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资源观

2024-08-04

新资源观(通用12篇)

新资源观 篇1

随着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 科学技术的发展愈益呈现出不断加速的总体态势, 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 创新浪潮在全球涌动, 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正在蓬勃兴起。在知识经济形态中, 人才资源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其数量和质量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无论是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等问题, 还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创造国有企业的新优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无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还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我们都面临着许多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些艰巨任务, 都需要加速科技进步与创新。同时, 在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 要增强我国社会发展抗御各种风险冲击的能力, 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 也要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科技进步与创新必须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我国正处在人才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 人才资源不足, 尤其是领军的创新型人才匮乏, 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当务之急是做好人才资源的开发工作, 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人才资源开发的工作, 首先应树立科学的人才资源开发观。

一、人才资源开发的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 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人才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的观念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当今世界, 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 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 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 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 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 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 不惟学历、不惟职称、不惟资历、不惟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 人人都能成才。”这就要求我们:

一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在知识经济形态中, 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其数量和质量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工业经济时代, 一个熟练的工人可以完成工人平均工作量的1.5至1.6倍;但在知识经济时代, 一个优秀的软件工程师则可以完成其同行平均工作量的30倍。不仅如此, 一项技术发明或者管理创新更可能带来一次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的飞跃。随着全球性的产业结构大调整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 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与其经济、科技的竞争能力紧密相连, 而经济与科技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人才。因此, 江泽民同志在北戴河会见部分国防科技专家和社会科学专家时强调:“人才问题, 关系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做好人才工作, 首先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人才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人才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成为一种比资金更重要的资本。能否拥有和保持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已经成为事关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兴衰成败的重大战略问题。目前, 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 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我国低素质的劳动力供过于求, 高素质的劳动力则供不应求。而且从人才资源的总体素质看, 越是在高素质人才资源方面,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大。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在资源层面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也是我们将长期面对的人才资源的基本态势。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而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则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 人才投入是最有战略眼光的投入, 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要充分认识和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

二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为每一个人的发展创造了广阔天地。正如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所说, “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封建时代, 有‘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说法。这里面有着封建主义的思想糟粕和经济社会不发展的局限性。今天不能再这样去考虑问题。21世纪, 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也仍然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这是我国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为年轻一代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只要他们有为祖国、为人民贡献青春的志向, 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去, 认真学习和掌握实践知识与技能, 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祖国和人民, 就一定能够成长为有用之才。”要按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切实实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 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和环境, 把每一个人的潜能和价值都充分发挥出来。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 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 不唯学历, 不唯职称, 不唯资历, 不唯身份, 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要树立有较高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和有丰富实践经验与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都是人才的观念, 努力形成谁勤于学习、勇于投身时代创业的伟大实践, 谁就能获得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 就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有用之才的社会氛围, 创造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在于加大教育投入, 加快教育改革, 重视和发展教育

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中华振兴, 需要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也需要培养和造就一代年轻科技人才。我国要跟上世界科技进步的步伐, 实现国家的和平崛起, 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这是一项十分紧迫而重大的战略性任务。培养人才, 教育是基础, 教育是增加人才数量, 提高人才质量的基础手段和措施。正如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说,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 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方面, 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重视和发展教育必须加大教育投入, 更新教育观念,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 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 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 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

人才资源开发必须重视和发展教育, 要象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要求的那样, “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将教育纳入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 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 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要抓好教育工作, 坚持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保证教育优先的适度超前发展, 坚持在安排各级财政预算时实现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宁可其他方面的事情放慢一点, 也要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 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物质保证。”重视和发展教育应当做到, 教育要面向未来, 树立人才培养的投入是最具有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的生产性投入, 是收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教育要面向世界, 重点建设一批能够培养一流人才、紧缺人才的教育教学机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加快以大学为龙头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步伐, 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受教育者成为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优秀人才。

三、人才资源开发的灵魂在于充分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激发人的潜能, 使人才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人才资源开发的核心在于培养人才, 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宝贵的人才资源。培养人才就是要激发人的潜能,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的教育家将人才的能力分为三个领域:知识领域 (知识和智慧) 、技巧领域 (操作和技艺) 和情意领域 (价值观、审美观、兴趣和习惯等) 。一般说来, 凡是优秀的人物和创新型人才在上述三方面都是全面发展的。许多做出震古烁今的重大发现、发明的人才, 都兼备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双重素养。有不少数学家、经济学家具有诗人气质, 不少有杰出贡献的自然科学家, 具有社会科学和艺术方面的文化背景。爱因斯坦是著名的现代物理学家, 可是他在小提琴方面演奏的艺术成就几乎与专业演凑家齐名。“中国航天之父”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文学艺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的艺术修养很深, 文艺理论、音乐、诗歌、戏剧、电影、电视、绘画、雕刻、书法, 以及建筑、园林、工艺美术等等, 他都用心体味过, 深深地热爱着, 并有独具特色的见解。虽然人们目前还说不清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对数学和经济学的影响机制, 何以使精通古诗词的苏步青教授在数学上有那么高深的造诣, 杰出的经济学家励以宁教授同样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但我们知道, 清初的戏剧家兼建筑学家李潼将建筑的美学原理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爱因斯坦从斯宾诺沙的哲学和欧几里德的几何学中吸取了世界统一性思想, 莱布尼茨由道教的八卦图中发现二进制, 泰戈尔既是著名的文学家, 诗人、画家又是化学家。这些说明、人们拥有的信息量越大、文化素养越高, 思想便越开阔, 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得就越紧密,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对科学的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就越大。

人的全面发展既需要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更需要每个人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开发提高。因此, 有必要“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 提高人才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的要求, 大力抓好人才资源能力开发工作。要全面分析当前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根据各类人才成长的特点和事业发展的需要, 研究提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标准, 改革教育培训的机制、内容和方法, 实现人才培养总量目标、结构目标和机制目标的有机统一, 促进人才总量同国家发展的目标相适应, 人才结构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人才培养机制同各类人才成长的特点相适应, 人才素质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要注重掌握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着眼于人才的动态发展, 保证人才资源能力建设规划的全面性、前瞻性、科学性。要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人才的具体特点, 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人才资源能力建设。要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借鉴和吸收国外的有益经验和做法,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路子。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 在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 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要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鼓励人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 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 加强各类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 完善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 积极推动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建设, 构建中国特色终身教育体系。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 促进人才在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发扬拼搏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诚实守信精神, 促进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

四、人才资源开发的重点在于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资源管理体制, 构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人才资源管理是指对人才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活动。它要研究和实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 人与事的结合, 人才结构的调整, 开发人才资源中现实的与潜在的能力, 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才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管理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探索符合人的价值规律的管理方式, 从而使管理中的主体与客体从无奈、被迫走向自主与自由。

体制往往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在人才资源开发方面, 好的体制会促成百花齐放、人才辈出, 不好的体制将导致万马齐喑、人才流失。为此, 就必须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资源管理体制, 以利于形成广纳群贤、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以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尚;以利于形成鼓励和支持冒尖, 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 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 人才辈出的局面。

环境是成就人才的土壤。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环境,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环境。各级领导的重视, 是促进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我们可以说“成就人才者成事业”。如何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 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思考与研究的问题。2.文化环境。人才的一个本质特征是创造性。鼓励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文化环境, 实际上就是鼓励创造的文化环境, 这是一种自由的文化, 是鼓励探索和试验的文化, 是允许犯错误的文化。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文化, 一定是不以人废言、不以言废人的文化;一定是各有所长、各尽所能、人人皆可成才、绝不求全责备的文化;一定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化;一定是人们相互信任、和睦相处、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化。3.制度环境。人才的成长, 需要一定的制度条件做保障。这里所说的制度, 包括人才的培养制度、选拔制度、评价制度、使用制度等。人不是一成不变的, 人才不能搞终身制, 而应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等为主要衡量标准。如果我们的制度不能真正做到让所有的人都“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那就不可能促进人才的不断涌现。4.物质环境。人才的工作环境, 是影响其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技术手段是否便利, 物质环境是否优越, 基本的工作设施、生活条件是否具备, 看似小事, 实则影响不小。5.待遇环境。对于创造性活动的最大奖励就是创造活动本身, 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优秀人才就不在乎物质的奖励。实践证明, 物质的鼓励和激励同样能增强创造的动力, 能激发创新的热情, 能促进创新的行为。因此, 为优秀人才提供必要的物质待遇, 是保证他们全力以赴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贡献毕生精力的必要手段。

效率工资的博弈思想

及其制度安排

黄梅重庆市女劳教所唐德祥重庆工学院

[摘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用人激励机制, 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近年来, 效率工资作为一种新型激励创新制度, 为许多理论者和实践者所推崇。本文主要讨论效率工资形成的博弈思想和作用机理以及我国实行效率工资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效率工资博弈思想制度安排

一、效率工资的经济博弈思想

效率工资是2001年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宾塞 (Spence) 和斯蒂格里茨 (Stiglitz) 对非对称信息市场研究时所做的杰出贡献。效率工资 (efficiency-wage) , 指的是企业支付给高素质人才比市场平均水平高得多的工资, 促使高素质人才努力工作的一种激励与薪酬制度, 主要是对高素质人才起到吸引、约束激励和降低监控成本的作用, 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维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企业实行效率工资的目标是降低单位效率上总劳动成本, 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效率工资”, 要受到一系列因素的限制和约束, 其博弈思想如下:

效率工资的经济博弈前提假设:通过高水平的效率工资来吸引高素质人才, 如要高素质人才接受该效率工资, 就必须使其得到效率工资的效用大于其它能得到的保留效用 (机会成本) , 即满足参与约束 (participation constraint) 条件;同时, 企业要使高素质人才有积极性选择企业希望他选择的行动, 即促使高素质人才努力工作获得高产出, 就必须使高素质人才在选择企业所希望的行动 (努力工作) 时得到的期望效用不小于选择其它行动 (如偷懒、兼职等) 所得到的期望效用, 即满足激励相容约束 (incentive—compatibility constraint) 条件;另外, 由于会出现高素质人才在某个企业表现不佳, 而换到另一个企业的情况, 但其声誉会受到损害, 如果企业与高素质人才之间是进行无限次重复博弈, 并采取“冷酷战略”, 那么被解雇者会因声誉受损而付出代价, 使其找新工作的难度和成本大大提高。努力工作获取高水平效率工资, 是高素质人才的最优选择;企业一旦发现其不努力工作 (如偷懒、兼职等) 行为, 则严惩偷懒者 (解雇) , 是企业的最优选择。所以, 企业与高素质人才之间建立的互惠关系, 是效率工资起作用的基本前提假设。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对效率工资提出的要求。高素质人才本身的能力素质及工作努力程度如何, 只有处于信息强势的本人才最清楚, 而处于信息劣势的企业却不完全清楚, 所以双方存在非对称信息。那么, 企业能够控制的是通过传递工资高低的信号来甄别人才素质的高低和工作努力程度:如果企业选择低工资水平, 就会出现能力素质低的人员前来滥竽充数, 可能形成“混同均衡”, 不易区分人才的良莠;如果企业选择高水平工资 (效率工资) , 就能把那些高素质的人才吸引过来努力工作, 而那些素质

新资源观 篇2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责属于行政管理范围

错误。实质上这仍局限于传统的人事管理,而不是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核心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使企业内最有潜力的资源--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并服务于企业增值的目标。因此,凡与调动员工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员工对企业价值有关的职能,都应包含在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系统中。这个系统大到宏观层面,如远景、战略(与人是否配合,是否能够产生激励),小到微观操作层面,如招聘技巧、绩效测评,其间还有企业组织、职位设计、企业文化等中观层面。行政管理职能基本上是微观层面的,只是大人力资源系统中的一小部分。

人力资源工作基本处于企业内部,对企业经营业绩没有直接贡献

错误。许多企业认为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中处于辅助位置,而生产部门、营销部门、财务部门才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来源。生产目标、成本目标、利润目标,都必须在承担这些职责的人的有效工作下才能最好地完成。一个好的市场推广活动也许在短时期内可以显著增加企业利润,但若缺乏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长期稳定的市场拓展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使企业目前的业绩得以保持,更重要的是推动企业长期稳定地成长。

人力资源管理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

错误。对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系统的理解,是造成这一误解的原因。实现对全体员工的价值开发是人力资源工作的目的,这不仅包括基层员工,而且包括中级甚至高级管理层。只要员工存在之处,人力资源管理就应该延伸,整个企业实际上是一个大人力资源系统。许多跨国公司提倡这样的观念:所有部门经理都应是人力资源经理,因为他们对下属负有招聘、考评、开发、激励等职责。人力资源工作要想切实有效,没有各职能部门的执行、配合是不可能实现的。

澳洲人的资源观 篇3

原来,澳洲的水费是按层次付的,根据一户人家每月大概应该用多少水,而把水费分三层。用量在第一层的,是基本的用水,收费也最便宜,用到第二层的,收费便要多一些,而用到第三层,就要付很高的价钱了。那几个学生,都很爱干净,清洁房子啊,洗澡洗衣洗车啊,浇灌花园啊,勤劳得很。但是这样一来,他们在朋友家的用水竟然超过了第三层,这就不仅要付高额的费用,而且还有一笔不菲的罚款了。同样分层收费的还有电和煤气,可以理解,因为和水一样,资源有限。

可是,不久后的一件事,却让我更深的体会到什么是资源。有一天,我们一家去逛街,在商场的下面有一个很大的停车场,收费也便宜,三小时1块钱。商场很大,逛着逛着就忘记了时间。当我们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到停车场,将车开出去的时候,却被告知,要付7.7元。我们满打满算也就是停了四个多小时,最多收两块钱罢了,怎么要7块多钱?收费的洋人懒得和我们解释,只是指指门口的收费牌。我们一看,顿时傻了眼,上面清楚地写着3小时以下,1元;3小时~4小时,2.5元;4小时~5小时,7.7元;5小时~6小时,18.70元;再往上,每多停1小时多收11元!停的时间越长收费越高啊,怎么还有这样的道理?越长该越便宜才是啊。回来和朋友一说,立刻引来了一片反驳:那是公共停车场,你停时间长了,别人怎么停啊?这叫公共资源。

没经济头脑的事情还真多,没多久就又听了一个,还是和资源有关。

有个朋友是做旅游的,一天他带了个团到一个旅游胜地去游玩,在办旅馆住宿的时侯,洋人老板对他说,住一晚,一个房间90元,住两晚,l60元。朋友问,那住三晚呢?老板说,对不起,我这儿只能住两晚,住三晚,你换地方。政府和当地人都认为,游客太多,对这里的环境是一种摧残。旅馆也一样,是大家的,不能给已经不需要的人来浪费,风景啊,环境啊,旅馆啊等等,都是公共资源。

“校史资源观”的确立及运用 篇4

一、“校史资源观”的提出及意义

不管是有形的校史资源, 还是无形的校史资源, 均为一种客观存在。人们对这些客观存在的认知、看法、态度等便成为“校史资源观”。观点乃是一种主观认识, 它的出现总是源于客观主体之间的一定矛盾和主体的急切需要。现实学校需要发挥校史资源的作用, 但在对待学校历史资源的态度上, 往往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立场, 一种是“虚无论”, 一种是“占有论”;虽然也会出现介于二者之间的某种立场, 但“虚无”和“占有”之间的矛盾, 直接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看待校史资源?这便导致了“观点”的产生和争辩。而在“校史资源观”的提出意义上, 当有以下要点。

1. 校史资源观是对科学历史观内涵的补充

之所以提出“校史资源观”, 而不是简单地说研究利用校史资源, 是因为研究、利用只是一种态度和行为本身, 这种态度和行为未必是客观的、系统的和有意义的, 而在特定观点尤其是正确观点指导下的研究利用却相反。科学历史观讲究客观、全面、唯真、唯实, 在现实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校史资源观也应当体现科学历史观的精髓, 以使作为“历史”构成成分的“校史”的研究利用也能粘附科学历史观的要义。学校虽是社会组员中高度“圆融”的细胞, 但其目前的校史资源研究利用, 仍有其自觉与不自觉的偏执性, 随意将校史资源当做“小姑娘”一样去“打扮”。因此, 郑重地提出“校史资源观”当为合宜之举。

2. 校史资源观作用于学校现时教育

首先, 从教育观点构成的角度看, 校史资源观像教师观、学生观等诸多观点一样, 是学校主体观点的组成部分, 反映了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尤其是育人价值取向, 其正确与否,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育人结果。人们热衷于把子女送入名校求学, 即说明名校的校史资源尤其是其长期以来形成的校园文化积淀, 对于学校发展的良性影响, 名校隐含的校史资源观无形中发挥着作用。其次, 从课程构成的角度看, 校史资源不仅本身就可作为学校教育的隐性课程, 而且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 可对许多现时课程的开发起到补充、深化、润色作用。[1]如果能够在课程的开设、运作过程中, 确立正确的校史资源观, 定会为新的教育改革活动注入活力。同时, 教师在利用校史资源对教材的整合及使用中, 可以锻炼能力, 有利于专业化成长。

3. 校史资源观服务于学校未来发展

正如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可以直接影响学校发展一样, 校史资源观也可以直接作用于学校的现时发展。同时, 一旦学校确立了正确的校史资源观, 并在其引导之下致力于学校建设, 且取得优异成果, 那么该种校史资源观也将会穿透历史的时空, 在将来发挥其潜在的影响力, 且可能代代相传, 不断铸就办学业绩。因为校史资源观是建立在校史资源这种客体层面上的“主体精神”, 它有着穿越时空的生命力。校史资源有可能因为自然或社会因素遭到破坏, 校史资源观却会因为有“人的永存性”而长久流传。

二、校史资源观的正确确立

校史资源观不可能脱离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 总要带上社会性和时代性特质。因此, 校史资源观的确立应在科学发展观宏观理论的指导下, 注意务实求真、统筹兼顾和适当利用。具体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1. 客观性

校史资源观内涵的客观性, 是指在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坚持“唯真、唯实”的原则,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相统一。首先, 要用唯物的眼光看待校史资源, 既注意发掘整理其中的亮点, 以便从正面提取精华, 用来鼓舞人, 激励人, 又注意发掘整理其中的“暗点”, 以便从反面吸取教训, 用来警醒人、鞭策人。有的学校一路激昂, 凯歌高奏, 总结出成功的经验, 便于将其发扬光大;有些学校路途崎岖, 屡遭踬踣, 总结出受挫的教训, 便于匡偏纠错, 力促学校从今迈入正常发展的轨道。总之, 要讲求一个“真”字, 不忽视成绩, 也不回避问题, 尤其要注意从学校历史问题中挖掘出解决现时问题的策略与智慧, 服务于学校发展。其次, 要用区别对待的态度利用校史资源。除了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教训要适当兼顾外, 还要根据现实学校发展及育人目标的确定, 有选择地加以科学的提炼。既不忽视从校史资源中提炼反映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精神的办学理念等重点元素, 也不忽视从校史资源中抓取反映特定时代教育往事的琐细枝节, 以产生“洪钟大吕”振聋发聩、平凡细节发人深思的效果。由此可见, 不重视校史资源的“虚无论”和囫囵吞枣的校史资源“占有论”都不是客观对待校史资源的观点。

2. 系统性

校史资源观内涵的系统性, 是指在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坚持“全面”的观点和“层次”的观点, 避免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首先, 校史资源的一体性特征决定了在开发校史资源时必须进行通盘考虑, 讲求全面性。不能雾里看花, 只抓亮点;不能断章取义, 敷衍成“趣”;不能因难生畏, 割舍要义;不能道听途说, 不明就里。现时一些学校的教职工乃至一些校长对本校校史资源要么茫然无知, 要么知之甚少, 要么曲解舛讹, 既与对校史资源的重视程度有关, 也与先前开发整理的片面性有关。其次, 在利用上要讲求层次性。在利用校史资源对所有师生开展校史校情教育的过程中, 要根据教师入校时间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育, 体现出受教人员的层次性;要根据师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现时所需, 选择校史资源中的有效性内容, 有的放矢地教育, 体现出施教内容的层次性;要根据校史资源的范畴类别和现存形式, 使用多种手段对师生进行教育, 体现出施教方式的层次性;要根据已开展教育的效果, 拾遗补缺, 逐步提高, 力争教育效果的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体现出推进过程的层次性。

3. 适用性

校史资源观内涵的适用性, 是指在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 坚持“为我所用”的观点。校史资源的最大适用意义在于正面的鼓舞激励和反面的警醒鞭策, 在影响人、教育人方面发挥效益。因此, 校史资源的适用性首先对师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要坚持开发利用“四个有利于”的思想: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学校传统教育和优良校风教育, 有利于开展“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教育活动, 有利于增强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有利于学校品牌的宣传。在内容选用上, 应注意由校史资源到现代理念的“顺向联系”, 不能“唯‘史’独尊”, 忽略了校史的时代意义;应注意由现代理念到校史资源的“逆向联系”, 不能“数典忘祖”, 忽略了现时思想的历史渊源。重视校史资源的思想性和育人特质, 是开发利用校史资源的初始态度, 也是永久态度。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 开发利用校史资源, 建设符合国家规定、具有地方特色和校本特点的教育资源体系, 不失为学校的良好选择。因为校史资源的校本性、亲切性、说服力, 决定了校史资源对于课程开发的可能性和适用性。课程开发的作用对象是师生, 而所谓校史资源“为我所用”, 还包括校史资源能够唤起毕业学子对母校的追忆情怀、热爱感情、帮助心理, 还包括校史资源能够吸引其他社会成员对学校的关注意识、恋慕情意及支持心态。

三、校史资源观的实际运用

校史资源观内涵上的客观性、系统性、适用性为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原则依据, 适用性是前提, 系统性是保障, 客观性是灵魂。所以, 校史资源观在实际运用上当在考虑“需要什么”的基础上, 重点考虑“怎样获得”和“怎样运用”的问题。

1. 校史资源的获取方式

在思想意识上, 要确立正确的校史资源观, 把校史资源当做可贵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在组织领导上, 要把对校史资源熟稔的同志包括一些老同志组织起来、团结起来, 进行适当的投入, 保障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产出。在具体运转机制上, 应建立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讨论制度、查访制度、研究制度、收集制度、展示制度等, 依照规制, 保证各环节的正常进行。讨论:主要是制订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查访:主要是校史资源的散佚收复;研究:主要是校史资源的真伪辨析;收集:主要是校史资源的合理归类;展示:主要是校史资源的成果彰显。

2. 校史资源的恰当运用

建立校史资源宣传的有效载体。可根据学校现实条件, 建设朴素大方、内容翔实、形式生动的校史馆, 集中展示学校的特殊历史、办学得失、经验教训及各种实物, 使校史馆成为校史校情教育的基地, 成为校本课程开设的平台, 成为呼朋引伴、会聚雅意的温馨园地。可编制图文并茂、线索清晰的校史年鉴, 突出办学传统、育人精神、师生风采等。可适时举办主题鲜明、主体突出的校庆活动, 展母校今昔风采, 抒母校炽热情怀, 鼓励在校学生奋发向上, 感染毕业学子反哺施恩, 吸引各界人士倾力助学。可在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站中开辟空间, 追溯学校历史名人, 歌咏其德行, 挖掘其精神, 传达其魅力。可成立离退休教师校史宣讲团, 向在职教师和各届学生传递校史信息。可利用社会媒体平台, 刊发通讯报道, 以学校现实成就的宣传为契机, 寻觅取得非凡成绩的近因和远因, 等等。

建立校史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首先, 可将校史教育纳入学生的始业教育、青年教师的上岗培训、干部的专题培训、学子聚会的相关活动, 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确立结合实际的校史校情教育的工作制度。其次, 要探索长期而稳健的校史资源开发机制, 保证人力物力持续投入, 力促校史资源的开发不断出新, 力促校史资源的利用始终贴近师生员工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再次, 要探索建立校史资源进课程的工作模式,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寻找合理的空间, 确保德育工作中的校史资源有用武之地。[2]要着力在学生的情感升华上下功夫, 确保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校史校情教育的平台上得以升华, 将朴素的爱校情感上升到个人价值实现与祖国命运、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情感高度。要克服校史校情教育的单纯性弊端, 探索教师与学生、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学校与社会互动的模式, 努力把校史资源变为一种更具广度的社会资源, 努力把校园文化演绎为一种更具深度的社会文化。

就目前来看, 从多种角度评说校史资源“可用性”的文字不在少数, 而对于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观点性”论述却为数不多, 甚至说论者颇鲜。笔者认为, 加强校史资源观问题的研究, 逐步促成校史资源观的“立体性”, 以指导实际工作, 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徐继存, 等.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 2002, (2)

新课改教学观 篇5

一.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传统课程倡导的教学观认为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着和传递着,学生则是课程的接受者。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与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构建与提升的过程。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

二。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只管学,教学就是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过程,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三.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从教学角度来讲,教学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教学过程,即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或者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置疑,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正确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质疑,比较,判断,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得到真正的理解与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四.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生物复习中的资源观利用 篇6

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学生学习的倡导者、合作者与组织者。因此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知识底蕴,更要有“授渔之技”。每位生物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解题技巧、国内外新研究成果复印张贴在教室,供学生浏览,以此来营造学习生物的氛围。另外。由于学生学习时间紧张,几乎没有时间看电视,我会利用点滴时间向学生介绍他们喜欢的各类电视节目中涉及到的生物学知识,如“动物世界”、“人与自然”、“三星智力快车”、“开心词典”,甚至动画片,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可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因此,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同时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如果能挖掘出每个人的潜力,各尽其才,发挥优势,可以说这是对学生资源的最好利用。学校农场的学生较多,根据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讲解身边的生物学知识,以增强自信心。

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校、同行夸奖固然重要,但让学生夸,更重要。实践证明让学生觉得你尊重他们、关心他们,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你是他们的朋友,更是关键。我所在的高三年级根据每个班的具体情况实施“人盯人”计划,因此,经常找学生谈话,谈学习、生活、思想,让他们感觉到真正的关心,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亦师亦友,这特别是青年教师的长项。

教材、课堂与教案的利用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而教室是实施教学的主要场地。教师要充分、合理地利用教材,既要考虑讲什么,怎样讲,更要有创新意识,发挥个人特长和优势,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已有的教学经验,探究新的教学方法。

另辟蹊径布置教室。每个教室前后两块黑板,后面的黑板一般用于出版报,为了提高它的利用率,每门学科将其瓜分,各占一席之地,用于粘贴各科有关知识,以此创设学习环境,扩大知识面。

优化练习与测试

在练习与测试题的编制、测试和讲评上都有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

1编制。一般来说练习与测试题均由老师选编,同学和老师经常在一起讨论每章节的内容,选出适合学生的试题,这也是学校的一项要求,对于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有很大的促进,并形成试题库,也提高了学校的整体水平。

2测试。由教师选一份试题,发给学生,一段时间后将试卷结构稍作改动,再发给学生,形成反复利用的模式,一个班级的整体成绩提高很大,优秀和一般的学生的差距缩小,如此做法可以增强大多数学生的自信心,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无形之中也给好学生施加了压力,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学习,不敢懈怠。学生的学习过程本是一个由不会到会的动态过程,无论采取哪种学习形式、考试形式,只要学到对他们有用的知识就是一大进步,也就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这也是教学的目的。

3讲评。首先要求学生正视考试成绩,一次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的真实水平,但能反应这一阶段学习的情况,从中了解需要那些补救,其次才是讲评。一般采取自我纠正法。对于正确率较高的题目,没有必要集体讲评,这也是一种资源的合理应用,对于错误的要找到出错的原因,以免再次出错,同时对那些相似的题目,要找出其中的规律,总结出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解题方案。

开发观鸟旅游,保护鸟类资源 篇7

从生态旅游的角度, 旅游者观鸟, 欣赏鸟类在大自然中自由翱翔, 才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真正境界。从旅游美学的角度上看, 爱鸟、爱自然的本身, 就是人类拯救自己、提高自身文化品位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构筑人和自然相和谐的祥和图景。同时观鸟使人获得知识, 增长见闻。因此, 到大自然中去观鸟是集健身、休闲和学习于一体的新型生态旅游项目, 体现了亲近自然的现代观念。

1 鸟类资源的旅游观赏价值

1.1 鸟类的色彩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由于生活环境和条件的不同, 各门类动物在漫长的地球历史演化过程中, 为自己编织了一套适应环境生存的保护色。鸟类羽毛的色彩在动物世界中独领风骚, 有红色、黄色、青色、黑色、白色、褐色及棕色等各种颜色, 在视觉上给旅游者以极大的享受。

1.2 鸟鸣声在听觉上带来乐趣

大多数鸟类以各自不同的鸣叫方式表达其意, 其此起彼伏的鸣声构成了优美的交响曲。鸟语对人类的音乐创作也有很大的启迪。我国民间乐曲《百鸟朝凤》就是以模仿性的鸟鸣声开头, 意味着吉祥之鸟的歌声, 将给人们带来好运气, 一些地方的民间婚嫁庆典总少不了演奏这只曲子。我们可以通过鸣声认鸟, 同时在鸟鸣声中享受到大自然的无穷乐趣。

1.3 鸟类的体态变化多端, 其形体和活动引人注目

鸟类由于生活的地域或地理位置、气候带不同, 其形体也各有所别。就是在一个地区也因生活栖息环境、觅食结构和方式习惯不同, 以及个性的不同, 差别也极大。如非洲的鸵鸟, 个体大, 腿粗壮, 善跑;而美洲的蜂鸟, 体形小如蜂, 最大者也只有雀的大小, 小巧玲珑。如雄鹰、猫头鹰和鹦鹉, 尽管都有钩状的喙, 因其食性不同, 形体差异也很大。

1.4 鸟类资源为科学家研究鸟类提供了素材

鸟类的种类、外形、羽毛色彩、鸣声、各种奇特的生物学习性、各种鸟类的形状及色彩、鸟类的栖息及迁徙规律、鸟巢的形状及构建巢材、鸟类活动的痕迹都是专家们研究的对象。通过这些研究, 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鸟类、了解鸟类, 为保护鸟类资源做出贡献。有些鸟类吸引专家们研究的原因在于它的珍与稀, 这些研究对于保护珍稀鸟类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1.5 鸟类资源构成独特的民间文化

在过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人们本着对大自然朴素唯物的认识, 形成了许多自然崇拜与禁忌和民间传说。这些有关鸟类的自然崇拜与禁忌和传说生动有趣, 对观鸟旅游者来说更具有特殊价值。这些包含着生态地理雏形的传说、崇拜与禁忌将会加深观鸟者对鸟类的认识。

2 观鸟旅游的意义

2.1 怡情养性、放松身心、增长知识

现代生活步伐加快, 工作压力加大, 更容易造成精神紧张, 所以人们需要回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缓解, 观鸟活动反映了现代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需求。近年来中国各地观鸟活动蓬勃发展, 观鸟人数不断增加, 也是因为观鸟是一种充满乐趣、有益健康、怡情养性的知识性活动。如城市广场的信鸽是最容易接近的鸟类。现在, 许多广场、公园都推出了广场鸽游览项目, 鸽与人和谐相处, 停在游客手上吃食, 陪客人摄影玩耍, 在客人身边飞来蹦去, 一幅人鸟共乐的情景。

2.2 有效的人格教育方式

观鸟是培养人类热爱自然的最好方式之一。欧美国家把观察自然界的野生鸟类列为重要的人格基础教育。青少年、儿童一旦懂得爱护鸟类, 就很少再有鸟掏窝的不当行为, 这是一种很好的颇具成效的及时教育方式。当这些人长大后, 也仍会保持爱心, 善待自然。这种教育方式对我们保护鸟类资源有很强的借鉴性。

2.3 为科学研究贡献力量

人类开始把观鸟作为爱好始于16世纪。业余观鸟者的观察记录不仅是个人对自然的情感和当时观鸟的回忆, 而且为鸟类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学术研究参考资料。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 鸟类控制昆虫密度, 抑制鼠害避免人类使用更多的农药毒害大地。鸟类是很好的环境指标, 通过观鸟方式, 我们可以观察环境变化, 及时采取措施。

3 开发观鸟旅游, 保护鸟类资源的建议

3.1 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

旅游是以风景资源为基础的, 对生态环境依赖性极强, 而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由极为脆弱, 一旦破坏, 很难恢复。开发旅游资源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为前提。政府部门要下大力气巩固与发展自然保护区, 严格管理, 发展野生动物产业, 为开发利用、发展经济提供保障。特别是对于濒临灭绝的鸟类, 更要千方百计地予以保护和进行人工饲养与繁殖。

目前, 我国已经建立了许多野生鸟类自然保护区, 大大加强了对野生鸟类的保护。比较著名的观赏野生鸟类旅游地有: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保护区、青海省青海湖鸟岛、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广东新会小鸟天堂、上海崇明岛东滩候鸟保护区等等, 吸引了大批前来观鸟的旅游者和爱鸟志愿者。

3.2 加强法规建设, 严格执法, 严厉打击破坏野生鸟类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对野生动物实行“加强资源保护, 积极驯养繁殖, 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 要求对野生动物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使野生动物资源不断增长。野生动物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要对无证从事猎捕、收购、加工、运输和驯养繁殖鸟类及其产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全面清理和整顿, 对以鸟类为原料招徕顾客的宾馆、饭店、餐厅要给予清理。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分子要严厉打击, 公开暴光典型事件, 以震慑犯罪教育群众。

3.3 加大宣传力度, 全面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在过去宣传教育的基础上, 开展鸟类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形成全民关心保护的氛围。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图画、报刊、杂志、电视专题报道等形式宣传鸟类对人类的作用和保护鸟类资源的重要性。现在有些城市专门设立了“爱鸟宣传周”, 大力呼吁市民去保护鸟类,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 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也增加了人们保护鸟类的意识。许多热心的人们已经开始主动地承担起保护候鸟的义务。旅行社也可以将观鸟旅游纳入到旅游线路的设计当中去, 做好宣传工作, 让更多的旅游者关心鸟类, 爱护鸟类。

3.4 鸟类资源保护资金投入, 建立生态型动物园

政府部门要把鸟类资源保护当成一件公益性大事, 增加投入建立符合鸟类栖息的环境, 以确保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满足不同旅游者的不同需求, 政府可以发展以野生动物为主体, 配以植物造景的模拟栖息地, 建立生态型动物园。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与野生动物共享大自然, 是未来动物园研究的主要内容。

野外观鸟已从科学考察变成部分公民热爱自然、爱护生态的一种高素质休闲旅游活动。按野外观鸟者的理念, 观鸟与爱护鸟类、保护生态环境应该是相一致的。保护鸟类环境, 实际上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在高呼“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旅游浪潮中, 观鸟旅游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发展观鸟旅游, 保护生态环境, 前景广阔。

摘要:观鸟是现在十分流行的休闲旅游活动, 体现了一种亲近自然的现代观念。分析了鸟类资源的观赏价值及观鸟旅游的意义, 提出对鸟类资源的保护策略和措施, 旨在拉近人和自然的距离, 把开展观鸟旅游和保护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基于问题的教学资源观简析 篇8

关键词: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资源,教学资源观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教学资源从最初的“言传身教” (只有语言和生活实践作为教学资源) 发展到今天集数字化、网络化、多媒化、超媒化、共享化、互动性、便捷性、时效性于一体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人们对教学资源秉持的观点亦随之而不断发展变化。经济学研究者认为自然资源存在着“富饶的贫穷” (1) 的状况, John Naisbitt曾说, “我们淹没在数据的海洋中, 却又忍受着知识的饥渴” (2) , 二者体现的共同的问题在于我们缺乏对资源的组织和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指教学系统中各种新型支持整个教学过程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实现一定教学功能的各种资源客观存在形式或存在物。 (3) 不同的新型教学方法的涌现给了人们更广阔的视角去思考教学资源, 起源于医学教育领域的“基于问题的学习”已渗透到其他各个学科的教育领域, 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方式。因此, 树立基于问题的教学资源观, 以“基于问题的学习”为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的新视角, 以问题解决的思路整合各种资源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已成为开展问题化教学的必修一课。

二、树立基于问题的教学资源观

基于问题的学习, 或译为“问题本位学习”, 这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方式, 它强调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 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 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 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问题的学习过程有两条相互交织的重要线索, 其一为分析问题、形成假设、检验假设和修正假设的过程, 是问题的解决过程;其二为学习要点的形成及由此引发的查询和探索活动, 是围绕着问题解决活动而进行的更丰富的求知活动。 (4) 教学资源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贯穿始终, 为学习者理解问题至形成问题解决方案提供支持;与此同时在学习要点形成及由此引发的查询和探索活动中, 经过学习者的收集、分析、整理等一系列的加工活动后又生成了面向具体问题解决的资源, 如问题解决的思路,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被引用、被批判、被补充、被讨论和深化和重新组织的资源, 等等, 进而可为同类或相似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持和参考。教学资源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呈现的是一种循环的动态组织形式, 而不是由教师一手包办的僵死的教学材料。简言之, 基于问题的教学资源观认为:教学资源是为问题解决而服务的;教学资源不仅仅是显性的教学材料, 还包括隐性的资源, 如问题解决的思路,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能力等;教学资源不是静态的, 一成不变的, 而是在静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除由教师提供的初始教学资源外, 学习者在问题解决过程建构和生成的资源是基于问题的教学资源的“活水”, 使得教学资源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以下我将从资源的组织建设、类型、作用等几个方面阐释基于问题的教学资源观。

(一) 资源的组织建设

首先, 资源的组织建设者不宜只是教学工作者, 学习者在其中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统教学资源多数是由教师及其他教学工作者来建设和开发, 学习者只是一个资源接受者的角色。学习者所接受的资源都是已经固定化的, 按照资源建设者的思路和认知组织的, 因此教学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是否适用的问题, 由此引发研究者们关于资源的二次开发和资源本土化等方面的广泛研究。因此, 基于问题的教学资源的组织建设者除教学工作者之外, 参与其中的学习者亦是资源的组织和建设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资源的消费和生产不是独立的两条线, 学习者在消费资源的同时也生产资源, 资源的建构与应用是和谐统一的。

其次, 资源的组织建设不宜再简单地基于学科课程的知识点来组织, 而是基于问题求解的思路来组织。问题求解的一般过程包括四个阶段:问题定义阶段;问题建模 (理解) 阶段;问题求解阶段;评价阶段。基于问题的教学资源观应考虑从学习者问题解决的需要出发, 基于问题求解的一般过程来组织原有的教学资源, 且要注重整合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生成的新的教学资源。由于基于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是师生共同互动的过程, 期间会产生许多不可预知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是学习者获得最终问题解决方案的关键所在, 因此作为资源组织建设者之一的教师应该具有“生成”的意识, 具备良好的洞察和引导能力, 抓住课程知识点, 融合问题求解的思路让学生的问题成为有效教学资源。此外, 为有效捕捉教学资源, 教师还应具备一种开放的心态, 学会倾听学生的需求, 师生共同收集和优化促进问题解决的教学资源。

(二) 资源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 教学资源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如可从资源所属的学科门类、资源素材、资源作用对象、资源形态等不同的角度去划分资源的种类。常规的教学资源分类基本上已达成共识, 基于问题的教学资源观主要从资源的呈现状态和形成方式上作进一步的阐述。

1. 按照资源的呈现状态可分显显性资源、隐性资源。

显性资源一般表现为通过媒介能展现给学习者的学习材料和工具, 即物化的资源。如在定义问题和理解问题的阶段为学习者提供的各种材料及促进问题解决的辅助性工具等。隐性的教学资源主要是存在于教师、学生及师生互动过程中的知识的生成性过程, 如在问题求解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学习者对问题的不同看法、问题求解的思路等。叶澜教授曾说, 教师“要把孩子们的思维看成是丰富的教学资源, 要收拢学生头脑中发出的‘波’, 集‘波’成‘澜’, 再推给学生, 这便是生动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学习者在问题求解过程中生成的一些瞬时即逝的思维, 促成学习者问题解决思维过程的外化、显性化。

2. 按照资源的形成方式可分为自在型资源、自为型资源。

借鉴祝智庭教授对学习资源的分类 (5) , 将基于问题的教学资源分为自在型教学资源和自为型教学资源。自在型资源指整个人类环境、物质环境中已经存在的、可直接利用的资源。如在问题求解过程中可利用的人力资源 (教师, 学友, 教辅人员, 教学管理者及与解决问题相关的其他人员) 、设备工具、物化材料及电子化材料等。自为型资源指专门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的而设计的资源。如针对具体问题而创设的问题情境、问题预设、问题表征、问题解决方案评价量规等, 此外还包括对生成性资源的预估和整合。

总而言之,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凸显学习者主体性的教学方式, 其教学资源是师生共同构建的, 具有生成性、交互性、动态性、主体性和建构性。

(三) 资源的作用

基于问题的学习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并作为学习的驱动力, 旨在发展学习者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思维能力及整体学习水平。有研究者认为资源实现了媒体传播过程中的改变、促进和迁移的功能, 因此资源是媒体的延伸。 (6) 换言之, 在媒体的推动作用下, 资源从内容、组织、功能等多个方面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全面的支持。基于问题的教学资源其作用不再是仅支持学科课程内容的学习, 更注重的是如何支持问题的求解。基于问题的教学资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学习者对相关知识点的把握;二是学习者在基于问题学习的资源建构过程中, 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高级思维能力。因为伴随着问题的分析讨论和解决, 首先学习者会在分析问题、讨论解决方案、确定学习要点的过程中各抒己见, 形成不同的观点与思路, 其思维在此经历了一个发散的过程;其次通过讨论、争辩、妥协, 在学习要点、解决方案等方面达成共识, 其思维再经历了一个聚合、收敛的过程;最后通过资源的搜集、筛选、梳理, 完成资源的挖掘和建构过程。

三、基于问题的教学资源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 加深教学活动参与者对基于问题学习的认识

教学活动参与者 (包括教师、学习者) 对基于问题的学习的认识和对基于问题的教学资源观的认同是资源构建和学习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首先, 教师需要了解基于问题教学的内涵和意义, 掌握其要领与技巧, 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 设计有效问题, 能为学习者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提供促进学习者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多样化问题表征方式。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更好地根据问题求解的思路来组织和构建教学资源。其次, 学习者了解问题求解的一般过程和基于问题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可促进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消费和生产教学资源。

(二) 充分挖掘学习者这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学资源

基于问题的新的资源观包括对资源的生成性、动态性、建构性的认识。学习者即是这几种特性的关键源泉所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是一种帮助。学习者本身处于一种自我发展的状态, 具有主观能动性, 我们的教育、教学都只是一种外在的推动力量。因此, 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用科学理性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者思维从发散到聚敛的过程中, 挖掘学习者携带的潜在教学资源, 促成生成性、动态性资源的构建。

(三) 用信息技术促进资源构建平台的建设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基于问题的学习提供了更好的实施环境。信息化教育对传统教学资源观提出了挑战, 呼唤资源观的变革, 要求建构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容易将大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成连贯一致的学习环境, 满足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解决时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 自始至终为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提供支持。信息技术支撑的资源构建平台, 既是学习活动开展的信息环境, 又是资源整合的构建环境, 其核心优势是将活动过程中的学习轨迹和思维痕迹记录下来, 同时实现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共享、协作和讨论等功能, 集资源的消费和生产于一体, 学习活动的完成即资源建构的完成。

四、结语

新资源观 篇9

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现代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中国仓储协会每年实施的中国物流市场调研中就可以看出来, 近几年物流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视, 物流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的比例, 第三次调研时不足40%, 第四次为60%左右, 第五次达77%, 第六次已提高到近80%左右。在第六次的调研中, 物流网络只覆盖本地市场的企业占21%, 覆盖区域市场的企业占28%, 而覆盖全国市场的物流企业的比率已占到51%。可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在稳步推进。同时, 也应注意到我国信息化建设中的现代物流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反映在:

一是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程度相对发达国家比较低, 企业之间物流信息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很多企业的物流管理仅仅停留在单一系统的运用和基本技术的引进上, 信息化总体水平较低, 物流基础信息缺乏, 数据采集困难, 标准不统一。目前我国有关人员、企业、商品等的基础信息不充分, 同时物流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单证仍然采用纸面和传统的传输方式, 没有电子化。即使采用了电子化的部分信息, 也主要是靠人工录入, 条形码、磁卡、RFID等物流信息采集技术尚未普及使用。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统计, 正式注册使用条形码的企业只有十几万家。此外在物流中常用的各种单证格式和数据代码也不统一, 各地、各行业甚至各企业自成体系, 难以在信息系统中共享。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物流信息化的基础建设。

二是信息技术与物流管理的整合度低, 很多企业虽然引进了先进的信息技术, 但是没有通过信息技术实施流程革新, 改造物流供应链, 使得信息技术与业务管理脱节, 信息共享与交流机制欠缺。虽然物流信息公共平台成为热点已有一段时间, 各地政府也投资建了不少信息平台或网站, 但是总的来看许多效果不理想, 全面的物流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并没有形成。

三是国内物流监管的信息化水平不高, 与之相配套的物流信息服务业的法规、制度、标准建设滞后。只有规范了相关法规, 改进物流流程中的企业监管和政府监管, 才能保证物品的安全和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是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有限, 创新能力低。国内很多企业的物流管理, 往往只是使用单一信息技术, 对多技术的整合运用能力低。如很多企业仅仅采用了条码技术, 而对GIS、GPS技术整合运用到物流中的却很少。又如EDI技术的运用, 相比国外还处于初级应用阶段。更为重要的是在国内物流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时, 缺乏创新精神, 在管理和技术上的创新能力低, 往往陷入就技术应用而应用的局面。

建立基于信息技术资源的现代物流管理观

信息技术资源架构体系的形成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应用而逐步形成的, 是一个系统。信息技术资源体系实质上体现的是企业信息技术的潜在能力, 主要指企业组织、整合与运用信息资讯与科技的能力, 它不是单一的一种技能, 或者可以购买到的一种科学技术, 它主要包含了企业信息技术基础建设资源, 企业信息技术中人和技术的综合资源状况, 以及企业无形的以信息技术促成的相关资源。这些资源又是来自于企业对信息科技的有效管理、整合利用与创新。信息技术资源体系依赖于其人力、技术和关系资产的状态。这种能力是硬件、软件、共享服务、管理实践以及技术和管理技能的集合。

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基础资源的现代物流管理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基础资源, 是现代物流管理创新与持续改进的基本能力;企业利用现阶段物流行业的最先进的信息技术, 能够不断提高现代物流管理水平, 并能给予企业策略性的机会。从信息技术基础资源来考虑现代物流管理观, 就是要求使用关键性的信息软件和硬件技术;就是要具备开发跨上下游交易处理系统和整个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能力和战略;就是要能够充分利用因信息技术与物流业务整合而产生的新机会。

建立信息技术人机综合资源整合的现代物流管理观。现代物流管理除了要应用信息技术而外, 还牵涉到企业内外人员。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 关键的是人机综合资源的应用。在现代物流管理中要拓宽员工对信息技术的获取渠道, 强化员工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 包括硬件上采取计算机网络等新兴技术, 软件上重视员工的知识技能培训等;同时提高信息技术的传递速度以及对信息技术的认同度, 包括组织结构设计科学合理, 员工之间紧密团结、消除沟通障碍。在现代物流管理中, 员工适应物流技术变革的能力, 往往会促成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的快速开发, 企业物流管理会很快产生一种变革适应力和科技创新力, 这都将推动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人机综合资源能力, 是体现企业物流管理本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与信息技术的高效整合, 是最具有企业物流管理特色的资源, 也是构建企业物流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通过加强网络技术整合多种物流技术应用, 打造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共享管理观。一个传统的物流企业, 自行建立一个物流信息系统所耗费的资源是巨大的、昂贵的, 我国物流企业迫切需要一个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通过这个公共平台整合行业现有资源, 实现共享, 发挥物流行业的整体优势, 这将会从根本上改善物流行业的现状。通过网络技术建立整合了多种物流技术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真正实现了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物流信息和物流功能的整合与共享。

建立依托技术创新的现代物流管理观。技术创新是现代物流管理思想的核心,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创新, 物流管理也需要创新, 创新能提高企业的物流技术, 降低物流成本, 如通过IT治理和IT技术革新, 企业能大大的控制物流管理的成本和物流信息化投资风险。依托技术创新, 要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 用技术创新推动现代物流管理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物流业的竞争环境, 使得整个行业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到提高。

资源配置观下的预算管理研究 篇10

一、预算管理在企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1. 资源配置过程的理论分析。

“资源”的定义比较广泛, 这里的“资源”指那些能够以货币计量, 未来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 可以纳入预算体系进行管理的资源。它既包括有形的人、财、物, 又包括无形的信息、商誉、管理制度、渠道关系以及技术和知识的积累等。资源配置问题产生于资源的稀缺性, 它一般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是社会资源在社会各组织中的初次配置, 第二层是各个组织对在初次资源配置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资源在组织内部进行的再配置。

对于第一层资源配置, 很多文献都进行了分析。根据科斯的理论, 降低交易费用是企业产生的根本原因, 从而使得市场和企业具有边界。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 在所有资源配置的方式中, 市场是最有效的, 尤其是完全竞争性市场最能引导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无形的手” (市场) 在资源的初次配置 (即投资者和债权人投入资源以保证企业运营) 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市场运作通过“优胜劣汰”机制提供了投资者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途径, 解释了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使资源得以优化配置的问题。因此,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尽可能地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 以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吸引和创造更多的优质资源。

对于第二层的资源配置即企业内部的资源分配, 其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所有者 (委托人) 和企业管理者 (代理人) 的委托代理关系影响资源的再配置。企业管理者对受托资源的管理控制就是对契约责任的履行。这个过程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 企业管理者对资源进行配置的动机是否和企业目标相一致, 若双方的利益存在冲突, 则很大程度上难以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 企业管理者是否具有较强的配置资源的能力。若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手段落后以及决策者不理性等因素, 则会从不同侧面制约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应当完善经理人市场,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提高企业管理和控制的效率, 改进资源配置的机制, 这些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众多管理机制中, 预算管理可以为企业配置资源提供一种思路, 其在有限资源的约束条件下通过价值识别, 对投入资源的数量和结构以及对资源投入产出比进行过程控制, 以确保预算执行逼近企业总目标。

2. 预算管理对企业资源配置的作用。

从本质上说, 预算管理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对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有机地将外部市场环境、企业目标和经营活动连接起来, 力争取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效果。预算管理一边连接市场环境, 一边连接企业的实际能力, 使得预算指标既有客观依据, 又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既能受到企业的资源约束, 又具有对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如何将企业拥有或可使用的资源运用到合适的业务环节, 以较少的资源占用获得较大的产出, 从而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增加企业的价值, 这是预算管理在资源再次配置过程中所面临的核心问题。预算管理通过企业预算的编制, 实现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使企业的发展与所拥有的资源以及自身的经营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从而保证企业资源投入产出比的最大化, 最终发挥企业有限资源的价值创造功能。

预算的考评体系通过分析实际资源运用与预算标准之间的差异进而对管理者和员工进行奖惩, 这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激励机制。预算管理对企业战略目标进行分解, 合理的绩效考评使得管理者和员工积极参与资源的有效配置、理性分配企业的有限资源。预算控制通过对已配置资源的运作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 保证配置的资源按预算规定使用。总体来看, 预算管理为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 从而保证了企业资源对实现战略目标的支撑。

二、预算管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的途径

1. 预算目标的确定:

资源配置的起点。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都是围绕战略目标展开的。预算管理通过数字化反映, 为企业战略提供一个可操作的平台。为了发挥预算对战略的支撑作用, 需要在分解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 确定不同发展阶段的预算管理目标与侧重点, 通过不断的改进, 逐步实现长期战略目标。预算目标的确定及其分解作为预算管理工作的起点, 是预算机制发挥作用的关键。一方面, 预算目标制定主观上主要取决于企业对环境的判断、对未来的预期及对投资的风险偏好等, 客观上则取决于企业的资本实力、管理能力等, 不仅要分析外部市场因素, 还要考虑企业内部资源的约束性;另一方面, 资源的配置都以预算目标为指导和标准。企业内各方通过协调权、责、利关系, 制定出预算目标并确定预算编制的起点 (也是资源再次配置的起点) , 将资源投入者对资源管理者的期望值数量化, 同时也描述了资源管理者对资源投入者的契约责任。

2. 预算的价值链识别:

资源配置的过程。价值链是企业能够创造和交付给客户有价值的产品或劳务的一整套不可缺少的作业和资源。在为客户传递价值的过程中, 企业区分内部各个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作业, 形成前后有序的一个作业链。价值链就是作业链的价值表现。在制定预算的过程中, 一般需要对企业内的作业链进行分析, 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 区分各个作业对企业价值形成和价值创造的贡献。对于那些为满足客户需求所必需的作业, 应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给予优先保证, 这样可以发挥其最大效用, 为客户和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而对于那些非增值作业, 在不降低产品质量、企业价值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其资源配置, 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取消。当然, 资源配置的过程也是各个部门协调经济活动和利益冲突, 为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3. 预算的控制和监督:

资源有效使用的保证。预算管理的重点在于过程控制, 包括企业预算管理的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的循环管理过程。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 预算的控制和监督职能要求在预算目标的指导下, 组织各个部门实施预算, 保证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预算目标的实现。在完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合理规划监控程序的基础上, 重点关注环境变化和意外事件给预算执行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根据各个部门的成本费用和收入的产生情况及其特定的职责, 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 包括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在预算控制资源配置的过程中, 控制的主体可以是不同的部门、单位, 也可以是上述三类责任中心。这样不仅有利于明晰各个单位的权利和责任, 也方便事后的考核, 从制度上保证资源的使用符合预算目标和战略目标。

4. 预算的反馈与考核:

资源利用的改进。由于预算目标一经确定不得轻易改变, 所以对预算的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的偏离必须给予充分的关注。通过对造成偏离的因素进行分析, 分别考虑以下因素:由于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不可控因素变化引起的预算标准不可靠;由于主观努力程度、管理方式等可控因素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引起的预算没能得到充分执行。企业针对不同的原因分别做出反应, 改进预算编制, 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或根据预算执行报告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奖惩, 发挥预算管理的评价和激励作用。对那些资源利用效率高的责任人进行奖励, 可以有效地激励其他员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 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不仅能改善资源利用, 还能激励企业开源节流, 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在质量上得以改善, 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

三、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预算管理具有系统性, 是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员工全面参与的集成工作, 企业的高效管理和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为确保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预算执行和控制的有效性提供有效的信息平台。有效的信息系统不仅在技术层面提供了很好的计算、分析和存储信息的工具, 帮助预算管理实现实时监控, 而且能够体现先进的管理思想, 如供应链管理、精益生产等, 使管理的视线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 因为更多地关注外部环境、上下游的资源能为企业带来潜在价值。信息系统在整合资源的同时创新了管理理念, 加强了预算管理的全局性。

2. 优化预算编制程序。

预算管理是前承战略规划、后接薪酬考评的管理系统, 是企业活动连接市场环境和日常行为、支撑战略执行的管理工具。资源的配置应以基于战略的预算目标为指导。改进预算编制程序, 上级应通过全局分析来明确各个责任中心的责任, 使得上下级预算单位的目标相一致。通过协调部门之间的权、责、利关系, 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减少相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3. 发挥资源的协同作用。

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越来越深入地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只有充分发挥各种资源要素的协同作用, 实现优势资源的集成, 才能适应当今迅速变化的生存环境。资源配置之前要把企业可使用的资源集中起来, 分析要实现战略目标的资源缺口, 从而制定资源筹集策略。但是将资源配置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后的控制工作, 主要体现一种“化整为零”的思想。按既定预算和程序将资源配置到相关的责任中心, 同时预算管理者根据相关原则监控各责任中心对资源的利用状况, 这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一环。发挥资源的协同作用, 既能提高管理效率, 又能增加资源投入带来的收益。

4. 增强员工通过预算优化资源配置的意识。

全面提高预算管理效率离不开“以人为本”的思想。资源的配置与权、责、利关系相一致, 这使得预算必然影响到很多人的经济利益, 很多预算编制者倾向于制定较为宽松的预算标准, 产生预算松弛现象。而只有不断培养全体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预算松弛等问题。结合有效的激励机制, 员工在主观上发挥其能动性, 在客观上受到物质奖励和精神鼓舞, 这使得各种管理机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摘要:本文从企业资源配置观的角度出发, 研究了预算管理在企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及预算管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的途径, 同时提出了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预算管理,资源配置,价值链

参考文献

[1].查尔斯·T.亨格瑞, 斯坎特·M.达塔, 乔治·福斯特著.刘力译.成本会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王化成, 佟岩, 李勇.全面预算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观之误区 篇11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误区

0引言

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持续发展,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趋势,要想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在科学技术上、人才选拔等方面锐意改革,引进、探索适应铁路运输事业发展的新方法、新渠道,在深化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上也不例外,铁路需要加快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因为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以“工作”为核心,它抑制了人的能动性,不利于工作质量的改进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它往往注重事务性操作,不利于开发人员潜在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必须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和可激励性。认识到人才是一种资源,它不仅本身具有价值,而且能够创造使用价值。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寻求“人”与“工作”相互适应的契合点,将“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管理领域这种人性回归思想,是现代化人事管理最突出的标志之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由西方传入中国后,迅速得到传播和认同,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热潮近年来逐渐升温,然而,由于对人力资源管理还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认识,在由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过程中要克服几个误区:

1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责属于行政管理范围

在我们传统的思想观念上,人事管理的主要职责属于行政管理范围,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它却不是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核心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使企业内最有潜力的资源——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并服务于企业增值的目标。因此,凡与调动员工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员工对企业价值有关的职能,都应包含在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系统中。这个系统大到宏观层面,如远景、战略(与人是否配合,是否能够产生激励),小到微观操作层面,如招聘技巧、绩效测评,其间还有企业组织、职位设计、企业文化等中观层面。行政管理职能基本上是微观层面的,只是大人力资源系统中的一小部分。

2人力资源工作基本处于企业内部。对企业经营业绩没有直接贡献

许多人都认为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中处于辅助位置,而生产部门、技术部门、财务部门才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来源。生产目标、成本目标、利润目标,都必须在承担这些职责的人的有效工作下才能最好地完成。但是,如果没有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培养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做保证,企业必然缺乏长期稳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前景。所以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使企业目前的生产业绩得以保持,更重要的是推动企业长期稳定地成长。

3人力资源管理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

对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系统的理解,是造成这一误解的原因。实现对全体员工的价值开发是人力资源工作的目的,这不仅包括企业的基层员工,而且包括中级甚至高级管理层。只要是员工存在之处,人力资源管理就应该延伸,整个企业实际上是一个大人力资源系统。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许多跨国公司提倡这样的观念:所有部门经理都应是人力资源经理,因为他们对下属负有招聘、考评、开发、激励等职责。人力资源工作要想切实有效,没有各职能部门的执行、配合是不可能实现的。

新资源观 篇12

1 庆阳地区自然概况

庆阳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东、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半湿润气候, 年均温7~10℃, 年日照2 250~2 600h, 无霜期140~180 d, 年均降雨量408.9~620.1 mm。土壤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黄绵土p H值7.5~8.5, 土质疏松, 适宜耕作;黑垆土有机质含量较高, 土壤肥沃[2]。

2 庆阳地区观花植物资源

笔者于2013年3—10月, 对庆阳地区主要观花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和统计, 共统计观花植物42种, 种名鉴定依据《中国植物志》[3]。各观花植物生态习性及园林应用现状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 庆阳地区42种主要观花植物资源隶属于19科, 其中以蔷薇科和菊科居多, 分别有10种和9种。它们大都属于喜光照、耐寒旱、怕雨涝生态习性的植物, 都能较好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3 园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草本花卉应用品种少、规模小、形式单一

草本花卉作为主要观花植物类群, 具有较强的点缀、装饰、美化效果, 以及品种多样、色彩丰富、花期集中、生产周期短、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城市园林绿化中, 可增加植物间的层次和色彩, 从而提高园林景观效果, 提升城市园林品味[4]。目前, 庆阳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的草本花卉主要有万寿菊、孔雀草、矮牵牛、一串红、鸢尾、金盏菊等个别品种。从规模上来说, 主要应用于单位办公场所周围的美化和装饰, 城市公共绿地未见较大面积的应用。从形式上来说比较单一, 一般以花坛或花钵的形式出现, 或直接把营养钵简单摆放在楼前, 未能形成花境、花群、花丛、花带及立体装饰效果。

3.2 乔、灌、草、花卉搭配缺乏层次感

园林造景往往讲究立体层次感, 以形成立体生态型景观[5,6]。观花植物的色彩搭配既要保证四季有色、四时有景, 又要体现色彩上的层次感和协调性[7]。如在公园、广场等休闲场所的绿地中心, 上层可栽植玉兰、樱花等高干挺拔的乔木花卉, 中层可栽植丁香、木槿、连翘、紫荆等灌木花卉, 下层可配置月季、绣线菊、贴根海棠、锦带、牡丹、芍药、珍珠梅、迎春花等低矮灌木或鸢尾、蜀葵、美人蕉及菊科植物等草本花卉, 这样既可体现色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层次感, 又使各种花卉的颜色彼此搭配融合, 起到点缀绿地的作用。又如在池塘或河流周边的布景中, 岸边通常除了会配置垂柳等高大乔木外, 还会在护堤的斜坡上设置花坛, 栽植一些矮牵牛 (又名碧冬茄) 、一串红、万寿菊、孔雀草等颜色各异的草本花卉, 同时在水体中栽植荷花、睡莲等水生花卉植物, 水的清澈更能烘托出周边花卉搭配形成的层次感, 给人以美的享受。目前, 庆阳地区各休闲广场、公园的观花植物配置还未能体现出明显的层次感, 立体生态型景观尚需继续打造和完善。

3.3 乡土观花植物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花卉配置造景要因地制宜, 花木种类、品种的选择应以当地乡土种类为主, 体现“地域相宜”的原则[1]。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当地农村的庭院、房屋前后、公路边及田野生长着大量的杏、蜀葵、波斯菊、翠菊、大丽花、芍药、鸡冠花、翠雀、蒲公英等花卉, 它们生长旺盛、颜色各异、花色鲜艳, 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另外, 田间、山头及林区自然生长的紫菀、打碗花、山丹花等草本花卉, 也以其独特的缤纷和芳香, 为平寂的山野增添了不少魅力和生气。然而, 以上这些在本土广泛生长的花卉却很少被应用在当地城市园林造景中。

4 建议

4.1 加大观花植物应用力度, 建设精品城市园林

作为新兴资源性城市, 庆阳市应该高度重视城市园林建设, 有效降低粉尘、废气和噪声带来的环境污染, 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应加大观花植物的园林应用力度, 建设几处大型花卉繁育基地, 满足城市绿化的需求。公园中心、广场绿地、主干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应配置品种较为丰富的观花灌木和草本植物, 形成一些较大规模的花境、花群、花丛、花带等景观, 真正吸引游人的眼球[8];大型十字路口、街头及楼堂馆所前, 应设置造型各异的花坛或花钵, 栽植一些花朵鲜艳、花色丰富的草本花卉, 如矮牵牛、万寿菊、百日草、孔雀草、一串红等, 以提升街区美化品质, 给人们带来舒心和惬意的感受;公园或小区内的木架凉棚、各种围墙可应用蔷薇、紫藤、打碗花等攀缘类花卉进行装扮, 以增加绿化面积, 并创造新颖别样的意境[9];必要时, 可在城市主干道路的隔离栏两侧安装花篮, 以彰显节日的喜气氛围。

4.2 注重乡土观花植物的园林应用

乡土植物最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 不仅满足适地适树的要求, 而且带有浓厚的本土气息, 野趣天成, 千姿百态, 代表了一定的植被文化和地域风情[10]。庆阳地区的杏具有开花早、花繁姿娇、占尽春风等优点, 是早春重要的观赏树种;芍药、大丽花等具有朵大、色艳等特点, 是园林绿化的优良品种;波斯菊、翠菊、鸡冠花、紫菀、翠雀等花色丰富、花形漂亮, 是秋季主要的观赏花卉;山丹花分布于庆阳东部林区, 是西北地区的著名野生花卉。当地园林部门应注重上述等乡土观花植物的园林应用力度, 对更多的有开发前途的乡土花卉进行选育、改良, 创建具有庆阳特色的城市绿化新品种。

4.3 创新园林管理措施, 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制定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 出台相关规范性制度, 细化工作流程。二是强化监督考核, 提升绿化质量。制定全市城市绿化养护管理考核办法, 将城管数字信息系统案件纳入考核范围, 通过制度约束提升绿化工作的精细化水平。强化技术指导, 定期发布病虫害防治预报, 组织全市园林部门和绿化企业培训观摩, 加强行业交流。三是健全监督机制, 主动进行公开。要通过建立网站等形式,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并吸纳社会对城市园林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张长江.城市园林花卉植物应用探析[J].中国园艺文摘, 2010 (1) :103-104.

[2]庆阳年鉴编纂委员会.庆阳年鉴2012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3]中国科学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4]施建羽.厦门地区草本花卉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J].江西农业学报, 2012, 24 (4) :42-45.

[5]王淑娥.园林花卉植物在海口地区的应用[J].热带林业, 2010, 38 (2) :18-21.

[6]赵世伟.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与应用[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6.

[7]王香春.城市景观花卉[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8]张玉荣.花卉在上海市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35) :20171-20173.

[9]夏锋.草本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园艺, 2012 (22) :73.

上一篇:近代女性下一篇:粮食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