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共12篇)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篇1
摘要: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支持专业社会工作, 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发展”, 这是“社会工作”一词第二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这对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来说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试图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分析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择业及就业的特性, 为我国社工队伍的壮大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工作人才,择业,建议
一、背景介绍
目前, 在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刺激下, 我国社会工作呈现出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据统计, 目前我国有200所以上的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 每年可以培养的社工人才过万人。但是, 社会工作仍旧面临着人才供不应求以及人才大量流失的困境, 尤其是中高级社工实务和管理人才的严重匮乏。从表面来看, 社工人才匮乏是由于大量社工专业学生选择跨专业就业, 但从深度考虑, 社会工作人才流失不仅仅是社工个人选择而导致的现象, 而是一个社会现象, 改善社工流失现象是全社会都要为之付出努力的工作。
二、社会交换理论概述
社会交换理论这一社会学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 随之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创立者霍曼斯以及布劳、埃默森是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该理论认为某种交换活动支配了人类的一切行为, 人类的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 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实质就是一种交换关系。
资源的转移是建立起社会关系的基础。从择业角度看, 择业是待业者与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等双向选择的过程, 只有当双方所获权益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时, 该过程才会转化为双方利得的结果。但是从整个社会环境看来, 待业者在此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
三、社会交换理论下的社工专业学生择业行为分析
交换是指个人为了获取回报, 而又真正得到回报的自愿性活动, 择业的交换关系也是建立在这种利益基础之上的。物质因素和职业发展因素是大学生选择职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如工资收入、福利机制、工作环境等。另外兴趣爱好、发展空间、晋升机制、社会地位等个人职业发展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择业观。用人单位、机构如果未能提供对方所需要的资源, 进而降低了“供给”的价值, 不能提供令待业者满意的待遇和回报, 就会造成待业者趋利避害, 从而导致社会交换的失衡。
(一) 心理上的交换关系
社会工作者在心理上的交换关系的对象是社会整体, 是个体对于社会工作的责任感和社会对个体的认同感。梁丽萍认为, 认同的本质不但是人体心理层面的意义, 认同也包含群体层面的概念, 认同的核心是个体价值的延伸, 是将个体视为群体的一部分。 (1) 这种情感认同上的交换, 包含尊重、理解、依赖等多种情感的给予。
(二) 利益上的交换关系
任何形式的工作都是创造价值与得到回报的过程, 价值是各种利他的结果, 回报则是物质或情感上的补偿, 社会工作也是双方互利的过程。从社会工作者个体与社会及机构角度来考量, 这种利益资源的交换体现在社会工作者为社会付出时间、精力、行为等条件, 社会及机构获得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并以金钱、物质等条件补偿社会工作者所付出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在双方利益达到一定成的平衡时双方获得双赢结果。
四、社会工作者流失现象分析
我国社会工作起步较晚, 除香港、深圳两地外, 我国其他大中城市社会工作发展仍旧属于初级阶段, 各地普遍存在社工大量流失的现象。以社会工作起步较早的深圳为例, 据深圳市社工协会于2015年发布的《深圳市社工行业年度数据报告》显示, 2014年度深圳市平均在岗的社工为3535人, 离职1622人。在离职社工中, 在社工领域进行深造的有837人, 余下的785人选择了离开社工行业, 社工流失率高达22%, 超出了社工行业20%流失率的警戒线。另一方面从业数年的骨干社工的流失量也比较大, 社工考证人数也在逐年下降使得社会工作陷入更大的困境。
五、社会交换理论下的社工流失原因分析
(一) 项目的不稳定性
目前, 我国的社会工作主要是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 在政府的社会服务部门提供社工岗位, 并借助社会工作者薪酬指导价的优势吸引大量社会工作者, 这种“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政策大多不具有强制性, 目前仍处于“鼓励”阶段, 且常常脱离社会的实际需求, 沦为政绩工程。
社会工作属于牵涉部门较多的复合项目, 从人力、资金、社会资源引入、项目落地执行等重要环节都需要在政府各部门的主导下完成, 部门牵扯太多导致项目孵化成长滞后, 而政府相关的项目负责人职务变更也使得项目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毛明华认为, 当前体制原因是导致社会工作发展较为滞后的重要障碍之一, 体制的僵化造成了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同率较低。 (2) 政府购买“岗位社工”有利有弊。优点在于能迅速通过行政手段覆盖到很多领域, 使得很多工作得以顺利执行;弊端是社工入驻后, 不可避免地会被要求承担一部分行政工作, 导致工作任务较为繁重, 这些因素很可能会使其对工作产生倦怠, 继而选择离开社工行业。
(二) 激励制度不完善
按照社会交换理论的观点, 个体与其他个体或者群体之间之所以能够产生互动, 是建立在互惠的关系基础上的。这种互惠关系体现在社会工作中, 就是工作付出与回报的关系。由于待遇较低, 加上处于基层, 更多是服务于弱势群体, 很多专业社工觉得没有发展空间。除待遇外, 晋升机制、晋升空间也是社会工作者十分注重的要点, 而我国各大中城市的社会工作在发展空间上尚缺完备的政策及制度。高强度的工作, 微薄的薪酬, 使得社工这个领域的人才流失成为常态。
(三) 社会认同不足
我国社会工作起步较晚, 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尚不明确, 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 其社会认同度是比较低的, 甚至有很多人还不知道有这么一门专业。许多需要专业社会工作人员来完成的工作实际上仍在由非专业人士在旧体制的模式下从事相应的服务, 而社工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却选择了其他行业, 这使得社会工作岗位难以有新鲜血液注入, 虽然国家正在逐步重视专业社工人员的培养, 但目前对社工的配置还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 社工真正的融入岗位还需要较长时间。
六、关于改善社工就业环境的思考与建议
社会工作作为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新事业, 对于国家社会治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社会工作者的流失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工作的前进发展步伐。从整个行业角度看, 简单的加薪、晋升却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人才流失的发展态势。
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重在“开源节流”, “开源”是指通过制定专业社工的职业、薪酬和晋升体系, 增加社工在工资、福利、住房、养老等方面的保障, 以此吸引专业社工人才。但是吸引人才并不是最终目的, 留住人才才是目前社会工作的当务之急, 这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社工流失问题的“节流”工作。而留住人才则需要在政府、社会共同努力下, 改善社会工作的大众印象, 提高社会工作认知度。
社工流失问题凸显的不是简单的待遇以及晋升渠道问题, 而是整个行业的结构问题。当前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一个良好的行业环境应该是在政府的主导下, 建立政府、企业、学校、社区四方合作的“孵化基地”, 引入市场化操作手法, 建立专业社工义工服务体系, 融入企业志愿者、学校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三方辅助, 以公益性与商业性并行的市场手段进行操作, 建立起政府购买, 市场运作, 全民参与的社工体系。
参考文献
[1]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13-14.
[2]毛明华.陈赟畅.从社工人才流失看社会工作发展[J].社会工作, 2007, 8:3.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篇2
内容包括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目标任务;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训;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和专业人才使用;切实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评价和激励;加强党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等方面。
第一个方面,《意见》出台的背景 一是上面有要求(中央)
《意见》的研究制定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2010年中央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 二是“下面有需要”
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需要政策支持
2000年以来,民政部在实践中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也组织专家队伍进行了社会工作实务研究与建设,开展试点工程 另一方面,各领域社会工作实践中都需要政策支持 党和政府主要是通过政策的形式来参与社会工作,为社会工作的发展营造氛围,通过制定明确的政策措施给予支持,促进人才的引进和工作的推进。
第二个方面,《意见》出台的意义 第一,《意见》首次明确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定义
《意见》第一次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界定为“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司法矫治、人口计生、应急处置等领域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员”,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基础性作用。第二,《意见》的出台对于社工人才个人发展的意义,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意见》的出台,拓宽了社工人才的就业空间,为这领域社工就业、创业准备了基础和条件。
《意见》的第四部分(第9-14条)讲的就是: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和专业人才使用。
主要从四个层次来开发岗位:
第一个层次就是以基层为重点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第二个层次就是明确相关事业单位社会工作专业岗位。
第三个层次就是引导相关社会组织吸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第四个层次就是相关行政部门和群团组织中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
二是,《意见》的出台,使社工人才的专业地位得到了认可 《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基础性作用。
三是,《意见》的出台为社工人才进入领导干部、公务员序列打开了通道。第三,《意见》的出台,使民办社工机构迎来新的发展局面 《意见》明确提出按照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的原则,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政策,积极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意见》的出台,确立了民办社工机构的合法身份和地位,同时,社工机构可以以民办非企业社工服务中心的身份参加国家示范站和示范社区的建设
《意见》指出,符合条件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按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统一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意见》的出台,为民办社工机构直接申请政府的财政支持开辟了渠道,也可以获得福利彩票公益基金、党政机关事业费用等特殊的资金支持。同时,政府的购买将给民办社工机构创造一个良好的公益环境,拓宽融资渠道。
第四,《意见》的出台为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股春风
《意见》的12条规定加大相关行政部门和群团组织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力度。《意见》的出台使社会工作行业的资源更加雄厚,也带动了社会资源,为社会工作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公益环境。第五,《意见》的出台对党和政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党来讲,《意见》的出台,使党有了新的人才力量,有了新的从事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专业力量,有了新的党员队伍和新的党建阵地,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新的平台。
对于政府来讲,《意见》的出台,对进一步加强政府职能转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提供了新型的力量和视角。
第三个方面,如何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第一,要明确目标
《意见》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
要大规模开展专业培训
深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改革
逐步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选拔、使用、流动、评价、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 加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使用力度
到2020年,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和工作格局,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数量、结构和素质能力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
这个目标实现过程需要把握三个特征:
一是政治性。坚持党的领导,保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要专业性。专业性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灵魂与根本,是区别于其他人才队伍的关键所在。
三是社会性。社会性是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需要充分认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当前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第二,要准确定位 要处理好四方面的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二是处理好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与国家总体人才队伍建设的关系。三是社工服务与社会服务的关系。
四是要处理好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与社会工作建设的关系。
第三,要明确六项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确保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政府推动,各级政府切实履行依法规范、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等方面的职责; ——坚持社会参与,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突出重点,优先培养为有特殊困难的群体、家庭和个人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推动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各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坚持立足基层,加强基层社会服务平台建设,引导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鼓励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基层服务;
——坚持中国特色,对国(境)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形成的优秀成果进行有益的借鉴,着力建设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第四,要落实五个重点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篇3
关键词:社会实践活动;中职生;职业道德
社会实践是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职生检验所学知识、提升技能、促进个性发展、适应就业需要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学生融入社会、练就过硬本领、培养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我校是一所中职学校,多年来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笔者就此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谈一下体会。
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让中职生学以致用,为就业创业练就过硬本领
我校各专业多年来始终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社会实践活动生机勃勃,取得了很好成效。具体做法是:
安排学生到企业、联办单位开展实践活动。如牧医专业安排学生到青岛九联、烟台益生等畜牧企业进行实践活动;建筑专业安排学生到莱西建筑总公司、三宝建筑公司等进行实践活动;幼师专业安排学生到机关幼儿园、百乐幼儿园等进实践活动等。
成立为民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我校每个班级都成立了自己的为民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在专业教师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等定期或不定期地到村庄、农户、社区等开展便民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如牧医专业为民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下乡诊治病畜,讲解专业知识等;机电专业为民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下乡为群众维修电器,讲解机电原理等。
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验证了理论、提升了技能,练就了本领,为就业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毕业后就业率高,独立工作能力强。近十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9%以上,以牧医专业2010、2011级为例,毕业后就业率达100%。
二、通过在社会实践中开展专业调查活动,为中职生就业、择业和专业规划积累信息和经验
以牧医专业为例:本专业有计划组织学生走访农户、养殖场等,通过实地调查把有关内容记录下来。如当地的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分布情况、养殖品种与数量、生产效益、常见病及发病情况等。回校后专业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汇总,对信息资料进行分析、评估和预测。学生对调查活动很感兴趣,参与意识强。专业调查活动为学生积累信息、确定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学生的择业能力和专业规划能力。
下面以我校2010、2011级牧医专业的62个毕业生为例,分析学生的从业情况。2015年10月份的统计情况显示,62人中仍然从事原工作的人数为58人,占毕业生人数的93.5%,学生从业情况比较稳定。这说明学生在毕业前就已经对自己要从事的工作进行了分析评估,大多做出了符合实际的正确选择,而不是盲目从业。
专业调查活动为中职生积累了专业信息和资料,提高了分析判断能力,在引导学生择业和专业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社会实践活动让中职生拉近了与社会的距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强
我校组织各专业在校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社会生活,融入社会,不断汲取新知识、新观念,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增加了阅历,拉近了与社会的距离,为其走向社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因此我校毕业生就业率高,适应性强,工作岗位遍布全省各地,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其中不少毕业生表现优异,在当地小有名气,或在不同的岗位上成了企业骨干,或担任了企业领导。
事实说明,社会实践活动是中职生与时俱进、融入社会、吸收新知识新观念、磨炼自己的好途径,缩短了学校与社会的差距,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让中职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奉献精神的教育,树立服务意识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校各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奉献精神,树立为民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从业素质。从我校毕业生的表现来看,他们从业后能够恪守职业道德,敬业爱岗,勇于奉献,有责任心,服务意识强,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这无疑得益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的社会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的教育与培养。
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奉献精神,树立了学生的服务意识,使学生具备了成为德才兼备专业人才的条件,为中职生走向社会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篇4
高校是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8年北京大学设立社会工作专业以来, 我国已有400多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 形成了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办学层次, 每年培养2万余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学生。高校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素质。
一、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 缺乏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社会工作教育者通过教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达到的标准, 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领航的作用。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在人才培养导向上并不明确, 缺少清晰定位、鲜明特色, 很难突出各自的人才培养优势。
2. 课程体系设置面窄、缺乏科学性、教学内容陈旧。
课程设置机及其构成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 也是衡量专业化教育程度的重要指标。基于专业建设规范化要求, 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科课程, 包括2002年开始的专业评估要求的社会工作10门主干课程。从专业建设的角度看, 这无疑有其合理性, 但课程设置面窄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 难以体现特色。
从课程体系看, 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普遍存在基础课比重过大、专业课所占比重小、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等问题。
从教学内容看, 由于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落后于专业化, 高校所传授的社会工作知识过于专业化, 与职业化接轨不够;况且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材, 多为直接翻译过来的或者是参照下编写的, 较少涉及中国社会发展的经验、前沿的知识, 缺乏中国社会所需要的本土化的新内容。
3. 片面强调基础知识, 忽视对学生专业价值观的教育。
社会工作是一种在利他主义指导下的助人活动, 社会工作者所内化的价值观和专业伦理是利他式助人活动的关键。由于我国的社会工作发展迟滞, 社会认可度低, 高中毕业生在选择社会工作专业时往往对本专业没有认识或者认识模糊, 这与国外社会工作学生完全不同, 因而在专业教育中加强专业价值观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但在现有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 对专业价值观的强调和实际教学中关于价值观的内容安排还远远不够。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计少有“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课程,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课堂教学往往分散在《社会工作导论》、《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工作》等课程中, 所用课时较少, 且受制于传统的教学手段, 教学效果有限, 对学生的专业认同的培养不足。
4. 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低、数量不足。
由于专业发展起步迟、规模扩展过快, 导致社会工作师资严重短缺。而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教师, 主要是由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师转型构成, 他们不仅没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背景, 而且很多也没有社会工作继续教育的机会, 更没有专业社会工作实务的具体实践, 所传授的知识过于“书本化”。即使是社会工作科班出身的专业教师, 大多也是从学校到学校, 社会工作实务经验相对不足。
5. 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条件, 学生专业技能难以达到培养目标。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具有很强的实务取向的专业, 实践教学在专业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从现实来看, 我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亟待加强。首先, 社会工作实验室建设落后, 目前国内已经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 只有为数不多的建成了社会工作实验室;其次, 校外实训基地匮乏, 专业性的社会工作机构有限, 学生实习大多是在“准社会工作机构”甚至是非专业机构进行实习, 实习内容大多是与专业无关的辅助性、行政性的文职工作, 而且实习过程中, 缺少对学生进行全程的督导和评估, 导致实习往往流于形式;最后, 实习时间也难以保证。尽管我国规定了社会工作专业每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进行800小时的专业实习, 但多数高校的实践课程设置难以保证800小时的专业实习。
二、民办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民办高校如何在品牌高校、普通办公学院和高职学院的包围下寻求发展空间, 是未来民办高校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根据自身优势准确定位、突出特色, 培养适应地方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多数民办高校的共同追求。针对当前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我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实践改革, 笔者认为民办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对策。
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
社会工作教育是适应社会需求而产生的, 也是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发展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准确把握社会需求, 清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实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有效结合。
目前, 我国社会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为老年人、残疾人、贫困人口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和为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服务、社区矫正等领域, 迫切需要能直接服务于这些领域的有较强实务能力, 能担当一线社工的专项人才。因此, 在充分调研本地社会需求, 并结合我校已有资源, 我们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面向老年、青少年、残疾人等群体, 毕业后能够在政府部门、社区、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部门和领域为老年、青少年、残疾人等群体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与革新。
从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出发, 建立体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首先, 合理配置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等模块, 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设置教育部规定的10门主干课程外, 根据专业定位于特色侧重了老年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相关课程。同时, 及时组织专业教师进行研讨, 修订课程大纲, 革新教学内容, 紧跟社会对社会工作人才的知识需求与能力需求;其次, 在课程设置中注重专业教育的训练过程, 加大实务与实践课程设置的比重。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实务》等课程中设计一定比例的课时的实践环节, 形成包括社会工作基础实习、个案工作实习、小组工作实习、社会工作综合实习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模拟与真实的实习过程, 提升学生的社会工作实务能力。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通过“内培外引, 专兼结合”的形式建设师资队伍。首先, 引进具有社会工作教育背景的优秀毕业生, 加大社会工作专业“科班”出身教师比例。其次, 鼓励专业教师通过对外交流、继续教育、参加培训等途径加强学习, 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水平和实务能力。再次, 鼓励专业教师到社会工作相关机构进行锻炼或者兼职。最后, 聘请校外优秀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为我校兼职教师。
4.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 通过课程体系改革, 设置认知实习、课程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 (包括社会工作基础实习、社会调研与研究方法实践环节、个案实习、小组实习、社会工作综合实习等课程) 。其次, 加强社会工作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 搭建良好的社会工作实习平台。加大投入, 搞好社会工作实验室软硬件建设, 建成个案工作室、小组工作室、社会工作综合实训室, 使实验室教学条件充分满足课程教学及实践教学的需要。同时, 积极挖掘本地有利资源, 主动与相关组织机构联系与协商, 共建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目前, 我校已经与福利院、救助站、青少年教育与保护工作办公室、残疾人联合会等多家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最后, 制定规范的实习流程, 形成严格的实习评价与考核体系, 保证实习过程的有序、实习效果的有效性。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低、实践教学条件落后等问题。民办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要想在众多院校的包围中寻求发展空间, 必须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进行改革。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篇5
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谈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记者卫敏丽)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9个部门和群团组织联合发布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社工规划》)。据悉,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日前,就社会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进行了解读。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数量缺口很大
记者:请介绍《社工规划》出台的背景?
李立国:其制定出台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实践探索不断深入,发展了一支20余万人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他们在提供专业服务、解决群众困难、化解社会矛盾、推进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专业作用逐步显现。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还刚刚起步,还存在基础比较薄弱,岗位不明确,投入不充足,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不太完善,人才数量缺口很大、能力素质不高、结构不太合理等问题。
记者:我国现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20余万人,与《社工规划》提出的目标相比,到2015年还缺口30万人、到2020年缺口125万人,如何填补这个缺口?
李立国:为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我们首先需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目前,全国有320多所高校设立社会工作专科和本科,6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每年培养2万余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今后要进一步提升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能力、扩大专业教育培养规模。
完善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目前,我国共产生54176名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其中包括13421名社会工作师和40755名助理社会工作师。我们将加快建立社会工作员和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评价制度。通过完善的职业水平评价制度,产生大量合格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实施重点人才工程。《社工规划》提出三个重点工程,即“社会工作服务人才职业能力建设工程”“社会工作管理人才综合素质提升工程”“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人才培养引进工程”,还提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和教材建设工程”,到2020年,重点扶持发展300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通过职业晋升、薪酬激励等留住优秀专业人才
记者:针对当前我国专业社会工作职业吸引力较弱、难以留住优秀专业人才问题,《社工规划》提出了哪些激励保障措施?
李立国:要留住优秀专业人才,必须通过建立职业晋升机制、建立薪酬激励制度等方式,当然还要畅通流动选拔渠道。
根据《社工规划》,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相关行政部门和群团组织根据事业发展需要逐步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鼓励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机关、人民团体中直接面向人民群众提供社会服务的相关岗位充实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要求各级党政机关招录社会服务相关职位公务员时,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用具有丰富基层实践经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注重把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吸纳进党员干部队伍,选拔进基层领导班子,支持有突出贡献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进入人大、政协参政议政;注重培养选拔熟悉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的优秀人才进入地方及有关部门和单位领导班子。针对当前社会工作专业岗位不明确、不充足等问题,《社工规划》提出要加快城乡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步伐,加大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力度,积极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使用。
加快推进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等专业社会工作发展步伐
记者:在促进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西部地区专业社会工作发展方面,《社工规划》做出了哪些制度安排?
李立国:为贯彻好中央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这些地区专业社会工作发展步伐,《社工规划》提出了三方面重点支持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支持制度。《社工规划》提出要研究制定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意见,积极推动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国家有关对口支援机制,通过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向急需紧缺地区、部门和行业流动。
二是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计划。通过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示范引领其他农村地区社会工作服务发展,推动解决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带来的农村流动人口、留守人员以及社区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篇6
关键词:机械工程;人才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高等学校指明了在新时期发展的关键,即高等教育要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近年来,随着我国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环境的变化,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在由资源主导型经济向技术创新主导型经济转变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大力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机械类专业作为产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专业之一,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责无旁贷。
重庆大学机械类专业有着80余年的办学历史,现在以“培养能够适应和驾驭未来的人”为人才培养目标,实施通识教育模式下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以适应社会和就业需求,应对未来变化。为缩短高等教育教学与实际需求的差距,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注重与用人单位及毕业生的横向联系,注重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维护,在机械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上做了一些工作,但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去解决。通过实施问卷调查,对意见进行整理与分析,识别在创新人才培养上还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对重庆大学培养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的一些实践进行了探讨。
一、企业调查情况
重庆大学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和工业工程4个机械类本科专业。其专业特色明显,已成为重庆市、西南地区乃至全国机械制造及重大技术装备行业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基地。2011年11月机械工程学院向长安汽车、长安工业动力、中国二重、泸州长江液压件、重庆潍柴动力等长期与机械工程学院进行教学、科研合作的17家装备制造企业发放了两种类型的调研问卷共390份,回收问卷360份,有效问卷318份,其中,由用人单位主管填写的有效问卷有166份,由我校毕业生填写的有效问卷有152份。
(1)我校机械类毕业生从事研发类工作比例较大。从我校机械类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方向来看,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有43.10%从事生产管理工作,有24.14%从事项目管理工作,有32.76%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其工作方向与其他3个专业有明显不同。问卷中其他3个专业的毕业生中有58.51%从事产品研发工作,有29.79%从事技术管理工作,有9.57%从事生产管理工作,有2.13%从事其他工作。从总体上看,我校机械类毕业生从事产品研发类工作的比例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其扎实而深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工作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
(2)我校机械类毕业生实践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向各企业主管发放的问卷中,对我校机械类毕业生实践能力的评价,认为很好的占13.28%,认为较好的占47.54%,认为一般的占39.18%;对我校机械类毕业生创新能力的评价,认为很好的占11.64%,认为较好的占65.57%,认为一般的占22.79%。
约有58.06%的企业主管认为我校机械类毕业生还应加强研发能力的培养,40.32%的企业主管认为我校机械类毕业生还应加强逻辑思考能力的培养。关于这一问题,从向毕业生发放的问卷中了解到,60.47%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研发能力欠缺,30.23%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欠缺。从这些结果可知,我校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尚不能完全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标准,因此应考虑产业界的客观要求,在新的培养方案中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逐步提高。
(3)我校机械类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再提升的必要。在对各企业主管发放的问卷中,对我校培养的机械类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认为很好的占3.28%,认为较好的占72.13%,认为一般的占24.59%。约53.23%的企业主管认为我校机械类学生还应加强沟通能力的培养,40.32%的企业主管认为我校机械类学生还应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而30.23%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沟通能力欠缺,32.56%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团队精神欠缺;这点说明了,我校机械类部分毕业生的沟通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稍弱。创新人才的培养还应加强对其各种综合素质培养的进一步关注。
(4)用人单位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建议。超过2/3的企业单位认为学校有必要鼓励同学参加各种实践竞赛,为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提供平台与指导。如学校定期举办科技创新大赛、专业知识竞赛,鼓励与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定期组织学生去企业参加与观摩各类实训比赛与创新展览,成立学生—企业联合研发项目,使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与运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其他相关利益者也应该尽力给在校学生提供砥砺平台。这种注重“多元的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构建多维度创新教育环境的实践
1. 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的知识教育环境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以科学的专业知识体系、有效的课堂传授与消化吸收为基础的教育原则。
(1)注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力,从事创新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广泛的阅历,而人文素质教育恰恰能为机械类专业学生提供这样的智力支持[1]。爱因斯坦曾坦言“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因此,学校、学院基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保证授课学时数、保证教师素质及授课水平,使机械类学生通过文史哲、艺术、科技等六大类选修课程的学习,以及通过参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专题讲座、参与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等校园内外的社会文化活动,以保证和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水平。
(2)深化学科大类基础课程改革。我校机械学科大类基础课程体系现正处于完善与论证阶段,且每门专业课程均配有相应的实验课或课程设计。机械制图、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等根据4个专业的不同特点分72学时、64学时、48学时要求学生必修,且通过制图综合训练、机械设计基础综合课程设计对设计、实践能力进行系统训练。“面向21世纪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和“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等教学改革项目的成功运用有助于将课程体系的规划与实践需求相联系。
(3)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在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应用。我校机械学科已建成“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基础实验”等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还拥有“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现代质量工程”等3门重庆市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引导下,优化了机械类课程体系,深化了教学内容改革,提升了教学团队采用探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各种教学手段的能力。首先,在整合现有的优质教学、实验、实践资源条件下,结合教师实践经验与科研成果,能够丰富与完善教材内容,使学生了解所学为何用。其次,有助于引导建立教学与科研能力很强的教师队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与培养学生较强的实验、实践动手能力。
(4)为优异学生提供创新知识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学校、学院为有浓厚科研实践兴趣且学习优异的本科生提供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多种平台。如机械创新实践班“机电控制与单片机应用技巧”、“机械创新专题研究”、“复合传动设计”、“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汽车模型制作”等课程的学习,75%的学时是实验和实践训练,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培养了机械创新的基本方法和思维方式,并最终能独立完成相关创新专题的研究。高水平研究型实验班通过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办学,引入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研究型、国际化”的研究型优秀人才,使学生掌握机械学科的前沿技术,并具有创新思维能力。毕业生具有到国内相关研究所、设计院或国有大型企业从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2. 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育环境
通过整合校内及机械工程学院的各种资源,以大类系列课程为单位,有效开发并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2],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构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与多层次实践项目。经过多年努力,我校形成了由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基本培养体系”和“实践创新能力个性化培养体系”有机融合,校、院两级互动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由“国家级创新实验项目”、校级“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及院级“机电一体化创意模型创新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竞赛”的研究创新实践组成的多层次的创新实践项目体系。2010年学校建立了本科生创新实践中心,以“创新实践班”、“创新团队”等形式组织开展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开展创新实验实践活动的平台。
(2)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最大限度地开发与课程密切相关的新实验,引导学生组建团队研究小组,在课外时间到实验室选做实验或自行设计实验。对于实验项目,学生可结合生活、工程背景自由选择,在教师指导下,制定出自选实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实验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做到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装置。如以学生为主参与完成的“汽车轮圈跳动自动检测机”、“榨糖生产线均衡压榨自动控制”等项目均被企业生产采用。真正使实验室成为知识运用、能力展示的创新环境。
(3)开发多样化的创新性实验。根据毕业生的反馈意见、结合用人单位的评价及需求情况,重新整合实验教学内容。有利于能力培养的和有利于综合素质提高的综合设计性机械基础实验比例提高到53%,研究创新性机械基础实验比例提高到25%。对实验内容本身,把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转化到实验教学中来,把本专业的新技术、新理论及时吸收到实验教学中来,实验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
(4)充分利用课题资源,做好课程设计。学生在课堂、实验环节获得的知识在课程设计环节得到进一步验证,有利于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融合[3]。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设计,也可以选择科研项目、工程实际问题的一个子模块来进行研究设计。引导学生自建课程设计研究小组,自主选择实验方法、实验仪器和设备,在适度紧张的设计进程中、通过合作完成课程设计的培养目标。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得到更接近于生产实际的练兵,也可以对已经完成的项目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
3. 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的社会教育环境
学生能科学合理地参与生产实践和工程实际是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社会保障[4],构建校—企实践训练平台,为学生提供深度认识企业的机会及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将创新思维的训练与运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1)开展多方合作,建立稳定实习基地[5]。重庆大学机械类专业一直以来有传统并稳定的生产实习企业,近年来又不断建立新的实习点。这些长期的、稳定的实践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创造了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机械工程学院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已共同建成面向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自2009年始与其合作开展“3+1”培养模式,培养本科工程实践型人才。现在,双方正在进行本科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准备工作,使培养的本科工程型毕业生具有从事产品的设计、工艺改进、生产和服务工作,具备独立解决生产与工程项目的能力。
(2)重视过程管理,提高实习质量。企业真实的生产过程和工程环境是高校的宝贵办学资源,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实习指导教师提前做好企业考察工作,对企业的生产组织、现场管理现状等要心中有数。然后,结合专业实习要求,完善实习大纲,制定此次的教学方法。同时,学生要预习实习大纲,了解实习的计划、内容和要求。最后,师生共同制定实习思考题,带着问题去实习,在实践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触发学生主动探索,增加实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金梧. 大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0-12.
[2] 朱正伟,刘东燕,何敏. 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07,(1):76-78.
[3] 谢友柏. 高校的聚焦点是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1-3.
[4] 高翅等. 系统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探索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J]. 中国大学教学,2008(10):80-82.
[5] 朱正伟等.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09(8):66-67.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篇7
这是一项需要人才也孕育人才的伟大事业。
2003年12月19日,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
这一天, 载入共和国人才工作史册。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深刻阐述了科学人才观的内涵, 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发人才资源, 走人才强国之路”“以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协调发展”, 这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百舸争流, 千帆破浪。弹指一挥六年余, 一批批饱学之才、实干之才、创新之才不断涌现。
其间, 共和国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人才资源大国, 人才队伍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其间, 共和国各类人才在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大显身手、焕发活力, 发挥出巨大作用。
其间, 全社会人才总量不断扩大、素质不断增强、效能不断提高, 为建设人才强国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间, 全社会人才意识普遍增强, 人才工作经验和理论不断丰富, 人才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功以才兴, 业有才广。一个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群星璀璨的新局面在华夏神州勃然兴起。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树立科学人才观, 全面部署和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各类人才凝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万顷波涛、海鸥竞翔、松柏滴翠……夏日的北戴河风光无限, 让人陶醉。
从2001年开始的每年盛夏, 北戴河都会迎来一批特殊客人, 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和岗位, 既有著名院士专家, 也有优秀科技工作者和教师, 还有工人技师、“土专家”……
邀请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到北戴河休假, 是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组织的一次重要活动, 充分体现了中央心系人才的关爱之情。
人才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最可靠的战略资源。
2003年以来, 党中央全面部署和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党管人才原则, 树立科学人才观, 作出一系列战略决策, 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003年,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后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成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行动纲领。
2006年1月,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作出了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 提出用15年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大战略任务。同年3月, 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专章列入“十一五”规划纲要。
2007年, 人才强国战略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新党章, 这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强国战略在党和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
2008年开始,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组织编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战略目标, 描绘了我国未来人才发展宏伟蓝图。
为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2003年中央成立人才工作协调小组, 中央组织部成立人才工作局, 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成立人才工作领导 (协调) 机构和工作机构。目前, 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成立人才工作领导 (协调) 机构及其工作机构。
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大战略部署, 把人才工作放在重要战略位置, 加强宏观指导, 研究制定政策措施, 建立完善工作机制, 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凸现。
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关于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研究制定了加强国防科技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也制定了人才工作中长期规划、“十一五”人才规划和人才发展战略, 发布《人才资源状况》和“急需紧缺人才目录”。
江苏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重中之重, 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 加快构筑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以人才集聚引领高新产业集聚, 以人才结构调整引领产业结构调整, 以高层次人才引领高水平发展。
辽宁制定出台《关于辽宁沿海经济带人才整体开发战略的实施意见》, 吉林制定实施《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兴业战略的若干意见》, 黑龙江编制实施《黑龙江省“人才兴安岭”行动纲要》, 系统谋划人才工作总体布局。
河南实施“中原崛起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在人才培养、吸引、使用、激励等方面制定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政策, 初步形成了衔接配套、较为完整的人才政策框架体系。
小康大业, 人才为本。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已经形成普遍共识,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可以成才”的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坚持服务科学发展, 努力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把人才工作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从“神舟”系列飞船遨游太空, 到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从取得高性能计算机、高温超导研究等领域重大成果, 到南水北调、青藏铁路、高速轨道交通等重大工程建设……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为人才成长搭建了广阔舞台。众多思想过硬、技术精湛的青年科技才俊在实践中迅速成长。
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 凝聚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航天科技人才, 一批年仅三四十岁的业务骨干担任主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副总指挥……
2003年以来, 党和国家注重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部署, 特别是紧紧围绕科教兴国、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 通过人才资源开发有效推动国家战略和重大部署的贯彻实施, 实现了人才数量增长和能力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同步提高。
世界在变, 创新不变;生生不息, 创新不已。
2006年6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 强调要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指明了方向。
“百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部署, 各地各部门把培养和吸引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努力培养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
2003年以来, “百人计划”支持各类青年科技人才1272人, “百千万人才工程”遴选出4批国家级人选共2700多人, 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浙江建立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安徽实施“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 内蒙古实施“草原英才”工程等, 大力培养领军人才、打造创新团队。
“三支一扶”“百万中专生计划”“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部署, 中央和各地各部门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开发, 培养了一大批带领农民致富的“土专家”“田秀才”,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人才保证。
从长江三角洲到环渤海, 从泛珠江三角洲到东北三省, 从中部地区到西部地区……
作为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区域人才开发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紧密配合、相互促进, 成为一道令人瞩目的亮丽风景。
中央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央组织部、共青团中央每年选派150名左右专业技术人才组成“博士服务团”到西部开展服务, 每年又从西部地区选调26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作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到东部地区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培训, 促进了人才的成长。
中央制定下发《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 进一步加强东北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启动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科技专项活动”“东北之春”等人才培养计划, 组织开展“院士专家东北行”活动, 选派干部到东北三省挂职服务, 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提供机遇和舞台。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 人才发展以用为本。
在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上, “第一生产力”正日益发挥其“第一”的作用, 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正迸发出无穷的活力……
坚持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 加快培养各类人才的步伐, 努力扩大人才总量———与时俱进地推进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
事业召唤人才, 时势造就人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归根到底要靠一支宏大的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 党和国家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 不断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人才规模扩大。截至2008年年底, 我国人才资源总量接近1.14亿人, 其中, 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4600万人, 居世界第一;研发人员总量超过196.5万人, 居世界第二。从规模看, 我国已经是世界人力资源大国。
2009年年底, 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突破1亿人。其中, 高技能人才达到2630万人, 比2006年增加770万人, 增长了约40%。截至2008年年底, 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820万人, 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42%。中央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从2006年开始, 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1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 作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目前, 已举办39期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班和6期大学生“村官”培训班, 培训了3418名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和638名大学生“村官”。
———人才素质提高。据统计, 从2003年至2008年, 全国参加各类脱产学习培训的党政干部约1600万人次,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约900万人次、专业技术人才约2600万人次。
以两院院士、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为主体的国家高层次人才队伍初具规模, 专业技术人才的学历层次快速提升, 劳动者素质也有了较大提高。2008年, 全国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400多名,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000多名, 全国高校共聘任长江学者1552人。
2003年以来, 全国共选拔3批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1.1万多名各个行业领域专家享受特殊津贴。
1990年, 我国每10万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有1422人, 2000年增加到3611人, 2006年达到5834人。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07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全国招收研究生44.64万人, 比上年增长6.64%。2008年, 全国接受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271.85万人次, 接受各种非学历中等教育的学生达5448万人次。
———人才结构改善。2008年年底, 国有单位已聘专业技术人员中, 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之比由2003年底的7.3∶33.4∶53.2调整到9.9∶36.8∶44.2。
同时, 人才所有制结构发生历史性转变。上世纪90年代中期, 我国非公组织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全国人才总量5%左右, 到2008年达到38.5%。
2003年, 民政部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通知。上海率先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天津产生了首位具有专业社会工作教育背景的社区居委会主任……目前, 全国民政事业单位和城乡社区开发设置4.5万余个专职社会工作岗位;全国培育发展300多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社会工作人才发挥作用的舞台更加宽广。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 1000多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投身灾区一线, 为受灾群众提供临时生活救助、心理辅导服务、就业辅导服务等。
多士成大业, 群贤济弘绩。我国初步形成一支规模宏大、专业门类齐全、能力素质较高的人才大军……
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 既要全面提高、又要抓住重点, 把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加快吸引培养和造就大批高层次人才
当今世界, 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 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各地各部门加大了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
中央组织部下发《关于更新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信息和补充人选的通知》。各级党委建立完善直接联系专家制度, 掌握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中央宣传部等下发《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作意见》。中央统战部建立近1000名党外代表人物后备人选名单。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计划”。科技部依托“973计划”“863计划”, 实施“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
广西建设13个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 吸引聚集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海南启动“515人才工程”, 选拔和培养高级人才。广东、福建、四川、湖南、湖北、河北、山东等也分别在省内设立“珠江学者”“闽江学者”“天府学者”“芙蓉学者”“楚天学者”“燕赵学者”“泰山学者”等岗位, 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
吸引海外智力, 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累计引进国 (境) 外专家478万余人次, 选派72万余人次赴国 (境) 外培训。据统计, 77%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84%的中国科学院院士、75%的中国工程院院士、80%的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62%的博士生导师和71%的国家级教学研究基地 (中心) 主任, 都有过出国留学或海外工作经历。
2003年以来, 各地各部门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项目, 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等方式, 大力引进海外优秀人才。
他们中有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数学大师林家翘、经济学家钱颖一、生物学家饶毅、数学家田刚、“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生命科学领域科学家施一公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为中国创造了许多世界一流科研成果。还有一批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创办了许多高新技术企业。施正荣博士在无锡创办尚德公司, 短短几年就造就了一个新能源产业财富神话。
2005年, 在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部门配合下, 科技部、北京市组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面向全球招聘所长和研究人员, 吸引了20位顶尖留学人员和团队回国工作。
仅仅几年时间,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便跻身国内外同类院所前列, 产生了许多国际瞩目的原创性成果。
截至2008年, 张江高科技园区集聚各类国际化人才6000余人, 其中归国留学人员2000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吸引创业“海归”1.2万余名, 建立29家留学人员创业孵化机构, 创办52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 全国建成各级各类留学人员创业园140多家, 2万多名留学人员在园内创业, 成为加快自主创新、缩短我国与世界先进技术差距的一支重要力量。
2008年, 中央制定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 (简称“千人计划”) 。计划用5至10年时间, 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 (来华) 创新创业。目前, 中央组织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人民银行、国资委、中科院等部门, 已分3批引进662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北京、上海、福建、湖北、广东、重庆等20多个省市相继实施地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聚四海英才, 创时代伟业。新一轮海外人才回国 (来华) 潮正在形成……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重要动力, 全面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 不断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充分激发各类人才不断释放创造活力
如今, “爆棚”是形容人才招聘会盛况的热词。然而, 1983年, 全国第一家人才交流机构———沈阳市人才服务公司成立时, 却十分冷清。20多年后, 人才市场成为配置人才资源主要平台, 成为引导人才合理流动、推动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变革的重要力量。
目前, 一个覆盖全国的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才市场格局初步形成。全国共有7000多家人才服务机构, 从业人员近7万人。仅2009年, 就有1400多万人通过市场找到工作或转换岗位……
人才队伍的成长和人才活力的激发, 离不开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2003年以来, 各地各部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生活新变化,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工作规律, 以改革的精神、发展的思路, 积极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
———在人才评价机制上, 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人才评价机制基本形成。
“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成为选人用人导向, “能者上, 平者让, 庸者下”成为社会共识。人才在市场中自主择业, 用人单位在市场中自主择人, 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和落实。
中粮集团公司建立由知识、能力、态度、个性、业绩5个维度、20个指标构成的经营管理人员评价体系。天津积极探索建立评审、考试、考评相结合和考核认定等多种评价方式, 提高职称评价科学性。
———在人才使用机制上, 拓宽了选人用人的视野, 打破了论资排辈现象。
考试录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票决制等逐步在全国推广, 成为党政机关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从2003年至2008年, 全国各级机关公开选拔干部近3万人;通过竞争上岗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共28万余人, 其中, 县处级以上4.5万多人。
同时, 企业人才市场化选聘力度不断加大, 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以全员聘用、岗位目标责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继续深入, 用人机制更加灵活。截至2009年年底, 全国事业单位签订聘用合同人员比例达到80%。
———在人才流动机制上, 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强。
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各地纷纷打破体制障碍和政策壁垒, 疏通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流动渠道, 贯通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 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人才市场体系。
建立劳动合同, 实施事业单位聘用制, 健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人事代理, 建立完善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增加户籍管理灵活性, 实施居住证制度, 创新“户口不迁、关系不转”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一系列配套措施和保障机制, 加快了人才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解决了人才流动的后顾之忧。
———在分配激励机制上,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步建立。
今天, 越来越多的人才依靠知识、技术、管理“发家致富”。对年薪制、期权、股权这些名词不再陌生, 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的分配激励机制日益得到重视。
广东建立高技能人才工资福利制度, 机关事业和企业单位聘用具有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高技能人才, 分别给予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的同等工资福利待遇。
浙江设立重大科技贡献奖, 每人奖励50万元;各市也建立覆盖各类人才的评选表彰制度……
一个热心发现人才、诚心使用人才的国家, 是充满希望、富有活力的国家;一个精心爱惜人才、用心聚集人才的政党, 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政党。
回顾既往, 豪情满怀。展望前程, 信心百倍。
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寄托着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命运的拳拳之心, 倾注了对中华大地的殷殷之念, 凝聚了对国家富强的深深之盼。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篇8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北京大学等少数院校恢复开办社会工作专业至今,社会工作教学和研究在我国已有了2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社会工作更可谓是方兴未艾,社会工作教育也如火如荼地发展。教育先行的策略为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情况与社会变迁、社会进步对社会工作人才的要求还有相当大差距。主要存在着对社会工作人才理解上的差异性、社会工作专业化的低水平性、社会工作职业化路径的模糊性、社会工作规范化的低程度性和社会工作本土化拓展的局限性。本文试图就上述几个问题做出分析。
一、澄清对社会工作人才的认识
在研究和探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社会工作人才”。对于社会工作人才的理解容易出现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务实倾向,将在社会工作领域中工作的所有人员都称为社会工作人才;另一种是务虚倾向,认为只要接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学生就是社会工作人才。殊不知,这两种理解都失之偏颇:务实倾向忽略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性,而务虚倾向则忽视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因此赋予“社会工作人才”以科学的内涵,显得十分重要。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据此,社会工作人才,应理解为是一种专业技术人才,是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是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进行困难救助、矛盾调节、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社会服务工作的专门人才。所以,作为社会工作人才,既应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又应掌握娴熟的的实务技巧。概念的厘清,可以进一步引导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方向。
二、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化的水平
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是指那些崇尚利他主义价值观,掌握了相关系统的科学知识、方法与技能的职业社会工作者所提供的专业化的社会服务。总体来看,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社会工作领域中工作的人员,绝大多数都未接受过专业学习,工作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难以提供针对性地、多样性地、系统性地服务,缺乏行业自律和评估,无法有效地应对和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二是掌握一定专业知识与方法的社工专业的学生,与社会工作领域相脱节,使得“英雄”无用武之地,导致所谓的专业人士眼高手低,缺乏社会工作的实用技巧。
在社会工作有了一定发展的今天,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是势在必行。主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加强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的力度,切实提高现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同时,要鼓励他们通过学习专业理论和知识,来获取职业资格,从而实现身份转换型职业化;其次,加快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与学时,促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际应用中,内化专业知识与方法,真正地学以致用。
三、明晰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路径
社会工作的职业化,是指在满足人类特定需要基础上的社会工作活动被社会认定为是一种专门的职业领域并获得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我国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过程中,已取得了一些实质性地成果。作为社会工作最集中领域、最前沿阵地的民政系统,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陆续出台了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等。这些政策都对聘用专业社会工作者及其资格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2008年10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民政事业单位原则上以社会工作岗位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进一步加快了社会工作人才使用制度的探索步伐。
这些,虽然让社工人士看到了一丝暖意,但社会工作的春天却依然迟迟未到。因为,在上述这些行政规定中,虽然明确了在各个机构中“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制度、聘用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要求,但是既没有对于社会工作人员数量的规定,也没有对其工作岗位职责的要求,以致于这种模糊性的、缺乏操作性的规定形同虚设,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要求。
因为没有明晰的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路径,使得社会工作从业者、社会工作专业者对未来的发展都没有确信。在我们课题组所做的调查中,发现许多社会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将来的发展缺乏乐观的态度,甚至感觉前途暗淡。特别是工资收入与工作年限基本不成正比例的关系,使得工作人员想要在职位上或是待遇上进一步提高非常困难,一些工作人员把这份工作当做临时工,一有机会就转往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发展,因此,许多社会工作从业者并不愿意花时间、花气力来为一种“过渡型职业”或“跳板型职业”来提升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对于社会工作专业者,也存在着同样的困境。原本并不多的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却找不到对口工作,社工人才流失严重。近几年来,社工专业毕业生“出口”不畅的现象已经影响了其招生“进口”渠道,具体表现为一些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开始隔年招生,一些高职高专院校社工专业更是举步维艰,招生日益困难。这些成为束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瓶颈。
破解社会工作职业化的难题,以下两方面是关键。一是在社会工作领域内,明确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如果缺乏就业岗位,无论培养多少社会工作人才,都将流失掉。岗位的设置,可以增加社会工作领域的容纳力;二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社会工作从业者描绘出一幅美好的发展蓝图。这样,确保其在发挥作用中逐步提高社会地位和职业威望,逐步拓展职业生涯发展空间,使社会工作成为社会认可和受人尊重的职业。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增强社会工作领域的吸引力。这些可以为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开辟广阔的市场。
四、提高社会工作规范化的程度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社会工作”被政治化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政府对社会发展的关注、民政部门与学界之间的交流、中国内地与港台同行之间的切磋,我国的社会工作有了很快的发展。这种情形让人欣喜:不管怎样,专业的社会工作毕竟有了、而且发展了。但欣喜之余,我们也应理性地看待中国的社会工作在发展过程中还有自身的缺陷,其中之一就是缺乏统一的立法,导致很多社会工作领域的事务不明晰、杂乱无章,而社会工作人员因着“无章可循”,在工作中就会畏首畏尾、缩手缩脚,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束缚了社会工作人才作用的发挥。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使用”来最终落实,如果社会工作人才不能被有效地“使用”,那对其培养就会失去推动力。
从国际社会工作的发展经验来看,社会工作立法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从我国会计师、律师、教师、医师等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些职业的长足发展也都是以法律为坚强后盾的。同理,我国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有效进行,也应以法律为其前提和保障。因此,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人才,实现社会工作人才规范化,首先要制定颁布和实施我国的社会工作法律法规,使社会工作人才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基本内容应该包括:社会工作法律适用对象的法律地位;社会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法律责任;社会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管理机关之间的关系;社会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案主)之间的关系;社会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在业务活动中与有关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的关系,等等。当然法律的制定、出台需要政府、社会工作专家、法律专家等多方共同努力。
五、拓展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领域
在我国,无论是社会工作教育的恢复、还是社会工作实践的推动,都不同程度地打上了西方的烙印,对现成理论的引用和宝贵经验的借鉴,无疑加快了我国社会工作前进的步伐,其积极作用不可否认。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我们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内容和发展状况知之甚少。就算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对其了解稍多一些,照葫芦画瓢的结果未必得其要义。再退一步说,即便深谙其内涵,由于社会环境的差异性,也无法保证其效用的发挥。要想有效地培养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本土化是不容忽视的。
拓展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领域,应从三方面着手:首先,在学习、熟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前提下,结合国内的实际,对之加以消化、提高,以促进国内本土化社会工作理论与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其次,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效地监督实践环节的落实,真正增强培养对象专业与社会结合的能力,这有助于对本土化理论与方法的提升、总结和凝炼;再次,文化作为社会的凝结剂,其作用不容忽视。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积极融入在国人观念中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让国人以包容、理解、支持的态度来推动本土化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六、结束语
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澄清对社会工作人才的认识是前提,而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本土化都必不可少。“四化”之间相互促进、密不可分。专业化是职业化的基础,职业化可以进一步推动专业化的发展;规范化是职业化的保障,职业化呼唤着规范化为其保驾护航;本土化是职业化的沃土,职业化则是本土化的精彩呈现。可见,职业化是社会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需要培养更多的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应是:以职业化为依托、以专业化为基础、以规范化为保障、以本土化为特点,培养适合中国国情的、满足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的、推动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胜,周爱萍.关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来自厦门市社会救助领域的调研报告[J].法制与社会,2007(9):643-644
[2]王思斌.体制转变中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5
[3]肖云.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J].黑河学刊,2009(8):111-113
[4]毛明华,陈赟畅.从社工人才大量流失看社会工作发展—基于当前社工毕业生流向的思考[J].社会工作, 2007(8):45-46
如何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篇9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发展现状
1 社会工作概念
1. 1 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新兴的一门专业, 它起源于英国, 在美国和日本迅速发展, 慢慢的在香港和台湾地区开始发展, 初步得到社会的认可。在我国社会工作处于初步发展地位, 它是为帮助困难群体而开展活动的。这个专业是助人的一个过程, 它的服务宗旨是助人自助。
1. 2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是专业从事社会工作的群体。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 会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工作方法, 并且结合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作为辅助, 更有效的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服务。社会工作者具有专业的价值观和职业理念, 在服务过程中, 社会工作者保持中立的价值观, 尊重、理解、不批判和同感等技巧运用其中。
2 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途径
2. 1 财政支持。在响应国家大力扶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致力于建立一支专业的、结构合理的、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者, 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支持扶持社会建设。可以在社会中对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进行财政鼓励或者鼓励一些企业家开办社会工作机构。
2. 2 政策支持。国家最高全力机关可以出台一些政策, 鼓励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国家可以鼓励高校社会工作者自己创办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国家可以提供部分创业基金。今年社会工作的主题就是扶贫济困, 相信社会工作专业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一定会壮丽发展。
2. 3 增强社会公众对社工专业的认同感。目前, 社会工作在我国处于初步发展地位, 社会大众对社工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 只有得到广大人民的理解与支持, 社会工作专业才会越走越远。我们可以通过社区活动等进行宣传, 也可以通过新闻报道、报纸、广播等形式, 让社会工作成为大家熟悉的词语, 最后让社会工作者走进百姓的家里, 帮助大家解决困难和烦恼。
2. 4 加大高校培养力度。我国对社会工作的需求状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国家应该加大高校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 在高校内开设社会工作专业, 让大家在学术气氛浓厚的大学里, 学好专业知识、技巧和方法, 在实践服务中给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
2. 5 提高社会工作者自身认同感。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应该有一定的专业意识和职业认同感, 同时认同自我职业价值, 每一个社会工作者都是扮演天使的角色, 她会竭尽全力的帮助每一位服务对象, 提升服务对象的幸福感。但是, 在帮助社会大众, 给予他人正能量的同时, 社会工作者要学会自我提升, 并且认同你的专业价值, 看到自己不可替代的地位。社会工作专业是最有意义的专业之一, 在工作中既能收获工资来维持生活, 也能帮助他人。社会工作是一个公益性很强的专业, 每一位社会工作者都是带着真诚的心来帮助服务对象, 不会歧视他人, 并且会链接资源帮助他人。
2. 6 提高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需求量。如果社会工作者只限定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 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不仅体现在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中, 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 比如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慈善组织、民政部、福利院和养老院等。社会工作者也适合在企业内工作, 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态度认真负责, 考虑全面, 对社会有高度的责任感。
3 分析与总结
3. 1 完善社会工作专业制度建设。社会工作专业现在处于平稳发展, 为了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的壮大, 我们可以通过完善社会工作专业制度, 更新职业资格考试, 以次来考核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水平。
3. 2 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社会工作专业很考验一个人的能力, 这个专业的意义在于通过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沟通、预付服务对象的困境和提出解决方案等, 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一定要运用理论, 借鉴专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专业视角, 同时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理解力。在帮助别人的时候, 要选择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和方法, 社会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很重要。理论和时间同等重要, 综合素质人才是社会最需要的人才。
3. 3 工作中借鉴西方工作经验。我国在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可以进一步提升社会工作者对西方社会工作的经验方法进行借鉴, 将西方理论和经验融入到现实的工作中, 实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当服务对象是家庭整体时, 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萨提亚家庭治疗方法。家庭社会工作就是社会工作者帮助前来求助的家庭恢复家庭功能, 完善家庭结构。在社会工作的个案服务中, 可以借鉴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考虑到人生不同发展阶段会出现不同的应对姿态, 是什么类型的人格特征。
3. 4 提高专业性。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广泛, 比如个人、家庭、学校、社区等。因为服务对象的范围较广, 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 除了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知识和技巧之外, 还会学到医学、统计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涉猎广泛, 这种情况出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达到服务目标, 实现优质的服务。在实现通才的时候, 有些时候更需要专才, 在某些领域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高超的能力, 做一个有能力的、综合素质优秀的社会工作者。
3. 5 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社会工作专业最值得认可和敬佩的地方在于它的服务原则。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 社会工作者遵守服务对象的隐私, 坚持保密原则; 整个过程保持服务对象的知情权, 在透明的状态下, 与服务对象一起面对问题, 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尊重每个服务对象的差异性,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 应该考虑到内个人的经历不同、背景不同, 所以服务方案要个别化原则。每个社会工作者都是真心的接纳案主的, 在公开、公平、合理的原则下, 尊重每个人的想法和感受。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篇10
推进人才结构调整, 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根据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以及上级政府部门对东方财信集团发展的要求, 2010年集团将发展方向转向投融资管理并进行企业重组, 随之对集团人员进行调整及重新定位, 重组前员工总数为100余人, 职能部门6个, 重组后员工总数46人 (包括外派12人) , 职能部门5个 (包括新增融资部) 。推进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后, 进一步加强人才结构宏观调控, 加快调整人才专业素质结构、层级结构、分布结构, 最终实现人才结构与企业发展结构的整体和谐, 促进人才与企业协调发展, 从而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工作团队。
强化集团人才理念, 企业发展, 人才先行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集团一直把人才资源作为企业首要的战略资源, 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和开发, 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的素质、结构, 保证人才资本不断增值, 让最重要的发展因素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 使企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树立“企业发展, 人才先行”的观念, 把人才规划作为战略发展规划的首要内容, 逐步由市场资源的优先开发转变为人才资源的优先开发, 提前思考人才保障问题, 超前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持续推进跨越式发展人才规划, 培养和造就更多的拔尖人才和优秀人才, 始终保证集团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构建组织领导体系, 挖掘自有人才资源
企业是一个团队, 团队的人员配置是由领导来完成的, 团体中的“人尽其用”也是领导人来实现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企业高管层要作善于发现人才的伯乐, 因为发现人才比培养人才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同时规避了“骑着骏马找良驹”的用人问题。
完善、高效、优质的工作体系, 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前提。东方财信集团通过完善组织领导体系, 构建董事长、总经理、中层管理人员三级人才工作网络, 建立定期会议、人才重大事项专题会议等制度, 逐步形成总经理牵头总抓、各部门协调配合的人才工作机制。近年来, 按照集团人才选拔、晋升制度, 经过实际工作的检验和考核, 提拔了一批中层管理人员, 并通过岗位调整充分发挥每一位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才华。
管理层明确“人人都可以成才, 工作出色就是人才”的观念, 克服狭隘的人才观念, 全面推进企业的发展, 用发展的眼光选用人才, 使每名职工都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成才愿望, 促进人才的加速成长;同时, 确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 进一步形成“只要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 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 为企业做出积极贡献者都是人才”的共识, 努力营造各类人才各展其能的生动局面。
打造人才发展平台, 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东方财信集团多年来一直秉承“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的理念。我们深知, 人才的全面发展是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以人为本是人才全面发展的前提。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用事业造就人才, 用实践培养人才, 用机制激励人才, 用环境凝聚人才, 努力营造一种尊重个性、鼓励创新、信任理解的宽容环境, 充分考虑各类人才的特点、禀赋, 建立有利于人才全面发展的职业成长路径, 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 保证各类人才能够心无旁骛地施展才华。
无数的实践和经验证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人才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推动我集团人才体系的完善。
(一) 制定人才培养规划
“国以人治, 政以才兴”, 国家需要人才, 企业也是一样, 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让人才源源不断的涌现, 人才培养是人才资源最主要的来源形式, 是解决人才缺乏状况的最根本途径。下一步集团将针对企业发展需要,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制定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人才队伍培养、建设规划。规划的制定既要做到符合自身实际又遵循人才成长客观规律, 既要突出岗位特性又要寻求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普遍性, 既有阶段针对性又要着眼企业发展的长远性, 开创人才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的新局面。
(二) 深化人才制度改革
十八大报告强调, 要形成“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人人尽展其才”最重要的是营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建立适合人才长远发展的基础, 本质是实现人才要素与其他要素的有效组合, 使各类人才充分发挥白身潜力, 为企业、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一是建立选聘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方式,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和市场化配置机制相结合、组织考核推荐和公开选聘相结合, 以市场化配置人力资源为基本取向, 大力推行公开选聘、竞争上岗等方式选聘企业人员, 不断创新完善选拔标准和选拔程序, 按照“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 以考试考核、实绩考察的形式, 根据实际工作能力和业绩选拔优秀人才, 不断建立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 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真正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集团公司。
二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各类人才, 关键是要论能力、重业绩、听公论。在评价方式上, 要采取组织座谈、民主测评、定性定量相结合等方式, 力求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上, 坚持以能力业绩为导向, 以岗位职责为依据, 以绩效目标为核心, 确定不同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 实行分类考核、分别评价, 确保考核评价工作的科学化。实施人才目标考核责任制, 把人才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进行全面考核, 作为评优晋级依据, 建立可量化、易对比、可操作的科学人才评价指标。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篇11
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在新形势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党管人才与发挥市场作用的关系。党管人才不是在人才问题上党包揽一切,而是把人才揽于“旗帜”之下,收于“棋盘”之中,为人才成长构建公平公正的发展平台,营造竞争有序的创业环境。同时遵循人才的成长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资源开发利用规律,在管理中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人才布局的科学化。
(二)党管人才与坚持群众路线的关系。在人才管理的指导思想上,必须树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和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管理人才的思想,努力提高群众评议、推荐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人才管理方法上,对人才的推荐、考察和任命,都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扩大群众的参与范围,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人才管理方法;在人才管理制度上,要建立健全群众评议领导班子和领导人才的制度,并不断完善选举制度等等。
(三)核心人才队伍和基础人才队伍的关系。核心人才队伍是指高素质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基础人才队伍是指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遍布各行各业的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没有基础人才队伍的建立,就没有核心人才队伍的脱颖而出;而没有核心人才队伍的蓬勃壮大,创新能力、发展能力、超越能力就难以实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既要顾及全局,抓好基础人才队伍建设;又要突出重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核心人才队伍,做到点面结合、相得益彰。
(四)用好现有人才与引进外来人才的关系。引进人才为我所用,既可缩短人才培养周期,也有利于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事业的发展。为此,必须不断完善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同时,还要重视用好现有人才。在待遇问题上,不宜使引进人才与现有人才差别悬殊。无论是本地人才还是外来人才,都要给以充分信任,诚心诚意支持他们干事创业。重视用好现有人才,还能对未来的人才起到示范作用,对外面的人才起到感召和吸引作用。
二、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必须创新工作机制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创新机制,保证人才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一)要切实加强党管人才的组织领导。党管人才不是事无巨细地由党委包办人才管理的所有工作,而是在党委领导下,组织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共同做好人才工作。党管人才的组织领导,也不是把人才都置于党的组织体系之内,而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制定政策、营造环境、整合力量的工作,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并充分施展才华的环境,进而把各类人才集聚起来,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奋斗。也就是说,党管人才不是“管住”人才,而是“整合”人才,最终目标是要为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创新选拔任用方式。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选人的主要标准。坚持以实践论英雄,凭业绩用人才,重能力、重实绩,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按照竞争择优原则,改进组织委任的方式,积极试行竞争上岗、公开招聘、选举产生等灵活多样的选拔方式。
(三)进一步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大力推进岗位管理。进一步健全人才的德才素质考核与经营业绩考核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各类人才的素质模型、能力模型和业务评价模型。进一步完善传统的民主测评、民主评议、经济责任审计等考核评价方式,借鉴现代人才测评技术、业务考核技术,实行定性定量结合,创新考核评价办法,从而达到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努力加快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深入开展工作岗位分析,明确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岗位标准和岗位要求,并按照岗位标准选拔人才,严格管理,真正做到人岗相适,使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要逐步推行岗位执业资格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人才的整体水平。
(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党委要切实履行选拔培养和动态管理后备干部队伍的职责,做好规划,抓好落实。要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后备干部队伍,大力组织实施“继任者计划”。要利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借助“外脑”提高人才队伍的层次和水平。要面向社会广泛收集人才信息,建立优秀人才数据库。
(五)健全优胜劣汰机制,促进人才队伍新陈代谢。建立各类人才的人才库,把分散的人才都掌握到人才库内,这是基础的基础。要做到开渠纳才,确保人才库的“蓄水量”;要多管蓄才,提高人才库的“含金量”;要放手用才,发挥人才库的蓄储“能量”。要建立和完善正常的退出机制,实行申请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度。要按照岗位匹配原则,实行动态管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结构,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必须创新实现形式
坚持和实现党管人才,必须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不断创新党管人才的方式和方法,牢牢抓住人才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把人才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培养人才是基础,培养人才要注重实践。加强各类人才的培养是党管人才的关键所在。做好人才培养工作,需要根据要求,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人才培养的途径、方法和对象等方面,都应该注重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是对学校培养的人才在知识更新和专业发展方面的一种检验,社会实践可分为专业知识和社会能力的实践。就人才培养的方法而言,要把人才送到最艰苦的环境中接受考验、经受锻炼,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从培养的对象来看,一类是党政干部领导人才,二类是经营管理人才,三类是专业科学技术人才,高等院校也许可以培养其中的某些人才,但是人才的社会实践阶段是任何一个学校都囊括不了的。社会实践环节对人才而言是量身定制的,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锤炼人和培养人。
(二)吸引人才是手段,吸引人才要不拘一格。不拘一格吸引人才,不仅指不论人才的出身,还指在吸引人才的手段上要有新的方法。在提供各种具有竞争力的条件吸引人才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运用科学的方法挑选出符合条件的人才。应进一步落实好群众对人才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充分了解民意,切实尊重民意,给广大职工群众以举荐人才的权利和机会,让更多的人能够有效地参与人才的发现和鉴别。要进一步完善党委对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决策制度,建立和实行领导干部任免党委会表决制,干部推荐、考察、任命各个环节的责任追究制等,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为人才提供更多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三)使用人才是目的,使用人才要用其所长。培养和吸引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人才,使用人才是对培养和吸引人才的检验。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确保各类人才全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通过合理配置人才资源,把市场配置和组织配置有机结合起来,打破人才的单位、部门所有制壁垒,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用人要用其所长,做到量才录用,适才所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在使用人才过程中,要把感情、事业和适当的待遇三者统一起来,把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热情支持各类人才的工作,真诚关心他们的生活,激励人才奋发工作,确保人才个体效能的充分发挥。尊重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既鼓励他们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又不单纯以成败论英雄,保护他们的创新热情,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的政策体系和法制环境,严格依法办事,为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
作者系上海石化塑料事业部党委书记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篇12
从内蒙古的情况来看, 目前全区有九所高校开设社工专业。招生最早的是内蒙古大学2003年, 内蒙古财经大学2010年招生, 今年才有第一届毕业生。内蒙古民族大学2013才开始招生, 内蒙古社工专业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 专业发展起步较晚, 基础比较薄弱。
一、内蒙古地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
社会工作的产生是现代社会管理职能高度发展分化的结果。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社工专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沿海发达地区, 尤其是在深圳、上海等地,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 辐射带动了周边高校社工专业教育的发展, 社工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也就相对较好。对比而言, 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校社工教育则明显缺乏此种支撑专业经费投入不足, 实习经费太少, 导致实践教学很难按社工专业要求开展.具体来说, 面临着以下困境。
(一) 受到经费的限制, 我区高校普遍限制实践教学的开展
社工专业按目前的发展标准, 学生大学四年实习时间最少不得少于600学时。学生实习学校需要投入两部分经费, 一部分是支付教师的实习指导费用, 另一部分是学生的实习经费。社工专业实习时间至少需要600学时, 相应的就需要学校多支出很多费用。在高校办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 只能压缩实践教学的学时, 所以从我区九所高校来看, 各高校计算实践学时的时候, 将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军训等学时全部计算在内达到600实践学时的没有几所高校。有的学校在课程体系构建时就没有考虑社工专业实践学时的问题, 学生四年期间除了参加几次活动之外, 没有经过正规的社工专业实践。
(二) 教师队伍建设进展缓慢, 阻碍了教师督导工作的开展
社工专业作为改革开放后快速兴起的新兴专业, 全国大部分高校普遍面临一个难题就是师资缺乏, 内蒙古地区社会工作教育起步晚, 教师队伍建设更为不足, 专业教师更加紧缺。据笔者调查了解, 全区九所开设社工专业的高校共有专职教师67位, 其中只有5位教师是社会工作专业科班毕业, 占比仅为7%, 另有33位教师是社会学专业毕业, 7位教师是法学专业毕业, 5位教师是心理学毕业、4位教师是教育学毕业, 10位教师是历史、哲学等其他专业毕业。我校的情况算好一些的, 有三位教师是社工专业毕业, 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高校没有社工专业背景的教师。而且近几年各高校考虑到尽量缩减经费支出, 所以派老师出去培训和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有的学校教师甚至连出去开学术会议的机会都很少, 教师们基本是靠自学给学生授课, 教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 又没有系统的督导培训, 严重阻碍了给学生做督导指导学生实践。
(三) 实验室投入不足, 无法满足社工课程教学的需要
社会工作实验室, 是学习社会工作技巧的专业场所, 实验室场地和设备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具体的社会工作方法,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个案或小组工作室的单面镜、摄像头和传音设备, 对在个案或小组工作室内所进行的模拟个案咨询或小组活动进行摄录和观察,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时进行点评和讨论。但是我区九所高校实验室投入普遍不足, 功能也基本不全, 而且目前仍有三所高校根本没有实验室。实验室条件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根本无法满足社工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
(四) 实习机构缺乏, 无法满足学生校外实习的需要
在我国, 专业的社工机构除了在深圳、上海开设较多之外, 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社工性质的社会组织发展缓慢, 各种民间福利组织、非营利机构的数量不多且水平低下, 难以满足学生的专业实习需要。城市社区是比较理想的专业实习机构, 但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欠发达地区的社区本身还处于发展当中, 对社会工作的认识模糊, 学生实习的过程中, 基本只能辅助做一些整理文件、打扫卫生等杂七杂八的工作, 专业实习很难开展。
政府相关部门尤其民政部门对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可度较高, 但是由于容纳空间有限, 其本身也没有专门设置针对高校社工专业学生的实习岗位。正是社会相关组织机构不能提供学生相应的实习支持, 使得学生实习大多流于形式, 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更谈不到提升专业技巧的目的。
二、优势视角下, 内蒙古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
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 所以依靠政府加大对高校的投入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在短期内并不现实。现有条件下可行的做法是以优势视角来重新审视教学实施环境, 发现困境中存在的资源, 创造机遇, 积极促成社会工作教育制度的变迁, 推动社工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
(一) 立足学校, 发掘校内资源
欠发达地区高校本身的资源有限, 一些学校对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需求还存在偏见, 这些都限制了社工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但在优势视角下, 学校内部可以开发的资源有很多。学校的主体是学生, 当前大学生群体面临着适应性困难、心理障碍、人际冲突、学习困难等各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可以开展多种实训活动。比如开展大学生适应性调查, 心理咨询, 同辈辅导, 大学生成长小组等活动, 促进学生专业成长。如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就利用社会工作实验室设立心灵相约工作室, 逐步开展为全校师生服务的学生成长小组和开设青春电话热线, 在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后, 向中小学扩展这项服务, 并使得专业教师有了实务工作和课题研究的平台, 并最终获得社会的认可。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实务中获得很高的专业成就感, 有利于实习工作专业化和规范化, 而且解决了经费缺乏和校内实习督导工作量大的一些问题, 并且教师也可得到更多的实务锻炼机会。事实上, 在校内的实践教学如果开展得好, 取得一定成绩, 还有利于本专业在学校认可度的提升, 为后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二) 积极寻求高校当地资源
虽然欠发达地区社工性质的专业机构较少, 民间组织发育缓慢, 但仍可以发现可以利用的资源, 比如通过志愿者、义工等形式进入福利院、救助站等具有半官方性质的福利组织开展实习工作。再比如在优势视角看来, 民间组织缺乏恰好有利于高校进行开拓, 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积极争取资源与政府部门及相关社会团体联合建立社工服务机构, 为学生实习提供平台。而且我们可以发现, 在这转型过程中, 各个社会组织缺乏明确的实习生岗位并不一定不好, 起码它给了实习学生自由的舞台, 可以进行多方位的专业实践。因此, 只要相应的实习管理到位, 学生的专业成长或许会更快。
(三) 积极拓展与沿海较发达地区相关社工机构的合作
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 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较高, 各种社工性质的服务机构发展较快。以深圳为例, 据不完全统计, 到目前为止深圳社工服务机构已有上百家, 不包括社工协会, 社工人数已有近千人。这些机构在发展过程中急需专业社工人才充实志愿者队伍以及工作人员队伍。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应积极争取校内资源支持, 通过各种途径拓展与沿海一些大城市的相关社工机构的合作, 安排学生在这些专业机构实习。一方面, 这些机构中相当一部分有资深的香港督导以及经验丰富的一线社工, 可以给予学生更全面的指导, 促进学生更好更快成长。另一方面, 这些快速发展中的社工机构在人力资源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 因此为学生实习后的就业也提供了新的可能。因此, 这种合作是一件多赢举措, 值得推广。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和职业在促进社会稳定, 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整个社会对社会工作的服务需求也将持续稳定上涨。我区高校的社工教育理应顺应社会发展的形势需要, 进一步完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社工人才。
参考文献
[1]库少雄.社会工作实习[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2]史铁尔.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探索[J].社会工作, 2007 (4)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推荐阅读:
社会工作专业汇报05-10
社会工作人才工作室09-08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定义及范围 文档08-29
社发院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推荐书目05-20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实习报告10-09
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调查与思考08-10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协议书 样板09-04
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考研参考书目10-01
从制度创新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10-25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