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跳运动员选材

2024-08-25

三级跳运动员选材(共8篇)

三级跳运动员选材 篇1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杨某, 2003年7月加入我校田径队 (高中) , 2006年3月达到三级跳远一级运动员标准, 最好成绩12.65m, 重庆市冠军, 被西南政法大学破格录取。

陈某, 2006年7月加入我校田径队 (高中) , 2009年3月达三级跳远一级运动员标准, 最好成绩12.56m, 重庆市冠军, 两次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前8名, 被华南农业大学破格录取。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分析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相关资料, 从而了解掌握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选材方向。

1.2.2 个案分析法

对本文所提及的两名研究对象深入剖析, 形成过程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名运动员入队前和达到一级标准后的各项指标对比

从表1、2两个图表可以看两名运动员在两年多的训练中, 体重、速度、力量和专项水平都有了显著的变化。杨某体重增加5kg (9.26%) , 速度提高1.2s (8.57%) , 跳远提高1.65m (13.27%) , 三级跳远提高1.65m (15%) , 最大半蹲增加40kg (40%) ;陈某身高增长1cm, 体重增加11kg (22.9 2%) , 速度提高0.5s (3.8 8%) , 三级跳远提高1.76m (16.3%) , 最大半蹲45kg (45%) 。

2.2 两名运动员的外形及性格特征

2.2.1 外形特征

两名运动员的共同特征都是肤色较黑, 尽管在专业书籍中, 从未正式提及过选材与肤色的关系, 但在奥运赛场上, 我们不难发现, 400m及其以下项目, 黑色人种都占有显著优势。通过调查和多年来的选材经验表明, 肤色的深浅与运动能力有一定关系, 通常肤色较深的运动员爆发力较好, 肌肉比较发达健壮, 适合短跳型项目。

运动员杨某身高170cm, 体型匀称, 下肢稍长, 符合现代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模型特征。克托莱指数 (体重/身高×1000) 表示每厘米身高的体重, 是反映人体发育匀称度的重要形态指标, 杨某的克托莱指数为317, 在优秀女子三级跳运动员15岁时期的300~320的范围内。

运动员陈某身高163cm, 体型匀称, 全身肌肉发达, 跟腱长而且有力, 关节小而有力, 足弓高, 且腰部比同龄运动员稍粗壮。陈某的克托莱指数不高, 仅29 4, 未能达到优秀苗子的最低指数 (300) 。北京体育大学的王卫星教授提倡核心力量的训练, 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运动项目中, 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这也是由其所处的身体位置及肌群所储备的能量所决定的。从身体位置来看, Core是最接近身体重心的中间环节 (腰——骨盆——髋关节) 。同时也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 对上下肢体的协同用力还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其中腰部又是重中之重, 所以腰部稍粗的运动员身体平衡能力好, 能完成复杂的专项技术, 还能有效完成每一次技术动作的发力。

2.2.2 性格特征

运动员性格特征研究是运动心理学研究比较成熟的领域。多数研究认为, 运动员性格特征与运动成绩之间有着最基本的相关关系。运动员同一般人在性格的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 与一般人相比, 运动员更具独立性, 更为客观, 更少焦虑。运动员的智力比一般人更高些。

此外, 运动员杨某性格开朗, 聪明好学, 善于与人交流, 属于高情商 (EQ) 类型, 但比赛注意力不集中, 发挥不稳定。运动员陈某, 在性格上与杨某相比有一定优势, 她本人酷爱三级跳远运动, 高中毕业后仍然坚持训练。陈某在平时生活中少言寡语, 但训练时观察仔细, 勤学好问, 积极思考, 在赛场上沉着、冷静、自信、不怯场, 发挥稳定。陈某还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能吃苦, 作风顽强。曾经踝关节严重扭伤, 缠着绷带, 仍然坚持比赛, 并最终以比第二名远50cm的明显优势获得冠军。

总的来说, 两名队员在性格上各有特点, 都属于比赛型选手, 比赛成绩通常比训练成绩提高20%左右。

2.3 技术特点

两名运动员在跳跃过程中都是单臂摆动, 助跑节奏稳定, 步点准确。由于两名运动员外形特征不同, 身体素质不同, 构成了她们不同的技术特点。

杨某身材高挑, 速度素质一般, 但助跑速度利用率高, 她采用的是静止起动加速进行助跑, 途中均匀加速, 且助跑与起跳的衔接好, 三跳节奏稳定, 动作协调, 保持身体的平衡能力强。

陈某, 速度好, 采用行进间助跑, 助跑节奏明显, 起跳腿蹬伸迅速有力, 髋关节灵活而有力, 在跑步与跳跃中, 能很好地利用髋关节的力量。在每一跳落地前, 小腿主动前摆, 积极拔地 (这一点是普通运动员很难做到的) 。在跳跃过程, 上、下肢配合协调, 向前性好。

2.4 两名运动员的训练重点不同

身体训练既是技术训练的基础, 也是平时大强度训练的调节。在训练中, 本人非常注重运动员的身体训练, 所以, 两名运动员很少受伤, 尤其是是杨某, 尽管身材较高, 发育很快, 但是扎实的身体素质给她最终的运动成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运动员在校时间很短, 一旦受伤将缩短其运动生涯。当然, 针对两名运动员不同特点, 在训练上也应该因材施教。

在对杨某的训练中, 着重速度训练和心理训练。速度是远度的灵魂, 速度素质包括:位移速度、动作速度和反应速度。一般在速度练习时都选择在运动员精神饱满, 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在提高动作速度方面, 主要采取的是单位时间内重复周期性运动如6秒钟计时高抬腿;在位移速度上, 多以20~40m为主的计时跑和行进间跑;在反应速度的练习中, 多采用听觉和视觉反应的游戏来提高。杨某在比赛时注意力不能集中, 在赛场上东张西望, 归根结底, 都是过度紧张造成的。在心理训练上, 首先要帮助运动员树立自信心, 让她学会释放紧张情绪的方法加强自我控制能力;其次, 在训练中模拟比赛, 让运动员逐渐适应比赛环境, 减少紧张情绪。

运动员陈某, 单从外形特征看, 并不具备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模型特征, 但其技术相当有特点, 即小腿主动前伸, 积极拔地, 这一点是很多学生运动员经过多年训练都很难达到的。陈某的速度好, 有速度作为前提, 又有较好的技术基础, 针对她的训练, 本人主要着重于加强力量、突出速度的训练模式。在力量上主要是爆发力和小肌肉群小关节力量为主, 大量的采用各种各样的跳跃练习提高关节支撑能力。在技术上, 强调第一跳稍低平, 保持高速完成第二、三跳。

从图1可以看出两名运动员都是入队后第30个月达到一级水平, 在训练成绩上一直呈上升趋势, 两名运动员都在12.20米的时候, 稍有停滞, 在这一阶段也是训练的重要时期, 两名运动员在这一时期的共同特征都是速度素质达到个人最好成绩。在达到个人最高专项水平前, 也是运动员身体比较脆弱的时期, 换句话说就是最容易受伤的时期, 因为此时, 运动员的身体长期受到高强度的刺激, 在训练中及时调整, 做到劳逸结合才是制胜的关键。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在学生运动员的选材中, 身材高挑, 上、下肢比例较好的运动员固然是上材的首选, 但是在学校运动队的选材中, 因范围有限, 很多时候很难选到好身材的运动员, 所以某些有特点的运动员也不容错过。当今世界也不乏身材一般的运动员最终站上了最高的领奖台。本文所提及的陈某, 按身材并不算是上等, 但她就是属于特点突出的运动员。对于特点运动员的训练, 关键在于教练员要抓住他们的特点, 明确训练重点, 采取相应的训练手段和方法, 让其扬长避短, 发挥到极致。

3.2 建议

在选材时首先应选拔身材高挑, 体型匀称, 下肢稍长, 骨盆较窄、足弓高、脚掌富有弹性的运动员, 但是很多有特点的运动员也不应错过。

(1) 在身材一般的情况下速度好, 爆发力强, 跟腱长, 弹跳好的运动员, 但是这样的队员通常身材不算高挑。

(2) 运动员的技术基础也是值得关注的。有些运动员对某项技术有天生的领悟力, 而这一技术又是普通队员花很长时间或较多精力才能达到的, 如三级跳远中, 第二跳小腿积极前摆、拔地。

(3) 运动员的个性特征, 即独立、自信、客观, 热爱田径运动, 有顽强的意志力、能吃苦, 可以对运动员自身的不足加以补充。

(4) 运动员的肤色也可以作为参考, 同等条件下, 肤色较深且油亮的运动员一般来说爆发力较好, 适合三级跳远这种速度—力量型运动项目。

(5) 腰部稍粗壮运动员核心力量好, 能适应高强度的训练, 可以完成较为复杂的三级跳远动作技术。

参考文献

[1]沈信生, 章碧玉, 郭元奇, 等.三级跳远训练大纲[S].中国田径教学训练大纲, 1999 (5) .

[2]刘涛, 刘兆欣.浅谈性格特征对体育运动的影响[J].今日财富, 2009 (12) .

中学阶段田径运动员选材 篇2

关键词:选材;速度;力量;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044-01

田径各项目选材要求:

短跑:身体匀称,下肢较长,大腿稍短,小腿较长,臀部上翘,肌肉富有弹力,爆发力强,短距离跑和立定跳远成绩好于一般同龄人。

中长跑:身体较轻,肌肉细而长,大腿稍短,小腿较长,心肺功能好,意志品质顽强。

跳跃:身高体轻下肢长,踝关节围度小,跟踺较长,爆发力强。

投掷:应选择身材高大匀称,上肢较长,手较大,爆发力好的青少年,而过于肥胖、动作迟缓不适于入选。运动能力的遗传学规律为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了理论依据,教练员可以根据不同专项运动员对运动机能的不同要求,将那些具有从事某些运动特殊天赋的青少年选拔出来,并给予科学的训练,使他们先天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因此,运动员选材必须根据不同运动员的专项特征,以那些遗传度较高的指标作为选材依据,才能使运动员选材科学化。下面以项群理论为依据介绍运动员的选材标准。

一、速度力量性项群的选材

速度力量性项群主要包括短冲、跳跃、投掷等,它们的突出特点是要求运动员在短暂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体能潜力。该项群的生理特点是肌肉活动的强度大,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占优势,并以无氧供能为主要供能形式,这些都是体能选材的依据。

1、形态选材

身高是形态选材的重要指标,身材高大是该项群大部分项目的共同要求。其中跳高对身材的要求最高,以便在起跳时获得较高的自然高度;高身材的投掷运动员则先天具有较高的出手点,高身材的短冲类项目运动员可以获得较快的速度,为此,要提高我国速度力量性项群的水平,必须重视身高的发展趋势和选材。下肢和小腿要长,以利于加大步幅、加快支撑阶段重心前移,加大摆动线速度和起跳摆腿的角速度,速滑运动员的腿长不能小于躯干长,小腿越长越好,但投掷和举重项目正相反,指距大有利于加大摆动幅度和力量,短跑项目一般要求指距大于身高,投掷和跳跃项目要求指距越大越好,作为选材指标应注意,儿童时指距一般低于身高,少年期时逐步超过身高,这主要是由于四肢的生长发育落后于躯干生长发育的缘故。

比踝健长(跟健长 X 100/小腿长)和比踝围(踝围 X 100/跟腿长)指标主要反应小腿肌力水平及速度力量,一般讲,跟腱长、踝围小的运动员,小腿肌力就大。选材时力求比跟腿长指标大,比踝围小,如男、女短跑运动员这两项指标的模式标准分别为 100%和50%。

2、运动素质选材

运动素质与该项群的运动成绩密切相关,是重要的选材指标。速度素质的遗传度大,而且发展敏感期早,一般男女在13岁时已分别相当于成人的86%和97%,因此应作为早期选材的重要指标,30米跑可以反应青少年的速度素质,动作频率是影响速度素质的重要因素,动作频率在儿童少年期已基本定型,各周期性速度项目对这一指标要求甚高,具体可用10秒频率或10秒原地高抬腿跑等方法测试。

反应速度也是选材的重要指标,短冲组的运动员为加快起跑速度;跳跃运动员为在0.1~0.2秒的时间内完成准确而有节奏的起跳动作;投掷运动员为获得较快的出手速度等都要求运动员加快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选材时可测试简单反应时,要求不慢于0.3秒。

爆发力是该项群的核心素质,其发展敏感期在11~12岁。跑类项目应重视水平弹跳力,可通过测试立定跳远和多级蛙跳进行选材,其它项目多采用纵跳等指标,并对水平和垂直弹跳进行综合评价。

柔韧性的专项特点比较突出,可以根据不同专项运动员的特点测定不同的部位的柔韧性,投掷运动员要求肩关节;跑、跳运动员要求髓关节等关节的柔韧性。

3、身体机能选材

短跑项目运动时间短、强度大、单位时间内能量消耗多,要求运动员身体健康而强壮,并有较强的心肺功能和无氧代谢能力。

二、成绩动态及运动素质

1、速度测定:测试50米的成绩,50米跑的成绩主要反映人体的位移速度。

2、灵敏测定:反复横跨步、十字变向跑

三、耐力性项群的选材

从生理学角度分析,该项群属于大、中强度的肌肉活动,供能特点是有氧供能的比例随距离的加长而递增.无氧供能比例递减,能量总消耗递增,ATP-CP供能系统所占比例甚小。

1、形态选材

近年来,此项群运动员的身高有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选材时应将身高作为重要指标之一,但随着距离的加长,动作频率的加快,身高值相对减小。

对体重/身高(千克/厘米)指数没有过高的要求,但去脂体重要大,应有较好的肌肉力量,特别是腿部力量。运动员的体型特点是腿部肌肉发达,臀部肌肉向上紧缩以及大腿肌肉是"马裤型",同时要求运动员腰细、髓窄、跟健长、足弓高等。

2、身体素质选材

有氧耐力是这一项群运动员最重要的身体素质,通常采用长跑。同时,肌肉耐力也是不可忽视的选材指标。

3、身体机能选材

最大摄氧量是耐力性运动项目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重要保证。而最大摄氧量的高低取决于心肺功能和骨骼肌代谢水平。选材时要求心肺发育良好,心容量大,心搏有力,脉搏徐缓,特别要求运动员有较大的心肺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宝椿.试析遗传因素对运动能力发展的影响[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95-100.

三级跳运动员选材 篇3

游泳运动员身体的基本形态、机能等等各个方面都会影响到其今后比赛的成绩, 而身体形态是一名优秀游泳运动员非常重要的特征之一。近年来国内外优秀游泳运动员身材向大型化趋势发展, 身高臂长在游泳竞赛中占有明显优势, 特别是在短距离项目上表现尤为突出。因此, 在游泳运动员选材过程中应该选择那些未来身体形态具有优势的儿童和青少年参加游泳训练。从而使更多的业余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为国家游泳队提供良好的选材基础。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文通过网络、图书馆、体育类资料等途径搜集有关资料, 进行统计整理、分析与归纳, 对国内外优秀游泳运动员, 业余青少年的身体形态指标进行重要的论证与合理的推理。

2 国内外运动员选材研究现状

2.1 国外选材现状

前苏联的游泳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注重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建立了分层次、多结构、有计划、按比例的选材网络, 其组织工作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儿童、少年的选材阶段。广泛挑选出具备运动天赋的儿童, 在搞好家庭调查的同时, 观察其运动状态, 进行测试和比赛, 并将选拔出的具有运动潜质的少年儿童吸收到体育夏令营中进行了训练。

第二阶段:对入选人员进行更深入的复选, 进一步掌握入选儿童、少年的运动素质、心理特征和基础训练状况, 考查其是否符合专项化训练的要求, 评价其从事某一专项的能力。

第三阶段:运动定向阶段。通过训练进行多次考核, 实施重点测试, 考核内容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确定选手的训练项目。

第四阶段:选拔优秀选手进入体育协会、加盟共和国、国家少年队等。这一阶段要对选拔出的运动员进行反复的训练考核, 了解其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快速恢复体能的能力以及各项能力提高的速度。再通过测试, 进一步评价运动员各类指标增长提高的幅度, 掌握形态、机能、素质、心理等方面数据, 并与同一年龄优秀运动员进行对比, 积累选材、育才信息。

2.2 国内选材现状

我国运动员科学选拔的工作, 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1974年上海体科所对业余体校运动员进行多年跟踪观察, 探索了少年运动员青春发育期的身高、第二性征等方面的变化规律, 开创了我国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研究。而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运动员科学选材, 始于1980年。

八十年代中期, 我国借鉴了一些体育先进国家的技术和方法, 运动员选材工作逐步由原始的直觉经验向科学化、系统化和程序化方向发展, 从宏观调整转向微观指导, 开辟了我国运动员选材的新途径。

进入九十年代, 各级体育部门相继成立了科研所或科研室, 设有专职的选材研究和测试从员, 配备了相应的仪器, 建立了计算机运行系统和运动员人才库。除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专项运动能力等进行测试外, 还进行了生理、生化指标、生理学指标的测试和监控, 并致力于皮纹学、血型学、遗传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 为我国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了捷径。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游泳运动与选材

根据游泳运动员的成材规律和我国“塔式”训练组织形式, 我国游泳选材阶段的划分可以按照年龄划分为:运动定向 (7岁以前) 、初选阶段 (7-10岁) 、专门选材 (10-14岁) 三个阶段。各个阶段选材的任务决定了各选材阶段对测试结果做出正确的评价和预测的基础。本文以专门选材阶段为例加以分析。

3.2 身体形态经常选用的指标

身体形态指标是选材中应用和研究最多的一个内容, 其中身高、身体流线型、指距、手长、手宽、脚长、肩宽、上肢长是选材中应用最多的指标, 下肢指标的选择较少。国家队教练何新中就认为:“选材中应重视的身高形态指标是身高和体型。”例如获得4枚奥运金牌、5枚奥运银牌和世界锦标赛金牌6枚、银牌4枚、铜牌一枚的典型游泳天才波波夫的身高就达200cm。还有人称大脚的索普身高也达196cm。而且在国家队和专业队的身体形态经常选用指标中身高这个指标的使用频率就分别为92%和81%。而笔者认为在业余青少年游泳选材中这样的指标也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

3.3 国内外优秀游泳运动员身高对比分析

3.3.1 表1中共选取了国内外优秀男女游泳运动员28名,

其中14名外国选手分别为各项目游泳世界记录保持者, 14名国内选手也分别是各项目的国内记录保持者。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 我国男游泳运动员与外国运动员有身高这个身体形态上有着显著性差异, 同时他们在比赛成绩上也一样有着比较大的差距。也就是说这种身高差距是同成绩问题一起出现的。我国女运动员在平均身高上与国外运动员无明显差距, 有些项目甚至超过了外国选手。

3.3.2 整体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运动员的身高和其比赛成绩中的正比例关系, 尤其是男游泳运动员。这就说明身高在游泳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重视了身高这个基本因素才有可能发现更多的有潜力的运动员, 才能减小和外国运动员的身高差距, 从而减小成绩上的差距。

3.4 其他身体形态指标

相对于身高来说其他的身体形态指标在游泳选材中同样有着重要意义。如身体流线型、指距、手长、手宽、脚长、肩宽、上肢长等;如在同等身高的情况下这些指标就会成为成绩好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有的时候还可能反过来成为比身高更加重要的因素。这也正好说明选材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木桶理论”, 一个好的优秀运动员成绩的好坏是这些身体形态指标的整体有机整合, 并不是单独存在的。

如菲尔普斯身高193cm, 像他这样身高的运动员有很多,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其中存在着如此差距?这就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来看下他的其他指标:身高193cm、腿长81cm、坐高112cm、臂展200cm、躯干长112cm, 这样的体型身长腿短无疑是最具有水生动物特点, 使高水位的流线型滑行更加容易, 这在游泳运动中有着极大的优势。

4 结论与建议

在游泳运动中除了蛙泳外, 所有项目对于身高的要求都比较高;身高优势、身体流线型、指距、手长、手宽、脚长、肩宽、上肢长等身体指标在选材上有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作为我国游泳运动员的基础, 在选材上应该选择父母身高方面比较高的青少年进行训练, 重视身体流线型方面多选择身材瘦些的选手进行培养, 同时在手掌和脚掌方面也应该作参考选择, 以利于选材时更多身体形态方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贺立, 王金灿, 等.运动选材学[M].武汉体育学院出版社, 1990, 5.

[2]隗金水.运动员选材的选育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2003.

[3]严蓓.美国青少年游泳训练的特点[J].游泳, 2005, 4.

[4]唐汝安.对我国科学选材发展趋势的分析[J].辽宁体科所.

少年田径运动员选材研究 篇4

1. 身体形态。

现阶段国内、国际高水平运动员都向身材高大的方面发展, 所以选拔运动员应该倾向同龄人中身材偏高者, 在此基础上观察其发育程度及父母的身高。队员的腿长、重心高、小腿细、臀部小、骨龄检查发育正常或偏小者, 此类型的队员身高有成长空间。同时注意下肢长、跟腱长, 具有脚踝小、脚掌短、腿长的特点。

2. 先天的跑步姿态。

选材时注意苗子时选择天生就会跑的小孩, 跑的动作协调、频率快。特别是大小腿折叠好, 踝关节有力, 能够前脚掌着地, 后蹬充分的队员。

3. 注重速度力量。

作为田径运动员应注重速度力量, 以立定跳远或立定三级跳远作为考核标准。必测项目:50米、立定跳远、垒球或实心球。

4. 身体机能。

身体机能测试肺活量和血色素, 血色素的遗传性比较高, 还可以通过观察其父母的面部血色等方法来判断。

5. 对径赛项目的兴趣。

兴趣是队员最好的老师, 特别是对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的热爱与崇拜, 如将这些队员选拔出来参加短跑训练, 他们会比一般的队员更加自觉、刻苦, 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6. 竞争能力。

敢于竞争、敢于拼搏, 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这是少儿选材中至关重要的基本要素之一。训练比赛中求胜心切, 勇于拼搏, 常常能正常或者超常发挥自己的能力。

二、启蒙阶段的选材

业余体校招收运动员的对象大部分是小学五、六年级 (11~12岁) 的小学生, 另一小部分是初中生或高中生, 我们称这一阶段为运动员训练的启蒙阶段。

1. 对小学、中学进行普选。

选材的教练深入到每个班级, 在课间操时观看, 主要挑选身体形态好的学生, 同时征求体育老师的意见, 可以通过假期集训, 对集训队员进行综合的测试与评定, 留下有发展前途的学生。

2. 比赛现场选拔。

比赛现场选拔可以对学生的身体形态、成绩、素质、心理状态一目了然。要综合考察, 一些比赛成绩一般, 但身体形态和基本素质好的队员, 应该是首选的苗子。对运动成绩好的苗子应观察其发育, 检查骨龄防止把“早熟”的队员选拔上来。在选材时多观察、多询问学校的训练情况, 父母的身高及运动史。将身体形态、运动成绩、发育、技术、素质等进行综合考虑。

3. 选材的偶然性。

教练员也可以通过熟人的推荐或者路上偶然的发现, 充分发挥职业的敏感性和责任感, 往往可以收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

三、业余训练阶段的选材

业余训练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选材的过程, 初入选的队员, 经过基础训练, 有些队员进步快, 形态向好的方面发展, 在某些方面有较强的灵感、可塑性, 能从事某项专项训练。但对身体发育的评价应采用TW2骨发育标准进行评价, 其标准是: (1) 在3个生活年龄中跨过4个骨龄年发育属正常; (2) 2个或更少的生活年龄中跨过4个骨龄或更少的是发育期高潮延长的表现。

将来能够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大多数是正常年龄开始发育, 并且发育期高潮持续时间延长。达到TW2骨龄标准者而推迟成熟的队员, 可以大胆地淘汰。那些运动水平一般但是正常年龄开始发育, 且发育期高潮持续时间长的苗子, 可以推荐到体工队进行高水平的训练。

业余训练的过程很大部分应该是选材的过程, 选材是否准确必须经过试训1—4年, 进一步观察训练的可塑性及运动能力提高的幅度, 只有把选材和育才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提高选材和成才的成功几率。运动员只有经过1—4年的基础训练, 并进行全面、综合测试分析, 各方面都表现优秀者, 才是重点培养对象, 才可能成为田径场上的姣姣者。

参考文献

[1]左新荣.全民健身教育与高校体育[J].体育与科学, 1977, (4) .

论篮球运动员的选材 篇5

科学选材是一项严肃而细致的工作,不能把它看成是简单的体格检查。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年级的升高,孩子们的学习与训练日益进步,需要把前一个较低的培养层次中的优秀者选拔到下一个较高的培养层次中去,这样各级人才数量从多到少、人才质量从粗到精、人才层次从低到高,逐级选拔,最后产生出佼佼者,“小学—中学—大学—职业队”这就是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培养篮球运动人才的基本模式。因此为了扩大篮球运动人口的基数,科学的选材是至关重要的。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 . 1研究对象

山东师范大学男子篮球队。

1 . 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电子期刊、学位论文、科研论文等方式较全面的查阅了近年来关于篮球运动员选材的文章,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观察法

即观察学生的身材比例、生长发育情况、运动能力等。

1.2.3访问法

通过询问老师和教练员得知该学生的思想品质、智力水平、性格特点、平时的运动能力等。

1.2.4调查法

通过调查学生的家族情况和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篮球队队员,从中随机抽取数名同学进行对该学生未来身高的预测,从而得到选材的依据。

2结果与分析

2 . 1篮球运动员的生理选材调查

生长发育状况、身高比例、身体形态、体格检查等都能很好的体现出该学生的健康情况,可作为选材的依据。

2.1.1生长发育情况

人的运动能力与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在选材中,首先应区别运动员的发育程度,其次根据发育程度进行分组,这样才能对运动员的形态、机能、素质、运动成绩等作出正确有效的评价。

2.1.1.1骨龄检测

测定骨龄多采用照射手腕骨X线光片来进行分析评定。在测定骨龄时,首先可判断大致骨龄范围,其次再对照标准骨龄片进行评定,此方法在运动员选材中是相对准确也是最常用到一种检测方法。

2.1.1.2身高比例

身高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形态指标,身体发育一般以看起来比同龄人要小的潜力比较大。因此,身高测量是选材的前提指标,选材时必须注重身高及潜在身高发展。一般我们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运动员的未来身高的预测:

随机抽取山东师范大学男子篮球队8人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1。

从表1分析,用此公式得出的结果和预测未来身高误差太大, 不符合实际。因此这种方法不适合选材时对篮球运动员身高的预测。

2.1.2身体形态

身体形态一般以头尖,脸庞小,肌肉类型属于细长,下肢长,盆骨窄,臀部肌肉上翘,小腿长,踝围较细,足弓高;上肢要求肩宽、手臂长、手大、手指张开度较大等为佳。

2 . 2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指标

选材时应从运动能力和心理特征等方面确定选材指标,并结合参加篮球运动员的动机与兴趣、注意力、视野、反映速度与准确度、性格特点和意志品质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选材。

2.2.1运动能力

篮球选材时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是尤其重要的。运动能力指标包括:速度、弹跳、耐力、力量、灵敏、反应、准确等都是选材时应测试的内容,是进行篮球运动员选材必须进行的步骤。

2.2.1.1速度素质

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在快速跑动时,速度的快慢影响着整个比赛的节奏,而且能提高攻防的成功率,从而掌握比赛的主动权。篮球运动中急停、起动、突然变向、转身、弹跳的速度及做各种动作的速度都是很关键的。

篮球运动员选材时可采取见线往返跑。即从底线开始—罚球线—开始底线—中线—开始底线—对面罚球线—开始底线—对面的底线—开始底线,还可采用5.8×6(即从端线到罚球线往返3次)。这种测试不仅方法简单也是进行篮球运动员选材时最常用的指标。还可以测试30m、50m、100m等。

2.2.1.2弹跳素质

进行弹跳素质测试时一般用助跑摸高,这种方式现在已被列入各个学校篮球专项考试中的项目。因此,可以看出篮球运动员的弹跳不论是在训练还是比赛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篮球选材时的重要的指标。

2.2.1.3耐力素质

篮球比赛是一种激烈而又长时间的运动,所以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耐力,800m、1500m、3200m、10000m都是锻炼运动员耐力的好方法。在运动员选材中测耐力素质一般采用3200m。

2.2.1.4力量素质

一名篮球运动员不但要具备较强的下肢爆发力,还需要上肢的快速反应力量和腰背肌的爆发性力量以完成比赛中大量的跑、跳、投、抢动作以及腾空的高难动作。1min仰卧起坐是选材时常用的指标,能更好的体现该学生的腰腹肌。

2.2.2心理特征

作为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既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技术和战术意识,又必须具备有高水平发展的心理品质,这就要求在选拔和培养篮球后备人才时应全面考虑运动员各方面素质。

现在篮球竞技场上不仅要有高超的技术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在选材时也是考虑的因素。

参加篮球运动员的动机与兴趣是基础,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基石,气质特征、注意力、视野、反映速度与准确度是条件。这些主要的心理品质的有机结合,才能选拨出具有优良心理素质的人才。

2 . 3篮球专项选材指标调查

根据篮球运动具有综合性、对抗性和集体性的特点,篮球专项运动员选材的指标可以从投篮能力、运球能力等方面进行测试评定。

2.3.1投篮指标

投篮是篮球运动中重要的技术之一,也是比赛得分的关键。在选材时一般采用90s计时自投自抢进行测试,这种的方法要求运动员在快速移动的情况下准确的完成投篮动作。这种方法增加了运动员在投篮时的心理压力,是接近比赛状况的有实际意义的评定指标。

2.3.2综合运球能力

运球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变换控制球的一种形式,可将多种运球方法组合在一起,按规定路线和距离完成运球,用这种方法来检测运动员的球感和运球技巧。一般在运动员的选材中采用全场“8”字跑篮技术。

2 . 4结论与建议

2.4.1结论

根据篮球运动所具有的集体性、对抗性等特点,从儿童到少年、从初级到高级、层层选拔等一系列选材过程,都应考虑从生长发育状况调查,体格检查、骨龄鉴别以及通过运动、速度、弹跳、耐力、力量、灵敏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确定选材指标,并结合参加篮球运动员的动机与兴趣、注意力、视野、反映速度与准确度、性格特点和意志品质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选材,才有利于发现高水平运动员,提高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成功率。因此,篮球运动员的选材是系统科学选材的基础,也是通向冠军之路的起点。

2.4.2建议

第一,科学选材工作者都要坚持按科学态度办事的原则进行工作。选材测试内容、步骤与方法严格按要求进行测试。

竞技舞狮运动员的选材 篇6

中华武术历经了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蕴涵着深刻的东方哲学思想,伴有精妙绝伦的动作技艺,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潮流中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宝贵文化遗产。它的技术动作中包含着刚柔虚实、动静疾徐、攻守进退等等矛盾规律的变化。武术的套路又是有着风格突出、技术繁杂、形式多样等特点,在协调、精神、节奏、劲力等一些方面有着特别的要求。而舞狮运动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我国的舞狮运动是经历久远的历史而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项运动,虽然存在时间长久,但是也随着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有了各自的改变,形成了各自独树一帜的特色。竞技舞狮运动则具有明确的范围、要求和规定。而且竞技舞狮运动刚刚起步,仅仅在一些高校开展。舞狮运动是我国所特有的民族传统运动,为了使其更好地继承发展下去,我们就应大力开展竞技舞狮运动。无论什么运动项目,要想获得优异的成绩,都要进行系统的科学训练,那么科学的运动员选材就尤为重要。本文就是从运动员身体形态、生理机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对比,从而对竞技舞狮运动员的选材有一定了解。

2 竞技舞狮运动员选材的各项指标

2.1 身体形态指标

人体形态的重要体表特征,即体型,对于进行竞技运动有着直接影响,对于竞技舞狮运动也是极为重要的。而许多因素影响着体型的塑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遗传,而后天的训练也不会对人体形态有很大的改善,所以,很多因素都应依靠遗传来选材。

2.1.1 身体形态

选材时应注意到造型美的形体特征。对于竞技舞狮运动员而言五官要端正,上肢、下肢的比例应匀称,颈部较长,肩胛骨、锁骨平正,不耸肩、不含胸,手臂直,肘不过分外翻,腿要直,脊柱呈正常的生理弯曲,腰围小。

2.1.2 身高

一般而言,进行套路的运动员的身高比全国同龄人的平均身高较低。竞技舞狮运动员应选取矮个子,低重心的运动员。对于竞技舞狮运动员来说,女子的平均身高为1.55m———1.56m,男子的平均身高约为1.66m———1.67m,这样的运动员稳定性较好。由于身高的遗传系数男子为85、女子为92,系数较高。那么就可按照父母的身高来推测子女的身高趋势。测算公式如下:

男子高=56.999+0.419×父身高+0.265×母身高

女子高=40.089+0.306×父身高+0.431×母身高

并且,有研究显示,父母亲的出生地相距的越远,子女平均身高就越高。这样,选取竞技舞狮运动员就可依据父母出生地相距较近的子女中挑选,而且在考虑身高的同时还应计算体重与身高的关系。

2.1.3 臂长

因为两臂会影响动作的幅度,而竞技舞狮运动要求动作舒展且大方,挺拔奔放,所以要求运动员的臂要长。研究表明,7———10岁的儿童身高往往大于臂长,而形态的比例也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因此,在挑选这年龄段的武术运动员时,标准大致为:身高与臂长相同的为好,身高比臂长长3cm以内的为较好,身高比臂长长7厘米以上的为较差。

2.1.4 髋及臀

髋部要较窄,臀部肌肉向上紧缩的运动员为较好的。

2.1.5 踝围与足弓

踝围较小而跟腱较长,足弓较高的为好。

2.2 生理生化指标

2.2.1 线粒体、CP和ATP

CP和ATP、线粒体是影响机体氧化能力的重要因素。人体氧化的场所就是线粒体,而人体的新陈代谢所需的就是ATP,而线粒体内合成的最主要的就是ATP。所以,线粒体的生化机能特性、结构、体积、数量与耐力性速度性项目的运动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CP、ATP的化学本质为高能磷酸化合物,为极短时间的运动提供能量,CP、ATP的含量对无氧代谢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对于竞技舞狮运动员选材时要考虑到CP和ATP、线粒体。

2.2.2 血乳酸

血乳酸水平对运动员训练效果的评价、训练方法、训练量、选材以及疲劳和恢复的评定有着重要的意义。个人的血乳酸水平可预测出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未来运动成绩,进而在竞技舞狮运动员的选材时就可考虑运动员在安静时侯和在做同样负荷运动运动量后的血乳酸值,数值都较低的运动员为优。

2.2.3 红白肌纤维比例

无论什么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身体里所含的都是红白肌两种肌纤维,只是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肌纤维有白肌纤维和红肌纤维两种。白肌纤维也就是快肌纤维,是因为快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较少,而且含有的肌红蛋白较少导致。与慢肌纤维相比,快肌纤维中含有较少的线粒体,且体积较小。而红肌纤维就是慢肌纤维,与快肌纤维正好相反。由于竞技舞狮运动这三种能量代谢都参加了供能工作,而且以有氧代谢为主,所以舞狮运动员的肌纤维比例应是慢肌纤维占较大比例,这样有利于有氧运动。

2.2.4 有氧耐力,无氧耐力

有氧耐力是指人体在有氧代谢的情况下进行较长时间的肌肉活动的能力。竞技舞狮运动三种能量代谢都参加了供能工作,而且以有氧代谢为主,它的能量代谢主要是以有氧代谢的糖供能,运动员训练的水平越高,糖有氧分解的能力也就越高,而且有氧耐力能力的高低又取决于机体糖储备量、糖有氧分解能力、机体摄取氧的能力以及有氧代谢酶活性的高低。所以,这些也都是选材的重要依据。

2.2.5 肺活量

肺活量是指尽最大能力吸气后,再用最大力呼出所有气的空气量。肺活量的大小影响着进入机体氧气量的多少,进而又影响着新陈代谢的能力。因此,肺活量的大小就影响着进行有氧运动的能力,进而也影响着进行竞技舞狮运动的能力。而肺活量的大小又与年龄、性别、胸廓大小、体表面积、肺和胸壁的弹性以及呼吸肌发达程度等因素有关,并且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但是肺活量的绝对值不能全面地反映人的通气功能,只是做一些侧面评定。

2.2.6 血红蛋白

血液中含有的血红蛋白量影响着血液的携氧能力,血红蛋白的含量越高,携氧的能力也越强,有氧工作得能力也就越强,进行耐久性运动的能力就越强。因此血红蛋白的含量也是竞技舞狮运动员的重要选材指标之一。

2.3 运动素质

运动素质是反映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而不同的运动所要求的运动素质又不同,并且运动素质越好,运动能力越强。运动素质大概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平衡和协调。对于这些运动素质的测量方法如下:

2.3.1 速度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是运动素质选材中重要的测评内容。测量指标有:反应时、手足反应时。

2.3.2 力量

力量素质是人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在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力量是所有项目运动员最基本最重要的运动素质,在运动选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力量选材可根据以下指标测量:引体向上、悬垂举腿、负重深蹲。

2.3.3 耐力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或身体某部相对较长时间抗疲劳的能力。测量指标有:12分钟跑。

2.3.4 柔韧

柔韧素质通常是指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或指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测量指标有:踝关节的柔韧和灵敏测试、立位体前屈、“造桥”测验、肩—腕上抬测验。

2.3.5 灵敏

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能力。测量指标有:十字跳测验。

2.3.6 平衡

平衡素质是指人体保持某种稳定姿势的能力。测量指标有:大荡板位移平衡测试、纵向踩木平衡。

2.3.7 协调

协调能力是指在进行身体运动过程中,调节与综合身体各个部分动作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集灵敏度、速度、平衡能力、柔韧性等多种身体素质为一体,充分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活动的支配和调节功能。测量指标有:反复横跨。

2.4 心理指标

优秀的竞技舞狮运动员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因素,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好的遗传优势、很强的运动素质以及良好的生理机能、技术战术能力的熟知,而且还应拥有发挥和动员这些优势的心理能力。运动员进行的活动既是肢体运动,也是心理活动,二者是统一的,而心理活动对运动员的活动又起着调节、控制和主导作用。测量心理能力的指标有:动作反应的速度性和准确性测试、旋转定向测定。

而运动员的神经类型也是选材的重要指标。具体的神经类型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通过测定运动员的神经类型来选定所需的运动员。对于竞技舞狮运动员来说,应选取多血质和粘液质的运动员,这两类型的运动员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各方面的优势都极其有利于取得优异的成绩,只要针对每类型的不足之处,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这样就可取得更好的成绩。

3 竞技舞狮运动员的生理机能特点

3.1 心率

心率在青少年阶段有一定的特点,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率会逐渐下降。安静时平常人和运动员的心脏机能差异并不明显,只有进行了较大强度的运动后,这种差异才会明显地表现出来。所以可以通过最大强度负荷试验或定量负荷测试,比较运动负荷前后心率的变化以及运动后心率恢复程度,来判断心脏的功能好坏。竞技舞狮运动是一项耐力性运动,长期的有氧运动,所以,心脏的机能越好,运动能力才有可能越好。在竞技舞狮运动员的选材中,可测试时,应选取负荷前后变化越小,负荷后恢复的越快的运动员;无法进行测试时,应选取在安静状态,脉搏次数越少,心跳越有力且节律好的运动员。

3.2 最大摄氧量

最大摄氧量反映了机体吸入氧、运输氧和利用氧的能力,是评定人体有氧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竞技舞狮运动员的选材中,应选取最大摄氧量较高的运动员,这样的运动员可运用较多的氧,有较强的有氧代谢能力,他的运动能力也就越好。

3.3 肺通气量

肺通气量会随着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的升高,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增强。竞技舞狮运动员应选取肺通气量大的运动员。通气量越大,吸入的氧气就越多,有氧代谢能力就越强,运动能力也就越强。

3.4 血压

血压是反映心血管机能状态的重要生理指标,较为稳定的血压是清晨卧床时血压和一般安静时血压,这时的血压可以较好地反应出心血管机能。竞技舞狮运动员应选取血压较常人强些的运动员,这样的运动员心输出量较大,供氧能力较强,所以他的运动能力也越强。

4 结语

科学的选材是成功训练优秀运动员的重要前提。优秀的竞技舞狮运动员不仅要有严格的身体形态指标、生理生化指标,还要有优异的运动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就是从这些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进而对竞技舞狮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的特点做了一定的总结。从而对竞技舞狮运动员的选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所以,要想取得优秀的成绩,就一定要重视运动员的选材,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到正确的选拔人才,为以后科学的训练奠定基础,进而培养出优秀的竞技舞狮运动员。

摘要:舞狮运动是我国的传统体育运动,竞技舞狮运动却是近年才在高校中展开的,所以相关于竞技舞狮运动的研究较少,文章在此基础上,查找了大量相关资料,对竞技舞狮运动员的选材进行初步的研究,为其进行运动员选材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从而使竞技舞狮运动能够传承中华的优秀文化,并广泛的发展下去。

关键词:身体形态,生理指标,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瑞元主编.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胡声宇主编.运动解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王金灿主编.运动选材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4]张银福,何杏娜.龙狮运动在武术馆校发展趋势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4):99-101.

[5]饶云鹏.舞龙舞狮运动的文化探源及其发展[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1):90-92.

[6]于兆杰.中国舞狮的起源及其发展演变[J].搏击.武术科学,2008(6):75-76.

[7]虞定海,王俊法,李民法.上海市竞技武术套路(长拳类)一二三线运动员选材指标与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63-65.

篮球运动员的选材篇 篇7

关键词:篮球运动员,科学,选材

篮球运动员的选材对于建立一支强大的篮球队伍是很重要的, 试想,把一个根本不适合打篮球的人放在篮球队里,有可能就毁了整支队伍,因为篮球比赛中,团队协作精神尤为重要。 教练员认为 “选材的成功标志着训练成功了一半”。 因此,运动员的选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选的好,在训练时便会更加游刃有余。

1、篮球运动员的选材内容

1.1、身型指标

篮球运动员的选材在各省、市间选材的标准不一样,经研究,一般测试身体素质时需要测身高、手长等。 身高不仅要看当时测的高度, 还要预测其身高, 资料显示, 篮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一般为196-207cm。

比较权威的还有克托莱指数,是机体的充实度或者说是身体的组织密度,通过身高与体重的比例来反映,运动员的克托莱指数高说明运动员身体对抗能力强,同时也说明灵敏性较好。

手长符合标准的运动员,可以更好的控制球,手指的长度会影响投篮准确性。此外,篮球运动进球速度较快,这就需要运动员有足够的爆发力。 踝围与跟腱的比值可以反映运动员的爆发力大小,踝围与跟腱的比值乘以100得出的数值越小,则说明脚踝较细,跟腱相对长些,则弹跳力相对较好。 测试时需要制定每个测试内容的专业标准,按照标准来选拔优秀的篮球运动员。

1.2、身体素质

影响篮球运动员身体机能指标的有心肺功能、握力、视力等。肺活量我们都测过,肺活量指数高,表明身体获氧能力和排废气能力强,我们都知道,氧气供应的足,那么人体各项机能才能正常运行, 状态才会更好,状态好了,那么打球时才更有爆发力,更有取胜的希望。

篮球属于近距离对抗赛,也更需要好的视力,篮球运动员对鼻侧和上方视野范围要求较高。 篮球运动员视野要活,需要具有快速的反映能力。

握力体现为握力体重指数,也就是说,不能单纯的看握力,需要结合每个运动的体重来看,从而获得较客观的选拔标准,握力是测试上肢肌肉的发达程度。

身体素质测试包括很多方面,包括跑步、跳高、实心球、十字跳等等,这些是用来反映被测人员的灵敏性、速度、身体协调性、耐力等等。

1.3、竞技能力

选拔篮球运动员的目的是选拔有先天优势, 热爱篮球的人材, 以便在各种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一个良好的运动员没有一种竞技心,那么就很难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竞技能力综合包括身体指标、 身体素质、竞技机能、心理等因素,篮球运动员不仅要有身体上的好底子,比如身高、奔跑能力、弹跳能力等,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 和饱满的信心,满心的热情,有必胜的信念。正所谓感想才有可能去做,连想都不敢想,那从何谈起胜利呢。

2、运动员选材时的心理因素测试

选拔优秀的运动员,不仅要具有上述所说的种种方面,还需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但心理测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搞清运动员的心理过程有点困难,但却十分必要,因为每个运动员的心理过程是不一样的。

2.1、心理因素测试的必要性

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在竞技场上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有人采用心理战术,先在心理上战胜对手,心理测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分阶段来进行,因为人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的,并且需要做针对篮球运动的专项心理测试。心理测试后,针对每个队员的不同情况进行一些沟通和交流, 过于沉默和自我的性格是不适合这项运动的。

2.2、需要一些专门的测试问题

测试是否真的热爱这项运动,是不是有团队协作精神,做事是否利落果断,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反映速度,思维的灵活性等等,此外还应注意队员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等方面。 使心理测试具有系统性,把心理测试与生理素质等结合起来,制定各个年龄段的选拔标准,综合考量,来最终确定适合的人材。

3、篮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

做事需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可以采用文献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在篮球运动员的选材中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客观的测试对篮球运动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特别是篮球的后卫球员、前锋球员、中锋球员等的选材标准也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制定不大一样的标准,来有针对性的选拔。科学选材,是成材时的一个先验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其理论尚需要丰富和扩展。

4、结语

短跑运动员选材方法再研究 篇8

1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本文收集了近年来短跑运动员选材方法的大量相关文章, 对其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初步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身体形态选材

王港[4]从现代短跑技术特点出发, 通过对下肢解剖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后指出: (1) 短跑运动员的足弓相对较高与足长相对较短, 可以缩短运动员的支撑时期内脚的转动半径, 加快转动速度, 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减少支撑时间。 (2) 短跑运动员的骨盆相对较窄与大腿相对较短可以提高摆动腿的摆动速度与幅度, 减小后蹬角度, 从而达到有效增加步长与提高步幅的目的。国外科斯纳等人 (1984年) 的研究表明, 优秀男女短跑运动员的身高分别在1.57~1.90 m和1.57~1.78 m, 体重分别为63~90 kg和51~79 kg;塔巴契尼克[5]在研究中对短跑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及其与步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波兰教练马契则对三种不同身高的短跑运动员进行了分类研究。从研究现状来看, 目前国内的研究多为语言描述, 没有给出可以把握的参考数据, 而且个别研究结果给出的数据不尽相同或沿用外国的研究数据作参考, 有关中国运动员选材的数值还有待于统一化。

2.2 生理机能选材

王维群[8]对不同成绩人进行研究后发现, 短跑成绩好者, 踏板反应时短, 心脏功能指数高, 通过与100 m成绩较慢组进行比较后认为, 男女运动员踏板反应时、大脑机能能力、心脏功能指数均与100 m成绩相关, 认为应采用以上几种方法进行100 m跑的运动选材。曲峰[9]等对红白肌研究后认为:快肌纤维含量多者, 完成有大强度的肌肉预拉伸和预张力的运动更有利;运动员的运动水平越高, 肌纤维类型方面的选材因素越重要。马勇占、李敬辉[10]研究指出, 血乳酸急剧升高之前的段落要有磷酸原提供能量, 在短距离跑项目的选材过程中, 可用该段落跑的成绩和血乳酸之共同评价运动员的速度力量水平, 成绩好且血乳酸值低的运动员应为重点对象加以考虑;血乳酸急剧升高后的段落, 主要有糖酵解系统供能, 该段落成绩好且血乳酸值高, 发展速度耐力有潜力, 说明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强。袁运平、张良力[11]在对许豪文、郑蔓莉、樊晋华等人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后认为:短跑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含量较高, 血液运输能力强;血尿素氮安静值较低, 表明合成和分解代谢处于平衡状态, 是机能优良的表现。康西尔曼等人对参加奥运会的选手进行测试后发现:快慢肌纤维的百分比和稳定的纵跳高度密切相关, 表明可以用纵跳的稳定高度作为短跑运动员选材的参考指标。以往的研究多为定性分析, 而确定定量指标将对选材更有意义。这是今后我们研究的重点。

2.3 心理特征选材

《优秀运动员科学选材》中的《优秀短跑运动员若干心理特征与选材》 (武汉体育学院黄向东, 黄香伯) 的研究结果为:起跑反应时 (ms) 男子为210, 女子为234;听觉反应时 (ms) 男子为268, 女子为225;动觉时间差为男子13.99%, 女子14.69%;百米速度预选估计误差率男女均为1.14%, 坐姿脚踏5秒次数为男55.45次, 女55.30次。这些可作为短跑运动员心理选材与评价的参考。以往有关运动选材的心理特征研究多为理论阐述, 没有给出选材中可作参考的测试指标, 同时心理特征各方面与运动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的定量研究也很少。

2 . 4 专项运动素质选材

国外的研究主要有前苏联1983年出版的《田径运动员的选材和评价》中对9~12岁的儿童的步频、20 m行进间、站立式起跑60 m、立定跳远和纵跳等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塔巴契尼克[5]在研究中, 对17~18岁百米跑运动员的5 m与30 m蹲踞式起跑、100 m的前后半程时间差、100 m步数、100 m步频及100 m与200 m成绩的关系模式特征进行了研究。美国沃尔克博士在选拔短跑运动员的研究中, 测试了30 m冲刺跑、立定跳远、蛙跳、立定三级跳远、助跑三级跳远、后抛铅球、纵跳、助跑摸高和800 m跑9个项目。当前东德米勒在选拔短跑运动员的同时, 主要测试蹲踞式起跑60 m (速度) 、立定三级跳远 (爆发力) 和1000 m跑 (耐力、含意志品质) 三种素质。美国人菲尔·亨森, 保罗·特纳德等人在《美国田径训练指南》[13]一书中给出了短跑运动员立定跳远, 五级跳, 站立式起跑60 m、30 m, 行进间30 m测试的具体指标。

2.5 其他选材方法

2.5.1 遗传选材

短跑是以无氧代谢为主的极限强度运动, 人们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 与运动能力有关的指标, 遗传度都很, 神经类型遗传度为0.90, 最高心率遗传度为0.859, 日本学者研究后提出, 最大吸氧量遗传度为0.936, 加拿大学者李绍拉斯报道为0.934, 骨骼肌纤维数量遗传度男子为0.995, 女子为0.922, 线粒体、ATP、CP遗传度再0.6~0.9之间, 血乳酸遗传度为0.70。刘剑虹等[16]人在研究中给出了一些遗传选材的方法, 其中包括了身材、心肺功能、运动素质等几方面。杨艳等[17]对近年来遗传与运动选材文献进行归纳, 也出总结了一些方法。

2.5.2 血型选材

经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 ABO血型却与运动素质有关, 日本学者认为O型血的人弹跳力好, 爆发力强。另外, 很人短跑素质在世界著称, 这与他们O型血的人所占比例高 (50%~60%) 有关[12]。

2.5.3 皮纹选材

对于皮纹与运动能力关系的研究, 前苏联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将皮纹研究应用于运动员的科学选材, 并将指纹选材作为挑选奥林匹克选手的秘密武器。王国凡[18]对掌、指纹研究后指出:短跑运动员总指嵴数高, 双箕斗较多, 弓形纹较少, 且掌指纹较清晰深刻。

3 结语

上一篇:高校模式下一篇:关键营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