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

2024-10-25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精选12篇)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 篇1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

职业生涯规划也称为职业规划, 或者职业生涯设计。根据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的定义是: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它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 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 结合时代特点, 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 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二、中职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教育的对象是初高中毕业生, 开展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各行业所需技能性人才, 同时也为各高等院校输送高素质的专门人才。随着我国教育结构的战略调整, 国家把职业教育作为发展现代产业的基础重点优先推进。职业教育模式以德国的“双元制”为标准进行推广, 德国的“双元制”为该国的经济腾飞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其双元制职业教育得益于:一是高水平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二是成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式, 即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 在相关企业进行具体实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 “2015年,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为513万, 就业人数为476万, 就业率为95%。从专业大类来看, 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数、就业人数、就业率均居首位, 就业情况最好, 就业率达到96%;其次是信息技术类, 达到97%;交通运输类、教育类、休闲保健类、财经商贸类的就业率都在平均就业率96%以上, 这说明, 中等职业教育是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 为国家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正是因为中职生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社会对中职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同时不可否认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比如中职生就业人数居首的加工制作业, 对中职生的要求趋势是既要具备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既要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 又要有创新能力, 以应对现代加工制造业设备高精端、产品超精密、生产效率高、技术革新快的挑战。部分企业开始招聘大学生来从事一些本来应该是中职生从事的岗位, 说明企业对这些岗位的重视, 也反映了中职生原有的能力对这些岗位不再胜任。中职生的个人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 都急需提高。这种高要求为中职生的就业增加了难度, 同时也为中职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因此, 中职生除了被动地接受学校教育, 学好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之外, 也要从自身抓起,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为未来谋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做好准备。

三、老师在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起到的作用

中职生的来源大部分是初中生, 其中绝大多数又都是来自农村的孩子。他们年龄上通常只有十六七岁, 心智还不成熟, 再加上大部分来自农村, 受社会大环境的局限, 他们掌握的知识比较少, 见识也少, 缺少对社会的真正了解, 对未来的工作更是模糊。学生要想了解自己、认识社会, 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 并且知道如何去实现, 需要具备一定的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而这些正是学生们缺少的, 因此老师的积极引导成为学生们做好职业规划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要求相关的教师具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力。

四、中职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中职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做好职业规划。

(一) 正确认识自我。通过有效的专业测试工具和方法对自己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的范围包括学生个人的性格、喜好、长处和短处, 也包括对自己的智商、知识、技能和情商的测试, 还包括学生的思维方法、思维方式、社会道德、职业道德等等。常用的测试方式有:老师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常用的测试工具有:霍兰德职业生涯兴趣测试、MBTI性格测试、DISC性格测试等。通过全面评估自己, 真正地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 弄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 合理选择未来的职业和发展目标。社会行为学研究表明, 个人身上的某种独特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质与某些特定的社会职业相关联, 只有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 扬长避短, 才能发挥职业竞争力。

(二) 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 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和专业环境。家庭环境是学生们生存的基础, 很大程度上它也决定了学生的性格、特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比如家境条件好的同学没有就业的压力, 可以自由选择毕业之后继续学习深造还是就业, 而家境条件差的同学会尽可能选择就业。学校提供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环境, 也给学生提供了与人沟通, 开展组织生活的平台;学校的校风校纪、老师的职业素养都会影响到学生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同的社会阶段经济发展都有其特殊性, 现在正处于经济转型期, 传统的加工制造业正向现代化转变, 有些产业正在消亡, 而电子商务、电子产品制造、现代服务业正在兴起, 这些都影响着学生将来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专业环境也是职业生涯规划重点考查的内容, 大部分的学生毕业后都会从事专业对口类工作, 要了解专业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做好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教师可以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工作状况的深入了解, 通过邀请企业到学校做报告, 带领学生去不同企业参观学习、实习, 等等方式, 让学生真正了解所处的环境, 了解即将从事的行业现状和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对很多本地企业的了解, 它们对具有良好技能的中职生都有强烈的需求, 但现实中却又都很谨慎地招聘和使用中职生, 主要原因是现在的中职生所掌握的技能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中职生缺少必要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很难遵守纪律, 不愿听从领导, 缺乏团队意识, 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对基层工作人员的要求。因此, 在实际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 不但强调学生学习技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同时重点强调职业素质和职责道德的培养。

(三) 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 作出科学合理的职业选择和目标。比如, 如果学生是力量型性格的人, 则可以从事需要领导能力的岗位, 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线的生产管理者。如果学生是活泼型性格的人, 则可以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团队活动组织策划工作, 成为销售精英。

(四) 作出可行的职业发展路线。在职业目标确定后, 要选择向哪一路线发展:比如是继续学习深造还是即时就业;是走技术路线, 销售 (服务) 路线, 还是管理路线;是技术管理路线, 销售管理路线, 还是先走技术、销售 (服务) 路线、再走管理路线等。

(五)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一个自我审视, 自我定位, 自我完善的过程。职业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 主要体现的是个人的自我决策和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不同的阶段, 根据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变化, 需要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这就需要我们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

五、结语

国家提倡“中国梦”, 我们每个人心中对未来有着美好的设想, 尤其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中职生更是对即将开始的社会生活充满着梦想。中职生们从入学第一天开始,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并自觉地进行自我管理, 就会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参考文献

[1]华政.中国新闻网[EB/OL].2016-2-25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 篇2

作为一个中职生,我们更早一步地规划未来,制定目标,为自我即将踏出社会作铺垫。在这个时候,如果对自我的目标不清晰,就好像上司说随时裁员,微软离破产永远仅有半年,医院告诉家属病人可能随时醒来,又可能永远不醒。未来一片迷雾,让人心里永远定不下心神,又怎样能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呢由此看来,制定职业规划对于我们中职生来说有多么重要与不平常啊。

此刻这个社会,职业规划必不可少,此刻的学习是为了将来的生活,为了未来能在社会中安稳地生存,仅有试着为自我拟定一份职业规划,才能将来在社会上立足时不慌不忙,冷静地照着自我设计好的路线走,不必愚蠢地浪费时间。中国是个人口拥挤的大国,就业难是个普遍的难题,若此时不为自我先布置好前程,又怎样能到时再社会上占据一席之地所以,我在此为自我写一份职业规划书,设定目标,才有动力。

自我认知

经过对自身良好的剖析,理性的思量,我透析自我的性格,更全面地思考了未来,于是,我写下了如下的职业规划书:

职业兴趣

人的一生中,梦想总会随着思想的成熟而变化。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拥有了许多梦想,但小时候的离奇梦想,又怎能搬到现实当中来,所以,经过深思熟虑后,我下了决心,选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平面设计师。

我喜欢绘画与计算机,从小就喜欢设计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东西,我相信,我的兴趣爱好能够成就我的职业,因为这便是我的职业梦想,我热爱它。

我此刻是一个平面设计专业一年级的在校读书的中职生,正在初步学习素描和计算机,下个学期,将开始学习我期待已久的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我将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地学习,不荒废时间,定要为将来打好基础,做一个优秀且出色的平面设计师。毕业后在深圳找一份设计师的工作,实现自我的终极目标,开始新生活。

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对这个专业的专业课,我学习到了很多,素描我正在一点一点提高,photoshop和专业考证我也正在进取地利用星期六日练习与熟悉。这几门专业,对我们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有着巨大的帮忙,我们必须能够完全地熟练地操作它们,以到时候扩大我们的工作范围,保证我们工作的稳定。三年时间,我相信自我能够学习好美术与计算机,本事得到必须的提升,然后充满自信地踏出学校,去拼搏,去奋斗……

个人特质

在下,是一个典型的双子座女孩,好奇心异常强,理解新事物快,喜欢打破常规,这对于设计新事物,有着很大的帮忙,我认为自我十分适合平面设计这门专业,并且必须能胜任。我的性格是比较温和,低调,有职责心,有公德心,与周围的人相处十分融洽。在学校,我是个幽默,调节人际关系强的人,教师交给我做的事情,必须全力以赴,做到最好,经常得到教师的赞赏。班里时常要求我们设计手抄报,开动我们的思维,为此,我愈来愈喜欢这个专业,我对自我设计出来的`东西,有成就感。

职业价值观

我认为,先就业,在择业,是最好的就业方式。先就业,再仔细地寻找与自我最匹配的,最适合自我的工作。这份工作,不必须要高薪,不必须要高职位,最重要的是自我喜欢,并且适宜自我,自我能掌握得当。同时,仍旧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更多的能帮忙提升自我专业的技能,锻炼自我,丰富生活,为自我创造一个完美的未来。

所以,一开始,我只期望进入一家广告公司当一个小的设计师,待自我本事得到必须的提升后,再一步一步往高处走,继而创业。

胜任本事

优势

1性格外向却温和,人缘好,待人处世成熟,职责心强,有耐心。

2兴趣广泛,理解新事物极快,写作本事甚强。(曾得过全国作文大赛奖项)

3专业基础扎实,知识了解范围广。

劣势

1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

职业认知

家庭环境分析:我出生在深圳,父母是普通市民,做做小生意,家里经济本事不太好。我自知这一点,所以从小独立意识就十分强的我,从初中开始就学会利用暑假寒假的时间,找临时工作。虽然家里条件不太好,但从小到大,我受的却是最好的教育,爸爸妈妈期望我勤奋努力,自立自强,他们自我亦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累,为了我和弟弟的学业。父母总是无条件为我们付出,把期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愿我们以后走的道路能够通畅。一个平凡的家庭,一个平凡的我,都很幸福,很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家人给我的不离不弃,是我拼搏的最大动力。

我的家人们,都十分支持我学习习近平面设计这项专业,他们认为只要是我的梦想,我就必须能学习得很好。

学校环境分析:我所就读的是光明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学校设备齐全,并且能够为我们供给社会实践机会,能使我们尽快适应社会。

社会环境分析:社会上此刻经济不景气,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我生活在深圳这个人口众多的城市,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作为一个中职生,应当意识到竞争的激烈,不要好高骛远,应当时刻提高自身综合本事,加强技术本事,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本事。唯有不断增强自身本事,才能在这残酷的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实现自我的梦想。

职业环境分析:

1行业分析:对于广告设计这个行业,我认为社会对它的需求量愈来愈大。

(1)从市场上看,广告是众商家推销产品的主要途径。

(2)从企业上看,广告是各个大小企业竞争的重要武器。

(3)从消费层上看,广告引导消费,刺激消费。

公益广告同时还存在教育与指责的作用。

由此看来,广告起了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我看来,广告设计这个行业永远是无量前途的,人们需要他并依靠它,生活中不可能缺少它,所以,我选择广告这个行业,是我经过深思熟虑的,我相信它能使我在社会上立足。

2职业分析:平面设计师这个职业,环境干净,氛围不会紧张,使人较为舒适,待遇好和地位较高,有必须的发展空间。可是,当前社会上的设计师已经足够多了,若要找寻设计师工作,可能会比较难。这就需要我们更全面地发展自我,增强技能,并拥有更加突出的特点,令聘请方眼前一亮。

3地域分析:深圳是经济特区,是个经济发达的城市,毗邻港澳,交通便利,工业区众多,改革开放仍在进行中。并且趋势一片大好。

职业定位

机会因素

人才市场招聘

威胁因素

各大中高职校竞争者的竞争

优势

专业知识功底深

拥有让人认可的专业资格证书

劣势

缺乏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

结论:

职业目标

从事平面设计职业

职业发展策略

进入大小企业就职

职业发展途径

实打实干

具体路径

在深圳周边公司应聘

我的职业规划:

时间

计划名称

总目标

分目标

计划资料

~

短期计划

(职业中学计划)

中职毕业时要拿到所有证书。

一二年级要完成学校规定的所有学习计划,三年级开始实习。

高一:学习基本的美术与计算机

高二:参加计算机考证与英语考证

高三:进入社会实践,参加平面设计比赛,为毕业后的实习做准备。

2013~

中期计划

(工作五年计划)

顺利毕业,找到工作。

以积累社会经验为主,同时储蓄资金。

前两年主要是学习强化,打定基础,后三年在外经历,磨练自我的意志,本事,增加社会经验。储蓄资金为创业做准备。

2018~2028

长期计划

(创业)

工作表现优秀,收集人脉,继而创业。

创业——创办自我的广告公司(或工作室)。

首先在广告公司打好人脉,必须担任管理级别的职位,再寻找投资者或合作人共同开办公司创业,一步一步将公司扩大。

评估调整

同学们都在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事实亦是如此。职业规划仅仅是一时的计划,随时会因为外部因素,环境因素甚至个人因素而不得实现,所以,一份职业规划书不可能伴随终身,随时都有可能要作出调整,或者是一点一点完善,最终迈向成功。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女性,应当自立自强,自给自足,为自我的精彩人生做出最璀璨地计划,一切靠自我,脚踏实地,安安分分,学会生存,努力发展,在业内做出口碑来。从小的目标到大的目标,需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先从小公司做起,积累社会经验,丰富自我的知识范畴,再向大公司求职。

但无论生活变化有多大都好,依然阻止不了我的步伐,依旧会选择设计师这个职业,凭着对设计的热爱,我相信我能不留余地地展现我自我,走上的,是阳光大道。

我会按照职业规划书上的做,并且半年检验一次,自我是否做到了当初的计划。半年,人会有一点的改变,在这个时候去发现自我的缺陷,容易端正态度,改正错误。还要将规划书作出必须的调整,与时代并进,增加自我的新想法,使自我发展得更为得心应手,如虎添翼。

结束语

职业生涯规划为中职生引路扬帆 篇3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中职生 需要

近年来,我国高校随着扩招和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浪潮,纷纷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有关的调查研究当中,90%以上的大学生非常希望在大学期间了解关于就业形势及用人单位的信息,有68.3%的大学生认为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十分有必要的,希望能得到科学、专业的指导。同样,近几年的中职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就业形势喜人,我校在06—09年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以上。但从就业质量看,情况不容乐观。有的学生上岗不久就随意辞职,有的学生上岗时间不长就被企业淘汰……。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很复杂的,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学生自身问题。我们作为中职教师,认为中职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乃是当前中职教育的当务之急,比大学生更为需要。为什么呢?以下篇幅,让我谈谈中职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必要性。

一、是中职生年龄心理的需要

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职业生涯是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整个历程,人的一生主要是在职业生涯生活中度过的,职业生涯的成败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科学地将职业生涯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积累自己的职业经验,实现确立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我们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分为四个阶段:探索阶段、创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从职业生涯阶段模型中又可以将探索阶段分为三个时期:(1)尝试期(15—17岁);(2)过渡期(18—21岁);(3)初步试验承诺期(22—24岁)。依据这一结论,中职生时代正处在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职生是处于人的一生中身心发展变化最激烈的时期。而当今的中职生,大多属于90后这一特殊群体,且大多数独生子女,他们无论是来自大城市还是偏远乡村,他们都喜爱接受新事物,对未来的就业前景大多抱乐观态度,有争当高级蓝领的志向。然而,由于他们出生于我国经济发展最快速、最稳定,人民生活正迈向小康社会的大好时期,从小受到磨砺的机会较少,因此,他们又不愿、不敢、也不会去创业。对今后的就业,他们更多的是指望父母,亲友及学校的帮助,依赖心理较为严重,缺乏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面对现阶段中职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我们更需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来引导他们,指导他们规划好自己的职业人生。

二、是中职生认识自我的需要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认识自我是成功的基础。因此,认识自我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是一个人所必须掌握的。只有认识了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兴趣以及自己的长处短处,才能按照自己的这些特点来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但在我所任教过的学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中职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去达到自己的目标。他们在极其盲目的状态下选择一份职业、一个公司、一个领导,干着与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理想完全不适应的工作,自然无法在工作上取得成功,更不会从中获得快乐。其结果要么是一生无为,要么是一次次跳槽、一次次被解雇。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认识自我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与特长等。调查结果表明,中职生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非常了解”(32.7%)和“比较了解”(46.8%),有20.5%的中职生处于一般了解及以下;对于自己性格,比较了解及非常了解为54.7%,一般了解及以下的为45.3%;对于自己能力特长,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占42.9%,一般了解及不了解的占57.1%。这说明中职生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程度较高,对于能力与特长了解还不够,对自我还缺乏深入的了解,自我概念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针对这种情况,可见对中职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十分必要。通过此课程,引导学生去不停地照镜子,不停地校正和深化对自己的认知,进而能正确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学识、技能、智商、情商以及组织管理、协调、活动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完成了认识自我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一个人到底要怎样给自己在社会上定位,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只满足了某一个方面的要求是不够的,因此,同学们应该让头脑冷静下来,从美好的遐想中回到现实中来,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社会定位是否合理,现实与自己理想的差距有多大,对自己的社会定位要低姿态一些,目标也不要定得太高,做好从基层做起的思想准备,用正确的思维和心态面对就业,这样你就一定会成功。合理定位就是要问自己:Who am I?(我是谁?);What will I do?(我想做什么?);What can I do?(我会做什么?);What does the situation allow me to do?(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为自己定好位,就是为自己择业储备资本,避免“就业错位”,这正是为自己的职业人生走好第一步。

三、是中职生认知专业的需要

“知己”的同时也要“知彼”。中职一年级学生刚从普通中学进入各类职校,对他们而言,可谓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此时大多数学生可能都对职校感到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学习,对如何走好中专未来三年的职校之路心中无底。当初有相当一部份中职生在选择专业就读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兴趣或性格,而直接考虑的是这个专业在社会中的地位或外界人员的影响,并不一定了解它,热爱它,对所学专业相对应职业群的素质需求更是心中茫然。对职业的熟悉程度主要包括对职业具体内容、职业前景及职业所要求的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对将来想从事的职业具体工作内容,比较了解及非常了解的占33.9%,一般了解及不了解的占66.1%;对自己最喜欢的职业的前景,非常了解及比较了解的为30.2%,不了解及很不了解的为69.8%;对自己喜欢的职业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仅有30.5%的中职生非常了解,有69.5%的中职生处于一般了解及以下。这些结果表明,中职生总体上对职业缺少认识和了解,出现就业观偏差的现象。现象一:不少中职生就业目标定位过高,他们在职业选择中一直强调大型企业单位、本地单位和高收入,甚至职业锁定就是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拓展专业的联系空间,从而就业范围狭窄而导致就业困难;现象二:有一部分的中职生对其职业的工作情况过于理想化,在就业过程中暴露出种种心理问题,使就业走入误区;现象三:学生所学非所爱,毕业后不愿从事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造成人才培养的浪费。

所以,中职生在第一年要了解好自己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技能要求,更要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前景,以及在社会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认知本专业相对应的职业群及相关职业群的素质要求,这样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去选择职业,根据自己的选择确定行动计划和实施步骤,这样就可以驾驭好自己的职业人生。

四、是中职生察明形势的需要

进入2009年,我国的社会就业领域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就更为明显。最近,广州不少中职学校的校长向有关记者反映中职生的就业形势将会面临拐点。原因有四:一是金融危机让企业需求直接减少而毕业生人数却呈逐年上升态势,形成供需过剩的矛盾;二是由于近年来有部分的中职学校盲目开设市场需求热门的专业,但很多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却没有配上基本的实习设备,从而造成中职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素质等相应降低,直接影响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三是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不少大学生纷纷降低自己的薪酬和岗位期望值,愿意从事生产制造、服务行业中的低端职位和基层岗位,不再象以前那样对工作岗位挑三拣四,以求找到一份工作,这意味着中职毕业生将面临与大学生们“争饭碗”的局面;四是近年来,很多高校改变过去的“重理论,轻实操”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综上所述,中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从中可以得出一个中职生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落后了本科专科生,所以更要用“后天”的努力来弥补“先天”的不足,制定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更是必不可少。中职生要紧记住“社会及市场的需求决定了你能够做什么”,这是最重要的一条,不论你愿意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最终都要取决于市场的需求,没有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一切都是空话。许多专家建议中职生面对严峻的形势,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的方式,即,先在社会上立住脚,然后再进行选择;要求中职生要认清形势、端正思想、调整好心态、扬长避短,使自己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期望,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

五、是中职生掌握方法的需要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而不少中职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纯属纸上谈兵,耽误时间,而是拿着简历与求职书到处乱跑,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靠的是学识、业绩、耐心、关系、口才等条件,就会找到一份好工作。正是这种错误的理念,让他们处处碰壁,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对此,中职生更应该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思维方法。职业生涯规划的思维方法分成八个步骤:确定志向→自我评估→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确定生涯目标→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职业→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评估与回馈。“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职业目标之后,遵循“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世所需、择己所利”原则,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合理的规划,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一个人看不到未来,就把握不了现在。”因此,中职生一定要计划好下一步干什么,目标在何方。中职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中职生明确职业生涯目标、积极提高自身素质、顺利地走向就业市场,找到满意的、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而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中职生的职业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茂寨 浅谈中职学校开展职业指导的基本思路 江苏昆山职一中教研网 2009.5

[2] 高职毕业生在求职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网 2007.11

[3] 沈雁华 构建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就业指导体系 哈尔滨体育学院就业指导中心 2008.1

[4] 三水区2009年人事局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专题调研报告

作者简介:

姓名:潘庆华

职称:政治讲师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心得 篇4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学科严谨的学科, 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 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 结合时代特点, 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 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中职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虽是高就业, 但也是高失业。中职生与本科生相比, 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但缺乏后劲与坚持;与普通工人相比, 具有一定技术优势, 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中职生欲在就业市场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坚持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走得更远更高, 更需要职业生涯规划。

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心得

根据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 职业生涯规划要在一个学期教完。如何在短短的一个学期内让中职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 并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笔者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1. 中职生应充分认识自我

中职生在初中由于学习成绩不好, 心理普遍受挫, 因此刚入中职校时需要老师的帮助, 重新树立对自己的学习信心。德育老师与中职生充分交流, 发现中职生的特长, 指导中职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例如结合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让中职生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优缺点, 尽量形成文字记录;在课堂上多让学生发言, 发表其内心的看法, 在不同的争执中尽量把握尺度, 不偏袒一方;也可利用一些职业能力测试题目作为参考, 帮助中职生认清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个性化, 只有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才有下一步的规划。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中职生对自我认识非常肤浅。认识自我的教学内容如果单纯地教授理论, 中职生难以接受。在具体操作中, 笔者较多采用测试量表进行心理测试, 提高学习参与率, 同时明确告诉中职生该心理测试量表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只能作为参考, 需要专业人士进行系统分析;或者使用中职生本人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探讨性格特征;或者要求学生用具体的事例表述自己的做事方式, 总结兴趣爱好。

2. 在所选择的职业中挖掘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经过一个多月的信心树立期, 学生自我感觉慢慢地恢复, 老师应引导中职生对所选择的专业进行认真调研, 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笔者所在的中职校在第一学期组织新生对相关的职业场所进行参观, 德育老师可从职业的角度阐述该职业的光鲜面, 增加中职生对该职业的向往, 增加中职生学习该职业的兴趣, 指导中职生找寻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具体操作中, 根据霍兰的六种人格类型对岗位进行分类, 要求中职生尽量多地查询可能的相关工作岗位, 为下一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准备。具体教学过程中, 发现中职生的近期职业目标和远期职业目标很快就能确定, 对于阶段职业目标较难落笔, 即使有所选择, 每一个阶段职业目标之间也没有关联性, 主要的原因是中职生缺乏职业认知。笔者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要求中职生查询自己今后想从事工作的公司组织结构, 从公司的组织结构入手, 尽量认清相关职业工种的层次性和关联性, 做好阶段职业目标的选择。

3. 根据所选择的工种做好职业规划

开学后两三个月, 中职生的学习状态有所下降, 一些中职生对所选择的专业从最初的新鲜到开始厌学, 甚至产生退学的念头。此时德育老师要做好中职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尽量帮助中职生坚持自己的职业理想, 每一个职业都有困惑期, 要学会用职业生涯规划来调整自己的心态。笔者多以二年级中职生 (已修完职业生涯规划) 为例子, 阐述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例如引导中职生对所学的课程进行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启发中职生对自身能力进行分析, 针对自身较强的学习能力是否有适合的职业岗位, 制订学习计划并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 发现自身长处, 稳定学习情绪。

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 笔者发现经过以上认识自我、树立近期和远期目标、完善阶段目标三个环节后, 中职生在阶段目标中不能很好地完善具体执行措施。考虑到中职生的社会认知不足, 笔者要求中职生在确定阶段目标后, 查询该阶段目标所要求的职业能力, 甚至要求中职生查询该阶段目标的招聘启事。中职生可通过招聘启事间接了解该目标所要求的职业能力, 按照相应职业能力制订具体行为措施, 这样比较容易操作。

4. 调整心态, 做好就业准备

中职生面对的工作岗位绝大多数是一线岗位, 没有较高的技术要求, 而且普通人经过短期培训也可以胜任。这时候要给中职生一定的挫折教育, 即多讲述该职业的辛苦, 让中职生充分意识任何职业都有辛苦期, 只有经过辛苦期才会有收获期。任何一个工作都是一场考验, 唯有坚持才是胜利。

此时中职生需要调整心态, 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要求, 对职业规划进行微调, 必须让中职生清醒地意识到任何工作岗位都是从初级开始, 只有经过初级的锻炼甚至可能包括底层工作才会有后期的提升。对于课堂教学尽量多采用改进的案例教学法, 尽量多收集与中职生所学专业相关的案例, 引发中职生的切身体会;同时让中职生多收集已毕业相关专业中职生的就业信息, 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

三、师生合作, 共同搞好职业生涯规划

笔者在教学环节较多要求使用互联网信息, 这是在传统课堂教学所无法完成的。在教学实践中, 除完成正常教学环节外, 充分利用下午第三节课后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和机房, 让中职生查阅相关资料;督促中职生在业余时间使用手机上网查阅资料, 鼓励中职生下载相关职业生涯规划资料到个人空间, 以便大家相互交流。

在每个阶段, 尽量要求中职生用书面语言记录自己查询资料的心得和感悟, 完成每一次的小作业。到期末的时候, 将每个阶段的学习心得累积起来, 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初稿。在初稿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结合自己一个学期的学习心得, 绝大多数中职生都可以较为完整地写出一篇职业生涯规划。笔者也将职业生涯规划文章作为中职生完成该课程的期末成绩。

积极鼓励中职生参加第二学期举办的校“职业生涯规划”征文比赛, 强调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性。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 部分中职生利用寒假时间参加实践锻炼, 扩展自己的社会知识面,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 以全新的姿态参加征文比赛。比赛不仅调动了中职生学习职业规划的热情, 也让他们学会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多以职业规划指导自己, 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强调师生合作, 教师由传授者变为启发者, 将最终的决定权交给中职生自己, 让中职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宁骏.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和方法[J].广东教育·职教, 2010 (7) .

[2]杨善铭.职业生涯规划与中职教育吸引力的提升[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 2009 (11) .

[3]李宝琴.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探微[J].职教通讯, 2010 (12) .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篇5

当代中职生正处在一个充满竞争与变革的时代,他们无不渴望自己的人生能顺利通达成功,当每个学生对未来满怀期待或对就业感到迷茫时,他们都会想到同一个问题:我将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我该怎样为自己的成功做好思想、心理和技能上的准备?其实,从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在思考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由于中职生阅历和社会经验的局限,对自我和社会往往缺乏全面的认识,在走上社会之前内心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这些都会制约他们的生涯发展。“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在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要让学生学会审时度势,实现顺利就业,走好职业生涯第一步,开设生涯规划这一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传统教育关注的重点是人在社会化早期所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连接较为忽视。而生涯规划教育恰恰跨越学校教育与社会之间的“鸿沟”,在注重了社会化过程中的一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培养的同时,职业规划更加关注每个社会化个体间的差异性,注重个性特征的发展,依据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心理特质、身体条件而进行特殊知识与特殊能力的传授。因此,生涯规划教育本身充分体现了在以就业为导向过程中的“以人为本”,强调人的自我成长,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与互动,这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十分吻合。

基于这样的认识,上海经教育部批准率先试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将该课程的开发与试验纳入《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深化课程教材改革行动计划(~2007)》之中,并于209月起,在上海市商业学校等5所中职学校展开教学试验和跟踪调查。与此同时,上海在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指导手册》,其中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来明确职业定位成为中职课改的先进理念。我们认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实现其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

专业定位要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尊重其基本学习权益,提供多种选择方向,使他们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上海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新生入学开始到毕业,根据不同年级确立不同的教育内容、目标和方法,选择恰当的培养方式和途径,构建起全程指导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让学生在认识自我、认识专业的基础上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这样的实施过程,突破了“季节性促销”的短视行为,转变了以实现学生就业安置为目标的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规划人生;这样的教育理念,从发展性视角关注了学生的前程与未来,帮助他们获得面向社会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把教育与人的成长和价值实现联系起来。

正是由于较早地将职业生涯教育纳入课程改革体系,才使上海中职在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面前,有了沉着应对的底气。不少学校在创造性地实施生涯规划课程的过程中,还展开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工作,使上海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持稳定。有些学校还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科学研究相结合,作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创业意识及职业理想的主渠道,职业指导和生涯发展规划课程也因此成为学校教学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浅谈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 篇6

关键词:职业生涯;中职生;规划能力

引言:

中职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中职教育的主体是中职学生,探索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中职生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职业生涯发展我们可以划分为三阶段,11岁前为第一阶段是为幻想期;11到18岁为第二阶段是尝试期;18岁以后为第三阶段,为实现期。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主要集中在14到18周岁之间,基本处于尝试期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阶段,是职业规划的最初理性极端,对一个孩子未来的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中职学生的必要性

1.1 就业形势的严峻

高等院校的扩招,使庞大的高校毕业生群体涌入就业市场,社会随之对就业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中职学生的就业受到了很大影响。现阶段对于大学生就业都已经成为很大的难题,就不要说中职学生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可想而知。所以就业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必要的。从学校的角度说,就必须有效地进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2职业环境变化之快

在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资讯与知识推陈出新,信息量成倍增长。学生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几年后可能已经用不上了,一生从事一种职业的社会慢慢会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中职生应立足于整个人生来思考、规划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将人生发展与社会变迁结合起来,把自己规划成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核心竞争人物。要达到这个目标,迎接日新月异的新挑战,“职业生涯规划”是我们不可获取的工具。

1.3 中职学校教育体制的缺陷

虽然中职学校的从教学到管理都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但弊端还是很多。首先,传统教育只重视对知识的记忆与重复性的学习,往往忽视创新精神的培养。其次,中职教育还是以学科为纲领。忽视了知识的整体化,导致专业面太窄、学科划分太细。这样使得毕业生知识面狭窄、专业单一、适应性差、后劲不足。再次,我国的教育看重智力为核心。对于智力因素比较看重,而忽视情感与其他品质,比如动机、情感、兴趣、性格和意志等。以为的注重智利的发展不能与其他品质相平衡,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生存能力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社会需要的是一个“人”,而并非是一台“机器”。

1.4 提高综合素质,满足自身发展需要

职业生涯规划是素质教育的补充。它使学生了职业生涯发展形态、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条件和发展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涯道路,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生涯发展所需的各种素质和条件并及时有针对性地加强与弥补,它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另外,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是促进个人核心竞争力构建的方向性因素。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综合素质也就相应的提高了。

2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

2.1 教学课程安排的合理性

大多数中职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都是一个学期内完成,时段安排的不合理。有的学校在一年级新生中展开,有的学校在二年级中开设。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专业课,也没有从事过职业实践,对于职业发展根本不了解,短时间内不能明确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的进行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对于二年级班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又缺乏对低年级学生开展职业理想和职业意识的培养。

2.2师资队伍的建设不完善

我国政府一直长期关注职业规划能力的问题,为此每年投入很多物力财力,对教师进行培训,但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因为职业规划类课程,一直被置于“二类课”的层次,地位没有得到重视,具有职业指导专业素養任课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另一方面,教师的职业培训也停留在形式上,没有实在的意义,因为教师缺少,学校在学生三年级的时候才设置了职业生涯规划课。为学生做好一个的适合其发展的职业规划,对其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个制定学生个性规划的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制定职业规划中的引领者、解惑者,所以建设专业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必须积极推进。

从另一个角度说担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师,由于每天都在完成教学任务上,所以很少到与专业相关的真实职业环境中去调研,或在学生中展开调研活动。如果说有些了解也只是停留在通过报纸、杂志、新闻等资料获得,根本没有深入全面的了解与研究,学生实际的迷惑与问题不能解决,导致授课内容缺乏吸引力和生动性,课程的内容只是对职业生涯规划技巧介绍,偏重简历的写作技巧,应试方法等,对就业观、价值观和职业观等思想成长上指导甚少。

2.3 教学方法、形式单一

中职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最为常见的授课方式是通过课堂或召开“就业动员会”进行辅导,一些学生上课根本不会做记录,听完了事。一些职业生涯规划课方式死板,讲得多,练得少,学生被动执行,更缺乏对不同学生的个体特点进行专门咨询和与有效指导。很多教师很少参与职业实践,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少,课程无聊,无法吸引学生。由于没有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深入的考虑和总体设计,教学思路狭窄,对中职生择业观、价值观、团结协作意识、创新能力、参与竞争意识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欠缺,很难适应目前职业发展的要求。

2.4职业心理的偏差

最近几年,市场机制慢慢完善,能够在毕业生中起到作用。中职生在招聘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些职业心理偏差,比如自负、自卑及抑郁、焦虑等。有的毕业生往往高估自己的薪资,造成自负的心理特征,有的毕业生将自己的薪资预估过低,造成自卑的心理状态,甚至有的毕业生因为不知自己应该获得什么样的薪资,而畏惧,产生焦虑情绪,不敢去应聘。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心理上的问题都需要进行适当教育,来纠正这种职业待遇预期心理偏差。

参考文献:

[1]王燕梅.中职生就业指导状况调查与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2009,1:96.

[2]高桂娟.从就业指导向职业生涯教育转变—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与思考[J]. 教育探索,2008,1:103~104.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 篇7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对策

一、中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现存问题

(一) 中职院校学生对职业生涯没有明晰的概念

中职院校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 平均年龄在17岁左右, 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年龄特征就是叛逆。加之中职院校的生源大多来自农村地区或者相对偏远地区, 在初中阶段可能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者家庭物质环境困顿的原因而受到家长的谴责、遭到同学和教师的嘲讽。在进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之后, 这些学生或者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 或者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表现不良, 大部分学生对社会舅爷爷没有概念, 也没有意识到未来人才竞争的激烈性, 对于毕业后的就业毫不担心。在中职生入校之后, 学校也没有给学生安排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讲座, 导致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特长培养概念模糊, 难以根据社会的需要正确地提升自我、升华自我。

(二) 中职学校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教师不规范

大多数中职院校并没有招聘专业的就就业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很多担任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人员都是思想政治教师或者是从事招生和就业工作的行政人员, 这些教职人员并没有进行过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训练和教育, 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理论知识缺乏了解, 对社会动态把握不够, 在教学中不具备将社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和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起来的能力, 这导致了大部分的中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指导性, 开展不顺利, 质量存在严重问题。中职院校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学校对于职业测评工具掌握的也不熟练, 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举步维艰。

(三) 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指导不能与时俱进

很多中职院校已经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并在教学和管理中逐渐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但是中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和模式却非常单一, 大多数中职院校采取每周两节职业生涯规划方式进行教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想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内灌输学生大部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 导致职业生涯规划课大部分课堂时间是教师在滔滔不绝, 学生只能被动听讲, 这对学生来说实际的指导意义并不大, 而中职院校开展一对一的职业生涯辅导工作又不太现实, 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发现很多中职院校只针对毕业生开展就业规划和辅导工作。从整体上来看, 学校对学生自我兴趣的挖掘、自信心的培养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以及团队精神的培育还存在很多缺陷。

二、采取有效措施, 提升中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效果的建议

(一) 提高教师素质

从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 研究生和本科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压力, 中职生面对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为了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中职院校开展就业辅导工作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则显得非常重要。针对中职院校开展的就业辅导要尽早为宜, 学校要对就业指导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严格的要求, 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的培训力度, 使得中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人员素质过硬、政治观念良好、业务熟练。

(二) 强化中职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中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力量在教师, 因此只有提升教师的思想观念和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度, 学校才能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学校应该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去促进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创新, 并最终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进行。

(三) 创设多元化的职业生涯规划

1. 对学生进行开发指导, 加强自我职业潜质的认知

学校在开展就业指导之前有必要对学生的职业潜质进行明确、具体而全面的分析, 从学生的专业角度出发, 帮助学生分析职业生涯方向, 制定具体分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潜力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佳的状态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职业生涯发展实力。

2. 对学生职业生涯定向教育

中职学生大部分都对自我初次职业生涯定向不太满意, 需要强化引导和指导。职业理想教育关键在于教育学生清楚什么是职业理想、职业理想对人生具有什么作用和意义、怎样依据自我和社会需求树立自我职业理想。

(四) 指导学生进行成功的职业生涯设计

一年一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 学校还可以在学生后续学习期间, 通过不同的方式、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

1. 学生理念转化是职业设计前提

职业生涯设计意图主要是助于学生真正把握自己、计划将来, 在“衡外情、量己力”情况下, 设计符合自我特征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具体教学中, 应先对学生的人生发展、个人需求、价值观等进行诠释, 让学生深切了解到职业生涯是人生的幸福根本;让学生意识到职业生涯发展并不代表随已所欲。

2. 运用良好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对中职学生的教育中, 要及时指导学生制定一份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要求学生认知自己, 对性格特点, 技能掌握等情况进行评估, 这样才能选取符合自己最佳的职业生涯路线。由于不能确定每个学生将来能干什么工作、想做什么事、达到什么标准, 所以因人而宜分析学生心理需求, 为其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基础。

3. 审时度势, 帮助学生规划动态的职业人生

职业生涯设计意图在于为学生制定奋斗目标, 指引他们进行学习、实践。目标的制订只能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 通常说“计划没有变化快”, 要使学生制订的职业生涯设计可以真正进行实践, 还要教导学生学会审时度势, 不断对职业生涯规划采取评估、修正, 以此适应社会环境转变, 进而造就成功的职业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杨善铭, 叶楠.浅谈中职生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1, (1)

[2]王华贵.论提高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实效性[J/OL]。现代阅读 (教育版) .2011, (08)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篇8

一、自我认识不充分

中职生的年龄大多为14~17岁, 根据美国职业指导专家Super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该年龄段正处于职业探索阶段的试探期。我曾经做过调查问卷, 对于“你选择中职学校的原因”这一问题, 超过八成的同学回答是“中考失利”, 近一成的同学回答是“中职有国家助学金及免学费政策, 可减少家庭负担”, 个别同学回答是“高中学习压力大, 大学生就业前景也不明朗, 中职可以培养一技之长, 更利于就业”, 不难看出选择进入职业学校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 如:学习困难、家庭困难、自我约束力较差等;对于“你选择所学专业的原因”, 近七成同学回答是“父母的选择”, 超过一成同学回答是“该专业就业前景好”, 少数同学回答是“自己的兴趣”, 学生选择专业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家长意志, 存在依成人个体职业经验作出判断、追求社会热门职业等现象。而对于“你对所学专业是否了解”, 绝大多数的同学回答是否定的。对于“你的兴趣是什么”“你的能力特长是什么”等问题, 学生的回答也是模糊不清。

中职生大多被动地选择了专业, 被动地选择了未来, 自我认识不充分。一个人只有通过自我分析, 正确深刻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才能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作出最佳抉择。如果忽略了自我分析, 所做的职业生涯规划很容易中途夭折。

二、环境评估不客观

大多数中职生来自农村, 对就业的认知水平较差, 对就业的相关信息缺乏正确的评价和区分能力, 来自家庭的就业观念陈旧, 来自社会的就业观念又纷繁复杂。目前社会上就业形势严峻, 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也不是特别乐观, 有些中职生看到此情形, 难免会妄自菲薄, 失去对于自己职业生涯的憧憬;而有些同学意识到虽然我国长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但技能型人才十分抢手, 中职毕业生持续保持较高的就业率, 便产生了盲目乐观的心理, 认为进入了中职学校就进入了保险箱。这些心理状况体现出中职生对于就业环境的评估带有片面性, 不客观, 而只有全面、理性地评估, 才能正确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展开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

三、职业定位不清晰

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是对职业的第一次认识和接触, 是对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第一次思考和探索。在调查问卷中, 对于“你所学的专业可从事的职业有哪些”的问题, 学生表示不清楚。可见学生不了解将要从事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 对职场的真实状态缺乏体验。学生选择专业是家长意愿, 学习专业是服从安排, 对于毕业后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怎样在职业领域内有所发展等问题考虑甚少。

据调查, 95%以上的学生没有测试过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等。对自己的兴趣、素质、性格、能力等评估不足, 有的过低, 有的过高, 有的甚至从来没有想过。有近一半的中职学生不能认识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在选择工作时只是一味追求“专业对口、稳定、轻松、体面”等条件, 却忽略了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特长、职业的发展方向、行业的发展动向等问题。

市场经济的繁荣使得职业从单一化、终身化走向综合化、多样化。中职生不能仅以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为满足, 而更应立足于整个人生来思考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 从事这一职业有哪些要求, 在这一职业领域要有怎样的发展, 进而规划自己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把自己的人生发展与社会变迁紧密结合起来, 做到最好的人职匹配。

四、计划执行不彻底

扎实的知识和过硬的技能是中职生成人成才的基础。由于中职生的基础知识薄弱, 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习惯不良好等原因, 在校的学习情况并不稳定, 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 才发觉书到用时方恨少;另一方面, 学生在校学到的知识往往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节奏, 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用来“补课”, 而中职生往往缺乏钻研精神和“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 无法适应工作过程中的挑战。

有些学生只重视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而忽略了综合能力的培养, 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合作能力等都很欠缺。一个人所拥有的核心技术只有依托于各种能力, 才能形成自己职业的个人核心竞争力, 职业发展之路才能走得更远。所以, 这就要求中职生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专业、文化、社交、礼仪等技能, 以便更好地适应岗位的需求和自我的可持续发展。

落实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这对于中职生来说是最关键的环节。有了详尽的计划, 也要有相应的实施策略和具体的行动措施来保证。然而中职生年纪小, 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做事情往往虎头蛇尾, 或者只挑简单容易的去做, 使得一些该养成的好习惯没有真正养成, 该改掉的坏毛病也没有彻底消除。计划执行得不够认真彻底, 职业生涯规划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五、评估反馈不重视

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并不是一劳永逸的, 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认识、能力的提高, 需要做出及时的调整。许多同学并不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评估和反馈工作, 认为很麻烦、很多余。但我们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 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过程中, 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过程中, 在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方案的实践的过程中,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 不断地反省自我, 才能完善自己所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 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没有人能一下子做出十全十美的职业生涯规划, 况且, 职业生涯规划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 篇9

一、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 我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普遍存在如下几项问题。

(一) 缺少明确的自我认知

中职生年龄偏小, 一般为15~18岁, 尚处于职业探索阶段的试探期, 学生个体存在鲜明的特点, 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学校活动及兼职工作、综合能力、兴趣及机会等多重因素, 就自我角色、能力及职业加以探索, 所做出的职业生涯规划仅是暂时的, 真正选择职业时仍会存在很大弹性。现阶段, 很多中职生缺乏明确的自我认知, 针对“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等问题, 仍缺少清醒的认识。

(二) 缺少明确的职业认知

与其他阶段的教育相比, 中职教育更注重职业性和实践性, 步入中职院校教育的殿堂, 往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所学专业, 展开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思考。调研表明, 学生所学专业的选择更多服从于家长意志, 学习环境和企业环境存在很大差距, 但学校专业教学与实验实训偏重理论, 实景技能训练较少, 易于导致中职生职业认知偏差, 影响其职业生涯规划。

(三) 职业意识有待提升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职业适应能力不强, 易于出现因人际关系紧张、劳动收入低、工作内容简单或过于复杂改换工作的现象;二是职业主动性差, 不愿意从基层干起, 不愿意从事脏、累、差的工作;三是未能遵守职业规范与企业要求, 缺少责任心, 甚至因疏忽导致重大事故;四是职业目标模糊, 中职生年龄小, 阅历不多, 多数人对自身职业性格、职业兴趣及职业能力不明确, 导致职业生涯设计目标模糊。

(四) 缺少坚实的前期准备

近年来, 用人单位更趋向于选用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但现实情况是, 很多中职生前期准备不足, 表现为四点:一是走上工作岗位, 才意识到没有珍惜在校宝贵时间, 缺少工作必需的知识技能;二是自学能力偏低, 在校所学知识技能和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差距, 需要学生通过自学来补差补缺, 很多学生不具备自学能力;三是实际操作能力低, 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技能需求;四是综合能力不强, 缺少工作所需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

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得以提高的策略

相关调研活动表明, 大幅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可贯彻落实如下四项策略。

(一) 完善学生自我评估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最基础工作是知己, 可从如下几个层面促使中职生从理性角度, 客观、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估。一是借助专业人才测评工具, “艾森克人格测试”及“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均为有效的测试方法, 能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二是中职生在职业倾向上尚未完全定性, 需要教师采用“SWOT”分析法, 结合学生优势及劣势, 结合现实机遇及威胁, 结合学生性格特征, 尽量做到扬长避短;三是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我是谁”“我会做什么”“我愿意做什么”及“我适合做什么”等问题, 促使学生认真审视自身状况、人生观、价值观、兴趣爱好、社会需要, 完善自我认知, 为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准备。

(二) 职业生涯规划动态化

职业生涯规划贯穿教育教学及人生的整个过程, 因此,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也应是个动态化的过程。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通过专业介绍、职业类型测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等形式,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确定学习目标, 为中职生注入学习动力;第二阶段, 开展入职匹配分析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活动, 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职业生涯探索, 如职业生涯设计大赛, 就是该阶段引导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一种良好方式;第三阶段,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要紧紧围绕入职教育、就业技巧、就业政策及职业素养展开。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化过程, 对于中职生而言, 上述三个阶段缺一不可。

(三) 提升职业能力与竞争能力

大量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表明, 学生职业能力和竞争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为了促进学生上述两种能力的提升, 有必要强化职业技能训练,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为此, 中职院校一是要不断完善学习制度、评优制度, 营造比学习、比技能、比就业的和谐氛围, 做到奖优罚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将学生职业训练与职业开发作为主线, 合理规划教学情况, 做到基础课与专业课两不偏废;三是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职业体验活动, 更深入了解社会及职业, 增强校企联系, 增强职业责任感, 大幅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 深入完善职业素质教育

中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 为此, 中职教育应不断完善职业素质教育, 主要表现为如下两点:一是做到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导向和以职业分析为手段, 教育教学中明确岗位流程、任职资格、工作责任等诸多内容, 为企业输送优质技能型人才;二是学校教育教学实现分类指导与因材施教, 如对于信心不足的学生, 学校及教师要引导其树立“劳动创造生活, 职业改变未来”的信念, 激发其创造力, 帮助其树立信心, 增强其职业素质。

三、结语

中职教育能培养大量的职业技术型人才, 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有深远意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中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能增强学生的紧迫感与使命感, 能大幅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而要达到这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效果, 中职院校、学生自身、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均肩负着重要责任, 均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摘要:在中职院校教育中, 《职业生涯规划》为一门必修课程, 本文在教育实践基础上, 探讨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就提升中职生生涯规划能力的策略展开探索。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马世泽.如何引导中职生选对专业[J].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2013 (7) :200-200.

[2]张淑红.浅谈如何做好中职生班主任工作[J].职业时空, 2014 (1) :117-118.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 篇10

一、授之以渔, 让学生合理规划

教师要引导学生规划, 自己必须是善于规划者、执行者, 同时也是一个执行规划的感悟和收获者。我在执教《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 突破教学常规, 不是教学生书本上死的知识点, 而是把死的知识点, 落实在学生规划过程, 不是按固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而是通读教材, 吃透教材, 归纳教材, 领会教材, 提炼教材, 形成理论, 再指导学生落实、体验规划过程。让学生在规划中学习、理解教材内容。老师讲千遍不如让学生做一遍。所以我利用课时、素质活动和班团队活动时间, 通过以下步骤引导学生完成一份详细的、全面的、操作性强的规划。

1、引导学生编织美梦。

包括想拥有的、想做的、想成为的、想体验的。让学生静下心来, 拿出纸和笔, 动手写下自己的心愿。在写的时候, 不必管那些目标该用什么方式去达成, 尽量写出来就行。看看学生心中到底有哪些梦。

2、引导学生筛选美梦。

有的梦是近期的, 有的梦是长远的, 有的梦是可以实现的, 有的梦是不可能实现的。要求结合所学专业特点和自己的实际, 符合五大规则 (用肯定的语气来预期其结果, 说出是自己希望的而不是自己不希望的;结果要尽可能具体, 还要明确定出完成的期限与项目;事情完成时你要能知道完成了;要能抓住主动权, 而不要被人左右;是否对社会有利) 。学会理性的取舍, 选择3到4个最重要的目标, 并简明扼要地写下实现它们的理由、把握度以及对自己的重要性。

3、分析实现梦的资源。

确定最重要的目标后, 然后列出一张你所拥有的资源清单, 包括自己的个性、朋友、财物、教育背景、时限、能力、以及其他可假借或依靠的资源。要求这份清单尽可能详细。

4、总结过去吸取经验。

当学生做完这一切, 再回顾过去, 在所列的资源中有哪些已运用得很熟。找出自己最成功的两三次经验, 仔细想想是做了什么特别的事, 才取得事业、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成功, 让学生记下这个特别的原因。

5、找实现目标的条件。

当你做完前面的步骤后, 要求学生写下要达成目标本身所具有的条件, 分析哪些条件是现成的, 哪些条件是需要自己创造的。

6、分析实现目标的原因。

让学生写下不能马上达成目标的原因。首先从剖析自己的个性开始, 是什么原因妨碍自己的前进?要达成目标, 你得采取什么做法呢?如果你不确定, 可以想想有哪位成功者值得你去学习?根据目前的地位一步步列出所需的做法。

7、制定落实措施。

针对自己的重要目标, 订出实现目标的每一步骤。从目标往回订步骤, 并且自问, 我第一步该如何做, 才会成功?是什么妨碍了我, 我该如何改变自己呢?一定要记得你的计划应包含今天你可以做的, 千万不要好高骛远。

8、找值得效法的模范。

从自己的周围或从名人当中找出三五位在你目标领域中有杰出成就的人, 简单地写下他们成功的特质和事迹。从中领会精神, 得到启迪, 激励自己前进。

二、师生交流, 让学生清晰规划

教师要善于了解、分析学生的发展方向, 引导学生朝合适的方向发展。利用课堂教学、素质活动时间、自习课, 让学生充分讨论自己的规划, 发表自己的意见。最终形成师生的观点, 让学生清楚自己的方向。

1、老师的建议, 让学生定位准确, 方向明确。

一个完整的人生规划应包括工作、学习、生活和家庭。概括讲人的发展有三条通道:一是做“官”;二是做“老板”;三是做“专家”, 这个三条路每个人走的不可能一样。所以我给学生的建议:首先, 全面了解自己。一个人的才干自己或家人都很难帮你量化, 但有很多工具可以帮你做到, 人的才干包括:你的事业成就动机或企图心、性格特征 (支配型、表现型、耐力型、精确型、整合型、工作特长与兴趣等, 有些人做事情目标感很强, 雷厉风行, 但没有耐心;有些人喜欢稳定的工作环境;有些人喜欢规章制度很健全的公司工作……其次,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如果一个企业不具有发展潜力, 或是它并不提供员工学习成长的企业机制或文化, 这样的公司也很难成为人才孵化基地, 具有优秀潜质的人也很难有机会被培养。但任何情况下自己不能放松学习, 因为事物在不断的变化。再次, 千里马也需要有伯乐。如果你的才干在一个公司某个岗位上很符合, 但是你的经理或直接领导不是伯乐, 不懂得如何知人善任, 同样你不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2、让学生信念坚定, 步履坚实。

有句老话叫“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一是年轻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梦, 连梦都不敢想的人就老老实实的当老黄牛吧。拿破伦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二是要不“安分”, 也就是要有活跃的思想, 培养自己的兴趣, 连兴趣都没有的人, 就当安分守己的百姓吧。三是要持之以恒, 不信邪, 坚定自己的信念。连信念都没有的人, 就随波逐流吧。最后, 记住“有志者立长志, 无志者常立志”。其实职业规划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 除非真的是到了死路一条, 你再重新思考自己的规划, 否则你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诱惑, 都有可能导致你改变自己的轨迹和行动, 这样的职业规划不是健康的规划。结合自身的能力和兴趣爱好, 发展自己的路, 才是正道。

三、制定制度, 让学生落实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分为近期的、中期的、长远的, 作为学校主要是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近期的目标。培养他们学会规划, 监督他们执行规划, 让他们体验执行规划的过程, 并从中得到收获和感悟, 自觉养成执行规划的习惯。所以,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 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没有行动, 目标就难以实现, 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所以针对学生的规划, 我明确要求, 制定奖惩制度, 分为自觉完成的和在老师同学的监督下完成的两个层次实施奖惩。培养学生自觉、主动意识, 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执行规划。

四、总结表彰, 让学生修正规划

中职生要想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 必须与时俱进, 灵活调整, 不能一次把终身职业生涯的每一个细节都确定下来, 而要在实施中去检验规划的效果, 及时诊断职业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 找出相应的对策, 并对规划进行调整与修正。这样才能让职业生涯规划更加合理、更有意义, 我们的职业理想才有可能实现。近期目标的实现, 更有利于远期目标的实现, 近期目标构成了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梯, 只有扎实走好每一步, 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每一个阶段都要进行认真的总结, 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总之,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意识的培养, 是一种习惯的培养, 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是一种意志力的培养, 是培养未来的人才。制定规划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 更是目标清晰的过程。作为中职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我们应担当起这份责任, 用心去做好这项工作。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了一些探索:授之以渔, 让学生合理规划;师生交流, 让学生清晰规划;制定制度, 让学生落实规划;总结表彰, 让学生修正规划。

关键词: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索,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晓初.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 篇11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基本原则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035-01

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局年,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又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发展的无限机遇和严峻考验。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迅猛发展,对中职学校如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如果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质量,对于提高就业质量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教育者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

一些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们,会有这样的观点:中职生能找个差不多的工作就行了。成绩相对好些、家庭条件允许的,就升高职,继续学习。就业分配有学校的就业指导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德育课教师,跟我们部门(跟我的学科)没什么关系。即使有些教师没有“与我无关”的想法,但也没有“与我有关”的意识。而对于中职学校,我们研究的就是职业教育,学校的所有管理者、所有科目的施教者,都无法推卸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引导。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员参与性,全员教育意识必须提升。

而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现状看来,教授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师以及直接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教师队伍的素质与能力急需提升。中职学校的教师虽然获得了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职业资格。但在职业指导的领域,持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的老师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应该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指导,也可以通过“传帮带”的形式,由职业指导师为全体教师培训,不断学习职业指导的新方法、新技能和新工具,才能在教书育人的全过程,融入就业教育和创业指导。为全员参与就业指导奠定基础。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原则

笔者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而非单单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可以承担的。所以,对于这样一个系统工程,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一下几个原则。

1.责任性原则。学校确立从上至下的责任系统: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中层骨干(教学、就业、德育、后勤等综合部门)为第二梯队,班主任、教师为第三梯队。明确责任分工,各负其职,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2.方向性原则。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和实践训练活动,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绕学生如何实现就业、如果高质量就业做文章。并通过引导教育,确立好职业发展规划。

3.服务性原则。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是学生学、教师教的一门课程。而是为链条上的所有客户提供服务的途径。学生是学校这一经营体的直接客户,家长是间接客户,而企业是最终客户。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训练的内容、形式和方法都必须围绕三种客户的需求开展。

4.全程性原则。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是一学期的德育课程,不是一年一次的文明风采大赛的比赛项目,而是学生在校三年和毕业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会发生影响的一种发展意识和影响。

5.全员性原则。全员首先体现在面向全体学生,包括实习和工作的学生;全员还体现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参与上;全员还包括调动全体学生的家长、社会上相关部门的参与。

三、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

职业生涯教育中,最核心的任务就是最终帮助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一)明确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原则

1.择己所长,量体裁衣。了解自己的优势,挖掘发展潜力,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任何一种职业都对从业者有专业技能、文化素养的要求。而每个人的专业特长和性格气质特质都不相同。所以,要准确、正确的认识自己,做好规划方向的设定。

2.择世所需,确保可操作性。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要选择市场所需的职业岗位。也就是说,要兼顾现实性、可行性。不能单纯将喜好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还要兼顾市场的需求,规划的可操作性,确保实施过程的稳步推进。

3.择己所爱,确保可发展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时,考虑自己的特点,珍惜自己的兴趣。因为从事一项你所喜欢的工作,能给你一种满足感,也能让规划的实施具有持续的可能。

4.择己所利,符合阶段发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要考虑自身生存的阶段特征。职业首先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其目的在于让自己获得幸福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先要满足自身生存需要,再以此为基础,符合市场的变化需求,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梦,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

(二)掌握职业生涯设计的任务

1.确立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中职学生来源,是初中的毕业生,高中阶段的年龄基本在16-18岁之间。90和00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主意识已经很强,也都有一些兴趣和爱好。但是他们还没有形成客观的认知。所选专业,大多依据家长的判断,有些家长在选报专业时也没有明确的目标。这就要求在三年的学校生活过程中,无论什么课程、无论什么活动都应该灌输学生去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让他们通过学所学专业的学习,通过其他活动体验的其他专业的内容,以及不断完善的个人性格气质等,逐步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图。

这一目标的制定,不是一个学期课程的任务,是反复修改完善,并在毕业前夕尽可能设计一个趋于可行性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而这一任务绝不是德育课教师可以单独承担的。学生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的确定离不开职业生涯教育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

2.制定职业发展的策略。为学生提供一些实现个人发展规划的途径和方式,让他们了解如何实现目标,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践、去探索。

一步到位策略:所谓的“一步到位”策略,应该是个短期内的策略方式。对于家庭背景资源丰富的学生,他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就是为了家庭的企业有目的来求学。这样的学生,在短期内的一步到位后,还要让他设计未来的发展目标和策略。

多步趋近策略:对于无法马上实现的目标,引导学生先选择一个相近的岗位或职业,通过不断的磨练,提升自己,让自己有能力去靠近并最终达成自己的理想目标。有些学生,因为一些原因,无法依从自己的兴趣去追寻理想,那么引导他们怀揣梦想,并通过踏踏实实的打基础,奠定基础,夯实能力,再去实现梦想。

从业期待策略:每个学生的职业发展道路都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人一蹴而就,有的人迂回而成,有的人却需要辗转反侧。但要引导学生,目标和理想确定后,要立足现实,在没有合适的岗位时,不能自暴自弃,无所作为。任何一个岗位都会成为提升自己的最佳学习机会。所以,选择一个职业,慢慢等待机会,远比坐在家中等待机会要好得多。

3.明确职业生涯发展途径。学生制定了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如何去实施是关键。设计可行的发展路径是学校给学生的最有效的指导。各系、班主任、德育教师等通过培训、课堂、主题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选择可能面临的发展道路:可能实现的目标、可能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家人及社会对自己的评价、需要哪些外界的帮助等等。引导学生综合考量所有的状况,分析不同的选择可能的收益和风险,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发展途径,增强未来应对困难的信心。引导学生根据发展道路中遇到的各种状况适当调整发展途径,以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4.设计具体的活动计划。学校和教师要帮助学生设计职业生涯发展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活动计划。计划的阶段性设计得是否合理,计划的项目本身是否可操作,计划的实施影响因素有哪些,计划的实施如果进行检查与验收等待。引导学生在设计具体阶段和具体任务时,要立足现实、立足自身条件,充分考虑内外因,作出有效、有针对性的计划。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 篇12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一般可从两个层面加以理解:一是组织层面,另一则是个体层面。本文探讨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侧重的是个体层面,其内涵是:以中职学生职业成长为核心,以对中职学生每一个体的职业发展潜质测量与分析为基础,以对新常态下中职学生就业环境综合分析为引导,以中职学生个体潜能、兴趣及特长为倾向,以引导和帮助中职学生合理确立职业选择方向为目标而进行的富有操作性、可行性的教育活动与安排。

一、现状与问题分析

尽管从方式方法、主要内容等方面看,面向中职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整体水平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在思想认识、核心教学内容以及专业化教学团队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不足,影响职业教育的效果。

1. 学校及教师对基于中职学生职业成长的职业生涯教育的紧迫性及其作用的认识不够。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是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内容,也是中职生自身发展的紧迫需要。一方面,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帮助中职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准确把握就业形势,增强就业创业的意识,成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另一方面,就学校而言,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充实中职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和知识成为教育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甚至可以说,帮助中职学生认识和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增强就业创业的能力和意识,不仅成为职业生涯教育的重中之重,也的确应该纳入中职学校的主要工作范围。此外,就学生来讲,与高职学生或者大学生相比,中职学生在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方面相对较差,由此也导致中职学生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的情况,对正确把握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职业选择能力,正确定位自己的职业愿景,合理安排自己的职业努力程度和方式,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合理运用不同的职业生涯教育策略与工具选择,引导和帮助中职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选择自信心,增强应对职业选择困难和挑战的必要能力,激发创新创业和就业的自发意识,改变对职业的期望值过高,不能正确定位或者信心不足等问题,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但是,普遍来看,中职学校及教师对基于中职学生职业成长的职业生涯教育的紧迫性及其作用的认识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健康发展。

2. 教学内容较为片面,模式较为单一。

从中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这一微观领域的具体情形来看,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学内容较为片面,模式较为单一。具体表现在:一是从主要的教学内容看,对于就业环境和就业政策的介绍比较充分。但是在如下几个方面相对薄弱:职业选择的策略和工作,职业选择的技巧和经验,职业环境的分析和职业需求的预测研究,中职学生职业胜任能力的测评和训练,职业选择心理辅导和矫正,以及对职业选择技能与信息获取能力的培训等。二是从教学模式看,不能很好地适应互联网+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职业规划教育的具体手段、工具选择都较为单一和陈旧。本文主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尊重其合理的内容体系,选择有效的工具与方式,以期达到最佳的效应。就其内容体系来讲,由职业选择及其职业道德养成、职业理想及其职业选择自信心培育、职业选择决策能力教育及其提升等较为完整连贯的模块构成,缺一不可。就职业规划教育的工具和策略来看,职业生涯决策平衡单、生涯畅想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辅导工具。片面注重就业信息、求职技巧与职业道德等的指导与教育,导致中职学生职业选择的视野和范围较为狭窄,效果大打折扣。

3. 职业生涯教育师资专业素质整体程度偏低。

在职业生涯教育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教学培训活动,抽象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形象化为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选择的具体指导原则和职业生涯实践的指引手册。正因为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师具有如此关键的作用,其教育观念、知识结构、专业能力以及教学态度等成为直接影响和制约职业生涯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但通过笔者的走访和实地调查等发现,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师资队伍大多由部分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教师转变而来,这种来源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队伍对于职业生涯教育对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足。加之缺乏对这些教师的系统化、专业化在职培训,知识和技能相对薄弱的师资队伍无法很好地适应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新要求。由于激励机制和管理模式的局限,教师关注企业行业的相关动态,跟踪把握企业行业新信息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普遍不高。这也客观上影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特别是基于学生职业成长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往往无法落到实处。

二、完善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如何对中职学生进行科学合理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文主张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以及主动对接社会需求等三个方面加以革新。

1. 有效发挥核心课程和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

职业生涯教育的相关核心课程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具体内容的载体,而专业教师则是连接核心课程和受教主体的主导人。此外,由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面性和多维性,班主任、其他课程任课教师等都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参与者。可以说,只有中职学校及其教师提升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全面认识,在此基础上,倡导全体教师的多维参与,注重提高专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正确意识与教学水平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保障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效果。就专业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素养构成而言,一方面要通过积累职业生涯教育的策略和工具以及成功案例等,不断提升教育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优化专业知识储备和进行职业指导的技能;此外,要有通过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法客观准确地掌握最新就业环境,以及不同专业的相关职业群和职业生涯发展轨迹的积极性和能力;最后,要充分理解中职学生职业选择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与实训活动,让中职学生在做中学。

2. 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方法应是多种多样的。如针对中职生存在缺少专业选择的主动性、对职业生涯目标与职业生涯发展潜力认知模糊等问题,可以采取“课程介入+教学渗透”的教学方法,全面系统地讲授职业生涯教育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注重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思维,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自我规划的能力。或者,可以选修课的形式介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夯实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理念。总之,对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3. 以需求为导向,加快产教融合。

学校办学定位、办学方向与市场衔接不紧密、与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关联度不高,是导致实体经济“招工难”和中职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并存的主要原因。正因如此,就中职学校而言,必须建立起与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在教学、实训、就业等方面的有效合作机制。就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来说,则必须注重以需求为导向,向中职学生介绍社会就业形势的现状,使学生能充分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职业选择方向,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职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职业理想,为合理选择职业、适应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王震.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河南省部分城市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5).

[2]王昕.中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研究[D].天津大学,2012.

[3]张建伟.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4]伍秀珍.欠发达地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与对策[D].湖南农业大学,2007.

上一篇:太空潇洒走一回下一篇:女性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