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表层论文

2024-10-17

不同表层论文(精选6篇)

不同表层论文 篇1

干热河谷是我国西南地区一种特殊的生态类型[1],怒江干热河谷(海拔在1 500 m以下)是云南重要的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区,该区降雨量少、植被稀疏、气候干燥、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云南省自2009年初春至2010年的冬春出现了严重的干旱,给怒江流域热带亚热带果树生长带来极大的影响,尤其是无灌溉条件的山地果园受灾最严重。为了进一步探索干旱对荔枝的影响,做到因地制宜,通过研究对怒江干热河谷区荔枝园不同耕作模式土壤表层水分含量动态变化比较研究,探讨荔枝果园不同耕作模式下的土壤表层水分变化情况及土壤保水肥力,目的在于寻找出一种适合当地应用的耕作模式,减少干旱对荔枝产业的影响,为荔枝果园耕作模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地处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国家荔枝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示范基地,地理坐标为北纬24°57′52″,东经98°53′15″,该基地属怒江干热河谷气候,海拔678 m,果园面积2.67hm2,2004年定植,品种为妃子笑,种植密度4 m×5 m。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荔枝树盘覆盖,即割灌机割下的百喜草覆盖树盘(A)(图1);荔枝行间种植百喜草生草覆盖(B)(图2);荔枝树盘未覆盖,不采用任何秸秆覆盖树盘(C)(图3);荔枝行间清耕(D)(图4)。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各处理随机选取12个点,分别在2010年3月15日灌水后1、5、10、20、40 d用TZS-I型土壤水分测量仪(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对每个点(0~10 cm土壤表层)的50 cm直径范围内土壤水分含量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在每天8:00—10:00。用ZDR-20型温湿度自动记录仪(浙江泽大仪器有限公司)记录灌水后1~40 d空气温度及湿度。

1.4 数据分析方法

所得数据利用Excel进行统计处理,通过DPS 6.55统计软件进行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表层含水量差异显著性分析和空气温、湿度与土壤表层含水量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耕作模式土壤表层水分含量差异显著性分析

经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不同处理间在灌水后1、5、10、20、40 d土壤表层含水量变化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灌水后1 d,处理A、处理B、处理C、处理D之间土壤表层含水量差异不显著。灌水后5 d,处理A与处理B土壤表层含水量差异不显著,处理A与处理C土壤表层含水量差异达到极显著,处理A与处理D表层含水量差异显著;处理B与处理C土壤表层含水量差异达到极显著、处理B与处理D土壤表层含水量差异显著;处理C与处理D土壤表层含水量差异不显著。灌水后10 d,处理A与处理B土壤表层含水量差异不显著,处理A与处理C、处理D土壤表层含水量差异达到极显著;处理B与处理C、处理D土壤表层含水量差异达到极显著;处理C与处理D土壤表层含水量差异不显著。灌水后20 d,处理A与处理B土壤表层含水量差异不显著,处理A与处理C、处理D土壤表层含水量差异达到极显著;处理B与处理C、处理D土壤表层含水量差异达到极显著;处理C与处理D土壤表层含水量差异不显著。灌水后40d,处理A与处理B、处理C、处理D土壤表层含水量差异达到极显著;处理B与处理C、处理D土壤表层含水量差异达到显著;处理C与处理D土壤表层含水量差异不显著。

注:不同小写、大写字母分别表示在5%、1%水平的差异显著性。

2.2 空气温度、湿度与土壤表层含水量的相关性

经相关性分析显示,荔枝园的空气温度与湿度成负相关,与4个处理土壤表层含水量成显著负相关;但空气湿度与4个处理土壤表层含水量成正相关(表2)。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由图5~7可知,随时间的推移、气温的升高及空气湿度的降低,处理A、处理B、处理C、处理D土壤表层含水量逐渐减少,处理C和处理D的土壤表层含水量比处理A和处理B的土壤表层含水量下降快。因此,灌水40 d后4种不同耕作模式处理A和处理B的保水能力比处理C和处理D强。

以上结果表明,灌水后5、10、20、40 d,覆盖模式(处理A和处理B)0~10 cm表层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高于未覆盖模式(处理C和处理D)。灌水后40 d,不同耕作模式土壤表层水分含量处理A>处理B>处理C>处理D。说明果园覆盖模式能显著提高土壤表层的保水能力。

3 结论与讨论

果园生草覆盖是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果园土壤管理模式[2],近年来我国的研究多数集中在橘园、枇杷园、梨园等[3,4,5],荔枝园研究相对较少。Brye等[6]研究表明,果园生草可提高土壤水分含量,排水减少,更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秸秆覆盖模式能减少到达土壤表面的辐射和风速,因此能减少土壤蒸发[7,8]。据王会肖等[9]试验,秸秆覆盖对土壤蒸发的抑制率高达50%。用秸秆对行距大的作物进行覆盖,其减少土壤蒸发的效果更为明显[10]。据林俐玲等[11]报道,地表状况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大,下雨时覆盖作物可防止雨滴直接击打地表,避免地表土壤形成板结且可减缓径流流速。果园枯枝落叶及腐败根系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当有机质分解时,进行分解作用的微生物能产生一种使土壤颗粒絮聚的物质,因而可增加土壤结构稳定性。有机质含量增加,利于土壤孔隙的生成,利于增强土壤渗透率及土壤抗蚀力。高温时百喜草的覆盖可降低地表温度3.5℃。在低温时则可提高地表温度约2.5℃。由此可知百喜草覆盖能调节地表及土壤温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荔枝园在灌水后40 d,生草覆盖、树盘覆盖耕作模式下土壤表层含水量高于清耕、树盘未覆盖的耕作模式,生草覆盖和树盘覆盖耕作模式可抑制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表层含水量,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

王磊等[12]研究表明,土壤湿度与空气温度成显著负相关。胡波等[13]研究表明,土壤含水量以及空气湿度成正相关。本研究得出在荔枝果园4种耕作模式土壤表层含水量与空气温度成显著负相关,与空气湿度成正相关,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符。

不同表层论文 篇2

广西沿海海水表层温度分析

摘要:根据广西沿海防城港站、北海站和涠洲岛站3个海洋观测站的(~)海水表层温度(以下简称SST)资料统计分析广西沿海海水表层温度.结果表明,广西沿海SST旬平均的`年变化都呈单峰型.两旬之间的水温变化取决于本旬水温与上旬气温之差.SST月平均变化在3~7月递增,在9月至翌年1月递减.涠洲岛站各月月平均水温之间的差距比较小,北海站次之,防城港站各月月平均水温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广西沿海SST年平均水温都是在、、和20出现高峰,在、出现低谷.作 者:黄子眉 李小维 HUANG Zi-mei LI Xiao-wei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000;广西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广西,北海,536000期 刊:广西科学 ISTIC Journal:GUANGXI SCIENCES年,卷(期):,15(4)分类号:X834关键词:温度 海水 变化特征

期待教学从表层走向深入 篇3

【关键词】教学表层化;深度教学;能力导向;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6-0067-01

【作者简介】王锦飞,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中学(江苏南通,226019)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尽管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10多个年头,但中学各学科教学的表层化现象依然十分突出。教学中过度依赖考纲导致知识教学的碎片化和机械性,难以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知识教学亦步亦趋,不敢对知识有半点的批判怀疑和创新;教学中的所谓能力培养完全窄化为对学生的答题技巧的程式训练;应有的思想情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严重缺失,等等。造成教学表层化现象的原因也许比较复杂,但无疑与应试教育的极端功利化有着极大的关联。

正在稳步推进的教育领域的包括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在内的综合改革,为中学教学克服表层化现象、倡导深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极佳的机遇。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开展的“深度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以预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度教学”的教学理念和主张必将深入广大中学教师之心,进而切实转化为大家的教学行为,必将给教学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有效与高效。

构建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早已成为中学广大教师的共同追求。然而究竟何谓真正的有效与高效?在片面强调升学率的应试环境下,所谓的有效、高效几乎就等同于学生考试成绩的有效与高效,即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尽可能多地提升高分人群。但众所周知,学生应试成绩的高低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能力的真正养成、觉悟的真正提升之间并非完全呈正比例关系,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而行。所以,尽管我们可以通过教学使学生取得不错的考试成绩,但如果仅此而已,这样的教学其实不能算作真正的有效与高效,一味以追求考试成绩为目的的教学实质是一种粗放型、低层次的低效表层教学,绝非我们要倡导的深度教学。

那么我们所倡导的深度教学究竟应该是一种怎样的教学样态呢?深度教学是相对于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对教材知识的记忆性、机械性教学而言的,是指能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深度理解的教学,是指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特有功能,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的教学,与“构建知识、提升能力、启迪智慧”这一深度教学的应然追求相契合。

不同表层论文 篇4

检波器与疏松地表、滩涂淤泥地表、城区、沙漠、戈壁、山地等复杂地表的耦合问题是众所周知的世界性难题, 检波器与地表的耦合效果直接影响到所采集资料的质量和后续处理解释结果的正确性。结合实验室测试结果, 本文系统的分析了检波器尾锥长度对耦合的影响, 总结出了不同表层介质条件下怎样优选检波器尾锥长度。为今后的野外勘探、检波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总结出的方法可用于指导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方案的设计, 确保得到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

1 尾锥长度的理论研究

R.E.Sheriff将“耦合 (coupling) ”解释为:“检波器和大地的耦合是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取决于两者之间接触的牢固程度, 以及检波器的重量和接触面积, 是影响能量转换的因素。”从检波器的运动方程来看, 一般而言, 好的检波器耦合是由沿检波器尾锥的切向力决定的;而差的检波器耦合是由其重力来决定的。土壤本身性质的变化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切向耦合指水平方向上的耦合, 增加检波器与介质的接触面积, 能够提高切向耦合;重力耦合指当尾锥和地面没有接触好, 耦合作用由检波器的重量起主要作用 (通过接触压力) , 通常叫做重力耦合。

从叠加效应模型考虑, 检波器尾锥长度的叠加效应具有低通滤波的作用。随着尾锥长度的增大, 对高频地震信号的压制越大, 压制的频率范围逐渐向低频移动。但从压制噪音考虑, 加长尾锥能提高资料信噪比。

从耦合谐振频率模型考虑, 改善检波器耦合的问题可以归结为提高耦合谐振频率, 使其脱离地震勘探频带。这就要求尾锥与大地的接触面积增大。

介质的土壤力学指标对接收性能影响极大, 单纯地增加接触面积、减轻质量, 对耦合效果的影响不能简单地确定, 它与具体的介质条件有关, 只能通过试验确定。为此, 在实验中我们制作了模拟不同表层介质的物理模型, 测试具有不同长度尾锥的检波器在各表层介质中的接收效果。

2 不同表层介质中尾锥长度对接收地震信号的影响

从7.5cm尾锥的检波器在不同介质中的频率响应可看出 (图1) , 在较密实的介质中, 如湿沙混合、干沙混合介质中高频成分采集质量好;浮土、砾石中能量衰减快, 尤其是砾石介质。由于砾石介质孔隙较大, 介质与检波器接触面积相对比较小, 切向耦合比较弱, 这时起耦合作用的是重力耦合。

从7.5cm尾锥的检波器在不同地表介质下响应的能量对比可看出 (图2) , 湿沙混合介质中的检波器接收能量最强;在砾石介质中, 由于介质粗糙, 耦合面积小, 尾锥短, 质量较轻等原因, 造成了采集能量最小;浮土由于表层疏松, 接收能量就相对干实土中的有所减小。可见短尾锥在密实的介质中有优势, 在疏松的介质中不利于地震资料能量提高。

从20cm尾锥的检波器在不同介质中的频率响应可看出 (图3) , 与短尾锥一样, 干沙混合和湿沙混合介质中资料频带最宽;全沙介质在中低频段的振幅得以增强。

相比7.5cm与20cm尾锥频谱图可看出 (图1、图3) , 长尾锥能有限提升低频段振幅能量, 但是对于高频信号的压制很严重;不管尾锥长短, 总体看干沙混合、湿沙混合介质中的耦合效果好与其它介质。

相比7.5cm与20cm尾锥检波器能量图可看出 (图2、图4) , 在湿沙混合、干实土介质中长、短尾锥检波器的能量差别不大;在砾石、干沙混合介质中, 长尾锥检波器的能量响应有明显提升。说明长尾锥能改善疏松介质的耦合效果。

3 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取得以下几点认识:

1) 密实的表层介质利于高频信息获得;

2) 考虑长尾锥对中低频成分的提升、对高频成分的压制, 合理使用长尾锥以提高其与疏松介质的耦合效果;

3) 砾石表层介质的颗粒粗大, 与检波器接触面积小, 建议使用加粗长尾锥, 增加重力耦合和接触面积。

摘要:本文从检波器尾锥长度的理论分析入手, 总结出了尾锥长度对检波器耦合的影响, 并指出其影响还取决于不同的表层介质。为了验证理论结果, 开展了振动模拟测试实验, 分析了不同表层条件下尾锥长度对接收效果的影响, 总结出基于地表的尾锥长度优选原则。

关键词:检波器,尾锥长度,表层介质,耦合,实验室测试

参考文献

[1]Sheriff R.E.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s, 3rd edition, 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s, USA, 1991.

[2]李庆忠.地震高分辨率勘探中的误区与对策[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7, 32 (4) .

[3]吕公河.地震勘探中振动问题分析[J].石油物探, 2002, 41 (2) .

[4]徐锦玺, 等.检波器尾锥结构对高分辨率地震信号的影响[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9, 34 (2) .

不同表层论文 篇5

课标分析

本节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分析如下: 地理学习应落实到地图上,应充分利用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和图3.6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通过教材“活动”,结合图3.6,理解洋流模式的形成。通过阅读图3.5,结合读图思考题,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教材分析

一方面,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洋流的形成、分布规律),同时本节也是今后学习高中地理教材选修模块2海洋地理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在高中地理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另一方面,海水运动深刻的影响着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本节教材的编写体现了学以致用,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使学生具备初步的海洋知识,树立了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学会运用地理的科学思维来迎接“海洋世纪”。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第一是洋流的基本概况,包括洋流的含义,分类,形成的主要动力,并指出洋流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第二是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教材通过图3.5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图,完成读图思考,进而归纳出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然后设置活动,利用图3.6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推导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形成过程。

教学中重组教学顺序——在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先结合图3.6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简单分析洋流的形成过程。接着,结合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让学生读图思考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即不将结果简单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步步启发和引导下逐步分析、推理、判断,并作出结论,然后教师简评、补充、总结,循序渐进。

学情分析

初中地理没有涉及洋流的知识,但是学生通过对课外知识的阅读,了解有洋流这一地理现象的存在,并且通过对第二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基础知识和初步的读图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一事实,在设计时应让学生充分读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和图3.6“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目标

根据对课标、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征,按照地理新课标的要求,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读图分析,根据教师给出的学法指导,画出洋流模式图,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读图对比分析,合作探究,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提高学生知识迁移和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用一双“地理眼”看待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地理思维。(2)培养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思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洋流分布规律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问题教学法、图表导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微课视频 课的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世界海洋表层的洋流分布规律 1.理想模式下的洋流分布规律

课件展示:自主学习探究,完成教材P58页活动

(1)你能画出洋流模式图吗?(2)你能描述中低纬度海区的洋流分布规律吗?那中高纬度呢? 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洋流分布规律的形成过程

在赤道两侧,受信风的驱动,同时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促使海水自东向西流。由于它们分别位于赤道南、北两侧附近,所以我们称之为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自东向西的南、北赤道暖流受陆地阻挡,一小股自西向东回流,由于它的方向正好与南、北赤道暖流的方向相反,所以我们称之为赤道逆流。绝大部分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沿海岸向较高纬度流去,至中纬度地区受西风吹动,形成西风漂流。当他们到达大洋东岸时,遇到陆地阻挡,其中一部分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低纬度海区流动,补偿了南、北赤道暖流。还有一部分海水向高纬地区流动,受高纬地区的极地东风吹拂,又向南流动,汇入西风漂流。这样在中低纬海区和中高纬海区分别形成了一个大洋环流,构成全球的洋流分布模式。

利用洋流模式图,描述理想模式下洋流的分布规律

(1)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2)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

教师点拨:结合气旋和反气旋的知识,利用左右手,学会判断洋流分布规律。过渡:这是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是理想状态下的洋流分布状况。那么,实际洋流是怎么分布的?请结合洋流模式图,阅读图3.5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冬季),自主学习探究,完成读图思考题。

展示图3.5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冬季),教师补充强调

2.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1)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

(3)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连续的西风漂流

课件展示思考题: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洋流运动方向是怎样的?为什么 ?

南半球中高纬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在盛行西风的影响下形成了连续的西风漂流。

(4)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 夏顺冬逆 课件展示北印度洋地区: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冬季,在东北季风的影响下,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过渡:洋流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至于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分析!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1)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

(3)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连续的西风漂流(4)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 夏顺冬逆

拓展延伸:课件展示——练一练

架起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的桥梁 篇6

comprehension)能力,甚至要发展到对文章的评价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能力。所谓表层理解就是对文中的客观事实的感知和记忆。深层理解是根据文中的客观事实,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得出结论,或从上下文、字里行间悟出文中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而可能存在的必然结果来。概括地来讲深层理解就是要求读者能清楚地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表层理解能力已经具有了,但是迟迟不能突破达到深层理解能力,这种瓶颈状态需要我们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分析。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把阅读理解的文章当作精读教材,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解释生词,词语搭配,语法分析上,过多地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整体理解,结果文章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影响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思想。另一方面课堂教学讲解阅读理解时往往是教师唱主角,学生没有主动地思考和参与语言实践的活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而且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又常常局限在对文章的表层理解,侧重设计一些回忆性问题和正误性问题等。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又以做阅读理解费时费力为借口,通常会直接看题目,然后局部阅读去找答案,也就是边看文章边做题。这样的做法破坏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只能应付表层理解的题目,对一些主旨题,观点题不能很好地去把握。久而久之,学生在做阅读理解时养成一种浮躁,不深入阅读的坏习惯。进入初三后,随着阅读任务难度的日趋加重,学生在做题时明显就会感觉能力跟不上,做题难以进步的状态严重阻碍学生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学生面对生词的出现或者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题材,又会盲目夸大文章的难度性,做题信心不足。

所以架起阅读理解中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的桥梁势在必行。

一、题目设计要“煞费苦心”

教师作为学生最可靠的指导者,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头脑中是否有与文章相适应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等知识。美国认知心理学家鲁姆哈特(D.Rumelhart)指出,读者在进行阅读时,他先前存入的知识往往会随之与文章中的符号产生联系,这对于读者了解文章中的信息内容至关重要。这说明,当阅读理解文章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它要求学生利用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凭借自己的社会背景知识、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和吸收读物中没有明确表述的、却又与主题有联系的思想与信息,即“弦外之音”。这是一种合乎逻辑的、超越读物文字符号所传递的信息而进行的思维推理活动。学生作为未成熟的个体,知识层面欠缺,这要求老师在设计深层理解的问题时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又要具有创造性,不能囿于固定思维导致题目局限于表层理解,所以题目设计应有“度”。我认为这个“度”必须是广义的,它应该包括题目设计的难度、深度、亮度、角度等,尤其是问题设计中的难易度的把握。问题有一定难度,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注意力,刺激学生思维,让学生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当然要注意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这要求我们教师设计问题时,要看准,要有眼光,要恰到好处。我们不能凭借主观想象,想当然,推己及人,而是要通过摸底调查,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深层理解能力。

二、改善学生对阅读理解的惧怕心理,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阅读能力与学生的兴趣、志向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有的学生在阅读时缺乏自信和耐心,一看到长长的一篇文章,里面还掺杂着一些生词,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教师要改善学生的语言学习心理环境,要创设条件使学生产生语言学习的成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选的文章和题目应该是在学生经过努力后能够达到的范围之内。同时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挖掘阅读材料的思想内涵,开展话题讨论,使学生学会客观地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以培养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正确态度。

三、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

1.阅读题目,了解题目的类型。在中考中,阅读理解短文后面的问题及选项体现了考查要求,因此,考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应先审题,了解哪些是表层理解题,诸如细节题和事实题,哪些又是关于归纳性或推理性的深层理解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必须首先明白要解答什么的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短文,找到问题的相关信息。这样阅读的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就会大大缩短阅读时间,提高理解的正确性。但是要切忌断章取义。

2.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阅读训练,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使精读与泛读紧密结合,强调独立阅读课文,旨在形成能力,每教一篇新课文时,先让学生用10~20分钟进行快速阅读,同时做课文的理解题。然后,再按精读要求,给学生指定段落,这时所对应的题目必须是深层理解题,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带有一些不良习惯。如有的学生阅读时爱出声;有的学生用笔和尺之类的东西指点着助读;有的则咬文嚼字,边读边查词典,一词一句地分析;有的学生回视的现象太严重,在阅读时,眼睛经常往回看,重读一个词、短语、一个句子,不仅影响读速而且不利于把握整个句子、段落、全句的意义。培养学生养成默读习惯,使注意力集中在文字符号上,纠正唇读,心读,喉读等做法,以免分散精力,影响阅读速度。克服指读、回视、重读等不良习惯,因为这样容易使理解只停留在某个词或句子上,使获得的信息支离破碎。要善于抓住句子中的核心词,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性理解。

阅读理解中深层理解能力的突破需要一个长期的坚持过程,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精心设计题目,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索知识。并运用多种有针对性的方法,提高阅读的深层理解能力,发展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英)马丁韦德尔,(中)刘润清.2007.《外语教学与学习——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鲁子问,王笃勤.2007.《新编英语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不断成长下一篇:行政强制立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