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原因

2024-09-30

认识原因(精选6篇)

认识原因 篇1

虽然中国已经有八千年的养猪历史, 是世界上养猪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 中国的猪传染病学者对世界传染病的贡献却不是很大, 也许只有猪瘟兔化弱毒苗是中国的猪传染病学者给世界猪传染病研究唯一的重大贡献。

早在20世纪50年代, 中国发明的猪瘟兔化弱毒苗, 在世界很多社会主义国家中应用。一些国家, 如古巴、罗马尼亚等, 应用该苗成功控制了猪瘟, 墙里开花墙外红。别的国家用中国的猪瘟苗控制了猪瘟, 而中国的养猪业今天仍然备受猪瘟的煎熬, 如何防治仍是重中之重。本人就当前猪瘟流行的原因和防制办法提出自己的粗浅见解, 供同仁参考。

1 母猪和仔猪未接种猪瘟疫苗

现场调查发现, 基础母猪饲养量在10头以下的养猪户, 80%以上的没有给母猪免疫猪瘟苗、70%以上自繁自养的仔猪在断奶时仍然未接种猪瘟苗、95%以上的待售仔猪未免疫猪瘟苗。

众所周知, 没有免疫猪瘟苗, 猪体内猪瘟抗体水平就会低于足以抗击猪瘟野毒感染的临界值, 容易发生猪瘟。

如果母猪未感染猪瘟, 新生仔猪会受到母源抗体的保护不会发生猪瘟。据资料介绍, 仔猪1日龄时, 母源抗体在512倍以上, 10日龄时在128倍以上, 15日龄时母源抗体在64倍以上, 上述期间保护率为100%;20日龄时母源抗体为32倍, 保护率为75%, 此时为免疫的临界线, 是猪瘟免疫的最佳时机。

所以, 母猪和仔猪未接种猪瘟疫苗, 是很危险的, 是猪瘟流行之源。没有足够抗体的猪群, 猪瘟野毒的毒力强, 该群就会有猪首先感染猪瘟。猪瘟病毒经猪体复壮后, 再传给其他猪, 很快扩散。

2 免疫剂量不足

传染病学者、疫苗生产企业、兽医和养猪业主在猪瘟的免疫剂量上一直存在观点的争议和分歧。据了解, 欧洲的标准是450~600 (兔体感染量) 个免疫剂量为一头份。而我国的标准几十年一贯制, 一直是150个免疫剂量为一头份。说明我国一头份的剂量只有欧洲的1/3, 免疫剂量不足显而易见。

3 免疫程序不合理

猪瘟免疫程序五花八门, 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性免疫程序。现场发现不合理的免疫程序:母猪怀孕期免疫猪瘟苗;超前免疫直到出栏不再免疫;超前免疫20日龄再免疫;20~25日龄免疫直到出栏不再免疫;仔猪断奶前不免疫;仔猪购入入栏即免疫或购入30 d后免疫。

特别说明, 超前免疫不合理:初乳营养价值最大, 在仔猪消化系统可以直接或很少破坏免疫蛋白就可以吸收时, 吸收更多的营养对今后生长有利。超免要求, 初生仔猪免疫后至少3 h内不能吃初乳。为了免疫让仔猪饿3 h, 损失很大;初生仔猪免疫系统很弱, 淋巴细胞生成抗体的能力很差, 超前免疫不能很迅速产生足够坚强的抗体;超前免疫难做到踏踏实实按技术要求规范到位, 容易造成免疫失败。

4 免疫抑制

当猪群存在蓝耳病、伪狂犬、圆环病等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或饲喂霉变饲料, 免疫猪瘟苗, 即使程序、剂量正确, 也不会产生理想的抗体水平。免疫程序混乱, 两次免疫不超过7 d, 重复多次地免疫多种疫苗, 造成猪体免疫麻痹, 虽然接种了疫苗, 也不能产生理想的抗体, 甚至不产生抗体。

因此, 对一些病毒性传染病如蓝耳病、伪狂犬、细小病毒、口蹄疫、圆环病等实施必要的免疫外, 其他细菌性传染病如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丹毒、肺疫等可药物预防或根据疫情流行有针对性免疫。

5 诊断失误

现在发生的猪瘟与30年前提到的猪瘟有所区别, 通常称为非典型猪瘟, 也称为温和型猪瘟。典型猪瘟症状:高热、便秘腹泻交替、肾麻雀卵样出血、脾边缘梗死、回盲瓣纽扣状溃疡、实质脏器出血性素质等。如果仍按典型猪瘟的标准来判断, 把温和型猪瘟误诊为其他传染病或出现漏诊, 影响防治效果。

温和型猪瘟的诊断要点:猪群中同时出现腹泻和便干;后背毛根有出血点;后驱运动失调, 如醉酒状;注射猪瘟苗后出现过敏、发病或死亡;使用抗菌药治疗时好时坏;伴有高热、咳嗽、不食、身体发红等症状;肾脏可见散在针尖大小出血点;母猪表现为繁殖障碍 (木乃伊、死胎、弱仔) ;初生仔猪先天性震颤, 出生后一周内不明原因死亡等。

6 较为合理的免疫程序

外购仔猪, 购入后连续6 d用药物保健, 预防呼吸道、肠道等传染病, 同时提高免疫力。第7天免疫猪瘟苗 (细胞苗至少5头份) , 30 d后再免1次;自繁自养免疫程序, 仔猪20日龄, 母猪、仔猪各免猪瘟细胞苗5头份, 仔猪55日龄同剂量二免, 不支持使用猪瘟联苗。

总之, 造成猪瘟流行的原因多是由于免疫缺失或免疫不当引起, 只要能避免上述原因, 免疫就会获得成功, 才能真正有效控制猪瘟流行。

认识原因 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相应地,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社会心态发生重大变化,人们的开放意识、进取意识、包容意识、理性意识更加强烈。总体上看,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

现实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不好的社会心态,我们每个人应积极去发现、引导使之成为主流。究其原因,剧烈复杂的社会转型,必然引起社会心态剧烈复杂的变化:在这样的一种大社会环境中,出现了对当下生活的浮躁和对未来生活的焦虑等等不良心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导致人们浮躁心态.因为高科技跟信息产业的发展都是追求快`新的,人们不能再像过去一样,一壶酒,几碟菜,海阔天空地聊天,神游。所以人们都追求速度,效率跟解决方法。在追求这些的同时,人们往往忽略了耐心和等待,甚至不惜代价地投机。最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少,变得越来越自我和独立,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因素,笼统归为浮躁的心态所致。

2、激烈的竞争与工作压力。如果说高科技只是一个间接原因,一个诱因。那压力与竞争便是浮躁的直接原因。竞争促使优化,优化意味着给个人更多的要求。优化意味着给个人更多的要求。人们为了过上体面的生活,工作、房子、汽车„„适度的压力感时必须的,但是过多过重的压力,就会损伤身心健康,甚至弥漫为群体焦虑。因此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压力,调整压力,化压力为前进动力。后果。

3、体制的不完善,市场经济的不规范,法制的不健全,使越来越多的贪污腐败分子、官倒、不法的投机分子一夜暴富,使国人产生了仇富不平衡的心理;生活虽然富裕了,但高额的教育卫生费用,又使国人产生了对将来没有信心的情绪。

4、贫富差距大,造成社会心理失落。改革开放以来,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出现了贫富差距。失衡的贫富差距带来了社会群体的心理冲突。当今社会,人们不合理的仇富心理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一步转型,贫富差距可能会显著,中下层群体将会出现失落的情绪。

5、急功近利,躁动不安。当今社会人们的心态急功近利,忽视自己内心的本真,为了功利,有的人丧失了应有的道德底线。当今社会,有的人为了钱,丧尽天良,出售“地沟油”;为了炒作自己,跨过了社会的红线,做出伤风败俗的事情;“我爸是李刚”和“富二代”的肆意炫富,彰显出权贵人物的肆无忌惮;人们为了功利,造成当前中国老百姓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住不起房、食物出现问题等等,昧了良心、丧失了诚信,都是人们急功近利造成的结果。

6、畸形的快餐文化。太多理财投资类书,太少净化心灵的读物。人们缺少信念,在物欲涌动的今天,人们对这些快餐文化变得束手无策,只能选择默默的接受。而受几千年历史的影响,中国人把道德修养看的很重。但经历近几十年的大是大非后,尤其是在商品社会、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多数人的眼里,金钱才是处于第一位置,为了金钱,很多人抛弃了道德,最终获取金钱。于是很多人心里产生了疑惑,产生了浮躁情绪。大而公的平均主义的失败,也使国人产生了逆反心理,对那些假大空的精神、理想失出了信心,没有了理想与信念,有的

只是一切向钱看的心态。

7、人际隔膜,孤独寂寞。现在的中国,很多人都是进城打工,就业安家,每年还有数百万的农村大学生毕业之后不想回到家乡,而是在大型城市中寻求发展的空间,这就导致了人际关系很乱,身旁的都不是朋友,而因为竞争关系,产生很大的隔膜,然后在自己产生焦虑的时候,身边没有可以解决的人,就使焦虑浮躁更加严重。

这一切,都促使国人普遍产生了浮躁的心态。国人这种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也是国人其他不良心态的根源,是目前我们国家存在的最大国人心态问题。社会心态中的焦虑感突出,弱势心里在社会各阶层滋生蔓延,不同社会阶层、群体都存在特定的压力感,社会不平衡感增强,而导致焦虑。

现实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不好的社会心态,我们每个人应积极去发现、引导使之成为主流。究其原因,剧烈复杂的社会转型,必然引起社会心态剧烈复杂的变化:社会转型,面向现代化,现代化过程中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也构成了社会心态变化的原因;有关竞争、进取等意识使得利益格局深刻调整,造成了社会心态的失衡,改革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拉大以及现实压迫使心理出现问题;同时,社会诚信缺失,例如三鹿“毒奶粉”、唐骏“学历门”等不诚信事件进一步加 剧了社会心态的失衡。社会新太影响社会发展,因此,政府以及每一位国民都有责任和义务为良好社会心态这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必然会助长浮躁之风.要打破这种社会风气,就需要社会个体的点滴努力。浮躁是一种情绪,一种并不可取的生活态度。人浮躁了,会终日处在又忙又烦的应急状态中,脾气会暴躁,神经会紧绷,长久下来,会被生活的急流所挟裹。凡成事者,要心存高远,更要脚踏实地。

一、当代大学生如何积极参与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

少年强则国强。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跟随社会主流心态,发觉社会中存在的病态心态,尽自己应有的一份力规范它,使主流心态发扬光大。对于大学生而言,应该拥有良好的社会心态。对于自身存在的病态心态,应该积极努力改正。让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大学生应该拥有良好的社会心态。

当代大学生真正应该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努力做自己理应做的事情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然后,拥有奉献的精神,无论自己的能力大与小,只要奉献自己,对国家、社会、他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就是一个有用的人。当代大学生,真正做自己,提高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贡献自己,奉献社会,这是一个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心态和心理。当代大学生应该做到和拥有以上的社会心态,拥有奉献精神,努力做自己,做新时期的接班人,是自己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社会奉献精神的人,一个有道德良知的人!

那么当代大学生如何积极参与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呢?

一、以和谐心态为目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内心世界的和谐我们称之为心和,处事通达理性,表现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前我们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肩负起引导建立和谐心态的责任。

二、加强自身道德品质素质修养 拥有坚强打不到的内心力量,有自己的一个道德底线与原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能够在面对缤纷复杂的事物有自己坚定的立场,不被那些变态扭曲的社会现实所影响,能都永远微笑面对每一天,拥有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并影响他人,让整个社会充满爱

三、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在计划经济时代,人的一生都是由“组织”决定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大小一般不会对人的进退产生多大影响。而在市场经济时代,任何人都必须接受市场的筛选,竞争的考验,任何人都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的需要,否则便会被无情地淘汰。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应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了解社会,并逐渐适应社会。

四、培养人际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消除孤独感,获得安全感。由于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独生子女,由于高中阶段“孤军奋战”式的学习方法,很多学生不善于和他人相处。要教育学生善意地和他人相处,多一些真诚的赞美和鼓励,不要轻易怀疑他人,甚至轻视、厌恶他人;要尊重他人、信任他人,注意倾听对方的谈话,不把自己的意志和见解强加于人,既乐于助人,也坦然接受别人的情感和帮助。实践证明,有好的人际关系就会有好的心情。因此学校应鼓励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社团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团活动,和更多的人交往,在交往中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四、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有了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就会更多地接触社会,接触他人,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就会经常参加各种活动,就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成就感,从而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就会帮助自己排遣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的事,比较容易转移视线和注意力,不致陷入苦闷而不能自拔。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学推广活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另一方面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和体育活动,在帮助学生培养各种兴趣,促使学生在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同时,建立一个良好的心态。

对世界,对社会,对周围的人,都应该抱有一种谦虚、冷静、理性的态度,既不能漠不关心,也不可情绪化。

小学体育教学认识误区及原因 篇3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主要就是通过各种体育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增长学生的体育知识,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更加提倡兴趣培养以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些教学理论和要求的落实,使得很多小学体育教师产生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对于体育教学“片面化”理解,使得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没有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故而,本文主要通过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认识误区以及原因进行研究,结合具体的体育教学情况,提出一些有益的对策,纠正体育教学上的认识误区,促进小学体育健康发展。

小学体育教学认识上的误区及原因

重视兴趣培养,忽略教学本质要求。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格外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利用游戏等各种手段,增强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体育课程的本质要求,增强学生的体质以及体育知识,故而没有将兴趣培养与具体的教学要求相结合,因而没有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缺乏有效引导。尽管新课改要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但是,教师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有效的引导作用,放任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嬉戏玩耍,从而无法有效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质量和效果下降。

丰富的教学内容,实际意义不大。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想方设法找来很多的体育器材,丰富体育教学活动的内容,例如在体育课上,既有足球、篮球以及排球,还有跳绳、呼啦圈等器材。这些器材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利用率很低,有的甚至一节课下来,都没有使用过。因此,尽管教师准备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但是取得的实际意义不大。

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找准切入点,合理培养学生兴趣。尽管新课改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小学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能忽视教学要求和目的,要将学生的兴趣培养与具体的教学目标相结合,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在教学中,设置明确的教学目的,然后在培养兴趣的过程中,设计有效的切入点,从而使得教学更加符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足球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利用一二个小游戏,如老鹰抓小鸡、龟兔赛跑等,一方面活动一下学生的筋骨,另一方面调动学生运动的兴趣。通过这样的一些小游戏,不需要占用太多的教学时间,就能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然后再开始具体的体育课程教学,这样才能找到合适的教学切入点,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有效提升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开展自主学习,要与教师的引导相结合。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体育课程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开展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强调“自主学习”,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比较懒散、过于自由化,这样就使得教学目的不明确,从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主体地位与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有效保障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例如,在开展篮球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师在一旁观察学生的传球、投篮以及防守的动作,对于动作不到位的同学,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纠正,通过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现场指导相结合,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体育技能,这样才能符合新课改对于体育教学的要求。

丰富教学内容,提高体育器材的使用效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鼓励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尤其在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的丰富体育器材,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扩大了体育器材的利用效率,真正发挥好体育器材的价值和效用。因此,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按照体育器材的教学特点,进行有效的分组教学,帮助学生培养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对于体育器材短缺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例如,在很多农村地区的小学中,体育器材不完善,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开发出一些可以替代的体育器材。如利用长竹竿制作标枪,利用跨栏作为足球的球门,甚至还可以利用学生的书包作为足球训练的障碍物等等,通过这样一些就地取材的体育器材制作,幫助学生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和项目,增强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大跃进”迅速发展的原因再认识 篇4

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曾经取得过让世人瞩目的成就, 而在50年代中期以后, 苏联的经济建设也出现了惊人的“冒进”势头, 1957年11月6日赫鲁晓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的报告》中曾激情澎湃的宣称:“我们的计划设计者的计算表明, 在以后15年中, 苏联不仅能够赶上, 并且能够超过美国目前的重要产品的产出量。”而这时的毛泽东就在苏联 (1957年11月2日到21日) 参加庆祝十月革命胜利四十周年纪念大会, 不仅他本人受到赫鲁晓夫雄伟计划的鼓舞, 而且带回来一个信息:苏联的经济计划制定者正准备发动一场工业和农业的运动, 一贯为苏联老大哥马首是瞻的中共领导人自然跃跃欲试, 12月2日, 在毛泽东回国不到两周, 刘少奇就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大会上公开阐明了新的经济目标:“在15年内, 苏联能够在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上赶上或超过美国, 在同样的时间内, 我们应该在钢铁以及其他重要工业产品上赶上或者超过英国。”

二、毛泽东同志的个人错误

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核心地位、人生的传奇经历和个人的精神特质, 决定了他既是新中国伟大的缔造者, 同时也对建国后的工作失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 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坚信,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些过于理想化。

在毛泽东看来社会主义就是要大大优越于资本主义, 而且这种优越要尽早体现出来, 加上50年代两大阵营的对峙日趋尖锐, 要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就必须在经济上获得大发展, 1956年8月, 毛泽东就说过这样的话:“你有那么多人, 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 资源那么丰富, 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 据说是有优越性, 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 你像个什么样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球籍!”

2. 作为中国革命的核心领导人,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革命后期的迅速胜利和建国后一系列的成就, 使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过度膨胀。

从1947年6月战略反攻开始, 到1949年4月蒋家王朝在全国的统治终结, 毛泽东从在陕北与胡宗南艰苦游击到取得根本胜利不到两年的时间。三大改造在最初的预计中大约需要三个五年计划来完成, 而实际上却大大提前, 再加上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和经济建设中的突出成就, 这一切都使毛泽东信心满怀, 对经济建设的思考过于简单化了, 以至于不论在成都会议上还是在八大二次会议上, 毛泽东都竭力动员干部们破除“迷信”, 让他们相信, 只要敢想, 敢说, 敢干, 任何成就都可以取得。后来出现的“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就能产生呼风唤雨的神奇力量”等话语正是迎合了毛泽东的这一错误认识。

3. 作为优秀的诗人, 浪漫主义情怀助长了左倾错误。

在中国革命史上, 毛泽东的功勋必然是不朽的, 而在建国后的经济建设中, 却有诗人主事之嫌, 偏于主观, 过于理想。当年李白曾豪言:“但用东山谢安石, 为君谈笑静胡沙。”却在永王帐下一战被俘。可见文学气质、浪漫情怀往往容易屏蔽诗人对现实的甄别能力。大跃进发动前, 毛泽东显然被这种浪漫主义、理想主义占据了头脑, 认为人的精神力量不仅是无穷的, 而且是能改变现实的, 真的能“敢教日月换新天”。有美国学者说毛泽东是理想主义者, 而邓小平是现实主义者, 这话有一定依据。

4. 作为农民的儿子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影响下的读书人, 迅速改变落后现状是毛泽东的热切愿望。

让农民改变千百年来受压迫的状况, 早一天过上好日子, 既是农民子弟的现实感受和深切期盼, 也是一位饱受传统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的功业追求。1958年1月毛泽东说:“中国经济落后, 物质基础薄弱, 使我们至今还处在一种被动状态, 精神上感到还是受束缚, 在这方面我们还没有得到解放。”就是这种迫切愿望的体现。

三、各级领导同志的支持和盲从

从中央来看, 除毛泽东的主观错误外, 其他领导同志也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 正如邓小平所讲:“大跃进, 毛泽东同志头脑发热, 我们不发热?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和我都没有反对, 陈云同志没有说话。在这个问题上要公正, 不要造成一种印象, 别的人都正确, 只有一个人犯错误。这不符合事实。中央犯错误, 不是一个人负责, 是集体负责。”

从地方看, 则普遍存在生产计划的层层加码。1958年1月, 毛泽东提出的《工作方法六十条 (草案) 》要求生产计划工作三本账。其中, 中央做两本账, 一本是必成的计划, 对外公布;第二本是期成的计划, 不对外公布。地方也有两本账, 第一本就是中央的第二本账, 这在地方是必成, 地方的第二本账也是期成的。这样, “下到基层, 一个指标就有六七种账了。不管工业、农业还是其他行业, 大跃进的各种指标, 大都是通过编两本账的方法, 层层拔高的。” (薄一波) 于是, 在层层高压和层层虚报的政治运动中, 各地之间的高指标, 高估产, 浮夸风就不可遏止的泛滥起来。

四、世界局势的影响

二战后, 两大阵营的对峙形势日益紧张, 在两大阵营的“捉对厮杀”中, 苏联要和美国抗衡, 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二号”国家, 自然把自己的斗争对象直接定位在了英国身上, 赶超英国就成了我们的目标, 于是我们的工业生产尤其是钢铁生产指标就是要尽快赶超英国, 而这时并没有谁去仔细思考对峙双方 (中英) 工业生产能力的巨大差距。此外, 在东西方矛盾冲突不断升级, 甚至有人预言第三次世界大战步就要爆发的时候, 要使中国尽量强大以争取在国际事务中的有利地位也是一种必然的想法。

回首历史, 我们有着深刻的教训, 结合现实, 我们更加体会到了理性分析, 科学决策, 实事求是的重要。

参考文献

[1]工作方法六十条 (草案) [N].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2006 (3) .

认识原因 篇5

(一) 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内涵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的内涵可谓众说纷纭, 百家争鸣。《现代汉语词典》将错误解释为“1.不正确;与客观实际不符合;2.不正确的事物、行为等”。日本刑法学家泷川幸辰提出, “错误是现实的表现与行为人自己的认识不一致, 某种行为的发生是基于错误, 即行为是出于不知道或错误理解”。《法律大辞书》将错误解释为观念与现象差异之谓。前苏联学者基里钦科认为, “错误应当被理解为, 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那些组成某种犯罪构成重要因素的情况的错误观念”。

依传统模式, 我国刑法学界对刑法中认识错误的概念, 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定义上:有的学者认为“刑法中的错误乃主观之认识与客观之事实不相符合也”;有的学者则认为, “刑法上所说的错误是指行为人对于自己的在法律上和事实上的认识错误”。笔者认为第二种定义更为合理, 因为该概念阐明了刑法上的认识错误的两种类型, 即“法律上的认识错误”和“事实上的认识错误”。该种概念符合了我国犯罪构成要件模式, 不但便于学术研究, 而且符合我国司法实践。

综上所述, 笔者将认为法律上的错误是指行为人的认识与法律规定不相符合, 即在犯罪过程中犯罪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以及相关刑罚的认识与刑事法规不一致。

(二) 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分类

我们将法律上的认识错误分为“犯罪的认识错误”和“刑罚的认识错误”。犯罪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由于不知法律或误解法律, 对自己实施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认识错误。这个又被分成“误有罪为无罪”和“误无罪为有罪”。前者被称为假象犯;后者就是违法性的认识错误。 (1) 刑罚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刑罚的种类和量刑的轻重有错误认识。

1. 误有罪为无罪

笔者将此情形称为“想象的犯罪”。这是指行为不构成犯罪, 但行为人错误地认为该行为构成了犯罪, 即刑法理论上通常所说的“幻觉犯”, 又被称为“假想犯罪”、“法律的幻觉错误”或“出于幻觉的法律错误”。例如, 甲试图运用法术杀死乙, 在甲施了法术以后, 乙真的死了。甲认为是自己杀死了乙, 构成了犯罪。这是典型的想象犯。因此, 甲之认识与刑法之规定是不一致的, 为“幻觉犯”。

2. 误有罪为无罪

笔者将此情形称为“想象的不犯罪”。这是指行为构成了犯罪, 但行为人误认为该行为没有构成犯罪。例如, 甲杀死了自己村中作恶多端的乙, 甲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为民除害, 是值得称赞的。但实际上, 甲已经构成了故意杀人罪。

3. 刑罚认识错误

笔者将此情形称为“罪名或刑罚上的认识错误”。这是指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但是对自己所犯的罪名以及应受的刑罚有着不正确的认识。例如, 甲杀人后, 知道自己触犯了刑法, 但不认为自己构成了故意杀人罪, 或量刑畸重。

(三) 法律上的认识错误对量刑的影响

关于法律认识上的错误对量刑的影响, 刑法学界存在肯定说与否定说。对法律上的认识错误问题的观点可追溯到古罗马法中的“不知法律不免责”原则。这句法谚源于诺曼底时代的严格责任, 即“在作为主观的犯罪成立要件的犯意中, 不要求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这正是中国主流的“肯定说”, 即“不知法不免除刑事责任”。但随着刑事立法的快速膨胀, 行政犯的数量激增, 世界各国的刑事司法实践因严格地坚持“不知法不免责原则”导致了许多不公正的判例。这促使刑事立法和司法开始反思严格的不知法不免责原则。因此, 一些学者提出了“否定说”, 即“不知法免除刑事责任”。

笔者支持“不知法不可免责”的观点, 认为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不能阻却刑事责任和量刑。一方面, 中外刑法一直坚持“不知法律不免责”的原则。例如, 我国和俄罗斯在刑事立法的起草过程中都曾经出现过“法律错误可以减轻刑事责任甚至免除刑事责任”的刑法草案。我国《刑法 (草案) 》第22稿曾采取如下模式:“对于不知法而犯罪的, 不能免除刑事责任, 但是, 根据情节,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 然而, 在正式的刑事立法中, 我国没有适用该草案。可见, 我国间接肯定了“不知法不免责”原则。另一方面, 笔者认为想象的犯罪本来就不负刑事责任, 自然不会影响量刑。在想象的不犯罪中, 行为人的行为性质是依法处理的, 而不以行为人的意志而转移。罪名或刑罚上的认识错误不会影响其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度, 司法机关应按照实际构成的犯罪和危害程度来定罪量刑。

二、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原因

通过前文分析并结合犯罪构成四要件说, 笔者从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来分析。

(一) 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对刑事相关问题的主观认识。主观认识是指行为人的意志对自己行为和行为结果的认识, 即对自己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是否构成了犯罪、犯何种罪、应受何种处罚的认识。只有当行为人主观方面认识与实际认定不一致时, 才会发生法律上的认识错误。而这种主观方面的认识错误是法律上认识错误的心理实质。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主观上的歪曲反映, 是行为者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不一致。主客观不一致是错误的基点。只有当客观事实及其联系的真实面目在行为人头脑中发生歪曲联系时, 才会产生错误认识的心理。所以,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必然是行为人主观上对客观的歪曲反映。这就是指行为人意志中的认识对客观事实产生了错误。这种错误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行为人的主观认识方面发生了问题。这种问题的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精神状况

精神状况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以及行为后果是否具有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精神状况出现问题可能导致行为人的认识与客观刑法规定不一致。精神状况出现问题是指行为人是完全丧失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或尚未完全丧失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精神病人事实上已经丧失了对法律的正确认识能力。精神病人是一种特殊的刑法上认识错误的情形。

2. 教育程度

行为人的教育程度会影响行为人的认识能力。广义的教育, 除了文化教育, 还有其他诸如普法教育、党的教育、亲朋好友的教育等。一般地, 文化教育程度越高, 行为人的认识能力越强。珠海市香洲区法院多名法官共同参与统计和调研的《珠海中心城区未成年人犯罪调研报告》显示, 在未成年犯罪人中, 受过职业教育或者学过一技之长的不到10%;95%的未成年被告人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可见, 行为人的教育程度的高低是影响行为人犯罪的原因之一。而法律上认识错误是导致犯罪的原因之一。由此, 可以推出教育程度是法律上认识错误的一个原因。

3.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指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社会条件的总体, 它与自然环境共同构成生活环境。正如马克思所说,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的自我发展过程中, 小范围的习俗产生, 随着时间推移, 习俗产生了社会普遍性约束力。这种具有社会约束力的习俗被称为“民间法”。通常情况下, 国家法与民间法价值取向相吻合, 都是为了建立和谐共荣的秩序。但是, 中国法律的现代化导致了国家法与民间法的裂痕。社会环境造成的法律上的错误多为“想象的不犯罪”。

4. 误解

误解是指认识与对象的不一致。误解主要是由于行为人主观上发生了错误认识而导致对法律的错误认识的。笔者将误解划分为以下几种。

(1) 信赖解释错误而误解

这是指行为人为了确定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 向政府机关等官方机构中的公务人员、学者等法律专业人士进行咨询, 但由于被咨询对象提供了错误的信息, 致使行为人错误地认为自己所实施的非法行为具有合法性而产生的违法性错误。

(2) 效力范围错误而误解

这是指行为人明确知道存在着对自己所实施的行为的禁止性法律规定, 但是行为人错误地认为该法律是无效的。这是典型的“有罪误认无罪”的情形。

(3) 事实性归类错误而误解

这是指行为人对于法律所禁止事项的规定存在着明确的认识, 只是由于客观上存在着对同一种事物存在着不同的称谓, 而行为人误认为不同的称谓是指不同的事物。例如, 行为人不知道当地俗称为“摸马”的动物就是狩猎法上的禁猎兽“姆萨萨比”而捕获了该动物。

(二) 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是指刑事法律规范的客观存在和实际实施。在完备的法治社会中, 法治思想应该贯彻到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整个过程中。这些过程都存在法律的实际运用与行为人的认识的不同。客观方面导致法律认识错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刑法立法

此处刑法立法不是指刑法的成立过程, 而是指客观上的信息障碍导致信息不对称, 使得行为人不知道相关刑法条例的存在而产生的法律上的错误。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情形。

(1) 刑事法规信息的传递瑕疵

刑事法规信息的传递瑕疵指已经颁布生效的法律法规在信息传递方面存在客观障碍。在此情况下, 行为人因无法及时获得相关的法律信息而陷入法律上的错误。例如, 刑事法规公布之日就开始实施, 或登载刑事法规的官方文件、报纸等由于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使得行为人在客观上不能够及时知晓新颁布的刑事法规。

(2) 刑事法规的区域冲突

刑事法规的区域冲突是指不同国家或者一个国家的不同行政区域之间, 对同一行为存在着不同的刑事法规。当行为人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法律管辖区域时, 常常会由于不知道该法律管辖区域内的法律而导致法律上的错误。

(3) 正当化错误

正当化错误是指行为人错误地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刑事法规所允许的, 但是, 事实上却并不存在这种正当化事由。正当化错误可以分类为正当化根据存在的错误和正当化界限的错误。正当化根据存在的错误是指行为人误认为自己行为在刑事法规上具有正当化根据, 但是, 他所认为的根据从来没有得到过刑事立法。正当化界限的错误是指行为人正确地认识到正当化事由的存在, 而且刑事法规允许实施该行为, 但是, 行为人错误地认为他可以超过法律所允许的限度实施该行为。

2. 刑法解释

刑法解释指由一定的国家机关、组织或个人, 为适用和遵守法律,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政策、价值观念、法学理论和惯例对现行的法律规范、法律条文的含义、内容、概念、术语以及适用的条件等所做的说明。由于我们不可能完全通过字面意思了解法律条文, 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其他方式来解释法律。而法律的解释是通过人的主观认识结合客观实际需要而形成的。所以法律解释实质上仍有主观性的。论理解释则很好地体现出了这一法律解释特性:不同的法学家对不同的法律概念和现象或多或少有不同认识。另外, 法定的解释权是属于国家权利机关的。国家机关代表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阶层进行社会的管理。

3. 刑法执行

刑法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 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在执法过程中, 执法机关应该追求公平与效率的平衡。但是, 在实际上的执法过程中, 执法机关可能会过多追求效率。片面追求效率可能会导致行为人对自己实际接受到的处罚有所差异认识。

4. 刑法遵守

刑法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的规定行使权利 (权力) 和履行义务 (职责) 的活动。守法必须是守法者自己主动遵守法律或者是在国家机构强迫下遵守法律。当然, 国家期待的是守法者是自愿主动遵守法律。因此, 法律必须成为守法者内心中的精神力量。由于长期的儒家文化熏陶下, 许多中国人并不以法律为信仰。许多中国人不是守“法律之法”, 而是守“乡土习俗之法”, 心中认可的是道德伦理上的“法”。这就造成了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三、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防控构想

法律属于社会现象, 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因此, 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当前, 只能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以通过以下四方面着手防控。

(一) 法律教育

此处, 所说的法律教育, 不仅是对法律专业人才的教育, 更是对百姓的普法教育。这一方面对刑事法律规范方面的教育尤其重要。因为, 中国人在传统意识中对法律有着错误的认识——打官司是很没面子的事情, 甚至认为刑法是针对罪犯, 而对一般人没有关联。殊不知, 刑法除了惩罚犯罪外还有保护人权的功能。百姓的误解导致法律的普及乃至法律现代化的步履艰难。因此, 我们有必要加强法律的普及, 将正确的法律认识灌输给百姓。当他们接受了越来越多的法律知识, 自然会减少法律上的错误认识。

(二) 法律现代化

法律现代化是指在经济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等过程中, 伴随着以某些显著特征为表现的, 从传统的人治转变为法治的过程。尽管现代化后的刑法是比较符合中国国情的, 但仍没有达到完全一致的程度。例如, 在中国市民社会中, 有人会觉得缓刑是对某些人尤其是对贪污受贿者的偏袒的借口。这种误解正是由于法律现代化过快, 忽视了公民的接受或理解能力。因此, 中国法律的现代必须以稳定为基础, 不可过多地超越了大众的接纳能力, 只有循序渐进的法律现代化才可能减少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三) 刑法市民化

刑法规范具有稳定性、抽象性。但是, 刑法与其他法律一样都是为了规范人的行为。为了减少法律上的错误认识, 在法言法语的前提下, 法律应尽可能地接近市民生活和符合市民伦理道德。笔者认为, 法律来源于生活, 除了行政犯外, 刑法罪名都是与市民社会息息相关的。对于行政犯, 我们也应尽量少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因此,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法律错误认识, 我们有必要使刑法条文市民化。除此之外, 我们还必须在其他的方面中做到生活化, 尤其是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在审理过程中, 我们不应过于学术化或者照本宣科, 而应采用市民容易接纳的方式去表述。这样不但起到了普法的作用, 而且能够纠正他人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四) 刑法讯息及时化

针对由于信息阻碍造成的法律上的错误, 笔者认为有必要使得刑法相关的各类讯息及时准确地传播到全国各地。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消除信息阻碍。第一, 随着科技发展, 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的优势, 即相关部门及时在网络上传播各种刑事讯息。第二, 除了网络以外, 我们不能抛弃了传统媒介作用。我们还应在报纸、官方杂志或者电视新闻上刊登或发表相关讯息。第三, 我们应该在相对偏僻或落后的城镇专门展开刑事相关讯息的普及, 即通过基层人民组织自主传播和学习刑事有关讯息。

四、结语

虽然, 学者对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研究得较少, 但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对刑法之发展有比较重要的作用。通过探究法律的认识错误的原因, 找到合适的方法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减少这种错误的发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法治建设。这种法律上的认识错误就如误差一样, 我们只能是减小而难以消灭它。因此, 我们要对其进行防控, 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

摘要: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的认识与法律规定不相符合, 即在犯罪过程中, 犯罪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以及相关刑罚的认识与刑法以及相关法律的规定不一致。法律上产生的认识错误的原因是由于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造成的。我们可以用刑法教育、刑法现代化、刑法市民化和刑法讯息及时化等方法防控法律上认识错误。

关键词:法律上的认识错误,刑法教育,刑法现代化,刑法市民化,刑法讯息及时化

参考文献

[1][日]泷川幸辰.刑法各论[M].东京:世界思想社, 1951.

[2]张明楷.刑法的基础观念[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5.

[3]郑竞义.法律大辞书[Z].北京:商务印书馆, 1936, 2074.

认识原因 篇6

1. 千百年来, 可供国人了解、认识阿房宫的秦汉时期的文献档案太少。

秦朝时, 由于秦始皇禁止私人著作、藏书, 甚至下令“焚书”, 使秦代史事通过文献保存下来的很少, 阿房宫的文献也不例外。汉代虽然发明了造纸术但尚未普及, 当时的书籍主要还是写在用竹、木制的简策之上, 用这种竹、木作为书写材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文献档案的写作与保存。加之汉末战火的洗劫, 秦汉时期的档案、文献多已亡佚。如今想了解、认识阿房宫, 可供国人查阅的基本上只有《史记》、《汉书》两部正史。文献的缺乏, 使国人不能全面、正确地了解与认识秦朝的历史, 特别是阿房宫的历史。因而, 想通过秦汉时期的档案、文献去了解、认识秦朝和阿房宫, 就会感到史料的缺乏与不足, 这是导致国人对阿房宫考古成果产生分歧的原因之一。

2. 对仅存的《史记》、《汉书》等记载有阿房宫内容的文献能否进行认真仔细的研读, 能否将文献中的记载与考古发掘成果进行认真的对比和研究, 也是导致国人对阿房宫考古结果产生分歧的关键所在。

《史记》是纪传体, 其特点在于只突出对历史人物的记载而不能对历史事件进行系统阐述。记事时, 由于它是以记载人物为中心, 因而会出现“同一事件, 分在数篇, 断续相离, 前后屡出”的情况 (刘知己《史通·二体》) 。《史记》中对“阿房宫”的记载共有18处, 它们分布在4篇之中;记载“项羽屠咸阳火烧秦宫室”一事共有7处, 它们分布在5篇之中。书中对“阿房宫”的记载虽然分散, 不集中, 但从中还是能了解到阿房宫大致面貌的。假如国人能对《史记·秦始皇本纪》中“ (始皇帝) 三十五年 (公元前212年) ……始皇以为咸阳人多, 先王之宫廷小, 吾闻周文王都丰, 武王都镐, 丰镐之闲, 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 东西五百步, 南北五十丈, 上可以坐万人, 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 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 自阿房渡渭, 属之咸阳, 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 欲更择令名名之。”[1]一段进行认真研读, 你不仅能了解到当时为何要修建阿房宫以及阿房宫的总体规划与布局, 正式开工兴建的时间、地点, 甚至还会发现文中有“阿房宫没有建成;建成了, 就想另外选个好名字来命名它”的记载, 此处已明确指出阿房宫没有建成。这表明《史记》关于“阿房宫未成”的记载与阿房宫考古成果之一“阿房宫没有建成”的结论是相吻合的。如果阿房宫已经建成, 无论当年项羽怎样焚烧, 都应有大面积的红烧土、草木灰、炭灰、瓦砾堆积物等遗存, 而阿房宫遗址中没有。另外, 阿房宫火烧与否也还是要看历史文献记载与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发掘。查遍《史记》, 只有《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秦楚之际月表》、《天官书》五篇中共有7处提及“项羽屠咸阳火烧秦宫室”, 整部《史记》没有一处提及“火烧阿房宫”或“项羽火烧阿房宫”。从考古发掘上看, 阿房宫遗址中没有发现大火烧过后的遗存。这表明《史记》中没有“火烧阿房宫”的记载与阿房宫考古的又一成果“阿房宫并未遭到火烧”的结论是相一致的。

3. 长期以来, 国人对阿房宫地理概念的认识不一致, 也是导致国人对阿房宫考古结果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之一。

千百年来, 因缺乏文献档案记载等诸多原因, 国人对阿房宫地理概念的认识模糊不清, 逐渐形成了狭义阿房宫与广义阿房宫之说。

狭义阿房宫, 指的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提到的已经动工兴建的渭水以南上林苑中的“前殿阿房”, 其遗址就是已经发掘确认的阿房宫前殿遗址。该遗址位于西安市以西13公里处的渭河以南, 与秦都咸阳城隔渭水相望。从2002年到2004年, 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全方位、多学科的考古发掘。该遗址的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 南北宽426米, 高度高出秦代地面12米以上, 面积达54万平方米。在这大片的夯土台基上, 东、北、西三面均已夯筑了土墙。鉴于秦代宫殿建筑均建筑在一个夯土台基上, 为弄清楚东、北、西三面围墙内有没有秦代宫殿建筑, 尽管考古队员在这54万平方米的夯土台基上, 将探眼打到每平方米5个之多, 还是没有发现秦代文化层, 没有发现秦代宫殿建筑中不可缺少的瓦当、殿址、壁柱、明柱、柱础石、廊道、窖穴及排水设施等遗迹、遗存。这表明阿房宫前殿没有建成。为查清阿房宫遗址究竟有多大, 从2004年至2007年, 考古队在前殿遗址之外西至沣河6公里、北至渭河11公里、东至皂河2公里、南至汉代昆明池北岸3.5公里, 面积达135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了细致的考古工作, 均未发现与前殿遗址同时代的秦代建筑遗址, 从而确定了未修建完工的秦阿房宫范围与现存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范围是一致的, 即阿房宫前殿遗址就是狭义说所主张的阿房宫遗址, 验证了狭义之说是正确的。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 (始皇帝) 三十五年 (公元前212年) ……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 东西五百步, 南北五十丈, 上可以坐万人, 下可以建五丈旗……阿房宫未成;成, 欲更择令名之。作宫阿房, 故天下谓之阿房宫”这段文字看, 司马迁所记载的阿房宫就是目前已经发掘确认的阿房宫前殿遗址。无论是从该遗址的面积大小及其地理位置上看, 《史记》中的记载与考古发掘之结果都是相吻合的。持狭义阿房宫之说的国人, 通过对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成果的对比研究, 坚信阿房宫不仅没有建成, 更没有被项羽火烧过。广义阿房宫之说在学术界及广大国人中长期流传。广义上的阿房宫, 指的是整个咸阳地区包括前殿阿房在内渭水南北两岸所有秦代的宫殿群。秦都咸阳宫殿群在秦统一前便开始修建了。据《汉书·五行志下》记载:“先是文惠王 (应为惠文王) 初都咸阳, 广大宫室, 南临渭, 北临泾。”之后, 秦始皇在兼并六国进程中, 为了把都城咸阳建筑得宏伟壮观, 开始在咸阳大兴土木。“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秦每破诸侯, 写放其宫室, 作之咸阳北阪上, 南临渭, 自雍门以东至泾、渭, 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 以充入之。”[1]239

4. 历代文人对阿房宫的渲染、夸大, 对国人形成了“误导”, 也是国人对阿房宫考古结果产生分歧的原因之一。

因阿房宫兴建规划中规模宏大, 长期以来被视为秦始皇大兴土木、残暴统治的历史见证, 也使其在汉唐时期文人的记载和描述中越来越被渲染、夸大起来。《史记》对阿房宫工程尚能作比较客观的描述。其后, 有关阿房宫神奇而夸张的说法开始流传于各种文献之中。如东汉班固在《汉书·贾山传》中便有了“起咸阳而西至雍, 离宫三百, 钟鼓帷帐, 不移而具。又为阿房之殿, 殿高数十仞, 东西五里, 南北千步, 从车罗骑, 四马骛驰, 旌旗不挠。为宫室之丽至于此, 使其后世曾不得聚庐而托处焉”的记载, 这表明阿房宫恢宏之势在《汉书》中开始被夸张、放大了。成书于魏晋时期一位无名氏笔下的《三辅黄图》将阿房宫规模继续放大, 其载“始皇广其宫, 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 辇道相属, 阁道通骊山八十余里。表南山之颠以为阙, 络樊川以为池。”可见, 文中已将秦都咸阳的离宫别馆全都划归在阿房宫名下。到了晚唐, 杜牧更创作出《阿房宫赋》这一名篇, 将阿房宫的规模与华丽推向顶峰。汉唐之间的政客与文人为什么对阿房宫如此渲染与夸大呢?其目的就是借阿房宫来以古论今, 告诫当政者不要像秦朝那样大兴土木, 施行暴政, 以免重蹈秦朝灭亡之覆辙。《阿房宫赋》的创作目的也是如此。凡读过《阿房宫赋》的人, 无不被杜牧文笔所折服, 无不被阿房宫奢华所惊叹。特别是文中对阿房宫“纵横绵延三百多里, 遮天蔽日”和项羽“一把大火把阿房宫烧成一片焦土”之描述给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加之国人在借助《阿房宫赋》了解、认识阿房宫时, 没有坚持“文、史有别”的原则, 使国人一直以为“秦时的阿房宫不仅建成, 而且规模宏大”, “项羽不仅西屠咸阳, 而且火烧了阿房宫”。时至今日, 有些国人尚未意识到, 正是这些历代文人对阿房宫的渲染、夸大, 对国人认识阿房宫起到了潜移默化的“误导”作用, 才使国人对阿房宫的认识逐渐偏离了历史的航道, 陷入了脱离历史实际的民间传说及文学创作的旋流之中。当年杜牧创作此篇的本意不是为了“误导”后人, 可它的确在客观上对后人起到了“误导”作用, 使广义阿房宫之说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 使国人在对今天阿房宫考古发掘结果的认识上产生了诸多的意见分歧。阿房宫考古启示国人:观念的历史不能代替历史的真实;传授与探求历史时应坚持“文、史有别”的原则;历史研究与考古发掘也应密切结合互为补充。

参考文献

上一篇:课堂注意力的培养途径下一篇:文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