获得工作机会。比如有的用人单位要求有工作经验, 但有部分大学生实际上并没有工作经验, 但在自己的简历上却赫然写着有相应的工作经验;伪造荣誉证书以及担任学生干部、管理者的经历;隐瞒真实年龄、户籍所在地等现象并不少见。加之, 部分大学生毕业后会随随便便签约, 当找到更好的工作时, 大多数人会选择跳槽到更好的岗位;还有的大学生盲目攀比, 看到自己的同学找到好工作, 心里不甘心、不平衡, 就违约甚至毁约去找一份“体面”工作, 他们首先考虑的往往是自己的利益, 不顾用人单位被毁约造成的后果, 这是一种极其自私的行为。这些行为导致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弱化,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产生不好的印象。此外, 从就业到创业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根本性的改变, 尽管我国政府、高校、社会对于大学生创业提供诸多条件, 但总体来说, 大学生创业的数量并不多, 应该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对策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 我们必须纠正不恰当的择业观、走出择业误区。上帝关上了一扇门, 必定会打开另一扇窗。与其在原来的门前流连忘返, 不如去开着的窗外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 我们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总会有一份合适的工作属于自己。为了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营造公平的就业氛围、优化社会环境
首先, 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择业就业方面的政策法规、加强大学生就业法制建设, 运用法律的手段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在利益受到损害时能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其次, 努力打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规范市场运作, 加大对就业市场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保护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保证公平竞争, 为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再次, 要大力弘扬奉献和艰苦创业精神、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 引导大学生更多地从国家、集体、人民的利益出发去选择职业, 在择业过程中要脚踏实地、诚实守信, 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最后, 相关部门可推出优惠政策, 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走进农村、走入基层、走到中西部偏远落后地区, 到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价值。此外, 通过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指导、就业政策法规的引导使大学生明白自身的价值, 锻炼坚强的意志、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努力奋斗。
2. 加强高校择业观教育, 完善高校对大学生择业观的指导
首先, 高校应把毕业生择业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 高校的领导、教师等要予以高度重视, 充实大学生择业就业教育方面的师资队伍建设、逐步走专家化发展的道路, 加强就业择业的相关课程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创新大学生择业就业方面的课程形式。此外, 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择业的意识指导, 开设指导课程, 帮助大学生了解求职择业的程序和择业就业的注意事项, 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意识,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 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以及高校心里咨询中心的作用, 注重培养高校毕业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针对大学生存在的盲目求高、攀比嫉妒、自卑依赖等心理误区进行辅导、治疗, 帮助大学生改正重视物质利益、功利色彩浓重、以自我为中心以及忽视国家、社会需要等不恰当的择业观, 加强对大学生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 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最后, 优化校园文化。21世纪是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 高校可建立就业信息网。通过这个平台, 大学生注册成为用户, 可以将自己的基本信息发布到网上, 而用人单位也将招聘信息公布到网上, 保障供需双方信息交流的顺畅。高校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手机报、电子屏等媒体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创新教育、三观教育、择业观教育, 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优化校园文化。
3.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首先, 父母对子女要有一个合理的期望值。家长要改变高学历就有高就业能力、大学毕业就意味着“精英”的错误观念, 现在的高校教育不再是以前所谓的“精英”教育, 而是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对子女抱有高期望值本无可厚非, 但不必事事都要求完美, 若超过一定的度可能会物极必反, 也不要将自己年轻时未实现的理想抱负强加在儿女身上, 让儿女背负过多的压力, 摆脱人分三六九等的思想束缚, 不要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的儿女是大学生, 走入社会只能从事社会地位高的工作。其次, 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 客观地看待孩子成长中的每件事情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广泛的兴趣、乐观向上的性格等, 帮助他们确立切合自身情况的职业目标, 在子女择业时给予鼓励、支持与引导。最后, 夫妻关系要和睦, 改善家庭成员关系,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家庭关系冷漠、暴力、紧张的家庭中, 孩子往往胆小、怯懦、自卑甚至具有报复心理;在家庭关系温馨、关爱、和谐的家庭中, 孩子往往活泼、开朗、乐于帮助他人。[4]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温馨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对于塑造幸福人生、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总之,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意义重大, 因此, 这就需要家长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以身作则, 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发挥积极作用。
4. 加强自我教育与自我引导、合理定位
首先, 当代大学生要把个人需要、自身价值的实现同社会、国家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职业理想。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差距, 大学生在思想上要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 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期望, 决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要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克服择业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大城市化”倾向,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自己的价值。此外, 大学生在择业时要转变“等、靠”等不正确的观念, 不要将自己的就业寄托在依赖权力、金钱上, 要敢于主动出击、靠自己的实力实现就业。其次,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优化心理素质。大学生在校期间要认真学习、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 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 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实际出发、从大局出发, 提高自身思想觉悟, 正确客观地看待金钱、名誉、权力等, 崇尚艰苦奋斗, 通过不懈努力改善生存环境, 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调适择业心态、形成正确的择业观、顺利实现就业。再次, 大学生要认清我国社会发展趋势, 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标准, 转变注重物质利益、以自我为中心的不正确的择业观。中小企业将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贫穷落后地区蕴含着更大的发展潜力, 因此大学生应将就业的目光从大城市转向中小城市, 乃至于贫穷落后地区, 在社会、国家需要的地方开拓一片新天地。最后, 大学生要革新思维方式,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只要你用心去做, 总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得到社会的承认与认可, 基层、农村与大城市一样都可以成为大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 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摘要:当前, 不少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存在着一些认知偏差, 不能客观公正的实现择业就业, 不恰当的择业观使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本文主要从择业意向、择业自我定位、择业态度等方面入手, 找出其中存在的择业问题, 继而通过社会、高校、家庭、大学生自身等诸多方面着手解决。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观,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新择业人员 篇3
一、大学生就业择业的挫折
(一) 学生就业择业挫折的理解
就业择业挫折是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 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 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反应、情绪体验。它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择业挫折同其他挫折一样, 包括择业挫折情境、择业挫折反应、择业挫折认识三个方面的涵义, 三者中择业挫折认识, 即对择业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最为重要。对于同样的择业挫折情境, 不同的择业认知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一般来说, 择业挫折情境越严重, 所引起的择业挫折反应也可能越强烈, 但是, 他们并不总是成正比, 有时择业挫折反应会大于实际的择业挫折情境, 有时即便没有择业挫折情境的发生, 而仅仅由于择业挫折认知的作用, 也可能产生择业挫折反应。择业挫折一般有二种类型:一种类型是择业时由于知识缺乏、能力缺乏、经验缺乏、物资缺乏而产生缺乏挫折;另一种类型是由于在择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而产生的阻碍挫折, 这种阻碍可能是物质性的, 也可能是观念性的、社会性的。
就业择业受挫的生理变化是由择业挫折情境所导致的情绪变化引起的。在强烈的或持续的消极情绪的作用下, 受挫者的神经、心血管、内分泌、消化等系统会发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反应。择业受挫后的情绪性反应更为复杂, 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常见的有择业焦虑、择业冷漠、择业幻想、择业嫉妒、择业逃避等。出于人的自我保护本能, 大学生在择业受挫后, 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某种活动方式消除或减轻内心的不平衡, 这种择业受挫后的行为反应具有的摆脱痛苦、减轻不安、平衡心理的自我保护机制, 即为心理防御机制。择业心理防御机制有积极的, 有消极的。积极的行为反应, 可使大学生心理挫折得到一定缓冲的同时, 还可能表现出择业中的自信、愉快、进取的倾向, 从而有助于大学生积极战胜择业中的困难和障碍。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择业难原因分析
(一) 用人单位误区。
主要有:一是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 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 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 或人才浪费。二是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 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 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 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三是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 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四是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 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 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 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 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
(二) 大学毕业生误区。
大学生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 诚信问题, 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 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 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 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 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第二, 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 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 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 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第三, 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 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 不善于“推销”自己, 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 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 提高就业率。
(三) 高校的误区。
我国目前高校存在不少问题, 如:重点大学的教师一般都重视科研, 而对本科生教学的责任心不强, 部分教师讲课满堂灌、课后不辅导、考试标准不严、学生评价期考一锤定音;对教育内容及方法, 专业知识面狭窄;研究型人才及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不明确;高校的内部运营封闭、缺乏自我评价和改进机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 虽然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 但由于各高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 学科调整、专业设置仍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特别是私立高校, 由于经费的原因, “重文轻理”严重, 加上急功近利, 不少学校不顾自身“软件”、“硬件”是否允许, 设置了投资少、见效快的专业, 导致专业进一步失衡, 这些因素都进一步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四)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新变化。
新时期我国大学毕业就业产生不少新变化。首先, 我国本土大学生面临国际联合办学机构竞争。我国高教市场逐步向国外资本开放, 各种形式外国教育机构的进入, 产生了更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机构, 他们不但提供了人才短期培训, 不少教育机构还与国内大学进行联合办学, 这种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直接挑战了中国本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对我国本土高校大学生就业增强了不少的竞争对手。其次, 人才市场更加偏重“好”专业。所谓的“好”专业或“热”专业, 是指当前就业市场较紧缺的专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专业偏好比大学知名度更高, 一些名牌学校不合适市场专业学生就业不理想。用人单位在看重“专业”同时, 还对大学毕业生的“专长”很重视, 有专长的复合型人才是用人单位竞相争聘的热点。第三, 海外归来学子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冲击加剧。近几年来, 留学生回国潮一浪高过一浪, 直接挤压国内大学生就业空间, 这些海外学子对世界经济运行规则, 各国法律制度等比较了解, 在国外多年的锻炼, 社会实践能力和驾驭各国社会文化、政治制度差异的能力比较强, 竞争力较强, 是国内大学生就业强劲对手。
三、应对大学生择业就业难题的对策
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
(一) 用人单位的对策
首先, 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 摒弃用人歧视, 鼓励人人都作贡献, 人人竞相成才。其次, 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 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 细化岗位职责, 按照岗位的要求, 制定合理选人标准, 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 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 制定考核内容, 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 择优录用。可以通过以下三步来完成:第一步初选。按照岗位要求, 考核硬性指标。如年龄、文化程度、经验等, 要查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及相应能证明经验能力的成果和有关获奖证明等, 确定初步合格的人选。第二步考试。包括口试、笔试、实际操作等形式, 主要考核相关业务能力。第三步复试。经过双方面谈, 做出录用决定, 主要是考核受聘者的需要层次与岗位对受聘者的满足程度是否相符, 最后录取合适者。
(二) 大学生应对就业择业挫折的对策
1、正确认识择业挫折。
大学生初次就业, 难免遇到一些挫折, 这是正常的。大学生择业受挫后, 要保持冷静、理智, 树立自信心, 找出挫折源, 分析原因、性质及严重程度, 然后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可行性, 最后付诸实施。
2、积极运用心理防御机制, 提高挫折承受力。
在择业过程中, 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地运用自我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当, 可以减轻情绪上的痛苦, 从而提高择业中的挫折承受力, 为寻找战胜挫折的办法提供时机。
3、强化社会支持意识, 克服封闭性应对。
社会支持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 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家庭关系、亲戚关系等等。在同样的就业挫折情景下, 社会支持较多的大学生, 受到的挫折伤害小, 解决问题的策略多、速度快。社会支持是择业过程中有效增强挫折承受力的又一有力武器。
4、正确评价自我, 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
应当全面地评价自己, 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 又要正视自己的差距, 冷静地总结经验教训, 分析面临的就业形势, 合理地调整就业期望值, 同时提出下一步的行动方案。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应立足现实的社会需要, 抵制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 充分体现发展事业, 服务社会, 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 使自己的就业观和就业期望值做到自身条件与社会现实、个人要求与社会需要相一。
(三) 高校应对大学生择业就业难的对策
首先, 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 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 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 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 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 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其次, 不断进行教育改革, 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现有科类结构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 必须适时调整。实施高校扩招后, 必须协调高校招生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必须实行不同层次教育要求水平不一的政策, 如对高职教育实行宽松政策, 对于本科及以上教育采取宽进严出政策, 保证教育质量。必须强调的是,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技术工人需大于供的态势, 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极度缺乏, 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时, 缩短高职教育年限, 变现在的3年为2年, 既有利于这类学生提早就业, 也有利于满足用人单位对这类人才的需求。第三, 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 并能独立开展工作, 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 咨询服务, 指导服务, 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 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 掌握竞争技巧, 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四) 社会及政府应对大学生择业就业难的对策
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政府社会共同努力。首先, 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 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 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 提高产业水平, 来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 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 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其次, 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 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让部分优秀毕业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既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 同时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 延缓大学生就业时间, 也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第三, 鼓励大学毕业生出国进一步深造。当前可以鼓励经济条件允许的大学毕业后到发达国家深造, 学习国际一流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学成归国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第四, 鼓励大学生到条件艰苦地方就业。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加宽松的条件,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各级政府要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工作条件, 主要充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 从事教育、卫生、公安、农技、扶贫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在艰苦地区工作两年或两年以上者, 报考研究生的, 应优先予以推荐、录取;报考党政机关和应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 在同等条件下, 应优先录用。第五, 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 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对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 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人才政策, 取消落户限制。第五, 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使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都在能人力资本交易中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总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未来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 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只有共同努力, 才能使得高校毕业生这支宝贵的人才队伍, 到祖国最需要的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 为建设国家发挥更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1]李文利、闵维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现状和潜力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 (J) 2001 (2) [2]孙文基一次性将全部高校推向市场, 经济学消息报 (J) No.440[3]曾峥孙小华当代大学生成才教育的理论与探索 (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摘要:新时期, 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心理问题, 以及就业市场不成熟和就业观念较落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需要确立科学的发展观, 树立大众化就业的新观念, 通过政府和高校的共同努力, 为大学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择业,挫折,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文利、闵维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现状和潜力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 (J) 2001 (2)
[2]孙文基一次性将全部高校推向市场, 经济学消息报 (J) No.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