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化改革

2024-08-18

国有化改革(共12篇)

国有化改革 篇1

1 引言

保护区是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的基本单元, 生态文明建设许多具体任务要靠它来落实和完成, 特别是在组织社区和广大公众积极参与方面。当前, 无论是林区、草原、荒漠、湿地、高山、海域乃致城镇、社区农业区域都已建立了许多保护区,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保护区网络。经过近60年的建设, 它的管理体制已初步形成, 基本建设任务和预期目标都已明确, 只要加强统一领导, 将其列入国家财政预算、完善立法体系, 就能把工作逐步深入,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最近,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 不仅会加强林区的改革和建设, 有利于林区保护区的发展, 而且对整个保护区事业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其对各项工作论述的情况来看, 保护区急需做好下列各方面的工作。

2 明确保护区基本含义和总体要求的发展

实践说明, 当今的保护区已不再是过去作为国家公益事业, 单纯从事消极保护的封闭性实体, 而是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它的主要任务是保护, 但要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 把保护与科研监测、教育培训、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旅游密切结合起来, 以达到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繁荣地方经济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1,2]。

保护区是一个泛称, 由于不同区域不同的自然特点, 根据不同的保护对象、不同的主管部门、批准部门的级别、不同管理的要求等, 可划分出各种各样的类型, 例如从管理要求的差别可划分出综合管理保护区、国家公园、保护景观、物种、栖息地管理区和资源管理保护区五大类, 反映出它的性质、功能和经营目的和要求有所区别。它们之间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和相互重复的, 彼此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变化的。弄清楚它们之间的性质、目的要求和相互联系, 对建立适当的管理体制, 国家保护区统一的分类系统, 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 确定相应的决策、规划和实施途径,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3]。以前, 保护区大多选择天然系统保护最好、人为影响最小的区域建立, 实施绝对保护一草一木不能动的方针。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忽略了国家经济建设的要求和当地人民的利益, 就常常使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1970年, 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建立的生物圈保护区, 强调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 以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各种需要。在这种新型的指导思想指引下, 保护区最主要的特点就在于力求把保护和发展结合起来, 选择的范围更为宽广, 不再只限于天然生态系统保护最好的地段, 而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的基本单元。保护区基本含义的这种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构建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协调。遵循它的管理要求行事, 就能保证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为了解决保护和发展同步进行可能出现的矛盾, 生物圈保护区内要划分功能区, 例如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经营管理的原则, 但在生态发展的方针统一指导下, 将之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成为一个以保护为主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的科学实验、生态示范和生态旅游胜地[4~5]。

3 确定保护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保护区内划分功能区的目的在于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健康的发展。核心区主要是各种天然生态系统类型保护最好的地方, 严禁任何采伐和狩猎, 保持其物种多样性, 使之成为一个生物资源库, 并用作生物多样性基本规律研究基地和环境监测场所的对照区域。缓冲区一般应位于核心区周围, 主要由天然生态系统类型所构成, 也可包括部分演替类型所占据的半开发地段。它的作用一方面可缓冲对核心区可能产生的破坏, 另一方面, 也可用作科学实验基地, 但也不允许破坏其整体的群落环境。试验区可包括已开发的地段, 最好也拥有部分原生性或次生性生态系统类型的地段, 能在缓冲区周围最好, 主要用作次生生态系统的恢复, 发展本地特有生物资源的试验示范基地, 建立人们所需要的人工生态系统, 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开展生态旅游的活动。如果不能将之与核心区和缓冲区连片, 可分散建立在群众的土地中间, 一旦时机适宜, 再作调整。我国保护区的管理完全接受了这种指导思想, 已记录在保护区管理条例上, 但实施并不理想。

长期的实践证明, 保护区只关心自己本身的建设, 即使取得巨大的成绩, 但周边地区全为退化生态系统所围绕, 其安全也难以保证, 自己的对外影响也不会很大。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特别强调要与周边社区共同合作。建立过渡区, 帮助规划土地合理利用, 使之成为一个由多种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多样性镶嵌体, 既能维护保护区的安全, 也成为当地居民的一个重要发展基地;有些保护区面积太小难以建立试验区, 可把任务划入过渡区内进行。过渡区界线并不封口, 只要社区愿意, 就可加入, 构成一个由保护区与非保护区合作共事的区域, 在保护区生态发展的统一规划下, 共同开展试验示范和发展。生物圈管理区和生物多样性管护区大多就是指这样的区域, 也就是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6]。过渡区内一般要与社区合作共同推动下列各项工作的发展。

(1) 林木采伐区域和急需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区域的恢复。通过封山育林或适当人工辅助的方法, 使之更快地达到预期的目标[7]。

(2)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建立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加强对本地作物果蔬、畜禽、牧草、药物、水产和经济林木等基因资源和野生亲缘种的保护、继承和发扬, 保持和完善本地不同生境长期形成的优良耕作制度, 包括农业和与之相适应的配套的养殖业、果蔬业、林业、绿肥和其它副业所构成的轮作、间套作等多种多层立体农业以地养地的经营方式。如果已建立农田保护区, 应该使它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在适当地方发展高效农业,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 大力促进和完善有机农业生产的发展[8]。

(3) 发挥保护区的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新兴的生物多样性产业, 例如, 本地有发展前景的速生用材树种、城镇绿化树种、草种、花卉产业、竹木制品、林副产品加工、野生经济动物的饲养和综合利用等都是很有发展潜力的[9]。

(4) 促进生态小城镇的建设。生态小城镇的形成是农村经济发展必然的结果。它是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逐渐减少农业人口的一种措施。城镇作为一个生态系统, 其基本原理与生物生态系统是一致的。它的动态平衡需要从调节能量流动、水分动态和物质循环入手, 来提高其生物生产力和经济生产力的水平。这样, 生态小城镇的建设就要根据本身的自然特点、资源现状和本地的需要来确定其发展方向和规模。保护区在这些方面都有能力协助从规划到具体任务的实施开展工作[10]。

(5) 大力发掘和管好已建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近年来, 各地都重视在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区域内发掘自然和文化遗产, 包括传统的农业耕作和类型、传统的村落、民居等, 以促进农村自然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例如, 石灰岩山地森林、荒漠及其山地景观、丹霞地貌、雄伟的梯田、独特的民族建筑、稻、鱼、鸭共生的耕作方式等都非常吸引人们的关注。问题是就正式批准之后, 缺乏科学的管护制度, 不是旁若无事, 就是为了短期利益, 大肆宣扬, 开展旅游, 使其遭受破坏而不顾。看来, 应该将之列入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统一协调, 制定有效的管理体制, 使之成为科学研究、教育和旅游的基地, 发挥其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中的巨大作用[11]。

(6) 科学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方针。过去, 人们重视垦荒, 以扩大农业生产, 以致山地水土冲刷严重, 草场退化、湖泊缩小、变浅及消失, 严重地危及生态安全、生产发展和人们的安居乐业, 许多地方都呈现一雨便成灾的景象。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需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方针, 把不适宜发展农业生产但已垦殖作物的山地陡坡、干旱草原、砂地和蓄水湖区不再耕作, 通过封山育林、育草、蓄水, 必要时可采用人工培育管理的办法, 使其早日恢复原来的面貌以发挥其维护生态安全的作用。但是, 绝对不应改用其它经济林木、果树和牧草等的办法来应付。因为, 这是改变种植方式, 不属恢复自然面貌的范畴。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被认为是引领绿色经济的新征程就是这个意思, 值得深入总结经验, 例如发动社区群众积极参与, 把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 科学地发放生态补偿等使其更加完善, 并推广到农村建设中去[12,13]。

(7) 加强生态旅游的建设。生态旅游是经济、科学、文化发展的产物, 它对繁荣地方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意义重大。它是保护区的一项基本任务, 要坚持最大满足旅游者的要求, 但又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原则, 把保护区内外的观光景点, 包括观光农业等连成一体。合理安排观光路线, 科学地阐述它们的价值和内容, 通过各种传媒加强宣传。同时, 要大力培训人才, 特别是管理者和导游, 编好解说词, 以增进人们对大自然和历史文化的认识, 完善后勤, 支持和公共服务系统, 以适应日益发展的要求[14]。

(8) 加强生态和保护教育。在当今生态发展文明时代, 要求公众具有较高的生态意识。如果生态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解决, 就会威胁到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所以, 生态和保护教育是一项根本的任务, 可以从校内外两方面入手, 特别是利用传媒把上述各个方面的问题编成通俗易懂的材料, 向广大公众广泛传播, 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15]。

这个由保护区和非保护区联合统一管理的单元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从不同角度出发常被称为生物圈管理区、生物多样性管护和生态示范区等[16]。

4 完善保护区的管理体制

4.1 认真实施保护区统一协调、分散管理的体制

我国保护区的管理体制虽然没有正式公布。负责统一协调者由于没有财政支配权, 缺乏权威性, 难以承担统一协调重任。而分散管理者只局限于政府的各个主管部门, 非政府组织、民营部门和热心自然保护的人士很难插手。保护区的这种管理体制基本上不是适应当前我国的实际需求的, 但必需予以深入变革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建立专门的统一协调机构, 明确各项任务, 列入国家财政预算当中, 积极争取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是当务之急[17]。

4.2 建立多方参与的各类监控机制

在专门统一协调机构的领导下, 根据不同的情况建立符合其实际要求的监控机构。

(1) 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管理的保护区。直接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像不同区域地带性类型保护较好的综合管理保护区就是这样应使之成为试验示范, 供其它保护区参考。

(2) 共管保护区。政府主管部门力量有限, 除了对一些最重要的综合管理保护区全力应对外, 应该组织有关力量参与其它类保护区的工作。地方政府未认识到保护区对自己的作用前, 常常漠不关心, 一旦了解其意义, 就会抓住不放, 甚至会扩大开发。因此实施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共管的保护区, 积极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使其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 科学地进行管护, 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民营保护区。自然保护人人有责, 不组织广大公众积极参与是失策的, 许多非政府组织和关心自然保护的企业和个人都愿投身到此项工作中去。有法律的保护, 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

(4) 社区管护区。这是由社区和居民主管的保护区, 从朴素自发的管理妿展到现在科学的经营。大多无需建立完整的管理组织, 主要由社区委托一些长者或知名人士根据村规民约的要求实施管理。近年来, 我国各地出现大量的保护小区就属于这一类。许多还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保护区不同的监控类型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彼此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变化的, 实际上是对保护区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弄清它们之间的性质、目的、要求和相互关系, 对建立国家适当的管理体制和统一的分类系统, 制定明确的目标, 确定相应的决策、规划和实施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8]。

5 加强组织领导, 全面落实各项任务

5.1 建立专门的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进行统一协调工作

当前, 主管保护区的政府各个部门, 业务范围比较窄, 很难综合考虑保护区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主管部门应建立专门的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 负责保护区的统一发展, 因此, 通过迅速着手落实这项任务, 落实各项工作的基本单元[19]。

5.2 建立完善的立法体系, 保证各项工作的完成

当前, 我国仅有的一些有关自然保护立法条例, 大多是只根据保护的要求来制定, 落后于当今生态发展文明时代的要求, 束缚保护区事业的发展。因此, 必需大力完善其立法体系, 首先要制定自然保护领域的“自然保护法”, 根据要求先后制定其它法律, 例如保护区法、受威胁物种保护法、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法、防除生物入侵法、生物安全法、环境污染防护法、生物资源管理条例、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条例、生态补偿若干规定等。同时, 地方立法机构还可在此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 制定更加详细的管理细则[20,21,22]。

5.3 大力建设跨界保护区和姊妹保护区, 促进国际密切合作

保护区是一项国际性事业, 加强国际合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建立跨界保护区和姊妹保护区是加强国际合作的最好途径, 应将之列入重点项目来抓[23]。

5.4 增强主管部门和保护区的管理能力

首先, 要建立精干的干部队伍, 其次, 要充实有关保护和发展所必须的各种仪器设备、交通、通讯联络和必要的基本设施, 发动社区内广大公众积极参与, 保证工作顺利完成。

6 结语

目前保护区已从一个单纯的保护实体发展成为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 并已遍及城乡辽阔的区域。它的建设和有效管理应该在各级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领导下, 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项目中来。由于保护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繁荣地方经济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协调的理念和现实性, 肩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 各级政府都应改用公共财政加强对它的扶持力度, 把它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通过建立专门机构, 遵循“广交伙伴、利益公平分享、共同管理”的方针, 争取国内外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 在保护、科研监测、教育培训的基础上, 对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利用以及生态旅游的发展, 制定长远的综合生态发展规划和具体的年度计划, 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完成预定的目标和任务, 为国家的安全和富强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分析了保护区的基本含义和总体要求, 探讨了保护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提出了完善保护区管理体制、加强领导、落实各项任务, 以期促进保护区建设工作。

关键词:国有林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

国有化改革 篇2

(2010年10月14日)

近年来,随着中央9号文件的出台和省、市有关配套政策的支撑,国有林场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按照省、市的安排,现将我场所属国有林场改革及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庆阳市合水林业总场所辖林区地处子午岭中段的合水县境内,总经营面积320.79万亩,其中:林业用地308.06万亩,非林业用地12.72万亩。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185.32万亩,灌木林地43.18万亩,疏林地16.95万亩,未成造林地18.28万亩,宜林地44.24万亩。活立木蓄积595.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1.23%。林区内自然保护区面积149.8万亩,其中:核心区47.5万亩,缓冲区30.7万亩,实验区71.6万亩。总场下辖北川、蒿咀铺、连家砭、太白、平定川、拓儿塬、大山门7个国有林场,林场下设53个森林资源管护站,4所职工医院(所)。全场总人口3801人,职工1614人,其中:在职职工820人,离退休职工794人。

总场、林场均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总场机关由市财政全额供给,基层林场原为差额单位,自2009年1月起从体制上理顺为全额供给,经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全场应参加社会保险职工1614人,实际参加1614人。其中:参加医疗保险1614人;参加养老保险386人(劳动合同制工人),全民所有制职工未参加任何形式的养老保险;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820人。医疗、养老、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分别为20%、6%、2%,个人缴费比例为8%、2%、1%。工伤、生育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均为0.5%,个人不缴费。退休人员个人不缴纳医疗保险费。各类保险费的资金来源为天保财政专项和市级财政补助。

二、近年来在改革和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及成效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林业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场坚持加快发展抓项目、促进增收抓产业、资源管护抓执法、造林绿化抓质量、体制创新抓改革、根本保证抓党建的工作思路,主抓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四大林业工程,主攻种苗花卉、森林旅游、种养加采三大主导产业,林场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好的发展。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林场经费由差额供给转为全额供给,从根本上保障了职工工资。2008年7月31日,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了子午岭的管理和发展问题,决定从2009年1月起将子午岭国有林场的退休人员和遗属供养人员统一纳入财政全额供给,在职人员供给形式从体制上理顺为财政全额供给,经费拨付办法上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每年由市林业局会同市财政局向各林场下达增收计划,年终根据林场当年收入情况,确定缺口资金拨付比例。这一重大决策,解决了广大林业职工的生活福利待遇问题,稳定了职工队伍,为国有林场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的鼓舞了务

林人的斗志,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同时,将原代管的两个木材检查站业务及工作人员交由市林业局直接管理,理顺了隶属关系,便于开展林业执法检查。

(二)林区学校移交地方管理,减轻了林场负担。2008年7月,市政府作出决定,将子午岭林区职工子弟学校移交地方管理,涉及我场3所学校(含校舍及资产),58名教职员工,230名在校学生,同年11月,完成了整体移交工作。学校移交地方管理整合了教育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减轻了林场办社会的负担,能够集中精力发展林业生产,搞好生态建设。

(三)对森林进行区划界定,实行分类经营。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林业分类经营的要求,对全场森林资源进行了区划,界定国家公益林258.13万亩,其中天保公益林198.1万亩,生态公益林60.03万亩,森林生态效益得到补偿,从根本上实现了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的转变,促进了生态公益林的良性发展。

(四)创新经营机制,全力推动国有林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近年来,随着天保、退耕、公益林补偿等林业重点工程的相继实施,我们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在转变观念、创新机制、促进发展上求突破,努力推动国有林场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在人员管理上,实行定岗定员,明确各类人员的职责,建立目标责任制,在职人员承担一定量的经济创收任务,每月扣除一定比例的工资,作为保留基金,实行责任制考核,年底根据创收任务完成情况兑

现,调动职工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在森林资源管护上,将全场森林资源划分成135个管护责任区,落实管护人员480名,建立总场、林场、资源管护站、管护承包人四级管理体制,实行承包管护。先后制定完善了合水林业总场《森林资源管护承包责任制》等17项管护制度,摘录编印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林业行政处罚依据标准》和《林业行政执法基础与法律法规制度选编》。在营林生产上,转变营林观念,走出林冠,面向荒山,多树种配置,主要营造以油松、沙棘、侧柏、文冠果为主的针阔混交林,造管并举。在林业产业发展上,整合现有土地资源,着力发展苗木产业,目前已建成固定绿化苗木繁育基地1800亩,其中喷灌苗圃基地1040亩,以培育容器苗和定植绿化大苗为主,年均育苗面积在4000亩以上,创收100万元左右。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推广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加中药材、黄豆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效益;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发展舍饲养殖业,鼓励职工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林下放养生态鸡、猪;挖掘资源优势,开发出 “茸血酒”、“参茸酒”等特色产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钓鱼休闲和观光度假森林旅游业,为职工增收开辟门路。在财务管理上,制定印发了《合水林业总场财务管理与监督制度》,严格执行专项资金报账审批、重大财务集体决策、财务审批双重制约、林业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制度。按编制林场支出预算计划,严格按预算审批林场各项开支。

通过近年来不断的探索和改革,全场各项事业呈现出了良好 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一是造林绿化步伐明显加快。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全场共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41.14万亩(工程造林20.52万亩,封山育林20.62万亩),荒山绿化步伐明显加快。二是森林资源保护明显加强。通过完善管护制度,强化队伍建设,严格考勤考核,实行承包管护等举措,辖区内没有发生大的森林火灾、林木病虫害和林政案件。森林覆盖率比2000年提高了2.63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净增75万立方米。三是林业产业开发初见成效。以苗木产业为主,以种植、养殖、林副产品加工、森林旅游、劳务为辅助的林业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林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四是林区基础设施明显得到改善。总场机关和林场相继建成了综合业务办公楼,建筑总面积12853.15平方米,集资新建职工住宅楼一幢7500㎡,改造职工危房49652.47㎡。添置办公设备401台(件),林区水、电、路、通讯等条件不断改善。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场所属国有林场在改革和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有林场改革和发展的进程。

(一)基础设施滞后,生活条件艰苦。林场的交通、水利、用电、通信等基础建设均未列入政府规划,相当一部分输电线路老化,隐患增加,电费成倍增长,林场无力更新。目前,全场有3个林场不通油路,2个林场不通固定电话,7个林场、25个资源管护站吃水有困难,31个森林资源管护站不通公路,49个资源管护

站不通电话,15个资源管护站不通电。建议国家和地方将国有林场的公路、供水、用电、通讯、电视等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规划,增加资金投入,统一组织实施,让林场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二)医疗卫生条件差,职工看病就医难。长期以来,林区职工医院(所)为林区职工群众防病治病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行业管理的局限,未纳入全市医疗卫生改革总体规划,享受不到必要的优惠政策,资金投入有限,医疗设备滞后,技术水平偏低,不能满足职工群众的医疗需求。建议将林区职工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与乡镇医院同等对待,并在业务上给予指导,促使他们更好的服务林区,服务职工。

(三)职工子女受教育程度低,就业十分艰难。林区职工子女由于长期生长在林区,受条件限制,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参与社会就业竞争力不强,只能在家帮助父母种地,靠父母养活,即使外出打工也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收入低,造成职工家庭更加贫困,职工子女婚嫁也成了“老大难”问题,同时也给林区造成了一些不稳定因素。林场自1996年以来连续13年没有招工,1998年以来没有录干,致使林场职工子女无处就业。建议省、市出台优惠政策,降等适度解决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

(四)一次性安置人员生活非常困难。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根据上级安排,我们对422名职工进行了一次性安置。这些职工安置后,由于年龄、技能等原因,没有再就业,仍然生活在

国有化改革 篇3

问: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全面启动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这项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今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明确了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

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围绕保护生态、保障职工生活两大目标,推动政事企分开,实现管护方式创新和监管体制创新,推动林业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一是保护生态。明确生态功能定位,以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功能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护好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确保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加、生态功能持续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持续提高。二是保障民生。着力改善林场林区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发展替代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拓宽职工就业渠道,妥善安置富余职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确保职工就业有着落、基本生活有保障。三是创新体制。理顺各方关系,实现政企事分开,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剥离国有林场和森工企业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办社会职能,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完善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森林资源监管体制,转变发展方式,确保政府投入可持续、资源监管高效率、林场林区发展有后劲。

在改革中,要把握四项基本原则:一是生态优先,保护为主。实行最严格的林地林木管理制度,坚决守住而不能逾越森林资源保护这条红线。二是以人为本,维护稳定。重点解决好职工基本生活、社会保障和富余人员安置等问题。按照“内部消化为主,多渠道解决就业”的原则妥善安置富余职工,不采取强制性买断方式,不搞一次性下岗分流。三是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充分考虑林场和林区的不同情况,充分考虑各地实际,探索不同的改革模式,不搞“一刀切”。四是地方负责,中央支持。各省级人民政府对改革工作负总责,中央加强领导和指导,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适当支持。

问:基础设施落后是长期以来制约国有林场林区生态功能充分发挥、林区民生有效改善的突出问题。在这次国有林场林区改革中,国家会出台哪些有针对性的政策?

答:多年来,广大林业职工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但由于管理体制不顺、支持政策不健全、森林资源过度开发等原因,林业职工生活十分困难,民生福祉没有与国家改革发展同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持三农的政策,也没有完全覆盖到林场林区。林场林区长期体系封闭,自我发展,道路通行条件差、缺水、缺电,特别是住房条件十分困难,大大落后于整个社会发展水平。在这次国有林场林区改革中,要把解决林场林区基础设施落后问题作为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来抓,务必通过改革使林场林区基础设施落后状况有一个大的改观,促进林场林区与周边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改善林场林区生产生活条件。

国家层面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现有投资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林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要安排资金支持林场林区道路建设,切实增强森林资源保护能力,有效改善林场林区民生。同时,充分利用国有林区棚户区和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等中央政策机遇,切实改善国有林场林区职工居住条件,并统筹解决好职工管护站点用房问题。继续加大珍稀树种和大径级材培育投资支持力度,将国有林场林区建设成为国家最主要的战略森林资源培育基地。

从地方上讲,各地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要将国有林场林区作为一项重要建设内容。国家结合现有渠道,加大对林场林区供电、饮水安全、森林防火、管护站点用房、有害生物防治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各级人民政府将林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同级年度建设计划统筹安排。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用于国有林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抓紧核定国有林场道路属性并纳入相关省区市公路网规划。要利用好林业棚户区和林场危旧房改造等政策机遇,切实改善职工居住条件。结合林区改革和林场撤并整合,积极推进深山远山职工搬迁。

问:实施林场(所)撤并和生态移民政策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推进林场(所)撤并和生态移民政策落实到位?

答:国有林场和森工林业局建设之初,林业职工本着“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工作激情,不讲条件、不讲待遇,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林场林区建设先天投入不足,后续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欠账很多,特别是林区道路通行条件差、缺电、住房条件十分艰苦等,还存在着给排水配套设施不完善、饮水未达国家安全标准等问题。因此,实施生态移民势在必行。一是生态移民有利于改善职工群众的居住环境。偏僻的林场(所)大多缺水,教育、医疗、文化、科技普遍落后,人的整体素质不高;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非常差,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极度困难。生态移民是改善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二是生态移民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实施生态移民将减少人为活动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和破坏,有利于森林防火及生态系统的恢复,对生态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将产生重要影响。三是生态移民有利于减少管理成本。国有林业局、林场(所)建设之初的布局是为了满足造林和木材生产的需要。目前,重点林区、部分林场已实施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下一步,所有林场(所)的天然林也将纳入停伐范畴。通过整合撤并林场(所),精简机构,精兵简政,减少管理人员,减轻企业负担,将有限的资金真正用于发展经济,用于提高人民生活生平,用于改善民生。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遵循 “以人为本、以林为主” 的基本原则,尊重职工意愿,多方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参加生态移民的积极性。一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对规模小、人员少、地处偏远、分布零散的林场(所),根据机构精简和规模经营的原则整合为较大林场(所)。积极推进生态移民,将位于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不宜人居地区的场部逐步就近迁到小城镇,加快深山远山林区职工搬迁。二是充分考虑职工生产生活需求,尊重职工意愿。合理布局搬迁职工安置点,既要方便林区职工生产生活,又要有利于职工在不破坏森林资源的前提下,从事林特产品生产,发展多种经营,增加职工收入,达到职工群众致富的目的。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林场撤并搬迁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参照执行独立工矿区改造政策。加快国有林区棚户区和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力度,切实落实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住房税费减免政策。结合林区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进一步加大中央支持力度,同时在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面予以倾斜。省级政府对本地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负总责,也要加大补助支持力度。四是稳步推进,确保林区社会稳定。整合撤并林场(所)工作与职工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必须严格按照政策办事,稳妥操作,稳步推进。急不得、快不得,不能以牺牲职工群众利益为代价换取一时的进度。要妥善安置因林场撤并和生态移民产生的富裕职工,地方各级政府要统筹解决符合政策的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问题。

问: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要求,以确保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扎实推进、实现预期目标?

答: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要按照《方案》和《意见》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工作,扎实推进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

一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各级政府要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改革主体责任,确保各项改革措施领导到位、责任到位。要把抓改革措施落实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强化一把手责任。

二要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精心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改革实施方案,国有林场改革确保在2017年底前完成,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确保在2020年前完成。制订改革实施方案,要结合本地实际,不搞“一刀切”。要充分尊重职工意愿,务必使改革的思路、决策、措施都能更好满足职工诉求。

三要加强督查评估。要加强检查、跟踪落实,做到改革推进到哪里,督查就跟进到哪里,及时跟踪、及时检查、及时评估,发挥社会舆论和第三方评估机构作用,让群众来评估改革成效。没有完成或完成不到位的要问责。

国有化改革 篇4

1 主要成效

(1) “老粮”彻底解决。到2005年底, 全省超储库存粮食除按政策规定保留50亿斤保障粮食流通安全外, 全部销售完毕。经鉴定的55亿斤陈化粮专项用于饲料出口或作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销售超储粮和陈化粮的价差亏损挂账和挂账利息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列支, 农发行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停收利息。

(2) “老人”得以妥善分流安置。到2005年底, 全省粮食职工总数由2002年底的234421人降到37370人, 共分流安置富余人员197051人, 占2002年底原有职工总数234421人的84.06%, 占省定2/3分流计划157062人的125.46%。在分流人员中, “四退一保”人员47465人, 占总分流人数的24.09%;解除劳动关系人员149586人, 占总分流人数75.91%。

(3) “老账”基本得到解决。完成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1998年6月至2003年12月期间新发生的财务挂账清理审计任务, 三次审计清理认定财务挂账125.28亿元。其中:政策性挂账82.19亿元, 经营性挂账43.09亿元。完成了2004~2005年粮食财务挂账审计工作。政策性挂账已从企业剥离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 正按照政策规定逐步消化。

(4) 改组改制任务基本完成。2635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完成改组改制任务, 超额完成省定改组改制80%的目标。1780家企业退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序列, 企业总数减少到878家, 比改革前企业数2658家减少66.97%, 其中:转民营412家, 撤并1127家, 租赁175家, 承包41家, 破产25家。剩余的878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中经过重组整合后新组建的法人实体855家, 其中:国有独资184家, 国有控股607家, 国有参股64家。

(5)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和“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两个“大锅饭”被打破, 建立了“干部聘用制、员工合同制、绩效挂钩制”为核心的企业内部运行机制, 促进了干部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 特别是重新上岗的职工, 身份变了, 思想活了, 压力大了, 竞争意识和敬业精神普遍提高, 企业效益明显好转。2008年, 全省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实现盈利1.11亿元, 其中:122个县 (市) 实现了盈利, 盈利面达89.7%。

2 主要做法

(1) 创新改革思路。关于“老粮”问题, 提出“新老划断、锁定库存、核定差价、包干使用、逐步递减”的办法进行处理, 对暂时销不出去的老库存粮食, 采取“粮源对冲、成本搁置、待价而售”的办法, 搞好推陈储新, 防止粮食陈化。关于“老人”的问题, 提出“四退一保”的办法和通过“主辅分离、兴办实体”的途径分流安置。关于“老帐”问题, 提出“划清责任、核实数额、分类处理”的办法, 对财务挂账进行清理、审计、认定、剥离。关于产权制度问题, 提出“管理一块、放开一片、创新机制”的办法, 通过“股份制改造、股权出让、整体出让、分拆出让、破产”等形式, 加快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2) 广泛宣传发动。通过层层召开改革动员会、推广“一个电话、二封信、三本书”, 即公布粮改热线电话, 改革前后向职工各发出一封信, 编写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文件汇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政策法规选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操作指南的做法, 解疑释惑, 回答了职工普遍存在的“去留如何选择”、“经济补偿如何兑现”等具体问题, 打消思想顾虑, 让职工明策、明心、明理, 积极主动投身改革。

(3) 留走职工选择。一是留岗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即个人提出申请, 参与竞争上岗, 与企业建立新型劳动关系, 承担企业下达的“粮食订单”和粮食收购任务。二是对年龄偏大、工龄较长的老职工实行“四退一保”。即到退休年龄的办理退休手续、符合条件的内部退养、有病的提前退休、特殊岗位的前退休、“4050”人员协议保留劳动关系, 做到老有所养, 弱有所养。三是依法解除劳动关系。即对选择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 在按政策给予经济补偿的同时, 做好社保关系的接续, 落实好再就业优惠政策, 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4) 用足用活政策。国有企业改革专项资金、粮食风险基金优先用于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允许将企业净资产变现收入和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安置和支付改革成本, 特别是各级、各部门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优惠政策适用于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我们一直强调在职工安置问题上要想方设法放宽政策尺度, 凡是改革中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劳动等政策, 能变通就灵活变通;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 就取上限, 就高不就低。只要基本符合退休、病退和特退的条件, 就允许其提前退休。一定要落实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条保障线”政策。

(5) 创办经济实体。对解除劳动合同人员, 不是向社会一推了之, 而是坚持职工分流与安置就业并重,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 结合粮食企业和职工特点, 积极组织创办新的经济实体, 大力开展粮油加工、商业、养殖、种植、餐饮等多种经营, 广开新的就业门路, 努力做到分流人员多就业、少失业。据统计, 仅粮食系统就安置分流职工再就业42381人, 占解除劳动关系人数的28.33%。

(6) 推进产权改革。一是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模式。组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县级及县以上粮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集中管理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老粮、老人、老账”, 统一经营管理辖内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全部资产。二是股份制改造模式。对部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资产合理评估后, 国有资本部分或全部退出, 支持和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对企业改组和改制,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三是龙头企业兼并重组模式。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粮食加工企业重组兼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 形成以粮食加工企业为龙头, 生产、收购、销售、加工一体化的粮食产业化企业集团。四是产权出让、拍卖模式。对部分国有粮食企业通过产权出让、拍卖等方式转为民营企业。五是租赁、承包经营模式。利用闲置的经营场地、仓储等设施面向社会其它组织、企业和个人进行租赁、承包经营。

3 几点体会

(1) 以人为本是关键。全省23.4万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职工中15.7万人需分流安置, “人往哪里去, 钱从哪里来?”是我们在推进改革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我省能提前1年9个月完成减员分流2/3的任务, 实现平稳不反弹, 关键是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这部分职工人数多, 想法也不一样, 是分流安置的重点和难点。从“要我走”到“我要走”, 政策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通过竞争上岗保留了必要的业务骨干。实行“四退一保”对年龄偏大、工龄较长的老职工和病残、有毒有害等特殊岗位的职工进行妥善安置, 使他们老有所养, 弱有所养。对竞争落聘、不愿返聘又不符合“四退一保”条件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 在按政策给予经济补偿的同时, 落实好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 并且依照政策保持社保关系的连续性, 让这部分职工走的放心, 离开企业后生活有着落, 而且还可利用经济补偿资金再创业, 增加收入。

(2) 产权改革是核心。“改到难处是减员, 改到深处是产权”。我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总数为2658家, 平均资产负债率为124%, 资不抵债的企业占90%, 要在两年内全部完成改制难度的确很大。通过这几年的改革, 我们感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制度的创新、管理的加强、竞争力的提高都必须在产权制度改革上做文章, 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核心。产权不改革, 人员分流了也不行, 两三年以后人还会回来, 所以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成败的关键。总结我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做法, 我们认为必须把握好几个关键环节:前期准备工作要充分, 清产核资审计和资产评估要严格, 制订改制实施方案要规范, 改制方案报批要及时, 改制方案实施要合规合法。我们一直强调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一企一策, 做到进而有为、退而有序。改制的具体形式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定, 适宜于哪种形式, 就采取哪种形式, 不搞“一刀切”。

(3) 规范操作是前提。先后4次举办有1500多人参加的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政策法规培训班、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培训班, 并派出工作组到重点市、县进行粮改政策辅导, 规范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程序。按照“设定标准、绩效挂钩、全员置换、去留自愿”的原则, 统一政策口径, 统一操作标准, 实施规范操作, 解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安置问题。针对产权制度改革不同形式分别制订改革程序流程图, 突出抓好职代会审议改革方案, 讨论通过职工安置方案, 粮改领导小组论证审批改制方案, 依法进行产权界定、验资、注册等主要环节的工作, 确保企业改制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在改革进入后期, 省政府组织开展了以“五个确保”为主要内容的“回头看”活动, 做到不留尾巴、不留后遗症, 防止出现反复。在改革完成后, 由省辖市政府组织力量对县 (市) 、企业减员分流工作进行初步验收, 在此基础上, 向省政府提出验收申请, 接受由省政府组织的验收。

国有林场改革 篇5

新华网北京1月5日电(记者刘羊旸)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5日透露,继2008年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我国林业重大改革又出新举,国有林场改革2011年将在部分省启动试点,“十二五”期间将全面推开。

贾治邦是在此间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作上述表示的。据介绍,目前我国共有国有林场4507处,分布在31个省区市的1600多个县,经营面积9.3亿亩,其中森林面积6.7亿亩,国家级公益林面积4亿亩,分别占全国森林面积和国家级公益林面积的23%和26%,是我国生态脆弱地区的主要生态屏障和重要后备森林资源基地。

由于多种原因,国有林场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发展后劲不足、政策体系不完善,不仅使林场发展陷入困境,林区民生问题突出,而且严重影响国家生态建设大局。贾治邦说,近年来,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对国有林场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改革思路基本形成。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从深化改革、根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入手。国有林场改革矛盾多、涉及面广,各地要先行先试,创新经营机制,重点解决好职工养老、医疗、就业等问题,分离国有林场办社会职能。

据介绍,过去5年,我国林业重大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8年全面推开以来,目前已有18个省区市基本完成明晰产权任务,解决林权纠纷80余万起,确权集体林地22.36亿亩,占总面积的81.69%。6825万农户拿到了林权证,3亿农民直接受益。配套改革正深入推进,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在全国193个县展开。

贾治邦要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11年要全力打好明晰产权攻坚战,确保年底全面完成集体林地确权任务,2012年全面完成林权证发放任务。

资料图片:郁郁葱葱的洪田村毛竹林(2007年7月1日摄)。福建省永安市洪田村从1998年起,率先在省内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村9019亩商品林按人口平均分山到户,在林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把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交给农民,走出了一条林业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新华网北京1月5日电(记者刘羊旸)“十一五”期间,我国林业产业发展保持强劲势头,2010年全国林业产值已突破2万亿元。

这是记者从5日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获悉的。据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林业产业发展迅猛,成为世界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松香、人造板、木竹藤家具、木地板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干鲜果品和花卉产量名列世界前茅。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由“十五”期末的400多亿美元增加到900亿美元。

“十一五”期间,我国林业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林业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2005年的52∶41∶7调整为目前的38∶53∶9,林业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第三产业比重逐步加大。经济林产品产量突破1.27亿吨。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表示,未来5年,我国将依托林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业富民产业,着力提升林业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十大主导产业,力争到2015年全国林业总产值达到3.5万亿元。

林业十大主导产业是:木材及其他原料林培育产业、林产工业、木本粮油和特色经济林产业、森林旅游产业、林下经济产业、竹产业、花卉苗木产业、林业生物产业、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产业和沙产业。

“这十大主导产业,涵盖了林业一二三产业,是林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所在,是农民增收的希望和出路所在。要通过培育林业主导产业,在全国建立起一大批布局科学合理、主导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用材林基地县、油茶县和林业产业集群等,真正为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做出突出贡献。”贾治邦说。

新华网北京1月5日电(记者刘羊旸)未来5年,我国将加快构建十大国土生态安全屏障,为有效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这是记者从5日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获悉的。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会上表示,力争到2015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森林蓄积量达到143亿立方米,林地保有量达到3.09亿公顷,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84亿吨。

这十大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包括:东北森林屏障、北方防风固沙屏障、东部沿海防护林屏障、西部高原生态屏障、长江流域生态屏障、黄河流域生态屏障、珠江流域生态屏障、中小河流及库区生态屏障、平原农区生态屏障和城市森林生态屏障。

十大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范围覆盖全国主要的生态重点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建设内容包括森林、湿地、荒漠、城市等主要生态系统,构成了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基本框架。“着力建设好这十大生态屏障,是全国生态建设的主要抓手和战略重点。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重大历史任务,以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为依托,以防范和减轻风沙、山洪、泥石流等灾害为重点,加快构建十大国土生态安全屏障。”贾治邦说。贾治邦指出,实现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的“双增”目标,是“十二五”时期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加快构建十大国土生态安全屏障,是实现“双增”目标的重要举措。

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我国林业紧紧围绕森林、湿地、荒漠三个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基本形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框架。

全国人大代表刘志新谈国有林场改革

全国两会临近,我开始打电话联系河北有关林业方面的两会代表和委员,想知道他们有什么好的提案、议案带上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志新的一份关于国有林场改革的提案让记者最感兴趣。

作为林业行业的老兵,刘志新在任何场合都从不掩饰他对林业的深厚感情。

“我一毕业就接触国有林场。我们的国有林场多少年来一直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但在实际管理中却是非企非事,体制机制不顺,自身发展遇到许多困难,债务负担沉重,职工生活没有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一些林场水、电、路、讯四不通,发展举步维艰。这与新时期国家生态建设形势极不适应,与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形成强烈反差,国有林场被边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今年就是想好好呼吁这件事。”

国有林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加快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改善生态,在重点生态脆弱地区和大面积集中连片的国有荒山荒地上,采取国家财政投资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专门从事营造林和森林管护的林业事业单位。经过几代职工50多年的艰苦努力,全国国有林场已发展到4507处,现有职工总人数66万人,经营总面积

9.3亿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8.2亿亩,森林面积6.7亿亩,森林蓄积量23.4亿立方米,是我国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核心部分、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科技兴林的中坚力量,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发挥着重大作用。

刘志新在提案中列举了国有林场今天陷入危困局面的主客观原因。

一是在地理位置上,先天不足。大多数国有林场,都处在高山远山、交通不便、偏僻荒凉或省、市(地、州)、县交界地段,远离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林场的发展。建场之初,只抓生产,不重视生活设施建设,造林面积不断扩大,木材产量不断攀升,居住条件、交通状况却没有随之改善;改革开放后,国家支持的人畜饮水、道路建设、网络通信、电网改造、电视工程等相关优惠政策,国有林场都享受不到。地理位置上的先天不足,后天发展的鞭长莫及,使林场成了国家政策“阳光照耀不到的盲区”。二是在单位定性上,出现错位。国有林场承担着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职责,林业特别是生态林业完全是社会公益性质。但是,一直以来,国家把以造林经营为主要任务的国有林场,定性为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列编制、不给事业费,职工也不享受国家事业单位的劳保福利待遇,林场的生产管理费用,也要由林场自己创收解决。

三是在资源产权上,主体不明。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法定为国家所有,实行省、市(地、州)、县三级政府分管,由林场管护和经营利用,生产的木材由计划部门统一调拨,所获利润上缴政府主管部门。但森林资源的产权主体一直不明确,各级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乃至林场都认为自己可以代表国家,有权管理和处置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资产,因此,不断出现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被划拨、撤并、占用、甚至破坏等事件,使国有森林资源遭受重大损失。对于这些行为和现象,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由于不是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资产的法定出资人代表,无权干预;林场是当地政府隶属的单位,更是无能为力。国有林场资源产权管理混乱的现状,严重影响了国有林场的发展。

四是在角色转换上,准备不足。在国家林业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战略新形势下,林场的经营形式也发生了转变,各地对林场的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在角色转换上,林场和各级政府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表现为: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天然林的限伐、禁伐靠行政命令很容易就实现了,达到了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但禁伐后,林场的配套产业如何发展、富余人员如何分流、资源资产如何管理、企业办社会的压力如何减轻等难以解决的问题,林场和各级政府都没有认真思考,没有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林场如何实现转型,转型后内部的“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如何改革,还没有纳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议程,林场今后的路到底怎样走?大家茫然!

五是在财政投入上,严重不足。国有林场建设初期,实行以省为主,中央、省、市(地、州)、县分级管理的办法,林场的生产建设投资和管理费用,主要由中央和省两级承担。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国家财政体制改革后,原由中央掌握的国有林场事业费和基本建设费切块下放,改为省、市、县财政管理,逐步形成了现在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随着森林分类经营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国有林场的绝大部分森林被划为生态公益林,木材生产收入几乎为零,由于国有林场多数处在老少边穷地区,当地财政也无力为林场投入。林场处于基础设施建设无资金,造林经营无经费,职工工资无来源的“三无”状态,使林场处于无力发展的境地,且呈现日益萎缩的趋势。此外,国有林场是最基层的组织机构,除承担着营造林和森林管护等基本任务外,很多林场还设有公安、卫生、学校等社会职能单位,林区管理具有部分行政事务职能,使林场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刘志新说,国家将启动国有林场改革试点,他想就这一问题提几点建议:

一是将国有林场明确为国家事业单位性质,职工享受国家事业单位工资和福利待遇。资金来源以国家和省级财政为主,市、县配套为辅。在此项制度落实之前,可将国有林场的生态公益林补贴标准提高到每年100元/亩,并以此为基数视物价水平的变化而调整,以解燃眉之急。

二是完善相关政策,国有林场林区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包括人畜饮水、道路交通、电力通讯、危旧改房造等由国家统一规划和建设,造林绿化、森林经营等所需费用纳入国家基本建设预算。国家要支持国有林场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旅游、度假、康复、文化创意等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国有银行改革不能停 篇6

总报告提出的新一轮改革目标是建立“富有活力、创新导向、包容有序、法制保障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是推动新“三位一体”的改革,包括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企业体制。

总报告提出了八个重点改革领域,分别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基础产业领域、土地制度、金融体系、财税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和绿色发展,以及涉外经济体制。

在金融体系领域,总报告提出要“抓住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有利时机,建立一个市场导向、高效而富有弹性的金融体系”,并且提出要推进四个方面的金融改革:

1.金融机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改革;

2.利率市场化改革;

3.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

4.完善金融市场。

总报告还指出:金融体系改革的重点是降低金融行业准入门槛、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

在这份总报告提出的改革建议当中,有的在这份总报告公开发布之前就已经被采纳。例如取消贷款利率下浮限制。今年7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次日起取消贷款利率下浮限制。还有一些建议正在被采纳的过程中,例如降低金融行业准入门槛,鼓励能满足金融服务需求的新兴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别是鼓励有实力的互联网机构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进入小微金融领域。

今年以来,国家工商总局已经核准了9家民营银行的名称,分别是:苏宁银行、中联银行、锡商银行、华瑞银行、前海银行、中储银行、华商银行、苏南银行,以及国融银行。

国有银行的改革就没有停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国内金融机构面对空前的压力,特别是国有银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当时的课题组认为,国有银行在中国“大得不能倒闭”,但其自身体态臃肿、竞争力低下,在“入世”之后的银行业开放进程中不仅自身风险很大,还有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因此必须加快改革。

此后国有银行改革力度确实很大:“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先后剥离了1.4万亿元不良资产,并且获得了汇金公司和财政部注资,实现了股份制改造,并且成功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最终成功实现了上市。

之后国有银行的优异表现令人惊讶:利润连续数年实现两位数的增长率,进入了全球最赚钱银行的排行榜。工商银行更是从2008年上半年起连续蝉联“全球最赚钱银行”桂冠。

早先竞争力低下的国有银行这么快就进入全球最赚钱银行的行列,汇金公司和海外战略投资者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赚到了巨额利润。这个表现一度让一些人误以为国有银行的竞争力在过去短短的几年里已经恢复起来,改革已经成功。

有人为此感到困惑:是不是世纪之初的“国有银行竞争力低下”的判断错了?国有银行的竞争力在世纪之交被低估了?还有人相信金融领域的“阴谋论”,认为中国决策者上了海外投行的当,贱卖了国有银行的股份。

真实的情况是,国有银行的竞争力在新世纪里虽然有所提高,但依然低下。国有银行的利润增长只有一小部分来自效率提高,这主要来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运营提高了国有银行数据处理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国有银行大部分利润增长来自于一个简单操作——规模收缩:在股份制改造开始之前,几家大银行就开始裁减人员、撤并亏损的分支机构。例如,在600米长的北京市垂杨柳中街上,曾经有两三个工商银行的网点。这方便了客户,但也增加了银行经营成本。现在三个网点全都撤掉了,只在垂杨柳中街北端设有一家支行营业部。由于其他银行也关闭了附近的储蓄所,工行几乎没有流失客户,只是经营成本降下来了,于是利润增长了。银行利润增长的唯一代价是储户失去了便利。

现在,国有银行效率低下的核心表现是仍然高达3个百分点的存贷款利差,以及与巨大利差相对应的巨额利润。作为中介机构,银行是插在储蓄与投资之间的一个楔子。存贷款利差越大,说明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越低。正在推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压缩存贷款利差,可谓切中了银行改革的要害。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推进,银行的高利润必将逐渐降低。机构投资者早就预期到这一天的到来,银行的股价反映了这样的预期。

国有银行改革能走多远?

国有化改革 篇7

国有剧院团深度改革面临的形势

在全面推进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背景下, 文化产业发展将跳出传统领域, 融入国民经济“大循环”中。传统剧院团的生存空间有可能被压缩, 前景堪忧;同时, 具有创新精神的剧院团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1.资本的本性要求文化产业整体进行兼并重组

当今时代,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不再是“有争议”的概念, 而是可以带来大量收益的产业。各种资本伺机而动, 希望获得最大化的投资回报率。而随着“转企改制”的完成, 剧院团作为“文化企业”将与经济领域的其他行业一样, 不再具有特殊性, 将遵循资本效率原则。现实政策的变化, 如“限娱令”的推出, 使得文化产业内部也有资源整合需求, 企业需要“抱团取暖”, 如中演院线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联手打造演艺新平台。所以, 文化行业的兼并重组和业界再造已开始, 作为仅具备“生产能力”的国有剧院团, 如何生存发展将面临严峻挑战。

2.宏观管理体制变革对剧院团提出市场化运营要求

目前,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层次改革已经启动, “简政放权, 归口管理”将进一步规范化。2010年7月, 中央批准成立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北京等地设立了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改制后的剧院团将由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来进行考核和管理是大势所趋, 而这对于还不熟悉企业运作和市场运营的国有剧院团来说是体制的变革, 会带来许多转型方面的问题。

此外, 国家对剧院团改革的“扶上马, 送一程”政策还在执行中, 国有剧院团尚在“政策保护期”, 部分剧院团领导危机意识较弱。科技和文化新业态的发展将对演出业造成冲击和导致难以预测的快速变革。国有剧院团内部管理也面临着实现现代化的新要求。

国有剧院团深度改革的成果与问题

2013年, 笔者作为相关课题组主要负责人, 带领课题组人员对浙江话剧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调研。这四家院团均为改制院团, 典型意义较强。

课题组采用了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内部员工调查和观众调查) 、观察法等。为了确保数据有效和真实, 大部分问卷由调查人员当场发放, 并在返程前带回。各调研小组在返回北京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本次调研的对象是话剧院团, 问题设计的立足点是剧院团改制后的经营管理变化。在实际调研中, 却不限于这些微观问题, 还包括体制改革政策、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地方话剧市场状况、行业情况等宏观、中观问题。

综合调研结果, 总结出剧院院团深度改革实践的成果和问题。

1.改革获得的成果

(1) 完成转企改制, 建立新的运行模式。所有受访院团都已完成“转企改制”流程, 包括注销事业单位资格、完成企业工商登记、完成人员社保登记等, 无论在单位名称中加不加“股份有限公司”字样, 国家对院团的管理都按照企业的运行规则进行。

(2) 转变思想意识, 明确发展战略。四家受访院团已逐渐接受自身变成“企业”这个事实, 抱怨明显减少。院团领导正在把精力从向当地政府争取“人事”、“土地”、“资金”等资源支持, 转到艺术生产的规划和组织上。

(3) 提高人员待遇, 实行人事制度改革。为了使改革稳定有序, 政府给所有的受访院团的政策支持都比较优厚, 无论是人员安置, 还是资金保障, 都能落实到位。例如, “四川人艺”的原有人员都保留了事业编制;“辽宁人艺”2011~2013年每年专项资金拨付额度都在增加, 团里财务情况有明显改善。

改制后, 各个院团开发市场的热情高涨, 着力探索发展之路, 而且越早完成改制的院团市场手段越多, 效果也更好。

2.改革存在的问题

(1) 地方政府管理体制的问题。地方条块分割严重, 无论是人员、资金, 还是剧目、演出, 想实现地方之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困难重重。地方政府文化部门对于剧院团这一“新型企业”的管理方式没有变化, 导致剧院团在原有任务上又新增了“市场任务”, 负担加大, 无所适从。地方政府文化部门管理者素质不一, 严重者连自家省份有多少家院团都不知道, 更别提其他专业性问题了;职能部门的设立 (艺术处和产业处) 本身就割裂了“市场”和“艺术”的统一。

(2) 剧院团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的问题。每个院团都建立了名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 “新三会”完备, 但这一治理结构还没有发挥作用, 更谈不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则运行。大部分剧院团管理者现代管理知识和经验十分缺乏, 管理和运作水平基本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 尤其是缺乏人力资源管理和资本财务运作知识。院团内部“艺术”和“市场”部门“打架”严重, 体现在艺术总监和制作部门负责人的矛盾上, 双方“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有权威的总经理和稀泥;一旦总经理权威性不足, 矛盾难以调和, 直接影响生产和经营。

(3) 剧院团发展战略的定位和市场开发的问题。各个院团同质化严重, 无论是运营思路, 还是艺术创作, 差异性不大, 均是一要体现主流。二是地方特色, 三要走市场, 大制作和小剧场兼顾、“进京展演”和“公益下乡”两条腿走路。剧院团的战略没有创新, 也没有深扎本土。而且除了京沪地区, 其他地方话剧市场状况堪忧, 剧场尤其是小剧场缺乏, 观剧人员群体小, 当地观众缺乏观赏话剧的习惯, 市场开发困难。

(4) 剧院团的艺术创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各个院团严重缺乏除演员之外的艺术创作人员。无论是传统的院团还是新兴院团, 艺术生产的主创团队几乎都是外请。以舞美设计为例, 每个团只有几个人, 少的甚至只有一两个人, 而这个团的编制可能是200多人, 演员一般能占到50%, 甚至更多。没有固定成熟的主创团体, 如何谈长期稳定的艺术生产?

国有剧院团深度改革的路径设计

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管理机制, 是影响剧院团深度改革的外部因素。在既定的政策背景和可预见的发展前景下, 剧院团需要具有“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的长远眼光。剧院团生存和发展的未来路径设计, 应把握几个重要方面。

1.加强内部文化的建设, 完善激励机制

改制或改革带来的“艺术”与“市场”之争, 在国有剧院团尤其是传统国有剧院团内从未平息。改制后的剧院团需要重塑自身内部的文化体系, 通过树立新的宗旨或使命, 消除分歧、减少内耗。

从院团的长期经营角度看, 院团与资本的结合、核心骨干管理人员持股、期权等激励措施也应提上日程。

2.明确发展战略, 创新剧目生产和营销

实力较强的剧院团要在“政策保护期”壮大自己, 努力争做行业“前三名”。按照市场运行规则, 做不到行业“前三名”就有随时死亡的可能。如何壮大, 需要深研政策, 更需要强强联合。而一般专业院团宜做小做专, 不宜做大做强。专业院团无论从人员、场所, 还是从资产、收入的规模来说, 体量都很小, 因此“深扎本土, 突出特色, 择一而强”是其必然的选择。

专业剧院团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剧目创作和生产, 如果丧失了这个优势, 专业剧院团就没有存在的根基。剧院团必须苦练内功, 提高生产水平和能力, 提高艺术生产的质和量的水平。

从营销角度看, 产品的质量是基础, 特别是在口碑营销和自媒体盛行的今天。但是, 调研组在调研期间观看了几部小剧场话剧, 虽然话剧的艺术质量一般, 但是上座率都较好, 说明演出内容能为观众所接受。相反, 一些所谓的“艺术精品”并未能被普通大众所理解。我们不能光抱怨观众欣赏水平不高, 因为这是现实。所以, 在营销中, 院团的艺术教育功能要增强。剧院团更多要做的是如何引导和指导观众判断艺术质量。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演员职业意识

国有化改革 篇8

1 国有林场发展现状

1.1 全国国有林场发展的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全国国有林场总数已达到4507个, 分布在31个省 (区、市) 的1600多个县 (市、旗、区) 。现有职工总人数66万人。经营总面积6200万hm2, 其中林业用地面积5000万hm2, 森林面积4000万hm2, 森林蓄积量22亿m3, 分别约占全国林业用地面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18%、23%和17%。

1.2 河南省国有林场发展的现状

据2008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 河南省有林地面积为336.5万hm2, 活立木蓄积量1.81亿m3, 森林覆盖率20.16%。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 经过林场职工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国有林场由少到多, 由弱到强, 逐步发展壮大, 成为林业建设的主力军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骨干, 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国有林场建立以来, 累计改造低产林6.7万hm2, 人工造林33.3万hm2、保存18.2万hm2, 抚育中幼龄林153.3余万hm2。到2000年, 国有林场林业用地占全省的8.7%, 有林地面积达到27.58万hm2、占全省的9.7%, 活立木总蓄积达到1450万m3、占全省的9.8%、其中林分蓄积占全省的20.4%, 森林覆盖率达到81.3%, 其林分质量、优良珍贵树种数量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3 国有新县林场的发展现状

1.3.1国有新县林场在发展中取得的成绩。

新县林场地处河南省南部新县境内, 始建于1952年, 地处江淮分水岭区域, 下辖8个营林区, 山场总面积1万hm2, 活立木蓄积量60万m3, 森林覆盖率98%, 是全省职工人员较多、规模较大的国有林场之一。近几年来,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 林场内的生态林业建设不断加快, 新县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造林百佳县”、“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县”, 同时, 新县先后被批准为“全国山区综合治理示范县”和“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县”。随着新县县委、县政府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加大及“禁伐”号召的提出, 新县林场积极响应, 变传统的“砍树人”为造林管护人, 立足现有自然、经济、技术条件, 侧重生态环境建设, 狠抓营林造林和多种经营, 全力保护营林成果。

“十五”以来, 国家突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不断加大林业投入力度, 国家林业局提出“严管林、质优先、慎用钱”, 科学推行林业六大工程。新县是林业大县、退耕还林重点县, 新县林场是新县林业骨干力量, 培育建设优质树种防护林技术成熟, 正顺应国家林业建设方向。

1.3.2存在问题。

国有新县林场现有职工830余人, 人均事业费、自然资源等均属全省较低水平, 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但也有很多基本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一是林区森林资源质量不高。由于林场总体收入不高, 管理上并不完善, 使得林场的有些林区的森林质量总体不高, 低产林占的比重较大, 故而加强森林经营管理, 提高森林质量的任务比较艰巨。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由于林场的基础薄弱, 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虽有发展, 但是产业链不长, 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较困难, 林产品的利润较低, 产品附加值不高, 需要转变发展方式, 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经营水平。三是林场债务负担较重。国家对于新县林场的投资较少, 远远不能满足生活生产需要。林场现有的融资渠道窄, 自筹资金能力较差, 使得自身负债高, 财务风险较大。四是林场管理体制不完善。国有新县林场现与国家级连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实行的是“两块牌子、一个部门”的管理体。由于部门的重合, 造成在管理上有些混乱, 使得管理体制有漏洞, 不完善。五是经营机制缺乏活力。新县林场的经营机制僵化, 很多制度管理与现代管理要求相差较远。因发展植树造林, 无闲置林地, 多种经营方式的发展较困难。六是人才队伍建设落后。由于林场的总体收入不高, 留不住优秀的管理及技术人才, 人才总量不足, 职工的知识结构、管理水平与目前的林业发展不相适应, 并且思想观念比较陈旧, 改革开放的意识不强, 综合素质不高。七是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主要是过去管理不善, 有些是合同条款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经济纠纷问题。这些种种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新县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 急需加以解决。

2 国有林场的发展机遇

国有新县林场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很艰难, 存在诸多问题, 但是现有的资源优势、组织优势以及技术优势也比较明显, 发展的空间也十分广阔, 同时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是林业工作越来越受重视。中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 加强生态保护以及生态建设, 对于林业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二是绿色经济的蓬勃发展。近几年来, 发展绿色经济, 推动绿色发展, 转变新的发展方式已成为时代的潮流。三是国家的支持政策逐步完善。国家对林业的投入正在逐年增加, 各级政府也紧跟党中央的步伐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林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加大对生态建设、造林绿化、林业产业的扶持。

3 国有新县林场的改革措施

针对国有新县林场在发展中暴露的种种问题, 提出几点改革措施。

3.1 扩大资金投入渠道, 扶持林业发展

在资金投入方面, 除了国家投入之外, 为加速森林资源的培育, 加快林业建设, 可采取国家给予特殊照顾。同时加大对外的开放合作,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拓宽国有林场投融资渠道, 优化林场资本以及资金结构, 降低投融资成本, 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3.2 加强资源的培育, 大力发展产业基础

加强资源培育, 主要是对中幼林的抚育、对低产林的改造、对大径材的培育、大力发展珍贵树种的栽培。针对国有新县林场自身的资源优势, 适宜的自然气候土壤条件, 整合林地资源,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科学种植在林区内出现的香果树、刺楸、杜仲、楠木、水青树、榉树、银杏等珍贵树种。

3.3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自身效益

首先, 要树立大林业的观念。国有林场的发展要摆脱传统的发展观念, 树立起大林业的发展观, 林业政策的制定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切实考虑到森林资源的实际承载能力。其次, 要充分发挥林特产品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林场现有的林区资源优势, 推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机结合。再次, 发展森林旅游业, 使林区内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协调发展。针对国有新县林场而言, 要进一步开发和完善金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等地的旅游设施, 开发出特色的旅游产品, 同时加大宣传的力度, 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3.4 理顺管理机制, 强化内部管理

按照“精简、高效、协调”的原则, 结合国有新县林场的实际, 合理设置内部管理机构, 强化基础管理制度, 严格考核机制。完善人事劳动制度, 从根本上杜绝纪律涣散、人浮于事的不良现象,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机制、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 做到人尽其才。

3.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强化科技支撑能力

首先, 要加强对职工的专业技能教育工作, 同时通过职业技术教育, 更新职工的知识技能。其次, 是要积极引进培养人才。加大林场优秀人才的引进, 加大干部的培养力度。再次, 要加大科技推广的力度。发挥出林场现有的优势, 加强与科研单位例如高等学校开展产学研活动。最后, 要加强林场的文化建设。通过丰富林场职工的文化生活,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提高全体职工的综合素质, 使得国有新县林场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摘要:通过对全国、河南国有林场现状的了解, 结合国有新县林场在发展中取得的一些成绩, 分析新县林场在发展中存在的林区森林资源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才队伍建设落后等问题, 提出在林业快速发展机遇下新县林场在新时期的改革发展措施。

国有企业改革之惑 篇9

一、改革国有产权之惑

经济体制改革, 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 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建立起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 就是以等价交换为基础的经济, 市场主体通过在市场上交换其产品 (价值) , 实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交换在本质上是产权的交易, 没有独立的产权主体, 就没有交易的发生, 也就没有了市场经济。产权是交易的核心, 产权关系必须明晰化。产权关系越明晰, 主体的收益预期越明确, 交易活动的激励越强, 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也就越高, 经济发展的动力随之增强。

市场经济作为交换经济, 其交易的内容就是产权, 这就要求产权具有可转让性。产权的可转让性, 不仅有助于产权主体自主地拆分、组合各种财产权利关系, 而且使其有了保护自身利益的方式。产权主体的利益一旦受到伤害, 他就可以转让产权, 避免自己的利益被进一步伤害。存在行使退出权的可能性, 约束了机会主义行为,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道德风险。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归全体人民, 是一种由全社会共同占有的公共产权, 具有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这是由产权的国有性质所决定的, 剩余索取权一旦转让, 企业的国有性质就难以维持。当剩余索取权不可能转让时, 国有企业的资产不可能通过股权转让实现股权分散化而取得独立的法人财产权, 经理人也失去了因担心企业被接管而丢掉工作岗位的激励。解决国有企业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与市场经济要求企业产权具有可交易性之间的冲突, 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突破的困惑之一。

成立竞争性的控股公司, 经营国有股的股权, 实现国有股的收益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可以达到国有股权可转让的目的, 提供了国有股的流动性, 但同时增加了国有资产的管理环节和流失可能, 必须对控股公司进行有效监督, 抑制其道德风险。据报道, 国资委正在国家开发银行和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 实际效果有待观察。

二、拟设所有者之惑

新古典经济学在理性人和完全竞争假设的基础上, 证明了资本雇佣劳动是最有效率的企业组织形式, 认为企业应该归出资人 (股东) 所有, 因为他们投入到企业里的资产具有专用性, 企业一旦倒闭, 其资产可能会严重贬值, 产生损失。股东承担着风险, 当然应该是所出资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拥有者。这就是当前的主流企业理论, 也是世界流行范式, 不论是英美还是德日都如此。自然人企业是这一范式的典型代表, 法人企业通过产权的重新界定, 建立起法人财产制度, 将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开来, 但仍然强调股东的所有者地位。

所有者地位赋予了股东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欲望的可能, 股东通过在股东大会上“用手投票”参与决策, 通过在股票市场上“用脚投票”惩罚经营者的不当行为, 对公司进行监督和控制。因此, 股东在公司制企业中仍然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要有好的公司, 首先必须要有会作为的股东。国有企业的所有权, 归社会全体成员, 是一种公共产权, 在不可能私有化的约束条件下, 为避免被过度使用的“公有地悲剧”发生, 选择由国家来代表社会全体成员行使所有权, 是一种现实性的必然, 国有企业中“国有”一词的本意就体现在这点上。国家是一个抽象概念, 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执行机构, 合乎逻辑地扮演起国有企业所有者的角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府把企业作为自己的工厂直接经营管理, 直到改革开放后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之前, 这种状况都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1992年春天, 邓小平南巡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同年10月,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目标, 引发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浪潮, 开启了单独设立国有资产监管机构, 把国有企业资产所有者职能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 实现“政企分开”的序幕。政企分开催生出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下称国资委) , 专职代表国家履行所有者职能, 并对国有资产的经营成果负责。国资委或政府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 具体行使权力的是国资委职员或政府官员 (下称所有者代表) , 就是普通的自然人。当实际所有者 (社会全体成员) 不能或无法有效监督时, 所有者代表就扮演着实际所有者的角色。他们的权责和薪酬是由等级规则的行政权力界定的, 与企业资产的风险和营运效果无直接关系。所有者代表与真正的所有者不同, 既不承担资产风险又不享受资产剩余收益, 因此有了采取偷懒、送人情、损公费私等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如何激励所有者代表真正进入“所有者”角色并约束其道德风险行为, 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所要突破的困惑之二。

加强对所有者代表的管理可以认为是一种有力措施, 但要取得理想效果还需要有管理上的突破, 因为所有者代表应该是董事企业家而不是行政人员, 用行政管理的办法管理他们并不适合。笔者认为, 要实现这个突破, 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要铸就所有者代表的董事企业家品质, 另一方面要对所有者代表实施专业监督。

三、经营者权力之惑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府把国有企业看作自己的工厂, 直接经营管理, 扼杀了企业的活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国有企业的改革, 首先从放权让利开始, 政府通过向企业下放部分权利和提高企业利润留成的方式, 调动国有企业的积极性。接着进行了政府与企业之间关系的调整, 实施了“利改税”和“拨改贷”等多项举措, 使国有企业更加企业主体化, 以激发企业发展动力。此后, 又将农村的承包责任制推广到国有企业, 实行厂长承包制或租赁制, 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者权力。在改革的过程中, 政府逐步将经营管理权下放, 渐渐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努力推动国有企业实现从工厂到市场主体的转变。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 也是经营管理权向经理人 (厂长或承包人) 集中的过程。

家国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华夏文明, 封建王朝持续了两千多年, 筑牢了炎黄子孙的等级观点和特权思想, 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形式至今还遍布在广大农村, 家庭依赖已融入到中华儿女的血脉!所以, 当还给农户的时候, 自主权就成为一种凝聚力, 推动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国有企业与农户不同, 经理人与职工之间不存在血浓于水的情感, 他手中的权力, 来源于行政等级而不是职工授予, 不接受职工监督, 当然也不会必然为职工服务。这样, 经理人的权力, 就不能等同于企业的活力。政府在放权的过程中, 并没有相应地强化监督, 下放的权力与承包制相结合, 经理人有了绝对的权力。受特权思想等传统文化的影响, 国有企业的公权力成了经理人的私权利, 出现了损公肥私, 侵害职工利益的现象, 贫富阶层迅速分化, 两极差距瞬间拉大。于是,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引导下, 开启了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序幕, 期望用现代企业制度塑造出市场经济主体, 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 驱动经济发展。

经股份制改造的国有企业 (下称国有股份公司) , 其治理结构如图1所示, 是英美董事会模式和德日监事会模式的结合体。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选举的董事会作为股东代表, 是公司的决策中心, 并负责聘任和监督经理人。经理人在董事会的领导下, 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股东大会推选组建的监事会, 负责监督董事会和经理人 (合称经营者) , 保护股东利益不受侵害。

制衡经营者权力, 最直接的办法当然是行政性管制, 但这同时必然挫伤了经营者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笔者认为, 构建一个由有监督动机和监督能力的监事组成的监事会, 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实现监事会对经营者权力的有效制衡, 许能突破这一困惑。1

四、深化国企改革展望

国有垄断企业改革问题探讨 篇10

关键词:国有企业,垄断,特殊利益集团

一、国有企业的分类

科斯认为, 企业的本质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 而当一项经济活动在市场的交易成本和在企业相同时, 市场与企业之间的替代便已完成, 这时候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界限也就是企业的边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便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其价格在与同行其他企业的竞争和与消费者的供需平衡中形成。而我国的国有企业大体可分为这么两类:竞争性的和垄断性的。两者的区别是前者的产品和其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由市场决定而后者则不完全有市场决定。而垄断性的国企又可以分为两类:自然性或技术性的垄断即其企业的平均成本在很大的规模上才能显示递减, 因此有一家企业来提供产品和服务对整个市场来说更加有效率;行政性垄断企业, 即企业既不是由其企业在竞争性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也不是因其具有某种自然垄断性, 而是由依靠市场外的行政力量对其他企业禁止进入该行业而实现其垄断地位。

二、国有企业是否应具有垄断性的标准

(一) 成熟市场经济的一般标准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 国有企业是否具有垄断性很多情况下是一个技术性问题, 一般分为刚才所提到的自然性垄断还有一些涉及国家安全和重要国计民生的领域。需要指出的是, 成熟的市场经济是和政治上健全的民主法治制度相配套的, 这样就使民众不仅在宪法层面而且在实际层面拥有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

(二) 中国现存的除一般标准外的隐性标准

在中国除了上述标准外, 还有一个隐性的标准, 就是垄断企业为政治强势群体的创利程度。政府垄断企业的垄断利润很大一部分并不是上缴国家财政, 而是被以各种名义被瓜分, 比如以福利的形式为企业内分红、为下属事业单位分红、为主管部门领导群体分红, 这部分的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垄断企业台前叫喊着因成本增加而员工却在收入奇高的情况下不断加薪。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反垄断法的出台步履维艰。

三、现存国有垄断企业现状

(一) 功能的迷失

现存国有垄断企业存在的理由大体是:增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重大科技项目投资;控制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产业等。其中一些功能是符合成熟市场经济体的通行标准的, 但是其他的一些所谓的功能即便在理论上也让人无法信服, 比如“增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 从技术层面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是不可缺少的, 但有效的市场调控是否必须以政府对社会大量投资资金的占用为基础呢?从更高层面说, 国家控制经济中的“国家”在实际操作上必然是政府或者是某些政府领导人。而在一些领域比如电力、石油、电信, 如果法制健全, 管理得当, 民营企业的进入并不必然威胁国家安全或者经济安全, 反而会创造市场的竞争环境, 提高整个市场的效率, 那又为何民营禁入或者进入后无法获得同国企同等待遇呢?其实, 揭开现象见本质, 垄断利益群体的阻挠才是根源, 而一些所谓的“道理”不过是冠冕堂皇的理由。他们害怕民营企业的进入会减少甚至消除他们的垄断利益。

(二) 收益的分配

根据现代产权理论, 企业的所有人应该拥有企业收益处置权。在我国, 垄断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全体国民, 民选的代议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应拥有国有企业利润的处理和利用的最高决定权。而国有企业的利润除了一部份必要的并且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同意而自留外, 其他的则应该上缴政府的专门机构———也就是通俗说的国库保留。而现实中, 在中国特殊的政治生态下, 国有企业利润往往由自己和与其利益相关的政治强势集团决定, 另外再由于硬性规章制度的匮乏, 国企利润被或明或暗的不正当侵占便成为现实。

(三) 成本的承担

垄断国有企业的高利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其本质是利用行政的力量把竞争对手排除在外而获得的一种垄断溢价。在消费者需要这种产品而又没有其他厂家可以选择的情况下, 这种垄断的溢价的直接成本由消费者承担便是必然了。而民营企业也被行政性的排除在本应该是竞争性某些行业之外, 则是对某些本应该拥有的发展和赚取利润赚取利润的丧失, 其实是国企垄断的隐性成本的承担者。

四、现有的不合理的垄断现象的影响

(一) 对经济效率的纯损耗

垄断, 对社会经济效率的净损失可分为相对自由经济体更高的价格和更少的产量。而行政性垄断则比自然垄断造成更多的净损耗, 这主要是因为对本应该是竞争市场的强制排除和对垄断性市场以更强的垄断性。

(二) 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阻碍

垄断国有企业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阻碍除了表现在许多本来应该向市场开放的行业对民营经济强制性地关上大门外, 还表现在处在产业链上游的生产要素领域的垄断国有企业对民营经济的歧视性对待, 这就是民企和国企处在不公平的政策待遇下, 使民企的发展受到阻碍。从深层次讲, 这种不公平更是阻碍了中国在竞争市场领域世界著名品牌的出现和自主创新领能力的增强。

(三) 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上面所述为企业层面, 国有垄断企业与民营企业在同一市场的不同待遇, 那么具体到每个人则是不同体制内的个人在同一社会中的不同平台上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垄断国有企业员工对不合理垄断利润的分割, 垄断国企所依靠的政治强势集团对垄断利润的分割, 垄断性国企对某些关键生产要素以强制低的价格收购导致的要素拥有者的利益损失, 比如土地的强制拆迁等。这都是造成社会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四) 形成特殊垄断利益集团及其对进一步的有利于大众的改革的阻碍

在分割垄断国企利润中形成的特殊利益集团, 为维护其在不合几年开始在年度审计报告中隐藏违规部门的名字, 背后都有着强势利益集团干预的影子。

(五) 恶劣的社会经济示范效应

在市场经济中, 收益是对经济个体某种行为的激励。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中, 向消费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是获取更大收益的主要方法, 在这个市场规则下, 企业要发展获利, 必然要提高产品质量, 创新发展模式, 以更好的迎合消费者的需要。而在一个垄断国企可以依靠强势政治集团的行政性力量就将竞争对手排除在市场外而或者巨额利润的经济体中, 设法与政治强势集团结盟或者拉关系已获得某种超市场的政治红利便是一种力量强大的激励。在这种激励下, 对领导负责似乎能比对消费者负责更为有利, 在政治圈的影响似乎比科技创新更为重要。于是, 公权力私有化, 权力资本化, 寻租常态化等本是严重违反市场规则和国家法律的行为却成为一种市场幕后的潜规则而被顶礼膜拜。更长远和更深层次的地影响是对权力寻租潜规则的崇拜和对市场公平规则的漠视将严重破坏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基础。

五、改革的路径探讨

(一) 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对垄断企业的监管

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对垄断企业的监管手段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手段。美国为遏制垄断企业滥用市场权力, 在1890年《谢尔曼法》 (Sherman Act) , 此为世界上第一部反垄断法律。随后又在1914年颁布了《克莱顿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作为对谢尔曼法的补充, 并最终构成了美国的发垄断法体系。此外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分别颁布了自己的反垄断法体系。反垄断法的任务就是防止市场上出现垄断, 以及对合法产生的垄断企业进行监督, 防止它们滥用市场优势地位。

2.程序手段。在西方成熟市场经济体内, 民众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是通过民众——民选议会——政府——国有企业的层层权力代理的形式来实现的。比如, 当垄断国企提供的产品要涨价时, 要由民众推选的听证会进行听证, 更重要的是听证会对其价格决策拥有实际的否决权力。因此, 民众不仅在宪法层面, 而且在实际的权力代理和监督方面都体现对垄断国企的所有权。这就避免了由于权力代理的某些环节形同虚设而造成全民所有的企业为某些政治的强势集团造利的不合理现象。

(二) 中国的特殊国情下的特殊改革路径选择

1.改革的速度:不可过急过快但更不可“渐而不进”。改革不可过于急躁。市场经济必然在社会上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 社会的总体稳定有赖于不同的利益集团在对社会财富分割的博弈中保持各方的力量平衡。而改革是对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 短期的利益受损方对改革的抵制不可避免, 而且改革是个动态的过程, 不同的利益集团都希望改革按照自己的预期进行下去, 当改革过于猛烈以至于对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在短期内有了过分的损害, 改革继续下去所依赖的一个前提条件——社会稳定便会受到威胁。

上文主要说的是改革“渐进”的重要性。但是, 任何事情如果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便会酿成另一个谬误。改革需要稳定, 稳定是为了给改革一个平台和实现的机会。如果迷恋于暂时的稳定而错误的认为改革的力度已经足够而拖延甚至变相停止改革, 则是违背了改革的初衷, 从而造成改革机会的丧失和社会矛盾的积累以长期的破坏性的不稳定因素的增长。更为可怕的是, 某些在前期改革中受益而形成的强势利益集团, 当需要继续进行的改革会损害他们的利益时候, 他们会千方百计地利用自己手中的强势政治资源以各金融inance NO.6, 2011 (Cumulativety NO.447) 种借口来阻挠改革的进程, 而使他们永远成为体制的收益者。而在前期改革中作出牺牲的弱势利益集团则由于改革受阻而更加弱势, 从而也更加无力拨动改革朝向是他们收益的方向。当长期对改革失去希望时, 弱势中一部分人会滋生出否定改革的情绪, 而另一部分人则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人力来源。而一旦改革的共识渐渐减少甚至被打破, 则在原有体制内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就会慢慢消失, 长期内社会的全体成员都将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和成本。

2.改革继续进行得关键:平衡普通大众和强势集团的利益。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改革继续进行就要有一个不依赖于任何集团的中立的机构——政府——来平衡前期改革受益的利益集团和为改革作出牺牲的普通大众之间的利益。让接下来的改革更加惠及大众, 并且不得到强势利益集团的激烈阻挠, 从而使改革进续下去。

3.改革的配套措施。改革配套措施实行的目标就是在利益关系的重新分配中保持各利益集团之间的谅解。比如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使在国企改革的下岗职工平稳的走进竞争激烈的新体制。再比如, 建立独立公正的司法体系, 在垄断国企的产权改革、优化组合时候避免拥有垄断国企实际控制权的强势政治集团趁机非法侵吞国有资产。

4.改革的根本难点和重点。上文谈到改革继续进行就是要有一个中立的政府来平衡各方的利益。因此笔者认为, 政府的中立性便是改革继续进行的关键。但是, 改革的难点就在如此, 前期的改革的收益者如果还包括政府官员本身, 那么政治权力本身是否也会成为阻挠改革继续进行的一员呢?答案是肯定的。权力是政治市场的主要激励物, 要使平衡各方利益的政府保持中立而不被强势集团所虏获, 其关键就是必须让政治权力本身来源于大众。如果不顺应经济的发展进行政府改革和政治改革, 那么单兵突进的经济改革的边际收益必将加速递减。[1]

5.改革的希望所在。第一, 无论各个利益集团的改革分歧有多么的大, 有一点是共同的, 即都不愿意现存的体制被打破, 都希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于是, 对稳定的诉求便成为各方妥协的最后的底线。第二, 一个强大的中间阶层的出现将成为改革政策公正性的推动者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并将促使中国从威权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过渡。近年来, 一批靠知识和创新致富的群体的出现为这种远景的实现提供可能, 不过尚需时日让其壮大。第三, 最高执政者的政治意愿也是改革朝惠及大众方向进行的推动因素之一。比如, 按照“和谐社会”的理念, 就必然要求为社会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 以及继续进行的改革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参考文献

[1]袁剑:《被锁定的中国经济迷局》。香港:凤凰周刊, 2006

[2]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

[3]孙宽平:《转轨、规制与制度选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8月

[4]盛洪:《为什么制度重要》。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

山东国有企业改革加速 篇11

4月13日,山东省100家省属国有企业和浙江150家民营企业的老总齐聚山东省城济南,参加“鲁浙民企国企合作发展洽谈会”。会上,山东国有企业的122个项目受到了浙江民企的青睐。

“充分发挥浙江民企的资金优势,开展合资合作,让以民营经济著称的浙江民企参与山东省属国企改革重组”。山东省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和先如此解释此次洽谈会的目的。

鲁浙民企国企洽谈会是山东国企集体“外嫁”的精彩之笔。其实,在此之前,山东就已有许多国企与民企成功联姻的实例,国企与民企的对接加快了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步伐。

山东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正在逐渐加大。去年,中共山东省委工作会议作出了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决策,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省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常务副省长林廷生挂帅,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刘伟,副省长王仁元、孙守璞为副组长的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并从有关部门选调精干工作人员组成办公室,集中办公,具体负责组织领导改革工作。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力度随之加大,强化改革的基础工作,制定完善一系列改革的配套政策,办公室与企业管理部门分工负责128户省属重点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的改革,坚持分类指导,多层次推进,坚持严格把关,着重把好方案制定关、政策关和审计评估关,依法规范操作。改革中注意把握资产不流失、债务不悬空、职工妥善安置、企业发展稳定的原则,切实做到方案制定公开透明,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采取多方案比较、多形式改制、一企一策、选择利于发展的模式,做到审计评估客观公正、资产处置公平竞争、职工安置确保到位。

2003年8月31日,山东省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后第一家整体产权改制的省属国有企业——齐鲁制药厂成功改制,实现了国退民进的产权变革,在山东鲁信产权交易中心,齐鲁制药厂厂长李伯涛代表职工签下了买断该厂全部国有资产的协议,这标志着山东省首家大型综合现代化医药企业改制完成。齐鲁制药厂的成功改制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截至2003年底,山东已实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省属国有企业462户,占2002年底省属国有企业总数的41%,涉及资产总额1233.5亿元,其中国有资产311.65亿元。在改制的企业中,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26户,国有资产182.7亿元;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338户,国有资产122亿元;改制为股份合作制的47户,国有资产2.5亿元;合资合作的51户,国有资产4.4亿元。

不单是“国退民进”

在国有企业改制中,“国退民进”成了个别地方国有企业改制方式的代名词。但事实是,把国企改革简单地归结为“国退民进”缺乏理智与科学。

随着中国不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大幅下降,但仍占有相当的比重,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02年底,全国工商企业社会总资产约为34.9万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量为18.02万亿元,占51.6%。

有关专家认为,国有经济的数量和比重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国民经济才能健康发展,既不能像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那样,认为国有经济数量越多越好,比重越大越好;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国有经济数量越少越好,比重越小越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是主导作用,并不要求比重占绝对多数,但总量要能够保证支撑、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国有企业改制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提高国有经济的质量。 资料显示, 2001年山东地方国有企业共有不良资产817.5亿元,占总资产的12.1%。也就是说,国有企业实现利润的背后是大量的不良资产。国有企业要通过产业整合、改制重组,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千方百计提高核心竞争力,形成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产品,拥有一批著名品牌,才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真正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支柱作用。

在2003年7月召开的全省企业改革工作会上,山东省省长韩寓群深刻分析了山东国有企业改革的差距:一是国有经济比重偏大,布局结构不合理。2001年山东省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为67.4%,7807户国有企业注册资本中国家资本所占比重高达79.1%。国有企业广泛分布在工业、商品流通、交通运输、房地产开发、旅游、饮食服务等众多行业,而且90%以上为中小企业,导致国有经济规模效益差,竞争力弱。二是由于缺少产权交易市场,职工分流安置、身份置换困难等原因导致国有资本退出渠道不畅。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三是企业资产质量不高,债务和社会负担重。

刚成立不久的山东省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山东的国有企业改革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逐渐明确:从建立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入手,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国有资本有序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为重点,退、调、进相结合,强化措施,加大重组力度,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界限,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04年初,山东又提出了年内国企改革目标:到年底,65%以上的省属国有企业完成产权制度改革,除国家规定的专管企业、涉及国家安全的企业实行国有独资、资源性重点企业、支柱产业中的骨干企业以及投资公司实行国有控股外,其他企业中的国有资本有序退到参股地位或全部退出。省属上市公司国有控股调整到平均40%左右。

山东省企改办的负责人称,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有清晰的指导思想和大量的工作作保证。2004年的省属国有企业改革,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与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两个结合”,突出产权制度改革和128户重点企业的改革“两个重点”,加大改革力度,坚持配套联动,依法规范改制。

对于省属国有企业改革,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者明确指示:“省属国有企业改革要正确把握,积极推进,不要出问题。”山东省企改办的工作思路也很清楚:不能因改革把山东的国有企业改散了、改小了,而要通过改革积极促进国有产权有序流转,培植发展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壮大山东国有经济的力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使山东的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省企改办下一步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正确把握改革的方向,加大改革的力度,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目前最迫切的一是要建立合理的国有资产评估体系,公正、公开、合理地评价国有资产。国有资产升值、贬值的情况是实际存在的,关键是要公平公开地进行评估。要坚决防止趁国有资产改革之机,变相降低国有资产价值,变相地损公肥私,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二是建立公开的国有资产交易平台。国有资产要进入市场公开竞争交易,显现国有产权的市场价值,不能私下协商交易。三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案要公开、民主,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让广大职工参与进来。

一场综合性变革

时下,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正为改制而忙碌。一个牵扯到全局的问题是,改制后企业职工的保障问题如何解决。最简单的例子是:员工的国企职工身份发生转换时,身份和补偿金应该怎样确定?只有对自身有利,职工才会同意参股改制。

所以,社会保障体系和收入分配制度,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关键所在。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保障能力,就解除了国有企业的后顾之忧;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就可以调动企业管理层和职工的积极性,保持改制后企业的稳定与发展。

山东省围绕社会保障体系和收入分配制度实施了一系列产权制度配套改革,对企业债务的处理、人员分流安置、调整劳动关系等方面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解除了企业改制的后顾之忧。

国有企业改革常常面临这样的尴尬:到底该由谁来为国有资产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也就是说,谁是国有资本出资人。明确了这一点,国有企业才能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加快建立新型的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迫在眉睫。

国务院国资委去年底宣布,全国要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省一级国资委的组建,承担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责。目前,山东省国资委即将挂牌成立,作为省政府专司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特设机构,省国资委统一行使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责。对符合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同时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由其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行使出资人职能,按照出资比例依法享有重大决策、资产受益和选择经营者的权利,统一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economic structure is undergoing changes accordingly. The proportions of private-run enterprises is increasing.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Shandong is accelerating reforms concerning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SOEs) directly run by the province. Last year, at a working conference, the CPC Shandong Provincial Committee made an important decision, which fanfares these reforms. Then,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issued a document titled Suggestions Concerning Deepening Reforms of SOEs Directly Run by the Province, in which it is clearly proposed that in about three years, the corporate system reform and property ownership system of the SOEs directly run the province shall be fundamentally completed.

Moreover, the CPC Shandong Provincial Committee and Shandong Provincial Government specially establish a leading group of experts responsible for reforms of SOEs directly run by province. Lin Tingsheng, executive vice provincial governor of Shandong, is the group leader; and Liu Wei, standing member of the CPC Shandong Provincial Committee and minister of the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f Shandong, Wang Renyuan and Sun Shoupu, vice provincial governors of Shandong, are the assistant group leaders. Able working personnel have already been selected from the related governmental departments to establish an office in charge of the reform affairs.

On August 31, 2003, soon after this office was established, the ownership rights of Qiliu Pharmaceuticals Factory, a large-sized SOE directly run Shandong, was successfully reformed. In Shandong Luxin Center for Properties Rights Dealing, on behalf of all of the employees, Li Botao signed the contract, which made it clear that all of the staff members of Qilu Pharmaceuticals Factory have purchased all of the state-owned properties rights of this factory, ending the state-owned history at that moment. This deal won widespread attention from people in all walks of life.

By the end of 2003, the property ownership systems of 462 SOEs directly run by the province had been reformed in Shandong, accounting for 41% of the total number of SOEs directly run by the province. Among the 123.35 billion yuan of total assets involved in the reforms, 31.165 yuan were state-owned assets. Among the reformed enterprises, 26 were incorporated as stock companies, involving 18.27 billion yuan of state-owned assets; 338 were incorporated as companies of limited liabilities, involving 12.2 billion yuan of state-owned assets; 47 were incorporated as joint-stock companies, involving 250 million yuan of state-owned assets; and 51 were incorporated as joint-ventures or cooperative companies, involving 440 million yuan of state-owned assets.

At a working conference concerning provincial enterprise reforms held in July, 2003, Mr. Han Yuqun, provincial governor of Shandong, deeply analyzed problems in the reforms of SOEs in Shandong Province as follows: (1) The propor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as relatively large and the proportion structure was not reasonable. In 2001, the SOEs turned over 67.4% of the GDP throughout the province. Among the 7,807 registered SOEs, the state-owned capital accounted for 79.1%. The SOE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fields of industry: commodities circulation, transportation,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tourism, and catering. Moreover, more than 90% were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which led to poor competitive power in the markets. (2) The shortage of markets for properties ownership dealing, reemployment of staff members, and changes of ownership made the state-owned assets difficult to recover from the SOEs. (3) Poor quality of the assets, debts, and heavy social burdens made the SEOs difficult to seek buyers in the open market.

Therefore, at the beginning of 2004, Shandong Province proposed a goal concerning reforms of the SOEs, which is expected that by the end of the year, reforms will be implemented among more than 65% of the SOEs directly run by the province. Save for the enterprises specially run by the government, the enterprises involving in business concerning the national security, key enterprises concerning energy resources, and investment companies holding by the national shares, in all of the other SOEs, the state-owned capitals will partly retreat by means of holding shares or completely retreat. In the listed companies run by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the national-owned shares shall be adjusted to average 40% or so.

做好基础工作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篇12

长期以来, 国有林场在我省林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骨干和示范作用。在国家林业局的支持和指导下, 近年来, 我们顺势而为, 着力做好基础工作, 大力推进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特别是2007年, 我们把国有林场纳入了全省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范围, 争取到省财政每年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税费改革资金中安排8 500多万元支持国有林场改革;促成省政府出台了全省统一的国有林场参保政策, 为全省林场13 625名未入保职工争取少补缴养老保险入门费1.7亿元, 年底全省国有林场50 617名职工全部纳入养老保险范畴, 在全国率先实现国有林场职工全部入保的目标。林场职工收入明显增加, 国有林场的发展渐入佳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入开展调研, 全面摸清国有林场现状

2006年8月, 厅领导带队, 对国有林场组织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研究。收集了14个市州177个国有林场的综合情况, 取得了大量翔实可靠的数据, 形成了《实施分类经营改革,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综合调研报告和5个专题研究报告。报告肯定了五十年来, 我省国有林场在培育、保护森林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 发展森林旅游, 推动林业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对由于自然条件差, 长期政策不优, 投入不足等因素造成的国有林场整体上还处于“落后、贫困、弱势”的状况进行了定位。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后, 国有林场有70%的森林被界定为公益林, 因此生产经营艰难、职工生活困苦等问题更加突出。通过调研, 有针对性地、较系统地提出了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即我省国有林场应落实中央9号文件、省委2004年6号文件精神, 全面推进以分类经营为核心的改革, 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有利于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分类经营的新型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解决好国有林场面临的主要困难和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 把国有林场的建设方向调整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上来;全面提升国有林场资源质量和产业发展水平, 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我省现代林业建设中的骨干示范作用, 把国有林场建设成为国家坚强的绿色生态屏障和后备森林资源培育的重要基地。明确的近期工作重点是, 在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之前, 做好解决国有林场的养老保险问题、争取生态公益林补助到位、开展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等基础性工作。

二、争取省委、省政府重视, 加强国有林场改革领导

我厅党组高度重视国有林场改革, 并将其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一并推进。多次向省委、省政府汇报, 争取省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2006年9月, 我们向省政府汇报湖南林改工作, 提出了配套进行国有林场改革的对策和建议。省政府主要领导当即给予了肯定, 指出在加快推进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同时进行国有林场改革试点。随后, 杨泰波副省长专门主持召开会议, 研究全省林改和国有林场改革的具体问题。2006年12月, 省委张春贤书记在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时, 特别指示国有林场改革首先要解决养老保险问题。2007年6月, 国家林业局正式下文将我省列入国有林场改革联系点后, 我们马上向省领导汇报, 省人民政府迅速成立了以副省长杨泰波为组长的国有林场改革领导小组, 加强对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的统一领导。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减小了我们与其他厅局协调的难度, 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推进全省国有林场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三、加强与财政部门联系, 增加国有林场投入

在取得省委、省政府支持的同时, 我们主动向省财政厅汇报协商国有林场工作, 得到了他们的积极回应。省财政厅的主管领导两次来我厅专题研究国有林场改革问题, 并派人联合我厅进行国有林场改革重点调研。通过调研, 省财政领导加深了对林场改革的理解, 同意加大支持力度。2007年, 我省根据国务院的统一安排, 开展了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我们多次向省财政部门汇报衔接, 争取把国有林场纳入了全省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范围。8月份, 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湖南省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 省农改办、林业厅、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国有林场税费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 明确财政每年安排8 000多万元, 用于免除国有林场类似乡镇五项统筹、补助国有林场养老保险缴费和公共事业开支。上述文件的出台和国有林场税费改革的全面启动, 为国有林场争取到了建场50年来最大的财力支持, 减轻了林场职工的负担, 缓解了国有林场在林区公益性事业建设方面背负的沉重压力, 解决了一直阻碍我省国有林场职工加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方面的难题, 对开展国有林场改革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积极与劳动部门协商, 出台养老保险政策

自2006年以来, 我们就国有林场职工参加养老保险问题与省劳动保障厅进行多次沟通, 两厅很快达成了把国有林场全部职工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畴的共识。2007年初, 两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国有林场职工养老保障情况调查的通知》, 在开展调查的同时, 省劳动保障厅、财政厅、林业厅还联合进行了专题调研, 深入到6个市州的20个林场, 召开座谈会30余次, 参加人员近400人, 形成了解决国有林场入保问题的初步意见。通过全面摸底调查, 第一次详细准确地掌握了全省国有林场及其职工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情况。9月份, 省劳动保障、财政、林业三厅抽调专人, 联合办公, 对国有林场参保的主要数据进行了全面测算, 提出了国有林场参保的解决方案。11月7日, 省人民政府正式同意实施这个方案, 省劳动保障厅、财政厅、林业厅联合下发了《关于未参保国有林业事业场圃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未参保国有农业企事业场所和农户型国有林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 打破了事业和企业单位的性质界限, 消除了职工身份的障碍, 降低了入保门槛, 提供了灵活的参保方式, 为国有林场职工入保提供了政策便利。2007年底, 我省国有林场未入保的13 625名职工已经全部补缴了个人账户养老金, 社保机构同时为他们建立了个人账户, 国有林场职工全部进入了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劳动部门可给他们每月发到500-800元的基本养老金。此举既实现了“应保尽保、老有所养”的目标, 也为深化林场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五、精心组织实施, 确保工作落实

为确保税费改革和国有林场未入保职工参保两项工作的落实, 我们始终将其纳入全省林业工作的整体布局, 摆在厅党组中心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统筹规划, 强化领导, 突出“三个到位”, 狠抓工作落实。一是澄清模糊认识, 思想统一到位。在省政府关于这两项工作的方案确定后, 协助省财政厅、劳动保障厅召开了全省性的大会, 确定具体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国有林场通过广泛宣传动员, 真正把税费改革和国有林场参保政策交给基层, 交给职工, 赢得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健全工作机制, 领导功能到位。各级林业主管部门都成立了由一把手亲自挂帅, 人事、计财、林场等部门为成员的“税费改革和国有林场参保”领导班子。主要职责是做好与劳动保障、财政部门的协调, 做好政策宣传, 为国有林场把好方案制订、人员身份确认关, 特别是协调解决好税费改革补助资金和参保资金落实的问题。我厅密切关注进展情况, 实行重点督查, 把这两项工作作为全省林业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的重要考核内容, 两次派出督导组进行工作督导, 并以“快讯”的形式公布各地的工作进度, 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落实。三是突出工作重点, 资金保障到位。在税费改革问题上, 把重点放在补助资金落实和方案制定上。税改实施方案的审批机关主要是市州财政部门。我们要求各市州林业主管部门要多汇报, 多沟通, 多联络, 争取发言权, 当好参谋长, 协助财政把好审批关, 力求林场的实施方案切合林场实际, 确保林场得到应有的支持。对林场所得补助资金明显低于测算水平的或者使用明显违反政策规定的, 要积极向当地政府和财政领导汇报、沟通、协调, 共同努力, 坚决纠正。同时, 抓好林场改革方案的实施工作, 努力保证资金及时到位, 督促各国有林场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实施。市州林业主管部门逐一检查落实, 不留死角, 确保成效。实现国有林场职工全部参保, 筹措资金是关键。据测算, 此次参保除了享受政策减免后还需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1.15亿元。我省是农业大省, 未入保的国有林场又基本上是贫困林场, 这么大的资金要在年底前到位, 确实困难很大。我们通过多方努力, 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一, 确保国有林场的税费改革补助资金重点用于参保。据统计, 82个有未入保职工的国有林场共集中税改资金4 000万元用于补缴养老金。第二, 积极发动职工筹措资金。向职工耐心解释说明, “补缴的基本养老费主要是用于补建职工个人账户, 资金仍归个人所有, 职工必须履行缴费义务”。此举得到广大职工的理解和积极响应, 原未入保职工个人共筹资了5 000万元参保。第三, 要求国有林场压缩开支, 缓建各种项目, 挤出资金参保。我省张家界市永定区石长溪林场停建办公楼项目, 挤出资金130万元用于参保;新化县大熊山林场延缓了12公里水泥路面的建设, 筹集参保资金18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 6个参保任务较大市州的国有林场共筹措资金1 200万元投入参保。第四, 要求各级林业部门在安排项目、资金时, 向林场倾斜, 并通过增加木材限额采伐指标, 帮助林场筹措缴费资金。各级林业部门共筹集500万元帮助林场参保。第五, 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衡阳县财政拿出100万元支持4个林场参保, 临湘市政府给2个国有林场共补助了80万元。

六、探索配套措施, 推进改革试点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安全下一篇:非溶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