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的母亲

2024-08-28

两个月的母亲(精选4篇)

两个月的母亲 篇1

柔石的代表作《为奴隶的母亲》写于1930年,揭露了旧中国农村典妻制度的野蛮和残酷,对农村劳动妇女的苦难表示了极大的同情。文章描绘了一贫苦妇女被丈夫卖给邻村地主秀才为妻,被迫与年幼的儿子春宝分离,替秀才生下儿子秋宝后,又被赶回了家,而春宝却早已经不认识她了。本文拟通过对该小说两个英译本的分析,从译者对文本中人名、比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分析不同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

1 译本及译者

本文所选取的《为奴隶的母亲》两个英译本分别来自斯诺(Edgar Snow)编辑、翻译的《活的中国: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Living China:Modern Chinese Short Stories)(1936)(以下简称“斯译”)和张培基译注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一册)(以下简称“杨译”)。

《活的中国》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鲁迅的小说,第二部分是其他中国作家的小说。其中,《为奴隶的母亲》位于第二部分的第一篇。上世纪三十年代,斯诺编译的《活的中国》一书将中国新文艺的概况及一些作品介绍给了广大世界读者。斯诺在前言中指出,编译此书的目的,是他“急于想了解‘现代中国创作界是在怎样活动着’,并让西方读者也了解他们的情况。”(斯诺,1983)

对于此书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斯诺也在前言中做了说明。他认为,译文主要是传达原作的精神,忠实地传达原作所体现的感情与智慧,因此翻译策略不是字对字的直译。原作中有些双关语、历史典故等省略不译,因为若要译出,需要半页长的脚注才能让读者明白。

张培基翻译的《为奴隶的母亲》最早发表于1955年的《中国文学》(英文版)上,而后收录于其译注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一册)中。张培基在散文的翻译上颇有建树,自编自译了汉英对照读本《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共四册)。将其早年翻译的小说代表作收录于散文集中,足见他对此小说的喜爱。

2 翻译策略研究

2.1 直译与意译

一直以来,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直译与意译都是翻译讨论的中心话题。

八十年代初,张培基等学者在当时的统编教材《英汉翻译教程》中这样给直译下定义:“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张培基等,1980)

笔者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斯诺的译本通常情况下采取了直译法。尽管他在序言中强调,“我在这里努力做的是传达每一篇作品的精神实质,是诠释而不是影印复制;我不但想用英文来传达原作的感情内容,而且还想烘托出存在于这种感情深处的理智信念。从中文‘直译’,往往完全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斯诺,1983)但他接着又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已尽可能地保存了原作的词藻。”(斯诺,1983)有时,直译比意译更能深刻地传递原文的信息。如下例:

例1:原文:“再也没有办法了,这样下去,连小锅子也都卖去了。我想,还是从你底身上设法罢。”(粗体系笔者所加,下同)

“我底身上?……”

斯译:“There’s nothing more I can do.If we go on like this,we’ll soon have to part with the kettle.I think it would be better to let you save us with your body.”

“With my body?”

张译:“There’s no way out of it.It looks as if we’ll even have to sell our cooking pot.I’m afraid we have to part.”

“We have to part?...”

分析:这里是文章开头丈夫对妻子说的一番话。丈夫不堪忍受窘迫的生活,决定典妻,就是将妻子当做物品一样出租给别的男人。在旧社会,妇女一旦嫁人,丈夫就掌握其生杀大权,妇女就像家里的其他物品一样任由丈夫支配。原文中丈夫无能到打起妻子身体的主意,通过卖妻讨生活,而妻子的身体不由自己做主。斯译采取了直译的方法,“body”一词,准确刻画出了妻子的身体只是挣钱的工具,传达了丈夫懦弱无能卖妻、妻子“身”不由己的含义。而张译的意译法“we have to part”(我们不得不分开)削弱了原文的实质含义。

张培基认为,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用直译法处理时,就应采用意译法。意译要求译文能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但可以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张培基等,1983)有时,意译法更能让读者了解原文的内涵。张译中,意译的例子比较多见。如下例:

例2:原文:我已经将你出典了。

斯译:I’ve already leased you

张译:There is somebody willing to hire you as a temporary wife.

分析:斯译将“出典”直译为“lease”,而张译却采取意译,将典妻这一陋习进行了解释,比较清楚地交代了原意,让目标语读者更好理解。

例3:原文:八个月了,那年冬天,她地胃却起了变化:老是不想吃饭,想吃新鲜的面,番薯等。

斯译:After eight months,in the winter,her appetite underwent a change.She did not care to eat rice;only fresh noodles or sweet potatoes.

张译:Eight months had passed and winter came.The young woman became fussy about her food.She had little appetite for regular meals and always felt like eating something different—noodles,potatoes and so on.

分析:这里是妇人怀孕后,身体起了变化。“新鲜”意即想换别的东西吃。斯译采用直译,而张译采取意译,更能准确地传递原文的信息。

由此可见,直译和意译各有千秋。正如张培基自己所言,“不同的语言各有其特点和形式,在词汇、语法、惯用法、表达方式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所以翻译时就必须采取不同的手段,或意译或直译,量体裁衣,灵活处理”(张培基等,1980)。

2.2 厚翻译

1993年,学者亚皮亚(Kwame Anthony Appiah)在《卡拉萝》(Callaloo)上撰文《厚翻译》(Thick Translation),从此,翻译研究便新添了术语“厚翻译”。厚翻译,主要是指译者在译文文本之外添加各种注释,包括夹注、脚注、尾注等,其目的在于为读者提供背景知识信息,从而引起译文读者对源语文化的关注和兴趣,以便收到更佳的鉴赏效果。这些对原作的补充和解释使译文更清晰、更易懂或更合逻辑。

笔者研究发现,在张译本中,也存在厚翻译的痕迹,如以下几例:

例4:原文:我只得回转身,但在路上,遇见了沈家婆,她问我,晚也晚了,在外做什么。

斯译:But on the road I met the Sun woman.She asked me what I was doing out so late.

张译:On my way home,I came across Mrs.Shen,the matchmaker,who asked me why I was out at night.

分析:文中提到的“沈家婆”在小说中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尚未表明身份。张译进行适当添加,指明了其媒婆的身份,使译文更加连贯、清晰。又如下例:

例5:原文:轿夫也在门首催起身了,他们噜苏着说:

“又不是新娘子,啼啼哭哭的。”

斯译:The chair-bearers at the door were urging departure.“She isn’t a young bride,”they grumbled,”to be doing so much crying!”

张译:The chair bearers outside the gate now started urging the young woman to set out,murmuring.

“You are really not a bride,why should you cry?”

脚注:“In old China,a bride usually cried before leaving her family.”

分析:这里描写了春宝娘被迫离家时对儿子的依依不舍,而轿夫们却冷漠无情,不耐烦地催促她早点离去。在旧社会,新娘子出嫁前会啼哭,但轿夫们认为春宝娘不是出嫁的新娘子,不应磨磨蹭蹭、哭哭啼啼。轿夫们虽然也是贫苦大众,但是他们对春宝娘的遭遇却毫不同情。张译增添了脚注,这样能为译语读者提供比较详尽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更加深刻地欣赏译文。

3 译本对照研究

以下笔者将从译者对文本中人名、比喻、文化负载词的处理,分析其采取的翻译策略。

3.1 人名的翻译

对人名的翻译处理,两位译者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例6:原文:“三天前,王狼来坐讨了半天的债回去以后……”

斯译:“Three days ago Wolf Wang sat here for hours demanding his money.”

张译:“Three days ago,Wang Lang came here and spent a long time pressing me to pay my debt to him.”

分析:“王狼”应该是文中讨债者绰号而非真实姓名,斯译处理为“Wolf Wang”,准确生动,非常贴切地描绘了此人的性格特征,而张译音译为“Wang Lang”,则稍显平淡,无法传神地描述讨债者凶恶逼债的特点。

例7:原文:“我想,还是叫他‘秋宝’罢。”……“他不是生在秋天吗?秋天的宝贝——还是叫他‘秋宝’罢。”……“我不过因春宝想到罢了。”

斯译:“I think it would be nice to call him‘Autumn Treasure.’”...“He was born in the autumn,wasn’t he?A precious gift from the autumn!Call him‘Autumn Treasure,’”...“It was only that I was thinking of Spring Treasure.”

张译:“I suppose you could call him‘Qiu Bao’.”...“Qiu means autumn and Bao means treasure.So since he was born in autumn,you’d better call him‘Qiu Bao’.”...“I suggested‘Qiu Bao’simply because I was thinking of my elder son Chun Bao.”

脚注:Meaning“Spring Treasure”.

分析:春宝娘被迫与年幼的儿子春宝分开,来到秀才家后为其生下一子。因思恋大儿子,她给第二个孩子取名“秋宝”。斯译采用了意译,准确抓住了中文原意。张译采取音译加注释的方法。笔者认为,斯译更简洁,容易为目标语读者所接受。

3.2 比喻的翻译

在给直译下定义时,学者们普遍认为,在保留原文的比喻意义时,直译比意译更生动形象。斯译的“尽可能地保存了原作的词藻”的策略在翻译原作的比喻时更胜一筹。现举几个译例:

例8:原文:免得王狼底狼一般的绿眼睛天天在家里闪烁。

斯译:so that I wouldn’t have to see Wang’s wolfish green eyes glittering in my house every day.

张译:so that he’d no longer be prowling after me like a wolf.

分析:斯译为直译,准确生动地保留了原文的比喻,而张译用“prowling after”(潜行觅食)代替原文中有关比喻,虽也自然流畅,却无法再现原作的语言风格。

例9:原文:“你给狐狸迷着了么?”

斯译:“Are you bewitched by a fox?”

张译:“So you’ve been seduced by the witch!”

分析:此句是秀才之妻老妇人训斥秀才的话。自从春宝娘到来之后,老妇人猜忌多心,监视秀才对春宝娘的一举一动。狐狸一词在东西方文化中有相近的文化含义。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狡猾、欺骗、虚伪,而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问世以来,尤其用来指代魅惑人的女子。fox在西方文化中含有狡诈的意思,在俚语中也有“时髦迷人的女郎”之意。斯译采用直译法,兼顾了源语和目的语,而张译则无法表现原作风格。

例10:原文:“不要哭罢,不要哭罢,随她吠去好了!她是阉过的母鸡,看见别人的孵卵是难受的。”

斯译:“Don’t cry!Don’t cry!Let her bark!She’s only a castrated hen who can’t stand seeing others hatching out eggs.

张译:“Now,stop crying,stop crying,let her cackle!A barren hen is always jealous!”

分析:斯译采取直译法,将原文的比喻含义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张译为意译,cackle本指母鸡下蛋后的咯咯声,现在的意思是胡说八道,和文中母鸡的比喻连用。“阉过的母鸡”实为“不产蛋的母鸡”,译为a barren hen。

3.3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文化负载词又称词汇空缺,指源语词汇所承担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对应语(包惠南等,2004:10)当源语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应词,直译又无法把原意传递出来时,意译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对于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斯诺通常所采取的策略是意译或省略。他在序言中谈到,“有时我干脆拒绝保留需要加半页注解才能说清楚的简单的双关语,或历史典故,古文隐语,那样也只能把西方读者认为中国人“离奇”的传说描得更重。”(斯诺,1983)如下例:

例11:原文:有时也兼做点农作,芒种的时节,便帮人家插秧。

斯译:Sometimes he supplemented this occupation with a little farm labour.During the busy planting season he used to assist the farmers in transplanting the young sprouts.

张译:Sometimes he also worked in the fields;early each summer he turned farm-hand,transplanting rice for other people.

分析:在翻译“芒种”时,两个译本都采用了意译法。“芒种”是中国的24节气之一,如英译为Mangzhong,势必借助脚注,否则外国读者无法理解。意译法简洁明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4 结束语

通过对《为奴隶的母亲》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笔者发现,斯诺译本偏向直译,重保留原作词藻,而张培基译本偏向意译和厚翻译,重增补和诠释。笔者认为,这可能与译者的不同身份有关。斯诺的记者身份使他偏向于采取直接、简练的方式向读者交代故事,而张培基的学者身份使得他在翻译时能深究原文的隐含意义。同时,我们也看到,直译与意译两种翻译方法相互关联,互为补充。通过对译文的比较,我们应该认识到在运用直译和意译时所应该掌握的技巧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最终达到提高翻译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Appiah K A.Thick Translation[J].Callaloo,1993(4).

[2]Snow E.Living China:Modern Chinese Short Stories[M].Lon don:George G.Harrap&Company,Ltd.,1936.

[3]斯诺,埃德加.活的中国: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4]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5]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6]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7]周方珠.厚翻译述评[J].宿州学院学报,2001(1):44-48.

两个月的母亲 篇2

两个月的暑假结束了,有不少大学生也已告别我们短暂的假期打工生活,回到校园。面对着过去的打工日子和即将到来的正常的学习生活,酸甜苦辣,让我们感慨万分。打工的日子,有喜有忧,有欢乐,也有苦累,也许这就是打工生活的全部吧。我不知道多少打工的人有过这种感觉,但总的来说,这次的打工生活是我人生中迈向社会的重要一步,是值得回忆的。现在想来,五十天的打工生活,我收获还是蛮大的。我所学到的生活的道理是我在学校里无法体会的,这也算是我的一分财富吧。

记得我刚到深圳时,自己一个人路都不知道怎么走,到处问人才到达我姐说的地方。

在深圳悠闲了三天,再这三天我很害怕自己找不到工作做,原本去富士康应聘一去才知道那里不要男的拉,只好找下一条路,叫我姐帮我找了一份工作,终于我进了一个叫瑞达电子厂,虽说这个厂不大,但总算是有了一份工作,虽说很累,工资不高,但对于第一次打工的我却很珍惜。

在外面做事就是要把受到的委屈往肚子里咽,刚来到这个厂我什么都不会,很多东西都要去学,做什么都要看别人的脸色,外面的现实就这么残酷,经过一个月的工作我终于拿到第一笔工资《1564.8元》时,我并没有感到特别开心,只觉得全身心的累。不过我总算领悟到了打工的“真谛”:一要吃苦,二要脸皮厚。如果有人问我以后还愿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挑战,我会毫不犹豫地说:“Of course” 时间如流水,看着它一点一点的流失,却无能为力。这个夏天就这样过去了,我学会了不轻易掉眼泪。特别是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待遇的时候,心里难受的时候,人生是你一个人走的,很多事也是要总是一个人承担的,所以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要变得坚强,勇敢。,两个月的时间里,虽说没有挣很多钱,却让我体验了打工的实质,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获益良多这对我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程度上的启发。这次的打工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起点,我相信这个起点将会促使我逐步走向社会,慢慢走向成熟。

经过了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考察我从中体会到现在的大学生最缺乏的是实践,但是在各高校中的实践机会却是少之又少,而这恰恰说明了我国内地高校与国外高校的差距所在了。在现实高校教育体制不可能有太大的改革现状下,我们在校大学生应该多多利用大学生活的空闲时间走进社会多多实践,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我们应该扎实自己的专业基础与其他相关知识,为在踏入社会与自己的职业生涯前多做准备

刘晓光:消失两个月的好人等 篇3

在刘晓光6月中旬被调查后,泰跃集团董事长刘军也传出了被有关部门控制的消息,“三刘”遂被定义为地产界典型生物链:曾主管北京市城市建设规划的刘志华处于顶端,掌管土地大权,刘晓光则因官商身份处在批发商这一中间环节,刘军等项目开发商位处低端。此后,传闻愈来愈盛,包括潘石屹、任志强等众多北京地产界名人皆陷入被抓传言。

但就在外界开始谈论首创“后刘晓光时代”时,刘晓光回来了。于8月末低调复出的刘晓光带领首创在10月初拿下东坝污水处理项目,由于此项目属于奥运工程,外界由此认为其已与刘志华的“奥运工程腐败事件”撇清干系。

原任北京市计委副主任的刘晓光在1995年参与重建首创集团,将原来隶属于北京市财政局、市计委和市政府办公厅的17家难以为继的国有企业组成了首创,刘出任总经理至今。近10年间,刘晓光带领着这一拼凑起来的国企发展成为横跨基础设施、房地产、金融等领域的大型企业集团,并因巨额土地储备被称之为“北京地主”。

刘晓光被调查的直接原因据称是“摩根中心事件”。摩根中心原是北京的一个烂尾项目,由于没有及时缴纳土地出让金被北京国土部门收回,首创置业和其关联公司阳光股份(S Z000608)组成的联合体在2006年5月重新挂牌中以17.61亿元的价格竞得。据称正是摩根中心原开发商举报了首创及刘晓光。

韩方河:大案的一角

在牵涉进上海社保案的众多人士中,韩方河以其华安基金总经理的身份而显得格外扎眼。在2006年10月韩刚刚被调查初期,业内一度认为可能又引发新一场的“基金黑幕”(信任危机),而在随后不可阻挡的牛市中,这一担心似乎已显得多余。

据称,在业内有着“中国开放式基金第一人”之称的韩方河涉嫌从此前已落马的沸点投资董事长张荣坤巨额受贿,并参与其对海欣股份(SH600851)的炒作。几乎与韩方河同时,上海工业投资集团(下称“上工投”)总裁王国雄及上海电气财务公司董事徐伟也被调查。

上述三人的同时被查并不意外,业内流传,他们都曾收受张荣坤的贿赂,且在海欣股份的炒作中形成了链条。据悉,张荣坤是在1999年介入海欣股份的,将其股价从7元多一直拉升至2001年中的25元左右。而张荣坤用于炒作的资金正是来源于上工投及上海电气,此后为了将股价稳定于高位以满足抵押融资之需,张请韩方河让华安基金接盘托市。

两个月的宝宝不吃奶 篇4

正因为宝宝刚接触世界身体的抵抗力比较低,加上刚出生的宝宝没有表达能力,不会怎样去表达自己的想发,所以作为父母需要特别关心自己孩子。当宝宝不吃奶的时候,不一定是由于疾病的原因引起的,当我们遇到宝宝不吃奶,我们不防可以尝试一下下面的做法。

1,家长朋友在喂养宝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宝宝喝奶的环境。尽量不要受到外界的打扰,让孩子专心喝奶,如此也能培养孩子将来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

2,如果宝宝只是单纯性地少吃了奶水,但是精神状态良好的话,爸爸妈妈们不必担心,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喂养方式。

3,平时的生活中可以抚摸宝宝的肚子,促进肚子肌肉的蠕动,以此来做为运动,促进宝宝的食欲。

4,,当宝宝出现不爱吃奶的情况的时候,不要用逼迫的方式,这样会加重孩子对奶水的厌恶。

上一篇:吸油性能下一篇:职业性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