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业观现状(精选12篇)
择业观现状 篇1
摘要:大学生择业观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范畴, “90后”大学生正在成为大学生中的主体, 也将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掌握“90后”大学生的择业观现状, 本文以辽宁医学院四个年级的“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从择业理想、择业心理动机、就业现状认识、就业实现途径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 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以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择业观,调查分析
调查意义及背景
大学生的择业观, 是大学生选择职业的理想、动机、标准和方向的根本观念和根本看法, 它既是大学生职业理想的直观体现, 也是大学生的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在择业方面的具体表达。大学生应该认清自我, 认识社会和职业。如果忽视了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这两个环节, 就会出现择业标准过高或过低的现象。择业标准过高, 很难找到理想工作, 即使就业, 也可能力不从心, 从而影响自己整个的职业生涯;而择业标准过低, 也同样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对大学生就业来说至关重要。
目前, 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实中, 常常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用人单位有空缺的岗位存在, 也有符合岗位要求的大学生存在, 但大学生却不愿意填补此岗位。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 他们经历了市场经济发展、就业模式转型、改革开放扩大、金融风暴洗礼等社会经济变迁, 其个性特征上刻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个性张扬、乐于表现, 目标明确、意识客观, 接触新事物的能力强, 勇于提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观点等等。这些独特的个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就业的看法, 他们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清楚地掌握“90后”大学生的择业观, 我们对辽宁医学院的“90后”大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从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择业观形成的原因入手,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以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首先, 通过个别访谈和专家咨询等方式, 编制了《“90后”大学生择业观调查问卷》, 内容涉及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择业理想、择业心理动机、对就业形势及实现途径的认识等。然后, 以辽宁医学院1000余名90后大学生为总体样本, 随机抽取520名“90后”大学生作为调查样本发放调查问卷, 收回问卷470份, 得到有效问卷415份, 有效率为88.3%。之后, 对问卷结果进行分类整理, 并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了分析。调查基本情况如表1: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择业理想
从大学生毕业后的打算、比较向往的就业地区、最希望去的工作单位性质、期待的工资待遇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1) 毕业后的打算。如表2:
由表2可看出, 毕业后直接考研占第一位, 然后是直接找工作和自主创业, 没有选择考公务员的。这个结果和前几年的调查相差甚远, 大学生不再把直接求职找工作放在首位, 也不再对考公务员趋之若鹜。说明, 大学生已充分认识到就业和考公务员形势的严峻, 随着医学相关专业对求职者学历要求的不断提高, 大学生直接就业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还有一些学生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继续深造, 而选择了考研;另外, “90后”的大学生更注重个性的独立, 愿意接受挑战, 因此, 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在出生地和毕业后打算的列联表分析中显示, 出生在农村的学生选择直接找工作的更多一些, 出生地为城市的学生选择考研的更多一些, 这和家庭经济情况有一定关系。 (如表3)
(2) 比较向往的就业地区。如表4:
从表4可看出, 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愿意建设自己的家乡、到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 选择农村及边远山区的比例最小, 而这些地区恰恰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可以看出, 就业的供需矛盾仍很突出, 需要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做进一步引导和教育。
(3) 最希望去的工作单位性质。如表5:
从表5可看出, “90后”大学生把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作为首选, 只有进国有单位无望的情况下, 才会选择外资企业、民营私营企业和基层单位。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经历了市场和金融危机的考验, 不仅经济效益可观, 而且企业的用人、管理、薪酬等机制日益完善, 可以给大学生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 因此成了很多大学生向往的单位。同时, 选择事业单位的学生占了约三分之一, 可见工作稳定和福利待遇好仍是大学生追求的目标。虽然国家近几年一直提倡大学生到基层单位工作, 但由于条件艰苦, 基础设施差等因素影响, 愿意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仍不足2%, 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另外, 近几年民营、私营企业招聘毕业生差不多占到企业总数一半, 要远远高出国企和事业单位, 而愿意到民企、私企就业的大学生只有1.2%, 这种供需结构的差异, 必然加重就业的困难。
(4) 期待的工资待遇。如表6:
由表6可知, “90后”大学生期待的工资待遇普遍较高, 功利色彩明显。同时, 也说明他们对择业环境还缺乏清醒的认识。一般情况下, 用人单位对新入职大学生提供的工资不会超过2000元, 期望值过高, 将导致选择工作时脱离实际, 从而失去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 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 应指导他们确立合理的薪酬期望值, 使他们能够尽快地找到相对理想的工作岗位。
2. 择业心理动机
从“90后”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主导因素、关注用人单位的条件、专业不对口或求职状况不理想时的态度等几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 择业时考虑的主导因素。如表7:
由表7可看出, “90后”大学生在择业中更加现实和理性, 他们已经意识到所学专业和个人能力在职业选择中的重要地位, 其次才考虑个人兴趣和个人价值观及其它因素。他们知道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 必须通过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 才能掌握就业主动权。
(2) 在择业时关注用人单位的条件。对调查问卷进行多重响应分析, 得表8:
由表8可知, 目前大学生更看重用人单位提供的条件, 如报酬、个人价值的体现、企业的发展空间和稳定的工作环境等。调查发现, “90后”大学生的择业取向有如下几个特点:以个人价值体现为目标;以经济报酬为导向;以企业的发展空间和稳定的工作环境为考量。对大多数“90后”大学生而言, 体现个人价值是就业的基本目标, 而是否达到目标, 又是以劳动报酬的高低和个人的发展空间的大小衡量的。
(3) 专业不对口或求职状况不理想时的态度。当问到工作与专业不对口时, 65.2%的学生选择愿意从事这份工作, 34.8%的学生不愿意从事这份工作;当求职状况不理想时, 85.6%的学生表示愿意、或在不降低标准的前提下调整期望值, 只有10.8%的学生表示不会调整期望值。表明“90后”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更加灵活和务实, 会随着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而适时调整。
3.对就业形势及就业实现途径的认识
从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 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 2012年将达到680万人之多, 再加上每年沉积的未就业大学生和社会待工人员, 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可想而之。在对“90后”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 94%的人认为目前就业形势严峻, 2.4%的人认为就业形势较好, 3.6%的人不了解, 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已经认识到了就业形势的严峻, 并为就业积极做着准备。
(1) 为就业所做的准备。当问到“你认为在校期间的哪些对你将来的就业有影响”时, 回答统计结果如表9:
大部分学生认为, 专业课程和实习对求职影响较大, 而就业指导的影响较小。这说明, 我们的就业指导教育宣传工作还不到位, 还没有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 我们的工作还有努力的空间。
(2) 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 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日益拓展, 对“你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这一题的回答结果, 如表10:
可以看出, 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是通过网络和校园招聘会获取就业信息的, 另外, 还有一部分学生是通过其它途径, 如父母、家人的帮助等获得就业信息。
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对策
1.加强正确择业观的宣传教育
学校应加强大学生正确择业观教育, 使大学生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客观地评估社会就业需求, 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 准确地为自己定位, 调整好就业期望值。在择业观教育中应与时俱进,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个人就业理想和就业形势的关系。采取各种形式展开宣传教育活动, 如采用案例教学法, 通过经典案例的解读, 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 还可以请往届毕业生讲述他们的就业、创业故事, 引导大学生逐渐形成健康、积极的择业价值观。
2.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 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社会环境, 及早地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定位, 沿着一条正确的自我发展的职业道路前进。通过职业目标和大学生涯目标的确立, 让大学生产生个人发展的动力源, 形成自觉学习和自主成才意识, 帮助大学生正确地选择那些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又适合自身发展, 能发挥自己特长和潜能的目标职业。
3. 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
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建设需要大量人才, 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 应该通过校园网、宣传栏、校报、就业指导课程等途径大力宣传到农村就业的优惠制度和政策导向, 使大学生认识到去农村就业一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创造精彩未来。
(2) 加强社会实践, 鼓励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农村, 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农村现状, 培养服务农村的兴趣, 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最大限度地服务农村。
(3) 要加强农村工作能力的培养。组织大学生开展与农村工作有关的培训, 使他们学到过硬的技术和本领, 夯实理论基础, 提高大学生适应农村工作的能力。
(4) 在农村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通过学校与村政府的对接, 一方面加大对农村发展建设的帮扶力度, 另一方面通过定期、不定期的考察实习, 让学生切身体会新农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改变观念, 坚定到农村工作的信心。
4. 做好就业心理疏导和职业生涯咨询。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迷茫与困惑, 如不及时解决, 可能导致心理疾病, 甚至影响到未来的职业人生。因此, 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和就业指导部门应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择业心态, 引导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 建立就业信心,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正确面对就业中的失败和挫折, 使之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玉峰, 刘泽义.地方高校本科毕业生择业趋向调查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4) .
[2]陈喜, 李海萍.大学毕业生择业观研究[J].教育评论, 2011 (5) .
[3]陆宇兰, 何茂羽, 毛京一.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与对策思考[J].学术论坛, 2011 (3) .
[4]胡宝华.金融危机过后的大学生职业观特点与对策调研[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8) .
择业观现状 篇2
一、情况分析
综合来看,我校毕业生的择业准备和就业意向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就业知识不了解,就业指导有需求。
调查显示:了解有关 求职 就业方面的课程、相关的讲座或看过相关的书籍的学生占46.91%;了解学校的相关就业制度和就业流程的占11.99%;学校有必要开设就业指导课占95.2%。
(二)“工资收入”、“符合家庭的要求和期望”、“行业发展前景好”是择业标准最为看重的前三项 。
毕业生对职业的选择主要受其择业标准的影响。为了了解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择业标准,我们选择了A工资收入高;B行业发展前景好;C工作时间有弹性;D有利于发挥个 人才 能;E工作舒适、劳动强度低;F住房等福利待遇好;G符合个人兴趣爱好;H家庭的要求和期望;I距自己家庭的距离近;J易于转换单位或岗位等10项标准。大学生因为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择业标准也是多样的。
(三)绝大多数希望选择在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就业。
81.64%的毕业生选择了在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就业,选择在西部和农村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为6.8%。未确定的为11.57%。可见,毕业生择业地点还是趋于集中化。
(四)学校还是师范大学学生就业的首选。
根据我们的调查,对于“首选的就业单位”这一问题,44.25%选择了“学校”;19.97%选择了“国家机关”;12.25%选择了“国有企业”;11.67%选择了“三资企业”;9.38%选择了“私营企业”;“其他”的2.47%。
归结起来,把“个人发展”、“地域”和“单位性质”作为择业的主要标准,可能会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一些毕业生择业时,可能会不惜牺牲个人的专业、兴趣,甚至无视社会的需求和对社会的义务,这势必会给某些毕业生顺利择业和就业后个人作用的发挥造成障碍。另一方面一些毕业生在择业时,会对工作单位过分挑剔、要求过多,落入就业期望目标过高的误区,盲目追求初次就业的一步到位,结果反而失去就业机会,造成择业困难,
二、思考与对策
针对毕业生择业意向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应着手从学校和毕业生这两个主体出发做好工作。
学校历来在毕业生就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面对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应该大力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每个毕业生就业:(1)积极宣传、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制定的毕业生就业方针、政策,加强对毕业生政策上的指导。(2)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服务,及时搜集、整理、储存和发布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供毕业生随时查阅。(3)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更多“双向选择”的机会,利用学校的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好高校各种类型的“毕业生就业 招聘 会”。(4)加强对毕业生就业观的指导和教育,帮助他们认清就业形势、端正就业思想、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
(5)建立针对毕业生就业心理咨询和职业测评等的各项服务内容。丰富就业指导的手段,突出个性化服务。
当前,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一方面给刚出校门、缺乏实践和社会经验的毕业生带来了挑战,同时也给他们施展才华提供了机遇。毕业生应该正确面对这一现实,自觉树立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择业观,促进自身就业:
(1)树立自主择业的观念。毕业生应该把择业看作是自己的他人不可替代的责任,通过学校、人才 市场、报刊、网络、亲友等多种途径,主动了解大学生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搜集各个方面的就业信息,积极主动地联系单位、推销自己。要把自己的专业、兴趣、特长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切忌盲目攀比、随大流,过分追求个人发展、高薪和热门职业。
(2)树立职业流动的择业观。 人才 流动再就业是一种普遍现象。职业是可以变化的,在任何地方、任何职业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大学生要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克服由此造成的思想压力与心理负担,树立职业流动的观念,以“平常心”对待第一次就业。
择业观现状 篇3
[关键词] 择业标准 现状 因素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和本文的理论假设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是一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时代。面对经济全球化、技术进步和消费者地位的提升等不确定性为特征的竞争环境,人是保持竞争优势中最大和最关键的资源。而如何获得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企业界公认的难题。本文试图从人们公认的好工作的重要条件出发,通过对人们择业标准的分析,探索人们的需求特性,希望能为做好人的激励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理论假设:依据美国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们的需要是以层次形式出现,较低层次的基本需要满足之后,人们才能上升到另一层次的需要追求。
1.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过去不同,人们的择业标准既包括物质利益的满足,又包括人的尊严的满足、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情感的满足等。
2.具有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群,择业的标准会有所不同,本文认为人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对其都有显著的影响,性别、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收入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分假设:
1.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在初级阶段,人们的物质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的条件下,人们择业的第一重要条件是高薪,然后才是安全、社会、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年龄越小的人、没有工作的人越认为择业的首要条件是高薪,有工作的人同没有工作的人相比、男性同女性相比、经济地位和家庭收入高的人同家庭收入和经济地位低的人相比更注重高薪以外的因素。
二、数据和测量指标的建立
1.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于1999年实施的“北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跟踪调查”,该调查采用与人口规模成正比的概率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城八区共抽取了1031个居民,有效样本为712个,有效完成率为70%,该数据的结果可以代表北京市城八区拥有家庭户口的18-65岁居民。
2.测量指标:
因变量:人们的择业标准和要求(主要是高薪),由于人们对于好工作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利用调查中人们对高薪、同事之间相处愉快、没有失业风险等16项内容(见表一)的看法来考察人们的择业标准和要求,并按其重要程度将其分为三个重要条件进行分析。问题如下:这张卡片列举了若干种说法,你认为其中哪些是人们择业的三个重要条件,并按重要程度依次排列。V3010 1st mention、V3012 2nd mention、V3014 3rd mention。
由于人们在择业中选择高薪的比例较高(下文会证明),本文只对择业的第一个重要条件做影响因素和回归分析。因变量V3010转化成虚拟变量,1代表选择高薪,0代表没选择高薪;
自变量:影响人们选择职业的第一个重要条件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假设人们的年龄、受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各种观念,自然也会影响其对择业的第一重要条件的选择。除此之外,职业、性别、经济地位、家庭收入、也将纳入本文的分析视野。自变量V1000出生年份转化为年龄(18,65),在进行列联表分析时,转化成以10岁为一组的定序变量;V1020受教育年限(0,18)代表人们接受正规教育的年数,来测量人们的教育水平,其取值范围从0到18,其中18代表接受正规教育18年及以上,在做列联表分析时,分组为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大专以上四组的定序变量;自变量V0090 Sex性别;V9080 职业;V2030生活状况;V9280家庭总收入,在做列联表分析时,为避免所分组数过多,较多的组出现较小的期望频数,进行重新分组:1、800元以下 2、800元~1199元 3、1200元~1999元 4、2000元~4999元 5、5000元以上共五组。
三、择业标准的现状
注:表中的样本均为有效样本数和有效百分比。
从表中资料可知:在人们择业的第一个重要条件中,有效样本数703,其中,62%的人选择薪水优厚,可见,在大多数人心目中高薪还是择业的首要条件;值得注意的是16.1%的人选择同事之间相处愉快,愉快的工作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日益重要。6.7%的人选择没有失业的风险,4%的人选择没有太大的压力,另外,选择在社会上受人尊重和有机会发挥主动性各占3.7%。其中没有人选择充裕的假期、有成就感、责任重大、有意思和能胜任工作及有机会接触外国人。
在人們择业的第二个重要条件中,人们的选择不像第一重要条件那样集中,显得比较分散,说明人们的精神需求是多样的,但没有失业的风险这是人们选择最多的,占到21%。其次是在社会上受尊重占到15.3%、有机会发挥主动性占到15.2%、同事之间相处愉快占14.8%、对社会有益占到10.3%,没有太大的压力、升迁机会多和上班时间合适也有5%左右的人选择,其中没人选择有机会接触外国人,有意思、能胜任工作及高薪也只有不到0.1%的人选择。
在人们择业的第三个重要条件中,人们的选择主要集中在:对社会有益(17.7%)、能胜任工作(16.7%)、有成就感(14.4%)这三个方面,没有人选择高薪和同事之间相处愉快。有机会发挥主动性(9.7%)、在社会上受尊重(7.4%)、有意思、责任比较重大、上班时间合适也都在5%以上。
综合以上分析,从人们需求的角度分析,正验证了本文的第一个假设。人的需求是多样的,而物质是基础,只有生理需要基本满足之后,人们才会产生高一层次的需求。
在控制了高薪这个第一重要条件以后,看看人们的第二选择和第三选择(见表二),这更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第一个假设1。
注:1、表中的百分比为有效百分比;2、列出的是百分比比较大的前四个因素。
上述择业标准的现状说明,人们在择业时,第一重要条件的选择中,侧重于选择高薪和与同事相处愉快这两类因素(占总人数的87.1%)。按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Frederick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薪金、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和工作相关的外在因素,属于保健因素。如果一个工作缺乏这些因素,员工就会产生极大的不满足感,所以人们很注重这类因素,并作为首要条件;在第二和第三个重要条件中,人们开始注重成就感、挑战性、个人晋升的机会等工作本身的因素,按照双因素理论,这些因素属于激励因素。当一项工作具备这类因素时,就会对员工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但当这类因素不具备时,员工也不会感到不满足。因此人们在第一个重要条件的选择中,很少选择这类因素,而把它们作为第二和第三重要条件。
可见,人不但是一个经济人,而且是一个社会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一个复杂的人。单纯的高薪对于注重个性发挥、注重自身价值实现的人们,未必能起到激励作用,重要的是通过工作设计,企业努力营造一种文化情境和心理环境,提升工作生活质量,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变化的能力,使员工发挥最佳的工作状态,来提高组织的效率。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选择呢?由于第一和第二重要条件人们选择比较分散,下面本文只对人们择业的第一个重要条件(高薪)做影响因素分析。
四、对人们择业的第一个重要条件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文中的假设,我们选择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生活状况、家庭收入和是否选择高薪分别做列联表分析。
从表中的资料看出,女性中选择高薪的比例大于男性,二者相差6.5个百分点,如假设中所说的,男性比女性更注重非经济因素。但其卡方值(Chi-square=3.16,p=0.076>0.05)说明,性别和是否选择高薪二者在统计上相关不显著。
从表中资料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选择高薪的比例在逐步减少,年龄和选择高薪呈负相关关系,其卡方值(Chi-square=22.436,p=.000<0.05),说明二者在统计上相关显著。
表中资料显示,受教育的程度越高,选择高薪的比例越大,受教育程度和选择高薪呈正相关关系,其卡方值为(Chi-square=17.392,p=0.001<0.05)二者在统计上相关显著。这正验证了人力资本理论对薪酬的影响,受教育程度越高,其人力资本的投资越高,而这种投资必须得到补偿。
表中资料显示,学生中选择高薪的比例最高达82.1%,其次是有工作的占64.8%,然后是待业的选高薪的比例为56.7%,选高薪的比例最低的是家务劳动者和离退休人员。其卡方值为(Chi-square=12.040,p=0.0017<0.05)二者在统计上相关显著。
从资料中看出,生活水平低的人群中选择高薪的比例最高达69.8%,比中等生活水平的人群中选择高薪的比例高5.2个百分点,中等生活水平的人群中选择高薪的比例比中上等生活水平的人群中选择高薪的比例高5个百分点。中下等生活水平的人群中选择高薪的比例较低,仅次于上等生活水平的人,但上等生活水平的人数较少,故这个相对数不能说明问题。其卡方值(Chi-square=7.322,p=0.120>0.05)说明,生活状况和是否选择高薪二者在统计上相关不显著。
从资料中显示,家庭收入水平在中上和中下的人群中选择高薪的比例较高,而中等收入的人群中选择高薪的比例最低,可能是中等生活水平的人心态比较平稳,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感觉;其次是低收入家庭。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选择高薪的比例呈波浪性起伏状态,而中上和中下的人群中人们急于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所以比较看中薪酬。但其卡方值(Chi-Square=3.274p=0.513>0.05)说明,二者在统计上相关不显著。
上述这些影响因素是否对人们选择高薪有因果关系?本文将引入多元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
五、影响人们对是否选择高薪的逻辑斯蒂回归分析
因变量:V3010转化成1,0编码,1代表选择高薪,0代表没选择高薪;将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作为虚拟变量D1:1表示工作,0表示其他;D2:1表示家务,0表示其他;D3:1表示学生,0表示其他;D4:1表示离退休,0表示其他;作为带入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最后得到的回归模型见表九。
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的结果基本上验证了本文的理论假设,即不同的人群对选择高薪有一定的影响。在年龄、教育、职业等因素中,职业因素对人们的择业标准没有显著的影响。在95%置信水平条件下,收入和年龄的回归系数对因变量的变化有显著影响,常数项是否显著没有关系,不在分析范围之内。
1.年龄和是否选择高薪呈负相关关系,年龄的发生比为0.979,说明人们的年龄每增加一岁,人们选择高薪的发生比是原来的97.9%。
2.教育水平和是否选择高薪成正相关关系,教育水平的发生比为1.061,说明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每增加一年,人们选择高薪的发生比是原来的106.1%。
3.通过标准化回归系数的比较,年龄和受教育年限相比,年龄的影响更大一些。
六、余论
1.通过对人们择业标准的分析,说明大多数人比较注重工作的经济价值,这是不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在学生中选择高薪的比重最高,这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2.这种择业的标准,是对1999年调查数字的分析结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的今天,人们的这个标准也相应会发生变化。
3.本文分析所用的北京地区的调查资料,能不能把这些结论推广到全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4.如果对历次调查的资料做连续观察,可以发现人们择业观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5.還有一些影响人们择业的重要条件,如社会经济背景、父母的影响等本文没有涉及。
参考文献:
[1]邱泽奇译[美]艾尔·巴比著: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2
[2]袁方王汉生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李严锋麦凯编著:薪酬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余凯成主编:组织行为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5]俞文钊主编: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6]尹海洁著:试析近年我国社会学定量分析方法应用中的问题,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五卷第四期,2003年12月
当代女大学生择业观的现状分析 篇4
一、当代女大学生择业观的偏差
总体上来说,女大学生的择业观的主流是好的,越来越趋于理性化。据调查统计,女大学生在求职方面考虑的因素表现出极大的集中性。有56.3%的学生选择的是“行业发展前景”,排名末三位的分别是“就业竞争程度”、“社会需求程度”和“工作强度”。[1]这说明当代女大学生更关心工作能否体现自身价值,而不是工作是否轻松。此外还有11.6%的女生选择“出国读研”,29.2%的女生选择“国内读研”,[2]这说明许多女大学生希望通过考研暂时缓解就业压力,期望能继续深造,努力提升自己,以便将来能找到一份理想的职业。
当然,由于受高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女大学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女大学生出现不良的就业心态,择业观也发生了偏差。
(一)择业价值取向功利化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多元的文化和思想在交融和碰撞,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观深深地影响着处在象牙塔里的女大学生。在调查中发现,在选择职业时考虑的因素,女大学生最看重的是“薪酬福利待遇”,此外还会考虑到“工作稳定有保障”,但考虑“社会需要”的比重很低,只占9.15%。[3]到挣钱多的地方去,现已成了一些女大学生的主流选择,她们并不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发展道路。这说明女大学生在职业追求上更多地考虑个人利益,很少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当问到“你的选择与国家的选择发生冲突时,你将怎么办”时,50.9%的学生回答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4]。这种选择一味强调个人利益,社会奉献意识淡化,较少考虑如何将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使得价值取向失衡。
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再加上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挫伤了女大学生的就业积极性,使得部分女生产生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择业观念,大学里涌现出“毕婚族”(毕业即步入婚姻殿堂)。不少女大学生认为女性的压力比男性小,事业有成更好,一事无成也没有多大关系,她们把扮演好家庭角色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定位。
(二)择业空间单一化
在调查中,对“最希望就业的地区”问题,女大学生中64.6%选择“国内一线城市”,14.9%选择“国内二三线城市”,只有2.4%选择“县城、乡镇、农村和其他”。[5]这说明女大学生择业时比较看重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这些城市可以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空间,即使是生活成本高也在所不惜。许多女大学生认为她们当初考大学就是为了脱离以前生活的狭小的城市,进入大城市生活。和未曾读过大学的同龄人相比,她们投入了更多的时间、精力、金钱等成本以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但到了就业市场中,却发现自己的预期收益与成本之比与他人相比,差距太大,容易产生被剥夺感。但若回到原先生活的城市,又感觉“面子”的缺失,因此“宁愿待在大城市哭,也不愿待在小城市笑。”
(三)择业方式依赖性强
女大学生的择业方式有学校推荐、到用人单位自荐、参加人才交流会、父母或亲友介绍等。其中,参加人才交流会是女大学生择业的主要方式。这表明女大学生择业的主动性增强,愿意通过竞争来获得就业机会。但是我们也看到,女大学生选择“学校推荐”与“父母或亲友介绍”来实现择业的比例要高于男大学生,这表明女大学生在择业方面的依赖性较强。当代大学生中的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大,而其独立性明显减弱,子女与父母之间依赖与被依赖性较强。因此,大学生在择业时,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家庭因素的左右。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女大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和勇气,在择业时完全由父母做主,有一些父母出于对子女的溺爱或担心子女社会阅历浅,缺乏生活经验,不允许子女自己做主,有一些父母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为子女就业铺平了道路,不用子女操心就业。当然,更多的则是大学生在经得父母同意后才作出择业决策。女大学生由于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因而很难独立作出符合自己特点的职业选择。
二、女大学生正确择业观的培育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女大学生必须纠正择业观的偏差,培育正确的择业观,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更新传统的择业观念
女大学生必须进行择业观念重塑,更新传统择业观念,树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观念。传统“择业观”是只有当公务员、进事业单位、端铁饭碗才算就业,只有能留档案、能落户口的才算就业。而如今要树立一种“大就业”的观念,即只要有一份工作,有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贡献,不管是在什么领域、从事什么工作都是可行的。
女大学生还要转变依赖性强的“等、靠、要”思想,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业”不再是一个新名词。创业带来的效应在于不仅解决自己的就业,创造社会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更突出的是它突破传统,培养了创业精神。在西方发达国家,女大学生群体投身创业是非常普遍的,在美国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经济直接驱动力。女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发挥自身的性别优势,努力走创业之路,现代择业观将会使女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大为拓宽。
(二)优化女大学生的培养模式
高校应根据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女性的成才规律调整设置课程,优化女大学生的培养模式。如上海、广东等一些高校开设“女性学”的公共选修课,希望能够在学生中建立起性别观念,让他们在毕业进入社会后把男女平等的观念自动地引入工作和家庭当中。比如中山大学的《妇女、性别与文化再现》课堂上还在学生中展开“什么样的妇女是理想女性”、“女人是否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讨论。这样才能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提供有力的指导和训练。
此外,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与管理,运用科学的方法,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个人的专长,开发自己的潜能,克服生涯发展困阻,避免人生陷阱,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最后获得事业的成功。女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的试探期,在这个阶段,她们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考察、探索职业。同时,在此阶段,她们对社会职业的发展趋势并不十分清楚,择业目标往往模糊不清,亟须专业人士给予指导。然而,虽然许多学校都开始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在择业观教育上指导不够深入,指导课老师大多并非专职人员,而是由辅导员兼任,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老师,使得该课程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没有经过系统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和培训的女大学生在自主择业时往往信心不足,就业困难。
(三)营造良好的择业氛围
女大学生择业观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发挥社会、学校、家庭合力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媒体在社会中的宣传作用,通过各种媒体深入宣传党和政府对女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和关心,为女大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择业环境。学校可组织丰富多彩,适合女性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系列讲座、女性沙龙等,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及时掌握女大学生择业心态的变化,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家长也要给女大学生一个合理的空间,培养她们良好的个性和独立处事的能力,并积极支持其进行自主创业。总之,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女大学生性、婚恋、择业观调查.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info/marry/2010-08/06/content_20652151_5.htm.
[2]女大学生性、婚恋、择业观调查.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info/marry/2010-08/06/content_20652151_5.htm.
[3]张新勤等.当代女大学生择业观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以南宁高校女本科生为例[J].高教论坛, 2010, (8) .
[4]郑洁.当代女大学生就业意识的调查与研究——以重庆市高校的女大学生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 2004.
当代青年择业观与就业观论文 篇5
专业班级:奥鹏 北京石油大学1403 学号:931370 姓名:王振海 摘要:
随着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对于即将迈入大学校园和可能离开校园走向社会的青年人而言,都是充满压力和挑战的关键时期。无论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学习然后开创自己的事业还是从此走向工作岗位,对每一位年青人都是人生的一次蜕变。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青年人有了更多的受教育的机会。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的增长。至此青年人就业就成为了一个社会课题和焦点。暗藏其后的是关系社会、牵连家庭,和个人的择业观与就业观就形成了当今社会的主要的就业形势,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在社会这个大家族中找到适合自己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位置,实现己的人生价值成了每位当代青年人绕不开的选择题。
关键词:当代青年 就业形势 人生观 择业观 就业观
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人的择业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就业压力有增无减的今天,很多人认为青年人的择业观也是造成其就业难的原因之一。那么,大学生的择业观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不同年代大学生的择业观有没有明显的变化?假如说大学生的择业观有偏差的话,又该怎样调整这种偏差?
一、调查过程与结果
一、大学生择业观的特点
(一)时代性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和发展,与时代的变化是紧密相连的。不同发展时期的社会有着不同的阶段目标,不同时代的大学生就有不同的择业目标,可以说大学生择业观的变化是时代变化的晴雨表,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大学生开始有了自己选择职业的意识,但毕业时必须服从国家分配。他们在就业时最看重的是“社会地位”,追求的理想职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择业标准,第一位是社会地位,第二位是社会意义,第三位是发挥个人才能和报酬。到了80年代末,“符合个人特长”成为他们择业的首要标准。90年代前期,大学生就业时追求“第一职业求稳定,第二职业求发财”。90年代中期以后,曾流行的“待遇决定职位选择”的模式已基本过时,“能否发挥专长”又成为大学生择业首要标准,许多大学生认为要在个人和社会两个价值之间找寻最佳结合点。由此可见,大学生择业观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二)主体性从横向比较来看,大学生择业群体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有学者研究认为:大学生具有“五高峰、四最、三敢、两缺乏、一中心”的特点,即体力高峰、智力高峰、社会需求高峰、非凡行为高峰、成就高峰;最积极、最富有生气、最肯学习、最少保留思想;敢说、敢想、敢干;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经常以崇尚自我为中心。这些主导特征,构成了大学生择业群体,并制约着他们的择业观。主要体现在职业选择过程中,他们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中心、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体现;在职业活动中只愿当主角,不愿当配角,总担心自己被埋没、被大材小用等等。
(三)差异性大学生择业观因大学生分布的地域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所学专业不同、男女性别不同、需求重点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从地域分布来看,大学生就业去向有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地、本地与外地等差异;从学科专业来看,大学生学习有文、理、工、农、医、经、管、艺等众多领域的差异。这些差异性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升学与职业的选择上,二是选择职业的出发点上。比如,大学生在设计自己的成才之路时是多角度、全方位的:或考研专攻学业,或考“托福”以向外谋求发展空间,或从政以争取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或经商以充实经济基础,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国为民奉献热血青春等。
二、实践总结与分析
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怎样的择业观学校和社会要引导大学毕业生转变“精英”意识,树立普通劳动者观念,大学生也是社会阶层的普通成员,要以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选择工作。在当前新形势下,大学生应当树立以下几个方面的择业新观念:
(一)勇于面对竞争的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竞争,竞争意识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面对就业竞争的现实,大学生应当摆脱被动依靠、消极等待的状况,敢于竞争,树立“爱拼才会赢”的观念,做好多方面的竞争预备。1。要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人才。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不平衡之处,同一职业往往有较多的择业者期望获得,假如没有主动竞争的思想预备和积极参与应聘的行为,是难以顺利就业的。2.要培养雄厚的竞争实力。竞争实力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包括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竞争实力是在大学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和塑造的结果。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原则下,竞争实力就是个人实现择业理想的资本。3.要坚持正确的竞争原则。大学生在就业竞争面前,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老实收信,凭自身的竞争实力并运用恰当的竞争技巧去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4.要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有竞争就有风险。参与竞争就难免要受到挫折。对于就业竞争中的大学生来说,尤其要注重提高遭受挫折后的心理承受能力。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主动摆脱受到挫折后的颓丧情绪,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择业目标,鼓足勇气,争取新的机会。绝不能因此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
(二)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观念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旧的就业观。市场经济配置人力资源的特征是人才流动,毕业生也不必急于在短时间内找一个固定的“铁饭碗”,要树立不断进取的职业流动观念,并学会在流动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
(三)树立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的观念自主创业是通过采取单干、合伙等方式创办公司或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开发、科技服务以及其他经营活动来创造就业岗位,并依法获得劳动报酬的就业方式。自主创业给具有创造力和活力的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和深造以外的“创新之路”。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大学毕业生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将会被职业无情地淘汰。大学教育固然重要,但究竟只是终身教育中的一个阶段。大学毕业后的延伸学习和重新学习,对于选择及重新选择职业岗位和取得职业成就,无疑具有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意义。
(四)树立到基层、农村去的观念在大城市、主要机关提供的就业机会日趋饱和的情况下,农村和基层的广阔天地也为大学毕业生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创造了条件。
(五)树立发挥专业所长,但也注重综合素质的观念。毕业生在择业时首先要考虑所学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谋求职业,以做到专业特点与职业要求相匹配,发挥专业优势;同时也要考虑综合素质和能力,一味强调专业对口,会使毕业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很多机会。
三、大学生择业观分析
(一)三大择业亮点1.专长比专业更关键。“专业知识把握不牢固,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这是当前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碰到的一个普遍问题。”现在企业选人不能只看专业,更主要的是要考察其能力,看有没有培养和开发的潜能,所学专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他的专长是否符合公司的需要。假如明天就让你上班,你能马上为公司产生效益吗?2.就业比择业更重要。严重的就业形势不答应大学生追求一步到位,比较聪明实际的做法,还是先找个工作,再寻找机会分步到位。假如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就会失去许多就业起步的机会。因为大学毕业生的第一次就业,只是职业生涯的开始,这不表示你将终生在这个岗位上就业。3.发展比高薪更要紧。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和收入的普遍提高,个人的发展空间和前途已成为求职者关注的焦点。择业时,薪酬已不再是求职者首要考虑的因素,取而代之的是个人发展和企业前景。作为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对此趋势不可不知,以更好地调整好自己的择业心态。
(二)六种落后的择业观1.攀比心理。应届大学毕业生寻找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是拿自己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标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就彷徨放弃,事后却后悔不已。2.盲目求高心理。部分大学生单向考虑自己的就业理想,要求用人单位十全十美,工资、福利、住房、地理位置、工作环境,无不在其考虑之中,却忽视了如此完美的单位能否接纳自已。不掂量自己的才学,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盲目求高,最终导致不少大学生与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3。不平衡心理。部分大学生或因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足,或因时机把握不准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但这些大学生往往不正确归因,反而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不平衡心理。这种不平衡心理往往导致少数大学毕业生对社会对人生产生偏颇看法。4.自卑心理。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场上,部分大学生因所学专业不景气,或因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同学,或因求职屡次受挫,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并进而转化为自卑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往往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用人单位,不能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的优点,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与择业。5.自负心理。与自卑心理相反,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因所学专业紧俏,或因就读学校为名牌学府,或因自己无论专业知识还是综合素质都高人一筹,或因为被不少用人单位垂青,而产生了一种睥睨一切、高人一等的极端自负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往往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个单位不顺眼,那个单位也不如意,从而错过不少适合自己发展的用人单位。6.依靠心理。有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虽然接受了几年大学教育,但在很多事情上还是缺乏应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在择业就业时,对一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决断,而是依靠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表现出较强的依靠心理。
四、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要注重的几个问题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人说好关系是泥饭碗,会碎的;文凭是铁饭碗,会锈的;而只有能力才是金饭碗,走到哪里都会闪闪发亮。”在当今社会,只有有能力的人,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有能力的人,成长的舞台才会无禁区。因此,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要继续保持在大学时代学习的好习惯、好态度、好学风、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2.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什么样的具体职业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潜能和特长来确定,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业的更加细化,与此相对的职业也更加多样化,这一情势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个人寻求更符合自身条件和爱好的职业,创造了日益广阔的前景。因而,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正确判定自己有哪些潜能和特长,力求做到对号入座。3.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供需信息。人才招聘会每周都在办,人才市场天天都开放,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对于当代大学生择业尤为重要。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谁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谁能从实际出发,准确审阅就业形势,谁就能早日步入理想的职业岗位。
参考文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修订版)
对大学生创业观、择业观的引导 篇6
随着国家就业制度的改革与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愈来愈成为一个严峻的话题而被全社会关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校、社会、学生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也给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笔者立足于大学生严峻的就业现状,认为有必要对大学生的创业观与择业观进行引导,培养创业就业素质和竞争力,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总结出四点引导的具体实践做法,在宏观就业理念、规划时间、创业意识以及体系化管理方面使大学生从入学起就能够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提高就业修养与能力,使大学生在将来的就业中增强竞争力,使其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
一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矛盾
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与日俱增,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供需矛盾也日益激化。比如,社会接纳的主要劳动力目前是以技术型人才为主,而大学里开设的专业满足社会需求的有限,且扩招以来的毕业生人数增多,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供求关系由此发生了变化,由一开始的供不应求到供求平衡,演变为现在的供过于求。再者,学校在传统教学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普遍具有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的现象,到工作岗位之后,学习能力不强,人际交往能力也有待提高,这些都导致了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矛盾。
(二)就业选择的一致性造成激烈竞争
就业选择的一致性主要是指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一般都呈现“扎堆”现象,大部分同学都倾向于选择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喜欢稳定收入高的工作,而不喜欢到二线城市或者乡镇工作,也不喜欢找薪水不够高的工作,这样的想法导致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出现了竞争激烈的现象。以公务员考试为例,在很多北上广或者省会一线城市,公务员岗位的报考出现了一比几百甚至几千的竞争态势。
(三)学生培养理念存在偏差
在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一直是处于中心地位,学生是被动的。教师教授的课程也一直以知识传授为主,对于能力的训练与素质的培养都十分有限。而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在选择员工的时候,首先是看其有没有工作经验,能不能上任,也就是所说的能力,而这些方面都是学校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这也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大学生创业观、择业观引导的必要性
正是因为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观、择业观的引导教育,全方位促进就业。
(一)培养大学生创业择业素质和竞争能力
引导大学生的创业观和择业观,是为了培养大学生在择业或者创业时能有与实际工作相当的竞争力与素质,能够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择业素质主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随机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抗挫折击打能力、理解能力等,这些都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所不曾锻炼的能力,需要学生们自己在课下进行相关训练,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抛弃了“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学生能力与素质提高了,竞争力也相应会提高。
(二)缓解社会“就业难”的严峻形势
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有这几种:大学生职业选择目标过于集中,导致“热门热死,冷门冷死”的现象;大城市情结,大学生不愿意到条件相对较差的中西部或者基层去,不愿意吃苦;看重薪酬,不能够接受待遇不好的工作,想要轻松而且工资高的职位,看不清自己的方向与位置。这些都导致学生不能够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而学校进行对大学生的创业观和择业观的引导,正是为了纠正大学生的这些错误观点,为大学生谋求职业提供更好的建议与意见。
三大学生创业观、择业观引导的具体实践
(一)遵循“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理念
工作不难找,难找的是“好”的工作,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对口的,而且工资又合适的工作,是非常不容易的。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这样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减轻家庭的负担,让自己更加有成就感,而且也会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人脉,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其次,如果这个工作是自己不喜欢的,那么,就职大学生可以在下班期间时刻关注自己喜欢领域的相关工作招聘信息,为相关工作做准备,直到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为止,但在这个期间,尽量不要影响自己的本职工作,所有的准备都应该下班之后解决;再次,大学生如果认为自己已经具备创业的基本条件,并且正确认识创业风险与困难,则可以辞掉工作去拼搏、去闯,但一定要慎重,能够承受失败的后果。教师只有引导大学生树立“一步一个脚印”的就业创业理念,才能够使大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既不失业,又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或成就自己的事业。
(二)指导大学生尽早做好职业规划
俗话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有些就业机会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学校应该引导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积极规划自己的就业方向和职业道路,并在固定的时间周期做好调查、调整和记录,并且组织相关的活动。例如,学校可以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要求每位同学都必须参加,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并且定期反馈。授课的老师不应当是从没出过校门的老师,而应当是资深且具有就业经验的专业就业指导老师,或者是从校外请来的职业规划团队的专业教师,这样才能够给大学生正确的就业导向;学院辅导员应跟同学们定期就职业规划问题开展一对一的谈话工作,及时了解学生们的最新就业动向,并作好记录;学生社团组织也应该设立素质拓展实践部,由具有就业经验的同学担任部长,一方面定期举办就业讲座,请一些已就业或者创业成功的学长学姐来讲一下自己的就业经验,回答低年级学弟学妹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社团应定期举办一些模拟面试、笔试、讲座活动,并形成固定模式,每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校、学院、社团三方共同的努力,相信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已经培养了自身的职业规划观念,这样才能在真正找工作时,做到熟悉流程不紧张。endprint
(三)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
大学生的创业之路比择业之路来得更加辛苦艰难,因此需要更加强大的胆识、能力以及更高的素质和修养。如何引导大学生的创业之路,除了要倡导大学生先就业、再创业之外,针对创业之路本身,老师们也应该给大学生们好好上一堂课。创业需要一定的胆识、勇气和创造力,而创造力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对于人们的锤炼中总结与提取出来的。我们要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开展自主创业,但也必须予以正确的引导,一方面应该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先从小做起,不能逞一时之快,循序渐进,待到初见规模时再加大投资力度,以减小不必要的风险和困难;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告诉大学生们在创业时要具备承受失败的勇气,要有“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的决心与自信,创业是有风险的,但创业之后的成功吸引了不少人纷纷前来寻找财富,可是谁又看到了成功者背后的挫折与艰辛?努力不一定能成功,创业不一定就能致富,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既要鼓励大学生创业,告诉他们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又要告诫他们失败之后可能承受的压力。
(四)构建大学生择业创业服务体系
除了以上三点就业实践引导,学校还应该积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为实质,提供全方位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实现校企共赢”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例如,可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数据库,建立属于每一个学生的职业档案,录入大学生的相关就业信息,包括大学生入学伊始的职业规划、参与的社团职场模拟活动、与辅导员一对一沟通的具体情况和就业想法、毕业找工作的情况以及创业情况,这些都是应以数据的形式来进行完整统计,并且录入电脑,以备学校、辅导员及学生观察动向。以上的活动还应该规定固定时间,形成服务的体系与模式,使之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当然,建立学生职业档案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为了让数据更直观,一个更重要的价值主要在于通过不断分析整理这些数据推动就业工作更加条理有秩的开展,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来了解同学们的就业意愿,分析预测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为了使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素质得到改善和提高,使“就业难”现象得以缓解,要求我们教师应更加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观、择业观的引导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总—分—总”的思路来引导大学生的择业创业观,即在“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理念的总方向下,尽早规划职业道路和培养创业意识,不断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笔者相信通过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不再成为毕业生的难题和社会的难题,也会使企业和用人单位对于大学毕业生的满意程度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铸.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和服务体系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6(1).
[2]金慧.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职学生就业观、创业观、择业观的教育研究[J].商业文化,2011(10).
[3]江南,杨婉玲.大学生择业视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7).
择业观现状 篇7
(一) 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择业现状
在对几所高职学校学生就择业观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 “90后”大学生的择业观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择业期望方面, 有45%的学生选择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发展;10%的学生有意向去西部地区发展;剩下45%的学生则会选择在其他省会城市发展。[1]说明高职院校学生倾向于在大城市崭露头角。在进行薪资期望的调查中, 有近半数学生的薪资期望在2000-3000元左右。
(二) 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的择业特点
通过对高职院校“90后”学生择业观的调查也能够总结出几个“90后”大学生在择业方面的特点, 一是学生们的择业领域更加多样化。随着社会进入发展的新时期, 很多学生不再青睐于传统的教师、医生等职业, 而是选择从事一些新兴的职业, 例如游戏开发设计、网络主播、电子商务等, 可以看出学生们更喜欢接触新鲜领域与行业。二是学生们的择业选择更为多元化。有数据显示, 之前的学生, 多数人选择毕业以后成为企业职工, 过着较为稳定的生活, 这与社会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即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 社会给年轻人提供了创业的机遇和更多的发展选择, 学生的择业选择更为多元化。[2]
(三) 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学生择业观调查中可知, 虽然“90后”的高职学生在择业方面存在很大的优势, 但是他们的择业观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学生更喜欢选择在一线城市发展, 而不愿意去发展缓慢的西部地区, 这是“90后”学生择业观的一个严重误区。实际上, “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政策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更有利于学生人生价值的彰显。[3]
二、“90后”大学生择业观引导策略
(一) 高职院校要注重引导
高职学校在进行学生教育过程中, 除了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的教育之外, 还应该注重学生择业教育, 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教育, 很多“90后”学生不能解决择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丧失信心,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这样利于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 更好地解决择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其次, 应该构建一个完善的择业、就业课程体系, 由于“90后”学生群体独有的特点, 在进行择业、就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 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指导性的课程, 学生通过接受系统的择业、就业教育, 会对当前的就业环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这样就可以作出正确的择业选择。
(二) 社会要注重良好择业环境的营造
实际上, 影响“90后”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有很多, 除了学生个体差异之外, 社会的择业环境也会影响到学生职业的选择。社会各界都应该注重为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择业环境, 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政府应该针对“90后”大学生制定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的就业政策, 积极引导大学生作出择业选择,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择业环境, 使得学生得到更多的择业机会。
二是社会应该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现在很多人给“90后”大学生贴上各种负面标签, 例如“没有希望的一代”“垮掉的一代”等。社会的过度批判使“90后”大学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拟态网络环境的引导使得他们会朝着负面标签方向发展, 这样就不利于学生们更好地发挥自身能力, 因此社会应该给予“90后”大学生更多的鼓励, 使得他们能够逐渐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才。[4]
三是社会更应该关注底层家庭的大学生, 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 成为有用之才, 但是由于条件限制, 使得这一类学生的发展并不理想, 这就需要社会给予贫困学生更多的帮助, 这样才能够实现教育的相对公平, 有利于处于弱势地位的“90后”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 改变人生命运。
三、结语
总之对于“90后”高职学生来说, 在今后择业的过程中, 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同时在学生择业过程中, 也需要学校、社会的指导与帮助, 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凌锐.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2.
[2]米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 2014.
择业观现状 篇8
一、择业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高职生择业态度是指他们在择业时对国家的就业政策、制度以及就业前景所表现出的态度和看法, 反映了他们对就业的期待和重视程度。这一态度往往是通过高职生对国家当前的就业政策及就业制度的认同度和积极的择业活动表现出来的。因此, 积极乐观的择业态度, 对高职生成功就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对就业政策的认同度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 国家出台不少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新政。比如, 到西部地区基层就业的毕业生, 评职称可免考外语并补偿和代偿学费;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毕业生的比例;对自主创业的毕业生, 降低公司注册门槛;开“网店”的高校毕业生, 还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用人单位招聘不得设置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歧视性条件, 不得将院校作为限制性条件;省会城市单位招聘禁限户籍。这些都是对高职生就业创业的利好消息。那么, 高职生对上述这些政策、制度的认同度如何呢?我通过调查得知, 表示赞成或基本赞成的学生占85.59%, 持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占11.23%, 表示不赞成的学生占3.18%。可见, 新的就业形势下, 大部分高职生能及时关注, 并高度认同国家新出台的就业创业政策、制度, 表明了他们敢于面对和勇于接受改革开放所引起的就业创业制度变化, 并对自己的就业充满信心。当然, 仍然有少数高职生对国家就业创业新政抱着消极态度。因此, 我们应该对这部分学生给予引导和关怀, 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创业目标。
(二) 对就业前景的乐观度
虽然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 但并不等于没有就业机会。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及企业、学校和毕业生三方博弈等因素的影响, 每年都有不少毕业生理性选择失业。于是, 有的高职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缺乏信心, 甚至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前景十分担忧。调查显示, 仅38.56%的高职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表示“乐观”, 有20.02%的高职生回答“一般”, 高达41.42%的高职生表示“不清楚”或“悲观”。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反差态度, 与高职生不敢坦然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的综合实力有关。因此, 我们应高度重视对高职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 帮助他们提升综合素质, 不断认清自我, 增强择业的自信心。
(三) 对择业活动的参与性
高职生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他们在校学习专业理论和技能只有两年半时间。如果是校企合作办学的专业, 学生在校学习也就两年。这是专业教师在对每个高职生进行入学教育时应该明确解释的事情。因此, 高职生应该从接受入学教育的那一天起, 就明确自己的择业活动与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不同, 并随时做好提前参与各种类型的人才招聘会的思想和心理准备。调查结果显示, 有84.23%的高职生认为应该提前一个学期或一年开始求职择业最合适, 只有15.77%的高职生认为毕业前三个月或毕业后再择业。可见, 绝大多数高职生早已做好提前择业的思想准备, 他们中71.61%参与了3次以上的就业招聘会才成功就业。当然, 也有28.39%的高职生参与招聘会不足3次。可见, 很少或不积极, 甚至不参与招聘会的学生, 他们是寄希望于家人帮找关系或依赖于政府的政策性安置。因此, 我们应该多深入这些学生中, 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难, 让他们知道“穷人的孩子早工作”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提高他们择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择业意识
高职生的择业意识是指他们在择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对客观事物的印记和主观感受。目前, 我国正平稳健康地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位一体”的建设也在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着。这些大环境为高职生择业、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和重要机遇。当然, 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因此, 高职生应克服各种影响择业的条件和因素, 充分抓住我国改革开放的各种机遇, 不断增强择业意识, 尽快实现就业目标。
(一) 自主择业意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 让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高职生要明白自身实现择业、就业的根本途径是自主择业, 而不能把希望寄托于家长通过关系或政府的辅助政策来达成就业目标。通过调查, 超过70%的高职生主要是通过校园招聘会、人才市场或网络择业, 这说明大部分高职生的自主择业意识已经成为他们的择业主流。
(二) 自主创业意识
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 高职生自主创业的意识也明显增强。调查结果显示, 占68.96%的高职生有自己或合伙创业及尝试创业的打算。当然, 他们也受到了资金、场地及经验等多种缺乏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虽然, 国家提供不少的创业优惠政策, 比如开公司门槛低了, 没有注册资本金的额度要求了, 似乎人人都可以开公司, 但是创业的风险依然存在, 而且是变数, 搞不好, 不仅不挣钱, 连本金都拿不回来。因此, 有41.04%的高职生对自主创业持谨慎的态度, 他们认为创业太难, 暂不考虑或不打算创业。
(三) 平等意识
高职生在择业活动中“靠实力, 创条件;能者上, 庸者下”的平等意识随着大学期间学习、工作、生活等经验的不断积累而大大增强。大多数高职生瞧不起那些平时学习不努力、考试经常挂科、职业资格考试不过关, 但凭借亲朋关系又能找到好单位的同学。他们普遍要求消除择业活动中遇到的人为设置的障碍, 给大家提供一个择业、求职的均等机会。因此, 我们对他们这一要求应给予支持和鼓励。因为只有消除不平等的因素和人为条件障碍, 才能使每个人通过同样的竞争规则和要求的制约, 在同等的条件下做出优劣评定, 最终消除他们的不满情绪和不公正感, 才能平衡他们的心理, 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当然, 鼓励高职生树立平等意识并不等于纵容他们的绝对均等化思想, 毕竟平等与均等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要求就业机会一切均等, 那是不合理的, 也是脱离实际的、不可能的。
(四) 竞争意识
竞争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高职生的自主择业是通过就业市场的竞争来实现的, 而竞争就意味着优胜劣汰。因此, 高职生要不断强化竞争意识, 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 在校期间多做社会工作。同时, 除了学好各门专业课和基础课以外, 高职生还要积极考取英语、计算机等级证及职业资格证书, 这样才能拥有就业入门的多张“门票”, 并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诚然, 竞争是有序、合法、讲道德的, 而非无度地、恶意地、非法地排挤别人抬高自己。现实中, 有的高职生自认为条件比别人优越, 只要有招聘会, 他们基本上都要参与面试, 而不考虑自己能否胜任那些岗位。而有的学生竞争获胜了却又放弃就业机会, 使得条件稍逊的同学屡次面试屡次落聘, 这是不足取的。我们应当对这些学生加强思想教育, 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 效率意识
高职生择业的时间大都集中于最后一个学期。因为, 不少用人单位为了录用到相对优秀的毕业生, 他们往往在第三学年秋季学期就开始举办各类招聘会了, 学校也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学生。因此, 不少学生参与择业活动的积极性很高, 择业活动的效率意识大为提高。比如, 他们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制作就业简历;积极主动抓住一切择业机会, 有目的地参与学校和用人单位举办的多种形式的招聘会。然而, 高职生在追求择业活动高效率的同时, 也不乏盲目性。例如, 有的高职生对用人单位的岗位职责、职业要求等情况缺乏详细了解, 他们为了尽快办理离校手续而盲目地与用人单位签约, 一旦办完离校手续, 才又发现自己所签的单位没有别人的好, 于是就毁约了。可见, 我们在鼓励高职生提高择业效率意识的同时, 也要拿出制度性的措施惩罚毁约的学生, 这样才能避免学校受毁誉的现象发生。
(六) 诚信意识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之一, 它对高职生择业情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许多高职生历经千辛万苦, 过五关斩六将, 好不容易求职成功, 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并与之签订了就业协议。然而, 有的高职生诚信意识不强, 把签约当儿戏, 对就业协议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调查中显示, 近60%的高职生对毁约表示理解和支持。可见, 有的高职生缺乏诚实守信观念, 诚信意识十分淡薄。因此, 加强诚信教育应作为学校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
(七) 法律意识
为了追求择业的成功率, 高职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忽视相关法律、法规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障。虽然, 学校开设《高职生实用法律知识》, 对他们进行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普法教育, 但他们还是知之甚少。不少学生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所措。可见, 增强高职生的法律意识是他们成功择业保障。
三、择业动机
择业动机是“个体成就动机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体现, 而成就动机是一种社会动机, 它意味着人希望从事有意义的活动, 并在活动中取得完满的结果”[2]。从调查的数据显示, 38.03%的高职生认为, 获得物质生活资料是他们选择职业的最主要的目的, 以此往后的目的分别是充实精神生活、增加社会财富及其他。因此, 当前的高职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奉献意识。比如, 他们选择就业单位不是国企和党政机关, 而是三资企业。因为高职生大多来自于农村, 他们择业的目的就是要挣钱还贷, 至于工作单位性质、工作环境、社会地位、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 往往不被他们所重视。
四、择业标准
择业标准是高职生择业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职生在择业时将工作条件、报酬待遇、社会保障、职业评价和职业前景等多种因素作为择业标准加以考虑, 避免盲目性。
调查中发现, 67.23%的高职生择业地点是广西。他们愿意将自己学到的技能服务于家乡, 不再像以前的高职生盲目向往“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大城市。这是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后, 高职生择业标准的重大改变。至于薪酬待遇, 期望月薪在1500—2500元的人占58.06%, 2500—4000元占21.61%, 4000元以上占10.81%, 只有9.53%的人期望月薪定位1200元以下。这些薪酬的调查结果显然与高职生的学历、技能、经验等相关, 因为, 用人单位给高职生的薪酬总是比本科生低。除非某个高职生的能力确实很强, 否则, 他们的薪酬大多也只能在1500—2500元。这也说明高职生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没有盲目向用人单位要价。
摘要:在全面深化改革, 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新政下, 高职生就业将迎来新的曙光。他们的择业观正确与否, 势必影响就业的成功率及人生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 对高职生择业观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为高职生择业、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及政府劳动就业相关部门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高职生,择业观,探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求是, 2013 (24) :16.
[2]邵永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论文.2005-12-1.
[3]王玉楼.平等意识的加强与当代伦理道德建设.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01 (5) .
择业观现状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现状,就业策略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尤其是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逐渐增加, 据新闻报道今年的毕业生人数达到了七百多万人。但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一些问题, 他们大都愿意留在大中城市, 喜欢大企业, 而农村和基层即使有岗位有编制, 也无人问津, 并且一些大学生还存在“挑三拣四”、“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 宁愿失业啃老也不愿意放低身段从基层做起, 可以说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存在就业观念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分析
(一) 重工作环境轻人生追求。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决定了就业方向的选择。目前, 不乏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对自我的准确认识和定位而错失就业机会。我们不得不承认, 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 不再养尊处优。但是一些大学生在择业的时候, 看不到来自社会的竞争压力, 只想到工作的待遇和环境, 比如是否在大城市, 交通是否便利、地段是否繁华, 工资待遇高低等, 没有人生目标和追求, 没有为国争光振兴民族的担当意识。
(二) 缺乏准确的自我认知。目前就业形势来说, 毕业生想要找到一份工作并不难, 但是想要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有些大学生自身仍然有一种优越感, 实践与职业自我认知有很大的差距。在某大学的冬季招聘会上, 来招聘的有三百多家企业和公司, 提供将近五千个工作岗位。从当天的咨询情况来看, 有几个大公司咨询人员挤不动, 交简历的同学排起了长队, 而一些待遇一般不知名的公司和单位却无人问津。另有一些同学在面试了几个单位没有成功后, 而又开始怀疑自己, 否定自己, 无法直面失败的挫折。
(三) 理论与实践能力差距大。一般的大学生课堂理论知识丰富, 但是实践经历比较少。例如: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大学阶段都没有上台讲课的经验, 即使上台讲过课也没有正确系统的指导, 各方面距离一名合格的教师都有差距。社会上对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这一说法早就不认同, 但是现在的大学生自身仍然有一种优越感, 实践与职业自我认知有很大的差距。但他们又不愿意放低姿态放下身段去学习, 不能听从他人的意见或指导, 不愿意承认实践经历的缺乏让他们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四) 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不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推进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效实施,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高校的不断扩招虽然为社会提供了急需的人才, 但大量毕业生同时走向社会也随之带来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 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 除社会发展状况、高校设置的学科及专业结构、就业环境和体制、人事制度等外在的客观因素外大学生的就业观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社会、高校、家庭等很多方面因素严重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
二、大学生就业观引导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的大学生就业观的现状, 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和转变主要受社会、高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要对大学生就业观进行教育和引导, 主要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态, 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大学生应该调整心态, 振奋精神, 用最好的姿态迈入职场。首先, 大学生应该抛弃“天之骄子”的旧观念, 放低姿态勤勤恳恳的学习, 转变态度, 踏踏实实的工作, 不自负不自满;其次, 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受挫也不要灰心、不要自卑、不要气馁, 明白当前就业压力大竞争大的形势, 能够施展才华的地方并非只有一个, 到基层去可能会让你更快的提升更好的展示自己, 到需要你的地方去这样你的人生才会显现更多的光彩。
(二)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 来正确规划职业生涯。国家每年也有几百万的就业岗位提供, 为什么有的人就能抓住这些机会, 有的人却抓不住?可能是学生自身的短板让个人的竞争力变低。大学要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养, 正确规划职业生涯。比如学中文的大学生给人的印象应该是能说会写, 诗词歌赋不在话下, 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 很多中文系的学生发的短信错字连篇标点符号都没有一个, 没读过几本书更写不出一句诗, 这就是学生的文化素养还不够, 学校应加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与考核, 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 并帮助学生正确的规划职业生涯。
(三) 家庭要给予大学生温暖和支持, 做学生就业后盾。就业压力的增大让学生产生情绪的焦虑和紧张, 家长要给学生温暖和支持, 做好学生就业的后盾。家是避风的港湾, 学生求职时家长要根据孩子的选择给予正确的引导, 尊重孩子的想法, 意见不同时可以静下心来好好沟通, 不要独断专行让学生倍感压力。学生求职受挫时, 应多鼓励孩子在失败中找到进步的突破口, 别放弃继续为下一次机会做准备,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四) 国家、社会、家庭和高校要共同重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其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是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要高度重视。所以国家、社会、家庭和高校要共同重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研究, 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同时, 学校要做好保障和引导工作, 家庭要做好支持和鼓励工作, 社会要多给应届毕业生提供机会, 学生自身要有专业的文化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功底, 只有这样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才会得到逐步的解决, 我国的教育事业也才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绵庆, 黄金辉.大学生就业现状与观念的转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大学生就业观念现状研究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择业,就业观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突破60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 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则比较缓慢或是与往年持平, 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式由为严峻。
一、调查问卷设计及样本结构
此次调研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吉林省的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大、长春工业大学、长春工程建筑学院、北华大学和吉林职业技术工程学院这六所大学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研。该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 在施测时由施测者指导学生统一填写问卷, 保障了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 回收1000份, 有效问卷969份, 占总数的96.9%。
在样本结构方面, 此次调研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 大一学生272人, 占28.1%, 大二学生259人, 占26.73%%, 大三学生224人, 占23.12%, 大四学生214人, 占22.08%。其中男生479人, 占49.43%, 女生490人, 占50.57%。理科生565人, 占58.31%, 文科生404人, 占41.69%。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 就业观念的表层分析
1.大学生在校期间对当前就业形势十分关注, 且有清楚地认识。在969份问卷中, 有548名学生认为当今就业形势严峻, 占总人数的56.55%;有221人认为就业形式较好, 就业容易, 占22.81%;有200人对就业形式不了解, 占20.64%。
2.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满意程度极低。其中有23.43%和24.1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较无前途和无前途, 占总数的47.58%, 而认为自己专业很有前途和有前途的分别仅占7.97%和18.68%, 共占总数的26.65%, 远远低于对专业的否定比例。
3.在大学生就业的选择方式上仍以求职和升学为主, 总共82.4%, 出国发展和自主创业比例较低, 分别占8.3%和8.5%, 这是由于出国和就业具有较高的风险, 而且选择这种方式就业要需要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因此对于出国发展和自主创业持有谨慎态度, 不肯轻易尝试。
4.就业压力大, 躲避就业压力成为考研和出国的主要原因。在调查考研和出国的原因时我们发现, 在考研的学生中只有12%的学生是对学术研究感兴趣而考研, 而出国最主要的原因为逃离国内升学、就业压力的占51%。由于就业形势不好就业压力大, 想通过读研究生和出国镀金有更多的资本找到理想的工作成为了考研、出国的主要原因。
5.在对学生们能接受的最低起点工资的调查结果表明, 大学生在选择“薪金”标准上更加切中实际。可以看出, 1000元以下的很少, 只占4.1%, 将近半数的人要求最低工资在1000一2000元之间, 3000元以上的只占20.74%。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现在就业是买方市场, 用人单位提高了用人标准, 迫使部分大学生降低就业要求。
6.待遇和发展空间是学生就业首要考虑的因素, 共占61.17%。待遇是学生就业主要考虑因素, 占40.14%, 其次发展空间大, 为21.57%、工作环境为14.14%、自己专业知识应用为12.18%, 最后是工作的稳定性, 占11.97%。这一结果说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工资待遇是大学生最看重的, 而那些能让学生们真正学有所用的工作却由于工资待遇低等原因而不受学生的欢迎。
7.高校所在地和沿海地区为学生择业的首选地域, 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所占比例较小 (见表2-4) 。选择高校在所在地区未就业地点的原因主要为在本地高校有较高的知名度, 被用人单位熟知, 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容易就业, 且高校所在地正是生源最多的地方, 受传统观念影响学生在就业时往往不愿离开本地。而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 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 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 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 同时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 且就业岗位多元化, 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8.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 许多学生在选择就业地点时把去西部和基层工作做为了没办法的选择, 而不是志愿去服务。调查结果显示 (见图2-4) , 有42.41%认为找不到工作可以去西部和基层;有37.15%的学生把去西部和基层工作看成是件特别傻的事, 不会去;只有20.43%的学生认为去西部和基层工作是可以发挥自己的价值。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偏颇, 过分强调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忽略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当前应急需改变大学生大学生这种极其自我的择业观念, 引导大学生树立风险精神和服务服务意识, 正确看待就业。
9.现在大学生就业违约现象日趋严重, 违约事件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时有发生, 通过我们的调研了解到只有57.69%的人认为违约这种行为太不道德, 应该制止, 有42.31%的人以各种理由说明违约是种可以的行为。如何引导大学生诚信就业已成为个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10.在对影响就业因素分析上, 有293人认为人际关系最重要占30.24%, 其次是学校、学历、个人能力、相貌、专业, 分别占20.95%、17.34%、14.14%、9.39%、7.95%。这些数据使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前大学生就业时“求便心理倾向”严重, 求职时较看重社会关系网对自己就业的帮助, 依靠他人为自己找工作, 而不是依靠自己的个人能力去求职, “等”“要”“靠”心理普遍存在。
(二) 就业观念的综合统计分析
1.选择就业的途径评估比较
不同性别在择业途径选择上有所不同。尽管在创业男女生的比例相差不大, 但综合比较女生人数和各自的选项, 我们可以看出, 男生在求职、出国两方面的比例分别为39.30%和13.20%, 远远高于女生的23.90%和7.8%, 而在考研和考研求职两手准备方面分别为18.8%和19.00%有远远低于女生的40.8%和23.1%, 这些数据说明在就业时男生更远倾向于求职, 这与当前一些单位更愿意男生, 男生找工作相对更容易的现状密不可分的, 打算自主创业的人明显多于女生, 说明在目前就业形势较严峻的情况下, 男生更愿意自己去冒险选择高风险的求职方式就业, 而女生则倾向于考研, 躲避求职的高压力, 这和男女生之间的性格差异相符。
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 各年级学生对待就业途经的选择上有所不同, 大一学生36人, 占43.9%, 大二学生人25, 占30.5%, 大三学生16人, 占15.9%, 大四学生8人, 占9.8%。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越是低年级学生, 选择创业的人越多, 到高年级反而人数减少。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校学生司和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都曾分别下发过文件, 鼓励职业教育改革, 把就业、创业理念引入教学环节,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开设创业课程, 推进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 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创业和成功就业。各高职院校也逐渐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精神。但调研的统计结果表奉献精神不强, 国家的政策和学校的引导还为深入到学生的内心, 未得到大学生的认可, 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大力应继续加政策扶植保障力度以及创业观念的教育。
2.求职的主要考虑因素比较
从 (图2-7) 中可知男女生之间在求职过程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男生求职时考虑的各因素按其重要性排序, 分别是:发展空间大、待遇好、能应用自己的专业、工作条件好最后为稳定性。而女生在求职过程中考虑的因素按其重要性排序则是:待遇好、发展空间大、工作条件好、稳定性最后为能应用自己的专业。从各因素所占的比重来看, 男生更注重工作所带来的个人发展机会, 而女生比男生则更看重工作的稳定性。通过不同年级学生求职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比较我们可以发现 (图2-8) :大一、大二学生考虑的待遇因素重于其他因素, 其他几个因素相差不大, 而大四学生则把个人发展机会看得比经济收入重。而在工作稳定性方面, 则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
3.能接受的最低起点工资比较
男女生最低起点工资比较可以看出:女生能接受的最低起点工资要求较集中, 有61.2%的女生都集中在1000一2000元之间, 而男生要求相对较散, 要求在1000元以下和3000元以上的人都比女生多。在比较文科和理科生在最低起点工作要求时, 文科生在要求1000一2000元之间的占58.4%比较集中, 理科生要求也相对较分散, 同时在要求起点工资在3000元以上比例的明显高于文科生。
4.专业认同感比较
从不同角度考察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时我们发现, 不同年级对专业的认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而性别和专业两个方面的比较差异不明显 (见图2-9) 。在对专业认为“有前途选”项上, 大一至大三随着年级的升高, 认同感不断提升, 大四又骤然回落, 在“无前途”选项上, 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大一学生对专业不了解, 致使对专业认识不够, 以及由于部分学生就读专业并非自己所愿, 故对现学专业有抵触等都是造成这种现状的重要因素。大四年级对专业不认同的主要因素可能是就业形式的担忧。
三、结论
大学生择业观教育重在价值导向 篇11
关键词:择业观;价值导向;个人价值;社会价值
收稿日期:2010-10-03
作者简介:郭沛霖(1979- ),女,山西阳泉人,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系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到农村基层服务和参军入伍,给予学费补偿和代偿助学贷款。鼓励承担重点项目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从事科研工作。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可按规定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1](P.3)把大学生就业问题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是史无前例的。一是说明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二是说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三是指明了大学生的择业方向,希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社会和学校要采取正确的价值导向,加以教育和引导。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解决大学生择业观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重视晓之以理、授之以义、明确正确的价值导向。
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无庸讳言,市场经济是以承认人的个人价值为前提的,人的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物。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首先必须为他人、为社会提供需要,然后才能满足个人的需要,个人的价值就体现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个人来说,离开了社会的需要,你所做的工作也就失去了价值;离开了集体和他人的帮助,要想实现所谓的个人价值,无疑会寸步难行。正如恩格斯所说:“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是对己对人都有利。”市场经济承认了个人利益和价值,是以上述内容为条件的。因此,我们在选择和确立个人价值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利益的统筹兼顾,国家、集体应尊重、关心正当的个人利益,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但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则必须服从或服务于集体和国家利益。当代的每一个大学生,在择业时都应该具有这样的观念,这才是积极的、有意义的,才是值得大力倡导的。
二、义与利的统一
所谓义,指道义、正义、公理和道德以及一切有利于社会、国家和人民的事情;利,则是指个人功利,包括名誉、地位、权利、财富等等。“义利之辩”,一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其争论的焦点,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公利与私利、道德理想与物质利益的关系。儒学把义利对立起来,理学把义利割裂开来,都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者历来是义利关系的统一论者,既强调义是在利的基础上产生的,又主张在言利的同时必须讲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义与利统一起来,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只讲义,不讲利,就会使人祟尚空谈,缺乏务实,不仅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所谓的义也无所依托;只讲利,不讲义,人人唯利是图,金钱至上,争利于市,争名于朝,物欲横流,就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只有将义与利真正统一起来,人们在不损害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才能既促进社会的发展,又满足个人的物质需要。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则应当见利而不忘义,求利而不缺德。所以,义与利的统一,实质上就是要求人们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物质利益,用合法的手段来追求物质利益。那种为了追逐个人私利而不择手段,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欺蒙坑骗、尔虞我诈的行为,是完全违背社会主义伦理规范和道德要求的。当前,我们强调义与利的统一,对大学生个人而言,就是在追求物质利益和美好生活的时候,不忘道德理想和国家大局,努力将个人奋斗和国家前途紧密结合起来。选择职业时,考虑物质利益是合理的,也是应该的,但同时更应该考虑到国家的需要和社会的利益。
三、艰苦创业与正当享受的统一
追求享受,包括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是人类的本性,不能否定。但是,这种本性必然受到一定生产方式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因而不可能无限制地膨胀和发展。人要追求享受,必须艰苦创业,离开艰苦创业的享受是不存在的。即便在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下存在,那也是短暂的,不可能长久。艰苦创业和追求享受是一对矛盾,是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强调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时,对人们追求正当享受宣传重视不够,伤害了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弱化了劳动创造的原动力。因此.现在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优裕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可是,这一目标不可能从天而降,它必须靠全体人民艰苦创业,大力发展经济来实现。每一个人都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丰硕的劳动成果。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追求享受的满足程度,与他的艰苦创业精神是成正比的。不少大学生想到经济发达地区去,向往条件好、待遇高的单位和部门,其中有的人确实是从有利于发挥个人所长和有助于长远发展来考虑的;有的则表现为贪图安逸、追求享乐的思想,对此必须正确认识,并纠正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
四、理想价值与职业价值的统一
在特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每一个国家、民族和每一个阶级,都有其自己的价值评价标准和人生价值取向。譬如,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里,由于存在着阶级剥削和压迫,存在着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于是,人们普遍追求的理想价值就是财富、功名、地位、权力等。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处于被剥削阶级的人们来说,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实质是为少数剥削阶级服务的,是不为社会所重视的。所以,在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里,人们的理想价值和职业价值是分离的。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阶级剥削,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了社会和国家的主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为了实现国家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因此,我们党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我国现阶段价值实践活动的评价标准,使人们的理想价值和职业价值从本质上真正获得了统一。就社会总体而言,人的理想价值与职业价值相统一,就是要将个人从事的职业当作实观自己理想价值和社会共同目标的基础和手段,理想价值为个人干好本职工作,为体现自身价值提供原动力。但具体到每一个人来说,由于其思想觉悟、外部环境、个人经历等不同,一些人的理想价值与职业价值并不完全一致。有的把理想价值目标定得过高,脱离现实,当择业目标的实现遭遇困难和挫折时,就会产生不满,进行宣泄。可见,将理想价值和职业价值统一起来,对于大学生正确择业观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高校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大学生自主择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也为他们实现理想价值与职业价值的统一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五、竞争意识与风险意识的统一
1随着我国就业制度的转变与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应树立一种实力竞争的择业意识。只有靠实力才能获得成功。如果没有广博的基础文化知识,没有优良的综合素质,在人才的竞争中肯定会失败。
首先,从思想上要转变旧的观念。国家包分配的制度己不存在,所依赖的“靠山”已倒塌,随之而来的是激烈的竞争,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必须接纳新的思想观念,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塑造光彩照人的职业人生。其次,在认清择业现状的基础上,应研究择业的社会需要,勇于创新,建立较成熟的超前意识和风险意识:稳定心态,抓紧知识的积蓄和能力的积累,完善自己的身心素质,从意识上消除依赖、等待择业等被动消极心态。同时敢于革故鼎新、兼收并蓄,使自身由知识型人才向素质型人才转化。再次,要以待业意识为依托,并树立勇于竞争的竞争意识,调整心态,务实进取。待业时,不卑不躁,主动完善、充实自己,并积极谋求就业机会。就业时,敢于竞争,主动推销自己,敢于傲立潮头。但是不管怎样,心态一定要稳,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2大学生既要有善于抓住机遇、果断决策、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勇气,又要有受挫的心理准备。具有风险意识就要求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应预先把主要问题考虑得更周到、更全面一些,把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避免盲目决策、主观臆断、莽撞行动等原因带来的风险。
首先,具有风险意识能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因为任何创新都隐含着失败的可能,要担风险,就得有过人的胆略和见识,不但要有面对失败的勇气,还要有与世俗偏见作斗争的决心。倘若成功了,还会给后来者以某种启示;若失败了,也是前进路上的一次勇敢的尝试,并会给以后走向成功所不可少的经验和教训。无论成功与否,对后来者都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其次,风险意识能促进社会进步,增添生活乐趣。如果没有风险意识,大家都墨守成规,新的思想、新的办法就无从实现,生活也就像一潭死水,绝没有任何生机与发展;如果没有风险意识,任何个人都只能走前人的老路,世界也将变得单调且停滞不前。再次,风险里总隐含着失败的成份。具有风险意识就是要有失败的思想准备,要有对不利因素的准确预计。如到“三资企业”就业,报酬可能丰厚,但被“炒鱿鱼”的危险要比在国企严重得多。因此,择业决策时,一定要全面分析利弊,综合考虑,这样,即使出现风险,也有避险预案,以减少损失。
有竞争就会有风险,在风险中开展竞争,不能怕风险而不敢竞争。大学生要在竞争中开创人生道路,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前进中的障碍,把风险降到最小,把竞争和风险这对矛盾统一到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09-03-06(3).
择业观现状 篇12
据调查发现, 大约65%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其中39%出现心理落差现象。高职学生心理落差现象更为普遍, 学生内心易形成一种不如其他本科院校同学的心理反应。同时, 在高职院校中, 学习仍是艰苦又枯燥的, 复杂的人际关系与预期的完美形成了强烈反差。加之, 家庭因素尤其是父母寄予的极高的期望, 学位本位教育的盛行, 各个单位一味追求高学历人才, 同学间的互相攀比, 更带给高职学生沉重的压力, 从而加剧了心理落差。
择业决策效能 (Career Decision Making Efficacy) , 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职业决策时的自我效能会影响大学生决策的坚持性和付出努力的程度, 而且能够预测个体的成就行为。研究发现, 很多因素包括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影响着个体的职业决策效能, 这些因素也是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落差的主要原因。因此, 可以推断:高职学生的心理落差现象有可能是影响其择业决策效能的中介变量。笔者对我校部分学生的心理落差与择业决策效能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并初步研究了两者的相关性, 旨在探索调适高职学生心理落差的对策和方法, 从而为高职学生择业指导工作提供依据。
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校10个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 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272份, 有效问卷260份, 有效率为96%。其中男生196人, 女生54人。
(二) 工具
心理落差量表 首先, 抽取我校10个不同专业共20名高职学生进行有关评价和心理落差的深度访谈, 并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然后, 课题小组根据深度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 参考现有的大学生心理落差调查问卷, 各自设计项目, 并反复讨论, 分5个维度 (学习、人际交往、自我评价、课外生活、职业价值) 自制了高职学生心理落差调查量表。
问卷检验 对高职学生心理落差调查问卷进行信度检验, 其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可以看出, 调整后的高职学生心理落差问卷各个维度及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好, 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择业效能感量表 由龙燕梅编制, 分5个维度, 共设计了25个题目, 采用5级记分, 从“完全有信心”到“完全没有信心”。
(三)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调查结果
(一) 高职学生心理落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心理落差的总体特点首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基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可以看出, 高职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自我评价、课外生活、职业价值等各方面心理落差的平均分在3.201~4.489之间, 均高于大学生平均水平 (即大于3) 。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自我评价、职业价值、学习、人际交往、课外生活, 得分越高说明心理落差越大。
不同地域高职学生心理落差差异性检验 不同地域高职学生心理落差在5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学习、自我评价、职业价值三个因子差异的显著性水平达到了0.05, 人际关系和课外生活因子差异的显著性水平达到了0.01, 具体如表2所示。
高职学生心理落差的父母期望差异性检验 不同程度的父母期望对高职学生在学习、自我评价及职业价值等三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 (P<0.05) , 在人际关系、课外生活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体如表3所示。
(二) 高职学生择业决策效能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择业决策效能的总体特点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基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可以看出, 高职学生的择业决策效能在收集信息、制定规划两个维度上较高, 而在自我评价、选择目标及问题解决方面则普遍较低。
择业决策效能的年级差异 对入学阶段 (一年级) 和毕业阶段 (三年级) 的学生进行T检验, 结果表明, 在收集信息、选择目标等方面, 处在毕业阶段的高职学生自我效能高于入学阶段, 而在自我评价、制定规划及问题解决方面, 两者无显著差异, 如表4所示。
(三) 高职学生心理落差对择业决策效能的负向作用
260名高职学生同时完成了心理落差问卷和择业决策效能问卷。心理落差各维度与择业决策效能各维度的总分均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在-0.21~-0.66之间。尤其是在自我评价、职业价值的择业决策效能方面, 相关系数达-0.50以上, 具体如表5所示。
讨论
笔者的研究发现, 在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落差现象。与本科生比较, 高职学生在自我评价及职业价值方面的心理落差尤为突出。因为当今社会学位本位教育的盛行以及一些国家对企业评比及争优争先的硬性学位规定, 导致许多单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人才, 一些高职生完全可以胜任的技能型岗位, 却非硕士生、本科生不取, 这就给高职学生带来沉重的打击和压力, 导致高职生在自我评价和职业价值方面出现重度心理失衡及心理落差。上述原因也导致高职学生在人际关系上自认较本科生低一等, 同时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 未能发展足够的人际交往能力, 更易产生人际心理落差。因此, 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 高职学生在心理落差的项目排序上, 自我评价、职业价值及人际关系的心理落差取代了学习和课外活动, 成为高职学生心理落差得分最高的几个项目。
不同地域高职学生心理落差的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 来自农村的学生在学习、自我评价及课外生活方面的心理落差比来自城市的学生大, 而在人际关系及职业评价方面的心理落差则比来自城市的学生小, 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程度的父母期望差异对高职学生在各维度上的影响不同。在学习、自我评价及职业价值等三个因子上, 父母期望较高学生的心理落差明显高于父母期望较低的学生 (P<0.05) , 而父母期望的高低在人际关系及课外生活方面对学生心理落差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P>0.05) 。不同地域高职学生在心理落差的5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在学习、自我评价、职业价值三个因子上, 差异的显著性水平达到0.05, 在人际关系和课外生活两个因子上, 差异的显著性水平达到0.01。上述对高职学生心理落差产生不同影响的各种现象, 可能与家庭因素、经济因素及环境因素有关。
择业决策效能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相关择业任务的信念。研究表明, 受诸多因素影响, 导致高职学生在择业决策效能方面差异很大。
笔者的调查结果显示, 高职学生在自我评价、选择目标、问题解决方面效能普遍较低。有趣的是, 入学阶段 (一年级) 和毕业阶段 (三年级) 学生的择业效能在自我评价、制定规划及问题解决方面无显著差异。这表明现在的高职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择业决策效能仅体现在相对简单的信息收集方面, 而对于自我评价、制定规划及问题解决无明显作用。
笔者在对高职学生心理落差与择业决策效能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 心理落差与择业决策效能呈显著负相关, 即心理落差越大的学生, 其择业决策效能越低 (P<0.05) 。张卫青等人的研究也表明, 心理韧性与主观就业阻碍呈显著负相关。所谓心理韧性是指个人面对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 与心理落差截然相反。因此, 心理落差与主观就业阻碍可能存在正相关, 而主观就业阻碍与择业决策效能呈负相关。由此推测, 心理落差与择业决策效能呈负相关关系, 这与笔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 与本科生相比, 高职学生中存在较普遍的心理落差现象, 尤其是在自我评价及职业价值方面的心理落差更为明显, 且与择业决策效能呈显著负相关。因此, 不仅需要对高职学生进行择业教育, 更需要进行全面整体贯穿式的多维教育, 通过消除高职学生的心理落差, 从根本上提高其择业效能。今后可考虑扩大取样范围, 如可涉及高职院校文科专业的学生, 并选择不同层面、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进行比较研究, 以期得到更为全面可靠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杨荣华, 陈中永.自我差异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 2008, 31 (2) .
[2]郑日昌, 张杉杉.择业效能感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心理科学, 2002, 25 (1) .
[3]马彩霞.大学生心理落差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 2007.
[4]龙燕梅.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03.
[5]周晓玲, 邱开金.高职生职业心理与职业心理教育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 2008, 31 (5) .
[6]高明, 周世杰.父母养育方式量表 (PBI) 在高职院校学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 19 (2) .
[7]Ganske K H, Ashby J S.Perfection-ism and Career Decision-making Efficacy[J].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 2007 (44) .
[8]Page J, Bruch M A, Haase R F.Role of Perfectionism and Five-Factor Model Traits in Career Indecision[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8 (45) .
【择业观现状】推荐阅读:
工商管理专业大的学生择业观现状调查问卷12-06
择业观自主教育09-17
当前大学生择业观10-05
女大学生择业观论文09-03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提纲11-28
关于大学生择业观调查问卷10-10
大学生择业观的社会调查报告08-03
择业倾向09-06
择业教育10-23
择业意向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