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弹道碎石术

2024-11-19

气压弹道碎石术(共10篇)

气压弹道碎石术 篇1

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输尿管镜直视下应用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38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8例, 其中女11例, 男27例, 年龄5岁~68岁, 平均年龄36.5岁, 12岁以下的5例, 均经B超及腹部平片 (KUB) 确诊为膀胱结石。膀胱结石并发上尿路结石12例, 膀胱多发性结石6例, 伴有前列腺增生8例, 结石最小0.6 cm×0.5 cm×0.5 cm, 最大3.5 cm×3.0 cm×3.0 cm, 全部患者均无尿道狭窄及全身出血性疾病。

1.2治疗方法

取膀胱截石位, 尿道灌注2%利多卡因10 ml行表面麻醉[12岁以下的患者采用基础加骶管麻, 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连续硬脊膜外麻醉, 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 ], 采用德国Wolf公司生产8.0/9.8F输尿管镜, 在液压泵灌注下直视顺尿道进入膀胱, 观察到结石后使用套石篮固定结石, 同时置入气压弹道碎石杆触及结石。启动气压弹道碎石机 (瑞士EMS公司生产) 反复冲击将结石粉碎, 较大结石用异物钳取出, 更换17.5F膀胱镜鞘接ELLIK冲洗器将碎石排出。术后留置导尿管1 d, 拔管前先充盈膀胱, 拔管后令其用力排尿, 一般多能将残留碎石排出。

2结果

本组38例均一次性碎石成功, 1 d~3 d均有轻微血尿。9例2 d内分次排出碎石, 3 d后复查B超或KUB均未发现结石残留, 排尿通畅。除2例术后出现尿路感染外, 均无尿道损伤、膀胱穿孔等并发症。

3讨论

膀胱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 虽然对身体影响不及上尿路结石, 但患者多有排尿不畅、尿线中断、疼痛、尿路反复感染、血尿等, 应积极治疗。该病治疗方法较多, 如开放手术取石、膀胱内大力碎石钳碎石、体外冲击波碎石 (ESWL) 治疗。开放性手术患者痛苦大、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膀胱内大力碎石钳碎石, 碎石钳多为24~26F, 易损伤尿道及膀胱, 更不适宜儿童患者;ESWL治疗由于冲击波及X线辐射可对周围组织器官造成损伤, 碎石颗粒大小不等, 难以排出, 需反复治疗, 患者不易接受。

气压弹道碎石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的腔内碎石技术, 由于气压在转换成机械能的传递过程中不产生电能, 很少产生热能, 故气压弹道碎石的效力强, 且冲击前后振幅不超过2.0 mm, 对黏膜损伤小。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一般仅需尿道表面麻醉, 方便安全, 且输尿管镜为8.0/9.8F, 适合各年龄段患者, 并在直视下进行操作, 减少盲目性, 可避免器械对尿道的损伤, 并在液压泵帮助下不断冲水, 视野清晰, 利用套石篮固定结石, 提高了碎石的成功率。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佳、快速、操作简单, 值得推广应用。

气压弹道碎石术 篇2

关键词 肾结石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 围手术前护理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近年来开展治疗上尿道结石的微创新技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治疗效果好。2009年采取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道结石患者48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8例,男29例,女19例;平均年龄40.8岁;单发结石20例,多发结石28例,左肾结石22例,右肾结石20例,双肾结石6例。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均采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术毕从造瘘口及留置尿管。双J管引流、抗生素治疗平均住院7~10天。术后并无1例出现并发症,均痊愈出院。

术前护理

卧位训练: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常规采取的方法是要求患者采取偏卧位,腹部垫一小枕,术前进行俯卧位训练30~60分钟详细告知患者术中注意事项,如术中更换卧位的目的、方法:防止患者紧张出现意外,术前穿刺时要稳住呼吸避免因呼吸起伏肾脏位置变动导致穿刺失败。

心理护理:手术患者术前一般即存在顾虑、恐惧等心理。护士应耐心疏导和解释,详细介绍手术方法、术前准备、术后注意事项及手术者医德、技术等以及该手术与常见手术对比的优越性等,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以最佳的心态迎接手术。

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完成术前各项相关检查,如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泌尿系彩超、静脉肾盂造型等检查、术前常规肾区及会阴部皮肤准备、必要时协助患者沐浴。

指导患者术前晚进流食,如稀面条、面汤等。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12小时,术晨灌肠1次。

术后护理

术后应卧床24小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常规吸氧,停心电监护,严密监测其血压、脉搏、呼吸或血氧饱合度。当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应考虑手术损伤大血管导致导致大出血的可能,立即报告医生行止血及输血治疗。

引流管的护理:应妥善固定各条管道,保持各管道引流通畅,指导患者在翻身前先将造瘘管及尿管留出一定长度,然后再翻身至对侧。下床活动时先将造瘘管、尿管拿好,防止脱出,扭曲受压,保持引流通畅。术后5~7天肾造瘘管引流尿液逐渐转清,即可夹闭造瘘管观察24小时,若患者而无发热、肾区脱痛、渗尿等,可拔出造瘘管。留置导尿管是导致尿管感染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引流管和集尿袋位置顶低于耻骨联合高度,防止逆行感染。每天用碘伏棉球进行尿道口擦拭1~2次,术后3~5天无血尿即可拔除尿管。若患者体内留置双J管,应观察患者有无膀胱刺激症状、血尿、尿液反流、双J管移位等情况。患者应采取办卧位休息,勿憋尿,多食新鲜水果,防止便秘,避免下蹲剧烈活动及重体力劳动等,以防止双J管脱落。

伤口护理:观察造瘘口渗血、渗液情况,注意渗血性质、色泽、量,以判断有无新的出血,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

饮食护理:患者术后禁食6小时后改流质饮食,术后第一天进半流质饮食,术后第2天进普食。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出血可表现为肉眼血尿,观察肾造瘘管及尿管的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如发现出血,即嘱患者必需卧床休息,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本组无1例发生此并发症。

周围脏器损伤、胸膜损伤: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清况、有胸痛及呼吸困难等情况即使报告医生,必要时给予胸腔闭式引流。肠管穿孔:术后观察腹部体征、有无腹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若有异常即使报告医生并给予处理。

发热与感染:严密观察体温和血象变化,做好肾造瘘管、导尿管、双J管的护理,保持引流通畅、严格无菌操作、预防逆行感染。

尿瘘:多为引流管引流不畅所致,表现为造瘘管周围渗出尿液,局部敷料渗湿。可用手向远端挤压造瘘管,如无液体引出,可用生理盐水冲洗,保持通畅。

出院指导

术后1~2周避免体力劳动,嘱患者多饮水、不憋尿,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食菠菜、竹笋、动物内脏、豆制品等,防止结石复发。若患者出现血尿、发热应及时就诊。指导留置双J管的患者,按时回院拔除双J管,并及时来院复查。

参考文献

1 陶菊,瞿艳.經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23例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9):4366.

2 李逊.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J].中国现代手术杂志,2003,7(5):338-344.

气压弹道碎石术 篇3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并发症

输尿管结石属于临床常见疾病, 多发于青壮年男性群体。为研究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进一步完善治疗手段, 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 应用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 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 评价临床效果,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5月~2010年5月收治输尿管结石患者78例, 男59例, 女19例;年龄27~69岁, 平均44.7岁。结石类型为:61例为单侧结石, 17例为双侧结石;合并疾病为:5例合并急性梗阻性无尿, 13例合并肾功能障碍, 21例合并肾结石。结石大小长度在1.3~2.8cm范围内, 宽度0.6~1.1cm。19例为输尿管上段结石, 59例为下段结石。临床症状为:7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阵发性腰部绞痛感, 3例出现肾积水, 21例体温升高, 58例伴随血尿, 4例无明显症状。

1.2 治疗方法

收治患者后, 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确定采取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 手术前, 针对合并梗阻性无尿患者, 首先进行血透治疗, 直至患者的体征与病情达到稳定状态[1]。针对所有患者, 选取输尿管硬镜与气压弹道碎石设备, 抬高患者头部, 取截石体位, 进行硬膜外麻醉。随后, 利用导丝进行引导, 将管镜置入输尿管内, 并到达结石下方位置, 开始碎石操作。持续碎石, 直至结石小于0.3cm, 随后用输尿管钳将较大的结石移至膀胱内[2]。针对并发息肉的患者, 注意去除。完成上述操作后, 针对3例结石完全去除者, 无需进行双J管的留置处理, 其余75例常规留置, 并于一个月内撤除。

在治疗期间, 选取0.9%氯化钠溶液作为冲洗液, 在输尿管镜进入输尿管后, 为确定并防止结石移位, 需立即停止冲水[3]。传统的入镜方法是直接进入, 然而我院的经验表明, 部分患者的操作难度较高, 在导丝引导下则可大大提升准确率与效率。因此, 所有患者均采取导丝引导。在注入液体时, 要合理调整液体压强与速度。治疗期间, 需要提供密切干预, 积极预防各类并发症, 并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化需求, 提升临床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术后, 积极应用抗生素, 防止感染。在治疗结束后, 记录手术耗时, 并观察上段或中下段结石的一次手术成功率, 记录住院时间。在患者出院后, 定期随访, 观察预后情况。

2 结果

7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 (42.7±9.4) min, 19例为上段结石, 其中17例一次性碎石成功, 59例为中下段结石, 其中58例一次性碎石成功, 总一次性成功率为96.2%。术后最长住院时间为16d, 最短7d, 平均10.2d, 均痊愈出院。我院对所有患者进行半年以上随访, 发现7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 无一例出现显著并发症, 预后效果良好。

3 讨论

泌尿外科临床中, 输尿管结石十分常见, 是指在机体排出肾结石的过程中, 结石被阻挡在输尿管内部而诱发的。结石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排出, 会逐渐累积, 引发血尿、肾绞痛、肾积水、梗阻性无尿等症状。临床实践发现, 原发性输尿管结石发病率很低, 并不多见, 因此可知该病多由其他部位疾病引发。依据结石分布位置的不同, 可将输尿管结石分为上段或中下段。患者易于出现的临床症状包括腰部绞痛、血尿、发烧、肾积水等, 其中以腰部绞痛最为常见, 发烧症状出现的原因是输尿管内的结石影响了正常排尿, 导致结石处形成细菌感染, 引起体温上升。肾积水同样是因为尿液排出不畅而引发, 如果结石持续存在, 则会造成慢性肾积水, 严重威胁肾脏的正常功能, 甚至诱发尿毒症等重度疾病, 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巨大威胁[4]。因此, 针对输尿管结石, 必须及早确诊并治疗。

目前, 临床多应用尿路造影与CT检查确诊患者, B超与X线检查可以作为一项辅助手段, 准确率不高。目前, 针对输尿管结石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传统方法, 分为保守治疗与外科手术两种, 后者是指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这一方法易于造成较大的手术创伤, 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加大了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对预后不利。气压弹道碎石术为目前临床新兴的治疗方法, 相较于传统术式, 其手术创伤小, 术后恢复时间短, 受到了积极的推广。但需要注意的是, 治疗期间, 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进展, 积极预防感染、输尿管损伤等常见并发症, 在术中的不当操作, 有可能导致输尿管黏膜下出现假性通道, 或造成穿孔、剥离、撕裂等, 引发不良后果。发热体征一般是由感染诱发, 因此术后必须积极应用抗生素, 降低并发症出现的风险。除此之外, 血管损伤、血尿、尿液外渗等也有可能出现, 所以围手术期的全面性护理十分重要。经过本文研究得出, 针对输尿管结石, 应用气压弹道碎石术, 临床效果显著, 同时不易引发并发疾病, 有着积极的意义, 适于临床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丁彦才, 张超, 师宏斌, 等.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附126例报告) [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0 (12) :164-167.

[2]顾思平, 解忠, 周晓明, 等.输尿管结石体外震波碎石失败改用输尿管镜治疗83例的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11S) :44-45.

[3]Chung-Jing Wang, Shi-Wei Huang, Chien-Hsing Chang.Indications of stented uncomplicated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Urological Research, 2009, 37 (2) :83-88.

气压弹道碎石术 篇4

【摘要】目的:观察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实验组患者接受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8%;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中图分类号】R69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3-0123-01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上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1],患者常表现为腰腹部剧烈绞痛、可伴有发热、血尿等症状。该疾病主要见于青壮年,以20~40岁的人群多发[2]。临床上常使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和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治疗输尿管结石,但在两种手术方法的选择上仍存在不同看法。为研究两种方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优劣势情况,笔者选择78位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39例。实验组中男18例,女21例,平均年龄(39.6±4.7)岁,平均病程(1.5±0.9)年,输尿管上段结石15例,中下段结石24例,碳酸盐结石9例,草酸盐结石11例,磷酸盐结石19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4例,平均年龄(37.3±3.9)岁,平均病程(1.8±1.1)年,输尿管上段结石17例,中下段结石22例,碳酸盐结石13例,草酸盐结石16例,磷酸盐结石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超声引导下确定输尿管结石位置,上端输尿管结石患者取仰卧位,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患者行俯卧位,调节并设定碎石参数,工作频率为65~75次/min,冲击治疗次数为2000~2800次,平均次数为2300次。患者术后进行抗炎、解痉、止血等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术前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取截石位。将输尿管硬镜经尿道插入膀胱。液压泵持续灌注下保持输尿管导管处于视野正中且保持视野清晰,于患侧输尿管口处将输尿管导管插入输尿管管腔内。见到结石后,插入气压弹道碎石探针并接触结石,从结石侧面进行冲击。结石粉碎后,将较大碎石取出,如碎石体积较大应再次进行碎石。术后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决定是否留置双J管,如有留置于术后1个月拔出。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疗效判定:痊愈:影像学检查无结石影,临床体征完全消失;有效:影像学检查无结石影,临床体征减轻;无效:影像学检查仍有结石影,临床体征未改变。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7.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中均出现尿路感染、肉眼或镜下血尿等并发症,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传统方法有外科手术治疗、中药治疗等,虽然传统治疗方法可以缓解患者症状,但对患者机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并且有些方法并不能彻底消除结石[3]。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目前临床上新型的治疗方法有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以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4]。

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通过在体外施加聚焦超声从而使体内达到一定强度的超生波动,该种机械波动产生的机械效应和空化效应会使结石崩解碎裂,从而排出体外。但该种方法会导致患者体内热量急剧增高从而损伤输尿管黏膜[5]。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结石复发率高,且碎石不易排出体外。输尿管弹道气压碎石术利用压缩气体所产生的能量驱动气弹使其高速往返运动撞击探针,从而使结石粉碎。该方法产生热量少,不会输尿管黏膜产生较大损伤,说明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安全性更高。该种手术成功的关键取决于手术体位、输尿管置镜方式以及术中水压的控制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7.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7%,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8%,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表明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自卫,郑小青,郑浩,等.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分析[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2012,6(5):371-374.

[2]安学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200例上尿路结石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9):37.

[3]万旭辉,赖建平,陈善勤,等.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附2620例报告)[J].中国内镜杂志,2012.2(18):180-183.

[4]阚乃尧,杜耀安,乔羽.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88例输尿管结石[J].中华全科医学,2011,9(5):732-733.

[5]唐新.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3,19(18):79-80.

[6]杨天,范志强,温世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59例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2):5214-5215.

气压弹道碎石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98例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65例, 女33例, 年龄30~70岁, 平均 (50.2±6.7) 岁, 病史7 d~1年,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突发性腰腹绞痛, 68例患者有向下腹部、腹股沟放射的趋势, 50例有肉眼或镜下血尿, 48例有恶心、呕吐, 66例出现尿频尿急, 56例患者有排尿不畅感。所有患者均经过B超、静脉肾盂造影证实结石, 其中左侧50例, 右侧48例, 输尿管上段42例, 输尿管中段35例, 输尿管下段21例, 结石直径0.8~2.0 cm, 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依据两种不同的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式分为观察组 (60例) 和对照组 (38例) ,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临床症状、输尿管发病部位、结石大小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观察组:所有患者采用奥林巴氏9.8F硬性输尿管镜。患者取截石位, 硬膜下麻醉, 自尿道外口插入输尿管镜直到膀胱内, 沿着患侧输尿管管口插入输尿管导管, 将输尿管镜逐渐放置入输尿管, 逐渐调节液压泵的灌注量, 沿着输尿管导管, 将输尿管推进到结石表面, 观察输尿管管腔息肉生长情况, 结石大小及嵌顿情况, 对于结石较小的患者可以直接用输尿管取石钳取出, 注意取出过程中应尽量轻柔, 避免输尿管损伤;对于结石较大从输尿管镜插入直径0.8 mm气压弹道碎石探针, 控制好顶住结石, 将空气压缩泵气压控制在3 kPa, 连续的击碎结石, 碎石后用输尿管导管留置气囊导尿管。术后3 d拔除导尿管, 术后4周拔除双J管。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消炎。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显效:结石排除, 无残留结石, 症状消失, 复查B超或X线检查, 未见结石影像, 尿常规正常;有效:排除部分结石, 复查B超或X线, 结石形状改变比治疗前缩小, 或结石粉碎, 症状消失或减轻, 尿常规正常, 或WBC正常或<10/HP, RBC<10/HP;无效:经过治疗后结石未排除, 复查B超, 或X线结石无改变, 或改变不大, 症状未改善, 尿常规WBC>10/HP或正常, RBC>10/HP。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 通过 χ2检验分析,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如表1) 。

(例, %)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输尿管结石发病率的逐渐增高, 结石的嵌顿、肉芽组织增生, 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 同时也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肾脏生理功能[2]。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创伤较大, 但是对于一些难于定位的阴性或体积较小的结石盲目的体外冲击波治疗可能残石率较高, 无法一次性排除, 增加了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3]。输尿管镜技术的不断发展, 其广泛的应用于泌尿外科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当中, 在输尿管镜下实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成为泌尿外科腔内微创治疗技术之一, 其主要是利用压缩气体产生的能量来驱动碎石机手柄内的子弹体, 使得子弹体以一种脉冲式的冲击碎石针, 碎石针通过对结石的有效撞击从而达到粉碎结石的效果。同时气压弹道碎石技术是一种无电能转换的能量传导的过程, 产生热能较低, 对于输尿管内黏膜损伤较小, 在保证结石清除率较高的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通过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观察组和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表明, 观察组临床治疗碎石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仍需要注意在输尿管狭窄时强行进境和强行退镜对管壁造成的损伤。总之, 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疗效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 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较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气压弹道碎石,输尿管结石

参考文献

[1]凡金虎, 金晓武, 居小兵.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医学工程, 2009, 16 (11) :49-50.

[2]湛炜璋, 谭蕊.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 8 (10) :51-52.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护理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10例患者, 男65例, 女45例, 平均48岁, 病程3 d~2年。左侧输尿管结石47例, 右侧50例, 双侧5例, 肾结石8例;10例曾行肾结石切开取石术, 25例接受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未愈。

1.2 方法

术前1 h常规摄腹部平片或泌尿系B超定位。采用硬膜外麻醉, 取膀胱截石位, 在注水情况下经尿道插入输尿管硬镜, 并沿导丝将输尿管镜置入患侧输尿管, 见到结石后从输尿管镜操作腔插入直径为0.8 mm~1.2 mm的碎石针。直视下用碎石针抵住结石, 由低至高逐渐升高压力, 一般采用0.3 MPa.选择工作模式, 启动气压进行碎石, 用取石钳取出较大结石, 较小结石可自行排出。逆行置入双J管1根, 留置导尿管术毕。2 d拔除导尿管, 1个月后经膀胱镜拔除双J管。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在手术前普遍存在紧张、恐惧心理, 担心手术会有不良反应和发生并发症, 害怕腔内碎石是否损伤输尿管, 担心碎石效果等。针对这些心理状态, 应耐心地向患者解释气压弹道碎石的原理, 并将其碎石效果好、安全、一次成功率高的特点介绍给患者, 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地配合治疗。

2.1.2 术前准备

做好各项常规检查, 胸透、心电图、B超检查、腹部平片等, 必要时做静脉肾盂造影以确定结石位置、大小及双侧肾脏的功能和形态, 以了解手术适应证及并发症。术前1 d做好皮肤护理, 术前12 h常规禁食, 4 h禁饮。

2.2 术后护理

2.2.1 基础护理

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应去枕平卧6 h后改斜坡卧位, 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术后每30 min测量1次, 平稳后酌情测量。术后禁食6 h, 如无恶心、呕吐、腹胀, 可给予流质饮食。

2.2.2 尿管护理

术后妥善固定导尿管, 并保持引流通畅, 防止扭曲、打折, 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色、性状, 并做好会阴部护理。每日更换引流袋, 严格无菌操作, 以防逆行感染, 鼓励患者多饮水, 以利结石排出。

2.2.3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 血尿: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血尿, 血尿的发生与输尿管镜的插入及碎石、取石过程中对输尿管、膀胱、尿道的机械损伤有关, 也与双J管质地、留置期间活动过大、双J管对膀胱黏膜的机械损伤及输尿管黏膜充血、水肿、溃疡有关[1]。血尿易发生于术后6 h~8 h下床活动后, 一般1 d~3 d转清, 应适当减少活动量, 多饮水, 必要时卧床休息并使用止血药。 (2) 输尿管损伤和狭窄:较少见, 应主动与手术医生联系, 了解有无术中损伤输尿管的情况,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腹部包块等, 如有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给予相应处理。 (3) 发热: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变化, 高热应给予降温处理, 并给予抗生素治疗, 鼓励患者多饮水, 每天饮水3 000 m L以上, 达到“内冲洗”目的。

2.2.4 双J管术后护理

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常规放置双J管, 双J管不但能起到支撑作用, 还可以扩张输尿管, 有助于小结石的排出[2]。但留置双J管可引起: (1) 膀胱输尿管反流, 在排尿期间, 膀胱过度充盈及某些原因使腹压骤增时, 尿液反流水平高, 可使置管一侧腰腹部酸胀等不适, 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及时排尿, 保持大便通畅。1 d~3 d后症状可逐渐缓解。 (2) 血尿:因双J管刺激或损伤黏膜所致, 多在体位改变或过度活动时发生, 嘱患者应减少活动, 必要时卧床休息, 动态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量。

2.3 出院指导

(1) 嘱患者注意休息, 2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2)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 只是对症治疗, 并未去除结石的病因, 出院前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消除成石的原因, 预防结石复发。首先鼓励患者多饮水 (2 000~3 000 m L/d) , 增加尿量, 稀释尿液, 勿憋尿, 根据对结石成分的分析, 指导患者进食, 嘱定期做B超检查, 以便早期发现结石复发, 早期处理。 (3) 留置双J管期间, 不要做四肢及腰部同时伸展动作, 不能突然下蹲及重体力劳动, 保持大便通畅, 减少腹压因素, 防止双J管移位, 术后3周~4周来院拔除双J管。

除了对术后患者进行上述护理之外, 还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生活指导。不同类型结石患者饮食注意事项也稍有区别, 例如高钙结石者不宜食用牛奶、奶制品、巧克力等;草酸结石者不宜食用浓茶、番茄、菠菜等, 多食用含纤维素的食物;尿酸结石者不宜食用高嘌呤食物, 如动物内脏等, 应进食碱性食物;感染性结石者, 建议进食酸性食物, 使尿液酸化, 但应限制食物中磷酸的摄入。并且建议患者在术后4周~6周应复查B超或X线片, 观察结石排出情况。对患者出现的症状要及时关注, 不可掉以轻心, 患者若出现剧烈腰腹部疼痛, 伴有恶心、呕吐、寒战、发热或尿液性状、颜色、气味改变时, 应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吴阶平.实用泌尿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3:190-192.

气压弹道碎石术 篇7

1 术前准备

1.1 术前访视

术前1 d访视病人, 了解病人病情, 做好心理疏导, 并耐心细致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超声碎石手术的特点、麻醉方式、手术体位、手术所需大概时间, 使其以最佳的心态配合手术。

1.2 手术室准备

调节室温22 ℃ ~24 ℃, 湿度40%~60%, 选择较大的手术间, 以方便仪器设备的摆放及操作。

1.3 术前物品准备

术前1 d晚上向MMC液压式灌注泵管道内注入2%强化戊二醛溶液行管腔内灭菌。术前1 d常规检查手术所需设备运转是否正常, 术前30 min开机, 使机器通过自检系统处于待机状态[1], 准备好常规器械和超声碎石手术需要的特殊器械。

1.4 病人准备

巡回护士到病房接病人, 常规查对病人姓名、床号、住院号、术前用药, 查对B超、CT及尿路平片等检查报告, 再次确认手术部位;检查各项术前准备工作是否完善。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采用22G静脉留置针行上肢浅静脉穿刺, 连接三通延长管, 妥善固定。

2 术中配合

2.1 麻醉方式

选用静吸全身麻醉或腰麻+持续硬膜外麻醉, 协助麻醉师完成麻醉操作。

2.2 手术体位

麻醉完善后帮助病人摆放截石位, 会阴部消毒铺巾后外用3L裤腿铺盖, 连接摄像头、冷光源。膀胱镜 (润滑后) 下行患侧逆行6F输尿管导管插至肾盂处, 成功后留置16F气囊导尿管, 接尿袋, 6F输尿管导管末端保持无菌。病人改俯卧位, 在改换体位时, 将病人上肢伸直, 小心翻动, 避免肢体扭伤、压伤 (男性病人防止阴茎受压) , 保持尿管、输尿管导管、输液管、气管插管等通畅, 防止脱出。胸前垫一软枕, 患肾侧垫高, 使穿刺点置于手术床的折刀位并妥善固定四肢。重新合理调整各仪器设备的摆放位置, 监视系统、灌注泵、X光机置于病人健侧, EMS弹道超声波碎石机置于患侧。第11肋间或等12肋下缘与腋后线交点作穿刺点。确定穿刺点后常规消毒铺巾, 外用脑科粘贴膜并将其下水袋下端置于污水桶内、尿袋开放置于污水桶内;协助戴上X光套, 连接好摄像头、冷光源、灌注泵管道等。

2.3 术中配合

在X光机下定位, 定位时手术医生经输尿管导管向肾内注水15.2 g泛影葡胺 (20 mL原液+生理盐水80 mL) 造影剂以利于穿刺点显影。穿刺时静脉推注酚磺乙胺1 g, 以减少出血。用18G穿刺针穿入目标肾盏, 见到尿液则可确认穿刺成功, 然后置入硬导丝、筋膜扩张器, 扩张至F15, 退出穿刺鞘, 使用套叠式金属扩张器顺导丝逐步扩张至F21, 用F22肾镜短外鞘插入肾盏并固定, 形成通道。经皮肾通道建好后, 将超声波手柄和碎石手柄连接至主机的对应输入接口上, 将结石收集器的吸附管连接至超声波手柄, 将连接在结石收集器上的硅胶管置于针顶阀门内夹紧, 调节超声功率为50%, 超声占空比为50%, 弹道碎石功率为80%;用液压灌注泵冲洗, 流量设为350 mL/min~400 mL/min, 压力100 cmH2O (1 cmH2O=0.098 kPa) , 灌洗液的温度要接近人体正常体温, 根据视野和碎石情况调整灌注液的压力及流速, 以保证视野清晰, 并避免灌注液压力过高造成对肾脏的损害。注意保持灌注液的连续, 避免空气注入灌注管内导致气栓。负压吸引调节在0.02 kPa左右, 太高易引起肾脏出血。随时保持负压通畅, 防止吸引管脱落、堵塞, 对超声手柄和探针起不到降温作用而造成损坏。在进行超声和气压弹道碎石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自身反应, 有无胸闷、气促等。根据结石硬度选择单独使用弹道或超声系统, 也可以两系统联合使用。先取出穿刺肾盏内结石, 再检查其他肾盏并清除结石。小碎石可被超声吸引吸出, 较大碎石用取石钳夹出。结石清除干净后, 通过肾镜找到肾盂输出口, 拔除输尿管导管顺行置入14.7F双J管。取出肾镜, 留置F20肾造瘘管并用缝线固定, 接尿袋, 无菌敷料铺盖伤口。

3 术后处置

术毕病人改平卧位, 在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的协助下取出软枕等体位垫, 翻身时注意防止坠床, 及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自觉症状, 检查各种管道有否脱落, 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 整理好衣被, 麻醉清醒后巡回护士护送病人回病房, 做好床头交班, 并将取出的结石交于病人本人或家属。由于手术器械和设备昂贵, 故术后严格按照清洗、消毒流程处理, 以防损坏和消毒不严而影响继续使用。

4 体会

通过开展肾镜、输尿管镜超声碎石手术, 体会到:①应经过专科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操作者 (包括医生、护士) 必须熟悉内镜手术器械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操作步骤,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②术前将所有物品准备充分, 设备摆放合理, 检查各仪器的性能, 调整好摄像系统, 保证视野清晰, 保持各管道通畅, 充分配合医生, 使手术顺利完成[2]。③严格无菌操作, 手术中需二次改变体位, 各种仪器及手术器械在重新摆放过程中易引起污染, 因此需特别注意无菌操作[3]。④摆放体位时注意肢体是否舒适、胸前受压情况, 随时注意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保持呼吸通畅。⑤调节超声功率最好为50%, 如功率不够可调节超声占空比为50%~80%, 新的EMS超声弹道碎石功率应小于80%;负压吸引调节在0.02 kPa左右, 灌注量和吸出量应保持平衡, 避免过量或不合适的冲洗, 否则结石可能被冲至其他位置。医生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超声手柄、探针、肾镜在同一轴线上, 不能形成角度, 以免探针断裂[4,5]。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机使用后应将残余气体排净, 使气压表指针归零。⑥术毕腔镜清洁吹干, 镜面用拭镜纸擦净, 两人核对完好后签名, 定位放置, 以免损坏。纤维导光束、摄像头碎石手柄使用后用湿纱布擦去血迹及污迹后再用75%乙醇擦拭, 环形盘放好, 注意盘放时不可成角对折或扭曲。术后器械的维护应做到专人管理, 常规清洁吹干后及时归类、按要求打包放入低温等离子灭菌、备用。

关键词:气压弹道超声碎石,微创,护理

参考文献

[1]王亚兰, 何静盈.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的护理配合[J].浙江临床医学, 2008, 10 (8) :1139-1140.

[2]李淑珍, 张凤萍, 姬艳燕.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治疗输尿管及肾结石43例手术配合[J].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 (4) :106-107.

[3]赵雪梅.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病人护理[J].家庭护士, 2007, 5 (1C) :39.

[4]李改珍.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04, 18 (12B) :2205-2206.

气压弹道碎石术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9例, 其中男性42例, 女性17例, 年龄24~73岁, 平均年龄45.26岁。双侧肾结石2例, 单侧肾结石55例, 输尿管上段结石2例, 54例Ⅰ期取净结石, 5例因不适改Ⅱ期行经皮肾碎石后成功。

1.2 手术方法

患者先取截石位, 行患侧输尿管逆行插管, 并注入等渗冲洗液造成人工肾盂积水。安置俯卧位, 在C臂X线机或B超引导下, 肾穿刺针进入肾脏并置入安全导丝。分别用筋膜扩张器扩张手术通道, 将F20.8镜鞘置入肾集合系统, 插入斑马导丝, 用12°Wolf肾镜通过镜鞘进入肾内找到结石, 先用气压弹道碎石探针直接击碎结石, 再利用碎石机强大的雾化吸附功能, 将结石吸出体外。若结石较为坚硬, 则改用超声碎石探针作用于结石, 快速地把结石击碎且将结石碎片吸出至收纳瓶内。反复碎石并吸净后, 拔出从尿道口插入的输尿管导管。经肾造瘘口的斑马导丝置入双J管, 镜下确认位置后, 再置入F16的肾造瘘管。

2 护理配合

2.1 术前访视

大多数患者对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取石术尚不太了解, 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病史、病情, 向患者详细介绍该手术的原理、操作过程、术中应配合的事项, 可能出现的不适。讲解手术的优越性和安全性, 以消除其紧张焦虑的情绪, 减轻心理负担。指导其进行术中体位的训练, 尤其是俯卧位。由于时间较长, 可从30min开始逐渐延长时间。力求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和配合手术。

2.2 用物准备

电视摄像系统一套, 第三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一套, 12°肾镜, 20.8镜鞘, 取石抓钳, 0°膀胱镜, 超声手控器导针, 气压弹道手控器导针, 联合用手控器探针, 探针鞘, 探针调节器, 筋膜扩张器一套, 18号肾穿刺针一套, 斑马导丝, 输尿管导管, 双J管, 肾造瘘管, 灌注泵, B超或C臂X线机, 体位垫, 一次性保护套, 无菌石腊油, 一次性等渗冲洗液, 引流袋, 50mL空针, 45cm×45cm脑科用皮肤粘贴膜。

2.3 麻醉配合

本组病例麻醉方式均为全麻。巡回护士应认真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有无过敏史、术前用药情况等。在患者的上肢建立静脉通道, 稍约束四肢, 配合麻醉师对患者施行气管插管。

2.4 体位配合

麻醉成功后取截石位, 先行输尿管逆行插管, 成功后将体位转为俯卧位, 患侧腰腹部垫软垫, 使患者腰腹部隆起约25°坡状。双上肢向前屈曲成自然姿态, 双下肢用软垫稍抬高, 骨突部位垫以棉垫保护。动作轻柔, 不宜过快。

2.5 术中配合

常规消毒铺敷, 将脑科手术帖膜平整贴于穿刺处, 无菌保护套包裹C臂X线机, 摄像系统置于术者对侧, 灌注泵置于术者左侧, 碎石机脚踏开关置于术者右脚前方, 连接超声气压弹道受柄和吸附控制受柄, 连接光源、摄像系统、吸引系统。打开主机电源, 调节压力、能量, 按下待机/启动开关待用。准备稀释好的照影剂、11号刀片, 用于穿刺定位;准备斑马导丝、8~16号筋膜扩张器扩张手术通道, 递10°肾镜, 由此通道进入肾集合系统, 进行碎石清石。

3 总结

3.1 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采用的是瑞士产第3代碎石清石系统, 该系统

将高效的气压弹道碎石方法与快捷的超声碎石清石方法相结合, 主动负压吸引清石功能, 利用强大的雾化吸附功能将结石吸出体外, 克服了传统单纯气压导弹碎石易出血、结石残留率高等缺点, 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 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3.2 体位摆放时要查看是否有骨盆或下肢畸形[1]。

截石位时, 脚架应托住小腿, 有利于小腿血液回流和减轻腓总神经压迫。随时观察体位及受压情况, 防止意外损伤。

3.3 室温调至25~27℃, 灌注液加温至35~37℃[2], 保证充足的灌注液, 防止空气进入造成视野模糊, 影响手术进程。

3.4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使用一次性物品, 认真消毒灭菌腔镜器械, 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3.5 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出血量、尿液情况等, 防止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3.6 充分的术前准备、腔镜专科护士熟练的操作、先进精巧的设备、术中严密观察是手术成功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肾结石,手术护理

参考文献

[1]梁肖玲.输尿管镜手术护理[J].南方护理杂志, 1996, 3 (5) :11.

气压弹道碎石术 篇9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术;手术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0-0166-02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术是腔内碎石的新技术,是目前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先方法,具有无切口创伤小、痛苦小、碎石疗效高、碎石时间短、恢复快及无热效应快等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自2009年3月至今,我科对45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施行该种手术方式,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452例,其中男268例,女184例,年龄22~79岁,平均47±5岁;其中上段67例,中段95例,下段290例;左输尿管结石213例,右输尿管结石177例,双侧输尿管结石62例。

1.2 方法 患者取截石位于术床上,采用硬膜外麻醉。在监视器下经尿道置人输尿管镜,发现结石后置人气压弹道金属探针,启动空气压缩泵,采用连续脉冲方式将结石击碎呈细粒,并边碎边吸,将结石吸出体外,碎石完毕常规留置双J管。留置硅胶双腔尿管3—7天,并给予抗感染、对症等治疗。

1.3 结果 本组患者中18例一次性碎石失败,均为输尿管上段结石,在碎石时上移入肾盂,安置5Fr双J管后,行ESWL碎石成功。据统计,本组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392例,占86.73%;术后肉眼血尿328例,占72.57%;膀胱痉挛172例,占38.05%;拔尿管时拔出双J管1例,占0.22%;拔出双J管困难6例,占1.33%;经过及时处理,顺利康复。

2、常见的并发症

2.1 焦虑 主要由于环境陌生、对手术方式不了解,担心复发等引起。表现为烦躁不安、痛苦呻吟、睡眠不佳、不思饮食。

2.2 血尿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因硬质镜体的摩擦加上气压弹道对输尿管黏膜的损伤,也与置入双J管对膀胱黏膜的机械性损伤及输尿管黏膜充血、水肿、潰疡形成及留置期间活动量过大有关。血尿易发生在术后6~8小时下床活动后,一般1~3d后消失。

2.3 膀胱痉挛 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下腹胀痛、尿液自尿管外溢出、冲洗液逆流,主要与输尿管粘膜水肿、冷液冲洗、留置导尿管有关,也可由于双J管长度选择不当或双J管下移自膀胱内长度过长,导尿管或双J管刺激输尿管末端、膀胱三角区及后尿道导致膀胱平滑肌痉挛造成。

2.4 尿液返流 由于置入双J管后尿液不断被引流,肾盂、输尿管圆锥失去了充盈刺激致使输尿管蠕动明显减弱或消失;同时输尿管膀胱开口生理性抗返流机制消失,在排尿状态下,由于膀胱收缩,膀胱内压力升高,膀胱内尿液大部分经尿道排出体外,另有少量尿液通过双J管反流至肾盂。临床表现为腰部酸胀不适或异物感,甚至发热。

2.5 感染 由于输尿管镜的逆行操作,特别是原有肾积水造成的隐性感染,手术后出现免疫力低下,较易引起感染。表现为发热。

2.6 双J管移位、拔管困难:主要与活动不当、饮水少、延长拔管时间等有关。

3.1 术前护理

3.1.1 发放临床护理路径表,让病人了解诊疗与护理工作的标准与流程,护士按流程表有计划地进行健康宣教,落实诊疗护理措施。

3.1.2 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或进行一对一的宣教,讲解各项准备的注意事项及重要性,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以及应对方法,使病人有足够的认知及心理准备接受手术。

3.1.3 固定责任护士从一而终接待照料病人,动态评估病情,及时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满足病人合理的需求。

3.2 术后护理

3.2.1 一般护理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的变化;去枕平卧6小时;术后6小时即可进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尿量,以24小时尿量2000ml以上为宜,利于残余结石的排出。

3.2.2 留置尿管护理 妥善固定尿管,定时挤捏,防止尿管受压、扭曲、堵塞、非计划性拔管;尿袋及引流管的位置不超过耻骨联合水平,防止逆行感染;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如实记录;视情况定时或者持续开放尿管,及时排空膀胱,减少尿液返流至。肾盂的机会;术后发生血尿,予以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膀胱,冲洗的速度视出血多少而定,一般40~80滴/分,冲洗的压力在40~60cmH20水柱,冲洗液的温度在20~30%为宜。每日更换尿袋1次,每日用0.5%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2—3次,预防逆行性尿路感染;合理调整尿管的位置,减少对膀胱的刺激,尽可能早期拔除导尿管;拔出尿管时,应该先向膀胱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致有排尿感,再抽出气囊内的气体或液体,停留3~5分钟,适当转动尿管后,缓慢拔出,此方法既可以防止双J管尾端包绕在尿管前段而一并拔出,也利于尽早建立自行排尿,减少再度导尿的危险。

3.2.3 留置双J管护理 双J管的作用是引流和支撑,一般的小结石可沿双J管下滑,有助于结石排出;同时也可防止血块或碎石颗粒造成输尿管阻塞,黏膜损伤、水肿而引起粘连。但双J管作为异物置人后常会出现发热、腰腹部不适、疼痛等症状。因此置管期问护士应首先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避免患者情绪紧张,鼓励病人置管期间应多饮水,不做腰部反复伸曲等活动;同时应避免增加腹压,如咳嗽、大笑、用力排便,防止双J管移位,引起出血。留置双J管需同时留置导尿管3~7天,以降低膀胱内压力;拔除导尿管后,指导患者勿憋尿,应勤排尿,防止尿液反流入肾,引起积水、感染。

3.2.4 合理选择用药的时机 术前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术后用红金丹灌肠液300ml灌肠,利于防感染及排便;术后若出血不重,可先用抗菌素后用止血药;观察疼痛及膀胱痉挛的规律,有预见性地定时地使用解痉止痛药物,增加舒适感。

3.3 出院指导

3.3.1 注意休息 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反复腰部伸曲活动、突然下蹲、起立等动作.以防止双J管移位;半年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多饮水,每日饮2500~3000ml,勤排尿,勿憋尿。

3.3.2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少食富含钙及草酸盐的食物,如菠菜、苋菜、竹笋、豆腐、动物内脏等,预防结石复发。

3.3.3 嘱患者术后3个月内返院拔除双J管,并说明不按时拔管的危害。若出现明显血尿、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每1~3个月复查肾功能,泌尿系B超,检查有无结石复发。

3.4 定时回访 及时了解病人疾病恢复的情况,消除病人不惑及不良习惯,让病人按时到院复诊。

4、讨论

气压弹道碎石术 篇10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20例, 男78例, 女42例, 年龄25~49岁, 平均38岁。肾结石96例, 输尿管上段结石24例, 结石大小1.5~3.2 cm, 36例伴有中、重度肾积水。术前常规行B超、尿路平片、静脉尿路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

2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对此项手术缺乏认识, 术前存在疑虑、恐惧等心理。须向患者介绍碎石原理及手术步骤, 对比其他碎石、取石技术, 讲解手术的优越性。结合具体病例, 讲解手术效果, 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争取主动配合, 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2.1.2 术前准备

术前完善各项相关检查, 必要时行排泄性尿路造影或膀胱镜逆行插管造影以确定结石部位、大小及尿路梗阻的程度, 了解结石部位以上有无积水及肾功能状况、结石部位以下有无狭窄, 确保手术无误。做好皮肤、肠道等术前准备及术中所需特殊体位训练, 以适应手术需要。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监测

患者回病房后, 先了解术中情况、穿刺部位及出血量。硬膜外麻醉患者去枕平卧6 h, 定时测血压、脉搏、呼吸至平稳。术后24 h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特别是血压和呼吸变化, 做好对术后出血及气胸的观察, 发现异常, 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2.2 引流管护理

术毕回病房后, 将各种引流管接上相应的引流装置, 并在管外用文字做标记, 妥善固定并有一定活动度, 以防翻身牵拉而致脱落。经常检查管道是否扭曲、移位、堵塞、脱落、受压, 如被血块或碎石堵塞, 可由上到下挤捏管道, 若无效, 可用20 ml无菌注射器抽吸或用生理盐水低压反复冲洗导管, 以保持通畅。严密观察肾造瘘管及尿管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引流液要及时清倒, 引流袋每日更换, 严格无菌操作, 以防逆行感染。

2.2.3 双J管护理

输尿管内留置的双J管起支撑输尿管及内引流作用, 防止输尿管粘连, 但同时引起患侧胀痛不适。护士应指导患者多饮水, 加强内冲洗, 不憋尿, 防止尿液逆流。预防便秘, 避免用力咳嗽等腹压增大动作, 不做剧烈弯腰和下蹲动作, 防止双J管移位。经常检查手术区域有无渗液, 对留置导管有强或较强刺激者, 经变换体位后症状可减轻或缓解。如症状无改善, 考虑导管放置不当引起, 请医生重新调整。

2.2.4 休息与饮食指导

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至尿色转清, 勿剧烈活动, 以免引起出血。一般绝对卧床休息3 d, 无明显出血可下床轻微活动, 如有血尿则需延长卧床时间, 可做适量床上活动。术后当天禁食, 如无明显腹胀, 术后第2天可根据医嘱进食, 少食菠菜、豆制品、竹笋和可可等含草酸高的食品, 少喝浓茶及含糖饮料, 多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及新鲜、富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 防止便秘, 减轻腹压, 预防出血。鼓励患者多饮水, 以增加尿量, 减轻血尿, 促进碎石排出, 起到内冲洗作用并减少感染机会。

2.2.5 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出血、输尿管穿孔、临近脏器损伤、尿漏等。出血最常见, 也最严重, 表现为肉眼血尿、肾造瘘管内流血或造瘘管周围渗血。应密切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和量。术后一般有不同程度的血尿, 12~24 h后逐渐转清, 无需处理。如血尿逐渐增多, 色鲜红, 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输尿管穿孔多为术中导丝或输尿管镜所致, 重点观察患侧腰腹部有无疼痛、压痛及隆起等。注意观察有无临近脏器损伤, 如损伤胸部造成气胸, 损伤肠管出现腹胀、腹痛、压痛、反跳痛等, 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尿漏多由造瘘管引流不畅所致, 须注意观察有无血块、碎石堵塞, 询问患者有无腰部胀痛等不适。如造瘘管引流不畅, 应及时进行处理。

3出院指导

嘱患者多饮水、不憋尿, 以防尿液返流而引起尿路感染。保留双J管的患者, 为防止移位, 腰部勿做剧烈运动并避免重体力劳动。指导患者学会观察尿液的性状, 发现异常及不适随时就诊, 并按时到医院拔除双J管。根据结石成分指导患者饮食, 防止结石复发。

参考文献

上一篇:铁路监理企业下一篇:主动参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