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控制法

2024-09-16|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措施控制法(共12篇)

措施控制法 篇1

在建筑工程中, 基础的施工是最为重要的部份之一, 它的施工方法及管理水平对临近建筑物的沉降影响巨大。国家规定建设工程的基础与主体施工不得分包、转包, 就可见其重要性。本文就对基础施工过程中的基坑开挖的控制措施, 从施工流程、控制措施这几点分别对其监控的必要性与控制重点进行强调与说明。

1 建设工程基础施工流程

不同的建设项目, 其基础施工流程不同, 常见的建设工程依其结构形式可分为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这两类。接下来我们就对其施工流程分别做以介绍。

1.1 砖混结构构建物的基础施工流程

砖混结构构建物的施工流程包括进行定位放线、土方开挖施工、垫层模板安装施工、垫层混凝土施工、垫层模板拆除、进行基础砖砌体施工、地圈钢梁制作、地圈梁模板安装、地圈梁混凝土浇筑、地圈梁模板拆除及土方回填施工等施工工序。

1.2 框架结构构建物的基础施工流程

框架结构构建物的基础施工流程包括进行定位放线、土方开挖施工、垫层模板安装施工、垫层混凝土施工、垫层模板拆除、进行柱基础钢筋绑扎作业、柱基础模板施工、柱基础混凝土浇筑、柱基础模板拆除作业、地圈钢梁制作、地圈梁模板安装、地圈梁混凝土浇筑、地圈梁模板拆除及土方回填施工等施工工序。

2 基础施工流程中的重点工序说明

在上文介绍的两种基础在施工过程中, 各道工序均须在通过甲方专业工程师或监理单位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进行施工。特别是对待重点工序, 接下来我们就从混凝土浇筑、和模板拆除这两个重点工序做以简述。

2.1 混凝土浇筑施工说明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 首先要做好钢梁 (钢筋) 和预埋件的验收工作, 做好机具准备工作, 做好气象的准备工作, 以及要做好浇筑施工的过程控制。

(1) 钢梁 (钢筋) 和预埋件的验收工作

在进行验收工作时要重点检查好柱类钢筋的根部水泥浆是否已经清理干净;绑扎位置是否准确;钢筋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特别是第一根箍筋与柱边、混凝土板面的塔接长度与距离是否可以满足规范要求;要检查箍筋开口的设置位置是否满足设计, 是否满足下道工序的施工要求;检查网眼尺寸偏差、检查绑丝甩头设置是否满足要求;检查不同位置的焊接方法是否满足设计焊接要求等。[1]

(2) 机具准备工作

对所用机具在施工前进行试运行检查, 查看泵车、振捣棒等是否具备施工条件;要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 以对可能出现的事故做出快速反应;要确保材料及材料供应、机械运行以及人员施工均可以满足混凝土施工的要求;要确保照明工作的落实, 以保证工作所需的照度。

(3) 气象准备工作

要注意几日内的天气预报, 做好提前准备, 做好混凝土防雨、防冻及混凝土输送过程的保温措施。

(4) 浇筑施工的过程控制

在浇筑过程中, 底板砼通常会使用斜面分层法来进行砼浇筑, 并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做好振捣工作, 将振捣棒依照规程要求的速度及重叠面积逐层上移振捣, 以确保施工质量;通常分层的厚度可以控制在20-30cm之间, 在振捣过程中要保持振捣棒快插慢拔, 各浇筑点配备合适的人员进行振捣;振捣棒的位置可设在斜坡脚和出料的部位进行, 这样即可以确保上、下部混凝土振捣密实, 又可以便于振捣棒的交叉作业。

2.2 模板拆除施工说明

(1) 模板拆除条件

模板的拆除要依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强度而定, 当同条件的试块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后, 可以通知技术人员发放拆模通知书, 在接到通知后方可进行拆模, 强化过程管理。要保证构建物表面不会因模板拆除而受到损坏。

(2) 拆模顺序确定

拆模应先拆除先支撑的模板, 再拆后支的模板。一般先拆除外墙模板, 再拆除内墙模板;先拆除外侧模板, 再拆除内侧模板;先拆下穿墙螺栓, 再拆除地脚螺栓。在拆模过程中, 要注意管理, 不得用建筑物表面做撬点, 不得用大锤打砸, 不得晃动混凝土墙体;顶模板在拆除时要先将钢顶柱下移到分离要求距离, 在拆除时要保留对模板的养护支撑;在拆条模时, 要先拆搭头木, 再进行斜撑、平撑的拆除, 最后进行侧板、端板的拆除。[2]

3 对基础质量检查的控制措施

为了很好的监管基础施工过程, 满足基础质量要求, 需要在管理过程中注意做到对基础重要工序的监督检查, 接下来本文就对其重点工序的质量检查要求略作说明。

3.1 对结构质量的控制措施

对结构质量的控制措施有很多, 这里主要对支护抗拉杆件的控制进行说明。

土钉、锚杆、锚索为相对柔性的基坑支护构件, 均需要进行水泥浆灌注。而灌浆工序就是它的关键控制环节。因此, 首先要保证浆液的水灰比满足设计要求;然后要确保施打后的土钉孔内的残余泥浆被清理干净, 也可在施工后用稀水泥浆清洗钻孔, 再进行水泥浆灌注;最后要保证水泥浆的饱满度、确保灌浆压力和灌浆后的封孔施工。

3.2 对结构安全的控制措施

当设计出现过失或施工不慎时, 往往会造成基坑失稳, 进行导致基坑变形。这主要是因为支撑或墙体的强度、钢度未满足设计要求而导致, 或者是因为地基土强度不足导致基础沉陷。接下来我们就对这两种情况略做说明以加强控制。

(1) 支撑或墙体的强度、钢度未满足设计要求

导致支撑或墙体的强度、钢度未满足设计要求可能是因为设计放坡过陡而致。由于放坡过陡, 使得雨水、管道漏水等过量浸泡, 使得土体抗剪强度降低, 以至于边土滑坡。

这种现象也可能是抗滑安全系数设计不足而造成。当被动区的土体强度过低, 会使墙体变形过大, 发生整体刚性位移。因此要加强设计核验。

(2) 地基土强度不足导致基础沉陷

地基土强度不足导致基础沉陷可能是由刚性挡土墙受到破坏而致。刚性挡土墙的入土深度不够, 墙体土体强度不够都会使得墙体附近土体滑移、破坏, 有的发生基底土体隆起, 造成破坏。因此要多次检验土强度, 以确保强度满足要求。[3]

通过以上对基础施工过程中的基坑开挖的控制措施的介绍, 使我们可以对基坑施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对其管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希望可以为初学者们提供学习参考。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 基础的施工是最为重要的部份之一, 它的施工方法及管理水平对临近建筑物的沉降影响巨大。国家规定建设工程的基础与主体施工不得分包、转包, 就可见其重要性。本文就对基础施工过程中的基坑开挖的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与介绍, 为基础施工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开挖,控制措施,沉降影响

参考文献

[1]白桦.对砖混结构建筑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论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3.

[2]田裕甲.岩土锚固新技术及实践.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7.

[3]李金花.浅谈砖混结构住宅的施工工艺[J].价值工程.2010.

措施控制法 篇2

在货币资金管理的控制流程中,主要应设置下列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

1)审批。业务经办人员办理现金收支业务,须得到一般授权或特殊授权。经办人员须在反映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上签章;经办部门负责人审核原始凭证,并签字盖章。审查原始凭证,可以保证现金收支业务按照授权进行,增强经办人员和负责人员的责任感,保证现金收付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避免乱收乱支、假收假支及现金舞弊等问题的发生。

2)审核。会计主管人员或其指定人员审查现金收支原始凭证。主要审核原始凭证反映的现金收支业务是否真实合法,原始凭证的填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审核无误后,签章批准方可办理现金收付记账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可以保证现金收支凭证真实合法,提供正确的现金支付和核算依据,保证出纳人员支付现金正确、合法。

3)收付。出纳员复核现金收支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按照凭证所列数额,收付现金,并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戳记及私章;为了加强现金收付控制,必须建立严格的出纳责任制,对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主要是:出纳员必须根据经过审签的记账凭证收支现金,而不能直接根据原始凭证办理现金结算;出纳员不能编制收付记账凭证,不能兼管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簿的登记工作及稽核工作和会计档案保管工作;现金支票、印鉴不能全部由出纳人员保管;非出纳人员不能兼职现金管理工作等。加强现金收付控制,是保证现金实物安全完整的主要环节,对于明确现金收付责任,防止贪污、挪用、私存现金以及重付、漏收现金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4)复核。稽核员审核现金收支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并签字盖章。复核记账凭证,可以保证现金收支业务的正确性和会计核算的真实性,防止记账失实及及时纠正收付错误。

5)记账。出纳员根据现金收付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分管会计人员根据收付凭证登记现金对应科目相关明细账;总账会计登记总分类账。分工登记现金账簿,可以保证现金收支业务有据可查,并保证各账之间相互制约,及时提供准确的现金核算会计信息。

6)核对。稽核员或其他非记账人员核对现金日记账和有关明细账、总分类账;如有误差,报批准后,予以处理;稽核人员签宇盖章。核对现金记录,可以保证账账相符,现金核算信息正确和现金实物安全完整。

7)清点。出纳员每日清点库存现金,并与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发现现金短缺或溢余,应及时查明原因,报经审批后予以处理。每天清点现金,能够防止现金丢失和收支、记账发生差错,经常保持账实相符。

8)清查。由财务部门主管、审计人员和稽核人员组成清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清查库存现金,核对现金日记账。清查时,需有出纳人员在场,核对账实;根据清查结果编制现金盘点报告单,填制账存与实存的符合情况;如有误差须报批准后予以调整处理。通过清查,有利于加强对出纳工作的监督,防止贪污盗窃和挪用现金等非法问题的发生。

在货币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系统各控制点中,“审批”、“核对”和“清查”最为重要。由业务部门进行的原始凭证审批,可以保证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合法性,这是控制的第一关卡;由财会部门进行的账账核对,可以保证现金收付和会计核算的正确性,这是及时发现金收付和现金账务记录错误的主要环节,对于保证会计、出纳人员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由清查小组进行的库存现金清查、银行存款对账单的核对,可以保护资金安全完整,这是保护资金实物安全的最后一环。因而,这些环节都是货币资金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控制点。

现金业务控制系统流程图:

按照现金控制流程,以及该系统需要设置的控制点和控制措施,可将现金业务控制模式以流程图的形式,设计为“现金控制系统流程图”(图4)和“现金控制系统流程图说明”(表3)。

现金业务控制系统调查表:

针对现金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点、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可将现金业务收支内部控制模式,以调查表(表 4)的形式反映如下:

银行存款控制系统

公司应该按照银行开户办法规定,申请开设银行账户,公司发生的各项结算款项,除允许用现金结算方式直接以现金收付外,其余款项必须通过银行划拨转账。为了加强银行存款内部控制,公司应该建立银行存款管理责任制,由会计部门出纳人员专门负责办理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会计部门应该认真执行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和结算制度,做好银行存款的核算工作,随时掌握银行存款的收支动态和余额,搞好公司货币资金的调度和收支平衡,保证公司生产经营的资金供应。审计部门应该通过对银行存款内部控制系统的评审,促进单位加强银行存款管理,防止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

一、控制目标

根据 《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及企业财务规定,控制银行存款收支业务应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保证银行存款收付正确合法。公司应该严格按照银行管理条例办理银行存款收付业务,认真审核银行存款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正确计算和准确收支银行存款金额。

2、保证银行存款结算适当及时。公司必须按照银行规定的结算方式办理各项收支款项,按不同结算方式的使用范围、条件和结算程序,及时、合理安排货款结算时间和办理结算手续,避免逾期托收、误期拒付、透支存款以及结算方式不当而影响资金使用效率和耽误购销业务。

3、保证银行存款安全完整。公司应该严格管理银行存款,认真核对存款记录,妥善保管结算票据、专用印鉴和支票,及时核对银行存款和办理支票挂失,严禁出租、出借银行账户和转让支票,确保银行存款安全完整。

4、保证银行存款记录真实可靠。公司应该按照财务制度规定,正确记录银行存款业务,如实核算收入支出活动,认真核对银行存款记录,保证银行存款记录真实可靠,随时提供准确的银行存款财务信息。

二、控制流程

由于银行存款结算方式不同,其收支流程和业务环节也有差别,下面我们择其主要业务环节组成控制流程。

1、授权经办业务。业务部门负责人根据单位规定和业务需要,授权业务人员办理涉及银行存款收支的经济业务或收付往来账款事项。

2、签订结算契约。经办人员办理经营业务,应同对方商定收付款结算方式和结算时间等,以合同或其它契约方式加以明确。

3、制取原始凭证。业务经办人员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作为办理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书面凭证,如购货发票、销货发票等。

4、审签原始凭证。业务经办人员在原始凭证上填清业务内容并签字盖章;业务部门负责人或指定人员审核签字,批准办理托收或承付等结算手续。

5、审核原始凭证。会计主管或指定人员审核原始凭证及其反映的经济业务,批准办理银行存款收支结算,对于不合规定的凭证,应拒绝受理或责成经办人员补正手续。

6、制取结算凭证。出纳员根据已审签的原始凭证,按照会计规定手续和结算方式填制或取得银行存款结算凭证。如办理货款托收需填制托收承付结算凭证,办理货款承付需取得银行承付通知单等。

7、办理结算业务。出纳员送交或留存结算凭证及有关记录,向银行办理存款收付业务。

8、审核结算凭证。会计主管人员或指定人员审核结算凭证回联,并同原始凭证进行核对。

9、编制记账凭证。会计人员根据审签的结算凭证及原始凭证,编制银行存款收付记账凭证。

10、复核记账凭证。稽核员或指定人员复核记账凭证及所附结算凭证、原始凭证。

11、登记日记账。出纳员根据审签的记账凭证,逐笔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

12、登记明细账。分管会计人员根据审签的记账凭证,登记相应的明细分类账。

13、登记总账。总账会计按照规定的核算形式登记总分类账。

14、核对账单。由非出纳人员逐笔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查清末达账项。

15、编制调节表。由对账人员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经审核后据以调账核对。

16、账账核对。由非记账人员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有关明细账、总分类账。如发生误差报经批准后予以处理。

三、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在上述控制流程中,主要应确定如下控制环节和控制措施:

1、审批。业务部门批准的业务人员办理有关银行存款事项或经办有关业务,需核实原始凭证内容并签章,交业务部门负责人审核并签章;超出业务部门权限规定的银行存款收支业务,须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并签字盖章。审批银行存款收支业务,可以保证业务办理的正确性和合法性,加强经办人员的责任感,避免违纪违规情况发生。

2、审核。会计主管人员或指定人员审核原始凭证和结算凭证,签章同意 办理银行存款纬算。审核原始凭证,可以检查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保证银行存款结算正确有效;审核结算凭证,可检查银行存款结算是否正确,保证存款安全和核算正确。

3、结算。出纳人员根据审签的凭证,或按照授权办理银行存款收付业务;出纳员办理结算前,复核原始凭证及有关合同文本;按不同的结算方式填制结算凭证或取得结算凭证;结算凭证应加盖财务专用章和出纳员私章;财务专用章、签发支票印鉴和财务负责人印鉴应由主管会计和出纳人员分别保管;转账支票和结算凭证必须按编号顺序连续使用;作废的转账支票应加盖“作废”戳记;收付款项后应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戳记;非出纳人员不得经管银行存款业务。按此办理银行存款结算,能够有效监督银行存款收付工作,防止套取存款、出借账户和转让支票等弊端的发生。

4、复核。稽核员审核银行存款收付记账凭证是否附有原始凭证及结算凭证,结算金额是否一致,记账科目是否正确,有关人员是否签章等,审核无误后签字盖章。复核记账凭证,可以发现银行存款收付错误和记账凭证编制差错,保证银行存款核算正确。

5、记账。出纳员根据银行存款收付记账凭证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人员根据收付凭证登记相关明细账;总账会计登记总分类账银行存款科目;各记账人员在记账凭证上签章。登记银行存款账,可以保证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可查性,防止或发现结算弊端,及时提供可靠的银行存款核算信息。

6、核对。稽核员或其他非记账人员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有关明细账、总分类账;如有误差报经批准后予以处理;核对人员签字盖章。核对银行存款账簿,可以及时发现银行存款核算错误及记账失误,保证账账相符和记录正确。

高校内部会计控制措施 篇3

高校内部会计控制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方法构成的制度体系,其作为一种相互牵制的防范制度,是因为组织机构管理变量日益复杂和专业化而发展起来的。内部控制制度用以提高高校会计信息质量,保证高校的资产安全,确保学校有关法律和法规贯彻执行的目标。高校内部会计控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实物资产的内部控制、筹资与投资控制、经费支出控制等。目前,尽管我国高校在内部会计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现实状况仍然不容乐观,还需要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

高校内部会计制度现状

当前,不少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建立了相应的控制制度,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高校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高校的管理者受传统管理思想和模式惯性的影响,目前大多只注重高校规模的扩张和招生人数的增加、新校舍的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普遍缺乏内部会计控制管理理念,对学校内部会计控制重视度不够,严重存在着无章可循、有章不循、执法不严的现象。很大一部分高校在思想上、观念上、管理上尚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情况,难免在工作中存在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随意性较大、对违规的行为一味纵容,使内部会计控制失去了原有的作用。虽然我国高校制定了一些财会管理制度,但是,不少制度本身存在缺陷,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就算是已经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大多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很好地去执行。

2.内部会计控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制度建立不完善

多数高校尽管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缺乏全方位、多元化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没有从学校自身的情况出发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内控制度职责权限不明确、制度建立的不完善,导致实际工作中的管理上存在漏洞。主要表现在:第一,机构、岗位设置和权责分配上不具有科学合理性,各岗位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力度较弱。第二,内部会计控制范围及内容不够全面。

3.预算管理尚未充分发挥在学校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作用

对于学校整个财务管理工作而言,加强内部会计控制主要应注重全面运用预算管理方法。目前,高校预算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高校预算数据往往参考的以前年度的数据,对现实预算数据的整理分析较少,整个预算过程缺乏科学性。第二,涵盖内容非常不全面,预算编制的项目不够细化,如负债方式取得资金、校内部门自主支配资金无预算。第三,一些高校在预算执行上没有建立相应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和预算执行不力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预算管理在高校内部会计控制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4.缺乏内部会计控制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措施,人员实施积极性不高

目前,高校对各个部门执行内部会计控制没有进行很好的追踪和评价,大都没有建立内部会计控制评价体系。此外,高校缺乏相应的竞争机制,内部会计控制实施的好坏无关紧要,并且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工作人员实施时没有积极性。

完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

1.提高对高校内部会计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系统工作,涉及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立和实施的关键在于领导层是否能认识其重要性,只有领导层高度重视,支持内部会计制度的执行,才能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只有领导层以身作则,组织各方面力量从上到下全面协调与合作,才能使各项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高校应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通过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地将各个部门进行连接,形成合力,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并且加强对高校管理层内部会计控制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各级管理层自觉执行内部会计控制意识;同时,也要增强高校财务人员的控制意识和控制行为,树立全体教职工的内部会计控制的环境意识,积极配合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充分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将内部控制的实施落到实处。

2.建立综合的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内容

从制度层面上,高校应实现内部控制体系的转变,由单一向综合性内部控制体系逐渐过渡,可以一定程度上借鉴其他行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规范措施,制定除财务会计内控制度以外的管理控制制度;从内容层面上,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应涉及到管理的方方面面,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从操作层面上,对于高校的控制,不能简单地靠出纳、会计来控制、财务管理来实现目的,任何人都有受到内部会计制度的限制,用制度来规范内部管理的行为,制定出具体的标准,建立起涉及高校各方面的综合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3.建立全面、严格的预算控制制度

预算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环节,其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及考核等在内的整体的动态过程,高校在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应该逐步发挥预算控制的作用。高校预算应实行负责人限额审批制度,严格控制无预算支出,并且全部收支均应纳入预算范围,统一核算,同时还要严格预算的调整和追加程序。

4.制定清晰明确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及时对控制目标进行风险评估

首先,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应该制定清晰明确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可靠,追求会计核算的精确性,以及会计行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我们应该及时地发现会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错误,及时地纠正、反馈并给予评价,并为管理当局提供科学决策的会计信息,以为管理当局决策服务。其次,风险是实现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一大威胁。高校应进行持续反复的风险评估,以能辨析高校在实现其目标时可能发生的风险。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财务风险也同步增长。因此,高校的风险防范不能仅仅从某个单一的角度出发,必须由点到面,贯穿整个学校的方方面面,建立全方位的风险防范体系。

总结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并保证有效的实施,能使财务风险降至最低。作为高校最重要的管理工具,一套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由诸多要素构成,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究和完善,使内部控制制度能真正成为人人遵守的行为规范,进而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措施控制法 篇4

如果把所有控制方法都当作控制措施来理解, 并非是不可以, 但这里主要是指方针政策控制措施 (合法性措施) 、记录控制措施 (可靠性措施) 和财产控制措施 (安全性措施) , 这些控制措施都以特定的控制目标为对象, 甚至采用的是特殊的控制方法, 其适用的范围受到局限。

一、方针政策控制

主要是指以单位的方针政策及计划预算作为其控制手段。每个单位的经营方针体现了管理者的经营思想, 也决定了单位的经营方向及总体计划和预算, 它是指导和控制各业务部门及有关人员进行业务活动的有效工具。单位的经营方针、经营政策及计划与预算, 既要符合国家的经济政策, 又要符合经济发展的趋势, 应随着国家经济形势与市场需求的变化, 而不断地、及时地进行调整和修正。单位的经营方针、经营政策及计划、预算不仅要明文规定, 而且要纳入单位的规章制度, 作为考核实际绩效的一种依据, 并要督促各部门照章执行, 以保证经营活动的合法性与合规性。预算控制是最常见的一种合法性控制, 它使用财务预算手段来控制财务收支, 以保证单位各种收支都是合法的, 制约非预算事项的发生。如以业务收支预算来制约单位本期业务收入和支出;以投资预算来控制添置设备和扩大经营规模的投资支出。为了有效地发挥预算控制作用, 一要明确承担预算责任的部门或人员, 二要及时提供预算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三要进行预算指标分解与落实, 把单位所有部门和个人均纳入预算控制范围之内。

企业的经济活动, 都要受国家的政策、制度和法令的制约。如我国规定的现金管理制度、结算制度、工资制度、产品成本开支的标准、专项开支的标准、专项资金的提成和使用、贷款的取得偿还、税金和利润的上缴、社会集团购买力管理办法等。都应该强制执行, 都应该成为对业务进行控制的依据。任何弄虚作假, 违法乱纪行为都是不能允许的。所以广义的方针政策控制, 理应包括以国家的财经政策、经济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为准绳, 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调节和制约的控制, 以利于判别、揭露和纠正违法乱纪行为。会计人员是执行合法性控制的主要力量, 他们不仅要为本单位利益服务, 还要对本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监督。会计人员一定要坚持会计的社会性原则, 以严肃的态度按政策进行会计控制, 为社会主义企事业把关守口、当家理财。会计部门具有按政策控制经济活动的客观条件, 会计部门不但要按政策控制活动, 而且要进行遵纪守法的宣传, 同时要对组织的所属部门执行遵纪守法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 对违反纪律的事项应查明原因, 明确过失者的责任及时采取改正措施。

二、记录报告控制

任何管理的形式和程序都要有对行动负有责任的授权记录, 在正式说明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时, 应有记录报告制度。涉及到管理当局的经营控制和决策制定的各种经济业务, 必须迅速入账记录, 要记录业务处理过程的一切事项, 并要进行分类、汇总与报告;对经营成果要做出及时、准确、简明、易懂、可靠和利用确定会计责任的说明。

要使各种记录有效, 必须要进行可靠性控制, 各种记录资料的可靠性主要来源于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及反映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各种资料的记录反映应符合其内在联系的规律性。如要保证会计记录的可靠性, 必须要采取以下方面的措施:

1、建立会计凭证的审核制度。对会计凭证的内容和连续编号进行审查, 对各部门或个人领用的空白凭证要进行登记, 并定期检查其使用情况。

2、建立账账核对制度, 要定期地或不定期进行账账核对, 特别要进行总分类账与有关明细账的核对。

3、建立复核制度。对凭证填制、记账、过账、报表编制进行复核, 做到账证、账账、账表相符。

4、建立分批控制和检查差错的制度。按经济业务的特点划分批别, 或按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进行经常性的检查。

5、采用科目控制、凭证控制、账簿控制、报表控制、核算形式控制及电算化控制等。

三、资产管理控制

资产管理控制是指为保护财产的完整和安全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一个单位要拥有为经营而使用的财产, 而经营的成功, 又与有效地使用这些财产密切相关。内部控制要使这些财产的使用限制于管理当局所授权的目的。实行安全性控制, 不仅要求对业务活动实行合法性控制和授权控制;对生产、销售、成本实行目标性控制;对每个环节实行职务分管控制;对会计核算资料和会计信息实行可靠性控制;同时, 也要求对单位的财产物资建立健全、出库手续, 安全保管制度, 及时记账核对, 进行财产清查等制度。具体说应有以下几方面的控制措施:

1、建立严格的入、出库手续。任何财产物资的购进、领用、销售均要填制合格的凭证, 进行准确的计量, 及时记录入账和进行结算。特别要重视现金销售和购进的控制。

2、财产物资要实行“永续盘存制”, 在账上随时反映出结存数额

3、建立安全保管和科学保管制度。安全保管如在选择库址、库防设施、安全保卫等方面均要有一定的制度。科学保管方面, 如进行科学化编号等, 便于发料、便于盘点、便于核算、便于做到账卡及账实的核对, 同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4、建立定期财产清查制度。

5、建立管理档案的保管制度。如对各种管理资料 (会计财务资料、计划统计资料、业务核算资料及其他管理资料) 均要编造清册, 定期清查、妥善保管等。

在西方企业里, 广泛实行一种所谓“职务轮换”控制, 采用不定期地调动包括财务人员在内的管理人员的职务。这种做法, 是经营者为保护财产而采取的一种有效的控制措施。职务轮换制的优越性在于:第一, 促进管理人员按时完成本职工作, 不能拖拉疲沓。因为工作人员随时有调动职务、移交工作的可能。第二, 有利于抑制舞弊行为的发生。实行职务轮换, 使原来工作人员的工作在调动时, 要办理接交手续, 要接受接替人的检验, 这有利于发现和及时清理问题。第三, 有利于促进工作人员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便于领导统筹安排工作。在系统内每个人员要掌握各种技能, 才能适应轮换的需要, 否则就有失业的危险, 这就促使大多数人不仅要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还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多种业务技能, 以适应轮换的需要。我国虽然尚未实行职务轮换制, 但从理论上看, 实行职务轮换, 对于防止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积久生弊和有利于培养全面人才等方面是有积极意义的。

强化和改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防范经营风险。中小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前提之一是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经营风险, 作为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神经”中枢, 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企业风险最有效的工具之一。通过对经营风险的正确评估, 强化对企业经营风险薄弱环节的监督, 把风险扼杀在“摇篮”中。同时建立全面、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 利用经营信息对企业生产各项活动进行指导、权衡, 规避经营风险, 保证企业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赵广生, 唐华.内部控制与ERM框架比较[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 (19)

[2]、毛景.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J]经济师, 2008, (05) .

[3]、吴水澎, 陈汉文, 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 2000, (05) .

质量控制措施 篇5

一、质量控制的重点:

1、人的控制

参与施工的人员素质,即人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作业能力及职业道德等,都将直接和间接的对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人员素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及参与施工的各类专业从业人员的资格严格检查和控制,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和特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材料的控制

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是工程质量的基础。监理单位对所有到场材料,包括建设单位提供的甲供主材,施工单位自行购置的建筑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等,严格进行检查,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及检测报告必须齐全、有效并符合强制性标准和设计文件要求,才同意施工单位使用于本工程。

3、机械设备的控制

工程机械设备及施工机具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工程使用功能质量。在本工程中,工程测量仪器、吊装设备、安装设备、焊接设备等施工设备及机具都是直接影响质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申报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机具等的类型是否符合工程施工特点,性能是否先进稳定,操作是否安全等进行审查,满足施工要求的合格、安全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机具方可同意进场施工。

4、施工方法的控制 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工程开工前和分部分项工程开始进行前,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各类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合理、可行、先进、满足强制性标准和设计文件要求的施工方案通过后,监理在现场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5、环境条件的控制

工程技术环境、工程作业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周边环境等环境条件往往对工程质量产生特定的影响。监理单位应熟悉并把握好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技术环境,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组织体制、管理制度等工程管理环境的监督,改进作业条件,辅以必要的措施,是控制环境对质量影响的重要保证。

二、进度控制的重点:

1、组织措施:

1)建立进度控制目标体系,明确工程现场监理组织机构中进度控制人员及其职责分工。

2)建立工程进度报告制度及进度信息沟通网络。

3)建立进度计划审核制度和进度计划实施中的检查分析制度。

4)建立进度协调会议制度,包括协调会议举行的时间、地点、协调会议的参加人员等。

5)建立图纸审查、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的管理制度。

2、技术措施: 1)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进度计划,使施工单位能在合理的状态下施工。2)编制进度控制工作细则,指导监理人员实施进度控制。

3)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及其他科学适用的计划方法,并结合电脑的应用,对工程进度实施动态控制。

3、经济措施:

1)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预付款和工程进度款的支付依据及支付申请进行审查,及时办理工程预付款及工程进度款支付手续。2)对工程延误收取误期损失赔偿金。

4、合同措施:

1)加强合同管理,协调合同工期与进度计划之间的关系,保证合同中进度目标的实现。

2)严格控制合同变更,对各方提出的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监理工程师应严格审查后再补入合同文件中。

3)加强风险管理,在合同中应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及其对进度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4)加强索赔管理,尤其是工期索赔,公正的处理索赔。

三、投资控制的重点:

1、建立防范措施:在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依据施工合同有关条款、施工图及设计文件,对工程造价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性对策。

2、工程变更:从造价、项目的功能要求、质量和工期方面审查工程变更的方案,并在工程变更实施前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协商确定工程变更的价款。

3、计量与支付:

1)按施工合同确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支付条款进行工程量计算和工程款支付。

2)监理工程师应建立月完成工程量和工作量统计表,对实际完成量与计划完成量进行比较、分析,制定调整措施。

4、索赔:监理工程师收集、整理有关的施工和监理资料,为处理费用索赔提供证据。

5、结算:按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进行竣工结算,对竣工结算的价款总额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协商。

四、安全监理的重点:

1、施工准备阶段安全监理的主要工作及程序(事前控制)1)现场监理部的准备工作:

 总监理工程师主持制定安全监理责任制度,明确现场监理部负有安全监理职责人员的职责权限。

 接收、收集并熟悉有关工程建设安全监理资料。

 总监理工程师主持,专职安全监理人员和专业监理工程师参加编制包括安全监理内容的项目监理规划,明确安全监理的范围、内容、工作程序和制度措施,以及人员配备计划和职责等。

 专职安全监理人员会同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 总监理工程师主持召开安全监理交底会。

 审查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单位的资质证书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以及相互间的安全协议。

2)审查施工单位在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施工准备工作:

 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

 检查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上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监管机构的建立、健全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情况。

 审查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具备合法资格,是否与投标文件样一致。

 审核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是否合法有效。 审查施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和安全防护措施费用使用计划。 审核特种设备有关许可文件。 审核施工单位安全技术交底情况。3)安全监理文件的编制

 分析识别施工危险源:现场监理部根据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规和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项目文件,通过施工现场环境的调查,对本工程项目的施工危险源进行预测,并督促施工单位根据项目特点及施工条件,对项目施工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列出施工危险源清单,并向现场监理部提交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安全监理工程师应将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列出清单。

 安全监理文件的编制:编制安全监理方案、安全监理规划和安全监理细则。

2、施工阶段的安全监理的主要工作及程序(事中控制)1)督促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 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在施工前做好逐级安全技术交底;

 检查施工单位是否针对施工危险源进行全过程和全面的安全交底;  督促安全交底做到全面、具体、针对性;

 安全监理人员应检查安全交底记录,并将检查结果记载在监理资料内。2)危险源施工作业的现场监督检查:

 检查危险源施工作业是否已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该方案是否按规定程序审批,审批手续是否完整。

 检查危险源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交底是否按规定进行,是否将专项施工方案的安全施工要求向班组作业人员交代清楚,并签署书面交底手续。 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安全监理可采用日常巡视检查、组织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组织施工现场安全会议、旁站跟踪监督、平行检验等工作方式,实施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

 对于技术复杂、专业性强、安全施工风险大的关键工序,安全监理人员应在施工现场跟踪监督。

 依据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危险源的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3)履行监理的安全责任,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 在安全监理过程中,发现不符合法规规定以及违反强制性标准,或形成危及作业人员安全的事故隐患,监理工程师应及时下达整改指令,通知施工单位立即整改,消除隐患。

 发现情况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监理工程师应当通知施工单位暂停施工作业,迅速排除隐患,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下达暂停施工指令以后,施工单位对于重大安全事故隐患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应当立即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安全监督等有关部门报告。

3、工程竣工后的安全监理主要工作及程序(事后总结提高)

1)工程施工完成合同规定的施工内容后,现场监理部应按规定提交有关报告,对安全施工的成绩和不足进行总结,并提出监理自身对安全监理工作的改进意见。

2)工程竣工后,现场监理部应将有关安全生产的技术文件、验收记录、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监理月报、监理会议纪要及相关书面通知等按规定立卷归档。监理工作的难点:

质量控制措施:

1、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建设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投资效果,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所以,监理在进行投资、进度、质量三大目标控制和安全监督时,在处理四者的关系时,应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工程建设中自始至终把“质量第一”作为对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是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管理者和操作者。因此在工程质量控制中,要以人为核心,重点控制人的素质和人的行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3)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要重点做好质量的事先控制和事中控制,以预防为主,加强过程和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4)坚持质量标准的原则

监理应通过质量检验并和质量标准对照,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才是合格,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就是不合格,必须整改或返工处理。5)坚持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

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监理人员必须坚持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要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以数据资料为依据,客观、公正的进行处理质量问题。

2、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1)工程合同文件 2)设计文件

3)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分布的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性文件 4)有关质量检验和控制的专门技术法规性文件

3、施工质量控制的工作程序

在施工阶段全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与控制,不仅涉及最终产品的检查、验收,而且涉及施工过程的各环节及中间产品的监督、检查和验收。

一、沟槽开挖控制措施:

1、对施工单位测量成果进行闭合复核,确保沟槽开挖的轴线、槽底高程及槽底坡度走向,严禁出现反坡。

2、对沟槽开挖的边坡系数进行检查,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要求放坡,避免沟槽塌方,保证槽底施工人员安全。

3、对土质不好的地段,要求施工单位编制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并审查后方可施工。

4、对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地段,要求施工单位编制换填方案并经设计审核通过后方可施工。

5、对沟槽开挖后管道垫层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进行铺设。

二、降水控制措施:

1、本工程所处地理位置为地下水位较高的郫县范围内,因此为了保证管道安装的正常进行,必须保证地下水位降至沟槽底部50cm以下。

2、对施工单位编制申报的降水专项方案进行审查,是否充分考虑承包合同规定的条件、施工现场条件以及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突出“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确定专项施工方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方可批准施工单位实施。

3、对施工单位进场实施降水的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施工机具进行检查,根据施工单位报送的清单,监理单位进行现场核对,是否和清单所列的型号、规格、数量、技术性能、设备状况相符。

4、对施工单位实施降水后的效果进行检查,若未能达到设计文件要求,则要求施工单位修改专项方案报送并经审查后批准实施,以保证满足设计文件要求。

三、管道安装控制措施:

1、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管道安装、水压试验等专项施工方案。

2、检查施工单位的起吊、搬运、安装、焊接、防腐所需的施工设备及机具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3、PCCP管安装的质量控制:

1)监理工程师检查到场的PCCP管外观,混凝土保护层是否有严重破损,承插口是否有变形或损伤,若有要求施工单位进行修复或请生产厂家现场修复。

2)检查到场PCCP管及胶圈的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等相关资料是否齐全、有效。

3)检查施工单位吊装的起重机械、吊钩吊具、钢索、卸扣等是否满足要求,有无避免吊装过程中损坏管道的保护措施。检查施工单位安装所用手动葫芦等机具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4)审查施工单位起重机械驾驶员、起重安装工的资格证书。

5)检查安装过程中,施工单位对承插口环是否逐根清理,并涂抹润滑剂,胶圈安装在插口凹槽中是否到位、受力均匀绷直,有无扭曲、翻转现象。不符合要求的,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改正,合格方可进行管道安装。6)管道安装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应使用专用量具(塞尺或厚薄规)检查胶圈是否在插口环的凹槽内,是否安装到位,检查接口间隙及偏转角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7)复核安装完成后管顶高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8)监理工程师对管道安装完成后的单口水压试验进行检查,满足密封要求的方可进行下一根管道的安装,如果未能达到规范要求,则指令施工单位调整复位或重装,直至合格为止。

9)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要求对PCCP管接口进行灌浆或人工抹浆处理,完成了的方可进行沟槽回填。

10)分段水压试验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审批的施工方案和强制性标准的相关要求执行。

4、钢管安装的质量控制:

1)监理工程师检查到场的钢管外观,内外防腐层是否有严重破损,钢管是否有变形或失圆,若有损坏要求施工单位进行修复。

2)检查到场钢管、管件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等相关资料是否齐全、有效。3)检查施工单位吊装的起重机械、吊钩吊具、钢索、卸扣等是否满足要求,有无避免吊装过程中损坏管道的保护措施。检查施工单位的电焊机、空压机、氧气、乙炔及割枪等施工机具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检查施工单位的防腐涂料的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及无毒检测报告等资料是否齐全有效。4)审查施工单位起重机械驾驶员、起重安装工、电焊工的资格证书或特种作业操作证书。

5)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在施焊前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焊接工艺评定合格方可进行焊接。6)检查钢管组对焊接前管节两端坡口及焊接面是否进行了除锈、修口、清根,坡口角度、钝边、间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7)焊接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先对焊缝进行外观检查,焊缝的外观、宽度、表面余高是否满足强制性标准要求,有无裂纹、气泡、夹渣、咬边、错边和未焊满现象,未达到强制性标准的焊缝应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改正。8)外观检查合格的,监理工程师按设计要求对焊缝进行无损探伤检测,不合格的焊缝要求施工单位返修,返修次数不得超过3次。

9)检查施工单位在防腐前是否对焊接面进行了除锈处理,除锈等级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10)监理工程师检查内外防腐的漆膜厚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有无空鼓、气泡,并按设计要求对外防腐层进行电火花检测,未达到设计标准的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合格后施工单位方可进行沟槽回填。

11)分段水压试验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审批的施工方案和强制性标准的相关要求执行。

四、井室砌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2、五、设备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本工程的设备安装主要是指各类阀门、伸缩器的安装

1、设备安装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和安装施工方案。2)检查作业条件:现场运输道路、水、电、照明、主要材料、机具及劳动力是否落实。

3)检查施工单位的起吊、搬运设备是否满足施工要求。4)检查施工单位在设备安装中采用的各种计量和检测器具是否符合规定。

2、设备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

1)要求施工单位在设备安装中要坚持施工人员自检,下道工序的交检,专职质检人员的专检,并且监理工程师对安装进行复检和抽检,并对每道工序进行检查和记录。

2)监理工程师检查施工单位在安装过程中使用的螺栓、螺帽等紧固件是否符合设计和产品标准的规定,有无出厂合格证及施工单位的自检记录。3)监理工程师对设备基础表面的模板、地脚螺栓、固定架及露出基础外的钢筋等,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拆除,所有预埋件的数量和位置要正确。对不要求的质量问题,指令施工单位立即进行处理,直至检验合格为止。4)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进行设备调平的方法进行审核或复检,以保证设备调平找正达到规范的要求。

5)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的资料进行检查,要求安装的质量记录资料要真实、齐全完整,签字齐备,所有的资料结论要明确以及资料要与安装过程的各阶段同步。

楼板施工裂缝的控制措施 篇6

摘要:钢筋混凝土的裂缝控制问题是建筑工程中很重要的问题之一,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是公认的建筑施工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对混凝土裂缝问题认识上的偏差,或重视程度不够,混凝土产生裂缝现象十分普遍。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乃是严重困扰着混凝土楼板施工质量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混凝土 楼板 裂缝 防治

0 引言

当前,不论是框架结构的工业建筑还是民用住宅楼中,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工程也是越来越多。

1 问题表现

斜向裂缝:多分布在房屋外墙转角所在房间的楼板上,裂缝一般成45o斜向,有时一只角同时出现两条裂缝,裂缝基本上为上下贯通。纵横向裂缝:主要表现为纵横向裂缝。如某教学楼,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大面积出现宽度0.1-0.3mm不等的纵横向裂缝。表面龟裂:此类裂缝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容易控制与处理。如某在建工程,因板面面积大,在晚上浇混凝土,第二天早上派人浇水,但前面浇,后面就干掉,到中午时板面出现龟裂缝,用肉眼可辩识。

2 裂缝产生的原因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材料选用方面的因素

2.1.1 水泥品种。水泥的选择是关系到收缩问题的关键。不同品种水泥的收缩值取决于C3A、SO3、石膏的含量及水泥细度等。而且,随着高强混凝土的应用,水泥的标号等级要求也就相应提高,水泥用量也就会增加,产生的水化热就越高,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也越大。

2.1.2 外加剂应用不当也会引起的裂缝。由于施工工期的需要,一般都会使用化学外加剂的,但外加剂应用不当会直接引起混凝土多种质量问题,并且外加剂的使用也会增大混凝土收缩的变化率,如掺减水剂用于改变混凝土和易性。高效减水剂的减水作用随时间延长而降低,这是坍落度损失的主要原因,由于高效减水剂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或早期水化物上,它或是被水化物包围,或是与水化物反应而被消耗掉,变得不能发挥分散能力,水泥颗粒间斥力减小,造成水泥颗粒凝聚,使混凝土坍落度减小,造成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损失过大或短期内完全丧失流动性,这类问题在混凝土生产行业中会经常遇到,程度轻的会引起混凝土施工困难,混凝土表面会出现收缩裂缝。

2.1.3 混凝土配合比。在原料一定的条件下,水灰比对混凝土收缩有很大的影响。混凝土收缩主要取决于单位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而用水量的影响比水泥用量大;在用水量一定内条件下,混凝土收缩随水泥用量的增大而加大,反之增大的幅度较小;在水灰比一定条件下,混凝土收缩率随水灰比的增加而明显增大;在水灰比相同条件下,混凝土干缩随砂率增大而加大,但增大的幅度较小。影响砼的收缩而产生裂缝原因包括单位用水量、单位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等控制参数。

2.2 施工方面的因素

2.2.1 配筋、楼板厚度、施工工艺不合标准。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为了节省施工的材料成本和节省人工费,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是没能按照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进行施工,钢筋安放位置不正确、钢筋间距偏大、楼板浇筑时厚度控制不符合设计要求、浇筑震捣不密实等原因也容易导致楼板产生裂缝。

2.2.2 施工时模板的处理。模板施工因素对产生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产生的:①由于楼板模板支撑刚度不够,梁板支撑刚度差异或模板挠度过大,造成模板支撑下沉变形过大;②如果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不够,在施工期间过度震动使支撑刚度变异部位出现多次瞬间相对位移,这样也会引起楼板的裂缝;③拆模过早,在混凝土没有完全硬化的时候就进行拆模板,混凝土硬化前过早承载或受到振动,很容易产生裂缝。

2.2.3 钢筋保护层偏大。施工浇注混凝土时为铺设架板,施工人员在钢筋上踩踏,致使板面负筋下沉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大,引起板面开裂。特别是负弯矩钢筋没有通长配置时,裂缝往往会出现在负弯矩钢筋的端部,沿板边缘近似成直线发展。

2.2.4 保护措施不到位。混凝土浇注后,没有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养护,导致楼板收缩开裂。①养护不及时,使混凝土养护初期过早脱水,使混凝土出现干缩。②混凝土养护初期受冻。③楼板施工完成后,混凝土终凝初期,施工机具和材料集中,或过早进人下道工序施工,造成较大施工荷载和震动,使其产生裂缝。

2.3 环境因素导致楼板裂缝 现在楼板在周围气温、空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也会产生裂缝的。①空气的相对湿度越低,混凝土收缩越大。②空气温度升高,混凝土的收缩随之增大。③长期风吹、日晒也会使混凝土收缩增大。

3 裂缝产生的危害

裂缝将对结构的承载力,防火性、抗渗性、抗钢筋锈蚀性、抗化学侵蚀性等耐久性能产生严重的危害。

3.1 影响结构承载力和使用安全性 对于受弯构件的楼板,尽管受弯区允许有宽度在一定范围内的裂缝存在,但是裂缝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一些使用者在装修时又给地面增加了很多设计者没有考虑的荷载时。

3.2 影响结构的防水性 楼板产生裂缝,除了影响结构安全性外,对使用者所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是渗漏水的危害,尤其是在没有做防水的房间表现突出。

3.3 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化学侵蚀、冻融循环、碳化、钢筋锈蚀、碱集料反应等,都会对混凝土结构体产生破坏作用。这些破坏作用的发生或进行的快慢,除了受混凝土自身材料性质的影响外,裂缝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从结构拆模到装修完成,要经过2—3个月的时间,有的大型工程还要跨年施工。这时空气中的CO2、SO2气体及雨水等就会顺着裂缝进入混凝土内部,促成钢筋锈蚀的加快;碱集料反应及碳化速度的加快进行;从而引起耐久性的下降和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4 裂缝的控制措施

4.1 设计方面的控制措施 设计者在民用建筑工程中不要一味追求使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C20级能满足要求,就不要使用C30级。

4.2 施工方面的控制措施

4.2.1 优选水泥品种。混凝土结构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水泥水化热的大量积聚致使混凝土出现早期升温及后期降温而产生的温差变化,为此,在施工中可采取一些措施,如选用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低热水泥品种来配制混凝土。

4.2.2 控制材料的使用。根据施工的具体条件降低水灰比,减少水的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泌水、离析等现象,使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减小。施工时尽可能选用良好的颗粒级配方案,用颗粒级配大的粗中砂来拌制混凝土,严格控制砂、石中的含泥量。另外,还应控制施工工期,尽量不要在高温季节施工,可减少温差应力对混凝土变形的影响。

4.2.3 提高操作水平。加强混凝土振捣,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加强对混凝土成品的保护和养护,避免温差裂缝的产生;对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应在浇筑后10到12小时内及时做好浇水养护,以使混凝土有足够的湿度保持水化反应,并且连续养护日期一般不少于半个月。这样,不仅有利于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而且还可以在养护时降低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约束作用,防止收缩裂缝的产生。

4.2.4 控制钢筋位置。在绑扎构造钢筋时为防止钢筋走位,可以用一些技术措施进行控制,从而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板面裂缝的发生。

5 小结

措施控制法 篇7

一、我国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第一, 成本控制观念落后。传统的成本控制观念以是否节约为标准, 片面强调降低成本, 节省费用开支, 成本管理的目的也仅局限于降低成本, 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从现代成本管理角度出发来分析成本管理目标, 不难发现, 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 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 反而有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降。降低产品成本, 由于其规模的大小受需求大小的制约, 加之现在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差异正在加大, 同类产品的生产规模有缩小的趋势, 企业成本简单地从核心企业转移到供应商或分销商, 非但不能降低产品最终销售价格, 而且会导致成本的增加。

第二, 融资成本不断提高。对于企业来说, 控制融资成本是所有企业控制成本的重要内容, 企业可以通过有效融资获得足够多的低成本资金以供企业生存、发展。反之, 如果企业获得资金付出的代价太高, 将直接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我国, 企业融资的渠道很多, 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和股票市场这两个渠道解决资金缺乏的问题。从过去直到现在这几年, 国家为了刺激投资和扩大消费, 多次降低了储蓄存款利率, 企业想靠降息来降低融资成本是不可能的。

第三, 成本信息严重扭曲。成本核算系统建立在业务量是影响成本的惟一因素这一假定基础之上, 成本核算过程过分简化在过去高度劳动密集型企业里, 对核算所作的这种简单假定通常不会严重扭曲产品成本。但在当今情况下, 直接人工成本比例大大下降, 制造费用所占比例大幅度上升再使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会产生一些不合理现象, 传统的成本核算法也将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 使企业错误地选择产品经营方向。

第四, 缺乏健全的成本控制制度体系我国企业在寻找走出困境的途径时, 较多考虑的是采用租赁、拍卖、兼并、破产、债转股等方法, 尤其是国有企业一味寻求国家提供优惠政策来扶持, 而较少考虑建立健全成本管理运行机制, 真正从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入手。此外, 宏观成本管理体制不完善, 检测不力, 也影响到企业健全内部成本控制机制的主动性。

二、实施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第一, 充分实施财务成本管理职能发挥财务管理对成本控制的优势, 需要健全成本费用管理机制, 充分实施财务部门抓成本管理的事前参与、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职能。掌握成本控制关键点, 发挥财务部门抓成本管理的优势, 利用自身拥有的大量价值信息, 运用量本利分析法, 合理测定成本最低, 利润最大的产销量, 减少无效或低效劳动, 开展价值工程活动寻找适合企业商品特点的既能提高产品功能, 又能降低成本的途径, 从产品的设计、论证抓起, 把技术进步、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防止产品功能无效, 把成本浪费消灭在产品的源头, 实现成本管理的事前参与和超前控制。企业建立成本控制系统, 强化成本预算约束, 推行质量成本控制办法, 实行成本定额管理、全员管理和全过程控制。

第二, 建立健全成本费用管理体系。建立成本控制系统, 强化成本预算约束, 推行质量成本控制办法, 实行成本定额管理、全员管理和全过程控制。实行费用归口、分级管理和预算控制, 建立必要的费用开支范围、标准和报销审批制度。根据预算和市场行情, 制定具有竞争性的价格为起点预测收入, 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 对成本指标进行合理分解, 并量化控制, 形成“市场重组众人挑, 人人肩上有指标”的氛围。

第三, 强化流动资产管理是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主要是应收账款控制和库存控制。应收账款目前已成为企业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减少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的比例, 防止形成呆账, 减少企业不应有的损失。应收账款控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所有经销商逐一进行信用分析, 建立起既适合于本企业实际情况, 又适合于经销商利益的双赢的信用政策;二是做好应收账款的清理工作, 采取月月对账, 确认债权工作, 以达到减少企业损失的目的。对于库存控制, 企业应根据每年生产计划制定较为合理的库存资金限额, 实施总量控制, 不定期地进行分析和控制。

第四, 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培养全员的成本意识。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 要充分挖掘财会人才资源, 在提高财会人员整体素质中实施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在成本管理中, 对企业成本产生影响的主观动因包括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综合素质、集体意识、企业主人翁地位意识、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工人之间以及工人与领导间的人际关系等。企业财会人员既要精通财会专业知识, 更要谙熟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基本知识, 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对高效科学管理的客观要求, 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知识优势和信息优势, 灵活运用现代财务管理方法, 以较高的人员素质保证实现较高质量的财务管理。

总之, 面对各种不利因素, 企业应排除万难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控制成本对企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企业自身要加强管理, 提高管理效率, 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减少闲置和无效消耗, 以降低成本, 同时加强对各种创新风险的评估, 避免风险损失。

摘要:企业成本控制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程序和方法, 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成本状况, 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 这些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 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企业也只有不断加强成本控制, 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获利水平。

关键词:成本控制,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李金华.关于企业成本控制方面的几个问题探讨[J].中国外资, 2011 (17) .

[2].贾宗武.对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6 (3) .

地铁施工防水控制措施 篇8

一、地铁防水施工的重要性

地铁施工时, 各式各样的因素都会影响其质量。其中, 渗漏水是众多影响因素中最为关键性的一个, 对地铁质量的影响程度也较高。因而怎样提高防水施工技术做好防水工作, 是地铁工程长久以来重中之重, 这一难题也是地铁施工工作人员与研究人员还未完全处理好的。社会各界因为近年来高频率出现的洪水灾害而把关注焦点放在了地铁施工中的防水施工技术上, 即使在如此高度重视下, 地铁在后期运营过程中因受到地下水浸蚀和渗透的影响而造成维修成本大幅增加的同时, 还会缩减地铁工程的使用寿命。认识不够、难度大、技术复杂以及要求高等是地铁施工长久以来渗漏水防治工作面临的难题。如今, 渗漏水防治技术伴随着在全国各大城市迅速且全面展开的轨道交通建设而得到了飞跃的进步。地铁工程防水施工在有效预防施工事故以及提升地铁工程使用安全这两方面根据收集、整理的地铁工程施工事故可得出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地铁防水施工主要原则

1. 整体性防水

工程人员由于欠缺对地铁整体防水的理解和充分重视, 通常只是在工程某个重点部位或某个关键过程做好地铁防水措施, 而其他部位与过程却忽略了防水的功能作用。地铁防水是一项系统、整体协作的工程这种意识理念必须进行深入强化, 务必致使所有参建工作人员都有这种意识理念。事实上, 地铁整体防水理念实际上就是地铁全过程防水, 而所谓的地铁项目全过程则是指业主方的规划、设计单位的设计、施工方的施工及运营单位的运营维护。因而只有通过统筹规划、高品质的管理以及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从整体上掌控地铁工程, 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地铁的防水质量。

2. 可维护性防水

便于养护、维护检修以及防排水功能能够持久保持, 具备这样的特性即是地铁防排水系统的可维护性防水。无论任何防排水措施一旦具备可维护防水功能属性的, 便可进行维护、更换运营期间出现障碍或者事故的部位, 从而致使整体维持一个良好的状态。针对地铁防排水现状可维护性防水是其诞生地一种新理念、新要求。要想满足防水系统的可维护, 务必做到以下条件: (1) 仔细护卫防水层, 维持排水系统通顺, 预防异物、泥砂堵塞排水系统; (2) 封堵衬砌的渗漏操作简便, 轻易能够找出渗漏源, 替换变形缝与施工缝等位置的防水材料简便, 容易疏通排水系统等。通过一些工艺技术如设置可控制网络化排水系统、预埋注浆设施防堵和新型分区防水技术可以达成地铁的可维护性防水, 有效控制衬砌后方的地下水, 即使出现渗漏处也能方便判断、修复, 从而最终易于维护系统, 得以实现地铁的防水功能。

3. 动态性防水

动态防水有两个部分, 一是材料动态防水, 二是结构工艺动态防水。结构工艺动态防水的特点是顺应结构变形的能力、防水的自我调节性, 而材料动态防水的特点是材料本身的自身修复能力。动态防水是采用特殊工艺技术或者凭借结构防水材料自身等特点依据渗透到地铁结构的地下水状况或者结构的变形状况进行的一种主动防水。

三、地铁工程防水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

1.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技术

提升混凝土自身的密实性是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技术的重点之一, 要想做到缩减或抑制空隙出现在混凝土结构中, 掌控好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以及使用材料的选择非常关键。收缩开裂的现象通常会出现在混凝土中, 因而具备有良好抗渗性、较强泌水性、较高耐腐蚀性、较低水化热的水泥是制作防水混凝土的首选, 也是有效防水的有力保障。此外, 要做好补偿混凝土的收缩现象可以添加适量的膨胀剂, 这样可有效预防裂缝因混凝土产生收缩而发生。要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易性, 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减水剂、膨胀剂。要在初凝之前做好浇筑工作, 可以把一定量的缓凝剂加入到混凝土之中, 这样初凝的时间就会得到延长, 离析、冷缝现象的发生就会得以减少。地铁工程完工后接下来的就是养护工作, 这也是一项重要的关键性工作, 混凝土强度的有力保障务必凭借合理、及时、科学地养护来达成。

2. 接缝防水技术

(1) 施工缝防水技术

地铁的质量及后期投入使用后其寿命都深受未处理好的施工缝的严重影响, 这也是常见的结构自防水的软肋—施工缝问题。进行施工缝防水操作时, 务必按照设计要求来选择所用钢板腻子止水带的材质、性能及规格, 气泡、裂缝务必严禁出现, 平整搭接、牢固粘贴, 且须确保不小于10cm的搭接长度。保证平直安装止水带, 且埋入先浇、后浇混凝土内的钢板腻子止水带各自都是1/2带宽;水平纵向施工缝止水带利用铁丝紧紧固定在钢筋上, 施工缝使用混凝土灌筑后再进行手动安设, 这时在模板支架上也需用钢筋进行临时稳固;务必依照要求长度来进行环向与纵向水平施工缝止水带的加工, 在进行焊接操作来接长水平与环向施工缝止水带时使用的十字接头务必选用专用的;为预防出现跑模现象, 务必保证有稳固地环向施工缝端头, 务必做好彻底凿毛、扫除杂物、清理干净先浇筑的混凝土基面工作;在进行灌筑衬砌混凝土操作的时候, 振捣止水带两侧的混凝土可通过插入式捣固器来进行强度的加大。从以上操作技术来看, 施工缝防水操作技术在地铁防水施工中也占据了关键性操作技术的地位。

(2) 变形缝处理技术

变形缝是一种结构缝隙, 往往以20mm~30mm的宽度为佳。设置变形缝地原因在于混凝土结构存在胀缩现象。

变形缝的常见处理措施有: (1) 背贴式的止水带表面有突起的齿条, 把其铺设在变形缝部位的混凝土外侧, 模注防水混凝土可与其齿条咬合严密, 这样就可做到密封止水的功能。把表面有出浆孔的注浆管牢牢稳固在背贴式止水带的两翼最外侧齿条的内侧根部, 这样止水带齿条与混凝土的空隙就可通过将浆液利用出浆孔进行密实填充, 实现密封止水的目的; (2) 中埋式止水带、钢边橡胶止水带都可用作变形缝部位的止水; (3) 此外, 还可以使用密封膏达到嵌缝密封变形缝达到止水的功能。

(3) 后浇带防水

在两侧接缝中部安装镀锌钢板止水带即指后浇带防水。首先将表面的杂物用钢刷清扫干净, 其次把界面剂涂在清扫干净的表面, 最后用作浇筑的混凝土务必具备微膨胀性能, 界面剂和混凝土要按照标准的比例配合, 这样方可有效提高防水的功能。重复注浆管以20mm的间距埋置在贴近施工缝处平行钢板止水带的背水面侧, 注浆嘴按间距8m~13m布置。此外, 排水效果在防水工程施工过程中也务必关注, 为了达到预期的防水功能效果, 需要紧密结合排水与防水工程。地铁工程的支护采用喷锚网时, 可把排水沟设置在结构的外围, 确保施工面最大程度保持一个干燥的状态, 尽可能缩减施工面受地下水的影响。

四、地铁防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局部渗水、形式各样地渗漏水现象、主体结构出现施工缝与裂缝等都是地铁防水施工中普遍能见的问题。

1. 施工缝、诱导缝渗水

造成该问题的原因一般有:材料本身如止水钢板、止水带等有质量方面的问题;材料本身如止水钢板、止水带等牢固程度或者定位准确欠缺;气泡、缝隙因为混凝土与止水带之间接触不好而存在。针对以上问题, 可采取如下的解决方案:诱导缝与施工缝的侧墙面采用微晶水泥砂浆细心找平;要牢固、准确地定位止水钢板与止水带;混凝土的振捣要充分。

2. 地下连续墙夹缝渗漏

针对地下连续墙夹缝渗漏现象, 首先用凿子凿开漏水点的混凝土, 清理干净漏水点四周的泥浆, 把压浆管、冒浆管安放在其周围, 最终压浆堵漏时采用双快水泥, 且整个压浆堵漏操作直至从冒浆管溢出浆液方可停止结束。

3. 顶板冷裂缝及收缩缝

如今大多设计忽视了产生裂缝的因素只是对砼强度和抗渗等级进行片面强调:如内衬墙受到地墙的约束而收缩变形、混凝土水化热所形成的温度应力以及气候等等。一旦顶板冷裂缝及收缩缝产生, 为避免收缩裂缝因混凝土水化热而形成, 通常可以水化热较低的矿渣水泥替换;封闭顶板开口可有效预防混凝土因冷空气对流而产生开裂;选用化学注浆法完善结构内部地防水处理, 并选用低模量的聚硫密封膏。

五、结语

农村养猪疫病控制措施 篇9

1 圈舍布局合理

农村养猪主要是因地制宜地建造猪舍, 但是也要重视科学布局, 猪舍建造尽量符合动物防疫的要求, 采光通风和污物、污水的排放设施均要齐全。农村人为养护方便, 喜欢将猪舍建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 因此在建造猪舍时首先要尽量远离住户, 防止人畜相互传播疫病;其次要保证圈舍地面高, 以方便阴雨天气时排水。有条件地区可在村外统一规划, 建设养殖小区, 这样更便于合理布局, 科学管理。

2 坚持自繁自养, 全进全出饲养模式

有条件养猪户可以自己饲养母猪, 生下小猪自己育肥, 这种养殖方式有利于避免引种带来的各种疫病, 同时对所养猪的生活方式比较了解, 饲养起来更得心应手。如果从外地调猪, 一定要做到“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一批猪全部出栏后, 将圈舍和用具彻底清洗消毒, 并在天气晴朗条件下空置一周以上, 如遇阴雨天气, 可在空舍内撒布生石灰。这样过一段时间进猪, 可确保有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切不可在一批猪尚未出售完毕或刚售出, 为赶时间或一点小的经济利益而立即进猪, 特别是上批猪有生病的情况下, 更不可盲目行事。

3 保证全价营养

虽然目前广大农村养猪户的养猪规模都有较大的提高, 饲养的品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部分养猪户仍然是粗放的饲养模式, 所用饲料达不到所养猪的饲养标准, 有的饲料原料质量低劣, 几无营养可谈, 这种粗放饲养方式的后果是良种猪达不到好的饲养条件, 生长缓慢, 抗病力差, 更易诱发各种疾病。提出供全价的饲养是保证生猪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在养殖过程中, 要根据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结合实际情况, 合理配制日粮, 尽量满足猪的营养需要, 从而保证猪只健康成长。

4 尽量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农村养猪由于条件所限, 圈舍建造往往不太合理。有冬季保温不良, 夏季通风、降温不好等弊端, 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猪病发生几率的增加。对生存环境稍加改善, 花费代价不大, 又有良好效果。夏季高温时, 对中小猪主要是防止蚊虫叮咬、避免日光曝晒及通风要好。可在圈舍上方安装纱窗及遮阳网。同时在圈舍周围种树等, 既美化环境又起到降温作用。有人夏季在猪舍内安装电风扇, 这一举措对中小猪而言, 有可能更易使其生病。如天气太热, 可适当降低猪舍中养猪数量, 放一装有水的水槽供其洗浴, 并有充足的饮水, 同时可在日粮内添加VC、Na HCO3等抗热应激药物, 采取这些措施即可有效缓解高温对猪生长的影响。遇阴雨天气时, 可在圈舍四周堆放生石灰以降低猪舍内的湿度, 同时石灰熟化后也可用于圈舍消毒。而在冬季, 中小猪要注意保暖, 可在圈舍内放置垫草, 同时在圈舍上方放置草帘等保温设施, 总之, 因地制宜的创造条件, 既花费不多, 又起作用。

5 科学制定防疫、保健措施

农村养猪虽然规模较小, 但是制定详细的疫病防制计划仍是十分重要的。当前农村饲养育肥猪关健要做好猪瘟、口蹄疫、蓝耳病3个病毒性疾病, 猪链球菌、猪肺疫、猪丹毒、3个细菌性疾病及猪体内外寄生虫病的防控。仔猪购回后, 应少喂勤添, 不宜喂饱。同时适当应用电解多维饮水及健胃药物调整肠胃, 使仔猪尽快适应新的环境。适应后应先进行驱虫, 间隔5 d后再次驱虫。在驱虫期间及时清除猪舍内粪便及杂物并做发酵处理。购回10 d后完全健康正常即可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防疫。首先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疫苗的预防。之后其它疫苗可每隔半个月防疫1次。疫苗注射其间, 要加强饲养管理, 以促使其产生坚强抗体。经过防疫的猪, 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即可健康成长。

6 主动加强疫情监控

由于近年畜禽疫病的复杂化, 国家对动物疫病的监控也加大了工作力度。一般县级以上实验室均具备重大动物疫病的检测手段。对防疫过后动物进行相应的抗体检测, 可以准确了解防疫效果。有些养殖户认为, 只要防疫过, 猪就对相应疫病有了抗病力。其实不然,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疫苗注射后, 经常发生免疫失败现象。疫苗注射后, 抗体滴度是否达到抗病水平, 只有经过相应的检测才能充分了解。因此广大养殖户应在防疫过后, 主动联系当地动检部门, 对所养猪及时进行抗体检测, 了解猪群的整体抗病能力, 并根据检测结果, 及时调整免疫程序, 从而更有效的防止疫病的发生。

相关知识

病原菌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

猪瘟预防及控制措施 篇10

肉质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张,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养猪规模的扩大, 最为明显的便是大型养猪场。然而, 规模化养猪场往往更容易被各类病毒入侵感染, 给猪的繁殖、生长及生产等造成严重的影响, 其中最为常见是猪瘟入侵。针对猪瘟侵袭, 养殖户应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以保障市场上的肉质质量及自己的经济效益, 促进养猪业的稳健发展,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社会经济损失。

2 有效控制及预防猪瘟的措施

2.1 有效控制猪瘟病毒的蔓延

多年来, 猪瘟广受人们关注, 其广发领域主要是规模化的猪场, 是我国养殖业发展的一大障碍。针对猪瘟, 养殖户必须严格监督管理整个养殖过程有效预防猪瘟病毒的产生, 阻断疫情扩展, 以改善猪的健康状况, 提高养殖效果。比如, 养殖者可实施自养自繁的策略, 进行现代化的封闭式管理, 并对种猪进行严谨观察, 特别是种猪刚引进时, 养殖者应进行现场专业的观察及隔离, 并严格检测免疫情况。与此同时, 还应及时进行种猪的净化, 实施相应的防疫措施, 如利用猪瘟免化弱毒疫苗对猪瘟病毒进行预防, 避免因持续性感染而产生猪瘟, 杜绝疫情蔓延, 从根源上进行猪瘟的预防及控制。

2.2 有效控制猪的腹泻

根据学者的相关研究发现, 猪瘟盛行时, 猪腹泻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 而患有腹泻的猪生长状况都较差。针对个别猪腹泻问题, 养殖者应及时采用有效的控制及防治措施, 如采用药物治疗, 结合个别治疗与群体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及时进行有效的疾病治疗、防御及疫情控制, 如对具有腹泻状况的猪进行药物治疗, 避免猪体脱水, 同时也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有效手段;针对猪的群体发病问题, 养殖者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如停止给猪喂食, 并在猪的饮用水中加入适量药物, 然后进行观察, 必要时还应给猪进行吊水;在进行预防控制的过程中, 针对因腹泻脱水而较为虚弱的猪必须及时实施相应的药物治疗, 如利用强心补液及静脉补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并与健康的猪相隔离。此外, 还可结合养猪场的实际情况, 采用注射针水的方式进行用处方治疗, 如处方:10ml的5%蒽诺沙星、3~5支2ml量装的0.5%VC、25mg地塞米松, 处方的配制因病情而异, 可结合猪的整体腹泻情况进行配制注射, 一天一般注射1~2次, 病情较为严重的可结合情况注射3次。以达到有效预防、控制猪瘟的效果。

2.3 有效预治水肿病

猪瘟盛行时, 猪仔很容易患水肿病, 该病发生的速度很快, 且目前治疗猪仔水肿病的水平较低, 效果较差。在有一定规模的养猪场中, 养殖者必须全程观察猪仔的养殖过程, 加强水肿病预防的力度, 尽量控制病情, 阻断疫情的传播途径, 如将感染病毒的猪与健康的猪分离养殖, 以达到有效控制和预防猪瘟的效果。此外, 养殖者应及时发现患病猪仔, 并及时进行治疗, 在发病早期可根据病情进行针剂治疗, 如配制针剂:40ml25%的葡萄糖, 2ml相应规格的卡那霉素, 对针头、针管进行严格消毒之后, 再实施静脉注射, 同时, 将0.05g的VC肌注。此外, 还可利用抗生素进行猪仔水肿病的治疗, 或在利用抗生素的基础上辅与双氢克尿噻、地塞米松等, 以最大限度提高治疗及防控水肿病的效果。

3 结束语

结合我国现阶段养殖业的基本情况, 各养殖者必须积极采取相应的猪瘟控制及预防措施, 强化饲养管控, 完善疫情防治体系。在养殖猪的过程中, 养殖者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养殖活动, 有效控制猪瘟病毒的蔓延, 严格对待猪的腹泻及水肿病, 避免给养殖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 也从根本上保障市场上猪肉及其肉制品的质量安全, 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相应贡献。

摘要:随着我国国力持续增强, 百姓的生活条件也持续得到改善, 人们对肉制品的需求量也逐渐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在养猪业持续快速发展的现阶段, 养猪业正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 即传染病的蔓延, 而猪瘟是各种传染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 也是养殖户最害怕牲畜感染的一类疾病。文章主要分析了猪瘟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以期为养殖户带来有效的疾病防治措施。

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篇11

关键词:公路路基 施工技术填筑边坡

前言

从事过公路建设路基施工的技术人员都知道,路基工程在我们的公路建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任何一条新建道路,如果路基质量在建设过程中得不到充分保障,在质量方面存在隐患,那么,其后续工程如底基层、基层、面层等路面工程、防护工程各个部位再怎么牢固,怎么坚硬,怎么达到国家规定的施工技术规范也始终无法得到根本的保障。对此,路基工程作为公路工程所有组成部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施工部位,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科学措施来确保其质量,特别是在当今各类公路都提出了“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这样的要求的建设年代,我们更应该慎之又慎,精心组织、严格把关,更好地确保路基质量。

1设计过程的技术措施

1.1做好道路线形的规划选线工作

线路走向对地质勘探调查、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施工环境条件等都有较大的影响,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投资额度和建设工期及建设质量。对路线经过区域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施工环境条件等进行详细探查,对特殊路基段尤其要提供详细的设计资料及各类设计指标,在地表不良路段,设计可考虑换土或掺白灰、掺碎石、水泥及铺设土工布等措施。

1.2做好路基填筑高度及填筑方案的设计工作

确保路基最小填筑高度必须保证不因地面水、地下水、毛细水及冻胀作用的影响而降低其整体性和稳定性,按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要求,根据土基干湿类型及地下水、毛细水位高度,确保路基最小填筑高度。当路基填筑标准因外因限制而不能达到规范规定时,则应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如:换填砂砾、石渣、戈壁料等透水性材料或设置隔离层或修筑地下渗透沟、盲沟等以避免地面积水和地下水浸入路基,影响路基工作区内的土基强度与整体性和稳定性。土质挖方路基,须换填厚度不少于60cm的砂砾,石质挖方路基,须设置30cm砂砾垫层,横向排水不畅路段要加设盲沟。

1.3明确路基填料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在各级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中,必须明确不同填高内路基填料的CBR值(最小强度)、级配及最大粒径要求(北方盐碱土质地带还应明确易造成病害的易溶盐含量标准)。种植土、腐殖土、盐渍土、淤泥冻土及强膨胀土等劣质土严禁直接用于填筑路基。砾(角砾)类土、戈壁料应优先选作路基填料,土质较差的细粒土应进行惨配后可填于路堤底部。

1.4严格路基综合排水设计

应遵循整体协调,因地制宜,綜合考虑路基结构、路基材料等的原则进行路基的纵、横向排水设计,避免造成路基两侧因排水不畅引起积水浸泡路基,造成路基承载力下降,引起路基发生不均匀的沉降变形。在路基两侧应设置排水边沟,平坡路段边沟须设有纵坡,确保排水通畅。高填方路段采用集中排水措施,通常采用各类泄水沟槽,并与警示桩、防撞墙统筹考虑,要求在每20-40m及主要变坡点处设置简易或永久性泄水槽。挖方段根据上边坡的汇水面积来设计截水沟,并考虑边坡土质和边坡,设置挡墙或护坡防止塌方,路基较低路段可以采取加设砂砾层及渗水盲沟,并加大、加深边沟等排水措施。

1.5确保路基边坡稳定性

高填、深挖路基的边坡应根据填料种类、边坡高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基本条件确定,高填路堤必须进行路基稳定性验算。填方边坡过高时,应按照规范要求,每7米左右的高度设置一层边坡平台,平台面宽保持1米左右即。

1.6采用路基综合防护形式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积极推行植物防护与硬防护相结合的综合防护形式,在比较稳定的土质边坡采用种草、铺设草皮、植树等植物防护措施。岩体风化严重、节理发育、软质岩石、松散碎(砾)石土的挖方边坡以及受水流侵蚀,植物不易生长的填方边坡可采用护面墙、砌石、圬工砌体等工程防护措施,沿河路基、受冰水侵害和冲刷路段采用挡土墙、砌石护坡、石笼抛石等直接防护措施。

2施工过程的技术措施

2.1编制完善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各施工段的先后施工顺序

通常高填方段应优先安排施工,施工过程中明确各类构造物和路基的衔接关系。在整个路基的施工中要以施工组织设计为龙头,以人员、机械、后勤保障为基础,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调配人员、设备,是保证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2.2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开工前要认真审阅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详细了解各段路基的填、挖情况和前期准备工作。如挖方路段的地质条件、地下水位情况、弃方运距、弃土场能否满足弃方方量要求;填方地段的原地面情况、填方材料的材质、运距;各类拉运车辆的数量、车况及洒水、摊铺、碾压机械的完好情况;土方平衡和调配情况等……。对于重要地段要作重点勘察,现场要进一步核对施工图设计资料,发现设计文件中有误之处要及时上报业主,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妥善处理。

2.3做好地基处理

认真清除地表土不良土质,加强地基压实处理,地表腐殖土、植被、树根、垃圾、不良土质(盐渍土,膨胀土等)必须予以彻底清除后进行换填,同时应加大地表的压实密度,采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处置。

2.4填筑路基前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必须疏通路基两侧纵横向排水系统,避免路基受水浸泡。特别是地基土为黄土、粘土、粉土等细粒土时,在干燥状态下(最佳含水量)结构比较强,有较强承载能力,一旦受水浸泡,将易形成翻浆或路基沉降,因此做好路基施工前排水畅通尤为重要;其次,要严格选取路基填料用土。路基填料确定前,需进行土质分析、CBR值、标准击实、标准筛分、液塑性等试验,盐渍土地区还应增加易溶盐试验,对于种植土、腐殖土、淤泥、强膨胀土等劣质土和CBR值、最大粒径、级配等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材料,不能用于路基填筑;再则,路基填筑前还要根据设计进行施工放样,建立半永久性的临时水准点和坐标点并做好记录。路基坡脚放样一定要准确,确保路基宽度满足设计要求,路基坡角范围内,要求清除杂草、树根、淤泥等,并进行整形碾压,压实度须达到规范要求。旧路加宽、半填半挖段做好宽度不小1m的向内倾斜的台阶(多雨季节不必做成内倾式台阶)。

2.5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1)填石路基与指状冲沟地段路基施工,可利用重型夯实设备进行强夯处理,或将土工隔栅、土工布等各类分层材料水平分层铺设于填石路堤内,防止或减缓细料在填料空隙中的流动。

(2)路基施工必须分段、分层、分材料品种填筑,逐层碾压、分层检测合格才能填筑下一层。施工中严禁采用滚填方式,一般路段填筑厚度不得大于30cm,压实厚度不得大于25cm,构造物两侧(桥涵头回填处理)松铺厚度不得大于20cm,不同性质的填筑材料不能混填,同一种土填筑厚度不能小于三层。路基填筑须全幅填筑,一次到位,严禁路基两侧帮宽。填筑材料的摊铺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对填筑材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确保达到材料的最佳含水量后进行碾压,材料填筑之前需对上一填筑层表面进行拉毛处理,这样有利于路基各填筑层之间更好的结合。碾压过程中,要控制好含水量,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压实度检测按照国家规范每层1000m2(不足1000m2按1000m2计)不少于2点。根据不同填土类型和压实厚度,选择并组合好拉运、摊铺、洒水、压实等机械设备,对路基填筑质量至关重要。对于砂砾土而言,振动压路机具有滚压和振动双重作用,效果较好。对于道路改造项目,新老路基接合面宽度不小于1米,每层厚度不大于0.6米为宜,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施工方可在监理认可的情况下具体确定。

(3)路堑施工要保证排水畅通,按照设计及时实施排水边沟、截水沟、盲沟等排水系统。对上边坡施工时,应确保坡体的稳定性和整体性,避免欠挖或超挖,特别是超挖現象,造成帮坡,不仅增加工程成本,还难以保证边坡的质量稳定性,给刷坡和坡面防护制作带来施工难度。石方爆破尽量采用中小炮,光面爆破的方法,避免大规模爆破形成松散面积过大,坡体失稳。机械开挖时,边坡应配以平地机、挖掘机或人工修整。路床顶面如有超挖,应清除松方并采用透水性材料进行回填,并认真碾压,压实度按路床项目标准进行控制。

(4)路基施工中,应重视排水工程,防止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水患,给路基、路面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按照施工图设计要求先做好路基周边的各类排水工程以及施工场地附近的临时排水设施,以保持路基能处于适中含水量、整体坚固和稳定状态。路基顶面做成2%左右的横坡,以便于表面水及时排出。

(5)路基土石方施工时或完工后,除了对排水设施实施外,还应及时进行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和养生。各类防护与加固应在稳定的基础或坡体施工。防护工程的砂浆、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拌和,随拌随用,并注重做好养生。

3施工过程的材料控制

3.1路基填筑材料中含水量应达标

目前用作路基填筑的材料越来越多,诸如天然戈壁料、碎石土、砾石土等都是较为理想的材料.虽然这些材料作为路基填料有强度高、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但他们的优点往往被施工人员认为只要使用这种材料就可以做出好的路基,施工中为了减低成本,许多施工单位不注意材料的最佳含水量,甚至忽略这些,造成路基反复碾压很难达到高标准的压实度现象。

3.2路基填筑材料中易熔盐含量不应超标

路基填筑材料中易溶盐含量超过国家规范要求时即属盐渍土,盐渍土常遇到的易溶盐类有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硫酸镁、碳酸钠、重碳酸钠,有时也可遇到不易溶解的硫酸钙和很难溶解的碳酸钙,由于土中所含易溶盐会使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变化,引起许多路基“病害”的出现,随着土中含盐性质和含盐量的不同,盐渍土所引起的路基“病害”的类型与严重程度也不同,常见的盐涨现象就是典型的易熔盐含量超标引起的路基病害。

4结束语

总之,路基施工要遵循规范要求,确保质量,创造出优质工程,服务于社会。只有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及施工技术规范,做好设计与施工两个主要环节的技术把关,再加上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严密组织、科学安排、精心施工,路基质量才能得到充分保障。

前言

从事过公路建设路基施工的技术人员都知道,路基工程在我们的公路建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任何一条新建道路,如果路基质量在建设过程中得不到充分保障,在质量方面存在隐患,那么,其后续工程如底基层、基层、面层等路面工程、防护工程各个部位再怎么牢固,怎么坚硬,怎么达到国家规定的施工技术规范也始终无法得到根本的保障。对此,路基工程作为公路工程所有组成部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施工部位,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科学措施来确保其质量,特别是在当今各类公路都提出了“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这样的要求的建设年代,我们更应该慎之又慎,精心组织、严格把关,更好地确保路基质量。

1设计过程的技术措施

1.1做好道路线形的规划选线工作

线路走向对地质勘探调查、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施工环境条件等都有较大的影响,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投资额度和建设工期及建设质量。对路线经过区域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施工环境条件等进行详细探查,对特殊路基段尤其要提供详细的设计资料及各类设计指标,在地表不良路段,设计可考虑换土或掺白灰、掺碎石、水泥及铺设土工布等措施。

1.2做好路基填筑高度及填筑方案的设计工作

确保路基最小填筑高度必须保证不因地面水、地下水、毛细水及冻胀作用的影响而降低其整体性和稳定性,按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要求,根据土基干湿类型及地下水、毛细水位高度,确保路基最小填筑高度。当路基填筑标准因外因限制而不能达到规范规定时,则应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如:换填砂砾、石渣、戈壁料等透水性材料或设置隔离层或修筑地下渗透沟、盲沟等以避免地面积水和地下水浸入路基,影响路基工作区内的土基强度与整体性和稳定性。土质挖方路基,须换填厚度不少于60cm的砂砾,石质挖方路基,须设置30cm砂砾垫层,横向排水不畅路段要加设盲沟。

1.3明确路基填料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在各级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中,必须明确不同填高内路基填料的CBR值(最小强度)、级配及最大粒径要求(北方盐碱土质地带还应明确易造成病害的易溶盐含量标准)。种植土、腐殖土、盐渍土、淤泥冻土及强膨胀土等劣质土严禁直接用于填筑路基。砾(角砾)类土、戈壁料应优先选作路基填料,土质较差的细粒土应进行惨配后可填于路堤底部。

1.4严格路基综合排水设计

应遵循整体协调,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路基结构、路基材料等的原则进行路基的纵、横向排水设计,避免造成路基两侧因排水不畅引起积水浸泡路基,造成路基承载力下降,引起路基发生不均匀的沉降变形。在路基两侧应设置排水边沟,平坡路段边沟须设有纵坡,确保排水通畅。高填方路段采用集中排水措施,通常采用各类泄水沟槽,并与警示桩、防撞墙统筹考虑,要求在每20-40m及主要变坡点处设置简易或永久性泄水槽。挖方段根据上边坡的汇水面积来设计截水沟,并考虑边坡土质和边坡,设置挡墙或护坡防止塌方,路基较低路段可以采取加设砂砾层及渗水盲沟,并加大、加深边沟等排水措施。

1.5确保路基边坡稳定性

高填、深挖路基的边坡应根据填料种类、边坡高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基本条件确定,高填路堤必须进行路基稳定性验算。填方边坡过高时,应按照规范要求,每7米左右的高度设置一层边坡平台,平台面宽保持1米左右即。

1.6采用路基综合防护形式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积极推行植物防护与硬防护相结合的综合防护形式,在比较稳定的土质边坡采用种草、铺设草皮、植树等植物防护措施。岩体风化严重、节理发育、软质岩石、松散碎(砾)石土的挖方边坡以及受水流侵蚀,植物不易生长的填方边坡可采用护面墙、砌石、圬工砌体等工程防护措施,沿河路基、受冰水侵害和冲刷路段采用挡土墙、砌石护坡、石笼抛石等直接防护措施。

2施工过程的技术措施

2.1编制完善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各施工段的先后施工顺序

通常高填方段应优先安排施工,施工过程中明确各类构造物和路基的衔接关系。在整个路基的施工中要以施工组织设计为龙头,以人员、机械、后勤保障为基础,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调配人员、设备,是保证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2.2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开工前要认真审阅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详细了解各段路基的填、挖情况和前期准备工作。如挖方路段的地质条件、地下水位情况、弃方运距、弃土场能否满足弃方方量要求;填方地段的原地面情况、填方材料的材质、运距;各类拉运车辆的数量、车况及洒水、摊铺、碾压机械的完好情况;土方平衡和调配情况等……。对于重要地段要作重点勘察,现场要进一步核对施工图设计资料,发现设计文件中有误之处要及时上报业主,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妥善处理。

2.3做好地基处理

认真清除地表土不良土质,加强地基压实处理,地表腐殖土、植被、树根、垃圾、不良土质(盐渍土,膨胀土等)必须予以彻底清除后进行换填,同时应加大地表的压实密度,采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处置。

2.4填筑路基前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必须疏通路基两侧纵横向排水系统,避免路基受水浸泡。特别是地基土为黄土、粘土、粉土等细粒土时,在干燥状态下(最佳含水量)结构比较强,有较强承载能力,一旦受水浸泡,将易形成翻浆或路基沉降,因此做好路基施工前排水畅通尤为重要;其次,要严格选取路基填料用土。路基填料确定前,需进行土质分析、CBR值、标准击实、标准筛分、液塑性等试验,盐渍土地区还应增加易溶盐试验,对于种植土、腐殖土、淤泥、强膨胀土等劣质土和CBR值、最大粒径、级配等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材料,不能用于路基填筑;再则,路基填筑前还要根据设计进行施工放样,建立半永久性的临时水准点和坐标点并做好记录。路基坡脚放样一定要准确,确保路基宽度满足设计要求,路基坡角范围内,要求清除杂草、树根、淤泥等,并进行整形碾压,压实度须达到规范要求。旧路加宽、半填半挖段做好宽度不小1m的向内倾斜的台阶(多雨季节不必做成内倾式台阶)。

2.5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1)填石路基与指状冲沟地段路基施工,可利用重型夯实设备进行强夯处理,或将土工隔栅、土工布等各类分层材料水平分层铺设于填石路堤内,防止或减缓细料在填料空隙中的流动。

(2)路基施工必须分段、分层、分材料品种填筑,逐层碾压、分层检测合格才能填筑下一层。施工中严禁采用滚填方式,一般路段填筑厚度不得大于30cm,压实厚度不得大于25cm,构造物两侧(桥涵头回填处理)松铺厚度不得大于20cm,不同性质的填筑材料不能混填,同一种土填筑厚度不能小于三层。路基填筑须全幅填筑,一次到位,严禁路基两侧帮宽。填筑材料的摊铺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对填筑材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确保达到材料的最佳含水量后进行碾压,材料填筑之前需对上一填筑层表面进行拉毛处理,这样有利于路基各填筑层之间更好的结合。碾压过程中,要控制好含水量,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压实度检测按照国家规范每层1000m2(不足1000m2按1000m2计)不少于2点。根据不同填土类型和压实厚度,选择并组合好拉运、摊铺、洒水、压实等机械设备,对路基填筑质量至关重要。对于砂砾土而言,振动压路机具有滚压和振动双重作用,效果较好。对于道路改造项目,新老路基接合面宽度不小于1米,每层厚度不大于0.6米为宜,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施工方可在监理认可的情况下具体确定。

(3)路堑施工要保证排水畅通,按照设计及时实施排水边沟、截水沟、盲沟等排水系统。对上边坡施工时,应确保坡体的稳定性和整体性,避免欠挖或超挖,特别是超挖现象,造成帮坡,不仅增加工程成本,还难以保证边坡的质量稳定性,给刷坡和坡面防护制作带来施工难度。石方爆破尽量采用中小炮,光面爆破的方法,避免大规模爆破形成松散面积过大,坡体失稳。机械开挖时,边坡应配以平地机、挖掘机或人工修整。路床顶面如有超挖,应清除松方并采用透水性材料进行回填,并认真碾压,压实度按路床项目标准进行控制。

(4)路基施工中,应重视排水工程,防止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水患,给路基、路面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按照施工图设计要求先做好路基周边的各类排水工程以及施工场地附近的临时排水设施,以保持路基能处于适中含水量、整体坚固和稳定状态。路基顶面做成2%左右的横坡,以便于表面水及时排出。

(5)路基土石方施工时或完工后,除了对排水设施实施外,还应及时进行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和养生。各类防护与加固应在穩定的基础或坡体施工。防护工程的砂浆、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拌和,随拌随用,并注重做好养生。

3施工过程的材料控制

3.1路基填筑材料中含水量应达标

目前用作路基填筑的材料越来越多,诸如天然戈壁料、碎石土、砾石土等都是较为理想的材料.虽然这些材料作为路基填料有强度高、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但他们的优点往往被施工人员认为只要使用这种材料就可以做出好的路基,施工中为了减低成本,许多施工单位不注意材料的最佳含水量,甚至忽略这些,造成路基反复碾压很难达到高标准的压实度现象。

3.2路基填筑材料中易熔盐含量不应超标

路基填筑材料中易溶盐含量超过国家规范要求时即属盐渍土,盐渍土常遇到的易溶盐类有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硫酸镁、碳酸钠、重碳酸钠,有时也可遇到不易溶解的硫酸钙和很难溶解的碳酸钙,由于土中所含易溶盐会使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变化,引起许多路基“病害”的出现,随着土中含盐性质和含盐量的不同,盐渍土所引起的路基“病害”的类型与严重程度也不同,常见的盐涨现象就是典型的易熔盐含量超标引起的路基病害。

4结束语

总之,路基施工要遵循规范要求,确保质量,创造出优质工程,服务于社会。只有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及施工技术规范,做好设计与施工两个主要环节的技术把关,再加上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严密组织、科学安排、精心施工,路基质量才能得到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措施控制法 篇12

1.1系统硬件方面的主要风险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系统硬件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系统所处环境的影响因素(其中包括生物、化学和物理等相关环境)、系统设备与相关附属设施的质量因素,电路是否合理的安全因素三个主要因素。现将具体内容简要加以概述:

(1)关于生物环境可能带来的风险。 主要是指系统所处环境里存在的可能影响和威胁到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运行的各种生物危险源。例如满足一定的温度条件霉菌就会严重腐蚀控制系统的主要设备;有时老鼠等动物会啃咬破坏控制系统的导线等等。

(2)关于化学环境可能带来的风险。 主要是指系统由于化学污染而造成的严重腐蚀设备的情况。现实当中,所有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应用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化学污染情况,只是有些过于严重的化学污染会直接导致系统控制系统设备无法运行或产生严重的后果。 工业生产中的主要化学污染源会以固态、 气态和液态等不同形态存在,因此必须根据具体的污染程度来酌情处理解决。

(3)关于物理环境可能带来的风险。 主要是指设备由于遭受重物压挤、设备配件超出负荷范围以外、所有材料严重老化、发生过热现象等各种工作中常见的问题等。这些也是所有设备都应密切关注的事宜。

关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备与相关附属设施的质量因素,首先这些设备设施必须先经由相关主管部门进行质量检测和严格把关,施工和管理过程中只要相关人员认真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完全能够避免风险的发生。因此,只要抓好管理即可。 关于电路是否合理的安全因素将在下文进行详解。

1.2关于系统软件方面的主要风险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系统在软件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首先,要看控制系统本身是否安装有杀毒软件、防火墙等相关的防护软件,以及是否采取了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其次,要看控制系统是否对重要的数据信息做了加密处理操作,是否进行了重要数据的保存备份等;再次,要看控制系统是否对住访问权限进行了严格控制,也就是指能否有效阻止一些非法获取使用数据的行为。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技术人员必须选择与实际需求相适应的相关软件等对控制系统做好保护,以确保系统安全。

1.3关于人为因素引起的主要风险

众所周知,再好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也需要人工操作和管理,而一旦有人员参与势必就出现问题,因为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或者管理疏忽都可能给控制系统带来风险。概括有以下几种主要问题:

(1)操作人员的操作问题。操作人员的操作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到控制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如。果操作人员发生操作错误,其后果必将十分严重。因此, 单位必须加大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力度,确保操作人员能够规范操作,避免风险的发生。

(2)操作人员的能力素质。操作人员掌握技术的同时,还了解单位的许多机密数据信息,一旦他们将这些信息泄漏出去或者进行非法处理,势必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和影响。因此,单位必须注意人才的培养,用好人才,还要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树立员工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确保不会因人为因素而给单位带来风险。

(3)操作人员的疏忽大意。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对于操作人员身上发生的一些无法避免的失误问题,只能通过专家指导和长期的工作实践来加以解决,或者选用其他操作人员的办法来减少风险的发生。

2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重大风险排除措施

空间的电磁干扰对于自动化系统控制而言是比较难以掌控的,空间的电磁场一般都来源于在空间以及系统内外的,而磁场是一种没有形态的但分布广泛的空间粒子,我们如果可以通过一些预见性的措施来对其进行预防,可以保证问题尽可能的解决。

电磁干扰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干扰影响程度较大,为了能够保证控制系统能够在工作环境中不被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有效防范措施来进行整改,尽可能的衰减干扰的传播或是切断、提高系统自身的抗干扰能力:

(1)选用高质量电源。电源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是及其重要的关键因素,在对电源的选折上既要满足对整个系统的供电电源的隔离性能,也要满足各个配件和附属设备的电源配置,要综合的衡量相互之间的效果,不要舍本逐末。另一方面,在对所使用的隔离电源的性能上是否能够满足系统所需要的隔离强度,而这就需要使用多次的隔离技术和屏蔽技术来减少电源对控制系统的干扰。

(2)采取合适的电缆线。合适的电缆线和电缆敷设方式可以减少动力电缆对控制系统产生的电磁干扰。一方面在实际工程中,铜带铠装屏蔽电力电缆在降低动力线的电磁干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对电脑的敷设方式也能达到良好的电磁隔离效果,一般是采用分层敷设的电缆辐射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动力线与信号线的平行敷设,避免相互之前产生干扰,从空间上进行隔离。

(3)硬件滤波、软件处理。电磁本身的复杂程度和影响力决定了电磁干扰是不可能完全排除的,所以我们除了对硬件进行相应的处理外,还必须要在软件方面入手进行相关处理,以求进一步的稳定和保证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工程上常用的提高软件可靠性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校正参考点电位,并采用动态零点,这可以有效的防治电位漂移;采用间接跳转,设置软件保护等。

3总结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营销学原理下一篇:全程无缝隙管理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