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术(精选10篇)
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术 篇1
关键词: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膀胱灌注,膀胱肿瘤, 浅表性
膀胱表浅肿瘤占膀胱肿瘤的2/3, 是我国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 在治疗中需采用损伤小、可重复进行的治疗方法。我院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 (transurethral vaporization of bladder tumors, TVBt) 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2009年2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49例, 其中男30例, 女19例;年龄41~87岁, 中位年龄68.6岁。所有病例经膀胱镜检和病理活检证实为移行细胞乳头状癌, 病理分级:Ⅰ级25例、Ⅱ级20例、Ⅲ级4例;肿瘤单发21例, 肿瘤多发28例;瘤体直径0.2~3.2cm。
1.2 手术方法
低位连续硬膜外阻滞, 患者取截石位, 采用美国ACMI汽化电切镜。单个、少数几个浅表性肿瘤可用蒸馏水充盈膀胧;对较大和浸润性膀胧肿瘤, 选用5%甘露醇作灌洗液, 膀胱灌入液体量100~150ml。汽化功率为180~20W, 电凝功率为60W。先置镜观察, 了解肿瘤位置、大小、数目、形态, 并观察肿瘤与输尿管口的关系。直径<2.0cm的肿瘤一般基底部易暴露, 切割时应从基底部开始, 可直接将电切襻置于肿瘤基底部切割, 然后在基底部切割至浅肌层, 最后扩大切除距基底部1~2cm的范围。对肿瘤>2cm者, 先用电切襻切除瘤体至根部, 使视野清晰, 再用汽化电极汽化基底部及其周围正常膀胱黏膜至显露肌纤维, 对肿瘤底周围1.0~2.0cm膀胱黏膜组织常规进行切除, 直至见到浅肌层为止。电切结束后, 置F20三腔气囊尿管, 以吡柔比星30mg溶于5%葡萄糖溶液50ml中行膀胱灌注化疗, 膀胱内保留30min, 行持续膀胱冲洗, 根据肿瘤大小、数量和切除深度、范围及术后冲洗情况, 一般保留尿管1~6d, 平均3d。术后化疗前化验血、尿常规, 如正常, 腔内化疗每周1次, 连续8次后再改为每月1次, 共12个月。术后1年内每3个月进行1次。
2 结 果
本组病例手术时间10~70min, 平均30min, 术中无明显闭孔神经反射发生, 无膀胱穿孔, 出血量较少, 均未输血。术后创面基底及创缘病理检查无残余肿瘤, 术后无继发出血、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灌注后均未出现膀胱刺激症状, 无血尿、发热及白细胞下降。对患者进行随访12个月, 无原位复发, 异位复发6例, 复发率为12.24%, 均再次接受电切治疗。
3 讨 论
1910年Beer用高频电流电极烧灼乳头状肿瘤;至1935年, Greenberg成为第一位使用经尿道途径切除膀胱肿瘤者。以后陆续有学者用分期手术的方法治疗范围更大的肿瘤。治疗表浅膀胱癌应首选经尿道电切术, 其是治疗浅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金标准。
膀胱浅表性肿瘤, 病理分级多为移行细胞乳头呈乳头状生长, 组织含水量高, 密度低, 血管丰富, 膀胱黏膜及肌层的阻抗亦较低, 从而应用汽化电极对膀胱壁及肿瘤组织均能产生良好的汽化效应, 可保证瘤体的充分汽化及肿瘤蒂部能被汽化至可靠的深度[1]。一般电切至浅肌层即可, 在其表面形成0.5~1.0mm厚凝固层, 凝固层缺乏组织液及营养, 不利于肿瘤细胞生长种植, 日后凝固层自行坏死脱落, 如有肿瘤细胞附着, 也会随之脱落以保证浸润浅肌层的肿瘤细胞被杀死。
为保持手术视野的稳定, 膀胱充盈量应保持在150~200ml。对于直径较小的肿瘤, 可直接用电极汽化瘤及基底部;对于较大的肿瘤, 先用电切襻切除瘤体至根部, 使视野清晰, 再沿基底部汽化至深肌层包括肿瘤基底周围0.5~1.0cm膀胱黏膜。位于输尿管开口的肿瘤, 除完全切除肿瘤外还需切除输尿管口本身, 但切割不能太深, 应保留部分输尿管壁段, 防止术后发生尿液反流;围绕输尿管口应使用电切襻和纯切割电流, 尽量少用汽化和电凝, 以减少术后输尿管狭窄的发生。
对于侧壁肿瘤, 因TVBt时电传导到闭孔神经, 可引起闭孔神经反射, 膀胱壁的肌肉收缩, 导致膀胱穿孔, 增加手术风险。对于会引起闭孔神经反射的肿瘤可将膀胱内液体灌注量应保持在100ml, 此时膀胱处于低压状态, 黏膜皱壁消失, 而膀胱肌层尚未完全伸展, 壁相对较厚, 这样既可彻底切除肿瘤, 又能防止膀胱穿孔。采用快速点状汽化, 即便引起明显的闭孔神经反射, 及时中断电流后钝性的汽化电极较纤细的电切襻而言造成膀胱壁穿孔的机会大大降低, 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对闭孔神经反射较敏感的患者, 应用局部阻滞, 降低电切和电凝的功率避免穿孔发生。
多发性膀胱肿瘤, 宜先处理体积较小及不易达到的远处肿瘤, 后处理体积较大及距离较近的肿瘤, 以免因肿瘤出血多、手术视野不清而遗漏小的或远处的肿瘤。每确定一处止血后再行下一步操作, 手术临近结束时, 低压观察膀胱, 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点, 在减少术中出血并发症的同时, 保证术野清晰, 以防漏切肿瘤。手术时除应注意乳头状肿瘤的范围外, 还应仔细检查距肿瘤较远处的膀胱黏膜。如发现有黏膜下粗大血管汇聚或天鹅绒状的红斑区域, 可能提示原位癌的改变, 应活检后电灼。
膀胱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复杂多变, 突出表现为易发、多发和浸润转移, 表浅性膀胱肿瘤尽管术后生存率较高, 尽管术后生存率较高, 预后较好, 但复发率仍高达50%~70%。术后辅助以膀胱内灌注治疗, 可杀死残留的肿瘤细胞, 可降低肿瘤的复发和防止肿瘤进展, 延长复发间隔,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是浅表膀胱癌经TVBt术后的常规辅助治疗[2]。吡柔比星是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 通过抑制DNA聚合酶从而抑制DNA的复制与转录, 是新型的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
参考文献
[1]宋琳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J].中国医药导报, 2006, 3 (35) :57-58.
[2]梁凯, 徐郑, 苏江浩.经尿道钬激光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25) :35-36.
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术 篇2
临床资料
2007年7月~2009年7月收治前列腺增生患者128例,年龄44~89岁,平均66.5岁。其中44~69岁86例,70~79岁36例,80岁以上6例。有排尿困难史1~6年,平均3年,夜尿3~9次。因尿潴留入院32例;并发膀胱结石6例;伴全身其他疾病患者16例,糖尿病3例,肺气肿4例,心脏病7例,支气管哮喘2例;单纯患者74例。
术前护理:患者心理负担重,迫切需要手术,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应针对这些特点,主动与患者沟通,倾听患者的心声,帮助患者消除恐惧心理,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与护理。
术后护理:护理重点是早期发现异常情况。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精神状态﹑神志﹑是否有下腹坠胀便意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及尿量的变化,判断是否有内出血、TUR综合征、膀胱痉挛等先兆。观察与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是术后护理重点。术中置入的三腔气囊导尿管可对前列腺窝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术毕回到病房,应妥善固定导尿管及膀胱冲洗装置,固定导尿管的一侧大腿切忌弯曲,以免失去气囊对前列腺窝压迫止血的作用,而发生出血。保持引流通畅,勿使导尿管阻塞﹑受压﹑扭曲,翻身时注意引流管不能移位和脱落,定时挤压,防止血块阻塞。根据引流液的颜色和性质调节冲洗速度,色深则快,色浅则慢,冲洗液的温度要适中,过高易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使切口渗血量增加,加重出血,过低易引起膀胱痉挛。因此,从减少膀胱痉挛和术后出血的角度,30℃膀胱冲洗液应是最佳选择[1]。加强基础护理,老年人皮肤弹性差,术后卧床休息,活动次数减少,会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形成压疮,加之有尿管,活动不便,易并发尿路、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应严密观察身体受压部位有无皮肤发红,睾丸及附睾有无肿痛,有无畏寒、高热等症状。在留置尿管期间应用0.5%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外口,2次/日,定时更换集尿袋,以防尿路感染。鼓励患者勤翻身﹑叩背﹑咳嗽等胸部物理疗法,以防褥疮及肺部感染。鼓励患者适量活动双下肢,以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严格掌握拔管指征,待尿液颜色转清后,停止膀胱冲洗,一般术后4~5天拔除尿管,拔管前夹闭引流,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待膀胱充盈后再拔除尿管。拔除尿管后告知患者不要立即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告知患者拔管后2周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淡红色血尿,应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以缓解症状[2],可消除其紧张情绪,使其顺利渡过拔管期。
加强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戒烟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可进行一些轻微的活动,避免重体力劳动,不劳累,不长途跋涉,不久坐,不骑自行车,3个月内不同房。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勿用力咳嗽。预防便秘,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排便。注意会阴部卫生,勤清洗,不憋尿,多饮水,每天饮水量达到1500~2000ml,以增加饮水量,起到内冲洗的作用。鼓励患者常做缩肛运动,锻炼膀胱括约肌的功能。指导患者注意观察﹑记录排尿的次数、尿色、尿线的粗细,出现尿线变细、排尿费力时,应及时就诊、早发现,早治疗。
讨论
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可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免疫力。术后加强病情观察,保持引流通畅,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护理的重点。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入微的病情观察,精心的术后护理,正确的出院指导,对提高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钱春娅,乔美珍,赵华敏,等.经尿道膀胱肿瘤气化电切术后膀胱冲洗液温度的选择.现代护理,2007,13(31):2983-2984.
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自2005年1月至2008年4月我院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121例, 男83例, 女38例;年龄28~91岁, 平均72.2岁。初发95例, 复发26例。单发肿瘤80例, 多发肿瘤 (2~10枚) 41例。位于膀胱颈部19例, 侧壁71例, 三角区20例, 前壁7例, 顶部4例。肿瘤直径0.5~4.0cm, 均有蒂。所有病例术前均行膀胱镜活检病理检查证实:乳头状瘤42例, 移行细胞癌79例;病理分级:G135例, G276例, G310例
1.2 治疗方法
采用美国A C M I汽化电切镜;麻醉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侧壁肿瘤患者由术者常规作同侧加予患侧闭孔神经封闭[2];取膀胱截石位, 冲洗液为5%甘露醇, 膀胱内灌洗量控制在100~150mL左右, 进入膀胱后首先观察肿瘤数目、大小、蒂的长短、所在部位以及与输尿管口的关系, 防止术中误伤输尿管口等。电汽化切割功率1 1 8 W, 电凝功率5 0 W, 用铲状汽化切割电极由肿瘤根部切除肿瘤, 切除深度深达浅肌层, 肿瘤偏大或肿瘤冠部遮盖了蒂部, 则由肿瘤表面逐次切割至根部;肿瘤切除完成后汽化切除创面及邻近2~3 c m范围的膀胱黏膜, 侧壁的细蒂肿瘤, 可采用电切襻电凝切除法予以切除;术后置三腔气囊导尿管, 留置导尿3~5 d后拔出。
2 结果
121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 膀胱肿瘤切除率为100%, 手术时间15~40min, 平均25min;术中出血10~45mL, 平均25mL, 术中无大出血发生, 均未输血。发生闭孔神经反射10例, 均未发生穿孔, 术后常规应用丝裂霉素C20mg, 每周1次膀胱内灌注, 共6周, 6次后每月1次, 持续2年, 术后随访0.5~5年。肿瘤复发21例, 异位复发2例。术后3~12个月全部行二次汽化电切术。
3 讨论
膀胱肿瘤为泌尿外科常见疾病, 膀胱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 3年内肿瘤复发率为55%~60%。文献报道, 对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作了对照, 证明在5年生存率及复发率方面, 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均优于膀胱部分切除术[3]。汽化电切利用高频电流使组织细胞受热, 迅速被加热至100℃以上, 使其脱水汽化。其热效应不仅可以产生3mm深的汽化层, 而且在其下还可产生3mm深的凝固层[4], 保证了浸润浅肌层的肿瘤细胞都被杀死[6];故TVBt只需汽化至膀胱浅肌层即可, 不必至深肌层;凝固层可有效控制出血并限制液体的吸收, 术野清晰。凝固层还可使小血管及淋巴管闭塞。从而可减少肿瘤转移的机会[5]。我们在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中采用的铲状汽化电极前缘锐利, 后部增厚, 故既有切割作用, 又有汽化作用, 既能较快地切割汽化组织, 又能同时止血。
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技术要求较高, 具有手术中易出血、易膀胱穿孔的特点[6]。膀胱穿孔为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中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对于侧壁肿瘤的汽化常规做患侧的闭孔神经封闭, 以免因电流刺激内收肌和闭孔外肌发生痉挛性收缩, 造成膀胱穿孔。控制膀胱内灌注液量使膀胱黏膜皱襞消失, 肌层尚未完全伸展, 壁相对较厚, 电切时较安全。一般将膀胱内灌注液量控制在1 0 0~150mL。为了尽量减少术后复发, 完成肿瘤的切割汽化后, 换用滚状汽化电极, 除了重点汽化肿瘤周围2~3cm黏膜外, 检查其他部位的膀胱粘膜扁平斑片、边缘不清、或呈颗粒状隆起, 粘膜充血, 或粘膜上似天鹅绒状的红斑区域, 均提示可能有原位癌改变, 特别是三角区、侧壁、膀胱颈部等予以汽化。TUVBT术具有易于操作、可反复多次治疗、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瘤体切除较彻底等特点, 保留了患者良好的膀胱功能,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巨大膀胱肿瘤, 复杂性膀胱肿瘤和已向膀胱外浸润生长的膀胱肿瘤, 则根据病情还是需要行开放手术。
参考文献
[1]陈梓甫.表浅膀胱癌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3, 18 (5) :257~258.
[2]张良, 盛申耀, 叶敏, 等.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中的应用[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7, 22 (1) :54~54.
[3]霍光莹, 宗桂芳.经尿道切除膀胱肿瘤的远期效果[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88, 3 (2) :84~85.
[4]王伟明, 叶敏, 陈建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术[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2, 17 (9) :461~462.
[5]邓小枫, 邵国兴, 简百录, 等.经尿道高频电汽化切除浅表性膀胱肿瘤[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8, 23 (1) :35.
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术 篇4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经尿道电切术;膀胱灌注
【中图分类号】R69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098-01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黏膜过度增生性疾病,绝大部分病例都存在膀胱颈部、尿道病变的诱因。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较多,目前多以单纯性经尿道电切、电灼、术后膀胱灌注等为治疗手段[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6例,女14例;年龄24~67岁,中位年龄46岁。主要症状为下腹隐痛及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与血尿,其中肉眼血尿2例,镜下血尿15例。合并膀胱结石1例,膀胱颈梗阻9例,尿道外口狭窄1例,处女膜伞1例。镜下见病变绝大多数位于膀胱颈部及膀胱三角区,极少数波及双侧输尿管口周围,最严重者输尿管口处于病变组织中,病变区域黏膜充血水肿,可见绒毛、滤泡及息肉样突起,均取组织送病理检查确诊为腺性膀胱炎。
1.2治疗方法采用电切镜行膀胱黏膜电切联合丝裂霉素膀胱药物灌注。电切所有病变黏膜及相邻的正常膀胱黏膜,切除深度为黏膜下层和浅肌层,病变严重者可切至深肌层,范围超过病变周围2cm。术后用化疗药物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术后留置尿管3d,术后1周开始灌注丝裂霉素20mg 加生理盐水40ml1次/周,共8次,以后改为1次/月,共10次。术后每3~6 个月行膀胱镜复查。
1.3疗效判断治愈:症状完全消失,膀胱镜检查正常,复查尿常规正常。好转:症状基本消失,复查尿常规偶有红细胞或白细胞,膀胱镜检查病变较前缩小或消失。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复发,复查尿常规红细胞或白细胞无改善或复发。
2结果
20例均获6~24个月随访。17例治愈,症状完全消失,膀胱镜检查正常;好转2例,症状基本消失,偶有膀胱刺激征,膀胱镜检查正常;复发1例(术后4个月),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膀胱镜检查示三角区滤泡样增生,尿常规白细胞及红细胞阳性。该例再次经尿道电切治疗,并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随访12个月,症状消失,2次膀胱镜检查未见异常增生。
3讨论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膀胱上皮黏膜和黏膜下黏液腺的增生性病变,为良性的慢性膀胱炎性疾病,但随着病程的发展有恶变的倾向,有可能导致膀胱腺癌。目前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主要有移行上皮学说和胚胎学说,但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膀胱感染、梗阻、结石等慢性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正常膀胱上皮化生变化的结果[2]。本病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及无痛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本组有膀胱刺激征12例,血尿17例。确诊主要依据膀胱镜检查并活检。膀胱镜检查结合病理组织活检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膀胱镜检查具有以下特点:①病变主要位于三角区及膀胱颈部;②病变呈多中心性,常常散在,成片或成簇存在;③具有多形态性,乳头样、分叶状、滤泡样相混合存在,肿物顶端接近透明状,其上无血管长入;④输尿管管口多数窥视不清。以上特点与典型的膀胱移行细胞癌较易区分。但有些病例与滤泡型慢性膀胱炎及腺癌鉴别困难。对于局限性瘤样外观或病变广泛伴有糜烂出血,基底部融合质地较硬者,须考虑腺癌的存在或局部恶变的可能[3]。应提倡病理学检查作出治疗前诊断,活检时应多点取材,着重于糜烂出血处或病变基底部。目前治疗腺性膀胱炎手段很多,主要有单纯膀胱内灌注治疗、单纯膀胱电切、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黏膜剥脱术、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联合药物膀胱灌注等。许多学者认为在抗感染等基础上,应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联合药物膀胱灌注化疗可能获得控制或根治。经尿道电切术对患者创伤轻微,可反复操作。术后膀胱灌注抗癌药物既可清除膀胱残存病灶,又可预防复发及恶变。腺性膀胱炎具有多中心性的特点,肉眼观察到和经尿道电切的是细胞增生明显部分,仅为病变组织的一部分,术后抗癌药膀胱灌注以加强疗效和预防复发。丝裂霉素是一种由放线菌族中分离出来的抗癌抗生素,属于类似细胞毒素类抗癌药物,在细胞内通过还原酶活化后起作用,可使DNA解聚,同时可阻断DNA 复制,高浓度时对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也有抑制作用。本组未有明显局部膀胱刺激征及全身毒副反应出现,除1例复发经再次电切外,经6~24个月随访证实效果满意,联合治疗有效率达95.0%。因此我们认为,经尿道电切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小敏,吴忠标,刘全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加膀胱药物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47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8,23(3):112-113.
[2]张明,范海涛,王颂,等.腺性尿道炎的电切治疗(附15例报告)[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6,10(5):386-388.
[3]庄乾元,梅伟,管维,等.腺性膀胱炎治疗分析(附89 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10):686-687.
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均为男性,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4.5岁,病程3个月至8年。尿道造影(正、侧、左右斜位)提示:外伤性骨盆骨折并发膜部尿道狭窄21例(两断端错位成角13例),尿道闭锁4例,此25例留置有耻骨上膀胱造瘘管;骑跨伤致球部尿道狭窄8例(2例为尿道吻合术后),阴茎部尿道狭窄3例。尿道狭窄段长度1.0~2.0cm 9例,2.1~3.0cm 21例,3.1~3.5cm 6例。尿道狭窄病例术前Qmax2.0~9.6mL/min,平均尿流率4.8mL/min。
1.2 治疗方法
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取截石位,将ACMI Circon原厂90°铲状汽化电极改进成0°(水平向前)和45°(斜向前),边冲水边置入Fr25.6ACMI Circon连续冲洗可旋转汽化电切镜(5°镜),设定汽化电切功率150W,电凝功率60W。尿道狭窄病例经镜鞘外插入Fr3输尿管导管通过狭窄段做引导,先用0°电极沿输尿管导管方向做2对8点、4对10点前推(逆行)汽化切开瘢痕组织,狭窄段管腔变大且无出血,推进镜鞘,在镜鞘扩张下前方狭窄明显突出,继续同法切开推进,直至电切镜通过狭窄段,最后视狭窄程度及瘢痕组织情况,电切瘢痕组织,使之形成一条平滑通道。对后尿道两断段错位成角狭窄和闭锁病例,助手经膀胱造瘘口或切开膀胱置入金属尿道探条至后尿道(探条保持正位),前后错位成角者用45°电极对准尿道探条前端方向先汽化切开11-1点,[1]左右错位成角者用45°电极对准尿道探条前端先汽化切开成角锐角侧及11一1点,直至电切镜通过狭窄段,更换电切环修整切除两断端间瘢痕组织。后尿道闭锁者,术者左手食指伸入直肠,触摸电切镜与金属尿道探条前端在一直线后,用0°电极做2对8点、4对10点前推汽化电切瘢痕组织,并适时更换45°电极汽化切除10-2点间瘢痕组织,使电切镜通过狭窄段进入膀胱,更换电切环,采用边退边切、先浅后深方法切除高低不平的瘢痕组织,直至Fr25.6电切镜在尿道内进退无紧固感为宜。术毕留置Fr20气囊尿管(2003年起留置硅胶尿管),常规应用抗生素7~14d,4~6周待排尿通畅稳定后拔除,无直肠损伤、真性尿失禁发生。
2 结果
本组36例中,30例1次、3例2次、1例3次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94.4%(34/36);2例(1例断端错位成角明显,1例后尿道闭锁3.5cm)手术失败,保留耻骨上膀胱造瘘或到他院治疗。34例行定期尿道扩张,并随访6~30个月,平均24个月,均排尿通畅,术后6个月Qmax16.4~23.7mL/min。
3 讨论
尿道狭窄或闭锁的传统方法有尿道修补、吻合、成形、会师等,但创伤均较大,失败率较高(尤其是后尿道)。采用经尿道腔内手术可以简化治疗方法,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已成为目前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的主要术式[2,3]。本组36例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采用改进汽化电极经尿道汽化电切狭窄或闭锁段瘢痕,34例手术成功,术后排尿通畅,无直肠损伤、真性尿失禁发生;2例失败原因为尿道两断端错位成角明显和后尿道狭窄段较长。本组资料提示采用改进汽化电极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是一种可行的腔道手术方式。
3.1 术前检查
术前顺行膀胱尿道造影联合逆行尿道造影,应摄正、侧、左右斜位4张X光片,了解狭窄或闭锁的部位、长度、狭窄程度、尿道两断端错位情况等,这对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必要时可用金属尿道探条对端会师摄片了解尿道狭窄或闭锁的前述情况。
3.2 改进汽化电极汽化电切术的应用
笔者应用尿道内冷刀切开术对较长段尿道狭窄、瘢痕组织厚实坚韧者效果欠佳,将原厂汽化电极改进成0°(水平向前)和45°(斜向前),在汽化电切时,沿输尿管导管、尿道走行方向、金属探条前端引导、直肠内手指引导反复前推汽化电极,部分瘢痕组织被汽化,狭窄腔变大,无出血,视野清楚,避免了切除过深、切穿尿道、出血、损伤直肠等,待电切镜通过狭窄段后,再视狭窄程度及瘢痕情况,采用边退边切,先浅后深方法电切高低不平的瘢痕组织,使之形成一平滑通道,且电切镜在尿道内无紧固感为止。汽化电切、电切功率一般不超过150W,过高可能造成邻近正常尿道热损伤,形成新的狭窄,本组无1例造成新的狭窄。本组36例中,34例手术成功,2例因早期技术不够熟练且相对复杂病例有关。
3.3 术后处理
尿道狭窄腔内术后留置尿管以18~20Fr为宜,最好留置硅胶气囊尿管,留置时间4~6周。拔管后均行定期尿道扩张,以预防尿道狭窄复发。术后加强抗感染,保持尿道外口清洁,避免尿管在尿道内进出滑动,也是防止尿道狭窄复发的重要环节。有耻骨上膀胱造瘘管者保留并夹闭,训练膀胱功能,也备2次手术时引流,待排尿通畅稳定后拔除。
参考文献
[1]杨嗣昌,胡云飞,王玲珑,等.尿道内切开及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2,17(2):78- 79.
[2]李炎唐,曾祥福.尿道狭窄闭塞用腔内和开放手术治疗的选择[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1,12:219-221.
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术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是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80例,年龄58~90岁,平均年龄72岁。有排尿困难史1~14年,其中有急、慢性尿潴留者50例,经膀胱造瘘术20例,术前合并冠心病10例,高血压15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0例,糖尿病15例,膀胱结石40例,尿路感染20例。
1.2 治疗方法
硬膜外麻醉后取截石位,将膀胱电切镜从尿道内插入,直达前列腺部位。在腔镜观察下利用电流,通过汽化切割作用,使被切除组织迅速加热汽化,并使切除面产生深达2~3mm的蛋白凝固层,从而有效地减少切割过程中的出血及液体的吸收,直至把增生的前列腺切干净。术毕放置一条18~20号三腔导尿管引流,气囊用15~20mL液体填充,然后将导尿管接上冲洗后送回病房。
1.3 结果
本组病例均成功地切除了增生的前列腺,手术时间40~85min术后护理效果满意,平均住院10d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提到手术,患者都会紧张、焦虑,担心术中发生意外、术后恢复不理想等。向患者讲清楚恐惧紧张的精神状态对手术不利,会影响预后,耐心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手术的优点,如不需要开腹,术中损伤小、出血少、安全性高、无疼痛等,术后膀胱冲洗的目的,使患者有心理准备,消除顾虑,保持情绪稳定,本组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1.2 术前准备
术前协助做好心、肺、血液等常规检查,根据患者情况适当给予输血或备血,留置导尿者,定时冲洗膀胱,控制尿路感染,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戒除烟酒,训练床上大小便,便秘者给予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或缓泻剂,术前1日备皮,术前晚灌肠,晚上10时始禁食。
2.2 术后护理
2.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注意生命体征等变化,由于术中及术后用大量冲洗液冲洗膀胱,在临床上可出现血压波动及肺、脑、肾水肿等一系列病理或生理变化。如发现患者烦躁不安、恶心、呕吐、血压升高、脉搏慢、呼吸困难等情况时应警惕是否发生TUR综合征(以精神症状为主,可累及心、肾、脑等器官功能的TURP术后早期并发症),应及时准备好抢救物品,并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另因患者均为高龄,还伴有其他慢性病,麻醉对心肺等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组有3例因脉搏慢(40~50次/min),予阿托品注射后纠正;血压低者2例、血压高者5例,经及时处理后纠正。
2.2.2 各种管道护理
妥善固定各引流管,保持导尿管通畅,翻身时严防引流管脱落及折叠,并定时挤捏引流管,防止血块堵塞。此外需根据引流液颜色调节冲洗液速度,一般80~100滴/min。
2.2.3 预防并发症
2.2.3. 1 预防出血
出血常在术后24h内出现,因此必须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引流液的颜色、性质,估计出血量,认真做好记录。接患者术毕回病房后立即开放三腔尿管引流瓶,并持续膀胱冲洗,尿管牵引固定于大腿内侧,牵引的松紧度要适宜,防止脱落。嘱患者牵引侧下肢保持伸直状态,不能屈曲。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如引流液血性较明显,可适当增加气囊导尿管的牵引力,保证气囊能有效压迫膀胱颈部达到止血目的。如发现引流液颜色为深红色,伴有小血块,经挤捏仍引流不畅时,可用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冲洗膀胱,以促通畅,并可适当加快冲洗速度,直到引流液颜色变浅为止。若患者出血量多,膀胱胀,血压下降,脉搏增快,严重者则出现休克时,应立即停止膀胱冲洗,加快输液、输血速度,按医嘱给予止血药,并协助做好电切镜检查止血及清理血块的准备工作。本组有1例患者因出血、血块堵塞尿管需进入手术室止血及清除血块。
2.2.3. 2 预防尿路感染
由于患者留置尿管持续膀胱冲洗,易引起尿路感染,因此,术后除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外,在更换尿袋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日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2次,并保持床铺整洁,保持腹部、臀部、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
2.2.3.3预防肺病感染
患者术后卧床,活动量小,有的伴有吸烟史及患心肺疾病,易发生肺部感染,要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有效咳嗽,如痰多不易咳出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冬天,冲洗液可加温后使用(25℃为宜)。
2.2.3. 4 预防褥疮
为防止术后出血,要求患者避免用力翻身,因此,护士要每2h给患者翻身1次,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拖、拉、推动作,以减少对皮肤的摩擦,背部及骨突部可垫软枕,及时更换脏、湿的床单、衣裤,保持皮肤清洁,预防褥疮的发生。
2.2.3. 5 预防便秘
为预防便秘,防止术后用力大便而导致出血,常于术后给予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并指导患者多饮水,适当床上活动,多吃粗纤维丰富的食物、水果香蕉等润滑肠道,以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按医嘱给予软化大便的药物,如果导片等。
2.2.3. 6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因患者均为高龄,加上手术创伤、术后卧床,术中术后应用止血药等,可使血液黏稠,血流滞缓及高凝状态,易致静脉血栓形成。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需加强下肢功能锻炼,未下床前在床上每天定时按摩双下肢,作踝关节的伸屈活动,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避免在下肢建立静脉通道,尤其是左下肢,注意维护血管内壁的完整性。
2.2.4拔管后的护理
待尿液颜色转澄清后停止膀胱冲洗(约术后3~5d),于术后7d左右拔除尿管。拔管后要加强巡视,拔管当天避免下床,观察有否排尿困难、尿失禁、出血等并发症,如有尿失禁,一般是暂时性的,要指导患者进行缩肛训练。
2.3 出院指导
(1)嘱患者勿吸烟、饮酒,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注意营养调配,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感冒;(2)预防便秘可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多做下蹲仰卧屈髋动作,并定期按摩腹部,以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开塞露或低压灌肠;(3)预防泌尿系感染,不憋尿,多饮水(白天多饮,夜间少饮,以免夜尿增多影响睡眠),24h饮水量超过2热水瓶(2 500mL),才能起到尿液稀释和冲洗作用。注意会阴部卫生,防止逆行感染,术后1~3个月每10d复查小便1次,以检查有否出血、感染等情况,以便及时用药;(4)常做缩肛运动,以锻炼膀胱括约肌的功能;(5)术后3个月内禁房事,不提重物,不骑自行车,避免久坐,防止盆腔充血引起前列腺窝创面大面积脱痂的再出血。本组有2例患者出院后半个月左右因骑自行车及提重物后出血,需再次住院予止血、消炎后治愈;(6)观察记录排尿的次数、尿色、尿线的粗细,定时复查,出现尿线变细,排尿费力时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
(1)有不同程度的下尿路梗阻症状,经直肠彩超检查前列腺体积增大,膀胱剩余尿量>50 ml而确诊。最大尿流率(MFR) <15 ml/s,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4 μg/L[2]。(2)有明确的前列腺手术切除指征。 (3)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良性BPH。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98例BPH患者,其中50例行TUBVP,48例行TUVP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MFR、血Na+值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均采取持续硬脊髓膜外阻滞麻醉。(1)TUBVP组采用英国Gurus Medical生产的等离子体双电极汽化电切镜。经尿道直视下插入电切镜,依次观察尿道、精阜、前列腺、膀胱颈口、膀胱壁黏膜、双侧输尿管开口位置、前列腺各叶增生的情况、膀胱颈至精阜的距离。先于5、7点自膀胱颈至精阜切除流出道深至包膜,然后循序渐进分别切除左右侧叶,如中叶增生明显并凸入膀胱内者则首先予以切除,最后切割前列腺尖部及平整切割创面。肉眼观察前列腺部尿道腔通畅、创面平整,创面止血彻底至冲洗液为无肉眼血色或轻微淡红色。术后排尿试验通畅,结束手术。(2)TUVP组采用F24好克电切镜。切割顺序:以中叶增生为主者先从5~7点开始汽化切除增生之前列腺组织,深至包膜。以两侧叶增生为主从1点顺时针至5点或11点逆时针至7点,汽化切除完成一侧叶后再汽化另一侧叶。最后切割前列腺尖部精阜两侧残留组织,观察膀胱颈部充分展开,各壁光滑,使精阜形成岛状。切除范围以膀胱颈和精阜为标志点,切除深度尽可能达前列腺外科包膜层。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1)观察指标:①术前前列腺体积;②术前及术后8 h血清钠值;③术前及术后3个月IPSS、MFR、QOL;④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重量、术中失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近期并发症等。(2)检测方法:①前列腺体积术前经腹B超测定;②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笔者分别用IPSS和QOL问卷表调查治疗前后患者IPSS评分和QOL评分;③采用上海精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WD-NL-1000型尿流率仪,分别检测术前、术后3个月MFR;④术中失血量(ml)=冲洗液中血红蛋白浓度(g/L)×冲洗液的量(L)/术前血红蛋白浓度×10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过程观察指标
TUBVP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TUVP组(P<0.01),TUBV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多于TUVP组(P<0.05),两组的切除组织重量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2 疗效指标
术后随访3个月,TUBVP组血Na+值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TUVP组血Na+显著低于术前和TUBVP组(P<0.01)。两组术后3个月IPSS、QOL、MFR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见表3。
2.3 术后并发症
两组患者均获术后随访3个月。TUBVP组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TUBVP组TURS发生率显著低于TUVP组(P<0.05);TUBVP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TUVP组(P<0.05)。
3 讨论
本研究TUBVP组术前术终血清钠未发生明显变化,未发生TURS,而TUVP组有6例发生TURS。TUBVP组TURS发生率显著低于TUVP组,TUBVP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TUVP组。在平均切除前列腺重量、术后疗效等方面(IPSS、QOL和MFR)两者差别不大。TUBVP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TUVP组,显示出TUBVP操作简便、低温、低创伤、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势。TUBVP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可以预防发生吸收性低钠血症,避免了TURS的发生;等离子束作用于前列腺组织时使表层组织汽化,使层下2~3 mm汽化并形成均匀凝固层[3],可使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断面随即闭塞,止血迅速、可靠;低温切割,减少不必要的组织烧伤和炭化[3],减少了术后膀胱刺激症,缩短了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等离子体的汽化切割效应与前列腺的阻抗有关,因前列腺增生腺体与包膜的阻抗相差甚远,切至前列腺包膜时,阻抗即增加,切割组织效应降低,出现凝滞感或切割无效,有“被膜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损伤前列腺包膜、膀胱颈部及前列腺包膜处勃起神经[4],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5]。
当然,同前列腺汽化电切相比,由于等离子双极电极环相对较小,电切功率小,所以电切速度相对较慢。从手术时间上比较可见TUBVP手术时间较长。但是由于它避免了TURS的发生,不受手术时间限制,仍能保障安全高效。因此,只要术者有足够的耐心,TUBVP不受前列腺大小的限制,可安全地切除干净,而不必改开放手术增加患者的痛苦,使TUBVP适应证较TUVP更宽。综上所述,TUBVP与TUVP治疗BPH具有相似的疗效,但TUBVP比TUVP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而适应证更广,更安全[6]。尤其是体弱、合并有其他疾病者,TUBVP不失为一种疗效好、安全度高的手术方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刁英智,任向宏,谷亚明,等.北京郊区前列腺增生发病现状的调查:BPC-BPH研究结果.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0,15(3): 199-201.
[2]庞家瑜,何国友,吴品林.TUVP与TUPKVP结合治疗高危重度BPH45例.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8,13(6):421-421.
[3]瞿利军,王行环.双极电外科技术-PKRP.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07,27(2):205-208.
[4]谢广静,沈思,陈光,等.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汽化术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8,23(6):418-420.
[5]曹明奎,谢群,邓建,等.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7,12(3):191-192.
经尿道膀胱肿物电切术的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48例,男37例,女11例;年龄42~84岁之间,平均年龄63岁。移行细胞癌48例,Ⅰ级45例,Ⅱ级2例,Ⅲ级1例为高龄、有心肺疾病不能耐受开放性手术者。
1.2 方法
在硬膜外麻醉下,取截石位,用24 F WOLF电切镜环状电极切除肿瘤,最大肿瘤直径3 cm,切除范围肿瘤周围1 cm,用滚状电极电凝止血,术中用5%葡萄糖低流量冲洗。术后采用膀胱灌注治疗预防复发。Ⅲ级、Ⅳ级加髂内动脉化疗。
2 结果
本组48例,行膀胱灌注治疗者47例,随防6例复发,6例均再行TURBt术,再复发后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行膀胱全切术。通过术前护理均能顺利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恢复顺利,通过健康指导,47例接受灌注治疗及定期复查,1例高龄患者拒绝继续治疗。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术前护理评估
①对本病的了解程度,是否得到手术方法,术后预防复发及康复的有关知识介绍。②病人的营养状况,各项实验室,水电解质,生化检查结果及心肺功能情况。③病人对手术置管的作用,注意事项是否了解。
3.1.2 心理护理
患者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和恐惧,对手术的担心,对愈后都有很深的思想顾虑,护士应有极大的同情心,高度的责任感,耐心讲解手术方式及术后注意事宜,讲解移行细胞癌的特点是易复发,但一般不转移或转移较晚,只要定期检查及时治疗,生活质量较高。与之介绍同病种的愈后,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在生活上多关心照顾病人,使之有稳定的情绪,顺利接受手术。
3.2 术后护理
3.2.1 基础护理
保持床铺整洁无渣、干燥,定时翻身,按摩皮肤受压部位,因大多为中老年患者,鼓励早期床上活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3.2.2 尿管护理
术后均带有三腔氟雷氏尿管,用0.9%生理盐水冲洗,避免血块、黏液堵塞导管,冲洗速度不易太快,压力不可过大,以防引起出血,一般3 d后冲洗液清亮无出血可拔管。对肿瘤较大切除范围较深者,防止穿孔使伤口充分愈合,有的甚至可保留1周。每日尿道口用碘伏擦洗2次,更换集尿袋每日1次,防治逆行感染。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2000~3000 ml,起到自然冲洗的作用。
3.3 康复指导
出院后必须向患者介绍移行细胞癌的多发性和复发性的特点,反复强调术后坚持治疗终身定期随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避免因暂时无明显症状而延误复查和继续治疗[1]。术后2周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开始3个月复查B超,半年后6个月复查膀胱镜检1次,2年后每年做膀胱镜检1次。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如发现血尿,随时来院就诊。
3.4 膀胱灌注
膀胱癌电切术后采用膀胱灌注以预防复发,一般在术后1周开始。方法:用8~10号导尿管,在无菌技术操作下行导尿术,确定在膀胱内,排出残余尿液,缓慢注入灌注液后,再注入10 ml空气,最后反折尿管末端轻轻拔出。我们采用的灌注药物为羟基喜树碱20~30 mg+生理盐水30 ml,充分溶解,注意告知患者,灌注前禁水4~8 h,以减少尿液的生成。灌注后卧床休息,使药液在膀胱内保留2 h,每15 min更换体位(左、右、仰、俯位)[2],使药液充分接触膀胱黏膜。插尿管中注意充分润滑导尿管,动作轻柔,注意不可损伤尿道黏膜。每次灌注后注意观察尿量、尿色,患者有无自觉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如有症状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减少剂量。坚持疗程:每周灌注1次,连续8次后,每月灌注1次至1年,第2年每3个月1次,共2次,以后半年1次,共治疗一二年。
经尿道膀胱肿物电切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天数少、费用低、不影响患者的饮食及活动。经过手术治疗,术前术后护理,有效的康复指导,坚持灌注治疗,可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膀胱肿物,电切,护理
参考文献
[1]厉月春.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7,22:(7).
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术 篇9
关键词:离子电切术;膀胱造瘘;前列腺增生
【中图分类号】R6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52-01
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lasma 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PKRP)采用使用双极等离子电切系统,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1]?随着器械手术技术的改进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技巧的掌握,使经尿道手术治疗体积大于 80 mL的前列腺成为可能?相对于小体积前列腺来说,大体积前列腺手术存在时间长,风险高的瓶颈?实践证明,术中耻骨上膀肤穿刺造瘘可以显著提高PKRP的手术安全性,并在大于 80 mL的前列腺离子电切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集前列腺体积大于80mL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膀胱造瘘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中的必要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中,年龄在65-74岁,平均年龄在70.3岁TPSA < 10.0 ng/mL ,对于怀疑前列腺癌的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术前及术后3个月行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记录残余尿(RU),最大尿流率(Qmax)?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膀胱造瘘)和对照组(未造瘘)?
1.2入選标准
参照《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疗指南》(2014版)中规定的诊断标准[2],对患者依据前列腺肛检?PSA?IPSS?QOL进行诊断,判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
1.3病例排除标准
(1)患者具有严重的内科疾病;(2)恶性前列腺癌;(3)合并性膀胱肿瘤;(4)合并性膀胱结石;(5)伴随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6)前列腺手术史;
1.4 治疗方法
1.4.1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静脉全麻,即持续硬膜外麻醉?
1.4.2膀胱造瘘方法
常规消毒铺巾,将手术床床头降低15°-20°,经尿道置入电切镜,,在显示器监视引导下观察尿道及膀胱情况[3],前列腺等离子电切镜进入膀胱,观察膀胱内无膀胱肿瘤,并充盈膀胱,在耻骨上方二横指腹中线位置进行穿刺,切开0.5 cm皮肤,使用筋膜扩张器扩张,并从套管中插入F16穿刺造瘘针,将尿管气囊注水5-10mL,然后拔除针芯,保留外鞘,插入F16引流管一根,将外鞘固定于皮肤,术后拔除外鞘,开放引流造瘘管?此时膀胱处于低压灌注状态,可以按不同的方法有序地行前列腺电切,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术后1天观察如无术后大出血则拔除,造瘘口不缝合留待自愈?
1.4.3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采用英国的Gyrus等离子电切设备,电切功率为240W,电凝功率为120W,以0.9%生理盐水作膀胱冲洗[4]?两组均切割至前列腺外科包膜,用Ellik吸出切割的前列腺组织碎块送病检?术后留置F22三腔尿管接生理盐水作持续膀胱冲洗?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和止血药?将组织碎片进行称重和病理检查?同时,对手术过程中的清洗液进行收集,测量清洗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以及清洗液体积?针对出血少?冲洗液颜色淡的患者,将清洗液进行10倍浓缩,按照相应的计算公式测量出出血量,即出血量(V)=1OOO×冲洗液中血红蛋白浓度×冲洗液体积÷术前血红蛋白浓度?
1.5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7.0软件,对治疗组和参照组进行X2检验.
2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包膜穿孔发生率(低),切除组织(多),手术时间(短),膀肤冲洗时间(短)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表2)?术后访问时间为3个月,访问结果显示IPSS显著下降,Qmax显著提高,两组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4例?对照组3例出现排尿困难,经尿道扩张后好转?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出现等特殊问题,术后并发症,两组无显著差异(P >0.05)?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症(BPH)作为老年男性的多发疾病,一直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5]?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具有创面小?质量效果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然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自身存在一定的前列腺等离子电切综合征的风险,所以要求在70 min内完成?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很难对前列腺中的较大腺体进行切除,或者切除不彻底[6],有增加了术后出血和前列腺包膜穿孔的风险?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限制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的应用范围?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存在血容量多?血钠低?血浆渗透压低以及血钾升高等并发症,甚至会出现患者死亡等问题?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出现并发症的原因为,手术过程中灌注生理盐水量过多?过快,导致患者体内水?钠发生改变?膀胱造瘘技术可以在患者耻骨上进行穿刺引流,保持患者膀胱内低压灌注及前列腺部的水流方向及顺水压冲洗,无需顾虑前列腺碎片的阻碍,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并提高手术效率?膀胱造瘘操作简单,而且插入管直径细,不容易出现液体外渗,术后可即刻拔除,所以对膀胱清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无影响?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包膜穿孔发生率(低),切除组织(多),手术时间(短),膀肤冲洗时间(短)及术后住院时间(短)?对于体积大于 80 mL的前列腺体,手术时间较长,可以进行同期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提高手术安全性?术后访问时间为3个月,访问结果显示IPSS显著下降,Qmax显著提高?观察组4例?对照组3例出现排尿困难,经尿道扩张后好转?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出现等特殊问题,术后并发症,两组无显著差异(P >0.05)?因此,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中膀胱造瘘术具有手术效率高?适应范围广,可以在常规临床实践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阳,岑松,康新立,钟江.简易膀胱造瘘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18):3862-3866.
[2] 张国飞,昊越,王玉杰,等.经尿道前列腺球囊扩裂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5):2766-2768.
[3] 袁道彰,吴伟江,黄兰珍,等.经皮膀胱穿刺造瘘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除术治疗人体积前列腺增生中的前瞻性对照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2);161-163.
[4] 余清平,查斌,宋涛,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膀胱造瘘术治疗前列腺质量>80g的BPH[J].山东医药,2012,(6):55-56.
[5] 李胜,曾宪涛,郭毅,等.经尿道等离子腔内剜除术与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比较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0):1172-1183.
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术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2012年12月收治前列腺增生症患者238例, 均符合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标准, 按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119例, 年龄55岁~86岁, 平均年龄71.5岁, 有排尿困难史2年~15年;有急、慢性尿潴留者42例;经膀胱造瘘术5例;术前合并冠脉综合征5例, 糖尿病4例, 慢性肾功能不全3例, 高血压14例, 慢性支气管肺炎5例, 膀胱结石6例, 尿路感染15例。对照组119例, 年龄52岁~81岁, 平均年龄67.5岁, 有排尿困难史1年~17年;有急、慢性尿潴留者43例;经膀胱造瘘术7例;术前合并冠脉综合征6例, 糖尿病7例, 慢性肾功能不全8例, 高血压13例, 慢性支气管肺炎9例, 膀胱结石7例, 尿路感染11例。2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整体护理, 其是将患者的生物特性、心理特征、社会环境综合在一起产生的护理模式[1]。观察组实施特点整体护理:即在患者入院后就开始根据手术治疗及康复出院过程中存在的特点制订相应护理措施, 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出院指导。
1.2.1 术前护理
以术前各项准备为特点, 向患者介绍护理措施, 告知积极配合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协助患者做好心、肺、血、便等常规检查, 告知患者留置尿管是前列腺手术必备的措施, 术中既可以排出积血观察病情又可以用来冲洗预防感染;术前晚灌肠、禁食, 足够睡眠保证体力, 为减少手术时间做保证[2]。患者均年老体弱、抵抗力低, 病程长易反复且一般治疗效果不明显, 易产生焦虑恐惧情绪, 护理人员要给予开导, 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向患者宣教其手术创伤小、不需开腹、痛苦轻、出血量少、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安全度过手术期。
1.2.2 术后护理
以生命体征变化来体现疾病恢复情况为特点, 前列腺手术引起血压变化一般是术中或术后出血造成的, 观察血压变化可了解手术出血情况, 同时观察尿管及引流管中的尿液、引流液颜色与性质, 判断出血量并认真做好记录, 当血压下降快速补充血容量并采取止血方法。膀胱冲洗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手段, 及时冲洗积血有利于手术创面的修复;根据冲洗液颜色变化判断创面出血情况, 将尿管稳妥地固定在合理位置, 避免牵拉引起堵塞、折叠、脱落造成排尿不畅。
1.2.3 预防并发症
术后到康复出院阶段最主要的特点是预防并发症。首先是预防再出血, 术后因麻醉及活动减少等原因可致排便困难及排便用力致腹内压增高, 导致手术创面出血。给患者流质及半流质饮食, 多饮水, 适当床上活动, 多吃粗纤维丰富的食物如香蕉及甘薯等润滑肠道, 必要时给予软化大便及轻泻剂来避免增加腹内压[3]。其次是预防感染, 由于需要留置尿管持续膀胱冲洗造成膀胱与体外相通, 易引起尿路感染, 应用0.5%碘伏尿道口消毒2次/d;戒烟、增加活动量、勤翻身叩背、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可有效预防肺部感染。再次是预防静脉曲张、静脉血栓, 术后多卧床休息加之术中应用止血药物, 患者大多为高龄动脉硬化, 易发生静脉曲张及血栓形成, 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是预防的关键措施, 床上、床下、主动自我锻炼是必不可少的术后护理。术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避免背部及骨突部位长期受压, 预防压疮的发生。
1.2.4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是一个由疾病康复到正常生活为特点的自我护理过程。让患者在这一时期明白吸烟、饮酒可使血管痉挛而应尽量避免;调配营养饮食保持充足能量供给, 使各个器官早日恢复功能;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 使机体与正常生物规律匹配;观察排尿的次数、尿色、尿线的粗细, 判断是否恢复正常, 是否需要复诊;经常做缩肛运动, 可以锻炼膀胱括约肌的功能;不憋尿, 多饮水可起到尿液稀释和冲洗作用;新鲜水果可增加粪便中的水分, 粗纤维食物可增加粪便在肠道中的蠕动, 加强腹部锻炼从而保持大便通畅而减轻腹内压增高, 减少静脉曲张的机会。
1.3 护理效果判定标准
良好:患者对整个护理过程满意, 无差错出现;一般:患者对整个护理过程满意, 有个别不到位情况出现且很快自我发现纠正;差:患者对整个护理过程较满意, 差错被发现才得以纠正。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整体护理模式是目前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一种护理模式, 在临床已被推广应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们观察的特点护理方案则是以患者处在不同疾病阶段所特有的疾病特点为重点, 围绕这一特点进行整体护理, 必然会更好地使患者度过疾病的每一个阶段, 最终达到疾病康复。
整体护理是以健康为中心进行的护理活动, 特点护理则侧重于患者达到健康目的的每个阶段的疾病特点为中心而进行的护理活动, 目的更明确, 护理措施更容易实施。由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的整体护理成功率为88.2%, 观察组特点护理成功率为96.6%,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特点护理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护理模式。
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最佳护理方法和要点, 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将238例行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根据手术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临床特点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针对性护理即特点护理方案;对照组采取整体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成功率达96.6%,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2% (P<0.05) 。结论 特点护理方案是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最佳护理方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整体护理,特点护理
参考文献
[1]钟玲玲.从整体护理谈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J].基层医学论坛, 2006, 10 (9) :839.
[2]劳倩玲, 曹玉兰, 黄皖生.前列腺增生症摘除术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 2009, 13 (8) :683.
【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术】推荐阅读:
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10-26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护理12-03
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治疗07-19
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11-20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05-08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11-26
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07-23
尿道电切术07-16
膀胱电切术10-24
经尿道电汽化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