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性知识习得(通用8篇)
教学实践性知识习得 篇1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对高校英语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不仅要传授英语基础知识,且需要重视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演讲教学作为高校英语教学的一部分,是学生英语语言、思维能力的具体反映,将演讲教学引入到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二语习得理论建立在第二语言习得规律及过程基础之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将该理论引入到英语演讲教学中成为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
二、二语习得理论概述及其与英语学习关系
二语习得理论最早由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理论中强调无论学生处于哪个阶段,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都会采取习得与学习两种方法。其中习得是指通过语言学习获得,简单来说,学生与外界保持沟通和交流,能够对外部世界形成不同的认知,并在潜意识中对语言有所了解和掌握,最终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习得与学习存在本质上的差别,习得绝非刻意而为,而是在学生无意间便掌握的一种语言。但是学习则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够获得语言知识。在此过程中,对语言规则、形式的学习,最终掌握语言的应用方法,深化对语言的认识。
二语与外语存在一定差别,主要在于学习者。针对二语习得的研究更多是在母语基础之上,人们如何学习其他语言,强调过程的重要性。但是所学语言是否属于第二语言,还需要根据本国语言的地位决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划分,科学运用语言规律[1]。一般来说,我们会按照学习语言是否存在同一语系判断。如针对汉语与英语来说,二者无论是在语言特点、还是文化背景上都存在区别。英语在我国属于第二语言。但是在欧美国家则属于母语。
三、基于二语习得理论,高校英语演讲教学实践策略
出于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考虑,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引入演讲教学。在二语习得理论基础上,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笔者采取任务型教学方法,构建高效演讲课堂。详细来说。
(一)营造现实学习氛围
二语习得理论认为要想增强学生的语言意识,应营造现实学习范围,促使学生能够处于在特定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接受了解和学习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围绕着演讲主题营造现实学习氛围,如在阶梯教室开展公开演讲教学,营造真实的演讲氛围,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演讲教学中。另外,在特定氛围中,能够培养学生语言意识,引导学生掌握外语交际能力,更好地进行英语演讲[2]。
(二)合理布置任务
英语公众演讲作为一门具有实践性特点的课程,因此组织演讲活动成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时情况,安排两到三次正式演讲任务,并将演讲划分为介绍类、信息类等多个主题[3]。布置任务之前,教师应划分好话题范围,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权,促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然后收集支持题目的资料,撰写好演讲大纲和演讲稿,让学生准备一段时间后,在演讲教学中,让学生脱稿演讲,之后让其他同学提出问题,演讲学生作答。
(三)强调互动教学
基于二语习得理论,高校英语演讲教学中,教师应强调互动教学,不仅要给予演讲者更多关注,还需要适当给听众分配任务。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对演讲全程进行录像,为课后反复总结学生语言问题提供支持,且能够帮助学生自我反思,逐步完善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演讲教学最后阶段,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临时表现、录像资料等进行教学评价,从语言形式、内容表达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演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正意见,采取书面形式反馈呈现出来,让更多学生也能够学习到更多英语演讲经验。
有效的语言输出应建立在学习者自我反思和完善基础之上。只有演讲语言媒介、信息内容被学生充分理解,才是成功的语言输出。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录像手段、课后评价,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检查,不断提高演讲水平。
(四)努力消除学生紧张感
英语演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即兴演讲、问题回答等多种演讲形式,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需求。为了不断提高演讲难度,教师可以安排演讲学生与其他班级学生一起学习,通过不同渠道缓解演讲紧张情绪[4]。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选择感兴趣的话题,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互相交流意见,以此来增强演讲互动性、交际性,努力消除学生紧张感,从而在演讲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英语演讲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正视自己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平台,通过不断学习和训练,能够培养学生演讲和表达兴趣,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将肢体、眼神等语言整合到一起,为学生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利用英语语言交流提供更多支持。
四、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二语习得理论作为一项重要理论,在提高高校英语演讲教学有效性、优化教学方法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因此针对高校英语演讲教学来说,高校英语教师应立足于当前教学现状,坚持科学、合理原则,结合教学内容,围绕着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演讲环境,逐步消除学生口语表达紧张情绪,增强学生语言意识。另外,在教学中,还可以与任务教学法等整合到一起,不断提高英语演讲教学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英语综合实践能力全面发展。
摘要:文章从二语习得理论概念,分析其与英语学习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高校英语演讲教学特点,对二语习得理论基础上的高校英语演讲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二语习得理论,高校英语,演讲教学,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谈谷雨.二语习得理论在高校英语演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04):59-60.
[2]朱伟利.浅议二语习得理论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启示[J].才智,2015,(06):253.
[3]谈谷雨.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演讲中的问题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5,(04):74-78.
教学实践性知识习得 篇2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方性知识;传播与习得途径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3)01-0014-06
一、绪论
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是与普适性知识相对应的一个学术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情境(如历史的、地域的、民族的、种族的等)中生成,并在该情境中得到相关人群确认、接纳和推广应用的知识体系。截止2012年5月,若向EBCOhost系统输入“local knowledge”这一术语,搜索的结果共计显示3651条在案存录;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地方性知识”术语后,获得的搜索结果为160条在案存录,足证这一术语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可和接纳。此外在“百度”“京东商城”“卓越网上书城”“淘宝网”“孔夫子旧书店”“阿里巴巴”等各大网络售书网站搜索以“地方性知识”为题的著作,发现只有2本。这说明,该术语在国外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接纳,但在国内却处于初步接收阶段。
当代少数民族依然拥有极为丰富的地方性知识,这些知识在现代化的今天仍然不失其珍贵价值,是各民族文化的精华。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各民族地方性知识正在遭逢一场空前的外来文化冲击。民族文化的传承连同地方性知识的延续逐步陷入困境,地方性知识的延续和创新严重受阻,后继乏人。特别是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其地方性知识的延续受到的冲击更大,传承更艰难,有的已经处于濒临消亡的边缘。
据某些人类学家估计,如果不再加以特别的重视、保护、发掘和利用,这些少数民族的地方性知识就有可能在1020年间消亡,鉴于地方性知识的载体是活生生的个人,他们必然具有个性化这一特质。地方性知识中的各项技术技能、知识点都保存在个人的头脑中,致使传承绝技的行家,如果在一代人当中没有实现可靠的传承,那么相关的绝技就会从人类的知识宝库中消失,全人类的文化遗产也会因此而蒙受损失。正因为如此,对人口较少民族的地方性知识传承加以格外关爱尤其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拟以当代云南少数民族地方性知识的传播和习得途径为例展开探讨,意在揭示传承习得途径的一系列新变化,评估各种途径的利弊得失和创新利用的可能,以便为当代少数民族地方性知识的发掘、整理、创新和利用等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个前期铺垫。
二、当代各民族地方性知识传播和习得的新变化
经过对文献的梳理并辅以实地调查,从中发现除了正规的学校教育外,当下传播和习得的途径大致可以粗分两大类,其一是传统的传播和习得途径;其二是现代社会新涌现的传播和习得途径。前者包括主要包括传统的家庭生活、村社的日常生活、宗教祭祀、年节庆典,后者包括有组织地培训活动、民族传习馆、网络交流、广场文娱活动、电视传媒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传统的途径还是新起的途径,他们都互有优劣,使用的对象和场域又互有区别,但只要利用得法,真正做到扬长避短,他们都可以为当代各民族地方性知识的传承和习得做出积极的贡献。特别是对人口较少民族的地方性知识的抢救发挥关键性的作用,他们都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文化多元格局可资利用的手段。
(一)传统途径的翻新
家庭生活、社区交流、宗教祭祀、年节庆典等传统的知识技术技能习得途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一直对地方性知识的传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当代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新变化,传统的途径虽然受到各式各样的冲击,但他们对地方性知识的传播功能依然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发挥传播功能的手段、方法、工具也获得了一系列新的内容,不仅可以强化其功能的发挥,而且还能顺应时代的需要,对地方性知识的创新起到无法替代的推动作用。以下仅就某些典型的传统途径的翻新做例举式的探讨。
1.通过家庭生活传播和习得途径的翻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人被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家庭生活,对于少数民族而言,不仅是地方性知识传播的最初方式,也是地方性知识习得的重要渠道。由于文化传统所使然,不少民族的家庭生活往往围绕火塘而展开,各家庭的火塘很自然的地就充当了地方性知识传播和习得的场所。
这里仅以哈尼族为例,在哈尼族的火塘边,家庭成员传播和习得地方性知识是以“哈巴”的方式进行。“哈巴”是该民族一种说唱艺术形式,也是哈尼人的一种生存、生活、发展的工具,用以解释宇宙、向神明祈祷,总结生产生活经验,传播生产生活知识,团结和鼓励哈尼社会成员同自然、社会斗争,以获得最佳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1]。哈尼人认为,火塘中的火是智慧之灵魂,这灵魂无不附于火塘边每个人的身上。主持“哈巴”说唱的人必须是那些上了年纪、阅历丰富、智慧超群、品行受到尊敬的人。每逢夜幕降临或农闲时间,哈尼族成员往往以“家户”为单位围坐在火塘边,由历经坎坷饱经沧桑的老人以“哈巴”的形式说唱本民族历史、家族兴衰、伦理道德、生活习俗,乃至农业生产等各方面的知识。由于这些知识都植根于本民族文化之中,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特色,借助于火塘与哈巴所营造的温馨的家庭氛围,从而使得传承与习得过程成为一个潜移默化的自然接受过程,在场的每一位成员在耳濡目染中陶冶了性情,接受各式各样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并在家庭的群体氛围中达成共识,内化个人的本能,既尊敬了人际的团结和谐,又赋予了他们生存与发展的本领。① ①瑞丽为孔雀舞传承人培训基地授牌.瑞丽江——云南德宏瑞丽市门户网.http://www.rlr.gov.cn/News/RLnews/2011-12-22/RuiLi@1112228515592.html.
到了今天,火塘和“哈巴”虽说仍然还是哈尼人一项传播和习得传统文化的基本方式,但是在他们的家庭火塘场景中,所习得的地方性知识和技术技能却有了一系列现代化的新内容,参与的受众也超出了纯家庭成员的范围,地方性知识的辐射面也借助了现代社会的助推而迅速扩大。
不少民间的特殊行业,尤其是各种民间艺术、民间工艺和民间医药等地方性知识主要还得靠家庭生活这一传统方式去获得传承和发扬光大。例如,云南省鹤庆县标祥九龙工艺品加工厂的厂长寸发标,其精湛的银器、铜器制作技艺就是通过家庭传承而习得的。他所设计制作的九龙壶、九龙火锅深受国内外客户喜爱,因此曾被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而今,在他的家里地方性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传承依然还沿袭着远古的传统,在家庭生活中代代相传。不过接受相关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人不再是直系的家庭成员,比如他正在指导来自四面八方的20个徒弟,已经成了他们的准家庭成员而获得技艺的传承,同时这些年轻人又从四面八方各自携带着不同知识、技术和技能,在这个扩大化家庭中获得了共享,并推动了传统工艺的创新,还借助他个人所获得的荣誉以及大众传媒的助推,使本民族的地方性知识获得了现代意义的话语权,从而使得这样的技术和技能的影响范围和共享人群飞速扩大,传统的途径在悄然中坐实了“旧瓶装新酒”。看不到地方性知识传播中的发扬光大,显然不利于此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2.通过社区交流传播和习得途径的翻新。少数民族的社区交流是一项群体性的活动,它必然要受到各民族的生存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以及传统习俗等诸多方面的交互影响,它也是少数民族地方性知识传播和习得的重要途径之一。经由这些社区交流传播和习得的地方性知识,在以往主要包括本民族历史、生产生活经验、宗教信仰、道德规范、价值观等等。但到了今天这种传统的途径虽说表面上仍在延续,但同样发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新变化。原因在于这一传统途径具有群体对群体这一鲜明特色,因而参与者的来源和影响面具有更广阔的空间,加上现代社会中人际交流的频繁化,传播习得的内容和受众拓展空间更大。
例如,西双版纳傣族的生态观,就是通过被称为“赕佛”的社区交流而获得传播和习得。随着“赕佛”逐步推向旅游经营项目的前台,参与者早就突破了社区固定成员的范围,借助这一形式而获得传播的生态观同样渗入不少全新的内容。傣族传统立足于佛教经文仪式,去阐释人与生态系统和谐共存的生态观,但助了佛的名义,不仅在村寨民众中获得了传承,而且也感化了为消闲而来的游客,使他们也获得尊重自然的感悟。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中极为时髦的生态危机、人际关系和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话语也可以在敬佛和礼佛的宗教氛围中传递到没有出过村社的乡民心目中,助推他们对传统生态观的推陈出新,从而使他们传统的生态观获得科学和合理的诠释。看不到这一系列新变化,对地方性知识传承盲目悲观显然不符合西双版当代“赕佛”的客观事实。
3.通过宗教祭祀传播和习得途径的翻新。各民族信仰的宗教互有区别,但无论他们信仰任何一种宗教,其宗教活动都是各民族地方性知识传承和习得的重要途径之一。
各民族传统的宇宙观以及依附于这样的宇宙观而汇编起来的经验总汇,都会将各式各样的地主性知识、技术和技能囊括其中,借助于宗教信仰的整合功能,凝缩在具有宗教意识的长诗、口述诗和神话传说中,并借助宗教活动做媒介,传承和习得了其间的地方性知识、技术和技能。例如,彝族的长诗《勒俄特依》《梅葛》,纳西族的《创世纪》,傣族的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阿昌族的《遮帕麻和遮米麻》等就是如此。
彝族的太阳历,傣族的傣历,藏族的藏历,傈僳族和佤族的物候历等,都是指导人们生产生活的天文历算、知识总汇。这些世代积累的天文学、生态学、地理学地方性知识不仅可以丰富现代科学的内容,而且对指导当地各族居民的生产生活,规约各族成员的行为至今还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除了天文历算外,民族医药知识也至关重要。如藏医、彝医、傣医、苗医、瑶医等都有自己的医典,而且这些医典都与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密切相关。往往是在宗教氛围和宗教活动中实现了他们的传承和习得,比如,藏族的活佛高僧往往就是医术精湛的神医。无论是在藏传佛教的宗教活动中,还是在彝族毕摩的宗教祭祀和各种驱鬼招魂仪式中,各民族的传统医药都可以获得顺利的传承和习得,同时又在宗教活动中不断地被赋予了一系列新的内容,并将这样的地方性知识传播施惠于异民族的成员。
4.通过年节庆典传播和习得途径的翻新。各民族的年节庆典活动也是地方性知识传统习得途径,而传播内容的主体主要是哪些较为具体的技术、技能和知识点。参与者在娱乐和庆祝的过程中,通过耳濡目染而接收这些地方性的精神财富。每个民族的年节庆典异彩纷呈,本文恕不一一列举,但却有义务指出这样的年节庆典就实质而言,兼具了时装发布、美味品尝、竞技比赛等多重具有现代意义的功能。参与其间的本民族成员,乃至外族的游客都可以从中获得该民族传统的特殊技能和技术,也可以极大地丰富自身和知识库藏。比如云南省大姚县彝族的“赛装节”就是名副其实的时装发布盛会,每一个参与者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还可以和服装的制作人切磋成衣技艺,使相关的地方性技术不仅获得了传承而且获得了传播。外来的衣料也是在这样的活动中被彝族乡民所吸收,从而丰富和创新了本民族的地方性成衣技艺[2]。再如哈尼族的“长街宴”则是名副其实的美食品评盛典,每逢“昂玛突节”(这是哈尼族人民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节日),哈尼人家家户户要做黄糯米饭,染三色饭,还要烹饪猪、鸡、鱼、鸭等肉食,而且还将长期加工贮存的牛肉干巴、麂子干巴、肉松等近40种哈尼族风味菜肴抬到指定的街心陈列出来,每个家户备办1至3桌酒宴,家家户户的酒宴“一”字儿排开,连成一条700多米长的街心宴席,他们称之为“长街宴”。 毋庸讳言,这是中国最长的宴席。从2004年起,绿春县已连续4年成功举办“中国·绿春哈尼十月年长街古宴”活动,并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誉为“世界上最长的宴席”,列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2008年的绿春长街古宴共摆设了3050桌洒席,总长度超过4000多米,参加人数达1万余人,其人数和规模再次刷新了世界吉尼斯记录。① ①长街宴.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137048.htm?wtp=tt
“昂玛突节”和“长街宴”虽说是哈尼族文化的一个缩影,但更重要的还在于这一富有特色的传统,借助了现代社会习尚的助推,并得到了非物质文化传承理念的支持,再加上现代各种传媒的推介,真正做到了传统的升级换代,具有了现代化的内容和世界性的意义。而其中对地方性技术技能的习得更是花样翻新。
每一个哈尼族家庭的主妇,在这一年节盛典中既是不领工资的教官,又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机遇。她们在推出酒宴的同时,也在推销自己的技艺,接受各民族来客的赞美、颂扬而获得心里的满足。在本民族文化的集中展演中,赢得了本民族文化的自尊和自信,而每一位参加者只要你愿意,都可以现场求教、现场实践,还可以即兴表演自己的技术和技能,从而不仅使哈尼的烹饪技艺得到了传承和习得,同时还获得了创新,更是赋予了现代化和世界化的内涵。
除了具体烹饪技艺外,待人接物的礼仪,各种技艺的表演也在这样的社会中一并得到传承和习得,同时接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成员的品评,从而助推了哈尼族地方性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创新,加快了哈尼族地方性知识与普适性知识的接轨。而今哈尼族乡民虽然还不能全面掌握营养学、生物学、物理学的概念和知识,但是在他们夸耀自己菜肴的同时,已经在无形中接纳了营养成分、火候、保鲜等时髦语汇,甚至用这样的时髦语汇使自己的技艺生色。说“长街宴”仅是一个古老的传统,此话虽然不错,但决不应该因此而忽视在这一古老传统延续的过程中,已经发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新变化。特定烹饪技艺的习得和传承绝对不能理解为机械化的延伸,而只能理解为传统的再创造,地方知识和技能的推陈出新。
(二)新途径亟待巧用
正当传统的习得渠道不断翻新的同时,一系列现代化习得途径正在悄然渗入地方性知识习得的新一轮传承过程。不过这些新事物具有很强的普适性,不是专为地方性知识的传承和习得而建构,他们不可能具有专门服务于地方性知识习得的禀赋,而仅是一系列客观存在的现代化事物。关键是要各民族成员勇于接收这些新事物并加以消化吸收,使之为我所用。下文将就几种常见的现代传播途径的巧用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
1.文化培训班。随着世界舆论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高度关注,随着维护文化多样性呼声的日期高涨,不少跨国组织、政府组织乃至民间的慈善机构都热衷于接受舆论导向,乐意为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做贡献。于是各式各样文化培训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班,有识之士的宣传和奉献应运而生,从而使得以各种名誉举办的民族文化培训班很自然的成了传播和习得各民族地方性知识现代式渠道。
在培训过程中,传播者和习得者对要传播和习得的地方性知识内容都比较清楚,举办培训班针对性极强,培训工作其效果也较为理想。比如,瑞丽市市政府附近就有一所“孔雀舞培训基地”,创办的初衷就是为了推动孔雀舞知识的传播和习得。2011年12月22日,中共瑞丽市委宣传部为瑞丽市约相、旺腊、喊思3位傣族孔雀舞主要传承人培训示范点授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瑞丽傣族孔雀舞培训基地”牌匾并发放培训补助,以促进瑞丽市傣族孔雀舞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孔雀舞是傣族人的地方性舞蹈的典型代表,这一类型的地方性知识具有很强的技能性和领悟性只能通过面对面、手把手的方式去加以传播和习得。从2003年开始,德宏州、瑞丽市文化部门对傣族孔雀舞制定了详细的保护方案与传承措施,设立示范点就是整个保护决策的一项主要内容,示范点不仅组织乡民排练表演,而且还开办孔雀舞培训班,使孔雀舞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多年来,瑞丽市3位傣族孔雀舞主要传承人先后培训了近千名学员,使得此项地方性知识在德宏州得到了发扬光大。
2.文化传习馆。开办民族传习馆也是一种现代式的地方性知识传播和习得途径,不同之处在于,民族传习馆多为个人创办,而培训基地多由政府操办,但二者的作用和功能相同,不过传习馆的传播和习得成效要受到更多社会因素牵制罢了。例如,来自中央乐团的作曲家田丰就于1997年在云南省昆明市郊区创办了一个“云南民族传习馆”,馆址是一个废弃的农场。他在4年间寻访民间艺人和有歌舞天分的少年儿童数十人并将他们集中到该馆展开专业培训。尽管田丰苦苦支撑了数年之后,终因资金短缺难以为济,该传习馆不得不停办,但他的探索、尝试和努力没有白费。经他培养的李怀秀、李怀福姐弟在2006年举行的全国青年歌手大赛上夺得了原生态唱法金奖[3]54。不仅如此,他所开办的传习馆,给后人、给政府、给云南各少数民族开创了一条地方性知识的传播与习得的有效途径。如何沿着这一途径巧妙地加以仿效和创新却成了有识之士和相关部门值得深思的问题,后起的后继者肯定会层出不穷。
3.信息网络。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也为各民族地方性知识的传播和习得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少数民族地方政府或民间组织通过开通网站网页,把少数民族习俗、技艺等地方性知识挂到网上,对少数民族的各方面感兴趣的人们只要点击鼠标、浏览网页、下载相关资料,便可以习得相关的地方性知识。
例如,怒族人民信息港,除了网页的新闻中心,还开设了“怒族村寨”“怒族风情”“怒族旅游”“怒族人物”“怒族企业”“怒族民间艺术”“怒族特产”“怒族工艺品”“怒族种植养殖”“怒族区域招商”“怒族供求”“其他经济信息”“怒族研究”“怒族调查”“怒族出版物”“怒族摄影”“怒族文苑”“怒族视频”等栏目。这些栏目的开设,已经为怒族地方性知识的传播和习得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平台。怒族乡民只要掌握相关的技能就能坐在家中学到本民族的地方性知识和技能,同时这样的学习平台还能为其他民族成员所共享。传承和习得的受益面更广,效益更高。但却不能最终取代传统的习得途径,也不替代创办培训班和传习馆,原因在于,网络提供的资料往往会打上制作人的个人烙印,从而使得对地方性知识传播和习得失去了多样化、情景化、多内涵的优势,特别是哪些技能性较高的知识内容,网络传播只能提供线索,要真正学好并熟练掌握其他类型的传播途径,同样必不可少。不仅如此,该网站的内容还极为丰富,无论是怒族的人生礼仪、神话传说、歌舞技艺、生产技术乃到婚丧礼仪都被该网络所收载。希望习得地方性知识的个人,都可以从网络中受益,同时还能参与互动,将自己的新发现、自己的理解通过网络与更广的人群分享。网络在地方知识的传承和习得的重大作用和不可替代的价值在这个网站仅是一个初步的展示。事实上,任何一个民族的地方性知识都可通过这一途径得到更好传承与习得,关键是要网络这种现代化的利器用好用巧。那么,地方性知识的传承就可以获得一个无比广阔的空间。① ①怒族人民信息港.http://nuzuinfo.cn/index.asp.
4.广场活动及影视传媒。广场文化活动也是方兴未艾的传播渠道之一,其内容极为广泛,文艺演出、文艺晚会、文艺赛事、电影放映、健身健美、展演等等不一而足。广场文化活动往往具有开放性、群众性、规模性等优势。随着广场文化深入到各民族社区,各民族地方性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播和习得也渗入了广场文化活动之中,参与者可以在娱乐的过程中传承和习得本民族知识、技术和技能。
在云南省德钦县,自2001年开始每周有不少人聚集在县城中心广场跳“弦子舞”。这是由6名藏族青年发起的群众性活动。弦子舞是藏族延续了几百年的优秀文化、宝贵的地方性舞蹈,深得藏族居民喜爱。前些年由于电视、卡拉OK、录像等现代娱乐方式来到了德钦,人们曾一度搁置弦子舞。但这几位藏族青年不愿意看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式微,为了让这古老的弦子舞艺术发扬光大,他们奔走呼吁,利用业余时间搜集到了弦子曲200多首、锅庄曲30多首、山歌调子10多种,凑钱出版音像磁带“萨革弦子”,带头在德钦县城中心广场跳弦子舞、免费教跳弦子舞[3]55。目前,不仅广场文化活动在普及弦子舞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们组织出版的藏族地方性知识磁带、录像也行销到广大的藏族地区,从而使藏族地方性知识的传播翻开了新的一页。事实说明,现代化的冲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有心人。这6位藏族青年的行动给所有人上了生动的一课,不管是什么样的现代技术或现代化事物,只要巧加利用,不仅能够为我所用,而且还能用得花样翻新。哪种在现代化冲击面前手足无措的悲观论调,看来无疑于杞人忧天。
不仅广场文化活动如此,就是那走进了千家万户的大众电视传媒也是地方性知识传播和习得的新渠道。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在地方电视频道开通了民族语、地方语节目,这些新开能的节目很自然也成了各民族地方性知识传播和习得的便利通道。
总之,现代化涌现的新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用得不好会成为地方性知识传播和习得的阻力,用得好用得巧却可以使地方性知识和传播和习得如虎添翼,成功的关键在于得其人,巧其用。用好这样的现代化手段,地方性知识和传播和习得不仅不成问题,而且还可以做到别开生面,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 杨红英.少数民族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基于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教育开发[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178-179.
[2] 黄 泽.西南民族节日文化[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88.
[3] 林 庆.民族记忆的背影——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教学实践性知识习得 篇3
关键词:语言意义,自然生成,语境真实,情感体验
“二语习得”顾名思义就是习得母语之外的第二种语言。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 (S.D.Krashen) 提出了二语习得“五大假说”理论, 即习得—学得区别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以及自然顺序假说。小学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学习, 要求教师遵循二语习得的规律及特点, 根据文本内容、学生水平及学习特点, 结合生成可能, 合理预设课堂教学。本文通过几节评优、教研课的设计、磨课、听课经历, 结合二语习得理论, 谈谈对小学英语词汇课堂教学预设中存在现象的思考及实践策略。
一、教学目标片面化, 重形式, 轻意义
【现象】目标达成仅考虑语言形式的教学, 忽视交流中的语言意义。前不久我市组织了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 十位教师中八位选择了闽教小学英语第二册U-nit 3 Food Part A为教学内容, 让观赛老师们看到了精彩的同课异构展示。老师们以新颖且实用的方式很好地落实了新词“hamburger, rice”和句子“I like...”等语言目标, 但部分教师对语言形式教学的侧重明显超过对语言意义的关注。一位教师甚至在26分钟的时间里 (规定时间30分钟) 不断引导学生学词, 操练新句子, 比较不同 (是否加s) , 辨别两类词 (可数和不可数) 练习等等语言学习过程, 真正关注学生理解意义、运用语言的时间和机会非常少。【分析】2011版新课标 (以下简称新课标) 在实施建议中指出, 活动要有明确的交流目的、真实的交流意义。正如克拉申认为:人们进行口头交流时关注的是语言内容而不是形式, 过多使用“学得”监检功能会影响交际的流畅性。在著名的“习得—学得”差异假说中他提到, 相对于通过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掌握语言形式或语法规则的“学得”过程, 潜意识、自然而然的“习得”才是首要的。【策略】Food一课中学生通过对实物或图片的提示已能理解新词的意思, 在对音、形作进一步感知后, 教师便可以自己的真实喜好为例做“I like...”句型的输入, 学生也会根据信息的提示说出自己的喜好。在真实交流中发现两类词的不同后, 教师可做概括性说明, 学生了解后尝试以这两类词继续真实交流。尽可能创设习得语言氛围让学生学会语言, 自然运用语言。
二、活动程序固定化, 少自然生成
循着如何导入、如何操练、如何巩固再拓展一系列活动进行的教学预设, 老师们通常较多地站在教者的立场, 思考怎样调动学生积极性, 怎样将语言知识教懂教会等等, 却很少细细斟酌活动程序的预设, 思考学生会以怎样的角度、速度及情感态度理解接受语言, 如何形成自己的语言并自然输出。
【现象1】语言知识的拓展限定在某个固定的环节 (如机械或意义操练后) 。【策略】无论是对教学内容还是语言能力的拓展, 既可以在教学新词的时候进行, 也可以在与学生做其他互动的时候穿插, 拓展的内容可以是老师预设好的, 也可以是学生临时提出的, 这样的拓展自然且有实效, 不是为拓展而拓展。以闽教版小学英语第四册Unit 7 Seasons Part B一课为例, 笔者在整体呈现对话后让学生接触理解autumn, winter两个新词及其特点后, 设计图片式的头脑风暴, 通过不同时间、地点、天气、服饰、食物、节日、活动、生活用品等等展示生活化的情境图, 让学生说季节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说些其他信息 (如I can turn on the fan in summer...) 。图片式的头脑风暴后设计了听语句或语段判断季节的挑战。在克拉申提出的“有趣并相关, 具可理解性”以及“i+1”模式的语言输入中完成对原有知识储备的激活、新词的意义操练, 实现语言的真实拓展。
【现象2】输出环节仅限于表演形式。策略:语言的输入、理解、内化到输出这一系列过程必须是循序渐进、自然生成的, 切不可为了课堂热闹或效果展示去设计一些表演, 应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及接受语言的情况, 提供丰富并分层的教学活动来引导输出。Season一课中, 笔者设计如下自选任务,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不同梯度的任务, 引导不同能力阶层的学生完成语言输出:
1.用你喜爱的方式表达:My favorite____is_______. (可以画、演、唱……)
2.用英语与同伴谈谈你喜欢的季节。如:
A:Hello, ...Do you like spring?
B:Yes, I do.
A:Why?
B:It’s beautiful...
3.假设你遇上Yang Ming和Sally, 要和他们谈什么?请续编一段对话。
【现象3】评价机制形式单一。从许多公开课中能看到各式各样的竞争机制, 如教学season时用四季名称代表四组;教学food时用hamburger等食物名称做组别;教学color时用颜色分组;教学jobs时以职业名称为组名等等。紧密联系教学内容, 有新意的评价方式让人眼前一亮。但以目标词汇作为小组名称的竞争机制在整节课中的作用与数字做组别的方式没有本质区别, 都是下课前公布一下哪组胜利并给予一些奖励。学生不管是否喜欢, 只能乖乖点头接受。【策略】根据新课标对评价“体现学生主体, 合理, 多样, 激励为主”的实施建议, 将师评、组评、自评的方式落实到实际课堂。笔者设计了评价表格, 内容有:你掌握了几个季节词? (每个一分, 共4分) 今天的课文你读得怎样? (2分) 你会和同伴交流喜欢的季节并说理由吗? (2分) 你能自信地主动参与课堂吗? (2分) (合计超过25分的同学可获贴纸一张, 20~25分的获印章一枚) 采用自评、组评、师评相结合的形式, 激励学生对知识掌握、语言交流、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作出评价, 参与并调控自己的语言学习。
三、语境创设显狭隘, 少生成空间
【案例】在Food一课预设过程中, 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拓展性语境, 一位教师对目标句型“I like...”进行一系列操练后, 出示一张PPT, 题为Let’s go to the zoo, 意图让学生说出“I like monkeys, I don’t like lions...”等拓展性句子。试教过程中发现去动物园情景无法与上下语言情境连贯而导致学生流畅的语言思维被打乱, 后果断舍弃该图片情景。【策略】“自然的语言环境比有意识的学习更加有效” (克拉申) 。新课标更是倡导“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 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语境创设的方式可以有不同形式, 如free talk方式、图片创设话题情景或故事情境;肢体语言、呈现实物或自制教具、多媒体等资源的方式创设语篇语境、生活情境等等, 都应遵循真实自然的原则, 不必绞尽脑汁地去堆砌。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第四册Unit 4 Transportation Part A, 完成了目标句型的操练后, 教师出示一段视频:教师在上班途中遇到同学、同事, 展开一段以“How do you go to school/work?”为话题的对话, 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目标句型, 尝试运用。这是一个典型的创设真实语境例子, 笔者认为将该环节置于本课导入阶段, 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学生接触、理解、操练进而运用语言, 相比以歌曲、谈话导入更加直接自然、有效。
四、情感教育形式化, 少宏观体验
【现象】以往在一些公开教学中看见了很成功的情感教育细节后, 我们受其影响在自己的教学中设计的情感教育常相对狭隘 (忽略了对情感态度的关注) , 仅仅从某一教学题材或主题内容中寻找情感教育的突破口, 常常让情感教育显得突兀不自然, 有走过场嫌疑。曾经在一节seasons课中看到, 整节课在进行与季节相关的知识技能学习、语言训练中, 未见对情感做处理, 课结束前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出示谚语“The whole year's work depends on a good start in spring.”“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展示的内容与前后的语境没有必要联系, 仅仅是老师想当然地认为它和内容有关系完成所谓情感的教育而已。【分析及策略】新课标对学生情感态度的描述与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相吻合。克拉申认为英语的输入并不是大量输入就可以被吸收, 必须通过一系列情感因素的影响, 包括动力、性格、情感状态。除了抓住不同教学题材中遇到的情感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各种情感教育之外, 我们还应该关注如何让学生在真实交流的语境中体会用英语表达的乐趣并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在小组学习中鼓励他们与同伴合作, 遇到困难勇于克服;在自然的语境中适时渗透爱国家、爱生活的情感体验;在恰当的氛围中拓展国际视野……将原本单一狭隘的情感教育模式拓宽为贯穿始终的情感态度培养。
一节精彩的英语课要求教师从“要达到的目标, 学生的实际水平, 实施教学的过程, 能达到的效果”等方面作全面的客观分析, 尽可能充分地精心预设。预设过程中研读课标, 深入研究教材, 遵循二语习得的客观规律并以此为指导, 理性思考教学活动, 促进思维, 关注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自由发展。不但要考虑教师如何设计, 如何教, 如何导, 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得自然, 能否促进其语言发展, 主动习得, 更为动态生成留下可能与空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教学实践性知识习得 篇4
一、隐性知识的分析及习得的可能性
(一) 隐性知识的分析
自波兰尼提出隐性知识的概念后, 很多的学者丰富了隐性知识的内涵。野中郁次郎把从技能维度 (包括那些非正式的、难以掌握的所谓“诀窍”的技能) 和认知维度 (包括信仰、观点、思维模式) 来理解隐性知识[1]。斯腾伯格认为隐性知识指的是以行动为导向的知识, 是程序性的, 它的获得一般不需要他人的帮助, 它能促使个人实现自己所追求的价值目标[2]。张亦学认为, 隐性知识是人们通过经验产生的感性认识, 尚未用社会逻辑工具语义明确表达和文献化的知识[3]。笔者认为隐性知识是根植于个体头脑中的、与个体行为表现有关的难以明确表达的非结构化知识[4]。总之, 个性化、与行为有关、难以表达是隐性知识的主要特征。
(二) 隐性知识习得的可能性
可见, 非结构化的隐性知识难以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加以有效传授, 也就是说运用传统的以书本显性知识传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很难实现隐性知识的传授, 关注隐性知识的教与学需另辟蹊径。野中郁次郎认为隐性知识可以直接在个体之间实现转化, 即社会化[5], 个体在交流互动中、在相互启发影响下实现隐性知识在个体间潜移默化地转化与习得, 其有效习得的关键是努力搭建个体间交流讨论的平台, 而且“非正式交流是隐含经验类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6], 可见个体间的交流讨论过程将影响到隐性知识的习得。
二、构建知识论坛助力隐性知识习得
网络论坛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后出现在因特网上的社会化的虚拟人际交流平台, 可以提供个体间实时在线交流和非实现线下交流, 针对个人的私密交流和针对群体的广播式交流等多种交流形式。凭借着强大网络技术的支撑, 如今网络论坛的功能更加全面、更加人性化, 随着网络技术向教育界的延伸, 网络论坛已经成为网络教育的主要平台, 隐性知识的转化与习得可以借助网络论坛的支持, 即构建知识论坛促进隐性知识的习得。
三、知识论坛———促进隐性知识习得的网络论坛
知识论坛是一般网络论坛向教育领域的衍生, 即侧重于知识学习交流讨论的论坛, 将网络论坛应用于知识的学习、交流与讨论后, 使得普通的网络论坛具有了知识传递的教学功能, 此时知识论坛成为了网络学习赖以开展的网络学习环境, 它是一个虚拟的网络学习空间, 但凭借网络信息技术, 它能提供多种网络工具来支持网络互动教学, 隐性知识是属于个体独有的, 即使是学习生活经历相似的群体, 他们的隐性知识都不会完全相同, 每个人对隐性知识编码与表达都不会相同, 充满个性特征, 要想通过对话交流讨论实现隐性知识在个体间的转化与习得, 笔者认为主要需提供两类网络学习工具:多元化的表达工具和多类型的支持工具。
(1) 多元化的表达工具
隐性知识属于个人, 不同的人对自己的隐性知识都有着不同的理解、编码和表达方式, 有些可以用语言来清晰地表述, 有些则不容易用言语来表达, 但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表达, 比如:以图表、动画等方式来隐喻表达, 所以为了帮助同学们能表达各自的隐性知识, 促成隐性知识交流的发生, 需要为同学们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结果表达工具。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至少存在八种类型的智能, 即八种认识、理解、编码世界的方式, 而且每一种方式都有着自己的表达特点, 个体总喜欢用自己最擅长的那种方式 (即个体的优势智能) 来认识、理解和编码世界, 所以个体的隐性知识深深地打上了他优势智能的烙印。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结果表达工具, 就可以为个体隐性知识的个性化表达提供可能。多元化的学习结果表达工具, 集文字、图表、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表达能力于一身, 结合电子笔记、注释、查找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从而能够制作出集流程图、多媒体动画等多媒化的多元化学习结果作品的网络学习工具。这些多元化的学习结果表达形式, 其实质也就是个体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结合多元化的学习结果表达, 有助于同学在网络学习过程中交流、共享自己的隐性知识。
(2) 多类型的支持工具
为了保证网络教学平台中隐性知识的共享, 还需要网络便捷工具的支持。如:网络搜索工具, 网络信息存储工具, 学习资料库等。在网络教学系统中, 拥有一个后台数据库来保存学习资料、学生的发言、学生的基本情况等基本信息是必须的。同学们的发言, 以及配合发言所制作的图表等显性化的材料, 都是宝贵的学习资料, 它们都暗含着学生各自的隐性知识, 需要把他们分门别类地保存在网络教学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中供其他同学参考使用。在网络教学系统中, 还需要为每一位同学开辟一个存储空间用来存放各自的电子笔记、学习记录、反思日记等材料, 用电子档案袋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 更重要的是隐性知识的习得过程。
四、设立网络论坛的知识版主, 促进隐性知识转化与习得
提供了大量网络学习工具的网络知识论坛是促进隐性知识社会化转化 (即隐性知识有效习得) 的条件之一, 更需要一位网络教学管理者来组织开展以隐性知识的习得为主要目的的网络教学活动, 笔者将在知识论坛中开展网络教学的管理者称为知识版主, 他的主要职责引导学生开展知识交流与讨论, 促进隐性知识习得与转化的发生。
版主, 俗称“斑竹”, 是网络论坛的信息管理者, 对论坛实施删除不良信息、控制用户的权限等管理工作。知识版主不是传统网络论坛版主角色的简单转变或职能的简单增加, 而要从思想深处对自己的角色与职能发生本质性转变, 他们不仅仅对网络论坛上的信息开展管理, 更重要的是对出现在网络论坛上的知识开展管理, 他们是网络教学平台上的“知识主管”:要将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出现的所有信息视为一种知识元素开展管理, 即将同学运用网络认知工具表达在知识论坛上的观点与言论视为他们外化的一类隐性知识, 知识版主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汇总提炼, 即将对网络论坛的信息管理上升到知识管理的高度, 此时单纯的信息删除等仅是论坛管理的一小部分。可见知识版主的工作重心是对隐性知识的挖掘与管理, 论坛中的留言是学生借助多元化的网络认知工具个性化表达的成果, 它们折射的是学生心中的隐性知识, 知识版主要努力挖掘并以一种更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表达从而促使这些个性化表达的隐性知识能在同学之间共享。此外平等、互利、友好的文化氛围更有助于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共享, 所以知识版主还必须努力创设一种良好的网络论坛氛围, 特别是要形成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知识共享理念, 在这样一个民主、自由的网络氛围中, 同学们自然就会乐于向他人袒露心扉讲述自己的学习成长故事, 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 同时也会赢得其他同学的互动与反馈, 这样的故事分享、知识交流讨论过程就能促进同学间隐性知识的转化、共享与习得。所以, 知识版主的工作目标就是从知识管理的高度对论坛开展管理, 克制传统网络论坛的“信息灌水”功能, 积极引导学生借助知识论坛开展知识共享与习得活动, 努力创建并维护一个学习型的网络知识论坛, 其中充满着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共享活动。知识版主的工作职责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体系丰满, 能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
知识版主自身的知识体系要丰满, 能胜任教育教学的需要, 熟悉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 对整个教学过程有一定的掌控能力, 能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做好知识准备应对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知识版主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将解决问题的知识编写成帖子放在论坛上在必须的时候提供给学生参考, 有时还要根据实际的网络教学过程实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来吸引同学对相关学习问题的关注。
在实际的网络教学过程中, 当同学遇到问题时, 知识版主要能给予学生实时的帮助, 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 知识版主把解决问题的详尽过程以及所需用到的知识回复在论坛中实质上就是知识版主相关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 知识版主显性化的隐性知识不仅给提问同学以帮助, 更能增加知识论坛的知识总量, 其他同学在看到知识版主的问题解决方案后也会根据自己的看法提出问题解决的新方案, 这样就能进一步增强知识论坛的知识共享与习得功能。
(2) 营造良好的网络知识共享氛围
隐性知识的共享与转化依赖一个平等互利的文化氛围, 良好的网络知识共享氛围有利于隐性知识在网络教学过程中转化与习得, 所以知识版主要创设并维持一个良好促进网络知识共享的学习氛围。在网络教学过程中, 知识版主就是网络学习的组织者, 有职责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网络知识论坛上营造出知识共享的学习氛围, 让同学充分意识到知识分享与共享的重要性, 鼓励大家积极针对某个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隐性知识共享观。在良好的网络知识共享氛围的熏陶下, 促进隐性知识的有效转化与习得。
(3) 知识理解力强, 能挖掘同学留言中的隐性知识
知识版主要具有较强的知识理解能力, 能透过同学在知识论坛上发表的个性化知识留言, 挖掘隐含在背后的隐性知识, 并能以另一种更清晰、大部分同学更能理解的形式来二次表述以实现同学间隐性知识的共享。同学们在论坛上的留言, 可能因带有较强烈的个人因素而不易被其他同学理解, 也就阻断了同学间隐性知识的共享。此时就需要知识版主充当隐性知识翻译者的角色:对同学们的个性化的留言进行二次加工, 进行解释、说明, 并借助网络多元表达工具进一步显性化, 提供给其他同学参考, 促进隐性知识在同学间的交流与共享。
摘要:在介绍隐性知识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 该文基于隐性知识习得的社会化模式, 探讨了凭借网络知识论坛, 通过构建包含多元化认知工具的网络学习环境、设置知识版主组织开展正式和非正式的以知识交流讨论为中心的网络教学, 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转化与习得。
关键词:隐性知识,网络论坛,知识版主,网络教学平台知识转化
参考文献
[1]Donald Clark.Knowledge management, [DB/OL].http://www.nwlink.com/donclark/hrd/history/knowledge.Html
[2]Robert J.Sternberg et al..Practical Intelligence in Everyday Life[M].N 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3]张亦学, 《论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运行机制》, [J], 聊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4)
[4]朱焰, 高职隐性知识的分析及对创新教育的启示, [J], 职教通讯, 2010 (9) :9
[5]周竺, 孙爱英, 《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5 (6)
源于自然学习的知识习得认知模式 篇5
关键词:自然学习,注意,信息编码,启动词,记忆
对于L2学习者来说,在加强学习条件下习得知识虽然有效,但是,其数量非常有限。如何在自然学习条件下习得更多的知识是L2学习者所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鉴于此,笔者提出构建基于自然学习条件下的知识习得认知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L2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该模式集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和信息加工理论为一体,其本质是一个激活模式,由有意注意、背景知识和组块记忆三部分构成,所以,该模式可以称作“三位一体”模式。
1 有意注意
注意是人们获取外部世界信息或知识的基本前提。注意是指心理努力在感觉或心理事件上的集中。它涉及五个方面:加工能量和选择性注意、唤醒水平、注意的控制、意识以及认知神经科学。[7]注意是信息加工系统能量有限的结果。[5]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对于L2学习者来说,有意注意更为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在自然学习条件下习得知识的效率,其构建知识的记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只有大约几秒钟的时间,维系信息的物理代码和清晰图像。短时记忆持续大约几分钟时间,长时记忆可以是一个小时、几个月或更长时间。就三种记忆方式而言,长时记忆对于L2学习者尤其重要。我们经常发现,无意注意难以记住事物。我国南宋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对于L2学习者来讲,确定阅读目的是其心理基础,开始阅读前确定一个预设目的有助于控制阅读速度和注意力,提高阅读效率。当学习者意识到为什么阅读和需要从阅读中真正学到什么的时候,他很可能会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来满足其需要。事实上,任何一个善于阅读的L2学习者都习惯于提前做出计划,确定一个阅读目地,根据所读的材料,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他可以预先浏览需要阅读的材料,然后决定其阅读策略,他也可以先读文本中的问题(如果有的话),用这些问题来指导自己了解和熟知该文本。诚然,L2学习者的阅读目的一方面在加强学习条件下由其教师和自身需要所决定;另一方面,他还必须学会在自然学习条件下确定阅读目的,这对提高其学习效率大有裨益。
2 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对于L2学习者在自然学习条件下学习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背景知识是指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其中包括以前的经历和语言知识。[7]它是学习者对于特定阅读材料所具备的知识,是学习者已有的整体知识以及有关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只有当学习者将自己的背景知识和语篇承载的语言文字信息联系起来以后理解才得以实现,阅读的交际功能才得以完成。背景知识以框架理论为基础,涉及知识结构和许多非结构的经验及背景。[2]明斯基(Minsky,M.,1975)指出,认知框架存储于人脑知识和经验的认知结构中,即基于经验的概念处于相对稳定的一个关系模式中。[3]该认知框架是思维过程中的一个心理结构。一个认知框架等同于一个概念系统,在该系统内容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下:如果你要理解概念系统中的一个概念,你必须理解整个概念结构。[6]在自然学习条件下,阅读材料的难易主要取决于学习者对所读材料(题目)的了解和熟悉程度,也就是说,取决于学习者已有的背景知识。
因此,L2学习者在阅读文本时必须牢记相关的背景知识,换句话说,必须具有关于某一主题的已有知识,或称为先学习(prior learning)。否则,不论是在加强条件下还是在自然条件下,阅读都无法进行;即使勉强可以阅读,最终也会影响阅读速度、阅读理解以及信息的存储和提取。这是因为学习者缺乏相关的知识限制了其对文本的理解,以至于不得不发展一个与文本相关的知识结构,对阅读中获得的信息进行类目编码。大量事实表明,专业人士比非专业人士更了解与专业相关的信息或知识。例如,如果L2学习者具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那么,他读到所选的该领域里某一主题材料的速度一定比他在阅读可能缺乏知识的自然科学里某一主题的速度要快得多。阅读速度慢的学习者首先必须明白这一主题的相关术语并且努力思考这些术语的含义,然后才能理解与该主题相关文章的内容。在很大意义上来讲,背景知识反映学习者的理解基础知识和理解水平。学习者要提高其在自然学习条件下的阅读能力,必须形成和发展自身多方面的背景知识以丰富其理解基础知识。本质上来说,学习者不论是自然条件下还是在加强条件下阅读,其学习过程是一个类目化(概括化)活动。类目化活动是指人们根据原有的类目编码系统,把新的信息纳入原有结构,不断形成或发展新的类目编码系统[7](类似于皮亚杰的“同化”和“顺应”)。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是一种类目化活动。学习者记忆的最佳方式是组块记忆。
3 组块记忆
组块记忆是一种将信息联系化和模块化的记忆术。它具有动态性、扩容性、相对独立性和整体性四大特性。[4]L2学习者在自然条件下阅读所需要的记忆术是以语言的形式通过组块记忆法表现出来的。所以,它属于语言记忆。语言记忆是指借助于语言对单词、概念、规则和抽象思想的记忆。[7]人们快速连续加工各种信息的能力归因于语义记忆中检索加工的高效和信息的良好组织。学习者在自然条件下阅读许多学科的内容并需要记忆原文本的主要信息或知识时,确定语义组块是至关重要的。语义组块是指由若干个意义较小的单位(称其为“块”)组合而成的意义较大的信息加工的记忆单位。[4]运用语义组块可以增加每个项目的信息量和密度,即记忆容量。语义组块的对象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影响内化文本的详细度。精选对象和数量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将原始文本转化为内化文本,同时保持原始文本的顺序、逻辑和系统的特点。尽管人类一次性记忆一系列信息的数量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信息是以组块的形式且以不同组块的形式组织起来,就可以有效地提高人的记忆力。如果信息以有意义的或有特点的形式加以排列,那么将会大大提高人的记忆力。
需要注意的是,语义组块及其各自的内部单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就关联性而言,其特点表面上是外显的,但实质上是内隐的。所以,语义组块的选择实际上是对其所指的刺激的选择。然而,从真正意义上来讲,这些刺激不是随意选择的,而是有意识选择的,L2学习者不仅要考虑刺激的意义或|特点,而且要考虑其已有信息、知识或认知图式,然后将信息或知识转化成有意义或有特点的语义组块。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信息编码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否则,就不能在两者之间构建操作程序,通过记忆环,进入短时记忆,再通过加工,进入长时记忆。[1]在信息编码过程中,L2学习者必须关注文本中的主要信息。顺利进行编码的第一步是注意与原文本有关的需要记忆的主要内容。信息编码因人而异,主要表现在心理表征方面。大量研究表明,信息编码倾向于信息的正转化或变化[7]。编码不能看作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应当被看作是学习者主动参与建构文本内容的过程[4]。在编码过程中,首字母缩略法[7]可以加以利用。首字母缩略法是指选取一组单词或短语的第一个字母。它也可以看作是由若干句子里单词的首字母构成。它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在搜寻知识线索中起重要作用。使用首字母缩略法的目的在于为展示语义组块之间和组块内部项目之间的内在关系提供确定的参照物。L2学习者可以把用作已知信息的首字母缩略词看作语义组块项目,第一项是启动词,最后一项是目标词。除此之外,其他项目既是启动词,又是目标词。要激活语义组块项目,必须得到语义启动的支持。实际上,语义启动是一种测试,进行语义启动是为了识别目标词。例如,“door”有助于识别“window”,“employer”有助于识别“employee”,“teacher”,有助于识别“student”或“pupil”等等。语义组块项目通过语义启动得到激活,然后,其周围的其他词很容易得到激活,由此确立语义组块项目之间的紧密关系。这种启动效应有助于学习者进行快速阅读。诚然,如果学习者没有很好地选择启动词,那么,他将难以回忆起某一阅读材料的实质性内容,这对构建新知识结构是不利的。
4 结束语
知识习得认知模式对于L2学习者在自然条件下进行阅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该认知模式包含了有意注意、背景知识和组块记忆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作用是帮助L2学习者选择起语义组块作用的关键词,然后按照已有的认知结构,通过语义组块和其所包含的项目,在有限的时间内记住所学的主要知识,使得L2学习者在自然学习条件下通过阅读能够更加有效地习得知识。
参考文献
[1]Craik F,Lockhart R.Levels of processing:A framework for memo ry research[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Verbal Behavior,1972(11):671-684.
[2]Bruner J S.On Knowing[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
[3]Minsky M A.Framework for Representing Knowledge[R].Techni cal Report:AIM-306.Cambridge,MA: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74.
[4]Miller G A.The magical number seven,plus or minus two: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J].The Psycho logical Review,1956(63):81-97.
[5]郭本禹,叶浩生.心理学理论精粹[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6]刘颂浩.对外汉语教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教学实践性知识习得 篇6
一、研究背景
(一) 二语习得中的英语语法教学
语法学习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传统语法教学仅对零散的语法结构进行讲解。Johnson (2002) 所写的《外语教学与学习导论》一书, 其中“语法”一章中只包括了“语法展示”和“语法练习”, 但Ellis (2006) 将语法的定义进一步扩大, 认为“语法教学包括所有能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一些具体的语法形式的教学技巧, 通过这种方式使他们从元语言学的角度读懂它, 或者在使用过程中理解它, 从而真正学会它”。
以往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给我们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实用经验。Larsen Freeman (2010) 强调, 语法教学不是教语法 (grammar) , 而是教语法技能 (grammaring) 。因为语法不是一套有各种例外的静态的规则, 而是人们形成语言模式的一个动态过程;不是一个由简到繁、由点线面构成的整体, 而是一个有机的动态发生过程。鲁子问 (2008) 认为, 在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应当摒弃陈旧的概念, 适应新材料的语法特点, 帮助学生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通过任务导向的活动, 学生能在真正的语言环境中更好地掌握英语语法, 这与语言的交际功能是相一致的。
目前, 教师都已取得共识———语法教学应与整体语言能力的提升相平衡。既不能只侧重于复杂的语法规则的教学, 也不能完全不教语法。以陈建兰 (2012) 的研究为例, 她以自己学校为个案分析, 指出了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但是鲜少触及初中语法教学的难点。
(二) 情感过滤
由Dulay and Burt (1977) 提出的情感过滤的概念进一步发展为Krashen (1985) 监控理论中的情感过滤假说。这个过滤过程代表语言输入被吸收的程度。它之所以被称为“情感”, 是因为决定其效果的因子与学习者的动机、自信或焦虑程度有关。情感过滤这个词经常用来描述由负面情绪或经历引起的学习障碍。该理论指出, 如果人处于紧张、不适、忸怩或无学习动力的状态, 可能学不进任何东西。
情感在语言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如果语言学习者无法对异国文化产生共鸣, 他的潜意识会阻碍他像本族语者一样去表达自己, 这将严重减缓其学习进度, 也从反面证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俗语。研究还显示, 青少年, 如初中生, 在外语学习中受到情感过滤的影响最深。更小的孩子似乎能更轻松地克服这种抑制。因此, 语法学习不应像过去一样沉闷无趣。简单地讲解结构、用法与规则, 只会让学生感到更加枯燥。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与兴趣爱好, 将课程内容与他们的兴趣点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克服情感过滤的影响, 从而达到最佳讲课效果。
二、问卷设计
(一) 问卷调查对象及问题
本研究选取了湖南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普通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笔者曾以实习老师身份于此执教一个月) 。这65 名学生来自同一个自然班, 其执教教师、英语课本及语言环境都相同。为了弄清湖南省英语文法教学的现状, 探明七年级英语文法的难点,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湖南找到行之有效的语法教学法, 笔者做了一份针对七年级学生语法掌握程度的问卷调查, 内容包括十几个七年级语法试题和学生的个人感受。问卷主要含以下4 个问题: (1) 何处是七年级语法难点; (2) 学生为何厌恶语法学习; (3) 学生如何看待语法教授的重要性; (4) 学生期待教师何种语法上的指导。
(二) 实验材料
笔者研究了湖南省七年级的教材“Go for it!”和所有语法知识重、难点, 以此为基础构建了问卷调查的框架。问卷分为两个部分:主观感受题和客观描述题。前半部分是根据笔者的实习经验独立设计的。后半部分是与语法点一致的形式各异的练习, 大部分取自书本和练习册中的句子、短语, 以确保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考虑到权威性和功能性, 笔者还选择了《英语语法常见问题详解》中的经典练习题。
问卷第一部分列出了七年级语法的主要知识点, 让学生自己评估语法习得情况。随后是10 道不同形式的语法练习题, 旨在考查学生对语法的掌握情况, 并使他们意识到语言学习的不足, 之后是主观问答和语法点列表。通过对比完成习题前后学生在语法点列表上的选择, 可推断习题是否有助于学生对语法的理解。最后, 是三个关于教育学的多项选择题, 能帮助我们了解学生对语法学习的主观感受。
三、实验结果分析
被试班级有65 名学生, 每人都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经过仔细筛选, 保留了50 份有效问卷, 完成者包括24 名女生和26 名男生。
问卷以自我评测类开始, 询问受试“考试中基础部分的单选题 (涉及词汇、语法等) 共15 道, 你通常答对几道?”。这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参考, 将帮助他们分析英语水平和语法学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受试者的英语水平相对较高, 超过半数的学生通常能答对15 道题中的10 道。
第3 题则列出了七年级所有重要的语法点, 让学生选择很难或很容易做错的。在他们完成语法练习后又给出同样的列表, 要求学生继续选择他们认为困难的语法点。图1 是两次结果的比较, 表明精心设计的语法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习得的语法知识。
在第一次判断中, 有4 名学生没有选择任何答案, 说明他们不知道哪个语法点是最难的, 也就是他们没有明确的语法概念。第二次选择时, 每个人都选出了他们的弱势语法点, 表明客观习题有辅助作用, 学生的语法学习需要系统化的指导。第一次的选择中三大困难的语法点是:句子结构、情态动词和同义词、形近词的辨析。48%的学生认为他们很容易写出错误的句子结构。再次选择时, 三大困难的语法点是句子结构、情态动词和时态, 并无太大改变。因此, 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需要, 在语法教学中重点关注句子结构、动词和时态等。当被问及受试者如何给语法点按难易程度排序时, 许多学生感到困惑, 甚至有4 位学生说, 他认为所有的语法点都困难。24%的学生没做难易排序练习, 20%的学生没有写出最困难的语法点, 表明他们不太了解自己的英语语法习得水平。根据填写了最难语法点的40 个受试者的答案, 情态动词是公认最难掌握的。因为中文没有时和体的区分, 使得学生很容易在情态动词时和体的选择和意义上犯错误。
第4 题“阅读理解时遇到不认识的单词, 你通常会如何处理”, 旨在调查学习者的阅读技巧。54%的学生会先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然后再做题;8%的学生认为主要根据自己所学的语法知识做题;26%的学生会根据语感做题;另外12%的学生则表示会胡乱猜测答案。超过一半的学生有较好的阅读技巧, 但仅有很少的学生会应用自己的语法知识。
尽管新课程大纲鼓励任务型教学法, 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还是对近期的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影响。教师一般会要求学生对书本上的重要语法规则进行记忆。对此, 第五题列出了学生不喜欢背语法知识的6 点原因, 并允许学生进行多项选择。其中, 有4 名受试者全选了所有选项, 这表明他们对英语语法学习毫无头绪。其中56%的学生认为, 记忆语法规则的最大难点在于每单元语法点过多, 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充分掌握其所学的内容。第二项与第三项得票均为40%, 即“没有找到高效背语法知识的方法, 全靠机械记忆”和“容易遗忘, 感觉背了新的忘了旧的, 总是背不完”。有24%的学生选择了最后一项, 认为自己“从不背语法知识, 常凭语感做题”。
以上数据表明, 学生本身对于语法知识的学习抱有较大兴趣, 只是常常跟不上新教纲的要求, 这最终将导致大量学生感到语法学习枯燥无味以至于对语法学习失去信心。针对这一点, 笔者认为很有必要为学生增加额外的语法学习指导。
第6~15 题为考查语法的客观题, 题目均根据第2 题所列出的语法点来设定, 每题考查一个语法点。笔者在设计问卷时有意识地采用了包括填空、选择、判断等在内的多种提问形式, 旨在防止学生认为该问卷调查过于接近英语测试而产生紧张和抵触心理。其考查的语法点分别是冠词的使用、名词的所有格、名词的单复数、时态和体、动词变形、There be句型、疑问句和情态动词等。调查结果让人意外地发现, 学生的英语语法基础并不如他们所预期的扎实。根据每题的正确率, 笔者发现最难的3 个语法点分别是句型、情态动词以及时态, 这与学生完成问卷后所表达的感受也是一致的。由此可见, 一份精心设计的练习题对于把握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较为系统的指导, 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英语能力, 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弥补。
在问卷调查的最后, 笔者提出了3 个开放性的问题, 旨在调查学生对当前语法教学现状的个人感受。
对于第17 题“你认为语法教学在英语学习中是否重要”, 有40%的学生表示肯定, 并认为教师应当详细地教授语法知识;42%的学生也表示了肯定, 但希望教师能在教学中运用更加生动的例子。由此可见, 语法学习是为众多学生所重视的, 而学生也需要更加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
第18 题为多项选择, 调查学生在语法学习方面“希望从教师处获得什么形式的帮助”。52%的学生希望教师在讲解语法时可以化繁为简, 采用浅显易懂的形式。30%的学生希望教师的教学更有趣味性, 如可采用口诀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48%的学生认为语法应该跟词汇、阅读和写作等英语技能教学相结合。高达56%的学生认为, 语法教学应该基于现实的情景, 以帮助他们学会如何运用语法知识。还有一些学生补充了其他的学习形式, 如教师可以提供视频等其他教学辅助材料,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9 题“你认为课堂上的小组活动是否有益”, 旨在调查学生对待课堂活动的态度, 并分析其对语法教学是否有帮助。有58%的学生认为“很好”, 与同学们的讨论与配合能启发思维, 增进交流;有22%的学生认为“不错”, 教学中穿插的活动能活跃气氛, 辅助学习;有19%的学生认为“一般”, 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多数学生娱乐程度多于学习;仅有1%的学生认为“不好”, 活动千篇一律, 缺乏新意, 会成为某些学生讲小话的绝佳机会。当问及教师应当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超过50%的学生希望英语课可以更加有趣, 以此来激发自己的思考能力;30%的学生希望能偶尔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来学习语法知识;10%的学生希望教师能放慢教学速度;还有10%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加强督促, 将语法教学与口语练习相结合。
五、整体评估和教学启示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 笔者首先将两种性别的受试者的数据进行分别汇总, 然后再综合全部数据以分析整体趋势。结果表明, 男性与女性学习者在语法学习上存在差异。
第1 题中, 80%的女生能在15 个选择题中答对10 题以上, 而仅有56%的男生能达到此正确率的范围。这说明女生的英语水平整体高于男生。根据统计结果, 27%的男生表示自己的阅读会受生词的影响, 而没有女生表示自身存在这一问题。由此可推测, 女生的英语词汇量应整体高于男生。此外, 4 名在第6 题全选了所有选项的学生均为男生。可见, 由于本身英语基础薄弱, 男生更容易表现出抵触情绪, 从而走进一个学习的恶性循环。在具体的语法练习题的调查中, 男生与女生的表现并无较大差别。值得注意的是, 男生较女生更擅长于名词所有格与情态动词的语法题, 而女生则在使用英语的时态语法时较少犯错误。
统计分析表明, 七年级英语语法习得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虽然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大纲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很多, 学生也渴求教师能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 得到教师的点拨。但是, 关于如何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语法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从不得不学到爱上英语,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本次问卷调查, 我们发现七年级最难的语法点是句子结构、情态动词和时态。教师在教授新课时应该重点关注这些语言点。事实上, 如果能学懂、学好, 所有学生都愿意学习。他们迫切需要一个指导者, 找出他们的弱点, 并提出改进方法。正如Larsen Freeman教授所言, 我们应该教学生如何学习语法 (grammaring) , 而不是要求他们记住语法规则。
结束语
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手段来了解七年级学生在英语语法学习中的疑难点, 从而为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借鉴和参考。七年级是英语学习者打下语法基础的重要时期, 研究结果表明,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十分需要教师的帮助与指导。通常情况下, 学生对语法体系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对自身语法的薄弱点也不甚了解。语法习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习者有针对性地克服一些学习难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七年级英语语法的主要难点包括句类、情态动词以及时和体。
同时, 调查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克服情感过滤对语言习得的负面作用的重要性。因此, 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并对其提供有效学习的帮助与指导, 而非传统观念中的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事实上, 许多受试者都表示十分渴望兴趣激励式的教学课堂。
由于案例分析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 笔者针对个体的调查研究可能很难得出较为全面的结论。但是, 笔者希望通过对湖南大学附属中学个案的调查研究,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湖南省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 并且为不断完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附:
七年级英语语法知识习得情况调查问卷
若为填空题, 请按问题要求填写;若为选择题, 无特殊说明则为单项选择, 请在所给选项前的阴内打“√ ”, 有“其他”一栏时请自己填写。
性别:阴男阴女年级_________
1. 考试中基础部分的单选题 (涉及词汇、语法等) 共15 道, 你通常答对几道?______ 道。
2. 通常在下列哪些方面正确率较低? (可多选) 阴近义词、形近词辨析
阴冠词使用阴固定短语
阴名词的单复数阴名词的所有格
阴代词的格 (主格:he, she等;宾格:him, her等) 阴名词性物主代词 (mine, yours等)
阴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my, your等) 阴时态 (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等) 阴体 (一般现在进行体等)
阴句类 (祈使句、疑问句、There be句型、宾语从句等)
阴情态动词 (have to, can, would, must等)
3. 请根据自身掌握情况, 将下列语法知识点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A. 冠词使用F.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B. 名词的单复数G. 时态和体
C. 名词的所有格H. 句类
D. 代词的格I. 情态动词E. 名词性物主代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之所以认为______ 最难, 是因为
。
4. 阅读理解时遇到不认识的单词, 你通常会:阴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再做题
阴根据所学语法知识做题阴凭语感做题
阴胡乱猜测
5. 你不喜欢背语法知识的原因是? (可多选)
阴每单元所学语法知识太多、太复杂, 来不及逐一背下
阴没有找到高效背语法知识的方法, 全靠机械记忆
阴容易遗忘, 感觉背了新的忘了旧的, 总是背不完
阴死记硬背, 枯燥无味, 语法知识背了也不会运用, 没有成就感
阴本身基础不够扎实, 不懂的语法知识太多, 破罐子破摔
阴从不背语法知识, 常凭语感做题
6. 下列哪些句子的空白处可以填冠词“a”?
阴He is so ill that his father has to send for ____doctor.
阴I never eat ______ breakfast.
阴She goes to school by ______ bus.阴I’ve got ______ headache.
7. 下列哪个词组的意义是“Tom和Jim共有的房间”?
阴Tom’s and Jim’s room阴Tom and Jim’s room
8. 下面是几组名词及其复数形式, 你认为哪些名词变形正确? (可多选)
阴knife-knifes阴person-people阴box-boxes阴key-keys
阴man doctor-man doctors阴foot-feet
9. 写作文时你会犯“I am go fishing this weekend.”“She do homework everyday.”“He playing basketball now.”之类的错误吗?
阴经常阴有时阴很少阴不会
10. 请在变为现在分词时要双写词尾辅音的词前打“√ ”。 (可多选)
阴look阴tell阴begin阴sit阴decide阴send
11. 下面是几组动词及其过去式, 你认为哪些动词变形正确? (可多选)
阴find-found阴read-read
阴take-taked阴close-closed阴meet-meeted阴feel-felt
12. “There have 64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这个句子正确吗?
阴正确阴错误
13. 用适当的词语补全句子:
There ______ a pencil and two notebooks on the table.
One of his friends ______ a doctor.
14. — Isn’t he a student?
— ______________. (请做出肯定回答。)
15. 请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I have to ________ (finish) my housework before 4 o’clock.
He can ________ (dance) to the music when he was a child.
He would like _______ (play) basketball.
16. 在完成上述题目后, 你觉得自己最薄弱的3 个语法点是:
阴近义词、形近词辨析阴冠词使用
阴固定短语
阴名词的单复数阴名词的所有格阴代词的格
阴名词性物主代词阴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阴时态 (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等) 阴体 (一般现在进行体等)
阴句类 (祈使句、疑问句、There be句型、宾语从句等)
阴情态动词 (have to, can, would, must等) 17. 你认为语法教学在英语学习中重要吗?阴非常重要, 最好每个语法点都进行详细讲解阴比较重要, 可结合生动形象的例子进行讲解阴不太重要, 但应适当提及语法重难点, 培养语感比语法学习更重要
阴很不重要, 语法讲解只会使课堂内容枯燥无味
18. 在语法学习上, 你希望得到老师怎样的帮助? (可多选)
阴将语法简化, 使之形象易懂
阴采用趣味教学, 编写顺口溜, 辅助记忆
阴将语法与词汇、阅读、写作等结合起来教学, 帮助培养语感
阴在实际情景中教语法, 帮助学生活学活用阴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你认为课堂上的小组活动 (pair work /group work) 效果好吗?
阴很好, 与同学们的讨论与配合能启发思维, 增进交流
阴不错, 教学中穿插的活动能活跃气氛, 辅助学习
阴一般, 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多数学生娱乐程度多于学习
阴不好, 活动千篇一律, 缺乏新意, 会成为某些同学讲小话的绝佳机会
希望老师如何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陈建兰.2012.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实践与认识[D].华中师范大学.
韩宝成.2010.关于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 (7) .
衡仁权.2007.国外语法教学研究的最新发展综述[J].外语界, (6) .
鲁子问.2008.还原语法本质, 大胆开展语法教学[J].21 st Century英语教育周刊, (7) .
Ellis, R.2006.Current Issues in the Teaching of Grammar:An SLA Perspective[J].TESOL Quarterly, (4) :83-107.
Freeman L.2010.Teaching Language:From Grammar to Grammar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
Johnson, K.2002.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
教学实践性知识习得 篇7
词汇的习得在整个二语学习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些年来, 对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呈现出范围扩大化和研究精细化的状态, 尤其是对词汇知识深度的研究。词汇习得从表面上看似乎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然而究其深层, 从语言结构、认知及心理角度看, 词汇习得是遵循一定顺序的, 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整体词汇的习得当中, 同样存在于单个词语义义项的习得当中。对于单个词的语义义项习得, 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它的习得并不是简单的“知道”或者“不知道”的简单二分, 而是一个连续体的、不断积累丰富的过程, 那么这究竟是怎样一个过程呢?由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已经拥有了与自己母语联系密切, 成熟的语义及概念系统, 必然会导致中国二语学习者与英语母语学习者之间存在认知及心理的差异, 这个过程必定也是不一样的。这就说明我们不能把适合于英语母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理论笼统的套用到中国二语学习者头上, 而是要探究出适合中国二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的理论。
传统的英语教学基本上是由教师、学习者和教材三者构成, 其基本模式是以教师教授教材内容为中心, 学习者被动接受, 学习者能够学到的知识往往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材和教师。教师在对知识讲解的时候依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认为学生可以理解。这过分强调了教材和教师的权威性, 而忽视了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规律, 从而造成了他们英语学习困难以及教学效果不佳的后果。认知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应该重视学习者的能动作用, 关注其本身的经验和自我发展, 强调外部客观因素的引导与学习者认知因素之间的互动。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 网络渗透到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音频、视频、书籍等各式各样的英语学习资源极大丰富, 为学习者创造了充足的目标语环境, 也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英语学习模式。学习者不再仅仅通过教师及教材获取知识, 而是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权, 他们更容易找到符合自己脾胃的学习材料, 这些材料符合学习者本身的认知发展规律, 从而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到了英语学习的中高级阶段, 自主性语言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 并逐渐远离教师及教材的束缚, 从而更加强调学习者自主性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找出符合中国二语学习者自己的认知发展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应该转变教学理念, 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过渡到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 从只讨论教学结果过渡到探索符合学习者自身认知发展模式, 更加强调认知主体 (即学习者) 所发挥的能动作用。
本文采用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某高校非英语专业的一至四年级的词汇问卷调查, 试图描述中国二语学习者单个词词义深度知识习得状况并试图寻找出其发展顺序。希望研究结果能够对大部分二语学习者的词汇自主性学习和对教师的课堂词汇教学提供依据和帮助,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增强教学效果。
2. 研究设计及结果讨论
2.1 研究设计
本研究的对象共计110名, 全部来自于某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在校本科生。其中, 大一24名;大二26名;大三27名;大四22名, 采取随机整体抽样的方法抽得调查对象。问卷中所使用的单词数量是采用分层抽样中的按比例分配计算公式得出的, 最终确定的样本容量为58。具体单词的选择方法为结合《英语常用核心词汇学习手册》所收录的词汇, 从《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按照核心词汇且词义丰富程度选取样本。调查问卷由58个单词组成, 每个单词包括3-7个不等的词义义项, 共有298个总义项。成绩评判标准为每单词每一义项为1分, 写在已知栏即得一分, 最后以百分制折合算出最终成绩。所收集数据运用SPSS17.0的统计软件进行了分析。
2.2 研究结果及讨论
(1) 根据数据显示:低分区 (30-40) 3、4年级缺失, 而高分区 (80-90) 1、2年级缺失, 其他4项分数区间低年级学生成绩相对于高年级学生成绩所占的高分比率较低。一年级处于40-50分数段人数最多;二年级情况类似, 但是总比例低于一年级, 剩余分数段人数分配比较平均;三年级在40-50分数段人数居多, 其次为50-60分数段, 波动幅度较其他三个年级比较大, 说明组内差异较大;四年级处于60-70分数段人数最多, 其次是50-60分数段, 总体看高分段人数居多。由上述数据可以得出:二语学习者的英语词汇词义深度习得水平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发展, 三年级到四年级发展较快。
(2) 根据调查问卷数据显示, 高年级不论从词汇广度还是从词义深度方面, 都较低年级有较大发展。如awkward一词, 受试者中不知道该词词义的一年级11人, 占一年级受试学生的55%;二年级7人, 占30.43%;三年级6人, 占25%;四年级3人, 占14.28%, 即便是知道该词, 对其词义的掌握也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丰富。
(3) 随机挑选5个词:1) association 2) current 3) even 4) independent 5) subject, 进行个案研究, 对其词义排序频数表进行了分析。此处以subject一词为例:一、二年级中, 排序12和21均占比例最大, 分别为75%和91.3%, 由此可以判定学习者在习得subject一词时大部分是先习得“主题”或“学科”这两个意思, 可将这两项合并成为一个集团。若视12为一个集团, 则三年级中123或213这个排序频率最高, 合计约占总频率的33.33%, 四年级更高, 达到57.14%, 剩余的两项词义在基本词义习得以后发展没有呈现出明显规律。由此可以得出, 在基本词义习得之后, 词义深度知识发展更加随意, 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高表现明显。
综上所述, 我们针对词义发展顺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英语词汇单个词义项习得确实存在一定的顺序, 这个顺序是符合广大中国二语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模式的。一方面, 它固定不变, 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另一方面, 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因素, 这个顺序在一定范围内有所变化, 但是变化的幅度不会超越认知发展模式的限制。
3. 研究对自主性学习及课堂词汇教学的启示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大纲中, 对词汇的要求主要规定了在不同阶段掌握一定数目的单词, 并没有对词汇的深度知识作进一步的要求, 这就导致了众多学习者片面追求词汇量的增加, 在学习词汇的时候只注重其发音、拼写及一两个核心汉语意思, 而对于在学习中同样重要的次核心意义却基本忽略, 导致学习当中经常出现明明认识一个单词却怎么也理解不了它的具体含义的情况。因此, 词汇的习得不能简单的满足于拼写发音和一两个核心意义习得的初级层面, 必须注重词汇习得的质量。
由于词汇的掌握是一个从不知到知的连续体过程, 对于词汇知识的学习也是一个从不全面到全面的健全的渐进过程。因此, 词汇的学习应该遵循一个循序渐进, 分阶段学习和教授, 且注意不同阶段, 重点不同的原则。词汇量的增长相对独立, 而词汇深度知识的发展则依赖于整体语言能力的提高, 所以在二语学习的初级阶段, 应该将重点放在词汇广度知识上, 即量的增长, 而对于中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 他们一方面横向的继续扩大词汇量, 另一方面纵向的加深对已学词汇的新的义项的掌握, 深化对词汇知识的理解, 并将接受性词汇转化为产出性词汇, 从而提高对二语词汇的使用能力。在学过一定数量的词汇之后, 学习者特别需要注意不同词汇之间的联系, 以及多义词汇不同义项之间的联系, 从而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完善对词汇知识的把握, 建立词汇之间的网络联系, 使英语词汇学习事半功倍。
教学实践性知识习得 篇8
一、用绘本来训练韵律节奏
把绘本带进英语课堂, 她语言生动、地道, 是我们英语课堂的拓展和延伸。 英语学习的初期, 就像小时候学说话, 我们会念很多的儿歌, 启蒙阶段我们都会让孩子从有韵律的儿歌或绘本开始, 如“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 这个绘本是Eric Carl非常经典的一部制作, 本校的一位老师就曾经给四年级的学生讲过这个故事:
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I see a red bird looking at me.
Red bird , red bird , what do you see ? I see a yellow duck looking at me.
因为故事的每一页都是以第一句话开始, 所以老师在教了几个动物以后, 学生很快就掌握这个句式。 了解大概的句式以后, 听着原版的音频跟读, 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 老师进行各种跟读的活动, 齐读、男女生跟读, 到最后一个一个读, 学生越读越有信心, 越读越有兴趣。 在学完故事后, 老师要引导孩子找出里面带韵律的词, see, me, 并拓展很多词如seat, eat, he等, 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词就像一个word family。 正是这些词, 让故事更有韵律, 读起来才会朗朗上口。 同时和孩子们对故事进行新编, 替换里面的词。 如:Lucy, Lucy, what do you eat I eat a red apple on my seat.全班同学都在这个新编的故事里, 收集新词, 编成一本属于他们自己的书, 并给其起了个书名“Children, children, what do you eat? ”, 让学生体会到极大的成就感。
像这样带有韵律的绘本是很多的, 如 “Five little monkeys”, “Hush little baby”等, 英语学习初期, 这些韵律绘本能帮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发音, 培养他们良好的英语语感。
二、积累绘本中的词汇
绘本以其精美的图画吸引着孩子们, 少量的文字都是经过作者精心推敲的。绘本和教材不同, 教材遵循的是语法规律, 语言严谨, 而绘本的语言更地道、更生动。 用绘本学单词, 运用的是孩子们的条件反射, 看图片, 听音频, 之后会自然而然地掌握单词。 在绘本阅读中, 我会让学生重点学习这几类单词。
1. 能和图画一一对应的单词
以brown bear这为例, 书中颜色和动物的单词与图片一一对应, 而且老师把它们制作成卡片, 贴在黑板上, 学生在听了几遍故事以后, 就已经能轻松学到20多个单词。 在初期的阅读书中, 可以找到很多图文相对应的绘本, 调动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记单词。
2. 属于同一word family的单词
著名的苏斯博士仅仅用了五十个单词写成了“Green eggs and ham”, 笔者曾经在班级中和学生读了这本书, 故事中运用的句式大量重复, 如:Would you... / Could you...每一页的新单词都配有幽默风趣的图画, 而且都是押韵的, 如:Would youlike them in a house? Would you like them with a mouse...
I could not , would not , on a boat. I will not , will not with a goat.
House/mouse, boat/goat/还有fox/box, rain/train等很多单词, 学生通过听故事、读故事, 自然就掌握了, 这样的学习, 学生轻松, 有兴趣, 语言又地道, 这不正是我们学习英语最需要的吗?笔者根据这个故事, 和学生一起做了单词本, 把其中属于同一word family的单词放在一起, 并由学生画上画, 图与字一一对应。 利用课外阅读的时间根据单词本讲讲故事, 书中的句式可以任意使用, 很有意思。
3.故事中的高频词
在每一本绘本阅读之后, 笔者会让学生记录下高频词 (又称为sight words, 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学者E.W.Dolch博士针对英语儿童读物做的分析统计后整理出来的, 他整理出来的220个词汇被分成5个等级) , 这些词汇对刚刚接触英语学习、并希望拓展阅读能力的入门者是不可缺少的。 它们占了早期英语读物的60%~80%。对于这些单词, 笔者只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认读, 不需要拼写, 读的书多了, 自然就掌握了。 有了这样的单词积累, 学生的阅读速度就能提高很快。
三、感悟绘本的趣味
中国式阅读, 往往是读完故事, 家长老师会问孩子, 你读懂了什么, 故事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道理等。 而国外的绘本, 非常生活化, 站在孩子的角度, 童真、童趣、想象力有时比思想性更重要, 因此吸引着孩子一遍又一遍地读。 如苏斯博士的“Green eggs and ham”, 围绕着要不要尝试新食物这个孩子们具有共鸣的话题展开, 一个拼命劝, 一个拼命躲, 最后的结果出乎人的意料, 真是回味无穷。 苏斯博士的其他书同样有着各种奇思妙想, 堪称 “Reading for fun”的经典。 Eric Carl的绘本 “Pole bear, polebear, what do you hear? ”, “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see”等则向孩子们展示精美的图片制作和富有强烈节奏的故事。在国外的绘本中, 有很多故事是由一个个叠加的句子组成的, 如“There was an old woman who swallowed a fly”
There was an old woman who swallowed a cat.
She swallowed the cat to kill the bird. She swallowed the bird to kill the spider. She swallowed the spider to kill the fly.
Oh, my! Who swallowed a fly Poor old woman I think she’ll die! ...
这个故事运用夸张的手法, 有着丰富的想象力, 最后的画面中, 我们看到一个老妇人的腹中装着所有故事中的动物,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不禁捧腹大笑。 我们在读故事时, 不仅学会了英语表达, 还看到了一个食物链就这么被呈现出来, 多么生动。
课堂英语教学是学习英语的基础, 而我们更要利用好优秀的绘本, 不仅仅把他们当成学习语言的工具, 更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乐趣, 去思考, 去感悟, 唤起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热爱, 对英语这种语言的热爱。 绘本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一定还有很多很多, 让我们一起去发掘。
摘要:英语绘本在越来越多的英语学习课堂中被运用, 作者就阐述绘本在英语学习中发挥的作用, 并从实例出发, 就如何运用好绘本展开分析。
关键词:韵律节奏,展开分析词汇知识,英语绘本
参考文献
[1]安妮鲜花.《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