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习得

2024-08-05

跨文化习得(共12篇)

跨文化习得 篇1

如果说词汇是人类已知的有声语言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而习语就是词汇中的璀璨明珠。英语习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天文地理、历史民俗、文学艺术皆成源头。许多英语学习者学习了英语很多年,但是仍然不能讲一口地道的英语,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很好地掌握英语习语。如何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掌握、使用英语习语,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内容。

一、英语习语的来源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丰富多彩的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文化现象。在人们频繁使用的习语中积淀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从丰富的习语表达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来源。

1. 生存环境和生活习俗

英国位于大西洋西部,气候湿润多雾。因此,英语中有大量的关于雨和雾的习语。比如,as right as rain(十分健康),in a fog(困惑的),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关于英语国家常见的食物的习语earn one’s bread(挣钱糊口),live on wind pudding(生活没有着落),big cheese(大人物),to have jam on it(锦上添花)等。

2. 宗教

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思想意识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而《圣经》则是基督教的经典,对英语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圣经》习语极大地提升了英语的表达力,扩大了英语词汇的内涵。许多习语与《圣经》故事有着紧密的联系,如Adam是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所以as old as Adam译为“非常老”;亚当和夏娃在撒旦化身蛇的引诱下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因此a snake in the grass译为“伪善的朋友”,ask for bread and be given a stone译为“得非所求”。

3. 文学作品

一个民族的文学语言往往是该民族语言的精华,文学作品构成了英语习语的重要来源。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对欧洲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是最典型的代表。如:green eyed monster(好妒之人;《奥赛罗》),hit the mark(一语中的;《罗密欧和朱丽叶》),be hoist with one’s own petard(害人害己;《哈姆雷特》),one’s pound of flesh(合法但不合理的要求;《威尼斯商人》),strange bedfellows(性情习惯等不同的伙伴)这些形象生动的习语使得这些文学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4. 古希腊罗马神话和传说

希腊罗马神话对英美文学具有深远影响,英语中吸收了大量的希腊罗马神话,这些神话传说衍生出了不少习语。这些习语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了解了这些故事,才能准确掌握习语的含义。如Pandora’s box(希腊神话),比喻罪恶的来源,the lion’s share(伊索寓言),比喻人贪得无厌,Achilles’heel(伊利亚特),比喻致命的危险,Sphinx’s riddle(斯芬克斯之谜),比喻解答不了的难题。

5. 其它语言

bury the hatchet(休战,讲和)这个习语来自于印第安语。印第安人通常使用斧子作为他们的武器,当战争结束时双方首领站在一起把斧子埋起来以此宣告战争结束。还有其它类似的短语,of the first water(十足的)起源于阿拉伯语,而lose one’s face(丢脸)则来源于汉语。

二、英语习语的特点

习语包括比喻性词组、俚语、俗语、格言、谚语等,是语言中词汇的重要组成,并且是文化含义最丰富、各种修辞手段最集中的语言表现形式。习语经漫长使用,形成了自身的一系列特点。习语是语言长期使用的结果,具有与一般语言形式不同的特征。

1. 语义整体性

英语习语的语义并不是各个成分意义的叠加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我们要把它们当作一个整体来理解,不能机械地直译为目的语。例如: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till the cows come home(永远)这两个习语在翻译的时候与单个成分的意义都没有关系,所以英语习语中每个单词的意义组合并不能构成整个习语的指称意义。

2. 结构稳定性

习语结构的稳定性是指它的构成具有完整性且是不可改变的,即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可任意替换,词序不可以发生颠倒或改变,组成部分甚至是冠词都不可以任意删减或添加。一旦发生变化习语的意义就会发生改变甚至该习语不成立。如call one names(骂人),a stitch in time save nine(防微杜渐),in the same boat(同舟共济)中的画线词如果替换成one’s name, one, ship习语意义将发生变化。in a brown study(沉思),lip service(空口应酬),kick the bucket(死亡)。

3. 历史文化性

每一条习语都是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都是由当地的人们群众长期创造和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有的反映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有的包含有趣的历史史实或传说故事,有的习语来自《圣经》或莎士比亚的经典著作等。如:apple of discord(祸根,不和与争斗之源)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传说。珀琉斯和西蒂斯举行婚礼时,邀请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参加婚宴,却忘了邀请专司争吵的女神厄里斯。厄里斯就把一只上面刻着“属于最美者”字样的金苹果,偷偷放在婚礼的宴会上。这引起了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爱与美女神阿芙罗狄蒂的争夺,她们都想把它据为己有。后来,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出来评判,把苹果判给了阿芙罗狄蒂。从此赫拉和雅典娜就对帕里斯和特洛伊人怀恨在心,导致了历时十年的特洛伊战争,最终以特洛伊城的陷落而结束。又如bell the cat(舍己为人,敢于为救他人而冒险)则出自《伊索寓言》。

三、英语习语的运用

学习英语习语就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它们,我们不仅需要对它们进行了解,而且需要掌握他们的用法。

1. 英语习语的翻译

(1)英语习语的对等翻译

大多数的英语习语都来源于日常生活和人们的经验。有时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会有相似的经历,他们的世界观也会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同一个事物可以引起他们相似的联想。英语中和汉语中有许多类似的习语。如:add fuel to the flame(火上浇油),misfortune never come singly(祸不单行),Barking dog do not bite.(吠犬不咬人)。在公元前49年,凯撒大帝渡过卢比肯河时,命令所有士兵烧毁船只以示他们想要赢得战争的决心,这就是习语burn one’s boats的由来。在古代中国,项羽要求他的随从们烧毁船只和烹饪的器皿,以示他要赢得战争的决心,所以中国也有“破釜沉舟”这个习语。

中英文中由于对于颜色或是动物有着同样的文化内涵,所以也会存在相似的习语。如:busy as bees(像蜜蜂一样忙碌),sly as a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black-hearted(黑心肠的),red-faced(难为情的)等。

(2)英语习语的意译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许多英语习语在中文中没有对等的习语,因此形成了一些词汇代沟。首先,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英语习语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如:Man proposes, god dispose.(谋事在人,成事在天),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而中文习语则更多受到佛教影响,因此我们有“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样的习语。其次,中华民族的传统是温和、保守、乐于助人、友善待人,而西方人则倾向于凸显自身个性及独立的一面。所以中国有习语“知足常乐”、“随遇而安”,而英语中则有“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这样的习语。最后,不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如英语中“peasant”一般用来指那些粗鲁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这是一个具有轻蔑意义的贬义词。而在汉语中“农民”是指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没有贬义。龙在中国意为高贵地位和力量,所以中文中有“望子成龙,龙凤呈祥”,而在西方“dragon”是灾难、邪恶的象征,因此“She is a real drag on.”译为“凶神恶煞”。

2. 英语习语的使用场合

想要正确使用习语,我们还要注意在什么样的场合使用怎样的习语。选择什么习语是根据不同的语境来判断的。非正式的习语可以创造出非正式的语境,因此在非正式场合一般都使用非正式的习语。习语一般会出现在标题或是评论中,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和兴趣。

不同的习语表达还可以折射出说话双方的关系。如,A:So what’s going to happen now?B:That’s anybody’s guess.这个习语是非正式的,它表现出了说话人之间的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

四、结语

中英文都有大量的习语,它们的意义大多在某种程度上与文化相关。学习英语习语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文化背景,吸收其它国家的文化精髓。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可以加强人们对英语习语的理解,促进英语学习及跨文化的交流。英语习语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因此我们需要科学对待和正确使用它们,只有这样才能使英语习语更好地为交流服务。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语习语则是词汇里璀璨的明珠。许多英语学习者学了多年英语仍然没有学会地道英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掌握英语习语。本文旨在从进一步提高对英语习语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习语。本文首先从英语习语的来源、特点、重要性方面对习语作了整体的概述, 然后从习语的翻译、造句及相关使用场合来分析应用英语习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最后, 对英语学习者提出了几点学习建议。

关键词:英语习语,跨文化习得,来源,特点,重要性

参考文献

[1]Fernando, Chitra.Idioms and Idiomaticity.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常晨光.英语习语与人际意义.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

[3]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3.

[4]冯翠山.英语新习语汇编.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2.

[5]郭荣义.英语习惯用语手册.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6.

[6]林承璋.现代英语词汇学引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7.

[7]张韵裴.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跨文化习得 篇2

(2)If you turn to the left, you will find our institute at a distance.[译]如果你向左转,你将会在远处找到我们的机构建筑。(3)Ican’t trust him, because he is not honest.[译]因为他是不诚实的,(所以)我不能信任他。

(4)We took off and flew over the city and slowly gained height.[译]我们起飞了并且飞过了这个城市,然后慢慢地飞向高空。(5)The cat ate the mouse that ate the malt that lay in the cornerof the house.[译]猫吃掉了喝了放在房子角落里酒的老鼠。(老鼠喝了放在房子里的酒,猫吃了这个老鼠)

(6)He lived neither for fame nor for personal gains.[译]他既不为声望,也不为个人利益地活着。

(7)Water freezes at 0°C and boils at 100°C.[译]水在零度是结冰,在一百度是沸腾。

(8)We have studied English for a year and we can act English[译]我们已经学习了一年的英语了而且我们能用英语表演。(9)The door was opened, and the audience came crowding in.[译]这个门被打开了,然后有观众不断地涌进来。

(10)And with this, and a proud bow to his patrons, the Manager retires, and the curtain rises。[译]并且(因为)有这个,一种自豪感扑向了他的赞助人,经理后退着拉开了窗帘(幕布)。(11)The lion eats the zebra that eats the grass.The snake catches the toad that eats the insect that nibbles the green leaves.[译]狮子吃了在吃草的斑马,蛇抓住了靠(在咬绿叶的昆虫的)来吃的蟾蜍。

(12)If there were no such a thing as gravity, we could not run or jump rope or swim or have a cold drink.[译]如果没有像万有引力这样的一个东西,我们可能不能去跑,去跳绳,去游泳和喝冷饮。

(13)When I was reading a book, she came in.[译]当我正在读书的时候,她进来了。

(14)I’ll let you know as soon as it is arranged.[译]它一被安排,我就会让你知道。

(15)It has been a long time since I saw you.[译]自从我看见你,那已经是很长时间了。

(16)As she talked on she got more and more excited.[译]当她说起话来,她就变得越来越兴奋。

(17)I knew nothing about it until he told me.[译]直到他告诉我,我才知道了关于它的(东西)

(18)Come when you are free.[译]当你有空的时候,(你就可以)来。(19)He was a free-will agent and he chose to do careful work, and if he failed, he took the responsibility without subterfuge.[译]他是一个自由意愿的代理商而且他会去选择仔细的工作,并且如果他失败了,他会没有诡计地去承担责任。

二语习得中的母语文化迁移 篇3

【关键词】语言迁移 文化迁移 英语教学 措施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1.语言对文化的影响。“语言是一系列的声音、词语等并被人类使用来交流思想和情感。它是一种特殊现象。” 语言是一系列具有自身文化价值的符号。“说话者通过使用语言来识别自身和他人;他们将语言看作其社会身份的象征。”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成果之一并且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凝聚了民族文化发展的所有成果,同时,语言还是文化的中心部分。语言的文化特征决定了语言迁移中必然存在着文化迁移。

2.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由社会的一切事物组成并在任何时候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是一个群体的生活模式,包括人们自出生就已经获得的一切,如语言、说话形式和内容、信仰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和精神基础。”由于每种语言都深深扎根于其文化当中,因此,在语言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文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文化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一门外语的细节。英语中有许多俚语和黑人英语,这些都包含了深层文化知识。如果学习者不能够理解其背景知识就很难弄明白这些语言的意义。因此,对文化理解的缺失也阻止了二语习得的顺利进行,例如,我们在汉语中称“幸运的人”,但其英语表达为“幸运的狗”。通常,中国人认为狗是不好的动物,而说英语国家的人则认为狗是人类的朋友,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够理解其文化知识就很难正确理解英语中“狗”的含义。

二、文化迁移的原因

1.思维模式差异。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且相互作用,它们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承载思维,反映人类的思维模式、心理特点和民族文化;思维决定语言,引导语言的使用并反映不同的语言形式和修辞方式。语言学习,尤其在外语学习过程更注重思维培养方式的形成,但又不局限于语言使用的理解和控制。了解该目的后,学习者不仅要积累大量丰富的语言,更要理解目标语思维方式特征以及目标语和母语间思维的差异以掌握外语学习的方向。当汉语学习者用英语来表达他们的想法时,他们会无可避免的将汉语的思维模式用于英语表达中,将母语翻译成目标语的方式会导致违反常规思维和反常规英语的出现,即中式英语,比如,根据中国人惯有的思维方式,我们不能将“婚礼和葬礼”直接翻译成“红白喜事”,外国人会难以理解。我们不能够翻译出这两种颜色,因为在外国的婚礼中,新娘都会穿白色的婚纱。如果我们将白色与葬礼联系在一起则会导致外国人的反感,而且如果我们将“葬礼”说成“喜事”,外国人会觉得不可思议的。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中国学生经常通过母语的中介角色来思考问题,而在表达英语句子时,学生则会用汉语来思考。虽然他们使用英语单词,但是所翻译的句子则是中式英语。

2.中西宗教差异。几千年来,中国文化都受孔教文化的影响,同时,道教、佛教以及其他宗教文化都深深影响了中国人民,因此,在汉语文化中,“天”指的是“天堂”而在英美文化中“天”则指“上帝”。事实上,两种表达中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信仰基督教且他们认为世上万物都是由上帝创造并安排的,他们还认为上帝是万能的并代表了真、善、美。

三、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负迁移

1.形成文化意识。一些理论表明在学习目标语过程中,要排除母语的干扰以建立新的模型、学习文化知识、了解其原因和效应并做出解释,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理论的共同之处就是母语文化和目标语言不仅保留了母语文化而且可以容纳外来文化。从此可见,要形成文化意识就应理解目标文化而不是用外来的眼光来看待文化。我们应当尽可能留意物质的隐含文化现象,将文化知识的这些启示点看作前提来适当拓展并尽力表达什么是文化价值。换句话说,我们不仅应当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应当积极引导他们去分析、辨别并形成什么是重要的或健康的,只有通过形成文化意识,我们才能发展成真正具有跨文化交际的人。

2.文化实践。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当极可能多地利用现代教学方法,比如英文电影或图片来向学生介绍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在对比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中西文化的差异以避免文化的负迁移,但是在课堂中,英语文化知识是有限的,因此,为了避免汉语文化的干扰,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来阅读大量的英文书籍,使其受英语文化的影响,尽可能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外语文化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受学生文化知识,而且是为了形成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思考模式,不同的文化传承和历史背景赋予语言不同的文化差异。总之,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文化障碍是我们交际中最大的问题。只要我们从文化知识开始,将文化意识作为桥梁,以文化理解作为目标,我们就能够完成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余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戴炜栋,王东.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J].外国语.2002(6).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Rod Ellis.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 Shanghai.

跨文化习得 篇4

传统的外语教学更关注语言语法上的应用, 对他国文化内涵置之不顾。这使得许多学生毕业之后无法与外国友人交流, 对特殊单词另一层内涵却浑然不知, 如单词cat.dog, 这就闹出了许多笑话, 导致学无所用, 交流受阻, 白白失去良机。当然, 这也跟天各一方, 距离遥远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我国幅员辽阔, 难以完全分析原因, 这里主要从教师与学生方面入手, 分析问题症结。

1.1 学生方面

周总理有着伟大的理想: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欲望是人们行动的根源, 边沁也说人们是趋利动物。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无法学得真知识。目的或动机由需求产生。从动机的分类来看, 有低俗与高尚, 有长久与当前, 有外部与内部, 有强烈与平缓。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往往都是各种动机相互交叉联系而产生。

因需求产生动机, 在当前社会环境因素下, 学生更多的是从当前利益的考虑与外部评价上作出判断。因社会大环境的需要, 学生动机自然是随波逐流, 功利性极强, 本身根本不是怀着对英语的热爱或挑战自我上面出发。当今社会评判多以证书作为一个人才学或能力的标志, 如果走出校门是无证人员, 在就业找工作上是要碰一鼻子灰的。虽然现在有所改变, 但企业还是更愿意看到学生手里拿着四六级证证书。甚至有的学校以过四六级为发毕业证或学位证的条件, 这就使得学生为了证而学, 甚至敢以身犯险, 干起作弊的勾当。虽然拿着外研社的教科书, 书下却藏着真题、模拟试卷, 对课堂作业草草应付了事, 花大把时间背范文、买必过宝典。这使得英语学习与教学大纲要求背道而驰, 学生心理上也有挥之不去的阴影。

1.2 教师方面

教师教学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 所谓跨文化意识指对不同文化理解与承认的能力。是交际意识的重要方面, 对外界事物进行的思考与作为的表现, 人们既要对自己的文化有归属感, 也应尊重的去发现差异文化属性, 这样才能在交流过程当中无文化阻碍。

教师在书本与学生之间充当着媒介作用。要是学生在英语文化习得中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 教师应该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教师首先重视英语文化, 做到敏感且清晰的感悟, 树立起英语虽然是交流的语言, 但也要了解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在教授语法、单词的同时, 还应向学生介绍语言背后的文化。英语习得不只语言的学习, 文化更是精神的支撑, 不能顾此失彼, 一眼看世界, 二者的融合才能丰富跨文化交际平台。光说不练, 如打空雷, 起不到效果。英语文化习得不能离开实践教学, 并且还应该视为重点来抓。教师不单的要传授课本语言知识, 还应带领学生走向更加宽广的平台, 鼓励学习西方文化, 重视跨文化交际策略。从思想上重视, 行动上使英语文化与语言习得同步发展。

2 英语文化习得与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关系

世界是由多民族群体组成的, 因各自历史发展不同与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 各个国家地区的文化内涵就别具风情。文化的差异产生道德模式、行为规范、法律准则、风俗和价值判断上的不同。所以, 正确把握英语文化习得与跨文化交际意识关联性, 是跨文化交流必然要解决的问题。

仓颉造字使语言有了载体, 语言并不是生而有之, 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千磨万击, 各名族群体融合产生独特的交流方式。事物的联系存在普遍性, 语言并不孤独, 是与其他现象共同成才的。学习语言不能只满足“能说会道”, 小目标并不是语言的全部, 语言应该与其他现象与意识联系。交际中的文化错误是轻蔑的表现, 易造成异国间的误会。所以, 对他国文化的掌握是交流的前提, 轻而易举的运用使得跨文化交际无阻挡。

从文化与交际上分析, 文化也并不是先天性的产物, 是人们在后天学习的结果, 既无关遗传也无关天赋。文化从人类学上说, 是某个群体长时间共同生活, 进行社会创造, 产生的又其群体与各个成员接受与遵守的现象。世界纷繁复杂, 文化具有多样性, 我国过春节, 欧美庆祝圣诞。文化也会随着时代的推移发生改变, 甚至会消失殆尽, 比如裹脚在旧社会就是文化。文化也是民族性的文化, 傣族泼的水节, 彝族的火把节, 都具民族特色, 且又以各种形式传播到世界各地。可见, 文化与交际密不可分, 双方通过交流得知对方文化。交流也离不开语言, 文化作为语言背景, 又使双方各具特性。

其实, 从语言与文化, 文化与交流的相互关系上看, 英语文化习得与跨文化交流意识之间都存在不可割裂的联系, 英语文化习得离不开跨文化交流, 重视跨文化交流也能提高英语文化习得。

3 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坚持原则

坚持科学的原则即提升学生“学”, 也促使教师“教”, 是在总结教学规律得出的原则, 能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英语文化习得上也可促使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提高。

3.1 坚持统一与针对性教学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 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 在英语文化习得中要求统一, 不能有所偏差。但我们也应该承认矛盾的特殊性,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多措并举, 扬长避短, 充分展现学生个性。统一要求是最基本的教学任务, 在此基础, 教学因材施教, 针对性教学则是遵从实际, 提高学生个性发展要求。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提高, 就要在英语文化习得中坚持普遍与特殊, 大众与针对性教学。二者是一个统一体。在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方面, 坚持统一但不可“千人一面”, 摒弃针对性的参与教学。针对也必须在统一下的针对, 不能不顾教学目标乱下指挥, 也不可一直使用一种方法, 抛弃其他因素。总是, 统一是针对下的统一, 针对也不能离开统一的要求, 这样才能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

学生在相同年龄段身心具有一定的形似性, 也有个性特征, 在英语文化习得上坚持统一与针对性的方法, 即可扬长避短, 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认真分析学生能力、个性特征为针对性教学做好基础, 同时以统一为前提, 因材施教, 个性培养, 定能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

3.2 循序渐进与定期复习

循序渐进即按一定的规律学习, 教学应该遵守一定规律, 按照既定的顺序, 认真扎实推进。如果杂且乱必然会使学生找不到头绪, 脑袋乱糟糟, 无从学得知识。循序渐进法还应与定期复习结合。古人云: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也。复习是巩固知识的最佳法宝。复习能够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循序渐进结合复习巩固, 复习以循序渐进为基础, 把二者科学结合才能让学生英语文化习得中提高交际意识。培养跨文化意识不能一蹴而就, 要循序渐进。学生习得也是要依步奏进行, 是由表及里, 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在日积月累中得到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复习当中增强跨文化意识的理解。

3.3 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

尽力指学生对教学目标、要求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 而量力指教师的要求也不能超过学生的能力, 使其望成莫及。教学应该与学生水平相符, 尽力与量力是教学的抓手, 二者互补有无、统一整体, 关系紧密。教师应该对学生情况作出全面的比较分析, 结合他们潜力, 在跨文化交际意识中量力而为, 适时适度、不给学生过多压力;但也不可放慢教学速度、减轻学生课业、放任学生, 阻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英语文化习得中中跨文化交际意识是动态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知识发展情况, 结合实际改变教学策略。在瞬息万变中做到审时度势, 积极应对, 使教学与学生水平变化相适应。

4 结束语

从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入手, 结合教师对跨文化交流的不重视两方面入手, 分析英语习得与跨文化交流的关联, 得出在培养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结合实际的原则, 要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改变作出教学方案的更新。没有一步登天的神话, 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要坚持统一与针对性原则, 尊重规律与定期复习, 尽力与量力等原则向辅, 才会在交际意识上有较大提高。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 世界联系紧密加强, 世界也变为”地球村”。网络科技发展使得人们交流也更加便捷。世界各民族交流日趋紧密, 不同民族文化的人们交往频繁。分析语言与文化关系, 英语文化习得与跨文化交流的内在关联, 结合适当原则, 对提高扩文化交际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秀芹.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7.

[2]邹元霞.论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杜红颖.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层次与方法的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 2001.

[4]卜伟.论文化迁移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D].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 2008.

[5]陈放.英语文化习得与跨文化交际意识论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32 (3) :145-149.

教育实习习得 篇5

第一、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其他专业知识;通过从事家教了解学生心理,提高分析和讲解能力,练习使用准确的数学用语,学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

第二、实习板书,务必做到工整,同时也提高了板书的速度。

第三、到图书馆查阅有关教师、教育、班主任工作书籍和杂志,收益非浅。

教学实践

9月5日,我们正式进入四中实习。真正的教学实习开始了,令人兴奋。

教学安排:第一周听课,第二、三周听课,第四周出卷测验。

我分配在高一(7)班(重点班),指导老师是~正好她就是高一(7)班的班主任。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开朗、干练。

在听课阶段,我认真听课,作记录,学习老师引入问题的技巧,讲解分析的方法上课的停顿,学习根据学生程度、接受能力调整讲课速度和难度,~的课,思路清晰,安排紧凑,衔接自然,听她的课,时间过的很快。我一边听课一边准备第一份教案,这份教案我修改了七次。现在的上课,面对的是一个个真正的具体的学生。教案就是讲课的书面形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深度、难度、速度。我同时上两个班级的课,重点班(7)班和普通班(9)班,两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水平有较大差距,所以同样的新课,要对教案进行不同的处理。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的方式更是为了学生学的更好。在(7)班,可以对较简单的内容一笔带过,不作详细分析,在完成课本练习的基础上,补充进一步的思考题,引发思考,探索求解,让较好的学生能“吃的饱”。在普通班,比较难理解的部分尽量多重复,适时补充一些相应练习,让学生更好的“消化”吸收。

经过一周的学习,终于有机会走上我向往已久的讲台。毕竟是第一次面对学生,有些紧张,不过更多的是兴奋。我提早五分钟到教室门口。在走廊站了两分钟,这两分钟太漫长了,时间一秒一秒地挪动着,我的紧张情绪也是一点一点的增加着。为了缓解紧张的情绪,也为了不使学生觉得太突兀,我提早3分钟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同学们果然议论纷纷,这是谁啊,不过,等到上课铃响,他们已经安静下来。随着“上课”的喊出,我紧张已去了一半。我精心准备的第一节课,反复试讲的第一节课,也是老师耐心指导的第一节课,让我越讲越从容,越上越镇定。面对一双双的眼睛,我明白了他们的困惑,接着的练习让我更明确,学生吸收了什么,还存在的问题。第一节课很快结束了,受到老师的表扬,让我觉得信心百倍。这节课让我明白,课前充分的准备,课上自然发挥自如。

在接下来的教学当中,我发现两个班级的课堂气氛走极端。七班过与沉闷,无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是难是易,班级还是鸦雀无声,反复提问仍无人响应,让老师搞不清学生到底懂了没。九班则是一片欢腾,一呼百应,大叫大嚷又影响上课进度。

在七班,我要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发言。让上课气氛活跃,关键是学生参与思考,跟上老师的节奏。问题的设置不宜太简单,也不宜过难,提出之后让大部分同学能参与思考。提出问题可做必要的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提问时,语气,语调要有所强调。体温的对象也要注意:

1、简单的问题提问基础相对不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

2、难度一般的问题交给中等程度的学生;

3、较难的问题,先分组讨论,让同学学会交流合作,在进行提问。有主动发言,给予表扬,若无,可选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当学生回答完之后,多用“非常好”,“很好”,“不错”等激励的字眼。也可请同学补充。如果回答问题的同学犯的错误比较典型可作个调查(如举手),在再作讲评,这样效果更佳,不致于伤害发言者的相信心。如果错误相当明显,同学就会为他纠正,这样,课堂也活跃了。

在九班,有些同学上课发言的习惯不好。有一个男生特别突出,他很积极思考,不但会拍桌子要求发言,而且是大喊大叫。对这样同学不能置之不理,否则越叫越凶,别的同学也会乘机大叫。抓住他爱发言,爱表现,过分自信的心理。我对他进行提问。第一,我问的问题是什么,因为我问题没有说完,他已经大叫答案了;第二,答案;第三,为什么。如果对了,自然请坐。但是经常是正确率不高,“为什么”,就更难为他。经过几次提问,他变得规矩多了,其他同学也就没机可乘。课堂秩序也好多了。

课堂教学是学习和实践的重点,课堂教学中教材处理是一个关键环节。教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教育专家们的经验总结。理清教材的基本脉络,明确每一节课的目的,能动地处理部分或整章整节的内容,这就是数学老师驾御教材的艺术。这也是我们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教学有法---教学要符合认知规律,遵循教学原则,使学生尽可能迅速地通过主动的构建来建立起新的认识结构;教无定法--每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教师在教学的活动中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情况,合理地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这是成为一位优秀教师的必备素质。

我发现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也是创造性的探索。

案例1趁胜追击个个击破

在学习了命题、反证法及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在教学中,可以继续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

(1)判断命题的真假,可以转化为判断逆命题的真假;

(2)反证法的原理依据;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的等价性;

(3)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证明中,可转化为证明其等价性的逆否命题。

如证明是x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将原命题转化为证明其等价性的逆否命题x=1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由易到难,逐步深入,使学生深刻概念的理解,真切体会到它的应用。

案例2小灵通

针对学生的弱点零点分段法,可将书上的公式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x|>a(a>0)不等式的解集{x|x>a或x<-a}。

在熟练应用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考虑a<=0时,解集是否也正确

若a=bx+m是否也成立,这样就可以简化一类不等式的求解。

同理|x|0)也可以推广。

案例3时世进补

在分式不等式的解法中,补充“串针引线”法。只介绍它的应用范围,对于原理可先不加以强调。这样,在解分式不等式应用“串针引线”法,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简化计算,而且增加了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班主任工作

每周:升旗仪式、段会、主题班会、体育锻炼课

每日:广播操、眼保健操、早读、辅导课

十月排练运动会入场式、担任运动会裁判员

进入四中实习的第一天,就听说一位新老师对我们实习班主任的欢迎词:“你们来实习了,太好了,帮我们震住这些学生,我有点管不了,特别是后排的男生,很调皮。”队员们笑成一片。确实,班主任工作对刚毕业的新老师是一个挑战。在我的印象中班主任从来都是“一呼百应”的,很有威信。

这样一件事,让我体会到什么是震不住的学生。校运会在周六举行,现在已经是周二了,别班的班服已由班委负责买来了,而我班班委却迟迟没有结果。时间紧迫,我只有全力协助。可是同学们意见不一,无法确定订购哪套.我强行决定一套较多数人都通过的班服.结果,事情没有那么顺利。下午第三节,支书反映,有些同~名~要求老师不买那套班服。这时班主任来了,我告诉她情况。~立即请了三位同学试穿班服。让同学们有个概念。穿起来的实际效果不错。这时,语文老师走进来,老师立即问她班服怎么样,语文老师大为赞赏,夸同学们很有眼光.称赞班服不仅休闲,而且整体效果好。

同学们慢慢安静下来,看着三位“模特”的示范,有些同学也点头了。这时,~说:“我们班有56位同学,不可能每位同学的看法、喜好都一样,无论定哪一套都不能让每一位同学都满意。所以,一定要有些同学为班级作出一点让步,少数服从多数,顾全大局。”这下大家,都自觉到组长处登记号码。

这件事情的处理中,我希望以老师的权威强迫学生服从安排,但是问题反而更严重了。所以,希望“震”住学生,不是用老师的“权威”,而要做到以理服人,当然不是什么都不切实际的大道理,唱高调,因为,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和获取知识渠道的多元化,使学生日益早熟。我们发现,同样年龄段的学生,一代比一代更有个性,更早地切入社会,而且,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还未成年的时候,就对周围事物抱着日益加深的怀疑与批判态度。教师应该认识到这种变化。而且必须与学生的这种变化相适应,改弦更张。真正理解学生,体谅学生,细心耐心指导,课内严格要求,课外成为学生的朋友。

在选拔班委方面,我觉得除了在民主选举的前提下,我们应当认真地分析矛盾。调和矛盾。转化矛盾,促使班集体稳定正常得向前运行。因此,必须处理好以下三对矛盾。

1男生和女生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其实是合乎心理学“导性相吸”这一原理的。为什么?因为进入青春期,学生的自尊心普遍增强,爱面子,谁也不服谁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给班干部工作带来难题。他必须具备较高的威信,否则,工作难以收到成效。而利用“异性相吸”这一原理,让男生干部做女生的工作,女生干部做男生工作,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往往回顾及面子,买这些异性干部的帐,从而调和矛盾,转化矛盾。

2优秀生和后进生

一个班级体和谐与否,平等这个前提极为重要。选用班干部不能只盯着成绩优秀的学生,这样会使成绩差的学生感到班主任在歧视他们。从而使他们丧失进取心。因此,只要学生表现好,能力强,哪怕成绩差一些,我们也要把他吸纳到班干部队伍中来。让后进生们看到只要努力了,他们也可以做班干部,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的积极性.3内向和外向

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沉稳踏实。喜欢思考,耐心谨慎,自制力强,平易近人,坚韧文静。因此,适合于做细致繁琐的工作,如任支书、生活委员等职务。他们大都能兢兢业业,细致入微,有条不紊,任劳任怨地作好本职工作。而性格外向的学生往往开放,爽朗,热情健谈,果断敏捷,善于交际,乐于助人,勇于进龋因此,适合担任班长,纪保委员、组织委员等职务。他们往往古道热肠,大胆能干,敢作敢为,能主动积极得完成学校的任务。

这次实习让我们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辛苦,班主任工作的繁重。我们每天早上7:20到校。晚上7:00回来。晚上批改作业或试卷,备课。

教师要从各种辅导材料找出典型适合的习题,不过,看到学生的成绩,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对知识的渴求,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实习让我对我将来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教学方面也有相应的提高,特别在班主任有更深的体会。也了解到自身还存在的问题,没有经验,还需要继续提高自身的素质,实习结束了,但我的教育学习并没有结束,我会坚持到中学听课,多与学生交流,沟通,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为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而继续努力。

主题班会

主题:祖国颂

过程:

1《中国人》的歌曲声中开始

2《祖国颂》诗歌朗诵

3同学发言“作为中国人最骄傲的事”

4有关中国的知识竞赛

5名人堂,猜猜中国的名人

6含有“中国”两字的歌曲接龙

7实习老师领唱《龙的传人》

跨文化习得 篇6

[关键词]国际商务英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内容习得问题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涉外商务活动发展迅速,这一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涉外商务活动。与此同时,社会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被作为国际商务英语人才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来培养。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大都是从文化角度研究某个领域的问题,探讨中西文化差别,但是对高校人才培养中文化内容习得问题的专题研究尚是空白。本文试图分析我国现阶段商务英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内容习得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旨在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以使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的文化教学能更有效的展开。

一、目前我国商务英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内容习得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第一,将文化内容简单等同于目的语国家概况或其他普通文化,忽视世界观、价值观等深层文化。顾嘉祖认为:“文化现象可分为硬文化与软文化,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文化的表层结构,而精神文化被称作文化的深层结构。”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及价值取向,如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自己为自己负责,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情。相反,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侵犯个人隐私。因此,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取向往往会成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障碍,因为许多人在跨文化交际中都倾向于用自己内在的观念对对方进行思维模拟,也正是这种原因,导致跨文化交际活动不能正常开展。

第二,将商务英语专业的文化教学等同于普通英语专业的文化教学,忽视了专业特点。胡文仲和高一虹认为,文化教学可能包括的内容有五个方面:语言交际、非言语交际、交际习俗与礼仪、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价值观念。他们选择的是一些与语言和语言运用关系较密切的文化内容,而且由语言推及文化,由具体推及抽象,由微观至宏观,很有层次与系统。以此为基础,他们还提出了外语教学大纲中的文化项目表。基本上勾勒出了一个文化教学的框架,并列出了可为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与测试提供参考的细目清单,有力地推动了文化教学系统化。于是,大多数教师就沿用这一文化教学的系统进行教学,统一模式下的内容取向都大同小异。然而,商务英语专业不同于普通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这一专业不是为了科学研究也不是为了学术交流,而是为了从事有关的涉外商务工作。因此,在这个专业的文化教学中不能忽视的就是行业文化——商务文化内容的教学。

第三,学习内容圈定在英语国家文化,忽视学生将来在就业后可能交际的对象实际。因为学习目的语(英语)并不一定只是用于和目的语本族语者进行交流。一方面,英语是许多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母语或通用语,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基本上都有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们之间的差异有的还很大;另一方面,同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同是英语的本族语使用者,人们也常常是分为各个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例如,在浙江省内,不少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都会选择在绍兴柯桥、金华义乌等国际商务活动集中地工作,但是这两地的国外客商来源地以中东国家为主。尽管大家都是用英语交际的,但其文化归属却有所不同。沃尔夫森曾指出,不能以某一特定文化社团(往往是强势文化社团)的交际文化来统领所有的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应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学习目的学习不同的交际文化。因此,在文化教学中笼统地说“英语文化”是不准确的,不符合当今各地国际商务活动开展的实际,阻碍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二、对策分析

由于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上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存在以上误区。因而教学工作的展开困难重重。到底应该选择哪些内容来进行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其以后的职业取向起到最大化的积极作用呢?对此,笔者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对策。

第一,根据统一的文化分类,制定目标明确的文化教学大纲。由于文化的复杂性,一般教师都是根据自己对文化的理解来选择或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受到不同的理论主张的影响,对文化的定义尤其是文化分类的看法并不一致,对不同教学阶段应导人的文化内容也没有统一的认识,因此,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导入的文化内容往往不同。笔者认为,在文化教学实践中应以大多数人认可的分类方法为依据来制定统一的文化教学大纲;从文化教学的角度考虑,英语教学所要求的分类并不像社会学或文化学要求的那么严格,分类的目的只是为了方便文化教学,使文化导人有一定程度的条理性。只有制订一个统一的文化教学大纲,才可能对不同阶段应导人的文化内容作出明确的规定,也才可能根据大纲系统地编写教材,选择内容,才可以有效地促进文化教学的全面提升。笔者较为倾向于采用张占一、赵贤洲等人的分类方法,把文化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应采用交际文化为主、知识文化为辅的文化习得方法。

第二,教师要以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来选择文化内容,减少文化项目在各种课程中的重复,加强文化项目和特定语言要素的结合。胡文仲先生在《试论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曾指出:根据他的硕士生的调查,约有一半的年轻人在听到赞扬时说“谢谢”、“还行”或其他肯定的话,而不是说否定或贬低自己的话,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对西方人和中国人在面对赞扬时的不同表现已经相当熟悉,与此相类似的一些问题学生们在中学时期就已经掌握了。因此,在上课时对“Whereandwhere”、“Have you eaten?”之类的文化项目应少涉及或不涉及。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文化项目还应统筹安排,尽量减少已经在其他课程中已经出现过的文化内容,比如在综合英语、口语、阅读等课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到的文化内容。跨文化交际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它和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跨文化交际教师要导人的文化内容需要涉及文化的方方面面,既要涉及与日常交际有关的文化,也要涉及包括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深层文化,因此,对文化内容的选择需下大功夫。

第三,课堂设计上要强调文化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因为单纯的文化知识的灌输虽然使学习者了解了不少文化知识,却无法使其形成文化意识和产生理

解力,其结果是学生容易产生般硬套学到的文化知识,由此产生误解和冲突,甚至闹出笑话,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商务活动的正常开展。蒲红梅曾提出:在适量地讲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地从外语材料中理解文化的主体认知能力是外语文化教学更为重要的另一个目标。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曹文提出文化教学存在两个层次,即文化知识层和文化理解层,拥有文化知识并不意味着具有交际能力,文化教学必须超越文化知识层,达到文化理解,文化教学的定位应是以文化知识为起点,文化意识为桥梁,文化理解为最终目标。

第四,重视行业文化,课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渠道了解商务文化,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如商务英语报刊、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商务网站、有声磁带、光盘等。通过阅读商务英语报刊,了解世界各国商务文化及商务习惯礼仪等,通过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接触活生生的商务文化;商务网站可以提供最新的商务信息和商务动态,等等。通过各种渠道对商务英语进行视听接触,可以接受大量的商务英语题材的视听材料,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商务英语语言文化,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于商务文化的敏感性,加强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积累。

第五,引导学生增强对母语文化的理性认识。在外语文化教学中应关注母语文化内容这种观点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但目前对应涉及的母语文化内容和方法尚无具体的研究。教师不可能在外语语言课上大量讲授母语文化。外语课堂上母语文化的导人应主要以和目的语文化进行对比的方式进行。因为大学生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和在母语文化环境中的耳濡目染,对本国的文化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这些了解大都较为感性,通过对比可以使学生对本国文化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把对本国文化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对本国文化的理性认识可以加深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例如,中国学生可能了解许多关于集体主义的文化行为项目,如把荣誉归功于集体,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等等,但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和西方个人主义相对立的集体主义的文化特征,在介绍西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时,可以适时导人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二者的差异与共性,寻找两种文化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也有助于加强两种文化之间的沟通,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力。

三、结论

英语阅读中的文化习得 篇7

一、风俗习惯

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他的《语言论》一书中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语言揭示所在国的人文习俗,社会心理,意识思想和价值观念等内在文化性,它本身既是文化现象,又是文化的产物和载体,文化是依附于语言之上的。英语阅读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见一些隐喻(metaphor)的修辞手法,而这些隐喻都与英语社会的风俗习惯相关。比如关于动物的隐喻在英语语言中就相当多,究其原因喜爱动物是英人的民族特点之一。首先是关于“狗”的。对于英人而言,狗可以用来看门或打猎,他们普遍对它有爱怜的感情,因而在英语里常用来喻人。比如,a lucky dog(幸运的人),a gay dog(喜欢玩乐的人)等。再就是英语里关于“马”的隐喻例子也不少。a dark horse(竞争中爆出冷门的获胜者),a willing horse(乐于工作的人),as strong as a horse(健壮,精力充沛),而在汉语里却是含“牛”的隐喻多于含“马”的隐喻.再次就是关于“老鼠”的例子。汉语里有诸如“贼眉鼠眼”“鼠目寸光”等暗含贬义的成语,也有“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熟语,老鼠是不太受欢迎的动物。但在英语里,尤其是迪斯尼先生的Mickey Mouse如此深入人心,老鼠形象已经大放异彩,成为机智灵活的象征,不仅是小孩的最爱也是大人们喜爱的动物。

二、典故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不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或社团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无庸讳言,基督教和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传说是英语社会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圣经》(The Bible)和诸如《奥德塞》(Odyssey)等经典的神话传说.基督教是英语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因此它影响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形式渗透到英语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也进入英语语言中。a messiah(弥塞亚—救世主)指被压迫人民期望中的解救者。《圣经·旧约全书》中预言,有一天弥塞亚将降生,他会把犹太人从被压迫的状态下解救出来,他就是后来降生的耶稣。the apple of the eye(掌上明珠)也出自《圣经·旧约》中的《申命记》He kept him as the apple of his eyes,(保护他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古时人们注意到眼睛的瞳孔象苹果,便把瞳孔称为the apple of the eye,由于它是人身体上宝贵的东西,所以把珍贵的或宠爱的人或物就称为the apple of the eye。

laurel poet(桂冠诗人)这一短语来源于古罗马神话.因为他们把月桂树叶看作胜利和荣誉的最高象征,他们把月桂树叶编成花环戴在那些勇者或胜者的头上。美国的《时代周刊》曾把尼克松总统访华说成是Nixon’s Odyssey to China.Odyssey与Iliad并称为古希腊两大史诗,相传为荷马(Homer)所作.叙述了特洛伊战争(The Trojan War)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木马计”的献策者,奥德修斯(Odysseus)在海上漂流10年,战胜独眼巨神,制服女巫,历经种种艰险,终于回到祖国,夫妻团聚的故事。Odyssey代代相传,引申为长期而艰难的旅程(Long,Adventurous journey)。这样的文化背景若缺乏,怎么能够正确地理解该标题的真正含义呢?该典故的恰当运用借古喻今,意味深长,把中美关系正常化所经历的一段漫长历程刻画得入木三分。

三、委婉语

委婉语(Euphemism)作为常用的修辞格的一种,是英语语言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今语言中的作用是不能被其他语言手段所替代的,已经深深嵌入英语中。委婉语的产生和发展与禁忌语(Taboo words)休戚相关。禁忌语包括脏话、粗俗的话、触犯神灵的话和不吉利的话。因此委婉语的第一个功能就是“绕弯子”(beat around the bush)。对于英美人而言,他们笃信上帝,敬畏上帝又不敢直呼“耶和华”的名字,便产生了许多有关上帝的委婉语:the creator,the Supreme Being,the Almighty,the Light of the world等。委婉语的另一个功能是避免交际中的冒昧和无理,掩盖羞于启齿的令人尴尬的事实。例如,用委婉语表达人们讳言的生理行为是英语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人们避免说厕所,所以有很多这方面的委婉语出现:toilet,restroom,men’s,women’s等。同时,人们去厕所也用委婉语来表达:to wash one’s hand,to answer the call of nature等.这些统称为传统委婉语(也叫回避性委婉语)。而现代委婉语(亦叫风格委婉语)是指与禁忌语无关的一类。Reader’s Digest(读者文摘)称其为“从机敏方便到直接撒谎”。这类委婉语在表示“贫”“老”“弱”“残”等方面很普遍。用senior citizen来称呼old people;用overweight来代替fat;用physically challenged来暗指身体有残疾的人。

跨文化习得 篇8

关键词:泰语,语用失误,教学策略

“语用失误”这一理论最早由英国语言学家Jenny Thomas在1983年提出的, 她认为“只要说话人所感知的话语意义与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或认为应该为听话人所感知的意义不同, 这时就产生了语用失误”, 并把语用失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 (pragmalinguisti c failure) 和社交语用失误 (sociopragmatic failure) 。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组词造句中出现的运用错误, 而是语言在特定场合中的不得体或不合适, 表现为不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内涵, 依照母语习惯生搬硬照母语的表达方式, 以至于说话不分场合、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符合习惯等, 导致交际不能愉快地进行。

一、跨文化交际中, 泰语语用失误

泰国文化的多样化, 决定了泰语学习者在语言习得时较容易产生语用失误, 这种失误不是语法或句法层面上的错误, 而是由于社会、文化、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在语用层面上导致语言使用的不得体或不恰当, 引起不必要的尴尬和误会。以下为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常遇到的泰语习得者语用失误:

(一) 语言语用失误

泰语习得者的语言语用失误表现为说话人所说的泰语不符合泰国人的表达习惯, 误用了泰语的其他表达方式, 或这是不懂泰语正确的表达方式, 按汉语的表达习惯套用到泰语中去。

1. 不熟悉或不了解泰语的表达习惯

如中国学生到泰国餐厅实习与顾客之间的对话

顾客:นองมานี้หนอยสิ

实习生:เธอตองการอะไร

当上错菜的时候, 泰国顾客把服务员叫来, 服务员的应答让顾客很不满, 因为เธอตองการอะไร让人觉得说话人很不耐烦, 实习生的回答存在着两个错误:第一个是人称代词使用不当, 面对顾客时应使用敬称, เธอ显得太过随意且没有礼貌;第二个是句末没有结尾词คะ, 是不符合泰国礼节的, 得体的表达方式应该为:คุณตองการอะไรคะ。

2. 套用中文的表达方式

当晓明与新认识的泰国朋友用MSN网络聊天的时候, 对方向晓明倾诉自己最近心情不好, 因为和相恋了5年的女友分手了。晓明是这样回复的:

จริงหรือครับ55555

结果泰国朋友很生气, 立刻下线再也不理晓明。这使得晓明一头雾水地来问老师, 老师解释道, 在汉语里我们网络聊天习惯用55表示伤心, 因为读音与“呜呜”哭的拟声词相似, 但是在泰语里5的读音为หา意为“哈哈”是爆笑的意思。晓明所发的5555让泰国朋友在伤心的时候觉得晓明是在幸灾乐祸, 因此非常的生气。正确的表达方式应该是เสียใจดวยนะครับ (对此我表示遗憾) 。

3. 将汉语和泰语对等

当中国学生被称赞泰语发音标准时

泰国朋友:คุณพูดไทยชัดมากเลยเรียนมากี่ปแลว

中国学生:ตรงไหนตรงไหน或ไมมีไมมี

在汉语里, 当面对他人对自己的称赞, 往往会谦虚的回答“哪里哪里”或“没有没有”, 习得者在这个案例中生硬地将汉语的表达方式套用了, 这让对方觉得很别扭。正确的回答应该是ขอบคุณคะ以表示感谢。

(二) 社交语用失误

泰语习得者的社交语用失误表现为不了解或忽视中泰两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

1.小刘初到泰国, 当他看到泰国同学篮球打得很厉害的时候, 本想夸奖对方“你真牛”, 以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他笑着说道:เธอควายจริงๆ泰国同学的脸色由笑转怒, 气氛非常尴尬, 小刘对此很不解。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里牛是勤奋勤劳的象征, 一般看到别人厉害都会说牛之类的话, 可是在泰国人的观念里“牛”却是特别笨, 特别蠢的象征, 骂人的时候用ควาย是最粗鲁的词语。

2.当几个中国学生外出游玩看到泰国妇女抱着两个月大的婴儿时, 原意是要称赞“你的孩子真可爱”, 他们用的句子是เด็กของคุณนารักจังเลย, 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妇女脸色表示出不悦。这句话存在这两个错误, 第一个是เด็ก使用的不恰当, เด็ก单用指“小孩”的意思, 但是被引申为“小白脸”之意, 一般指某某人的孩子或儿女恰当的词语应该是ลูก。第二个不当是, 在泰国夸奖刚出生不久的婴儿, 一般并不直接用นารัก, 而是用นาเกลียดนาชังจัง, 因为在泰国人的观念里把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儿说得可爱, 鬼怪会把他带走的, 要把婴儿形容得可恶可恨, 才容易养得活, 孩子才能快长快大。

恰当的说法应该是:ลูกของคุณนาเกลียดนาชังจังเลย

二、泰语人称代词语用失误形成的原因

(一) 母语负迁移

由于泰语习得者缺乏语用原则, 常常不假思索地习惯将汉语表达言语行为的方式与泰语表达方式混同在一起, 将汉语的表达方式套用到泰语中, 或者将具有不同语用特征的泰汉同义结构看作完全同义, 不加选择地乱用, 从而导致语用失误。

(二) 中泰文化差异

中泰两国对事物的价值观有所差异, 习得者不了解泰语在谈话中应当注重谈话对象的身份地位、亲密程度、场合、情绪等因素, 而是依照汉语文化习惯, 使得谈话不合时宜, 如对熟人或社会地位较低的人使用了过于礼貌的表达方式, 对陌生人或长辈使用了过于随便的表达方式。

(三) 教学策略

长时间以来, 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 造成学生有了语音、词汇、语法的知识, 但不知道该如何运用?什么时候用?何种场合用?对谁能说对谁不能说等语用条件和范围的不确定。

三、避免泰语人称代词语用失误的教学策略

(一) 语言与文化结合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 介绍和语言交际有关的泰国人的风俗习惯、社会心理、价值观念、特定的表达习惯等文化因素, 使学生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现象, 理解泰国人之所以这样表达, 是其文化因素造成的, 从而加深学生对泰语表达方式的印象和提高学习泰语的兴趣。

(二) 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模式避免交际失误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应通过轻松愉快的氛围来创设类似现实的语境, 使学生在学习泰语的时候置身于交际情境中。通过情景授课模式的反复练习, 学生能够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 这样在真实的人际交往中, 就不会有语无轮次, 说出不得体的或不合时宜的话。练习的方式可以多样, 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话题讨论等。

(三)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将泰语活用

除了课堂教学以外, 通过开展泰语角、中泰学生联谊、泰语电影沙龙等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 与泰国友人多多进行交流, 将泰语活用, 将课堂语言知识用活, 这更有利于学生培养泰语语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四) 通过多媒体为媒介培养学生语用移情能力

通过多媒体为媒介, 培养学生理解、感受泰国的文化习俗, 并设身处地在此文化背景下进行泰语的学习和应用。在泰国网站上收听泰语广播、泰国歌曲, 观看泰国电视剧、泰语电影、泰国广告、泰国宣传片、泰语综艺节目等, 使学生置身于泰语语言环境中, 耳濡目染地培养泰语语用移情能力。

四、结论

总之, 在什么语境中使用什么语言才恰当, 这就要求我们在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中, 既要注重语言知识的掌握, 又要重视语用能力的培养, 把语言形式的教学与语言功能、情景和文化的教学结合起来, 理解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心理习惯, 并能在用该语言表达思想时, 也符合其社会文化心理习惯, 培养学习者跨文化语用和交际能力, 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12

[2]张巨文.语用失误与外语教学.郑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08) .

[3]彭菲.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社交语用失误的文化因素.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2007 (12) .

[4]李悦娥, 范宏雅.招呼语—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出版社, 1998 (11) .

二语习得中的母语文化迁移 篇9

1.语言对文化的影响。“语言是一系列的声音、词语等并被人类使用来交流思想和情感。它是一种特殊现象。”语言是一系列具有自身文化价值的符号。“说话者通过使用语言来识别自身和他人;他们将语言看作其社会身份的象征。”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成果之一并且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凝聚了民族文化发展的所有成果,同时,语言还是文化的中心部分。语言的文化特征决定了语言迁移中必然存在着文化迁移。

2.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由社会的一切事物组成并在任何时候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是一个群体的生活模式,包括人们自出生就已经获得的一切,如语言、说话形式和内容、信仰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和精神基础。”由于每种语言都深深扎根于其文化当中,因此,在语言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文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文化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一门外语的细节。英语中有许多俚语和黑人英语,这些都包含了深层文化知识。如果学习者不能够理解其背景知识就很难弄明白这些语言的意义。因此,对文化理解的缺失也阻止了二语习得的顺利进行,例如,我们在汉语中称“幸运的人”,但其英语表达为“幸运的狗”。通常,中国人认为狗是不好的动物,而说英语国家的人则认为狗是人类的朋友,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够理解其文化知识就很难正确理解英语中“狗”的含义。

二、文化迁移的原因

1.思维模式差异。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且相互作用,它们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承载思维,反映人类的思维模式、心理特点和民族文化;思维决定语言,引导语言的使用并反映不同的语言形式和修辞方式。语言学习,尤其在外语学习过程更注重思维培养方式的形成,但又不局限于语言使用的理解和控制。了解该目的后,学习者不仅要积累大量丰富的语言,更要理解目标语思维方式特征以及目标语和母语间思维的差异以掌握外语学习的方向。当汉语学习者用英语来表达他们的想法时,他们会无可避免的将汉语的思维模式用于英语表达中,将母语翻译成目标语的方式会导致违反常规思维和反常规英语的出现,即中式英语,比如,根据中国人惯有的思维方式,我们不能将“婚礼和葬礼”直接翻译成“红白喜事”,外国人会难以理解。我们不能够翻译出这两种颜色,因为在外国的婚礼中,新娘都会穿白色的婚纱。如果我们将白色与葬礼联系在一起则会导致外国人的反感,而且如果我们将“葬礼”说成“喜事”,外国人会觉得不可思议的。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中国学生经常通过母语的中介角色来思考问题,而在表达英语句子时,学生则会用汉语来思考。虽然他们使用英语单词,但是所翻译的句子则是中式英语。

2.中西宗教差异。几千年来,中国文化都受孔教文化的影响,同时,道教、佛教以及其他宗教文化都深深影响了中国人民,因此,在汉语文化中,“天”指的是“天堂”而在英美文化中“天”则指“上帝”。事实上,两种表达中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信仰基督教且他们认为世上万物都是由上帝创造并安排的,他们还认为上帝是万能的并代表了真、善、美。

三、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负迁移

1.形成文化意识。一些理论表明在学习目标语过程中,要排除母语的干扰以建立新的模型、学习文化知识、了解其原因和效应并做出解释,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理论的共同之处就是母语文化和目标语言不仅保留了母语文化而且可以容纳外来文化。从此可见,要形成文化意识就应理解目标文化而不是用外来的眼光来看待文化。我们应当尽可能留意物质的隐含文化现象,将文化知识的这些启示点看作前提来适当拓展并尽力表达什么是文化价值。换句话说,我们不仅应当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应当积极引导他们去分析、辨别并形成什么是重要的或健康的,只有通过形成文化意识,我们才能发展成真正具有跨文化交际的人。

2.文化实践。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当极可能多地利用现代教学方法,比如英文电影或图片来向学生介绍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在对比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中西文化的差异以避免文化的负迁移,但是在课堂中,英语文化知识是有限的,因此,为了避免汉语文化的干扰,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来阅读大量的英文书籍,使其受英语文化的影响,尽可能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外语文化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受学生文化知识,而且是为了形成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思考模式,不同的文化传承和历史背景赋予语言不同的文化差异。总之,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文化障碍是我们交际中最大的问题。只要我们从文化知识开始,将文化意识作为桥梁,以文化理解作为目标,我们就能够完成跨文化交际。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语言迁移的理论并讨论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母语文化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英语学习的。最后,根据产生文化迁移的原因提出几点应对措施。

二语习得文化适应模式之运用 篇10

美国学John.H.Schumann在70年代末提出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的理论假设,为对外汉语的研究开辟了一条从文化角度看待语言学习的角度。因为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我们会发现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 有许多语言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语言中渗透着文化, 当我们用文化的视角来进行语言教学时,我们所遇到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就是一种从文化视角阐释二语习得效果的优劣。所以笔者在文中专门就文化适应模式理论的观点谈谈它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些启迪,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文化适应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二、文化适应模式的内容

(一)“文化适应“的定义

文化适应这个概念是美国民族学家罗伯特 · 雷德菲尔德、拉尔夫 · 林顿和梅尔维尔 · 赫斯柯维茨等人于1935年提出的。“文化适应”最开始被美国社会人类学家用于社会融合的研究之中,他们认为“距离”是导致两个文化群体分隔的重要原因,从社会和心理因素上做出改变将有助于两个文化群体更好地融合。

Schumann在70年代末将“文化适应”这个概念扩展到二语习得领域。他认为,文化适应指的是学习者在社会和心理上与目的语群体的融合,任何学习者在社会和心理上都始终处于与目的语群体从陌生到熟悉的这一进程中。学习者的文化适应程度是决定其二语习得水平高低的唯一因素。”

(二)社会距离与文化适应

社会距离是指二语学习者群体相对于目的语群体而言的地位,或学习者被目的语群体容纳并相互接触的程度。 Schumann提出了决定社会距离的7个因素。(1)社会主导: 二语学习者群体跟目的语群体相比,在政治、文化、科技或经济地位上处于优势或者劣势。双方社会地位越平等,社会距离就越小,越有助于学习者群体的目的语习得。(2)结合方式:二语学习者群体对目的语群体的文化所采取的三种不同融合策略——同化、适应、保留(3)封闭程度:目的语群体和二语学习者群体在职业、贸易、教育、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社会基础设施使用上的共享程度。双方共享基建设施,群体封闭性低,社会距离小,有益于二语习得。双方各自封闭,群体封闭性高,社会距离大,无益于二语习得。(4) 凝聚性和团体规模:指二语学习者群体在目的语群体里的团结紧密度以及群体的规模大小。二语学习群体在目的语群体中的团结紧密度越高,群体规模越大,双方群体的相互接触就越少,从而导致社会距离变大,二语习得的成功率降低。 (5)文化相似性:目的语群体与二语学习者群体在文化上的相似性越高,群体融合就越容易,社会距离就越小,从而二语习得的成功率越高。(6)态度) :目的语群体和二语学习者群体彼此间所持有的态度。 双方所持态度越正面,社会距离越小,越有助于二语习得。(7)预计居留时日:二语学习者群体期望在目的语群体中居留的时间。时间越长,双方接触越多,社会距离感越小,从而二语习得的成功率越高。

Schumann认为学习者与目的与社团之间的社会距离是制约文化适应程度和第二语言习得水平的重要原因。只有当社会因素不起决定作用时,心理因素才起作用。

(三)心理距离与文化适应

心理距离是二语学习者个人对目的语群体的语言和文化的总体心理感受。Schumann提出了4个构成心理距离的心理因素。(1) 语言休克:指二语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过程中产生焦虑和恐惧,不敢开口说话的心理状态。(2) 文化休克:是二语学习者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文化中失去了熟悉的文化土壤而产生的压抑和焦虑。(3) 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原因和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希望达到的目标。(4) 自我透性:又称为“语言疆界渗透性”。指的是二语学习者语言自我的塑性和僵化程度。学习者对外语学习的心理抑制作用越强, 自我透性越弱, 语言信息就越不容易吸收。Guiora (1972)认为,成功的二语习得或许建立在学习者能否消除心理抑制和心理上对目的语输入的开放程度上。

三、文化适应模式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学习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目的在于寻找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 即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和作用。文化适应模式从文化的角度看语言习得,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的同时,也启示着我们的教学实践。

(一)创造真实的教室环境

改变教室的环境陈设,让陌生的教室环境变得真实而亲切,可以减少学习者的文化焦虑。在教室里放置有文化特色的工艺品,张贴中国山水画,在学习环境中尽可能的渗透进中国的文化元素,让学生母语在文化的氛围中。实物展示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加他们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二)开办国际间的合作项目。

为了降低封闭性和凝聚性,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展国际, 校际间合作办学来加强国际交流, 互派留学生,使外语学习者真切地体验目的语社团文化。

(三)教师要给予学生鼓励和信心。

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学生的鼓励,鼓励学生用目的语交流,克服语言休克,要及时肯定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首先,鼓励要具体: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表扬学生在学习中展现出来的独特的优秀的方面。其次,每个人都得到赏识的机会,注意鼓励的多元化。比如在教室展示他们的书写作品和作文。

(四)采用文化对比法。

将二语学习者的母语同目的语从词汇、语法、语用等项目加以对比,指出其中的差别。比如英语和汉语中的亲属称谓的词语,很能反应中外亲属关系的不同。中国的羊年,英国人不知道该用Sheep还是Goat, 还甚至引发了中国民俗专家的讨论。中国的羊年是泛指的羊,而由于欧洲的牧羊业发达,对羊的认知是不同的,所以反应在词汇上。

(五)在教学中加入文化旁白。

在进行语言教学的时候把文化因素融入教学内容介绍给二语习得者。为了增强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主动地加入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例如每逢到了我国的传统节日,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介绍我国民俗传统的由来,在讲解生词,尤其是我国的成语时,可以为汉语学习者讲一讲每个词语的由来。这样对于枯燥的字、词学习也增加了一定的趣味性。

(六)进行角色扮演,融入现实生活

大多数汉语学习者来华学习,都只是在课堂上进行学习,远离目的语的团体。正如Schumann为“心理距离”下定义时所说“心理距离是从个人与群体间的关系出发,考察作为个体的学习者由于情感因素造成的与目的语群体的距离”的观点,我们在进行汉语教学活动时,除了课本上要求规定汉语学习者需要掌握的字、词、句式、语法等外,对外汉语教师还应该进行适当扩展,根据课文规定的情景分别进行不同角色扮演,增加学习趣味性,寓学于教。

四、结语

文化适应的过程就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这就启示对外汉语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文化观点, 建立系统的文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语言的过程中,促使学习者也能树立起跨文化的语言观,对文化差异有一个开放包容的态度。在教学中,教师为学习者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尽量减少学习者和目的语文化的心理距离,并从学习中去适应中国文化,去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真正的掌握这门技能, 真正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

摘要:美国学者John.H.Schumann在70年代末提出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的理论假设。从社会认知学和心理学角度探讨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在习得速度和成效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本文回顾文化适应模式的主要内容,从社会和心理两个因素谈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会遇到的问题和可行的办法。

跨文化习得 篇11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 移情 语用移情 课堂教学 文化导入

一、引言

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以下简称SLA)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语言教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语言工作者对SLA的研究已经不再仅限于对教学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研究,而是将重点转移到对SLA的主体和中心,即学习者的研究上来,并渐渐关注学习者的内部因素——情感以及这些情感对习得的影响。

(一)情感因素(Affective Factors)

所谓SLA中的情感因素是指人们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发挥着动力功能和信号功能的感情(秦乐娱,2004)。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对SLA的影响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一个人的内在情感因素对于他能否成功地掌握第二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

语言学界对情感因素的关注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把情感研究的成果吸收到自己的五大假说理论中,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该理论认为情感因素直接影响SLA,它会对语言输入进行过滤,从而阻碍或加速SLA。Krashen在情感过滤假说中提到,当语言习得者没有动机、缺少自信心或心情焦虑、有防范心态时,其心理屏障就会增强,这就使得情感受到过滤:情感过滤量越多,允许进入语言习得过程的输入量就越少;相反,情感过滤量越少,语言习得的量就越多。由此可见,情感过滤是阻碍语言习得者充分吸收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心理障碍,妨碍语言习得者充分利用可理解输入,当情感屏障较强时,习得者也可能听懂或读懂语言输入,但到达不了语言习得机制。(黄颖,2002)

Krashen的理论对SLA理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自此,语言学家开始着手对此进一步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初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影响SLA的情感因素是相互交织的,包括自尊(self-esteem)、抑制(Inhibition)、动机(包括兴趣)、态度、焦虑、移情、文化适应性、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对个体的文化期望值)等等。下面将着重介绍“移情”因素,特别是“语用移情”以及与之关联的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

二、移情及语用移情

移情与语用移情是应用语言学中两个类似却隶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两者都对SLA产生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影响,但移情是学习者内部因素的一种表征和体现,与动机、态度、焦虑等同为习得的内因;而语用移情则侧重于文化方面的涵义,倾向于鼓励学习者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有意识地对目的语文化加以认识和了解,并牵涉到教材与课堂中的文化导入问题。可以说,在目的语习得和文化导入之间,移情和语用移情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一)移情(Empathy)

移情指能够去想象、领会别人的思想、情感和观点并与之产生共鸣(杨红艳,2004)。

移情可以影响人们对说不同语言和来自不同文化的个体或群体的态度,同时也会影响学习者学习另一种语言的效果。SLA需要广泛的交际活动,而这些交际活动就需要复杂程度的移情。为了进行有效的交际,学习者就需正确理解别人的认识和情感等状态,了解别人的真实意图,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否则,交际就会中断或失败。(吴雪云,1997)因此,移情问题在SLA中显得十分重要。

(二)语用移情

语用移情是移情在语用方面的拓展和推衍,也是语言习得的较高境界,它要求语言习得者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必须熟悉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以该文化作为交际背景进行言语交际(张仰奋,1996)。语用移情要求言语交际的双方情感相通,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编码或解码。很明显,语用移情用于SLA中便是:语言习得者理解、感受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设身处在对方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语言的学习与运用。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在言语交际中运用语用移情,美国语言学家Hanvey认为必须经过如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表面的明显文化特征的识别,人们的反应通常是对这些特征感到新奇和富有异国情调;第二个阶段是对于细微而有意义的与自己的文化迥异的文化特征的识别,反应通常是认为不可置信难以接受的;第三阶段与第二阶段相似,但通过理性分析认识到,文化特征是可信的;第四阶段是指能够做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来感受其文化,也就是说由于极其熟悉该文化而认为一切都能接受:即思想感情已溶合到对方的社会文化中,这便是语用移情(pragmatic empathy)。(张仰奋,1996)

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也就是进行言语交际的过程,而这很明显就要关涉到跨文化交际的问题。我们注意到,凡是涉及到移情和语用移情的概念,就必然涉及到文化,特别是交际文化方面的问题。那么,语言与文化在SLA中学习者的语用移情方面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三、SLA中的语言与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息息相关、互相依存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文化的载体和可觀测的表现形式,它不仅代表了文化中特有的民族信念,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则代表了某种民族或社会群体的特有内涵,它通过语言这一媒介才能更好地传播和交流。

(一)文化的定义

文化的经典定义,是1871年由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他首次将“文化”(Culture)作为一个中心概念加以提出,并对其涵义作了系统的表述:“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严玫玫,2002)

文化在语言学习与研究中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19世纪,学者们就在注意到从历史角度,解释语篇语言时考虑其所处的年代及其文化因素,将语言研究与历史比较语言学紧密地联系起来。只是到了20世纪中叶因受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外语学习与研究才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文化色彩。幸而自20世纪70年代起,这一现象得到了改观,文化研究这个学科被认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及其对语言——文化语篇的分析能力及解释能力”。(仓兰菊,1998)

(二)语言与文化的共性和个性

人类具有大体相同的生理结构与心理反映。因此,不同民族在认知基本相同的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必然是基本相同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及表达、承载这些文化的不同语言也必然有着相似、相通之处,即人类文化与语言有其共性。另一方面,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客观世界并不完全相同,不同民族在认知经验方面势必存在差异,即民族文化的个性。而语言既然有承载文化信息或内容的文化功能,那么不同民族的语言也一定有区别于其他民族语言的个性。

一个人的语言习得和文化习得是相辅相成、同时进行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是在母语文化、价值观与主流文化、价值观之间进行学习的。可见,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是一个人的认知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

学习者的SLA与教师的课堂教学紧密相关,学习者初学母语之外的一种语言,必然需要专业人员的系统教授和指导,并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期让他们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因此,既然目的语与目的语文化是相互渗透的,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又是相辅相成的,那么,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就成为了SLA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四、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的同时需要导入相应的文化内容,这已经成为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界的共识。什么是文化导入,文化导入应当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应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文化内容,都是大家关注和值得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導入(Acculturation)

按照Brown(1980b)的解释,文化导入是第二语言习得者逐步认同新的目标语文化的过程。

Brown的文化导入观点:根据语言习得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吸纳目标语文化的能力,把文化导入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刚接触目标语文化的兴奋和欣快;(2)文化震惊,导致对目标语文化的迷惑或厌恶;(3)文化压力,逐步认同目标语文化;(4)吸纳目标语文化或同化于目标语文化。Brown认为第三级最为重要。

Schumann(1978a,1978b,1978c)认为SLA只是文化导入的一个方面,一个SLA者导入目标语群体文化的程度决定了他习得第二语言的程度,在此基础上,Schumann提出了文化导入模式(Acculturationmodel)。他说,SLA的成功程度是由SLA者群体文化和目标语群体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决定的。所谓社会距离是指一系列社会因素阻挠SLA者作为群体文化的一员同目标语文化接触。所谓心理距离是指一系列感情因素影响SLA者作为习得个体习得语言。社会距离起主导作用,心理距离只是在社会距离不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下发生作用。(赵晨,2002)

(二)文化导入的内容

文化导入的内容都与目的语有关且带有目的语文化特色的文化、历史、民俗等知识,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习俗文化 贯穿在日常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风俗习惯等原因形成的,如称谓、招呼、问候、询问、道谢、致歉、告别等用语的规约。

2.思维文化 由思维方式形成的文化内容,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由大到小的特点,讲时间按年月日、说地址从国家省市县区直至街道和门牌号。

3.心态文化 由民族心理和社会意识渗透于文化中的文化内容,如价值观、道德观等。

4.历史文化 由文化的历史发展和遗产积累而产生的文化内容,如“推敲”“矛盾”等词以及成语的由来。

5.汉字文化 由中国文字形态特点决定的文化内容。

另外,还可以增加一项伴随语言同时发生或表示一定语言含义的体态文化,如中国人表示欢迎或礼貌的握手、伸出大拇指表示称赞等等。

(三)文化导入的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除了注重其知识性之外,目的语文化的涵义和用法也需要讲解清楚,以免学习者在运用时发生偏误。

首先,要把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结合起来,逐渐提高语言习得者的跨文化意识。第二语言习得是在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语言学习,不仅让习得者熟悉地掌握语言知识,而且,要让他们学会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中正确、得体地运用语言。诸如经济收入、年龄、宗教和政治信仰、婚姻状况之类的“非自由话题”导入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要着手分析词汇和语法的外在含义,即社会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利用直观教具、通过语解分析以及在课外举办文化知识讲座等手段来提高习得者对语言的理解力。教师在文化传播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教师要有更高的跨文化意识。

再者,在教材编写中,应注意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课本撰写者应不断地把有关文化方面的知识注入课文中。

最后,既然学习者和目的与文化的交流可以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input)来完成,我们也可以在导入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真实的目的语语言材料来影响学生的文化导入程度,进而影响学生的过渡语,使之向目的语靠拢。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语言输入必须是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赵晨,2002)。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习得第二语言的外在标准,为以后的言语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SLA与文化导入之间大体存在着这样的过渡关系:SLA——第二语言学习者——情感因素——移情——语用移情——目的语文化——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这也是本文论述的主线。可以看出,在SLA过程中起作用的诸多因素之中,教师的目的语文化导入与学习者本人的移情作用相结合,是促进SLA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仓兰菊.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文化移入与外语教学[J].华南理工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试刊.

[2]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A].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四

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3]黄颖.情感因素与外语教学[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2,(2).

[4]秦乐娱.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1).

[5]吴雪云.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情感因素[J].外语电化教学,1997,

(4).

[6]严玫玫.文化背景知识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渗透[J].伊犁教育学

院学报,2002,(1).

[7]杨红艳.学习者情感因素与语言教学[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3).

[8]叶盼云.交际中语言和文化的双向选择[A].中国对外汉语教学

学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9]张仰奋.语用移情与第二语言习得[J].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1996,(3).

(本文受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项目06QN05资助。)

跨文化习得 篇12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ILP)is a second-generation hybrid.ILP has been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nonnative speakers’use and acquisition of linguistic action patterns in a second language(L2)(e.g.,Kasper,1989b).Pragmatic transfer,as a domain of ILP,has been a challenging issue in this new area.Seen from Kasper(1992:203-231),pragmatic transfer refers to the influence exerted by learners’pragmatic knowledge of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ther than second language on their comprehension,production and acquisition of second language pragmatic information.Because of its potential risk to communicative success,the focus has been on negative transfer.Negative transfer has been attested to at the sociopragmatic level.

Actually,little has yet been done to investigate more closely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pragmatic transfer is or is not operative.Since a great many researches have been done on refusals,apologies and requests,the speech of complaints hasn’t been amply documented.In addition,few researches have been devoted to studying the cultural transfer in the complaints of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So it is quite necessary to make a deep-going study on this aspect of complaints.It’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Chinese EFL learners’pragmatic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2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Wolfson(1989:110)has made the study of“speech behavior-surface forms and the reflection of cultural values”,she mentioned:“a speech act or act sequence,whether it be apologizing,thanking,scolding,complimenting,inviting,greeting or parting,has important cultural information embedded in i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features of interlanguage with respect to the speech act of complaining,it is necessary to first establish baseline the two language cultural norms.Here are the focus on collectivism in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individualism in the western culture.Due to these two cultural norms,when Chinese EFL learners complaining,there exists significant different strategies and cultural transfers.

2.1 Collectivism in China

ism,which is collectivist orientation and emphasis Collectivism.Collectivism contains many communication variables,such as indirect speech,concern for others,saving face,etc.They can all be found in the Chinese culture.Thinking of human relationships,Chinese tend to avoid conflicting arguments as much as possible.Even when the speaker is offended and wants to complaint,he or she still more likely use some politeness strategies for worrying about interpersonal tensions.Harmonious relationships and interdependence are highlighted in Chinese culture.When Chinese EFL learners complaining or voicing censures,they tend to transfer Chinese cultural norms and behaviors.For example,hints are frequently used and confrontation are avoided in context.

2.2 Individualism in America

On the contrary,western culture values individualism highly.Samovar and Porter(2002:62)hold that“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pattern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individualism”,which emphasizes the individual performance,personal goals and the principle of competition rather than cooperation.Under this value,everyone tries to furnish the individual“self”:self-confidence self-assurance and self-freedom to express himself and declares publicly his own different opinions.When offended,speakers prefer to complaint directly,criticize others and concern less for“face”.Thus,when American speakers decide to voice the censure,they tend to use without redress strategies to complain the socially unacceptable acts or H.What’s more,they show little sensitivity about social status which is overwhelming in Chines culture.

3 Cultural Transfer Caused by Different Cultures

In terms of cultural transfer,it means that people unconsciously conduct their thoughts and behaviors from their own cultural norms and valu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Due to the different cultural values and norms,we must raise our cultural awareness to avoid misunderstandings or conflicts in communication.Undoubtedly,cultural transfer research is quite necessary and significant.

From the above analysis of complaining strategies both in China and America,we got that Chinese culture is more indirect while American culture tends to be direct.In addition,different social variables,such as power and distance,etc.will also influence the strategies of complaining somehow.Generally,Chinese are more sensitive than Americans facing these social variables.For instance,if there exists power distance,Chinese tend to use different strategies towards“in-group”and”out-group”people.They seem to be generous to“in-group’’people but strict to“out-group”ones.As for Americans,they are less likely to do this.Accordingly,Chinese EFL learners tend to transfer their native cultural values and norms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when complaining in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4 Implications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flicts,thus it’s meaningful to master something about the target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In EFL,teachers in China should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e teaching consider the following three suggestions into their practice work:

First,language teachers should improve learners’cross-cultural awareness.Comparison can serve as an effective approach.By comparing learner’s native culture with the target one,students can get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m and then breed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rapidly.Meanwhile,bearing in mind of the different strategies in speech acts using by Chinese and Westerners,learners can consciously avoid the Chinese conventions caused by cultural transfer when meeting the similar situation.

Second,teachers should develope learners’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during teaching program.“Teaching aims should focus on facilitating learners’acquisition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the ability to speak both accurately and appropriately”(Wolfson,1989:36).In pragmatic teaching approach,task-based learning(TBL),is advised to be integrated and effective in the process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cultivation.This approach assembles students in a communicative context to perform and practice their pragmatic language and provides an real like environment to promote the natural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Third,teachers should instruct cultural knowledge with the help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classroom activities.The chosen teaching material should be well-designed to forge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and list the comparis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languages.In addition,teachers can make learners do some role-play activities.Participating activities in a real cultural environmen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target culture.

5 Conclusion

Nowaday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ppens in our life everyday.It is an urgent demand for the EFL learners to be aware of cultural difference and transfer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omplaint is a common linguistic phenomenon.It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culture.Therefore,Chinese EFL students should know how to complain appropriately under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in order to fully master pragmatic acquisition and perform successfully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摘要:语用迁移是语用习得过程中重要的跨文化交际现象,目前主要是通过言语行为展开研究。抱怨在人类交际中是一种威胁听话人面子的言语行为,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受社会变量的影响不同,采用的表达模式不尽相同。对比中美文化间的差异,可了解中国学习者是如何受文化迁移影响而实施抱怨语的。深化对抱怨语行为中文化迁移的研究,有助于恰当使用抱怨策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并对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产生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抱怨语,文化差异,文化迁移

参考文献

[1]Chen Guoming,Starosta W J.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 cation Press,1997:16-17.

[2]Kasper G.Pragmatic transfer[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1992(3):203-231.

[3]Samovar L A,Porter R E.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62.

上一篇: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下一篇:展示设计中的色彩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