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人事档案

2024-08-10

干部人事档案(共12篇)

干部人事档案 篇1

一、人事档案的定义及其基本含义

人事档案是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在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以及开具考研等相关证明时,都需要使用档案。

人事档案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高校学生档案则是国家人事档案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及各种社会实践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大学生就业及其今后各单位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目前出境、计算工龄、工作流动、考研、考公务员、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各种社会保险以及升学等都需要个人档案,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相当重要。

二、人事档案的作用

人事档案是社会公共信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人事档案可以证实个人的经历、学历、技术职称、社会关系、奖惩等情况。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角度来看,人事档案可以为个人求职、单位求才提供大量丰富、动态、真实有效的原始资料和数据。另外,档案还有一些衍生职能,如以档案为依托可以评定职称、办理社会保险和退休手续、提供出国政审和涉外公正材料、出具报考研究生的相关材料等。

三、人事档案工作

1、人事档案工作的基本任务

人事档案工作是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人事档案,提供档案信息为组织、人事工作服务的一项工作。人事档案工作是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档案工作的组成部分。它是为贯彻执行人事工作路线、方针和政策,选举贤能,知人善任。它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

人事档案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根据改革开放形势下组织、人事工作的需要,加强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完善管理体制,搞好队伍建设,做好基础工作,进一步改善保管条件,努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保障提供利用,有效地为组织、人事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

(1)保管人事档案,为国家积累档案史料;

(2)收集、鉴定和整理人事档案材料;

(3)办理人事档案的查阅、借用和转递;

(4)登记员工的职务、工资和工作变动情况;

(5)为组织、人事工作提供人才信息,为有关部门提供员工情况;

(6)做好人事档案的安全、保密、保护工作;

(7)调查研究人事档案工作情况,制定规章制度,搞好人事档案的业务建设和业务指导;

(8)推广、应用人事档案现代化管理技术;

(9)定期向档案馆(室)移交死亡员工的档案;

(10)办理其他有关事项。

3、人事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

人事档案工作实行集中统一和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活动的历史记录,是开展人事工作的必要条件,管理人事档案应由各级组织、人事、劳动部门集中统一管理。我国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是:工人档案由所在单位的劳动(劳资)部门管理,学生档案由所在学校的教务或学生工作部门管理,军人档案由各级政治(干部)部门管理。干部档案则按干部管理权限集中统一管理。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有明确的管理权限,分管哪一级干部,就管哪一级干部的人事档案,做到“人档统一”。这一原则,在地(市)以上是完全适用的,但在县以下单位(包括县委、县府直属单位),管的干部少,无专人管理,不具备保管条件,严重影响了干部档案的安全保密和业务建设。为此,《条例》规定:“县以下机关、单位的干部档案实行由县委组织部集中管理,或由县委组织部、显人事局等单位相对集中管理。不具备保管条件或档案很少的单位,其干部档案由上一级单位管理。干部档案被纳入综合档案室管理的单位,其干部档案要固定专人管理。”

我国人事档案工作,目前仍实行分块管理,干部档案工作的领导与指导,由各级党委的组织部门负责;企业职工档案工作由所在企业的劳动职能机构负责,接受劳动主管部门的领导与指导;学生档案工作由所在学校的有关部门负责,由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与指导;军人档案工作由各级政治(干部)部门负责领导与管理。除军人档案工作外,上述3项档案工作均已纳入全国档案工作管理体系,由各级档案行政部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规定,进行宏观管理和协调工作。

4、人事档案利用制度

(1)建立人事档案利用制度是为了高效、有序地利用档案材料。档案在利用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程度和手续,这是保证档案管理秩序的重要手段。

(2)建立人事档案利用制度也是为了给档案管理活动提供规章依据。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这些制度行事,这是对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3)人事档案利用的方式:

(1) 设立阅览室以供利用查阅。

(2) 借出使用。

(3) 出具证明材料。

5、人事档案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人事档案工作的性质要求人员必须具备较好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

(1)要熟悉党和国家的干部人事制度,熟悉人事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如调配、任免、录用聘用、考核考察、政审、奖惩、工资、教育培训等工作情况,用以指导工作,以保证人事档案工作的正确方向。

(2)要熟悉党的历史。人事档案的许多内容,都与我党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有关,有扎实的党史知识,就能了解有关档案材料形成的历史背景,正确判定档案材料的价值。

(3)要精通人事档案工作业务。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好收集、鉴别、整理、保管、保护、转递和提供利用等工作,科学地管理档案,实现管理现代化。

(4)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情操,认真负责,坚持原则,严格按政策规定办事,坚决杜绝一切失密的现象和徇私舞弊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邓绍兴、陈智为:《档案管理学》,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干部人事档案 篇2

3、鉴定 考核 考察材料

4、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学历 学位 学绩 培训结业成绩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 考绩 审评材料)、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甄别、复查材料和依据材料,党籍。参加工作时间等问题的审查材料)

6、参加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及民主党派的材料

7、奖励材料(科学技术和业务奖励,英雄模范事迹)

8、处分材料(甄别、复查材料,免于处分的处理意见)

9、录用、任免、聘用、转业、工资、待遇、出国、退(离)休、退职材料及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等材料。

10、其他可供组织上参考的材料

副本具体内容和类别

副本是正本主要材料的复制件。具体内容 第一类的近期履历材料;

第三类的主要鉴定、干部考核材料;

第四类的学历、学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材料;

第五类的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结论(包括甄别、复查结论)材料; 第七类的奖励材料;

第八类的处分决定(包括甄别、复查结论)材料;

第九类的任免呈报(审批)表和工资、待遇、出国的审批材料

什么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具体内容有哪些?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历史资料的核心内容,也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它是按照有关规定和原则,科学地管理干部人事档案,为党的干部人事工作服务的一种专业工作。

1、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转递、统计、提供利用等日常业务工作和干部档案室的建设和管理。

2、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并贯彻执行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它是科学地管理和有效地利用干部人事档案,维护党和国家的机密安全,有秩序地进行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实现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保证。

3、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队伍的建设。主要包括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人员的配备和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队伍业务培训工作,它是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组织保证。

4、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业务检查监督和指导。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专门业务,各级党委组织部门除做好自身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外,在业务上还要对同级和下级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负有检查监督和指导的责任。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与范围

1、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具体内容有哪些?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体质是党和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就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制度,包括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置、各管理机构之间责权的划分,以及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等。现行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规定: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实行集中统一和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县以上(含县)机关、单位的干部人事档案要按照干部管理权责集中统一管理;县以下机关、单位的干部人事档案实行由县(市,区)委组织部集中管理,或由县县(市,区)组织部、人事局、教委、卫生局等单位相对集中管理。不具备保管条件或档案很少的单位,其干部人事档案由上一级单位代管。干部人事档案被纳入综合档案室管理的单位,其干部人事档案要固定专人管理。被纳入双重管理的干部,其档案由为主管理干部的一方保管,副本由协管部门保管。业务工作要接受各主管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的领导和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的检查指导。县以上(含县)的组织、人事部门,应建立相应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机构,并负责对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每管理1000人的档案,配备1名专职干部,由业务指导任务的单位,配备相应的业务指导人员。县以下实行集中或相对集中管理档案的单位,必须配备专职或以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为主的兼职档案工作人员。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范围具体内容有哪些?

1、干部档案正本,由干部的主管部门保管;

2、副本,由主管或协管干部的部门保管;

3、军队干部兼任地方职务的,其档案正本由军队保管。地方干部兼任军队职务的,档案正本由地方保管。

4、干部退(离)休以后,原属哪级管理的干部,其档案仍由哪级干部的管理部门保管。

5、干部辞职、退职、自动离职、被辞退(解聘)后,未就业的,其档案仍由原管理单位保管,就业的,其档案转至有关的组织、人事部门保管,不具备保管条件的,转至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保管。

6、干部因受邢事处分、劳动教养、被开除公职的,以及出国不归、失踪、逃亡的,其档案由原管理单位保管。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以后,重新安排工作的,其档案由有关的人事部门或政府人事部门附属的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保管。凡通过劳动部门就业的,其档案由有关的劳动部门保管。

7、干部死亡以后,其档案被管理权限,由原管理部门保管五年后,移交同级档案馆永久保存。

8、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及其在本单位的直系亲属的档案,由原在单位组织指定有关部门专人保管。

流动人员档案的范围由哪些?流动人员档案的范围是?

1、辞职或被辞退人员的档案

2、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的档案

3、毕业后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的档案。

4、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档案

5、自谋职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的档案

6、没有成立党委的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档案。

7、乡镇企业、区街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合资企业等非国有企业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档案。

新版干部人事档案标准与整理方法 篇3

一是归档内容的变化。新增了很多需要归档的材料,删除了一些不需要归档的材料,还有部分归档材料作了调整。其内容变化情况详见表一。

表一  改版后干部人事档案归档内容变化情况表

二是目录格式的调整。其一,把“类号”改成了“序号”;其二,把“材料制成时间”改成了“材料形成时间”;其三,删除了“材料份数”栏。具体格式见表二。

表二  干部人事档案目录

编目时,要按照排列顺序,逐份逐项进行,每类目录首先注明材料类号和类别名称,如一履历表类、二自传类、三鉴定考核考察材料。

序号栏的填写方法是:材料类号用汉字的“一”至“十”,二级分类的类号用1至4,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材料名称”根据材料题目填写,有必要时另拟标题;“材料形成时间”填写材料落款时间,有多个时间的材料,以最后的时间为准,具体年月日填写齐全;“页数”按照编好的页数如实填写;“备注”填写需要说明的情况,如复印件、附考察材料等。具体填写方法见表二。

三是档案用纸、档案卷盒和档案袋有了新的规格。1991年的《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规定干部档案材料使用16K规格,2009年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规定使用16开型或国际标准A4纸型的公文用纸。现在中组部要求,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和目录采用国际标准A4纸型,档案中原有小于A4纸型且已按照要求装订的档案材料,不需要重新打孔和裱糊。装订时,按照靠左下对齐的方式用打孔机在左侧打3个孔即可。档案卷盒规格和档案袋规格按照A4纸型都要相应调整。

依照改版后的人事档案标准整理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排序时两种方法同时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七、第九、第十类材料按材料形成时间排序,其中第四类和第九类材料有二级分类,在采用二级分类后的各小类中分别按时间排序;第五、第六、第八类材料按材料内容以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排序,其中第五、第八类材料的排列顺序为:上级批复、结论或处分决定、本人对结论或处分决定的意见、调查报告、证明材料、本人检讨或交代材料等,第六类材料排序时,入团志愿书或入党志愿书排在入团或入党的其他材料之前,其他材料依时排序。

二是书写目录时注意留白。干部人事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书写目录时,每类目录之后,须留出适量的空格,供补充档案材料时使用,特别是第三、第四、第九类等,由于后续的材料比较多,为了留出足够的空格,不要在同一页中再填写其他类别材料的条目。

三是收集归档材料要确保规范。为了保证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质量,要规范收集和整理。具体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归档的材料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正式材料,手续要完备,凡规定由组织审查盖章的归档材料,须有组织印章。审(复)查结论、处分决定等材料应当与本人见面并由本人签字;本人见面后未签字的,由组织注明。其二,除各类证书、证件、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单及历史久远的材料外,归档材料一般不使用复印件,复印件要注明出处、复制时间,并加盖材料出具单位或干部人事关系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印章,确保复印材料真实有效。

干部人事档案 篇4

关键词:档案审核,档案收集,档案鉴别,人事档案

一、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存在的突出问题

此次全国范围的档案专项审核以干部“三龄、二历、一身份”为重点,逐页逐项对干部档案进行登记,在审核中发现干部人事档案存在重要档案材料缺失、档案材料归档不规范、档案信息前后记载不一致等问题[1]113。

1. 高校干部人事档案中重要档案材料缺失。

(1)学籍档案材料缺失。完整的学籍档案一般包括考生报考登记表、成绩单、学位授予材料、毕业生登记表。在档案专项审核中缺少最多的是本科学位授予材料,有的高校早期毕业生学籍档案中都缺少学士学位授予材料,是此次档案专项审核补充材料重点,其他如考生报考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也有少数缺少的[2]162-163。(2)参加工作佐证材料缺失。参加工作作证材料包括下乡登记表、招收固定工人录取通知书、入伍登记表、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报到证等。这些材料在人事档案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3)入党材料缺失。完整的入党材料包括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转正申请及考察写实材料、政审材料等。有的干部入党多年或是民主党派,但档案中没有任何可以证明的材料,而且本人多数情况不了解档案中缺少党派材料,入党材料缺失也成为此次档案专项审核的重点。(4)调转材料缺失。调转材料一般包括干部介绍信、工资关系介绍信、档案转递通知单等,它记载了干部从一个单位调往另一个单位的工作变动情况及调转时间。调转材料清晰记载了干部的工作经历变动情况,承载着干部的成长过程。调转材料缺失,使干部履历情况模糊,不利于组织培养和选拔干部。

2. 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归档档案材料不规范。

(1)档案材料书写不规范。在审核档案时发现有些档案材料书写不规范,使用铅笔、圆珠笔、纯蓝墨水填写档案材料,字迹潦草、档案涂改勾抹严重。(2)档案材料缺少签字、审批程序。早期的人事档案材料中该有本人签字的未签,该有组织审批盖章的未盖,干部任免文号该填的未填等,这些缺少的签字、审批程序后天已无法补办[3]122-123。(3)档案用纸规格不统一。一卷人事档案的形成要经历中学、大学、工作到退休,时间跨度大,由于干部所处历史时期不同,档案纸张明显不一,纸张的大小、薄厚、颜色不一,给档案整理工作带来难度,现办公用纸统一采用A4纸,为档案材料标准化创造了有利条件[4]37-38。

3. 高校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前后记载不一致。

在档案专项审核时发现很多干部档案信息前后记载不一致,主要表现在年龄、党龄、工龄、姓名、籍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等重要信息不一致,通过档案专项审核认定工作,使干部档案信息一致,便于干部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更好地为组织人事部门在选人用人上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2]162。

二、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存在问题原因剖析

1. 个人因素。

档案意识淡薄,认为档案对自己本人今后发展无多大用处,在组织人事部门要求填写各种归档材料时,书写不认真,应付了事,随意涂改,档案信息填写前后不一致,档案书写用笔不标准等。

2. 组织因素。

(1)高校学籍管理部门。学籍档案材料缺失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档案专项审核时发现缺少最多的是本科学位授予材料。这主要是有的高校学籍管理部门未把学位授予材料作为学籍档案的一项必须材料放入学籍档案中,造成个别高校一段时期内所有毕业生均缺少学位授予材料,给档案专项审核登记、补办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工作量。(2)高校人事管理部门。参加工作佐证材料一般包括早期的下乡材料、招收固定工人通知书、入伍登记表等,现在的大多为大中专院校毕业报到证。档案中参加工作佐证材料的缺失有历史原因,由于当时社会档案意识普遍淡薄,不重视档案材料积累,也有人事部门档案管理不善造成部分人员报到证缺失,这些材料一旦缺失补办相当困难,而且补办的也将不是原件。早期调转材料包括干部介绍信、工资关系介绍信、档案转递通知单等,现在又新出现了干部调动呈报表、干部调动通知书等。调转材料缺少与人事部门日常工作不细致,主观随意性大等因素有关,因人事部门落编、办理医疗、公积金等的需要未及时将调转材料放入个人档案中,久而久之造成这些重要材料缺失,而且一旦缺失补办起来难度很大,有的已无法补办,形成永久性缺失。(3)高校组织部门。入党材料的缺失主要是组织部门在发展党员时由于归档不及时,或人员调转时转档不彻底造成的,入党材料一旦缺失补办手续繁琐。

三、档案专项审核反映出的问题对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启示

1. 加强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

(1)明确归档范围。依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制定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人事档案归档范围包括:履历、自传,考核考察、鉴定材料,学历、职称材料,政审、党团材料,奖励与处分材料,工资待遇、任免、出国境、调配材料,其他可供参考的材料等。(2)了解归档要求。归档材料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正式文件材料。材料必须完整、齐全、真实、文字清楚、对象明确,写明承办单位及时间。手续完备。凡规定应由组织审查盖章的,须有组织盖章;凡须经本人见面或签字的,必须经过见面或签字。书写规范。档案材料须统一使用A4规格的办公用纸。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红色及纯蓝墨水、复写纸书写[5]430。(3)加强重点收集。根据新时期人事档案工作的要求和新的用人观点,针对人事档案不能全面反映员工的现实状况,当前应着重收集近期业绩材料,廉政材料,诚信材料及反映管理水平、工作能力、个性特征、道德操守、生活作风、心里素质、身体状况等方面的材料。

2. 加强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鉴别工作。

(1)判断材料是否属于人事档案。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的材料,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属人事档案,有些属文书档案、案件档案、业务考绩档案、诉讼档案等,有的材料应该归档,有的应由本人收存,有的需转递有关部门。鉴别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把不属于人事档案归档范围的材料剔除出去。(2)判断是否本人的档案材料。人事档案是以员工姓名为特征整理保存的,确定档案材料是否归档,首先应弄清楚是谁的档案,不能因同名同姓而张冠李戴,因一人多名而将材料分散。(3)判断材料是否处理完毕和手续齐全。只有处理完毕和手续完备的材料,才能归入人事档案。凡是悬而未决需要继续办理的“敞口”材料,不得归入人事档案。(4)判断材料是否真实、准确、完整。人事档案材料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不能有虚假和模棱两可,相互矛盾。鉴别中发现内容不实、词义含混、观点不明确、互相矛盾的材料,均应及时退回原形成单位重新撰写、核实。鉴别中应仔细检查材料系列的完整程度。每份材料不得有缺页、无时间、作者或签名盖章的要素,一经发现应及时收集补充、补办手续。(5)查对材料是否重复。人事档案要保持精炼,拣出重份和内容重复的材料。不管什么材料,正、副本只各存一份。鉴别时,只需选取一至两份内容全、手续完备、字迹清楚的归入本人档案,其余的剔除。鉴别工作中,还应同时检查材料有无破损、霉烂变质、字迹模糊、伪造或涂改等现象,有问题及时处理[5]434-436。

3. 加强档案宣传,提高师生档案意识。

加强档案宣传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定期开展档案专题讲座。针对入学新生开展档案专题讲座,使其了解人事档案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注重培养个人档案意识,重视个人档案资料的积累。通过专题讲座大力宣传人事档案的重要性,人事档案将伴随每个人一生,是一生的财富。(2)定期举办档案专题展览。档案部门每年定期举办档案专题展览,通过形象生动的档案案例,让大家知道档案是每个人学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个人利益密不可分,档案的参考、凭证、法律等作用是其他任何事物均无法替代的[6]。(3)在校园网站内发布人事档案信息动态。在校园网内建立人事档案信息动态专栏,每位师生可以通过账号登录系统,了解本人档案信息,时时掌握本人学历、职称、晋升、奖励等档案信息状态,及时将本人取得的成果资料补充到人事档案中,避免档案部门因不掌握具体情况而漏收人事档案资料。

参考文献

[1]张婷.人事档案审核在档案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J].办公室业务,2013(10).

[2]郑新莺.高校干部档案“三龄一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3]刁美文.强化档案审核工作提升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J].人力资源开放,2015(8).

[4]曲绍燕,贾文丽,房元红.对高校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建设的思考[J].山东档案,2014(6).

[5]陈智为,邓绍兴,刘越男.档案管理学(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干部人事档案情况汇报 篇5

(2012年3月)

为加强干部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干部人事工作服务,在省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在省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政治部认真落实中组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暂行办法》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一系列要求,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基础建设、制度建设、规范化建设,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省地税局机关现有干部人事档案811份,其中:正本干部档案435份(其中:在职人员档案326,离退休人员97),科级干部备案档案376份。同时,省局还指导各市局干部档案管理工作,16个市局管理在职干部档案12225份,离退休人员档案1815份。省局和11个市局干部档案目标管理达到一级标准,另有3个市局达到二级标准。省地税局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干部档案工作先进单位。

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把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省局党组始终把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作为系统工作的一项内容,列入工作日程,实行目标管理和年度考核,形成了党组宏观指导,干部人事部门具体负责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格局。省局党组书记、局长汪建国同志多次就如何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提出要求,反复强调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及实行目标管理的必要性。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郑圣良同志经常听取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情况汇报,对人事档案工作及时指导,积极帮助解决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省局政治部按照党组要求,有目标、有计划地部署干部人事档案年度工作、拟订远期规划,并认真抓好落实,每逢召开系统干部人事工作会议,不忘讲人事档案工作;下基层检查工作,不忘检查人事档案工作;年度工作安排不忘干部档案工作;年度工作考核不忘干部档案指标。重视档案工作的投入和人员配备,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政治部专门明确1名干部管理干部档案;在办公条件不宽裕的情况下,专门设臵了干部档案库房、阅档室,总面积50多平方米。并加大对干部档案管理的经费投入,配备了档案柜、防盗门、灭火器、温湿度表、除湿机、中央空调以及计算机、打印机、切纸机、打孔机等。

通过这些措施,有力地推进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完善制度,不断提高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管理水平。近年来,省局先后制定了《安徽省地税系统干部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地税系统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意见》等,还建立了查(借)阅、资料收集、检查核对、鉴别归档、干部档案转递、保管保密、人员职责等八项档案管理制度,并做到制度上墙,充分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在日常管理上,严格按照档案管理制度和程序办事,严格使用《干部档案转递通知单》、《干部档案接收登记表》、《干部档案转出登记表》、《干部档案材料接收登记表》、《干部档案材料转出登记表》、《干部档案销毁登记表》、《干部档案审核登记表》、《查(借)阅干部档案审批表》等各种登记表簿,做到了收转有登记,查借阅有手续,管理有章法,工作有条理,保证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三)规范管理,切实保证干部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质量。为规范干部档案管理,在日常管理中,严格按照“全”、“细”、“严”的要求,认真做好收集、整理、审核和管理等工作。采取经常收集与定期收集、重点收集与普遍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做好材料的全面收集。在整理中,力求细致,做到认真鉴别、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在材料鉴别上,严格把关,注重真实性;在材料分类上,注 重准确性,做到卷卷档案分类准确无误、内容齐全,保证了档案收集工作的及时性和完整性,使干部人事档案的整体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加强干部档案日常管理,防火、防盗、防尘、防蛀、防潮、防霉“六防”措施到位。

近年来,我们还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干部人事档案的审核和达标升级工作。为抓紧做好这方面的工作,2006年,省局在税收任务重、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从有关市局抽借了6名同志与政治部同志一起用了半年时间,对全部档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核与整理,为保证审核质量,专门对抽借人员进行了短期业务培训,对审核中发现的缺少或手续不完备的材料,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部门在规定时间内补充补全,整理后的人事档案卷宗基本达到了内容完备、分类准确、编排有序、裱糊平整、目录清楚、装订美观的要求。各市地税局也开展了集中审核整理干部档案工作,14个市地税局干部人事档案通过验收得到达标升级。

(四)加强利用,充分发挥干部档案资料的服务作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更好地为干部人事工作提供利用,充分发挥干部档案作用。一是为干部的入党、出国、调动、升学、福利待遇、办理退(离)休等日常性工作服务。二是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准确信息。利用干部任免表编辑器,建立了各市地税局处级干部和省局机关干部任免审批表库,为准确选人用人提供服务。三是为处理历史遗留 问题提供准确的资料。需要说明的是,在发挥干部档案使用作用中,我们注意坚持干部档案使用原则,坚持做到“五不查”、“四不借”、“三不转”,即:无《干部档案查借阅呈报表》不查,非利用单位范围的不查,非正式党员干部不查,本人及亲属的档案不查,审批手续不全不查;未经领导批准不借,非特殊需要不借,手续不全不借,本人及亲属档案不借;个人带档不转,无调动通知不转,不明接收单位不转。

(五)加强指导,推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整体上台阶。为提升全省地税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整体水平,加大力度,加强指导,省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地税系统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意见》,对加强档案工作的领导、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档案审核工作、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全面实施档案达标等五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省局政治部还经常到各市局检查了解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同时,为加强系统干部档案人员业务素质,定期组织系统干档人员参加省局或省委组织部组织的档案人员培训班进行业务学习,为系统专职档案管理干部订购干部档案工作业务书籍,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为实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省局要求各市局配臵干部人事档案专用计算机,逐步建立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库,并统一配发了省委组织部提供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软件,促进了系统人事档案工作。

三、干部人事档案审核自查情况

省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全面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11‟50号)和《关于开展全省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检查的通知》(组通字„2012‟5号)后,我局高度重视,我们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认真部署。先后下发了《转发关于全面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通知》(皖地税党组[2011]98号)和《转发关于开展全省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检查的通知》(皖地税函[2012]111号);举办了《全省地税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培训班》,编印了培训讲义,进行了专门培训;在2011年底全省人事工作务虚会和2012年3月全省干部人事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加强干部人事档案审核自查工作要求,对全系统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和迎接检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二)认真开展省局机关干部人事档案审核自查工作。工作开展中,一是三个明确,即:思路明确。按照有关文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程序步骤。重点明确。主要围绕重点内容,收集、充实相关材料,全面审核干部人事档案。目的明确。积极搞好干部人事档案审核自查工作,为全面推进档案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更好地为干部人事工作服务。二是三个到位。即:确保人员到位。为按期保质保量完成档案审核工作,专门抽调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档案工作经验的干部,协助档案审核自 查工作,同时发动各部门力量,全面收集档案材料,主要有年度考核表、部分人员的工资调整表、职务变动表、学历学位审核表和各种奖励材料。确保审核到位。在审核工作中,逐卷审核查看,对照目录和个人填写的相关内容等查漏补缺,并逐项进行记载。严格按照《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要求,耐心细致地整理装订每一份材料。确保时间到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除了确保在正常上班时间之外,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确保按照进度顺利完成。三是把好三关。即:把好 “材料关”,在档案材料的收集上,力求做到一个“全”字,认真做好档案材料的全面收集工作。把好“质量关”,突出抓好鉴别审核。把好“真实关”,对收集到的每一份材料进行仔细鉴别,查漏补缺,确保每一份材料的真实性。

(三)审核自查结果。按照省委组织部要求,省局机关对照《干部人事档案审核验收评分标准及处理办法》,逐卷审核、自查、纠正,对430名共435卷(其中:省局189名在职干部190卷、市地税局136名处级干部136卷、离退休人员95名97卷、8名10卷死亡人员等干部人事档案进行了审核自查,收集、补充归档材料200多份、照片325张。全省地税系统从1月份开始抽调专门人员利用3个月的时间,对系统所管理的14582卷档案进行了认真的审核自查,补充归档材料36946份。全省地税系统将在4月底前全部完成干部档案审核自查工作。此次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全省地税系统强调的“单项否决”问题,作为审核、自查、纠正的重点。将干部档案“三龄一历”、《公务员登记表》、学历、职称及干部任免材料、2006年工资套改表、年度考核登记表等材料是否归档作为此次审核自查的重点。对干部档案中涉及的165人的干部出生时间、6人的入党时间、10人的参加工作时间和26人的工作经历等信息前后记载不一致的,严格把关,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予以重新确认,并将确认材料及时归入本人档案,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齐全、真实和信息准确无误。

干部人事档案 篇6

【关键词】新形势;干部人事档案

干部人事档案通过对档案实体的收集、整理以及对档案的利用,直接服务于组织人事工作,为组织人事部门在培养、选拔和使用干部工作中,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使用干部提供重要依据。新形势下,为使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干部工作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应努力做到“四建”。

一、建制——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

规章制度是规则章程和行动准则,规章制度是规范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准绳,建立健全人事档案查(借)阅、收集、鉴别、归档、转递、核查核对、保管保密、递交档案材料归档、软件管理以及管理人员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是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前提,只有建立健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制度,才能使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有章可遁、有据可依,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才能井然有序。为此,干部人事档案的各项工作制度应全面、完整、符合干部人事档案发展的实际,必须具备可执行性。制度重点在抓落实,所以应加强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并把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纳入档案管理人员考核内容和管理人员的升、降、奖、罚紧密联系起来,促使档案管理人员自觉执行规章制度,从而推动档案工作不断发展。

二、建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高素质化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机密性很强的工作。因此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很高,必须加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队伍建设。第一,要有强的政治素质。档案管理人员应为中共党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发展新常态等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只有学懂学通学深学透,能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新的事物,解决处理新的问题,才能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第二,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树立高尚的工作态度,一切以档案事业的利益为重,热爱档案事业,对档案事业有着不懈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心,不断勤奋学习、钻研业务,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去。第三,作风正派,坚持原则,严守档案机密。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收集、整理、鉴别、归档、转递的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坚持原则,严禁细致,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第四,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在实践中能不断总结、补充和完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经验,能运用丰富的知识内涵推进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发展。同时,管理人员还应通过培训、进修、自学、经验交流等各种途径尽快掌握现代化档案管理技术,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更好的为新时期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服务。

三、建网——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化办公手段,已广泛地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乃至家庭,它是社会迈向信息化的必要条件。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网络化不但是干部人事工作需要,更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数据库程序的共享、文件的传输、储存读取、网络互联、电子邮件等,可以大大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率和使用价值。还可以利用网络可视电话,使查档者与档案管理者通过视频信号、声音信号等进行面对面的异地交流,快捷、准确、迅速,减少直接翻阅档案次数,延缓材料磨损,有利于干部档案的长期保存。由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具有需要保密的特殊性,所以应建立局域网,为利用者提供可以在档案馆、办公室查阅各种档案信息数据和各种电子档案信息资源的服务环境,以信息资源为基础,依照一定的法则,对网络干部档案信息活动进行规范管理,使干部档案资源实现最优的配置,发挥最佳的效益,获得最大的限度利用,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四、建库——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管理规范化

干部人事档案 篇7

人事档案是员工职业生涯的证明, 是企事业单位任用人才的重要依据, 对于职工和用人单位来说, 人事档案是双方缔结劳动关系的重要资料, 因此, 其价值不可忽视。然而, 在现实中, 出于各种原因所存在的人事档案纠纷层出不穷, 给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者的职业发展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具体来说, 以下四种典型的人事档案纠纷出现频率最高, 影响最大。

1. 扣档。

扣档是指主要由企业实施的, 针对辞职、离职等中断劳动协议的员工, 以其不缴纳违约金、培训费为由, 扣留员工档案, 以阻碍人才的自由流动的行为。目前, “扣档”是许多企业用以防止人才流失而实施的杀手锏, 其威力不可小觑, 且影响恶劣, 严重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1]33。我国法律明文规定, 企业员工在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 其原所在单位应在一个月之内将其档案转交其新的工作单位, 没有找到新用人单位的, 档案转交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组织人事部门。用人单位不仅无权扣留职工的人事档案, 还应积极履行为劳动者开具相关证明文件, 调动个人档案的照顾义务。若因企业的“扣档”行为, 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 用人单位还应承担赔偿责任。

2. 弃档、遗档和死档。

弃档是指劳动者抛弃自己档案的行为;还有部分劳动者, 为了找工作或到异地工作, 其档案也随着一直变动, 由于未及时办理档案管理变动手续, 等超过截止期限后造成许多档案不知下落;还有许多劳动者将档案和户口寄放在人才市场, 久而久之因未定时缴费而变成“死档”。“弃档”、“遗档”和“死档”现象在一些非户口所在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中表现最为突出。

3. 重建档案。

原始性与唯一性是人事档案价值的体现, 然而, 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双重价值标准影响下, 不少人因利益驱动和管理漏洞进行“重新建档”等擅自建档的违法活动。“重新建档”绝大多数是“扣档”的衍生行为, 是地方和个别单位在个人档案不能随人才流动而流动的情况下, 为了吸引人才而宣称招聘人才可以不要人事档案, 并可通过当事人口述的方式为引进人才重建档案而规避档案给人才流动所造成的阻碍[2]79。乍看之下, “重建档案”似乎有利于人才的自由流动。然而, 认真分析之下便可发现, 用人单位打着“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的旗号擅自重新建档不仅破坏了档案的原真性和唯一性, 且会造成“一人多档”以及“人档管理混乱”局面。

4. 假档。

假档是指当事人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而非法捏造、篡改信息而形成的偏离事实的人事档案。人事档案是员工职业生涯的证明, 是企事业单位任用人才的重要依据, 对于职工和用人单位来说, 人事档案是双方缔结劳动关系的重要资料, 因此, 档案所包含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原始性是其质量的首要保障。而丧失了原真性的假档会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同时严重影响招聘过程中企业对员工诚信度的评价, 为企业后续的人才管理埋下隐患[3]51。

5. 失档。

失档现象多数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疏漏, 在档案转递时不按照规定渠道和方式转档所造成的。在现实中, 失档给当事人所造成的影响是各种档案纠纷中最严重的, 档案一旦丢失便难以找回, 也就意味着当事人的所有个人信息将不复存在, 其必将给当事人的求职以及办理各种社会事务造成极大不便。

二、引发人事档案纠纷的管理制度问题和管理制度改革

针对上述存在的档案纠纷, 除了由于当事人对人事档案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之外, 还与当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紧密相关:首先, 档随人走, 档案转移手续复杂, 且管理费收取过高, 致使不少人选择“弃档”、“遗档”, 甚至造成“死档”。随着大量劳动者档案被纳入市场化管理模式, “人才管理———存放档案———当事人付费”成为当前我国人才市场管理人事档案的固定模式[4]63。我国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严格遵循法制化管理。根据我国《档案法》, 目前我国企事业档案管理工作严格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精神, 由国家按照人事隶属关系, 授权有关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档案室、街道劳动部门以及有资格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进行管理。按照我国人事档案的管理政策, 隶属于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在管理人事档案的过程中要收取高昂的管理费, 标准大约在每人每月15—20元之间, 而调档则需要一次性交纳400—600元不等的费用, 这给正处于待业中的流动人员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为此, 其中的多数流动人员选择“弃档”。其次, 当前我国档案管理实施封闭式管理, 透明度低, 重藏轻用, 当事人的知情权在档案管理领域没有得到充分维护, 导致“假档”等违法行为不断。当前, 我国档案管理严禁个人查阅档案信息, 因此, 许多有违事实的信息资料充斥其中, 得不到当事人的甄别而真假难辨, 大大削弱了档案的真实性和利用价值。严重者甚至给当事人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5]77。再次,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管理设备落后, 缺乏监管。当前我国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管理方式落后, 仍停留在手工整理的阶段, 大量档案在记录和整理过程中遗失的现象频发, 且由于缺乏监管, 管理人员的工作得不到有效激励, 消极怠工的情况十分普遍。针对目前传统管理体制上的“档随人走”、“重藏轻用”、封闭式管理, 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档案保管条件落后, 仍以手工操作等问题必须进行革新,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对企事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进行改革。

1. 加大档案信息化和数字化改革力度。

针对目前我国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弃档”、“死档”现象, 我们的档案管理单位应继续加大档案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力度, 摆脱资源耗费大、查阅效率慢的“卷宗”模式, 建立人事档案管理信息数据库, 将呈分散形态的不同单位、不同载体的人事档案资源以数字化的形态储存起来, 并借助网络, 实现有效流通, 帮助人事档案以资源的形态进入信息领域, 实现非保密形态的人事档案全社会有条件共享。如此便可提高信息的筛选与利用效率, 规避“扣档”、“重建档案”等乱象以及“失档”给当事人带来的不可逆影响, 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 最大程度发挥其为人才和企事业单位服务的价值[6]35。

2. 改革人事档案收费制度, 逐步实现“零收费”。

目前, “以档养档”的人事档案寄存服务的价格与成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益空间, 由于隶属于政府部门的人才流动中心属于非营利机构, 而人事档案又是国家出于管理需要而建立的, 其所有权属于国家, 当事人甚至不能随便查阅自己的人事档案。因此, 让当事人单方面承担人事档案的管理费用显然有失公平。针对这一暴利行为, 笔者认为应由政府财政来支付人事档案管理费用, 逐步实现“零收费”。只有从提高对人事档案重要性的认识以及档案管理费用降低甚至最终的取消, 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弃档”现象[7]57。

3. 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 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透明度, 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

人事档案作为完整记录个人信息的文件, 其具有政治性、服务性、机密性和科学性。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 个人对档案知情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虽然个人不能查询、利用本人及亲属的档案, 但是在现代社会个人有权了解其档案材料的内容, 如此才能更为有效地保障人事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因此, 笔者认为, 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应该适度公开化, 至少应该赋予当事人对个人档案信息进行核实的权利, 如此才能有效避免“假档”的产生。

4. 扩大档案信息收集范围, 加强鉴定审查力度, 对信息进行动态管理。

企业在人事档案信息收集过程中应打破阶级制, 对于普通职工和领导干部一视同仁。此外, 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档案信息的鉴定审查力度, 确保档案信息的原真性。由于当事人随时随刻都在谱写自己的历史, 因此, 人事档案具有强动态性, 这就要求人事档案必须不断增加新内容, 补充新材料, 要做到这一点, 也需要用人单位的配合, 需要单位在人事管理工作中详尽记录员工的“过去时”和“现在时”。只有“三管齐下”才能保障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确保其在缔结劳动关系过程中的参照性[8]17。

5. 进一步完善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的保管和移交制度, 加强个

人监督, 定期对人事档案工作进行考核评估, 有效防止“失档”现象的发生。档案是历史的记录, 我们据此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档案的价值根植于其中存在的历史资料之间, 体现在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科学性之上, 存在于合理利用之中。当前, 由于传统管理体制的落后造成大批档案的遗失和滥用, 给经济、社会等领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我国是人口大国, 巨大的人力资源能否充分利用关乎人才战略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 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王英玮.信息时代的人事档案管理[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4.

[2]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3]傅荣校.档案管理现代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

[4]张世林.档案信息利用法律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5]陈潭.单位身份的松动——中国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6]冯湘君.信用经济建设视角下我国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研究[J].档案学研究, 2009 (6) .

[7]谭必勇.从“弃档”现象看我国人事档案制度改革[J].北京档案, .2003 (3) .

浅议干部人事档案管理 篇8

一、切实做好收集工作, 维护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完整准确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干部人事档案中缺少相关材料的问题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档案管理部门整章建制, 主动做好收集工作。首先, 对收集的材料要认真核实, 把真实可靠的材料收入人事档案, 把好质量关。就档案管理人员来说, 一定要认真负责, 在档案鉴别过程中要坚持原则, 确保材料的真实完整。近年来频发干部人事档案造假事件, 从原石家庄团委副书记王亚丽到中国贸促会云南分会副会长党煦燕再到临汾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沈庆华, 都是通过篡改个人档案达到欺骗组织得到提拔使用的目的。因此, 在鉴别中要明辨是非, 维护好干部档案的真实和完整。具体要做到: (1) 判断材料是否属于所管干部的材料及应归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 发现同名异人或张冠李戴的要及时清理。 (2) 审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 (3) 审查材料是否手续完备, 如有不实之词、自相矛盾的档案材料需要妥善处理。 (4) 审查材料是否处理完毕, 如有涉及历史问题或未办结的不能归档。同时, 发现档案中缺少的有关材料要登记并及时收集补充。其次, 从事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同志在工作中要做到嘴勤、手勤、脚勤。对内要勤沟通, 对外要勤联系, 工作勤动手, 力争把该收的归档材料都收集上来, 对收集到的材料, 要迅速鉴别、整理归档, 使干部档案保持最全、最新的状态, 这样干部人事档案才能完整准确, 才能更好地为干部工作提供服务。

二、要严格履行干部人事档案交接程序

人事档案交接是一项细节繁琐、手续严密、责任重大的工作。当干部档案管理部门在遇到干部管理权限调整变化、跨单位调动等情况时, 应及时、完整、准确、安全地将档案转递给新的主管部门, 做到“档随人走”在干部人事档案转递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干部人事档案需通过机要交通转递 (含特快专递) , 也可以由干部本人自带。 (2) 转出档案须及时完整, 按照规定装订整理好, 不得有零散材料。如果未按照要求装订, 接收档案单位有权拒收。 (3) 接收档案单位, 经过认真核对无误后, 将回执签名盖章并及时返回档案转出单位。转出单位要及时催文和索要回执防止丢失。 (4) 认真处理“无头档案”。发现“无头档案”须认真查找, 如果查找不到干部下落可以移交给干部原籍所在地档案馆保存。 (5) 领导干部或一般干部的死亡档案由组织部门或原单位保存5年后, 按同级国家档案馆接收范围规定移交进馆或移交本机关档案部门保存。

三、严格履行干部人事档案提供利用程序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根据干部人事工作的需要, 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要严格掌握利用范围, 遵循规定的审批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严禁私自查阅。在查阅时要注意档案内容的保密, 确保档案的安全。查阅干部人事档案时要注意以下方面: (1) 查阅单位填写《查阅干部人事档案审批表》并办理相关手续。 (2) 不准电话查询档案内容。 (3) 档案管理部门提供档案材料时, 干部直系亲属不得查阅干部本人档案, 所需证明材料由干部所在单位党组织予以提供, 非直系亲属, 不许查阅档案, 也不出具证明。 (4) 任何人不准查阅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 也不能以个人名义查阅其他干部档案。对违反查阅规定造成一定后果的要依据《档案法》严肃处理。

四、认真加强库房建设, 保障档案实体安全

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硬件设备配备水平, 购买空调、除湿机、档案密集架和专用计算机, 引进档案管理软件。严格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和《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标准》落实好档案库房、阅档室和办公室的相关条件, 并符合“十防”设施要求, 按规定配置密集架、铁质档案柜和新型档案夹等保管、整理干部档案的有关器械和物品。实行现代化管理, 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充分利用计算机在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建立和完善干部档案数据库, 及时更新, 动态化管理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建立干部人事档案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 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 提高工作效率。从根本上保证干部人事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服务利用。要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制度化建设, 做到科学规范。要建立借阅、收集、鉴别等各种登记制度。要防止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断档, 使档案材料整体的完备性和准确性遭到破坏。

参考文献

[1] .郭宝珍.新时期提升现代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思考.企业研究, 2012.5

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探析 篇9

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

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 是人事部在对干部人事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的记录, 这个记录可以反映一个干部的基本履历, 德智体美的基本考察, 工作成绩的一个基本认识。所以从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 要在工作岗位上能认清其主要职能, 认识其重要作用。在掌握国家的基本政策的情况下, 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事更要求广大的干部也了解并遵守。

1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重要性

干部的人事档案管理是一个单位全面的历史性的综合考察和了解干部的关键环节, 是党员中干部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现今企事业单位中选拔干部的重要的一个依据。实行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目标管理工作, 这是在干部档案改革后的重大的一项举措, 这样措施, 从根本上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意识, 使得领导机制和管理制度都得到了健全, 对装备、设备等的一些基本设施都得到了加强。因此, 我们要能正确的认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重要性。

2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档案更新的不及时, 有些人员的基本个人信息不协调, 尤其表现在一些老干部的身上, 在归纳档案时, 没有对其进行统一的整理, 造成了时间上的不协调。甚至还有的单位为了开辟绿色通道, 在招聘人才时, 甚至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档案, 以至于这些人员的档案成了“死档”。

3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推进目标管理制度的措施建议

近些年来, 干部管理工作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改革, 其中对于人事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是逐步的提高, 对于上面产生的一些问题, 我们应该加快管理工作的速度, 以下是几种应对措施。

3.1 突出重点, 强化责任, 建立完善的档案材料清收网络

由于档案的不齐全, 信息失真等一些问题, 我们一定要要求从事档案工作管理的人员要着重调查整理。例如一些年纪较大, 文档不清晰, 入党时间、月份、工作履历等等一些问题, 要彻底调查清楚, 统一归档管理, 这样方便了以后的查询记录。要不定时的对其档案进行修改, 整理, 这其中要求干部管理人员要对其进行特殊或普遍的收集资料。在此详细讲述一下普通收集的内容。普通收集包括:干部的履历、作为一个党员的评价表、平时的考核表、离职新任职的工作表等等。这些比较普遍的资料往往可以使单位更加能了解一个干部党员的基本的道德品质, 平时工作成绩, 工作中突出的表现等等。这种管理方式, 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了一个清晰完整的网络。

3.2 严格工作规范, 保证审核整理工作高标准, 高质量

在从事干部人事工作的管理中, 要学会科学的、人性化的来管理。工作人员要不定期的对档案工作进行筛选、调查、检测、整理、修复等, 这些环节缺一不可, 都是需要我们来认真的, 科学的执行的。要深入调查, 对其一一进行详细记录, 备案。干部管理工作的人员究其根本是为了档案工作来服务的, 但是随着当今时代的不断发展进程, 工作人员不要把工作简单的放在搜集资料, 整理资料的环节, 要更加能认识到将其利用也是很重要的, 要跟得上当今时代的发展。科学的对管理工作来管理, 规划, 为使用者提供更方便更便利的渠道。

3.3 严格管理, 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完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是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也是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工作的需要, 管档人员对人事档案应建立登记和统计制度, 建立各类档案名册。严格执行保密制度, 确保档案的绝对安全和准确无误。严禁任何人私自保管本人及他人的人事档案或材料。严禁任何人私自销毁人事档案或私自抽出、销毁档案中的材料。若需抽出档案中的材料, 需填写《人事档案材料处理登记表》, 经有关单位和档案馆负责人签字审核, 并附上主管院领导批示的复印件。待处理的材料由人事档案工作人员负责取出或销毁。人事档案的转递应在收到人事处开具的《发送干部档案通知单》后,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方能转递人事档案;人事档案应通过机要交通渠道传递, 不准邮寄或交本人自带。若外单位派专人来提取, 还必须按对方人事或组织部门出具的《提取 (查阅) 干部档案介绍信》及本人的工作证或介绍信给予办理。若本人要求派人送档案, 一般应由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送。并由组织或人事部门领导在《发送干部 (工人) 档案通知单》上签字盖章, 其档案必须送达《通知单》上指定的单位, 否则出现问题其后果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因辞职、退职、自动离职或被解除合同、终止合同、除名、开除等, 在未收到转来的转递档案通知单前, 其档案仍由单位人事处保管, 但要从处理决定下达之日算起, 按有关部门的收费规定收取档案保管费。

3.4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从事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管理的人员, 要对其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学习。用以加强自身的岗位知识, 以及自身的素质, 让从业人员充分的认识到该岗位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使其有更充沛的精力和时间, 保持良好的心理态度来对待工作。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 不仅仅是在为一个企事业单位在用人、选人、提拔干部上面提供服务, 更重要的是在为国家提供一个更完备、更为具体、更为真实的干部管理信息。所以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岗位职责的学习, 加强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素质, 能够更好的为单位和国家服务。牢固树立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从严监督, 严把归档材料质量关, 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存真留实, 切实做到从规范化入手, 向现代化迈进。

参考文献

[1]马长林, 宗培岭, 等.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探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 2006.

[2]姜之茂.档案人员岗位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4.

[3]彭芬辉.关于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的思考[J].湖湘论坛, 2008.

[4]张新芳.人事档案工作如何适应新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J].兰台世界, 2006 (24) .

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研究 篇10

1 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齐头并进

1.1 组织领导

我院专门成立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亲自挂帅负责,组织人事处处长任副组长。确立了目标后,及时组织学习,通过学习,一方面提高了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干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档案审核整理的范围、内容和方式方法。同时,在整个审核达标工作中,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严肃工作记录,严禁涂改、抽取档案材料, 确保干部人事档案达标工作质量。

1.2 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

在认真组织好审核整理的同时,我院严格按照中组部《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和有关文件规定,建立健全档案规章制度,并打印上墙。同时建立了《干部人事档案文件汇编》《收集散材料登记簿》等工作记录,使档案工作的每个步骤、环节都有据可依。选配好档案管理人员是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关键,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要求,我院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一名,具体组织达标升级和档案日常管理工作。

2 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保护与信息利用上台阶

2.1 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针对合校给我院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我院在档案审核整理上狠下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档案整理中按照上级对档案工作检查验收和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要求,以“材料齐全完整,信息真实准确,整理符合标准”为目标开展工作。

2.2 档案保管保护与利用

我院自建校以来投入大量资金,设立了人事档案专用库房、阅档室以及档案人员工作室,做到三室分开。整修库房、购置档案橱柜及器具。落实六防各项措施,做到安全保护。同时干部人事档案为学院调整领导班子、选拔任用干部、职称晋升及工资调整等工作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2.3 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

我院在达标升级的同时,加强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了档案信息数据库,做到更新及时、常态维护,提高了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率和使用价值。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各项工作达到了干部人事档案硬件建设和规范管理的各项指标要求,我院被中组部授予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一级单位”。

3 与时俱进,追求卓越

3.1 三个创新

3.1.1 创新管理思路

创新管理思路,由被动管理向事前介入转变。如在干部任用工作中,一要通过加强教育引导,组织干部学习新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提高对干部选拔任用和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认识,让干部清楚“三龄二历”不清、档案材料作假的危害,为收集高质量档案材料奠定基础。二要实现干部任前审核,在提拔之前核查落实干部信息,并反馈由本人确认,为顺利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创造条件。三要关注组织人事工作的动向,提早了解和掌握材料形成规律,把握收集归档工作的主动权,变被动收集为主动收集。四要建立收集工作体系,把形成人事档案材料的单位和组织贯穿于一个工作体系,建立责任人制度。这样,不漏掉任何一项工作形成的档案材料,保证人事档案材料及时完整地收集归档,实现档案信息动态化管理。确保各类档案材料从本人填写初期、选拔任用过程到最终审批入档,一直都在管理视线之内。

3.1.2 创新管理模式

把传统的姓氏拼音编号法改变为姓名笔形编号法,利用便利, 快捷高效。干部人事档案的编号有多种方法,以前我院采用姓氏拼音编号法。由于我院管理的档案数目多,查找档案的手续较繁,首先要先按照拼音编号,再按照声母和韵母的顺序排序,然后再通过索引查找,遇到集中收集的数千件材料归档时,工作量大,耗时多。笔形编号法,虽然需要学习笔形编号的方法,但对管理档案来说是一种省时、简化、易操作的管理模式,可准确确定档案的具体位置, 手续简便,减少检索时间,提高利用效率。

3.1.3 创新管理机制

为加强编外人员的档案管理,我院采取多种举措,以方便利用档案信息,便于档案管理。人事档案是动态的,随着代理人员社会活动和人生经历的不断丰富,档案内容也需要及时补充更新。我院与代管单位建立了人事档案信息沟通联系制度、材料收集转递制度、档案核对登记制度以及开发利用制度等,保证档案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代理人员的现实情况,提升档案的利用质量,并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3.2 三个亮点特色

第一,形成创新模式:实现管理思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和管理机制创新。第二,创新成果显著:取得完成专项工作全市第一、人事档案覆盖面全市高校第一和整档册数全市教育系统第一的好成绩。第三,取得新技术应用成效:改进了目录软件程序,经长期使用安全无病毒,自动调整页边距,双面打印方便快捷,在档案管理信息化方面走在了全市同行的前列。

摘要: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做好高校各项工作的必备条件。坚持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是干部人事档案走向一级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干部人事档案 篇11

(南医大二附院江苏南京210011)【摘要】干部人事档案为单位提供各类人才基础信息,为劳动工资制度改革、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和职工福利及提拔任用等提供依据。由于现今档案材料不能全面地反映干部的特征,又因档案管理的封闭性,致干部人事档案利用受限。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民主意识的增强,更新人事档案管理理念,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个性化,提高干部人事档案利用率尤为重要。【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利用;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R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410-01 干部人事档案是一个以干部个人姓名为单位,按照科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整理、分类、保管,为组织人事部门及其他用户提供服务的一项专门性工作;是一套完整地反映每位职工的个人经历、思想品德、业务能力业绩的历史的真实凭证。干部人事档案利用现状:

1、干部人事档案内容简单、老套,缺乏个性。真正反映个人特性的材料少,档案材料缺乏科学的定性描述和定量考核,信息资源往往不能准确地反映个人的真实情况,不能准确地评价一个人,不能满足多样化的社会公共需求。2、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封闭、僵化。实际工作中一直存在 “重藏轻用”的传统思维,档案人员将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等业务上,而忽视了对其他工作的渗透。随着社会的进步,干部人事工作越来越民主、公开、透明,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却仍然处于传统的封闭式、单一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严重制约着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

3、干部人事档案使用的严格控制,致档案使用对象仅限于组织人事部门,这与公民的知情权不相适宜 。人事档案信息分散,系统间无法互联互通导致形成的信息孤岛等等,严重影响人事档案利用的频率和效率。4、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的手段、办法老化,档案信息载体形式单一 ,仍以纸质为主。未能形成声像制品或数字化,使用价值低,不能远程传递,没有实现科学存贮和信息资源共享。人事档案管理流程的欠科学,人事档案管理成本与效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5、我国干部人事档案利用服务政策体系的内容框架尚为形成,现有档案利用服务政策体系整体上“管理性”十分强势,“服务性”却相对弱势,而专门针对“利用服务”出台的专项政策较少,利用服务政策在档案政策系统中“独立性”较弱 。增加干部人事档案利用的对策:1、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性取决于齐全、完整、及时、准确、高质量的档案材料。材料的收集是干部档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人事档案利用的起点和重要基础。我们建立了信息收集网络,专人負责,定期收集,根据掌握的信息跟踪收集,通过查缺补充收集。对不符合要求的、不属归档范围的、内容不完整的、手续不齐全的、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材料不予接收。严把材料接收关,保证人事档案的权威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真实性。除收集考察、考核、学历、各种培训、聘任、专业技术晋升等常规材料外,尽力收集能反映干部经济审计、勤政廉政、科研教学、行风、信用等富有个性特征的、量化的材料。加强档案材料的鉴定,完善审核制度。档案整理的清晰化、有序化,为快速、准确、及时利用档案提供保障。重视研究人事档案用户的多方位需求,有针对性地收集个性化材料。2、档案工作的宗旨是为用户提供服务。树立人事档案利用的“受众”意识,变过去“守摊式”服务为开发式服务。根据干部人事工作的要求和社会生活其它领域的信息要求,进行干部人才信息的加工整理,提供专题信息、咨询意见、政策建议。建立内部局域网,在规定相应使用权限的情况下,部分信息对部门和个人开放 ,建立公开、透明的人事档案管理机制。加强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内容,拓展利用渠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事制度的改革,我们应当适度、有效地借鉴国外人事档案管理的先进经验,促进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完善。按照法律和工作纪律的要求正确处理保密与利用的关系。在不违背保密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在确保档案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其利用率。3、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储存、开发和利用公共人事档案信息资源,既要尊重档案主体的隐私权又要维护其知情权。人事档案不仅为政府机构、组织服务,还要为广大社会公众生活和公民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服务,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事档案的共建共享,拓展人事档案服务职能。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人事档案利用工作效率的高低、质量的好坏与档案工作者的素质息息相关。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必须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引导利用者合理、高效、准确的利用人事档案。4、领导重视,统一认识,坚持计算机技术人员同档案业务人员协同配合;不断优化档案信息资源,建立高效、集成的电子文件数据收集交换系统,为归档材料进行实时在线归档,进档后的数据迁移、数据处理与共享,档案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准确、及时地传输人事信息,建立、完善综合数据库,通过网络联接形成开放的分步式数据库群,提高人事档案信息的可用性、时效性。通过相应的技术处理,将文字、图片、声像等资料转变成数据资料,实现人事档案纸质与数据格式并存。采用先进的缩微技术来存储人事档案信息,充分利用新媒体来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存在形态与传播模式的创新 ,提供优质高效的人事档案信息服务,确保方便快捷准确的利用人事档案信息,实现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5、尽快建立和完善档案利用服务政策体系,明确人事档案管理的责任、义务、服务对象、方式与内容,制定开放范围和程序,将档案利用服务纳入社会公共服务范畴,增加机关档案室的公共服务责任,用理论指导实践,引导人事档案利用。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让大众充分了解人事档案服务的功能,了解人事档案内容和用途,了解利用档案的法律法规及程序,消除档案的神秘感。强化利用档案意识,不断提高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增强档案信息的接受和利用能力,消除大众利用档案的障碍,从而更方便、快捷、更多地利用干部人事档案。参考文献 [1]梁娜:《从知情权角度审视人事档案的利用制度》《兰台世界》2007年11月下半月33-34页 [2]李扬新:《我国档案利用服务政策体系的构建与规划》,《浙江档案》2010年第10期23-26页[3]张慧敏:《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策略探析》《黑龙江档案》2010年第2期31页[4]陈菲 李灵风:《大众化:新媒体环境下档案利用的发展路向》《山西档案》2011年第1期31页

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与利用 篇12

关键词:人事档案,整理,利用

干部人事档案是干部成长轨迹的真实记录, 它记载了干部成长、进步的过程, 能展现其家庭情况、专业情况、个人自然情况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是个人信息的储存库, 具有考察了解、选拔任用干部和历史凭证的作用。

一、干部人事档案整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 档案用纸规格不统一

档案用纸规格很不统一, 虽然规定档案材料要统一使用1 6 K办公用纸 (长为26CM, 宽为19CM) , 但现行的公文材料大多是A4纸, 高等院校的学历材料、干部考察材料、职称评聘材料用纸大部分也是A4纸, 年度考核表多数也是干部本人自行打印的, 纸张大小不同, 致使有的表格 (文字) 超过装订线, 给立卷归档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也增加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人事档案整理过程中按《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的要求, 对不符合纸型规范的材料, 出于装订一致和外观整齐的需要, 常常要对其做进一步的纸型处理工作, 如对大于1 6K纸型的材料进行裁剪或折叠, 小于16K纸型的材料则要裱糊、加边。利用过程中由于翻动频繁, 难免会造成折叠处文字磨损和粘贴部分的脱落现象。裁剪、折叠、裱糊、加边后的档案也不能显示档案材料的原始性、真实性, 影响了档案的利用。

2. 裁剪时易损坏档案的完整性

档案材料在装订前要保持周边整齐, 实际的做法是先对材料的左边粘贴, 对齐右边, 用切纸机将档案的左、上、下三边切齐, 由于是人工操作, 如果操作失误或未检查文字的位置, 一不小心就会出现裁去字节的可能, 损坏了档案的完整性, 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翻开一看, 里边的文字“顶天立地”, 影响档案材料的美观。有些自行打印的材料, 正面、反面不对称, 裁剪之后, 纸张是符合要求了, 但是不能保证正反面左侧都留有2CM装订线, 装订打孔时肯定会打穿文字, 损坏原始档案。

3. 反复地拆装降低了档案材料的寿命

干部人事档案立卷, 需要经历一个收集、鉴别、分类、编号、整理 (包括折叠、裁剪、修补、裱糊) 到打孔装订的过程。装订成卷的干部人事档案, 外观整齐、美观, 且利于保管, 但不利于插卷和补充新材料, 不利于复制, 不利于保密等诸多不便之处。如要复制某部分内容取证, 就不得不将整卷档案拆开复印后重新装订, 极易损伤档案材料。由于档案内容需要不断充实, 每个人每年都会有新的材料形成, 按《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规定, 要求对新收集的档案材料在半月内归入档案盒, 每年装卷归档一次, 一个人从读书毕业参加工作, 到退休, 三四十年, 其人事档案要反复装订、拆开几十次, 部分档案材料纸张强度降低, 发黄变脆, 经不起反反复复地拆装, 缩短了人事档案的寿命。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 为保证档案整理工作的规范性, 杜绝在干部档案整理工作中盲目操作, 损坏档案的现象, 我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改进。

1.规范用纸

加大宣传, 尤其是档案材料形成部门, 要求其使用标准档案用纸, 或者是由档案管理部门统一提供空白的档案用纸, 年度考核表等个人填写的材料, 尽量不打印, 打印时要正、反面对称, 左边保留2~2.5CM, 以便于打孔装订。档案材料形成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制作相关干部人事存档表格时, 应当按照规定纸型制作。

2.简化人事档案的整理

实际工作中, 由于提供档案材料的个体对档案规范性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 档案材料不规范的现象将长期存在。为达到规范的要求, 现行的档案整理工作程序繁琐, 工作量大且重复性工作多, 效率低下, 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不符合提倡节约高效的现代化管理理念。为了体现干部档案材料具有原始性、真实性的特点, 我们可以改革现行的档案装订办法, 既不再裁剪、折叠、裱糊人事档案材料, 借鉴文书档案的管理办法, 把分好类的干部档案材料按顺序将每类用一小活动夹夹住, 然后将一个人的档案材料装入一档案盒内。简化整理的人事档案便于档案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 也有利于档案的利用。档案管理人员只提供给利用者需要的那份材料, 不会因为利用档案而担心泄密, 也不会因为保密而影响档案的利用。

二、制约干部人事档案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及提高档案利用的有效措施

1. 在传统的保密观念影响下, 档

案工作普遍存在着“重保存、保密, 轻服务、轻利用”, 自我封闭状态较为严重。大多数时间里, 人事档案都被束之高阁, 没有充分发挥人事档案资源本该发挥的作用, 也就失去了档案的价值。

2. 人事档案管理大部分仍沿用传

统的管理方法, 档案材料的检索基本靠手工完成, 提供利用的速度和效率不高。多数单位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才刚刚起步, 其信息集只涵盖了人员的基本情况, 利用范围很小, 不如实体档案翔实, 也不如实体档案准确, 更不具有原件的凭证作用。因此现阶段人事档案的提供利用还是以翻阅实体档案为主, 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为辅。实体档案利用效率低, 工作量大, 而且自然磨损大, 不利于原件的保管、保密。

3.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宣传力度不

够, 使不少人并未真正了解干部人事档案工作, 不知道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和如何利用干部人事档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近几年,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 人事档案提供利用频率大幅度提高, 这就要求我们找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及时改进工作, 以加强干部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性, 提高干部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

1.转变服务观念, 摒弃“重管轻用”的思想。人事档案工作者不能停留在“看门守摊、取取放放、装装订订”等简单的事务性工作上, 要更新服务观念, 明确工作的意义与目的, 树立新的服务观, 为教职工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2.加快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建立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 提升人事档案利用的质量和速度, 平时对数据库要及时进行更新备份, 严把人事档案利用审查关,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事档案《安全保密制度》, 确保人事档案信息的安全。

3.加强宣传力度, 增强教职工的档案意识, 对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中不属于保密范围的信息, 由教职工个人提出申请, 履行审批手续后, 部分内容可以向个人开放。如参加工作时间、出生年月、入党时间、学历、职称、年度考核情况、本科 (硕士) 学习成绩等信息。人事档案信息部分向个人开放, 不仅大大方便了教职工, 而且可以增强教职工的档案意识, 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 使高校人事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广大教职工服务。

参考文献

[1]池红.高校人事档案利用工作的思考.扬州大学学报.2004.10

[2]贺未英.新时期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利用探析.韶关学院学报.2007.9

[3]董雪芬.试论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与利用.治黄科技信息

[4]田道敏.人事档案散装更适宜保管与利用.兰台世界.2008.8

[5]吴青霞.强化地方高校人事档案利用与服务的思考.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6

上一篇:企业转移下一篇:新时期如何安全行车