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费用

2024-10-06

医疗保障费用(精选9篇)

医疗保障费用 篇1

摘要:目的 比较近5年武威市凉州区不同医疗保障制度乙肝患者住院费用及报销比例变化情况。方法 从凉州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和凉州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获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乙肝患者住院报销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 凉州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保险和城镇职工保险乙肝患者例均住院费用分别为4 085元、7 614元和9 107元, 报销率分别为65.95%、59.85%和72.86%, 例均负担分别为1 391元、3 057元和2 473元。例均费用城镇职工高于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高于农民。报销率城镇职工最高, 城镇居民最低。例均负担城镇居民最高, 农民最低。结论 应逐渐消除不同医疗保障制度间待遇不公平性, 进一步降低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关键词:医疗保障制度,乙肝患者,住院费用

甘肃省武威市是乙肝 (乙型病毒性肝炎) 高发地区。2009年全国乙肝发病率为88.82/10万, 而武威市高达704.06/10万[1],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9倍。乙肝作为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 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还造成严重经济负担, 乙肝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武威市地处经济较不发达的西部地区, 当地乙肝患者的直接和间接医疗费用对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近年来, 国家陆续加大卫生投入, 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 极大地减轻了农民医疗负担。本研究通过比较近5年武威市凉州区不同医疗保障制度乙肝患者住院费用及报销比例变化情况, 揭示医疗保障制度对乙肝患者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武威市凉州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和凉州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从住院报销数据中查找急性乙肝、慢性乙肝、重型乙肝 (急性重型、亚急性重型、慢性) 、乙肝肝硬化和乙肝相关性肝癌的报销记录。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中导出所有农村乙肝患者住院报销数据, 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管理系统中导出城镇职工乙肝住院报销相关数据, 人工统计城镇居民乙肝住院报销相关数据。

1.2 统计方法

采用SAS 9.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保险类型之间报销率比较使用χ2检验, 费用比较使用方差分析, 报销率随时间变化趋势使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检验水准α为0.05。

2 结果

2013年凉州区城镇职工参保49 252人, 城镇居民参保120 669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743 092人。2009—2013年, 武威市凉州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中有1 351人次报销乙肝住院费用,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管理系统中有779人次报销乙肝住院费用, 城镇居民报销记录中检索到1 379人次报销乙肝住院费用。

2.1 凉州区农民乙肝医疗保险支付情况

2009—2013年, 因乙肝住院农民从47人次剧增到453人次, 住院人次增长了8.64倍, 住院费用发生额增长了8.69倍。住院患者例均报销费用从2009年的1 919元增加到2013年的2 749元, 报销率逐年上升 (Z=3.55, P<0.05) , 而例均负担费用逐年下降 (见表1) 。

2.2 城镇居民乙肝医疗保险支付情况

2009—2013年, 因乙肝住院城镇居民从172人次增加到510人次, 增长了1.97倍, 住院费用发生额增长了4.07倍。住院患者例均报销费用从2009年的2 601元增加到2013年的5560元, 报销率正逐年上升 (Z=2.11, P<0.05) , 而例均负担费用2009年最低, 2011年最高, 随后又逐年下降 (见表2) 。

2.3 城镇职工乙肝医疗保险支付情况

2009—2013年, 因乙肝住院城镇职工共779人次, 平均年龄61岁。住院费用发生额呈波动性, 从2009年的965 054元上升到2011年的1 910 569元, 之后开始下降, 到2013年下降至1 089 104元。住院患者例均报销费用从2009年的5 768元增加到2011年的7 360元, 之后开始下降, 到2013年降为5982元。报销率从70.53%增长到76.35%, 但报销率无显著性差异。例均负担费用2010年最高, 随后呈下降趋势 (见表3) 。

2.4 不同保险类型之间的比较

不同保险类型住院患者平均年龄有显著性差异 (5, P=0.03) , 城镇职工平均年龄高于城镇居民和农民。例均费用有显著性差异 (F=3.68, P<0.05) , 城镇职工高于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高于农民。报销率差异有显著性 (χ2=38.24, P<0.01) , 城镇职工最高, 城镇居民最低。例均负担差异有显著性 (F=3.60, P<0.05) , 城镇居民最高, 农民最低。

3 讨论

3.1 乙肝患者个人负担逐渐降低

2013年武威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 860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8 915元[2]。随着报销比较的提高, 乙肝患者例均负担逐渐降低。2009—2013年, 武威市凉州区农民乙肝患者住院例均负担费用为1 391元, 占人均纯收入的15.60%;城镇居民乙肝患者例均负担费用为3 057元, 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7.12%;城镇职工乙肝患者住院例均负担费用为2 473元。凉州区农民和城镇居民乙肝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明显高于山东济南和潍坊地区[3]。乙肝患者个人负担逐渐降低, 是我国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 是构建和诣社会过程中让人民群众有切身体验的重大实践。

3.2 乙肝患者统筹负担较重

凉州区城镇职工乙肝例均住院费用为9 107元, 城镇居民乙肝例均住院费用7 614元, 农村乙肝患者例均住院费用为4085元, 随着例均费用特别是城镇居民例均费用的提高以及报销率的不断增长, 统筹部分负担越来越重。如何在提高报销比例、降低乙肝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 保证医疗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是重点要考虑的问题。

3.3 制度间的不公平仍然存在

城镇职工乙肝住院例均费用和报销比例都是最高的, 而城镇居民报销比例是最低的, 个人例均负担也是最重的。未来的医疗体制改革, 应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缩小制度间福利水平的不平等, 大力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廷材, 吉兆华, 张琪, 等.甘肃省武威市2005—2010年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3 (3) :268-270.

[2]武威日报.关于武威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草案) 的报告 (摘要) [N].武威日报, 2013-12-30.

[3]]于保荣, 李宁宁, 张丽, 等.不同医疗保障制度慢性乙肝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 2011 (8) :39-41.

医疗保障费用 篇2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2013年11月13日

文号: 苏人社发〔2013〕363号

主 题 词: 职工医疗 灵活就业

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江苏省财政厅

关于解决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生育的医疗费用的通知

各市、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

为维护灵活就业人员生育保障权益,解决其生育期间基本医疗费用,实现生育保障制度覆盖所有人群目标,现就解决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灵活就业人员生育的医疗费用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发生的符合规定的生育的医疗费用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二、灵活就业人员在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期间,按照本通知规定享受生育的医疗费用待遇。

三、灵活就业人员在生育期间,因产前检查、住院分娩或者因生育而引起的流产、引产,以及分娩住院期间诊治生育引起的并发症、合并症的,所发生的符合职工生育保险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按照职工生育保险的待遇标准,由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

灵活就业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产前检查,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定范围内的医疗保健服务,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重复支付其相关医疗费用。

四、灵活就业人员按照国家和省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定,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支付其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

五、灵活就业人员按照本通知规定享受生育的医疗费用待遇后,不再按照生育保险规定享受职工未就业配偶生育的医疗费用待遇。

六、已经开展灵活就业人员生育保险或保障的地区,要按照本通知规定,逐步规范相关政策,做好政策平稳过渡。

七、各省辖市可根据本通知规定,统一制定本地区具体经办管理办法。

八、以上规定从2014年1月1日起执行。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江 苏 省 财 政 厅

鱼雷使用保障费用工程模型 篇3

关键词:鱼雷,寿命周期费用(LCC),使用保障费用,工程模型

0 引言

装备使用保障费用是部队验收、接收武器系统后,在整个服役期中使用、维修及保障所需费用,包括直接和间接维持系统所需全部费用。鱼雷使用保障费用具有时间长、范围广、变量多,数据离散、复杂多变等特点。军方采购后,将承担服役年限内的使用、维护和保障费用,其费用是惊人的[1~4],据国外统计,一般为采购费的3~20倍[5]。科学地估算鱼雷使用保障费用,既是估算鱼雷寿命周期费用的关键,又对军方控制和节省费用,加强鱼雷使用维护保障的科学管理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对在研和预研鱼雷使用保障费用做出可信估算,并在新型鱼雷投产使用时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1 使用保障费用分解结构

鱼雷使用保障费用分解结构如图1所示。鱼雷使用保障费用包括消耗性费用、备件费用、维修费、运输费用、使用保障人员费用、保障设施费、技术资料费、装备管理费、其他费用等费用要素。各费用要素包括各自的费用元素,如消耗性费用包括电力费、滑油费、火工品费、消耗性库存品费、保养材料费等费用元素。

2 使用保障费用工程模型

(1)建立模型。在鱼雷使用保障费用分解结构的基础上,可以建立鱼雷使用保障费用工程模型,如下式:

式中:C3为使用保障费用;C3p为使用保障费用要素;C3pj为使用保障费用元素;Kp为各使用保障费用要素所分解成的使用保障费用元素数。

(2)各使用保障费用要素计算方法。

(1)消耗性费用:包括电力费、润滑油费、火工品费、消耗性库存品费、保养材料费等。

(2)备件费用:包括初始备件费、补给备件费、订货费、存储费等。

(3)维修费:包括维修人工费、维修器材费等。

(4)运输费用:包括包装费、装卸费、运费等。

(5)使用、保障人员费用:包括:使用、保障人员工资福利及训练费,临时人员费用,医疗卫生费,人员调动费等。

(6)保障设施费用:包括购置专用和通用保障设备费、保障设备补充费、保障设备折旧费、保障设备维修费、软件维护保障费、营房使用与维修费等。

式中:保障设备购置费,包括购置专用和通用保障设备费、保障设备补充费。Qj为第j种保障设备数量;Tj为第j种保障设备计划单价;j为保障设备种类;R为保障设备补充费。

保障设备折旧费的算法与一般生产设备折旧费算法相似。

保障设备维修费=Σ保障设备数量×平均维修

(7)技术资料费:包括技术资料编制费、技术资料管理费等。

式中:ε一般取2%。

(8)装备管理费:包括试验评估费、管理资料费、维修计划费、审计费、业务招待费等。

装备管理费为各项管理费用元素的总和,一般不超过上述(1)到(7)项费用要素的10%。

(9)其他费用:

式中:φ一般取2%。

3 算例

3.1 某批鱼雷A共12条的使用保障费用测算

(1)消耗性费用:电力费、滑油费、火工品费、消耗性库存品费、保养材料费等合计约为1 000万元。

(2)备件费用:初始备件费约为2 000万元,补给备件费约为1 000万元,订货费约为24万元,存储费约为36万元;合计约为3 060万元。

(3)维修费:维修人工费约为1 000万元,维修器材费约为2 200万元;合计约为3 200万元。

(4)运输费用:包装费约为100万元,装卸费约为60万元,运费约为500万元;合计约为660万元。

(5)使用、保障人员费用:使用、保障人员工资福利及训练费各约为160万元、240万元,临时人员费用约为60万元,医疗卫生费约为180万元,人员调动费用约为60万元;合计约为700万元。

(6)保障设施费用:专用和通用保障设备费各约为500万元和1 000万元,保障设备补充费约为240万元,保障设备折旧费约为100万元,保障设备维修费约为160万元,软件维护保障费约为20万元,营房使用与维修费约为80万元;合计2 100万元。

(7)技术资料费用:一般为鱼雷使用保障费用的2%,约为240万元。

(8)装备管理费用:管理费用约为800万元,未超过(1)至(7)项费用要素的10%(1 096万元)。

(9)其他费用:一般为鱼雷使用保障费用的2%,约为240万元。

以上总计,据式(1),鱼雷A的使用保障费用为:

3.2 鱼雷A寿命周期费用估算

鱼雷是批量生产、批次装备部队的,研制费用是该型号费用,而生产费用和使用保障费用是某批鱼雷费用,因此需统计该型鱼雷生产了几批,将研制费用分摊到每一批。鱼雷A一共生产了4批,假设研制费用为10 500万元,则研制费用分摊到每一批为:

若鱼雷A该批的生产费用为4 000万元,则鱼雷A该批次的寿命周期费用为:

4 结束语

使用保障费用在鱼雷寿命周期费用中占绝大部分。本文在鱼雷使用保障费用分解结构基础上建立了鱼雷使用保障费用工程模型,并进行了探讨。在鱼雷研制费用、生产费用、使用保障费用工程模型基础上,就可以得到鱼雷的寿命周期费用工程模型。

参考文献

[1]廖祖仁、傅崇伦编著:《产品寿命周期费用评价法》[M];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76-152。

[2][日]日比宗平主编:《寿命周期费用评价法-方法及实例》[M];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40-57。

[3]张恒喜等编著:《现代飞机效费分析》[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1:89-150。

[4]汪维平:《海军航空装备寿命周期费用分析与研究》[D].硕士论文,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0:6-48。

医疗费用审核总结 篇4

2014年是莆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意外伤害工作运行的第二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政策制度逐渐完善,不合理医疗费用得到改善,蕴含着审核组的努力和贡献。审核组的工作离不开领导的关心指导,离不开各科室的极力配合,离不开各定点医疗机构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审核科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现总结如下:

一、医疗费用审核依据

1)2014年新农合药品报销目录库

2)药品说明书

3)卫生部办公厅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三日下发的文件卫生部38号文件[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4)卫医发[2004]285号文件

5)临床诊疗指南

6)莆田市医疗服务价格目录库

二、医疗费用审核过程中主要存在问题

1)对新农合目录库中标注的各类限制使用药物,没有相应的临床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依据以及临床诊断依据。如鹿瓜多肽、脂溶性维生素Ⅱ等。

2)没有相关临床诊断依据的超说明书使用药物。如丹参多酚酸盐、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等。

3)禁忌药品的使用。如诊断有高血压的患者使用氟比洛芬酯、聚明胶肽,等等。4)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率过低。如盛兴医院使用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适用于TAT过敏的患者,此药违反基本医疗原则。

5)抗生素使用不规范,未根据[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规定实行。超时间、超代用,如药头孢呋辛钠、氟氯西林钠等。

6)过度服务:心脏彩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TPSA)、癌胚抗原测定、甲胎蛋白测定、糖类抗原测定、单脏器B超检查、甲状腺五项等已成为常规检查项目。

7)超莆田市医疗服务价格目录库收费。如九五医院B型钠尿肽(BNP)测定:莆田市医疗服务价格是270元/次,医院收300元/次,多收30元/次;8710部队医院数字化摄影:莆田市医疗服务价格是36元/次,医院收52元/次,多收16元/次;吸氧:根据莆田医疗服务价格目录库规定,持续吸氧按63元/日,间断吸氧按3.6元/小时,未按规定收费;床位费:只计入不计出,清单多收费,没有按照莆田医疗服务价格规定的收费;等等。

8)预防应激性出血用药时间过长:如兰索拉唑、奥美拉唑等。

9)未实行国家基本检查项目,使用高价位的检查项目。如九五乙肝两对半(做定性检查(22.5元/次),做定量检查(112.5元/次),该项目检查费用增加90元/次。

10)非医保套医保。如莆田市第一医院的滤除白细胞血液,仙游县医院的铝合金拐杖,等等。

11)对莆田市医疗服务价格目录库限制使用项目没有相应的临床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依据以及临床诊断依据,如运动疗法、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限残疾人使用等。

12)手术、麻醉费用收取不合理,对同一切口进行的两种不同疾病的手术,其中另一手术按50%收取的未按规定收费。同时进行两种麻醉时,主要麻醉按全价收,辅助麻醉按50%收,辅助麻醉未按半价收费。

13)清单收费与医嘱不符,X光片、氦氖(He-Ne)激光照射治疗等超医嘱收费。14)分解收费:手术中所需的常规器械和低值医用消耗品,(如一次性无菌巾、消毒药品、冲洗盐水、一般缝线、敷料等)在定价时已列入手术成本因素中考虑,均不另行计价。医院在纱布块,无菌敷贴,手术薄膜,手术巾,伤口敷料等上再次收费。

15)对莆田市医疗服务价格目录库限制性耗材的未按规定收费。如一次性材料,其他特殊材料,创面用材料,滤除白细胞输血器。贴片材料,一次性特殊消耗材料,一次性电极等。

16)重复收费:如吸痰护理包含在气管切开护理中,不应另行收费。

17)入院指征把握不严,住院率偏高。少数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小病大养住院。加上少数农民意识不强,主动要求住院,我市住院率均呈上升态势,次均费用增长过快,虽然经过审核组的努力,已有所改善,但还是呈上升趋势。

18)各地骗保等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医疗机构违规现象时有发生,难以根治。部分医生未严格核对医疗保险证。未在病历上认真填写病人病史,存在着挂床住院、住院乱收费等现象。

三、医疗费用审核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2015年莆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药品零差价,住院补偿方式有了较大改动。致使我司的审核工作又有了新局面。所以审核模式应与时俱进,随着莆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不断规范、完善、改革,审核工作的思想、理念和方式也要不断更新,审核的重点也要发生改变。

1)提高国家基药物及省增补药品的备药率和使用率。加大国家基本药物的备药率,提高基本药用的使用,尽量做到首选国家基本药物或省增补药品的用药原则,避免出现滥用中成药、辅助性、支持性及营养药品。使用滋补性中成药使用不要超过常规剂量,也不要做为调整体质长期使用。

2)对新农合目录库中标注的各类限制使用药物,应有相应的临床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依据以及临床诊断依据。

3)抗菌药物应严格按照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规定实行。

4)严格掌握各项化验和检查的适应症,避免出现将临床“套餐式”检验作为常规检验或过度检查,同时也不要将特殊检查项目(如彩超、CT、MRI等)列为常规检查。

5)进行定点医院不定期抽查病历,把握入院指征,套医保等现象。

医疗保障费用 篇5

关键词:医疗费用,惠民医院

我国医疗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卫生部组织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我国48.9%的群众有病时应就诊而未就诊, 29.6%的病人应住院而未住院, 医疗价格高是其主要原因, 而在社区医院等基层医院, 一直存在着政府投入不足而过于依赖医院自身盈利的现象。为了解决我国医疗价格高和基层医疗薄弱的问题, 我国于2006年开始在各地市选择一部分综合公立医院建立平价医院或济困病房, 实行预算式全额管理, 收入上缴, 支出由政府核拨。这种以政府投入为主、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公立非盈利医院被称为“惠民医院”。段纪文[1]在对孝感市惠民医院的研究中指出, 惠民医院能够以较少的政府投入而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 解决了低收入群体的医疗问题, 而惠民医院采取的包干结算、结余分成的低保人员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办法, 能够实现医院、保险机构和患者三方受益。我国惠民医院主要存在两种形式:一是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公共服务委员会组建后建立的专门服务于困难人群的上地医院和羊坊店医院;二是武汉市武昌区政府加大财政投入, 将原所属的区级医院转变为服务本区特困人群为主、惠及周边中低收入人群的惠民医院[2]。本文分析的惠民医院为第二种形式, 其运营大部分依赖于政府财政拨款, 少部分依赖于医院本身提供的医疗服务收费。本文分析了某市惠民医院2009年度271例住院医疗保险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以期为优化惠民医院费用控制和补偿机制提供参考。

1资料来源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惠民医院2009年度费用结算单, 一共304份, 其中33份费用结算单数据不完整, 故得到有效费用结算单271份。271例患者中, 男性152例, 女性119例。人员类别构成中, 老年人61例, 成年人203例, 未成年人4例, 学生3例。其中低保患者129例, 一般城镇居民142例。患者平均住院日为11天。本文比较了不同性别、不同人员类别构成、低保病人和一般城镇居民的住院费用构成及其医疗费用差异。住院医疗保险患者的个人自负费用和住院医疗总费用都分别计算次均费用和人均年累计费用。以性别、人员类别构成、是否低保、住院日、药品费用、治疗费用、检查费用、床位费用为自变量, 以住院病人的住院医疗总费用和个人自负费用为应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 分析惠民医院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其中, 个人自负费用和住院医疗总费用分别以每人次住院费用和每位患者当年年累计费用计算, 相应的各项费用为每人次费用和当年年累计费用。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住院医疗费用及其构成

由表1可见, 低保病人的各项费用均高于一般城镇居民, 而个人自负费用占住院医疗总费用的比例小于一般城镇居民。其中, 低保病人次均住院医疗费用高于一般城镇居民469.20元, 且二者显著差异 (P<0.01) 。但是, 年累计个人自负费用所占比例, 低保病人比一般城镇居民少3.03%, 且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由表2可见, 老年人的各项费用均高于成年人, 而个人自负费占住院医疗总费用的比例小于成年人。其中, 次均和人均住院医疗总费用, 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老年人高于成年人分别为638.00 (P<0.01) 元和3758.45 (P<0.05) 元。个人自负费中的人均费用, 老年人高于成年人660.41元, 且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由表3可见, 低保病人的次均住院医疗费用除了床位费用低于一般城镇居民外, 其它费用均高于一般城镇居民。其中, 药品费用在住院医疗保险患者的各项费用中所占比例最大, 占低保病人住院医疗总费用的50.99%, 占一般城镇居民住院医疗总费用的45.16%。在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构成中, 低保病人和一般城镇居民在药品费用 (P<0.05) 和材料费用 (P<0.01) 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低保病人分别多出318.5元和22.08元。

由表4可以看出, 药品费用占老年人住院医疗总费用的比例高达63.02%, 成年人占的比例为42.45%。老年人和成年人同样在药品费用 (P<0.01) 和材料费用 (P<0.01) 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老年人在两方面的费用分别高出成年人699.12元和27.22元。

2.2住院医疗费用影响因素

以性别、人员类别构成、是否低保、住院日、药品费用、治疗费用、检查费用、床位费用和材料费用为自变量, 分别以个人自负费、年累计个人自负费用、住院医疗总费用、年累计住院医疗总费用为应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由于在惠民医院的诊疗对象中未成年人和学生人数占少数, 故剔除患者中未成年人4例和学生3例, 人员类别构成为老年患者61例、成年患者203例。分别对自变量进行数量化, 分别为:性别构成, 男性=1, 女性=0;人员类别构成, 老年=1, 成年=0;是否低保, 低保=1, 非低保=0;住院日和费用相关的其他变量采用实际的数量。

从表5可以看出, 药品费用、治疗费用、检查费用和材料费用对住院医疗患者的个人自负费用均存在显著性影响 (P<0.01) 。

从表6可以看出, 当考虑个人年累计医疗费用, 药品费用是唯一影响个人自负费的显著性因素 (P<0.01) 。

从表7可以看出, 药品费用、治疗费用、检查费用、床位费用、材料费用等各项费用都是影响住院医疗总费用的显著性因素 (P<0.01) 。并且住院日也是影响住院医疗总费用的显著性因素 (P<0.05) 。

从表8可以看出, 当考虑个人年累计费用, 药品费用成为唯一影响住院医疗总费用的显著性因素 (P<0.01) 。

3讨论

3.1惠民医院各患者群体医疗费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从统计分析可以看出, 弱势群体 (老年患者、低保病人) 的医疗总费用普遍高于一般群体患者。虽然惠民医院对弱势群体实行相对优惠的医疗政策, 使得弱势群体的自负费用占医疗总费用的比例低于一般群体, 并且人均年累计自负费用所占的比例的降低是显著的, 但是其自负费用仍比一般群体高。老年人由于健康状况比一般群体差, 因此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更大, 所产生的住院医疗总费用更多。而低保人群, 受收入所限, 无法投入更多以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其健康状况也低于一般城镇居民, 因此对于医疗资源的需求更多。另一方面, 目前惠民医院对于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起付标准为500元, 超过部分按40%的比例报销;而一般城镇居民起付标准为100元, 超过部分按75%的比例报销。虽然低保病人的起付线远高于一般城镇居民, 但报销比例却低于一般城镇居民。这使得低保病人的自负费用高于一般城镇居民, 低保病人的医疗费用更加依赖于政府的投入和公共卫生的支出。

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主要包括5部分:药品费用、治疗费用、检查费用、床位费用和材料费用。药品费用所占比例最高, 而弱势群体和一般群体的药品费用和材料费用均高于一般群体, 且存在显著性。可见在所有费用构成中, 药品费用以及与药品费用相类似的医用材料费用是导致低保病人医疗费用高于一般城镇居民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 一方面, 政府对于惠民医院低保病人、老年患者等弱势群体医疗费用方面的投入和控制应更多的放在药品费用方面;另一方面,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 材料费用也成其医疗费用的重要构成部分[3]。作为以低收入群体为服务对象, 提供常见病和多发病服务的惠民医院, 也受此影响。

3.2惠民医院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惠民医院住院病人的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发现, 人员类别的构成不同以及是否低保并不对其医疗费用产生显著性影响, 可见各个群体的医疗费用影响因素是相同的。以人次数分析患者住院医疗总费用的影响因素发现, 住院日、药品费用、治疗费用、检查费用、床位费用和材料费用都对住院患者的医疗自负费用存在显著性影响。进一步分析每位患者的年累计住院医疗总费用的影响因素发现, 药品费用是唯一呈显著性相关的因素。患者个人自负费用与住院医疗总费用不同, 和住院日和床位费用并不具有显著相关性, 但与治疗费用、检查费用和材料费用都存在显著性相关, 而进一步分析每位患者的年累计个人自负费用的影响因素发现, 药品费用也是唯一呈显著性相关的因素。可见药品费用在住院医疗费用中所起的主导作用, 而作为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惠民医院, 应该把控制药品费用作为降低住院患者的医疗负担和控制医疗总费用的重要手段。政府对于惠民医院的财政投入和相关政策应该更多的投向建立药品费用相关的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1]段纪文, 等.对孝感市惠民医院补偿方式的思考及政策建议[J].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2008;27 (4) :53.

[2]王保真.惠民医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卫生经济研究杂志, 2001;1 (14) :29.

医疗保障费用 篇6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而又极其重要的群体,是国家的人才、社会的后备力量。保证这一群体的身心健康,对于国家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研究旨在了解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及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医疗保障现况,了解其对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的现状,探索影响学生医疗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和现行的高校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不足之处,探讨建立高校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可行性和主要途径,从而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高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我国各省市150所高校为调查对象,其中教育部直属40所、其他部委直属10所、省属70所、企业办学以及民办高校各10所均发放了问卷。

1.2 方法

通过发送电子邮件对目前我国各高校实际的学生医疗保障制度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高校医疗保险经费的来源与支出情况、学生的健康情况以及保险意识和学校医疗机构现状。然后通过SPSS与EXCEL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得出我国高校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量化分析结果。

2 结果

2.1 高校医疗制度

2.1.1 学校医疗经费来源

医疗经费来源中,5种类型的高校均有商业保险理赔和捐款收入。此外,教育部直属高校还有教育部的拨款,其他部委所属高校有所属部委的拨款,省属高校有改省市医疗办公室的拨款,企业办学高校有企业拨款,民办高校无其他来源。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各类院校医疗经费来源差别很大,其中教育部直属院校医疗经费大部分来自教育部,省属院校来自省事医疗办公室。而分散的资金来源不利于对大学生医疗保险整体进行管理,而且资金使用没有规模经济,尤其各省市政策不同,不易建立统一的保险体系。

在所统计的94所公费医疗学校(各部委直属和省属且不包括二级学院、高职高专)中,可以看到各高校的年平均医疗经费总收入基本维持在70万元左右,且呈现逐年小幅下降的趋势;各级政府拨款占经费来源的大部分(约为70%),3 a中变化绝对值不超过0.27万元;保险公司赔付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他收入(主要应为捐赠收入)变化不大,略有上升。

可见,高校医疗经费来源的渠道较少且金额较低(每年平均70万元),且在近些年医药费用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中,总体的医疗经费来源金额却逐年小幅下降,这不得不引起深思。其中最主要的政府拨款略有下降、保险公司赔付金额逐年减少。

2.1.2 高校医疗经费支出

2005,2006,2007年的医疗经费平均总支出分别是92,88,93万元,缺口分别为19.6,18.3,23.6万元,3 a的平均缺口在20万元,2006年比2005年小有回落然而2007年缺口迅速增大(增幅达约29%)。面对入不敷出的情况,各高校采取的应对策略有:动用学校其他资金弥补医疗经费缺口、向社会募捐(较多情况是有学生得了重大疾病无钱医治)、医院自筹等方法。

在调查的94个学生公费医疗的高校里,医疗费用的用途是支付学生在校看病补贴、转院看病报销医药费;其中报销100元以下的学生为42.92%,报销100至1 000元的为46.01%,报销1 000至10 000元的为10.65%,报销10 000元以上的为0.30%。由此可见学生报销的平均比例集中在100元以下和100至1 000元2个区间,占总体的88.93%。在学生自费医疗的46个高校里,有一部分学校是每月发放一定额度的医药费(平均2元/月),超出部分由学生自理,另一部分学校为学生缴纳每年的医疗保险费用(平均35元/人)。

学生自费的高校没有资金缺口,而公费医疗的资金缺口则随着学生负担医药费比例的下降而上升:学生负担医药费比例为20%~40%的学校,资金缺口在10万元~20万元;学生负担医药费比例为10%至20%的学校,资金缺口为20万元~30万元;学生负担医药费比例为10%以下的学校,资金缺口为30万元以上。

2005年,向卫生防疫工作投入经费的学校占调查学校的比例为64.29%,投入经费平均为2.67万元。2006年下降为50.00%,平均投入经费为3.12万元,同比增加0.45万元。2007年比例保持不变,投入经费小幅上升,达到3.71万元。自从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的卫生防疫工作上了一个台阶,从防疫的意识到监管力度、投入金额都有较大提高。但是2005年仅有不到65%的学校向卫生防疫工作投入经费,而2006年和2007年则降低到50%,经费投入的金额也很少,到2007年不过才3.71万元。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医疗经费金额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高校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

2.1.3 医疗管理与监督

有公费医疗管理的高校比例为46.15%,没有公费医疗管理的高校比例为53.85%,卫生防疫工作管理则由校医院或学生处负责,并全都拥有服务质量评估机制,但是该机制的执行状况于实际作用仍然有待提高。

2.1.4 高校学生构成

我国高校的贫困生比例是比较高的,在教育部直属、其他部委直属中,贫困生的比例均超过25%,而在民办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更高达35%。贫困生在患病时,可以自付医疗费用的能力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在设计高校医疗保险制度的时候应充分考虑这相当大的一部分贫困生和特困生的情况,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给与他们经费补贴和其他形式的帮助,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看不起病而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2.1.5 学生投保情况

学校不组织投保的,学生平均投保比例为0,特困生投保比例为0;学校组织投保的分2种情况,一是由学校负担投保费用,学生平均投保比例和特困生投保比例都是100%,二是由学生承担投保费用,学生平均投保比例为70.3%,特困生投保比例为17.7%;学生自愿进行投保的,学生平均投保比例为23.2%,特困生投保比例为2.6%。

其中,投保公司有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保寿险、太平洋、阳光保险公司、商业保险;险种包括意外伤害加重大疾病险、学生平安保险;投保的额度分为3个级别:20~50元/人、50~100元/人、100元以上/人。

学校不组织投保的学生不会去主动投保,而学校组织投保的若由学校负担保费,全体学生都投保,由学生负担保费的则投保率大大降低(学生平均投保比例为70.3%,特困生投保比例为17.7%);学生自愿进行投保的比例更低,特困生只有2.6%。学校选择的商业保险公司则集中在5~6家知名的保险公司;投保险种比较单一,只有意外伤害加重大疾病和学生平安保险;投保额度总体不高,在100元左右。建议学校每年应组织投保,并加大宣传。保险公司针对学生的保险见表3。

保险公司没有特别针对学生的保险,且意外伤害险以及重大疾病险的费用很高,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但是商业保险所提供的产品种类非常多,而且针对性强,赔付条件较为合理,所以若费用降低或者由学校、社会、政府负担一部分投保费用,就能够满足大学生的投保需求。是否可以设立一些政策性险种,针对学生的保险需求,给予保险公司一些补助,如此一来既不影响保险公司的营利性目标,也能满足学生的投保需求。但由于险种的建立与其盈亏情况还很难预测,所以建立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1.6 校医院情况

有校医院的高校占92.86%,有卫生所的占7.14%,即无论采取什么形式,所有的高校均有一定的医疗机构,且有校医院的占绝大多数。有校医院的高校中,医院有正式等级的占61.54%,属于学校直属或者是附属医院;没有正式等级的占38.46%,隶属于学校的后勤部门。调查的所有高校的医疗机构均非承包。

校医院医护人员平均29.21人,其中有正高职职称的平均0.79人,占总人数的2.7%;副高职职称平均为4.64人,占15.9%;中级职称的平均为11.50人,占39.4%;有职称的共16.93人,占平均总人数的58.0%。

校医院医护人员有定期培训的高校占57.14%,没有定期培训的占42.86%。有定期培训对于医疗队伍的素质以及水平的维持和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从调查结果来看,有定期培训的比例较低。以上数据表明高校校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仍需提高。

2005-2007年校医院每年用于维护和更新设备的投入情况如下:有经费投入的学校比例3 a来变化不大,为53.85%~57.14%,无经费投入的比例为42.86%。平均经费投入额度变化较大:2005年为35.86万元;2006年增长较多,为48.46万元;2007年经费急剧收缩,下降到29.68万元,减幅达到38.8%。下降原因可能是由于学生医疗费用的超支致使校医院不得不缩减用于维护和更新设备的经费。

2.1.7 学校卫生情况

100%的校内卫生机构有传染病、流行病应急处理预案,92.86%的校内卫生机构有传染病临时隔离室。这些数据表明校内卫生机构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上面做的还是较好的,在流行病尤其是各种高传染性流感频发的今天,每个学校都应该设置传染病临时隔离室,且建立完善的、严格的流行病管理制度。

调查的高校中68.46%有合同医院,31.54%没有。合同医院等级多为三级甲等,占88.33%,其他等级的比例为11.66%。有合同医院意味着学生所患疾病本校医院无法诊治的则可以转院到合同医院并可依据规定的报销比例对其医疗费用予以报销,但是也限制了学生的就医医院选择。没有合同医院的则没有这样的问题,但是学生医疗费用全部为自费。

3 讨论

3.1 覆盖面窄,超支情况严重

自1999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纷纷扩招,到2005年年底,全国高校总数已达到2 300所,在校生人数已超过1 561万人,总体规模居世界第一。然而高校医疗保障的覆盖对象只是国家统招的全日制计划内大学生和研究生,不包括计划外扩招、二级学院及高职高专学生。在近10 a中,随着高校的扩招,计划外的学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在校大学生的人均公费医疗金额已经远远小于60元/a的标准,还不如1994年的水平。

不仅如此,十多年来学生的医疗经费人均投入依然停留在1994年的60元/a的水平,并没有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而提高。而且近些年医药价格不断攀升、新的检查手段不断增加,国家拨发的60元公费医疗费有时还不够学生看一次病的费用,公费医疗超支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超支部分只能由学校垫付,给学校的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学校的做法不同。其中相当一部分学校引入了商业保险,实行公费医疗和商业保险并行的办法,但是,由于商业保险本身具有“先发生后补偿”和存在赔付上限的特点,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商业保险具有盈利性质,保险费较高,绝大部分的贫困生无法负担。再加上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保险意识淡薄,很多学生对商业医疗健康保险还心存疑问,并不愿意购买,这种公费医疗加商业保险的医疗模式并没有使情况得到实际上的改善[4,5,6]。还有的高校直接把每年60元的经费发给学生,医疗费用全部由学生自己支付,这种做法把本该由高校和学生共同承担的疾病风险全部推给学生自己承担。 这样造成了部分学生因看病而生活困难,甚至有的学生因经济困难不敢看病,从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及学业的完成[7,8]。

3.2 贫困生以及重大疾病低龄化趋势引发新挑战

我国高校贫困生比例较高,据以往数据而知,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达20%,其中特困生比例达到了5%~10%[9]。而本研究中,此比例在各部属高校还要更高,几乎每4个大学生里面就有1个是贫困生。而绝大多数的贫困生是没有能力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当这部分学生患重病、大病后,无力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能够依赖的只有公费医疗。

随着癌症等重大疾病的低龄化趋势,高校学生中患这类疾病的概率大大提高,一旦有学生患上此类重病,就会用尽整个年级甚至整个学校1 a的医疗拨款,造成医疗超支现象更加严重。高校医疗现已成为严峻形势下一碰即断的脆弱链条。

3.3 现有的高校医院管理体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保障

现有的高校医院发展缓慢,管理落后,医疗水平较低。由于得不到必要的资金,高校医院药品品种不齐且疗效低下、医疗设备陈旧、医疗人员技术专业水平偏低、医疗质量不高,学生普遍对校医院不满意,一部分学生甚至不愿到校医院就医,造成医疗资源的虚置。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医院管理制度的落后,常常出现冒名就医、取药、超前消费等不合理的医疗开支。

高校的学生医疗部门在支付学生的医疗费用方面已捉襟见肘,超支严重,这使得其很少能拿出一定的费用投入到预防疾病的宣传普及以及相应设施设备上面,从而造成了大多数高校医疗体制中“重治疗,轻预防”的格局。这显然弱化了其承担监测学生健康状况以及对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等职能,也使得原来就缺乏足够医疗保障的大学生面临更多的就医困难,且在根本上不利于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2008年11月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和财政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的《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做出了部署。根据《指导意见》,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标准和政府补助标准,按照当地中小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应标准执行。多数高校里计划内招收的大学生享受公费医疗,扩招生则参加商业医疗保险。

3.4 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单一的高校医疗保险体制并不能满足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对医疗保险越来越迫切的需求,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险体制,除了建立最基本的医疗保险,还必须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来补充完善,形成多角度、多维度的保险体制,各种形式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为高校医疗提供多种解决方案。 高校医疗保险在遵循提供福利医疗保险原则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保险“集大多数人的力量,分担少数人的风险”的功能。具体来说,笔者设计了如下的体系框架,希望能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摘要:目的 了解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医疗保险及医疗费用负担现状,为大学生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从全国各省市选取150所高校,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我国高校医疗保险经费来源及支出情况、学生投保情况、学校医疗机构现状等。结果 高校医疗经费来源渠道较少、金额较低,且各类院校医疗经费来源存在差异;公费医疗高校的资金缺口随着学生负担医药费比例的下降而上升;高校在卫生防疫工作方面投入的经费金额严重不足。高校贫困生比例较高,自愿投保比例较低。高校医疗机构等级偏低,医护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提高。结论 我国高校医疗机构及学生医疗保健现状均不容乐观。应加强高校医疗保险体制建设,加大政策保障和经费投入力度,提高高校医疗服务水平。

关键词:保险,健康,卫生保健费用,组织和管理,患病代价,学生

参考文献

[1]符明秋.重庆市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及体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重庆:西南大学,2006.

[2]吴冰.南京市城区中学生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3]唐国战.大学生生活方式及其引导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4]尚大光.有效学校健康促进模式-理论基础与操作技术.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78.

[5]赵秋娜.21世纪发展与对当代大学生文明、健康、科学、生活方式的培养.大连:大连理工大学,1999.

[6]王洪.中国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研究.重庆:西南大学,2006.

[7]李真.当代中国生活方式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8]吕树庭.21世纪:中国社会生活方式与体育的社会学透视.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1):1-3.

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单病种费用 篇7

我院根据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和保护患者就医安全、维护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出发,开展临床路径,它是规范诊断服务行为的有效手段,卫生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也分批逐步研究制定常见病、多发病和费用高的诊断项目的临床路径,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促使在诊断服务行为中采取适宜技术和使用基本药物,避免不合理治疗。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价的上涨,医疗费用也在逐年上涨,同时确实存在过度检查、过度服务、过度医疗等问题。而且医疗费用的上涨已经超出了医保水平承受能力,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如何规范诊疗行为,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遏制费用,解决百姓“看病、就医”问题需要有一个妥善的办法加以解决。因此,从2010年开始我院决定把94种常见病、多列入临床路径管理。

1 临床路径的制定

1)根据实际情况,20个病区每个病区挑选几种常见病、多发病制定本病区的临床路径。并根据病区的实际情况选出可操作性强、变异小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来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2)由财务科、医教科、统计室等拟定出临床路径文本的初步框架和内容,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类、讨论和分析,以时间为序对整个诊断活动进行描述。

3)根据病种对各环节发生费用进行计算,制定出费用控制标准。

2临床路径的实施

1)医教科真对电子病历系统要求,对所有住院医生进行反复的、专门的培训,使临床路径更具有真实性、客观性、科学性和说服力。

2)对与病种费用有关的平均住院日、确认时间、择期手术前等候时间、手术患者使用抗生素情况、合理用药、合理检查、药品比例、医院感染率等医疗因素,对病例采用单一原因分析,并非指单一的疾病或单纯病种,确切的来说是一种以临床主要诊断为选择的卫生统计方法。从单病种费用统计程序来看,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是疾病种类与医疗费用关系的“接洽点”(见表1)。

单病种人次平均费用比全院出院患者的平均费用高出29.89个百分点,收入高近7个百分点。

3临床路径的管理

1)疾病分类管理:

单纯性疾病:临床路径。

复杂性疾病:临床路径+规范化诊疗方案+专业协作。

疑难危重病:临床路径+规范化诊疗方案+专业协作+专家作用。

2)费用分级管理:

1类:高费用—疑难危重。

2 类:均费用—常见病、多发病。

3 类:低费用—简单性疾病。

3)医疗环节:

诊断环节:时间、化验、各种检查项目、水平、服务等。

治疗环节:合理选择性用药、用药依据、及时评价治疗方案、大型仪器作用情况(如心电监测、呼吸机、吸气等。

手术:手前准备时间、术后用药选择、术后感染及愈合情况、病理检查等。

会诊:及时会诊、会诊结论、执行时间等。

4)此外还有医技环节、护理环节、病案环节以及与病情相关的因素等都会影响临床路径费用管理。

3 临床路径的改进

1)根据实践和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临床路径管理办法,每年都对临床路径进行一次全面的审核、修改,并保证临床工作质量持续性改善。

2)病种医疗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价,在出现偏离标准及时修改,并保证临床工作质量持续性改善。目前,我院临床路径工作已走上正轨,经过几年的摸索、改进,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经过临床、药剂、医技、护理、财务、审计、统计等方面和循证,对临床路径进一步进行了改和完善,并制定更加完整的临床路径考核方法。

浅谈如何加强医疗费用控制 篇8

1 医疗费用上涨的现状及分析

1.1 疾病谱的改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 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 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逐渐成为住院患者主要的疾病构成。其中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等病程长, 病情迁延反复, 长期治疗费用较高的慢性退行性疾病逐渐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原因。因此, 疾病谱的改变, 引起医疗费用的提高。

1.2 医疗服务需求提升

在社会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医疗保障体制逐渐完善, 医疗保健知识逐渐普及, 人们对医疗的服务需求得到明显的提升, 例如温馨病房, 特护病房等需求更多, 对住院环境的要求更趋向舒适, 这些都将导致医疗费用的上升。

1.3 高龄患者比重增加

人口老龄化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口结构变化的趋势,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高龄患者所占比重也逐步增加, 同时高龄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及诊治复杂程度也在增大, 导致人均医疗费用随年龄升高而显著上升[1]。

1.4 医疗成本上升

医学的发展也引进医疗新技术、新器械、新设备和新特药的广泛使用, 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同时也带来医疗服务成本的提高[2], 另外物价上涨, 引起药品价格, 仪器设备, 卫生材料, 运营成本的增加,

2 宜昌第一人民医院 (443002)

也导致医疗费用的上升。

2 控制医疗费用的具体措施

2.1 提高认识, 树立发展观

医院大力宣传“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阐述医院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 摆正医院自身发展和政府赋予医院社会职责之间的关系, 教育职工要有社会责任感, 积极配合医院控制患者费用举措的实施。

2.2 分析原因, 制订合理的方案

医疗收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乱收费和不合理收费。乱收费主要表现在超标准收费、自立项目收费、分解收费和重复收费。不合理收费表现在小病大检查或重复检查、不合理用药、用高价药或开大处方, 一次性医用耗材使用量过多过贵, 药品定价太高。现行的按项目收费制度, 为医疗机构维护生存或追求高额收入而提供“过度服务”开了方便之门。

在控制费用方面, 医院可按照以前年度的财务、统计、病案资料对各病种制定具体的住院天数、所用药品数量、各类检查项目次数;对手术、麻醉方式等进行规范;并制

定合适的临床路径实施, 尽量利用技术成熟、效果稳定的治疗方式及手术、麻醉方式。而临床科室利用各种反馈的信息及时修正医疗活动中出现的偏差, 同时医院通过公开招标等形式, 切实降低了药品、卫生耗材采购价格。

2.3 信息及时反馈

控制患者费用先应用于常见病、多发病。由信息科每月将各科室数量最大的前三位病种的平均医疗费用、平均药品费用、平均住院日, 最高医疗费用前三名、最高药品费用前三名、最长住院天数前三名反馈给各临床科室。并对各科室数量最大的前三位病种进行前后年度的数据对比分析,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 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 做到在第一时间反馈到临床科室。实现计算机自动采集数据, 自动处理, 确保反馈内容的及时有效。

2.4 认真检查

医院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 由医院专家委员会制订检查方案, 利用信息科反馈的数据, 对运行病历及出院病历进行详细的检查审核, 查找不合理用药, 检查项目;确诊的患者是否及时对症治疗, 手术患者是否尽快安排手术;输血、输氧是否符合规范等均逐项检查审核。不断总结经验, 发现问题, 完善措施。

2.5 奖惩结合

加强对科室的成本核算工作。对费用超标, 检查项目、治疗项目、用药不合规范的科室及个人进行经济处罚, 对费用控制合理, 医疗质量高的科室及个人实行奖励。对弄虚作假的不仅进行经济处罚, 还要做出行政上的相应处分。

3 总结

通过具体措施加强费用控制后各项医疗活动及收费公开透明, 挤压虚高的医药费用, 乱用药、乱检查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患者平均费用将明显下降的同时吸引大批患者来院就医, 也促进了医院自身的发展。因此, 合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 提高效率、提升医疗服务品质、降低患者费用, 控制患者费用的过快增长能实现患者、医院、社会多赢的发展局面。

摘要:从控制医疗费用入手, 通过加强科学管理, 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提升医疗质量, 提高医院工作效率等方面减轻患者负担, 促进医院发展, 同时加强行风建设, 扩大社会影响, 实现患者、医院、社会多赢的发展局面。

关键词:医疗费用,控制

参考文献

[1]Nolan T.Bisognano M.Finding the balance between quality and cost[J].Healthcare Finan Manag, 2006, 60 (4) :67-72.

医疗保障费用 篇9

转眼新医改已实行近两年。作为该政策的主要对象及获益者, 百姓对新医改政策褒贬不一。医疗费用仍是困扰百姓的首要问题。在2011年1月6日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 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 当前, 民众个人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 重病大病医疗费用仍对城乡居民构成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并强调今年卫生部把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 作为重要任务。但凡一项政策的出台, 都有着亟待解决的目标以及决策者对实现目标的手段的理解, 而评论者则更应关注相关政策手段是否有助于促成目标的实现。“解决看病贵”并非唾手可得, 必须从源头做起, 分析、探讨、落实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对策。

2 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

(1) 一般性原因。

医疗技术不断革新、人均寿命稳步上涨、慢性病发病率持续上升构成了医疗费用升高的一般性原因。这些原因虽可以为人们所接受, 却在无形中变本加厉地抬高价格, 致使医疗费用虚高。

(2) 体制性问题。

市场化经济体制致使医疗机构的首要目标是赢利。医生的福利也全靠医院的赢利带来。医疗技术的革新进步, 促使医院必须不断发展, 甚至形成了医院间高新技术的盲目攀比, 而发展所需的巨额资金不能单单倚靠国家拨款来解决。这种现状也只能通过高昂的医疗费用来维持。多方面原因导致的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 人均GDP飞涨, 进而引起医疗成本的增加, 也为医疗费用的上涨注入了必然因素。

(3) 实施中的具体问题。

首先, 是药品滥用, 实际用量远超过所需用量。尤其在基层, 过度用药的情况极其常见而严重, 特别是抗生素、激素、维生素、输液滥用。仅2009年一年, 我国输液用了104亿瓶, 相当于13亿人口每个人输了8瓶液, 该数据远远高于国际人均2.5~3.3瓶的水平。

其次, 医生实际工作中的“自卫性医疗”。所谓“自卫性医疗”, 是指医生对患者的处置不是出于病情的需要, 而是采用一些可以使自己回避医疗风险的方法治疗。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 如果交易双方彼此不信任, 那么交易的成本必然会增加, 医生的“自卫性医疗”在某种意义上说, 就是医患双方彼此不信任的产物。患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 医患关系的不断紧张, 致使这种自卫性医疗更加难以停止。

同时, 药品流通方式以及以药养医的诊疗方式仍没有彻底解决, 导致药品价格的失控。药费在医疗费用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 药价的虚高直接导致了医疗费用居高不下, 甚至与日俱增。卫生部在“困扰医疗体制改革的六大问题”中明确指出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医药生产和流通格局还不够完善、监管任务还相当繁重。一天不出台真正能落实、有力度的调控措施, 药品价格就一天不会回落。

与其他消费相同, 在医疗消费中, 经济状况好的患者的“高消费医疗”形成了一股市场推动力。在入院治疗过程中, 追求最高档的服务和最安全的治疗方式, 追求高档舒适的住院条件, 选用高档检查、治疗设备, 选用高档药品, 都使医疗费用不必要的增加。而医疗机构尤其是某些大型医院, 为了迎合这种消费, 引进高档设备、药品, 淘汰落后产品。进而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提高了消费档次, 甚至使大众消费者难以接受。

3 针对存在问题的对策探讨

(1) 建立医疗与保险的制约体系。

新医改政策中, 扩大医疗保障的覆盖面、提高医保报销补偿标准, 确实能降低患者自负的医疗费用份额, 但这调节的仅仅是患者与医疗保险机构之间的分摊比例, 并不意味着总体费用的降低。况且在报销比例与起付线的制约下, 百姓自己支付的医药费仍旧不是一笔小数目。而在目前的政策条例中, 医疗保险机构、医疗机构与患者三者之间, 没有丝毫的制约关联, 医生的行为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监督与制约。因此, 在医疗保险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建立有效的制约监督机制, 甚至将二者合二为一是从源头解决医保普及后医药费仍旧走高的方法之一。

(2) 实行分级医疗, 提供不同医疗消费档次。

我国是发展中农业大国, 城乡差距大、农民人口众多, 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实行发达国家“高投入、高消费”的医疗卫生模式。中高档消费群的形成, 不应拉动医疗机构总体的高消费。因此, 在院间或者院内实行分级医疗, 为不同消费群体提供不同价位的诊疗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居民都能“敢看病、看得起病”。对高新医疗技术要进行正确评估, 不应片面崇尚, 减轻基层群众就医负担, 使群众反映的“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3) 加强医政管理, 依法管理医疗新技术。

医疗新技术是为患者更快更好解除病痛的方法, 并不是某些医院用来搞创收、医生用来赚外快的手段。盲目引进、互相攀比, 最终坑害的一定是广大患者。并不是每一个医疗机构都需要最新、最贵的医疗设备。因此, 国家除对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外, 还应对各等级医院的规模及医疗技术标准实行卫生立法。对各级医院实行明确的分工, 并制定相应的技术设施标准, 科学管理、严格执行。细化新技术, 新业务的准入标准、程序和审批权限, 从根本上杜绝盲目攀比、引进高新技术的现象。同时应建立相应医疗道德与行为的法规, 避免将新技术用来创收, 真正让患者不花一分冤枉钱。

从现实情况来看, 医疗费用问题仍然是新医改中亟须解决的一大难题。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仍然是一项需要不断努力的艰巨任务。当然, 改革是一个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没有最佳的成功模式, 只有最适合自己发展和需求的模式, 改革, 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落实新医改的关键在于一个“真”字, 如何将8500亿元的每一分真真正正地用在百姓身上, 如何真真正正解决“看病贵”问题、造福于民, 才是政府与社会各界需要不断追求的目标。

摘要:在新医改实行的近两年时间内, 在为百姓“减负”、就医方面给百姓带来了实惠。然而在漫长的改革道路中, 难免遇到困难与问题, 医疗费用便是新医改道路上仍需解决的一大难题。要把减轻就医费用负担落到实处, 就要从药价、诊疗费用等源头抓起, 分析原因, 探讨对策, 解决问题。

关键词:新医改,医疗费用,药价,医改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罗楚亮, 熊晓曦.新医改可否解决医疗费用上涨之惑[J].西部论丛, 2009 (5) :46-47.

上一篇:融资经营模式下一篇:缺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