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建施工

2024-09-14

复建施工(共6篇)

复建施工 篇1

0 引言

在我国众多的文化遗产中, 文物古建筑以其代表不同时期建筑文化而成为文物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成为世界建筑艺术领域的一朵奇葩。对中国古建筑群落的复修、返修, 新建、重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各种仿古复古建筑不断兴起。本文以为孝庄故居·达尔罕王府复建工程为例, 谈谈如何对古建筑复建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1 工程概况

孝庄故居·达尔罕王府位于内蒙古通辽市, 建设地点在通辽市孝庄园旅游区、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镇, 位于304国道582公里以西好彦艾力嘎查原王府旧址, 是通辽市委、市政府重点推进的地方财政投资项目, 其核心工程就是孝庄故居·达尔罕王府的复建, 该建筑是清初蒙古官式形制为主的古建筑, 总体格致为沿中轴线贯穿五进院落, 主建筑为重檐歇山银安殿, 两侧分列四合院, 单体建筑70多个, 建筑面积达12761.85平方米, 占地6万平方米。主要建筑中除部分为影壁外, 其余建筑为布瓦硬山结构, 墙体下碱为小亭泥干摆, 墙身为丝缝墙, 完整的木构架系统, 建筑装饰为油漆彩画。整个王府的复建以“尊重历史、符合规制、修旧如旧、复建精品”为原则, 宫室建筑全部采用青砖灰瓦木结构。工程质量要求高, 需要专业队伍施工, 并且施工时要严格遵守古建筑工艺规程及施工规范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工程全景见图1。

2 古建筑复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古建筑的复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每个工程的完成都需要许多部门、许多工程、许多工序以及各方面人员的密切配合。古建筑一般按施工的工艺不同可以把工程分为基础工程、木作工程、屋面瓦作工程、石作和砌体工程、地面工程、彩绘及装饰工程。由于古建筑的特殊性, 现场施工质量控制要特别注意对各个质量管理要素进行严格把关, 加强质量监控与管理。

2.1

对直接影响古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工序, 应设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如:木作工程, 古建筑工程大部分工程量都是木作工程。其中, 柱类构件的制作尤为重要, 此项工序质量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稳固性和整齐性, 所以对例如此类重要工序一定要设立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立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目的是监控工序按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

2.2

对施工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 如各项隐蔽工序质量, 在进行必要控制的同时, 还要做好验证记录。如古建筑工程施工中, 大木立架工程中的柱与梁之间的接头尺寸就要做好验证记录, 再行施工。因为接头处摄于热胀冷缩和木质的不同, 胀缩的尺寸也就不同, 这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此项质量控制包括质量特性的实测记录和验证签证。

2.3

对工序间的交接质量进行控制, 要求施工单位实行保证本工序、监督前工序、服务后工序的自检、互检、交接检和专业性的质量检查, 保证不合格工序不转入下道工序。

3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

达尔罕王府复建工程的施工中, 为达到中国古建筑施工工艺的要求和质量规范的规定, 施工人员对各个分部的工程反复进行研究紧抓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并在公司职能部门和监理单位审批的基础上, 形成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严格按照古建筑施工工艺要求及规范的标准组织施工。

3.1 基础工程质量问题的控制措施

古建筑基础工程易出现湿陷性下沉、基础倾侧, 台阶出现裂缝、柱基不均匀下沉、台基柱础石移位、墙壁倒塌等质量问题。

为避免基础质量问题的出现, 除按施工工艺及规范来施工以外, 排水措施尤为重要。

通常, 土壤在干燥和潮湿的时候的耐压效果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地面的淤水会渗入到基础下面, 这样对基础的耐压强度与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排水措施在建筑工程中非常有必要, 是对建筑基础的一种间接的加固, 并能够起到阻止基础变形的效果, 并有效的加强建筑基础的耐压强度。工程师采用的修明沟排水, 这种排水方法便于发现堵塞, 检修也比较容易实施。明沟的出水口标高要比附近的河流, 湖泊等水源的正常水位要高。明沟的深度大于沟内水流深度, 即超出流水面的十至十二厘米。其宽度则按当地暴雨时最大的流量来设计, 同时把生活排出的流水量也考虑在内。

另外, 护坡的施工也是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主要是为了防止复杂地形, 例如山崖等对房屋的影响。当建筑物处于高处时, 护坡的作用是稳定附近的地基, 高地的边缘部分就碱少了被雨水冲刷的现象。当建筑物处于低处时, 护坡可以预防高处崖壁的崩塌, 从而避免因山岩塌落而引起的破坏。护坡的修筑方式可根据土质及山岩构造状态来选择。

古建筑都有台基、须弥座的设计, 在基础施工中要特别注意各个板块的水准点的控制。一旦控制错误, 计算误差将造成整体建筑的失衡, 建筑物的高低错落、疏密有序的布局将会被打乱;另外正是因为古建筑都有台基、须弥座的设计, 所以在自然地坪上将大量的借土回填。在质量控制过程中, 对于基础土建工程的施工, 要时时监控各个板块水平点的标定, 跟踪施工人员借土的质量。回填土中严禁夹杂大块干土 (>50mm) 和建筑垃圾等杂物, 并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程序分层夯实, 严禁采用水压一次性夯实。

3.2 石作及砌体工程质量问题的控制措施

古建筑的石作构件种类繁多, 很容易混淆, 对石作构件要熟记。石作构件制作的尺寸要精细。石作构件质地坚硬, 尺寸稍有偏差, 就会变成废料。施工质量控制中, 应该依据设计的要求, 根据所承建古建筑的文化内涵, 历史年代的定位去选料。墙体下碱为小亭泥干摆, 墙身为丝缝墙。丝缝的摆砌比干摆还要细致和不容易, 施工时必须严格按施工工艺要求进行。在古建筑中石作构件和砌筑工程都是一次成型, 所以施工质量的控制不仅仅是一个结构稳固的问题, 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体现美学文化价值的问题。

3.3 木作工程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古建筑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就是木制结构为主。在木作施工中, 质量方面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木材的材质不符合施工要求, 出现腐材、虫眼、弯扭等, 因而把好检验、检疫关, 不把次材及病虫害 (病树) 带入施工现场。其次在木构件的制作过程中尺寸和位置要准确。画线是大木制作的第一道工序, 在加工好的规格料上把构件尺寸, 中线榫卯位置大小均匀用墨线表示清楚才能按线操作。大木立架安装图详见图2, 要求大木划线一定要专人负责, 技术人员复核, 不允许画线齐动手, 每人一棵柱, 每人一根柁, 自己画自己做的办法。线要画得正确无误后, 要求施工的工人必须认线, 凿卯榫要有责任心, 有的工人“吃线”干活, 节点部位成活后看不到线, 形成卯大棹小的状态, 致使卯榫联结不牢, 建筑物不稳固, 所以在大木制作工程中严禁“吃线”干活。榫眼的凿要到位, 一般入榫都要求燕尾榫入槽;入榫处及木材与砖石衔接处都要进行防腐处理。在进行屋架穿斗安装施工阶段, 必须细心检查屋架的校正, 木构件的安装是否到位等, 要求质检人员进行跟踪检查。安装完毕以后要测验每一个部位的墨心尺寸、柱梁、枋是否在相互垂直交叉的轴线上, 这也就是传统工艺所说的“一线通天”。

对制作好的木构件要堆码整齐, 放在通风透气敝日的场所。对榫头、榫眼要进行防腐处理。斗拱件的制作安装要特别注意中到中的等距安装, 轴距一定要一致;大屋架穿斗安装完毕, 校正好, 要进行铆固。接头的铆固效果图详见图3。

3.4 屋面瓦作工程质量问题的控制措施

对屋面施工的质量控制, 我们要把握好两个要素:

(1) 屋面防水的问题。

(2) 屋脊的变化起伏是否达到设计效果, 是否体现了古建筑的美学价值。

宫殿式建筑现在的防水施工方法一般采用两油两毡, 但还需采用泥背、锡背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水、防渗漏、防腐的效果。屋面在取得了满意效果的防水层处理之后开始盖瓦, 盖瓦时铺成的灰条要均匀, 盖筒瓦时下面的灰要充实, 灰不能过多外溢。泼灰筛好后应移至不受雨淋的干净场地堆积起来, 或搭棚或用苫布盖严。苫背时每层要一次苫完, 由于内蒙古风沙大, 雨水也勤, 遇雨时须用苫布将灰背盖好。沿边操作时不得站在连檐和风楞口上。屋面瓦盖完后, 对每垄筒瓦沟进行勾缝补隙, 瓦沟逐步清理干净, 达到用灰不见灰。对于这些细节, 施工中要特别注意。

3.5 地面工程质量问题的控制措施

古建筑铺筑石一般叫墁地面, 墁地面又分室内地面、室外散水、甬路和海墁。达尔罕王府工程为宫殿式建筑室内墁地, 室内的细墁砖地面, 首先要用素土或灰土夯实。垫层一定要夯实, 垫层的夯实关系到上面铺砖的整齐性和稳固性, 是质量控制需注重的一点;然后抄平拴线, 即按设计标高抄平, 并在房子两侧和正中按抄平拴线作铺设标志;接着冲趟、墁地。冲趟是指在靠近拽线的两端各墁一块砖, 作为墁地首样, 然后按此开始铺泥墁砖, 抹缝口灰和刹趟。铺砖灰缝一定要抹实。地面的垫砖经过长期的踩踏会变形, 抹实有助于其使用寿命的延长。

之后对墁砖地面进修补冲刷打扫, 待地面干后, 用生桐油在地面上反复涂抹或浸泡, 使地面光滑耐久而且防水, 这是地面工程最为重要的一点。

3.6 彩绘及装饰工程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油漆彩画是细部的装饰阶段。目前的彩绘基本上是以清式彩画为主, 总体上分为玺、旋子和苏式。洋绿、藤黄、中国铅粉等一些颜料具有毒性, 必须在专用库房内存放, 使用时应采取防护措施。过箩筛料时要戴防护口罩, 调制或涂刷完成后必须将手洗净。施工中应注意不要将颜料粘在皮肤上。防治彩绘出现质量问题的方法如下:

(1) 减少库存时间, 少进货, 及时用, 随用随进。

(2) 颜料使用前先做小样, 观察其干燥速度。

(3) 夏季避免在太阳曝晒下作业。

(4) 晚秋季节风向和气温变化较大, 相对湿度和气温均可能在一天内陡降。施工队向专业厂定购新配制的颜料, 短期库存的颜料也可退回厂家再加工, 经过调整原料成分, 就能生产出干燥力度大的颜料。

(5) 如果发现颜料涂层24小时不干, 则不会固化了, 即可刮除, 用有机溶剂或汽油擦洗干净, 用新漆重新涂装。

综上所述, 在复古建筑的施工过程中, 工程量大面广, 施工人员不但要清楚其基本施工程序和法则, 还要理解其文化内涵, 进行严格的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参考文献

[1]屠娴美.仿古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J].建筑施工, 2006, 10.

[2]余军.浅谈古建筑修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6.

[3]李成岗.古建筑基础的加固[J].陕西建材, 1998, 04:20-21.

[4]文化部文物保护科研所.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5]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北方地区) cjj39-91[S].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2.

复建施工 篇2

原广州某项目是一栋规划为39层的地铁上盖大型综合商业项目, 场地位于海珠区江南大道与江南西路交汇处, 基坑东侧为地铁二号线隧道 (深埋20m) , 隧道壁与基坑边距离约6m, 南侧东段为7层楼的海员宾馆, 西段为6层住宅楼 (隔山一号宿舍) , 均距基坑边16m;西侧北侧6m处为河涌, 2005年该地块基坑发生坍塌事故后, 基坑进行了回填, 新建此项目地上45层, 2009年重新动工建设。

2 场地及周边地质环境条件

⑴本工程土层主要为回填的素填土及杂填土, 主要由水泥砼、水泥渣、砖头等建筑垃圾组成, 平均厚度较大, 最厚达20m, 土质结构松散, 透水性较好, 该地层成孔过程中容易形成塌孔、扩孔、斜孔等现象;原基坑部分位置已浇筑两层地下室, 且回填物较为复杂, 在立柱桩施工时尤其需注意地下室空洞, 因此属于复杂地层, 地质条件极其复杂。

⑵拟建场地基本为一平地, 但地势略有变化, 东北角最高, 西南角最低。海珠涌沿基坑北侧和西侧环绕而过。基坑西面是海珠涌, 涌宽22m, 涌深约6m, 护岸为毛石砌筑, 距离基坑边约6~7m;河涌以西为数栋8层高建筑物, 距离坑边约42m。基坑北侧为过水箱涵, 箱涵宽22m, 深6~7m, 距离基坑边约6m;箱涵北侧为一栋7层建筑 (A区建筑) , 距离坑边约34m。基坑东侧为江南大道, 路边离坑边约5m;江南大道下为广州地铁二号线, 隧道结构边缘距离坑边约5.7~6.6m, 隧道直径约6~7m, 隧道顶面距路面约14.5m, 埋深约21m。基坑南侧有三栋建筑:7层的广州海员宾馆招待所、3层的海珠饮食文化中心和6层的隔山1号宿舍, 距离坑边最近点约为18m。

⑶有两条排水管 (砼) 从东北向西南沿基坑北面和西面经过, 与海珠涌同一走向, 管径约1m, 埋深约1.8m, 一条距离坑边约1m, 另一条约2m。同时, 基坑北面还有一条铸铁给水管 (铸铁) , 管径约0.2m, 埋深约1.5m。基坑南面也有两条排水管 (砼) , 管径约1m, 埋深约1.8m, 距离坑边分别约1.5m和5m。基坑南侧东段除了排水管外, 还有两条电缆沟 (砼) , 埋深约1m, 截面约为1m×1m, 距离坑边约8m。基坑东面, 即江南大道靠近基坑一侧, 有4条电缆沟 (砼) 、2条排水管 (砼) 经过, 电缆沟截面约1m×1m, 埋深约1m, 距坑边最小距离约4m, 混凝土排水管管径约1m, 埋深约1.5m, 距离坑边约10m。

3 复建基坑施工工艺的优化及改进

3.1 近地铁隧道支护桩施工的人工挖孔桩的施工

基坑东部距地铁隧道边线只有5m, 根据地铁相关文件, 机械施工支护桩会对地铁隧道产生影响, 因此现基坑东部局部支护采用人工挖孔桩, 部分钢管立柱桩位置处于地铁影响线范围内, 所以也采用人工挖孔桩成孔。由于此工程人工挖孔桩大多数桩位于原基坑支护结构桩位上, 东部还紧靠地铁隧道, 不能使用爆破方法开挖, 只能通过静态爆破结合人工风炮凿除。另外, 部分人工挖孔桩还有可能遇到原基坑支护施工的锚索土钉, 开挖时人工用气焊进行切割。

由于此基坑2005年施工坍塌后进行了回填, 土质结构松散, 人工挖孔桩施工前, 需要对人工挖孔桩范围内土体进行袖阀管注浆加固来提高人工挖孔桩安全性 (如图1所示) , 袖阀管埋深超过基坑底板, 此段离护壁边线0.5m按1m的间距基坑内外侧各布置了1排, 在待袖阀管完成强度达到70%后, 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

在基坑内侧的杂填土层和砂层经过袖阀管注浆加固后, 从人工挖孔桩开挖过程中来看, 开挖过程中经过水泥浆加固的土体, 开挖到回填砂层尤其明显, 减少塌方, 增加挖孔桩安全性。

3.2 危楼附近施工支护桩

由于基坑东面内侧和基坑南面外侧在原基坑坍塌后, 进行了回填, 土质结构松散, 力学性质较差。在基坑东面部分剖面基坑内侧和基坑南面部分剖面内外侧和部分钢管立柱桩, 采用了袖阀管注浆方法对该区域回填土进行加固, 然后进行人工挖孔桩;基坑南侧为防止围墙和外部建筑由于施工冲孔桩发生沉降, 先采用3排袖阀管注浆加固, 并在支护桩与隔山宿舍楼之间施工一排减震孔, 降低支护桩施工对宿舍楼的影响。采用此种方法加固后, 有效防止了周围建筑物及地面由于施工冲孔桩发生沉降, 保证了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3.3 存在地下室空洞的立柱桩施工

由于旧基坑部分已浇筑楼板, 下面已经形成空洞, 冲桩成孔过程中发现空洞漏浆情况, 及时回填黄泥继续冲进直至不漏浆。一般情况下, 采用此方法无法成孔时, 可采用下长护筒的方法, 保证顺利成孔, 在混凝土初凝前拔出护筒。但是施工发现, 常规单层长护筒无法满足施工需要, 因此采用了双重钢护筒施工 (如图2) 。

事实证明, 使用双重钢护筒施工存在地下室空洞的冲孔立柱桩过程中, 施工过程顺利, 不但安全、质量、工期都得到了保证, 而且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

4 结论

在基坑工程施工中, 人工挖孔桩、冲孔桩等桩基施工应用十分普遍, 本文通过人工挖孔桩、冲孔桩在复建基坑中的应用, 对施工工艺进行改进及优化, 使普通施工工艺应用于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 提高了公司的施工技术水平与施工能力, 通过对施工经验的总结, 对类似工程能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陆佰鑫.浅析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 2011, 15:72.

[2]靳永军.吴海洋.刘德成.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09, (06) .

奉节县夔州古城复建项目简介 篇3

夔州古城复建项目

二、建设地址:

奉节县老县城

三、建设内容及规模:

利用老县城移民搬迁后的弃土300亩, 新建仿宋风格古建筑, 建筑总面积285000平方米, 建成三峡库区奉节县夔州古宋城, 展现古夔州的历史文化风貌。

旅游景点建设10个, 包括9个历史建筑和1个广场;仿宋建筑风格建筑面积31800平方米, 诗城名人广场面积3600平方米, 铺设花岗岩雕刻的诗作, 沿广场陈列20尊与奉节密切相关的诗人雕塑。街区建设包括建设历史街道16条, 仿宋建筑风格商业用房28幢, 建筑面积75600平方米;建设仿宋建筑风格外装饰五星级酒店1个, 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建设仿宋建筑风格外装饰高档住宅小区1个, 建筑面积117600平方米。园林绿化建设, 包括修建仿宋风格园林2个, 园林面积6000平方米, 绿化面积75000平方米。

四、项目总投资:

59400万元。

五、建设条件:

本项目位于奉节老县城, 距新县城主城区10公里。

六、项目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 经营期前10年收入为37亿元、利润为13.6亿元。投资回收期为3年 (包括建设期2年) 。

七、项目前期推进情况:

已完成项目立项、可研批复、环评等前期工作。

八、合作方式:

不限

九、联系方式:

谈太原鼓楼的历史变迁及其复建 篇4

1 太原鼓楼的历史变迁及其作用

1.1 太原鼓楼的历史变迁

公元979年, 宋太宗赵光义火焚晋阳。公元982年, 宋太宗赵光义命三交 (今太原市北古城村) 部部署潘美在晋阳故城东北20 km的唐明镇 (今太原市羊市街大关帝庙一带) 重建新城, 是为今日太原城之雏形, 史称阳曲。公元1059年, 置太原府。

据《永乐大典太原府》载, 宋太原城“周一十里二百七十步, 宋太平兴国七年建。四门, 东曰‘朝曦’, 南曰‘开远’, 西曰‘金肃’, 北曰‘怀德’”。并在淳化三年 (公元992年) 后, 又陆续增建了南关城、东关城和北关城, “以处屯兵”。此时的太原城规模较小。

公元1383年, 明晋王朱棡令永平侯谢成扩筑太原城。据太原府志载:“明洪武九年 (1376年) , 永平侯谢成因旧城展东南北三面, 周围二十四里, 高三丈五尺, 外包以砖, 池深三丈, 门八, 东曰宜春曰迎晖, 南曰迎泽曰承恩, 西曰阜城曰振武, 北曰镇远曰拱极。八门瓮城各一……四隅建大楼十二, 周垣小楼九十, 东面二十二座, 南面二十三座, 西面二十四座, 北面二十一座, 以按木火金水之生数, 敌台罗室称之, 重墉雉堞甲天下, 故昔人有锦绣太原之称也。”明初扩建太原城, 奠定今日太原城的基础。

根据宋朝、明朝见太原城的建设情况记载, 可大致判断鼓楼当始建于明代。后于清顺治及嘉庆年间经过两次大修。清顺治年间《修鼓楼碑记》 (道光《阳曲县志》) 载:“太原为狼孟古壤, 山川环丽, 号称雄藩。周墉设立楼台百十有五, 中卫鼓楼, 楼启三层, 飞宇峣蘖, 上矗云表, 遥与城楼联络洵钜观也。”又嘉庆二年 (1797年) 《重修鼓楼记》 (道光《阳曲县志》) 载:“顺治庚子重修鼓楼记云, 楼建自唐, 鄂公监之, 前此无闻焉。庚子迄今又历有年矣, 风日摧剥, 木瓦颓败。”修好后的太原鼓楼“楼高愈十丈, 雄镇八门。下为楼座, 积土为台, 外砌砖围, 高达三丈, 东西长百余步, 南北宽八十余步。上为木结构三层楼阁, 高达七丈。飞檐斗拱, 雕栏画栋, 琉璃瓦覆顶, 十分壮观” (见图1) 。最后, 到民国初年, 阎锡山对其进行重新修葺。在解放太原战役中, 巍巍古楼, 被山西军阀阎锡山作为抵御太原解放的堡垒, 最终毁于一旦。

1.2 太原鼓楼在古代太原城中的作用

1) 钟鼓楼是中国古代城市运作的重要部分。

钟鼓楼的产生源于计时和报时的需求, 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劳动者互相协调劳作的要求提高, 最初应用在军队和宫殿的计时技术也渐渐出现在普通百姓生活中, 用以相互约定。汉代都城长安的商业分区“市”中就发现具有报时功能的建筑。随着城市发展及其功能复杂化, 计时报时成为一个城市正常运作所必须的制度。这种管理制度体现了统治阶级的管理权威, 但在某种程度上, 也保障了正常居民生活。“国中有启闭之侯, 国事有朝夕之礼”。钟鼓楼就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制度。

至明代钟鼓楼制度已经成熟。太原钟鼓楼修建于此时, 其本身就成为当时城市运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承担着重要的城市管理功能, 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见图2, 图3) 。

2) 鼓楼在明清太原城中具有重要功能, 是城市重要的景观节点。

嘉庆二年 (1797年) 《重修鼓楼记》 (道光《阳曲县志》) 载:“太原为全境都会……建楼其上, 以序聚柝者……余维夫兹楼之设, 定漏刻, 警昏夜, 居高而远闻, 阛阓之往来, 管之启闭, 所有甚也。城之门凡八, 各有楼, 而兹楼中峙特高, 以为之镇我……昔人之经营相度以为民福者, 亦形家者言所由昉欤, 且有举莫废。楼以棲神民之所, 岁时祷祀也。四达之衢, 廛聊市合, 行旅远近所共观瞻也。修葺之役, 其所不容以已。”

鼓楼在当时城市中的重要功能和地位, 在其塌毁之前, 是明清至民国上下近六百年中, 太原城内最高大、最宏伟的建筑, 以“定漏刻, 警昏夜, 棲神民”, 另一方面, 也是重要的景观建筑, 与八门城楼相“联络”, 且“兹楼中峙特高”, 为“四达之衢, 廛聊市合, 行旅远近所共观瞻也”。

2 太原鼓楼复建的意义

1) 鼓楼尺度适宜, 在城市标志物体系中占据显要的位置。

视高与视距的比例, 反映了大体量的鼓楼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当视高与视距的比小于1∶4时, 空间上的直接影响较少;当视高与视距的比小于1∶6时, 鼓楼就成为远处的对景。当视高与视距的关系符合此关系时, 鼓楼对于周边区域, 特别是对于文物点, 非但不会造成破坏, 反而会成为区域的中心, 强化城市标志物网络。复建后的鼓楼将成为老城中最重要的景观节点和标志, 与四周城墙、城门的呼应, 提升了区域文化特色, 再现了昔日的老城格局。太原鼓楼将很好地扮演城市地标和节点的作用, 成为区域形象的象征。

2) 鼓楼完成了行政建筑群向市井建筑群的转换, 是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重要景观。

3) 鼓楼与督军府的关系, 是督军府的南端地标。

在太原市新一轮钟鼓楼地区规划中, 鼓楼周边的传统商业区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鼓楼的复建, 一方面, 对于周边区域而言, 鼓楼也将成为其东南商业片区的重要景观标志, 对于提升区域文化层次和改善区域景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 对于整个明清太原老城而言, 将再现鼓楼与督军府形成的传统城市轴线, 增强督军府在老城中的控制力度, 利于再现老城格局。

3 太原鼓楼的复建

3.1 复建的实例

1) 天津鼓楼的复建。天津鼓楼复建于20世纪80年代, 而其成功之处并不在于单体的复建, 而在于以单体为依托的整个鼓楼地区的历史城区改造。以鼓楼为中心, 发展起来的老城中心, 延续了城市的文化特征并注入了现代的商业模式。今天, 这个文化氛围浓厚、商业繁荣的区域成为天津城里最具活力、最具吸引力的地区之一 (见图4, 图5) 。

2) 杭州雷锋塔的复建。

杭州西湖雷锋塔始建于公元977年左右, 南宋乾道七年 (1171) 重建, 塔的木结构在元、明时两次被焚毁, 残存的砖塔芯于1927年倒塌。“雷锋塔坍成了一个大荒冢” (徐志摩诗句) , “雷锋夕照”遂成无可依托的想象和记忆。出于新时代城市建设和旅游文化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杭州人民决定在夕照山上建设一座标志性的景观建筑。历史上的雷锋塔在中国文化和杭州人文景观构成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新塔是否该建、建于何处、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等问题都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最终, 雷锋塔的复建改变了西湖北热南冷的旅游格局, 改善了西湖南岸景观 (见图6, 图7) 。

3.2 太原鼓楼复建的设计要点

1) 复原依据。

a.据清道光《阳曲县志》载, “合计上下高十有三寻, 而余一柯一欘”, 可知楼高109尺, 按明尺31.75 cm, 则楼总高34.6 m, 是鼓楼复原的重要依据。

b.鼓楼复建前见图8。

c.可借鉴参照的相近时期、相似规模的建筑实例如:西安鼓楼、代县鼓楼、太原首义门复原研究、《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中城楼建筑的图纸 (见表1) 。

2) 满足实际功能。传统鼓楼主要以报时、管理、防御功能为主, 而新时代的城楼复建则需赋予其全新的功能, 以满足景观、游览、使用等需求。在不违背传统形式的同时, 本次设计结合鼓楼地区的老城复兴, 于楼内增设管理办公用房及太原“城史展览馆”。且在楼内设置电梯与消防楼梯, 以增进城楼垂直交通。

3) 合理配置结构与材料。

4) 遵循地域传统做法。“表里山河”的地域特点使山西传统建筑别具地域风格。太原作为汾河上游的中心城市, 在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次设计参考了太原同时期的建筑例如崇善寺大悲殿、十方禅寺大雄宝殿、拱极门复建成果等, 以使设计具有太原特色, 成为独一无二的太原鼓楼。

3.3 形制及营造技术

1) 结构类型。

依据老照片, 我们可判断太原鼓楼的结构类型是下为高台, 上为重楼的“台楼式”建筑。这种形制的建筑是砖砌台体和木构建筑相结合的混合结构, 砌台高一般6 m~8 m, 后来发展为具有观瞻功能的景观建筑, 属于这种结构类型的钟鼓楼还有:西安钟鼓楼、宣化清远楼、太谷鼓楼、霍州鼓楼等。

2) 技术特点。

a.夯土技术。明清城门及台楼式的钟鼓楼建筑大多采用内部夯土, 外部包砖的形式。绝大部分为内部夯土, 有的是纯黄土, 有的以黄土为主, 夹杂砖料与灰沙, 分层夯筑成三合土。

b.砖拱券技术。明清砖石大量生产及普及, 台基基本采用夯土外包砖的做法。其中运用较多者为半圆形车篷券, 跨度多为6 m左右。

c.木构技术。现存钟鼓楼建筑的木构部分以明清为主, 明清相对于宋唐时期的建筑来讲, 更多采用拼合梁柱。另外解决逐层收进的问题较多采用擎檐柱做法, 并且设有回廊。多采用通柱, 直通顶层的通柱加强了木构部分的整体性。

d.平面形制。明清城市钟鼓楼建筑的平面形制大体可以分为穿行型和独立型。其中, 独立型钟鼓楼相对独立, 一般出现在都城或大城市中, 比较少见。而穿行型则比较普遍, 常横跨城市的主要街道, 底层架空或在砖砌台体上运用拱券技术开洞。

3.4 太原鼓楼形制的定性

最后, 我们将太原鼓楼定性为, 高台木构的“台楼式”建筑, 下南北向可穿行, 是重要的城市中心节点 (见图9, 图10) 。

4 结语

太原鼓楼自明朝建楼起, 历经几百年, 虽几经修葺, 但仍以一个巨人的姿态一直屹立于太原城的中央, “守护”着这座历史悠久的城池。虽然它已倒塌多年, 但已经永远在太原人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它是一座城市历史的代名词, 承载了人们对这座古老城市的全部记忆和全部感情慰藉, 是一种归属感的象征。太原鼓楼的复建, 让人们找到了这种消失已久的归属感, 让我们为太原城的悠久历史而感到骄傲;同时鼓楼的复建也使得城市的历史格局更加完整, 并且丰富了城市景观, 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我们相信, 太原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摘要:介绍了太原市鼓楼的历史变迁概况及其在古代太原城中的作用, 分析了太原鼓楼复建的意义, 并结合天津鼓楼与杭州雷锋塔复建实例, 对太原鼓楼复建设计要点、结构类型、平面形制及营造技术进行了论述, 以呈现出鼓楼的真实面貌。

关键词:复建,历史,设计,城市

参考文献

[1]道光.阳曲县志卷15[Z].

[2]道光.阳曲县志卷8[Z].

[3]王尚义, 张慧芝.太原城市景观及历史文脉窥见[Z].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及环境变迁研究所, 2010.

复建施工 篇5

1 叶氏庄园现状分析

1.1 建筑现状

叶氏庄园(以下简称庄园)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周口市商水县邓城古镇北部(图1),北临沙河,位于河道弓臂内,地势平坦,在传统意义上是风水极佳可庇护子孙之宝地。

从叶氏族谱中显示,叶氏来祖叶绍逸明末大移民时从山西迁居中原,因邓城集镇繁华,是水上交通要道,为谋生迁居于此。现存的叶氏庄园最早由叶氏第六代叶和之子叶方科始建。整个院落建成历时73年,于同治七年完成,耗银170余万两[1]。叶氏庄园整体由三座院落组成,分别为西院“三进堂楼院”、中院“五门照院”和东院“高门台院”。主宅三院共占地20000m2,基地南北方长230m,东西宽260m。宅西100间群楼,谓之“百间群楼”,系叶氏当铺;宅南亦有100间群楼,系叶氏粮库,总共有楼房400多间。所有建筑均系灰砖墙灰瓦硬山顶建筑。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进堂楼院为现存三座院落中保留建筑最多、最完整,质量最高的院落(图2a),东西通开间宽约25m,南北通进深长70m,现存前中后三进院落,共有楼房96间,瓦房17间。一进院又称“大厅院”,由门楼、倒座、东西厢房与正房围合而成(图2c)。中院又称“二厅院”,由大厅楼两边的侧门或大厅底层均可通达。中院厢房楼和正房楼均为三间两层,前后封护檐墙。第三进院又称“堂楼院。堂楼气势宏大(图2d),坐落于1.2米高的台基上,分为三部分,中间三间,两侧各两间,立面和屋顶也分开处理,河南民居中较多见的是明三暗五的房屋,这种“明三暗七”的形式极其少见[1]。堂楼上层均有门洞相互连通,并与两侧厢房和厢耳房连通,这种形制的楼房被当地人称做“转厢楼”(图2b)。堂楼立面中间三间檐下墙面砖雕仿木结构,斗拱、额枋、檐柱等雕刻形象可以假乱真。

“五门照院”(图3)与“三进堂楼院”通过一条胡同相连,胡同宽仅1m。曾有前后五进院落,本世纪90年代建小学时,基本拆除,原建筑基址大多保留。

“高门台院”(图4)因其所处基地西高东低,为了防止雨水从西侧大门倒灌入院内,建筑工匠们在整个宅院周围以当地开采的红石石板筑起一圈高台,因此而得名。

1.2 民居特色

(1)院落布局

叶氏民居的建筑是中轴线对称,四面围合的合院式布局,平面布局外紧内松,庭院宽敞。从平面图中可看出,厢房躲闪间距大,正房完全露脸。院内不种树,没有厨房和厕所,内庭院宽阔敞亮。

通过建筑高低对比,营造院落空间节奏。从三进堂楼院剖面(图5)看出叶氏庄园空间与故宫建筑布局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院落围合程度的对比,营造不同院落空间氛围。综观前、中、后三院剖面,前院宽敞通透;中院起过渡作用;堂楼院的建筑高大封闭。从表1中可以看出三进庭院面积和整体长宽比接近,建筑的围合程度的变化成了影响院落氛围的主要原因。

(2)造型风格

叶氏家族发迹之后为光耀门庭,要把自己的家建设得辉煌高大。建筑立面高大,构件宏丽,当地人称作“中原小故宫”。庄园门楼(图6)总高约达13米。这样一来为整体协调,导致全部房屋高度过高,尤其是大厅楼的尺度,长宽高接近,接近正方的墩形。立面高大还有一些副作用,诸如增加材料消耗,例如三进堂楼院正房大梁直径就达到了40cm;同时增大了施工难度。

房屋立面富于变化。房屋立面过于高大,如处理不当,会显得单调、呆板。传统建筑工匠利用窗口、门洞、檐口、披檐、檐廊等常规的立面构图要素,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例如:大厅院的护院楼立面(图7)为清水砖墙面,高大平直,匠人把门洞口设为半圆砖拱券,两边方窗洞口对称,上层三个窗洞口中间大而方,两边小而圆,通过这种的简单的大小与形状变化,取得了良好效果。

建筑构造做法科学,施工质量上乘。墙体采用檐墙厚55cm,山墙厚45cm。现存所有房屋墙体平直,无变形。

建筑用料标准,所用砖瓦全部用麦草秕火慢工烧透。门窗上方为木质过梁。砖瓦手工烧制,地下基脚九尺。所有楼房都用同型青砖,七卧一立,砖茬相交,小刀勾缝。粱檐全用桐油做防腐处理,至今未见有蛀虫和折断。在豫东民居中,叶氏民居是用石材最多的,台基压阑石长随间广,宽52cm,厚18cm,很标准[2]。

(3)装饰雕刻

叶氏民居里保留了大量精美的雕刻,石雕、砖雕、木雕俱全。

如:叶氏民居三进堂楼院二厅院正房后门门楣的砖雕(图8),砖雕竹节框内分三层雕刻。上层题材为狮绳不断头,中间是菊花、牡丹,下层是松、鹿和蝴蝶采莲。墀头拔檐砖雕题材丰富,雕工精湛。木雕主要用于变异斗拱、抱兴梁头,室内二柁梁头。最复杂的要数用于五门照院门楼上充当斗拱之用的“百龙竞翔图”(图9),用名贵的楠木透雕、圆雕而成[3]。

在河南民居中,叶氏庄园为兄弟三人所建宅院,河南其他地方,如寨卜昌民居、康百万民居原规模都很大,亦是几代人所为。但叶氏宅院在历史上曾移做他用,是现存最完整的乡公所行政建筑遗存,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2 叶氏庄园保护规划与复建设计

通过对叶氏庄园及其周边环境的调研和测绘工作,我们认为叶氏庄园所处的文物环境岌岌可危,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主要是庄园三座宅院原有用地被学校、镇政府、卫生院等占用,拆改损毁严重。庄园现存文物建筑规模偏小,参观整座宅院耗时也不过半个小时,很难吸引参观者在此停留。

叶氏庄园门楼南侧现有一个广场,广场东西南三面均为二层现代商业建筑,与叶氏庄园极不协调。广场尺度过大,环境混乱。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确定的保护规划目标是有效保护当地地域和文脉环境,复建和重建建筑应符合豫东地区建筑特色,并且融入未来新镇区建设,尊重并引导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在保护好庄园现有建筑的基础上,形成地区文化中心,带动当地旅游文化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2.1 保护措施

(1)合理划定保护区范围

本案对镇区总体规划中的保护范围(图10a)进行了调整,新的保护规划范围(图10b)分为三个级别,即文物保护范围、建筑控制地带和环境风貌协调区。针对不同的保护级别制定出不同的保护和建设策略。

文物保护范围,包括庄园现存建筑范围和文献记载的原有庄园建筑基地范围,建筑控制地带,包括叶氏庄园周边半径一百米的范围,此范围内建筑高度不高于3层12m,容积率不大于0.6。环境风貌协调区,包括叶氏庄园周边半径500m的范围,区域内允许建设不同功能的现代建筑,但建筑体量和风格应有严格的控制,建筑高度不高于6层18m,容积率不大于1.0,建筑外观应和北方民居建筑协调。在方案调整过程中,本案将环境风貌协调区范围从原本的沙河南岸扩展到沙河北岸,有利于沙河沿岸整体环境整治,可以有效保护文物建筑周边自然环境风貌。

考虑到村镇现状和未来的村镇整体规划,建筑控制地带和环境风貌协调区的控制线尽量沿现有或未来道路线划定,不穿越完整的建筑地块。因此,控制线的形态都不是一个规则几何形。

(2)分区块保护

根据基地现状使用功能对地块在进行细分(图11),每个小的地块都根据未来规划使用需要制定出详细的限制性规划指标,每个地块也有相应的针对性保护措施。

(3)分阶段实施

设计和施工都可以依据三个不同的保护规划级别分阶段进行(图12),整体保护规划设计之后,第二阶段是文物保护范围内文物建筑的保护工程,第三阶段是三进院落的考古发掘和复建工程,第四阶段是商业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等配套设施的新建工程。

文物保护范围内的三座院落依据拆迁难度的不同,分阶段实施。新的卫生院和镇政府楼已在新镇区内开工建设,因此拆迁难度相对较小的卫生院、镇政府和水利站可先行施工。

2.2 复建方法研究

(1)有依据的复建

复建工程应尽可能的有凭有据。针对现有建筑格局破坏严重且文献资料匮乏的状况,对原有庄园建筑范围内的与文物建筑不协调的建筑拆除后,可以通过对原有建筑地基的考古发掘,了解叶氏庄园原本的建筑格局,作为下一步复建工程的设计依据。部分保存特别完整的房址遗存,还考虑进行原址原貌保护和展示。

建筑控制地带中的建筑复建工程主要主要目标是与现存文物建筑统一,形成一个完整建筑界面,是参观者和生活其中的人找回北方传统生活场景。再设计时可参考三进堂楼院格局布置其他院落,建筑风格同一种而富有变化,复建建筑不能完全照搬原样,建筑外观可以参考豫东其他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建筑装饰细节应综合多种传统题材于一身,同时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保证复建的建筑同样大气精美,本案设计的目标是“恢复历史文化名镇的整体风貌”。有人认为复建的古建筑是假文物,但复建工程如果采取传统材料传统工艺,达到与传统建筑同等的质量水平,随时间推移,会与文物建筑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如果复建的目的是恢复院落空间格局的完整性,能够更好地保护现有文物建筑,有依据的设计,那么复建是可以进行的。

(2)路径的控制

规划要想保护人们的生活原真性,很重要的一方面要保护人们定居的归属感,而归属感主要源于人们对地域环境的认同感和方向感。本案还把十字井街和北弯街两条传统古街划入文物保护范围(图13),有效地保留了传统聚落自然曲折的道路形态,一方面保留了当地人认知自我的方向感,同时也保留并加深了人们对当地地标性建筑象认知的印象。

(3)节点的控制

从一个历史片段看,文物建筑本体作为一个时代历史文化的载体,如果纵向的从历史长河的发展来看,经过历史的积淀,文物建筑凝聚了人们长久以来的关于地域的全部记忆和认知。在保护历史文物本体的同时,也要保护建筑中凝聚的多重文化价值[4]。

在规划中,充分挖掘叶氏庄园本体及周边,过去和现代的多重文化价值,以实物展示的方法,把精神和价值形象化,具体化(图14)。

例如,叶氏家族作为当时富甲一方的财阀家族的经商理念和治家之道。恢复宅院后沿沙河两岸的盐运码头遗址。

(4)边界的控制

在复建设计评审过程中,关于门楼前原本的古街风貌是否要恢复的问题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普遍争论,观点截然相反,有人主张恢复古街风貌,还有人主张在门楼前设置广场,保留现有的站在广场上观赏建筑南立面整体的宽阔视野。最后的方案保留了门楼前的广场,并对其规模进行改造。因为,我们认为虽然可以适量复建,但不能以所谓的“假文物”代替“真文物”,即不能用复建的建筑将文物建筑的整体形象遮挡住。

因此,建筑控制地带的边界就是沿广场四周和文物建筑周边的以及道路两侧复建建筑的边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形象。

复建方案(图15)在广场西侧设计了一座戏楼,通过定期组织文化活动,吸引当地百姓和游客前来参观旅游和休闲娱乐,带动当地文化发展,真正把叶氏庄园打造成为当地居民生活中的一个有机整体,以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力。

3 结语

文物建筑保护规划和复建的设计过程很多问题交织在一起,需要综合考虑,其核心问题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

文物建筑保护不同于修复老房子,保留传统建筑的“原真性”,不是简单保护建筑恢弘的外观,建筑师应该透过表象看到其中隐含的文化本质[4]3。传统建筑围合出的院落空间是中国人对大自然、建筑和人三者关系的本质体现,同时,这种院落格局体现出乡村聚落聚族而居的传统和“长幼有序”的家庭等级观念,本案有意设计适合家庭商住结合的作坊式宅院,“独院式”的沿街建筑布局成为理想的设计“原型”。

另一方面,我们在看到传统民居优势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由于当时建筑技术和材料的限制,传统民居建筑的使用功能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由于砖的结构性能限制,开窗尺寸不能过大;并且受到儒家文化内敛的家族思想的影响,院落采用建筑围合四合院的形式,对外的后檐墙几乎不开窗或只在二层开很小的窗,形成一定的封闭性。

叶氏庄园整个建筑群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思想,通过对建筑布局和建筑样式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清代商人住宅的特点,还原当地人熟悉的生活起居习惯和文化审美意识,了解清代豫东民居特色,为叶氏庄园将来的保护规划和建筑修复工作积累经验和理论。

参考文献

[1]叶氏族谱(内部资料):5.

[2]左满堂,白宪臣.河南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9.

[3]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编.河南文物考古论集[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4]陈志华.文物建筑保护中的价值观问[J].世界建筑,2003(07):2.

复建施工 篇6

但实际上大小马站书院群早已破败, 故而1999年广州市人大会议上提出“保护大小马站书院群”, 之后的规划更是表示将复建书院群, 但十多年来, 复建工作推进缓慢。直至2012年《广州市大小马站书院群保护与更新规划》出炉, 才算有明显进展。

宋代的“停车场”

“龙藏流水井, 马站清水桥”, 勾勒的便是西湖路附近的龙藏街、流水井和大、小马站的景色。据当地老居民介绍, 过去大、小马站周边祠堂书院成群, 每逢科举, 读书人就会骑马来书院拜师学艺参加考试, 于是建立马站, 官员停马的地方叫“大马站”, 普通百姓的则为“小马站”, “旧时的马站, 相当于现在的停车场”。而根据《宋代广州城历史地理》所记载, 大马站、小马站是同一驿站的两个功能区, 是因占地面积大小而分别得名。

而让大小马站闻名的则是其与流水井周边形成的古书院群。大小马站古书院群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 乾隆后期至嘉庆年间, 广东科举考试进入繁盛时期, 应试中举进入仕途, 就可免除赋税徭役, 提高本宗族的社会地位。在这种吸引下, 广东省内各宗族纷纷在省城建造作为本族子弟或合族子弟进修、应试之所的宗族书院, 即“姓氏书院”, 同姓宗亲来省会参加乡试时可在这里安排食宿和温习功课。

而且, 作为当时全国批准的唯一通商口岸, 广州集中了大量商人及商业资本。据《越秀古书院概观》记载, 当时中山五路以南、西湖路以北的大马站、小马站、流水井这三条街道, 云集了三个学宫、五所省级书院、一所府级书院、两所县级书院, 以及数以百计的民间宗族书院, 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无可比拟, 堪称全国之首。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大马站一带的书院群建筑大部分被清拆一空, 代之而起的是临时停车场。在2000年广州文物普查中, 大小马站和流水井尚存多所祠堂书院。其中大马站西侧5间, 包括平所书院、谢氏书院、赖氏书院、江都书院和三益书院;小马站两侧4间, 东侧有关家祠, 西侧有曾家祠、周家祠和见大书院;流水井两侧3间, 西侧有何家祠、考亭书院, 东侧有冠英家塾。

现在保持最完好的何家祠 (庐江书院) 就在流水井上。这座始建于嘉庆年间的书院是市级文保单位, 现作为文化站和考试博物馆免费开放。但当地居民称, 这座留存较为完整的书院, 虽然古老的气韵犹在, 但也陈旧失修, 给人落败之感。

一直在呼吁, 一直在停顿

1999年, 广州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落实保护大小马站、流水井古书院群议案》, 呼吁保护大小马站, 并在当年, 其被定位为政府必须办理的议案。2000年更是被市政府公布为16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

随后, 广州市政府展示了大小马站书院群复建的规划图, 并表示将用8年时间来办理此次议案。据资料显示, 大小马站书院群的复建共有四家开发商参与, 复建的土地即是来源于开发商的征地当中腾出的8000多平方米的土地。

然而, 自首次提出议案, 十多年来, 复建工作推进缓慢, 大小马站书院原址, 更是已空置了十余年。在一些人看来, 大小马站是个“烂摊子”。2001年, 为配合北京路改为步行街, 大马站拓宽为马路, 祠堂书院被拆除, 剩下的古书院也只剩了6间, 其中的濂溪书院只在小马站保留了一块界石而已。

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代表董帜强痛心地说, “我当了12年人大代表, 对此事记得非常清楚的。每届会议, 我们都提出来, 却一直没有得到准确的回应。作为代表, 我觉得这样的情况, 最对不起的就是那些因复建而被拆迁的街坊。当年, 他们因为重建大小马站而离开, 如今书院群依然不见踪影。我们该如何向他们交代?”

而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小马站复建工作停顿?知情人讲, 主要是由实施主体不明确、拆迁难度高、产权关系复杂等多方面原因造成。

据了解, 大小马站书院群作为历史文化街区, 复建牵涉到名城保护、文物保护等公共利益, 其主管单位也是一变再变。最先是广州市政府表示要保护, 后来是由市政府办公厅下面的名城办来推进。机构改革后, 名城办合并到文化局, 便由广州市文化局一直在推进。

根据广州市文化局去华东考察的结果, 重新调整了大小马站复建规划, 新思路提出把北到中山路, 南到西湖路, 东到大马站, 西到小马站的地块, 成片来考虑开发;取消商住楼, 改向地下发展;同时, 将地铁口和大马站的地下打通, 沟通广百等周边物业。

然而, 这个规划的开发成本比原来的要大很多。整个4万来平方米的地块其中的一半要用来复建书院群, 其余的地方对房屋的高度也有严格控制, 总体容积率低, 无形中缩减了开发商的利润空间。加上大面积的拆迁同样需要高额的成本, 新规划又要求“统一规划”, 意味着必须统一开发, 对此, 开发商均表示难点很多、压力很大, 复建工程也就一缓再缓。

直至2011年, 在确定由越秀区政府负责后, 《广州市大小马站书院群保护与更新规划》提交市规委会审议, 提出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暨大小马站书院街项目作为“月亮工程”, 连片打造北京路广府文化商贸旅游区, 才将复建工作重新推动。

开工又生争议

复建工作重新开启后, 各项拆迁、建设等工作也陆续展开。为了配合政府实施大小马站书院群的建设项目, 书院群的居民已办理完动迁手续, 其中庐江书院内的30多户居民被安排至金沙洲复建住宅小区安置房居住。

2013年3月, 大小马站、流水井书院群被广州市定位为“广府文化书院街”。古书院群所在区域除保存修缮现有的庐江书院外, 还将重现考亭、冠英、濂溪等书院的历史风貌, 形成以书院群为核心的书院文化区, 而省非遗博物馆将与大小马站书院街复建相互融合, 连片打造, 成为文化地标。

广州市发改委也发布消息, 称广州大小马站书院群保护改造项目, 预计将于2015年完成一期保护工程。

就在保护改造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的同时, 今年, 位于越秀区西湖路大马站地段的景豪坊东区项目通过规划审批, 将建一栋近百米高楼作为回迁住宅, 一石激起千层浪。

尽管有工作人员表示, 这个项目既不处于历史文化保护区核心保护范围, 也不处于建设控制地带。但专家认为, 景豪坊东区项目正好紧邻书院群保护区, 并邻近南越国水闸、大佛寺等历史建筑。同时, 项目仍然在历史城区范围内, 根据历史城区新建建筑物限高30米的要求, 该项目已远远超标。其建成后将使得大小马站成为四边都是高楼的“天井”状, 大小马站也很可能被埋没在高楼大厦中。

为何没有被规划部门取消?据了解, 该项目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 就因涉及大小马站如何保护问题而遇到多部门扯皮, 导致了地块烂尾。而此次的项目因为早在2007年就已通过用地审批, 2010年, 广州市规划局在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审查时, 原则同意将东区统筹开发建设, 将原在西区设置的回迁住宅移至东区设置, 要求控高100米, 因此百米高楼并未超标。

上一篇:幽默与中学英语教学下一篇:兴趣是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