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新策略

2024-09-19

语文教学新策略(精选12篇)

语文教学新策略 篇1

一、前言

非线性思维本质上是一个总体思路,它采取综合办法,从整体的角度去了解一切复杂网络思维,它认为事情是全面的、相关的、曲线的、突变的和开放的。它告诉我们,必须使用非线性的思维模式来分析和把握复杂的非线性世界。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有不少学者都试图研究非线性思维在复杂的教学系统的运用。李秉德在其主编的《教学论》中下了一个定义:课程,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学习和自学的内容和平台系统的目标是一所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和整体规划的过程。

二、语文教学的非线性

语文教学是一个非线性的教学,它的这一特征决定于是语言课程的开放性、整体性和不确定性。

整个社会都是语文教育的环境,课程只是教育系统是一个因素,课程必然无法脱离社会。开放的课程,鼓励变革,接受干扰,在运动中接受各种刺激和影响,以促进内部和外部的互动。这意味着,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各种影响全球抑或微不足道的事物,几乎都是语文学习、研究的对象。

人类的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作为一个整体同一种语言的课程知识体系。我们只需要联系作为一个完整的对象,他们可以掌握整个游戏的互动魅力的整体本质。《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统一,而且指出语文素质培养目标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面。我们应该重视它们之间的总体平衡,而不是偏向某个方面。

语言课程的不确定性是很明显的,就“语文”这一个概念,是数十年来的争议,到底是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文文化,抑或是“说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字”,学术界一直在争论,难以形成结论。由于不确定性的概念,也就表明语文科目的内容和范围是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语文教学中非线性思维的缺失

目前大学语文的教材实体多为具有吸引力的古今中外的精美文学作品,旨在以美文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达到陶冶审美、道德熏陶、写作借鉴、思想启迪、文学修养等多方面的综合效果。把握文学的世界是一个审美把握,是对人类情感的重视。文学的特点必然需要学生在学习时,拥有一种情感体验,否则无法真正徜徉于文学的海洋。

由此而知,语文教学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痴迷线性思维,片面追求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中的有序化和模式化。应试教育系统与量化的教学考查,带走了人文教育的内容和艺术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过于明确造成了缺乏弹性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将教材进行严格的处理,建立一个可控的、可操作的规范教学目标。但是,教导学生了解认知却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动态过程。明确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行为,使得弹性在语言教学缺乏。

单一化的教学评价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当前,语文教学的评价标准过于强调对学生学业表现和学习成果,而忽视了教学过程。在评价主体,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学生,忽视自我评估。语文教学不是一个僵化的标准和抽象的推理几个步骤就能完成的。评价单一化,已将学生思想认识提前统一好,几乎没有个人意志、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四、语文教学中运用非线性思维的意义

非线性的语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它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和比较。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年龄、素养、经历和性格,进行不同的理解。例如,学生已经对“滥竽充数”这个故事熟知,普遍认为这个故事是在批评捏造虚假、没有真正才能的南郭先生。如果我们把目标定于齐宣王,将会是什么呢?在人类社会已经拥有的成千上万种语言养料中,汉语文称得上是一种丰富多样的思维养料,因为汉语文的本身就是一种丰富多样的语言材料。语文教学,因为它与自然社会和人文思想的密切关系,所以它更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

非线性思维语文教学能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根据非线性思想的指导,语文教学应以整体而言,多层次的教学实践为角度。而汉语是一个具体、灵活、有弹性、没有多少强制性规则的语言。“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育是探索和实施。一方面,教师要注意挖掘作品的内涵,努力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思维深度,另一方面,要自觉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生对美好的向往。

五、非线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关注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发展

非线性思维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学目标不是精确的,通常不会直线发展到确定目标,在过程中会不断改变目标。教学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教学不能是单向的、统一的教学目标,应使学生采取主动。学生的认知过程、教学目标的建立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动态过程,学生在与知识对话时,学生的学习目标不一定是教师的目标。教师应关注教学的非线性,实时调整教学目标。对学生个人的学习目标而言,调整教学目标意味着创新,这可能会引发教学创新,促进教学,使教学趋于完善。

(二)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共同探讨的知识,学生必须把自己的兴趣、需要和与观点直接和同学对话,和老师对话,即便是一些奇怪的观点概念。教师如果出现某个有价值的想法,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引导学生讨论。因此,教师和学生的课程,变为探讨变革进程中的新知识,课程只需要足够的热情。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和书本之间形成了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系统,思维和思维之间的往往会碰撞出灿烂的火花。

(三)关注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语文教学评价的作用是促进语言教学,而不是对学生简单地判断是非或优劣。当前大学语文课程主要是通过一批优秀的中外文学作品,来实现其教育目的。文学是人文科学,是一种社会审美意识形态的集合,体现在作家的语言艺术、人际沟通和情感交流的经验。它以丰富的情感、独特的艺术和高尚的情操来感染塑造人的魅力。语文教学评价应促进其最终目的的达到,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定好与坏,而是强调其塑造性作用,突出发展的情况。

根据这些,我们不能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唯一标准,毫无疑问,唯一的标准就是线性思维的产物。我们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要进行非线性思考。首先,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统一。定量评价,体现了“科学事实”的合理追求,定性评价则表现了人文关怀。其次,坚持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统一。泰勒说:“评估过程基本上是一个计划,以确定实际的课程和教学水平,实现教育目标。”最后,坚持对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的统一。在学校里,通常是一个教师对学生评价,评价结果不仅导致片面性,而且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使学生失去动力。

参考文献

[1]周慧敏.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方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25.

[2]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3]汪丁丁.回家的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476.

语文教学新策略 篇2

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新策略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曾颁布过《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时隔半个世纪,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取代《语文教学大纲》又重新出台了。名称的“回归”,不是历史的重复,而是教育思想的“与时俱进”。

新《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四个理念,但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却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究竟是以传授知识为本,或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或是以学生为中心;是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或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这是新旧教学理念的分水岭。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关于语文的工具性,过去我们讲得很多。语文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是人脑思维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的工具。

如果认识到此为止,语文就可能陷入“纯工具论”的误区或“工具理性主义”的泥潭。只是工具,就可以因为某种需要而转换职能、失却本我,嬗变为和其他工具等同的工具,语文就异化了。

语文作为工具,是和人、人的生命,具体的人、社会历史的人紧紧地联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了人,语文就不复存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语文离不开人,它富于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语文为个体的人所掌握,又显示个性、具有灵性,是智慧之泉,是创造之源。语文反映社会历史的变迁,积淀社会文明的精粹,散发民族文化思想的光辉。因此,语文又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课程。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

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着语文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决定着语文教学在于揭示人性的真、善、美,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真正价值。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体――主人决定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新理念的确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由于旧观念的痕迹很深,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很艰难的、有时甚至是很痛苦的。人们常说,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有人被飞驰的时代列车抛弃;同样,在教育理念的转变时刻,也有人由于因循守旧而被时代洪流所淘汰,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新教材的相继使用,语文教学应该有哪些改变呢?

首先是教学重心要转移。教学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转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措施要围绕他们组织起来”。

实现教学重心的转移,就要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言“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上规定涉及学习兴趣、自主意识、学习习惯、学习情境、学习方式诸方面,都属于学生主体的意识和行为。

当前,对“学生主体”谈得很多,但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议而不行”,而缺乏操作层面上的“行必有果”。如果仅此而己,实际上是把“主体”虚拟化、抽象化。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人,是一个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蕴涵着生命潜能的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尽可能把学生和自己的距离拉近,使之感到亲近;和教材拉近距离,使之感到亲和;跟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拉近距离,使之共振共鸣。而常见的语文教学却是匆忙地将具体的抽象化、感性的理性化,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一下子转化为“用符号表现的专门知识。”这正是杜威坚决反对的把“学生知识从生活中孤立出来作为直接追求的事件。”为此,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中介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教材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的矛盾。

例如一位老师教学《猫》,学生发言踊跃。

学生甲说:我知道猫会抓老鼠,我很喜欢它。

学生乙说:我看见猫的毛黑白相间,摸起来很光滑,也很好看,我很喜欢它。

学生丙说:我喜欢吃鱼,猫也喜欢吃鱼,我们都喜欢吃鱼。吃饭时,我把碗里的鱼给猫吃,它仰着头“喵喵”地叫,好像说,谢谢你!我和猫是好朋友。

第一个学生是从猫的作用来谈的,他喜欢猫是基于“告诉”获得的知识。

第二个学生是从猫的外形来谈的,他喜欢猫是通过感知获得的经验。

第三个学生是从“我”和“猫”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上谈的,他喜欢猫,是一种情感的自我体验。

应该说,第一个学生讲的,不足为奇,通过“告诉”即可获得;第二个学生讲的是通过感知获得的经验、真切可信但缺乏独特的视角;只有第三个学生讲的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值得珍惜。

语文教学就是要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教师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使自己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只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更不是神圣殿堂里的那些冷漠的喋喋不休的“说教者”。要真正蹲下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教学是师生共同享有的快乐的生活,教室是师生共处的生活世界。当前,在新理念的指导下,重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重构一种新的教学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语文教学要改变教学策略。所谓策略是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达到教学目标而运用的方法、手段、途径的总称。由于语文教学综合性强,应研究与教材和学生实际相适应的语文教学策略体系。当前,对单个教学法的研究比较多。应该说,这些研究各具特色。有的是从特定的理论出发(有我国传统的教学理论,也有从前苏联和西方引进的理论)通过实证性研究使传统的现代化,国外的本土化;有的是从本地本校的带有个性色彩的成功经验出发,经过提炼、加工、推广,使个性的共性化、经验的理性化、零散的系统化。虽然有的教学方法还缺乏理论构件,甚至还带有“经验色彩”,但由于是土生土长的,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比较容易看到效果。也有一些教学法实验研究,既有自己的成功经验,又注意对传统的继承和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对这些语文教学改革实验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

当前对教学策略研究的着力点是把零散的个案研究体系化,把单个的教学实验研究置于一个大系统中加以整合。可以说,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多种方法巧妙的组合。如何组合,孰前孰后、孰多孰少,如何反映教师的教学功力和教学艺术,因此“课程标准”强调“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师的讲,主要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联结之处、过渡衔接之处,以及表达的精彩之处,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举一反三。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指变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应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错误。没有经过挫折的成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还应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合作讨论、相互补充,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探究性学习允许学生选取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方法、获得不同的结论。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背景不同、兴趣爱好迥异、性格气质有别,应提倡结论的多样化。允许暂不作结论,把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去寻求解答。

探究性学习就是个性化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按照伊瑟尔提出的“空白”理论,他认为,文本给读者留下不确定性的“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用想像去填充。读者必须依靠自己去发现文本潜在的密码,这也就是发掘意义的过程。读者在发掘和填充“空白”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再一次创造,所以阅读是一种创造活动。个性化阅读又是一种体验性阅读。阐释学主张对话,在读者和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丰富着文本和自我。在交流过程中,读者和文本实现了相互融合,这种融合就是一种独特的体验。阅读体验有两个特征:一是情感性,读者和文本的相互作用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贯穿了整个阅读活动;二是整体性,阅读体验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的,而不是在对每一个字、词的分析上,因此要强调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要变教师发问为学生提问。提倡教师少问,学生多问。并非一概反对教师提问,而是反对那种琐碎的无思考价值的提问,反对那种不能激发学生想像力、思维力的提问,反对那种浅显的无回味余地的提问。怎样看待“带着问题读”?这个提法本无可非议。因为循疑而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是古训中的读书要旨。要不要每一个段落都要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去读书呢?如果这段课文明白如话,学生一读就懂,有必要去提问吗?如果这段课文想像空间和思维空间很大,学生通过读、思、议可以自由发挥、自由伸展,何必要教师用一个问题框住学生、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呢?如果这段课文确实难以理解,学生不知从何入手,教师在课文的“节骨眼”上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书中找答案,也未尝不可。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要重感悟、重语感训练。“好读书,不求甚解”。只要学生通过上下文在一定的语境中,明白意思就行了,不求精确,只求明了。

重读书,特别是重自读、重自由读书。当前,语文课上齐读太多,整齐划一、气氛热烈,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消减课堂上的沉闷。但齐读太多,教师不便了解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易发现读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久而久之,还可能出现“滥竿充数”的“南郭先生”。因此,对“齐读”要适时、适度,不是不用,但不宜多用。

重积累,包括课内积累和课外积累。对语文教学来说,主要是语言积累,佳词妙句、古诗、儿歌、精彩片断都应要求熟读成诵,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语文学习,不是先学语言规律再去说话、作文,而是通过接触大量典范的语言现象,自己去悟出语言的规律和法则,所以在一定的意义上说,语文学习是“举三反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学法、悟法。方法常常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为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识字教学“注重教给识字方法”,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有条件的学校还要求“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的阅读”。作文教学“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学习观察的方法、构思的方法、表现的方法和自我修改的方法。其中首次出现“表现”这一概念,颇具深意。“表现”是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中将主观意愿和客观事物结合、反映个性心理的一种

[1][2]下一页

写作方法,是习作的个性化行为。作文教学强调“写真实”是正确的,但在写真实的前提下要引导学生善于表现“自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学生个性化作文是学生个性心理的独特反映,这种独特性常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此次《语文课程标准》,不再强调每课必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由于每篇课文的要求不同,在单元里的地位不同,课文的题材、体裁、表达方式也不同,因此,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应提倡多样化、个性化、多种样式并存。

有的课,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段落入手来设计教学结构。但注意不要割裂课文,不要打乱作者的表达思路。有时,学生由于预习不充分,究竟对哪一段感兴趣说不出所以然,而是随口应答,教师应分辨真伪,作出正确判断。

有的课,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在读书中,遇到疑难处,自己运用工具书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由教师从旁指点。读书是一个过程,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教师在读中相机指导,或矫正目标、或提出要求、或纠正错误、或进行激励、或梳理归纳。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读中感悟和教师的读中指导要自然、和谐,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要打乱学生的思路。

“披文入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朗读、培养语感,加强默读、自悟自得。把感悟语言和体会思想感情结合起来,在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学习积累和运用语言。

读的过程应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读书的主人。制定读的目标、确定读的重点、选择读的方法、评价读的效果,都应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师生共同商定。

有的课以合作学习为主,先分组、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组之长,师生共同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重点以及作者的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

有的课可直接从课文的重点切入,以点带面,从部分返回整体。引导学生用学习重点段的方法去自学其他段落。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需要的不同决定课堂教学结构的多样化。要提倡不拘一格、标新立异,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总之,所有的课都应强调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自主学习,要改变那种逐词、逐句、逐段分析课文的方法,改为重点精读、非重点略读和浏览。改变繁琐分析、零碎解剖以及每课必分段、必概括中心的做法,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特定的意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新的教学计划出台后,语文学科由原来占总课时的30%左右减为占总课时的20%~22%,课时减少,阅读量增大。中、高年级课文一般为35篇(包括精读、略读),所以必须研究长文短学,一般是一篇课文一节课学完。充分利用学一篇带多篇的方法,实行能力的迁移。教师要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平均使用力量、不要求讲深讲透。要改变那种慢节奏、低效率的教学,强调提高教学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精炼,不讲或少讲那些“正确的废话”,教师不重复嗦,学生也不重复别人的话语。各个教学环节要严谨有序,不为一些细微末节的问题浪费时间,也不要为某个学生的无关问题影响教学进程。

时代在进步,事物在发展,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惟有创新型的教师才有教学的创新研究;惟有教学的创新研究,才会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

散文教学策略新探 篇3

一是就文本所写的“人事景物”作漫无边际的演绎,走出了课文之外。比如《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先奔向“文中的母亲做了哪些事、是个什么样的人”,接着畅谈“你的母亲为你做了哪些事”,进而链接几个伟大母亲的感人故事,最后以一曲阎维文的《母亲》催人泪下。显然,这“泪”不是因文本语言中浸润的深情所感,而是被歌曲的音乐感染,这是“泛语文”的表现。

二是给文本所写的“人事景物”贴上思想感情的标签,滑向了作者之外。比如《和时间赛跑》,教学时不断地追问“你从中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又让学生反思“你有没有浪费过时间”,最后齐诵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看似“不散”,实则是在东拉西扯中,将作者对时间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悟和况味,简单地抽象为一个“珍惜时间”的思想标签,并企图让学生成为和作者一样惜时的人,这是“非语文”的现象。

散文教学如何教得不散?那就是教学须聚焦在“这一篇”散文中,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这一篇”中作者的人生经验对接,将自己的语文经验和“这一篇”中作者的个性表达比照,在读不懂、感受不到、似懂非懂的地方,读出新的意味来。

一、在“这一篇”中读出“那个人”来

真实是散文的生命和基石,离开了真实就没有散文。散文所写的“人事景物”,是真实存在着的。比如《桂林山水》里写到的桂林的山和漓江的水,你在桂林都可以看得到;《夹竹桃》里所写的各种花草,在季羡林先生家中,曾经真的如此种养着、摆放着的。但是,文中所写的这些具体的“人事景物”,并非客观世界中真实的“人事景物”,而是作者眼中独有的“人事景物”,烙上了作者情思、情感、情意、情怀、情调的印记。同样的桂林山水,在人与“我”的眼中各不相同。笔者两次去旅游,都遇上暴雨,漓江水不再“静、清、绿”,而是微微泛黄、滚滚奔流。笔者不免有点失望,也有点遗憾。这是笔者的独特体验,而《桂林山水》所写的是作者独特的人生经验,是他个人亲历桂林山水之后的一种综合、整理,渗入了他的情感、心理以及对山水的评判。作者笔下的桂林山水,是他的情感记忆中一种美丽的错位,是他略带想象性的真实再现。陈剑晖先生说:“好的散文,应有作者生命的投入……以诗的审美性穿透日常生活的平庸,使散文呈现出超越时空的意义和价值。”因此,阅读散文,从某种意义而言,就是阅读作者的生活世界,就是分享作者的人生经验。

散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透过那些“人事景物”,触摸到作者的“心跳”,读出那一个“人”来。比如《夹竹桃》中有一段写月光下的夹竹桃的影子:“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一般人来想象这夹竹桃的影子,无非“假山、怪石、乌云”等等,远没有文本中的比喻妙趣横生。作者将夹竹桃的影子看作“地图、荇藻、墨竹”,那是一种雅趣;而将偶尔爬过的小虫、飞过的夜蛾看作是“海轮、游鱼”,那就是一种童趣了。阅读这些文字,你分明感到了季羡林先生有渊博的学识,更有未泯的童心;读完,你眼前似乎就站着这样一位充满生活情趣的可爱的老人。可以说,阅读散文,认识“人”永远比认识“文”重要得多。以往散文教学的见文不见人,那是本末倒置的。教学生阅读散文,就是要从文本所写的“人事景物”中,读到背后站着的那个人。如果读来读去,你还没有读到那个人,就不能说读懂了散文。有人说,阅读就是一种对话,散文阅读就是你从中发现了那个人,那个可以和你分享人生经验、可以与你进行心灵沟通、可以帮你打开视野的人;有人说,阅读就是一种创造,散文阅读就是通过文本在你的心里塑造出一个形象逼真、生动、丰满而又独一无二的人来。谁能塑造,谁就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优秀读者。散文教学,不正是要培养这样的优秀读者吗?

二、在“这一篇”中读出“那个味”来

散文是一种美文,因为它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所以语言特别的精美,特别的有味道。如果仅仅是文从字顺,流畅准确,甚至有点生动,还是不够的:散文的语言一旦粗糙了,就像米饭中夹杂的一粒沙子,立刻就会让读者感觉到。散文语言的那种美,那种美的味道是多种多样的。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华丽、厚重;周作人的散文语言自然、朴素:林清玄的散文语言简朴、清新、智慧、幽远,能做到虚实生辉,空灵流动,具有诗性之美;史铁生《我与地坛》等散文的语言,很纯净,就像在河水里洗过的一样。

散文的教学价值之一就在于品味语言之美,读出那个特别的味道来。这样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在散文语言的品咂中,磨砺出对语言的敏锐感。

1.朗读。散文的文本应该是“声音与书写”的统一,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文本是沉默的。优秀的作家在写作时,常常将声音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音和义应该相得益彰。汪曾祺说,写作最关键的是找到作品的“调子”,调子找到了,文章就写得顺手,就像说话一样。这种“调子”富有节奏感、韻律感,光靠眼睛看是难以体察的,非借助出声的朗读不可得其中的滋味与情趣。笔者在教学《安塞腰鼓》时,聚焦在百十个后生舞动腰鼓的语段:“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先让学生各自默读,再让学生大声朗读,最后让学生比较朗读改编后的语段:“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三次不同形式的读,凸显了文本“短句、短语”所传达出的“生命的力量、奔放的气概、欢快的情绪以及勇猛的精神”,读来精神为之一振,自然心领神会。朗读,特别是全身心投入的朗读,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散文传递的那一种无法言语的美感。如果你用条分缕析的讲解,就大煞风景了。好的朗读,赋予了作品更为丰富的意义。

2.比照。散文的语言精致优美,往往在细微之处寓深意、显功力,教学中就要善于发现那些细微处,通过多种比较,显露其语言独到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一是置换比较:将文本中某个词句,换一个相近的词句,比较两者的不同,凸显的是散文语言的精准与妥帖。《爱如茉莉》中有这么一个语句:“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这里的“探”置换成“照、射、投、移、洒”,也能表达阳光照进屋内的意思:但是“探”字却让阳光具有了人一样的情感和情趣,是作者自己情感的一种投射,让阳光代替自己来表达,而其他的词语则缺少了人情的温度。

二是增删比较:就文本中的某些词句,作增与删的比较,凸显的是散文语言的散聚与意味。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夹竹桃》中写了这么一段话:“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这里的“悄悄地”与“一声不响”似乎重复了,删去其中一个可不可以?“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与“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删去其中一个可不可以?这样的删比,就将重复叠加的语言所折射出的喜爱之情、可爱之态以及俗中有趣的滋味,一层一层地品出来。如果省略了这个驻足品味的过程,只得到意思,而没有得到语言的意味、意趣。散文大家常常在文中有一些看似哕唆、可有可无的语段、词句,其实是一种闲笔,增添了不少的情趣,这看似不“经济”的语言,一删就寡味了。

三是常异比较:将文本中感觉不寻常的语句,和我们日常的表达形式比较,凸显的是散文语言的个性与魅力。陈忠实的《青海高原一株柳》一开头就写了这样两段话:“这是一株柳树,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初读就有一种美感,但不知美在何处。此时不妨还原为我们平常的写法:“这是一株平常而又神奇的柳树,它长在青海高原上。”这样写似乎也可以,但一对比,就明白其间的差异:文本中的两段话,前面写“极其平常”,后面写“极其神奇”,矛盾之中蕴含着作者对这棵柳树无比的敬畏,先抑后扬,引人入胜,激起我们无限的联想和阅读的好奇。如果用一个“平常而又神奇”的词语,则抽空了阅读想象的时间与空间,丰富的意蕴和无限的遐想都被压缩省略了。

3,积累。经典的散文文质兼美,宜熟读成诵。一个优秀的读者或作者,一定在阅读中见识过何谓经典。朱自清的《匆匆》,无论哪一段、哪一句,都值得推敲赏析,但未必在小学阶段一次完成,完全可以留下点空间,让学生在今后的岁月里,遇到相似的境遇时,再去回想这篇散文。而到了那个时候,《匆匆》才会真正化入生命的血液,积淀为学生的一种文学素养。而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读写迁移,让学生借鉴散文的句式、语段甚或立意,抒写自己的生活和情思。从读学写或者以写促读,都是有效的积累语言的方式。但要避免的一个误区是,不能把优雅的散文语言在运用中庸俗化,进而消解散文的语言之美。比如有人借用《匆匆》写了这么一段话:“硬盘小了,有再换的时候;内存低了,有再加的时候;屏幕窄了,有再买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刚买的电脑为什么就再也开不了了呢?”这样的话有了文本语言的形式,却没了精神与灵魂。所以,笔者认为,散文的积累,应该是语言与精神的双重积淀。

三、在“这一篇”中读出“那个我”来

以往的散文教学,我们常常要求学生透过这些“人事景物”,领会“高大上”的精神、品格、哲理等。读到登山,就要想到克服困难的精神;读到天空,就要想到凌云壮志的气概:读到大海,就要想到宽广的胸怀…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阅读教学的思维习惯,看似指向理解力,其实离有品位的阅读越来越远,成了一种概念化的抽象阅读,消磨了学生对散文的阅读情感。

好的散文教学,一定会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自己,读出那一个理想中的“我”来。我们都处在红尘俗世,但散文所营造的那个生活世界,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和精神找到安顿之所。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是一个活得很滋润的生活老师,能借助散文给予学生生活与人生上的指点。散文教学不能止于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以作者的那一个“心眼”,发现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生活。这样的教学,就需要学生的“心解”,这是一种阅读的境界。

教学林清玄的《鞋匠的儿子》,学生为林肯伟大的人格和智慧的语言所折服。笔者没有停留在“林肯”身上,而是设计了一个生活的窘境:学校开展为贫困地区献爱心活动。小明家境一般,他把身上仅有的三个一元硬币投进了“爱心箱”。一个同学故作惊讶:“哎呀呀,叮叮当当的,你捐的可真不少啊!”假如你是林肯式的那个小明,面对这样的尴尬,会如何用语言来化解?一个学生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非常感激你的夸奖!我知道,三块钱并不多,但这也是我的一片心意。愛,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一个穷人的一块钱,也许比一个富豪捐献的一万元还要珍贵!人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变穷了。假如我连一块钱也没有,我仍然会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温暖的拥抱!”

中学作文教学新策略 篇4

关键词:作文教学,个性,创造性

有些学者曾用“削足适履”这个词来概括今天的教育:当鞋子不合脚时, 我们一般不是想着给孩子们换双鞋子, 而是一刀刀地“切削”他们的小脚丫。如今的语文作文教学便是如此。

笔者认为这种教育所要求的不是孩子的成长, 而是简单粗暴的适应:让学生去适应一种他们不想适应的教育。中央教科所副所长刘惊铎教授曾经说过:“习作本来是一件有趣的事, 只是被人弄成了没趣!”

如今的世界, 已经成为了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我们培养学生, 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共性, 而扼杀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所以, 笔者认为, 要想让学生真正地作出好作文, 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我们的孩子有兴趣

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没有兴趣, 是学习效果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多给予学生鼓励, 尤其是对于那些对作文具有恐惧感的学生, 要耐心给予指导, 或适当给以提示, 或帮他们选材, 鼓励他们按自己的思路写下去, 只要能够完成规定的字数, 就给予适当的表扬。这样就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让我们的孩子更多地接触世界

习作, 是心灵的触动。没有接触足够多的事物, 就很难达到一种思想的升华。笔者曾经专门调查过同一份高中毕业班联考题目下的语文作文得分情况, 发现在同样的评分标准下, 城市的孩子普遍要比农村得分高些。这说明, 城市的孩子有更广阔的视野, 接触新事物的渠道比较多而且畅通, 农村孩子除了在学校上学的时间以外, 基本上都是在家里帮父母做农活, 所以很难接触到现今社会所关注的时事和现象。因此, 在常以即发的社会现象为背景的作文考试中, 相对于城市的孩子而言, 农村的孩子很难有更深的思考和见解。因此, 语文教师应当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 让孩子们多多接触新事物, 以保证他们取得思想的升华、心灵的触动!

三、让我们的孩子有自己的思想

同一件事物, 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即便是看法相像, 很多细节也不尽相同。作为教师, 我们不应该为了保证升学率, 扼杀孩子们的思想和创造性。就笔者而言, 在从事教学工作时, 常常在习作课上给学生读三到五个即时的新闻或时事, 让孩子们在较短的规定时间内产生一个自己的评判, 然后用语言陈述出自己的思想。最后, 让学生自己从这三到五个当中选取一个来完成最终的作文。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果很好, 在扩大了孩子们的知识面的同时, 还锻炼了孩子们的发散思维以及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勇气, 使他们养成了一种好的思维习惯!

四、让我们的孩子有自己的真情

习作, 是内心真挚情感的表露。正所谓情动而辞发, 有了真情, 文章才有生气。很多语文老师经常劝学生们“没有故事时, 可以编造故事”。其实笔者认为, 只要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师, 一眼就能看出来哪些故事是真的, 哪些故事是编造的。编造的故事通常“空有骨架, 没有血肉”。那些缺乏真实感情的文章, 写出来也只能让人看了不舒服!

那么怎么调动孩子们写作时的真情呢?笔者认为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 能使学生产生亲和力和积极的情感。一般情况下, 写作时心灵处于自由的状态, 但是这一种状态如果受到一点干涉, 就会敏感地关闭。因此, 教师应当经常和学生沟通, 建立一种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这样, 学生的心灵之窗才会打开。然后教师应当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诱发学生对生活的感受, 并有意识地用丰富的感情去唤起、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帮助学生培养一种较为稳定的情感素质, 从而形成一种从体验到情感升华的良性循环, 达到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的目的。其实, 这是也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这个过程接近学生, 深入了解学生心理, 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也是学生自我成长的过程, 在这当中积沉下来的愉快和满足, 会在作文时表露。

语文教学新策略 篇5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项重要内容,作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开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发展性,教师要抓住这一时期,帮助学生丰富积累。为使学生作文水平提高,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教学过程的整体发展水平具有直接影响,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重点和难点内容。作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字词的学习和掌握,提高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小学生语文素养和学习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要想取得成效,笔者认为,可以从四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从兴趣出发进行写作,让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加强阅读,拓宽视野。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小学生对于写作常存在恐惧心理,这样的情况下作文教学自然没有多大效果。兴趣是促使学生对学习活动积极参与的重要内驱力,因此,语文教师要从兴趣入手进行作文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接受能力,在作文选题上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喜爱的,愿意表达、有表达意愿的话题,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有话想说,有话可写。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使学生将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出来,保护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写作中。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写作的欲望和灵感。小学阶段是孩子人生的启蒙阶段,培养兴趣最重要。

教师可以在班级布置图书角和展览园地,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书籍放在图书角,大家一起阅读,交流分享阅读体会;把优秀学生作文张贴在展览园地,供大家互相学习借鉴,这样也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他们的成就感,从而更愿意积极参与写作。还可以让学生把阅读中遇到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书写读书笔记。课堂上抽出几分钟让学生讲一讲最近读到哪些优秀的文章,有什么体会,或者生活中碰到什么奇闻异事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其积极思考。还可以组织学生开辩论会,针对生活中的事例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自己独特的观点。这些举措既能激发学生对于阅读写作的积极性,还能不知不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自主思考能力等,为他们写作积累了丰富生动的素材,促使学生爱上阅读,乐于写作。

二、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说;假如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吐不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我想,“求诚”的群就是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写出真情实感。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学生写作必须取材于生活,作文也是对生活的再现和升华。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从中发现和提炼写作素材。

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中的真善美都是他们喜爱和应该仔细观察发现的,学生应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心灵去感悟,并用脑思考,最后让这些内容流淌于笔尖。真情是最打动人心,也是最感动人的,学生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进行梳理,采用恰当的语言,或运用精彩的修辞手法,把真情表露在作文里,可以引起读者共鸣,进而触动内心。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得以提升,想象力得以发挥,思想得到升华,情感得到宣泄,既培养了写作能力,也促进了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

作文离不开写作素材的积累,有了素材学生才不会无话可写,否则学生掌握了再多的写作技巧也无法写出优秀的作文。写作是一门语言艺术,是一种用文字形式将生活中的观察和发现、对生活的感悟及对生活热爱的情感表达出来。小学生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细小的事物,教师要善用学生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加强对生活事物的观察,并将观察所得记录下来,这样在写作的时候就不愁没东西可写,能调动自己的“素材宝库”,结合在生活中的发现和体会写出佳作。

四、丰富课外阅读,拓宽视野

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于生活现象的思考不足,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强阅读,从阅读中获得启迪和灵感。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积累,促进思考,教师要为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年龄段阅读的书籍和优秀文学作品,为作文教学铺垫道路。

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注意以下内容:

(1)摘录精彩的句段和字词。如优美的景色描写句段,诗词,名言警句,或者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等,有时可对原句进行删改。在摘抄后可加以仿写、背诵,或适当评论,表达自己的看法。

(2)总结文章概要。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要求学生对其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并总结文章主旨、内容概要,培养其分析总结能力。

(3)根据原文进行改编或续写故事。有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按照自己的独特观点进行改编或续写。

(4)写心得体会。让学生读完文章后写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参考文献:

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篇6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学策略 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实施,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很大,这既体现了素质教育对高中教育的要求,又是落实我国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每一个高中语文老师都必须从更新教学理念入手,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1.树立创新意识,转变教学行为

教师应该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单单传授知识,不能再进行灌输式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思想和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一扫以往死气沉沉的教学氛围。其次,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帮辅者。最后,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行为,努力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更好地学习高中语文奠定基础,教师不仅自身应该具有创新精神,而且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在高中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把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带领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地学习。教师要积极转变,推陈出新,善于学习和创新,推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提高其有效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2.营造学生高效学习的氛围

课堂教学要达到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的目的,教师首先要洞察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如果课堂上有学生有小动作、开小差,那么一定是教师给了他偷懒的机会。每堂课,每位学生都有45分钟学习的权利,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给他们45分钟的收获。要做到课堂上不浪费任何一个学生的时间,教师除了必须在课前做好备课这一环节的工作外,在课堂上必须留意每个学生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只有这样他才能知道学生是否全神贯注。只有保证学生是在做与课堂有关的活动和反应,才能顺利地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3.从课堂活动入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活动是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使教学内容更易于学生掌握,最好的方式是通过他们自己参与教学过程获得,而课堂活动则是最好的实施办法。高中新课程计划在实施中强调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诸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强调加强对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组织,大量增加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等课堂学习活动,并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必修课,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格和能力。

当然,在课堂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素质、纪律观念、教学条件等原因,活动操作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课堂混乱、冷场、答非所问、时间不够用等。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精心准备、合理组织,研究教材、研究学情、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探索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我们应结合教学目标设计足够数量的探究题目,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开展学习活动,自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组间巡视,对后进生开展辅导,对其他学生进行思维方式上的点拨、启发、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用自己的思维获取知识,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认知,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4.搭设探究平台,延伸课堂内容,在探讨中感悟

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精心设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解决。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先自我完成题目,提出见解,然后将个人见解放置到学习小组中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综合各小组成员的意见,得出小组结论,在互相交流中,学生思维相互碰撞,撞击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因此,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学“鸿门宴”一文时,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进行探究:文中的刘邦、项羽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如果历史可以重来,那么你觉得项羽还会败给刘邦吗?问题提出后,引起学生极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查找、搜集资料,甚至展开一次小型的辩论赛,最终认为:刘邦和项羽两个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正是这些性格的差别决定了他们的成败和命运。

5.加强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反思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广大语文教师要不断反思和总结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积极转变自身角色,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努力成为综合型、专家型教师。教师只有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并相互渗透使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创设并提供恰当的培养创造力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并帮助学生理解和发展发散思维,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总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需要增强师生合作能力,新课程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应当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支撑,不但要关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接受程度,更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立足点,将课堂教学变成师生之间的对话、合作,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的机会,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超.新课改模式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6,07:75.

[2]耿薇薇.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10:9.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策略 篇7

一、全面落实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

在“三维”目标中, 知识与技能强调的是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是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过程与方法强调的是历史认识的过程和方法, 要求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过程, 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以利于培养科学素养、科学方法以及实践能力, 是课程目标的一个闪光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以及由此升华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人生理想;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 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国际视野、全球文明和开放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三维”目标的核心与灵魂, 也是教学中最有创新潜力的领域。

二、正确处理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是民族意志的体现, 是课改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材料, 它是历史新课程标准的灵魂。教师应转变思想, 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指导学生建立知识网络;根据课程标准, 把握重难点, 结合学生的实现学习水平, 确定探索性教学的亮点。当然, 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或调整不能影响教材的完整性, 更不能一味地为了某种考试的需要, 而应使主题更加鲜明, 更有利于师生的探究学习和成长。

三、课堂教学设计的三个步骤

1. 设计准备

(1) 分析课程标准、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 (2) 分析学生的情况; (3) 确定教学目标; (4) 确定教学重难点; (5) 设计教学方式; (6) 设计教学环境和教学用具。

2. 教学过程设计

(1) 课前探究设计, 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问题与方案; (2) 地理新课导入设计, 设计每节新课的教学导语; (3) 教学结构设计, 依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结构, 是整个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 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4) 课堂小结设计, 要对教材内容做全面的回顾和剖析, 使学生正确掌握历史知识。

3. 课后总结

新课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篇8

新课标倡导多种教学策略。其一,自主性阅读的教学策略。指阅读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性阅读教学策略所采 用的教学 方法主要 包括发现 法、问题法、讨论法等。其二,探究性阅读 的教学策 略。即学生就阅读材料提出问题,并以问题为中心,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沟通、交 流,获得知识、能力,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 过程和学习方法。其三,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特体验。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工作中如何采用这些策略:

1.自主能力的培养——自主性阅读的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直接制约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启发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去解读文本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提供必要的点拨和引导,学生有了 老师提供 的一些阅 读方法和 技巧,学起来也就会信心十足,得心应手。

如在七年级语文(上)《春》的教学中,我就抛弃了过去那种传统教学方法,设计了这样一个“自主式五步教学法”:首先创设情境,播放歌曲《春 天在哪里》,并展示春天的景象图片。接着让学生学习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春》,看看他怎样描写春天的?然后要学生给课文划分层次并取小标题,看看课文围绕“春”写了哪些景物?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春天的美景,然后用优美的语言说给大家听;喜欢作画的学生,就画一幅自己喜爱的春景画;也可以诵读一首写春的诗词。最后就是展示作品学生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收获:有的用语言绘声绘色描绘春花、春草;有的用画的方式画出五幅图画;有五名同学到前面表演孩子们放风筝的场面。这节课我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和谐的学习情境条件,让学生设身处地,在艺术享受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这样,学生的思维活跃起 来了,不时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2.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性阅读的教学策略

“探究性阅读”是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强调的是学生自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相结合。我认为教师必须从教的方法上着手,正确、合理、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要以引领式的问题,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学生就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去提问题,通过合作讨论、探究、沟通、交流,互相帮助解答质疑,互相配合 进行展示,当堂解决问题。这样既解决了学生语文学习没有问题探究或问题少 的情况,又解决了 如何深入 探究的问题。由此提倡教师运用问题探究法来指导学生的语 文探究性学习。

如教学九年级语文(下)《变色龙》一课,上课时我先放变色龙在自然界变色的片子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速读课文,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读完课文你最想说什么?一位学生说:“奥楚蔑洛夫就像变色龙。”另 一学生又说:“对,他变色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们在小组内展开热烈讨论探究,你一言我一语,各小组进行归纳总结,讨论初步结论是,奥楚蔑洛夫是根据狗的主人的变化而变色,变了五次。为了进一步感悟,我又让学生品 析感受最深的语段,最后,学生得出结论:奥楚蔑洛夫变的是对事实的态度,不变的是他的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人格。问题由此解决了,学生在此 过程中也 获得了成 功的体验。这种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目标去提出问题,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探究性阅读。

3.创新能力的培养——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

个性化阅读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特体验,以学生个体研读为主,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的方法读喜欢的内容,教师予以启发和点拨,或组织讨论。教师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阅读体验、感受用个性化的语言说出来。师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这过程中师生互相分享彼此成果,教师此时要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巧妙评价,通过教师评、学生互评、自评等个性化的评价激活学生独具色彩的智慧。教师要给学生创设适合自己的学习条件和成长空间,创造交流的空间,给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下)《五柳先生》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课外预习课文,疏通词句。上课时,在激趣引 入后依次按“读文—释义—译句”的步骤进行,难懂的在小组内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探究。然后设计两个问题:1.文章介绍五柳先生哪些方面的情况?找出有关语句并归纳列表。2.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 的人?并要求学生在小组内探究交流后动手画五柳先生肖像画和他的简陋的家。学 生的兴趣 被激发起 来,讨论非常 热烈,第一个问题基本上在组内完成,第二个在点拨后小组再交流作出总结。然后就是展示作品,学生们所画的五柳先生穿着破烂的衣服或饮酒,或读书,或写文章等,形态多样。学生情绪高昂,我趁机又问学生,你喜欢五柳先生吗?喜欢他哪些方面?不喜欢哪 些方面?学生的话匣子又来了,抢着回答,课堂气氛非常热 烈。学生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和人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得到解放。显然课堂就是学生的天地,在这里,他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脸上都充满了笑容。这节课我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氛围,课堂变成个性化阅读的乐园,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也激发了彼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更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我在教学工作中采取了以上三种教学策略,营造了以学生为主较为开放自由的课堂,把读书权、思考权、讨论权等统统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主动学,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转变成教会学生学和学生会学的过程,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由此锻炼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标倡导的自主性阅读、探究性阅读与个性化阅读这三种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已被实践证明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课堂阅读教学策略,是十分值得学习推广的经验总结,也是实现阅读教学改革跨越性发展的一条捷径。

摘要:新课标倡导多种教学策略。其一,自主性阅读的教学策略;其二,探究性阅读的教学策略;其三、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浅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这三种策略。

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学优化策略 篇9

一、着眼于大学语文之“大学”特性, 优化教学设计

《大学》云:“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这是古人的“大学”观。时至今日, 时代发展呼唤高素质人才。大学教育如何“立”人, 如何培育助力社会人才, 是现代教育者思考的课题。

对中学生而言, “语文”太熟悉了。上了大学还要继续学习语文吗?这就涉及大学语文的价值存在问题。大学语文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它应与中学语文相区别。徐中玉先生说:“大学语文一定不能搞成中学语文的延续。……它应该更侧重于人文性和审美性。文学作品是以艺术的方式表达真、善、美, 它通过文学的语言来感染人、打动人。”[2]可见, 大学语文必须要凸显其“大学”特性, 以“大学”思维引导大学生研习“大学”语文。相应地, 大学语文在教学设计上要关注以下几点.

1. 教学大众化, 即:

将鲜活的内容和灵活的形式结合起来, 将想“讲”的和想“听”的结合起来。大学语文的选文既有高雅之作, 也有贴近现实之文。怎样做到雅俗共赏, 让学生喜读作品, 进而学有所获?束之高阁只会让人如坠云雾, 而切近学生生活, 让学生喜闻乐“听”, 不失为教学良策。

2. 教学学术化。

大学教师身兼教学和科研两项任务, 教学促进科研, 反之亦然。古人云:“教学相长。”应该说, “教”、“研”亦能相长, 大学语文教学需渗透教师的科研成果。一方面, 教师讲授自己的创见, 不去人云亦云, 体现出求真知的精神, 学生也会从中受到濡染。另一方面, 通过科研成果的宣示, 也教会学生方法, 这一点在大学阶段恰恰很重要。因为具有独立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离不开思维方法的启迪, 而非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

3. 致力于德、智、美、心理健康等教育, 开展教学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压力日增, 产生失意、抑郁、自卑等诸多问题, 这些与心理调控能力差密不可分。一位精神饱满, 充满爱心的人, 必然会有助于社会的进步。而一位心理不健康的人, 即使他多么博学, 也会给社会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教师可以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资源优势, 帮助大学生调整好心态, 以乐观向上的态度、积极进取的精神去学习和生活。

二、关注学生多面发展, 优化课堂教学

大学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审美性, 因此, 教师引导学生研读一篇作品时, 首先是重视诵读作品。对一篇美文的赏析,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而自己亲自“读”出来的才最有味。教师让学生不要先入为主地去看鉴赏性的文字, 而是先来朗读作品, 提示学生注意语速、语调, 然后大家讨论读后的感受。因为经典作品读来都是朗朗上口, 铿锵有力的, 通过“有味”阅读能够真切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 而且, 这种“零先见”的阅读, 可以使学生自己去探索相关问题, 提出创新性见解, 而非亦步亦趋, 人云亦云。

其次是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人文内涵, 提高鉴赏力。教师宜采用启发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从中找出有价值的发现。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吕叔湘先生曾说:“提出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头一步, 你连问题都提不出来, 怎么谈得上解决呢?我们要善于发现、提出问题。有些人念了很多书, 什么问题也没有, 那就不好了, 等于白念了。”如学习《等待戈多》时, 可以由大家熟悉的两段《大话西游》中的著名台词导入, 先让学生重温台词的无理、无意义和荒诞, 继而提问:这些语言真的很荒诞吗?真的毫无意义吗?《大话西游》以搞笑的语言想要表达怎样的意蕴?教师就要以“点石成金”之术, 引导学生去发掘不同于他人的有价值的问题。

再次是联系学生实际, 挖掘文本的现实意义。如讲《逍遥游》可以论及心态与状态的问题, 谈司马迁及其《史记》的创作可以论及发愤有所为的成功经历, 讲李白的游历和诗歌成就可以论及理想。通过古人的事迹, 意在启示学生“乘风破浪会有时”, 注意涵养大视野、大胸襟、大气魄, 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正确面对人生。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读书是学习, 使用也是学习, 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把二者总合起来, 用得着中国一句老话:‘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入门既不难, 深造也是办得到的, 只要有心, 只要善于学习罢了”。[3]学习是这样, 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同样需要“有心”, 需要“善于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有心”, 创设学以致用的环境。放羊式“讲”书可作一例。笔者在大学语文教学中, 组织学生开展放羊式“讲”书活动, 即:每次上课时, 抽出五分钟时间, 请一位同学上台“讲”书。课前让学生自己定选题, 我提供一些参考书目等, 然后学生去查阅资料, 将理清的内容站在讲台上讲给大家听。每次同学讲完, 我请其他同学点评, 必要时我再评析优劣, 使大家明白在讲台上应该有什么样的仪态, 语速、语调应该怎样把握等。俗话说买书不如借书, 借书不如抄书, 而抄书不如“讲”书。“讲”书一遍, 胜过读书十遍。要“讲”清楚, 首先必须“想”清楚, 理顺思路。但凡“讲”过的内容, 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清晰的印象, 而且往往历久弥新。这种放羊式“讲”书的做法, 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有的津津有味地讲起本地风俗, 还精心制作了风情图片;有的主动请缨, 谈对时下热播的影片的看法等。放羊式“讲”书不仅激起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锻炼了在讲台上的综合能力, 而且, 通过大家的“表演”可以发现新世纪大学生的精神面貌, 即他们独立意识强, 接受新事物快, 然而, 普遍比较浮躁, 坐“冷板凳”的功夫差等。根据了解的这些情况, 教师再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 其教育才会收到实效。

三、树立忧患意识, 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社会多方面的深刻变化, 新视角、新理论、新方法、新思维泉涌迭出。信息浪潮面前, 不进则退。因而教育者要有忧患意识和紧迫感, 始终保持灵敏的教育嗅觉, 时刻追踪和捕捉最新信息, 发现、拓展新的教育思路和方法, 在不断的学习再学习中与时俱进, 提升教学水平。

唐代刘知几说:“史有三长:才、学、识, 世罕兼之, 故史者少。夫有学无才, 犹愚贾操金, 不能殖货;有才无学, 犹巧匠无楩柟斧斤, 弗能成室。善恶必书, 使骄君贼臣知惧, 此为无可加者。”[4]刘氏所说“三长”, 是就史学家而言。在大学教育领域, “三长”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才、学、识, 即表达能力、知识水平、敏锐洞察力, 是当代教育者必备的素养。笔者以为, 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也当从此三点严格要求。

一为才。教师的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不仅“茶壶里煮饺子”的情况很糟糕, 即便是言语平平, 乏味老调也令人难耐。《左传》中记载孔子的话说:“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5]《礼记·少仪》云:“言语之美, 穆穆皇皇。”所云则是一种美好境界了。这种言语文饰之美是辞采鲜明、丽质天生之美, 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娱悦美感。此其一, 要讲究辞采。时代在发展, 教师善于将“古”语今用, “外”语中用, 以鲜活的语言争取最大的教学实效。此其二, 要务去陈言。教学也需要情感的投入, 饱有自信和充满激情的话语也会感染学生, 奏响课堂共鸣曲。此其三, 要生动有激情。

二为学。要培育高素质人才, 教师需要高水准的知识储备, 而且必须是动态的知识结构。教师通过旁征博引的教学, 才会有助于拓宽学生视野, 为学生开启一片新天地。为此, 教师需要打破所教课程的专业界限, 博闻广识。鲁迅曾对青年人说:“专看文学书, 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 往往厌恶数学, 理化, 史地, 生物学, 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 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 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 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 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 一味钻在文学里。”[6]教师要放宽视野, 积累渊博的知识, 不断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胡适说:“为学要如金字塔, 要能广大要能高。”[7]知识宝库就像金字塔, 根基宽广牢固, 塔顶才能稳指苍穹。知识亦如此, 厚积之下, “薄”发之言方为厚重之论, 才能免于误人子弟。

三为识。识指向三个层面: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师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重要的前提, 对教学对象特点的正确认知是其次, 在此基础上, 也要有怎样去教的清楚头脑。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法, 然而有的能够处处生花, 给学生以启迪, 有的则平平淡淡, 没有“奇”意。教师具有识见能力, 才能讲出特色, 教出风格。处处留心皆学问, 教师需要时刻关注有关教学动态, 以灵活的教学思维实现“多彩”教学。

总之, 大学语文教学要围绕素质教育这一中心, 以优化的教学设计, 精心组织的课堂教学, 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师也要以有才、有学、有识为目标, 自觉提高自身教学素养。只有这样, 才能以优化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 直指心灵, 培育高质量的新世纪英才。

参考文献

[1]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DB/OL].2006-09-13.http://www.news.cn.

[2]汪瑞林.大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访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名誉会长徐中玉[N].中国教育报, 2007-08-22 (3) .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横排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6:165.

[4]欧阳修, 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5:4522.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90:1106.

[6]鲁迅.鲁迅全集:第十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357.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新问题新策略 篇10

关键词:对症下药,距离,“有米下锅”

作文教学从古至今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科举考试, 一篇八股文定乾坤。现代教育虽对此进行纠偏, 考查内容全面了, 但作文所占的分值仍是最高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不论身处哪个年代, 都应将所教学生不会作文视为奇耻大辱。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我每年都在不断地进行新的尝试。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也找到了一些方法, 总结了一点经验。简单地说, 要教好作文必须制定严密的研究计划。

第一步, 找出现在学生作文存在的普遍问题。

时代不同, 作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同。所以, 我们每接受一批新生都要先了解一下他们的现有作文水平以及存在哪些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问卷调查, 然后课题小组成员共同批阅, 集体讨论研究, 找出症结所在。

最近一次的调查, 我们课题小组总结了一下, 大致存在三大问题: (1) 内容空洞, 缺乏真情实感; (2) 词汇贫乏, 缺少文学味; (3) 主题单一, 缺失少年情怀。

第二步, 对症下药。

(1) 内容空洞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学生的生活太过枯燥, 每天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学校———家里。学生在家里, 被家人捧在手心, 锦衣玉食地伺候着;现代化的教学大楼高大宽敞窗明几净、茵茵草地花团锦簇;国家一条条未成年人法令的颁布大快人心, 这一切看似那么美好, 好像社会、学校、家庭都为学生创设了最好的学习条件。但是这不由让我想起这么一句话:“子非鱼, 焉知鱼之乐?”

作为一名教师, 我们虽然不是学生, 我们不能把握学生的所有心理。但是我们距离学生最近, 应该切实地做好学生的知心人。不要像顾城所写的《远和近》一样, 明明和学生近在咫尺, 却好像远隔万水千山。 (补充顾城诗《远和近》:你, 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我们要努力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 缩短与学生心理上的距离, 为学生创设健康的习作氛围。尽可能让学生多参与、多实践, 在亲力亲为的过程中产生真情实感。正如郑板桥总结画竹的经验, 明确提出画竹的创作过程有“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阶段。我觉得, 学生习作也是一样, 也应分为“眼中之文”“胸中之文”“手中之文”三个阶段。我们教师第一步要做的也就是让学生眼中有竹, 让每一位学生“有米下锅”。

(2) 词汇贫乏, 缺少文学味的关键原因可能还是在于学生缺少主动积累词汇、主动主动构思作文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每一节作文课, 在作文课上尽情表扬作文优秀的学生, 当堂朗读他们的作文, 并把他们的作文在班级博客上发表。让每一位同学评一评他们作文的优秀之处, 值得借鉴之处。用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激励每一位学生, 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除了用本班优秀学生来激励外, 我们还要努力找出那些中等生作文中的闪光点, 让他们也产生自信, 让闪光点变成发光体。

另外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得引起重视, 并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 可对学生提出如下要求:每周就你所看的内容选择感触最深的一点, 写作一点读书心得贴在书的相应位置。我相信学生进入名著之后会有自己的惊喜与发现, 会睁大双眼在其中捕捉、感受, 会转动大脑边读边领悟、评价。

在学生的不断阅读中, 学生的习作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 阅读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有意无意模仿的过程。

(3) 主题单一, 缺失少年情怀。回想当年, 我们小学六年, 书包里永远只有两本书:语文和数学。到中学, 书包里的书也屈指可数。可是, 现在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要背负沉重的书包, 中学生就更不用说了, 发新书时, 为了核对还要忙上半天呢。学生一直埋首于书, 难得片刻休闲。久而久之, 产生厌学心理。所以, 减负增效势在必行。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乐学”是根本之道。

许多学生一提起作文就头疼, 就觉得无话可写, 就起了消极、抗拒、排斥的心理。我在前文已经提到, 要让学生看到眼中之文, 让他们“有米下锅”。可是, 如果学生不愿意写的话, 写出来的恐怕仍旧惨不忍睹。就像有些主妇, 煮了一辈子的饭仍然掌握不了煮饭的诀窍。这就要求老师, 在“给米”时, 给点能激发其创作愿望的“米”。比如, 我在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时, 不仅仅要求他们现场比赛, 还要求他们在训练时录音, 先进行自我评价, 不断改进, 再到现场比赛, 并推选学生做评委。这样就增加了活动的容量, 扩大了活动的范围, 让每一位学生有更深切的感受。诸如此类的活动展开得越频繁, 学生应付得越自如, 在活动中学生的知识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作文也越写越精彩。

新课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18

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师始终要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更要把思考还给学生。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遵循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来选择与学生相适应的阅读教学策略。

新课标倡导多种教学策略。其一,自主性阅读的教学策略。指阅读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性阅读教学策略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发现法、问题法、讨论法等。其二,探究性阅读的教学策略。即学生就阅读材料提出问题,并以问题为中心,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沟通、交流,获得知识、能力,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其三,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特体验。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工作中如何采用这些策略:

1.自主能力的培养——自主性阅读的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直接制约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启发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去解读文本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提供必要的点拨和引导,学生有了老师提供的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学起来也就会信心十足,得心应手。

如在七年级语文(上)《春》的教学中,我就抛弃了过去那种传统教学方法,设计了这样一个“自主式五步教学法”:首先创设情境,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并展示春天的景象图片。接着让学生学习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春》,看看他怎样描写春天的?然后要学生给课文划分层次并取小标题,看看课文围绕“春”写了哪些景物?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春天的美景,然后用优美的语言说给大家听;喜欢作画的学生,就画一幅自己喜爱的春景画;也可以诵读一首写春的诗词。最后就是展示作品学生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收获:有的用语言

元多,开始明白半小时的赔笑脸和‘Sorry未起半点作用,而她的话却越说越难听。”这里的“Sorry”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在实际的汉语言对话语境中似乎根本不可能出现这个词语。

绘声绘色描绘春花、春草;有的用画的方式画出五幅图画;有五名同学到前面表演孩子们放风筝的场面。这节课我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和谐的学习情境条件, 让学生设身处地,在艺术享受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这样,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不时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2.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性阅读的教学策略

“探究性阅读”是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强调的是学生自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相结合。我认为教师必须从教的方法上着手,正确、合理、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要以引领式的问题,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学生就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去提问题,通过合作讨论、探究、沟通、交流,互相帮助解答质疑,互相配合进行展示,当堂解决问题。这样既解决了学生语文学习没有问题探究或问题少的情况,又解决了如何深入探究的问题。由此提倡教师运用问题探究法来指导学生的语文探究性学习。

如教学九年级语文(下)《变色龙》一课,上课时我先放变色龙在自然界变色的片子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速读课文,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读完课文你最想说什么?一位学生说:“奥楚蔑洛夫就像变色龙。”另一学生又说:“对,他变色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们在小组内展开热烈讨论探究,你一言我一语,各小组进行归纳总结,讨论初步结论是,奥楚蔑洛夫是根据狗的主人的变化而变色,变了五次。为了进一步感悟,我又让学生品析感受最深的语段,最后,学生得出结论:奥楚蔑洛夫变的是对事实的态度,不变的是他的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人格。问题由此解决了,学生在此过程中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种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目标去提出问题,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探究性阅读。

3.创新能力的培养——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

个性化阅读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特体验,以学生个体研读为主,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的方法读喜欢的内容,教师予以启发和点拨,或组织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阅读体验、感受用个性化的语言说出来。师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这过程中师生互相分享彼此成果,教师此时要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巧妙评价,通过教师评、学生互评、自评等个性化的评价激活学生独具色彩的智慧。教师要给学生创设适合自己的学习条件和成长空间,创造交流的空间,给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下)《五柳先生》一文时, 我先让学生课外预习课文,疏通词句。上课时,在激趣引入后依次按“读文—释义—译句”的步骤进行,难懂的在小组内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探究。然后设计两个问题:1.文章介绍五柳先生哪些方面的情况?找出有关语句并归纳列表。2.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要求学生在小组内探究交流后动手画五柳先生肖像画和他的简陋的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讨论非常热烈,第一个问题基本上在组内完成,第二个在点拨后小组再交流作出总结。然后就是展示作品,学生们所画的五柳先生穿着破烂的衣服或饮酒,或读书,或写文章等,形态多样。学生情绪高昂,我趁机又问学生,你喜欢五柳先生吗?喜欢他哪些方面?不喜欢哪些方面?学生的话匣子又来了,抢着回答,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学生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和人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得到解放。显然课堂就是学生的天地,在这里,他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脸上都充满了笑容。这节课我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氛围,课堂变成个性化阅读的乐园,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也激发了彼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更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我在教学工作中采取了以上三种教学策略,营造了以学生为主较为开放自由的课堂,把读书权、思考权、讨论权等统统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主动学,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转变成教会学生学和学生会学的过程,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由此锻炼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标倡导的自主性阅读、探究性阅读与个性化阅读这三种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已被实践证明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课堂阅读教学策略,是十分值得学习推广的经验总结,也是实现阅读教学改革跨越性发展的一条捷径。

探析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新策略 篇12

初中学生本身的思维情感还没有固定,初中学习时期是学生们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的重要阶段,因此,我们应该对初中阶段的学习重视起来。初中语文作为初中阶段学习的重要学科,提高其教学效果显得更加重要。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往往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突出其主体地位,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逐渐丧失兴趣,学习效果明显降低, 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也很难实现。因此,出现了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增加学生们对初中语文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初中语文课堂质量的提高。多元化教学新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不仅对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还利于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全面健康发展。

二、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新策略的重要性

多元化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具体体现在:教学思路的多元化以及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老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学思路的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单一方法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往往会形成一种单向定向的思维。而老师教学思路的多元化就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发展, 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老师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使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等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这就会使初中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被激发出来,学生们会主动地探索知识,从而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总之,无论是教学思路的多元化还是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对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都有着重要作用,都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道德素质, 使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得以全面发展。

三、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新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的重要作用不断体现出来。各学校都应重视多元化教学新策略,将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具体体现在:

(一)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一项教学活动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起到引导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作用,它给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假如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将会失去动力,从而得不到质量保证。而教学目标的制定则需要综合考虑当今时代的实际特点、不同学科的具体特征等等因素,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应该以使学生掌握足够知识能力为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多元化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使教学活动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体会初中语文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制定往往是根据教材选择的。因此,从教材做起。教材中应该多多加入一些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的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在教学活动进行中,老师应该起到真正的引导作用,将自身情感投入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深入了解,这样在进行教学时才能保持清晰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意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多元化思维情感,真正实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在当今社会下,初中语文这一教学活动的目的不再是仅仅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们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其他综合素质能力。从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开始,就应该实现多元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可以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声音、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放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

四、总结

总的说来,初中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更需要学生自己的配合,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平等交流合作,共同提高初中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效率。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新策略,符合当代的教学理念, 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和进步。目前,我国教学部门提倡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教学过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这一主体的综合素质能力。初中语文这门学科作为初中学习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的学习难度也相对较大,我国初中学校都在重视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不断改变创新,传统的单一法教学过程过于枯燥无味,多元化教学法的出现符合时代的发展进步要求。本篇文章就主要围绕初中语文这门学科的多元化教学法展开,制定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的具体方法以及多元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上一篇:等面积法下一篇:不锈钢切削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