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的条件(共3篇)
词类活用的条件 篇1
随着语文教学不断改革,对文言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要做到对文言文知识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更好地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精神,建构自身较好的文化底蕴。如果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就需要教育者注重文言文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现状
在现今的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中文言文知识中词类活用的教学较为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有时导致高中文言文教学困难重重。
(1)教师不想教,学生不想学的情况突出。教师不想教,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方法较为单一古板。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大多数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通常采用逐字逐句的串讲方式,主要以灌输式的形式进行教授。这种毫无生动可言的课堂氛围,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逐渐失去兴趣。教师运用这样的方式教授词类活用,是担心词类活用知识点的掌握难度较大,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有限,于是选择直接告诉学生某个词属于哪一类词类活用,点到为止。学生不想学的原因,除了受到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外,还来自学生主观因素。部分学生难以认识到文言文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载体所具有的美感和人文性,感受不到其价值和意义。部分学生之所以还会继续学习文言文,主要是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因为在考试中遇到文言文阅读和翻译的时候,需要用到词类活用的知识点以获得分数。这就决定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知识中较难的词类活用知识点时,缺少学习兴趣,并不十分重视,甚至出现不想学习词类活用的情况。
(2)文言文语法基础较弱,导致高中词类活用教学力不从心。在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中,并没有语法的考试要求。初中教材只需要学生对文言文语法有所了解即可,并不在考试中作为命题知识点出现,这就使得初中文言文语法教学被弱化甚至淡化与遗忘。而到了高中阶段,高考考点中虽然并没有语法的考查,但其中文言文的选择题与句子翻译的考查中,却涉及语法的诸多问题。比如这道高考翻译题:翻译“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其答案应该是:“臣子侍奉君王,犹如儿子侍奉父亲,儿子替父亲效死没有什么遗憾。”很多学生的翻译却与正确译文相差甚远。如果掌握古汉语语法知识,有词类活用意识,明白“事”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侍奉”,分数便可拿下。
因为语法基础较差,导致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文言文语法的学习时较为困难,致使高中教师需要从基础开始从头教起。而效果不佳就使得教师不知如何教学,语法知识就成为教学难点,教师有时力不从心。
二、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教学策略
分析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存在的问题之后,针对词类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心理学家皮亚杰在《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中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文言文的价值与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是在讲授词类活用知识之前,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词类活用的必要性: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学习与理解文言文,甚至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中的语法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日常语句表达中,一些语法问题可与词类活用现象相联系。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词类活用现象,激发学习词类活用的兴趣,达到高中文言文教学目的。
(2)加强学生文言文语感的培养。可以通过诵读、品读的方法,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诵读,可以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增强词类活用的感知能力。通过对课文反复诵读,让自己有身临其境之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内涵。教师还可以运用多种方式读,让学生能够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和提升语感,使学生能够熟能生巧。品读,可以使学生较好地辨识词类活用。在品读中,感受古文语言的精妙之处而获得语感的享受,与作者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进而领悟语感。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用得妙。一个“绿”字,让一切富有生机,展现了江南的盎然春意,读完如身临其境,春风拂面。
(3)认识到词类活用的规律。在文言文中,出现词类活用情况主要是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少数代词上。活用,也就是这个词在特定语境下被赋予新的意义,而临时性改变词的语法。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如果碰到以上词类不能按照原有的意思来解释,那么就可以考虑以活用来试着解释。同时,还可以通过抓住词类活用的要领来学习。比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放在能愿动词或副词的后面,或者“所”字的后面,一般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又如,名词与连词“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而”一般连接的是动词、动词性词组、形容词、形容词性词组,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参考文献
[1]王丽霞.高中文言文字词教学的低效现状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闫凌川.高中文言实词词义系统的整理及在教学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邹立志,白聪.论古今汉语词类活用的不同本质[J].语言研究,2009(02).
词类活用的条件 篇2
一、两个名词或一个名词与另一名词性短语连用,排除并列、偏正、同位关系,排除判断句中的主谓关系,排除两个名词间有省略成分,排除动词的双宾情况,那么,其中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构成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
排除之例:秦,虎狼之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判断句中的主谓关系)
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诀(《报任安书》)(并列关系)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同位、偏正关系)
请奉盆缶(于)秦王,以相娱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省略成分)
魏王遗荆王/美人(《韩非子内储说林下》)(双宾)
活用之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06福建)(尊奉)
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06福建)(吃)
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06江苏) (下大雨)
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邪?(06浙江)(以……为先)
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公府不案吏,自吉始(05全国Ⅲ)(调查审问)
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04全国Ⅳ) (入侵)
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04全国Ⅳ)(毗邻 连带)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长肉)
孔子师苌弘、师襄、老聃 (《师说》)(以……为老师)
二、名词出现在充当补语的介词结构前,而前面又没有紧接动词,便活用为动词。
席以露床,啖以枣脯(05全国Ⅱ)(睡眠)
卫侯救宋,师于襄牛(《左传襄公十年》)(驻扎军队)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打鱼砍柴)
二、形容词或数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又不构成偏正关系,便活用为动词。
排除之例: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陈书褚d传》) (美好的)
请以赵之十五城为秦王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五座)
活用之例: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 (06全国Ⅱ) (使……困窘)
陛下焉能贵臣,焉能贱臣(06四川) (使……尊贵)(使……卑贱)
掾史由是益贤吉 (05全国Ⅲ) (认为……贤能)
里老父怯,无他子,不敢告县,裸其尸,不能葬。(04全国Ⅲ) (使……裸露)
而怪今人如迁所书者何少也!(04全国Ⅲ) (认为……奇怪)
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03全国) (使……整齐)
夫国事务先而一民心(《韩非子心度》) (统一)
或嗤d以非百里之才(《陈书褚d传》) (治理百里)
四、名词的前面或后面用连词“而”或“则”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连接,便活用为动词。
1、出则车舆,入则扶持,郊郭之内,无乘马者(06湖北) (乘坐车舆)
2、家贫,躬耕,计口而田,废身而蚕(06辽宁)(耕田 养蚕)
3、槐即日将兵济江而西,全遁去,乃还(06江苏) (向西去)
4、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06江苏) (穿好衣服戴好帽子)
但是不要认为凡是此类皆属于活用为动词。如: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韩非子心度》) (在路上)
五、代词前面的名词、数词,代词前后的形容词也活用为动词。
1、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为开其资财之道也(06安徽)(使……有饭吃)
2、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06重庆)(看待)
3、今见恂,必手剑之 (06天津) (用剑杀掉)
4、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06浙江) (凌辱)
5、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02全国) (认为……奇怪)
6、买五人之而函之(《五人墓碑记》) (用木匣装)
7、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深度)
代词“焉”(相当于“于此”)、合音词“诸”(相当于“之于”)前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1、晋侯围曹……曹人尸诸城上,晋侯患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堆放尸首)
2、得其尤绝者家焉(《愚溪诗序》)(安家居住)
六、副词“相”后面的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士大夫之族,不耻相师 (《师说》) (从师学习)
2、及楚王之未入也,三晋相亲相坚。(《战国策赵策一》)(亲近坚守约定)
七、能愿动词“可”“足”“能”“欲”等后面的`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动词。
1、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贫下者。(06全国Ⅰ) (引发贪欲)
2、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史记秦本纪》)(统一)
3、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韩非子五蠹》) (赞赏)
4、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刀杀)
八、副词“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1、不日,其盟渝也。(《谷梁传隐公元年》)(书写日期)
2、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06湖北) (吃粮食)
九、助词“所”后面的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动词。然后又与“所”组成名词性结构。
1、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 (接近)
2、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庄子盗跖》) (推崇)
3、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 (《庄子田子方》) (统一)
十、动词之后的形容词一般活用为名词。
1、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05全国Ⅱ) (坏事情)
2、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 (05全国Ⅲ) (过失 善行)
十一、数词出现在名词之后,而不与动词连用,一般活用为名词。
1、六王毕,四海一。 (《阿房宫赋》)(统一)2、用心一也。 (《劝学》)(专一)
士也无极,二三其德。(该句倒装)(《诗经卫风氓》)(经常改变)
十二、形容词出现在介词之后构成介宾短语时,活用为名词。
1、常在于险远 (《游褒禅山记》) (险处 远处)
2、不能容于远近 (《五人墓碑记》) (远近之人)
词类活用是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无论从词法还是句法的角度都需要联系活用前的词义和具体的上下文仔细揣摩文意。
(此文刊登在《考试报》(高中版)第27期。)
关于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的商榷 篇3
【关键词】古汉语;词类活用;文化精神
中学课本中,常常会遇到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情况,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初中第五册《曹刿论战》)中的“鼓”,“一狼洞其中”(初中第一册《狼》)中的“洞”,“沛公军霸上”(高中第五册《鸿门宴》)中的“军”,“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初中第二册《(论语)二则》)中的“耻”等,我们都把它们看作是纯语法形式上的“活用”。我认为这种提法不太合适。应该从古汉语的特点去辨析它,找到它产生、发展、形成的脉络,然后给予合适的名称。
古汉语中,某一词用法灵活,前后顾盼,兼有一实一虚、一静一动两类词义形象,我们暂且称它为兼类词。我们说兼类词所表示的本体形象是实的,寓含的动作形象是虚的。这个“实”、“虚”不是现代语法中实词、虚词的概念,而是指显形的具体词义和隐形的抽象词义。
儒家讲“中庸”和“天人合一”,道家讲“混沌”和“有无相生”,这种“合二为一”的大一统哲学精神便是兼类词综实虚于一体的理论依据。清人袁仁林说:“盖天地间虚实恒相倚,体用不相离,至静之中而有至动之理,凡物皆然。……造字之始,自是体用各出而不相假,迨涉笔用之。而始得其虚活处,然亦必借上下文,仍可照出。”(《虚字说》第40页)物象、物形、物数都是实形象,但它们的静态形象中包含着动态因素,因而实中含虚,是“虚实相依,体用不离”的,汉语的文化精神又是重感悟而不重表现,主张“举一反三”和“以一当十”的,故“修辞者借实为虚以达意”,举出“衣”这形象的实体,则暗含了与之相关的“穿”这个虚的动作形象,这个虚动作往往不直接表示出来,而“借上下文乃可照出”。这就使“衣”具有实虚两用的特性。中学课文《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的“鼓”字,甲骨文的形态为,本义为一面鼓放置于鼓架上,一人手持鼓槌击鼓。从这个字的造形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作名词用的鼓字在古代就直接包含了“击鼓”这个动作。按照现在的语法来讲,它本身就是一个动词。
静态较实,容易描绘;动态较虚,不易表现。故古人用“以静该动”之法,形于语言中则“动静无分”,出现众多的兼类词。时代越古,这种浑混的词义越常用,以至到了《孟子》中,还保留了一大批承古之用的兼类词。
思维越发达,语句结构也就越严密,词的分工也就越精细。《孟子》虽承古传统保留了一大批兼类词,但那是汉语的成熟时期,前代的许多双性形象化词已开始了动静的大分化。这种分化有如下几种类型:
1.变形分化的:
立立——位“盖人不行谓之立,因而所立之处亦谓之立,此动字为静字也。后乃读于备切以别其音,遂加入人旁以别其形耳”。
新新——薪“新为采取,薪为刍荛,虽分动静,实一字也”。(《说文解字》第五卷)
就是说,“立”、“新”本是兼类词,兼表人站之位、砍烧之柴的静态形象和站、砍的动态形象。后来静动分化,虚的动态形象不便造字,就用本字表示,实的静态形象则加“人”、“草”而成“位”、“薪”。动态形象是从静态形象中分化出来的。
2.变音分化的:
传平声(chuán)——去声(zhuànɡ)“考经史注疏,驿传之传,平去二音可以互读。至传道、传闻、传授之传,仍一定之平声,纪载之传,一定之去声。此音之动静不可易者也”。(《康熙字典》人部传)
就是说古时“传”是双性形象化词,兼表“传记”和“传递”两个静动态形象,读音无别。后来动静分化,一读平声,一读去声,为变音分化。同类的如:
衣平(yī)——去(yì) 王平(wánɡ)——去(wànɡ)
藏平(chánɡ)——去(zànɡ)分平(fēn)——去(fèn)
谢鼎卿说:“学问、学校同音;明察、光明同音;筑门曰门,音等门户;筑城曰城,音等城郭之类,其例亦多有未尽拘者。盖经师强分体用,而古义元自博通,故未归一律。”(《虚字阐义》卷二)汉文化注重整体感悟,不喜详尽分析,故古经书常以一词表双性形象,体用不分,动静无别;是“未尽拘”而“自博通”的,后世经师“强分体用”,这才动静有别而读音不同。
“立——位”、“新——薪”已见于先秦,说明上古已有兼类词的变形分化了。变音分化则上古未见,王筠认为:“动静异读,已萌于汉。”(《说文句读》卷二)谢鼎卿则说:“此例至宋代始分晰精密。”(《虚字阐义》卷二)明代《正字通》已劈动静词之说,可见兼类词的变音分化是在中古。
“活用”之说首倡于20世纪20年代陈承泽氏的《国文法草创》,50年代遂成定说。吕叔湘先生曾界定道,一个甲类词,临时当乙类词用一下,难得这么用一回,这可以叫做词类活用,不是真正的一词多类。于是逐渐生出“名词、形容词、方位词、数词活用为一般性动词”、“使动、意动”、“为动、对动”等一大串名目来。这个通行于今的“活用说”有两大漏洞:
1.见一不见二,忽略了汉语言的丰富内涵。“舜在床琴”,这个“琴”一定要对译作“弹琴”,既有“琴”这个实静形象,又暗含“弹”这个虚动形象,是个兼类词。今世学者却说它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只有“弹”义。这是见“弹”不见“琴’,见动不见静,见一不见二了。
2.反本为末,不说孙子长得像爷爷,反说爷爷不像孙子。活用说以现代汉语的词类标准作依据,判定“琴”是名词,再拿古人的用法来套,发现不合,说古人在现代的基础上将“名词活用为动词”,把“琴”临时活用为“弹”了。他们没有看到“弹”只是“琴”的隐含义,是由双性形象中的一向分立而来的,不以古辨今而要以今律古,反而认为古时的用法不符合现代的语法规范。这种做法显然不妥。
若站在古人的立场上来看兼类词的古今对应关系,则应是一源众流的分化关系:
(1)变形分化立立——位新新——薪
(2)变音分化藏藏(平)——藏(去)分分(平)——分(去)
(3)加词分化富使……变富小认为……小
(4)动静分立琴弹——琴衣穿——衣
(5)动静融合面——面向法——效法
(1)类和(2)类现在不说是“活用”,而把(1)说成是“假借字”;(2)类是“兼类词”;(3)(4)(5)类则说成是活用。标准是:与现代相合的是正常的本用,与现代不合的就是不正常的“活用”。
古人的兼类词本为一体一例,我们应该站在当时的语言环境上给予一个统一的解说,而不应以现代照搬西洋语法的词类为依据强行分解其整体并给以不同的界说。
【词类活用的条件】推荐阅读:
高中古文词类活用10-23
词类活用练习05-18
文言词类活用辨析07-15
词类活用练习一11-08
《滕王阁序》知识点(词类活用)09-07
高考常考语文文言文的词类活用例题精讲11-04
英语词类09-19
英语词类教案09-25
语法填空词类转换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