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新力量(精选8篇)
中国消费新力量 篇1
新一代国家领导人自今年上任以来,便高度重视与其他国家的相互沟通,新一届领导层出访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习近平主席的出访也为中国的外交带来新的契机。李克强总理的亚欧四国之行也是成果满满。我国外交在走出去的同时,也积极请进来,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和一些大国之间的交流,同时关注新兴力量,不忘发展中国家的老朋友。让世界各地人民都感受到中国“海纳百川”的精神气度。
新一代领导人对外交布局、营造良好周边环境加以重视,加强和大国关系特别是和俄罗斯、美国这样战略性大国的关系,意义重大,也为我国与战略性大国今后几年的关系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国领导人的出访活动形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同时也展示了我们新一代领导人的政治家风采。
时间:2013年3月22日至3月30日
出访地点及活动:习近平出访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
9天行程、出席66场活动、会见32位国家元首、发表20多次演讲和重要讲话、签署数十项合作协议。此访是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外交开局之旅。从中国新领导人首访的众多关键词中,外界不仅看到访问的重大成果,还读出一个日益上升大国的“自信”。
习近平主席这次出访跨越亚、欧、非三大洲,涵盖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外交等多个领域。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介绍此次访问时表示,这是我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外交开局之旅,既有国家正常交往和参与国际会议的客观需求,更体现新领导集体的战略擘划,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本质特征和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充分结合。
此次访问是一次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成功实践。首访俄罗斯,着眼的是周边环境和大国关系,既是这些年来两国形成的惯例,也说明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出席金砖峰会,着眼的是当今世界快速上升的新兴力量;访问非洲三国,着眼的是发展中国家这一中国外交的根基。
时间:2013年5月31日至6月8日
出访地点及活动:习近平主席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奥巴马总统会晤
习近平主席将其第二次外访的首站选在与中国远隔万里的拉美地区,并再次手挽彭丽媛展开夫人外交,之后的“习奥会”以罕见的庄园会晤形式举行。习式外交“交手”奥氏风格,吸引全球目光。对于备受世界瞩目的中美庄园会晤,国务委员杨洁篪说,中美两国元首共举行了两场会晤、一场晚宴,还一起散步,会晤和交流的时间加起来超过八个小时。双方所谈,既有各自国内情况和治国理政经验,也有中美关系和国际地区问题,既有政治安全问题,也有经济金融问题,既有双边问题,也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既谈合作,也不回避分歧,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深入坦诚。无论是互动的时间和质量、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时间:2013年5月19日至5月27日
出访地点及活动:李克强总理出访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德国
9天行程,4国之旅,横跨欧亚大陆的沟通与交流。57岁的李克强用他的开放与自信,把在国内广受称赞的“克强Style”展示给全世界。从新德里到伊斯兰堡,从伯尔尼到柏林,远近并兼,亚欧并重,这是中国新领导集体践行和平发展外交理念、谋划全方位、多层次外交格局的又一次重要访问。李克强在履新后的“外交首秀”中展现了大国总理的魅力和风采,他的幽默、坦诚、睿智、自信和坚定受到各国媒体、民众和外交评论家的赞誉,“李氏外交风格”一时风靡。
李克强总理此访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正能量。显示出中国对周边外交的重视。前往印度和巴基斯坦,表明中国对大国外交和周边外交同等的重视程度。此外,中欧关系历来以经济外交为主,李克强出访欧洲是在打造“升级版的中欧经济关系”。但这次出访没有局限于经济关系,而且也非常重视政治和人文交流。
时间:2013年6月28日
接待地点及活动:习近平主席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韩国总统朴槿惠
中韩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就发展中韩关系、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局势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一步交换意见。
两国元首对中韩关系表示满意,一致认为,双方会谈富有成果,达成许多共识,对新形势下两国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两国元首都认为,中韩地缘相近、文缘相通、心缘相亲、经济相融,有许多共同利益。两国都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互为重要发展机遇。双方要加强沟通,牢牢把握两国关系的大方向,不断充实和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推动实现半岛无核化,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时间:2013年7月4日
接待地点及活动:习近平主席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
习近平称赞谢里夫总理是巴基斯坦资深政治家,也是中国人民老朋友,一直致力于中巴友好,为两国关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表示,中巴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两国友谊根深蒂固、牢不可破,双方开展了全天候战略合作。这是两国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也是两国关系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加强中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我们要传承传统友谊,提升务实合作水平。希望双方加强统筹规划,稳步推进中巴经济走廊、互联互通等重点合作项目,促进优势互补和利益融合,实现共同发展。
谢里夫表示,巴基斯坦人民珍视巴中兄弟般的友谊。巴方感谢中方长期以来提供的宝贵支持和帮助。当前,巴方正在全力发展经济、维护国内安全,希望同中方加强各领域合作。巴方高度重视两国经济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此带动两国及区域发展。
时间:2013年7月25日晚
出访地点及活动:李源潮副主席对朝鲜进行访问,并出席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纪念活动
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金正恩在平壤百花园迎宾馆会见了当日抵达朝鲜的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李源潮首先转达了习近平主席给金正恩第一委员长的口信。李源潮说,今天,我们纪念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是为了深切缅怀为保家卫国英勇牺牲的中朝两国优秀儿女。回顾历史,我们深感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当前中朝关系正处于承前启后的新时期,中方愿同朝方一道,加强互信与沟通,扩大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推动中朝关系持续稳定发展。
李源潮表示,作为朝鲜半岛近邻,中方坚持实现半岛无核化,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有关问题。中方愿与有关各方一道,推动重启六方会谈,致力于推进半岛无核化进程,实现半岛和平和东北亚的长治久安。
金正恩表示,朝鲜党和人民永远铭记在战争中牺牲的朝中烈士们。朝方高度评价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珍视对华传统友谊,愿与中方加强沟通,增进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发展。朝鲜致力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朝方支持中国为重启六方会谈所作努力,愿与各方共同努力,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
时间:2013年8月2日
出访地点及活动: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泰国,泰国总理英拉在首都曼谷总理府会见王毅
英拉表示,泰方对泰中关系发展感到满意,希望扩大与中国各领域务实合作,共创双赢。中国对东盟——中国关系的高度重视有利于提升本地区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信心,泰方作为东盟——中国关系协调国,愿与中方共同努力,推动双方关系稳定向前发展。
王毅欢迎英拉出席今年9月在南宁举行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王毅表示,中泰一家亲。两国应保持高层往来,进一步加强铁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以及新能源等领域合作,推动中泰关系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王毅积极评价泰国接任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以来为推进双方关系所做的工作,表示中方愿同泰国在内的东盟各国共同努力,突出合作发展,不断深化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并为今年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等中国——东盟间重要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时间:2013年8月3日
出访地点及活动: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老挝,老挝总理通邢在首都万象总理府会见王毅
通邢表示,老中是亲密的友好邻邦和战略伙伴,感谢中方长期以来对老挝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和帮助。当前,中国正在深化改革开放,老挝正在推进革新开放,老方愿同中方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扩大各领域务实合作。
王毅表示,中国新一届政府将继承中老传统友好,不断深化中老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将始终是老挝坚定的合作伙伴。中方愿与老方推进包括大项目在内的互利合作,使其尽早惠及老挝人民。
时间:2013年8月5日
出访地点及活动: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出访越南,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在河内越共中央驻地会见王毅
阮富仲表示,越中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友好邻邦,两国之间有着同志加兄弟的传统友谊。推进越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越南外交的首要优先方向。双方应按照两党两国领导确定的方向,发挥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作用,扎实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双方还应积极落实指导解决海上问题的基本原则协议,妥善处理海上问题。
王毅表示,中越拥有相同战略目标和共同战略利益,都肩负着走社会主义道路,带领人民实现各自发展的重任。面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双方应加强战略沟通,增进政治互信,深化团结合作,夯实人民友好。既要扩大两国陆上的务实合作,也要探索管控解决海上分歧的途径。
中国消费新力量 篇2
消费升级在母婴行业的呈现特征之一是妈妈们不只是一味的追求低价消费,而是更加注重高品质以及性价比。
母婴市场正站在移动互联时代和消费升级的风口上,中国质造的母婴品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政府、行业、品牌、电商平台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共同为中国质造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
贝贝网CEO张良伦表示:“消费升级机会在于中国质造,但中国质造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中间强两头弱,有很好的生产加工能力,而弱在设计和互联网营销环节;懂消费者的需求却不懂如何与消费者沟通,而贝贝在做的就是帮用户选好货,控好价,实现极致的性价比,同时帮品牌商玩转电商,赚到钱。”峰会上贝贝网宣布,正式启动中国质造扶持项目——“千贝计划”,该计划将投入5个亿,通过资金支助、流量倾斜、专场推荐等方式每年扶持1000家单月销售额超过100万,有情怀、有匠心、高品质的中国母婴品牌。
在与会的政府领导、媒体朋友及现场所有行业同仁的见证下,贝贝网携手上千家母婴品牌联合发布正品宣言,共同为中国质造发声,为中国母婴的明天添加正能量。现场还揭晓了受中国妈妈喜爱的母婴品牌。据悉,目前入驻贝贝网的品牌约5000家,这些品牌是通过层层资质审核、专业团队到工厂实地调查、买手亲自体验挑选出来的,其中有些是国际的品牌,有些是获得中国妈妈充分认可的本土品牌,有些还是初创企业但成长潜力迅猛,他们在贝贝网上都取得了不错的销量。
中国消费新力量 篇3
而对于新《旅游法》将对相关上市公司产生什么影响, 专家认为, 新《旅游法》将引导旅游市场由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 这势必加快行业中的优胜劣汰, 旅游市场集中度将显著提高。这为旅游上市公司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旅游上市公司资金实力雄厚, 在服务方面具有较强优势, 而且信誉度良好, 盈利能力也将在新《旅游法》实施后进一步增强。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还指出, 《旅游法》的出台, 为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权益、规范旅游市场提供了法律保障, 标志着中国旅游业进入了依法兴旅、依法治旅的新阶段, 对我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为把旅游业建设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奠定了法律和制度基础。
中国消费新力量 篇4
标准化看上去包罗万象,可是单凭企业的力量很难实现“一统江湖”,即使微软在鼎盛时期也没有完全占据桌面电脑的操作系统,人们用的洗衣粉也不可能都出自宝洁一家。“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树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这样的说法更像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比起掺杂着利益导向的企业来,一个相对单纯的组织更适合承担起推广标准化的重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就扮演着这个角色,它拥有160多个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家标准化团体成员。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ISO标准已经逐渐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词汇,很多企业也都通过了标准认证。中国从2008年起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常任理事国,之后这个非政府性国际组织和中国关系也日益紧密。
就在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后的第一天,中国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关系又出现了新突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第36届大会上,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张晓刚成功当选该组织主席。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自1947年成立以来,中国人首次担任这一国际组织的最高领导职务。
从钢铁界到标准化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张晓刚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掌门人之前,一提到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钢铁。因为张晓刚还是鞍山钢铁集团总经理,是冶金行业响当当的人物之一。
59岁的张晓刚祖籍辽宁鞍山,1974年进入武汉大学攻读金属物理专业,从那之后就与钢铁行业结缘。
科班出身的张晓刚熟练掌握钢铁冶金技术开发及行业最新技术,在鞍钢30多年的工作中从基层一路干起,历任鞍钢钢铁研究所所长助理,鞍钢科技开发部副部长、部长,鞍钢副总工程师,鞍钢新钢铁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等职,直到2007年1月起任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
张晓刚在鞍钢职务逐层上升的时候,也正是中国钢铁行业的狂飙突进之时。中国的钢产量目前已经连续16年稳居世界第一位,现在中国年消费近6亿吨钢,占世界的43%,跻身世界最大的钢铁消费国。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钢铁业在全球行业中的地位也不断升高。
去年6月,张晓刚获得世界钢铁动态和《美国金属市场报》联合授予的世界钢铁业远见奖,其获奖评语称“鞍钢在过去十五年里成绩斐然。尤其是在张晓刚任职期间,鞍钢日益具有全球视野,国际化经营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鞍钢的国际化的深入,张晓刚也越来越多地在国际场合抛头露面,不时用英语主持国际会议。
其实入主国际标准化组织并不是张晓刚第一次成为国际组织掌门人,2011年10月,国际钢铁协会第45届年会在法国巴黎召开。会上张晓刚就被推选为国际钢铁协会主席,也是首位中国大陆企业高管担任此职务。
国际钢铁协会是全球钢铁行业的联络平台。全球钢铁企业的领导者在这一平台上就涉及本行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大事项开展多角度的战略性沟通。张晓刚在一年的任期中,代表国际钢铁协会做了不少工作,肩负着向客户、其他行业和公众宣传、推广钢铁行业的责任,辅助会员单位开发钢铁市场,并促进钢铁企业和相关工程项目零事故工作环境的建设,他的这些工作也获得了全球钢铁界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张晓刚执掌国际标准化组织意味着他有机会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展示自己的能力,他三年的任期将从明年开始。
在张晓刚看来,自己能够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历史上的第一位来自中国的主席,主要得益于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在标准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现在中国不断强大,经济不断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也需要中国发出声音,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起更大的作用”。他说。
对于张晓刚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主席,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田世宏主任表示,这是中国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重大突破,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和有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来之不易。
田世宏称,要充分利用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主席的有利条件,积极宣传和推动标准化工作,提升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进一步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和扶持中国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努力提升标准化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也为国际标准化活动作出更大贡献。
重视标准绕过贸易壁垒
张晓刚执掌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世界上最大、最权威的综合性国际标准化组织,其成员包括164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国民总收入的98%和全球人口的97%。国际标准化组织是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的综合性咨询机构,截至2012年底,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发布了近2万项国际标准。
张晓刚坦言压力巨大。因为他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他所肩负的是促进全球标准化发展的重任。“过去都是发达国家制定标准,发展中国家只能跟着走,受限于人,发展中国家应该参与到标准化制定工作中。”张晓刚说。
贸易壁垒是张晓刚将会面临的挑战之一。国际标准化组织与世界贸易组织保持着密切工作联系,是其技术贸易壁垒委员会的联络组织。近些年来,随着中国与世界商贸往来的增多,在国际贸易中针对中国商品的贸易壁垒也越来越多。在谈到标准化原因造成的贸易壁垒问题时,张晓刚称:“要想避免贸易壁垒,就要主动参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只有积极参与竞争,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才能避免贸易壁垒。”
在过去几年里,不乏有中国企业在标准问题上遭遇麻烦的例子,中国在进入美国市场中遭遇的标准问题尤多。美国作为全球最发达的经济体和头号科技大国,其技术壁垒体系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nlc202309041408
美国是一个标准大国,它制定的包括技术法规和政府采购细则等在内的标准有5万多个,私营标准机构、专业学会、行业协会等制定的标准也在4万个以上,其中不包括一些约定俗成的事实上的行业标准。
美国标准体制与其他国家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其结构的分散化。联邦政府负责制定一些强制性的标准,主要涉及制造业、交通、环保、食品和药品等。此外,相当多的标准,特别是行业标准,是由工业界等自愿参加编定和采用,美国私营标准机构就有400多个。这一体制造成的结果是技术标准数量繁杂,要求比较苛刻,如果用来作为国际贸易的标准,经常会让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公司防不胜防。
标准的改变也会伤及中国公司。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国,而2007年世界最大的玩具制造商美泰,就一次性召回近1900万件中国产玩具。美泰召回的玩具中,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玩具里的小磁片有容易脱落的危险,这是属于产品设计不当的范畴。这批产品主要是在2007年前生产销售的,当时符合美国标准,但最近美国玩具标准作了修订后,就不达标了,而当时中国的生产商还在根据旧标准进行生产,因此也在召回事件中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其实应对标准壁垒最有力的方式还是参与制定标准。张晓刚就呼吁国内大型优质企业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在标准化工作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他说:“中国企业在中国标准化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在日益增强。无论在世界上还是在中国,大企业决定了标准的先进性,代表了一个行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大企业参与标准化制定,能够促进行业技术创新,促进行业的继续发展。”
国际组织里的“中国力量”
张晓刚当选国际标准化组织主席后反复强调,他执掌这个国际组织的重要原因是中国影响力的增加。
迄今为止,受益于中国背景,从而得以在国家组织中崭露头角的并不只是张晓刚一人,在他之前已经有陈冯富珍、李勇等一批人。
在张晓刚当选前不到两个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第41届理事会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投票选举新任总干事,中国政府推荐的候选人、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在选举中胜出。这是内地中国人首次担任联合国专门机构主要负责人。
工发组织成立于1966年,有170多个成员国,其宗旨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工业发展和促进工业发展合作。工发组织通过技术合作项目为中国引进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部分关键设备,同时也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员,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工发组织的活动,并向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
在工发组织总干事的选举中,李勇击败了来自阿富汗、柬埔寨、泰国、意大利和波兰的五位候选人,成为工发组织第七任总干事。此前李勇担任财政部副部长,曾任财政部世界银行司司长,在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谈到国际组织里“中国力量”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是值得一提的人物。出生于香港的陈冯富珍从2007年1月开始担任世卫组织总干事至今,其中曾在去年5月在日内瓦举行的第65届世界卫生大会作为唯一的候选人成功连任。
陈冯富珍在公共卫生领域创下了许多个“首位”纪录---她是香港首位女卫生署署长,首位进入世界卫生组织的香港公务员,首位获中国政府推荐竞逐联合国组织最高领导人的竞选人,以及她第一位当选联合国组织最高领导人的中国人。
作为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可谓对全球的卫生政策举足轻重,她不但要集中处理发展中国家的疾病控制、较大规模的传染性疾病,还有权对个别国家或地区作出卫生政策的宣告,如发出旅游警告等,可严重影响相关地区以至国家的经济。
此外,曾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林毅夫也是国际组织里“中国力量”的重要一员。2008年中国农历春节前夕,时任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正式宣布任命林毅夫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在世行这一全球最大发展机构的60多年历史上,林毅夫是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
从陈冯富珍到张晓刚,国际组织里的“中国力量”在过去七八年里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壮大。可以预计的是,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加,未来这支力量还会进一步得到扩充。
中国新中间阶层消费群体特性研究 篇5
一、新中间阶层消费群体的界定函数
按国际标准, 个人金融资产在6万美元以上的, 就算跨入中产阶级。2005年1月,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份最新调查结论:“6万~50万元, 这是界定我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家庭年收入 (以家庭平均人口三人计算) 的标准。”在我国, “中产”首次得到了这样清晰的数字化界定。但是很多时候, 中国新中间阶层的财富并不外露, 所以我们主要以收入、职业和教育程度为基础变量, 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社会头衔、消费品标志等辅助变量来界定这个消费群体的特性。形成了以下新中间阶层消费群体的函数表达式:
新中间阶层消费群体=f (个人总资产) (1)
新中间阶层消费群体=f (xi, xj, xk) , x∈X (2)
式中, X的定义域为:总体年收入、职业、教育程度、社会头衔、拥有消费品标志、拥有企业规模、企业性质及职业范围。由于新中间阶层的资产总水平很难确切统计 (如公式 (1) ) , 因此我们在新中间阶层消费群体函数中引入总体年收入、职业、教育程度、社会头衔、拥有消费品标志、拥有企业规模、企业性质及职业范围七个因变量, 通过选取其中的3个因变量来界定这个群体的特性。从而将个人总资产难于测量的问题分解成七个容易测量的指标。
二、函数各变量的指标
根据新中间阶层消费群体函数中的七个因变量, 笔者分别界定了变量对应的可测量的指标, 通过这几项指标能更准确、更全面地界定这类消费群体。有利于企业更好地把握新中间阶层消费群体的实际数量, 从而更准确地估算中国这一消费群体的容量。
总体年收入:20万元以上。职业:一般是名牌大学或著名研究机构中的博导、学科带头人、知名的、有成功历史的自由职业者、专业人士 (畅销书作者、有著名作品的艺术家) 。教育程度:重点大学本科及本科以上。社会头衔:如地级市以上工商联、青年企业家协会或其他类似组织领导委员。拥有消费品标志:如拥有私人轿车价值在20万元以上;拥有私人住宅价值在100 (北京、上海、广州) 万元以上、70万元以上 (沈阳、成都) 或50万元以上 (武汉、西安) 。拥有企业规模:营业执照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或员工50人以上;企业性质及职位范围:上市公司、中国知名品牌企业、地方知名品牌企业、中国企业规模排行榜500上榜企业和跨国公司代表处、三资企业中担任董事、董事长、监事长、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或总裁职位的人士。
三、中国新中间阶层群体消费行为特征
对于我国现在的新中间阶层这个消费群体来说, 他们多忙于各种事务, 所以时间是最为稀缺的资源。因此, 他们需要并也希望能够获得一种简便、明确、高效的消费选择模式和服务机制。
一方面, 因为我国有些新中间阶层, 很多是从社会底层奋斗出来的, 他们有自己创业或事业领域的独到见解, 但实际上他们在消费领域中真正明白的东西很少, 对消费的认知也欠缺, 所以他们的有些消费是不需要说明的。另一方面, 由于新中间阶层有很大一部分受过良好的教育, 他们又作为一类外国商品与消费文化接受力最强的群体存在。他们中许多人正陶醉于自己与西方文化思潮及生活方式的亲近与了解的状态中, 因而更倾向选择外国的品牌和西方的生活方式, 这也构成他们的地位商品象征。通过对不同品牌、不同生活方式的消费选择展示他们的阶层地位。
参考文献
中国消费新力量 篇6
由于受到国家限制“三公”消费的影响, 以及新奢侈品消费文化的出现, 近年来我国奢侈品消费已从初级阶段的炫耀性“土豪消费文化”逐渐转向低调内敛、有品质、有内涵的新奢侈主义消费文化, 奢侈品消费人群迅速走向成熟, 回归理性。伴随中国的新兴中产阶级数量的逐渐增长壮大, 目前绝对人数高达1.2亿~1.5亿, 已占到总人口的10%~15%。这个庞大的群体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高等教育的普及而生的, 其职业结构呈现出高级化趋向;年龄多处于20岁-40岁之间, 是一个更多的以知识和技能谋生的阶层, 因而极具现代性、知识性和专门性的特点。他们有着不可小觑的购买力、强大的自我意识以及不断提升的对时尚的认知程度和追求意愿。他们越来越趋向于消费超优质的产品、传统顶级奢侈品的副品牌和大众名牌产品。这股新奢侈主义风潮造就和激发了庞大而富有潜力的中国新奢侈品市场, 也为中国本土企业打造新奢侈品牌创造了机会。
二、新奢侈主义趋势下的感知消费倾向
1. 注重情感体验
中国新兴中产人群在消费中更关注产品和服务体验, 更倾向于以更高的价格获得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对于旧式顶级奢侈品的消费, 他们认为是对珍贵原料的一种浪费, 他们更加偏爱利用智慧和知识来对待和使用各种原料的商家。这种新奢侈主义已经日益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现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是由足够的金钱所带的体验与感觉。
2. 偏爱个性品味
新兴中产阶层购买新奢侈品最主要动机来自于自身独特品位的凸显。他们喜欢接触时尚传播媒介, 在消费上有着非常明显的前卫性, 又由于新兴中产阶级多数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非常看重自己的社会声望, 在交际圈里常需要通过对某种新奢侈品的消费来释放自己的个性、张扬自己的格调, 从而向周围人传递出“我是谁”或“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信息。所以他们在消费方面追求生活品位和崇尚格调的趋势表现得尤为突出。
3. 追求悦己与价值观的契合
在“赠送给自己”或者“宠爱自己”的自我取悦中获得强烈满足感, 使自身得到心情的愉悦而不仅仅是为了弦耀, 这是新奢侈主义区别于传统奢侈品消费的又一特点。新兴中产阶级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精神追求, 他们对新奢侈品牌的倾向性选择很大成分来自于对奢侈品品牌所表达的品牌内涵的认可, 当品牌的形象、内涵主张与他们自身的价值观高度一致的时候, 品牌契合度就会很高, 从而对这类品牌越趋于忠诚。
三、中国企业打造新奢侈品品牌的优势
1. 中国企业的制造优势为提供高质量产品奠定了基础
当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制造业大国, 有着一大批拥有较强技术实力、制造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他们通过为全球知名品牌例如鳄鱼、皮尔卡丹等做OEM, 不断地提升产品的制造能力, 还为今后中国自主知名品牌的出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球三分之一的代工产品都出自这类的中国出口企业。
2. 中国已有的本土奢侈品牌已为成为引领时尚文化的带头羊
经过多年的积累, 中国本土已经涌现了一批新奢侈品品牌, 比如, NE·TIGER (东北虎) 、思凡、波司登、鄂尔多斯、美特斯·邦威等。这些品牌从产品设计、质量控制到时尚营销都取得了不可小觑的成绩。例如创立于1992年的NE·TIGER品牌, 以皮草设计和生产为起点的, 经过十多年努力, 打造出时尚创新的风格和奢华高贵的品质。目前已经拥有奢华皮草、高级礼服、高级婚礼服和配饰等多个品牌系列。今天的NE·TIGER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符号, 代表着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它不仅富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和国际化的前瞻视角, 更成为了中国现代流行时尚品牌的领军者。
3. 独特的民族文化促成民族品牌向新奢侈品品牌转型
将文化传统转换为品牌竞争力是运作品牌的一个重要导向, 而中国的民族文化往往更有个性、独具特色, 从而能够形成很好的品牌区隔促成中国式新奢侈品品牌的塑造。中国传统的民族品牌如景泰蓝瓷器、上海滩服装、谭木匠木制品、水井坊白酒等等都以中国民族特色的工艺、材质、原产地效应优势立足于新奢侈品行列, 并通过不断的改良和创新使自己既扎根于悠久传统中华文化的土壤, 又赋予全新的国际视野, 其品牌更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竞争力和价值感。
四、中国本土新奢侈品牌的品牌价值塑造
1. 提升新奢侈品的品牌感知价值
打造中国本土新奢侈品应突出产品的设计感和艺术性和原创性。新奢侈品产品在工艺层面首先应该能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 要在材料、做工或者设计、色调搭配上真正做到独树一帜, 还要能充分体现产品的艺术内涵, 注入更多的艺术气质。其次, 新奢侈产品必须从外观到品质都体现一种高于同种类普通商品的特质, 越细节的地方越值得反复观摩, 一再回味。让消费者能在这种唯一的、原创的氛围下体验到最好的“感觉”。
2. 打造新奢侈品的品牌文化核心价值
打造中国品牌软实力的最佳选择是结合传统东方式的价值观来定位新奢侈品品牌的文化的精神内核。中国有着丰富的哲理思想文化历史, 如儒家的“孔孟之道”, 谦谦君子;道家所提倡的恬淡、自然, 以及“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的美学思想;易经中的中庸和谐;禅宗的“修心”精神等, 都以其强大的精神力量感召着新奢侈品品牌的消费群体。在文化的表达上, 中国式的新奢侈品品牌首先可以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基础, 在设计中扎根本土文化, 将丝绸、白玉、景泰蓝、中国白、宫殿建筑、刺绣、茶、白酒、官窑瓷器、中国红、唐装、旗袍、水墨等中国元素运用到设计之中, 同时加入时尚因素。其次就是要挖掘好新奢侈品的文化内涵, 也通过故事得以生动的传播。再则就是打造因独特的自然气候环境、无法超越的工艺特色和产品质量而形成的原产地效应, 来使品牌忠诚度得以提升。
3. 传播新奢侈品品牌情感价值
对于新奢侈品消费者来讲, 他们消费的不仅是产品本身, 更是从产品外观、包装到购物过程、情绪体验的心理感受。与大众产品的消费相比, 新奢侈品以情感作为核心价值, 因此要通过充满情调的氛围为消费者带来务必舒适的消费体验, 要把情感依托作为最重要的销售诉求, 新奢侈品要传播自己鲜明独立的情感文化来吸引一批忠实的拥戴者。时尚文化是新奢侈品消费群的情感驱动力, 他们通常依赖于高档时尚杂志、电台广播、权威电视媒体广告、软文宣传, 以及飞机、高速商务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媒体, 酒吧、机场、休闲健身场所等时尚媒体获取新奢侈产品的信息。提升新奢侈品终端广告宣传的细节例如像店内海报、统一的专柜形象、新奇的陈列管理、人员的服务等等, 更能带给消费群体情感上的信赖。同时, 新奢侈品的品牌情感价值还体现在对忠诚消费者的情感维系。要通过诸如品牌俱乐部、面向客户的Party、休闲活动、文化沙龙这样的活动来辅助传播品牌的文化和价值内涵, 从而进一步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理解与支持。
4. 倡导新奢侈品消费的社会价值
新奢侈品的消费者更多地关心产品的服务功能而不是产品的物质数量, 这有利于促进生产企业从高物质消耗向低物质消耗的转变, 也能使商家更加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 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可再生的材料、和绿色环保技术, 以至于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生产对环境的消极影响。新奢侈消费促使目前中国企业放弃靠大量生产低价格、低质量的产品来增加GDP的做法, 有利于新奢侈品品牌从数量型增长向价值型增长的转变。
综上所述, 中国企业要着力提升自身品牌的创新力、文化力、传播力、和控制力, 才有望在自主创新新奢侈品牌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更久。
参考文献
[1]迈克尔·西尔弗斯坦, 尼尔·菲斯克, 约翰·巴特曼, 高晓燕译.奢华, 正在流行:新奢侈时代的制胜理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2]温韬.中国新奢侈品消费的特点、发展趋势及企业商机[J].企业发展, 2008 (4) .
[3]许悦.解析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新奢侈品市场的发展原因及效用[J].金融经济
中国消费新力量 篇7
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理论家鲍德里亚, 其社会理论和哲学理论的基础是消费社会理论, 因此在对社会现状进行了分析后, 得出了“当代社会是消费社会”的结论。
消费社会的理论基础在于消费主义, 这是20世纪后现代思潮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它是指导和调节人们在消费方面的行动和关系的原则、思想、愿望、情绪及相应实践的总称, 主要原则是追求体面的消费, 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 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
在消费主义的观念中, 消费者的欲望、需要和情感成为资本作用、控制和操纵的对象。因此今天的生产不仅仅是产品的生产, 同时是消费欲望的生产和消费激情的生产, 是消费者的生产。
二、消费构成当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逻辑
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 消费主义形成了“无物不可以消费”的基本社会观念, 从表象来说, 这种观念服从于西方社会中的“人人平等”, 只要有钱, 大家在消费面前都是一样的。但是消费并没有使整个社会更加趋于一致, 因为消费社会的消费本身就会重新产生等级和阶级特权。
例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箱包和服装是人人必备的, 但是由于品牌的不同, 这些必需品的价格就不同, 从十几元到十几万元, 其中的差别就是品牌。站在社会贵族阶层的人能消费价格昂贵的产品, 而绝大多数平民只能望而兴叹。这种消费本身就划分了社会的等级, 因为这种平等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平等。
三、消费社会的特征与危机
消费社会的特征带来了一个社会危机, 就是人的生存意义改变了。人存在于世界上最大的目的和动机就是消费, 在消费中完成自我价值的提升。在美国, 人的价值就直接被定义在金钱的获取和消费的过程中。
四、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消费主义结合表现的新特征
文化消费, 是消费主义与文化的结合。这里的文化消费并不是简单指区别于高雅文化的快餐文化, 而是指在完全遵守消费主义理论的前提下的一种文化现象。简单来说, 就是文化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 我们的文化生产过程始终是按照文化本身的功能和审美性来进行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随着消费主义思想的侵入, 文化也变成了一种商品, 一种体现人的价值的具有符号性的商品。这样的转变不仅是在文化艺术的创作上, 更是在审美价值的传承上都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谈中国当代艺术与消费主义结合表现的新特征。
(一) 从《恋爱的犀牛》到都市话剧的兴盛
中国话剧上世纪初在日本发端, 再到戏曲艺人的改革, 再到五四时期对易卜生的学习, 逐步发展到现在。从1980年到2000年, 中国的话剧被称为实验戏剧, 简单来说, 就是打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性戏剧, 宣扬布莱希特的叙事性戏剧的时期。涌现出像牟森、林兆华、孟京辉等实验先锋戏剧导演。
在传统与现代的分岔路上, 1999年孟京辉的《恋爱的犀牛》堪称代表作。2009年, 《恋爱的犀牛》上演十年, 回顾十年的票房, 经久不衰。话剧作为一个高雅的小众艺术, 为何能在市场上获得如此好的收获, 这其中的秘密与消费主义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恋爱的犀牛》从1999年到现在, 一共经历过6个版本, 我们对孟京辉的评价的分界点也就是从这个话剧开始的, 用“走向人民”、“消除审美间隔”来形容他的创作。
在这之前的话剧, 大多选择时事话题, 也就是我们说的主旋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很多观众不再喜欢这样的故事, 认为脱离自己的审美情趣。
《恋爱的犀牛》选择的是爱情, 最重要的是, 《恋爱的犀牛》不仅仅是在讲爱情, 它更是在探讨在物质时代对纯粹爱情的坚守, 以及人在物质压力下的变态。在世纪之交, 这样的主题无疑是切中了年轻人最关注的核心问题。
戏谑喜剧与“孟式快感”, 这是孟京辉话剧的最大特点, 简单来说, 就是喜剧效果特别成功。他所带给观众的笑是一种充满了智慧和生活气息的笑。在他的很多作品中, 都会出现一种技巧, 被称为“戏仿”。“戏仿”的意义就是将各类经典中的片段或大众现实生活中最流行的思想、语言、行为方式“复制粘贴”到戏剧中, 由于语境的置换, 使之带有强烈的反讽意味, 极大地符合了年轻人的口味。
很多观众都说, 看孟京辉的戏是一种享受, 这种享受不亚于电影带给我们的快乐。确实, 在孟京辉的努力下, 更多的人进了剧院, 了解话剧, 喜欢话剧。不能不说, 孟京辉找到了一条适应于消费社会的话剧的发展道路。
(二) 白领戏剧的兴起
“白领戏剧”这个词, 是近年来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出品的一系列话剧的概括, 也是上海小剧场戏剧发展的一个走向。
从《留守女士》开始, 上海话剧走上了一条关注民生的道路, 但是区别于主旋律, 上海话剧更具有小资情结, 集中表现在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城市里年轻人的生活和爱情, 如:异性合租、合约爱情、闪婚、隐婚、网恋、出轨等。
这样的话剧, 创作期短, 成本低, 每一场演出只要能有200人的票房就能支撑, 因此意外地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更令人意外的是这类话剧的观众群主要来源于社会上真正的所谓的白领阶层, 他们逐渐用看话剧代替了看电影, 形成了一种消费的时尚。
当然有专家对于这样的话剧嗤之以鼻, 认为完全忽略了话剧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跟电影院那些肤浅的爱情故事没有什么区别。但我们必须看到, 这正是话剧与市场结合的产物。
(三) 当下话剧发展中的消费主义
话剧在当下已经不完全是一门欣赏的艺术, 更是要成为全民娱乐的艺术, 对市场的要求, 对票房的渴望成为每一个话剧从业者追求的目标。在这样的消费主义下, 当下话剧呈现出这样的一些特点。
第一, 尽量启用名著改编。观众对名著有约定俗成的好印象, 会因为某一个名著去观看话剧, 而如果是原创的话剧, 很多观众会认为不了解而拒绝观看。
第二, 启用明星。影视界的大明星们大多的单位编制属于国家话剧院或者人艺, 现在的话剧几乎都是打出了明星牌, 很多粉丝会因为偶像去观看话剧。而对于这些明星来说, 虽然话剧的收入远不如影视, 但是话剧本身的高雅和小众性, 也为明星的演艺道路提高了一些层次, 这是一个双赢的操作模式。
第三, 纯粹娱乐性。当下的话剧很多时候已经放弃了主题的严肃, 走向了娱乐性, 如上海艺术中心的《鹿鼎记》, 全场两个半小时不间断的笑声成就了它超强的票房和一轮又一轮的全国巡演。
摘要:文化消费, 是消费主义与文化的结合。这里的文化消费并不是简单指区别于高雅文化的快餐文化, 而是指在完全遵守消费主义理论的前提下的一种文化现象。简单来说, 就是文化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 文化生产过程始终是按照文化本身的功能和审美性来进行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随着消费主义思想的侵入, 文化也变成了一种商品, 一种体现人的价值的、具有符号性的商品。这样的转变不仅对文化艺术本身的创作有影响, 更在审美价值的传承上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消费主义,戏曲,话剧,电影
参考文献
中国消费新力量 篇8
在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刺激—反应模式。即市场营销因素和市场环境因素的刺激进入购买者的意识,购买者根据自己的特性来处理这些信息,经过一定的决策过程导致了购买决定。如下图所示。
在本文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中,将据此来对奢侈品市场中国消费者的行为进行分析。
一、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情况回顾
中国奢侈品市场起步于2000年,从2006年到20012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年增长率为20%。世界奢侈品协会2012年所做的2011全年奢侈品消费报告显示,在2011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年消费总额达到126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占全球同等份额的28%。而据管理咨询公司贝恩在2012年12月发布的《2012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按国籍划分,中国人已成为全球第一的奢侈品消费群体,2012年中国人奢侈品消费总额达3060亿元。到2014年,中国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消费达到1060亿美元,同比增长4%,这表明中国人2014年买走了全球46%的奢侈品。
二、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与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的关系
(一)经济因素对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在营销学中,决定消费者需求的因素主要是三方面:需要、购买力和购买欲望。这当中,消费者的购买力尤为重要。而购买力则和经济发展情况密切相关。
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际奢侈品品牌开始进入中国,奢侈品逐渐进入国人的视线,但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还未达到小康水平的年代,人们对奢侈品的关注并不太多。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收入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高档消费品,国际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展开了各种各样的营销推广,逐渐被消费者纳入购买范围。进入21世纪,中国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据统计,2007年,具备30000美元以上的购买能力的高端家庭有470万户左右,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亿万富豪最多的国家之一。到2014年,中国已超过美国、日本,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的第一大国。
(二)社会文化因素对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面子始终是人们生活的第一追求,炫耀心理是很多人无法逾越的栅栏,为了能够用名牌彰显身份地位,很多消费者即使是“勒紧腰带吃咸菜,也要出门穿名牌”,要把面子做足了。奢侈品消费者不再只是处于社会金字塔顶端的人群,更多的中间力量已经加入奢侈品消费行列,而且中间力量总体消费力远远超过高端人群,同时也造成了“透支”在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存在。
(三)技术因素对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在机械化和流水线盛行的年代,人们对于手工制作的东西有特别的亲切与崇拜感。大多数历史悠久的奢侈品都保留了其手工艺时代所留下的传统,在大量高质量廉价商品进入市场时,手工艺似乎成了奢侈品保持高价的最主要因素。手工生产的东西,不仅有着精良的品质,而且有着丰富的内涵。如爱玛仕的每一条丝巾制作,汇集了无数精美绝伦的工艺,从设计到制作完成,必须经过严谨的七道工序,通过一双双娴熟工人的手,经过层层关卡,需要18个月才得以诞生。一条爱玛仕丝巾就如同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独一无二而魅力四射。精细的工艺、丰富的内涵、精选的材料加上大量耗时的工作,这些特性注定手工制造的奢侈品价格高昂,所体现的价格是同类机械生产价格的几倍甚至是上百倍。手工制作的魅力之处,就在于独一无二、无可替代,满足了消费者追求“自我惟一”的心理需求,也是吸引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原因之一。
(四)政治因素对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前几年的郭美美炫富事件,曾引发了一番奢侈品的网络争论,后来的陕西“表哥”事件引发官场地震,让人们将腐败与奢侈品消费联系起来。因为,秘而不宣的事实表明,能消费得起高档昂贵奢侈品的消费者除富裕阶层外,作为政府工作人员,一般情况下,即使有能力购买奢侈品,也是不舍得这样消费的。那么他们的奢侈品从何而来?别人就想到更多的可能是受贿的礼物,或是用来路不正的财富消费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加大了反腐力度,这些政治因素的改变对中国奢侈品的消费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有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男士的奢侈品销量下滑比较严重,腕表和服装都下滑了一成多,箱包的销量持平;而女士用品仍然呈现增长的态势,化妆品是增长了7%,服装增长了11%。男性和女性奢侈品在去年的表现是一冷一热。在不同价位上也是这样。高端女性珠宝品牌下滑的幅度低于相近价位的男性奢侈品。分析认为这是反腐的影响造成的。因为官员以男性居多,他们的奢侈品的消费和馈赠大幅减少,而女性奢侈品以自己购买为主,受影响较小。
(五)营销因素对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所谓营销因素主要是“4P”,也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营销因素对中国奢侈品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具有不同的特点。
品牌是产品的形式产品,品牌力是顶级奢侈品品牌的主要动力,消费者选择商品和服务的一个决定因素是因为品牌,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奢侈品品牌代表着成功、富裕与高贵。它不仅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尊贵的奢侈体验,更是身份、地位以及贵族生活的象征。同时,相对于产品本身、价格、分销等因素,品牌因素更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在中国的奢侈品消费群体的购买行为中,炫耀型消费占据着很大的比例,人们购买奢侈品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及身份。于是,奢侈品企业在中国的营销过程中,注重宣传产品的象征价值,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采用于在欧洲等成熟奢侈品市场不同的营销方式。同时,对于奢侈品来说,特别强调原产地的重要性,原产地就像是奢侈品的血统,原产地对于奢侈品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因素,几乎所有奢侈品都会强调原产地,更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商标中。产地的差异造成了产品的差异性,目前中国消费者所追求或认可的许多奢侈品品牌起源于欧洲,原产地如果离开了欧洲,对于消费者来说,奢侈品就失去了其原有的核心价值。所以,奢侈品是不是欧洲原产的,对中国消费者的行为影响是很大的。
高昂的价格是奢侈品的显著标志。正是高价格给消费者造成了遥不可及的距离感,拉开了奢侈品与大众消费品的距离。奢侈品企业善于通过不同地区索取不同价格进行全球市场整合,也就是微观经济学中常提到的三级价格歧视。欧洲本土奢侈品定价最低,在美洲地区一般是高低幅度在正负10%左右,而以日本、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奢侈品的通常售价高出欧洲本土40%~50%。这种地区价格差异引发了灰色市场问题。随着基于网络一体化下全球化层次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足不出户也能搜索到位于世界各个角落的产品信息,由此导致了此起彼伏的奢侈品代购热潮。
至于奢侈品的购买渠道方面,奢侈品企业在中国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代理分销,到20世纪末的放弃代理利用直营的分销模式,到21世纪,中国解除对零售管制,许多奢侈品企业在这一时期,独资经营成为企业主要的分销模式。目前,许多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一线城市上海、北京、广州等陆续开了分店,特别是从2013年开始,随着广州太古汇开业,一众国际一线的奢侈品集体进驻太古汇,逐步改变了消费者到我国香港特区与欧洲购买奢侈品的消费习惯。同时,一些奢侈品折扣网店也陆续开业。
对于奢侈品企业来说,它们主要采用广告、公共关系等间接促销策略。稀缺性、可望而不可即等奢侈品特征决定了品牌在宣传中不能使用大众传播媒体。奢侈品的促销不追求广告覆盖率,喜欢在时尚杂志上宣传自己,营造出“距离感”的氛围。奢侈品企业运用攀比效应和虚荣效应,来刺激消费者购买,特别对于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消费者,大都是不成熟与非理性的消费者,他们大多停留在盲目追求价格高昂、有显著标识的奢侈品本身,希望通过拥有奢侈品来彰显身份与地位,炫耀富有。
三、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者的特征
在欧美等成熟奢侈品市场,奢侈品的主要消费者中坚力量为40~60岁的中产阶级。相反,在中国奢侈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为30岁左右的年轻新贵。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主要特点是:高学历、高收入、年轻化。另外,在成熟的奢侈品市场中,消费者大多数是靠自己的实力与财富来消费,而在中国,超过一半的消费者是依靠父母的财富来消费。
中国奢侈品消费群体大体可分为:
(一)超级富有阶层
在2014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中国亿万富豪(billionaires,即10亿美元)人数出现大幅增长,从2006年的15人到2013年的168人,2014年更是增至242人。超富有阶层包括个人资产千万以上以及过亿的富豪。这类富豪平均年龄40岁,其财富多来源于投资回报和企业所有权收益。奢侈品消费早已成为其日常消费的一部分,中国超级富豪阶层更加关注的是他们的健康生活方式。
(二)富有阶层
中国富有阶层包括商务成功人士、社会名流、企业家等。他们不仅经常购买最新的产品,而且追求高端的定制服务。他们购买奢侈品品牌更多的是一种炫耀性的消费:一方面是要通过奢侈性消费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是要通过炫耀式消费来维系和创造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关系网络。他们当中也有部分接近西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表现为不是冲动的炫耀性消费而是理性的体验性消费。
(三)时尚新宠
这类人群有一些是“金领”:他们担任企业中高层经理,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丰厚的薪水,大多在跨国企业工作,对国际流行趋势了解颇多;有些则是从事创意性行业如音乐、媒体、艺术、公共关系的工作。对于大众来说,他们的收入相对较高,但对于富裕人士来说,他们的收入又相对较低。然而,他们对于奢侈品又表现出强烈的向往,其奢侈品的消费行为带有明显的炫耀性特点,此类消费者被认为是不成熟的消费者。
(四)尚酷新族
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20多岁的独生子女一代,他们的消费主要来源于父母的财富。他们所掌控的财富、全新的生活态度和消费心理,刺激着时尚行业的巨大购买能力和消费需求。他们追求新奇刺激、尚酷,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世界名牌,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模仿明星穿着时尚,攀比消费。这一消费群体有两个显著特征:他们很酷,带着明显的个人主义烙印。很多奢侈品牌的个性和形象迎合了这代人的追求。有研究显示,年轻富裕族对奢侈品需求的增幅比年长富裕族高。
四、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动机
对于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的动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社会取向的消费动机;二是个人取向的消费动机。
(一)社会取向动机
社会取向动机主要包括:(1)关系消费。购买奢侈品作为馈赠佳品是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一大特色,一是可以让接受礼品的一方备受尊重的满足感,二是反映出馈赠者对接受者的重视程度,三是人情维系的一个重要途径。(2)面子消费。在中国,存在着一个非常特殊的消费行为——面子消费,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看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关注的往往是奢侈品的象征意义,人们通过购买奢侈品,维护自己的面子,并以此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所以,中国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时喜欢在繁华的奢侈品旗舰店或专卖店购买高品牌知名度、具有明显品牌标识的产品。
(二)个人取向动机
首先是享乐型消费,他们购买奢侈品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送礼,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其次是自我赠礼,个人购买奢侈品来庆祝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这是典型的消费动机;再就是归属性消费,消费者通过购买奢侈品来实现让自己归属于社会更高阶层的心理优越感;同时,个人购买奢侈品来庆祝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一种典型的动机。
五、反腐新常态下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者行为的变化
(一)不义之财的奢侈品消费会受到抑制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加大了反腐力度,不只是苍蝇,很多大老虎也被抓,让那些贪腐官员开始谨慎起来,就是有钱也不再敢明目张胆地炫耀,也不敢无所顾忌、再来者不拒地收受奢侈品等贵重物品,这些现象的改变,导致用奢侈品进行贿赂的奢侈品消费份额出现明显下降。而反腐对于当前政府来说,不是一种短期行为,将作为一种新常态持续地进行,这样,以腐败为来源的奢侈品消费将受到较长时间的压制,对于奢侈品市场的消费将产生较深远的影响,也即是未来这一块的奢侈品市场消费份额将继续下降。
(二)正当财富的消费将持续增长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新富豪或富裕阶层不断涌现,这些靠自己努力或通过正当来源获得的财富的消费者将成为未来奢侈品市场的主导力量,毕竟奢侈品从某种程度来说代表了成功、富有、身份或面子等,特别在中国这种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所以这部分的奢侈品的消费份额会越来越大,从2014年中国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消费达到1060亿美元,同比增长4%,占全球46%的奢侈品就可以看出。
(三)购买渠道的多样化
1. 国内本土市场购买奢侈品方兴未艾、道路曲折。
尽管从2012年开始,许多奢侈品企业加大了在中国本土开店的力度,消费额一度较快增长。但据最新的财富品质研究院调研显示,中国消费者2014年在本土消费额明显下降,为250亿美元,同比下降11%,中国奢侈品市场占全球奢侈品市场比重由2013年的13%下降到2014年的11%。尽管奥特莱斯和网络销售都有明显的增长,但都没有改变2014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整体下滑态势。
2. 中国消费者境外消费进一步加强。
2014年中国消费者奢侈品境外消费达81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9%。“这说明2014年中国消费者76%的奢侈品消费发生在境外,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外流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说。
3. 跨境电商在争议中发展。
电商对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者的行为也正在产生深刻的影响,毕竟电商具有便利和低成本等优势。据了解,至今国内已有数十家颇具规模的奢侈品网络折扣店开业。目前大部分奢侈品网络折扣店通过两种渠道进货:一是海外买手。在国外,留学生众多,他们承担起买手的角色,国内网站告诉买手需要购买的产品类型及价格范围,买手便到当地折扣店或工厂店入货,然后通过报关进入国内,这一模式是主要的渠道。二是与国外类似网站合作。跟国外的同类型网站合作,国内用户在网站上下单,国内网站便告知国外的合作方将货快递到客户手上,这一模式的利润比较低。对于不少消费者而言,购买奢侈品的门槛降低了,但品牌方却有不同意见。如Celine市场部就表示,目前没有在任何国内网站售卖,只有LVMH集团下的e-luxury和net-a-porter网站中做售卖。即使在这两个网站中,打折出售的货品,不可能出现网站价格比店铺价格低的情况,如果你看到其他网站在售卖Celine的产品,那是没有经过他们授权的,他们也不能保证其真假。但无可否认的事情是,电商在改变世界,也对中国奢侈品市场的传统销售渠道带来冲击和挑战。
摘要:文章对奢侈品的内涵、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状况、影响奢侈品市场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者的特征、购买动机、新常态下中国奢侈品市场未来的发展变化等进行分析,以期给奢侈品经营企业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者行为,新常态,变化
参考文献
[1]娜尔恩(X.Hapa HTyгraлaг)(导师:张梦霞).中蒙消费者奢侈品购买动机的比较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12.5
[2]袁园(导师:周洁如).关于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态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3.5
[3]孙多山(导师:张梦霞).基于中国奢侈品购买影响因素的奢侈品行业研究.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12.5
[4]陈宪.中国奢侈品消费行为分析:从儒家文化影响的角度.市场营销导刊,2007(1):42-45
[5]朱晓辉.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动机的实证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7):42-48
[6]王慧.基于消费者行为分析的中国奢侈品消费相关问题探讨.企业经济.2009(5):84-87
【中国消费新力量】推荐阅读:
中国新消费时代的特征06-20
中国居民消费01-06
中国绿色消费06-07
中国的时尚消费05-15
中国消费者消费习惯调查报告10-13
中国消费时代的到来11-04
中国消费信贷现状研究11-06
中国居民消费水平11-13
中国发展消费金融研究12-01
对中国消费水平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