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电影

2024-08-29

伊朗电影(精选8篇)

伊朗电影 篇1

艺术家在创作时使作品体现出特定的风貌, 是艺术作品的美学风格。伊朗电影《小鞋子》是马基德·马基迪导演的代表作, 它是一部献给成人的至美童话、一曲歌唱美好人性的朴实赞歌, 全片洋溢着一种简明、素朴、澄净之美, 分别在其故事情节、声画处理、人性刻画中予以体现。

一、简明之美——简洁而富有张力的情节

简明绝非简单, 而是在简练的叙事形式中蕴含强烈的情节张力。《小鞋子》的叙事是极为普通的因果式线性结构, 其叙事手法是传统的。在情节简练, 起承转合分明的基础上去实现内在张力的环环相扣, 从而体现出简明之美。

1、明晰简练的叙事线索

(1) 起承转合线索分明

“《小鞋子》的风格统一, 节奏尤如涓涓流水, 缓慢而绵长, 像小溪流过的轻叹而不是蓄意的呜咽, 故事情节层层推进, 从丢鞋、换鞋、看鞋到一次次的盼鞋。”从情节叙述上讲, 它非常简练, 仅仅围绕“一双鞋子”展开叙事。传统叙事的起承转合结构体现得十分鲜明。

影片一开始, 就交代出了故事的起因, 即阿里在买土豆时不慎将妹妹的鞋遗失。回到家后, 兄妹二人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商量出了应对之策, 准备通过交替穿一双鞋子得办法解决问题。

在提出故事主要矛盾冲突并展现出解决手段后, 影片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即表现兄妹俩具体是如何实施换鞋过程的。电影共表现了五次换鞋上学的过程。

接下来, 影片进入高潮阶段。阿里想要通过赛跑赢得季军的奖品为妹妹得到一双新鞋, 在奋力参加比赛后, 却因为得到冠军而再次让梦想落空。

结尾部分, 导演并没有让观众为阿里没有实现梦想而感到遗憾, 而是给予了主人公更多温情的爱与抚摸。结尾处爸爸用当园丁赚得的钱为兄妹二人都买来了新鞋子, 兄妹二人的愿望终于实现。

(2) 因果式线性叙事结构

因果式线性结构是指电影“以事件的因果关联为叙述动力来推动叙事进程, 其叙事线索以单一的线性时间展开。”《小鞋子》就是以因果关系串联起故事, 一开头就以阿里丢失妹妹的鞋子为起因, 它致使了后面兄妹共穿一双鞋子上学、为得到新鞋子而参加比赛等结果。在时间构成上也十分清晰, 易于把握, 共讲述了八天的故事:第一天阿里遗失了鞋子, 第二至七天讲述兄妹二人因共穿一双鞋子而各种引发的风波, 第八天阿里参加长跑没能实现愿望、爸爸为他们买来鞋子作为礼物, 终于使兄妹的梦想成真。至此, 影片也悄然结束。

2、内在张力环环相扣

《小鞋子》虽然为单线叙事, 但情节却不显得单调乏味, 而是充满了吸引观众的内在情节张力。这种内在张力体现为众多矛盾冲突的设置。故事情节中每天都有新的小事件发生。在兄妹俩五次换鞋上学的情节中, 兄妹二人各自都会发生许多小的矛盾冲突, 比如莎拉因祸得福, 在跳远比赛中因穿着哥哥的球鞋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莎拉因跑得太急而将鞋子掉进水沟;阿里迟到受到老师的严厉责难;莎拉突然发现穿着自己所遗失鞋子的小女孩……这些小插曲的设置, 使的主人公的经历产生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审美效果。

二、素朴之美——朴实平易的视听语言

素朴是一种天然、圆成之美, 犹如“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平实简洁之中一股淡雅质朴之气扑面而来。《小鞋子》在声画处理上就具有这种素朴之美, 它普遍采用纪实的手法, 真诚地去描摹伊朗人的真实生活。平实的推拉摇移镜头贯穿始终, 人物没有过多台词, 尽量做到用镜头叙事。以儿童的视角向观众呈现了他们的生活, 摄影机永远处于暗中窥视, 自然真实, 体现出鲜明的素朴之美。

1、画面

(1) 镜头构成

《小鞋子》画面中镜头的拍摄多为固定镜头。在片中, 阿里与妹妹莎拉在水池边的对话, 室内一家人的谈话, 阿里或莎拉在巷子中的行走等多处都采用固定拍摄的手法, 使画面变得干净简洁, 一目了然, 又能明确地表现出人物情绪与剧情。固定镜头是本片的主要拍摄方法, 与影片主人公儿童纯朴无暇的性格特征相符合, 能够凸显两个孩子朴实纯净的心灵。

(2) 拍摄角度

在镜头的拍摄角度上, 本片大量采用平拍。对于两个贫困而又无比纯真的孩子, 导演并不适用居高临下的俯拍镜头给予他们压抑或怜悯, 而是耐心地蹲下身来, 平视一个孩子的眼睛, 倾听他的声音, 用平拍来制造与他们相等的地位, 自然真实地解读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是观众能够感受到孩子纯真心灵的真实流露, 从而赋予了影片更多人文关怀的情感。即使阿里在与老师, 富人交谈时, 对阿里的正面镜头都是平视的角度拍摄, 是观众能够读到一种坚硬的东西, 那就是尊严与平等。

(3) 景别表意

另外, 本片含有许多特写镜头, 传达出特定的深层喻意。“诸多的特写镜头就好像一个孩子在观察外部世界那般细致新奇, 产生了灵与肉的聚焦与凝思这一重要的修辞效果。”比如影片开始时, 首先出现的镜头便是一双布满皱纹的手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一双小鞋子。这个特写镜头一方面向观众暗示了这双鞋子便是全剧的贯穿道具, 贯穿全片始终;一方面又用这双巷老干活的于隐喻了无数勤劳善良的下层人民。同时, 特写镜头又能巧妙地传达出剧中人物微妙的感情:当莎拉站在队伍中间, 低头扫视着周围人鞋子时, 导演用慢慢移动的特写镜头向我们展示了周围那些大大小小或玲珑或华美的漂亮鞋子, 最后镜头回到了莎拉自己的脚下, 是那双又打又旧的破球鞋, 无比传神地描绘出莎拉内心的羡慕与无奈失落。

(4) 主观镜头

片中还有很多模拟人物主观视线的主观镜头。比如在操场集合时莎拉低头看周围同学穿的鞋子, 下一个特写镜头则是对人物视线的模拟, 展现出各种穿着漂亮鞋子的孩子们的脚, 表现出莎拉内心的羡慕与忧愁;当阿里因迟到飞奔教学楼下时, 下一个镜头是模仿他的视角看到的充满紧张气氛的空空教学楼大厅, 十分真实地传达出任务紧张不安的心境。

(5) 画面构图

本片画面的构图也处理得十分细致精美。在片中, 阿里和莎拉为了换鞋而又不使对方迟到, 常在一条深巷中飞快地奔跑, 这个镜头利用巷子长和深的特点, 在画面中由近向远延伸开来, 使构图具有很强烈的宗深感;片中也有一些优秀的景深镜头, 比如莎拉在教室中伏案学习一段, 将莎拉作为前景, 教师透明的窗作为中景, 透过窗户, 将窗外生机勃勃的翠绿大树作为后景, 这个构图使画面具有很强的层次感空间感, 使画面变得生动的同时又突出了作为前景的主题地位;另外, 俩兄妹为了不让父母知道, 偷偷地用作业本传递丢鞋后对策的一段, 其传递间的拍摄对关系轴线的处理十分列为:先是莎拉面带埋怨的近景, 再接兄妹同处画面中面面相觑的近景。再接阿里近景, 然后是阿里与莎拉交替轮流用手在本子上交谈的特写。拍摄中任务的关系轴线清楚明了, 好不杂乱, 在不用任何语言叙述的情况下清晰地展示了剧情。

(6) 节奏把握

最后, 本片利用将具有不通缓急节奏镜头的综合运用, 实现了对影片舒急交错的节奏控制, 调动了观众情绪。在影片接近末尾处阿里赛跑的段落中, 首先是快速的移动跟拍镜头表现阿里快速的步伐, 营造激烈的竞争氛围;随后导演对阿里奔跑的双腿进行特写, 有意放慢镜头的速度, 用慢镜头来渲染长跑过程的艰难。同时频频插入莎拉放学奔跑的画面和莎拉的埋怨、阿里的承诺, 声音加强急促的喘息声。通过不同画面节奏的对比, 调动起观众的情绪, 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 深刻真实地展现了阿里的疲惫和为了梦想的坚持不懈。

2、声音

(1) 音乐

首先, 影片中的音乐能渲染出优美抒情的意境。对于音乐的运用本片主要体现在一些经典镜头上, 使这些情节更富有浓郁的抒情及意境, 渲染情感, 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特色:例如片中兄妹俩在洗球鞋时吹起泡泡, 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乐响起, 画面是兄妹俩天使般灿烂的笑容和飞舞的泡泡, 柔和的音乐抒写出天堂般的意境和孩子们坚强, 纯真的真性情。

其次, 片中的音乐还能渲染出特定的情绪节奏。如莎拉将球鞋掉入下水道后拼命追赶球鞋时, 插入了一段快速紧张的音乐, 顿时感染了观众的情感, 试管中体会到莎拉焦急痛苦的内心, 与她共同紧张的同时, 也感到阵阵心酸。

值得一提的是, 片中还有很多民族特色音乐的出现, 表现了伊朗特有的民族风情。如父亲在教师工作时响起的伊斯兰教音乐, 不仅与场景相符合, 也体现了伊朗的民族文化。

最后, 本片的音乐还常常被作为一种转场的手段。例如兄妹俩渐渐向一条深巷中走远时, 画面中出现了伊斯兰教徒进行吟唱祈祷的歌声, 这个声音元素并不属于此时的画面;随之接下来的镜头便是父亲在教堂中的工作, 这时的声音分画面才衔接起来。这种先声音后画面, 利用声音进行转场的手法是一种十分真实自然的过渡技巧, 使影片显得平和流畅而不突兀。

(2) 人声与音响

影片对人声的处理十分真实自然。如当阿里与妹妹用在本子上书写交流丢鞋子和解决办法是, 声音却出现的是父母喋喋不休的谈话声, 这种声画分离的人生运用恰到好处地增强了现场的真实感, 显得平易近人。音响在本片中也得到了恰当的发挥。自然音响如兄妹将洗净的鞋凉于院院后夜晚轰隆隆德雷声, 不仅是风雨交加夜晚的真切写照, 也是对兄妹害怕唯一的鞋子被损坏的紧张心理的传神表达。动作音响如在阿里长跑快要临近终点的一段路程中, 偏着喘息声明显放大, 成为本段中主导的声音元素。这种夸张的手法是个观众能够明显地体会到阿里的疲惫劳累, 又能领会这个弱小身躯所拥有的一颗坚强不屈, 追逐希望的高尚之心。

三、澄净之美——温情善良的人性刻画

澄净是一种澄澈明净的境界, 就像水一样晶莹剔透, 无虚伪、无杂质。在《小鞋子》中, 导演刻画出一个个善良的人物形象, 其塑造的世界是一派和谐纯净的人间天堂。《小鞋子》讲述的是一个纯真简单的故事, 但它的背后却有着沉淀的内涵。它绝不是一部单纯的儿童电影, 而是一部拍给成年人看的描写儿童生活和心灵的影片。

1、塑造出真善美的精灵

《小鞋子》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是一个个真善美的精灵。阿里家人不擅用教会一颗糖;阿里与邻居家做了汤会送给对方, 邻居爷爷还送给阿里一把豆子, 陌生大叔为莎拉捞起鞋子, 富人区的爷孙俩让阿里父子度过了美好的一天, 小姑娘主动将圆珠笔还给莎拉……片中的点点滴滴的细节刻画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真善美的光辉。影片讲述了一个朴素感人的故事, 也描绘了美好的亲情和一个善良的世界, 处处洋溢着人文关怀的气息。阿里一家日子艰难, 但贫穷却教会他们相互扶持, 拥有一颗宁静的心。因此, 兄妹俩是幸福的, 他们心中有天堂, 他们就是天堂的孩子。“写儿童的思维是给大人们看的, 不是为儿童写的, 温馨的童真可使大人们得到精神的慰藉, 儿童之所以天真是因为他们‘一片冰心在玉壶’”。影片以孩子童纯真的童心看待世界, 虽然贫穷, 但他们从不怨天尤人, 并努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小小年纪的阿里和沙拉共同为了一双鞋相互扶持, 不论身处何地, 周围的人和事, 都是美好的, 从他们童稚的脸上, 可以感受到针织美丽的灵魂, 人间最可贵的也就是一颗纯真无私的心。

2、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1) 亲情可贵

影片还花了众多笔墨表现人与人之间友善真挚的情感, 刻画人性的澄净。

首先, 影片表现出浓郁的兄妹之情。整个影片中, 阿里都为不小心丢失了妹妹的鞋子而深感自责。为了弥补对妹妹的亏欠, 他一次次地去遗失地寻找。为了满足妹妹重新有一双新鞋的愿望, 他挑战身体的极限去参加长跑。莎拉对哥哥同样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阿里的解释下, 她明白了若将真相告诉父母, 不仅会使哥哥受到责骂, 还好增加父母的负担, 于是她宁可舍弃每个小女孩都爱美的天性, 而穿起了哥哥的破球鞋。这些细节中, 都可以看到兄妹之间存在的真挚感情。

其次, 影片还表现出温馨的父子情。阿里的爸爸表面看起来严厉, 但内心深处却对孩子有着深切的爱。在与阿里一起做园丁的情节里, 当爸爸发现凶恶的看门狗时, 会不顾及自身而先让儿子逃跑;当阿里找到第一个雇主时, 父亲眼里流露出的全是对儿子的赞赏和无限的欣慰;当赚到钱后, 他会第一时间满足孩子们需要新鞋的愿望。

(2) 人情冷暖

影片在表现亲情外, 也对人与人之间的其他情感予以了表现。比如阿里与老师之间的师生情, 阿里在学校是一个好学生, 老师极为欣赏阿里, 在他取得优异成绩后会给他一支自动铅笔作为奖励, 在他受到教导主任的斥责后会主动为他解围。这都流露出浓浓的师生情。但影片也绝非只表现美好而忽略真实现实所存在的误解与偏见。比如教导主任一角, 只是通过表面的现象而偏执地认为阿里一定是个坏学生, 既不听阿里的解释, 也不对一个楚楚可怜的孩子表现出丝毫的同情。然而在结尾处当阿里取得冠军为学校争光后, 他又极为主动地同阿里合影, 表现得无比谄媚。又如土豆店老板一角, 阿里在他的店里遗失了妹妹的鞋子, 可他却不给可怜的孩子以任何解释和寻找的条件, 而是一味地误解与呵斥。对这些人物的表现, 一方面体现出影片塑造人性的真实, 另一方面也展示出现实中孩子们的生活中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那就是太多的成人只用自己固执的思想思考问题, 而没有足够的耐心多去聆听孩子的心声, 没有给予孩子们足够的宽容与理解。

3、表现贫民的善良

(1) 诠释贫穷

“影片的焦点并不在于对贫富尖锐对立的社会批判, 而是着眼于人世间的温情与那种追求执着, 以及过早承担的责任感”。影片展现了穷人身上所具有的善良、纯洁的人性。在片中, 贫穷不是一种异常苦难的象征, 而是给贫穷给予了新解释。阿里家穷得连一双鞋都买不起。可幼小的兄妹俩却能懂得主动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父母分担生活的重担, 积极地想出解决办法去化解生活中的危机。同时, 他们无不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善待手足、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他们只是物质上贫穷, 精神上却无比富足。阿里一家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生活, 这使他们的生活无比充实。贫穷给予了他们生存的本领和对生活来之不易的珍惜。

(2) 富裕背后的空虚

有了金钱却绝不意味着生活充实、精神富足, 反而富人们再拥有财富后感受到的是日日袭来的寂寞空虚和家庭成员间的分离。富人区邀请阿里父子做工的艾利一家就是如此。爸爸妈妈为了赚取更多的金钱而常年不能回家, 豪华的别墅中没有亲人的相聚, 再奢华也显得空空荡荡。小小的艾利从小就得不到父母的爱护, 也没有同龄人亲切的陪伴, 只能和年迈的爷爷相守度日, 他们的日子是多么的空虚乏味, 他们物质富足, 可精神世界是贫乏的。绝不及穷人阿里一家精神生活上的快乐与充实。

(3) 孩子眼中无贫富

贫富悬殊等级观念只存在于成人世界中, 导演不愿意让纯真的孩子受到成人世界阶级地位观念的污染, 只愿意表现孩子们对贫富分别的毫不在意。比如片中贫穷的阿里与富人孩子艾利玩得十分开心, 他们互相之间没有任何自卑或嫌弃。这体现出导演对消除贫富分化的美好愿望和不愿让贵贱歧视污染孩子心灵的真诚期盼。

4、展现孩子的童心

(1) 真实地刻画出孩子的心理

“导演并非站在成人的立场上, 带着同情去俯视儿童世界, 而是主动地把镜头聚焦学龄儿童, 悉心倾听他们的心声, 细腻地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影片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展现出小朋友才具有的独特视野与感受。比如阿里在犯错误丢鞋后不敢在父母面前声张, 意识到家境买不起新鞋, 于是相互隐瞒, 只和自己的同龄人共同解决问题;跑步时为了满足内心深处的愿望而只希望得季军, 而绝不像成人那样只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当阿里受到教导主任责难后不被理解, 独自承担难以辩解的委屈时眼中噙满泪花, 却不敢多作辩解。这些都是孩子才会具有的心理, 影片将它们客观地展现出来, 显得无比真实、贴切。

(2) 表现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梦想与现实总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这个道理只有在人成年后才会深刻地体会到, 而作为孩子, 总是会认为有梦想就一定会实现。电影能否真实地展示出孩子的童心, 需要看它是否表现出了孩子对实现梦想所持有的坚定信念。

影片中阿里在得知通过长跑得到季军称号可以赢得一双鞋子的消息后, 马上决定报名参加, 他十分自信, 坚信凭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拿到季军, 而完全没有考虑其他意外因素。这种单纯的想法只有在小朋友那颗未经社会污染的童心作用下才会产生, 体现出孩子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而最后当阿里因速度过快而获得冠军, 梦想是因胜利而宣告破灭后, 这个童真的孩子才第一次感受到了梦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 体会到了现实不因主观努力而改变的残酷、梦想不能实现的阵阵心酸。这种对梦想与现实关系的表现既展现了孩子的童真, 又使影片具有真实性, 给观众留下更多的回味与思考。

5、叩问幸福的本质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中, 人们对于金钱、名利、地位的追逐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人们对幸福的衡量往往也以占有财富的多少来评判。而事实上, 金钱却别意味着幸福。在影片中, 对贫富差距给予了鲜明的表现, 像雇佣阿里父子整理花园的富人爷孙俩一样, 他们住着豪华的别墅, 穿着奢华的服装、拥有美丽的花园、孙子艾利有着可爱的玩具, 然而影片中他却并不幸福, 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 没有父母的关爱, 整日寂寞难耐, 拥有财富确并不幸福。

反而是阿里一家, 他们虽然贫困, 确实极其幸福的。究其原因, 那是因为他们拥有善良美好的人性。人性的善良才是人生中最大的财富, 因为一个善良的人才有感悟生活中的乐趣、发现生活中幸福的能力。生活让阿里兄妹历经磨难, 让他们为了一双破旧的鞋子辛苦奔忙, 可再奔忙的同时生活也赋予了他们在困苦中生活的能力。幸福绝不是物质的, 它时时刻刻在我们周围, 幸福就是用一块善良之心对待周围的人, 是亲人、邻里、师生间真挚的情感交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金钱上并不富裕但情感上极其富裕的阿里莎拉兄妹是幸福的。

四、结语

《小鞋子》的美学风格对当代中国电影具有启示作用。当代中国电影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已具有了很多弊端与不足之处, 比如用大量明星堆砌电影、一味强调表现宏大的主题而忽视叙事的流畅、过于重视特技的炫目却失去了真实所具有的亲切感……而电影《小鞋子》却用非职业演员、浅近的主题、素朴的影像同样在世界影坛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它之所以成功, 是因为它以清新质朴的简约风格, 真实地展现了儿童纯洁美好的心灵和伊朗人的生活, 表现了贫困艰难的平民生活中隐含的善良人性, 带观众进入了一片纯真澄净的天堂世界, 质朴感人, 在情节、影像、主题等各方面都做到了以小见大。《小鞋子》在叙事、影像、人性塑造中所流露出的简明、素朴、澄澈的美学风格犹如春日里和煦自然的清风, 淡雅中透着自然的气息, 值得当今国产片学习与借鉴。

参考文献

[1]韩梅.仰望童年的天堂——由儿童电影《小鞋子》的新写实风格谈起[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9 (21) .

[2]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0.

[3]王双林, 吴茶洪.《小鞋子》代表性镜头辞格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 .

[4]冰心.我是怎样被推进作家队伍里去的[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27.

[5]王乃华.流淌的生活, 朴素的诗意——评《小鞋子》[J].电影评介, 2006 (24) .

[6]李亦中.中外影视精品赏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92.

[7]彭吉象.影视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8]戴锦华.电影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伊朗电影 篇2

《我在伊朗长大》系列漫画的作者玛嘉·莎塔琵要以她童年的所见所闻,用影像和语言作辩解,将自己对于伊朗这一神秘而古老国度的个人记忆描绘出来,表达方式是轻松幽默的,画面却涉及成长、亲情、宗教、政治等主题。看这部电影你可以清晰的感觉到作者想告诉你什么,很具有特色的背景音乐,更加的存托出电影的情景效果,渲染我们视觉享受。

我虽然也是一个动漫迷,但是像这样经典的动漫还是很少看到,刚开始会给人的感觉是它是不是很不出名,所以我们并不知道它的存在?随后,抱着对它喜爱的心里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这部漫画居然还获得过很多奖项: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心动奖最佳首版漫画。

伊朗电影为什么赢 篇3

莫森曾拍过《坎大哈》《万籁俱寂》《骑自行车的人》,它们和《小鞋子》《一次别离》等共同构成了这个禁忌国家在国际影坛的异军突起。

至少,一些评论认为“在这个相对保守的西亚古国,伊朗导演旺盛的创造力令人叹为观止,他们想象奇诡、叙述超然、气质独立,在世界电影版图上攻守自得,不似华语导演这般进退失据,因而成为版图上构成的必然。”

这被形容为“在穆斯林的夜空下,在波斯湾已暗下灯的影院里,胶片划过的刹那,宛如黑色中的一道天光”。

“在伊朗,电影中不能有性、暴力、政治,我们有意识形态的审查制度、文化的审查制度、个人审查制度。我知道你们国家也有限制,但是伊朗的限制更多。你们可以讨论很多在我们国家不能讨论的事情。但是不能放弃电影,电影是可以改变文化传统的,通过影响人的思想,进而改变国家。”莫森对本刊记者说。

“我赞同伊朗电影人的态度。很多伊朗导演都提到,审查是一种限制也是一种动力,如果没有任何限制的话,他们可能也拍不出像今天这样精彩的电影。没有任何限制可能在任何国家都是不存在的,在限制之内如何做得最好,就要看你的才华和艺术领悟力了。”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教授徐文明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如是说——在此之前,他刚刚在某论坛上结束了一个有关伊朗电影的学术演讲。

相同的起点和不同的轨迹

或许是身在局势一直动荡中的国家,莫森在他的影像中多窥视底层的苦难,用镜头记录生命的挣扎。

莫森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我一直相信电影可以改变现实。我的电影就像镜子,我把这面镜子展现在社会面前,进入电影院的人通过这面镜子看到自己,然后改变自己。”

如果从理念上看,莫森的视角与一些中国导演有很大相似。他谈起自己喜欢的中国电影,“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张艺谋的《菊豆》。我是在盗版碟市场买到的,英文字幕”。

不过他最喜欢的中国导演“不是陈凯歌,也不是张艺谋,是贾樟柯”,“比起高科技大片和好莱坞大片,我更喜欢艺术片,拥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真实、有诗意”。

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莫森代表的伊朗电影和贾樟柯代表的中国电影不止一次成为竞争对手。2015年2月,第65届柏林电影节将最高奖项金熊奖颁给了伊朗导演贾法.帕纳西执导的《出租车》,中国导演姜文的《一步之遥》则颗粒无收。

回到2012年,第69届美国金球奖揭晓,最佳外语片奖项被伊朗影片《一次别离》夺得,让中国影片《金陵十三钗》失了意,这意味着张艺谋第五次金球梦碎。

伊朗驻华使馆文化参赞阿勒玛斯耶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伊朗电影的繁荣期是在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中国和伊朗“两国的电影业和影院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起步的”。

然而,在新世纪以后,两国的电影业发展却走向了不同的轨迹。伊朗电影似乎与人文主义画上了等号,既满足了观影者文化猎奇的心理,又能引人入胜地探讨人性。而中国电影被认为,越来越迷失在商业市场上,空前膨胀,逐渐失去了讲好故事的初衷。

在《一次别离》,镜头的晃动在整个影片中持续,30多万美元的低成本制作由此可见一斑。但这却不妨碍导演把伊朗国民的精神内核展现在强大的西方文明面前:现实千疮百孔,整个国民的精神深度和道德纬度却生机勃勃。

“伊朗电影人仍保持着很原始的本文化的信仰,没有迷失,他们仍坚守自己真诚、朴素的表现方式,而不是为了迎合电影节或很虚假地去表演。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在世界电影中葆有了自己的独特位置。”徐文明说。

同时,徐文明认为,伊朗电影将艺术性与商业性结合得很好,“《一次别离》虽然布景简单,人物关系简洁,张力却很强,表演也很真实,让观众看完忍不住反复思索。”

“中国电影曾经在国际电影节上非常受欢迎,现在国际电影节还是邀请张艺谋、陈凯歌他们去,但是奖项基本上就很少了。中国电影在倒退,伊朗还在往前走,虽然伊朗电影年产量不高,但是在大大小小的国际电影节上成功率比较高。”徐文明说。

事实上,据他介绍,很多伊朗电影人坚持写实的、艺术的风格,于是与中国艺术片的遭遇相同,在国内票房较差、观众少。这种情况下,伊朗的导演常常将片子送选重大电影节,如柏林、戛纳、威尼斯等,以期通过得奖奖金和国际发行来赚回成本。

阿勒玛斯耶则介绍,伊朗电影年产量为150至200部,中国则很快将达到千部。

表现人性美好层面

阿勒玛斯耶如此介绍这个国家的电影审查制度:“色情、暴力、削弱教义基础、亵渎宗教、种族歧视、嘲讽个人或一个民族、助力外国文化渗透、破坏公共安全等问题是审查影片的硬性标准。”

而《一次别离》的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在谈及这个问题时对中国媒体曾说:“我们也在寻找新的拍摄方法,不会跟审查制度作对,在它监控下,寻找另一种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一次别离》在写剧本的时候把所有问题都考虑过了。”

在很多人的理解中,伊朗电影扎根于伊朗动荡不安、十分传统的社会土壤,才会孕育出如此广受赞誉的作品,正如“文章憎命达”的道理一样。

然而在徐文明看来,伊朗电影的可贵之处往往是超脱于对苦难、战乱的描述,对苦难进行升华和思考。正如《一次别离》导演冷峻客观的视角,最终将观众带入深思,而并非是同情的泥潭。

“我相信人性的道德,而不是宗教宣扬的道德。什么是道德?应该是相信正义、善良,相信每个人都有自由的权利。”莫森说。

伊朗电影在儿童片类型上颇有成就,《天堂里的孩子》《小鞋子》等都令人印象深刻。徐文明说,伊朗电影最早就是从儿童片起步的。伊斯兰革命之后,政府希望电影承担起教育功能,鼓励拍摄这种“表现人性美好层面”的电影。

“伊朗电影充斥着情感、价值和人性,尤其注重对牺牲、宽恕、献身、爱情、亲情、尊重等方面题材的拍摄,也许是因为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通过他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这种情感,从而使人们更容易接受并相信这种情感的存在。”阿勒玛斯耶说。

于是在特定时代氛围下,整个国家的电影,是用较少的资金,以儿童纯真的视角去展现世界。这样的一批电影最终在贫瘠的土地上开花,在世界电影史中留下了印迹。

“困境是所有国家都会面临的,在困境下如何作选择是关键。这与我看到的伊朗电影是一样的,它也表现贫穷、生活中的磨难,但是它作出的选择是要坚守人性中的美好,像《小鞋子》这样,在贫穷的情况下仍保持最美好的童真、亲情,就能打动很多人。”徐文明说。

“民族性和国际视野的结合”展现伊朗文化背景下人民平时生活的样貌,但讲述的是全世界人们都会关注的人性问题,这是伊朗电影受到跨民族关注的原因。

“《一次别离》在北美票房收入700万美元,看似很少,但是在北美算是很高的。在北美,实际上每年能进电影院的外国片并不是太多,它能进入这个市场已经很难得,而且排在有史以来票房的第40位。”徐文明告诉本刊记者。

向世界的文化输出

一个伊朗普通人的周末是这样过的:适逢周末,亲戚之间走访,正好坐下来一起吃饭。可能这时候就会打开电视,或者播放家中备好的影碟一起观看。喜剧会大笑,悲剧会悲伤,愤慨之处情绪激昂,若心有戚戚焉,亦会哑然不语。

这样的国民休闲生活与中国别无二致。根据阿勒玛斯耶的描述,电影在伊朗也是非常流行的大众文化,并且影片风格多样,并不如中国人目前所看到的那样仅局限于现实题材,“国内最受欢迎的仍然是商业片、喜剧片,并且喜剧片受到政府的欢迎和支持。”

然而一个事实是,中国人所熟知的伊朗电影,正如阿勒玛斯耶描述的那样,是“追求理想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这是伊朗电影向世界输出的文化。

阿勒玛斯耶告诉本刊记者,2014年伊朗国内最畅销的电影《143号道路》就是写实主义的,取材于一位烈士母亲的生活故事,还是导演的处女作,“人们对于这部电影中所描述的生活片段的真实性与价值性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那些依靠极高艺术价值——并不是政治因素所起的作用——的影片而取得成功的导演,也因此获得了尊重和自豪。”

正如莫森对本刊记者描述的那样,“难民一样的导演,却拍出最有力量的电影。”

“伊朗是小成本写实艺术片的优秀典范,好莱坞则是商业巨制的极致。”徐文明这样形容伊朗和好莱坞电影。进而,他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在这两极之间找到我们国家电影的位置?”

“中国电影如果既有商业市场的扩大,同时也有一批艺术的片子拿出去,文化和商业都能共赢的话,那中国电影就很强大了。可现在是一个强一个弱,80分是商业,20分是艺术。”徐文明说。

拍电影是为了票房,一部电影的营销甚至超过了内容本身的重要性;去电影节是为了卖片子而不是参选——这是目前国内电影较为普遍的现状。

“近两年,戛纳电影节最火暴的电影市场就是中国,中国有的人是去卖片子,他不是为了参加比赛去拿奖,只是要把片子卖掉,等于在市场上摆摊。”徐文明提及自己了解的行业现实,有些失望,“所以你看到中国很多明星去戛纳,声势造得很大,都是为了宣传活动。国际上如果有人买,好像就成功了,得不得奖无所谓。”

“还好,有贾樟柯、宁浩这样的导演在,所以中国还不至于在国际上被忘掉。”他补充道。

论伊朗电影《小鞋子》的叙事结构 篇4

1.1电影叙事结构的界定

电影叙事结构, 是一个多层面的复杂精细的叙事结构。叙事结构是一部影片的核心内容, 影片的总体结构框架包括空间结构、时间结构等各要素在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中的分解、配置与组合。其中, 影片的结构关系与表达方式是一部影片的叙事结构中最基本的一个层面, 确立影片的基本面貌和风格特征是其叙事结构最重要的方面。

1.2因果式线性结构

“所谓因果式线性结构, 内含着两个非常明确的要义:一是指该结构模式主要以事件的因果关联为叙述动力来推动叙事进程;二是指其叙事线索以单一的线性时间展开, 很少设置判断时间进程的插曲式叙述, 更不作一条叙述线索以上的并置性 (对比、交织、复调式等) 处理。”[1]通常状态下, 我们要讲清楚一个或几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前因后果, 就必须要有一个线索, 清晰明了的叙述列表或者可以说是叙述结构来贯穿整部影片。这就意味着, 一部完整的影片, 首先应当有一个导火索, 向观众交代故事的起因作为开头;其次就是故事的经过, 这其中矛盾纠葛是怎样进一步延展;再次是全片的亮点, 是其中的转折把故事推向了高潮从而引出最后故事的结束。与此同时, 单一线性时间的展开, 使某种契合点保持在这种结构的叙述进程中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的实际进程中, 也使得观众很大程度上在自己的幻想意识中给予认同。就此, 可以简单地把因果式线性结构的基本特征归纳为:“以时间线索上的顺序发展为主导, 以事件的因果关系为叙述动力, 追求情节结构上的环环相扣和完整圆满的故事结局。”[1]

二、影片《小鞋子》的叙事结构

2.1采用因果式线性结构

以马基德·马基迪作品《小鞋子》为例, 该片采用因果式线性叙事结构, 是一部在环球电影舞台上, 在国际视野中具有典型特点的伊朗影片, 将伊朗电影的简洁、朴素的风格推向完美的境界。《小鞋子》以接近生活性的叙事, 前所未有的热情, 展现儿童生活和心灵的纯粹与美好, 也正视了孩子的力量。它的叙事基调充满了苦涩, 叙事情节线索极为简单, 剧中单纯、可爱的莎拉和善良、懂事的阿里将创作者所塑造的人物性格表现的如此形象。影片复杂曲折的故事刻画了心灵, 塑造了人物性格, 呈现了当时社会风貌, 这是因果式线性结构所着重体现的, 并传达了其审美意图和艺术观念。

2.2事件的因果是叙述动力

叙述动力, 无非就是叙述的推动之力, 其研究多体现在文本自身结构要素的动力方式, 如情节推进、事件的因果、时间序列置换等方面, 则叙述会让我们了解, 获得, 直至最后理解。《小鞋子》就是以事件的因果作为叙述动力, 以一双鞋子来展开情节的。影片开始的长镜头叙述画面中让我们了解了那样的底层社会, 了解了孩子的纯真无助, 了解了一个微不足道的事儿给孩子们带来的灾难。

影片片头以字幕衬底, 画面是修鞋老师傅在给莎拉修补鞋子——主人公阿里出场, 待鞋修好, 拿着袋子去了菜店——把鞋袋随意放到店铺外面的鞋架上, 就进店里挑土豆——收废品的把阿里的东西误以为是废品收走——阿里买完土豆发现鞋子已不见。这个长镜头既是影片的开始, 也是影片事件发生的导火线, 这根导火线将作为其叙述动力的起因来贯穿全片。

2.3情节结构上环环相扣

莎拉放学回家, 穿着哥哥不合脚的鞋飞奔回家的途中, 把鞋掉入水沟, 鞋子顺着河水不断向前飘, 莎拉边追边伸手去捞, 可每次离鞋子都近在咫尺却难以碰到, 最后鞋子被卡在了那里, 可怜的小莎拉蹲在水沟边哭, 幸好好心人的相助, 才让莎拉穿着湿漉漉的鞋子回了家。

随后, 剧情戏剧性的转折, 因果式线性结构遵循的就是一种戏剧性叙述惯例。莎拉在操场上看到了有人穿着自己丢失的鞋子。放学后, 便跟踪着“小鞋子”, 记下了那小姑娘家的地址。可当他们在小姑娘不远处看到她的父亲是盲人时, 善良、同情让他们没有要回鞋子, 而是默默离开。

故事仍在继续, 因“小鞋子”而起的情节也在慢慢变奏。假日, 父子前往富人区打工赚钱, 原本或许可以用打工赚来的钱为妹妹买双新的鞋子, 可是转折再次出现, 完工后父亲自行车的突然失灵, 使家境雪上加霜。

情节再次变奏, 操场上莎拉巧遇盲人家小姑娘, 看到她脚上的新鞋, 得知自己的鞋已被小姑娘的妈妈卖给收废品了, 莎拉希望再次破灭。

最后的转折, 莫属影片中马拉松比赛这一段的高潮戏, 视觉节奏与叙事推进张弛有致, 动人心弦。5000米的比赛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多么难, 可是为了对妹妹的诺言, 他义无反顾。赛场上, 把莎拉奔跑回家的镜头加入, 与阿里跑步的画面交替切换。阿里虽在比赛, 但心中还想着亏欠妹妹的及对妹妹的许诺, 慢放镜头频频出现, 让我们清晰地看了阿里已突破疲劳极限, 仍在全力冲刺的情形。几位选手几乎在同一水平面上, 似乎分不出胜负, 最终就那一刹那, 阿里一步之差领先得了冠军。阿里看着远处领奖台上崭新的运动鞋, 感觉是那么遥不可及。当记者给阿里这个冠军拍照留念时, 前近景中的特写看到了阿里绝望的眼泪充满了眼眶, 后景模糊中是领奖台上与兄妹俩的愿望擦肩而过的运动鞋。

2.4完整圆满的故事结局

好的结尾, 引人入胜, 结尾的意味深长调动了人们的审美思维积极性。《小鞋子》的结尾给了我们惊喜——父亲在为家中购物, 随着摄像机, 隐约看到车架上放着一双男式球鞋和女童鞋。尾声, 一段唯美的画面给人留有回味, 许多鱼儿游来亲吻阿里满是血泡水泡的双脚, 仿佛是在抚摸他, 安慰他, 含蓄隽永, 暖意盈盈, 阿里似乎不再携带伤痛。圆满的结尾, 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牵动了人的心, 让人流连其中, 审美情趣越发高涨。

参考文献

[1]张浩、冯晓临著.《影视作品分析》.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5, 88~234

[2]姜敏、黄钟军著.《电影作品赏析》.石家庄:方圆电子出版社, 2005

伊朗电影《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篇5

放学后,同学们各自回家,阿玛德发现自己不小心把同桌的作业本一起带了回来,因为两本作业本的封皮是一模一样的。想到同桌如果没有这本作业本,明天就会被老师开除,阿玛德非常担心,他决定亲自去把作业本还给他。但是无论如何解释,妈妈就是不同意让他出去,再不出发,天色就要晚了,阿玛德只好趁着买面包的机会悄悄地溜了出去。内玛扎迪住在另一个叫波什塔的村里,要走很长的一段山路,而且阿玛德并不知道具体的地址。为了能及时把作业本交还给内玛扎迪,阿玛德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找到同学的家。

来到波什塔,面前是陌生的村庄,弯弯曲曲的小道,密密麻麻的房舍,同学的家在何处?阿玛德不知道从哪里找起,他只好一边走一边询问。但是阿玛德的诚心诚意似乎没有打动村里的人们,大家东指指西点点,让他绕了好大一个圈子,也没有找到。但是无论大人们多么冷漠,都无法动摇他一定要找到同桌的决心。阿玛德遇到了一个同班同学,但是他也不知道内玛扎迪的家住在哪里,他只知道内玛扎迪的表哥希玛迪的家在哪里,阿玛德找到希玛迪的家,不巧的是,他5分钟之前去了阿玛德家所在的村庄,阿玛德只好又急匆匆地原路返回。然而他并没有追上希玛迪。

阿玛德误以为一个铁匠是内玛扎迪的父亲,他追着铁匠的快马再次来到波什塔,然而这又是一次误会,叫内玛扎迪的人很多,这却不是他要找的同桌。这时,他遇到了一位孤独的老木匠,老木匠带着他去找内玛扎迪,然而老人所提供的地址也是不对的,天色越来越暗,山区的夜晚刮起了大风,阿玛德焦急万分,老人却不紧不慢地叙述着他为各家各户制作美观耐用的家具的往事,他摘下一朵小野菊,让阿玛德夹在作业本里。此时,各家各户都点亮了灯火,温暖的灯光透过窗格子,在墙上投射出美丽的图案。

苦寻同桌未果的阿玛德失望地回到自己的家,他担心得吃不下晚饭,琢磨着怎么帮助同桌度过这一难关,最终,他当了一回“枪手”,帮助内玛扎迪把作业做了。第二天早上,老师如常批改作业,同桌俩都交出了作业本,老师批改了作业,没有再对内玛扎迪提出批评。

阿玛德最终也没有找到朋友的家,但是他的真诚与执着,并没有因为家长的严厉和大人们的冷漠而退缩,他的美好品格,就像是作业本上那朵野菊花,散发出淡淡而悠远的芬芳……

相关链接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是当代伊朗最重要的电影导演之一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成名作,这部影片在世界电影圈刮起的一股伊朗旋风一直延续至今。该片荣获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推荐奖、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铜豹奖、评委会奖和费比西特别推荐奖及戛纳国际电影节艺术电影奖等。

伊朗电影 篇6

伊朗电影与其他国家的电影不同, 这在以儿童为主角的电影题材上更是明显。这一类电影数量众多, 而且在质量上也是非常高的。与一般的儿童电影不同, 伊朗的儿童电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给孩子看的电影, 而是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的影片, 这些影片往往从细小的事件入手, 从无声处发力, 在影片所展示的社会面影中, 对几百年来历史政治, 战争, 宗教纷争的控诉, 也是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和贫穷的揭露。

在影片《小鞋子》并没有着力去表现社会的生活, 以及整个伊朗的社会大背景, 但是当导演把焦点放到阿里身上展开叙述的时候, 阿里的家便有了普遍大代表性。贫穷使他们连买一双鞋子的钱都负担不起, 家庭内部更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吵闹不休。最后父亲发现赚钱之道, 但当在城里父亲说出那句“你真慷慨时”导演借机对伊朗的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孩子的视角在此只是一个引子, 或者只是伪装, 在阿里比赛只为赢得那双鞋给妹妹穿的背后, 是导演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

而在阿巴斯导演的《何处是我朋友家》, 导演采取了疏离政治的手法, 依旧将镜头对准孩童的世界。影片中讲述了两个孩子的友谊小主人公艾哈迈德的错将同桌的作业本带回了家, 他担心如果不给同桌送取作业本第二天同桌会受到惩罚。于是艾哈迈德去给同桌送作业本, 但是却没有找到朋友的家, 艾哈迈德便连夜帮同桌抄了一份作业, 第二天顺利的蒙混过关, 还受到了老师的表扬。阿巴斯在这部作品中为伊朗电影开辟了一种新的电影模式, 即“将儿童世界开拓为一种敞开的并成为隐喻的花园”[1]

影片中有大量的艾哈默奔跑在路上的镜头, 这正是导演对伊朗社会现状的展示, 人们喋喋不休的在讨论, 但最终却拿不出解决的方案, 破旧的房屋, 肮脏的下水管, 人们却不去改变。导演给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的社会的落后, 同时也使人们在意识上的对贫穷的接受。人们的麻木与艾哈默德的坚持, 纯真形成了强烈的对对比。然而孩子的世界又被大人们的世界所笼罩, 剩下的只是艾哈默德眼中隐约的愤怒, 孤独以及恐慌。他们眼中不明白大人的世界是怎样的, 但他们的世界却又被大人所否定, 在本片中是通过孩子送作业本的行为, 是对自我价值的寻找, 这也是导演对伊朗社会寄予的希望吧。

在伊朗电影中, 孩子的世界总是在大人的否定之下。影片中孩子总是以一个弱小的“反叛者”形象出现。《小鞋子》的阿里, 丢了妹妹的鞋子, 却不敢跟妈妈妈说, 只能瞒着妈妈跟妹妹轮流穿鞋子。《何处是我朋友家》中的艾哈默德更是苍白无力的, 艾哈默德只能通过不断的重复“我拿错了穆罕默德的作业本”来辩解, 可是妈妈居然说是默罕默德自找的。最终艾哈默德“出逃”送作业, 片中孩子的世界是天真的, 而与他们的天真成对比的是大人们的世界, 他们充满愤怒, 喋喋不休, 表里不一, 甚至荒谬。阿里的父亲进城时与城里人对话的窘迫被阿里轻松的化解, 他们认为对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要坚持, 这恰恰与阿里的父亲对工作的心猿意马形成对比, 当然这其中是有社会原因的, 但是这也正体现孩子们的天真, 他们是伊朗未来的希望, 但是却面临重重的考验。

在《何处是我朋友家》当阿里有一次返回家经过小巷时, 老人对纪律性的解释更是表现出了大人世界的荒谬, 他们对弱小的控制欲极强, 而自己又是别人的控制下的牺牲品, 他们无力反抗, 因为多问了一次便被扣掉了6000块钱的工资, 老人气愤但是无奈。老人对艾哈默德的蛮横正是他内心的懦弱的一个投影。他们找不到自我的价值, 生存的压力使他们不堪重负, 但又无力改变现状只能是喋喋不休的抱怨, 把气撒在孩子身上, 在《小鞋子》中阿里的爸爸, 《何处是我朋友家》的老人如是。

当最后影片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 得到了大人的“肯定”, 显然这种可定并不是孩子们想得到的, 《小鞋子》中阿里价值真正的实现不是最后获得了会冠军, 而是帮爸爸敲开了顾客的大门, 这是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 对阵大人世界的一次胜利。当《何处是我朋友家》最后老师夸奖穆罕默德的时候, 艾哈默德笑了, 是自己帮朋友逃过了惩罚, 但从更深层意义上讲, 这也是大人对自我世界的否定, 也是导演对整个伊朗民族自我价值认同的一次叩问。

这两部影片中的小主人公的形象都是大人世界里的“叛逆者”但却是导演所钟爱的, 导演阿巴斯说:“我总是在寻找简单的现实, 这种现实往往隐藏在表面现实之后。”是的, 他做到了他用镜像真正的做到了一个民族自我价值的叩问, 这也是伊朗电影不同于其他国家电影的重要原因。

伊朗电影独特的宗教背景和文化背景使导演们不得不在有限的可表达的题材范围内做更深入的挖掘, 形成了伊朗独特的镜语表达方式和深刻的主题呈现。在阿巴斯之后“伊朗电影在触及现实的深度以及电影史学的多远化探索上都向前跨进了一步”[2]

摘要:伊朗儿童电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各大电影节频频获奖, 伊朗导演们喜欢用儿童作为主角观察这个世界, 或是惊奇, 或是反叛, 或是无奈, 但导演们在片中寄予更多的是对孩子作为伊朗未来的希望, 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是对自身价值的认同。

关键词:伊朗儿童电影,社会批判,价值认同

参考文献

[1]孟建, 李亦中.[德]Stefan Ffiedrich.《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08.

伊朗电影 篇7

关键词:贾法·帕纳西,伊朗电影,社会现实

电影的一切艺术功能或者技术手段都只是某种意识形态的策略代码,电影叙事也常隐藏在社会意识或政治意识之中。伊朗电影屡次斩获国际大奖,正面宣扬宗教在人性方面的积极作用,蕴含深邃的哲学意蕴和人性光芒,以冷静与宁静的姿态在电影史上别样绽放。作为伊朗第三代导演,贾法·帕纳西凭借独特的电影语言形式和不妥协的社会政治立场在世界电影史上拥有很高的国际赞誉,他将镜头对准伊朗社会中的普通百姓,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和儿童,以灵敏却极具讽刺意味的方式来强调自身的人道主义立场,控诉伊朗的神权政治和封闭政策。1995年《白气球》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2000年《生命的圆圈》获得第57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2015年他拍摄的电影《出租车》获得第6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作为展示伊朗社会现实的严肃主题作品,他将出租车作为移动摄影棚,展现伊朗社会的精神风貌和社会现状,万花筒般地流转出伊朗社会的世间百态及对人性的思考,具有很浓厚的社会现实和政治意味。

一、儿童视角下的异象世界日常生活的现实剪裁

(一)童心的映衬——伊朗的人性光辉。《白气球》 是以儿童为叙事视角,采用纪实写真的手法表现普通民众的情感生活,通过一个小女孩取回掉进下水道里的50元钱的经历,描写普通人普通生活的美好。这部影片是以儿童作为影片的主体人物,从儿童的视野感受对人性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展示伊朗民族的朴实、执著、善良、 友爱的内在精神。贾法·帕纳西在他的处女作中将真切的童心、童趣融进特定的叙事氛围,影片平实而动情地呈现出童心及人性的光彩,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润物无声” 般的心灵撞击而久久难以平静,真实地反映了儿童与大人们对这个世界的不同观感,更深层地呈现了伊朗贫民生活的社会现状和对平静安详生活的无限向往。但后来 《谁能带我回家》开始尝试突破“儿童花园”模式的局限性,影片采取小米娜的主观视点来看她所栖居的城市。 放学了,她在搭乘公共汽车回家的路上,一路的所见和观感。她那纯洁、稚气的眼睛,仿佛就是一面镜子,容不得半粒沙子,逐一映现出成人世界某些颇不文明行为, 还有种种她看也看不明白的都市社会,透过电影向观众展现孩子作为弱势生活群体的孤独感和无力感。

(二)“说话”的儿童——伊朗的叙事话语。儿童电影在伊朗不受电影体制限制,更容易得到伊朗政府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儿童来表现现实、通过儿童来代替电影的叙事话语权逐渐成为伊朗新电影人突破体制的重要途径。儿童题材是纯洁、自由和葱茏诗意的化身、 积极人生的写照与希望的隐喻。借儿童的视角行春秋笔法,从儿童的纯净折射现实的不公与艰辛,通过孩子的执著、对真善美的追求来表现伊朗人民的坚韧与生生不息,进而对人性进行探寻与挖掘。儿童电影成为伊朗新电影进军国际的“电影大使”,通过儿童电影、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伊朗电影人与世界进行沟通。作为伊朗电影的主要样式,伊朗儿童电影通过精心的艺术构思,走上了艺术化、个性化的道路,通过儿童反映现实生活。

二、女性世界中的生命轮舞边缘群体的现实观照

(一)边缘的女性——伊朗的生存境遇。《生命的圆圈》富于挑战性地突破了伊朗本土电影的禁区,第一次把镜头对准伊朗女性这个弱势群体,着重呈现了她们在宗教、道德、政治重重规则下的挣扎和逃避,揭示出处于社会歧视、文化压抑下的伊朗女性在现实中无处逃遁的生存境遇,其叙事结构十分新颖,以人道关怀的朴素而写实的笔墨,描述了八个女性角色轮替式出场的“众生相”。她们多属被社会抛置一角的善良而又无辜的妇女,她们的人生命运多数集中在一个“昼与夜”之间展开。 她们仿佛是被高度浓缩的在经历着一个轮回式的生命圆圈,又俨然是在历史时钟的座盘上一刻一刻地逐一显现着她们的无助和悲苦,其间包含着伊朗女性无限沉重的历史性悲剧意蕴。帕纳西将八位女性的悲剧循环归结为伊斯兰中心主义的恶果:在司法体系伊斯兰化的推动下, 伊朗的女性地位日益低下,多妻制得到法律保护,两性之间的隔离愈加严重, 这一切以神圣、传统、赞颂以及“社会道德”为遮掩,将女性锚定在边缘上,诱骗到黑暗中。 影片中呈现出人物的一个个“插曲”,或因分娩女婴而被家人嫌弃,或因婚前怀孕而被逐出家门,或于街头将爱女忍痛遗弃,或千辛万苦借来钱却无力也不能踏上归乡之路,又或者玩世不恭地拉客卖春再次被拘捕,她们的现实生存空间,竟然真如牢狱一般是一个永世难见天日的黑洞,她们轮回式的生命圆圈,则仿佛是“永恒” 得没有尽头。影片渗透着普通人物绝望无助的悲剧基调, 隐喻现实社会中女性孤立无援的生存状况,在艺术的写实笔触和叙述的结构上,既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女性群像”社会素描的影像风格,还有大师费里尼将人的生存焦虑做出哲理性提升的影像理念。

(二)生命的圆圈——伊朗的社会反思。为了阐释文章深刻的主题,贾法·帕纳西运用了一个核心意象:“圆圈”,圆圈意味着生命的循环往复,也隐喻着世俗规则对人性自由的束缚。影片整体结构的形态就是一个封闭的圆形。故事集中发生在一天,从白昼到黑夜,四位女性(渴望回归故乡的拉戈斯、未婚先孕的伯利、抛弃孩子的母亲和麻木的妓女)的人生片段顺序连接,构成完整的叙事链。每个女性的命运际遇都折射出人生历程中的某个心理阶段。作为女人,她们都曾经拥有天使般的美丽与纯真,但沉重的规则压断了她们的翅膀,扼杀了她们自由飞翔的梦想。她们最终置身于幽暗狭小的监狱, 摆脱不了被禁锢被束缚的宿命。影片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对女性悲剧的感叹,还促使人们对自身生存处境进行反思。

三、的士中的人生百态镜头下的社会窥探

(一)微缩的景观——伊朗的社会风貌。《出租车》 是贾法对于伊朗社会的关注与对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创作上需要自由的呐喊。由于拍摄条件的限制,将镜头固定在车里,交通工具成为伊朗社会隐喻的信息载体。 狭小空间内的极端戏剧冲突使每一个人都被桎梏于枷锁当中,有人选择信奉宗教,借取宗教的力量还自己内心一份清俗。有人选择以极端的行为表现,来揭露社会的病态,导演真实地记录下这些阶层人群不同的生活方式, 挖掘他们所处的底层生活。互不认识的男女由于德黑兰的拼车服务,成为贾法·帕纳西出租车上的第一批乘客, 两个人针对小偷是否该被施以绞刑而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直指伊朗社会的法律漏洞,在伊朗百姓口中时而是天经地义的普世标准,时而是泯灭人性的残酷暴行,展现普通百姓在伊朗政府面前低头啜泣的无奈。导演除了对车内人物的行为进行记录以外也会将摄像机小心挪移,对准车窗外混乱嘈杂的德黑兰街头,打破电影形式单一而可能产生的沉闷感,也通过视角的延伸,触及广阔的平民社会,将个人话语与平民社会进行强烈比照,使得这部兼具讽剌与幽默,辛辣与心酸的电影成为折射当代伊朗的棱镜。

(二)自由的申辩——伊朗的电影体制。影片里, 贾法·帕纳西扮演的司机从来没有离开过驾驶座,与他被限制出境的现实生存状况不谋而合,凸显作为电影工作者对自由电影审查制度的向往。卖盗版影碟的男士上车就认出了开出租车的贾法·帕纳西,由于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在伊朗国内看不到优秀的欧美电影,揭示伊朗国内封闭的电影市场环境,因为从伊朗政府的角度来看,美国和欧洲的电影蕴藏民主自由的西方思想,会对伊朗民众产生严重的影响,使他们厌恶没有言论自由的伊朗社会体制,向当地政府提出享受基本人权的诉求, 伊朗政府的权威受到挑战。因此,伊朗政府为了保障自身政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极力打压西方民主自由的思想,《出租车》从侧面揭示了伊朗政府窝囊困窘的丑态。 搭车的还有贾法·帕纳西的侄女,上车后就说了很多关于电影方面的见解,间接地介绍了伊朗电影产业的行情, 与此同时,还拿着卡片机拍摄电影创作的素材,要求拾荒男孩配合她的镜头出演一部“拾金不昧”的好戏,迎合老师所谓的拍摄原则,无情地嘲讽了伊朗的教育体制, 暗喻部分电影人迎合权力、市场、名利的犬儒姿态。值得一提的是,此刻的贾法·帕纳西的角色功能发生变化, 由沉默冷静的旁观者转变为满腹怨言的宣泄者,抨击了伊朗政府对电影创作的政治压制。用隐藏在黄色出租车上的摄像头,以独特的平民视角聚焦于伊朗社会,涉及当代伊朗社会的遗产继承、诚信、宗教信仰、教育、贫富差距、司法和自由人权等诸多方面,透过这种街头纪实类影像直戳隐藏在伊朗政治体制内的种种弊端。这部电影并不是控诉对个人现状的不满,而是展现对整个伊朗社会的人文关怀。

四、结语

伊朗电影具有浓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引发世界对弱势群体生存际遇的关注,通过伊朗电影所散发的人文关怀和主题哲思,使全世界的人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伊朗, 伊朗是一个严守清律的伊斯兰国家,有着极其严格的电影检查制度,宗教、政治、暴力和性等领域都被视为电影生产的禁区,无人敢越雷池半步。在这样特定的电影审查制度下,在这样有限的生存空间里,贾法·帕纳西对伊朗社会纪录的执拗在我看来是某种意义上的斗争, 与制度的抗争。他更多地讽刺了伊朗的电影审查必然会对自由创作造成阻碍的这种制度,因为他向来都是拍自己想拍的电影导演。贾法·帕纳西却通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寻找到了一条生存之路,摄制出了一大批具有强烈社会意识的影片,影片中不断深化的主题与简洁洗练的成熟为全世界带来了惊异与神奇,在电影题材选择上, 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情感记忆诉求出发,突破政治话语和社会功利因素所造成的重重障碍,凸现伊朗的宗教文明在现代社会中的探索与渗透,进而折射出伊朗社会深层的民族心理特质。

参考文献

[1]叶甫盖尼·古夏金斯基.贾法·帕纳希:看不见的现实[J].世界电影,2009(4).

[2]张巍.伊朗新电影的后起之秀——贾法·帕纳西[J].电影艺术,2002(3).

在伊朗感受伊朗 篇8

岁末年初,笔者在伊朗访学一个月,感受到的伊朗与新闻媒体报道的伊朗有些不同。

在德黑兰街头感受“阿舒拉节”

提及“阿舒拉节”,受西方媒体影响,笔者马上想到的是,它是“全球最血腥的节日”。在德黑兰的“阿舒拉节”纪念现场,笔者却是另一番感受。12月26日,一年一度的“阿舒拉节”纪念活动拉开帷幕。尽管伊朗在“阿舒拉节”纪念活动期间德黑兰中部出现了骚乱,包括前总理的侄子在内有七人死亡,但笔者并没有感受到血腥,而是感受到严肃中体现的庄重、整齐划一中体现的团结和宏大场面带来的震撼。

“阿舒拉节”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穆斯林为哀悼穆圣穆罕默德的外孙侯赛因遇难的重要纪念日。公元680年,侯赛因被害,此日正值伊斯兰教历1月10日(阿舒拉日),这天遂被定为什叶派的蒙难日和哀悼日。每年的这一天,成千上万的什叶派穆斯林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12月26日这一天,德黑兰主要街道被游行者完全占据,难以分清游行者和旁观者。但在以后的两天,游行规模与前一天有所不同,大街上分为两部分,主干道上是游行者,人行道上是旁观者。不管是游行者或是旁观者都带有一幅严肃的表情。

游行者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整齐划一的动作。在领祷人的唱号声中,游行者围绕一个中心组成不同层次的大圆圈。一个大圆圈如同一个单元,做同一动作,或用双手拍打胸部,或拍打肩膀,或统一击掌,每一个单元整齐划一的动作使得声音听起来特别响亮。在游行的队伍中,还有一些人拿着象征性的铁鞭抽打自己的后背。在随后的两天,游行规模渐小,重复着前一天的动作。一些女性也组织了自己的专门游行。还可看到5~6岁的孩子跟随成人队伍后面,模仿着成人的动作。

“阿舒拉节”这一天商店是关门的,没有关门的店铺免费为路人提供点心、茶水等,清真寺更是免费为大家提供饮食。在游行队伍不太集中的大街上,可以看到有一些人把盒饭带到大街上发给素不相识的路人,笔者的午饭就是由路人提供的。

在整个“阿舒拉节”及以后一些日子,不论是伊朗媒体或是一般交谈,没有人提及西方将要对其进行制裁一事。

动荡局面将暂告一段落

半年多来,伊朗局势最吸引世人眼球的莫过于其动荡的政局。先是大选危机引发的骚乱,接着是庆祝伊朗学生占领美国大使馆引发的动荡和大阿亚图拉蒙塔泽里去世引发的危机。伊朗的局势着实让人眼花缭乱,并给人一种伊朗局势正在日益恶化之感。有专家认为,伊朗进入了社会动荡期,将很快发生政治变化。笔者走进伊朗后,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分析一下造成该局面的背景,不难发现,伊朗还没有进一步动荡下去的社会基础。目前,伊朗有这样三股力量:一股是代表伊朗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的宗教力量,另一股是在共和国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贵”,还有一股就是社会的底层民众。在这三股力量中,宗教力量和底层民众是政府的坚决拥有者,“新贵”是政府的反对者。“新贵”们反对现政府,并不是由于他们有一个光明的政治前景,有一个能够取代现有国家体制的更好的政治制度,而是出于对内贾德总统政策的不满。

而造成伊朗局势动荡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外部势力想借伊朗内乱达到用其他方式达不到的目的、富人对现政府政策的不满和一些投机分子的政治投机。

首先,以美国为首的外部势力挑拨离间并对伊朗开始实施新战略。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立后的20多年里,美国一直把稳定的伊朗视为维护美国在中东利益的前提条件,并试图与伊朗政府打交道。随着伊拉克战争中萨达姆政权的跨台,美国人萌生了改变伊朗现政权的想法。美国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后陷入困局以及在核问题上屡屡不得手,使其不得不重新考虑对伊朗的新政策和新战略。从2003年夏天开始,美国的一此学者、政客着手酝酿对伊朗实施新政策,他们欲借助伊朗的反对派推翻伊朗现政权,建立起亲西方的政权,这样既可以避免像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那样的巨大花费,减少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战争带来的伤亡,又可以维护西方的价值观,达到终结伊朗核计划的目的。为此,从2003年7月开始,美国政府和国会先后通过“伊朗民主议案”、“公共外交计划”,加大支持伊朗反对派的力度,加大对伊朗的宣传力度等措施,试图颠覆伊朗现政权。

其次,伊朗富人对现政府的不满情绪。在哈塔米时代,国家政策实行的是购买补贴政策,买东西越多,得到的补助就越多,这种政策使得贫富悬殊越拉越大,为社会出现大动荡埋下伏笔。自内贾德上台后,一改过去的购买补贴政策,而是对真正的贫困者进行补助。在这种背景下,富人对内贾德的政策自然感到不满。

再次,伊朗的一些投机分子想利用富人的不满和一些不明真象、受西方媒体影响的年轻人达到自己的目的。伊朗的富人大多生活在德黑兰,掌控国家的舆论。于是才出现这样的现象:不管是德黑兰的纸媒体还是电子媒体,似乎都在传达一个信号,现政府四面楚歌。而在这一点上,人们恰恰忽略了一些社会运动中最关键的东西,社会底层忙于生计,无暇也没有能力去宣传自己的主张,少数有政治野心的宣传者往往在宣传时夸大事实,从而误导宣传受体。而事实上,一场没有社会底层参与的社会运动是不可能有结果的。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继“阿舒拉节”出现严重暴力事件后,伊朗电视台马上将打砸抢烧的录像在电视上反复播放,让人们尤其是富人去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伊朗再继续乱下去,谁是最大的受害者?无疑是富人。在前往伊朗前夕,正值伊朗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宣布欲迁都,到伊朗后我有意问德黑兰人对其看法,更多的回答是德黑兰的富人不愿迁都。这使我想到,伊朗政府会不会把迁都作为应对富人反对政府的一个策略?

12月30日,德黑兰举行了由上百万人参加的拥护政府的示威游行。游行中,人们高举前精神领袖霍梅尼和现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的画像,高呼拥护和支持政府的口号,场面之宏大,秩序之井然再次令我震撼。看到这样的场面,笔者第一个思考就是,在刚刚发生了“阿舒拉节”悲剧不几天,如果一个政府没有民众基础,它敢组织这样的游行吗?我从内心里得出这样的结论:伊朗的动荡局势将暂告一段落。后来,我与一些伊朗朋友和在伊朗的中国朋友就此交换意见,他们也有同感。

在“阿舒拉节”骚乱发生后,为了搞乱伊朗,外部媒体和伊朗反对派放出风说,政府正在通缉前总理穆萨维和前议长卡鲁比。反对派试图通过暗杀他们来嫁祸于政府,从而造成伊朗大乱的局面。在此背景下,伊朗政府不得不对二人进行特别保护。同时,伊朗政府积极宣传美国和以色列以及西方针对伊朗的阴谋。在这一背景下,欧洲议会出人意料地要派代表团前往伊朗,被伊朗政府拒绝。同时,伊朗还拒绝了美国要求伊美双边接触的提议。

以色列和美国对伊朗实施 “秘密战争”?

1月12日早上,德黑兰大学核物理教授马苏德•阿里-穆罕默迪被绑在停放在家门口的一辆摩托车上的炸弹炸死。事件发生的当天,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说,初步调查获得的线索显示,“美国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情报部门与这起爆炸事件有关。第二天,“伊朗皇家协会”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称其领导的“闪电突击队”是炸死穆罕默迪的幕后策划者。同一天,伊朗议长阿里•拉里贾尼发表声明说,伊朗政府几天前接到情报,美国和以色列情报部门计划在德黑兰发动恐怖袭击。他还说,“伊朗皇家协会”听命于中情局,是为美国人服务的。他指责说,利用“不知从何而来”的组织作掩护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新“耻辱”。1月22日,伊朗再次宣布,鉴于声称对该事件负责的“伊朗皇家协会”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加之其他证据,足以证明,美国参与了这起暗杀活动。

“伊朗皇家协会”成立于2005年,其创始人为流亡海外的伊朗著名导演兼制片人弗鲁德•弗拉德万德,其目标是恢复伊朗伊斯兰革命前的君主立宪制,使伊朗放弃伊斯兰教信仰,恢复伊斯兰教以前的波斯文化与价值观。该组织在伦敦建立了电视台和电台,并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它多次在布鲁塞尔、巴黎等地以及伊朗国内制造恐怖事件,如2008年4月在伊朗南部著名城市设拉子一清真寺制造的爆炸事件造成13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伊朗朋友告诉我,对伊朗核科学家的暗杀可以使美国和以色列达到一箭双雕之目的。由于穆罕默迪是穆萨维的支持者,暗杀他可以嫁祸于伊朗政府;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国和以色列,尤其是后者在军事打击、经济制裁的施压仍不能阻止伊朗核计划的情况下,通过对伊朗核科学家的暗杀来延缓伊朗核进程,实施对伊朗的“秘密战争”。

事件发生后,伊朗电视台和电台对伊朗的学者、政府官员和一般民众进行大量的采访报道,揭露以色列和美国破坏伊朗的和平与稳定的阴谋。同时,借受访者之口谴责违背伊朗民意的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

在德黑兰的一些学术讨论会上,也有人提出美国正在通过搞乱伊朗的周边国家,如阿富汗、伊拉克、巴基斯坦、也门等,来进一步搞乱伊朗。但一个共同的看法是,当伊朗的周边国家处于混乱状态时,伊朗人的和平稳定愿望将更强烈。伊朗的一些学者带着讽剌的口吻说,在巴列维时代,没有美国的帮助,伊朗不会发展得那么快;在共和国时代,没有美国捣乱,显示不出伊斯兰共和国的优越性。

感受新形势下的中伊关系

六年前,我第一次走进伊朗,当时印象最深刻的是伊朗人对中国人的那份亲切。六年过去了,伊朗人对中国人的感情依然如此。在德黑兰坐公交车,有两次都是当我去买票时,在车上刚认识的伊朗朋友提前替我把票买过了。以后,我特别注意,尽量提前把票买了。在大街上,有时与伊朗朋友交谈,一谈到中国,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人帮助伊朗在德黑兰修建的地铁、在伊朗的中国人和在中国的伊朗人。进入新年以后,在伊朗媒体上见到最多的有关中国的新闻,是中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立场:通过外交对话解决伊朗核问题。

但是,我也感受到,中国与伊朗之间的关系正在经受着新的考验。在德黑兰,伊朗朋友给我看英国BBC网站波斯语网页的图片新闻,其中有一幅酷似防弹车的图片,下面的标注是“中国政府向伊朗政府提供的用于对付街头示威者的先进武器”。我问伊朗朋友是否相信,他说不相信。我告诉他,前几天,中国网络也遇到了“伊朗网军”(IranianCyberArmy)的黑客攻击,在中国,没有人相信这是伊朗朋友干的,是中伊两国的共同敌人在挑拨离间两国的关系。

上一篇:颜色空间下一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