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状

2024-09-05

世界现状(共12篇)

世界现状 篇1

1. 风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

2003~2007年, 全球风电年均增长率为24.7%, 总装机容量累计达到9 400万k W。2007年, 全球风电累计发出电力2 000亿k W·h, 约占全球电力供应的1%。

2. 北美和亚洲地区风电发展迅速

虽然欧洲仍是世界风电发展的中心, 但2007年当年的装机容量已比不上北美和亚洲国家。虽然德国、美国、西班牙、印度和中国在2007年底分列累计装机容量前5名, 但2007年当年的装机容量美国、西班牙、中国分列前3名。由此可见, 北美和亚洲风电发展迅速。

3. 风电投资和成本持续下降

世界风能理事会研究认为, 风力发电成本下降, 60%依赖于规模化发展, 40%依赖于技术进步。根据欧洲风能协会的计算, 陆上风电的投资成本在800~1 150欧元/k W, 发电成本在4~7欧分/k W·h;海上风电的投资成本在1 250~1800欧元/k W, 发电成本在7.1~9.6欧分/k W·h, 依据资源条件不同而变化。

4. 政府支持仍然是风电发展的主要动力

德国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采用的长期保护性电价政策, 为风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开发商提供担保的上网电价, 并要求电力公司与风力发电开发商签署长期购电合同;英美等国主要采取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 规定在总电力供应量中可再生能源应达到一个目标数量, 从而为风电建立稳定的需求市场等, 同时规定达标责任人;风电价格由市场决定, 该政策与政府的发展规划结合, 形成一个持续性的政策机制;另外, 建立公共效益基金, 支持风力发电的发展, 该基金是风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种融资机制, 通常采用电费加价的方式来筹集, 此政策被许多国家采用;此外, 美国有些州还采取生产税减免, 减少风电开发的成本;荷兰采取绿电交易的方式, 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和支持风电的发展。

世界现状 篇2

 大约世界上10%的人口即六亿五千万是残疾人。他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少数群体。世界卫生组织称残疾人的数量随着人口的增长、医疗的进步以及老龄化在持续增长。在预期寿命超过70岁的国家中,平均每人有8年、11.5%的生命是在残疾中度过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数据显示,80%的残疾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处说,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教育普及率较低的国家残疾人比率较大。平均来说,受教育较少的人中19%是残疾人,相比之下,受良好教育人中11%是残疾人。

 在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中,残疾妇女比男性更多。世界银行估计,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当中20%是残疾人,他们在各自所在社区里是最为弱势的群体。残疾妇女的条件更为不利,饱受性别和残疾带来的排斥。残疾妇女和女童特别容易受到虐待。印度奥利沙邦2004年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残疾妇女和女童在家里都遭到殴打,25%智力残疾的妇女遭到强奸,6%妇女被强迫绝育。

 根据儿童基金会的数据显示,30%无家可归的青年是残疾人。一些国家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下降到了20%以下,但是残疾儿童的死亡率却高达80%,联合王国国际开发部指出,在很多情况下残疾儿童根本无法存活。

 关于残疾人立法的比较研究显示,只有45个国家有反对歧视和其他关于残疾人的法律。在联合王国,伦敦证券交易所金融时报指数超过100的公司,其网站75%没有达到无障碍的基本要求,因此失去了1亿4千7百万美元的利润。

教育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发展中国家90%的残疾儿童没有上学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8年数据显示,全球只有3%的残疾人和1%的残疾妇女拥有读写能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在经合组织国家中,尽管接受高等教育的残疾学生人数在增长,但也不具有代表性。

就业  国际劳工组织称,估计全球有3亿8千6百万适龄工作的残疾人。在有些国家,残疾人失业率高达80%。通常雇主认为残疾人没有工作能力。

 印度推广残疾人就业中心的报告显示,印度残疾人人口高达总人口5%到6%,尽管有残疾人法例提供了3%的政府工作职位,但是就业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印度有超过7千万残疾人,但是只有10万残疾人得到就业机会。

 2004年美国调查显示,只有35%的适龄工作的残疾人实际在工作,相比之下有78%的非残疾人拥有工作。三分之二的失业残疾人表示他们愿意工作,只是找不到工作。

 2003年罗格斯大学研究显示生理、心理残疾的人在美国工作场所中远不具代表性。三分之一被调查的雇主说残疾员工不能有效地完成规定的工作。第二个最普遍不雇佣残疾人的原因是担心其他残疾人设施的开销。

 2003年对美国雇主的调查发现,残疾人设施的费用只有500美金或者更少;73%雇主声称他们的的雇员根本不需要特别的设施。

 2002年调查显示,公司报告残疾人雇员有很高的保留率,可以降低再雇佣的高开销。其他美国调查显示在任职一年后,残疾人的保留率达85%。

 根据美国劳工部报道,数千残疾人成为成功的小企业拥有者。1990年全国调查显示,残疾人自主创业和拥有小企业经验的比率(12.2%)比非残疾人(7.8%)要来的高。

暴力

 在战争中,每一个孩子死亡,就有三个孩子受伤并落下终身残疾。世界卫生组织称,在某些国家,四分之一的残疾人是由受伤和暴力导致的。根据2004年联合王国调查,残疾人更容易成为暴力和强奸的受害人,并较难获得警方干预、合法保护或者预防保护。

世界飞行背包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篇3

世界各类飞行背包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性能参数、市场定位等具有较大差异,参照飞行器分类标准可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分类。按照发动机工作原理可以分为飞机发动机型和火箭发动机型,前者包括涡喷型和涡扇型,典型代表为马丁系列,具有飞行时间长、成本低、安全性好等特点,而火箭发动机型的典型代表是Jet PI公司的H202系列,飞行时间普遍偏短,飞行距离和高度十分受限,但装备质量轻、机动灵活,能快速穿戴,实现“想飞就飞”;按照起降方式可以分为垂直起降型、投放型、滑跑型,典型代表分别为雷电航空系统公司的TP-R2G2系列、伊夫·罗西的喷气翼包、弗瑞特兹·优格的“天空闪光”;按照研发目的可以分为面向市场型和个人娱乐型,由公司研发的各类飞行背包基本都是面向市场研发,定位在对用户进行培训后即可操作使用,目前个别已经投放市场,而伊夫·罗西和特洛伊·哈特门的飞行背包都是具有飞机驾驶经验的飞行爱好者的个人研发,对人员要求较高,基本处于仅供个人使用状态。另外,飞行背包按照所需燃料还可以分为汽油型、煤油型、火箭推进剂型,按照飞行空域还可分为超低空型、低空型、中高空型等。当前,飞行背包正在迎来一个技术不断提升、型号不断完善、市场不断扩大的大好机遇期。

飞行背包的起源

20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同贝尔航空系统公司进行谈判,希望后者研发一款能让士兵飞跃河流、雷区、障碍物的小型火箭提升装置。按照合同,贝尔航空系统公司生产出了使用90%过氧化氢作为燃料,能产生127千牛推力的火箭发动机。1961年4月20日,哈罗德·格拉哈姆成为第一位在世人面前操作飞行背包进行自由飞行的飞行员,此次飞行时间13秒,飞行速度3~5米/秒,飞行距离约35米。尽管当时贝尔航空系统公司已经投入了约38万美元,但飞行试验结果不尽如人意,只有20秒左右的滞空时间,完全无法达到预期,这一概念逐渐被军方放弃。但是,这一具有前瞻性的飞行器却受到了众多飞行爱好者的关注,飞行背包甚至出现在007系列电影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国科学家们在完善飞行背包上已经进行了许多尝试,并且取得了各种成果。虽然这一概念仍具有一定风险,但经过不懈努力,单人飞行梦想已经出现在现实世界中。

世界知名飞行背包

马丁飞行背包 排在2010《时代》杂志50项顶级发明之列的马丁飞行背包是由马丁飞机公司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款实用型飞行背包。其发明人新西兰人格伦·马丁于1981年开始关注飞行背包的概念并着手进行研发工作,1998年建立马丁飞机公司。2008年,马丁飞行背包在美国一次航展上小试身手,国际社会反响令人吃惊。马丁认为它堪比战斗机,或将彻底改变航空业。

马丁飞行背包采用双导管风扇提升升力设计,使用摩托发动机通过汽车风扇皮带驱动两个风扇在酒桶形装置内水平旋转。发动机、燃料箱和飞行员处于升力风扇中间及下方,以降低重力中心,避免在飞行中上下颠倒。主要使用高强度轻质碳纤维制作背包主要构件,在原材料中还添加了少量纤维B(一种复合纤维组织,使被添加物更加牢固),使飞行背包全部重量达到了200千克。飞行背包使用一台容量2升、200马力的V4双冲程汽油发动机,能承载120千克质量,飞行时间约30分钟,最大速度74千米/小时,最高飞行高度可达1000米。该背包可进行垂直起降,适合在其他飞行器无法到达的狭小空间内使用,使用电传操纵技术和弹射式降落伞系统,这使其成为最安全的飞行背包之一。

Jet PI公司H202系列 H202系列飞行背包由美国人特洛伊·温迪格林在其家乡丹佛创立的飞行背包国际公司制造。其发动机使用低燃性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氮相互作用产生推力,燃料箱容量为16.2升,可承载一名体重81.6千克的飞行员,最大速度112.6千米/小时,飞行距离可达402米,飞行高度36.5米,飞行时间23秒。

作为H202改进型的H202-Z飞行背包是目前世界上最轻最小的飞行背包,整机约为56千克,整体质量较马丁飞行背包轻许多,比其原型具有更大的推力、更远的飞行距离和更长的滞空时间。

H202-Z型仍能携带81.6千克的飞行员,最大飞行速度可达到124千米/小时。其发动机能产生近136千牛推力,全部飞行时间33秒,燃料箱容积20升,飞行距离可达762米。

2015年7月,该飞行背包在百度新闻和极客公园发起举办的新飞行时代论坛上由飞行经验丰富的尼克·麦康柏驾驶实现了在华首飞,引起了众多参观者的极大兴趣。

TAM公司的“火箭背带”系列 名为“火箭背带”的系列飞行背包由墨西哥航天科技公司(TAM)生产,该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也是惟一一家使用先进技术和航空材料生产全套定制型飞行背包的公司,其使用特殊蒸馏机生产自己的火箭级过氧化氢燃料。

TAM公司的“火箭背带”系列飞行背包可使用3个不同的火箭发动机和框架尺寸以适应不同飞行员体重,针对不同的平衡性、稳定性、操控性等飞行要求,可选择长、中、短共3种不同大小的燃料箱,同时还有5种控制阀和流速,5种不同的喷管配置,为飞行员定制的碳纤维紧身衣。TAM公司研发的抬头显示型电子控制计时器,还提供5次在定制飞行背包上的飞行训练,以及全天24小时全球技术保障。

nlc202309082136

雷电航空系统公司TP-R2G2系列 雷电航空系统公司在2004~2006年生产的TP-R2G2型飞行背包是TP-R1G2型的后续产品。TP-R2G2型生产了两个型号:TP-R2G2M(单元推进剂型)和TP-R2G2D(双燃料型)。

TP-R2G2M是该公司的旗舰产品,在承载72.5千克的标准飞行员时飞行滞空时间可达45秒。按照飞行时燃料载荷、飞行员体重以及负载和加速度的变化,其实际滞空时间也会不同。TP-R2G2D在承载72.5千克标准飞行员和一个9千克负载的情况下,最大滞空时间为75秒。

两种型号最大起飞重量都是154千克。TP-R2G2使用高质过氧化氢,双推型还能使用喷气推进剂JP4、JP5或JP10。双推型速度达到120千米/小时,飞行距离1112米。

伊夫·罗西喷气翼包 瑞士人伊夫·罗西曾担任过瑞士空军飞行员,退役后在瑞士国际航空公司工作,同时他也是大名鼎鼎的喷气翼包的设计师。其设计的喷气翼包集成了类似飞机机翼的翼面,翼展约为2.4米,并装有4台航模用P200“喷气猫”小型喷气发动机,燃料为煤油。

该飞行背包最初设计只安装2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后来安装了4台。由于碳纤维翼面结构限制了垂直起飞能力,所以该型背包需要从直升机、飞机或热气球上投放。推进系统提供的充足推力能使背包平均速度达到200千米/小时,最高速度可达304千米/小时。伊夫和他的搭档一同驾驶该飞行背包飞行过很多地方,如阿尔卑斯山、富士山、科罗拉多大峡谷等。

特洛伊·哈特门个人滑翔伞飞行背包 特洛伊·哈特门是一名前美军飞行员,其个人手工打造了一款由2台小型涡喷发动机提供动力的飞行背包,该背包的显著特点就是需要同滑翔伞结合使用,由2台最初计划用在无人机上的小型大功率喷气发动机提供动力,发动机捆绑在其背部,通过手中的线控器控制加力,从地面起飞时需要足够大的风才能展开滑翔伞进行加力起飞,所以该飞行背包更像是带有背负式动力的滑翔伞。

哈特门从2008年开始研究喷气翼,后来发展成单人飞行背包。作为飞行背包设计测试的一部分,哈特门在2012年8月成功使其喷气背包以“速度翼”飞行。

动力间产品公司飞行背包 动力间产品公司的飞行背包在1981年7月问世,该公司由俗称“火箭人”的肯尼·吉布森拥有并运营,其飞行背包性能通过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展示中多次得到验证。动力间产品公司已经在40多个国家里进行了700多次飞行展示。该公司的飞行背包不销售,但可以租。

该飞行背包使用非易燃性推进剂以实现362千牛推力。飞行背包可飞行150~200米距离,高度可达20~25米。

弗瑞特兹·优格的飞行背包“天空闪光”飞行背包由德国人弗瑞特兹·优格和他一帮德国伙伴靠微薄的网站广告和捐款资助完成。该飞行背包有可变形的机翼、喷气发动机、起落架、机翼内置油箱,与其说是飞行背包,倒不如说是世界上最小的一款“单人悬挂式飞机”。该背包使用现代飞机才有的机翼形变技术,只是变化范围很小。其硬质翼翼展约3.4米,使用安装在“翼体”内的两台微型柴油涡喷发动机提供动力。该背包内置计算机和电子设备,计算机通过绑扎在飞行员手臂上的8英寸图形接口进行控制。

该背包从地面起飞时使用4个附着在飞行员胸部和腹部的25.4厘米越野轮滑行起飞,具有在草地上的起飞的能力,全重25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61千克。两台强有力的B300F发动机能为起飞提供充足动力。

在2013年6月进行的飞行测试中,“天空闪光”以1.5米高度飞行了35米。全段测试中,由80千克的配重替代飞行员。

虽然仍处于测试阶段,“天空闪光”飞行背包设计要最终实现巡航速度126千米/小时,距离100千米,最大飞行高度3600米,飞行时间1小时。优格对该背包如何实现安全着陆仍闪烁其词,据推测应该是采用降落伞方式着陆。

发展前景

尽管现有各种飞行背包无法像科幻大片一样随时随地想飞就飞,更不能像经典的《红色警戒》游戏里飞行兵一样投入战斗,但这项神奇的发明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一个发展方向就是飞行背包最初发展的各项“正规”用途,例如侦察、勘察、救援等。走在前列的就是马丁飞行背包,飞行速度快、滞空时间长的特点使其可以进入一些从地面难以到达的区域,一些军方、民防机构就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5年11月,迪拜为其消防部门以15万美元的单价采购20个马丁飞行背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批量使用飞行背包的用户,主要用于高层楼宇灾情勘察与救援。马丁飞行背包1分钟内就能飞到1000米高度,超过迪拜最高建筑828米的哈利法塔,其滞空时间可达30分钟,为飞行员提供了充足时间查看火情,并向地面人员汇报。同时,马丁飞行背包还可以进行无人或遥控飞行,一名飞行员可以引领另一个飞行背包到受困人员的位置进行救援,一同飞离火场。由于马丁飞行背包体积仍偏大,不便于运输,实际使用效能仍有待实践检验。

另一个发展方向就是近几年发展迅速的休闲娱乐业。将燃料量和滞空时间这一矛盾解决较好的就是娱乐用水上飞行背包,其采用“就地取材”方式,使用柔软的输水管与背包相连,通过反向喷水提供动力,能长时间在距水面9米左右飞行,现在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高端水上休闲运动。其他火箭发动机的飞行背包虽然已经实现短距离飞行,但依旧是土豪飞行爱好者才玩得起的玩具,单次飞行成本较高仍是制约其市场化的瓶颈。

目前,对飞行背包如何有效进行监管在绝大部分国家仍处于空白,也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可借鉴。随着飞行背包逐步进入市场,航空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出台相关规定。新西兰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很早就为马丁飞行背包颁发了执照,但手续比较复杂,且要求驾驶人员必须拿到飞行驾照方可升空。

飞行背包在国内的研发和市场开发仍处于一片空白,仅有Jet PI公司的H202-Z在华进行过展示,其他型号未见公开飞行。2015年,国内某网站将马丁飞行背包定价到150万元,交货地点在深圳。目前,在国内航空管制仍未完全放开的情况下,该类产品由谁管理、如何管理等问题仍待深入探讨。

责任编辑:彭振忠

世界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篇4

荷兰

拥有大量连栋温室l-2万公顷, 是世界拥有最多、最先进的玻璃温室的国家。已研制出先进的设施环境智能控制系统, 可根据作物对环境的不同需求, 由计算机对设施内的环境因子, 如温、光、水、气、肥等, 进行全面有效的自动监测与调控, 使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不再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荷兰是欧州人口密度最大, 土地资源最稀缺, 因地势低洼历史上常遭水涝的国家, 人均耕地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下, 人均耕地仅0.06公顷, 不到全球水平的1/5而且地处高纬度, 日照短、气温低, 种植条件差。荷兰政府以高度密集的现代技术, 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为中心的现代农业工程, 大规模建设玻璃温室和配套工程设施, 全国已建成10000公顷的园艺温室, 占全国农业可耕地面积的0.5%, 而年营业额却达160亿荷兰盾 (相当于78亿美元) 平均每公顷温室年创产值78万美元, 约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20%, 年出口额达39亿美元, 占全国出口额的50%。另外, 荷兰每年60%的最终农产品销往国外, 目前已成为世界农产品第三大出口国。

日本

是世界上温室面积最大, 而又集中发展塑料温室的国家, 塑料温室面积占温室总面积的96%, 其先进的温室配套设施和综合环境调控技术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近年来在组培环境调控和封闭式育苗技术等方面,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日本的温室设施可以通过计算机将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肥料等控制在最适合植物生长发育的水平上, 所开发的设施栽培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比较全面地对设施内栽培植物所需环境进行多因素监测与控制;产品采后清选、分级、包装、预冷等作业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

美国

温室多数为大型连栋温室, 90%的温室用于生产鲜花和观赏植物。在设施栽培综合环境控制技术方面, 所开发的高压雾化降温、加湿系统以及夏季降温用的湿帘降温系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以色列

依靠先进的设施园艺技术, 在沙漠地带的不利自然条件下, 设施园艺生产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 拥有现代化温室3000公顷, 其生产的温室花卉和蔬菜大量出口欧洲各国。又如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工程, 由于其国土面积狭小, 土地贫瘠干旱, 全国2/3的国土是戈壁和荒漠, 50%的国土降雨量少于150毫米, 地表淡水严重匾乏。为了解决水资源紧缺的状况, 以色列大力建设以滴灌、喷灌为主的农业水利工程, 实施节水灌溉, 强化水资源管理, 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 以色列棉花单产已居世界领先水平, 平均籽棉单产等达5000—5500千克/公顷。其原因除育种和植保技术的贡献外, 棉田全过程生产机械化与全面采用大田肥、水同施, 自动控制滴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1997年以色列棉田滴灌面积几乎达100%, 单产达到5500千克/公顷, 同时对大田水土工程措施和田间土层水肥传输扩散规律, 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 改善地表小气候和控制对深层水土环境的污染等研究方面给予高度的重视。设施农业的产量是露地的几十倍, 甚至上百倍, 水的利用率达到90%。有人形容以色列是“本来缺水, 可是到处都是水”, 这充分说明在以色列设施农业极其发达, 水的利用率极高。

世界学前教育改革与现状 篇5

(一)世界各国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提高,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积极推动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近20年来努力推动的全民教育中,首要目标就是推广幼儿保育和早期教育;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也提出了关于儿童健康、营养和教育有关的要求。

2010年9月27日至29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俄罗斯联合举办了主题为“筑建国家财富”的世界幼儿早期保育与教育大会,旨在通过提高成员国对幼儿早期保育和教育投资及收益的关注,促进幼儿早期保育和教育实现公平、普惠和广泛的发展。

莫斯科会议达成了关于学前教育的十点共识:

1、学前教育是一项权利,为《儿童权力公约》所认可;

2、学前教育是全民教育的基石;

3、学前教育可以改善儿童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儿童的生活质量;

4、学前教育有助于联合国千年发展会议关于消除贫困、教育、医疗等国际目标与共识的实现;

5、学前教育有利于改善小学及以后阶段的入学和表现情况,有助于更多的儿童特别是女童入学;

6、学前教育符合成本效益,通过早期干预来塑造儿童的优良品质;

7、学前教育给在职父母特别是母亲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8、学前教育投资经济回报率高;

9、学前教育对女性劳动力和年长女性的教育有积极影响;

10、学前教育通过消除贫富之间的不平等力图促进公平,从而对打破代际贫穷怪圈起到关键作用。

(二)世界学前教育普及率继续上升,学前教育起点年龄向前延伸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的数据显示,全世界学前教育入学率不断提高,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人数比30年前增加了两倍。1999年至2005年期间,全球学前教育阶段毛入学率从33%提高到40%,全球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人数增加了2000万,总数接近1.32亿人。

欧洲是是世界学前教育普及率最高的地区,当前全欧洲的毛在园率为90.8%。1999年以来,欧洲适龄幼儿毛在园率持续上升,从1999年的76.3%上升到了2006年的91.7%。其中西欧适龄幼儿的毛在园率从1999年的92.8%上升到了2006年的101.6%,提高了8.8%;东欧适龄幼儿的毛在园率则从 1999年的61.4%上升到了2006年的81.3%,提高了19.9%。

1999年至2005年间,南亚和西亚能够享受学前教育的儿童人数增加了76%,撒哈拉以南非洲增加了61%。与此同时,学前教育的性别差距明显低于其他教育阶段。

2001年以来,欧洲学前教育的起点年龄呈现出提前的趋势,当前欧洲绝大多数国家学前教育的开始年龄是3岁。俄罗斯和卢森堡的学前教育开始年龄提前了1年,从原来的4岁提前到了3岁。

(三)各国教师配置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

2001年以来欧洲学前教育师生比基本保持在11左右(除了2003年下降到9.7)。当前,欧洲学前教育阶段师生比最低为6。最高为22,但是大多数国家(22国)在10至15之间。2006年师生比是11.1:但是,东欧和西欧存在差异,东欧的师生比是 8.8,西欧的师生比是14.1。

(四)各国公立与私立的办学格局基本保持稳定

欧洲学前教育总体格局仍然以公办为基本形式为主。1999年以来,欧洲私立学前教育机构的儿童所占的比重有所增长,但增长的幅度很小,在8年里增长了1.5%。2006年全洲学前阶段在私立幼儿园就学的人数比例是21.1%。但是,东欧和西欧之间的差别比较大。2006年,东欧(14国)共有在园幼儿855.3万,其中就学于私立幼儿园的只有24.5万,仅占2.9%;西欧(20国)共有在园幼儿1173.3 万。其中就学于私立幼儿园的有403.0万,占34.3%。由此可知,东欧国家的学前教育几乎全部是公办;西欧国家的学前教育也是公办为主,约66%的幼儿就读于公办学前教育机构。

(五)世界各国在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着各种挑战 幼儿早期保育与教育领域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世界各国政府对幼儿早期保育和教育投入的关注仍然较低。2006年,发达国家学前教育阶段入学率平均为79%,而发展中国家仅为36%。这种贫富分化不仅存在于国家之间,也存在于国家内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入园难的现象,入园难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热点问题,如波兰只有40%的儿童有机会入园。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公平程度仍需提升,幼儿早期保育与教育的贫富分化仍然很严重。

(六)世界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学前教育覆盖面,保障学前教育质量,扩大政府的财政支持,促进提供学前教育公平

各国家正在为提供幼儿保育与教育服务制定政策、建立制度,各国政府通过学前教育法律法规来确保学前教育的执行。英国制定了《幼儿看护标准条例》等法律法规,学前教育机构的班级规模受到严格控制,保证师生比不低于1∶8。俄罗斯各联邦主体对本地区所有的学前教育机构实行每5年一次的考核制度,考核合格后方可继续办学。澳大利亚在2014年之前将建设至少35所儿童和家长中心,其中20所建在边远地区,15所建在城市地区,尤其集中在0-4岁儿童和残障人士人口比例高的地区。日本政府2008年颁布的《教育振兴基本计划》提出,把免费学前教育作为努力方向。日本计划到2013年把儿童入园率提高5个百分点。参考资料: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局2003年-2008年《全球教育概要》报告。

世界现状 篇6

1. 第一阶段,殖民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依靠殖民主义敲开资源国的大门,通过军事、政治、经济等手段掠夺资源丰富的国家的资源,而资源国只能被动地接受掠夺。

这一阶段始于巧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达到高潮。早期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出于对全世界财富的渴望,最早走上海外殖民掠夺的道路,荷兰、法国和英国步其后尘。它们通过对殖民地国家金银和宝石的掠夺来获取全世界财富。掠夺资源的手段多种多样,大都采取以强欺弱的赤裸裸的暴力手段,如武装占领、海外移民、强盗式掠夺、垄断商路、欺诈性贸易、黑奴贸易。

随着欧洲和北美工业化革命以及人口增长,原材料需求大幅增加,本土矿产资源逐渐耗竭,同时由于需要开辟消费品市场,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和跨国矿业经营,对殖民地矿产资源掠夺的范围也逐渐扩大。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掠夺手段以“自由贸易”为主,虽有资本输出,但以商品输出为主,落后国家和地区变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这一时期以英国最为典型,它最先开始和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工厂”,一方面在本国市场实施保护贸易,另一方面强制实行自由贸易。到1870年,英国已经占有世界煤、铁产量的二分之一,若算上其所控制的殖民地国家的产量,则高达四分之三。

随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推行殖民扩张,争夺殖民地和掠夺殖民地财富。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除采取上述手段外,资本输出成为掠夺的主要形式。英国输出的资本中,有一半以上投向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取代英国的世界经济主导地位后,也到处运用所谓美元外交,控制世界各国经济,矿产资源更是其主要目标。

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和瓜分殖民地及其矿产资源的斗争终于达到白热化,并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发动战争为资本输出掠夺矿产资源提供了保证。

2.第二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大批发展中国家纷纷独立,资源国家主权概念被强化,发展中国家进入资源民族主义阶段。发达国家更多采取资本输出方式保障矿产资源供应,并通过各种方式阻挠新兴国家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进程加快,除美国以外的世界主要国家,为恢复国民经济,将经济发展重点放在原材料工业上,矿产资源需求剧增,矿业受到高度重视。此外,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大批亚非国家纷纷独立。在此背景下,老牌殖民主义国家转而采用间接方式,谋求资源利益。在经济上以提供“援助”的形式,通过附加苛刻条件的贷款、投资、不平等贸易、组织跨国公司,甚至参与发展中国家制订矿产资源法等手段,控制并掠夺这些国家的矿产资源,以保障国内矿产资源供应。同时,为阻挠新兴国家发展,在经济上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继续保持资本主义国家在矿业等领域的优势,1949年11月在美国的提议下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组织机构包括咨询小组、调整委员会和中国委员会。其中中国委员会于1952年成立,是对中国实行禁运的执行机构。美国等17个西方国家通过“巴黎统筹委员会”协定,限制向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民族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端技术,其范围包括金属、矿物及其制成品、化学类和石油产品、原子能物质和设备等领域。因此,许多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政治独立之后相当长时期里,经济上仍受发达国家殖民主义势力的盘剥和榨取,甚至仍处于从属和附庸的地位。

伴随着联合国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原则的确立和发展中的资源国联合起来组建生产国或输出国组织,再加上受到罗马俱乐部悲观论的影响,为控制矿业,许多发展中国家发起了国有化运动,矿业立法及矿业法改革也主要着眼于国家控制。资源国政府开始对海外公司采取敌对态度,限制外资勘查开发本国的矿产资源。一些资源国政府采用了直接对外资进行没收和征用等方式,而直接参与或通过其国有矿业公司参与跨国公司的项目,在项目中占多数股权或者进行产量分享或利润分享的形式运用得更为普遍。

矿业国有化在20世纪60年代初具规模,70年代达到顶峰,这段时期世界范围内崛起了大量国有矿业公司。随着国家控制力的加强,国有经济逐步在矿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国有企业官僚、效率低下、技术和管理经验短缺、运行机制不灵活等痼疾逐渐显现出来,加之1973年和1978年世界性石油危机增加了采矿的能源成本,1974年金属价格暴跌,以及发展中国家债务的日益增加,政府再无财力继续投资于矿业。因此,在内因外力的作用下,政府开始进入角色重新定位的调整期。

3.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很多国家对矿业进行非国有化改造,吸引私人投资成为主流。发达国家展开新一轮资源利用攻势,矿业全球化的广度,深度得到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矿业国有化趋势产生逆转。逆转的原因除了对国有企业顽疾的认识外,有的国家也受到了外部压力。80年代初期,发展中国家已债台高筑。同时,世界性经济衰退导致矿产品需求下降,矿产品价格进一步下跌。此外,70年代发展中国对国有公司的大量投入,到80年代开始发现大量矿床,需要注入资本进行开发,但由于当时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困扰和财政赤字泥潭,难以继续投资。为渡过难关,很多国家求助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而这些组织给出的解决方法是将国有企业私有化。当时资源供应紧张论调已经缓解,因此,欧美、亚太及非洲、拉丁美洲都开始进行矿业法改革,对其大型国有企业公司进行私有化改造,并通过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甚至超国民待遇、解除外资股权限制、增加程序的透明性和矿业权安全性以及降低税率和权利金费率等来改善矿业投资环境,吸引私人投资;同时,政府开始调整其在矿业中的角色,从矿业的直接经营者向管理与服务者转换。

由于发展中国家矿业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出于扩大资源和保护本国环境等目的,许多发达国家积极支持本国矿业公司进行海外投资。有些跨国公司为扩大地盘,抢占全球矿产资源,还采取了兼并、购置、资产重组等方式来增强竞争实力。这样,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矿业跨国经营的高潮。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美国政府为确保战略矿产资源长期稳定的国外供应来源,充分利用矿业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采了各种政策和策略,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大量资本输出,主要包括国家资本输出(含军事援助)、对外直投资和间接资本的输出(证券投资和借贷资本),支持众多的跨国石油和矿业公司在海外进行矿产勘查、开发、冶炼和营销,掌握全球矿产资源基地,保证原料的充分供应。

美国等国家在控制矿产资源的同时,继续阻挠发展中国家。它们还继续建立联盟性质的组织,其中有许多涉及矿产资源的安排。1994年4月1日,“巴黎统筹委员会”宣布解散后,美国等国家又于当年7月出台了新的限制措施——“关于常规武器和双用途物品及技术出口控制的瓦森纳安排”。从1996年11月l日起实施新的控制清单和信息交换规则。“瓦森纳安排”声称不针对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不妨碍正常的民间贸易,也不干涉通过合法方式获得自卫武器的权力,但无论从其成员国的组成还是该机制的现实运行看,“瓦森纳安排”都具有明显的集团性质和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特点。

这个时期的矿业投资开放以及自由化的结果是矿业全球化加速,体现在全球化经营的矿业企业数量增加,对外资开放的国家增加,矿业资本市场全球化,各国从政府到非政府组织以及企业各方面合作加强。

4. 第四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资源供求呈现新一轮紧张局势,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并立而行。反全球化的主要手段是资源利益调整。

21世纪以来,因矿产品供需两旺,矿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矿业企业盈利大幅增加。各国处于不同的波动周期中。

一些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对外开放、对矿业投资提供很多优惠的国家,由于政府、社会与企业之间利益分配不均衡,尤其是国家没有获得公平合理收益的问题突出,政府开始重新审视收益分配问题。亚洲许多国家主要通过提高权利金和资源税、征收所得税等方式来提高政府收益;拉丁美洲则主要采取增加收费额度、降低补贴、提高收入税等方式;而非洲各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提高权利金、国家股份、公司所得税,征收可变利润税、暴利税,缩小勘探区、开发区的面积,缩短开发区许可证的时间,开发商要参与当地经济建设等。除了发展中国家希望从上涨的矿产品价格中增加政府收益外,某些发达国家为了增加税收和投资,根据新的矿产品价格,签署了新的法律,例如美国阿拉斯加州。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出现了经济利益驱动下的资源民族主义倾向,强调资源为本国企业或公民控制。巴西、委内瑞拉、玻利维亚、赞比亚、纳米比亚、津巴布韦等很多国家,就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这种倾向。在拉丁美洲,委内瑞拉和玻利维亚为维护资源主权,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出台了一系列国有化政策。在非洲,最具影响的就是南非政府颁布新的《矿产和石油资源开发法》及配套规章《提高弱势群体在南非矿业领域社会经济地位基本章程》,将矿产资源的所有权收归国有,支持和鼓励以黑人为主的弱势群体参与资源工业,最终做到使全体南非人民都能平等地参与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和利用。根据新矿业法,包括外国公司在内的所有正在南非从事矿业活动的公司必须在2009年和2014年以前先后将公司股份的15%和26%转让给黑人公司。

而一些过去对外资开放程度较低的国家,比如阿尔及利亚、加纳、乌干达、肯尼亚、朝鲜、伊拉克、伊朗等,则开始吸引外商投资。它们主要通过修改矿业法,允许外国企业进入或控股矿业企业,同时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以及政府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包括我国、俄罗斯等在内的新兴资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加性对外投资的同时,也开始对外资实行限制,其中以俄罗斯为最。

加强矿产资源行政管理,是很多发展中国家这一时期的另一特点。蒙古、印度尼西亚、吉尔吉斯斯坦、塞拉利昂、塞内加尔、坦桑尼亚、刚果、几内亚等国家开始对矿业项目进行重新审视和整顿。有些国家对过去尤其是外国公司同前政府签署的协议条款进行重新审查,同时对矿业权履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一些不合理的合同或提出重新谈判,或直接取消矿业权。

继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百余个国家修改矿业法以后,目前很多国家进入新一轮矿业法修改周期,此轮修改的目标是调整利益分配及促进可持续发展。因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广泛参与和各国之间互相借鉴,矿业立法更趋理性。如何实现矿产资源利益在国家、企业、社区之间公平合理分配,随着市场状况进行自动诈整,是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

5. 近年来,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书国家和地区加强了对矿业投资的审查和限制,设置矿业投资壁垒;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矿产贸易政策呈趋紧抢势;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引发了新一轮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波及矿产资源和能源领域。

近年来,随着国际并购的活跃,特别是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国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投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纷纷出台新规定,提高外国投资限制门槛,加强了对外国企业的审查和限制,一些欧洲国家也在效仿考虑这方面立法。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投资环境相对清晰透明和稳定,投资保护法律体系比较健全,通过立法对外国企业投资本国企业进行审查和限制,特别是对能源、安全等设立了大量壁垒,相关部门从经济、政治以及社会角度等方面综合衡量。对国外国有企业投资,无论规模大小,还要进行额外审查,具体审查的内容包括国有企业是否受母国政府控制,是否有损国家利益,是否导致不当竞争或对该国行业产生不当控制等。有时,会以影响国家经济安全为名予以反对。

印度、越南等国家为了满足本国未来的矿产资源需求,以及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通过提高出口税等方式对战略性或关键性矿产的出口进行控制。柬埔寨、朝鲜、巴西等国家为了延长本国的产业链,加强下游产业的发展,限制或禁止矿石出口;而津巴布韦等国家则采取激励措施,鼓励矿业企业在矿产所在国进行矿产品深加工;蒙古、南非、赞比亚等国家也表现出了类似倾向。蒙古等国家吸引外资的方式可能会发生明显转变,由以前的直接授予矿业权的方式转变为雇佣外国矿业公司,以工程承包的方式进行矿产资源开采。

世界电工钢专利现状分析 篇7

关键词:电工钢,专利,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中国专利文献检索系统

电工钢亦称硅钢,具有铁损小、磁导率和磁感应强度高等特点,主要用作电机、变压器的铁芯,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软磁合金[1,2,3]。电工钢的制造工艺和设备复杂,成分控制严格、杂质含量要求极低、制造工序长、影响性能的因素多,因此,其产品质量常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特殊钢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4]。电工钢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5,6,7,8],而专利是能够反映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最新动态的情报文献[9,10],已经有企业和研究院所对电工钢专利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11,12,13,14,15]。本文基于提高我国电工钢产业的技术发展水平,为电工钢企业和科研单位提供可行的发展思路,增强我国特殊钢工业整体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的目的,对电工钢领域的专利现状展开具体分析。

1 检索系统、数据库和分析工具

选择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在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DWPI)中,对世界范围内的电工钢专利文献进行检索采集,同时还使用中国专利文献检索系统(CPRS),对我国受理的电工钢专利文献进行检索采集,以作为补充。由于现有的国际分类体系和各国分类体系都没有根据钢的应用领域进行分类,因此,采用关键词结合铁基合金的分类号C22C38,对电工钢专利文献进行采集,期间甄别同族专利,排除杂项,并且关注专利引证情况。专利数据采集时间为1985-01-01-2011-11-08。由于2010年和2011年申请的部分专利文献还没有公开,数据尚不完整,这两年统计结果会有失真。下面采用笔者开发的专利分析软件与人工相结合的方法,对检索样本进行分析。

2 专利申请年度分布分析

自1985年以来,各国关于电工钢的专利申请总量为639件,占特钢类专利申请量的30%。图1给出了电工钢领域专利申请量和申请人的年度分布情况,可以看出,电工钢专利申请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国内申请人的申请量在前期较少,自2000年以来增长迅速,至2010年达到30件。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特钢企业发展迅速,宝钢、鞍钢、首钢、武钢等都加大了对电工钢的开发研究;另一方面也因为国家目前刺激专利申请的政策,促使电工钢行业的从业人员针对质量改进、生产优化积极申请专利,并且也逐渐学会了申请专利来保护自己的技术成果。而国外申请人的申请量在前期与申请总量的发展趋势接近,但是自1999年开始相对有所下降,到2009年为10件,这可能是因为日本、美国等电工钢技术领先国家的技术发展趋向成熟,也与国外自1998年以来发生的经济增长迟缓、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有关。自1985年以来,电工钢领域专利申请人的数量总体也是呈上升趋势,先进的技术逐渐被更广阔的人群所掌握。

3 电工钢主要技术发展分析

改进电工钢性能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添加合金元素、减少夹杂、微观结构改善、夹杂物变性、冶炼方法的改进、热处理工艺的改进、铸轧锻等热变形工艺的改进、电脉冲或电场磁场处理或搅拌、成形后的表面处理等。因1990年之前的专利申请量较少,故取1990年以后的专利申请数据作为样本,绘制了如图2所示的主要技术手段的年度发展情况。从图2可以看出,涉及添加合金元素的专利申请量明显高于涉及其他技术手段的专利申请量,涉及铸轧锻等热变形工艺、热处理工艺的专利申请量紧随其后,并且涉及铸轧锻等热变形工艺的专利申请量自2005年之后增长明显。相对而言,涉及其他技术手段的专利申请量较少。

表1给出了这些主要技术手段在世界范围内的专利分布情况。其中仅有我国鞍钢在2005年申请的“对钢液施加电场能量改善硅钢铸坯质量的方法”的主要技术手段涉及了电脉冲或电场磁场搅拌,该专利针对电脉冲或电场磁场搅拌还未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的现状,提出采用变占空比矩形波对钢液施加电场能量改善硅钢铸坯质量,对我国电工钢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申请人分布分析

图3给出了电工钢专利申请人的区域分布图,其中,日本的专利申请共计338件,占据电工钢领域专利申请量榜首,中国申请人的专利申请共计183件,占专利申请总量的28.6%,排在第二位。可见,我国的电工钢技术已经奋起直追,发展势头迅猛,但是,专利申请数量仅为日本的54%,与之相比差距还很大。其他专利申请量较多的国家还包括韩国、美国、意大利等,这些国家的电工钢技术也都较为先进。

5 主要申请人分析

图4给出了主要申请人专利申请数量的分布情况。申请量排名前三的申请人为:川崎制铁(123件),新日铁(111件),日本钢管(53件),均为日本公司,体现了日本在电工钢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韩国浦项的申请量为44件,位列第四,说明韩国近年来在电工钢领域的投入较大,技术发展较快。我国的宝钢、鞍钢、首钢、武钢等紧随其后,并且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的专利申请量也较高,它们是我国重要的特钢技术科研单位。

图5给出了川琦制铁、新日铁、日本钢管和宝钢的专利申请量年度发展趋势。由图5可以看出,川琦制铁的专利申请量在前期整体呈上升趋势,1998年达到顶峰,之后专利申请量锐减,说明其电工钢领域的技术研究已经趋向成熟;新日铁的专利申请量在前期也呈增长趋势,1992年达到顶峰,之后开始下降,2003年之后,申请量锐减;日本钢管的专利申请量发展较为曲折,其峰值在1996年出现;宝钢自2002年开始申请涉及电工钢的专利,其后专利申请量稳步增长。可见,宝钢在电工钢领域的专利申请起步较晚,尤其是宝钢,在川琦制铁和新日铁等技术趋向成熟的时候,才开始涉入电工钢领域的研究,宝钢目前在电工钢领域仍然进行着频繁的科研工作。

图6给出了各主要申请人的主要技术发展情况(图6纵坐标1-13分别代表:1-川崎制铁,2-新日铁,3-日本钢管,4-浦项,5-宝钢,6-蒂森,7-鞍钢,8-首钢,9-武钢,10-住友,11-攀钢,12-北京科技大学,13-东北大学),可以看出,添加合金元素、铸轧锻等热变形工艺的改进、热处理工艺的改进、微观结构改善是各主要申请人的主要研究方向。相对来说,川琦制铁、日本钢管的各主要技术发展较为平均,而新日铁、浦项等在添加合金元素方面尤为重视。我国在成型后的表面处理、夹杂物变性、减少夹杂、冶炼方法的改进等方面尤为欠缺,而电脉冲或电场磁场搅拌唯有我国鞍钢申请了相关专利。

6 电工钢技术发展脉络

表2给出了电工钢的技术发展脉络情况,其依据冷轧无取向硅钢、冷轧取向硅钢、热轧高硅钢和热轧低硅钢这四大技术领域进行分析,所选取的文献都是这些技术领域被引证频次较高的专利技术文献。

冷轧无取向硅钢方面,JP昭56-3625A通过控制钢板冷却速度和其后的退火以及控制添加剂来获得具有低矫顽力的高硅钢;JP昭59-74258A(川琦制铁)通过增大晶粒尺寸和减少杂质来改进无取向硅钢的铁损;JP平1-152239 A(新日铁)通过夹杂物控制以及磁性退火来制备铁损性能优异的无取向硅钢。发展到1993年,JP特开平6-330338(新日铁)采用磷酸铝、胶体氧化硅、铬化合物等进行表面处理,获得优异的表面性能。

冷轧取向硅钢方面,JP昭58-23414A通过控制锡、锰、铜元素含量来制造铁损优异的取向硅钢;JP昭57-207114A采用控制B含量以及涂敷MgO绝缘膜的方法制备取向硅钢;JP昭59-31823A通过S、Se等结晶成长抑制剂来制备高磁通密度的取向硅钢;JP昭60-92479A(川琦制铁)采用镁橄榄石皮膜制备低铁损的取向硅钢;JP平2-258925A(新日铁)采用急速凝固法制备高磁通密度硅钢;JP特开平5-125446A(新日铁)通过退火调整结晶组织,制备高磁通密度硅钢;JP特开平5-302122A(新日铁)通过减少板厚、平滑表面、增加Al含量、控制N含量,制备磁性能优异的硅钢;JP特开平6-136445A(新日铁)采取了控制退火工艺、锡与铜含量等方法获得了高磁通密度的取向电工钢,其磁通密度B8不小于1.92T;US5288736A采取了控制Mn、S、Se含量等方法,制备的取向电工钢具有非常优越和更均匀的磁质量;JP特开平8-143970A(川琦制铁)采用了控制不同阶段氧化度的方法,制备的取向电工钢具有优异的涂层性能和磁性能;CN1743127A(东北大学)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的短流程生产取向硅钢,节省了板坯冷却过程、减少了烧损、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热轧硅钢方面,US3855020A制备的硅钢的磁导率在10Oe时至少为1850G/Oe;US4116730(通用电气公司)采用含硼的氢氧化镁涂敷硅钢;JP昭6-1136612A添加并控制渣含量;JP特开平6-12702A制备了具有高硅外层的复合硅钢板;FR2731713(于西纳·萨西罗公司)引入了抑制Al、N、Mn、S和Cu并控制工艺温度的技术。

通过对上述专利申请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电工钢领域主要研究集中在冷轧取向硅钢方面,其技术时间段主要集中在1981-1983年和1991-1993年,技术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时间差为10年左右。随着技术的成熟,电工钢已经进入了比较稳定的发展期,所以后续专利文献较少。

7 结语

(1)国内外差距。

自1985年以来,电工钢专利申请量总体呈小幅度增长趋势。在电工钢专利申请中,日本专利申请量占总量的52.9%,在世界电工钢领域占绝对领先地位。日本的川崎制铁、新日铁和日本钢管公司在电工钢领域专利主要申请人中排在前三位,韩国浦项排在第四位,它们是我国钢铁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密切关注的主要竞争对手。我国虽然已经逐渐在拉近与技术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但与日本差距还很明显;宝钢集团在电工钢专利主要申请人中排在第五位,鞍钢、首钢、武钢等也都跻身前十位,不过这些国内企业的专利申请量还远远落后于日本的川崎制铁、新日铁等,并且起步也比较晚。另外,我国仅宝钢公司申请了4件PCT专利(即依据专利合作条约提出的专利申请),这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尤大。

(2)目前技术热点。

在电工钢专利申请中,以添加合金元素为主要技术手段的专利申请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并且明显高于涉及其他技术手段的专利申请量,说明该技术手段是电工钢领域最重要的技术手段,目前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涉及铸轧锻等热变形工艺改进、热处理工艺改进的专利申请量紧随其后,并且涉及铸轧锻等热变形工艺改进的专利申请量增长明显,它们也是电工钢领域较受关注的技术手段,是从业人员广泛采用和进行研究的对象。相对而言,涉及其他技术手段的专利申请量较少,发展也不稳定,说明在电工钢技术改进过程中,这些技术手段的使用和研究较少。

(3)对策与建议。

世界大麦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 篇8

近十几年来世界大麦生产稳中有降, 其面积、单产和总产见表1。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 世界大麦生产从1990年到1998年, 单产变化不大, 主要是总面积和总产变化较大, 整体都呈下降趋势, 8年间总产下降3 885万吨, 降幅22.85%。据加拿大小麦局统计, 2009年全球大麦总产约为19 400万吨, 2012年为20 165万吨。世界大麦面积 (以万公顷为单位) 的分布, 欧洲最大占51.77%, 为3 433.33;亚洲第二占23.57%, 1 560;其后是美洲占12.69%, 840;非洲占6.9%, 459;大洋洲占5.05%, 344.08。

单产 (kg) 以比利时和卢森堡为最高, 约为6 805.5kg/hm2, 瑞士6 502.5、沙特6 349.5、荷兰6 424.5、法国6 015、德国5 895、英国5 775。种植面积 (万公顷) 最大的是俄罗斯1 319, 其后依次为加拿大470、土耳其370、乌克兰342.53、澳大利亚340.8、哈萨克斯坦318.2、美国260、德国226.67、法国168.47和伊朗164。总产 (万吨) 也以俄罗斯最高达2 000, 依次为加拿大1 365、德国1 343、法国1 015、西班牙859、乌克兰807、英国785、澳大利亚567。

二、啤麦生产概况

世界啤麦的生产国主要是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和德国。

加拿大的啤麦生产80%以上都分布在该国的西部地区, 共计约410万公顷, 其中75%~80%都为二棱品种。2007年该国总产量达到950万吨, 多棱仅有80万吨;2008年850万吨总产量中, 精选190万吨、二棱130万吨、多棱60万吨。190万吨啤麦中, 内消35万吨, 出口100万吨, 其余55万吨制成麦芽。2009年大麦总产1 270万吨, 啤麦占230万吨。年均产量为200~250万吨。主要使用的品种是Harrington, 此外还有B1215、Manley、Oxbow、Stein等品种, 其产量见表2。

育成Harrington品种是加拿大的一大成就, 随后其成为世界性啤用标准品种, 是啤麦出口的拳头产品, 2008年该品种达到二棱啤麦面积的87%。其后育成的Stein、Manley等新品种, 千粒重高于Harrington的41.5g, 而浸出率仍可达到79.6%。

澳大利亚作为第二大啤麦主产国, 由于气候干旱、年降雨极少, 使其中部主产区的谷类粮食种植面积仅为1 700万公顷, 只占全国总产面积的2.2%。但该国的畜牧业又异常发达, 由于饲料的大量需求, 大麦发展非常快速, 其种植面积在20世纪50~80年代的30年间, 从41.87万公顷陡增到259万公顷。到了上世纪90年代增加到246.67公顷, 总产也达到396万吨, 但单产较低, 仅为1 590kg。近10年来, 该国种植面积均在253.33~365.8万公顷, 总产261~695万吨, 单产1 050~1 905kg。2000年达到530万吨, 啤麦200万吨, 占39%。啤麦品种主要为Schooner、Chebec、Arapiles, 近年来又引入Fraklin、W12875两个新品种。

此外, 欧盟各国大麦种植总面积1998年为1 153.33万公顷, 其中啤麦总产1 003万吨;1999年1 133.33万公顷, 啤麦1 003万吨;2000年1 093.33万公顷, 啤麦951.7万吨。主产国有德、法、英、丹麦、西班牙和意大利。主要品种为Charinehe和Labea、Plaisant、Esterel, 此外逐步开始使用Regina、Optec、scarlett、Alexis、Prisma, Astoria、Bark、Rifle、Pearl、Decanter和Century等新品种。

三、大麦贸易概况

1. 贸易量

大麦的贸易量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达到2 200万吨, 其后有显著下降的趋势, 其主要原因是欧洲出口量从145万吨下降到65~67万吨。2000~2005年大麦贸易额的数据显示, 由于波兰、罗马尼亚和一些中欧国家的进口减少造成欧洲出口量大幅下降。如前苏联地区主要从地区间贸易解决国内大麦需求;而沙特、伊朗、约旦等国由于节省水资源, 减少大麦种植, 加大进口;亚太地区由于啤酒、饲料业的需求, 增幅也较大;非洲由于经济不发达, 对价格敏感, 无较大变化, 世界主要啤麦饲麦进口额详见表3。

啤麦的主要出口国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加拿大除1993年出口40万吨外, 1992~2000年出口量都在90~140万吨, 其次是澳大利亚60~200万吨, 欧盟为10~70万吨, 而2006年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分别出口75万吨和120万吨。欧盟为了与澳大利亚、加拿大争夺市场采取了各种出口补贴办法, 1998年1~10月间, 每吨从补贴20欧元增加到75欧元, 到了1999年1月又降至58欧元。

啤麦进口国主要是中国, 我国在1997年和1998年的进口量分别为180万吨和150万吨, 1999年进口量也超过200万吨, 2001年降至190万吨。澳、加两国对我国历年的出口啤麦见表4。

2. 啤麦价格

我国的啤麦进口价格在1998年1月每吨为165美元, 同年3~4月降到135美元, 5~6月继续下降至125和115美元, 1999年1月又升到125美元。其中法国麦136~143美元, 加拿大麦166~174美元, 澳大利亚麦162美元, 到1999年3月价格均略有上升。

饲麦价格1998年2月每吨118美元, 同年8月为110美元;1999年1~2月仅为108美元。法国饲麦价格更低, 与上述同期每吨98美元, 8~9月降至65美元, 1999年1~2月又回升至90美元。

四、麦芽生产与贸易

由于世界啤酒产量的迅速发展, 从1950年的3 000万吨飙升至2000年1.4亿吨。全世界麦芽生产也由1987年的1 500万吨增至1997年1 950万吨, 涨幅高达30%。其总量比例分布为:欧洲45%、欧盟27%、北美13%、亚洲9%、南美4%、澳大利亚2%。

世界麦芽的贸易量1990年为310万吨, 1997年增至410万吨, 2000年又回落到380万吨。出口量最大的仍是欧盟, 约为200~230万吨, 其出口补贴每吨高达135加元。加拿大麦芽生产业也在迅速增长, 从1987年的49万吨增至1997年90万吨。澳大利亚麦芽出口量从1990年初的28万吨增至1998年35万吨。

*加拿大的数字为约数。

最大的麦芽进口国是日本, 年进口量达80万吨, 其次为巴西70万吨, 德国45万吨。

五、讨论

首先, 世界大麦的生产自上世纪70年代达到8 666.67万公顷后, 90年代以来, 稳定在6 000万公顷, 总产在1 400万吨。大麦生产对于发达国家发展高峰已过, 而由于发展中国家啤酒工业和饲料的大量需求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其次, 我国大力发展大麦的生产需求具有一定可行性, 理由总结为以下4点:

第一, 我国啤酒生产发展很快, 而作为主原料的大麦近年不仅未增加, 反有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国内的啤麦品质不如国外, 此外国际上又受到大麦进口的强大冲击。因此, 大力发展大麦生产成为了啤酒、麦芽和大麦生产者的共识。

第二、随着啤酒工业的发展, 大量的啤麦需求国外也无法供应, 这点各国生产、销售商都有所意识。如加拿大在1999年论述加拿大麦芽市场时就提到, 目前啤酒的人均消费量捷克为176L, 法国144L, 加拿大和美国为73L, 而中国仅7L, 如果中国人均消费增加1L, 加拿大的库存就完了;增加2L, 澳大利亚的库存就完了;增加7L, 全世界也无法供应原料, 但这都还没有达到世界人均消费水平。

第三、应客观、具体地分析我国啤麦与进口啤麦品质的差异。国内的啤麦品质在一些主要指标上已接近国外品种, 如蛋白质、库值、糖化力、浸出率等, 但在生产上由于个体农户种植多、农场面积小, 不能达到国外大农场的批量生产规模。此外, 产后的烘干、加工和检测手段也不及国外水平, 对品质有一定影响, 品质得不到保证。长期使用进口麦, 总有国麦不如进口的观念, 其实有些厂家已经注意到大农场生产的啤麦与进口麦在品质上是相似的。我国作为农业大国, 大麦单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把品种选育、规模生产、工农业横向联系等有机结合起来, 啤麦品质的改良会逐步得到解决, 加之国家西部大开发步伐的迈进, 我国发展啤麦生产有很大的潜力。

世界高速铁路干线的现状与发展 篇9

高速运输是铁路技术发展特别重要的环节。考察表明, 与欧洲高速铁路网2020年将建设约1万km的同时, 亚洲市场正出现异乎寻常的高速增长。这里除日本准备更新第二代新干线列车外, 可以预见高速列车巨大的销售潜力, 首先是中国和印度。由于向中国的销售, 以及韩国和日本车辆保有量的增加, 亚洲的市场总量已经达到欧洲市场水平。

本文将介绍最高速度高于200 km/h、两站间不停车走行技术速度不低于150 km/h的现有商业运营的高速电气化干线, 以及最近将运行的高速干线。

符合这些线路的国家有日本、法国、德国、西班牙、英国、意大利、瑞典、芬兰、美国、韩国和俄罗斯, 以及巴黎—布鲁塞尔—科隆/阿姆斯特丹高速线 (法国、比利时、德国和荷兰区域) 和“欧洲之星”线 (英国、法国和比利时区域) 。高速干线可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新建专线, 仅用于运行最高速度为250 km/h及以上的列车;

改建线路, 全长或个别区段可运行速度为200 km/h~220 km/h的列车;

改建线路, 全长或个别区段可运行速度为200 km/h~230 km/h的由摆式车辆组成的列车。

2 世界各国高速铁路概况

2.1 日本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运营高速铁路的国家, 1964年开始东海道 (东京—大阪) 高速铁路运输。它的成功运营促进了其他高速干线 (表1) 的建设。2006年初, 新干线高速铁路网由6条专用线组成, 总长度为2 175.2 km, 还包括2条改建线路——山形线和秋田线。高速铁路网扩建计划预计至2013年, 还将建设5条高速线, 总长度为1 141.3 km。

东日本铁路公司推出新型电动车组FASTECH 360S系样车, 是当时世界上正式运营速度最快的车组 (360 km/h) , 并且更可靠、更舒适、噪声更低。

2.2 法国

法国高速干线和机车车辆的设计始于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商业运营成功之后。1981年首次在欧洲运营的TGV列车 (高速列车) , 是经特殊制造的用于巴黎—里昂之间的旅客运输, 最高速度为260 km/h, 后来速度提高到270 km/h。目前这些线路称为LGV线路 (高速运行线路) (表2) 。

未来预计还要在法国国内建设3条铁路线, 长度为1 191 km, 还有2条线路连接意大利 (250 km) 和西班牙 (340 km) 。当高速铁路网扩展计划完成时, 总长度将达到4 500 km。

2007年4月3日, 在法国新线LGV东线141 km区段, 创造了轨道运行574.8 km/h的速度记录。TGV电动车组设计时的计算速度为320 km/h~350 km/h。法国专家称最高运营速度为360 km/h。

2.3 德国

德国第一批高速线路于1991年投入运营, 实现了“城间快车”构想。线路总长度达2 620 km, 包括802 km新建线路, 只用于高速运行 (表3) 。这里允许最高速度为280 km/h (科隆—法兰克福线路最高速度为300 km/h) 。此外, 1 200 km线路区段经改造用于速度为200 km/h的列车运行。在德国国内, 615 km普通线路允许最高速度为160 km/h。ICE系列高速电动车组在这些线路上运行。预计高速线路网将进一步扩展。

2.4 西班牙

西班牙在这一领域的试验被认为是最先进的试验之一。目前, 在西班牙国营铁路 (RENFE) 网内有4条轨距为1 435 mm 的高速线路 (表4) , 运行AVE系列高速列车。2005年2月, 在马德里—莱里达区段采用了最高速度为350 km/h的ETCS/ERTMS 1级欧洲运行控制系统。

西班牙铁路还运用了欧洲速度最快的8辆编组电动车组Velaro E (在西班牙被称为AVE S 103) 。它们由西门子公司为长640 km、设计速度为350 km/h的马德里—巴塞罗那线路制造。新型电动车组实际上是德国ICE 3 车组的方案, 采用分散牵引, 电压为25 kV。持续功率为8 800 kW, 32个轮对中有16个为动力轮对。

建成的长154.6 km的科尔多瓦—马拉加复线是马德里—塞维利亚干线的支线。其设计速度为350 km/h, 而原来的速度只有220 km/h。新线路将实施电气化, 供电电压为交流2×25 kV。新线路马德里—莱里达—巴塞罗那第二阶段 (160 km) 和两区段长180 km的线路的建设已经完成, 并能保证与整个欧洲高速干线网连接。

计划改建个别区段用于组织高速运行, 并建设2条新线:萨拉戈萨—毕尔巴鄂—法国边境和连接西班牙与葡萄牙的雷阿尔城—里斯本线路。到2020年, 高速线路长度将达到1万km, 按照这个指标, 西班牙将位居世界第一。

2.5 意大利

意大利正式运营的高速线路有2条:

新建专线罗马—佛罗伦萨, 长252 km, 用于运营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 以及最高速度为250 km/h的ETR系列动车组;

在建线罗马—那波利之间的第一阶段, 长度为186 km。2005年12月以来运营的高速列车最高速度为300 km/h (表5) 。

高速网的扩建计划将新建复线区段, 设计最高速度为 300 km/h, 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混合运行 (表6) 。还计划开设2条国际线路:都灵—里昂 (法国) 长为250 km (部分区段已于2006年2月开行) ;维罗纳—慕尼黑 (德国) 长为409 km。

2.6 英国

2003年, 英国铁路与欧洲大陆高速铁路网相连。当时干线铁路伦敦—拉芒什海峡隧道 (海底隧道, 从2006年末开始称为高速1号, HS1) 74 km长的第一区段投入运营。这条线路延伸到终点福克斯通, 靠近不列颠高架桥与肯特郡的Фокемджанкшн枢纽。这条高速线路的使用加快了伦敦—布鲁塞尔 (巴黎) 间“欧洲之星”列车的运用。

目前英国有3条线路运行高速列车:

(1) 伦敦—爱丁堡 (东海岸干线) , 长度为632 km, 包括改建线路, 能够运行最高速度为225 km/h的列车;

(2) 伦敦—曼彻斯特 (改建线路) , 长度为296 km, 是长度为642 km伦敦—格拉斯哥 (西海岸干线) 运输走廊的一部分。从2004年开始, 这里可运行最高速度为200 km/h的列车;

(3) 2003年, 拉芒什隧道 (总长度为108 km) 的第一区段长74 km的线路投入运营, 可运行最高速度为300 km/h的列车, 埃博斯弗里特 (国际中转站) —伦敦之间的长度为39 km。

为了在伦敦—爱丁堡全线运行最高速度为225 km/h的列车, 东海岸干线面临改建。预计这项工作将在2010年完成。曼彻斯特—格拉斯哥西海岸干线随后将进行改造, 全线将得以实现运行最高速度为200 km/h的列车。

2.7 瑞典

瑞典高速走廊铁路网 (表7) 由欧洲标准轨距线路组成, 经过重新设计改建, 可运行最高速度为210 km/h 的摆式列车 (其中包括X2000系电动车组) 。该路网可用于客车、货物列车的运营。当前, 瑞典高速铁路网的扩展计划是建设新线和改建既有线, 将最高速度提高到250 km/h。

2.8 芬兰

从1995年开始, 芬兰铁路网只有一条线路运营由摆式车辆组成的电动车组, 最高速度提高到220 km/h:轨距为1 524 km的改建区段赫尔辛基—图尔库长200 km。芬兰高速干线网的扩建计划将于2010年之前改建既有线路540 km, 可运营最高速度提高到220 km/h的摆式列车, 而普通列车的速度为160 km/h。这项措施缩短了列车在芬兰南部城市之间的运行时间, 并且缩短了芬兰至俄罗斯的运行时间。其中, 圣彼得堡—布斯洛夫斯卡娅直至赫尔辛基将采用Pеndolino快速电动车组。

2.9 比利时

比利时是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经过其首都的有“欧洲之星”列车 (布鲁塞尔—伦敦) 和Thalys列车 (巴黎—布鲁塞尔—科隆/阿姆斯特丹) 。1997年12月, 比利时开通了自己的高速线路, 从布鲁塞尔到法国边境, 与法国北部高速交通路网连接起来。结果是, 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至巴黎的列车运行时间缩短至1 h 25 min, 满足了旅客要求到达伦敦的时间为2 h45 min的要求。从布鲁塞尔到法国边境 (里尔) 为35 min。此外, 建设勒芬 (靠近布鲁塞尔) —Бьерсе (靠近列日) 新线, 建设安特卫普—荷兰边境走廊, 改建列日—德国边境既有线路。

2.10 荷兰

目前荷兰有高速线路HSL-Zuid, 从阿姆斯特丹经过Схипхол飞机场和南部城市鹿特丹, 到比利时边境。这条线路投入运用后可提高Thalys列车运营在欧洲北部的竞争力。新线长120 km, 将装备全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ETCS。

2.11 巴黎—布鲁塞尔—科隆/阿姆斯特丹高速线

巴黎—布鲁塞尔—科隆/阿姆斯特丹国际高速线路网的长度为767 km (表8) 。在这些线路上运行的是Thalys多系统高速电动车组。自从完成了长87 km的布鲁塞尔—荷兰边境线路和长125 km阿姆斯特丹—比利时边境的HSZ-Zuid线路, 大大缩短了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和巴黎—阿姆斯特丹的旅行时间。在长56 km列日 (比利时) —德国边境区段投入运营后, 还要新建长167 km的线路和区段用于高速运营。

2.12 “欧洲之星”列车运行线路

从1994年开始, 多系统高速电动车组“欧洲之星”在伦敦—巴黎以及伦敦—布鲁塞尔之间运营, 使用下列高速线路和区段:

法国:LGV北欧走廊的加来—里尔—巴黎部分, 长333 km (巴黎—里尔区段也是巴黎—布鲁塞尔—科隆/阿姆斯特丹线路网部分) ;

拉芒什隧道长50 km;

英国:伦敦—拉芒什隧道区段长110 km;

比利时:布鲁塞尔—法国边境高速线路区段长95 km, 也是巴黎—布鲁塞尔—科隆/阿姆斯特丹线路网部分。

分析欧洲各国家国营铁路实现高速运行的线路, 可以发现所有国家有以下共有的特点:

企盼形成全欧洲高速铁路线路系统;

把最高运行速度提高到350 km/h;

采用最高速度为350 km/h的全欧洲列车运行ETCS/ERTM 1级控制系统;

采用多系统高速电动车组;

采用摆式车辆组成的旅客列车。

2.13 俄罗斯

俄罗斯的高速运输暂时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 莫斯科—圣彼得堡650 km长区间运行的是ЭР200电动车组, 速度可提高到250 km/h。2006年12月, 在利霍斯拉夫尔—卡拉什尼科沃区间创造了俄罗斯铁路的新记录:ЧС200型№ 009电力机车速度达到262 km/h。

在线路经过改造之后, 将组织运行速度为250 km/h的旅客列车。按照俄罗斯铁路公司与西门子公司的合同, 至2009年末, 将向俄罗斯提供8列10辆编组的Velaro RUS电动车组, 命名为“游隼”。其最高速度为250 km/h, 定员600人。机车车辆结构采用原电动车组ICE 3的技术方案, 车体将加宽330 mm。

目前正在进行签订这些电动车组30年技术维护和修理合同的谈判。下一步就是在莫斯科—下诺夫哥罗德线路上采用双系统 (电压3 kV和25 kV) Velaro RUS电动车组。

在2008年10月末去西班牙的访问过程中, 俄罗斯铁路公司总裁В.И.Якунин与Talgo公司总经理约定, 共同研究采用固定编组Тrеn Ноtel Series 7列车的可能性, 这种列车能够通过不同轨距的铁路换轨站, 在莫斯科—柏林快速客运线路上运营。现在正研究在俄罗斯与德国间采用4列~10列这种列车的方案。为了弄清在该线路上采用西班牙机车车辆的技术可能性, Talgo公司提供给俄罗斯铁路公司3辆客车无偿使用, 在此期间在谢尔宾卡试验线进行试验。

2006年4月, 俄罗斯联邦交通部部长И.Е. Левитин宣布, 俄罗斯铁路公司与“高速干线”公司将成立联合企业, 以恢复20世纪90年代建设、后来被停工的莫斯科—圣彼得堡高速交流线路项目。该项目应能够实现最高运行速度350 km/h。

2.14 东南亚地区

目前, 亚洲的高速运输主要是在东南亚得到发展, 由于在这个地区具有长达1 000 km的大容量旅客运输线, 最适合新建专线组织高速列车运营。因此, 开始建设的首先是韩国和中国台湾 (表9) 。

审校者注: (1) 原文为82, 有误。

2004年4月, 在朝鲜半岛运营的首尔—大邱新线, 是建设的首尔—釜山线的一部分。在这条线路上的电动车组KTX的最高允许速度为300 km/h。同时建设长143 km的大邱—釜山区段, 预计2010年开通。还计划从Осонга (大田北部) 到木浦修建一条长约230 km的高速线。

在第一阶段, 韩国采用了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进口的机车车辆。但是, 掌握了先进的技术之后, 韩国机械制造产品计划转向国产。这样, 韩国开始制造自己的提高了设计速度的高速列车HSR 350X。

应该指出的是, 中国有建设高速运输网的宏伟计划。已经制定了建设总长1万多公里新线的计划, 并且在引进国外相应技术基础上生产机车车辆。

其中, 已签订合同将长189 km的石家庄—太原线路电气化, 设计运行速度为250 km/h。同时, 中国铁道部已就采用新干线技术问题与日本公司进行谈判, 用于将来的速度为300 km/h、长950 km的哈尔滨—大连线路。并表示希望将这种技术用于北京—上海和北京—广州线速度达350 km/h的列车上。

2.15 土耳其

土耳其铁路有从意大利MerMec公司购买设计速度为250 km/h的“阿基米德”号检测电动车组的意向。该车组用于检测在建的伊斯坦布尔—安卡拉高速线接触网的参数。

2.16 伊朗

伊朗铁路 (RAI) 正式开通了德黑兰—伊斯法罕复线铁路, 运行速度为250 km/h。着手建设长240 km的库姆—伊斯法罕复线干线铁路, 设计速度为250 km/h。这条线路并入长174 km库姆—德黑兰线的运营。后者为200 km/h的运行将进行现代化改造。伊朗铁路还计划进行长926 km德黑兰—马什哈德干线的电气化改造, 在准备好线路之后, 将允许200 km/h的旅客列车运行。

2.17 摩洛哥

摩洛哥非常重视高速铁路线的修建, 其中包括与邻国之间的高速线。第一阶段与法国SYSTRA咨询公司一起研究了卡萨布兰卡—塞塔特、后来又延伸到马拉喀什的线路。这条线路上TGV列车的设计速度目前为300 km/h, 以后将提高到350 km/h。

2.18 美国

美国没有高度发达的电气化铁路网, 但该国也没有回避保障高速运行的问题。从2000年开始, 运营Acela列车、长733 km的华盛顿—纽约—波士顿走廊改建线路可认为是高速线路。华盛顿—纽约区段允许最高运行速度为215 km/h, 而纽约—波士顿区间最高运行速度为240 km/h。

除了这条高速干线, 还探讨了其他州, 其中包括加利福尼亚的高速运输组织方案。作为长1 100 km的圣弗朗西斯科、萨克拉门托、洛杉矶和圣迭戈 (350 km/h) 城间高速铁路建设的主办方, 铁路管理总局批准成立了财团, 加入的有知名的Parsons Brinckerhoff公司、SYSTRA公司和一些地方公司。预计2020年将开通运营。

2.19 阿根廷

阿根廷总统宣布了长399 km的第二条高速线路的建设招标, 这条线路把布宜诺斯艾利斯—马德普拉塔两个城市连接起来。

预计2009年开通运营。电动车组最高运行速度将达到250 km/h。此外, 竞标者要提出自己的关于建设布宜诺斯艾利斯、罗萨里奥和科尔多瓦高速线路的融资和其他建议。

3 结论

从上述关于铁路高速运输问题的简述, 可得出下列结论:

日本是第一个研发这项课题的国家, 并不断发展自己的高速交通网;

欧洲建立了全欧洲范围的类似的高速铁路网;

旅客运输的形式和范围在扩大, 其中包括东南亚国家和其他地区, 这就能够在居民运输服务领域解决许多课题。

考虑到今后10年内高速线路网长度的明显增加、新线路的建设计划、高速机车车辆的更新和性能的不断改善, 可以看出, 未来无论是国家的、还是国际间的高速铁路运输, 都将是很有希望的。

摘要:介绍了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高速铁路干线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世界地面防空雷达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10

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面临的潜在空中威胁越来越多。“防空”成为各国军事战略的重中之重。如何在千里之外获取空中威胁目标的情报信息,从而为本土防空提供预警和作战数据支持,成为各国防空作战的首要任务。对于幅员辽阔的中国来说,接壤国度的多元性更是对本土防空任务提出了挑战。地面防空雷达作为搜索、监视、识别空中目标并确定其坐标参数和运动轨迹的主要工具,自发明之日起就一直成为现代战争中获取空中目标情报的主要技术装备。在近年来的局部战争中,特别是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都是以干扰和摧毁对方的防空预警系统为先导,目的是先让对方失去耳目,因此地面防空雷达成为战争中最先被攻击的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地面防空雷达在现代战争的突出地位。

1 世界地面防空雷达发展的历史回顾

1.1 早期的地面防空雷达系统

1936年,英国首次将“本土链”警戒雷达部署在本国沿海地区,投入实战应用。1938年,英国组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防空雷达预警网。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已在东海岸建立起了一个由20个地面雷达站组成的“本土链”雷达网。在1940年纳粹德国大规模空袭英国的“不列颠战役”中,英国正是靠“本土链”,在每次德国人空袭前,争取了20分钟宝贵的预警时间,以约900架战斗机抵挡住了德国2 600余架飞机的疯狂进攻。

二战后,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世界地面防空雷达的性能不断提高,其探测距离和精度成倍提高。并且地面防空雷达发展了反干扰技术,如研制了动目标显示雷达和采用机械跳变频技术等。20世纪60年代,各国又陆续研制出脉冲压缩、频率捷变、电扫描等新体制雷达,进一步提高了地面防空雷达的探测性能和抗干扰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根据现代局部战争的经验,对已经列装的地面防空雷达进行技术改造,在探测性能、四抗能力和可靠性上有了质的飞跃,并陆续推出了30多种不同体制的陆基防空雷达,加强本国国土防空网的建设,提高预警监视能力[1]。

1.2 新的地面防空雷达体系

21世纪以来,地面防空雷达技术不断成熟。在各国的地面防空雷达体系中,有源相控阵[2]、三坐标、超视距等各种技术体制形成百花齐放的态势。而且,面对越来越多的空中威胁,各国不惜重金研发和装备各种远程警戒雷达、导引雷达、目标指示雷达、近程低空监视和补盲雷达,打造功能强大、天衣无缝的地面防空雷达网络。

由于自身的用途范围非常广泛,防空雷达可以分为战略级防空监视雷达和战术级防空雷达。前者用于探测弹道导弹和空中高速威胁目标的远程和超远程监视。而后者则用于中程和近程对空监视,某些远程监视雷达也归在此类。本文的研究对象仅为战术级防空监视雷达。

2 世界各国的防空雷达装备和研制现状

2.1 美国

二战后,美国吸取了英国的战争经验,大力发展地面防空雷达网络。目前,美国研制和装备的地面防空监视雷达产品型号最多。远程、中程、近程型号相互配合,整体的地面防空雷达网络体系非常健全,是各国打造自己的地面防空雷达体系的标准。下面简要介绍美国陆军现役的主力防空监视雷达型号。

FPS-117(V)是一套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L波段固态三坐标防空雷达系统,用于远程飞行器探测和提供位置数据、辅助导航、战斗指挥和近程空中支援。该雷达部署非常广泛,其中17部FPS-117(V)3被用于沙特阿拉伯“和平屏障”防空系统;16部FPS-117(V)4作为远程雷达传感器安装在北方预警系统中;4部FPS-117(V)5部署在冰岛。到2004年为止,FPS-117(V)/TPS-77(V)估计批量生产了113部[3]。

AN/TPS-79是一套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S波段固态三坐标战术空中监视雷达,应用于中距离补盲,空中战术管制和海上监视[4]。

ASTAR(先进战术防空雷达系列)雷达为防空监视雷达, ASTAR-2为两坐标型号,ASTAR-3雷达可提供战术远程三坐标空中防御。ASTAR-2雷达可作为防空系统或海岸监视补盲雷达。

HR-3000(HADR)三坐标多功能防空雷达是由雷声公司研制的一部E/F波段相控阵雷达,用于国家防空网或作为防空系统的补盲雷达。该雷达可以自动探测、分类并报读其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目标。

2.2 俄罗斯

目前,俄空军主要装备了P-12、P-14、P-18、P-35、P-37、5N87、PRV-9、PRV-13、96L6E等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防空雷达。从2009年开始,俄空军雷达兵部队开始陆续装备“对手-GE”和“伽马-DE”。但装备数量很少,仅装备了莫斯科特种任务指挥部第32防空军和第6防空集团军雷达兵部队,占全国防空雷达体系的5%~7%。

96L6E三坐标对空监视雷达工作在S波段,具有对空中目标进行探测、分类、截获和跟踪的能力,并能把处理的雷达数据通过电缆或无线电线路供给有关用户,该雷达用于S-300PMU和S-300PMU防空导弹系统。

“伽马-DE”对空监视相控阵雷达用于空军和防空自动控制系统和非自动系统中,也可用作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跟踪雷达。该雷达工作于L波段,它能探测和跟踪空中威胁目标,包括在严重杂波和电子干扰环境中探测高空飞行的信号特征小的空中导弹目标。

“对手-GE”雷达是机动式三坐标相控阵监视雷达,该雷达工作在D波段,其主要任务是探测和跟踪战略战术飞机、机载导弹、小型和低型面飞行器,并测量目标距离、方位和高度。

2.3 欧洲

英国的Martello系列由S713、S723、S734D和S753等4种机动式三坐标系统组成。S723雷达是由BAE系统公司研制、工作在D波段的对空监视相控阵雷达,其中英国有4部S723雷达用于英国地面防空设施(UKADG);S734D雷达是一种D波段机动式或固定式三坐标远程防空监视雷达,主要用于远程防空; S753雷达1993年进入初步的研究和开发阶段。S753是S734D的派生型,但它的机动性比S734D强,重量也比它轻,与S734D相比,其天线的高度降低了四分之一,宽度也减少了一半。它可工作在单一频率或者多频率状态,以提高探测能力。

“指挥官”系列远程对空监视雷达包括AR-325和AR-327。AR-325是由BAE系统公司研制,是一种工作在E/F波段的远程三坐标防空雷达。AR-327是一种机动式远程雷达系统,用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防空雷达战术部署要求,能够在探测性能和快速机动性之间取得平衡,可以在1 h内完成部署。

Master系列是Thales Raytheon Systems研制的固态、可运输雷达,用于空中监视。Master-A是一种多功能空中防御雷达;Master-M是一种远程预警雷达;Master-M3R是一种在仰角进行电扫,而在方位上进行机扫的多功能雷达,用于远程空中防御和弹道导弹防御;Master-S是一种采用E/F波段固态传感器的雷达,用于探测中空、低空和超低空的飞机,还可用于点防御和区域防御或低空补盲;Master-T是一种功能强大的远程战术三坐标雷达,用于空中监视和防空。

2.4 中国周边国家

J/FPS-3是由日本三菱电子集团自主研制的三坐标相控阵防空雷达,是日本地面防空“巴其”(BADGE)系统的主要对空防御/拦截控制雷达。

J/TPS-102雷达是由日本NEC集团研制的一种机动式近程防空雷达,该雷达用来补充日本地面防空“巴其”(BADGE)系统中的固定阵地雷达。

NPG-880雷达是由NEC集团研制的固定式三坐标防空雷达。

MPM-510雷达是日本NEC集团生产的高机动性系统,是NPG-880派生出来的新型三坐标雷达,工作在E/F波段。

GRL600(INDRA-I)雷达是由印度Bharat电子公司研制的D波段机动式全相干低空监视雷达,主要用于防空系统中的补盲作用,除监视外还用于局部区域警戒和目标指示。

GRL610(INDRA-II)雷达是由印度Bharat电子公司研制的D波段机动式全相干低空监视雷达,用途和INDRA-I相似。

PSM-33 MK Ⅱ雷达是由印度Bharat电子公司研制的E/F波段可运输型三坐标防空控制和报告空情雷达系统[3]。

各国防空雷达性能参数见表1。

3 未来发展趋势

经过了70多年的发展,地面防空雷达技术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威胁的变化,雷达与反雷达的斗争日趋激烈。为了对付未来的电子干扰、反辐射导弹、低空突防和隐身飞行器等四大威胁,地面防空监视雷达必须进行革新和突破,开发新体制和新技术的才能在日趋复杂的作战环境中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满足现代防空作战的要求。

总体来说,地面防空雷达的发展趋势有如下几点:

3.1 采用多功能相控阵体制

逐渐抛弃抛物面反射天线,全面采用多功能的相控阵体制,不仅提高雷达的作战距离,扩大雷达的目标数,同时雷达的生存能力和可靠性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3.2 高机动性

高机动性能的防空雷达倍受重视。虽然大型固定式防空雷达性能强大,功能齐全,但复杂而庞大的结构、较差的机动性,往往成为反雷达武器的首选攻击目标。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为了增强雷达的战场生存能力和移动作战能力,各国都很注重防空雷达的机动性能。

3.3 重视低频防空雷达

低频防空雷达重新得到青睐。在现代雷达的四大威胁中,反辐射导弹和隐身飞行器无疑是最大的麻烦。由于低频雷达的波长特性,使得反辐射导弹的跟踪精度大为降低,而且隐身飞机的隐身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国外这些年再度出现重视发展低频防空雷达的倾向,如俄罗斯最新型的“对手-GE”雷达就是工作在L波段。

4 结束语

面对日益严峻的战场环境,提高防空雷达的反隐身和抗干扰能力,有效提高防空雷达系统的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一点上,美国陆军认为雷达组网是最有希望的反隐身和抗干扰途径。通过对干扰源和隐身目标的多站定位,充分发挥体制对抗的优势,是地面防空雷达适应未来战场环境的有效途径。

摘要:文中回顾了世界地面防空雷达的发展历史。如今,日趋复杂的作战环境迫使各国不惜重金研发和打造功能强大、天衣无缝的地面防空雷达网络。文中主要介绍了战术级防空监视雷达,并通过对各国多种现役装备的雷达系统进行对比,预测了地面防空雷达研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防空雷达,战术级,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Ralph Strong.Radar:The Evolution Since World War II[J].IEEE A&E Systems Magazine,Jan.2005.

[2]胡明春.开放式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J].现代雷达,2008,30(8):1-4.

[3]罗群,周万幸,马林.世界地面雷达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世界现状 篇11

关键词: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

前言:“文化走出去”战略在我国实施以后,业界人士分析和考察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英语世界里的翻译情况和接受的能力,研究表明:我国在英语世界里的现当代文学翻译不是特别成功,某些方面还是很薄弱。所以我国学术界应当了解现当代文学翻译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中国文化走出国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英语世界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的翻译模式

英语世界翻译在我国现代化文化中,各个学者的翻译见解各不一样,而且很多学者认为大概的模式有四个部分:①商业翻译;②学术翻译;③政治动机翻译;④个人翻译。在此翻译之中,每种模式的翻译出版社、发起人、翻译者、读者的群体都各不相同。

(一)学术翻译模式

所谓的学术翻译其主要的发起者是翻译者,而受众往往是出版设以及在校学术或者学术研究学生,翻译的作品通常带有导读、注释、难题汇编,同时还提供一些与原作品有关的背景信息、评论、注释,对于研究者而言,附加的内容很有价值,但是读者却觉得啰嗦。此类典型的作品是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中国新小说系列》。

(二)商业翻译模式

商业翻译的发起人既可能是译者,也可能是文学代理,还有可能是出版商,他们希望他们的作品会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但是这个愿望实现的可能性很小,此类典型的作品是柯林斯出版集团出版的《莫言》[1]。

(三)政治动机的翻译模式

政治动机翻译的发起人一般是出版社,这种类型的原作有的文学价值很高;有的文学价值不高,但是却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此类典型的作品有杜迈克翻译陈冠中的《盛世中国》。

(四)个人翻译

个人翻译的发起人一般是译者或作者,因为译者对于文学的浓厚兴趣,而不是出于某种商业利益,翻译的出版社有可能是大学出版社或者商业出版社,此类典型的作品是蓝诗玲翻译的韩少功的小说《马桥词典》[2]。

二、汉英译者很少

在英语世界里,翻译中国文学的有以下几类:张爱玲作为母语是汉语的学者,Julie Lovell作为母语是英语的学者、而葛浩文夫妇的母语则是英语和汉语双语学者。当前,由于我国政治经济快速发展,其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文化作为我国软实力的代表,在国际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中国文学的英译传播文化,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汉英译者发挥着重大撒作用,但是,就其译者的群体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现状不是很乐观。

在美国,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英译,翻译市场的空间很小,尤其是亚洲国家。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美国,中国文学翻译市场狭小,不被人们所认可。其次,因为中美之间的特殊关系,美国读者对于亚洲国家的文学不了解也不感兴趣,在台湾、香港、以及中国大陆的小说和诗歌真正能使美国读者感兴趣的很少,大部分出版商可能会对中国的某位作家感兴趣,和对某本书感兴趣,但是他们却没有足够的热情,在市场上,也很少进行推销。

英语世界里的中国文学翻译,除了个人翻译和合作翻译之外,还存在一种翻译形式,既从事汉英文学翻译的大多对中文不了解,一般和讲汉语的学生或学者共同翻译,由于翻译者的能力各不相同,所以翻译的质量也不尽相同[3]。

三、选材广泛,缺乏系统性

在英语世界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材广泛,但是却缺乏系统性,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现代文学经典的作品翻译

在众多的现代文学作家中,鲁迅、老舍和萧红的作品备受英语译者的欢迎,在英译版本里,鲁迅的小说最多。

(二)现代文学史重新经典化的作家作品翻译

典型的是张爱玲的作品翻译,张爱玲在被评为当今中国最优秀的作家后,她的作品《金锁记》、《倾城之恋》、《流言》相继被译为英语,还有其它重新经典化的作家:例如沈从文、钱钟书和金庸[4]。

(三)台湾作家作品的翻译

在英语世界里,当代的文学翻译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大陆,也有港台的作品翻译,例如陶忘机,美国的翻译家,一直从事于台湾作品的翻译。在英译方面,与大陆文学作品相比较,台湾的文学作品发展空间更大更广,这些都因为蒋经国基金会对中国文学的强大支持。

(四)现当代中国诗歌的翻译

与小说相比,现当代的中国诗歌的翻译占的比重很小,尽管如此,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例如,朦胧派的代表人物有顾城、北岛、多多等诗人。他们一方面自己非常努力,不断去寻找译者进行翻译;另外,这些英美学者充满了对中国现当代诗歌兴趣与爱好,其积极主动的翻译为英文。

(五)中国禁书的翻译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由于其内容与社会的敏感话题有关,被视为禁书。不管这些文学作品的价值怎样,西方出版社对其都很感兴趣,他们仅仅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以此获得商业利益,对于作品价值却毫不关心[5]。

(六)当代中国作家作品的翻译

以英语为母語的国家里,做选择成为翻译的作者有莫言、高行健还要余华。之所以选择他们作为翻译者,其主要是他们在世界的影响力所致,其电影在国际上得到了良好的评价,例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余华的《活着》,这些作品均被当做经典翻译成为其他语言,这也不乏英国出版社、媒介人等。当然,这也离不开他们作品的本身艺术性和精彩内容,其本身的文学价值也是其被翻译成为英文的重要原因。

nlc202309020814

总之,从选材来看,选择广泛但却缺乏系统性,一方面,由于作品的选择受学术界的影响;一方面由于作品的文学地位是否被认可,之所以张爱玲的作品得到了翻译并广为流传,与其文学价值是分不开的。

四、翻译作品的接受情况不容乐观

要想知道中国的文学作品在译入国家里的接受和传播效果,主要是通过看其销量如何,还有最直接的就是在书店和网上的销售情况,但是结果令人们很失望,在英美国家的图书馆里,中国现代的文学作品少之又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因为读者对于亚洲国家了解的有限而且还缺乏兴趣,还有一些西方学者对于现当代中国文学有偏见,他们用他们本国的标准来衡量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认为中国的文学作品在艺术性方面有所欠缺。

其次,中国的作家應该从自身找到原因,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作家始终遵循艺术应当服务与政治的写作原则,受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现当代的小说家大多不懂外语,以致写作方面缺乏国际视野,此外,他们共同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写作技巧,对于汉语写作和文学创作的优良传统没有继承好,现当代的中国作家写作粗糙、松散和拖沓,还需精心打磨[6]。

最后,缺乏优秀的汉英译者,这是制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因素之一,优秀的作品却没有有能力的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质量水平不仅决定着英语读者对于中国作者的看法,还会影响到对中国所有当代文学的看法,因为一些读者对于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了解的很少,如果译者译的不好,读者会认为是原创作品的原因,不会想到是因为翻译的原因,例如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他的成功与优秀的翻译者对其成功的翻译是分不开的。

结论:在英语世界里,中国的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造成这种局面,有着诸多的原因,学术界应当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通过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模式和翻译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此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中国文学走出国门,融入到世界。

参考文献:

[1]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熊猫丛书,英译中国文学研究[D].博士论文,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2]何碧玉、毕飞宇,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路还很长[J].东方翻译,2011,6(5):59-64.

[3]郑华,国家赞助下的中国文学对外译介[C].会议论文,北海:新时代语境下的中国翻译研究与教学学术研讨会,2012.

[4]马琳,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传播困境与突围[J].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8(5):224-228.

[5]舒济,老舍著译目录[J].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8(4):334-339.

[6]王宇,世界文学与中国[J].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8(6):10-12.

世界现状 篇12

根据联合国统计, 到2025年, 2/3的世界人口可能会面临水资源短缺, 因此水处理技术将会越来越得到重视, 这包括了高效率的水资源管理和污水处理。例如:在北美尤其在加拿大, 水管理及污水处理设施的面临的问题十分急切。63%的目前运行的设施都在超期运行, 他们的平均运行时间已经达到18.3年。其中52%污水处理设施在超期运行。在美国的干旱地区, 对海水淡化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局限在于效率, 而随着淡水的短缺, 这些局限逐渐被淡化和忽视。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拥有巨大的前景, 许多国家都在实施水处理的政策和项目。根据全球知名增长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的预测, 至2010年, 全球水资源管理和污水处理技术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 500亿美元。

目前先进的水管理和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包括了循环用水、反渗透海水淡化和臭氧化等。例如, 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正在迅速占领的大型设施市场, 而这一领域过去主要以热工过程设备为主。处理效率的提升和渗透膜价格的回落, 促使反渗透海水淡化市场在过去5年中迅速发展, 现在应用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已不再是小规模的工厂, 大型反渗透海水淡化厂已是司空见惯。

在污水处理方面, 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在生物发电领域提出了一种新的旋转生物电化学接触器, 这项技术能够将已经运用于污水处理行业30年的旋转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的效率提高15%;此外, 一种能够处理高污染废水的技术也已经问世, 这种技术能够处理污染物浓度超过300 000 ppm的污水, 而处理成本仅有原先通过储存和化学处理方法的1/10。这种技术目前被认为是最简单、最易于使用及经济的处理技术, 每吨污水的处理成本约为1美元。

中国目前同样也面临巨大的淡水短缺和水污染的问题。作为一个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最小的国家, 必须采取措施以避免未来严重危机的发生。中国北方缺水问题极度严重, 因此国家启动了浩大的“南水北调”工程, 整个工程耗资达到几十亿美元, 预计2050年建成。污水问题同样困扰着中国, 估计有3亿人口的饮用水是被污染的。2004—2008年, 污水排放量年增长率达到18%, 从482亿t增长至572亿t。Frost&Sullivan预计在2010年, 中国的污水排放将达到640亿t。中国持续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增长, 是导致污水排放量连年上升的主要原因;而与此相对的是, 中国的污水处理厂却基本上未能实现满负荷的运行。以2008年为例, 中国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污水量仅仅达到的设计负荷的64%, 主要的原因在于运营费用过高。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的污水处理行业将需要更多的投资和更先进的技术。在第11个5年计划之间 (2006—2010年) , 政府预计在水处理方面投入超过3 000亿元人民币。截至2009年, 中国一共有1 572座污水处理厂, 同时有2 063家在建。

上一篇:陶瓷艺术专业继续教育下一篇:套期保值的合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