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成校论文(精选5篇)
农村成校论文 篇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点在“村”、重点在“农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 要求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这是因为农民素质的高低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起主导性作用。
一、我校农民培训的现状
近年来, 我校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各种方针政策的推动下, 结合本地实际, 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各项农民培训, 每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2 500人以上、农民创业培训在430人以上、农民致福工程培训在300人左右、各类本地企业员工的岗位培训在3 600人以上、各类取证培训2 000人以上。培训合格率已达到95%, 培训后就业率已达到90%以上。不仅缓解了本地劳动力市场的紧缺程度, 提高了农村劳动者转移能力和进入企业岗位的竞争力, 实现稳定就业, 而且充分地发挥了我们作为乡镇成人学校和农培学校的作用, 对于提高本地农民整体素质, 切实增强农民收入, 具有较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为了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我校在培训内容上更注重结合本地实际和本校优势, 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开展新型农业实用技能培训、农民基本权益保护、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政策、法律和安全生产常识、职业道德、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如我校正在尝试推进的人力资源规划, 就是以为当地企业引进和培训各类人才为主要目的。
二、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
1. 农民的平均学历及接受培训的比率较低
根据以往参加培训的农民的学历统计, 初中学历占培训人数的65%左右, 高中及以上学历约占培训人数的10%, 小学文化及以下占培训人数的25%左右。也就是说文盲虽然少, 但是接受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数还是相对偏低的。大部分人以种植业为主, 参加过正式培训的人数还远不到50%。
2. 农民对培训的认识不足, 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宣传发动力度不够。由于宣传工作不是很到位, 大部分农民对我校开展的各类培训工作了解不多、认识不足, 培训显得多少有些被动, 即使告之是免费提供培训服务, 主动报名参训的人也很少。二是受小农意识影响。有些农民受到传统理念的束缚, 形成了落后的观念和思想, 目光短浅, 对今后的发展根本就没有长远的打算。他们很难从自有经验和传统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 从心底里产生抵触情绪, 不愿接受正规的素质培训;有些则认为自己年龄已大, 不愿意再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更有甚者, 则只愿意跟着亲戚朋友学, 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学到真本事。
3. 农民培训内容相对有些狭窄, 针对性不强
长期以来, 农民培训一直以农业实用技术 (种植业和养殖业) 为主, 而且由农业部门制定相关培训内容, 这一做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的需求。随着农民向产、加、销综合生产经营方向的不断扩展, 应拓展和延伸培训范围, 拉长农业技术服务链。同时, 应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 开展菜单式培训,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这样的培训如果仅仅依靠我校的力量, 往往难以胜任, 需要多个部门联手实施, 实行资源共享, 才能切实有效地开展起来。
4. 农民培训形式单调, 培训效果不佳
农民的文化水平和专业基础较差, 但培训形式基本以课堂理论传授为主。虽然聘请相对应的专家进行理论指导和讲解, 但是培训形式和内容仍显单调, 致使培训效果不太理想, 缺少实地观察和个别指导。大部分农民在参加培训后并不能很好的提高实际的技术能力水平。
5. 培训转移力度不够
根据我校对劳动力就业市场需求的调查和研究, 就目前的培训现状而言, 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和农民的实际需求。还需要搭建和健全培训与就业对接的平台, 使一些失地农民的培训转移度进一步提高。有的农民认为, 即使通过了正规培训, 学会了一技之长, 到头来还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因为单纯的培训解决不了最根本的实际问题——就业问题。
6. 专业技术师资力量、数量不足
专业教师对农民的理论传授和技术指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农民对于所学知识是否能够理解、消化, 以及能否转化为经济效益, 直接显示着我们培训的效果。因此专业技术教师的师资力量和数量对培训成功与否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三、农民培训的发展新策略
1. 树立农民培训理念
各级党委、政府、农业培训学校要从解决“三农”实际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 加大宣传力度, 要让农民了解到培训给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的巨大好处。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国家的各项农民培训的优惠政策, 让农民真正了解培训的重要意义与内容, 转变农民的落后意思与观念, 提高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在最大范围内让尽可能多的农民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
2. 创新农民培训内容
据农业部统计数据, 我国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农业劳动力的0.71%, 现在我国每7 000亩土地才有1名农业技术人才, 每7 000头牲畜只有1名兽医人员, 每万亩森林仅有0.53个林业专业技术人员, 每万名农业人员中只有1名农业科技人员, 这种状况使得我国现有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的70%因人才瓶颈制约而无法推广, 科学技术进步因素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只有30%。因此, 在农民培训的过层中, 要切实贴近农民实际, 增加农村实用新技术的内容, 满足农民的各种需求。例如, 我校根据本地及本校实际情况, 开展大棚蔬菜栽培、水产养殖、果树嫁接、农产品经纪人、绿壳蛋鸡养殖等培训, 及时有效地将国家的农业新政策、新品种、新肥料、新技术传授给农民, 帮助他们学习, 来提高农民培训的效果。
3. 创新农民培训模式
农民培训仅以理论传授是不行的, 必须要将技能培训放在首要地位, 以实用性、适用性为主要目标, 使得农民培训之后就能马上应用, 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根据农民的学历层次、技术水平、年龄结构及行业特点, 通过短期培训班、现场授课、合作社+农户、课后建立跟踪服务指导等培训形式, 为农民提供多种多样的知识与技能。如我校重点推进的绿壳蛋鸡养殖培训计划, 就是在摸索一条新形势下的农民培训模式, 不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提高师资水平, 创新培训模式, 提高输出质量, 优化输出结构。
4. 建立农民培训信息平台
首先, 结合我校实际, 依托政府与基层各级各类部门, 发布农民培训的通知, 适时适地为农民提供培训, 满足农民的需求, 提高农民培训的含金量。
其次, 建立农民创业档案, 对参加培训的农民不但要传授理论知识, 更要为农民在实践操作中解决困难。如我校的创业培训, 为每个参训农民制订创业计划, 跟踪服务指导, 建立完整的农户资料档案。
最后, 要为农民创建一个农业知识、农产品交流的信息平台, 使农民可以自主学习, 并对当时当季的农产品走向有一定的了解。如我校进行的致福工程培训, 就是以引导农民能够自主上网, 利用网络资源为主要目标。
摘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 乡镇成人学校如何开展农民培训, 从而能配合政府切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是新形势赋予我们成校及培训学校的新任务。我校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小小的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农民培训,现状,新策略
参考文献
[1]李文清.广东农民教育需求特点与发展策略[J].成人教育, 2009 (8) .
[2]杨吉生.吉林省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成人教育, 2009 (7) .
农村成校论文 篇2
【关键词】生态牧业;循环养殖
1 基本情况
建于2004年8月的真武镇生态牧业园,现有面积140000平方米,园区内辖东方奶牛场、兴隆牧场、真东奶牛场三个小区。目前拥有大小牛舍2600平方米,饲养奶牛568头,其中成年母牛400头,幼仔168头,已投入资金850万元。目前日产鲜奶5500千克,预计到今年底栏存奶牛将达到600头,比去年同期增加64头。园区规划建成后,总投资1000万元,达到占地333333平方米,拥有成年母牛800头,日产鲜奶9000千克,其中兴隆牧场小区以奶牛生产、牛粪还林、蚯蚓养殖多种经营为特色,实现栏存奶牛212头,经济林66667平方米,林间养殖蚯蚓40000平方米;真东奶牛场小区以奶牛高效饲养和牧草高产栽培为特色,实现奶牛栏存169頭,头年均产奶量6800千克,种植牧草100000平方米,结合应用人工授精与胚胎移植技术加快母牛的扩繁;东方奶牛场小区以奶牛生产、粪水依次用于水生饲料和水生蔬菜为特色,实现栏存奶牛187头,种植水生饲料20000平方米,水生蔬菜20000平方米,水产养殖20000平方米。园区目前已被省确定为无公害畜产品基地、扬大乳业奶源基地。鲜奶主要销往伊利集团、扬州大学实验牧场。
2 主要做法
2.1 科学规划循环经济型农业园区循环链
鉴于我镇园区牧业畜禽粪便无序排放,农业秸秆无序焚烧既对环境造成污染,又浪费了大量资源。为改善环境,整合园区资源,变废为宝,用循环经济理念打造现代畜牧业,用循环经济模式推进园区建设,以高科技、高品质、 高效益为切入点,规划设计了高产奶牛繁育区、淡水鱼养殖区、草鸡养殖示范区、牧草种殖示范区等若干个板块小区,积极倡导入园企业开展资源循环利用;通过奶牛过腹还田,形成“牧草(秸秆)— 畜禽—粪便(有机肥)—还林—牧草(秸秆)”的资源循环链条。
2.2 组织实施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项目
运用合理的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技术,一方面保证奶牛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促其健康生长;另一方面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养殖场粪便污水综合治理,采用干清粪工艺,实现“干湿分离”,使干粪与尿、冲洗水分离,干粪堆制成有机肥,水经处理达标后还田或排放。按照年畜禽粪便排放量 5000吨,每吨畜禽粪便可生产有机肥 0.4 吨计算,可生产有机肥 2000 吨,对外销售产生效益320万元。肥料还田后土地肥力增加,粮食作物及牧草产量提高,增加了农民收入。作物秸秆和牧草资源充足也反哺了奶牛养殖业,形成了牧业良性循环。
3 取得效果
3.1 经济效益
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实现了农民增收。据粗略估算,园区年产自用有机肥1545吨,年产液肥1.65万立方米,为养殖场户增收节支56万元。奶牛除主食的精饲料外,必须要补充粗纤维以助消化,秸秆对于奶牛来说是上等的粗纤维食材,以一个奶牛场200头奶牛为例,一年要消耗秸秆350吨左右,企业给农民的收购价为0.24元/千克,农户毎667平方米田能增加120元左右的收入,足以购买化肥农药。而奶牛场仅此一项就节约饲料成本10万元。
3.2 社会效益
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也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可改善牧业产品结构,丰富市场供应。
3.3 生态效益
一是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大量作物秸杆被综合利用,从根本上缓解了焚烧秸杆造成的大气污染;发展生态农业,改变了农村过去的 “脏、乱、差”现象。
二是改善了土壤物理结构。通过施用沼渣沼液还田、还林,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有效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缓解了土壤氮、磷、钾比例失调的矛盾,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循环发展。
4 结语
生态文明主张以循环生产模式替代线性增长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延长产品和服务使用寿命、废物再生资源化等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曾指出:“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胡锦涛同志更是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目前真武镇生态牧业园已初具规模,为了让牧场走向正规化、正常化,我们成校人应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引导养殖户走科学发展走路,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跟次贷危机时,我们协调整合各方资源先后成立真武镇奶业协会和真武镇生态牧业园,共担风险,齐驾商海,走联合发展走路,用园区的规划和协会的管理向理想迈进。
我们不仅引导农户走田里栽树、林间种草、以草喂鱼、以草养牛、再以牛粪还田的循环养殖之路。还树立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理念,在科学养殖的基础上,立足提高提升,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大胆尝试观光农业,加强总结和推广,让更多农民参与其中,发展一项,带动一片,富裕一批。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全文
[2]中共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农村成校论文 篇3
一、注重解读教育对象
既然是农村成人教育, 就要深刻地了解农民, 了解他们的学习基础, 了解他们的学习愿望, 了解他们的学习难点。只有深刻理解了自己的教育对象, 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教育。首先, 农民的价值取向是“以生存为中心”“安全第一”, 因而有时可能缺少一些闯劲, 害怕失败, 甚至放弃追求收益的最大化。其次, 有脱贫致富的愿望, 也留恋土地收入的长期稳定性和自在的田园生活, 面对产业结构调整, 有时比较习惯边看边走。第三, 要尊重受教育对象的人格, 关注其思想动态。一般来说, 根据各自的价值判断, 他们对教育培训会有选择性。培训, 不是简单地“给予”, 而是关注他们的学习意愿, 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激发其不断进取的上进心。要重视发挥学生的潜能, 实现自主学习, 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注重提高教师素质
立足本职, 钻研业务, 掌握技术, 是成校工作的主客观需要。各成校教师, 绝大多数是普教教师调整而来。有的教师可能缺乏系统专业知识, 知识结构难以适应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需要。目前的现状是, 对农民进行专业和实用技术培训, 有时只能聘请兼职教师, 这不是长远之计。因此, 成教教师要主动充电, 从书本、网络上学, 跟科技示范户带头人学, 跟有经验的老农学, 跟专家学学, 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这样, 才能在指导农民生产、种植、养殖等技术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三、深入调查研究
要抓好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建设, 制订出行之有效的培训规划。目前, 由于各地的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别, 需要的技术教材不尽相同, 故我国尚未有统一的成人教育教材。而农民是最讲实际的, 只有实际的东西, 他们才会相信, 才会服从感召。因此, 成校教师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 经常性、系统性地深入调查研究, 熟悉当地情况, 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彻底扭转教研工作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 掌握地方整体经济发展规划、产业结构现状、从业门类、从业者的素质和对科学培训的要求。同时, 围绕本地的“燎原”项目, 大做文章, 为项目的发展创造条件。要分类登记造册, 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编写真正符合实际、有实用性、实效性的、有地方特色的成人教育教材体系, 开展多规格、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只有这样, 才能抓住培训工作关键, 才能真正做到为地方发展经济服务。
四、创新成人教育教学培训的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 针对成人教育教学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传统的理念和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成人教育教学的新路子, 研究成人教育的教学方法,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积极探索, 勇于创新, 逐步总结出既有成人教育自身特点, 又能适应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新模式, 使农村成人学校真正成为联系科研和生产的纽带。
因此, 在培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重培训时间的合理安排。一方面培训时间要与农时协调一致, 作物的种植、管理、保护、施肥、用药等各个环节中, 发现问题要及时组织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把实用技术及时地传播到农民手中, 使学员觉得所学知识及时适应, 效果明显, 从而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此时的培训不能影响学员的生产, 不能为培训而培训。
(2) 注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培训使农民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但对一些文化素质较高的来说, 对基础技术培训, 已不满足, 他们需要提高一步, 掌握更系统的知识。因此, 应注意举办提高班, 让他们系统学习新技术, 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3) 注重全员培训与个别指导。学校的重点工作就是全员培训。有时, 可能由于学生基础较弱, 领悟能力也较弱, 有的知识不能及时掌握。同时, 学了一些理论知识后, 可能有的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会遇到困难。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这类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细心指点, 让他们掌握所学的知识。
(4) 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每当讲完一节理论知识之后, 都要及时组织学生实践。这样, 既有理论, 又有实践, 既有课堂教学, 又有现场指导, 从而达到系统地掌握技术之目的。
(5) 注重办学形式。成校办学形式相对基础教学来讲要灵活得多, 不应拘泥于常规, 可采取中、长、短班相结合的方法, 且要以周期短、见效快的短班为主。要自学和集中辅导相结合, 要根据农村办学特点, 因地制宜地培训。
农村成校论文 篇4
一、创新机制, 整合资源, 力保教育网络完善化
为了及时适应新时期飞速发展的经济增长和日新月异的新农村建设需要, 特别是使经济快速增长与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企业技术需求与农居民知识结构实现协调发展, 更快更好地提高企业职工、失土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素质, 这就需要进一步规范成人教育的体系的网络, 建立起一种全方位、开放性的社区教育框架。我校经过不断探索实践, 形成了一个以“钱清镇社区教育服务站”为中心, 各村居文化中心为基地, 全社会参与, 各方面联动的教育网络, 实现了社区教育的全覆盖和“超市化”。
(一) 构建多层面的组织系统
建立镇成校校委会核心管理机制, 形成了镇长任主任, 分管副镇长、成校校长任副主任, 部门负责人、中心村书记、骨干企业家作为成员的组织系统, 实行三个层面的管理教育网络, 即第一层面的校委会决策层, 负责领导、协调工作;第二层面的镇成校组织层, 负责计划制订、教育管理工作;第三层面的教育点、培训学校的实施层, 负责学员管理工作。这样三个层面各司其职, 使社区教育有了一个既健康有效又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
(二) 建设多方位的阵地系统
以镇成校为中心, 纵向上靠大专院校, 下延村、企、校农民教学点、职工培训学校等, 譬如目前全镇已有12个中心行政村挂牌为“农民教育培训点”, 全镇13所学校在镇教管办统筹下, 全部成为农民教育培训基地。横向在校内设立党校、自学考试工作站、电大教学点、农函大辅导站;家政学校分校、家长学校、人口学校、科技推广中心、远程教学点等, 使之实行一校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基地建设做到了渗透社区、渗透村企、渗透学校, 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阵地系统, 使镇成校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同时也使全镇的教育资源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
(三) 实施分线负责制
社区教育网络的构建、教育培训的开展, 离不开联结各方的纽带———镇成校的教师。在教育培训中实行教师分线分块负责制, 按行政区域把全镇分成钱清、南钱清、新甸三个块, 每块有三位教师负责组织实施, 又根据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特点和性质, 分成党群、政法、工业、农业、财贸、团妇、计生、文化、教育休闲等线, 每条线由专门教师联系实施, 做到线块结合, 职责明确, 责任到人。每块、每线不仅组织开展各种教育培训, 而且还要开展调研, 使教育做到有的放矢, 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探究模式, 满足需求, 力争服务经济最大化
有了较为完善的教育网络, 虽然为满足需要, 服务经济社会提供了基础, 但要把成人教育整合于社区教育中, 就决定教育的培训对象必须是全社会的, 其内容也必须是全方位的, 为此我们就把成教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创新教育模式上, 重点是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一) 把综合素质视为教育基础, 营造全民学习氛围
首先, 从人文历史入手,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让全镇人民在懂得“钱清”二字的历史典故, 感受古代文明, 弘扬勤政廉洁美德, 激发爱家乡、爱国家的热情, 并把这种热情融于建设新农村的实际行动中。其次, 从满足需要入手, 开展各项素质培训和休闲活动。如以社区服务站为基地, 向全社会开放图书、棋牌、健身、舞蹈等活动教室;开设青少年活动室, 并在节假日举办各种技艺兴趣活动;开设老年大学, 针对他们的心理、生理特点, 为老同志举办保健、花卉等学习班;面向社会全年举办学历教育、电脑普及教育、商务英语口语、普通话、会计电算辅导、文化补习等学习培训, 寓教于乐。这样既满足人们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各种教育和娱乐需求, 又提高了人的综合素质。再次, 从贴近生活入手, 开展学习型家庭教育活动。如我们先后开办了家政服务、烹饪、家电维修等家庭生活知识普及教育;同镇妇联联合举办“以德立家, 以法护家, 科学富家, 文化兴家”文明家庭教育活动;同学校联合举办少年童营养、学生家庭教育、青少年生理、心理健康教育等家长辅导班。这种不断提升家庭的文明程度和保健常识的教育培训, 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真正将社区教育渗透到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二) 把技能培训列为教育重点, 加速人才资源开发
根据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及时开展各种技能培训, 这既是现实的需要, 也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此,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 适应社会, 实施新型农民技能培训
我们根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部署的要求, 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 下沉培训中心, 改进培训模式, 提升培训功能, 充分发挥成校在农民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实行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为方便农民, 把培训班办成开设在农民家门口的学校、企业和文化中心。如2008年, 我们在钱清镇校、江市完小、新甸村委会、鹏越纺织企业等18个教育点分别举办计算机操作、商务英语口语、纺织技能等各类培训班130期, 有11910位农民参加了培训。这种农民自己选择培训内容, 就近学习的方式, 满足了他们的学习需求, 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 提高了他们的素质技能, 为建设和谐新农村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2. 服务经济, 开展校企合作培训
企业的发展, 人的素质是关键, 因此, 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 培训农民工的操作技能, 也是农村成人教育的重头戏。为此, 我校想方设法为镇内的企业发展着想, 扎扎实实地为企业职工培训做好每一项工作;联系企业的实际, 开辟“流动教室”, 利用职工业余时间, 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的职工培训工作。第一是实行岗前培训:通过县阳光办集体引进和钱清镇劳动力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零星合聚, 免费开展招工、培训和就业一条龙服务;一手抓思想素质, 增强他们的劳动法规意识、职业道德意识;一手抓专业技能, 强调对他们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 让他们就业后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确保这些新员工“招得来, 学得好, 稳得住”。通过上述途径, 我们已经引进和吸收3875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失土农民进校培训, 培训后到相关企业工作, 这样既减轻本地企业的用工荒, 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又丰富农村劳动力的生活, 使人力资源实现有效转化。第二是开展岗中培训:随着企业设备的更新和产品的升级, 各企业对在职职工的培训教育也是越来越重视, 为适应形势, 我们立足现实, 先后在浙江金蝉家纺和绍兴新乐纺织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新老职工, 管理、营销人员的分类教育, 使全体员工都参加了相应的学习, 这种符合企业实际的分层次培训, 提高了一线职工的技术水平和行政人员的管理能力, 销售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得到了提升, 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提高了生产效益。
3. 寻求协作, 促进社会互动
我们同县阳光办合作, 联合开展农村劳动培训转移工作, 使农民兄弟学到了一技之长, 真正做到了培训农民, 转移农民, 致富农民。同时, 我校又与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联合办班, 让企业职工享受免费培训、考证的权利;在普及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证的基础上, 注重中高级别的教育培训。例如我们对浙江永通集团和繁盛集团印染企业中的技术骨干进行染整知识的系统教育, 经过一个月的集中授课和2个月的实践, 54位参加学习的农民学员, 有32人取得了染化料高级打样师职业资格证书, 22人获得了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对我镇居民下岗失业人员进行滚动式计算机操作培训, 学校机房全天开放, 随到随学, 学会为止, 帮助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2008年度, 我校已有2168人通过培训取得了纺织染色工、计算机操作员、化纤聚合工、织布工、保育员、司炉工、定型工、染化料打样师等八种初、中、高不同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夯实环节, 科学管理, 力创教学质量最优化
众所周知, 无论是完善网络, 还是创新模式, 如果没有质量, 那学校还是没有生命力的, 因为毕竟教育培训质量是成人教育的生命线, 成教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取决于教学质量。基如此, 我们始终把提高质量作为发展的中心, 把适应社会的需求列为追求的目标。为达此目标, 我们特别注重规范管理, 尽力夯实每个环节, 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在教学内容上, 根据钱清的产业结构和农民的需求, 合理利用绍兴县教育局编印的农民培训学教材和相关行业的培训材料, 并根据需要, 自编教材, 自制课件, 因人制宜, 开展一些农民要学、能学、学以致用的培训内容, 使培训更符合农民实际。
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 针对农民特点、农村环境和企业现状, 突破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把面授、现场实习、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强调以学员为教学主体, 采取讨论、案例、问题等教学方式, 使用图片或多媒体教学手段, 加强了实践环节的教学, 提高了学员的实际操作水平, 在具体实施中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相结合, 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农村成校论文 篇5
一、研究内容
1. 调查农民需求,制订助推规划
(1)调查助推需求。主要围绕农民的基本情况、培训需求、社区活动需求,重点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地点、培训内容进行了调查。
(2)制订助推规划。根据调查结果制订了切合实际的助推规划,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招募本地社会师资资源; 落实了绿化工、针织工、保安员、保育员四个职业的培训助推基地,并制订了具体的助推方案。
(3)确定助推内容。确定了以技能培训、社区文化活动为主的助推内容。(详见下文)
2. 拓宽技能培训,助推农民就业
(1)助推农民转入第二产业的培训。主动对接本地企业招工需求,本着培训一批就业一批的原则,开展了多期多批的针织工、绿化工等岗位培训。 培训合格的农民,全部由本地企业吸收为企业职工,每年解决闲散农民300余人的就业问题。
(2)推动农民转入第三产业的培训。我们根据市场需求,每年都按计划开展保安员、保育员、面点师、农家菜等第三产业的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掌握技能,拿到相关技能证书,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送一张通行证。
(3)扶助农民提升个人素养的培训。一方面,我们每年对500余人开展扫盲教育,另外每年都对200余人开展双证制培训,通过面授、网络学习, 使具有初中文化的农民提升文化素养, 拿到高中文凭。
3. 丰富社区活动,改变农民生态
(1)开展论坛讲座,养成良好习惯。打造“临港讲坛”社区活动的品牌, “临港讲坛”主要开设了国家政策宣传、 社区文明创建、健康养生、安全知识、 法律常识、美食厨艺等方面论坛,帮助农民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丰富文体活动,改变精神面貌。开展了文化墙绘、壁画进村活动, 定期组织文艺演出、广场舞展示等系列活动,引领百姓参与积极向上的社区活动。
(3)组织学习活动,提升文化素养。成立了村级社区市民学习中心,组织多种学习活动,提升农民文化素养, 以改变农民的生活状态。
二、研究成效
1. 找到了助推“农民变市民”的模式
(1)助农民变市民要关注“三态”。 农民变市民存在着就业状态、心理状态、生活状态的改变。
(2)开展社区活动要接通“三气”。 社区教育活动要想更好地开展,一要看 “天气”:要多抬头看国家政策,多走动了解政府动向,多下村熟知村委计划;二要接“地气”:要投民所好、 解民所需,以草根教育接地气;三要聚“人气”:以多彩舞台、品牌活动、 草根明星聚人气。
(3)组织农民培训要用好“三心”。 一要把好“重心”:以解决农民就业为重心,以引领农民健康生活为重心, 以引领农民终身学习为重心;二要奉献“真心”:真心做好服务工作,真心提升农民素质,真心减轻农民负担;三要立“决心”:要有让学员满意的决心, 要有让企业满意的决心,要有让政府满意的决心。
2. 助推了“农民变市民”的三个转变
(1)农民就业状态实现蜕变。我们开展了11个种类2087人次的技能培训和10000余人次参加的十余个种类的社区活动,顺利助推1000余人实现了就业。
(2)农民生活状态发生改变。经过几年的助推活动,农民的迷信思想不再浓重,打麻将等赌博活动明显减少, 他们学习意识增强了,借阅图书的人数增加了46%,听讲座和参与各种活动的人数也逐渐增多。
(3)农民心理状态出现转变。据一些农民反映,随着居住环境、生活环境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变,他们比以前有胆识,社交圈明显增大了,实现了从自卑到自信,从紧张到从容,从闲散到有序,从无所谓到敢梦想,从羞于社交到主动交友等心态的逐渐转变。
3. 提升了农村成校的办学能力和声誉
(1)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两年来课题组老师有6篇相关论文在省级及以上杂志发表。
(2)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声誉。社会反响良好,浙江日报、浙江职成教网等省市县三级新闻媒体进行了多篇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