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建论文

2024-10-09

农村基层党建论文(通用12篇)

农村基层党建论文 篇1

摘要: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精神, 北流市委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积极探索农村党员大培训新模式, 2011年底, 推行“农家党校”建设, 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新体系, 开辟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天地。本文对北流市“农家党校”建设进行了研究分析, 总结了经验,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肤浅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农家党校”,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2010年,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中,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 要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要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活力, 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精神, 北流市委积极探索农村党员大培训新模式, 2011年底, 推行“农家党校”建设, 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新体系, 开辟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天地。

一、北流市“农家党校”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 试点先行, 示范带动, 探索“农家党校”建设新思路

2011年底, 北流市委组织部在原有“农家课堂”的基础上, 按照“党校姓党、党员信党”的思路, 从规范管理, 保持长效的角度出发, 创新推行“农家党校”新模式, 率先在民乐镇罗政村、山围镇石根自然村等8个镇17个村开展“农家党校”试点建设。每个试点村以党员户居住地相对集中的1-2个农村党小组为基础, 在条件好的党员户家中建设“农家党校”, 户主为“校长”, 定期开展符合农村、农民需要的各种培训工作。宣传党政国策, 及时了解民情, 收集信息, 化解矛盾, “农家党校”逐渐拓展为农户村民茶余饭后交流信息、了解政策的集居地和好去处, 形成小型的农村政治文化中心。

2. 坚持标准, 保证质量, 打造“农家党校”建设新模式

“农家党校”在点上推开后, 北流市采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办法, 提出了“农家党校”的建设标准。在硬件上, 做到“九有”:有场所、有牌子、有标识、有宣传专栏、有电视机、有影碟机、有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有电脑、有必要的教育培训设备。在软件上, 做到“十有”:有规章制度、有学习资料、有“三库” (师资库、教材库、案例库) 、有学员签到册、有培训计划、有教育培训记录、有党员联系农户名册、有帮扶记录、有各级党报党刊、有党建读物。目前, 全市80%以上的“农家党校”基本达到硬件“九有”、软件“十有”标准, “农家党校”成为全市农村党员培训的新课堂。

3. 纳入基层党建创新项目, 整体推进“农家党校”建设

为了把“农家党校”建设工作深入推广, 北流市把“农家党校”确定为2012年市委书记基层党建创新项目, 并纳入市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内容来抓落实。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的领导机构, 出台《关于在全市开展“农家党校”建设的实施意见》, 市委与各镇党委签订了责任书, 全市形成由市委书记亲自抓、组织部长具体抓、镇村党组织书记落实抓的工作格局。2011年以来, 全市投入农村党员大培训资金91.4万元, 其中60%的资金用于“农家党校”建设和培训。至2012年8月, 全市已建成“农家党校”1350个, 全市278个行政村, 4865个村民小组实现了全覆盖, 培训农村党员22000多人次。

二、“农家党校”建设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1. 培训农村党员, 提高党员队伍的“双带”能力, 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造就中坚力量提供新渠道

北流市农村基层党组织依托“农家党校”, 开展各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在培训学习交流中了解农村党员思想动态, 及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产业链上党员群众的教育培训工作, 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 使农民党员真正成为农村社会的先进阶层, 为培养造就党建工作中坚力量提供了新的渠道。如民乐镇罗政村党员陈军户“农家党校”, 在集中黑豚鼠产业链上的党员群众开展养殖培训工作, 同时凝聚党员力量, 成立黑豚鼠养殖协会党支部。2012年以来, 全市在78条产业链上建成支部62个, 支部党员达到220多人。

2. 理顺干群关系, 化解矛盾, 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供新平台

北流市农村基层党组织依托“农家党校”,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 转变工作方式, 催生“支部+协会”建设。具体通过“农家党校”召集党员集中培训、集中议事, 引导成立“公益事业”、“农村经纪人”等协会, 理顺干群关系, 化解矛盾。如山围镇石根村“农家党校”充分利用在职、离退休干部或在群众中威信高的“和事佬”等资源优势, 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及时报送重大信息, 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应对农村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至2012年6月, 全市由“农家党校”催生的以“支部+协会”为模式的各类协会已达950多个。

3. 方便农民及时了解方针政策, 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宣传党政国策提供新阵地

“农家党校”在硬件上的要求之一, 必须具有各级党报党刊、有党建读物, 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 无论是在“农家党校”日常的培训过程中, 还是在村民平时集聚在“农家党校”聊天、闲荡交流信息之时, 村党支部都抓紧机会向党员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议精神, 农民群众了解掌握政策精神带更加方便, 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宣传党政国策提供新的阵地。如罗政村梁海党员户“农家党校”, 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创新文化理念, 对罗政村“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建设重新定位, 把生态农业观光、自然景观、民间艺术表演等10多个景点重新注入新文化内涵。2012年上半年, 到罗政村观光旅游的游客达到3000多次。

4. 树新风, 讲正气, 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新舞台

“农家党校”建设, 坚持教育党员和群众自觉抵制不良倾向, 号召广大村民树新风, 讲正气, 营造和谐互助的村风习俗。通过设立“农家党校”环境卫生岗、治安巡逻岗等, 激发无职党员参与村事务管理和社会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农家党校”建设促进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健康人格,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营造了融洽的人际环境, 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新的舞台。如山围镇李村石根自然村党支部成立有20多人的无职党员环卫队, 每天义务为村的公共场所打扫环境卫生。至2012年8月, 全市830多个“农家党校”为无职党员开设岗位, 占总数80%以上。

三、北流市“农家党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培训对象特定, 影响力有待扩大

目前, 大多数“农家党校”组织培训的对象还只停留在农村党员上, 给农村无职党员进党校接受教育的机会增加了, 但也仍然有大部分的非党农民群众培训机会少, 而且在这部分群众当中, 也不乏追求上进的优秀分子, 如果“农家党校”能放宽培训对象, 解决更多农民群众的教育问题, 给广大农民群众创造学习条件, 可以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

2.“农家党校”培训的效果有待加强

“农家党校”建设得到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认可, 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 农村党员干部的理论教育和培训效果不够好;另一方面, 适应时代要求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急需的业务知识培训没有跟上, 内容不够新。通过抽样调查显示:有61%的农村党员干部认为“农家党校”培训效果好, 24.5%的认为较好, 4.5%的认为一般, 单从数据看, “农家党校”培训的效果还是有较大成效的, 但是在座谈中发现, 有一些农村党员干部对培训效果不满意, 认为培训前后差别不大, “农家党校”的培训效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 人才队伍力量薄弱, 活力有待提高

教师队伍素质不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一是教师队伍缺乏知识的系统性, 参与“农家党校”授课的教师五花八门, 多为半路出家的业余“教练”, 缺乏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二是虽然有些镇配备了专职教师, 多数时间被党委政府安排兼其他工作, 形成专职教师兼职化, 有的抓综治工作, 有的抓精神文明工作, 有的抓办公室工作和信访、纪检工作, 形成杂工职员;三是还没形成“农家党校”教师的培训机制, 其知识水平与教学方法都有待提高;四是无考察学习提高机会, 知识眼界仅局限于“井底之蛙”, 闭门办学的效果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4. 经费保障制度有待完善

虽然北流市在“农家党校”建设中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 但相对于全市来说, 除了一部分镇村经济较为富裕或赞助到位的“农家党校”能保证日常经费开支外, 较大部分的“农家党校”经费紧缺, 缺乏培训所需经费保障机制。有钱村的“农家党校”培训次数就多, 贫困村的“农家党校”培训次数相对就少, 有的想学, 可惜经费不足, 这样就出现了越富越学习, 越穷越学不起的恶性循环。

四、加强北流市“农家党校”建设的对策建议

1. 领导重视, 把“农家党校”建设纳入绩效考评

各级党委领导一定要提高认识, 把农村党员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 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工作, 提高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 是新时期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需要, 是扩大群众基础, 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需要, 是把广大农民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内, 凝聚成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强大合力的需要。要彻底摒弃对党员教育的错误认识, 以创新的精神, 切实抓好农村党员教育工作, 把“农家党校”建设成效纳入党委政府的绩效考评目标, 全力推进“农家党校”建设。

2. 保障经费来源渠道, 保证“农家党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要把“农家党校”建设和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 使之以经济发展和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相适应, 把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党员干部每年的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按照全市党员干部编制预算、配置培训经费, 以满足办学必须的经费, 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 保障“农家党校”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把农村党员培训经费列入各级计划和财政预算, 设立专户, 并随着经济发展逐年有所增加, 每个党员年平均经费不得少于20元。同时可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 同时政府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切实保障培训经费的落实;实行市镇两级统筹, 设立农村党员干部培训专项资金, 用于对教育培训的补贴;创造条件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基金, 确保专款专用。

3. 区分层次, 拓宽对象, 扩大“农家党校”的影响力

为增强“农家党校”培训的针对性, 必须区分层次, 区别对象, 因人施教。对农村党员干部, 要重点放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上, 放在群众观念、宗旨意识教育上;对一般党员, 要突出农业实用科学技术的学习;对流动党员, 要集中开展党的基本理论、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 引导他们守法经营, 勤劳致富;对老党员, 要注意引导他们转变观念, 适应形势发展变化, 并努力把思想教育与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相结合。可以通过制定就业资格证、绿色证书、实用技术培训证等制度, 使农村党员干部真正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 成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同时, “农家党校”的培训对象不应只局限在农村党员上, 还可以扩大到所有村民身上, 只要愿意来的都可纳入培训中来, 就可以更大地覆盖“农家党校”的影响力。

4. 创新“农家党校”培训方式, 提高培训实效

要创新方法, 增强“农家党校”培训的吸引力。农民党员职业多样、情况不同, 要找准开展培训的切入点,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一是要注意充分发挥“农家党校”在教育农村党员培训骨干的主阵地作用, 针对不同的对象, 开办不同内容的学习培训班;二是要丰富教育载体, 结合实际开展生动有效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三是要注意发挥典型的引导作用, 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四是要运用好各种科技示范基地的作用, 做给农民党员看, 带着农民党员干, 增强农民党员的科技致富的本领;五是要充分运用电化教育和大众传媒等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开展教育。

5. 培养师资人才, 保障“农家党校”建设良性循环

要加强对“农家党校”教师的培训, 通过送出去进修, 到上级党委党校培训, 在职自学成才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素质, 通过分级培训、分类培训、实践研究、参观学习、挂职锻炼等方法, 优化教师知识结构, 提高师资教学水平, 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保障“农家党校”教育培训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农村基层党建论文 篇2

基层党建工作现状

党建工作只有围绕、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并推进整个大局前进,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此,镇党委主动将党建工作与促进各项工作有机结合,注重在基层、在一线、在全镇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历练党员队伍,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基础工作

我镇共有35个行政村,下设4个党总支,49个支部,共有党员948名,其中农村党员8名。近年来,镇党委始终坚持把抓班子、带队伍摆在基层党建工作首位,并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带动全镇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重中之重,按照“抓阵地强制度、抓两头带中间、抓创新促发展”的思路,重点在阵地与制度建设、典型村创建、中间村提升、后进村转化以及镇域经济协调发展、村级干部队伍管理上下功夫。全镇基层组织各项基础工作扎实开展。

(一)抓阵地强制度

农村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工作,对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推动农村各项工作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镇党委始终坚持以“抓基层、强基础,以阵地建设带动基层组织建设”为目标,以“两室”建设的标准化为重点,按照整齐划一、功能合理的要求多方筹措,进行统一配置,加快农村基层组织场所建设。在硬件建设上,确保了每个村级组织活动阵地达到“三室两栏四有”标准,即党员活动室、党组织办公室、党员电教室、村务公开栏和室外宣传栏,党员电教设备、桌椅、档案柜等。在软件建设上,室内统一悬挂党旗,统一将“三会一课”、党员学习、生活会、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等规章制度和党组织结构示意图、“五好”党支部标准等内容上墙,统一印制各种表、卡、册、簿,提升了全镇村级组织活动阵地的整体面貌。此外,还做到了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利用好村两室阵地,广泛开展理论、法律法规和各种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活动,充分发挥好党组织的引导作用和服务功能。搭建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有效平台。

同时,为强化党委的统领功能,实现对基层组织建设的长抓不懈,镇党委着力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一是强化学习意识,建立人才支持制度。积极组织全镇农村党员集中进行学习,并选派先进党员代表、致富能手外出参观学习发展经验,提高带富能力。同时,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在农村广大党员群众中间,树立“立足岗位比作为,创先争优我争先”的争创意识。根据广大党员群众的各自特长,在党员中建立志愿服务小组,针对农业技术、法律法规、文化宣传等方面提供无偿服务,并注重在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压实担子,引导优秀青年在本村或者本镇范围内干事创业、献计献策,为全镇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同时也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的步伐。二是强化建设,完善村级事务公开制度。在党务公开方面,将党务公开的内容分为“党组织自身建设”、“党组织履行职责”和“经常性党务工作”三个方面,使公开内容与本村的经济发展相结合,与招商引资、改善经济发展相结合,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切实解决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在村务公开方面,规范理财,严格落实农村“三资”管理的相关规定。并积极推进“村民点题公开村务”制度,做到凡村民关注的、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都要公开。让村民及时了解、全面监督村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等情况。三是强化作风建设,建立村干部考核制度。通过集中开展主题教育,使广大农村干部牢固树立带头廉洁奉公、带头为民服务理念,从根本上保持农村干部的先进性。并通过落实村干部年初计划、年终述职制度,细化对村干部的管理,并将评定结果作为对村干部进行考核和测评的重要依据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村干部的监督和约束。

(二)抓两头带中间

近年来,我镇精心打造基层党建先进村。主要特点包括:村庄经济可持续发展、村两委成员凝心聚力、村内惠民公共基础设施及“两室”阵地建设到位、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等等。并先后培育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新建村、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示范村沟渠寨村、市级传播传统文化示范村圣水庄村等一批不同类型的典型村庄,选树了5个红旗党支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各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档次。

后进村的突出症结主要表现在“散乱缺穷”四个字上:“散”主要是指班子散。个别村的领导班子不够团结,遇事不能互相补台,内耗较为严重。在工作中有时存在步调不统一的现象,形不成一个合力,群众威信有明显下降趋势,导致村里的各项工作开展比较困难。“乱”指村务管理不够规范。个别村在落实村务管理流程要求时,自律意识较差,缺乏大局观念,有“自我做主”、“违规办事”的现象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规范化建设。“缺”指人才缺。一些后进村因长期不注重培养后备干部。干部出现断档,有的村在发展党员的问题上认识不够,对村里的优秀积极分子没有很好的重视和培养,导致人才外流情况比较严重。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多为妇女、和老人,俗称“三八、六一部队”。村里的“能人”则往往忙于个人务工经商,跑出去闯天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里的发展。“穷”指经济落后,集体经济簿弱。大多数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从而导致了“两室”建设、阵地

建设简陋、滞后,党的组织活动开展不利的现象存在。村容村貌差,公共事务及公益事业也就无从谈起。

上述四点虽是个别现象,但我镇也将其转化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来抓。今年,先后确定了疙瘩岭、高建庄、丁武寨、冯任庄四个后进村,着力对四村的饮水、道路、农田灌溉、两室建设方面进行改造,迈出后进村改进提升的第一步。目前,四村已经分别形成了发展、规划、转型的工作思路。其中,疙瘩岭已经投入10万元对饮水和农田灌溉设施进行改造;高建庄村也投入60万元对村民中心两室进行新建、装修并新添置了休闲健身器材等。通过推行“先进带后进、合力推中间、先进创经验、后进变先进”的党建工作模式,为后进村树立了标杆,明确了方向,有力的促进了全镇基层组织建设均衡发展。

(三)抓创新促发展

(四)抓班子强队伍

在探索创新村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我镇多年来,始终坚持以创新精神选好“领头雁”、配强“指挥部”,紧扣新农村建设主题,着力在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发挥作用上狠下功夫。一是在选人用人上,抓住关键。培养和造就一支思想观念新、开拓创新能力强的新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一个关键环节。实践中,我镇提倡村党支部书记通过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实行一肩挑,提倡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按照规定的选举程序交叉任职,把那些年纪轻、素质高、懂经营、善管理,能组织和带领群众致富,愿意扎根基层的优秀人员选进村“两委”班子,建立一支年富力强的基层干部队伍。同时着眼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长远需要,及早发现苗子,积极稳妥地发展农村党员和培养后备干部。使村干部队伍构成更趋于合理化、年轻化。并注重在实践中发现、推荐那些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书记、村主任,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二是在管理考核上,讲究方法。确立了以“五个好标准”和“农村干部考核奖惩办法”为依据,以“两考”(考察群众威信、考察工作实际)为重点,以“三评”(群众测评、党员讲评、党委考评)为手段的工作机制。对农村党支部及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考察,并建立健全村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村干部优胜劣汰制度、激励约束制度以及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四项制度。同时进一步深化“一定三有”工作机制。结合农村干部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推行村书记、村主任“基础职务工资+绩效”的结构制度。保证村干部基本收入的同时,防止村干部“有待遇没压力、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出现。在具体工作中,根据村干部日常表现和工作实绩,为优秀的村干部提供外出培训学习、增长才干的机会,使农村干部不断充实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并认真落实农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定期为退休的村干部安排体检。形成压力与动力并重、保障与激励并进的良好局面,真正实现“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的目标。

同时,注重引导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投入全镇各项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在大学生村官的管理上做到“五个强化”。一是强化帮带措施,促进角色尽快转变。采取镇党政领导一对一传帮带的方式,及时对大学生村官入村后的工作进行交流沟通,帮助大学生村官明确下步努力方向。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尽快进入角色、找准定位。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工作能力。建立村官培养实施规划,实行定期工作汇报、集中培训等制度。定期邀请有关专家、机关干部及一些经验丰富、资历较深的干部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传授农村工作方法、突发事件的解决办法、涉农法规以及实用农业技术等。使他们通过不断积累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基层工作。三是强化实践锻炼,提升综合能力。鼓励大学生村官通过亲身实践,展现风采、提高能力。安排大学生村官参与本村各类材料撰写、文化宣传、远程教育管理等工作,明确要求,落实责任,进行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锻炼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为使他们尽可能多的积累工作经验和方法,更好地为基层服务,镇党委结合每个阶段性的工作,让大学生村官全程参与全镇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做到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历练大学生村官成长。四是强化督查指导,促其履职尽职。通过不定期的走访,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跟踪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等情况,认真搞好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督促指导。五是强化考核激励,树立创先争优意识。推行大学生村官考核测评机制,大学生“村官”根据履职情况进行自评和总结,由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从德、能、勤、绩、廉等五方面进行评议,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优争先、落实奖惩的重要依据,激励大学生村官争优进取意识。

二、中心工作及重点任务

镇党委始终将基层党建的经常性工作与重点工作相结合。近期工作重点是围绕“创先争优”活动、新民居建设工作、大学生村官管理以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等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通过抓重点、中心工作推进基层党建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一,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是紧贴活动主题,突出抓好“三个重点”。首先,是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通过集中学习、专业培训及组织党员干部外出调研等形式,着力在党员之间、党组织之间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其次,是以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为重点,全力开展“五有五争做”活动(即:有明晰的发展思路、有规范的活动场所、有规模的集体经济、有可行的党员承诺、有健全的工作机制”;争做产业致富能人、争做科学理财好手、争护标兵、争做弘扬正气、争做团结和谐模范),着力培育一批“五好”、“五带头”的领头雁。第三,是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深化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深入查摆问题,强化措施,全面落实“村帮村”、“一帮一”、“党员联系困难户”等帮扶机制,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三个重点的集中推进,筑牢基层组织建设基石。二是围绕活动要求,全力创建“示范点”。紧紧围绕“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党建责任落实到位、基层组织作用突出、科学发展成效显著”的创建目标,深化“基层党建示范工程”建设,确立了以南片唐子寨村、中片圣水庄村、北片新建村为重点的3个村级示范点培育,为全镇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发挥好典型示范作用。同时按照均衡发展的要求,加强对典型的多点打造、全面铺开,力求到20xx年“七一”前,全镇70%以上的村级党组织达到“五个好”先进党组织标准,60%以上的党员达到“五带头”优秀***员标准。第二,在新民居建设中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员模范作用。实行党员包片制度,调动党员力量组建工作组,入户调查、宣讲、答疑释惑。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创新载体,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力求在新民居建设过程中担重任、解难题,保证整个建设过程有序推进。如:在新民居建设中,成立决策机构,将“五审一议两公开”工作法融入新民居建设中,做到重要事项由党员、村民代表举手表决,提交镇党委研究讨论,并向村民全面公示后方可通过。在北五村新民居建设中,建立了“新民居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站”,加强监督力度,杜绝现象。截止到目前,全镇已经完成了石河镇北部村民安置中心、唐子寨一期、沟渠寨一期新民居项目建设,北七村片区、田庄片区和孟家店片区一期工程正在施工建设中,下一步我镇准备积极谋划红瓦店片区、孟家店二期、沟渠寨二期、七星寨片区新民居工程和圣水庄旧村改造项目。

存在问题及不足

多年来,我镇基层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省、市、区的有关要求和新农村建设、富民强镇的总体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3、村“两室”出现年久破旧、电教设备不全的现象。近年来,由于个别村集体经济薄弱造成“两室”年久失修,党员活动场所破旧,并且大多数村“两(2016信访工作调研报告)室”没有防盗设施,目前有2个村(高建庄村、七东村)的远程教育设备丢失。

4、在换届选举中存在外出选民参选热情难调动的问题。部分外出农民对换届选举不大关心,大多数外出村民认为:“我一人不能决定选举结果”,导致参与办理“委托”人数不多。如何确保选举人数过半,如何保证外出选民依法进行委托投票成为村级选举出现的新问题。

5、创新意识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少数干部存在畏难情绪,顾虑较多,怕出事,怕得罪人,缺乏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锐气,的勇气和信心还不够足;少数干部虽有创新的热情,但创新的新思维、新方法、新举措不多,实效性不强。

6、村务规范运转受到体制机制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党的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就当前现状来看,农村基层组织中党支部成员全部为党员,在镇党委的统一管理下,有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其党员身份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镇党委统一部署工作、认真抓好落实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村主任以及村两委成员中非党员的农村干部,由于身份相对“特殊”,加之现如今并没有针对非党员干部设立的约束体制,导致个别行政村出现“村书记易管、村主任难管”“党员干部易管、非党员干部难管”的现象。难以形成工作合力,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例如在农村“三资”管理中,有时会出现,在镇政府不知情的情况下,农村资产私自被租赁、转让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镇政府缺乏相关制约体制,对农村村务规范管理造成影响。

下步对策及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村情镇况,我们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级党组织设置以及科学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切实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按照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特别是在优秀的、有政治和经济头脑的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要坚持对党员进行党。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多组织党员参加学习,积极引导***员始终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的贴心人。

二是认真抓好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要在正确认识乡情、村情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确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要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创办外联市场、内联农户的生产、经营、服务实体。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大力发展适合本地实际的一村一品的产业化路子,通过资产、资源、土地参股的形式,不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通过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解决好有钱办事、集中办大事的问题,从而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强化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切实帮助农民解决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的事,真正为农民排忧解难。

三是加强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的组织、监督和引导。在尊重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将全镇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分两批进行。首先,在选举良好、村情比较稳定的常规村换届选举中,坚持“庸者下、平者让、能者上”的原则,采取“两推一选”的方式,实行村民代表推举、党员推荐、党员选举,使一批致富能人进入组织视野。其中,对于联村共建、组建党总支的情况,采取通过选举产生一名总支书记,联村各支部书记担任党总支委员的换届办法,保证选举顺利完成。其次,对于个别选举情况复杂、干扰因素相对较多的难点村,进行逐户走访,采用“因村制宜、逐个攻克”的原则,加强宣传及警示教育力度,通过发放宣传单、警戒卡等形式扩大宣传范围、保证宣传广度及质量,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顾全本村发展大局,充分认识换届选举的重要性,保证选举如期顺利进行。同时,严格选举程序,加大选举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特别是对外出务工不能亲自参加选举的村民,将对其村内亲属或联络人进行委托讲解,务必做到依法完成委托程序,依法行使选民权利。并按程序进行候选人的预选及正式选举工作,切实做好投票、监票、唱票和计票工作,当场公布选举结果,消除群众的戒心;及时掌握农民的思想动态,发现苗头,及时引导,消除隔阂。

四是着力提升科学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理清思路,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农村基层党建在创新中转型 篇3

[关键词]农村党建;队组建设;功能转型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3)06-0052-02

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六团社区是个有着18.74平方公里区域面积、5.3万常住人口、95个村民小组、近千名党员的农村化社区。2010年初,社区党委针对农村党建存在的“组织无抓手、党员无平台、工作无活力”的突出问题,从做实做强农村社区的“神经末梢”——村民小组(1984年前称“生产队”)入手,开展了队组党建的探索与实践,即: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以同一村民小组或相邻村民小组的各类党员为主体建立党小组,并以此为平台,强化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三年多的实践证明,队组党建通过党组织设置方式、运作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三个创新”,促进了农村党建的转型发展,激发了农村党建的内生活力,为提高农村党建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新视角、开辟了新路径、积累了新经验。

一、队组党建实现了党组织设置方式创新,推动了党建工作从区属向区域转变

在保持党员组织关系不变的前提下,队组党建初步构建了以村民小组为依托,以区域内各类党员为主体,以立体式、互动型、网络化为特征的党组织体系,是党组织设置方式和管理体系的一种创新。

一是落实党建工作全覆盖的要求,把党组织建在队组上。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的全社会覆盖,是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六团社区党委按照“把党的组织建在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细胞上”的要求,在健全村级党组织设置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党组织建设向下延伸,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建立党小组,创造了“党组织建在队组上”的新型组织形式,既丰富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也实现了农村党组织的有效覆盖。截至2012年年底,全社区11个村共建立村民小组党小组95个,组建率达到100%。按照“小型、灵活、多样、务实”的原则,以党小组为单位积极开展每月一次集中学习、每半年一次队务公开、每年一次总结评议“三个一”活动,并通过“书香六团”读书月、“献礼十八大”红色系列活动、“露一手”、“党群同乐”文化展示活动等载体,带动党员、村民参与到队组建设中来,真正做到“管好自家事、关心队组事、参与村务事”。

二是顺应基层党建区域化的趋势,实现各类党员再组织化。推进党建工作区域化,也是提高党建工作成效的有效途径。六团社区党委着眼于推进区域化党建向下延伸,按照党员“一个组织管理,多个组织活动”的原则,打破党员组织关系隶属的限制,以具有鲜明区域特征的村民小组为单位建立党小组,将离退休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等隶属不同党组织、具有不同身份的党员组织起来,放在一个平台上亮明身份、作出承诺、发挥作用。截至2012年年底,全社区有1099名党员参加党小组活动,参与率达到90%以上。

三是结合社会管理网格化的实际,构建党组织网络化布局。六团社区党委着眼于构建立体化、网络化的党组织布局,把党小组的设置与社区管理的网格相呼应、与组团式服务的片区相一致、与村宅建设的区域相协调,形成了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党组织网络。在社区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党小组是网格和片区的核心,党员是管理和服务的骨干;而推动区域发展、维护区域稳定,则是党小组和党员的核心任务。各党小组将队组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文明创建、环境卫生工作相结合,定期清扫马路,并对村民小组内的绿化小品、休闲长廊等公共设施划分区域,落实党员责任岗进行管理和养护,为村民和外来参观者提供了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

二、队组党建实现了党组织运作机制创新,推动了党建工作从封闭向开放转变

六团社区的队组党建从全新的党组织设置和完善的党组织网络出发,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提高党建工作的实际成效。

一是注重提供服务与加强管理并重,不断强化党组织功能。针对农村党组织长期存在的“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六团社区党委积极推动农村党组织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实现党组织功能由管理向服务与管理并重、以服务为先转变。结合组团式服务活动,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每半月一次结对家庭关怀活动,每双月一次特色服务活动,每季度一次走访活动。

二是注重规范约束与柔性整合互补,不断优化党内外关系。针对农村党组织一直习惯的自上而下管理、行政命令方式等硬约束与当前民主化、自治化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六团社区党委在强化制度、规范等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运用民主性、协商性、自治性的办法,优化党组织与其他组织,党组织与党员、群众的关系。各村党支部制定“两手册、两制度、一公约、一职责”,即:《队组党建会议与活动记录册》和《党小组长工作手册》,队组党建活动制度和党小组长列席村相关会议制度,党员公约和村民小组党小组长工作职责,使队组党建有章可循。同时,在制度、规范的制定中,各党支部注重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以党员代表议事会、村民代表会议等为平台,积极发挥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的作用。特别在党员公约制定过程中,党组织发挥规则制定者、组织指导者、协调服务者等作用,公约内容由党员共同提出、共同讨论,公约落实由党员共同行动、共同监督,制度规范制定的过程成为民主参与、凝聚共识的过程。

三是注重传统力量与政社合作结合,不断延伸党组织手臂。针对农村党组织当前面临的党群干群关系不紧密、组织力量不足与利益碰撞多样、矛盾纠纷多发的困境,六团社区党委以队组党建为抓手,在充分发挥党组织、村委会、村民小组等组织作用的同时,积极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在服务群众、协调利益、维护稳定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三、队组党建实现了党组织资源配置方式创新,推动了党建工作从单一向多样转变

队组党建激发了各层面、各主体对象的活力,整合了各级各类资源,推动了党组织的资源整合方式由单一向多样转变。

一是注重激发党内资源。对党组织,队组党建构建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组织体系。纵向上,按照“党的上级组织为基层组织服务”的要求,川沙新镇党委拨出专项经费,为队组党建的开展提供经费支持,并专门建立队组党建领导工作办公室,参加所有支部的党小组长工作例会,并定期到党小组轮流巡回指导,从政策上、业务上给予支撑;横向上,党组织、党小组之间依托党建联建、结对共建,实现党建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比如,积极开展“党建交流互动年”活动,7个村支部与城厢社区的8个居民区党支部签订了“20个共同行动项目”,推动队组党建与楼组党建的联动互动、共同提升。对党员,通过“党员之家”亮身份、亮责任、亮特长、亮承诺,居住在村里的党员作为一种政治资源被有效激活;通过落实“双报到”制度、开展岗位认领等活动,14个“两新”组织的党员就近就便参加活动、主动融入社区村队。

二是注重整合社会资源。针对党员活动缺少固定场所的问题,在用足用好社区活动场所、村“两室两点”的基础上,六团社区党委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党小组长住宅为主阵地、建设“队组党建工作室”的工作思路。目前,全社区95个党小组均建立了“队组党建工作室”,基本做到“三个有”:有基础配备、有党务公开、有制度上墙。社区党委还注重发挥辖区内学校、派出所等驻区单位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形式多样的公益性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断强化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和工作上的协作配合。

三是注重运用市场资源。针对基层党建工作要总结提升、要策划宣传、要打造品牌等需求,六团社区党委加大必要的经费投入,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整合和运用市场资源为我所用。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组织部

农村基层党建论文 篇4

1 第一阶段 (1980-1990) “社群精英”指引下的基层党组织建设

表注:从表1特别明显的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担任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主要领导人都是本村大姓家族, 文化水平偏低, 而且任期较长。

对这一时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分析可以看出, 经过“文革”十年的混乱,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也确实存在一个恢复和过度期。这一时期, 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方面, 国家政权在某些时间或者特殊场合, 并无法直接深入地方社会, 国家权力必须依赖地方上的有头有脸的人物、大姓族群的代表等所谓“社群精英”的协助, 才得以深入地方社会。这一点在表一和表二已经充分的体现。笔者在采访中还接触到, 这一时期有些地方的党政干部要是论人品和综合素质根本不具备担任职务的条件。有些文盲被纳入地方干部队伍中是因为成分好, 出身好;更尤甚者, 有的是因为他是地方的豪强, 恶霸;还有一位因为其儿子是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尽管这一时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着很多问题, 但是这已经是十年动乱之后地方党组织建设的最好的恢复阶段。

2 第二阶段 (1990-2000) “地方精英”指引下的基层党组织建设

表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党政领导不仅局限在同村大姓而且文化水平也是普遍提高, 任期也都基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3-5年的时间。

这一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党政领导履历可看出我国村民委员会党组织建设由于在前一阶段的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基本上被纳入了国家的法律和政治组织框架的规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党政领导基本上是以村级为单位的“地方精英”, 他们的综合素质、社会影响力以及群众基础较好。有能力领会国家的方针政策并能够带领地方在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 领导和组织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但是由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政领导干部长期得不到有效地监督和官僚作风。有些地方干部被权财美色拉下水。被采访的干部中能够善始善终的很少。

3 第三阶段 (2000-2013) “知识精英”指引下的基层党组织建设

表注:从表中可以看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党政领导的简介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地方基层党政干部文化知识水平比较高、来源广泛, 不再局限于族姓的人数多寡。值得肯定的是有一部分到基层锻炼的大学生村官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输入了新鲜的血液。

现阶段我国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经历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淀和发展无论是知识, 业务素养还是群众基础都上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可谓是“知识精英”充实我国农村的基层党组织。但是笔者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现实存在的问题, 比如一些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农村受基层群众的拥戴, 也给予很高的期望。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地方一把手干部担心这些学生村官做不好实际工作, 不敢放权;放了权, 又担心分权。一些知识分子大学生村官很难有所作为。

4 总结

改革开放30年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历程了“地方精英”、社群精英”和“知识精英”的三个发展阶段。这些社会精英在我国农村基层建设中之所以能够承担基层建设的权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承载, 这些社会精英确实拥有一些特殊的身份、地位、财富、教育、识字能力与影响。社会精英在地方权力的建构上, 并非只有单项来源, 也不只有来自国家权力的授与, 他们可以是国家权力的代理人, 地方社会的领导者, 可以中介与国家与地方之间。同时, 精英分子也极有可能是地方社会权力向上发展的起点, 而不仅仅是国家权力乡下的发展的末端。也可以说这些地方社会精英不仅是地方的社群组织的管理者, 也是我国高一层权力机构党政干部的发源地。针对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良现象, 必须依靠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基层党组织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执政理念。因此, 建设我国农村基层党政组织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杨建辉.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

[2]陈德永.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D].合肥:安徽师范大学, 2006.

农村基层党建基本知识 篇5

一,党建的基本定义、农村基层党建的定义

二、开展党建工作必须了解的几个常识

三、开展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四、怎样抓住载体开展农村党建工作

五、几点感受

一,党建的基本定义、农村基层党建的定义

“党建”就这两个字的字面解释,我的理解是党的建设。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党的组织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好了,就能增强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二个就是党员素质的提高,党员素质提高了,就能增强先进性、典型性、示范性的作用。农村基层党建就是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同样包括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农村基层党员素质的提高两个方面的内容。

讲党的建设,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这里分三个层次来讲,第一个层次就是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古话说“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就是说要有党员、要有党组织。没有党员和党组织,就谈不上党建;第二个层次就是要解决人的问题,党员的个体是人,党组织是由党员个体组成,所以说是要解决人的问题;第三个层次就是要解决思想问题,即是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只有把人的思想问题解决了,什么事情就好办了。我觉得我们做党建工作,最终的落脚点就是在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上。只有把人的思想解决好了,才能真正做到科学发展,才能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谐社会。

二、开展党建工作必须了解的几个常识

1、基层党组织的概念和设臵原则

根据《党章》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我们现在通

常说的党的基层组织一般是指在企业、学校、机关、街道、乡、镇、村、产业协会、律师事务所等其他基层单位设立的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设臵原则一般是:

党委。一般情况下,党员人数超过100名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有的基层单位党员人数虽然不足100名,但因特殊情况和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

党总支。党员人数超过50名,不超100名,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有的基层单位党员人数虽然不足50名,但因特殊情况和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成立党总支委员会。

党支部。正式党员人数超过3名、不足50名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支部。其中,党员人数超过7名的,应设支部委员会;党员人数不足7名的,只设书记1人,必要时可设副书记1名。正式党员人数虽然不足3名的,可以和临近单位的党员成立联合党支部。

党的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党的总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为完成某项临时性任务而成立的临时单位、临时机构、短期学习班等,经批准可以成立党的临时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临时党组织的书记、副书记和委员会委员由上级党组织指定。

2、村党(总)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职责

我分别说一下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职责,先说说村党(总)支部职责,主要有六条:(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

组织及本村党员大会的决议。(2)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需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集体经济组织决定的事情,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3)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领导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这些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权。(4)搞好总支部、支部委员会的自身建设,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负责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发展党员工作。(5)负责村、组干部和村级经济组织中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6)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工作。

村民委员会职责:(1)自觉维护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依照法律和村级民主决策程序管理本村事务。(2)向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贯彻执行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3)完成上级政府安排的行政、经济等工作任务。(4)维护村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教育、引导村民履行公民义务。(5)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经济发展。(6)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它财产,教育村民爱护公共财产,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7)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上级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8)做好优抚优恤、救灾救济、五保户供养等社会保障工作,开展移风易俗活动。(9)发展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识,创建和谐村庄,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党的“三会一课”制度

党的“三会一课”制度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

(总)支部党员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主要任务是传达和学习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讨论通过本支部的工作计划;听取、审查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支部委员会,对吸收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作出决议;讨论决定党员的奖励和处分,以及支部的其他重要事项。

(总)支部委员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主要内容是分析研究支部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党员、群众的思想状况;讨论决定如何贯彻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研究支部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和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党小组会:每两周召开一次。主要内容是组织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党内文件和党的决议;讨论本小组的工作以及党员应该承担和完成的任务,研究贯彻执行决议的办法。

党课制度:主要是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针对党员一定时期的思想倾向和共性问题,进行党风、党纪和革命传统教育、形势任务教育,也可根据本单位实际确定。党课可由支部组织,也可由上级党组织统一组织,一般每季度上一次党课。

4、党费的收缴管理

党费的收缴、管理和使用,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党员按照《党章》规定,每月一次向党支部交纳党费,党支部逐人为其开具党费收缴专用收据。对不按规定交纳党费的党员,党支部应及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对无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交纳党费者,按自行脱党处理。

(1)交纳党费的比例:每月工资收入(税后)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纳1%;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者,交纳1.5%;10000元以上者,交纳2%。离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每月以实际领取的离退休费总额或养老金总额为计算基数,5000元以下(含5000元)的按0.5%交纳党费,5000元以上的按1%交纳党费。

农民党员每月交纳党费0.2元-1元。学生党员、下岗失业的党员、依靠抚恤或救济生活的党员、领取当地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党员,每月交纳党费0.2元。

交纳党费确有困难的党员,经党支部研究,报上一级党委批准后,可以少交或免交党费。

(2)交纳1000元以上党费的程序

由所在基层党委代收,并提供该党员的简要情况,通过省委组织部转交中央组织部。由中央组织部给本人出具收据。08年5月12日地震,交纳的特殊党费,1000元以上的都由中组部开具的收据。

三、开展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党的基层组织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011年1月在吉林省调研时指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着力抓好组织体系、骨干队伍、活动载体、工作制度、场所阵地等要素建设这些基础工作,有效整合城乡人才、智力、教育、信息、阵地、经费等资源,实现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协调发展。

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在2011年12月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指出:要落实中央把2012年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部署,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突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要求,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一)中央历次全会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新要求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健全党组织为保证、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领广大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党的基层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执政基础,如果把党比喻成大厦,基层组织就是基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石稳固,大厦屹立。如果把党比喻成生命机体,基层党组织就是细胞。细胞健康鲜活,党的生命力就永不枯竭。

一是组织领导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实现党的领导不可缺少的环节。党通过遍布各条战线和各个单位的基层组织,把广大党员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整体。通过组织工作,把党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协调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化解矛盾、维护团结,以及在紧急关头和关键时刻把握方

向、驾驭全局、稳定形势等等。党的基层组织的这种政治优势和重要作用,是其它任何社会组织所无法替代的。

二是宣传引导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人民群众了解党、认识党的窗口。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不仅体现党的纲领和章程中,而且体现在党组织和党员的行动上。实现党的领导,不仅要靠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而正确的路线方针的贯彻执行,则要靠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

三是桥梁纽带作用。党的基层组织建立在社会基层,与人民群众有着直接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能够直接倾听群众的呼声,掌握群众思想的脉搏,了解群众的情绪,熟知群众的生产、工作、生活状况。因此,在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中,党的基层组织起着基础和桥梁的作用,直接担负着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

四是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的领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中以及在重大政治斗争、同自然灾害斗争的紧要关头、危难时刻、关键时刻,显示出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中流砥柱、是群众的主心骨,是带领群众战胜危险、克服困难的中坚力量。

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始终注意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是我们党自身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和成功经验。毛泽东同志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建党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强

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广大群众的基本纽带,经常检查和改进基层组织的工作,是党的领导机关的重要政治任务。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不懈地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是深化改革、推动农村各项工作的有力保证

一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党的基层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环节。如果我们不重视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就会出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要在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带领群众实现十八大和省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困难,就必须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和扩大党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做群众政治思想工作的能力和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

二是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迫切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需要城市、工业的反哺,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但由于福泉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与全国相比差距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有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还在于组织和依靠农民群众这个主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让群众去做群众的工作,让群众去办群众的事情,引导农民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三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迫切需要。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稳。农村基础差、底子薄、贫困面广,实现贵州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国发2号文件的制定,对推动我省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都有赖于农村基层组织强有力的领导、组织、管理、协调,农村基层组织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安定。

四、怎样抓住载体开展农村党建工作

“创先争优”活动,即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这是在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并富有成效的一种活动形式。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是口头,而应落实在行动上。“创先争优”活动是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形成一种制度坚持下去。2007年,党的十七大在关于党的建设的部署中,曾明确提出开展两项活动,一是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二是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之所以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后,要接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从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党员先进性的实际出发,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需要。

四帮四促。是指“帮助学习领会精神,促进思想统一;帮助理清发展思路,促进科学发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增比进

位;帮助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稳定”。2011年 11月30日贵州下发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在全省领导干部中开展“四帮四促”活动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意见》。贵州要求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要切实按照省委的要求,以勇于担当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干事创业的使命感,紧急动员、马上行动,带着感情、带着激情,立即深入企业、深入项目、深入农村、深入社区,着力解决基层发展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千方百计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坚持和做到重心下移做工作,真正做到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统筹兼顾做工作,真正做到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点项目、贫困乡村、街道社区重点领域“全覆盖”;带着感情做工作,真正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四帮四促”活动抓紧抓扎实。

“帮县联乡驻村”。3月16日,全省在深化“四帮四促”活动基础上提出扎实开展“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关精神,安排部署全省“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工作,组织动员全省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干部迅速下到基层开展“四帮四促”。为推动全省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凝聚力量、夯实基础。此次开展“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这项工作,一要弄清楚为什么选派干部下基层,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加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要弄清楚下基层干什么,认真履行好五项职责任务。三要弄清楚下基层注意什么,坚持做到“四个注意”,努力在基层干一

番事业。四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严格督查、营造氛围,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对于我们村党总支来说,怎样紧紧抓住载体做实党建工作,各乡镇办事处有各乡镇的特色,各村有各村的特点。因此,就要看你怎样理清思路,抓住特色亮点,抓实党建工作。金山办事处就紧扣“围绕党建抓经济,抓好经济促发展”总体目标,按照“以城市建设为总抓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打造宜居金山”及拓展社区服务“1+5”工作格局、打造学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思路,双谷村“强产业助民富、强服务增积累、强素质促发展,创建文明生态小康村”的“三强一创”党建模式。

下面我就双谷村的党建工作做个简单的介绍。

一、强产业助民富

主要以三大产业为载体,狠抓助民增收,推动全村经济指标快速稳定发展,近五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400元以上,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4880元。

(一)巩固水果种植业。全村水果种植有近20年的历史,主要是经果林,现已形成以“金谷”福梨为主,兼有杨梅、葡萄、猕猴桃、水蜜桃、布朗李等,是全州最大的水果种植基地。在基地建设初期,主要是由市有关部门和村带头兴办示范种植场,后来带动全村341户群众参与,还吸引周边都匀、瓮安等地下岗职工到村兴办果园基地250余亩,现全村建有果园场50余个,建成果园面积5万亩,其中“金谷福梨”3万亩,盛果期的梨园产量最高可达2500万公斤。由于全村种植的水果有上市季节短、不易贮藏的特点,为确保群众种植的水果能够及时销售,增加收入,村两委多年来主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采取龙头企业带动基地营销的路子,依托市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的水果经营权和“金谷”福梨品牌使用权,通过联系果品营销企业以产地批发价或合同保护价收购果品,化解市场风险。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塑品牌,从2004年以来,通过举办“金谷”福梨专家鉴评会、“金谷”福梨推介会等活动扩大社会影响,拓宽营销路子,现全村的福梨、葡萄等在省内外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产品已远销广东、重庆、上海等地。同时,在巩固和发展“金谷福梨”的生产基地规模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品种改造,重点加强对低产梨园的改造,积极争取省、州科技部门、农科院校等资金和技术支持,进行技术和品种改良,近两年来,共进行低产梨园改造1000余亩。

(二)拓展林下种养业。积极探索立体型、循环型农业经济新模式。借助国家出台的各项涉农优惠政策,积极帮助群众争取项目和信贷资金等支持,发展林下养殖业,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目前,以发展养鸡、养鹅、种植黑木耳为主的林下种养殖已初具规模,全村养鸡1000羽以上的有21户,养鹅500羽以上的5户,实现年养禽出栏8万羽以上,成为全市最大的林下草地养鸡基地。建成以老虎营组为中心的养牛基地,目前养牛10头以上的农户有5户,仅此两项,就为群众实现年人均增收200元以上。

(三)打造乡村旅游业。利用我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这一品牌,开展乡村休闲假日旅游,并已形成春赏花、夏纳凉、秋摘果、冬踏雪的旅游模式。依托旅游发展推行“农家乐”餐饮等服务,现全村“农家乐”发展到20余家,成为本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结合“金谷春雪”梨花节影响不断扩大的契机,积极争取两届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赛分站赛在本村举办,今年还引资180万元在本村

修建规范化斗牛场一个,4月16日至18日,第一届“牛王争霸赛”在双谷旅游园区举办,吸引了凯里、贵阳和广西、浙江、重庆等200多头斗牛和50000多名游客参加,在弘扬本地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扩大了全村的影响力,聚集了人气,园区周边群众通过提供餐饮、住宿等各种服务,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四)推进党员创业带富。大力实施党员创业富工程,目前全村共建各类种养殖示范基地4个,远程教育学用转化基地2个,电脑农业示范基地2个,示范基地总面积2万余亩,亩均效益达到4000元。通过党员、致富能手创办示范基地,激发了群众发展种养殖业的积极性,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不断深化以点带面整村推进的发展格局。

二、强服务增积累

村党总支始终坚持把服务放在首位,在推动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中,选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子,切实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提高办实事能力,全村每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以上。

(一)服务群众强凝聚。通过强化工作制度、强化班子建设、强化党群联系、强化结对帮扶、强化党员教育、强化梯队建设等“六个强化”,推动了党总支和支部的自身完善和发展,增强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按照“有利于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村党组织设臵形式,建立健全党总支和党支部、党小组设臵,依托“5+3”、“4+2”等民主管理模式,在岔路、叶家寨等村民组开展了组管委试点工作,确保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加强制度化建设,全村共建立健全党员民主评议、流动党员管理、党

务公开等制度14项。两年来发展新党员5名,其中致富能手3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名,选拔7名优秀乡土人才、科技示范带头人等进入村级后备干部,平均年龄34岁,增强村党组织后续发展实力。进一步规范党员服务站和便民服务代办点工作,深入开展“记民情日记”、二级便民服务代理、“三联三帮”等主题活动,明确了37名党员结对帮扶63户困难群众,为11户困难群众协调30余万元进行了危房改造,为7户群众协调6.5万元生产发展信贷资金,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和群众满意度。

(二)服务经营增资产。根据全村不同类型资产的特点,按照“资源性资产抓开发、经营性资产抓增值、非经营性资产抓保值、福利性资产抓保护”的基本思路,在村民集体商议的基础上,搞好现有村级集体资产的运营,不断提高集体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通过盘活现有集体资产,建立集体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将1000亩果园承包给农户,每年可收取承包费4万余元,三道岩林场建伐分成每年1.5万元。

(三)服务产业促收入。由村党总支和党员牵头,成立了“福泉市水果营销协会”,动员果户入户,提出“支部+协会+养殖户”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搞有偿服务创收,协会充分发挥自身在产业化经营中的中介、服务、协调、引导作用,将服务贯穿整个产销过程,通过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的形式,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2011年,协会为果农协调贷款70万元,引进新品种11种,实现全村产值4000万元以上,协会通过提供有偿服务可获得收入1.5万元。

(四)服务招商增实力。村党总支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推动村民自治,引导制定系列吸引投资的村规民约,利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积极做好招商引资服务工作,鼓励外资进村兴办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增强集体经济实力。近年来,通过给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投资环境,解决企业用地、道路通行等问题,可从辖区内的煤厂、石场等获得有偿服务费1.5万元。

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解决了“村集体无钱办事、村干部不愿理事”的问题,为加快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项等各项事业发展,为大力创建文明生态小康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村级每年投入公益事业建设资金在7万元以上。

三、强素质促发展

好的思路需要好的干部来落实,好的制度需要好的党员来执行。近年来,村党总支始终将把党员和群众作为推动全村跨越发展的关键,多举并措抓好党员群众的素质和能力提升。

(一)抓分类明底数。按照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部署,成立了双谷村党员分类定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党员分类定级工作部署专题会议,将任务分解到各支部,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分类定级工作正常进行。采取“三评一定一公示”的方式,除了按照上级要求的共性标准评定外,制定了符合实际的个性评定标准,按照党员“五带头”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测评内容,分别组织党员、部分群众代表和“两代表一委员”等人员召开测评大会进行评议。在“三评”的基础上,党支部确定党员等级,将定级情况在支部和村、组公示,并上报镇党委审核,接受上级和群众监督。通过分类定级,共评出“先进”等级党员22名,“一般”等级党员87名,“后进”等级党员5名。

(二)抓整改促提高。对分类定级为“后进”等级以下的5名党员,要求各支部安排优秀党员进行重点帮带,及时整改;对评为“一

般”的,要结合产业发展开展“互帮互促”活动,共同学习提高。党总支对党员整改提高实行动态信息化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党支部党员晋级情况,每月月底村党总支将对党员整改提高情况进行督查,对表现突出、有上进的党员及时上报镇党委,调整其定级。

(三)抓培训提技能。通过分类定级,我们发现多数党员之所以作用发挥不好,群众不满意,并不是服务意识淡薄,而是带富能力不强,关键在于没有一技之长,缺乏带民致富的本领。所以,村党总支将培养党员致富技能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依托协会组织每年邀请省内外农艺专家到村开展技能培训,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村“两委”的其他人员及大部分党员、组长也成为了本村“金谷福梨”种植技能的一传手、二传手,基本满足了农民掌握“金谷福梨”的栽培技术需求,形成了以协会为龙头,户带户的栽培技术人才队伍,现全村80%的农户都掌握一定的果树栽培技术。同时,依靠市残联帮扶我村的实际,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在我村新建了一个“党员创业带富技能培训基地”,基地占地面积5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功能设施齐全,可一次性容纳100人参加培训,基地建成以来,已先后开展了2期种养殖技能培训,培训党员和创业带富能手178名。在今后的规划中,我们力争通过争取市、州、省各级在培训师资和业务方面的支持,将本基地打造成为全市、全州乃至省级的培训基地,增强培训的辐射功能和效应,助推全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五、几点感受

第一个感受是 “难”。这是我们目前客观存在的困难。为什么在农

村抓党建难,第一是农村劳动力的外出。由于我们经济发展落后,在本地找不到钱,年轻的青壮劳动力纷纷外出到工,留在家里的几乎是“603861”(及60岁以上的老人、妇女、儿童)人员,有知识、有能力、有劳动力的年轻人大部分外出,一些偏远乡村老人过世找人抬上山都很困难。发展党员同时也很困难。这很给党建工作带来很多的难处。

第二个是政策不到位和群众理解不到位带来的“难”。由于我们很多涉及农村的政策在农村的宣传不到位和群众的理解不到位,导致了我们在农村开展工作比较困难。象农村低保、救济粮发放的等本是好事的事情,但在操作中都很困难。长期宣传的计划生育政策,问一支书,为什么近亲不能结婚,“人熟不好下手”。

第三个是城乡差别带来的“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总体上发展比较快,但城乡差别却是在逐渐拉大。有的农村家庭环境由于无人无劳动力整理,环境差,许多机关干部下去后开始都不太习惯。第四个是文化缺失带来的“难”。文化缺失带来的是心态不平衡。在许多农村,现在能称得上文化活动的仅仅只有看看电视打发时间,文化生活是很贫乏的。这就给赌博之风兴起、封建迷信、各类宗教力量渗透提供了土壤。记得在一次宣传思想工作培训会上,一位培训老师曾说过,农村阵地在那儿,你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我也曾几次参观和参加过教会的活动,深有感触,他们的宣传手段、宣传方法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在这方面,应加大力度,抢占我们的阵地,教育和引导好农民。

第二个感受是“做”。就是说,我们要尽自己的努力,做好农村工作。一是要尽最大的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水电路和环境卫生。不管你是跑到国家项目、还是组织群众集资、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只要能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二是要因地制宜发展一个产业,做强一个产业,让群众在家门口都能找到钱,能稳定

家庭,照顾老人和小孩,免受外出打工之苦。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一个人也好、一个团队也好、一个集体也好、一个组织也罢,要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少则数年,多则数十年,确实不容易,但要崩溃,那只是刹那一瞬间的事情。因此,除了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埋头苦干,我们别无选。

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若干思考 篇6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建;体制机制;创新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带领农村广大群众发家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是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发挥着农村基层战斗堡垒的作用。近一年来,各地农村结合实际,大力开展了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反“四风”活动、“三严三实”作风建设等一系列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社会转型发展,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元思想观念的碰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成为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比如,有些党员政治素质不高,配合意识不强,开拓精神 不强,作风不正,服务意识淡漠,起不到带头模范作用;又如,部分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凝聚力不够,组织规定不执行,有的甚至拉帮结派或各自为政等等。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从农村建设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出发, 深刻审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定位、作用和方法, 探索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思路、新途径,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五种途径创新农村基层的党建工作:

一、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

随着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多元化、经济组织日益多样化,农村党员从业的流动性和分散性也在不断增强,传统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上述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在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形式上要及时跟进农村经济社会新变化,加大基层党组织的组建力度,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要着力完善组织功能,加大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大村带小村的“联村党组织”设置力度,探索和试点撤并行政村实现集聚发展的有效措施,合理调整党组织的设置,理顺隶属关系。

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结构的重点分别是资源重组、规格提升、功能分类。所谓基层党组织资源重组和规格提升,即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通过村组区域划分、资源优化配置,在保持原有村隶属党组织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跨行业、跨单位等原则对两个或多个村的村党组织进行合并,根据村庄规模以及村党组织党员人数,变原先的村党支部为党总支部或者党委,实现基层党组织资源的优化配置。基层党组织功能分类即按照农村当地产业类型,将党组织按照工业型、商贸型、农业型进行分类,按照党员队伍结构、行业相近、地域相邻原则,进行党小组划分,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开展提供便利。这样建立起来的党组织,可以有效地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活动,有利于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同时,也要从农民党员生产活动和思想认识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及保证党的方针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的要求出发,抓好活动阵地建设,善于创造和运用各种活动载体, 深入到党员群众的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及社会生活中去,紧紧把党员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 在农村社会基层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基层组织带头人对于一个村组的发展至关重要。要抓好村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突出政治素养,不拘一格选好带头人,全面提升村主干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致富带头人队伍。

(一)不断拓宽选拔渠道。改变传统的从本乡本土农民中培养选拔村干部的单一方式,按照农村改革发展对农村干部队伍提出的新要求,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拓宽选人的渠道,打破地域、身份等界限,采取内选、外引、下派、公开选拔等方式,注重从具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识的返乡青年、优秀毕业大学生、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在外工作的退休干部、乡村医生、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优秀经营管理者中择优筛选。

(二)努力改进选拔方式。积极完善“两推一选”、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等方式,把具有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群众拥护、家庭经济基础比较扎实、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选拔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达到“选准一个支书,配强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致富一个村子”的效果。大力提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和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对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要从机关选派优秀干部任“第一书记”。

(三)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把更多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把一些党性观念强、思想整治素质高、具有奉献精神、群众威信高和家庭经济基础比较扎实的党员作为村支书后备人选,进行跟踪培养。

三、健全农村基层当组织工作运行机制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基层组织中的“龙头”,积极促进民主法制建设,推进村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进程是提高村级党组织权威的根本举措。

(一)完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第一,明确“两委”的地位与职能,建立健全村支两委工作机制,党组织要领导和支持村委会依法开展工作,村委会必须置于党组织的领导之下。第二,努力推进村级规范化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内容比较齐全、便于操作的村规民约和党建工作制度,使农村工作有章可循,按制度办事,按制度管人。第三,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如建立健全“两委”班子联席会制度、村委会向村党支部请示汇报工作制度、党支部向村委会定期通报工作制度、民主评议村“两委”成员制度、理事理财制度、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制度等。

(二)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一要注重对党员的培养和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性分析、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管理党员,下功夫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坚决把那些丧失组织原则、入党动机不纯的人清除出党,以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二要针对农村党员干部“无社保、报酬低”等影响党员干部积极性的突出问题,各级党组织应从完善激勵保障机制入手,着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建立党内帮扶、关怀和激励机制,采取救济、纳入低保、提供服务等方式,切实解决农村党员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逐步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和党员的归属感。

nlc202309012234

(三)完善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当前我国已进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建立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通过城乡党组织、党员之间的互帮互助,不仅能够使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而且也促使机关干部深入了解基层状况,增强决策的科學性,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帮助村党支部理清发展思路,提高工作能力,加强基础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而且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智力资源等方面的合理配置,促进城市优势资源与农村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和城乡产业融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形成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互促共进、城乡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四、加大农村基层基础保障力度

在农村基层党建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要想实现基层党组织的高效运转,必须着力解决农村基层的工作经费、报酬待遇、活动阵地等问题,强化村干部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

(一)建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投入机制。推动县乡设立农村基层党建专项资金,不断增加县区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逐年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资金额度。对贫困村,尤其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使其党建工作与其他村同步共进。为党组织活动、教育培训、组织场所建设提供经费支持、进行物质帮扶。在此基础上,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基层党建的支持力度,推动政策、资金、资源下移,采取财政拨一点、党费支持一点、共建单位出一点、村级组织筹款一点等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村“两委”工作经费的建设力度,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经费紧张的状况。

(二)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领导机制。一要落实农村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格局。二要强化考核评价和结果运用,将党建实绩纳入干部政绩考核范围中去,增加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实绩的权重,对不认真履行职责,责任范围内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三要积极营造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的浓厚氛围。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鼓励各地大胆进行探索,不断创新。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认真总结推广基层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微博、微信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村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特别要宣传长期在农村一线艰苦环境中埋头苦干、务实创新、甘于奉献的党务工作者,营造全社会重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五、积极推动农村发展和改善民生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深化农村改革、改善农民民生为己任,团结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认真落实深化农村改革各项任务,切实解决好农民群众的实际困难,真正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共创美好生活的“贴心人”。这样的基层党组织才能在当地树立起权威,才能切实担起推动经济发展的责任,担起推动改革的责任,担起促进民生改善的责任,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工作中要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加强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乡村旅游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组织引导,协调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指导、市场营销服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当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要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推动产业扶贫和精准扶贫,努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要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让美丽乡村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最终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目的就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安定。当前对于基层党建如何引领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这一新的课题,各地党组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进一步理清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思路,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这样才能构建农村基层党建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孙莹玉(1975- ),男,汉族,安徽马鞍山人,马鞍山市行政学院管理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当涂县江心乡新锦村第一书记。

农村基层党建论文 篇7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对策

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承担着将各项大政方针政策落实到群众中的重任并在农村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效率,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助于促进农村的有序发展,有助于提高党在农业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力。虽然基层党建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效改善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但不可避讳的是,积蓄在农村发展中的根本矛盾并未得到根治,“三农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长久健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水平,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坚强保证。”然而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不断发展中暴露出松、软、散等问题,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基层党组织涣散、农村党员老龄化、农村干部素质低、待遇无保障等问题亟待解决,农村基层党建的发展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刘云山指出,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在于解决困境。本文总结了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中,农村自身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也随之转变。例如,在收入方面非农收入显著增多,在生产经营方面农村的组织化程度显著增强。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服务,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面临着重大考验。

二是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我国农村稳定的社会结构被打破,一些新型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兴起,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由此引发了农村经济的重构和农村改革的深化。因此,如何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机制,使其适应农村社会结构的新变化,把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需要各级党组织的积极创新。

三是村民民主意识的日渐增强。民主理论家萨托利指出:“只要人民富足起来,民主是他们可能要求的东西之一。”换言之,人的两大根本需求是经济需求和政治需求。经济水平的提高往往会催生政治意识的萌芽。农村也是如此,农民的生活富足必会激发其民主法治意识。村民的自治实践使其公平、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开始主动对政治和经济利益有了诉求,并且诉求的内涵和范围不断拓展。完善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积极有序地推进四大民主,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农村基层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是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我国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阶段。各项制度逐渐健全,生产要素、公共资源以及公共服务逐步向农村倾斜,开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篇章。如何统筹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需要认真探索。

二、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困境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目标中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水平要求更为严格,从长远发展来看,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十足,局面乐观,但是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仍面临着不少阻碍。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等方面的高需求,辜负了农民对农村基层组织寄予的厚望。概括而言,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目前正遭遇以下几方面的困境:

一是一些农村党员的党性不足,无法有效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一些党员缺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性意识,不关心村里发生的大小事务,不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其次,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农村党员缺乏新鲜血液,党员老龄化趋势严重,受教育程度偏低,服务群众能力偏弱,在如何带领群众共同发家致富方面有心无力。第三,农村党员的发展问题。首先表现为对党员的标准和入党程序把关不严。个别村支部书记出于自身利益,把发展党员名额人情化,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私心;有的怕自己的位子被能干的年轻人取代,因而不发展党员。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发展条件差,有学识的农村青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的发展工作无法开展,农村党员后备队伍得不到及时补充,从而导致农村干部班子后继无人的现象出现。最后还有干部作风问题。突出表现为干部工作透明度低,群众对村中的大小事务不知情,班子成员缺乏民主意识,甚至以权谋私,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群众上访告状,村子不安宁等等。

二是农村干部素质整体不高,无法满足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农村干部待遇整体偏低、干部个人发展空间受限、工作热情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首先是队伍结构的缺陷。由于农村生活简朴、工作环境差、待遇低等原因,无法引进外来优秀人才,本地的能人精英多数自寻出路外出发展,导致农村干部队伍陈旧,更新受阻。再者,现有党员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思想观念陈旧、文化知识匮乏等现象比较突出,无法与时俱进,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其次,农村干部整体素质偏低,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的需求。干部在服务群众、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化解矛盾等方面常常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工作。农民对居住环境、生活质量、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诉求得到更多优质的服务,而不少村党支部、村干部的工作只是宣传政策,传达会议精神,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掌握仅停留在口头上,无法把党的富民政策具体化到工作实际中去,切实真正为农民群众服务。

三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农村内部各阶层之间的利益格局不断发生变化,社会矛盾日益增多,农村的基层组织堡垒作用弱化。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党员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服务群众的意识,只顾自己发家致富,对村级事务漠不关心,导致农民群众只能通过上访来实现自己的诉求,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农村的有效管理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以上种种因素导致这一时期农民群众在得到实惠最多的同时,也激发了一些社会矛盾,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面临巨大考验。要想解决问题,首先必须深入分析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基于现实困境的原因分析

现阶段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原因来源于各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观念问题,也就是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不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更没有创新党建机制的意识。农村干部开展工作以应付上级要求和检查为出发点,更多的是搞形式主义,认为只要不发生群体性事件就行。二是制度原因,即“过渡性体制定型化”。在转型期间,农村社会逐渐形成了新旧混合的过渡性体制,这种过渡性体制本应在农村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被新的制度所取代,但实际却是这种过渡性体制一直存在并且已经成型。在这种形势下,农村社会易结成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必然会与普通群众之间发生利益冲突。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这些利益集团利用已经定型的体制阻止农村改革与发展,使得农村党建难以突破旧模式的束缚,无法创新管理机制。三是关系问题。有的农村地区存在党员干部争权夺利、两委关系不和谐、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政治领导变成了命令与服从、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四是公平缺失。农村党建本应形成一种“党委领导、村委负责、群众参与”的和谐格局。但现实情况是,村党支部工作形式化,遇事只找村委会解决,农民缺乏理性思考,只想尽快满足自己的要求,盲目崇外,公平的严重缺失致使众多矛盾产生,加剧了农村社会的混乱。

根据上述分析,农村党支部亟需加强自身的整合,对于农村发展来讲,内生秩序的构建同等重要。

四、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选择

从农村社会自身建设的内生机制角度看,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我党密切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农村党支部的有效整合是有效提高农村基层党建水平,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

一是坚持树立正确的观念,始终坚持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农村党支部领导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加强对党支部的观念整合,强化党支部的领导力,有助于巩固党支部的核心领导地位,树立党的威信。同时,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引导和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实现对广大群众的观念整合,以获得群众的广泛拥护。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时刻高度重视农村婚丧嫁娶中存在的攀比风以及农村党员干部腐败等问题,坚决扼杀腐败风、迷信风,在农村社会价值观层面严把关口。要通过观念整合为农村改革与发展建立一种齐心协力的合作理念,形成有效共识。

二是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制度整合。通过完善农村党支部相关制度体系,用制度解决问题,确保党支部的执行力,进而有效提高党建水平。健全和完善农村党支部管理体制,坚持落实岗位责任制,保证村民监督的有效长效性,关于农村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各项事务,坚持一事一议,保证决议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加强完善群众监督机制,保障群众充分行使其知情权和参与权。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制度整合的过程中,要保持各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以此确保各制度间彼此不会出现冲突的情况。

三是修复党群、干群关系。农村党支部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并不意味着包办一切农村事务。“两委”班子既要明晰权力界限,严格责任分工,也要同心协力,时刻以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党支部不仅要确保其政治导向作用、决策把关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等核心领导作用发挥到位,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村各种民间组织的自身建设引导以及对民间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整合,利用民间社会组织的长处协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参与农村发展规划,实现有效互动,合作共赢。

四是吸收人才,充分发掘能人精英。农村党支部建设的关键所在是要有能力出众、能够带领大家的好的领导者,农村党支部能否真正成为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领导力量,关键在于解决农村人才后备不足的问题以及人才的流失问题。在吸收人才资源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对农村党员的整合管理。农村党支部必须严把党员入党关,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严格农村党员考核和管理制度,并且积极吸纳有能力的年轻党员,为农村干部队伍注入新鲜力量,提升农村干部的工作活力,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满成.整合与深化:农村党支部建设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2(10)

[2]课题组.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调研报告[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2)

[3]孙立平.也谈改革共识[EB/OL].人民网强国论坛,2012.3.12

[4]赵旭东,辛允星.权力离散与权威虚拟:中国乡村整合政治的困境[J].社会科学,2010(6)

[5]高新民.执政党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兼谈政党的社会功能[N].学习时报,2011.2.28(5)

农村基层党建论文 篇8

一、农村城市化进程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自2007年12月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 湖南省委省政府、长沙市委市政府及时提出了建设大河西先导区的决策。在此背景下, 望城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作出建设湘江新区的战略部署。湘江新区将南起三汊矶大桥、北至沩水大桥、东抵长湘公路、西达黄桥大道的湘江两岸纵深腹地作为规划区, 将规划区湘江以西区域作为核心区, 将核心区雷锋大道和金星大道以东区域作为起步区, 形成“一江两岸、东西互动”的发展新格局。由于星城镇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 被全境纳入湘江新区的规划区范围。星城镇也因此成为了“两型社会”建设的主战场, 先导区和湘江新区建设的核心区。

随着湘江新区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本地区科学发展的领导核心, 作为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主要组织, 在新区建设中居于重要的位置。另外, 城市化也对现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提出了许多更为紧迫的要求。

对基层党组织发展经济的能力要求更强烈了。城市化进程实质上就是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重组的过程, 促使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进一步融合, 从而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格局。长期靠土地谋生的农民从失去土地开始, 事实上就成为了下岗或失业农民, 再就业能力不强。仅2006年以来, 星城镇完成拆迁腾地近1万亩, 动迁人口近8000人。城市化建设一夜之间让当地居民从纯农民变成了拆迁户, 过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一夜之间被彻底改变了。纯农民必须向亦工亦商的多能型、复合型农民转变, 这需要有组织地进行引导、培训, 并且切实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迫切要求建立一支文化素质高、致富能力强、能带领群众进行二次创业的开拓型基层党组织。

对基层党组织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的要求更强烈了。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农民失去土地以后, 必须得到最低的生活保障。征地拆迁户虽然大多得到了一笔数量不菲的拆迁费, 建起了一幢新房, 但并没有得到完全的生活保障。征地补偿费的一部分按规定被纳入村组集体积累, 这是失去土地村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在市场化运作这些资产的过程中, 为规避市场风险, 保证村民拥有的股份保值和增值, 以此作为稳定农民收入和实现农民增收的渠道, 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利益, 迫切要求建立一支善管理的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 为群众当好家、理好财, 切实维护好广大群众的利益。

对基层党组织发展民主政治的要求更强烈了。失去土地依附的农民对于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集体收益的分配、公益事业建设等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更为关注。随着拆迁征地量的增加, 转到村组作为集体积累的资金也逐步增多, 一些村民甚至要求将集体积累资金划分到户, 甚至形成上访, 这充分表达了广大群众对集体资产知情权、参与权和处置权的强烈要求。城市化迫切要求建立一支能体察民情、集中民智的民主型村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

对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和组织活动进行调整的要求更强烈了。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 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混合所有制企业等各类新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等新社会组织纷至沓来, 这些组织吸引了大量外来的党员。而这些组织与原来行政村党支部不存在隶属的关系, 如何把这些组织的党员列入党组织的系统内, 并开展其组织活动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原来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格局已落后于农村城市化的发展, 必须根据变化对农村党的组织体制和管理机制做出相应的调整。

为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 星城镇党委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 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为推进城市化进程、优化发展环境创造了成功经验, 得到了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举措

星城镇镇域总面积87平方公里, 辖2个社区9个村。星城镇党委下设24个支部, 86个党小组。星城镇党委认真履行管党职责, 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镇党委坚持每月至少主持召开一次党委会, 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 及时解决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中出现的问题。镇党委还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每位镇党委成员在基层调研党建工作每年都在一个月以上, 及时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第一, 加强基层支部班子建设。镇党委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 配齐配好村 (社区) 党支部班子。结合年度考核和工作运行质量, 以加强村 (社区) 党支部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为重点, 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整体功能为目标, 大胆支持使用具有较强发展经济能力的实干型干部。通过广泛走访调查、个别谈话酝酿, 调整和充实了戴公庙、黄田两个村的班子, 加强沟通协调和正面引导, 月亮岛社区等班子合力不够问题也得到了基本的解决。镇党委确定所有班子成员分别联系一个村指导工作, 每位班子成员必须下到村组听取意见, 排查矛盾, 解决问题, 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教育、帮助和引导工作, 将掌握的情况进行汇报, 定期召开碰头会。在全镇实行驻村专职指导员制度, 充分发挥指导、督促、协调、帮助作用。同时注重村级后备干部培养, 在调查摸底、建档立卡的基础上, 2009年镇党委在县委党校举办了52人参加的农村基层骨干分子培训班 (该班学员平均年龄30岁, 大专以上学历27人, 占学员人数52%) , 加大了对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力度, 切实扭转了部分村有后备干部, 但不培养、不成熟的现象, 解决了“后继乏人”的问题。

第二,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镇党委以“争先创优”为载体, 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促进了党员、干部素质的提高。一是经常开展党课教育活动。近年来, 先后邀请县委组织部领导、县委党校领导就如何开展基层组织工作、如何发挥党员骨干作用进行授课, 还组织开展了“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勤政廉政、促进科学发展”的主题教育廉政党课活动, 每年都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二是认真组织开展党员评议工作。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 狠抓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教育。通过此次活动开展, 机关及村干部集中学习5次, 参学人数500余人 (次) , 学习覆盖率100%。镇机关和各村 (社区) 邀请上级领导和县科学发展宣讲团授课15堂, 参加听课的党员干部达2000多人次;组织了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活动, 全镇党员干部共撰写学习心得近1000篇。召开解放思想座谈会5次, 征求到群众意见235条, 撰写调研报告14篇, 查找和梳理出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3个, 解决村级问题31个。

第三, 加强村级阵地建设。加强和规范村级场所建设, 目前全镇11个村 (社区) 都有了办公场所, 各党支部活动室都比较规范, 有活动室, 有机构, 有制度, 村干部实现了集中办公。还积极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统一配备电教设备, 按照县远教办的安排, 2009年已实现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全覆盖, 并对工作人员按期培训。镇党委坚持建、管、用相结合的原则, 加强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指导,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管理制度, 较好地发挥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作用。

第四, 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及流动党员管理。镇党委成员经常到企业调研走访, 将两新组织的建设作为调研走访的一项重要内容, 详细了解和掌握企业党员的人数、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要求组织纪检办对全镇两新组织党员进行及时统计、建立管理台账。随着外出务工流动党员人数大幅增加, 镇党委要求各支部、党小组将流出党员的去向、联系方式和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上墙, 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和寄送学习资料。要求流出党员定期向党支部汇报思想、工作状况, 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 离乡不离党。

第五, 进一步加强村级管理工作。镇党委结合各村实际, 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组规范化管理的规定》, 完善了村干部述职评议、组账村代管、退休村干部补助等制度, 切实做到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规范村干部绩效考核,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将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物质奖励挂钩, 实现奖优罚劣, 功过分明;加强对村干部出勤、完成中心工作任务以及班子自身建设等情况的监督和管理, 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 规范资金审批等程序, 使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 出现问题有据可查, 追究责任有章可依, 坚决杜绝不按审批程序拨付资金的现象。

第六, 加强基层党建制度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有关文件:建立完善了基层党建定期研究、定期报告和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等制度;不断完善了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了党内重大事务听证咨询、党内组织生活公开等制度;实施了县、乡两级党代表任期制、干群恳谈例会等制度;建立完善了村 (社区) 专职指导员制度、现场问诊制度、党员干部队伍培训制度等。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 特别重视督察考核, 真正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 建立健全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

在全体党员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下, 星城镇基层党建工作成效显著。2009年银星、西塘村党支部评为望城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西塘村、马桥河村党支部分别被评为“省级示范村”和“市级示范村”, 此外还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党员和基层干部。基层党建工作的卓有成效, 又有力地促进了星城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近年来, 星城镇重点工程建设加快, 征拆新政得以顺利实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启动了星城实验中学和星城实验小学建设, 完成了大湖中学学生公寓楼和食堂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深入开展, 参合率达99.7%, 就业、低保、城镇医保、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农村安居工程等工作稳步推进。2009年星城镇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7.8亿元, 实现财税总收入2.3亿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也应清醒地认识到, 星城镇基层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例如:部分支部党员民主会议开得较少, 主要领导干部与普通干部、党员之间的交流还不够, 对干部、党员的思想教育还做得不到位。部分村 (社区) 存在班子内部不团结的现象, 影响工作正常开展, 甚至出现个别村支部书记辞职的现象。各村 (社区) 制度建设基本完善健全, 但执行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少数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和思想改造, 事业心、责任感不强, 工作不敢碰硬, 私心杂念多, 工作飘浮, 作风不实, 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一些基层干部在能力方面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 面对城市化进程中引发出来的矛盾, 感到束手无策。一些带头人开拓能力不强, 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市场经济知识或实践经验丰富的复合型干部较少。这些问题如不妥善解决, 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 进而影响到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进一步加强城市化背景下的基层党组织建设

推进城市化进程, 建设湘江新区, 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与管理作用, 在城市化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强化基层党员的教育管理无疑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一, 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到城市化进程中去考察。城市化就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城市社会转型, 在转型过程中, 传统的农业社会与现代的城市社会相互交替。因此, 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时,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在所面对的农村社区既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有很大的不同, 也与城市的社区存在一定的区别。一方面, 新形成的农村社区已从过去单纯的、封闭的农业社区, 逐步开始转化到开放的、多样性的新型社区。农民的居住地也开始相对集中, 中心村的雏形初步显现, 出现了不少村居混合型的社区。不少农村社区还先后建立了为农综合服务站, 既延续了传统的为农业生产服务内容, 又扩大和加深了城市社区服务的社会功能, 把城市社会事业服务功能不断向农村延伸, 使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不断影响渗透到农村, 把城市文明辐射到了农村, 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 新形成的农村社区地域更广, 人口更加分散, 其人口和资源的集聚程度又远远不如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的居民相对来说文化程度更低, 年龄更趋于老化。农业也不会完全从农村社区退出, 农村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仍然是农业现代化的基地和工业化发展的劳动力来源地。可见, 目前面临的农村已具有了城市社区的一些新的特点, 但又不同于完全意义上的城市社区, 带有明显的转型社会特征。这就要求农村社区的基层党组织工作, 既要继承和发展传统有效的工作职能, 又要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 突出城市化这个主题, 围绕推进城市化进程开展工作, 并积极引导广大党员把自己的工作主动融入到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去。

第二, 进一步转变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基层党组织是政治组织, 不是行政组织, 党可以在村级事务中开展活动, 可以发挥领导作用, 但这种领导作用的实现, 不应是以行使权力的方式实现, 而应以民主的方式、依法办事的方式、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等方式来实现。因此, 要逐步推行和完善基层党支部公推直选制度, 通过党支部的民主政治工作, 来发展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使农村社区的基层党组织接受民主政治的洗礼, 转变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 学会运用现代政治的手段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使党支部在群众中具有广泛的认同感, 也为支部班子成员参与村民委员会选举、推进村支书和村主任“一肩挑”奠定合法的政治基础。同时加强基层党支部对村民代表大会的领导作用, 使党的意志通过民主的途径转化为村民的意志。还要进一步探索村民代表大会组织机制和议事机制, 确立党支部在村民代表会议中的领导地位, 使村民代表会议在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和引导下, 避免受宗派势力干扰和落后思想的影响, 有组织地对村委会的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第三, 进一步加强村级党支部建设。以“政治素质高, 带富能力强”的标准, 进一步选准配强村级支部班子。对基层党支部干部队伍结构配置进行适当调整, 增加专职干部人数, 确保基层党组织工作有专人负责、专人组织;关心基层党支部的活动, 为他们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支持, 对上级党组织拨付的党员活动经费, 切实做到专款专用;重点关注和培养优秀的基层干部, 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基层干部考入公务员队伍和选拔到镇领导班子中来;加强和改进对基层干部的教育管理, 完善考核评议机制, 将评议结果与村干部的使用和报酬挂钩;继续推进“一制三化”工作, 加强村级的规范化建设。通过建立《星城镇村 (社区) 干部考核管理办法》, 进一步增强村干部的责任意识, 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全面或超额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任务。

第四, 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要严把入口关, 保证党员发展的质量, 完善农村党员评议制度, 及时清退不合格党员;制订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计划, 扎实开展培训宣传活动, 加强党员冬训、春训工作, 定时召开全镇党员大会, 不定期开展集中培训;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积极引导农村党员、群众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和落后观念, 引导农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提高学法用法的自觉性。

第五, 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始终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 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教育;健全创新各项村级管理制度,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完善监督机制, 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专门机构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 增强监督合力。

以创新精神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篇9

根据《意见》的要求可知,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事项。各个基层干部应该深入探究《意见》深刻内涵,提高思想认识,从而确保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顺利进行。但是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基层干部的认识却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将《意见》的内涵贯彻落实到位,这是基层干部素质不高的表现。除此之外,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基层党员的参与度较低、参与热情不够也是严重制约其工作进行的不利因素。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基层党员目光比较短浅其关注点往往片面拘泥于“小家庭”的建设中,对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生活保障等问题较为关注,但对于基层党建工作却比较漠视,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积极性。

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原则及要求

1、针对性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能仅仅抓住其普遍性而忽略其针对性,在文化建设工作中,各个地方有着不同的物质条件及文化基础。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在开展工作时,各个地区的基层干部应该进行深入的调研,因地制宜并高效有序展开后续工作。

2、普遍性

所谓的普遍性也可以看作是全面性,其主要是强调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应该深入基层的各个角落,不能片面的局限于某一个区域,或则某一部分基层。某些基层干部为了急功近利的做成绩,往往会选择建设所谓的“模板”,因此在“模板”建设中投入过度的人力物力,从而影响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全面性。

3、细微性

为了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严格要求基层党员端正工作态度,体会工作要点。在日常工作中尽可能要求,每个工作党员都能够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细致入微的进行党建工作。要深入了解基层的具体诉求,并根据当地的物质基础、文化特色,因地制宜正确引导基层党建工作实施。

三、落实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措施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直接关系到了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党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社会组织中发挥着战斗先锋的作用,而基层党员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分子。创新是一个国家得以兴旺发达的永恒主题,它能够促使一个民族不断前进,也能够驱动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因此,以创新精神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活力刻不容缓。

1、以创新精神推进农村基层党员的思想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思想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市场经济诱发了基层党员队伍内部出现的思想上的滑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农村基层党员及干部队伍中滋生发芽。部分基层党员动摇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丢失了党性修养和党的基本原则、忘记了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割裂了与基层的血肉联系等等。为了使基层党员及干部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党建工作应致力于不断改革创新实践经验、萌发新的思想、形成新的认识。思想上的偏离是党建工作的致命伤,基层党员的思想建设势在必行。一方面,主要基层的党员干部应带头,积极整改自身思想上的偏颇,端正其他党员同志思想,将不正之风扼杀在摇篮之中。另一方面,坚持理念创新,党员应将传统滞后的“进门难,办事难”旧思想转变为“积极主动为农民基层服务”的新思想。将“老百姓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基层党员工作的准绳。其次,基层思想党建工作也需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应加强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力度,加固基层党员和干部对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与信仰,坚定其对国家、党和人民的忠诚。此外,对于此类问题,党建工作还需转变理念,坚持培育发展新思想,以钉子精神般的坚韧,不断取得思想建设新成效。

2、党建工作应注重以创新精神推进农村基层党员的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点,以创新精神促作风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作风建设不仅要在传统的党风廉政上下功夫,也应进行理论创新。培养农村基层党员作风的核心工作是保持农村基层党员同农民基层的血肉联系,将“全心全意为基层农民服务”作为基层党员的根本宗旨。在我国农民人口基数大的环境下,三农问题不仅是农村工作的核心,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因此,农村基层党员要坚持以农民为本,急农民之所急,坚持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基层党员及干部应自觉贯彻基层路线,心系农民基层,将国家对于三农的福利政策落到实处。首先,坚持发扬基层党员的“南泥湾”精神,党员及干部都应艰苦朴素,努力奋斗。其次,坚持从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抓起。作为农村基层党员的带头人,干部应首先严于律己,成为众多基层党员学习的榜样。再次,在党内生活中积极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可定期召开工作总结会,批评指正工作中的错误和不足。党员的作风建设同样需要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党建工作需要把农村基层党员作风专题教育与完成本村镇本单位重点工作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手都硬。

3、党建工作应以创新精神推进农村基层党员的制度建设

首先,欲将农村基层党员的腐败现象和不良作风扼杀在萌芽状态,从根本上讲要依靠制度治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创新制定新的法规制度、完善已有的法规制度、废止不适应的法规制度。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其次,注重基层党员及干部选拔的制度和机制创新。党建工作需要转变思想,积极吸纳大学生做村官,不断为党员及干部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将农村作为储备干部培养和锻炼的基地,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党员的自身素质,为国家和人民培养高质量的党员及干部队伍。最后,创新基础考核机制,提高农村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实施积极有效的考核制度,基层党员队伍将不再是培养懒惰的温床。对于农村基层公务员工作的基础考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当地村镇经济是否得到发展?党员及干部是否是发展的带路人?第二,心中是否有党,有责,有民,有戒?基层党员及干部是不是政治的明白人?第三,基层干部好不好,农民说了算。基层党员及干部队伍是否是农民基层的贴心人?

四、结语

总而言之,以创新精神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就是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的思想、作风和制度等党建的各个领域。以创新精神促基层党建是我们党的一个新的实践经验,是我们党保持永恒生命力的客观要求。

摘要:十八大上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了新时期加强农村基阐释了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要求以及有关促进工作开展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工作,基层,新时期,认识,党建

参考文献

[1]段敦厚.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J].江淮,2008.

转型期中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探析 篇10

面对转型期农村社会广泛而深刻的改革, 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对新环境, 遭遇新问题, 这就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顺应社会转型之变化, 主动适应, 认真分析社会转型之特点, 积极应对, 努力把握社会转型规律, 在社会转型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工作, 创新方法,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和功能。例如, 江西省永新县县委县政府通过发展经济、强化服务、整合资源三项措施, 在较短的时间内, 扭转了该县农村党建的困难状况, 有力推动了该县新农村建设。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 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是各个时期党的建设和发展基石。要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贵在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实, 而不是形式主义的应付检查、走走过场, 要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落实到群众关心的热点上与基层工作的难点上, 求真务实、持之以恒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欲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首先要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与党员队伍建设。农村基层领导班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核心力量, 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 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 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与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 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 可更好地服务群众, 凝聚人心, 促进和谐, 可进一步拉进党组织和群众的距离, 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与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 一方面要抓好支部书记建设, 建好一个支部, 带好一支队伍。推进好新农村建设, 支部书记最重要。基层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基层的执政骨干, 是党员群众的带头人。俗语有言:“有钱有物不如有个好支部, 给钱给粮不如给个好支书。”对于农村来说, 一个好的支部书记就是新农村建设的引领者。因此, 农村基层支部书记一定要严格考察, 认真把关, 既要遵循德才兼备的标准, 坚持把公道正派、有心有力为民办事的能人、贤人选拔、培养为支部书记。对于农村基层支部书记, 既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也要注重群众评价;既要倡导奉献精神, 又要注重机制激励;既要完善选拔机制, 也要强化教育培训。通过各种机制激励与教育培训, 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问题意识, 提高应对新时期农村的各种矛盾和困难的能力, 带领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群众勤劳致富, 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 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作风建设, 严肃党的纪律, 提高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党员素质和形象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全村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必须有一支作风过硬的党员队伍。对于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与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薄弱问题, 可通过培训、交流、学习、帮扶等措施去改善提高;亦要建构机制来改变扭转, 通过激励保障机制、发展使用机制、风采展示机制等去激励, 以机制促班子建设;也要认真抓好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其次, 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需要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宣传教育。社会转型期间, 面对思想来源趋向多元化、价值观念趋向功利化、社会思潮呈现复杂化、生活方式趋向世俗化的问题, 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宣传教育。既要改变传统的强制性、灌输式的宣传教育方式, 亦要正确处理好民众利益诉求的合理性。农村基层党建的宣传教育, 应围绕新农村建设, 以理想信念为核心, 对农村基层党员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政策法制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 宣传新文化, 传播新观点, 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

再次, 要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应加强农村基层的民主法治建设。面对新时期党员和群众民主参与的新要求、村民自治的新情况、法治建设的新任务,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主动适应社会转型的新要求, 破除旧思想、旧观念, 不断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 提高服务意识, 创新服务形式, 把过去以行政权为依托的无所不包的管理型、封闭型、人治型向服务型、开放型、法治型转变, 由人治到法治, 由统治到善治。

最后, 要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必须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既是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题中之义, 也是基层党建工作保持活力和永久发展的内在动力。党的基层党建工作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任务和各地的实际情况来展开的。农村党建工作走创新之路, 是顺应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时代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提出:“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 创新活动内容方式, 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 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工夫, 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笔者认为, 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须围绕“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 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开展, 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 着力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立法, 不断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创新, 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以机制促发展。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既要注重理念创新, 突出基层党建工作的针对性, 也要注重机制创新, 突出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性, 又要注重领域创新, 突出基层党建工作的灵活性, 更要注重载体创新, 突出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是党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如何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及党员的榜样模范与自富带富作用, 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只有深入农村调查研究, 科学决策, 创新方法, 拓展思路, 才能切切实实地做好转型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人民出版社, 2009.

一个农村基层财政所 篇11

骄人业绩,在这里不断凸现出来

成立于1984年的子陵铺镇财政所,20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艰苦创业、不懈探索和追求,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不断获取新的成果:1992年被评为“区文明单位”;1994年至2001年连续4届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2002年至2003年度被评为“市级最佳文明单位”。建所以来,所党支部,连年被镇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近两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税费改革被省验收小组评为“优秀”。财政所主要负责人分别被省、市、区授予“省农税创优先进个人”、“市十大杰出青年”、“市新长征突击手”、“市十大卫士”、区财政系统“十佳理财能手”荣誉称号。近两年来,全所干部职工撰写并发表各类文章210篇,国家级7篇,省级20篇,市级140篇,区级43篇。文明创建、政务公开、零户统管、农业开发的作法和经验在全区推广,全省有600多人次前来参观学习。省财政厅领导来所调研后,亲笔题词,勉励我们“树文明新风,创一流服务”。

农业税征管是财政所的核心工作,近些年来取得骄人的成绩,各项指标完成在全区多为第一。2002年税费改革以来,该所连年农业税征收完成进度在全区处于领先位置。近几年该所征收耕地占用税、契税等,在上级下达指标的基础上每年超收30%以上。综合财政收入连续6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2003年综合财政收入突破160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今年1至8月该所财政收入完成510万元,占全年任务的88%。

重重难关,在这里逐渐凹下来

一个基层财政所,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多的荣誉?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其动力何在?了解该所情况的同志说,这个所有一个团结战斗、不懈进取、不断创新的领导核心;有一支打不烂、拖不跨的高素质队伍;有一套战胜困难、行之有效办法。

子陵财政所现有干部职工18人,其中党员16人,中高级职称11人,具备大专学历15人,是东宝区有名的“党员所”。这个“党员所”班子硬、队伍素质高、战斗力强。谈到这个所,财政系统的同志评价:“那是个出经验的地方。”

这个“党员所”之所以有战斗力,主要在三个梯队:处于第一个梯队的老党员仍在发挥作用。现在70岁的老党员、老所长陈修禄是财政部表彰过的劳动模范,1993年退休后一直关心所里的建设和发展,所里有重大决策总是请他出谋划策,平时他也经常提建议、出主意。虽然离职但未退休的老所长胡品发处于第二梯队,这几年他一直坚守在包村收税的第一线,哪里任务重,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榜样的力量化作了动力和活力,给年轻的员工树立了榜样。近几年,该所每年都有一名青年加入党组织,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员素质不断提高,成为单位事业发展源源不竭的动力。现任班子三个成员为第三梯队,工作中更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样子。率先包最难的村,包最大的村,包最远的村。在夏征紧急关头,所长张洪宾从仙居调到子陵财政所工作。在情况并不十分熟悉的情况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头扎在征收环境最差、纳税秩序最劣的蔡冲村抓征收。蔡冲村是全镇有名的“烂冲”,水源乏、交通差、债务大。张洪宾同志带着行李被子,带着高血压药,同村干部同吃、同住、同工作。经常性干到深夜2——3点,有时实在支撑不住,就在村卫生室打一下点滴。千方百计地完成了全年任务,落后村变成了先进村,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农业税收完成进度。副所长吕维华内外勤兼顾,承担了全镇最大两个村罗尧和红庙村的任务。他在征收过程中,注重宣传政策,注重为农户排忧解难。做到以情服人、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罗尧村五组村民万昌权,从2002年9月患有淋疤癌,之后又得了肺癌,几次住院,家中一贫如洗。吕维华上门认真宣传政策,帮助其爱人晒粮、整粮、卖粮,帮助寻找摆脱困境的出路。他的行为感化了万昌权的家人,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想办法交清了国家税款。副所长陈佑清不顾年龄偏大,身体较差的状况,主动要求参加全镇路途偏远,债务较大的青山村征收农业税,想了一个又一个点子,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工作日休息日,不分晴天雨天,出色地完成了农业税任务。

城郊经济,在这里得到呵护起来

这几年,子陵铺镇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成绩有目共睹,镇财政所功不可没。该所充分利用子陵铺镇地处城郊、交通便利的优势,依托子陵、南桥、罗集、八角网点和二0七国道、子八路、万南路、南栗公路长廊,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2001年是东宝区城郊经济发展的起步之年,子陵财政所就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为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建议出台系列税收让利政策,给所有到子陵建厂落户的投资者以免税1至3年的优惠,到2003年底全镇个体私营、股份制企业和村集体企业共发展到137家,共向国家提供税收759万元。今年又有9家企业来此落户。放水养鱼,筑巢引凤,引凤固巢,宝源木业、广得木地板、荆门热电厂生石灰脱硫、华鑫高强度柱面石膏板、荆铸水暖器材、凯龙纳米活性碳酸钙等项目都是近几年被优惠政策吸引落户子陵的。

在服务工作中,财政所坚持分类指导和重点引导,抓大户,建基地,办小区,帮助个体私营户解决好水、电、路等问题。由于政策、措施、服务到位,如今子陵镇以商贸流通业、交通运输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汽车修理业、餐饮服务业为特色的国道个体私营经济红红火火,企业老板主动纳税、农户上门缴税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对于辖区内的企业,财政所尽力提供好的环境。该所筹资15万元,为荆门至圣境山旅游公路修通铺油助了一臂之力。该所还派出财务管理行家进驻金陵石膏有限公司,帮助企业建章立制,进行成本核算、市场营销分析,并在财务上帮助企业过渡了集体转民营的股份制改造任务。

培植财源,在这里继往开来

子陵铺镇本是个生产粮棉油的大镇,但仅靠粮棉油生产,创造不了多少财政收入。为了开辟新的财源,财政所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种植业和养殖业上做文章,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目前,子陵镇水产养殖面积达1100亩,梨、苹果、柑橘等水果面积达5000亩,1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大户有60户,50只以上的山羊养殖户有40户,1000只至5000只的肉鸡养殖户有20多户。2003年全镇畜牧、水产、林果总产值迅速发展到3700万元。

子陵的中低产田较多,财政所发挥自身优势,向上争、向内挤、向外延筹资,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并在项目立项设计、招投标、工程实施、建后管护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跟踪服务。2001年以来共争取中央、省、市财政资金564万元,综合开发中低产田15800亩,其中优质水稻良种示范基地有5800亩。经过改造,水稻单产平均提高了100公斤,粮食增产174万公斤,增加收入243万多元,农民年人均增收200元。今年,该所又争取了一个面积达10000亩的优质水稻良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年内可以付诸实施。

农村基层党建论文 篇12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建,问题,成因,措施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的主要问题

(一) 抓党务工作思想上缺乏主动性。

部分地区出现重经济发展, 弱化党的建设工作的倾向。评价指标和用人导向的偏颇也导致部分基层党员干部热衷抓经济而不愿意抓党务工作。部分单位行政活动代替党组织活动。

(二) 组织生活和党性培养缺乏经常性。

很大一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于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到位, 政治生活抓的不实, 流于形式。对于党员的思想教育尤其是党性培养欠缺。

(三) 把握党组织中心工作缺乏准确性。

个别党组织, 尤其是书记对什么是中心工作分辨不清, 对于如何抓好中心工作把握不准, 工作抓不到重点, 抓好党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

(四)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缺乏自觉性。

一部分农村党员党性观念淡化, 对于党组织生活缺乏主动参与意识, 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个别党员不能很好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影响了党员的形象。

(五)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缺乏制度性。

由于制度的不健全和执行监督不到位, 导致部分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形同虚设。缺乏系统的教育培训, 使部分党员对党务知识缺乏掌握, 党性修养得不到提高, 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能力欠缺。

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 缺乏思想认识。

对党组织重要作用缺乏认识是忽视党务工作的主要原因。部分党员干部受经济思想影响, 党性修养不断弱化, 导致对个人要求降低。

(二) 缺乏能力素质。

部分党组织班子成员个人能力不高, 对党务工作方法缺乏钻研, 对农村政策把握不准, 导致具体工作不敢深入, 无从下手, 效率不高。也有极个别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不高, 为民意识和宗旨观念不强, 甚至违纪违法。

(三) 缺乏制度制约。

制度建设存在不健全, 针对性差, 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使个别农村基层党务工作出现随意性。监督制约机制存在执行不到位现象, 同时监督制约内容批评教育多, 处罚惩戒少, 缺乏联动机制。

(四) 缺乏群众路线。

部分基层党员干部欠缺工作方法, 往往忽视主动和农民群众进行经常性的交心交谈, 倾听群众的需求和意见, 因此农村党务工作不能进行很好的改进和创新。

(五) 缺乏经费保障。

经费投入欠缺也是导致农村基层党建活动阵地薄弱的原因之一, 使一些社会管理和党建活动不能很好的开展。

三、加强和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措施

(一) 深化认识, 明确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

要深刻认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在推进改革进程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仅仅围绕发展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要仅仅围绕农村发展稳定大局做文章, 充分发挥好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要明确改革创新和新农村发展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 明确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党员干部的重要作用, 凝心聚力抓党建, 充分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 健全机制,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保障。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党建工作方针必须坚持, 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要制定和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 明确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和其他党组织成员的“一岗双责”要求, 形成党建和经济社会发展齐抓共管的局面。要创新和完善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要趋于科学合理, 可操作性强。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尤其是细化“三会一课”制度, 提高农村党员整体素质。还要制定和完善党组织和党员的激励机制, 激发工作热情和工作活力。

(三) 明确责任, 构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崭新格局。

要坚决转变重经济发展, 弱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错误思想, 理清党建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和辩证关系, 要把党建工作摆上日程。坚决克服和纠正重经济, 轻党建的错误思想, 摆正党务与行政业务的关系。要把党建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 达到“聚精会神抓党建”的要求。要强化党建工作责任管理, 分级负责制度, 层层有责任, 层层有目标。要重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建设, 选好人, 配强人, 并通过系统培训不断提高他们抓党务工作和发展经济的能力。

(四) 强化措施, 保障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要通过制度完善和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促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能够有计划、高质量开展。尤其要抓好“三会一课”的质量, 使广大农村党员通过开展学习与批评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党性修养。要重视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培训活动, 提高党员干部宣传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干和事创业的能力, 培养岗位能手和致富带头人, 充分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和辐射带头作用, 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敏.浅谈如何创新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 2014 (19) .

[2]巩文玲.针对当前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 (04) .

上一篇:军事武术下一篇:自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