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共3篇)
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 篇1
1 临床资料
本组28例均为男性, 年龄12~73岁, 平均38.5岁, 尿道狭窄23例, 其中伤性尿道狭窄19例, 尿道成形术后狭窄2例, 尿道炎性狭窄2例, 前尿道狭窄14例, 膜部及膜部以上尿道狭窄5例, 狭窄长度多为1~2cm, 本组无尿道闭锁病例。膀胱颈口挛缩5例, 均为前列腺切除术并发症, 28例中有6例术前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
2 手术方法
对于成年人能插入24F镜鞘的患者, 我们采用英国GYRUS公司生产的经尿道超脉冲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及配套柱状电极行内切开术, 对于未成年或炎性狭窄患者, 24F镜鞘插入困难者, 我们使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行内切开术, 亦取得满意疗效。手术采用截石位, 腰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 直视下进镜至狭窄部, 于针眼状狭窄处插入4F导管或导丝, 此步骤对于成功进行内切开术非常重要, 一旦插管成功即能基本保证内切开术成功。一旦插管受阻, 经尿道内切开术将变得较为困难, 且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插管成功后即以柱状电极或钬激光光纤沿导管周围放射状切开疤痕组织, 前尿道狭窄于3、6、9点处切开, 12点处及周边疤痕组织亦可小心切开, 但不宜过深。膜部及膜部以上狭窄先切开12点处及3、9点处, 6点处在视野清楚情况下亦可小心切开, 扩大管腔, 勿伤及直肠。进镜穿过狭窄段尿道确认无误后再退镜至狭窄段尿道仔细切开白色的疤痕组织。膀胱颈口挛缩患者以柱状电极切开后于膀胱颈后唇5、7点处深切至环形纤维切开, 换环状电极薄层切除疤痕组织, 扩大管腔。术后处理:常规留置20~22F三腔尿管, 未成年人留置12~18F尿管, 留置尿管3~6周, 拔管后需定期行尿道扩张术。
3 结果
28例手术均获成功, 手术时间约30~60min, 26例患者术后6个月获得随访。并发症:3例患者术后再狭窄, 经再次行经尿道内切开术及定期行尿道扩张术后排尿通畅, 无尿失禁、尿道穿孔、直肠损伤、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4 讨论
在传统的经尿道内切开手术中, 大多采用冷刀切开, 需要专用的切除镜, 但很多医院并未配备专用器械。冷刀切除过程中常因出血导致视野欠清, 且是点、线状的切开, 不能彻底切除疤痕组织, 术后狭窄复发率较高, 是其较大的缺点。而现在由于英国GY-RUS公司生产的经尿道超脉冲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及配套柱状电极的应用使经尿道内切开术变得更为容易, 也更为有效。对尿道闭锁段较短的患者亦多能安全切开, 但在行后尿道内切开术时需小心, 应避免切穿伤及直肠。该方法对于骨盆骨折并发后尿道狭窄及膀胱颈口挛缩患者尤为重要, 因为此类患者的开放手术或经尿道冷刀切开术均有一定难度, 且疗效难以保证, 术后再狭窄发生率较高。国内有作者报道使用改良等离子环状电极治疗尿道狭窄操作更容易。而对于炎性狭窄或低龄患者24F镜鞘不能插入者, 我们使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开狭窄部尿道, 操作方法相似, 亦取得满意疗效。等离子双极电切及钬激光均能较好地切除疤痕组织, 比冷刀切开更彻底, 复发率更低。
综上所述, 由于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及钬激光的临床应用, 使下尿路梗阻患者的微创治疗有了极大的改进, 使经尿道内切开术变得更为容易, 更为安全, 更为有效, 值得临床开展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志嵩.尿道狭窄内切开术[M].郭应禄.泌尿外科内镜诊断治疗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4:63~65.
[2]胡志全, 庄乾元.尿道疾病的腔内手术[M].庄乾元.经尿道手术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88~192.
[3]孙明.改良可调节等离子电极腔内治疗男性尿道狭窄[J/CD].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 2009 (3) :26~28.
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8月至2009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5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尿道扩张术组) 17例和观察组 (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 组18例。对照组的17例患者中, 年龄38~67岁, 平均 (55.2±2.1) 岁, 病程1.6~6.3年, 平均 (3.3±0.3) 年, 最大尿流率5.5~14.8 ml/s, 平均 (8.5±1.6) ml/s。观察组的18例患者中, 年龄39~66岁, 平均 (54.9±2.5) 岁, 病程1.4~6.5年, 平均 (3.6±0.5) 年, 最大尿流率6.2~15.3 ml/s, 平均 (9.2±1.1) ml/s。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及最大尿流率方面进行比较, P均>0.05, 均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尿道扩张术进行治疗, 麻醉后行扩张术时宜选用合适型号的探子, 避免过粗或过细, 手法要轻柔, 避免损伤尿道黏膜等[1]。观察组采用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进行治疗, 切除膀胱颈后唇, 切口为1~2 cm, 环形狭窄者电切环切开。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统计学处SPSS 14.0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 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与尿道扩张术进行治疗, 后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最大尿流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 并加以比较, 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 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最大尿流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 最大尿流率大于对照组, P<0.05, 并发症总的发生率却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均有显著性差异。
3讨论
女性膀胱颈梗阻 (bladder neck obstruction) 又称膀胱颈硬化症 (或称Marion病) 病因、发病机制复杂[2], 目前尚缺乏统一认识可能为膀胱颈纤维组织增生、膀胱颈部肌肉肥厚、慢性炎性反应所致的硬化以及老年女性激素平衡失调导致的尿道周围腺体增生等膀胱颈梗阻病变严重致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长期会引起肾积水, 产生与男性前列腺增生同样的症状和结果[3,4]。本文中笔者就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与尿道扩张术在女性膀胱颈梗阻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比较, 发现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较尿道扩张术效果更佳, 住院时间得到了缩短, 平均最大尿流率也得到很大提高, 但是并发症发生率却明显较低, 因此, 笔者认为在女性膀胱颈梗阻治疗中采用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效果较好, 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毅, 邵宏祥.经尿道电切膀胱颈后唇治疗女性膀胱梗阻.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5, 20 (8) :503.
[2]Liu YJ, Hu SH, Huang XQ.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neck for the treatment of female bladder neck obstruction.Chin J Endosc, 2002, 8 (7) :81-82.
[3]Pischedda A, Pirozzi FF, Madonia M, etal.Use of alpha-blockers in female functional bladder neck obstruction.Urol Int, 2005, 74 (3) :256-261.
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0例, 均为女性, 年龄45~72岁, 平均52岁。病程为7个月~8年, 平均5年。均有腹部胀痛、尿频、尿急、排尿费力等症状。其中出现尿失禁5例, 尿潴留4例。合并尿道肉阜10例, 糖尿病9例, 残余尿>60mL31例。所有患者都做膀胱镜检查, 在膀胱三角区可发现粘膜充血水肿, 部分区域可见滤泡增生, 部分患者可不同程度地形成膀胱小梁。24例患者膀胱颈后唇呈现不同程度的堤坝样抬高, 提高角度30~60°不等。7例患者膀胱颈可见环形增生, 膀胱颈口边缘缩窄变形, 呈锯齿状。6例患者输尿管间嵴可见肥厚、隆起, 呈堤坝状改变。排尿时间为27~132s, 平均为47s。经B超测膀胱残余尿 (RUV) 为 (115±55) mL。最大尿流率 (Qmax) 为 (5.1±1.5) mL/s, 呈现低平梗阻改变。
1.2 治疗方法
有尿路感染者, 先使用抗生素, 控制感染后, 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除术, 在硬膜外麻醉下, 取截石位。用24F德国WOLF电切镜, 冲洗液为5%葡萄糖液, 压力为50~80mmH2O, 持续低压冲洗。对8例患有膀胱颈环形增生, 并伴有膀胱颈口缩窄、变形者, 做尿道口至膀胱颈口1.3~1.6cm环形切除术, 从6点开始切除, 向5和7点扩展, 但重点仍然是5~7点位。对32例膀胱颈后唇挛缩抬高者, 从6点开始切除, 向5和7点扩展, 深度为0.7~1.0cm, 达颈肌纤维, 长度为0.9~1.4cm。术中要把输尿管间嵴肥厚的中段切成沟状, 注意不要损伤输尿管开口。一边切除, 一边凝固, 直到膀胱三角与膀胱颈口位于同一平面。术后需置留22F三腔导尿管2~5d, 抗感染常规治疗。40例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均为结缔组织样改变及慢性炎性增生。
2 结果
本组40例患者拔管后, 排尿通畅, 无费力感, 症状明显改善。术后一般住院6.5d。6个月后所有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最大尿流率 (Qmax) 19.1~25.2mL/s, 平均2 0.5 m L/s, 膀胱残余尿 (R U V) 为 (15.6±4.3) mL。对31例进行患者随访, 周期为9个月~3年9个月, 其中27例患者排尿正常, 临床症状消失, 剩余尿<30mL, 最大尿流率大于20.5mL/s;膀胱尿道镜复查:后唇平坦光滑, 均为光整的粘膜覆盖, 膀胱颈口无狭窄。4例患者排尿困难明显缓解, 但尿频、尿急等症状仍未好转, 感染控制后症状消失。40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3.1 诊断
女性膀胱颈梗阻, 以中老年妇女多见, 是因为膀胱颈部纤维组织病理性增生, 导致排尿困难的一种疾病。临床症状为进行性排尿困难, 伴有尿频、尿急、下腹部坠胀, 以及慢性尿潴留。大部分患者并发膀胱结石、感染。后期可导致肾积水及肾功能不全。该病的发病原因有学者认为: (1) 女性的尿道腺体和男性尿道腺体同源, 中老年妇女由于激素平衡失调, 从而导致尿道周围腺体增生, 产生了同男性前列腺增生近似的症状与后果; (2) 由于膀胱颈部慢性炎症长期刺激、白细胞浸润、造成粘膜充血、肥厚, 梗阻产生, 干扰了逼尿肌缩放机制[2]。诊断女性膀胱颈梗阻主要依据病史、临床症状、膀胱镜检查及尿流动力学检测。尿流动力学检查是评价排尿状况最有用的客观指标, 是诊断膀胱颈梗阻最为准确的方法。器质性梗阻确诊的可靠方法是膀胱尿道镜检查。
3.2 治疗
女性膀胱颈梗阻梗阻, 大部分患者可能伴发感染。感染轻微时, 原则上应该早期和联合使用抗生素, 以便迅速控制症状。如果未做尿培养, 应使用广谱抗生素;已做尿培养, 则针对性用药。另外, 定期做尿道扩张。对确诊的膀胱颈部机械性梗阻患者, 应采取经尿道电切 (TUR) 治疗。进行电切膀胱颈时, 要注意掌握电切除梗阻组织的进度及深度, 避免发生膀胱阴道瘘。经尿道电切术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最佳方法, 具有疗效显著、有创伤小、恢复快、很少发生并发症等优点[3]。
参考文献
[1]曹旭, 刘屹立, 王平.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23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11) :26~28.
[2]侯建平, 孙晨明, 李世强.经尿道电切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16例临床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09 (2) :109.
【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推荐阅读:
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10-26
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治疗07-19
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术08-12
膀胱尿道功能障碍论文11-16
腺性膀胱炎尿道电灼06-10
经尿道弹道碎石07-21
经尿道电汽化06-18
经尿道同期治疗06-26
经膀胱途径05-22
经尿道等离子体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